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农”政策范文
你认为什么样的“三农”政策才是好政策
“三农”是指农村,农民,农业三个方面。“三农”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深刻认识和剖析“三农”问题,探索其解决途径是当务之急
温家保总理在提到我国三农问题时曾经谈到:农民生活水平比较低,还有几千万人处于贫困的状态;农村生产力水平不高,不少地方的农业仍然主要依靠畜力和手工劳动;农村的社会事业发展很落后,教育医疗卫生条件差的问题相当突出。
虽然我国农业从总体上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就是已经实现了保证有效供给这个主要目的,但农业问题并没有一劳永逸地从根本上解决,考虑到土地,水资源短缺,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水利等其他基础设施不理想,抗灾能力不强,农业科技系统不健全,农业产前产后服务体系没有建立起来等诸多不稳定因素,我们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还有我国农民人口众多,虽然农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收入提高了很多,绝大多数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但相对我国的经济成就和城市居民收入,农民仍然贫苦的,收入来源少,负担沉重;再者农民更散了,职业分化为农业劳动者,农民工,雇工,个体工商户,农村知识分子,乡企管理者,私营业主,农村管理者的速度加快,收入分化同样很严重,并且差距逐渐拉大,贫困农民和徘徊在温饱线上的农民绝对值仍然很大;农民太弱,农民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地经营权得不到保护,诸多的不公正待遇无处抗诉。
根据以上情况来说,首先要实现农村发展,就要深化农村改革,把农业和农村经济转入市场经济体制运行轨道,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同时发挥劳动力优势,发展劳动密集性就业容量大的高效产业;鼓励农民组织起来,以一定的的组织形式,建立商品生产基地,建立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组织,建立各种形式的专业行业协会,进入市场;在国家必要支持下加快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制定区域政策保持农村平衡发展,完善并转变政府领导农业的职能,对农村和农业经济实施引导,支持,保护,调控,使政府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其次是恢复农村自治传统,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强化农民的权益表达机制,建立民主合作型的治理机制,确保城乡居民在权利获得与社会参与方面的平等与公正,保障城乡间和谐公正的秩序,实现社会财富和权益的公平分配。减少农民,富裕农民:打开镇门,城门,有步骤的让更多的农民进入城镇,加快城镇化步伐;改革我国现有户籍制度,恢复户籍制度证明公民身份和提供人口依据的基本职能;加强对农民教育的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最后是要大力支持农业的发展,并在各个方面给予农业快速发展大开绿灯,使其在重组的动力下走的更远。
总的来说,这个政策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以提高农民素质和经济实力,促使农村经济发展,大量新技术的应用,使农民收入增加,并利于农业的快速发展,而且符合中国农业现状的“三农”政策是好政策
第二篇:三农政策
一、背景材料
1.继2004年1月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后,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即第七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公布。文件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2.200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仍然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要采取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主要措施是:减免农业税,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对部分地区农民实行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农村特别是粮食主产区的建设投入。全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共2626亿元,增长22.5%。同时,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3.2004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年,也是农业和农村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突出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全国粮食总产量预计9389亿斤,比上年增产775亿斤,是建国以来粮食增产最多的一年。二是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396元,比上年增加314元,实际增长6.8%。三是农村改革迈出重大步伐。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农村税费改革进入取消农业特产税、减免农业税和配套改革的新阶段,农业税收制度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范围扩大。四是农村社会事业取得重要进展。五是扶贫开发取得显著成效。
二﹑ 主要内容
(一)“三农”问题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内涵
1.“三农”问题指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相互制约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振兴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
2.所谓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在一定地区、一定时期和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由农业生产诸要素综合投入所形成的、可以相对稳定实现的农业综合产出水平。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土地、生产资料、机械和人力投入的多少,也取决于农业科技水平的高低和农业抗灾能力的强弱。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二)必须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是由农业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
资生产部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能否保持独立自主地位。
2.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贯彻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3.是由我国“三农”问题的现状决定的。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仍然存在着基础比较薄弱,现代化水平比较低的问题。当前国民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是农民增收缓慢。农村经济结构不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激烈国际竞争的需要。
4.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
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有利于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三)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1. 生态、安全农业,建设现代农业。
2.在指导思想上,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多予,就是要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退耕还林还草的规模,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少取,就是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休养生息;放活,就是要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把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3.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业的扶持政策。一是要坚持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二是要制定有利于农业发展、保护农民利益的政策。
4.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产量、质量和效益要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要靠人才,人才培养要靠教育。为此,必须重视农业与科技、教育的结合。
5.进一步加大农村改革力度,加大对农村投入力度。要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搞好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推进农村税费改革,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探索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改革,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和物质投入。
6.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我国农业发展现状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农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但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并没有改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消除,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观,农
村改革和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和攻坚阶段,保持农村发展好势头的任务非常艰巨。
⑵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利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有利于解决当前农业发展突出矛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措施
①稳定、完善和强化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②坚决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提高耕地质量;
③加强农田水利和生态建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措施;
④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⑤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发展环境;
⑥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竞争力;
⑦改革和完善农村投融资体制,健全农业投入机制;
⑧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促进农民和农村社会全面发展;
⑨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7.继续调整和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大力调整农产品结构,全面优化农作物品种,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优化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畜牧业、水产业;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的区域布局,发展特色农业,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等),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8.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经营方式。
9.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
三、与教材的结合点
1.经济常识
⑴社会主义本质。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协调城乡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⑵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把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解决农民工
欠薪问题,加快小城镇建设。
⑶巩固和发展公有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长期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这些发展农业的政策和措施没有改变农村集体所有制性质。
⑷市场调节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一方面,农业发展要面向市场,尤其要加快粮食购销市场化程度进程,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⑸价值规律的作用。粮食等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利用,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国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调整农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增加农民收入,取消农业特产税、减免农业税,体现了自觉利用价值规律。
2.哲学常识
⑴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党和政府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根据农民收入增加困难的现状,及时制定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各项政策和措施,体现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理。
⑵联系的观点,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三农”问题之间的关系,城镇化发展和“三农”问题的关系,小城镇建设要同壮大县域经济﹑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等都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三农”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⑶办事情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党和政府把“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发展小城镇的关键是繁荣小城镇经济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哲理。
⑷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解决“三农”问题任重道远,以及通过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都体现了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原理。
⑸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是依靠亿万农民,要激发广大农民群众艰苦创业的积极性,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的哲理。
3.政治常识
⑴国家性质和国家职能。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的体现和要求。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采取各项措施促进农村的发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体现了国家行使组织经济建设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
⑵国家机构组织活动原则。国家机构重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加快城镇化建设,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⑶党的性质和宗旨。我党重视“三农”问题,充分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工人
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性质。
⑷“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关注农民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4.历史地理
⑴历史学科
①中国古代不同政权实施的农业政策,对农业产生不同的影响。中国古代的井田制、初税亩,汉代的休养生息,唐朝的两税法,宋代的王安石变法,明朝的一条鞭法,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②中国历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主要农业成就(如农田水利建设的成就等)。
③中国共产党在各革命阶段采取的土地政策。
④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革:土地革命、农业合作社、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⑵地理学科
①我国土地概况、区域特点、气候类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②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充分利用现有各种农业资源的同时,要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建设,协调经济建设与保护环境、资源的关系。
③结合我国城镇化,分析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④世界农业发展和粮食问题对我国农业和粮食问题的影响。
第三篇:三农政策
所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
相关政策:
1、加大减免农业税改革力度。2004年,全县农业税平均税率由7%降到4%,降低3个百分点。在降低农业税税率的同时,同比例降低农业税附加。
2、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坚持向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多、产量高的农民倾斜的原则,2004年,按照国家规定的筹措比例,从粮食风险基金中安排541.3万元,对全县种植小麦、玉米的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县政府成立以县长张业为组长的粮食直补工作领导小组,财政、发展和计划、农业、物价、粮食、农业发展银行等部门参加。5月底以前要全部兑现给种粮农民,6月15日公布补贴结果。
3、对购置和更新大型农机具给予补贴。严格落实国家、省、市的补贴政策,确保补贴资金落实到购机户手中。同时,县安排一定财政资金对农民购机给予补贴。
4、增加良种补贴投入。县财政用县长备用金50万元,建设20个粮食生产示范村,鼓励土地向种粮能手集中。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项目资金。进一步加强种子市场管理,强化种子市场监督检查,严格控制种子价格,积极开展送种上门服务,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种子。
5、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认真落实支持化肥生产的税收和价格优惠政策,继续执行化肥生产企业电价优惠政策。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出厂价格继续由政府指导定价,核定中准出厂价,企业出厂价上浮不得超过中准出厂价的10%。物价局要加强对化肥出厂价和流通环节进销差率、批零差率的监督管理,严格控制流通环节的加价幅度,降低化肥最终零售价格,真正让利于民。农业、工商、质检部门要严厉查处扰乱市场的不法行为,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6、认真落实国家和省税费减免及物价控制政策。在税收、投融资、资源使用、人才政策方面,对农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给予支持。对合法经营的农村流动性小商小贩,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免于工商登记和有关税费。进一步完善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对能够给农民带来实惠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管哪种所有制形式,都要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给予一视同仁的支持。
意义: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中国的革命其实质上是农民的革命。农民一直就占中国人口的大部分,农民的生活状况关系着中国的社会稳定。在现在生产建设时代,农业也是工业、服务业等的基础和支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难点和重点都在“三农”。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还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不足、农民收入增长困难问题还很突出,农业、农村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在现阶段,只有实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略,才能切实优化经济结构和实现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才能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因此,取消农业税,绝不仅仅是为了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而是关系到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四篇:三农分析及对政策
在一个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大国,全面实现小康必须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发展进程。开拓新的思路,正确认识和把握“三农”问题的实质,是我们进一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前提。
我国“三农”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我国不合理的国家集权型财政体制,无论是农村税费改革,还是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都要求把农村财政放到一个更坚实的制度基础上来,彻底改变我国传统财政体制下农村城市不当的权力资源配置格局,建立农村城市协调发展的工商基础型公共财政体制,实行民主财政。
授田制确立了个体农户为单位的农业耕作方式,造就了为数众多的个体小农,它不仅直接推动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的改变,也使分散的个体农民与国家政权之间建立起了明确而直接的联系。作为取得耕作权的代价,民众被编入了户籍制度之中,被剥夺了迁移的自由,其生活机会被限制在土地和特定的区域之内。引起国家权力的全面的直接的干涉和它的直属机关的全面介入.小农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其结果就是行政权支配社会,凸显国家的暴力特征。
由于农产品需求弹性有限,民智民力需要在农业之外得到展现,民众急需获得农业之外的生活机会,但国家对工商业的控制使得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无法实现,民众被迫局限在农业这一狭窄的范围之内,再加上国家财政开支持续增长的趋势和官僚的盘剥,农民负担日益加重,“三农”问题变得十分突出。与国家的暴力性相联,我国历史上的“三农”问题也总是通过暴力获得暂时的缓解,虽然也曾有过为减轻农民负担而试行的“两税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等,但由于基本财政体制不变,农民负担问题始终无法得到根本的解决,致使“三农”问题成为历朝历代不断的梦魇。
对我国古代和近代财政体制的分析,可以从更深的层面对“历史周期率”作出更合理的解释,对我们今天审视和最终解决仍然突出的“三农”问题具有极大的警示作用和启示作用。我们今天存在的“三农”问题从很大程度说是历史的延续,因此,解决问题的出路依然在于财政体制的突破。
“三农”问题和农村税费改革不是简单的减轻农民负担问题,而是一个整体性的社会工程。只有从根本上消除束缚农村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农村经济才能实现全面繁荣,城镇化建设才能得到大步推进。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史的分析揭示了国家集权型财政体制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及这种体制下所产生的“三农”问题,它表明,只有在国家的财政体制从国家集权型财政体制转为公共型财政体制之后才有可能慢慢地得到解决。这一结论对于我们今天越来越热衷于将财政体制作为实现短期的经济增长目标的手段来说,其意义尤为重要,正如布坎南所说:“如果个人和集团,包括政治家们,热衷于考虑操纵基本的财政制度以实现短期目标的可能性,讨价还价的因素就会很快地压倒效率方面的所有考虑”。
第五篇:“三农”政策论文
中国“三农”政策与农村发展
[摘要]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会是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大问题。当前农民收入增长停滞,城乡地区收入差距扩大,“三农”问题引起各方重视。农业科技与三农密不可分,农业科技供给与需求脱节,是造成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根本原因。的十六大就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思想,党中央、国务院已经把“三农”问题列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无疑是正确的、必须的。
[关键词]三农政策;农村发展;农业科技成果;
我国的“三农”问题由来已久,这一问题背后隐藏的矛盾主要有两个:一是人地关系高度紧张;二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这两大矛盾的解决,主要依赖于结合国家三农政策,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探索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农业产业化自20世纪90年代初在我国开启以来,给我国农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在实践中出现了片面追求产业化的经营形式,忽视了农业产业链科技含量的提升,没有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在农业产业中的动力作用,农产品生产主要依靠日益紧张的自然资源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一、我国农业生产现状
1、人均耕地面积少,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在中国家庭承包制度下,以农户作为生产单位,各自在所承包的土地上进行分散经营,生产规模小。
2、大量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据统计,目前全国常年流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约5000—6000万人,其中跨省流动的达2000万人。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给非农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使其产能得以释放,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大量农业劳动力转向非
农产业,也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但是也要看到,由于外出的农村劳动力大都是就有一技之长的青壮年,而留守农村的是文化程度偏低的老人、妇女、儿童,从而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农业生产的粗放经营,造成了农业产出的下降。
3、出现农地撂荒弃耕现象。中国耕地撂荒现象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后期,到本世纪初农地撂荒弃耕现象出现严重化趋势。出现农地撂荒弃耕现象主要原因是与城镇居民收入横向比较,农业效益过低,“农民增产不增收”,有些农民宁愿举家外出捡破烂,也不愿意在家种田,导致农地撂荒。
4、国家的三农政策2005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增加农村投入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三农”工作既然是重中之重,国家和地方财政投入应充分体现出来。但过去的实际情况是,无论国家还是地方财政对农村一块的投入,虽然逐年有所增加,但比重太小。
三、调整征地政策提高三农政策标准
现行的征地补偿政策,是在计划经济年代形成的,虽然作过较大幅度调整,但还不完全体现市场经济的内涵,尤其不能体现土地的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造成集体经济受到侵犯,失地农民生活无着;上访群访不断,影响社会稳定。
四、盘活集体资产 .
应该说,加速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因为通过工业化、城市化的提速,可以城乡统筹,整合资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环境质量的改善,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劳动力索质的提高。
六、解决农业科技供求矛盾的路径选择
(1)农业科技成果的外部性特征,使得农业科技需求者有无偿获取农业科技成果的动力,造成科技成果拥有者的利益得不到切实保障,科技供给者常常被迫提高成果的使用价格,使科技成果与信息的供给者无利可图,而过高的收费又会造成潜在用户的流失。
(2)农业科技产品的主要供给者即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中的科技人员与企业、农户的目标函数差异很大。前者关注的是发表论文、评职称,并不十分注重成果在实际中的应用,后者追求的是投资收益的最大化,关注的是成果的可行性及其收益的大小和确定性的程度。这就产生了这样的现象:一方面农业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另一方面,企业找不到可用的科技成果,成果转化率低。
(3)农业科技的供给主体间存在非合作博弈的动机,供给体制不能顺利运转。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和农业推广部门,在上项目、争资金等环节互相竞争、互相压制、重复立项。造成有成果的地方没力量推广,推广人员没好的成果,相互脱节,不能形成合力。
七、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
针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起有利于土地有效流转的运行机制,我们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并在政策上、体制上及操作上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宣传并引导农民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各级政府部门应提高认识,加强宣传,转变农户传统经营观念,在稳定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增强农民参与农地流转的积极性、主动性,对农村中业已形成的土地自发流转行为进行规范并完善管理机制,引导其步人健康合法的市场交易轨道。
(二)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和“以农民为本”的原则土地流转要严格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进行,在承包期内,村集体经济组织无权单方面解除土地承包合同,不能用少数服从多数的办法强迫农户放弃承包权或改变
承包合同,不准收回农户的承包地搞招标承包,不准将农户的承包地收回抵顶欠款,不准借土地流转改变土地所有权和农业用途。
(三)建立起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要培育和发展十地使用权流转的中介服务组织,建立相应的土地流转市场和信息、咨询、砰估等服务系统.收集发布土地流转信息,拟定土地流转指导价格,协调土地资源的配置,协助办理土地流转手续,条件成熟的地方可组建土地信托服务中心、土地资产经营公司等。
[参考文献]
[1] 管清友,王亚峰,制度.利益与谈判能力:农村土地“流转”的政治经济学[J].上海经济研究,2003,(1).[2] 胡亦琴.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与绩效分析[J].经济学动态,2003,(3).
[3] 杨 涛.农村耕地抛荒与土地流转问题的理论探析[J].调研世界,2003,(2)
[4] 靳玲品,李双群.提高农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0(2):40-41.
[5] 费广胜,迟爱敏.“供求均衡”:农村科技服务的逻辑起点[J].农村经济,2009(6):104—108.[6] 周玲玲.创新机制促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J].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07(3):21
[7] 朱希刚.试论农业科技产业化[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2
(2):3-7
[8] 农业科技跨越计划管理办公室.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管理实施细则
[Z].2001.
[9] 叶茂林.科技评价理论与方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0]马旭晨.现代项目管理评估[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