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三农”重要部署及相关政策解读

时间:2019-05-15 07:50: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前“三农”重要部署及相关政策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前“三农”重要部署及相关政策解读》。

第一篇:当前“三农”重要部署及相关政策解读

当前“三农”重要部署及相关政策解读

当前“三农”重要部署及相关政策解读

2015/9/1 10:22:30 0人评论 624次浏览

分类:重要文件与政策法规

作者:管理员

一、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针对新形势下的“三农”工作,制订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这为进一步开展“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提出了要求。

(一)党的十八大关于“三农”问题的重要阐述

一是继续确立“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理念。这一科学定位,说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没有改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在农业,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

二是提出要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坚持“四化同步”,关键是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充分发挥工业化的支持反哺作用、信息化的引领提升效应和城镇化的辐射带动功能,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

三是明确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重点要在加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体制机制上实现突破,努力做到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四是提出了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任务要求。要围绕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要求,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围绕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增目标,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五是提出了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要求。要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着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财产权,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公益性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积极推进农村金融保险制度创新,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制度、服务创新,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

六是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充分发挥农业生态功能,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循环农业,促进农业节本增效。要珍惜土地、保护良田,尽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空间格局、发展模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农村改革的部署

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深化农村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在理论和政策上取得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决定》以赋予农民更多权利和利益、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为主线,明确提出了“三个赋予”、“七个允许”、“四个鼓励”、“五个保障”、“六个推进”、“三个建立”、“六个完善健全”、“四个制度改革”、“五个城乡统筹”的农村改革任务和举措。

三个赋予,即: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

七个允许,即: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允许通过试点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允许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允许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允许企业和社会组织在农村兴办各类事业,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

四个鼓励,即: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

五个保障,即: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保障金融机构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

六个推进,即: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推进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

三个建立,即: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建立农村产权流转市场,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

六个完善健全,即: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

四个方面的制度改革,即: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农业补贴制度,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五个方面的城乡统筹,即: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建设,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

(三)总书记关于三农的新要求

2014年11月初,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提出要努力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这“五新”,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着眼,从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深度着力,与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一脉相承,是总书记关于三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新内容,也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重大任务和目标要求。

2014年12月中上旬,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提出了“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总体要求。强调现代高效农业是农民致富的好路子,要沿着这个路子走下去,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要更加重视促进农民增收,让广大农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不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要深化城乡统筹,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四)总书记关于城乡统筹工作的最新指示

2015年4月30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就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作出了新的指示。习近平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目标是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以及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

城乡发展不均衡矛盾仍然较突出

习近平强调,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率先推进农村改革,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近年来,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农业基础地位得到显著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得到明显改善,统筹

第二篇:三农政策

一、背景材料

1.继2004年1月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后,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即第七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公布。文件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2.200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仍然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要采取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主要措施是:减免农业税,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对部分地区农民实行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农村特别是粮食主产区的建设投入。全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共2626亿元,增长22.5%。同时,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3.2004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年,也是农业和农村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突出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全国粮食总产量预计9389亿斤,比上年增产775亿斤,是建国以来粮食增产最多的一年。二是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396元,比上年增加314元,实际增长6.8%。三是农村改革迈出重大步伐。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农村税费改革进入取消农业特产税、减免农业税和配套改革的新阶段,农业税收制度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范围扩大。四是农村社会事业取得重要进展。五是扶贫开发取得显著成效。

二﹑ 主要内容

(一)“三农”问题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内涵

1.“三农”问题指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相互制约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振兴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

2.所谓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在一定地区、一定时期和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由农业生产诸要素综合投入所形成的、可以相对稳定实现的农业综合产出水平。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土地、生产资料、机械和人力投入的多少,也取决于农业科技水平的高低和农业抗灾能力的强弱。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二)必须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是由农业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

资生产部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能否保持独立自主地位。

2.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贯彻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3.是由我国“三农”问题的现状决定的。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仍然存在着基础比较薄弱,现代化水平比较低的问题。当前国民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是农民增收缓慢。农村经济结构不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激烈国际竞争的需要。

4.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

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有利于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三)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1. 生态、安全农业,建设现代农业。

2.在指导思想上,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多予,就是要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退耕还林还草的规模,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少取,就是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休养生息;放活,就是要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把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3.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业的扶持政策。一是要坚持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二是要制定有利于农业发展、保护农民利益的政策。

4.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产量、质量和效益要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要靠人才,人才培养要靠教育。为此,必须重视农业与科技、教育的结合。

5.进一步加大农村改革力度,加大对农村投入力度。要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搞好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推进农村税费改革,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探索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改革,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和物质投入。

6.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我国农业发展现状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农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但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并没有改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消除,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观,农

村改革和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和攻坚阶段,保持农村发展好势头的任务非常艰巨。

⑵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利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有利于解决当前农业发展突出矛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措施

①稳定、完善和强化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②坚决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提高耕地质量;

③加强农田水利和生态建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措施;

④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⑤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发展环境;

⑥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竞争力;

⑦改革和完善农村投融资体制,健全农业投入机制;

⑧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促进农民和农村社会全面发展;

⑨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7.继续调整和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大力调整农产品结构,全面优化农作物品种,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优化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畜牧业、水产业;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的区域布局,发展特色农业,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等),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8.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经营方式。

9.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

三、与教材的结合点

1.经济常识

⑴社会主义本质。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协调城乡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⑵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把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解决农民工

欠薪问题,加快小城镇建设。

⑶巩固和发展公有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长期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这些发展农业的政策和措施没有改变农村集体所有制性质。

⑷市场调节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一方面,农业发展要面向市场,尤其要加快粮食购销市场化程度进程,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⑸价值规律的作用。粮食等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利用,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国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调整农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增加农民收入,取消农业特产税、减免农业税,体现了自觉利用价值规律。

2.哲学常识

⑴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党和政府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根据农民收入增加困难的现状,及时制定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各项政策和措施,体现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理。

⑵联系的观点,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三农”问题之间的关系,城镇化发展和“三农”问题的关系,小城镇建设要同壮大县域经济﹑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等都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三农”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⑶办事情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党和政府把“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发展小城镇的关键是繁荣小城镇经济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哲理。

⑷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解决“三农”问题任重道远,以及通过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都体现了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原理。

⑸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是依靠亿万农民,要激发广大农民群众艰苦创业的积极性,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的哲理。

3.政治常识

⑴国家性质和国家职能。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的体现和要求。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采取各项措施促进农村的发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体现了国家行使组织经济建设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

⑵国家机构组织活动原则。国家机构重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加快城镇化建设,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⑶党的性质和宗旨。我党重视“三农”问题,充分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工人

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性质。

⑷“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关注农民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4.历史地理

⑴历史学科

①中国古代不同政权实施的农业政策,对农业产生不同的影响。中国古代的井田制、初税亩,汉代的休养生息,唐朝的两税法,宋代的王安石变法,明朝的一条鞭法,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②中国历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主要农业成就(如农田水利建设的成就等)。

③中国共产党在各革命阶段采取的土地政策。

④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革:土地革命、农业合作社、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⑵地理学科

①我国土地概况、区域特点、气候类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②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充分利用现有各种农业资源的同时,要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建设,协调经济建设与保护环境、资源的关系。

③结合我国城镇化,分析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④世界农业发展和粮食问题对我国农业和粮食问题的影响。

第三篇:三农政策

所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

相关政策:

1、加大减免农业税改革力度。2004年,全县农业税平均税率由7%降到4%,降低3个百分点。在降低农业税税率的同时,同比例降低农业税附加。

2、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坚持向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多、产量高的农民倾斜的原则,2004年,按照国家规定的筹措比例,从粮食风险基金中安排541.3万元,对全县种植小麦、玉米的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县政府成立以县长张业为组长的粮食直补工作领导小组,财政、发展和计划、农业、物价、粮食、农业发展银行等部门参加。5月底以前要全部兑现给种粮农民,6月15日公布补贴结果。

3、对购置和更新大型农机具给予补贴。严格落实国家、省、市的补贴政策,确保补贴资金落实到购机户手中。同时,县安排一定财政资金对农民购机给予补贴。

4、增加良种补贴投入。县财政用县长备用金50万元,建设20个粮食生产示范村,鼓励土地向种粮能手集中。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项目资金。进一步加强种子市场管理,强化种子市场监督检查,严格控制种子价格,积极开展送种上门服务,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种子。

5、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认真落实支持化肥生产的税收和价格优惠政策,继续执行化肥生产企业电价优惠政策。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出厂价格继续由政府指导定价,核定中准出厂价,企业出厂价上浮不得超过中准出厂价的10%。物价局要加强对化肥出厂价和流通环节进销差率、批零差率的监督管理,严格控制流通环节的加价幅度,降低化肥最终零售价格,真正让利于民。农业、工商、质检部门要严厉查处扰乱市场的不法行为,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6、认真落实国家和省税费减免及物价控制政策。在税收、投融资、资源使用、人才政策方面,对农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给予支持。对合法经营的农村流动性小商小贩,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免于工商登记和有关税费。进一步完善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对能够给农民带来实惠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管哪种所有制形式,都要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给予一视同仁的支持。

意义: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中国的革命其实质上是农民的革命。农民一直就占中国人口的大部分,农民的生活状况关系着中国的社会稳定。在现在生产建设时代,农业也是工业、服务业等的基础和支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难点和重点都在“三农”。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还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不足、农民收入增长困难问题还很突出,农业、农村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在现阶段,只有实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略,才能切实优化经济结构和实现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才能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因此,取消农业税,绝不仅仅是为了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而是关系到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四篇:三农分析及对政策

在一个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大国,全面实现小康必须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发展进程。开拓新的思路,正确认识和把握“三农”问题的实质,是我们进一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前提。

我国“三农”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我国不合理的国家集权型财政体制,无论是农村税费改革,还是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都要求把农村财政放到一个更坚实的制度基础上来,彻底改变我国传统财政体制下农村城市不当的权力资源配置格局,建立农村城市协调发展的工商基础型公共财政体制,实行民主财政。

授田制确立了个体农户为单位的农业耕作方式,造就了为数众多的个体小农,它不仅直接推动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的改变,也使分散的个体农民与国家政权之间建立起了明确而直接的联系。作为取得耕作权的代价,民众被编入了户籍制度之中,被剥夺了迁移的自由,其生活机会被限制在土地和特定的区域之内。引起国家权力的全面的直接的干涉和它的直属机关的全面介入.小农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其结果就是行政权支配社会,凸显国家的暴力特征。

由于农产品需求弹性有限,民智民力需要在农业之外得到展现,民众急需获得农业之外的生活机会,但国家对工商业的控制使得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无法实现,民众被迫局限在农业这一狭窄的范围之内,再加上国家财政开支持续增长的趋势和官僚的盘剥,农民负担日益加重,“三农”问题变得十分突出。与国家的暴力性相联,我国历史上的“三农”问题也总是通过暴力获得暂时的缓解,虽然也曾有过为减轻农民负担而试行的“两税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等,但由于基本财政体制不变,农民负担问题始终无法得到根本的解决,致使“三农”问题成为历朝历代不断的梦魇。

对我国古代和近代财政体制的分析,可以从更深的层面对“历史周期率”作出更合理的解释,对我们今天审视和最终解决仍然突出的“三农”问题具有极大的警示作用和启示作用。我们今天存在的“三农”问题从很大程度说是历史的延续,因此,解决问题的出路依然在于财政体制的突破。

“三农”问题和农村税费改革不是简单的减轻农民负担问题,而是一个整体性的社会工程。只有从根本上消除束缚农村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农村经济才能实现全面繁荣,城镇化建设才能得到大步推进。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史的分析揭示了国家集权型财政体制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及这种体制下所产生的“三农”问题,它表明,只有在国家的财政体制从国家集权型财政体制转为公共型财政体制之后才有可能慢慢地得到解决。这一结论对于我们今天越来越热衷于将财政体制作为实现短期的经济增长目标的手段来说,其意义尤为重要,正如布坎南所说:“如果个人和集团,包括政治家们,热衷于考虑操纵基本的财政制度以实现短期目标的可能性,讨价还价的因素就会很快地压倒效率方面的所有考虑”。

第五篇:2011年解读政府工作报告:看三农政策走势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有关“三农”方面最核心的政策是什么?用政府工作报告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解决13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保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及价格稳定是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的核心主题,与“十二五”规划也是一脉相承的,因为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的第一年,如何确保我国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又

出现了新问题。报告以农产品供给为轴心,增添了不少新内容:

其一把如何保持物价总体水平稳定放在2011年政府工作的首位。在目前全球粮价高涨的大背景下,如何阻隔国际粮价暴涨对我国粮食市场的影响以及消减我国北方小麦主产区干旱等不利生产预期的确是头等大事。所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条就是有关物价稳定的,而在所有物价中最难最基础当然也是最重要的首先应该是粮食等农产品价格的稳定。由于粮食是基础性产品,粮价如果快速上涨,会带动其它相关产品的涨价,从而引发通货膨胀。报告开出的药方是增加生产,只有产需平衡了,宏观调控政策才能有效。报告提出要继续强化前几年有些放松的省长“米袋子”与市长“菜蓝子”工程,要求大中城市一定要确保基本的蔬菜生产基地,增加本地鲜活产品生产,这对近年来因快速城市化的发展,郊区菜田被大量侵蚀占用是一个回补。只是如何强化监督耕地数量还需要各地进一步细化,比如是不是可以按城市人口数量多少来确定一个基本的面积,以防止部分城市走形式?以此基本标准来提高监管的约束力与可操作性。

其二是近万亿的“三农”投入很给力。今年中央拟安排“三农”投入9884.5亿,接近万亿,比去年增加1304.8亿。这基本上顺应了中央过去提出了每年涉农资金新增千亿的目标。财政部公布的2011年中央财政支出5.436万亿元,我国目前城市化比率47%,农村人口占一大半,再把那些在城市打工但还没有城市户籍的人口算在内,近70%的农村人口,目前只占到总财政支出的不足五分之一,未来还应该继续大幅度增加,才能够缩小目前城乡巨大的公共品服务差距,向国家提出的城乡人均公共品服务均等化目标迈近。

其三涉农投入的方向也有比较大的转变,未来新增投入要向承担基础性、重要性高但比较利益低的粮食主产区与种粮大户倾斜。过去三农补贴投入撒胡椒面,吃大锅饭,平均主义严重,对粮食主产区的种粮农民补偿过低。我国实行的低粮价政策,使承担主粮生产的农民在所有农产品中所获利润最低。如果单纯地从比较利益出发,农民们应该选择改种植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前两年金融危机后一些新生代农民返乡务农,第一件事就是不种粮食,改种赚钱的蔬菜、养殖业。如果农民们都这样做的话,国家的口粮安全将遭遇挑战。在目前技术条件下,粮食单产水平很难有大的提高,而为了国家的整体经济稳定,粮价也不可能有大的涨幅。在这种困局下,种粮农民的收入就一直难以提高。过去讲“在外打工一个月的收入等于在家种粮一年的收入”,现在由于农民工工资大涨,出现“在外打工半个月的收入等于在家种粮一年的收入”。某种程度上来讲种粮的农民在为国家低粮价战略做贡献。如何吸引农民留在家里继续种粮是一大难题,所以这次政策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新增加的涉农投入补偿重点要向主产区、重点品种、种粮大户倾斜。另外现在由于取消了农业税,种粮大县一般也是财政穷县,为了激励这些地区继续从事粮食等农产品供给,中央财政也加大对粮食、油料与生猪大县的财政转移力度。这种调整方向的确太有必要了,是一个正确的信号释放。未来应该大大增加粮食主产区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补贴,让农民在家种与外出打工的收入不要像现在拉得这样大。

本次报告“三农”方面还有一些新提法,包括使城镇化率从47.5%提高到51.5%,年均近1%,如果还只是单独统计在城市工作的农民工而不解决他们的户籍问题,这种提高意义成效大大降低,对目前只有28%的户籍城市人口应该确定一个年提高率。还有一个大亮点就是提高新农保试点县的比例,从过去的10-20%扩大到40%,让农村老人快点享受养老金。

未来我国粮食供给的压力还会持续加大,一方面粮食生产向缺水的地区转移,富水的地区由于比较利益低下逐步在放弃粮食生产,对我国整体水资源的供给会有一个很大的压力,另外由于天气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出现的频率还会更一步加大,如何减缓这种事件对种粮农民的冲击也是一个大问题,还有就是如何继续提高农业补贴的精准性,包括不少那些多年已不在家种粮却照拿粮食补贴的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下载当前“三农”重要部署及相关政策解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前“三农”重要部署及相关政策解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农”政策范文

    你认为什么样的“三农”政策才是好政策“三农”是指农村,农民,农业三个方面。“三农”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

    新农合政策解读

    我市自2003年10月起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4年在全市范围内正式运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巩固和完善,保障力度不断增强,尤其是近几年,政府加大财政资金投......

    新农保政策解读

    新农保政策解读 1、自2011年7月1日起,年满45周岁人员或45周岁以下人员,其未参加企业或灵活就业社会养老保险,须参加新农保,交费年限必须交够15年,交费不足15年不允许领取新农保养......

    新农合政策解读[★]

    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新农合这一民生工程,切实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实际问题,大大提升了农民的幸福指数。今年,我市将新农合筹资......

    枝江市当前畜牧业扶持政策解读

    枝江市当前畜牧业扶持政策解读发布时间: 201307 发布人:信息来源: 枝江市畜牧兽医局字体:【大 中 小】第一类:普惠制政策1、能繁母猪政策性保险。能繁母猪政策性保险是为推动生猪......

    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

    西部地区县域经济的战略定位 ——关于广元市建设川陕甘结合部区域商贸中心的思考 广元地处川陕甘三省结合部,历史上就是连接三省的交通枢纽和辐射三省的物资集散中心。独特的......

    农业科技政策与三农政策

    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 1. 什么叫农业科技政策,对“三农”发展有什么意义? 农业科技政策是政府为了社会经济发展而确定和落实的关于农业科技发展和应用的一系列战略、法规、规划......

    形势与政策_三农

    近年来,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 重中之重,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坚持实施“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先期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