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腾冲四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无答案)

时间:2019-05-15 07:31: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云南省腾冲四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无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云南省腾冲四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无答案)》。

第一篇:云南省腾冲四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无答案)

云南省腾冲四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无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恩格斯说:“梭伦揭开了一系列的所谓的政治革命”,为当时的旧体制中注入了私有财产这一全新因素。梭伦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揭开了一系列的所谓的政治革命”?

①平民与贵族矛盾的激化 ②工商业得到发展 ③萨拉米斯岛的丧失 ④伯利克里改革失败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梭伦改革后,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司法机关的是

A.长老会议 公民陪审法庭 B.长老会议 公民大会 C.公民大会 公民陪审法庭 D.公民大会 长老会议

3、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是

A.普遍推行县制 B.实行连坐法 C.按军功受爵 D.奖励耕战

4、“以草原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与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的飞跃。”这是对哪次改革的描述?

A.大化改新 B.1861年改革 C.王安石变法 D.孝文帝改革

5、王安石变法各项措施中,既限制高利货盘剥,又增加政府收入的措施是

A.青苗法 B.募役法 C.方田均税法 D.保甲法

6、王安石变法中以理财为核心,且在这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因为变法

A.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B.农民摆脱了受剥削的处境

C.避免了土地兼并现象 D.彻底解决了“积贫” 问题

7、“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强调世俗权力高于教权 B.主张国家权力为神所授 C.主张政教合一 D.教皇权力高于王权

8、维新变法发展经济的政策,在某些地区得到落实,促进了当地工商业的发展。山西省商务局成立后,承办山西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兴办轻工业,如在盛产棉花的地区,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进口机器生产。这说明:

A.戊戌变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

B.戊戌变法法令得到广泛落实

C.戊戌变法取得了成功

D.维新变法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9、康有为借用经学的外衣和孔子的“亡灵”宣传维新变法,主要目的在于

A.利用传统思想为理论武器

B.动员士大夫阶层参加变法

C.继承和发展传统儒家思想

D.减少宣传维新变法的阻力

10、康有为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领袖人物,其思想被称为“思想界之大飓风”,他发表的奠定了变法思想基础的著作是

①《变法通议》 ②《孔子改制考》 ③《新学伪经考》 ④《仁学》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1、日本的明治维新中,出现了许多杰出的领袖级人物,其中被誉为“东方伏尔泰”的启蒙运动旗手是

A.吉田松阴 B.福泽谕吉 C.伊藤博文 D.木户孝允

C.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D.美国是惟一拥有原子弹的国家

23、与雅尔塔体系形成无关的是:

A.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B.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 C.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D.苏联成为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大国

24、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不包括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中国

25、二战后对日本法西斯惩处不彻底的主要原因是

A.苏联的利益考虑

B.美国的利益考虑 C.日本认罪态度好

D.中国政府的宽容

26、“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

A.是“金元外交”政策的延续 B.帮助欧洲经济复兴

C.引诱东欧各国摆脱苏联控制 D.以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27、二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

A、德国的分裂 B、邱吉尔的反苏演说 C、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形成 D、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28、二战后,美苏由同盟关系变为对立关系的主要原因是()

A.美苏失去了合作的基础 B.两极格局的实质决定的 C.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冲突 D.苏联的壮大影响了美国争霸 29、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对此有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一下关于当时世界局势的理解,正确的是 A.多极化格局出现 B.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守势 C.中国经济实力大幅提高 D.中苏关系缓和 30、1947年,杜鲁门在美国国会宣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营垒,一种是“自由制度”,一种是“极权政权”。其中后者是指

A.君主专制制度

B.法西斯主义残余

C.君主立宪制 D.社会主义国家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 40分)

31、(9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1861年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这次改革是按照农奴主利益进行的,因此,农奴制度废除的很不彻底。改革后,沙皇政权基本原封不动,大部分的土地还是掌握在贵族地主手里,保存了贵族地主大土地占有制……俄国引起革命的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并且继续在发展。

——张兴仪《浅谈一八六一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请回答: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1861年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

——劳合·乔治

材料2: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法)福煦

材料3: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的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

——一位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

材料4:凡尔赛体系使世界十分之七的人口陷于被奴役的地位。这些奴隶遍及全世界,受英国、法国和日本等一小撮国家的宰割。正因为如此,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关系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列宁

请回答:

第二篇: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四中2013-2014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无答案)新人教版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四中2013-2014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

(无答案)新人教版

注:做题时间为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全国各地群众纷纷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祈福贺新春。庆祝民族节日是()

A.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现B.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C.历史成就的重要标志D.民族生存的精神纽带

2.《阿凡达》是一部运用3D技术制作的电影,创造了超过2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并带动了3D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体现了()①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②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③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 ④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不管是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还是在其他国家的华人,每到清明都会祭祖扫墓,端午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除夕吃年夜饭,这说明()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B.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C.传统习俗对社会生活产生深刻影响D.这是传统习俗的继承与发展

4.长期以来,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大肆鼓吹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世界正在走向一体化,文化间的冲突必然会导致民族文化的消失

②既要开展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更要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

③对外开放的同时,还要坚决抵御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的文化侵略

④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A.①②③B.①③④C. ②③④D.①②④

5.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我们应该采取的合理的做法是()

①要抵制外民族文化②要弘扬优秀民族文化

③要正确对待外民族文化④要完全吸收各民族文化

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④

6.文化遗产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记录着民族的文化基因。这句话主要表明文化遗产()

A.是在历史、艺术或科学方面有着世界意义的纪念文物

B.可以充分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C.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D.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应给予保护

7.2010年5月5日国务院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2010—2020)》,受到全社会高度关注。从文化角度来说,教育()①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和文化发展的走向

②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③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④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重要功能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下列有关文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物质和精神现象

B文化是一种能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的精神力量 C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D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9、我国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秀文化成果,如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一直流传至今,这些文化成果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②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③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逐步消失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0、当前,文化市场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的同时,也出现了“娱乐化”“低俗化”的倾向。针对这种现象,在文化消费时我们应当()

①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②选择个性新潮的文化价值取向③发展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④提升自身的文化审美品位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1.通俗化、平民化、娱乐化是近些年来电视节目的发展趋势。令人担忧的是,国内一些电视娱乐节目的通俗已经逐步变味,有的甚至走向庸俗、低俗和恶俗。可见,发展电视产业要()

A.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B.勇于吸收外来文化C.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D.限制通俗文化的发展

12、胡锦涛同志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最基本的价值取向是()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B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C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D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13、为了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中宣部、中组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了“双百”人物的评选活动。2009年9月10日,评选出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

献的英雄模范任务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所以要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因为爱国主义是()

①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②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 ③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④公民追求的最高道德目标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4、五台山是佛教圣地,为持续1600余年的佛教文化信仰中心。同样是几千年的文明国,印度的佛教大都失传了,中华佛教却繁荣昌盛,甚至连佛教礼仪服装等细枝末节的元素都保留得非常完整。这说明()

A.我们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B.我们的中华文化独树一帜 C.我们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D.我们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15.多读那些向你传递爱和真善美,传递博大精深、高尚道德和科学文化的书,你的生命一定会浸透了书香,一定会成为熠熠生辉的发光体,能够创造文明和书写历史,能够引导、照耀、温暖别人和后人。这表明()

A.人们常常遭遇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B.读书的根本意义在于提高自己知识文化修养

C.要在知识文化的陶冶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D.书有高下优劣之分

16、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哲学的区别是()①旧哲学是唯心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②旧哲学是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法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较之旧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7、下面关于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自然界、人类社会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思维、认识的运动是精神的运动 C、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18、某人在交通事故中头部受伤,经抢救虽保住了性命,但却成了植物人。这说明()A、只要有健康的人脑,就会有正确的思想B、意识的内容来自外部世界 C、物质决定意识

D、人脑是意识活动的器官

19、“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名句。使人感到“月是故乡明”,这表明()

A、使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

B、诗句反映的是人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态 C、审美活动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D、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20、图中“宝宝快跳!”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父母的要求是()A、形而上学,孤立地看问题B、主观主义,不从实际出发 C、急于求成,不注意量的积累D、强调客观,忽视主观能动作用

21.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这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的定理。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里。人们一直把它当作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真理。但是,19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提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随后,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这说明真理是()①因人而异的②具体的③有条件的④客观的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22.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斯多德关于物质的降落速度与物体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一事例说明()

A.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B.真理与谬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D.亲身实践是获得知识的惟一途径

23.图7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这表明()A.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体决定的 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 D.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24、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了()

A.实践的观点B.革命的观点C.阶级的观点D.历史的观点

2013-2014年高二文科政治上学期期中试卷答题卡

一:单项选择题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共52分)25.“地球一小时”是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3月最后一个周六熄灯一小时,来表明对全球气候问题的关注。我市大力发展太阳能产业,引领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实现低碳生活。

结合文化对人的影响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促进“低碳生活”的实现。(9分)

26.在学习了《文化创新》后,某校高二(1)班围绕文化创新问题开展探究活动,通过上网等手段查找到以下信息:

上海:上海开埠地城市文化与世博文化其核心价值是一致的。那就是吸收新事物,包容新观念,创造新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既要继承传统文化,更要创新传统文化,这是文化永葆青春与和谐的动力源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也要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激发我国和谐文化的创造力。

安徽: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文化创新,有力促进了社会文化的繁荣发展,不仅城市文化设施日趋完善,文化馆、图书馆等均达到部颁一级标准,而且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率先实现全覆盖,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村书屋建设都走在全省前列。同时,文化创新还为文化产业大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在芜湖,文化创新不仅激活了传统的演艺演出、影视传媒和文化旅游等产业,而且数字动漫、创意设计等新兴文化产业业态突飞猛进。

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知识为当地文化创新提几条建议。(10分)

27、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某校高三(1)班同学以“走进世博,聚焦世博”为主题开

展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查阅、上网等途径收集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发表看法:

甲同学: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凸显汉字、京剧、中国红和水墨画等中国元素,政体布局体现了中华文化悠久的的“和谐”思想;国家馆馆内用高科技手段向观众展示古代四大发明、《清明上河图》等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安徽管一徽派建筑标志性元素“马头墙、小青瓦而为外墙装饰,馆内通过徽剧、黄梅戏,凤阳花鼓”等民间艺术的展示,让观众领略新安文化‘皖江文化和淮河文化的质感。

请你结合甲同学的发言,分析说明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特征。(9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的低碳发展必须走符合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阶段特点的道路,进行低碳转型的过程中应立足国情和发展阶段,逐步推进,并在自己的责任范围内承担相应的减排义务,履行自己的减排承诺。解决这些“低碳难题”,最重要的是转变发展方式,而创新是根本出路。一是要通过技术创新,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产能;二是要通过政策创新,解决一些地方口号与行动脱节、低碳经济建设缺乏系统性等问题。

请你运用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让发展低碳经济。(12分)

29.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中国人民不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进一步坚定了“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信念,凝聚了深化改革开放的共识。2012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广东调研时指出,20年前邓小平南巡关于“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的教导至今仍有深远的指导意义。(12分)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分析“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这一论断

第三篇: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测试试题(无答案)

桂林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高二政治

(用时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1.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不用交,自己保管好以备讲评使用。.............. 第I卷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答案填入“答题卡”中。1.台湾作家龙应台说:“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作家龙应台所说的“文化”是指

A.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 B.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成果 C.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意识形态 D.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文化活动目不暇接,文化现象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江苏省决定从2016年1月1日起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

②2016年2月24日,《感动中国》2015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 ③2015年12月18日,上海浦东新区率先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 ④2015年12月17日,重庆市科委举行全市首批主题专项实施启动大会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我国航天人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变成了现实。这里的航天精神

①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是航天人自发形成的 ④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中国饮食文化底蕴丰富多彩,一道菜就是一个文化的体现,一道路菜便能诠释一个文化的内涵。“吃”不仅可以满足口腹之欲,更体现了食物带给中国人的生活仪式、伦理、趣味等方面的文化特质。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说明

①文化作为一种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没有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就没有丰富多彩的人类生活 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④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2015年10月31日,第八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开馆,文化部副部长莅临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参观并指出,现在随着国家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创意产业对将来的经济增长模式有很大的帮助。材料表明

①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②文化是政治经济的集中反映

③文化对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 ④文化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的的作用日趋突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环保标语“改善生态环境 营造绿色家园”“提高环保意识 建设美好家园”“自然的绿色 永远的选择”等随处可见。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些标语

A.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B.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C.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D.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

7.肯德基、可口可乐、迪斯尼等不仅为美国带来丰厚的商业利益,而且成为美国文化的符号。到处宣传着经过精心美化的美国形象,到处推销着美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削弱着别国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这种现象说明 ①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的相互交融

②美国文化对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起了特殊作用 ③美国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

④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唯一内容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8.2015年12月18日,以“一带一路上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为主题的第四届两岸四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开幕。博览会集中展示了来自广东、广西、云南、河南、西藏以及港澳台地区的近百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创意产品,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往观摩。与此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也正式面向市民免费开放,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更加贴近市民。非遗保护有利于

①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展现文化的多样性 ②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③展示民族优秀文化,集中表达民族情感 ④彰显中华民族精神,促进民族文化趋同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9.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B、实现文化繁荣,提高人的素质

C、促进社会的变革 D、促进社会实践的发展

10.每逢春节等中华传统节日,“舞龙”都是一个备受欢迎的节目,可以说,不论天涯海角,凡是华人聚集的地方都能看到“龙”的身影。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下列诗句与之蕴含道理一致的是

A.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B.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C.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1.传统文化具有的特征是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传统文化具有可变性

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④传统文化具有世界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12.文化的力量似乎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是无可比拟的。《义勇军进行曲》是聂耳为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歌词配的曲,歌词是著名文学家田汉所作。影片上映后,这首歌曲便成为抗日将士奔赴前线时必唱的歌曲,始终鼓舞着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战胜一切困难。这表明

A.文化的力量看不见、摸不着,是人们想象出来的 B.文化作品是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C.文化作品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 D.优秀的文化作品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

13.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使全国人民广泛参与中央及各地区各部门举行的纪念活动,国务院决定2015年9月3日全国放假1天。这样做是基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人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③文化规定着中华民族和个人的命运

④文化是战争与和平的重要见证和决定因素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4.文化继承性的表现是

①传统习俗

②传统建筑

③传统思想

④传统文艺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总书记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这表明,中国传统思想

A、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B、对中国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C、渗透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D、能够对当代中国社会产生深刻影响

16.歌曲《中国话》广为流传,歌中唱道:“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中国人的话让全世界都认真听话。”这种“汉语热”的背后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巨大潜力。这体现了

A.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C.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D.文化对经济具有重大影响

17.我国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取得巨大成就,其中科学技术功不可没。圆明园可通过数字重建、敦煌壁画有其无损分析体系、唐代公主李倕的冠饰可利用虚拟技术呈现......专业科学仪器和技术装备被广泛应用到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这表明科学技术

①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是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③是文化得以继承的决定因素 ④是提高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手段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8.物理学名词“正能量”,现在常用来比喻那些积极健康、乐观向上、催人奋进、给人力量的个体情感或社会行为。充满“正能量”的文化

①可以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②为社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③能够发挥积极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A.①② B.①③

④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 C.②④

D.③④

19.下列文化传播方式中对文化交流起直接作用的是

A、商业活动

B、汉代“丝绸之路”

C、人口迁徙

D、教育,特别是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

20.中法文化之春脱胎于中法文化年,2015年4月至7月,中法文化之春为中国观众带来充满奇思妙想的一百多个项目。这不仅是法国艺术和文化爱好者的节日,也成为面向法国和中国文化的大众节日 ,文化交流成为近年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特色。国际文化活动的举办

①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繁荣 ②有利于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③有利于学习外来文化,促进世界文化的一体化 ④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凝聚力和综合国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21.外国文化年或者中国文化年,都是双方战略合作思路中“以文促经”的考虑。这说明

A.文化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B.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C.文化反作用于经济,给经济以重大的影响D.文化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同步

22.中国画在其发展过程中,已经融入了西方画的手法;但是中国画毕竟是中国画,它依然保持着自己的特色。这说明

A.实现文化发展就必须毫无保留的继承传统文化 B.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中最优秀的文化 C.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D.借鉴外国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3.优先发展教育成为党和国家的坚定意志;加强对教育事业的领导,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成为各及党委政府自觉的行动。之所以高度重视教育,主要是因为教育

①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起着重要作用 ②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④在人的教化与培养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有

①社会制度的更替 ②价值观念 ③科学技术的进步 ④思想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5.三国时期经学家王肃有文:“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④文化对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塑造健全的人格具有积极意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6.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是

A、继承中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

B、文化的发展就是要有所创新,有所改造

C、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D、要继承就不应有发展,要发展就不能有继承 27.下列选项中体现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的是

①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人们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修养

③发展教育事业对推动经济发展起最终决定作用

④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推行文化霸权主义,遭到其他国家的反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8.烽火狼烟,晨钟暮鼓,驿寄梅花,鸿雁传书。从这些古语中,我们能够看到

①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③文化传播有多种媒介和手段

②大众传媒能够完全超越时空局限 ④文化传播通过一定媒介才能实现

D.③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29.南京中山陵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它是当时的设计者在潜心研究中国古代皇陵和欧洲帝王陵墓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根据紫金山地形设计而成的建筑精品。这说明

A.建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C.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B.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D.设计者的灵感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30.我们在说“幽默”“基因”“沙发”的时候,会想到它们 来自英语吗?总以为这就是中文,其实它们落地融入汉语中了。同样,老外在说“dimsum(点心)””kungfu(功夫)””gelivable(给力)”时,他们也用习惯了,不会问这些词汇来自何方。这主要表明

A.文化在交流、借鉴、的过程中发展 B.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强 C.文化创新过程必须体现时代精神 D.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各自文化特征

31.全国政协委员在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呼吁,加大扶持力度,保护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这一建议是基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①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 ②在文化上不存在任何共性和雷同 ③可以展示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④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2.2016年4月8日晚,由辽宁芭蕾舞团演出的大型原创芭蕾舞剧《二泉映月》在四川泸州大剧院震撼上演。该剧将东方的二胡和西方的芭蕾舞结合起来,向观众们展示两种艺术形式的合璧之美,获得了酒城市民阵阵热烈的掌声。这告诉我们

①西方文化借助东方文化才能赢得中国观众 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③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④中国文化能够兼收并蓄、具有强大的包容性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33.不同时期爱国广义的表达方式则不尽相同,对于当代青年人来说,爱国都应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

①拥护祖国统一 ②拒绝外国文化的影响 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使爱国主义从具体到抽象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4.在当代,无论是面对自然灾害的考验,还是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新课题、新挑战,世界总能从中国人身上感受到一种巨大的力量,那就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这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精神

①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

②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③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④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5.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各地组织了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重走长征路是重要的活动之一。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历经全国14个省份,跨越数万里土地,历经艰难险阻,战胜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和的自然环境,打开了中国抗日革命的新局面,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开展纪念长征胜利活动旨在

①弘扬长征精神 ②引导人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开创未来 ③抵制西方敌对势力颠覆我国的政治图谋 ④让中华民族世世代代铭记民族仇恨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30分)

36.简答题(5分)

中国人喜欢茶,而法国人喜欢葡萄酒,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

请回答:为什么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怎样的?

37.辨析题(8分)(请结合材料辨析)背景:2015年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会徽是在奥运五环的基础上、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的创新,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体,将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人书一体,“冬”字下方两点顺势融为2022,生动自然。既展现了冬季运动的活力与激情,又将中国文化、体育和奥林匹克精神相融合,是中华文化和国际风格的完美结合。

辨题: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唯一途径。

38.分析说明(要求紧扣题意,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10分)

2016年10月22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党和国家领导人指出:“今天,我们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长征。在新长征的征途上,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在新长征的征途上,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

39.实践与探究(要求根据题目进行相关探究,恰当使用术语,条理清楚。7分)

2015年10月13日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在京召开。习近平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把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转化为亿万群众的生动实践,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要持续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他们是:只想着救人的“最帅潜水员”官东;把诚信正能量融入工作生活顺斋糕点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世福;在尽孝中成长的坚强“80后”孝老爱亲道德模范陈明;3次只身援藏被称为“最美导游” 的广西桂林市导游协会会长刘萌刚„„

围绕全国道德模范的事迹,某中学高二年级同学开展了探究性学习活动,现在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活动。

1、请你为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1分)

3、诚信、孝老爱亲、爱岗敬业等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比如“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探究,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6分)

第四篇: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腾八中2015—2016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 史 试 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宁波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1984年离乡多年的世界船王包玉钢回到宁波访问,在天一阁看到了馆藏的《包氏家谱》,意外发现自己是包拯的第29代嫡孙。这段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 2.“汉承秦制”却不断创新。属于汉朝创新的监察制度是

A..丞相制度

B .察举制度 C.刺史制度

D. 内阁制度 3.下列说法与朱元璋有关的是()

A.废出丞相制度

B.创立军机处以加强君权 C.开创内阁制以辅助丞相 D.结束科举制以促进民主 4.丞相制度在隋唐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这主要是指()

A.设立三省,分散相权 B.设立参知政事,分割相权 C.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D.设立内阁,强化皇权 5.下列有关太平天国的史事中,能够体现发展资本主义设想的是()A.定都天京 B.进行北伐 C.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D.颁布《资政新篇》

6.蔡元培在一幅挽联中写到:“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中国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他悼念的是()

A.林则徐 B.康有为 C.孙中山 D. 鲁迅

7.作为台湾附属岛屿的钓鱼岛,历史上很早就属于中国管辖,这一点可见之于中日史籍图志,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近代日本通过哪个不平等条约强行割占了钓鱼岛()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8.在古代史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甲戌,命浙江行省明年漕运粮二百八十万石赴京师”。该史书有可能是()

A.《汉书》 B.《旧唐书》 C.《宋史》 D.《元史》

9.1895年对于中国来说是屈辱与动荡的一年。假设你这一年生活在台湾,你可能参加哪支队伍与日本作战()

A.左宗棠的部队 B.徐骧或刘永福的部队 C.邓世昌的舰队 D.唐景松的部队

10.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

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的伟大传奇.。”他说的“伟大传奇”是指()A.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B.二万五七里长征 C.取得抗战胜利 D.千里跃进大别山

11.“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度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 舵手一易

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会议是()A.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 瓦窑堡会议

12.1949年10月,面对新中国的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了自己 的心声,而这一句话也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被誉为“开国的绝唱”。“时间开始 了”是指()

A.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到来 B.进入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C.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3.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新中国成立 B.一届人大召开 C.三大改造完成 D.一五计划完成 14.“十年战争后,国共合作又„„抗日是中心,民主能自救„„”陈毅这首诗反映

了国共两党再度携手合作的有关事实。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于()A.北伐战争期间 B.十年内战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5.元代管理全国佛教僧徒和藏族军民政教事物的中央官署是()

A.中书省 B.宣政院 C.行中书省 D.理藩院

16.毛泽东和周恩来曾致函在上海的宋庆龄:“中国人民革命历尽艰辛,中山先生 遗志迄

今始告实现。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毛泽东和周恩来邀请宋庆龄参加的是()A.中国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D.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7.邓小平指出“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联邦制度,„„我们认 为这个

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这个制度”是指()A.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18.回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 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建立过程,可以得出的结论不包括()A.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核心 B.新中国的建立和党的领导是民主制度的基础 C.它们都属于建国初期中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D.中国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实现真正的民主

19.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说:“光靠我们党是治不好天下的。”建国后能体 现中国共产党上述思想的制度是()

A.民主集中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0.马克思提出:国家一切权利归属于广大劳动人民。这一思想在中国的实践表现 是()

A.确立政治协商制度 B.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C. 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创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1.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先进 的中国人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共同纲领》《五四宪法》三部法律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1912年颁布,由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制定的 B.《共同纲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C.《五四宪法》的颁布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D.三部法律在实践中都保障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22.在新中国政权建设过程中,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权都注意吸收民主党派和无 党派民主人士参加。以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为例,63名委员中有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30 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 人。这最能说明()A.中国人民此次站起来了

B.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已经确立 23.“一国两制”的提出最初是为了解决()

A.香港问题 B.台湾问题 C.澳门问题 D.国际问题

24.“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以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这一规定说明了“一国两制”()A.有了法律依据 B.构想正式提出 C.构想得到了成功实践 D.是改革开放的指导方针

25.“„„汪辜会谈,两度执手;九二共识,一生然诺”这里的“九二共识”指的是()

A.和平统一中国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一国两制”的原则 D.加强两岸合作交流 26.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依法治国方针”并将其写入宪法是在()

A.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27.1950年,北京军事管制委员会宣布:“废除某些外国过去利用不平等条约中所谓驻兵权在北京市内占据地面建筑之兵营。”这主要体现出中国的外交方针是()A.“另起炉灶”

B.“一边倒 ”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8.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出席的一次重大国际会议。这次会议

()

A.结束了中美之间的对抗 B.讨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 C.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D.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9.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原则.其中“存异”主要是指保留各国的()

A.风俗习惯 B.宗教信仰

C.社会制度 D.文化传统

30.在1971年的第26届联大上,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的主要国际因 素是

()

A.中日关系趋向缓和 B.中美关系趋向缓和

C.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 D.广大发展中国家力量的支持.:号考 题 答名姓 勿 请 内 线级班 订 装 校学腾八中2015—2016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 史 答 题 卡

注:请将选择题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利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材料二 第一条: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性的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决议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宪法修正案 材料四 1951年12月25日我国成立玉树藏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自治州,下辖玉树县(结古镇)等六县。请回答:

(1)简述1949~1956年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果。(10分)

(2)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有哪些新发展?(6分)

(3)材料四体现了我国的什么政治制度?这项制度有何意义?(8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以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 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台湾同胞怀着悲愤的心情奔走相告,“哭声达于四野”„„台湾国民党原老于右任在临终前写下《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惟有恸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材料三 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国家和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反分裂国家法》

(1)材料二中台湾同胞因何而悲愤?国民党原老于右任又因何而写下《望大陆》?(4分)

(2)材料三体现了中央政府为结束海峡两岸的分离状态而制定了什么方针?在实践中取得了什么重大成果?(6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祖国统一问题谈谈你的认识。(6分)

第五篇: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辽宁省锦州市实验学校2013-2014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

1“落后就要挨打” “弱国无外交”,这是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的警示。在中国近代史上,腐朽()

A、《望厦条约》 B、《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 D、《天津条约》

2、下列历史题材的影片,反映第二次鸦片战争史实的是()A、《林则徐》 B、《鸦片战争》 C、《火烧圆明园》 D、《甲午风云》

3、“万里出征,抬棺死战,驱外虏于西域,为民族第一功臣,此左宗棠也。”材料称赞左宗棠为“民族功臣”的依据是()

A、出使俄国,收回伊犁 B、查缴鸦片,虎门销烟 C、黄海大战,壮烈牺牲 D、痛击阿古柏,收复新疆

4、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日本极右势力为达到攫取钓鱼岛的目的,演出了一场捐资购买中国()

A、甲午中日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维护清朝统治 B、创办军事工业 C、开办民办企业 D、发展资本主义

6、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旗帜是

①民主 ②科学 ③自强 ④求富()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7、中国近代史有这么一个人物,他既代表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又创办洋务企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他是()

A、曾国藩 B、左宗棠 C、李鸿章 D、张之洞

8、中共“一大”选举的中央局书记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陈独秀 D、李大钊

9、新文化运动运动是()

A、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B、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青年学生的反帝爱国运动 D、反对北洋军阀的群众运动

10、很多同学都看过《秦始皇》 《汉武大帝》等历史剧,使主宰天下 的“皇帝”最终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是()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A、1905 B、1911 C、1914 D、1912 的清政府同外国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请你指出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钓鱼岛的闹剧。中国人民决不允许1894年的历史事件重演。这里的历史事件是指

11、某年的1月1日,南京城内张灯结彩,欢庆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一年是

12、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中搭配不正确的是()

A、李鸿章——洋务运动 B、陈独秀——新文化运动 C、孙中山——辛亥革命 D、胡适——戊戌变法

13、通常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其主要依据是()

A、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B、长期闭关锁国的状态被打开 C、英军对中国发动大规模的侵略战争 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14、毒品是人类的公害,联合国规定每年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被誉为“中国禁毒第一人”和“世界禁毒先驱”的近代伟人是()A、道光帝 B、林则徐 C、关天培 D、陈化成

15、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甲午中日战争 ②鸦片战争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④第二次鸦片战争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③④① D、②④①③

二、相关链接(每小题2分,共8分)

16、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是()

17、戊戌变法期间清朝的皇帝是()

18、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条约是()19、19世纪,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三、慧眼识图(共13分)20、看图,回答问题(6分)(1)、右图中的两个人物分别是谁?

(2)、他们是哪一派别的代表人物?

(3)他们发起的戊戌变法运动对社会产生的最大意义是什么?

2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根据以上图片判断反映的是哪次大会。说出这次重要大会召开的时间和地点。

(2)、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四、材料分析题(共14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fen)九十年以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精力。

——引自江泽民同志2001年10月9日的一次重要讲话(1)材料中的这场“革命”指什么?

(2)“先生”指的是谁?

(3)先生领导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有人认为“这场革命使中国近代史发生了第一次巨变”,为什么这样说?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5月3日晚,学生在北京大学法科礼堂集会。进步记者邵飘萍在会上报告了巴黎和会上中国失败的经过和原因,学生们听了悲愤交加,痛哭失声。一个学生当场撕下衣襟,咬破中指,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集会。他们高呼‘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一致要求承办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举行示威活动。” 请回答:

(1)五四运动的直接起因是什么。

(2)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这次运动的性质从材料中的哪一句口号最能反映出来?

(3)6月后,这次运动的地点与主力有什么变化?

(4)请简要说一说此次运动有何重要的历史意义?

(5)作为当代青年学生,我们应该向五四时期的青年学生学习些什么?

下载云南省腾冲四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无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云南省腾冲四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无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