上海自贸区发展模式及溢出效应中期报告剖析

时间:2019-05-15 07:17: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上海自贸区发展模式及溢出效应中期报告剖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上海自贸区发展模式及溢出效应中期报告剖析》。

第一篇:上海自贸区发展模式及溢出效应中期报告剖析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中期报告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中期报告

毕业论文题目: 中国(上海)自贸区的发展模式及溢出效应分析 专

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学 生 信 息:

学号:118466

姓名:张

班级:国贸C111 指导教师信息: 姓名:赵学礼

职称:副教授 报告提交日期:2015.5.14 正文:

一、引言

前期报告中进行了上海自贸区成立的一个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的分析,也阐述了中国的首个自由贸易试验田选择建在上海的原因,以及成立上海自贸区对于上海这个城市本身的无论是在经济还是在文化或是生活等方面带来的影响,还有对于其周边城市和中国其他地区所带来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分析。中期报告将要进行的是上海自贸区的现状和具体所实行的政策和措施的分析。

二、上海自贸区的发展现状分析

1、现状

2013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9月29日正式挂牌成立。自贸区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自2013年9月29日挂牌以来,按照国务院批准的总体方案,着力推进投资、贸易、金融、事中事后等领域的制度创新。在建立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框架上,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目前,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已经建立,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平稳运行,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开放为目标的金融创新制度加速推进,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导向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基本形成。

截至2014年12月底,上海自贸试验区(28.78平方公里)区内企业累计达23243家,其中挂牌后新设14860家,新设外资企业2342家。2014年,区内企业完成经营总收入16000亿元,同比增长11.0%。其中,商品销售额13800亿元,增长11.5%;航运物流服务收入1180亿元,增长15.0%。完成进出口额7623亿元,同比增长8.3%。

2014年12月28日,国务院决定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经验,设立广东、天津、福建三个自贸试验区,并扩展上海自贸试验区的范围,将浦东新区的陆家嘴金融片区、金桥开发片区、张江高科技片区纳入自贸试验区试点范围,面积将从现有的28.78平方公里扩展到120.72平方公里,为制度创新提供了更大的检验和压力测试空间。

2、各片区的区域特点和发展定位

(一)综合保税区28.78平方公里

综合保税区包括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于1990年设立,是中国第一个保税区,也是目前中国国内经济规模最大、业务功能最丰富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于2004年设立,是中国第一个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于2005年底设立,是中国第一个实行“区港一体”封关运作的特殊监管区域;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于2009年设立,实行保税物流区域与机场货运区一体化运作模式。

综合保税区即为此次扩区前的自贸实验区,已有27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或部分地区推广。下一步,投资管理、贸易便利化、金融、服务业开放、事中事后监管等领域的28项措施将在全国复制推广,海关监管和检验检疫6项制度创新将在全国其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复制推广。

根据自贸试验区产业经济发展目标,依托原自贸试验区产业发展基础,原自贸区将加快发展国际贸易、金融服务、航运服务、专业服务、高端制造五大产业集群,重点集聚总部经济、平台经济、“四新”经济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中期报告

三大业态。外高桥保税区依托区域先发优势,联动森兰区域,打造成为以国际贸易服务、金融服务、专业服务功能为主,商业、商务、文化、休闲多元功能集成的综合性功能集聚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依托外高桥港区和外高桥保税区,打造成为国际物流服务功能区;洋山保税港区充分利用洋山深水港得天独厚的深水岸线和航道条件,联动临港地区(包括南汇新城),依托自贸试验区和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的政策叠加优势,打造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航运服务和离岸服务功能区;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充分依托浦东国际机场的亚太航空枢纽地位,发挥国际客流、商流、物流密集的独特优势,与周边国际旅游度假区等区域的联动发展,在强化国际航空服务功能的同时,拓展高端商业、贸易等功能,打造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吸引力的国际航空服务和现代商贸功能区。

(二)陆家嘴金融片区34.26平方公里

陆家嘴金融片区包含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世博前滩地区。陆家嘴金融片区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区域、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高端服务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现代商贸集聚区。这里将探索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金融制度体系,与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相适应的制度安排,持续推进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金融国际化和监管制度创新,加快形成更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世博前滩地区是上海新一轮发展的重点区域,正在打造总部经济、航运金融、文化体育旅游业、高端服务业集聚区。

(三)金桥开发片区20.48平方公里

金桥开发区于1990年成立,经过20多年的持续开发,已经成为上海的先进制造业核心功能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行区和生态工业示范区。这里将以创新政府管理和金融制度、打造贸易便利化营商环境、培育能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活力和创新能力。

(四)张江高科技片区37.2平方公里

张江高科技片区是上海贯彻落实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核心基地。这里将推动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与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深度联动, 提升张江园区创新力,重点在国家科学中心、发展“四新”经济、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科技金融、人才高地和综合环境优化等重点领域开展探索创新。[1]

3、发展要求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国家战略,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先行先试,把制度创新作为核心任务,把防控风险作为重要底线,把企业作为重要主体,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在更广领域和更大空间积极探索以制度创新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路径,率先建立符合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要求的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使自贸试验区成为我国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做好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总结推广,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服务全国的积极作用。深化完善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开放为目标的金融创新制度、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创新体系,充分发挥金融贸易、先进制造、科技创新等重点功能承载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力争建设成为开放度最高的投资贸易便利、货币兑换自由、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园区。[2]

三、上海自贸区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

1、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①完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推动负面清单制度成为市场准入管理的主要方式,转变以行政审批为主的行政管理方式,制定发布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推进监管标准规范制度建设,加快形成行政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公众参与的综合监管体系。②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应用。完善公共信用信息目录和公共信用信息应用清单,扩大信用信息和信用产品应用,强化政府信用信息公开,探索建立采信第三方信用产品和服务的制度安排。③加强信息共享和服务平台应用。④健全综合执法体系。明确执法主体以及相对统一的执法程序和文书,建立联动联勤平台,完善网上执法办案系统。健全城市管理、市场监督等综合执法体系,建立信息共享、资源整合、执法联动、措施协同的监管工作机制。⑤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市场监督制度。通过扶持引导、购买服务、制定标准等制度安排,支持行业协会和专业服务机构参与市场监督。探索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企业信息审查等事项,建立社会组织与企业、行业之间的服务对接机制。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社会参与委员会作用,推动行业组织诚信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中期报告

自律。试点扩大涉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范围。支持全国性、区域性行业协会入驻,探索引入竞争机制,在规模较大、交叉的行业以及新兴业态中试行“一业多会、适度竞争”。⑥完善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和经营异常名录制度。根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完善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实施办法。采取书面检查、实地核查、网络监测、大数据比对等方式,对自贸试验区内企业年报公示信息进行抽查,依法将抽查结果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营造企业自律环境。⑦健全国家安全审查和反垄断审查协助工作机制。建立地方参与国家安全审查和反垄断审查的长效机制,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做好相关工作。在地方事权范围内,加强相关部门协作,实现信息互通、协同研判、执法协助,进一步发挥自贸试验区在国家安全审查和反垄断审查工作中的建议申报、调查配合、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协助作用。⑧推动信息公开制度创新。提高行政透明度,主动公开自贸试验区相关政策内容、管理规定、办事程序等信息,方便企业查询。⑨推动权益保护制度创新。完善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和执法体制机制,完善司法保护、行政监管、仲裁、第三方调解等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解决机制,完善知识产权工作社会参与机制。优化知识产权发展环境,集聚国际知识产权资源,推进上海亚太知识产权中心建设。[3]

2、深化与扩大开放相适应的投资管理制度创新。

(一)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相当于投资领域的“黑名单”,列明了企业不能投资的领域和产业。凡是针对外资的与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不符的管理措施,或业绩要求、高管要求等方面的管理限制措施,均以清单方式列明。负面清单是国际上重要的投资准入制度,目前国际上有70多个国家采用“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3年)》(以下简称“负面清单”),以外商投资法律法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等为依据,列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内对外商投资项目和设立外商投资企业采取的与国民待遇等不符的准入措施。负面清单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及代码》(2011年版)分类编制,包括18个行业门类。S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T国际组织2个行业门类不适用负面清单。

2014年又再次修订出台了新的负面清单,新版“负面清单”对管理措施条款进行了大幅调整,从旧版190条措施减少到最新的139条,“负面清单”的“瘦身”就是为了响应提高开放度,增加透明度,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三个负面清单基本原则。负面清单不能简单的看长短,得看分类的标准。如果都是按大类分,那么这大类下面的小行业都会受到限制,而两次负面清单都是按小类分的足以看出我国要开放的诚意来。

(二)具体措施

扩大服务业和制造业领域的开放,对于负面清单以外的外商投资项目,采取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外商投资项目由审批改为备案。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开展集中登记试点,推进“先照后证”改革。探索许可证清单管理模式,简化和完善企业注销流程。加快企业准入“单一窗口”从企业设立向企业工商变更、统计登记、报关报检单位备案登记等环节拓展,逐步扩大“单一窗口”受理事项范围。探索开展电子营业执照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试点工作。探索实行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多证联办”或“三证合一”登记制度。

3、积极推进贸易监管制度创新

在自贸试验区内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深化“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贸易便利化改革。加强口岸监管部门联动,规范并公布通关作业时限。鼓励企业参与“自主报税、自助通关、自动审放、重点稽核”等监管制度创新试点。

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货物进出口和运输工具进出境的应用功能,进一步优化口岸监管执法流程和通关流程,实现贸易许可、支付结算、资质登记等平台功能,将涉及贸易监管的部门逐步纳入“单一窗口”管理平台。

推动贸易转型升级。推进亚太示范电子口岸网络建设。加快推进大宗商品现货市场和资源配置平台建设,强化监管、创新制度、探索经验。深化贸易平台功能,依法合规开展文化版权交易、艺术品交易、印刷品对外加工等贸易,大力发展知识产权专业服务业。推动生物医药、软件信息等新兴服务贸易和技术贸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中期报告

易发展。按照公平竞争原则,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业务,促进上海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与境内外各类企业直接对接。

航运服务领域内:远洋货物运输的开放措施是①放开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国际船舶运输企业的外资股比限制,由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制定相关管理试法。②允许中资公司拥有或控股拥有的非五星旗船,先行先试外贸进出口集装箱在国内沿海港口和上海港之间的沿海捎带业务。

加快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创新,充分利用现有中资“方便旗”船税收优惠政策,促进符合条件的船舶在上海落户登记。扩企业,在完善总运单拆分国际中转业务基础上,拓展分运单集拼国际中转业务。优化沿海捎带业务监管模大国际中转集拼业务,拓展海运国际中转集拼业务试点范围,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拆、拼箱运作环境,实现洋山保税港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集装箱国际中转集拼业务规模化运作;拓展浦东机场货邮中转业务,增加国际中转集拼航线和试点式,提高中资非五星旗船沿海捎带业务通关效率。推动与旅游业相关的邮轮、游艇等旅游运输工具出行便利化。在符合国家规定前提下,发展航运运价衍生品交易业务。深化多港区联动机制,推进外高桥港、洋山深水港、浦东空港国际枢纽港联动发展。符合条件的地区可按规定申请实施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

4、深入推进金融制度创新

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可在试验区内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等方面创造条件进行先行先试。在试验区内实现金融机构资产方价格实行市场化定价。探索面向国际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建立与自由贸易试验区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全面实现贸易投资便利化。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境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跨境融资自由化。深化外债管理方式改革,促进跨境融资便利化。深化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促进跨国公司设立区域性或全球性资金管理中心。建立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联动机制。

增强金融服务功能。推动金融服务业对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和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开放,支持在试验区内设立外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在条件具备时,适时在试验区内试点设立有限牌照银行。在完善相关管理办法,加强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允许试验区内符合条件的中资银行开办离岸业务。允许金融市场在试验区内建立面向国际的交易平台。逐步允许境外企业参与商品期货交易。鼓励金融市场产品创新。支持股权托管交易机构在试验区内建立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支持开展人民币跨境再保险业务,培育发展再保险市场。试点设立外资专业健康医疗保险机构。融资租赁公司在试验区内设立的单机、单船子公司不设最低注册资本限制。允许融资租赁公司兼营与主营业务有关的商业保理业务。

5、其他服务领域的一些开放措施

(一)商贸服务领域

增值电信业务方面:在保障网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允许外资企业经营特定形式的部分增值电信业务,如涉及突破行政法规,须国务院批准同意。游戏机、游艺机销售及服务方面:允许外资企业从事游戏游艺设备的生产和销售,通过文化主管部门内容审查的游戏游艺设备可面向国内市场销售。

(二)专业服务领域

律师服务:探索密切中国律师事务所与外国(港澳台地区)律师事务所业务合作的方式和机制。资信调查方面允许设立外商投资资信调查公司。允许在试验区内注册的符合条件的中外合资旅行社,从事除台湾地区以外的出境旅游业务。人才中介服务方面:①允许设立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外方合资者可以拥有不超过70%的股权;允许港澳服务提供者设立独资人才中介机构。②外资人才中介机构最低注册资本金要求由30万美元降低至12.5万美元。在投资管理方面允许设立股份制外资投资性公司。工程设计:对试验区内为上海市提供服务的外资工程设计(不包括工程勘察)企业,取消首次申请资质时对投资者的工程设计业绩要求。建筑服务:对试验区内的外商独资建筑企业承揽上海市的中外联合建设项目时,不受建设项目的中外方投资比例限制。

(三)文化服务领域

取消外资演出经纪机构的股比限制,允许设立外商独资演出经纪机构,为上海市提供服务。允许设立外商独资的娱乐场所,在试验区内提供服务。

(四)社会服务领域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中期报告

允许举办中外合作经营性教育培训机构和中外合作经营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医疗机构。

四、上海自贸区带来的“溢出效应”

上海自贸试验区在建立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框架上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其中,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有效运行;以金融服务业开放等为目标的金融创新制度有序推进;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初步形成。自贸区建设已经带动了上海全市的改革开放和制度创新,其改革效应还将持续显现,进一步释放上海的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提高城市竞争力。

随着自贸区制度创新的深入推进和可推广、可复制经验的出台,为长三角城市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长三角各城市将达成新的合作意向,将主动对接,共享机遇,合作支持上海自贸区建设,争取自贸区改革创新经验尽快在长三角有条件地复制推广。充分利用临近自贸区的区位优势,主动加强基础设施、产业融合、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分享国家战略的新红利,使长三角地区率先成为上海自贸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直接受益者,在更高层次上借力发展,长三角地区的国家战略平台功能将得到新的提升,也将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加快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促进长三角新一轮一体化的进程。[4]

长三角城市群形成的良好合作机制,为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启动运作提供了支持。长三角已在海关监管等领域形成了区域性的运作机制,通过功能优势互补、跨关区的转关等措施,推进了区域经济的合作。在上海自贸区的引领下,长三角各主要城市将针对不同地区和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加强产业协同提升,搭建平台,促进区域内人、财、物、信息等要素的合理流动。加强对区域内人口、土地、能效、投资等数据的分析和监测,建立专家库,为长三角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决策依据。通过对长三角新型城镇化示范点的研究和建设,推动长三角产业和城镇的有效融合,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协调推进。长三角可以在更多方面进行功能的对接,协作发展。

上海自贸区给长三角地区和中国的其他地区带来的就是一个模范效应,在投资,贸易,金融等各个领域发挥先试先行的作用,带领我国各个城市进一步以开放的姿态面对,加快我国现代化和与国际接轨的进程,使中国实现新一轮的经济腾飞。

参考文献

[1]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门户网站

2014.12 [2]袁志刚,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战略研究 格致出版社

2013.11 [3]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

2013.9 [4]新华网上海,长三角城市群借上海自贸区“溢出效应”推动转型升级 2014.3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中期报告

第二篇: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模式及启示

【摘要】自贸区是两个及以上的经济体经过一系列谈判后达成协议,形成成员内部取消贸易壁垒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种组织形态。最大的特点是成员之间没有贸易壁垒,非成员不可以享受同等待遇。文章简单分析了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模式及启示。

【关键词】上海自贸区 金融创新模式 启示

一、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模式内容

上海自贸区的设立推动利率市场化和项目开放性的金融市场自由化,基于负面清单的管理体制前提下进行了金融改革试验,有效的解决了经济金融体制的内在症结,为系统性及综合性的改革方案的制定提供广阔空间。基于这一方向及目标,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模式包括的内容主要有:

(一)突破资本项目自由兑换的限制,推动了汇率改革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有浮动汇率,人民币的汇率会受到央行的干预。汇率的改革方向为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及人民币的汇率市场化。在区放开汇率的衍生品交易,有效地推动了人民币市场接轨,使得人民币的国际化进度加快。

中国将很快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上海自贸区内,境内的个人资本流动和进出都比较方便;境外资本的流动性也较为顺畅,可以让企业得到贷款,也可以投资证券市场,但是资本账户的开放必须要谨慎。因为资本账户开放后会冲击金融体系,其结果不可逆转。随着金融体系的发展,资本账户的开放已经不在掌控之内,出现了“出口虚增”的现象。经过不断发展的金融机构及相关企业的部分经济行为会对金融开放形成倒逼效果。因此,金融账户的创新及开放式必然的趋势,但其开放过程要十分谨慎。

(二)主动发展离岸金融业务,创建创新金融市场

在国内外环境下,自贸区进行的多重改革中,不可复制的只有人民币离岸金融业务和金融市场,在适当时机充分利用自贸区的独特优势,掌握住发展机遇,以最快速度发展成为离岸金融中心。利用上海所在的优势,形成其他城市不能跨越的金融高地。因此,离岸金融市场要构建起分离型为核心,渗透性的金融创新模式,其特点是通过不同账户类型的确定将金融业务和金融市场进行分离,烦是允许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务之间进行适量的渗透。利用适当的鼓励政策帮助企业在自贸区内进行人民币跨境结算,催生人民币的存款和贷款的需求,推动两者进入良性循环。

(三)将金融市场化作为导向,构建起金融创新试验场

自挂牌以来,上海自贸区先后出台了多条支持金融自贸区的政策措施,自贸区内银行逐渐开始了利率市场化和支付结算等业务的创新,既是自贸区金融支持建设的结果,也是自贸区有序平稳发展的动力。金融创新模式的主体不只是局限于商业银行,还有股权投资等非银行机构。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都加入到自贸区金融创新中来,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自贸区作为开放及创新平台给金融主体带来了多重可能性,向金融主体提供了创新模式的研究开发可行性。但任何金融主体在金融创新模式中都需要做到尊重群众创造和市场规律。在自贸区金融创新模式中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发挥出其溢出效应,二是要基于金融服务的实体经济要求,在可控风险中快速创新。

(四)金融创新模式的助推器

上海自贸区自挂牌以来,引人关注是对金融领域的改革,人民币汇率自由化、利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开放和离岸金融业务等都是创新模式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上海自贸区金融领域的改革在表面上是将对外开放及自由贸易作为重点,其实其深层次目的是为了改革市场经济体制而做的铺垫。面对创新程度较高的领域,下一步重点是对金融领域的开放和创新,这一过程涉及到国内的体制性变革,必然会产生带动效应,对国内体制的更新改革都会带来示范效果。

二、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模式的启示

上海自贸区的金融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会形成显著的示范作用,可能深化金融体系的市场化创新,推动我国从经济大国转变为金融大国,让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有力地突破目前经济增长的悖论。

(一)有助于形成金融市场稳定前进的良性预期

上海自贸区的金融市场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包括在制度层面、技术层面等,让金融市场形成良性的运转体制机制,有助于国内金融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就微观角度而言,上海自贸区在资金、制度等方面构成两元结构,会提升市场参与者的热情,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步伐,推动人民币与外国货币体系的对接。就宏观角度而言,上海自贸区体现的是政府深化改革的决心,通过释放改革红利,形成能够支持经济发展的持久性增长动力,可以构建起国际社会对我国的预期。

(二)提高区内金融市场竞争力,促进了银行业的大发展

金融创新对借贷款者带来的巨大动力,也带来的压力,这就需要他们在降低成本和提高收益中二选一。由于金融创新可以把市场的供求关系关系反应出来,促使金融信息越来越准确和公开,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银行与银行之间、商品与商品之间的资金来回流动限制。同时,金融创新模式给金融业带来了多重盈利空间和机会。金融的自由化及创新促使金融资本的形成,为金融企业提供发展空间,也带来了较为灵活的运营方式。

(三)确定金融创新的渐进性定位

因为自贸区是探索和建设同时进行的,多项政策没有参照对象和时间表,金融创新及金融开放与预期存在一定差距。金融创新模式是为了与国际更好的接轨,找到金融监管的创新模式,建立起现代金融体系机制,给国内的金融改革提供可以推广和可以复制的经验,推动金融自贸区发挥应用的效用和功能,明确自身的发展定位,提升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同时,促进了国际社会发展需要,实现国际金融和自贸区金融的对接,满足相关跨过投资和贸易服务的要求,促使金融创新开放和发展的基调具有一致性,推动符合条件的资本项目及外汇机构全面创新。金融企业的发展会受到企业本身的改革决心以及改革力度的影响,若自贸区内企业完全依靠政府部门的保护,不实行自负盈亏,其自身效益肯定不高,很难促进金融创新发展。

三、结束语

自贸区的金融创新模式形成了一定的示范作用,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深化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实现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重要手段。

第三篇:上海自贸区总结

2015年标准化制度改革情况

市质监局

上半年,标准化制度改革情况进展顺利,现将有关改革事项总结如下:

1.改革事项名称:企业产品标准备案

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关于在部分省市开展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公开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认真开展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试点工作,引导企业进行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公开。自2015年起,办理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的企业,积极引导企业利用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公开系统办理企业产品标准的自我声明公开工作,自我公开声明完成后视为企业完成企业产品标准备案工作。

第四篇:上海自贸区的含义、特点及意义

上海自贸区的含义、特点及其意义。答:上海自贸区的含义如下: 1)从其涵盖的范围来讲:

上海自贸区是商务部于2013年8月22日通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贸易试验区。试验区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

2)从其作用来讲:

上海自贸区是能够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坚持先行先试,既要积极探索政府经贸和投资管理模式创新,扩大服务业开放;又能够防范各类风险,推动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

总的来说,上海自贸区将成为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发挥示范带动、服务全国的积极作用,促进各地区共同发展。

3)从其功能来讲:

在贸易方面,上海自贸区是物流集散中心,大进大出,加工贸易比较发达,对周边地区具有强大的辐射作用,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在金融也方面,上海自贸区是能够实现利率市场、汇率自由汇兑、金融业对外开放、金融产品的创新以及离岸金融业务的开放式区域。

上海自贸区的特点:

特点一,自贸试验区不限于保税区的一般做法。与保税区相比,上海自贸区有以下区别:(1)保税区在海关的特殊监管范围内,货物入区前须在海关登记,保税区货物进出境内、境外或区内流动有不同的税收限制。而自由贸易区,是在海关辖区以外的、无贸易限制的关税豁免地区。(2)保税区的货物存储有时间限定,一般为2-5 年。而在自由贸易区内,货物存储期限不受限制。(3)由于保税区内的货物是“暂不征税”,保税区对货物采用账册管理方式。而在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主要考虑货畅其流为基本条件,多数自由贸易区采取门岗管理方式,运作手续更为简化,交易成本更低。(4)保税区的功能相对单一,主要是起中转存放的作用,对周边经济带动作用有限。而自由贸易区一般是物流集散中心,大进大出,加工贸易比较发达,对周边地区具有强大的辐射 作用,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1990年以来,中国的保税区主要以特殊政策为特点,主要体现在税收政策的减免以及外汇、监管、投资政策的便利等;2009年以来,上海综合保税区以功能创新为重点,着力推进经济功能和商业模式创新突破,满足跨国公司国际化运作需求,打造与国际接轨的贸易便利化环境。而此次试验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通过带动投资、金融、贸易、政府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变革,培育中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构建与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平台,这早已超越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功能定位。

特点二,自贸试验区不囿于传统的自由贸易园区。试验区积极借鉴欧美自由贸易园区的经验和做法,在提升对外贸易、航运服务、便利化环境等传统自由贸易园区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服务贸易、金融领域的扩大开放,为自由贸易园区增加了新的内涵和发展空间。

特点三,自贸试验区不同于新加坡等自由港模式。新加坡发展的特色是自由港政策和制度,包括贸易自由、融资汇兑自由、航运自由等,通过开放、高效、低税负形成自由港的国际竞争力。自贸试验区借鉴了国际通行做法,但主要目的还是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为全国的改革开放积累经验。

特点四,自贸试验区不拘于一般开发区的内容框架。自贸试验区是国家战略,不着重一般的产业培育、招商引资、经济发展,而是强调在投资管理、服务业开放、金融、航运、贸易等多个层面的先行先试和全方位的制度创新。

特点五,自贸试验区不止于自身的建设发展。简大年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名称就表明这是一个国家试验区,建设目标是成为中国推动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寻求能够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性建设,发挥示范带动、服务全国的积极作用。

上海自贸区的意义:

(一)五领域政策创新

1、上海自由贸易区作为新一届政府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其筹备进展一直为各方关注,但其所涉及的具体方案却始终未能公开。从证券时报记者现在掌握的信息来看,方案最终将可能落实到金融、贸易、航运等五大领域的开放政策,以及管理、税收、法规等五个方面的一揽子创新。1)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已被提交至自贸区方案中

在刚结束不久的陆家嘴论坛上,上海市市长杨雄表示,自由贸易区的确正在申请试点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开放,而且这一改革方向不会因为短期的流动性变化、热钱流向的变化而变化。

上海市金融办副主任徐权表示,自贸区的试点内容涉及金融方面的包括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汇兑、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产品创新等,也涉及一些离岸业务。2)自贸区将争取 15%企业所得税优惠

在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新政策中,上海将推动税收创新,包括离岸贸易、金融采用低税率,对境外投资收益采用分期缴纳所得税等优惠政策支持自由贸易园区内企业发展。

证券时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为鼓励企业发展,上海将在税收方面采取低税率,其中将包括对自由贸易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税收创新方面,上海市政府上下都正在努力向国家要政策,在上海自由贸易区内,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知情人士表示,这个税收优惠政策与前海的税收优惠政策相当。3)贸易领域将实施创新监管新模式

在贸易领域,上海自由贸易区将实施“一线逐步彻底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区内货物自由流动”的创新监管服务新模式,这是较目前上海综合保税区的主要区别。

4)构建离岸金融中心需行政法规创新

日前,上海已向国务院申报将综合保税区建设成为自由贸易区,使区内中外企业享有区内贸易自由、人员进出自由、货物进出自由、货币流通自由、货物存储自由等五大权益。

而离岸金融业务是自由贸易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上海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同时也需构建离岸金融市场。但是上海在探索建立离岸金融市场的同时,也面临法规的障碍,因而需要制度的创新。

5)借自贸东风 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或有新突破

证券时报记者获悉,上海自贸区关于航运发展将延续此前国务院“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政策,即大力发展船舶交易、船舶管理、航运经纪、航运咨询、船舶技术等各类航运服务机构,拓展航运服务产业链,延伸发展现代物流等关联产业,不断完善航运服务功能。

上海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的探索之路始于2009年,经过近年来的推进,上海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在各个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然而,由于法律、税收、金融等方面的短板,目前上海距离巴拿马、新加坡、香港等世界级航运中心仍有距离。

2、金融创新政策

1)着手推动离岸金融业务与拓宽外商金融投资范围; 2)拟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设立外资银行;

3)允许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与外资金融机构共同设立中外合资银行; 4)允许外商投资支付机构参照《非金融机构支付管理办法》,向人民银行申请并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 5)允许设立外商投资资信调查公司;

6)允许融资租赁公司在自贸区设立单机、单船子公司,不设最低注册资本限制等。

7)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自贸区将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行先行先试。

8)上海也正在探索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在自贸区内试行准入前国民待遇,进一步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率先在试验区范围内改革投资项目管理、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管理、工商登记三个环节。9)自贸试验区将在投资项目管理环节,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对涉及固定资产投资的内资和外资项目将进行备案管理,并停止实施国务院上述文件规定的相应行政审批事项。取消合同章程审批,改为备案管理,相应停止实施涉及的三件行政法规规定的22项行政审批。

(二)上海自贸区建设将带来多重红利

1、扩大开放“试验田”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更加积极主动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自贸区承担着新一轮改革先行先试的重任。而事实上,在自贸区获批建设之前,上海已经在外高桥等几大保税区的基础上设立了上海综合保税区。上海海事大学物流研究中心主任林国龙表示,自贸区显然将比目前的综合保税区更加开放,这也是为形势倒逼。

林国龙所指的挑战主要是TPP,即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突破传统的自由贸易协定(FTA)模式,达成包括所有商品和服务在内的综合性自由贸易协议。林国龙说:“以前的开放是承诺制,但是在TPP内,非开放目录的内容都属于开放性项目。” 自贸区将在中国加入TPP谈判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并有望成为中国加入TPP的首个窗口。

2、辐射长三角

上海自贸区也将对长三角经济起到巨大带动作用。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自贸区的核心是自由贸易,即在这个区域之间的相关贸易管理是相对宽松的,自由化程度高。跨到这个自由贸易区,就等于走到了国际市场。因而一个地方设立自贸区,将给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辐射和聚集效应。

比如,对于与贸易关系非常密切的航运业,周边地区的航运需求在其他城市可能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但在这里能就近释放。

“这对于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国际市场,尤其是长三角这个中国经济最发达、最富庶的地区,国际化的经济、贸易、金融等各方面的需求会很好地得到解决,给中国经济带来更多活力,对推动经济改革会很有帮助。”连平表示。

3、推动上海中心建设

对于上海而言,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推行,获得机会的不仅是贸易领域,对于航运、金融等方面均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1)将使上海突破已有的条框,放宽税收、外汇使用等优惠政策,有利于跨国公司内部的全球调拨、会有更多的金融机构在上海注册开业。

2)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推进将使得海上保险等航运服务业务在上海得以培育和集中,解决航运中心建设中金融支持的问题,这将使得上海获得更多的制度红利。3)国务院2012年底批复同意,自2013年1月1日起,经浦东和虹桥国际机场中转第三国的45个国家外籍旅客将享受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再加上自由贸易区的项目,自贸区将有望成为贸易和购物零关税的自由港。

4)免税和自由港将有利于吸引高端制造业,而贸易区将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加工、制造、贸易和仓储物流企业聚集,叠加中国的产业升级。因此,自由贸易区对 事实上,近几年来,上海GDP增速徘徊在个位数,连续几年排名位于全国倒数位,上海经济发展陷入了缺少“第二个经济抓手”的困境。虽然上海一心发展港口经济,但是一直以来由于“离岸经济”发展不够,上海航运中心建设推进有限。因此,上海自贸区的发展将极大推进港口经济、总部经济的发展,这也将对整个经济的发展起到极大推动作用。”

4、助力扭转外贸颓势

《方案》中提及的建设离岸金融、离岸贸易,在自贸区内实现外汇无限额管理,这些都丰富了企业的汇率避险工具,可以避免企业因汇率浮动过大而造成损失。而上海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院长、上海自由贸易区课题组组长万曾炜在今年4月组织的一次关于自贸区的研讨会上表示,上海自贸区很可能以“一国之内”自由贸易区的形式出现,它采取特殊的监管政策和优惠税收,对一国内的转口贸易、离岸贸易将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对离岸金融和航运服务也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将会促使上海成为继伦敦、鹿特丹之后另一大转口贸易港,对我国的外贸也将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

(三)撬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

1、上海建设自贸区是李克强总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2年12月21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第37次会议表决通过《上海市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条例》。该条例将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首次提出要在上海“探索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自由贸易园区”。

上海综合保税区,即外高桥保税区、洋山保税港区和浦东机场综合已经成为上海申请自由贸易区组成部分。3月28日至2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上海进行就任后首次基层考察。期间,李克强鼓励、支持上海在现有综合保税区基础上,研究如何在28平方公里内,建立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进一步扩大开放,以推动完善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李克强在座谈会上强调:“我们要用开放扩大内需,用开放形成倒逼机制,用开放促进新一轮改革。” 结合此次考察期间,李克强总理首次详细阐述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五大路径:

1、要在扩大开放中扩大内需,立足内需,面向世界,深耕亚太;

2、要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3、要立足于拉动就业和居民收入增长;

4、要使环境资源可支撑;

5、靠开放促改革,靠制度创新释放红利。

今年以来上海市政府也对建成自贸园多次释放积极信号。上海“两会”期间,试点建立自贸区被正式列为今年上海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今年4月15日,上海市政府二季度工作会议上,上海市市长杨雄强调,试点建设自贸试验区是事关上海当前和长远发展的头等大事。目前,上海也正在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委制定《上海自由贸易园区建设总体方案》,方案中将明确外汇管理创新、服务贸易开放、区域便利化等方面的行动计划和政策措施,相关细则仍有待国务院的最终批复。

中国只有更好地融入到全球经济体系和分工中去,才能顺利实现转型升级和发展,而上海试点自贸试验区将从很大程度上促进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服务贸易的发展,并以此推动企业在新的国际竞争格局中实现突破创新和转型发展。

2、中国(上海)自贸区建设帮助上海打造全球经济中心,实现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未来,可以为上海发展带来新“十年红利”的中国(上海)自贸区建设将涉及海关、税务、金融、工商和土地等多个政府职能部门,围绕“外汇管理创新、服务贸易开放、区域便利化”将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细则,将涉及贸易、航运和金融各个方面。包括:贸易自由化相关的关税及非关税壁垒(资金、外汇管制等)方面给予企业各类特殊优惠政策,以及资本开放相关的人民币可自由兑换(中国(上海)自贸区可能采取分步骤推进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比如先行推动境内资本的境外投资和境外融资)等。如此,中国(上海)自贸区将全方位为企业提供与海外资本和市场对接的窗口。

相应利好在于全球500强跨国企业总部和运营中心将陆续入驻中国(上海)自贸区,从而推动自贸区金融、贸易平台的形成,并进一步促发该区域贸易、产业、金融、人口和消费的升级,直接放大该区域的转口贸易(中国(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将使上海跻身世界另一大转口贸易港成为可能)、离岸贸易(是综合全面的降低企业进出口运营成本的国际贸易操作方式,该经济区域往往具有特别宽松政策,即离岸法区;在离岸法区内成立的公司,即离岸公司无须支付任何税收,只缴纳管理费)和离岸金融(是一种发生在一国境内,却不受该国金融制度制约的高级资金融通活动。特点是:放宽金融管制和外汇管制,允许跨境资本的自由流出流入,减少对利率及金融交易的限制;有宽厚的税收优惠政策等)的快速发展,并将辐射范围跨越上海,惠及华东乃至整个中国区域,使上海真正成为东北亚贸易和物流枢纽平台。我们认为,中国(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将帮助上海早日建成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和金融中心,有利于促进上海实现全球经济中心的战略梦想。

此外,中国(上海)自贸区对中国加入TPP(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谈判也将起到重要作用,并有望成为中国加入TPP的首个窗口。目前上海最大优势之一是其地处长江黄金水道的入海口,并是向外连接日韩、东南亚的最近交汇点。这将有利于上海打造“水水转运”航运贸易优势,实现“在岸与离岸”、“物流与结算”、“外贸与内贸”统筹安排,加快其通关速度以节约贸易成本。一旦相关体制配套建设完毕,上海将成为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和控制功能的国际离岸贸易中心,在口岸贸易方面通过借鉴香港和新加坡的先进经验,可以建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消费中心。

3、中国(上海)自贸区意义远超前海

从定义看,自贸区已从此前上海自由贸易区转变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中国”二字的添加,使得自贸区影响和政策内涵从此前单独上海区域,覆盖到全国范围。而前海整体定位为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合作区,其定义和内涵明显更区域化。

从自贸区三个特征来看: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在监管理念上,将更多体现从货物管理转变为企业管理的理念。包括:支持企业建立国别进口商品中心,支持发展各类外贸转型基地;经上海市商务部门认定的贸易型总部,在通关流程、人才引进、资金结算、投资便利、人员出入境等方面按照规定享受优惠政策等。从贸易的开放度来看,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将提出更丰富的与国际接轨的多元贸易模式,包括转口贸易、离岸贸易、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保税展示、大宗商品交易、技术进出口交易、跨境电子商务等。

第五篇: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效应初显

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效应初显

2014-06-09 10:55来源:中国金融信息网时长:6分11秒

新华社上海分社 孙青、陈杰

从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放开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外汇管理支持自贸区建设,到人民币跨境借款、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和自由贸易账户体系„„过去8个月,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可谓“大戏连台”。金融改革成效如何?改革创新又如何促进贸易便利化?在日前举行的“国家使命:上海自贸区与金融创新”论坛上,这些问题成为监管部门、金融界专家学者热议的话题。

51条细则渐次落地 金融制度框架基本形成挂牌8个多月来,上海自贸区围绕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这个核心,大力开展金融创新。眼下,上海自贸区的金融制度框架已基本形成。一行三会先后出台了四部支持意见,共计51条,近期又陆续推出13项实施细则,特别是央行上海总部最新发布的关于分账核算业务的两项实施细则,为下一步投融资汇兑便利化提供了载体。

中国银行上海分行行长 潘岳汉:自由贸易账户的建立本身是个创新,但同时的话很好的兼顾了服务和风险管理的两方面作用。这个运用的是,银行是筹出的是自贸区的整个资金包括有部分是境外的资金,所以对企业的融资相对来讲成本还是比境内的融资会相对略低一点,这个我觉得企业在降低融资成本方面(是)非常有利的一个因素。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 朱晓明:它看得很远,这些政策,这些细则。当然我刚刚也讲了,就是有一个过程。就是企业也好,监管部门也好,他们在学习这些政策和措施的时候是有个过程的,是逐渐逐渐理解的,相互的信息是逐渐逐渐融通的。但是从这些出台的细则来说,它的含金量、给企业创造的机会很多的。

专家表示,上海自贸区通过制度创新、深化功能扩展,首先是要大力建设面向国际的金融市场。目前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已经挂牌成立,上海国际黄金交易中心已办理工商注册登记,上海国际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正在加紧筹建。

下载上海自贸区发展模式及溢出效应中期报告剖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上海自贸区发展模式及溢出效应中期报告剖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1上海自贸区政策解析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于9月29日开始正式运行。为充分认识上海自贸区政策内涵及运行机制,准确把握当前形势,促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市政府办公......

    上海自贸区总结(精选五篇)

    上海自贸区主要摘要 1. 区域范围 国务院划定的上海自贸区,包括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面积为28.7......

    上海自贸区9大金融业务最热

    上海自贸区9大金融业务最热: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居首 2014-09-23 16:08:00 2013年9月29日,中国第一个地方自贸区在上海呱呱坠地,伴随着一次次的揭牌或发布,上海自贸区行将满一......

    上海自贸区的离岸金融业务

    【摘要】上海自贸区是中国政府在上海设立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园区,也是我国大陆境内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自上海自贸区挂牌成立以来,其离岸金融业务的发展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建立......

    几个自贸区的发展(5篇)

    几个自贸区的发展 (1)情景描述 经济学教授在“自贸区投资合作与创新发展论坛”上选择性地比较了几个自贸区的情况,并针对各自贸区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讨论。(2)词汇与表达 北美自......

    上海自贸区注册公司总结文档

    上海自贸区注册公司总结文档 在自贸区注册企业相对来说比区外方便很多。从自贸区企业注册登记流程可以看出,与区外内资公司注册比较,有四个主要的不同:一是取消了最低注册资本......

    上海自贸区的钢铁机会(范文)

    上海自贸区的“钢铁”机会 事件 8月22日,商务部发布消息,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这意味着上海自贸试验区将成为国内首个符合国际惯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

    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全文)(五篇模版)

    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全文) 2013年09月27日 14:31 来源: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 国发〔2013〕3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