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青石龙柱在庙宇里的应用

时间:2019-05-15 07:03: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石雕青石龙柱在庙宇里的应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石雕青石龙柱在庙宇里的应用》。

第一篇:石雕青石龙柱在庙宇里的应用

中国传统官式建筑中,龙是常见符号,建立在屋顶、梁间、墙头、柱身和御路之上,为建筑带来许多威仪和气势,将建筑烘托得仙气盎然。其中作为主要承重的柱子以龙 环饰,直接被称为龙柱,在宫庙建筑中尤为常见。

自古宗教信仰发达,建筑宫庙之风盛行,宫庙建筑的数量和精美度享有盛誉。

到如今,乡间还是三步一神、五步一庙,宗教信仰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水乳相容,宗教建筑更是闽人生活的一个缩影。手工艺发达的人们为他们的精神性建筑投入巨大的热情,将其妆点得美轮美奂。龙的形象主要来自蛇,随着民族和文化的融合,龙成为中华民族共同崇拜的神圣之物,原先崇拜蛇对龙尤为崇仰,喜用龙饰。宫庙建筑中龙柱应用特别广泛,数量众多,并多以石雕龙柱形式。

在传统宫庙建筑里起中流砥柱作用。1 当柱子被饰以精雕细刻、激浪淋雨的龙以后,其承重的功能被大大的深化了。

一、龙柱在宫庙建筑中的作用

1.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构件,起主要承重作用

中国传统建筑多以架构制为结构原则,立柱四根,上施梁枋,牵制成一“间”,成为建筑的主要单位,建筑中的墙壁仅起隔断作用。只要柱子仍然屹立,所谓“墙倒屋不倒”,使柱子在古代建筑中成为最主要的构建。所以,古书有谓“柱之言主也,屋之主也。”它起最重要的承重作用,地位十分突出。

2.装饰庙宇,营造神圣氛围

它又孤立独处,具有独立的视觉效果。宫庙建筑自古便是民间倾尽全力打造妆点的精神性场所,对具有独立视觉效果的柱子的精心保护和用心的装饰便理所当然。古代有用各式彩画妆点其表,并赋予其象征意义;更有甚者,用金玉、珠翠、琉璃、镜子、螺钿等材料来装饰柱子,追求奢华瑰丽的效果。这其间,龙攀爬上柱子,在龙飞凤舞装饰主题的传统官式建筑里便也理所当然。2 龙柱在宫庙建筑中丰富了建筑空间的视觉效果,气宇轩昂的龙还营造出浓郁的信仰空间氛围,让置身其间的人几疑在神境。

3.是建筑中精神的凝固和升华

龙是中国古人对蛇、鳄、鱼、铌、猪、马、牛、鹿等动物和雷电、云、虹、龙卷风等 天象经过多元融合而创造的,它具备喜水、好飞、通天、善变、显灵、征瑞、示威等 神性。经过近万年的创造、演进和升华,龙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广义图腾、精神象 征、文化标志和情感纽带,与融合、福生、谐天、奋进的民族精神紧密相连。宫庙建 筑中龙的形象的大量出现,特别是龙柱的形态更是中国人将融合、奋进等民族精神

闽地石雕龙柱在宫庙建筑中一枝独秀,源于地理环境的多雨、潮湿,木材容易遭雨水腐蚀,且多白蚁之患,所以建筑外檐柱常以石代木。福建一省花岗石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三位,其中露出面积占全省的1/3,闽中、闽南沿海分布尤多。石材种类较多,白石、青石等石质优良,坚实细密,常被闽人就地取材,用于建筑的柱 子、柱础、门框、门槛、门枕石、台基、台阶、窗框、窗棂和裙墙等处,石构建筑成为福

建沿海地区特色,历史悠久。3 闽地的手工艺传统和石构建筑相融合,使闽地的建筑石雕工艺源远流长,并且工艺精湛,石雕龙柱颇具特色。

第二篇:ERP在物流里的应用

ERP在物流里的应用

物流145

2014011568

卓英豪

新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技术的加速变革,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使得产品的生产面临由传统的卖方市场,转变为激烈竞争的买方市场,同时产品的寿命周期的缩短,各种产品由技术到生产再到投入市场的快速转化,企业面向世界各国企业的竞争压力。无疑,如何利用当今的最先进的信息技术武装和强化自身的实力以应对这一挑战。是现代企业的共同面临的问题。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在我国的工业企业生产运营中,直接和间接劳动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不足10%,但物流费用却达到企业总成本的40%,因此,企业物流费用通常被看作是工业企业成本仅次于材料成本的最大成本支出部分

ERP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性作用以及物流管理在成本控制的巨大空间,在ERP系统中建立起完善的企业物流管理系统,利用信息论、系统论等理论中的先进管理技术对企业整体的物流过程进行科学化管理,以提高企业物流管理的水平并节约物流成本。ERP中的物流管理模块包括采购管理、库存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四个子模块

目前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采购管理,库存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

(一)采购管理

企业材料采购是企业物流管理的起始阶段,在材料采购中进行有效的管理,可以为物流管理的其他阶段奠定良好的基础。正常的企业材料采购流程应当包括采购计划制定、采购申请、采购订单形成、材料接收以及检验合格入库,特别要有严格的采购申请审批制度以及材料入库检验机制,以确保生产活动对材料的在量和质两个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但在目前一些企业的材料采购管理中,材料采购流程混乱,存在采购计划形同虚设。采购申请和审批不严格、正常的材料检验工作得不到执行等问题。

“关系”采购也会导致成本增加。由于材料采购没有严格的审批和材料检验入库制度,一些企业的采购员往往会利用“关系”采购为个人谋取私利,通过到自己熟悉的厂家进行材料采购并拿取回扣,结果是给企业采购了质次价高的材料,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然而ERP可以完善的企业材料采购管理可以帮助企业的采购人员控制并完成材料采购的全过程,并合理的控制材料采购的成本。采购管理将控制论中的过程控制思想应用到材料采购过程中,从采购计划制定、采购申请、采购订单形成,直到材料接收以及检验合格入库的全过程形成连续的控制,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有有效的监督控制制度,并要坚持成本最低的原则。过程控制思想同时要求采购管理要与物流管理的其他功能子模块相互协调配合,如采购计划就要根据生产管理中的实际材料需求而制定,只有实现整个物流管理的大的过程控制,才能充分发挥ERP系统的优势,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另外发挥管理论的监督和奖惩体制作用,消除“关系”采购现象。ERP系统本质上是应用信息化优势的现代管理体系,因此针对企业的“关系”采购现象,要充分发挥管理论的监督和奖惩体制,一方面对企业的采购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对材料采购申请进行严格的审批,对入库前的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在严格的监督体制下保证材料采购各个环节的合规性;另一方面要对企业材料采购员进行奖惩管理,对利用“关系”采购谋取私利的采购员进行严厉的处罚直至解雇,以增加“关系”采购的机会成本,对在材料采购中成本控制、质量控制突出的采购员进行奖励,以提高其积极性。

(二)库存管理

企业的材料在检验后、产品在售出前都是储存在企业的仓库中,因此库存管理构成企业物流管理的主要部分。目前企业的库存管理存在库存量非最优化和盘存不完善两个方面。最优的库存量要综合平衡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和仓储管理成本两个方面,既不能因库存过少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也不能过多的存货增加企业仓储管理成本,但目前有些企业的库存管理中就存在库存化,或者因库存过少而无法满足企业客户的购买需求,或者因库存过多造成企业营运资金的积压,并增加仓储成本。

对于企业的库存应当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盘存,以便对账面与实际库存进行核对,并及时处置盘盈会盘亏的存货,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但在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中,往往不注重存货的盘存制度,疏于存货的盘存管理,结果造成企业的实际存货数量模糊不清、已毁损的存货得不到及时处理等问题,影响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对作为物流管理中主要部分的库存管理要充分的重视,在ERP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既要完善整体的管理体系,又要着重对存货管理进行强化。针对库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在最优库存量和企业盘存制度设计两个方面不断加强完善。

1.确定最优库存量,保证企业正常运营。最优库存量的设计涉及生产、销售、采购等环节,要在ERP系统的物流管理系统中统筹规划,根据销售需求、生产状况以及材料市场状况确定最优库存量,并同时设计企业的采购时间和单次采购量,实现企业成本控制和正常生产经营的平衡

2.在系统中体现存货的盘存制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为了保证企业的盘存制度不至于形同虚设,要在ERP系统中体现对盘存制度的控制和监督,对企业定期和不定期的存活盘存要严格监督其执行状况,建立完善的存货盘存预警机制,对于超过一定日期仍未进行全面的存货盘存的情况进行预警,以督促企业有关部门及时的进行存活的盘存,对盘盈或盘亏的存货及时进行处置,以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三)生产管理

企业的生产管理中涉及的物流对象包括在产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因此生产过程主要是将企业采购管理中所采购的材料投入到生产中,并产出产成品的过程,故材料采购计划主要就是根据生产的需要而制定,但在企业实际的生产管理中,没有完善的材料需求的预测体系,无法形成有效的材料采购计划,这就严重影响了采购管理的有效运行,并使得企业最优库存量失去了确定的基础。

ERP系统在企业生产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涉及生产需求计划制定、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管理两个主要方面。一方面要与采购管理相结合,建立完善的生产需求计划体系,根据生产产品的材料需求量和材料标准要求制定材料需求申请,企业以此为基础确定材料采购计划;另一方面,要利用ERP系统在控制和管理方面的先进思想和经验,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进行有效管理,在产品的每一次入库和出库都要有详细的记录,对于残次品要进行及时的处置,在产品在经过各道生产工序变为产成品时要按规定进行相关成本的结转,为进入到销售管理阶段奠定基础。(四)销售管理

销售阶段是最终实现企业利润的阶段,也是将企业的产品由企业转移到批发商或最终消费者的阶段,因此销售管理最主要涉及到客户资料管理、订单管理预计市场需求预测三个方面。但在目前有些企业中普遍存在客户资料管理不完善以及订单管理较为混乱是目前在销售管理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有些企业认为只要把产品销售出去就行了,不注重建立企业客户的档案管理,对客户订单的管理基本上是由各个销售人员掌握,没有经过汇集整理形成完善的订单管理体系。

销售管理是否完善直接关系到企业利润能否实现、企业能否获得长远的发展,针对企业在销售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ERP系统的销售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客户资料管理。完善的客户管理有利于维护与客户的长期商业往来关系,也便于企业在大量的客户信息的分析基础上来回答生产何种产品、如何确定企业最优的产品组合、产品如何销售、产品如何定价、如何提供更优质的产品销售服务等诸多问题。应当为每一位客户建立档案式的资料,包括客户代码、客户名称、地区代码、发货地址、专管业务员、联系方式、产品种类和规格、采购频率等信息。

2.客户订单管理。企业客户对企业的产品需求是以订单形式体现并反映到ERP系统中的,通过ERP系统进行企业的订单管理,就要改变目前销售人员各自管理订单的状况,实行企业统一的订单管理,充分发挥ERP系统在数据统计和分析方面的优势,对销售状况进行有效的管理,订单数据库的建立也有利于企业的相关预测工作的进行。

ERP的优点就是信息整合,集中管理,智能控制,及时响应。是企业当前的最佳管理系统。顺应当前的物流形势,及时对ERP增强或改造物流管理是企业赢得未来市场竞争的紧迫要求。

第三篇:ALT键在PS里的应用

ALT在PS里的应用

一、执行复制功能

1、在使用移动工具拖移图层的时候按下Alt可以拷贝该图层,产生以图层×副本命名的新图层;如果移动选区内的物体则是在本图层内部进行拷贝,不产生新图层;此功能同时适用于移动工具和小键盘方向键的配合;

2、在进行自由变换(Ctrl+T)时按住Alt键(Ctrl+Alt+T)即先复制原图层后在复制层上进行变换;同理如果变换选区内的物体则是在本图层内部进行拷贝变换,不产生新图层;要注意此举在只激活自由变换框,没有进行后续操作时不可立见,只有变换开始才能发现副本产生;

另外,Ctrl+Shift+T为再次执行上次的变换,Ctrl+Alt+Shift+T为复制原图后再执行上次变换,该命令在制作递规变化的组合形时大量应用;

3、已知向下合并图层(Ctrl+E)为把当前图层与下一可见图层合并,并以后者为图层名(如其下图层不可见则该命令不可用);则Ctrl+Alt+E的结果为将当前图层内容拷贝至下一图层;合并可见图层(Ctrl+Shift+E)时按住Alt键(Ctrl+Alt+Shift+E)为把所有可见图层复制一份后合并到当前图层(如建于最顶部的空图层)。

二、在具有二选一的可能时执行另一种选择

1、按住Alt键时用吸管工具吸取的将是背景色而非前景色;

2、按住Alt键时放大镜工具变为缩小工具;同理还可以在套索和多边形套索(L)模糊和锐化(R)、减淡和加深(O)、橡皮擦和历史记录橡皮擦(E)之间切换;

3、添加图层蒙板时缺省蒙板为全白,即不透明度为100%,配合Alt点击添加蒙板,则添加全黑蒙板,即图层完全透明;

4、在编辑图层蒙板的时候,配合Alt点击图层面板中的蒙板部分,可以让图像窗口显示蒙板视图,再次点击恢复到图层视图(按住SHIFT为切换关闭和打开蒙板);

5、拖动辅助线时按住Alt键可以在水平辅助线和垂直辅助线之间切换。按住Alt点击一条已经存在的垂直辅助线可以把它转为水平辅助线,反之亦然。

三、调用上一次对话框操作的参数

1、要原封不动的重复刚用过的滤镜,可以用组合键(Ctrl+F)来调用,如果要对前一次的滤镜参数进行修改(如果该滤镜有参数的话),则用组合键(Ctrl+Alt+F)调出滤镜对话框;如果滤镜没有参数可调,则一般情况下Alt无效(特例见下文);

2、在调整色阶、色相、色彩平衡、曲线等工具用法同上,要原封不动的重复上次的参数,需配合Alt调出保留参数的面板,追加一个回车确认。

四、牵扯到对话框操作时,来强制避免或者追加一个对话框

1、图层面板中建立一个新层时按住Alt键可以强制弹出新层属性设置对话框;

2、图层面板中删除一个图层时按住Alt键可以略过确认对话框直接删除图层;

3、上两条对于通道和路径、动作、历史纪录面板同样有效;

4、实现第1条所述之效果可以用Ctrl+Shift+N来实现,因此Ctrl+Shift+Alt+N等同于直接点击图层面板的创建新图层按钮;

5、当把背景层转化为普通层的方法一般为在图层面板的背景层上双击,弹出缺省转化为图层0的对话框;配合Alt双击可以略过对话框直接把背景层转化为图层0;

五、专用用法

1、进行图层编组的时候,按住Alt把光标移到两层间的边界线,光标变号,点击编组;

2、当前工具为画笔(B)、渐变(G)、图章(S)、喷枪的时候,按下Alt可临时激活吸管工具吸取前景色;这个方法常用来代替真正的吸管工具(I),因为前二者热键在左手区,背景色可以通过热键X来快速切换吸取;

3、在任意一个有参数可调整的对话框中,当对所调参数不满意时,按下Alt,此时按钮“取消”变为“复位”,点击则回到该对话框的初始状态;

4、在文本编辑中,Alt配合小键盘的左右方向键可以对字符间距进行微调;

5、调入通道:以RGB模式为例,热键Ctrl+~、Ctrl+

1、Ctrl+

2、Ctrl+3分别对应于显示全部通道和显示红、绿、蓝通道,Ctrl+4往后则对应于显示创立的Alpha通道1等;配合Alt键(Ctrl+Alt+4)则是把这些通道直接调入为选区;

6、在色板面板按下Alt键,光标变成剪刀,可以删除色板单元。

六、其他用法

1、PHOTOSHOP中打开文件的最快方式为双击桌面,Alt+双击桌面为打开为(Shift+双击桌面调出PHOTOSHOP的图像浏览器);

2、范围居中:在使用裁切、矩形或椭圆遮罩划定范围的时候,缺省状态鼠标单击的第一点为矩形或椭圆外切矩形的某一角点;如配合Alt则第一点为矩形或椭圆的圆心(配合Shift则强制正方形或圆形);同样适用于自由变换中(配合Shift为等比缩放);

3、执行相减:使用遮罩或者套索的时候,先划定一个选区,接着按Alt键可以从原选区中减去新的选区(Shift为增加选区),同时按Shift和Alt则为求新旧选区的交集;该性能同样运用于配合Ctrl键调入图层选区;

4、重复执行云彩滤镜时,配合Alt可以获得最强对比的云彩,其效果相当于一次普通云彩后紧跟一个自动色阶操作;

5、Alt+Backspace和Ctrl+Backspace组合键分别为填充前景色和背景色,另一个非常有用的热键是Shift+Backspace ――激活填充对话框;

另外,Alt+Shift+Backspace及Ctrl+Shift+Backspace组合键在填充前、背景色的时候只填充已存在的象素(保持透明区域);Ctrl+Alt+Backspace为填充快照;

6、连续按Alt+“[“或Alt+“]”可以依次(循环)激活下方或上方的图层为当前图层;

7、在曲线对话框中按住Alt单击曲线背景的网格可以令其在4×4和10×10之间切换;

8、调出软件彩蛋:比如按下Alt点击图层面板右上方的小三角,选最后一项“调板选项,则会出现一个魔法师的小窗口。

第四篇:卡式微柱凝胶法在血型鉴定中的应用

卡式微柱凝胶法在血型鉴定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探讨卡式微柱凝胶法在临床血型鉴定中的应用。方法 对1513例病人同时采用卡式微柱凝胶法与传统手工操作法进行血型鉴定。结果 卡式微柱凝胶法正确率为100%,手工正定型法为98%,正定型+反定型为100%;但在操作标准化、灵敏度、特异性、客观性等方面,卡式微柱凝胶法具有明显优势。结论 卡式微柱凝胶法对提高血型鉴定的检验质量与水平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血型鉴定在急诊抢救、手术治疗、贫血治疗、刑事鉴定等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检验,它的正确与否关系到病人生命安危。目前国内各级医院血型鉴定绝大多数都是手工操作,而且在一般情况下仅做正向定型法。由于手工操作不易标准化,且干扰因素较多,血型错检时有发生。因此,为了确保血型的准确性,实行血型鉴定的标准化,我科血库于2010年8月开始采用卡式检测法(微柱凝胶试验)来进行血型鉴定,并对1513例住院病人进行卡式微柱凝胶法与手工操作平行实验,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 孵育器:长春博研专用孵育器;离心机:长春博研专用离心机;移液器:1μl、50μl、50μl和1000μl。

1.2 试剂

1.2.1 仪器试剂 长春博讯生物微柱凝胶血型鉴定卡,不规则抗体检测卡;

1.2.2 手工试剂 抗A、抗B血清为上海血液生物医药公司生产,生产批号20100310,单克隆抗D为Serologicals Ltd 公司生产,生产批号BMJ0405G,均由市中心血站提供。

1.3 标本来源 我院2003年10月下旬新入院患者486例,其中男性235例,女性251例,年龄2天~87岁,平均年龄22.3岁。抽取病人静脉血0.5ml,肝素抗凝,同时分别进行手工操作与卡式检测法血型鉴定。

1.4 方法

1.4.1 卡式检测法按Diana卡式血型鉴定操作手册进行:

1.4.1.1 取Diana Gel ABO/Rh血型鉴定卡一个,标记病人姓名,病历号等,在空白位置写上抗A、抗B、抗D标准血清,撕去卡上部的锡纸膜。

1.4.1.2 在A、B、D孔分别加入25μl抗A、抗B、抗D标准血清。

1.4.1.3 在A、B、D孔分别加入已配制的2%病人红细胞悬液25μl。

1.4.1.4 孵育15分钟。

1.4.1.5 离心。

1.4.1.6 按说明书提示标准判读结果。

1.4.2 手工操作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1]规定正向定型及正向定型+反向定型试管法进行。

结果

将上述两种方法的鉴定结果进行比较,凡正反定型以及卡式检测法所测血型不符合者,将血液红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3次,再用两种方法重复测定,统计出正确百分率。见表1。

表1 两种方法血型鉴定结果正确率比较(略)讨论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1]对血型鉴定要求同时通过正、反向定型来准确鉴定ABO血型,并规定操作中红细胞悬液的浓度、加样的顺序、试剂用量、离心速度、时间等。但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血型鉴定均只采用正向定型法,省略了反向定型,且操作较随意,难以标准化,故易导致血型错检的发生。

卡式检测法(微柱凝胶试验)是法国Dr.Yves Lapierre在1986年首先发明的一项免疫学检测新技术,是微柱凝胶技术与以往所有血型鉴定技术相结合的产物。1994年此项技术获得了美国FDA的认可。经过不断改进和临床大量应用,目前,在多数发达国家,此项技术已作为常规的红细胞血型血清学检测技术应用于临床[2-5]。

卡式检测法是抗原抗体反应与凝胶分子筛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通过调节葡聚糖凝胶的浓度来控制分子筛孔径大小,使分子筛只允许游离分子通过,从而达到分离凝集红细胞和游离红细胞的目的。即将红细胞和血清加在凝胶的上部反应离心以后,凝集红细胞将受到凝胶的阻碍而停留在凝胶的上部或凝胶中,则证明发生凝集反应为阳性,反之,所有红细胞都停留在凝胶底部,证明未发生凝集反应,则可判为凝集反应阴性。

3.1 敏感性方面 新生儿及部分老年人RBC抗原较青壮年弱,一些白血病或恶性肿瘤也会使RBC抗原变弱,在手工操作鉴定时,凝集较弱难以判别血型。而卡式检测法,分离柱中的凝胶孔隙大小只让未凝集的RBC通过,而凝集的RBC则被阻碍于分离柱外,使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尤其在检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红细胞抗体时,如抗-E,有更高的敏感性,其结果的阳性度更强[6-8]。

3.2 特异性方面 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新生儿溶血病患者的RBC会自发的发生凝集,另外,如果RBC膜有遗传性或获得性异常,也易发生凝集,在人工血型正定型中,出现假凝集易造成血型错检。卡式法中加入了抗人球蛋白,以促进红细胞的特异性凝集,因此,特异性高于手工正定型法。

正反定型相结合虽然弥补了正定型的不足,正确率达到了100%,但在标准化操作等方面同卡式检测法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卡式检测法采用标准化定量操作,最大限度减少操作人员的随意性,重复性好,由于采用了凝胶分子筛技术,将凝集红细胞与游离红细胞分离开,使结果一目了然,避免了镜下的主观影响。所需标本量少,约为手工法用量的1/2~1/4,尤其适用于新生儿、大面积烧伤等标本不易抽取的患者。操作简便,省去繁琐的洗涤过程,不再担心抗人球蛋白抗体被中和而产生假阴性。便于保存,一般置室温可保存数月至1年,还可进行拍照摄像提供永久记录,以备发生血型鉴定差错时查找原始资料。塑料卡易于销毁。

红细胞浓度过低或过高或离心不彻底,血清中含纤维蛋白、出现细胞“凝块”、细菌污染等,可能导致卡式检测法呈假阴性或假阳性[9]。因此,准确的细胞浓度是卡式检测法正确操作的关键之一,文献报道2%为最佳红细胞浓度[10]。

卡式检测法在实验前应将新卡离心,以使微柱内壁上端沾有的凝胶离心下来,以免撕膜时各微柱内容物交叉污染。撕开卡上部的锡纸膜时,注意避免各微柱间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交叉污染。在使用加样枪或移液器时,应将红细胞悬液或血清悬空加入各微柱上端,避免一切交叉污染。加入的红细胞悬液或血清如果没有刚好加在微柱凝胶上部或两者之间有气柱,可在离心后消除,不影响试验结果。

卡式检测法成本偏高是限制其推广的主要原因,试剂国产化将为其推广提供充分条件。

50年代Lery-Jerninhs[11]将统计质控引入医学领域。90年代国内各级医院,均将各专业检验质控列入检验科管理条例中,但血型鉴定的质控监测由于它的特殊性,目前仍是空白,仅凭操作者的经验和责任心控制实验质量。在全国质量管理的今天,对人命关天的血型鉴定,提出加强质控监测的重要性,消灭失控现象,实现零误差,势在必行。

卡式检测法对提高血型鉴定检验质量与水平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故它在临床上的应用必将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参考文献

[1] 叶应妩,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89-91

[2] 李勇,杨贵贞.人类红细胞血型学使用理论与实验技术[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76-278

[3] Titlestd K,Georgsen J,Andersen H,et al.Detection of irregular red cell antibodies:more than 3 years of experience with a gel technique and pooled screening cells[J].Vox Sang,1997,73(4):246

[4] Langston MM,Procter JL,Cipolone KM,et al.Evaluation of the gel system for ABO grouping and D typing[J].Transfusion,1999,39(3):300

[5] Cate JC 4th,Reilly N.Evalu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gel test for indirect antiglobulin testing in a community hospital laboratory[J].Arch Pathol Lab Med,1999,123(8):693

[6] 邹文.柱凝胶法快速检出抗-E所致配血不合1例报道[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9(4):278

[7] 文翠容,李娅,冯艳青,等.卡式检测法快速检出抗-E所致配血不合1例[J].2002,27(7):579

[8] 孙福廷,李新菊,王金萍,等.IgG抗-e引起卡式配血不合1例[J].实用医药杂志,2004,21(7):644

[9] 彭道波,兰炯采,王梁平,等.用微柱凝胶试验进行交叉配血[J].中国输血杂志,2001,14(4):232

[10] 杨崇礼,兰炯采,胡利亚.婴儿ABO血型定型的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1995,33(4):221

[11] 俞美丁.临床基础检验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01

第五篇:人机工程学在设计里的应用

人机工程学在设计里的应用

班级:工业设计

姓名:陈晓清

学号:090602015

一、椅子

我们根据古籍资料开发了多款“第一把交椅”,选用优质的鸡翅木做原料,充分体现了其木质肌理细密,紫褐色深浅相间成文,予人以羽毛璀璨闪耀之感的特点。还原了这款历史上最有名的椅子!这种椅子的特点是木头的双脚交叉,张开以后才能平稳,所以又称“交床”。大约在唐以后,人们才把带后背与扶手的坐具称为椅子。在宋元时已出现了带靠背的交椅,分为直背与圈背两大类。明代的交椅就是圈背交椅的延续与发展,而前者直后背交椅,《三才图会》名之曰“折叠椅”。

明代交椅以造型优美流畅而著称,它的椅圈曲线弧度柔和自如,制作工艺考究,通常由三至五节榫接而成,后背椅板上方施以浮雕开光,座面多以麻索或皮革所制,前足底部安置脚踏板,装饰实用两相宜。扶手、靠背、腿足间,一般都配制雕刻牙子,另在交接之处也多用铜装饰件包裹镶嵌,不仅起到坚固作用,更具有点缀美化功能。交椅可折叠,搬运方便。

在交椅进入厅堂时,它的交叉折叠的椅足已失去了原来野外使用的功能,于是有人将它改成常规椅子的四条直足,这便成了“圈椅”。现传世的明式交椅,以黄花梨最珍稀,而杂木交椅的存世量不少。

二、自行车

1886年,英国的约翰.k.斯塔利,是一位机械工程师,从机械学,运动学的角度设计出了新的自行车样式,为自行车装上了前叉和车闸,前后轮的大小相同,以保持平衡,并用钢管制成了菱形车架,还首次使用了橡胶的车轮。斯塔利不仅改进了自行车的结构,还改制了许多生产自行车部件用的机床,为自行车的大量生产利推广应用开辟了宽阔的前景,因此他被后人称为“自行车之父”。斯塔利所设计的自行车车型与今天自行车的样子基本一致了。

1888年,爱尔兰的兽医邓洛普,从医治牛胃气膨胀中得到启示,他把家中花园里用来浇水的橡胶管粘成圆形,打足了气,装在自行车轮子上,前往参加骑自行车比赛,居然名列前茅,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充气轮胎是自行车发展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创举,它增加了自行车的弹性,不会因路面不平而震动;同时大大地提高了行车速度,增大了车轮与路面的摩擦力。这样,就根本上改变了自行车的骑行性能,完善了自行车的使用功能。

同样是1888年,英国考文垂市的约翰.k.斯塔利 生产出了第一辆现代自行车———“安全”自行车。其主要特点是采用菱形车架,使得车身有更高的刚度和强度,后轮用链条驱动,并通过前叉直接把握方向。

骑行性能与自行车的结构尺寸有关,骑行者的体材与车辆相互匹配才会骑行轻快、舒适和操纵自如。人体与车辆在A、B、C3点接触,3个点组成一个三角形,它的边长和角度是自行车的重要参数。AB和AC的长度关系到骑行者能否最有效地发挥体力。BC 的长度和位置依车型和骑行者习惯而定,它决定骑行者的姿势和舒适性。(降速自行车)

自行车前后轮中心距L、前叉倾斜角θ和前叉伸距T也是自行车的主要参数,根据车型选定。一般来说,L、T值大而θ值小时,车辆稳定性好,直线行驶的自复力强,但灵活性差;反之,L、T值小而θ值大时,车辆灵活性强而稳定性差些。L值是根据骑车人的体材来选择,一般在900~1200mm;θ值在65°~75°;T值决定于θ值。前叉翘度H通常控制在前叉转向轴线和前轮中心垂线交点J的位置,J点离地面的高度一般为车轮半径R的15%~60%。另外,制造精度以及车轮重量(含轮胎)也影响骑行性能。

三、电话

提起人机工程学首先要介绍一个人物――亨利·德雷夫斯(Henry Dreyfess,1903-1972),他是人机工程学的奠基者和创始人。德雷夫斯起初是做舞台设计工作的,1929年他建立了自己的工业设计事务所。他1930年开始与贝尔公司合作,德雷夫斯坚持设计工业产品应该考虑的是高度舒适的功能性,提出了“从内到外(from the inside out)”的设计原则,贝尔公司开始认为这种方式会使电话看来过于机械化,但经过他的反复论证,公司同意按照他的方式设计电话机。这以后德雷夫斯的一生都与贝尔电话公司有结缘,他是影响现代电话形式的最重要设计师。

贝尔公司1927年首次引进横放电话筒,改变了以往纵放电话筒的设计,1937年德雷夫斯提出了从功能出发,听筒与话筒合一的设计。德雷夫斯设计的300型电话机,今天看起来虽然老式,但这一设计首次把过去分为两部分、体积很大的电话机缩小为一个整体。由于这个设计的成功,使贝尔公司与德雷夫斯签订了长期的设计咨询合约。

五十年代初期,制作电话机的材料由金属转为塑料,从而基本确定了现代电话机的造型基础。到五十年代末,德雷夫斯已经设计出一百多种电话机。

德雷夫斯的人机工程学的其它研究成果是在1955年以来他为约翰·迪尔公司开发的一系列农用机械中,这些设计围绕建立舒适的、以人机学计算为基础的驾驶工作条件这一中心,特点是外型简练,其中与人相关的部件设计合乎人体舒适的基本要求,这是工业设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进步与发展。德雷夫斯的设计信念是设计必须符合人体的基本要求,他认为适应于人的机器才是最有效率的机器。

四、汽车

1769年,法国人N.J.居纽(Cugnot)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驱动三轮汽车。1879年德国工程师卡尔.苯茨(KartBenz),首次试验成功一台二冲程试验性发动机。1883年10月,他创立了“苯茨公司和莱茵煤气发动机厂”,1885年他在曼海姆制成了第一辆苯茨专利机动车,该车为三轮汽车,采用一台两冲程单缸0.9马力的汽油机,此车具备了现代汽车的一些基本特点,如火花点火、水冷循环、钢管车架、钢板弹簧悬架、后轮驱动前轮转向和制动手把等。1886年的1月29日,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为其机动车申请了专利。同年10月,卡尔本茨的三轮机动车获得了德意志专利权(专利号:37435a)。这就是公认的世界上第一辆现代汽车。由于上述原因,人们一般都把1886年作为汽车元年,也有些学者把卡尔.苯茨制成第一辆三轮汽车之年(1885),视为汽车诞生年。一辆汽车)

甲壳虫型汽车

(世界第 1934年,流体力学研究中心的雷依教授,采用模型汽车在风洞中试验的方法测量了各种车身的空气阻力,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试验。1934年,美国的克莱斯勒公司首先采用了流线型的车身外形设计。1937年,德国设计天才费尔南德?保时捷开始设计类似甲壳虫外形的汽车。甲壳虫不但能在地上爬行,也能在空中飞行,其形体阻力很小。保时捷博士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甲壳虫外形的长处,使“大众”汽车成为当时流线型汽车的代表作。船型汽车

这种汽车改变了以往汽车造型的模式,使前翼子板和发动机罩,后翼子板和行李舱罩溶于一体,大灯和散热器罩也形成整体,车身两侧形成一个平滑的面,车室位于车的中部,整个造型很象一只小船,所以人们把这类车称为“船型汽车”。鱼型汽车

为了克服船型汽车的尾部过分向后伸出,在汽车高速行驶时会产生较强的空气涡流作用这一缺陷,人们又开发出像鱼的脊背的鱼型汽车。1952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别克牌轿车开创了鱼型汽车的时代。如果仅仅从汽车背部形状来看,鱼型汽车和甲壳虫型汽车是很相似的。但如仔细观察,会发现鱼型汽车的背部和地面所成的角度比较小,尾部较长,围绕车身的气流也就较为平顺些,所以涡流阻力也相对较小。

楔形汽车

“鱼型鸭尾式”车型虽然部分地克服了汽车高速行驶时空气的升力,但却未从根本上解决鱼型汽车的升力问题。在经过大量的探求和试验后,设计师最终找到了一种新车型――楔形。这种车型就是将车身整体向前下方倾斜,车身后部像刀切一样平直,这种造型能有效地克服升力。

楔形造型主要在赛车上得到广泛应用。因为赛车首先考虑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等问题对汽车的影响,车身可以完全按楔形制造,而把乘坐的舒适性作为次要问题考虑。如20世纪80年代的意大利法拉利跑车,就是典型的楔形造型。楔形造型对于目前所考虑到的高速汽车来说,无论是从其造型的简练、动感方面,还是从其对空气动力学的体现方面,都比较符合现代人们的主观要求,具有极强的现代气息,给人以美好的享受和速度的快捷感。日本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的MR2型中置发动机跑车(尾部装有挠流板),可以称之为楔形汽车中的代表车。汽车造型的发展是以更好地将空气动力学设计方案与乘坐舒适性恰当地予以结合,在充分考虑到以上两个关键问题的基础上,努力开发人体工程学领域的新技术,以设计、制造出更完美、更优秀的汽车为目标的。

五、飞机

莱特兄弟与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大多数飞机由五个主要部分组成:机翼、机身、尾翼、起落装置和动力装置。

二十世纪最重大的发明之一,是飞机的诞生。人类自古以来就梦想着能像鸟一样在太空中飞翔。而2000多年前中国人发明的风筝,虽然不能把人带上太空,但它确实可以称为飞机的鼻祖。

1927年至1932年中,座舱仪表和领航设备的研制取得进展,陀螺技术应用到飞行仪表上。这个装在万向支架上的旋转飞轮能够在空间保持定向,于是成为引导驾驶员能在黑暗中、雨雪天中飞行的各种导航仪表的基础。这时飞机中就出现了人工地平仪,它能向飞行员指示飞机所处的飞行高度;陀螺磁罗盘指示器,在罗盘上刻有度数,可随时显示出航向的变化;地磁感应罗盘,它不受飞机上常常带有的大量铁质东西的影响,也不受振动和地球磁场的影响。这些仪表以灵敏度高、能测出离地30多米的高度表和显示飞机转弯角速度的转弯侧滑仪,此外还有指示空中航线的无线电波束,都是用来引导驾驶员通过模糊不清的大气层时的手段。

1939年9月14日世界上第一架实用型直升机诞生,它是美国工程师西科斯基研制成功的VS-300直升机。西科斯基原籍俄国,1930年移居美国,他制造的VS-300直升机,有1副主旋翼和3副尾桨,后来经过多次试飞,将3副尾桨变成1副,这架实用型直升机从而成为现代直升机的鼻祖。

飞机的机翼的上下两侧的形状是不一样的,上侧的要凸些,而下侧的则要平些。当飞机滑行时,机翼在空气中移动,从相对运动来看,等于是空气沿机翼流动。由于机翼上下侧的形状是不一样,在同样的时间内,机翼上侧的空气比下侧的空气流过了较多的路程(曲线长于直线),也即机翼上侧的空气流动得比下侧的空气快。根据流动力学的原理,当飞机滑动时,机翼上侧的空气压力要小于下侧,这就使飞机产生了一个向上的升力。当飞机滑行到一定速度时,这个升力就达到了足以使飞机飞起来的力量。于是,飞机就上了天。说的再直观点:上表面数据一律假设为1,下表面一律假设为2。则:机翼上表面长度为S1,下表面为S2,上表面和下表面在空气中移动的时间一定,设为T,T1=T2,由此可以得出:V1=S1/T1 V2=S2/T2 S1>S2 T1=T2,所以:V1>V2,根据帕奴利定理——“流体对周围的物质产生的压力与流体的相对速度成反比。”,因此上表面的空气施加给机翼的压力F1小于下表面的F2。F1、F2的合力必然向上,这就产生了升力。

下载石雕青石龙柱在庙宇里的应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石雕青石龙柱在庙宇里的应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