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李镇西《李镇西和他的孩子们》
读《李镇西和他的学生们》
1.新学期报名哪天,检查学生的作业,一定要认真,因为那是学生们的劳动成果。新学期报名的时候和学生亲切交谈,可以从生活为主的交谈。对于习惯较差的学生,可以问:新的学期的开头,你有没有想过要改正哪些缺点呀?
召开班干部会,强调几点:第一,一定要用行动证明你们的服务意识,多留心班上的事情,要随时提醒自己:我与过去不一样了,现在是班干部。第二,每个同学想想自己有哪些缺点需要改正,那就在本学期开始尽可能改正。第三,要关心周围的每一个同学,特别要细心发现周围有哪些同学最需要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分两类:一是生活有困难的同学,我们应该主动提供温暖;二是感到孤单的同学,我们要及时送上温馨。
可以鼓励学生,如果在一个月内拿完红旗,就带他们出去旅游。提出:你们决得李老师需要一些怎样的改进?
2.第一天上课,给同学们说:一个月没听到你们的声音了。3.教育理念VS教育权威
教育权威的两个因素:教师的职业水平和人格魅力
4.学生吃面包被领导逮住了,叫他们到办公室吃,不算他们的迟到,一种仁爱主义。顿男生寝室:召开全体男生的会议,说出问题,大家形成一个共识, 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说出问题后,适当提出同学们的优点,加以肯定。提出:放心寝室的措施。自己拟定措施。
5.对于上学期经常犯错误的学生,决定为集体长期做一件好事来弥补过失。商量后决定负责更换教室里的饮水机。表扬开学的时候自己一个人来报名的学生。
6.女生召集在一起讲话:一是说话问题。二是关于时间抓不紧的问题。三是关于卫生,我现在看你们真的像看我的女儿一样。四是我希望女同学们要有坚强的意志,女同学大都经不起打击。五是女同学之间要团结,要大度,大气。
7.家长会的发言:
一、关于奖学金的问题。
二、关于学校改制的问题。
三、关于自立。
四、关于手机问题。
五、关于社会实践活动。(31页)
8.自习课上,突然发现成绩很好的同学在讲话,把同学叫到外面说:你刚才在做什么,我非常生气,只是为了照顾你的自尊心,同时也为了不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所以没有公开批评你,但我必须批评你。然后进行思想教育。
三八节,亲自带一束鲜花到教室,送给科任老师。并且要求同学们一起说:老师,节日快乐。
9.看到学生用随声听,立刻收了,说等毕业再还,过一天找学生谈话:昨天老师收了你的随声听,有什么想法?今天我就还给你,希望你以后不要用了,今天还给你,是出于对你的信任。
找同学来谈心,问道:呵呵,先出一道智力测试题,看你能否答上来——李老师今天为什么要找你谈心?最后问:你觉得李老师有什么需要改正的吗?
10.调整座位。让爱说话的学生自己先提出来,然后再分配。
11.学生和老师吵架后,主动找学生谈话,要求学生向老师道歉。并且在班上集体教育学生。如果学生仍不道歉的,必须得请家长来。
12.班上的清洁卫生没得满分,把做清洁的学生叫到面前说:“你们当然不是有意的,但毕竟是你们的失误而影响了集体的荣誉,都是你们平时的粗心和懒惰养成了习惯,因此才造成了今天的后果,反正规矩不能破,你们只好继续做下去,直到合格为止。”
13.因为和学生说好,如果拿到流动红旗就带他们出去春游,但是学生还差两面,怎么办呢,就和学生一起谈判,最后决定,原来准备定一天的时间改为半天,也算是对学生的小小处罚。14.作弊事件的处理:语文默写的时候,有一个同学在作弊,然后立刻没收,等同学们都交了本子后说:“刚才这位同学的作弊是不能容忍的错误,在上学期的无人监督考试的签名中,就有他。”下课后找他到办公室谈话,然后自己写心里话,并且处分他,还免去春游的资格。”
然后在班上每个同学拿出一张纸出来,一起帮组这个同学,要求学生写三个内容:
一、他有什么突出的优点应该保持,二、有什么突出的缺点需要改正。
三、对李老师的的处理意见你有什么看法?然后再班上公开表扬学生的优点,突出集体对他的关心和谅解,私下谈缺点,最后让他心存感激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15.春天里,带孩子们到油菜地里学习,真正体会到了那种亲近自然的教学,孩子们非常的高兴。但得注意安全。
可以通过书信的方式和学生交流,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家长为此都非常的感动。16.对于屡次犯错误的同学,一定要给以严重的处罚。再次组织学生外出的时候,坚决不让他们出去,即使其他学生一再反对,但也要心硬,因为,惩罚也是一种教育。
17.找学生谈话的时候,说:“先考你三道智力测试题,第一,李老师为什么很久没找你谈心了,第二,今天,李老师为什么要找你,第三,你说说李老师为什么要表扬你。”最后说到,不管你以后犯了多么严重的错误,也不管李老师如何严厉批评你,我都不会把你看作坏学生的。对表现好的学生,可以实时的送点小礼物作一鼓励,比如一支笔,一本书等。
学生提出,当老师在班上批评学生的时候,可以直接点名批评。
18.从学生的随笔可以看出,上个周学生认为作业太多,太累了,于是就给每个科任老师写一封信。(P90)学生感到特别的感动,觉得老师尊重他们。
19.课间的时候,可以拿起相机到教室转转,为学生们拍一些生活的照片。
当感觉班上没什么明确的进步的时候,可以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比如,实行“自治周”。让学生自主管理,老师不参与。以此来激励学生们,让他们得到更大的进步。自治周对班干部的要求特别高,提醒班干部:
一、多提醒,二、多鼓励。每天进行总结。效果很好。特别又要提醒注意的是:一定要多鼓励学生,因为基本每个孩子都有一颗上进的心,关键是自制力的问题,一定不能失去信心。(P118)
20.对愚人节事件的处理。学生在愚人节哪天或许会戏弄同学或者老师,这个时候不要太生气,应该给学生们讲讲如何正确对待这类节日。(P127)
21.自治周后要立刻进行总结,可以先叫学生自己总结好的和不好的,然后叫班干部总结,然后是老师总结。(P133)
22.找个别学生谈话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有针对性,主要也表扬为主,当发现学生有进步时,给以一定的鼓励,比如一支钢笔等,学生是相当高兴的,还有随时和家长沟通,当学生有进步或者知道学生家里有问题等。课间和学生扳手腕等,加深师生的关系。
23.学生打架事件的处理。学生打架,几个同学围观但并没劝阻,把这些同学都叫到办公室,拍桌子大发雷霆,先批评围观的学生,再批评打架的学生,主要从集体的角度谈谈这件事的消极影响。要求学生写检讨,并且在班上当着同学们的面念检讨。最后,老师在班上要作一定的总结,人都是会犯错误的,但是要在错误中不断的进步和改正,同学之间要学会宽容和谅解。
24.学生受伤了,立刻去看学生,并且可以叫班上的同学每人写一张纸条,一句祝福的话语,让同学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25.学生的随笔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去了解学生的心理,班上的事情等,很好,但是老师一定要批阅。
26.学生为了集体荣誉而撒谎的时候,首先表扬学生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观,进而说明但是撒谎就是不对的。27.开家长会是时候,先说明我要讲的几个问题,大概时间是多长,简明扼要。家长会时,特别要强调老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开家长学习班等。
28.月考后马上进行总结,先让学生自己总结,然后我再谈主要的问题,最后分别找不同类型的学生谈话,帮助他们分析自己存在的原因。
29.真正的师德,是要让学生从内心真正的爱你,爱学生,这是首要条件,并且我们要阅读大量的教学名著,非常精华。比如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
30.师生之间应该体现一种民主,互相“妥协”,老师要大胆的承认自己的错误,体现一种真正的民主,要经常善于问学生:你觉得老师在哪方面还需要改进?要善于分别单独找学生谈话。
31.对学生集体迟到的事情,注意找适当的时间去惩罚他们,要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抗吧,并且该发火的时候一定要要严厉,然后再问学生的想法,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
32.可以通过学生的一些随笔来教育学生,特别是在班会课上,用集体中的某些积极的因素去影响其他的学生。学会和家长多沟通,要善于关心家长。对于学生时间观念的养成,可以通过比如记录学生到教室共用了多少时间来静下来看书等进行教育。教育学生要做一个高尚的人。
33.可以带学生们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比如让他们去支柱一些贫困的学生等,很有意义。
34.关于学生恋爱的看法。
一、不是“早恋”,而是“早念”。过早的恋爱和过早的意念的区别。
二、不要把学生想得太坏。
三、掌握引导的主动权。
35.发现班上有学生抽烟的时候,要耐心的教育,并且让他承诺以后再也不抽了,并且在班上作检讨。
第二篇:读李镇西有感
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读李镇西《如何转化后进生》有感
李镇西,当代著名教育家,久闻大名。近期,读他的《如何转化后进生》,断断续续,感受颇丰。
一言以蔽之,李老师教育的法宝是爱,赤诚、执着的爱。他对后进生的教育也没有什么仙招,他也相信教育并不是万能的,但他执着于尽力而为、竭尽全力。于是他成功了,成功的唤醒了许多迷失的心灵,为许多孩子许多家庭为社会唤醒了希望和力量。如果每位老师都能这样去爱,象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学生,那么孩子们会获得更多快乐,会成长的更茁壮。可有多少这样的老师呢?
从李老师身上还学到了理智和诚实。他说教育的确不是万能的。他说我就没有打算要“教育”她、“引导”她、“感化”她的企图,不只是因为对这样的学生这样的企图和做法注定是徒劳的,而是因为这违背我的一个信念:任何一个人的灵魂都是自由而独立的,只要在行为上不妨碍他人的生活,都应该得到尊重,而不是人为去“塑造”别人的“灵魂”。重要的是沟通,“沟通”本身就是目的。彼此做一个倾诉者,同时又是倾听者。师生双方都不要想着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对方,同时又不知不觉地走进对方的心灵,并且不知不觉地受着对方的影响。教育的成功,也许正在这“不知不觉”之中。
从教十几年,自认爱心长存。但反思至今在教育领域无所建树,庸碌半生,有几多伤感。究其原因,有自身缺少持之以恒精神的弊病,也有爱而不得其法的伤害,更有缺乏严谨的研究精神的必然。只凭半腔热情,任意为之,成功高兴,失败伤心,高兴伤心之余也就罢了。浅尝辄止,以尽心尽力了来安慰尚存的良知。殊不知,这是懒惰和不负责任的表现。从李老师身上看到的坚持和思考的力量才是成功的力量,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李老师一身香气,香飘万里,嗅一下,心旷神怡。这香气照出了我的愧疚、照出了我的反思。也许曾用过类似的方法,也许曾找到过合适的方法,但缺少积累反思,经验教训都随风而去,自己仍是一副空皮囊。
今天李老师的信念点醒了我,不再去强力改变什么,我要试着和他们沟通,让他们明白我在想什么,为什么,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判断该何去何从;我还要锻炼自己等待的耐性,等合适的机会,等孩子自己参悟,我不会再声嘶力竭,也不会再气急败坏,更不会强力改变谁了。我需要做的事,是尽自己的努力让孩子们懂得老师是爱他们的,让孩子们明白老师的全部努力都是给他提供帮助。
教育者要传递给孩子的是正确的信息和积极的情感,让孩子明白老师一直在帮他只要能帮的上,这就够了。他们需要挫折和经历的呼唤,否则没人能帮上什么忙。即使当时他们不买账,摔跤后痛悔不已时的“何必当初”的自责也是老师们种下的理智,而此时这理智就是他们认识错误并改正的契机,而老师那份无私的爱则给他们改错的情感支撑。
种下爱,是老师的职责,更是老师的收获。它不定期开放,装点你的情感花园!
曾经写过一篇《真知、真心、真情》的文章,提到老师的真心真情,和李老师的观点异曲同工,只不过那是真的放不开自己。为了学生得不理解,不改变真生气,气得自己不知如何是好,肝火旺盛,棍棒交加,甚至气急败坏。虽然事后也得到理解和尊重,但总觉得哪儿不对,现在明白了,是心态。心态不平和,就人急失智,适得其反。恰恰是李老师的点醒了我,以柔克刚,无往而不胜。
第三篇:读李镇西有感
读李镇西《做最好的的班主任》心得体会
叶金财
从1995年毕业便开始当班主任,一直以来,总想让自己成为最好的老师,最好的班主任,19年的班主任生活,带出来的学生都很喜欢我,挨过打的学生都很尊重我,过去了很多年他们都很惦记我,但我始终不是学校里最出色的老师,也不是最好的班主任。我常常反思自己的不足,也向别人学习,但进步不是很明显,去年听了李镇西老师的报告,买回一本《做最好的班主任》,反复读,我才明白了自己的差距在什么地方,我应该在哪些方面下工夫。
《做最好的班主任》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介绍了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这本书写得很实在,读着他的文章,感觉就像是看着一集集《李镇西的故事》连续剧一样,书中的人物仿佛就在眼前。有的故事感人至深,让我禁不住热泪盈眶。
在《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中,李镇西老师以一个语文老师的优美文笔与才华折服了我;以一个班主任的细腻与认真感动着我!远离浮躁与平庸。做一个阅读者,生命将更加精彩。
李镇西先生说:在学生从幼年、童年、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应该给他们的心田依次播下三粒人生的种子:“善良”、“正直”和“机智”。教师要善待学生,才能使学生善良之心逐渐占据主要位置。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积极影响学生,让学生成为正直的人。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学习文化知识,才能使学生成长为有智慧的人。在课堂上,如果想与学生交流对话,没有真爱是实现不了的。
班主任最该想的是什么?------我最喜欢李老师的回答,“此刻,我的学生在想什么?”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他对学生付出的是满腔的爱心。他不仅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
作为班主任,决不能只停留在管理者的层面,更不能只作为上传下达的工具,作为班主任,要有童心—我们必须会变小孩子;要有爱心—即是对孩子的依恋之情;要有责任心—为国家培养合格公民;要成为专家—源于专业的人格魅力;要成为思想家—做一个反思型教师;要成为心理学家—用心灵赢得心灵。
在对待“优生”和“差生”的做法上,李老师看到的不只是成绩,而是他做人的心态和思想,对集体的感受和奉献。读过之后感慨良多:
1、成绩优秀的学生不一定各方面都是优秀的,做为班主任一定要更看重学生的品德和人格,要引导学生做品学兼优的优秀生。
2、要正视优秀生的错误,不要认为犯错是差生的专利,优秀生一犯错老师就觉得不可饶恕,要记着他们也是普通的孩子,不是学生中的圣人。
3、对优秀生要高标准、严要求,不能因为成绩优秀而一味纵容。但又不能打击积极性,要让学生知道老师对他的期待和尊重。李老师对“后进学生”所付出的爱是真诚的.他既注重对后进生感情上的倾斜,想方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又讲究有效的方法,引导集体的舆论。在教化“后进学生”的过程中,李老师所采取的方法更是独到,如:写“每日九问”,安排当班干部,对手竞争……“用心灵赢得心灵”是他教育的精髓,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以后的生活中我会多试着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看待,用“学生的情感”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
从他的教学中,感觉最大的是:他不仅仅是在教书,而更多是在育人,教会本领。他多年如一日认真负责地对待学生,不管优生差生,真不容易。更难能可贵的是他都能把自己的体会记写下来,传播出去。当初也不是想着要出书什么的,只是一种习惯,一种责任,现在看来却是无价之宝了,是一份上佳的教育记录。由此,我也开始学习李老师,做好教育笔录,开始总不会写,到后来越写越来劲,遇事便记,有想法便写,越写心理就越有想法。
书看完了,我的耳边还时时听到这样的声音:永远不要对你的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无论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现在作为级部管理者,我不但要考虑班主任的辛苦,更应注意班主任的培养,班主任做的好不好,关键是思想,然后才是行动,行动过后要不停的反思,记录,改变,提升!
一篇工作小记:
滴水之恩 涌泉相报
杨莹-------我2002年的学生,逢巧,14年后我又教了一个孩子,杨阔------杨莹的亲弟弟。教学20年,这样的事情很多。而杨阔(现在是单亲孩子),初中毕业前却因与同学打架,几近开除,学习成绩一落千丈。2013年中考后来到职教中心高中班,一个学期后分到我班,分班后班干部选拔中杨阔担任了语文科代表工作,负责收发作业,晨读领读,开始他声音很小,我鼓励他放大,学生不听话,我给他助阵,一段时间后,科代表工作很出色。
一次自习课,我提问了几个数学问题,唉,没几个能回答的,我便又问,那语文咱们认识字儿吧,考一考咱刚学的《师说》(当时刚学完第一段)背的怎样了,叫了几个同学,背的还真不咋样,这时,杨阔站起来说,老师,我背。我说开始,只见杨阔气定神闲,语速飞快,一口气背完,我和同学们都呆住了,回过神,我便大加表扬,提出“向杨阔学习”的口号,自此,杨阔学习的劲头上来了,我又攒了一把火,教室门口张贴“学习之星----杨阔”。后来我见到的便是课堂听讲聚精会神,课下便成了老师的“跟屁虫”,第一次月考下来,便荣升学习小组组长(班级第四名),直到现在,虽然我不教他了,却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学习状态。孩子变了,家长呆了,多次接到杨阔妈妈打来的电话,没别的,全是一个劲的感激。
我们带的孩子,大多基础差,素质低,班主任都叫苦连天,再摊一个学习不好、习惯不好、经常惹是生非的孩子,作为班主任,可以上报、给处分、甚至开除,可是,咱家长把孩子往哪开呀,就一个,好坏都是宝儿,可就是这块“宝”这样了,咱家长就比咱还难。
而就在咱班主任一言一行的无形鼓励中,孩子变了、懂事了、努力了、学习了、成绩上来了、不违纪了……,最高兴的是孩子、最感激的是家长、最欣慰的是我们,到那时你便是家长的恩人,无尽的感激不请自来。
愿我们动心思、勤观察、多鼓励,一点点,一个个把孩子从掉队的后方拉回来,疗好伤,让他奋起直追,奋勇向前!
第四篇:读李镇西有感
读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后感
马尚一中 房文宇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过程便绝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应该充满人情味;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充满着对人的理解和尊重,应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民主教育是充满爱心、尊重个性、追求自由、体现平等、重视法治、倡导宽容、讲究妥协、激发创造的教育。工作之余,拿起《李镇西老师做最好的老师》读了一遍。读过之后,深受启发。
全书集中展示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思想、教学艺术和具体的操作方法。李镇西老师擅长把理性的思考倾注于可读性极强的教育故事之中,在一个个跌宕起伏、曲折动人、引人入胜的故事里,作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浑然一体,读后发人深省,撼人心魄。李镇西老师说:“我为现在这种状态而感到高兴,准确地说,应该是感到内心的宁静。因为这种状态让我感到踏实,不浮躁,没有被所谓‘专家’的名声所累,毕竟我一直是和学生在一起的。”
在书中李镇西老师还提到“让学生阅读大自然,让班集体充满孩子们喜欢的活动,其意义决不只是停留于热爱大自然和不露的教育艺术的层面,我希望达到的更深远的意义在于,让学生的童年富有诗意,让他们的人生充满情趣,让学生的生命更加丰满!”
把童年还给童年,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力量来使我们的孩子有这个年龄应该有的纯洁、天真、梦幻以及由此带来的情趣与浪漫!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孩子由于“看透了世界”因而变得世故变得成人化起来,这样的孩子在小学的高年级里应该说在现在是相当普遍的。那么如何开展我们的教育呢? 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 在李镇西老师看来“最好” 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因此,李镇西老师说:“我所谓的‘做最好的教师’不是与我所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李镇西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 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 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 ”他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强调自己和自己比—— 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这本书的序言中是这么说的:“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读到这里,我心理感触颇多,发现平日里自己所谓的在乎其实连自己都没超越,又何谈“在乎”呢? 比如第二章“提高教师的素养”,从“做有思想的教师”到“阅读和写作,提高教师素质”;从“做学生的‘灵魂工程师’”到“向学生学习”;从“学习陶行知伟大的师爱精神”、“追随苏霍姆林斯基”到“青年班主任怎样提高科研修养”;从“请尊重学生的选举权”、“应回答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到“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无不让我们感受到李镇西老师每天“自己和自己比” 的成长 轨迹:踏踏实实上好每堂课,仔仔细细批改每一本作业,认认真真对待每一次谈心,开开心心组织每一次活动。
书中这些朴实的语言,更是体现出了作者的真诚与谦逊。从教25年来,李镇西老师“一直都在一线,一直都在讲台,一直都和学生 零距离’”。他长期担任班主任,并从事语文教育,一直致力于素质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提出的一系列教育教学理念,在全国产生了轰动效应,有的已经深入人心,被教育界广泛认同。“‘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我会记住这些话,为自己的人生做航标。在以后的教育中慢慢地学会让自己今后的教育变得适合儿童的口味,让自己的教育能够充满浪漫的气息。从李老师的一个个教学实例中学习他的教学的艺术,从一个个平凡的故事中体会他不平凡的教育理念。
第五篇:读李镇西心得体会
读李镇西《教有所思》心得体会
梁华芹
教师做久了,在工作中已经找不到兴趣,找不到意义了。面对不想做又必须做的工作,只有简单地应付。面对一个个活生生的孩子、一个个跳动的生命,有时显得那样的无动于衷、麻木不仁,剩下的只是职业的责任和养家糊口的需要,对教育中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反映已显得有些迟钝了。行走在教育生活中,对工作是被动而非主动,逐渐丧失了对教育的热忱和爱好之心。这时的工作是一种苦役,是一种督促和驱使,让人感到厌恶,更谈不上工作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幸福感。平日的闲暇多以找朋友聊天和打牌为主,生活越来越多地被懒惰占据了。
但是,为什么处在同样的教育环境中,有的人能从教育中感受到快乐,成为名师,成为教育专家,而有的人只能成为勉强胜任的教书匠,沦为教育的工具,教育的奴隶。这时的我们不禁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生活,审视自己的懒惰,反思自己对工作的厌倦,对工作的缺乏热情。我们甚至可以畅想:假如拥有一颗善于发现教育美丽的心灵,自己的教育生活也许就不再是枯燥无味、自我重复。
读李镇西的《教有所思》让我感动,感动的是:“爱是教育的前提,但远不是教育的全部。由爱而升华为责任——对孩子的一生负责,这才是教育的真谛”。读张文质的《教育的十字路口》让我激动,激动的是:“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读到一本令他(她)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地思索过某一个问题;如果从来没有一个令他(她)乐此不彼、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如果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过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就没有受到过真正的、良好的教育。”读朱永新的《新教育之梦》让我感叹,感叹的是“现实存在的教育与理想意义的教育差距竟如此大!”读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夫雷什中学》让我醒悟,醒悟的是:“难怪我们现实的教育在学生成长中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通过读书,终于让我明白: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这种规范、狭隘、重复、忙碌的生活状态,要改变这种生存状态,使教师对教育永远充满一种吸引力,最好的办法就是读书。读书会让我们教师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读书会让我们教师更加富有教育的智慧,领略教育的真谛;读书会让我们的教育更加美丽。
教师,历来被人称为知识分子。读书,在教师身上体现出来的,不仅是知识数量的增加,更是文化内涵、素养品质的提升。教师读书的根本目的在于发现自己、充实自己、发展自己,教师只有通过读书才能让自己丰富起来、深刻起来、精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