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三体育中考训练存在的问题分析
初三体育中考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长安初中
陈晓磊
自2011年2月开学以来,学校针对初三中考体育考试,组织制定了训练计划,并充分利用晨锻、大课间对初三学生进行统一训练,体育课时间加强技术指导。经过二周的训练期,从第一轮的测试结果来看,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成绩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但还有大部分的学生距离自己的目标相差较远。
一、从这两周的体育训练过程中总结,目前我校训练工作存在着如下问题: 1、1000m、800m:
从最初的摸底成绩,到第一轮的测试成绩,每个班级还有10人左右不能达到基本底分—5分。分析原因如下: ① 基础较差:
这部分的学生在以往的中长跑训练过程中没有认真的参与到其中,放任自己,导致现在的身体耐力素质较差。② “极点”现象出现后,不能坚持:
这部分学生的忍耐力较差,在训练的过程中遇到此现象后,就停下来走步,不再肯跑步行进,因为不能坚持,从而导致成绩一直不能提高。
③ 体重超重现象:有一部分学生从测量的身高、体重比例来看,未达到肥胖指标,但体重也存在超重现象,从而就影响他在跑步过程中迈步困难,步频较慢,就算再大的训练强度,成绩也一直不能提高。
2.篮球运球、排球垫球(2.1)篮球运球:
此项目是近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项目,应该说学生的基础是比较好的,但从学生的选项中来看,都是不能完成排球垫球动作的学生。这也导致该选项的学生技术动作参差不起,普遍男生较好,女生较差。从技术动作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① 男生在绕杆时采用换手动作,但左手控球技术较弱,容易掉球;女生则不能够采用换手动作。
② 女生在运球过程中,不能快速的向前运球,球的落点不能很好的控制,容易游离,绕杆技术较差。(2.2)排球垫球:
我校自编的排球素质操中就涉及了排球垫球这一环节,所以每班选此项目的人数占26人左右,从第一轮的测试情况分析来看,每班只有5人左右不能完成30个,其主要问题是垫球手型的控制能力不强,还需加强。
3立定跳远、跳绳:
(3.1)立定跳远:
选此项目的全校只15人,且全部是不会跳绳的男生。从目前的训练情况来看,普遍腿部力量教弱,腰腹力量需加强。
(3.2)跳
绳:
在此项目中,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体能较差。在跳至45秒时,有一部分学生已经没有体能再继续快速的跳完1分钟了。假如一节课安排3组跳绳的训练量,则每一组完成的质量下降的幅度较大。第二、手臂摇绳的频率不能自始至终一样。
二、学校组织管理工作:
(1)作为一所农村学校里唯一的专职体育教师,那么在很多工作上,兼顾的就不是很全面了,例如:课堂上的训练教学、制定训练计划的完整性、运动项目技术动作的改进、如何提高学生的训练效果等一些专业知识上,就不如其他学校做的那么到位了。
(2)学校领导及各班班主任的协助: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直接管理者,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更加切实的加入到体育训练计划的实施中,协助体育教师。(3)学生锻炼意识加强。
① 学生中存在文化成绩差异,一部分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在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体育基础不理想的情况下,对体育训练抱有放弃的态度。② 学生在教学训练中对动作机械的重复,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间接影响了体育训练的效果。
第二篇:初三体育中考训练存在的问题分析
初三体育中考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江口县第三中学
艺体组
中考体育政策坚持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能够增强人们对体育课和学生体质的重视程度,以及促进学生体质的提升等。中考体育政策难以走出应试教育的思维框架,不能满足学生个体差异的需要。要促进中考体育政策运行必须从增强对体育重要性认识、加大体育投资、坚守公平原则等方面做起。学生身体素质的切实提升有赖于整个社会的教育观念的变革,要实现这一目标还任重道远。
一、问题的提出
把体育作为一项升学考试科目,在1990年国务院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第九条“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中就以条例的形式被明确规定了下来。1993年国家教委又颁布了《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试点工作方案》,同年全国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了升学考试体育试点。至此,学校体育工作得到了国家政策层面的极大支持和保障。而且,伴随对学生体质和学校体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的增强,2006年和2007年又先后颁布了《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两个文件,把学校体育工作又提升到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其中,中考体育政策就是体现国家重视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个方面。然而,纵观中小学学校体育的现实状况,把体育列入中考考试科目成为当前教育领域内的一个热点问题,伴随这项政策的实施,滋生出了一系列相关的问题。中考体育政策作为一项考试政策有其积极的意义和价值,但也存在局限性,探讨中考体育政策的能为和难为问题是进一步完善和推进这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将体育课的课时用于其他学科教学,学校体育工作受到了严重的削弱,学生体质出现明显下降。为改变这一状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部门决定开展体育考试的试点工作。1979年4月,上海崇明中学进行了体育考试的尝试,至1981年,全国已有上海、北京、山东、河南、辽宁、湖南等6个省市进行体育考试试验工作。1990年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把体育作为升学考试科目规定了下来。从现实状况来审视,当前学生的体质问题也确实令人堪忧,把体育作为考试科目是一种理性的选择。“从1985年开始,中国进行了四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调查显示,近二十年来,中国青少年的体质正持续下降。2005年,北京市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表明:北京学生的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持续下降,中学生血压偏高的比例超过一半,高中生超过了60%;学生肥胖率比5年前增长了50%,学生视力低下检出率为52%,其中初三学生接近70%。专家指出,缺乏锻炼是导致我国青少年体质呈逐年下降趋势的直接原因。”[1]可见,从把体育列入考试科目的初衷看,它是起到纠偏的作用,在于纠正忽视学生身体锻炼的教育弊端,促使教育要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二)有助于体育教学观念的转变
思想观念是行动的指南。而体育教师和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与教育政策有紧密联系,教育政策能够直接影响他们的思想观念。中考体育政策未实施前,体育课在中小学不大受到重视,体育课基本上是玩耍的时间,尤其在农村学校,以及偏远地区的学校,体育课基本上是放养式管理。但是,中考体育政策的实施,使得体育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观念会发生转变。体育教师会把对体育课的无所谓的态度
二、中考体育政策能为的方面
(一)坚持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和精神,中考体育政策的出台贯彻的是这一基本精神。从历史上审视,自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停止了有升学任务的初三和高三毕业班的体育课,转变成上好体育课很重要的态度。体育教师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中考体育成绩,他们会积极投入精力进行体育教学研究,研究教学方法,探讨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点,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原理来设计教案,精心备课,安排体育课堂内容,以及如何有效地教授学生掌握一些体育技能技巧。对于学生来讲,把体育列入中考意味着体育考试成绩成为毕业和升学的依据,上好体育课会增加自己毕业和升学的砝码。出于这种考虑,学生就会重视体育课的学习,积极进行体育锻炼,转变体育课只是玩的想法,把掌握一些体育技能技巧作为体育课堂学习的目标。体育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观念的这种转变会直接促进体育课堂管理的改善和体育教学效果的提升。
领导支持顺利开展,体育教师在课余组织学生进行体育训练还有津贴补助;而且,期末考试前,音乐和美术课要提前结束,但要求体育课不能停,尤其是对初三体育课的重视程度更高,保证学生早晨和下午各有半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另外,随着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的提升,体育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也逐渐提高,他们的工作价值的重要性也得到了承认。
(五)促进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
中考体育政策的实施使得学校体育工作得到了重视,学校用于体育方面的经费投入能够得到保障,体育活动设施等都到位,学生的体育锻炼活动时间得到保证,这样,就能够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中考体育促使学校和学生要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在狠抓文化课学习的同时不能忘记身体锻炼,把文化课学习与身体锻炼合理有效地结合起来,以体育促智育和德育。关于德智体关系的问题,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早就指出,“体者,为知识之载而为道德之寓者也。其载知识也如车,其寓道德也如舍。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儿童及年入小学,小学之时,宜专注重于身体之发育,而知识之增进道德之养成次之。”体育是其他各育发展的前提,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升能够促进其他方面的成长和发展。对于要参加中考的学生来说,越接近中考,他们的心理压力越大,非智力因素对于中考的作用就越大,通过体育锻炼可以缓解压力,调节情绪,增强自信,以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去迎接中考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增强了对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
在长期的中小学应试教育体制下,智育的作用被无限地放大,几乎成为了考核学生的唯一指标。就这样,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发育发展状况被忽视了,甚至是学生以牺牲身体健康来换取文化知识课成绩为代价的现象比比皆是。中小学生的近视率逐年攀升,脊椎弯曲等现象也很多。减负的呼声很高,但始终得不到根本的改善,学校为了提高成绩,只能从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做起,据统计,现在的中小学生的睡眠严重不足,这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身体和智力发育和成长。在这种形势下,中考体育政策的实施在一定意义上能够增强社会、学校、家长对学生的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促进学生身体锻炼活动的积极开展。现在,各个社区基本上都有一些体育活动场地和基本的体育锻炼器材,为学生在闲暇时间进行锻炼提供了场所和设施上的方便。而且,随着《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两个文件精神的落实,各个中小学也都积极行动起来,保证了学生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让学生快乐地进行体育锻炼以调节和丰富学生的学校生活,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对于家长来讲,他们也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在中考体育的压力下,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够在体育上不落后还不惜重金聘请体育家教,希望通过对孩子的专门辅导来让孩子掌握体育技能,增强孩子的身体素质了。
三、中考体育政策难为的方面
(一)考核项目难以照顾到不同学生的需要
把体育列入中考之中,但中考体育考什么也关系到中考体育政策制定的初衷和意图的实现。中考体育项目不能说全国,只能是一个省基本上是统一的。从对山西省中考体育项目设置情况来看,从1997年到2003年中考体育成绩占30分,项目有立定跳远,50米跑、投铅球,测试结果以分数呈现。从2004年起开始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考体育项目改由身高体重(10分)、肺活量(20分)、50米跑(20分)和1000米跑(男)或800米跑(女)(30分)四项组成,总分为80分,测试的最后成绩按A、B、C、D的等级呈现。学校和体育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中考体育成绩,就只在要考核的体育项目上下功夫,集中训练这些项目,而忽视其他体育项目的训练使得体育课成了纯粹为应试而进行的课程,造成体育课枯燥无味和学生对体育课丧失兴趣。更为重要的是,固定的中考体育项目没有照顾到学生身体特点上的个别差异,从而挫伤了部分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比如,个子矮的学生铅球可能投得不远,但他们的平衡性可能会较好,走平衡木的成绩可能会好些。还有,学生对体育也有自己的兴趣和偏好,学生有兴趣的项目肯定有助于他们获得良好的体育成绩,固定的体育考核项目忽视了学生的个体需求,也会导致部分学生对中考体育产生不满情绪,从而不能积极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定考促使定教,逼使定学,(四)能够改善体育课在中小学中的“副课”地位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体育课在中小学被称为“副课”,而不能与语、数、外等“主课”获得同等的重视。这种观念不仅左右着学校的课程安排,还深深地嵌入了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意识深处,从而左右着他们的行为选择。受这种观念的影响,体育课的课时在学校的课程安排中往往会被其他“主课”挤占,体育课的课时被压缩。而且,临到考试,学校一般会要求体育课提前结束,把课时转让给其他文化课,教师和学生也一般都持默认态度。中考体育政策的实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体育课在中小学中的“副课”的地位,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学校领导会把体育课放到关系学校发展的重要位置上来。据一位在初中体育教师反映,自从中考体育政策实施以来,他们学校的体育工作受到了学校领导的重视,学校的各项体育活动都能够得到88 学生的兴趣、爱好、技能只停留在体育中考项目上。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受到打击,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定考导向的作用,约束学生的体育个性化发展。育环境下,人们往往容易走入本末倒置的思维胡同,过分注重考试分数而忽视学生的身心成长和发展,流传的“分、分—学生的命根”的说法就是这种思维定势的最形象的说明,学校、教师、家长往往会把分数作为衡量体育教和学的唯一标准,而对学生心灵和精神的成长漠不关心,置若罔闻。哲学家康德在一个多世纪以前就向世人发出了“人是目的”的宣言,“人,实则一切有理性者,所以存在,是由于自身是个目的,并不是只提供这个或那个意志任意利用的工具,因此,无论人的行为是对自己的或是对其他有理性者得,在它的一切行为上,总要把人认为是目的”[6]。所以,中考体育仅仅只是一种手段而已,而目的在于学生的身心和谐健康的成长和发展,学生的发展才是一切体育工作的目的所在。基于这种认识和理念,中考体育要淡化分数的影响力,而把学生的发展提高到工作的重心上来。
(二)考核过程中难以杜绝人为因素
中考体育政策运行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考核。从组织形式上来看,文化课考核是在室内进行的,容易组织得有序,而体育考核是在室外进行的大型活动,组织起来难度比较大,正因为组织的难度大里面就有许多人为的因素难以避免。陕西省的一个县级教育局在组织中考体育考试时为了杜绝作弊现象,曾经邀请当地武警来进行体育测试,但是,作弊问题仍然层出不决,难以杜绝。其实,有关中考体育作弊问题在社会上的争议很大,中考关系到一个人是否能够升入高中以及升入什么样的高中,所以,学校、家长都不敢轻视,不希望在体育上失分而导致他们想法设法疏通关系,找后门在孩子的体育考试上做文章。一位家长就告诉笔者,他孩子体育不行,他为了给孩子提高体育成绩,曾经就花钱请客走后门,才没让孩子在体育成绩上拉分,顺利升入了高中。而且,虽然明文规定因病或残疾不能参加体育测试的学生,可以由医院开证明免试体育,但是,一些身体素质比较差而没有疾病或残疾的学生或在家长或在教师的安排下开了医院证明而被免试。本来参加体育考核是学生的一项权力,但为了升学,这些学生的考试权力却被剥夺了。“中考体育加试中的弄虚作假,从本质上讲是学校体育诚信缺失的表现。这就要求我们的体育管理者应对学校体育中各种丑恶的东西,加大打击力度,利用法律的、行政的、道德的、舆论的手段扶正祛邪,积极营造有利于诚信教育的学校体育氛围,使整个学校体育形成一种追求真、善、美,打击假、恶、丑的良好氛围。”[3]中考体育考核中的人为作弊现象不仅有失诚信,而且也不符合社会正义的要求。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指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象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因此,正义否认为了一些人分享更大利益而剥夺另一些人的自由是正当的,不承认许多人享受的较大利益能绰绰有余地补偿强加于少数人的牺牲。”[4]按照罗尔斯的观点,中考体育政策的制定必须体现正义的价值,坚守公平原则,能够实现每个学生的自由和权利。而且,不仅中考体育政策制定本身应该坚守公平原则,而且该项政策的执行也要坚守公平的原则。如果一项政策本身是公平的,而不能公平地执行的话,那它自身的价值也不能得到应有的体现。中考体育考核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就是不能公平执行中考体育政策的体现。
四、促进中考体育政策运行的对策
(一)切实转变观念和增强对体育重要性的认识是基础
要使得中考体育政策顺利运行就必须转变对体育的传统观念和增强对体育重要性的认识。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下,体育作为中小学的“副课”,被置于受轻视的地位,这导致学生的发展失衡,体质下降,近视、肥胖等比率增高,而阻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前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非常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体健康,他认为,学生的文化课学习和思想认识的进步都与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有关,当他们的身体发育和成长处于良好状况时就能够促进其文化课学习,他们的精神思想面貌也会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之中。所以,学生身体的健康成长是他们其它方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把体育置于“副课”的地位是对这一前提的否认,而要切实促进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就必须改变对体育的传统认识,从而把体育真正放到关系学生整体发展的地位上来。对体育重要性的认识不仅关涉教育主管部门在整体教育规划中对体育工作的部署,还关涉到教师、家长以及学生自身对体育的认识以及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的增强。事实上,把体育列入中考之中,在本质上也就是为了增强对体育的重要性的认识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二者之间互为因果,是相互促进和相辅相成的。
(二)加大对体育工作的经费投入是保障
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同样,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也要依赖于必要经费的支持和保障。从总体上来讲,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教育上的投入比例还相当小,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投入还严重不足,在偏远地区的学校还存在危房以及必要的教育设施匮乏的状况。而且,随着中小学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费用管理制度的改革,用于体育工作的公用经费吃紧,从而也制约着对体育工作经费投入。但是,从整体和全局出发,教育是一个民族振兴和发展的基石,具有战略地位,国家加大教育投入理所应当,而且,只有整体的教育投入数额增大才能谈得上体育经费的增长。从微观层面来讲,在一个学校的范围内,要保障学生有充足的体育活动场地以及进行体育活动的必要
(三)难以处理中考体育中手段和目的的关系
中考体育是以考试的形式来考核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的发展状况,它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思维框架。在中考体育政策出台后,“体育课得到了空前的重视,随着分值的提高重视程度无疑也将提升,可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体育不是为学生的健康,而是迫于升学压力而为之,学生的体育锻炼也会因此变味儿。”[5]体育考试仅仅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在于学生生命整体的成长和发展,认清这一点是贯彻中考体育政策精神的核心。然而,在应试教
设施,如篮球架、羽毛球、跳绳等,而且,学校管理者要充分肯定体育教师的工作价值,给予他们与文化课教师同等的课时待遇,以提高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从而使得学校体育工作顺利开展。
教师为提高体育成绩专门训练考核项目的弊端,也能够做到对学生差异性的照顾和提高学生锻炼积极性,从而真正实现中考体育旨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初衷和意图。
(三)坚守公平原则是前提
罗尔斯认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原则,那么,中考体育政策的制定必须体现正义的价值,坚守公平原则,能够实现每个学生的自由和权利。这就需要政策的制定者要充分考虑不同类别学生的特点,要兼顾所有学生,所制定的政策不能偏向一些学生而忽略另一些学生,要使他们的利益都得到实现。而且,不仅中考体育政策制定本身应该坚守公平原则,而且该项政策的执行也要坚守公平的原则。如果一项政策本身是公平的,而不能公平地执行的话,那它自身的价值也不能得到应有的体现。中考体育考核过程中出现的作弊现象就是中考体育政策执行没有坚守公平原则的体现,这既影响了该项政策初衷和意图的实现,也使得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对它产生质疑和反感,导致了不良后果。所以,要坚决杜绝任何作弊现象,坚守公平原则才能促进中考体育政策的顺利实施。
五、结论
把体育列入中考在历史和现实中都有其存在的依据。中考体育政策是基于对学生身体素质发展被忽视的事实而提出的,它在一定意义上有助于这一状况的改善,以及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然而,在应试教育状况还难以改变的情况下,中考体育也滋生出了体育考试作弊等问题,而且固定的体育考核项目也难以满足学生的个别差异,更为严重的是,中考体育中手段与目的倒置,过分重视分数而忽视了学生生命成长本身。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升是有赖于整个社会的教育观念的改革,中考体育政策难以取得应有的实效。这正如“有专家认为,引导青少年加强体育锻炼,从而增强身体素质,是一项系统工程,指望将体育纳入中考这一举措来完成这个任务是不切实际的,还需标本兼治才能逐步加以解决。”[7]因此,要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完成这一任务,还任重而道远。
(四)考核项目选择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是 根本
从现有的中考体育考核项目来看,一般都是规定了三项或四项考核内容,如50米跑、立定跳远等,这样的设置导致了不良后果。中考体育项目的设置应该照顾到具有不同身体特点的学生,应该让他们都能够发挥出自己的特长,取得满意的成绩。所以,中考体育项目的选择应该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按照中考体育政策的精神设置尽可能多的考核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长和爱好在不违反中考体育政策的条件下选择自己要参与考核的项目。这种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避免学校和体育 自2015年3月开学以来,学校针对初三中考体育考试,组织制定了训练计划,并充分利用晨锻、大课间对初三学生进行统一训练,体育课时间加强技术指导。经过二周的训练期,从第一轮的测试结果来看,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成绩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但还有大部分的学生距离自己的目标相差较远。
一、从这两周的体育训练过程中总结,目前我校训练工作存在着如下问题: 1、1000m、800m:
从最初的摸底成绩,到第一轮的测试成绩,每个班级还有10人左右不能达到基本底分—5分。分析原因如下: ① 基础较差:
这部分的学生在以往的中长跑训练过程中没有认真的参与到其中,放任自己,导致现在的身体耐力素质较差。② “极点”现象出现后,不能坚持:
这部分学生的忍耐力较差,在训练的过程中遇到此现象后,就停下来走步,不再肯跑步行进,因为不能坚持,从而导致成绩一直不能提高。
③ 体重超重现象:有一部分学生从测量的身高、体重比例来看,未达到肥胖指标,但体重也存在超重现象,从而就影响他在跑步过程中迈步困难,步频较慢,就算再大的训练强度,成绩也一直不能提高。
2.篮球运球、排球垫球(2.1)篮球运球:
此项目是近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项目,应该说学生的基础是比较好的,但从学生的选项中来看,都是不能完成排球垫球动作的学生。这也导致该选项的学生技术动作参差不起,普遍男生较好,女生较差。从技术动作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① 男生在绕杆时采用换手动作,但左手控球技术较弱,容易掉球;女生则不能够采用换手动作。
② 女生在运球过程中,不能快速的向前运球,球的落点不能很好的控制,容易游离,绕杆技术较差。
(2.2)排球垫球:
我校自编的排球素质操中就涉及了排球垫球这一环节,所以每班选此项目的人数占26人左右,从第一轮的测试情况分析来看,每班只有5人左右不能完成30个,其主要问题是垫球手型的控制能力不强,还需加强。
3立定跳远、跳绳:
(3.1)立定跳远:
选此项目的全校只15人,且全部是不会跳绳的男生。从目前的训练情况来看,普遍腿部力量教弱,腰腹力量需加强。
(3.2)跳
绳:
在此项目中,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体能较差。在跳至45秒时,有一部分学生已经没有体能再继续快速的跳完1分钟了。假如一节课安排3组跳绳的训练量,则每一组完成的质量下降的幅度较大。第二、手臂摇绳的频率不能自始至终一样。
二、学校组织管理工作:
(1)作为一所农村学校里唯一的专职体育教师,那么在很多工作上,兼顾的就不是很全面了,例如:课堂上的训练教学、制定训练计划的完整性、运动项目技术动作的改进、如何提高学生的训练效果等一些专业知识上,就不如其他学校做的那么到位了。(2)学校领导及各班班主任的协助: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直接管理者,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更加切实的加入到体育训练计划的实施中,协助体育教师。(3)学生锻炼意识加强。
① 学生中存在文化成绩差异,一部分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在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体育基础不理想的情况下,对体育训练抱有放弃的态度。② 学生在教学训练中对动作机械的重复,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间接影响了体育训练的效果。
第三篇:初三体育中考训练总结
初三体育中考训练总结
时光荏苒,转眼间初三工作已经结束,一年来,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和体育组其他教师的帮助协作下,初三体育训练工作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绩,回想一年来和学生一起顶风冒雨,同甘共苦的日日夜夜,感觉确实有许多值得留恋的东西,现将工作中的一些心得和不足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抢前抓早
每年新学年开始,学校的重点工作都是迎接新生入学和筹办我校的体育节,初三训练一般在此后进行,但今年初三体育考生身体素质普遍较差,底子薄,为此,我找到了主管初三的如辉主任和洪波校长,向他们反映了这种情况,想要提前训练,几位领导给予了大力支持,开学第一周训练队便组建起来,抢得了训练时间,为以后的训练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严格管理,率先垂范
大量实践证明,一个队伍想要取得好的成绩,必须有一个严格的管理,为此,在训练之前的动员会上,我就制定了比较详细的管理制度,对训练时间、训练课上以及对场地器材的爱护等方面都提出了细致的要求,使学生对我们这个队伍的纪律有了一个明确的了解。虽然有了纪律约束,但有些学生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格,时常有意无意地违反规定,针对这种现象,我首先严格要求自己,每天早来晚走,做学生的表率,建立起了良好的师生关系,然后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耐心细致地做他们的思想工作,经过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确保了训练工作能够顺利、高效地进行。
三、科学训练,悉心指导
初三体育考生参加术科考试需要考三项身体素质,分别是100米、铅球、立定跳远。要想在短短的看似一年,其实不足八个月的训练时间里迅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自己理想学校的术科录取分数线,难度可想而知。因此,必须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周密的训练计划。制定这样的计划对教练来说也是一个考验,训练量小了,身体素质提高不明显,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强度大了,身体恢复不过来,影响第二天训练,还容易带来伤病。而且每个学生的优势项目也不一样,有的学生铅球成绩好,100米和弹跳差,有的学生弹跳好些,铅球成绩差等,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是给不同类型的学生制定了不同的训练计划,然后在每天的训练结束后及时反馈,询问并记录下每个学生的训练感受,及时调整训练的量和强度,经过努力,短时间便制定出了比较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让学生能够吃的饱、吃的好。对于技术含量要求较高的项目,如铅球,我采取统一讲解和个别指导的方法,给学生分析原地推铅球的技术动作,耐心细致地讲解动作方法并准确地示范动作,使学生在短期内便建立了正确的技术概念,但我发现有些同学在实践中动作变形,通过分析我认为是这些同学的绝对力量和腰腹肌力量弱引起的,为此我决定给他们吃小灶,加强上肢和腰腹
肌力量,经过一段时间的有针对性训练,这些学生的铅球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对于那些100米成绩较差的学生,我主要在提高他们的步长和步频上下功夫,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
一年来,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在今年的体育术科测试中,我校的体育考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有7名考生均达到术科录取分数线,文化科分数线也上了线,因此均被东中录取。各项指标和兄弟学校相比都较好,圆满地完成了学年初学校工作任务。
四、分析不足,找出差距
东中今年术科考试也采用高考封闭场地形式进行,要求非常严格,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许多学生在测试中出现违例,影响了大多数学生的正常发挥。这也给我们教练员提出了警示,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动作更加规范,细节的把握上更加严格。同时也要加强心理素质训练,让学生学会在测试中调节好自己的心理,克服紧张情绪,能够随机应变,力争超常发挥自己的水平。
以上是本人对一年来初三体育训练工作的点滴体会,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第四篇:初三体育中考训练作文
初三体育中考训练作文
初三体育中考训练作文1
我和体育有着不解之缘。小时候,爸爸妈妈很忙,没时间管我。这给了我大量的时间自由玩耍,使我拥有了健康的体魄。
每天一大早,我便出去。爬山是我最喜爱的运动。我常常和小伙伴比赛,看谁第一个爬到山头。大家追着赶着,唯恐落后。当爬到山头时,大家都很快乐。这既锻炼了身体,又巩固了友谊。站在山上,四下眺望,感觉好极了。休息片刻,大家又回到山下。这时来一次游泳比赛是必不可少的。大家扑通扑通跳下河,有的自由泳,有的蛙泳,有的仰泳,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的`身体在玩耍中变得强壮,为以后的体育运动打下了基础。
上了小学,我和体育有了进一步的接触。体育老师告诉我,体育的魅力,不只是让人拥有健康的体魄,敏捷的身手,她还让人拥有宽广的胸怀,崇高的理想。要记住,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从此,我爱上了体育。我爱上了打排球,一下课,我就冲出教室,打起了排球。你来我往,几个回合下来,真是痛快。上课了,大家都依依不舍的回到教室。后来,我爱上了打羽毛球。我刻苦训练,挥汗如雨,虽然很辛苦,但是看着羽毛球上下翻飞,来回飞舞,我很满足。值得骄傲的是我代表学校参加了比赛,获得了许多奖杯。记得一次比赛时,我发烧了。老师劝我不要比赛了。但是,我坚持比赛,最后不仅得到了冠军,还得到了对手的尊重。再后来,我爱上打篮球,踢足球。总之,所有的体育运动,我都喜爱。
现在,工作了,打球的时间少了。但是,我对体育的热爱丝毫不减。只要有时间,我就会看体育比赛。对我来说,这既是一种放松又是一种享受。我想,体育会伴随我一辈子。我爱体育。
初三体育中考训练作文2
我是一个性格相对较内向的女孩,从小就特别的害羞,只要和陌生人说话,就会脸红的像颗苹果,所以我特别的不喜欢上体育课,因为上体育就意味着要在大庭广众之下抛头露面。直到后来,学校强烈要求,要想做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体育成绩必须达标。我才被迫亲近了体育。
我开始试着和同学们一起玩乒乓球,令我颇感意外的是,我虽然不喜欢体育,但是体育似乎很喜欢我。我的乒乓球学习速度非常快,不到两周时间,我就能和老师对上一局了。不过,这也只能说我比较擅长球类,羽毛球我也是第一次接触,就能打得很顺手。
跑步就让我倍感吃力了,尤其是短跑,要求的是速度。我是当时出了名的乌龟,好友都开玩笑说:哪天兔子睡觉去了,你一定可以体育及格。我记得我的50米短跑能够及格,就是因为我做了一只勤奋的乌龟,顶着烈日在操场上,来来回回跑了八遍,且每一次都稍微有进步,才再第九次时正好踩着及格线过了。
其实,细细想想,体育也没什么不好。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磨砺意志,渐渐的便也喜欢上了体育。或许在大庭广众之下,抛头露面的`次数多了,再也没有以前那么害羞了。现在我非常的感谢体育这门课程,如果不是因为它,或许我至今还是一个羞羞答答的女孩,一见到陌生人就会脸红。
喜欢上体育,做一个开朗的女孩,努力的向上发展,芝麻开花节节高。此刻,越来越觉得自己当初的选择是明智的。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仅缓解了紧张的学习气氛,也是身心得到了尽情的释放。当你拥有了良好的心态,何愁自己的人生之路不会更加辉煌呢?
第五篇:初三体育中考教学与训练计划
初三体育中考教学与训练计划
今年中考体育考试项目为:立定跳远、800米(女)、1000(男)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球类。为提高2015年中考体育成绩,使我校初三学生取得良好成绩,现将2014年中考体育实训作如下安排:
一、关于体育课的教学
1、每周第一节课都要主抓耐力跑技术教学和练习。
3、每周第二节体育课主抓力量的练习,主要针对力量型项目做一些专项练习。在这一块,主要有下肢力量和上肢力量;分别是立定跳远和俯卧撑以及引起向上的训练。
4、每周安排一次速度耐力测试即800米和1000米计时跑一个。5、根据上学期国家体质健康监测成绩,对各班每位学生的各项成绩及总分,进行核算分析,将学生进行了阶梯式分层,进一步查找原因,找出差距和努力方向。通过历年高中录取情况分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树立坚定的信心。
二、课外锻炼
(一)充分利用上午课间操
1、强化学生一般耐力素质和速度耐力素质的锻炼;
2、跑步前抓集合速度,跑步中抓班级队伍整齐度和速度,跑步后抓集合和年级讲评,要坚持不懈地抓好这三点。
3、每日由年级组长协同班主任抓本班跑步锻炼的出勤、纪律等,并监督落实课间操的运动情况。注意培养班级学生吃苦耐劳、循序渐进和持之以恒锻炼的意志品质;
4、班主任要和体育老师共同抓学生主动锻炼的意识和行为;
5、体育老师或年级组长对某个班级的点评,只对事,不对人,需要班主任理解和支持,班主任要针对本班出现的具体问题马上定措施,重在抓落实,要防患于未然,不给学生留有可乘之机;
(二)晨练时间
本年级有8个班,为让学生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从而安排星期一到星期四每个早晨要求当天没课的4个班级进行晨练,星期五晨练自愿参加,利用每天6:30到7:05作为晨练时间并引导学生利用晨练时间进行锻炼,从而达到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
(三)课堂训练
每周每班有二节体育课,一节训练课一节球类课。本学期将排球和篮球的考试内容作为课堂的主要内容,由于器材的有限同时篮球的基本技能对于女生有难度所以将男女分组教学,所以男生先进行练习排球而女生进行篮球,三周以后互换,期末考试成绩以球类进行考核.(四)其他方面
1、体育锻炼对于现在学生来说是枯燥乏味的,为了能在中考不影响学生成绩和录取。离不开体育教师和班主任的关心与管理。体育老师要主动与班主任及时沟通过问本班学生日常的锻炼情况,正确干预个别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
2、没有领导和年级组长的积极参与,没有班主任强有力的日常管理,就不可能有长期持久的良好的体育锻炼风气,以及取得优秀的体育中考成绩,为了学校整体的升学率,我全力以赴上好课,不当拉后的科目,同时谢谢大家的配合!
初三体育老师:梁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