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首批进驻上海自贸区具有物流背景的企业
【首批进驻上海自贸区具有物流背景的企业】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于9月29日正式挂牌。上海自贸区挂牌的同时,还公布了首批入驻自贸区的25家企业名单。这25家企业中有四家具有物流背景。一是上海亚太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该公司由中铁物资、中信证券以及上海乾洋投资管理公司联合投资创办。作为投资方之一的中铁物资集团有限公司总部设在北京,2003年改制以来,从“贸易+物流”逐步发展了“物流贸易、加工制造、国际业务、资本运营、集采代理、电子商务”六大业务。二是上海中盐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该公司由中国盐业总公司投资设立。中国盐业总公司创立于1950年,现为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国有大型企业。三是世天威(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世天威集团是荷兰物流业的龙头企业,始创于1847年12月,总部位于荷兰的港口城市鹿特丹。1895年,世天威创建了HANDELSVEEM B.V.以提供仓储服务,而后业务逐渐拓展到装卸和其他服务领域。目前,世天威在中国的主要业务是提供危化品和有色金属方面的物流服务。四是上海运力集装箱服务有限公司。由汇锝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宏世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联合投资的上海运力集装箱服务有限公司,未来业务主要是做航运服务的平台。投资方之一上海汇锝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5月,坐落于虹口北外滩航运和金融服务聚集区,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拥有人民币FFA业务和航运运价衍生品交易经纪资格的单位。从上述四家公司的投资方来看,首批进驻上海自贸区的物流企业仍以跨国公司和国资背景为主。(LHHX)
第二篇:自贸区背景材料
2.1 浦东新区近年来城市发展的趋势
2.1.1 浦东新区城市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在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和努力下,上海浦东新区在推进城市发展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一、国家支持上海加快“四个中心”建设,浦东“四个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进入加速推进期;
二、浦东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资源整合、功能拓展等联动发展效应将持续显现;
三、迪士尼乐园建成开园、商用飞机项目逐步投产,将对浦东进一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城市国际影响力提供有力支撑;
四、世博精神、世博理念、世博经验的延续和世博园区后续开发,将引领和带动浦东的品牌形象、服务功能和国际化程度加快提升。
浦东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任务依然艰巨,金融、航运等高端服务功能与国际先进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制造业领域还存在高端不高效的问题。二是社会建设相对滞后于经济建设,城市和生活功能相对滞后于产业和生产功能,城乡等多重“二元结构”矛盾交织,社会资源及配套设施总量不足、配臵不均,城市和社会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制约发展的瓶颈更加突出: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的刚性约束日益明显,商务成本相对较高,转型发展更加迫切;人才结构与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高端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缺口较大;政府职能转变仍需深化,符合国际惯例的经济运行机制尚不健全,创新创业活力不足,服务经济、创新经济、开放经济等方面的税制、管制、体制和法制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2.1.2 浦东新区城市发展方向
根据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对浦东的新部署和新要求,着眼于全市发展整体布局,以及新一届党代会提出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浦东要基本建成科学发展先行区、“四个中心”核心区、综合改革试验区和开放和谐生态区,全面建成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新城区。为此,浦东要努力在以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和新的突破:
一、经济发展的结构、质量和效益明显优化。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加快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成为体现结构、质量、效益,最具有综合实力的经济重地。
二、“四个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取得决定性突破。金融、航运、贸易中心的跨境资源配臵功能、综合服务功能显著增强,载体建设、机构集聚、环境营造加快推进,市场体系更加完善,先行先试取得新的突破,陆家嘴金融城基本建成,迪士尼乐园、商用飞机等重大功能性项目和世博地区后续开发、临港地区规划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三、创新驱动为主的增长模式基本确立。研发创新资源加快集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显著增强,创新型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建成创新型城区,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区。
四、以民生改善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取得更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社会事业主要指标力争达到全市平均水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住房保障更加完善,一批发展中积淀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
五、改革开放取得更大突破。综合配套改革的示范作用充分显现,轻型化扁平化的新型区域管理体制初步形成,符合国际惯例的经济运行环境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全球开放枢纽节点的地位更加突出,率先建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市场经济、开放经济、服务经济和创新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
六、城市现代化水平和人居环境质量显著提高。功能完善、产城融合的空间发展布局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居民交通出行更为便捷,生活便利化程度不断提高,国际化居住和商务环境进一步完善,多元文化交流更加丰富多彩,城区文明程度、市民综合素质和国际化素养不断提高,城市信息化和管理水平率先迈入国际先进城区行列,基本建成国际化的生态宜居家园。
2.2 自贸区建设为浦东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 China(Shanghai)Pilot Free Trade Zone ]是中国政府设立在上海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园区,属中国自由贸易区范围,涵盖了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具有三大特色:货物进出自由、投资自由、金融自由。该区域采取的特殊监管政策和优惠税收将对一国内的转口贸易、离岸贸易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是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并根据先行先试推进情况以及产业发展和辐射带动需要,逐步拓展实施范围和试点政策范围,形成与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建设的联动机制。
2.2.1 自贸区建设为浦东发展国际金融中心带来了勃勃生机。
在浦东自贸区的建设方案中,明确提出建立国内领先、国际接轨的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生态环境,加快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全面开放,推动金融服务业的全面开放。陆家嘴金融中心作为老一代浦东核心金融区域的杰出代表,主要致力于现有在岸金融中心的推进,而自贸区金融将以离岸业务、互联网金融、融资租赁、国际投资服务、全球贸易金融等新兴金融产业形态为主,集中精力发展人民币国际化中心区,尤其是创新性的新金融业态将受益于“负面清单”机制,形成强大的创新发展推动力。
随着“一行三会”金融支持上海自贸区有关政策细则和措施的相继落地,上海以自贸区为桥头堡,在跨境人民币投融资、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投融资汇兑便利化等方面迅速突破,大量企业因此得益。
上海海自贸区的金融创新和改革开放,成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力推手。2013年,上海市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量达到9149亿元,同比增长86%,在全国排位提升至第二位。目前,跨境人民币清算网络建设稳步推进,上海已成立了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工作筹备组,开展相关论证工作,并积极推动境外银行及机构在境内开立账户,进一步扩大全球结算网络的数量及覆盖面。
2.2.2 自贸区建设为浦东发展贸易中心进行了有益补充。
推动贸易转型升级是自贸区建设目标之一。自贸区实行的“六大领域服务业”的开放政策,暂停或取消投资者资质要求、股比限制、经营范围等准入限制措施(银行业机构、信息通信服务除外),营造有利于各类投资者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这种对于进入投资贸易领域的企业采取降低门槛的模式,能够刺激产业转型,实现服务行业的多元化发展。
自贸区实行的探索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构建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逐步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外商投资管理制度。与国际接轨的外商投资管理制度无形中成为浦东地区加大发展外商贸易的一个方向标。
鼓励跨国公司建立亚太区总部,培育贸易新型业态和功能,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加快提升我国在全球贸易价值链中的地位,深化国际贸易结算中心试点,拓展专用账户的服务贸易跨境收付和融资功能的建设目标,能够促进跨国公司在的蓬勃发展和各种新型业态的产业、产业链的全面提升,为浦东原有的发展模式提供更多有益形态的补充和借鉴。
2.2.3 自贸区建设为浦东发展航运中心开辟了新生之路。
自贸区在提升国际航运服务能级做了明确的发展方向:积极发挥外高桥港、洋山深水港、浦东空港国际枢纽港的联动作用,探索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运发展制度和运作模式;积极发展航运金融、国际船舶运输、国际船舶管理、国际航运经纪等产业。充分发挥上海的区域优势,利用中资“方便旗”船税收优惠政策,促进符合条件的船舶在上海落户登记。
浦东新区从港口、传统运输、装卸和服务方面占有非常高的比重,在上海整个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和集装吞吐量中占到80%以上的份额,但是从高端的现代航运服务点出发,浦东还需要进一步整合有关资源来发挥它的航运金融、综合服务和有关的综合优势来推动现代航运服务业的发展,才能带动上海整个国际航运中心整体的建设。自贸区对于航运服务方面的改革政策,针对吞吐量最大的几个港口实现创新发展模式,鼓励船舶的停靠和登记,在整合现有资源将上海航运优势发挥到最大化的举措中,不仅配合浦东新区加快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做出新的贡献,也会加快周边城市融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
2.3 自贸区建设与智慧浦东发展的契合点
上海自贸区是一个特殊的区域,一方面它具有自由贸易区域接轨国际、贸易自由、投资便利的特点,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受中国本土经济、地方政策的熏陶,是一个小上海的缩影。上海自贸区以其更开放、更接轨世界、更能吸收多方元素和富有上海本土人文经济特色的双重形象,能够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着上海浦东其他区域的发展,并为其规划和转型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自贸区的总体建设方案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改革方向,这和浦东的整体发展具有许多契合点。
一、推进贸易产业的结构调整。
积极培育贸易新型业态和功能,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加快提升我国在全球贸易价值链中的地位。通过自贸区和浦东其他区域的贸易互通作用,形成良性的产业链循环,提升产业链更新交替的速度,实现贸易产业结构的全方位调整。
二、加大“四个中心”的建设力度。
扩大投资领域的开放,提升国际航运服务能级,深化金融领域的创新,实现经济高速发展是自贸区的建设的重要之重。在国家各级的支持和鼓励下,智慧浦东围绕“四个中心”(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的奋斗目标,在经济战略布局上已经进行了一系列规划和调整。
三、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脚步。
提倡和发展软件信息、管理咨询、数据服务等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开展境内外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维修业务,加快培育跨境电子商务服务等功能,不仅丰富了产业链层次,也为浦东建设智慧城市、智慧产业提供了技术和人员的基础保证。
第三篇:上海自贸区总结
2015年标准化制度改革情况
市质监局
上半年,标准化制度改革情况进展顺利,现将有关改革事项总结如下:
1.改革事项名称:企业产品标准备案
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关于在部分省市开展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公开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认真开展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试点工作,引导企业进行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公开。自2015年起,办理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的企业,积极引导企业利用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公开系统办理企业产品标准的自我声明公开工作,自我公开声明完成后视为企业完成企业产品标准备案工作。
第四篇:上海自贸区企业年报公示问题解析
上海代理注册公司:http://
第五篇:1上海自贸区政策解析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于9月29日开始正式运行。为充分认识上海自贸区政策内涵及运行机制,准确把握当前形势,促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市政府办公厅、市商务局特邀国家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原副院长陈文敬同志于11月7日上午在市政务中心作“中国(上海)自贸区政策解读与发展机遇分析”专题报告。
一、上海自贸区设立背景
大家都比较关注上海自贸区,不仅仅是我们国内在关注,国际上也非常关注。外国人关注上海自贸区有他的角度,有他们内在的一些考虑,他们也想搞清中国搞上海自贸区究竟是在做哪些方面工作?是一次真正的开放还是就在上海搞个动作?
从国际形势看,在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经济贸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和贸易大国,而且出口是世界第一。中国发展到今天,在世界和地区事务中的作用是不可忽略,不可小觑的。同时我们看到,在国际上,世贸组织谈判,多哈回合谈了十多年了,到现在也没谈出结果。美国一直想主导世贸组织,这就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现在的形势与过去乌拉圭回合的时候有所不同,那时候美国主导的力量非常强大,现在很多新兴国家在崛起,话语权增多了,在世界经济的份量加重了,发展中国家联合起来,声音就非常强大,有些事美国就不那么容易为所欲为,所以这么多年,多哈回合谈判没有结果,那怎么办?现在一种趋势就是由多边转向区域。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势头并没有发生逆转,依然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所以这个最基本的判断要有。
从国内的形势看,我们也可以看得清,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我们极大地释放了生产力,物质财富的增长非常的迅速。我们的经济发展迅速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这种发展又是一种粗放型的,是廉价的、低成本的劳动力,通过大量资源的消耗为代价来换取的。我们必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央已意识到这个问题,不再以GDP论英雄。习近平同志在二十国集团的峰会上就表态,不能靠政府的大规模刺激和直接干预来获得经济增长,要避免以经济增长速度论英雄,把增长速度适当降一点。但是从稳增长、保就业的角度来说,没有一定的增长速度,是很难实现我们就业目标的,还是要有一定的增长来保证就业,保障社会的稳定。所以,稳增长、保就业是我们当前新时期的新使命。最重要的一个是要调整结构,要转变我们发展的理念,是追求速度还是追求质量,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改革,30年的改革开放应当说我们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形成了不同层面的利益群体,要削弱一个部门的权力,那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包括上海自贸区,到目前为止很多的细则都没出来,为什么?放开一点东西放给市场,非常难。
因此中央现在提出一条叫“包容性发展”,就是要社会公正,所以制度上必须要改革。改革首先的切入点就是政府要放权,要简政放权,要把有些权力让给市场,国企要让利给民企,所以这场改革,我们讲为什么水深?因为已经到了一种利益固化的地步。因此无论是从整个国家发展的理念以及我们需要制度上进行的改革,都需要进行一个重大的突破,那么怎么去突破?抓手在哪里?放在什么地方?就选中了上海。
应当说,上海自贸区这个信息的发出到它的挂牌运行,到现在紧锣密鼓地出台相关的很多的东西,这是中央政府的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我发现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中国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也就是说就像习近平在新南巡的讲话当中说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李克强提出来改革也是红利。所以要坚持改革,要以开放促改革。
二、选择在上海设立自贸区的意义
在2010年,上海的生产力研究中心就提出了自贸区方案。为什么上海提出来,中央就能批呢?应当说上海市的领导抓得很紧,我曾经跟很多地方都讲过,就是任何一件类似东西,要上升到国家战略,一定是地方一把手工程,上海的一把手非常重视这事。温家宝同志对上海的方案有一个原则的意见,说原则同意,请商务部研究,刚开始他是让发改委牵头研究。李克强同志任总理后,也很支持,但要求改成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原来叫自由贸易区,让它改个名称。今年4月份,汪洋同志到上海就具体研究落实这件事情,让他们要以贸易投资便利化为原则,加快制定相关的措施、细则,制定总体方案。然后由商务部来牵头,20几个部委协调,搞这个方案,上海市有几十个局来研究这个事,研究具体的细则和框架,这才最后批准了。
设立上海自贸区不是搞一些新的政策洼地,而是着力于一种制度的变革和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叫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上海市提出方案后,温家宝就问上海市委书记究竟要什么?上海市的领导回答:我要制度,不要政策。不要政策要制度,这就对路了。如果先给你一个政策,之后你再要优惠政策,那中国就真是摆不平了。
设立上海自贸区,是打响了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第一枪,它的意义就在于,它要引领中国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它是新一轮的风向标。
三、设立上海自贸区的亮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突破了准入制度的瓶颈。这是过去不曾碰过的,我们在过去也没多想,但是西方一些发达国家频频向我们提出要求。其中两个词,过去我们很少去提,就是准入前的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准入前的国民待遇就是外国企业到中国来投资设立公司,或收购一个公司,或者是设立之后再扩大投资,要求享受不低于中国企业的待遇。过去不行,过去是你来我先审你,步步为营,哪一个阶段,事前事中事后都要审理。与这个紧密相连的就是负面清单,以前我们是(包括加入世贸组织)在协议当中采取正面力量的方式,就是我开放的时候能干什么,其他的不提就没有了,就像我们的营业执照一样的,规定你的经营范围,除此之外就不能经营,都是正面的东西。负面清单就是不让做的东西,这个不让做是指的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而这些不让你做的事是与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不相符合的。
第二,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降低准入门槛和企业成本。除了法律、行政法规有规定的以外,公司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不登记实缴资本,也不提交验资报告,更便利、简单化,而且取消了一些最低的注册资本的限制。也就意味着不限制,1元钱也可以。但是一般来讲,从企业的信用来讲,也不能说我真注册1块钱的,因为你真注册1元钱纯粹就是开玩笑,就是等着卖公司的名称。到目前为止,我了解到还没有1元钱的公司,要是真出现了,我倒觉得是一个突破,冲破了原有的思想禁锢的障碍和藩篱,它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说明是真的开放,它的意义是重大的。最近国务院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取消企业年检,试行年终报告公示制度,这就是该政策普照全国了。
第三,投资便利化。总体方案是以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一元来制定的,这是它的一大特点。政府对投资准入管理,由过去的那种注重事前审批,转向加强事中和事后的监管,它的这个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要实行备案制。实行备案之后,肯定会出现泉涌现象,就是现在大量的企业到哪里去注册,因为很放宽了,备案就行了,时间很短,过去大概将近一个月,二十八、九天,现在四天就完成了,而且还不受资本的限制。税收方面没有更多的东西,财政部、海关总署等刚发了一个文,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并没有特别的税收优惠政策。我们说上海自贸区不是一个新的政策洼地,重要的也不是有多少税收优惠,而重点在于制度上的创新。
第四,金融开放、汇率自由。资本项目的开放是一个很大的动作。我们资本项下羞羞答答那么多年,还没有一个像样点的部门开放,今天人民币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的国家已经把它作为储备货币,因为人民币的币值稳定,而且还不断升值,作为一个储备货币,它就像一个黄金一样啊,受市场的影响很小,虽然不是黄金,但它是一个硬通货币,拿着放心。资本项下的人民币自由兑换,是推动人民币走出去。是我们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的步骤和举措,就是告诉世界,告诉我们的国人,中国开始动手了,但是非常遗憾的是,金融开放是非常困难的,据我了解,到现在,连个像样的细则都没拿出来。
第五,超越了传统的海关特殊监管贸易区。从货物贸易扩大到了服务贸易,监管模式也从封闭式的管理改为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管理模式。应当说,过去我们始终在说是境内关外,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模式,但是我们实际上一线和二线都是管住的姿态。综保区刚刚开始,其他的出口加工区域也是放开的,说是放开,很严。它跟世界海关组织所界定的真正的一线放开和二线管住,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我们的传统就是我们现在执行的海关特殊监管区的这种模式和管理的方法。
第六,不同于香港、新加坡等自由港的模式。我认为有些东西一定要搞清楚,香港是一个经济体制的单独关税区,有些东西我们不能够完全地复制,从开放的角度来说你可以去接受一些东西,但是一定要了解,我们所做的上海自贸区,现在肯定是境内关外的,在我国关境领土上的一个特殊的区域,而不是一个单独关税区。如果你要搞各家自由开放那种单独关税区的话,那就等于我们搞得像香港、澳门那样,那最终中国会成为什么?是联邦?我认为中国不会搞这个,因为香港、澳门是一个历史的产物,它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产物,是我们一国两制的一个战略举措。
第七,改革创新成果和经验是可以复制和推广。这就像当年的深圳一样,对整个中国是有示范和引导作用的。
最后,讲几个试验区应当注意的问题。一是企业注册问题。大家看到了,我觉得它很有趣,将来你注册的企业非常有限,现在还是在几个监管区之内,另外在一个监管区内开放的服务业,将来和制造业的混杂在一起之后,会形成非常混乱的局面,这个东西监管起来的难度很大。我还不知道,将来它对综合性的、金融类的、服务类的很多东西怎么监管,这对海关是一个新问题也是一个挑战。二是资本项目开放的问题。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说,现在人民币升值了,而美元的贷款利率低于人民币的成本,这种状况下,美元会流得快,这跟我们说的要推动我们的人民币走出去,初衷是不一样的,因为现在美元的贷款利率很低,大家肯定美元会流过来。所以现在美元大量流过来,将来你怎么应对,这也是一个大的问题。三是你如何处理好已经签订的FTA(自由贸易协定),和未来我们将要签订的这种FTA的这些关系。像CEPA,虽然里头有一些注解,讲这个CEPA或者我们签订FTA的时候,如果它可以享受这个东西,但是如果我们签订的东西比这些还优惠的,处理起来就很复杂,这个关系一定要处理好。包括同香港,在上海搞自贸区对香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项目都跑上海了,对香港全球性的金融中心肯定会有影响。但这次博彩业没搞,这对澳门可能是一个利好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