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近代史论文--魅力“赵氏”
魅力“赵氏”
中国姓氏文化源远流长,每一种姓都包含其独特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开枝散叶、生生不息,蕴育出优秀的中华儿女。姓是一个人家族系统的血缘符号,通过这个符号,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和历史文化联系起来。每一个姓氏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个个都有一番意味深长的来历,蕴含着一段生动有趣的故事,是超越时空、贯通古今的文化活化石。
“滔滔江河,必有其源;参天之树,亦有其根。”华夏子孙,无不对自己祖先显赫业绩和祖国文化的奉献而深感自豪,无不对自己的姓氏视如珍宝而深爱不已,不论是谁,都想寻觅自己的起源和发展。
我家现居新疆,但祖籍是陕西西安,听爷爷说,他是跟着太爷爷逃饥荒迁到新疆的,好像就是那次1942大饥荒,爷爷回忆说,饥荒其实从1941年就开始了,那个时候地处中原的许多省市就开始出现旱情,收成大减,有些地方甚至已经“绝收”,农民开始吃草根、树皮。到1942年,持续一年的旱情更加严重,这时草根几乎被挖完,树皮几乎被剥光,灾民开始大量死亡,在许多地方出现了 “人相食”的惨状,一开始还是只吃死尸,后来杀食活人也屡见不鲜。然而,国民政府对此似乎了解无多,不仅没有赈济举措,赋税还照征不减,为了活命,能走得动的人都朝其他地区逃荒去了,太爷爷那时正是跟着逃荒队伍一路辗转到新疆的,所以几经周折,家谱也就丢失了,以至于爷爷对自己家到底属于赵氏哪一个分支并不是很清楚,家族史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也不了解,但是我想天下赵氏一家亲,不论是那个分支,我们都是赵氏子孙,我们都是中华儿女,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只要我们还能认真的去了解,去发扬有关自己家族的文化史,让它能够不失真的继续传承下去,被更多不了解它的人所了解,我们就是合格的子孙。我想身为赵氏家族的一员,我有责任有义务去深入了解一下“赵氏”文化。
赵氏一族源远流长,三千多年来,赵姓繁衍日盛,踪迹遍及全球,是华夏十大姓氏之一。同时,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钱塘地区,所以宋朝皇帝的赵氏便成为《百家姓》之首。赵氏的始祖是周代的造父,由于周穆王常乘坐造父所驾的马车游巡各地,朝中有事,造父就以熟练的驾车技术及时将车马赶回。造父因驾车马有功,被周穆王封地于赵(山西洪洞县北赵诚),其后人便以“赵”为姓氏。
赵氏族人素有忠孝传家、尚义重情、修德蓄才之秉性。然而苦于历史久远、战乱频繁、迁徙不断,许多珍贵的家族资料业已散佚,但据《槐荫村志》记述,“槐荫村自新石器时代便有人类聚落,明朝洪武年开始,赵氏始祖伯英公从朔州马邑迁来五台,定居槐荫,以务农为主,勤俭持家,逐渐成为五台望族”。赵氏家族繁衍至今,已有600余年,传25世,为槐荫村主要氏族,外乡称槐荫为赵姓一家村。除正宗后裔在槐荫有3000余人外,迁移外乡的超出正宗几倍,遍及全国各地。
赵氏一族人才辈出,不乏立国帝君,辅国忠良;多有文韬武略之臣,精书通画之辈。纵观华夏史册,赵姓文武业绩轰轰烈烈:赵籍建立赵国,为战国时期七雄之一;赵匡胤建立大宋王朝,一统华夏江山三百二十余载,历传帝君十八代;宋朝宰相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誉;三国时期蜀国五虎上将赵子龙浑身是胆,号称常胜将军,妇孺皆知;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工书擅画,自成一体,为一代宗师;近代抗日女英雄赵一曼,大义凛然英勇就义名垂青史。为建立新中国而浴血奋战血洒疆场的赵氏儿女更是不计其数,光是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将军军衔的就有二十五人之多。他们都是我赵氏家族的荣耀,将永存于华夏史册。这其中,最让我感动和骄傲的就是被称为“红枪白马女政委”的抗日女英雄赵一曼。九一八事变后,身为共产党员赵一曼被派到东北地区领导革命斗争,与敌作战中,为掩护部队负伤后在昏迷中被俘,在狱中,面对凶残的敌人和残暴的酷刑,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表现出了一个中国人应有的坚强的意志和誓死抗日的决心,痛的几次昏了过去,仍坚定地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没说出一字有关抗联的情况。其间因赵一曼腿部伤势严重,生命垂危,日军为得到重要口供,将她送到医院进行监视治疗。赵一曼在住院期间乘机晓以民族大义,教育争取了看守的伪警察和治伤的护士,3人一同逃离奔往抗日游击区,不幸的是被伪骑警追上逮捕。再次落入日军的魔掌,敌人为了逼迫她供出抗联的机密和党的地下组织,对她进行了残酷的拷问,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没有吐露任何实情,日军知道从赵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报,于是决定把她送处死“示众”。面对敌人的屠刀,她大义凛然,毫无惧色,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壮烈牺牲,年仅31岁。
回忆与思考之后,我想每一个中国家庭都与中国的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每个家庭的兴起衰败都是它所在国家的生动缩影。就是人们常说的那句家为小国,国为大家。国家和平了,家也就安宁。虽然我的家族本身可能都是一些极其平凡的人,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对社会和国家也没有什么突出贡献,但是我们仍然始终抱着一颗和那些有为的赵氏祖先一样的心,关心国家,关爱社会,积极贡献,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
第二篇:赵氏小品的语言魅力
赵氏小品语言魅力
【摘要】近二十年来,赵氏小品成为春晚舞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幽默诙谐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表演,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多次获得“我最喜欢的春晚节目”一等奖、二等奖。“赵氏风”已逐步蔓延到大江南北的各个角落。
【关键词】作品分期语言风格;修辞格
一、语言风格
(一)作品分期
不管是文艺创作还是其他任何形式的活动,要想长久生存并不断发展,就得求变,求创新,不断给观众带来视觉及听觉上的冲击,才能得到认可,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就赵氏小品而言,其主题可以划分为这样几个阶段:
1、初期 围绕家庭,这个大众化的主题来歌颂党的领导和表达人民生活逐步改善的喜悦。如1990年的《相亲》讲的是中年人的情感问题,1991年的《小九老乐》讲的是夫妻间矛盾的产生和化解问题,1992年《我想有个家》通过相亲表达心中对伴侣的渴望。
2、第一个转型期 从家庭琐事到直指社会风气 1995年《牛大叔提干》一改以往家庭温馨及颂歌风格,转而批评当下社会贪污腐败风气,以幽默讽刺批评社会不正之风,让观众在笑过之后进行反思。
3、第二个转型期(1995-1999)歌颂农村新生活 这一时期国家经济开始迅速发展,人民生活走上康庄大道,作品开始直白的歌颂党和国家,高唱幸福生活基调。如《红高粱模特队》通过农村模特进城表演的事情,展现出农村人民的生活不仅在物质上得到丰收,而且,在精神上也得到极大提高。这一时期最大的特色在于加入了舞蹈,使表演不再那么单一,形成说、唱、舞三位一体。
4、转向调侃 在唱完社会主旋律之后,转向纯粹调侃功能。从《卖拐》开始,相互嘲讽的台词间少了真正的人文关怀,同时寓意社会之险恶,缺乏正义之气和教育意义。
(二)风格特点
一种作品或是风格的形成,是有各方面的因素造成的。赵本山自身的艰难生活经历、自身的文艺创作活动以及周围浓厚的民间艺术氛围,为赵氏小品的生存、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通过不断实践和探索,这才形成了后来别具一格的赵氏
小品。
整体来说,赵氏小品的语言风格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1、“俗”。这个“俗”不是“俗不可耐”,是“俗而不媚”,是通俗易懂、是生活化、直接化、趣味化。这是因为,在表演过程中,两三个人物,地地道道的东北人,憨厚耿直,把生活的故事用生活的话讲出来,用生活的形式展现出来,效果是真真切切
2、“活”则表现在机智幽默、灵活多变、一语双关、时代性强等方面。不管小品主题是否具有教育意义,是否针砭时弊,我们都能在言语间体会到另一层意思,笑而不忘。观众的思维随着语言而动,不只是纯粹的看。
简单的讲,赵氏小品玩儿的是文字游戏,玩儿的是智慧。
二、修辞运用
语言是一种艺术。艺术家们通过魅力语言,对生活进行加工创造,于是就有了一部又一部脍炙人口的作品。修辞的运用在语言中至关重要,有了修辞,语言才有活力。赵氏小品如何能在多届春晚上拿到奖项,红遍大江南北,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语言的魅力——辞格的运用。
(一)多格并用
同时运用多种修辞格,将所要描述的对象表现的活灵活现。
如在《策划》中宋丹丹有这样一段台词:被狗仔队发现的呗。第二天全县的鸡鸭鹅狗猫全知道啦。俺们家这只鸡一夜之间就成名鸡了。那家伙——过去俺们家那鸡走道是挺胸抬头,器宇轩昂;卡卡——自打生了公鸡蛋,走道变样了,变这样的了,我瞅着爪子搁地上划拉啥那,仔细一看,明白了,练签名儿呢。
这里,首先是谐音。“狗仔”和“狗崽”谐音双关,幽默风趣,时代感强,同时还具有讽刺意味。其次,由“名人”造出“名鸡”,属于仿拟,将鸡拟人化。三格同用,极具潮流和时尚。
(二)摸仿
通过模仿新造词、句、段、仿行业用语等,以熟悉的语言形式表达心得内容。
1、仿句。《说事儿》 “没有新闻的领导不叫领导,没有绯闻的名人那算不得名人”是仿造拿破仑“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而造。
2、仿段。《说事儿》 “啊, 白云,黑土向你道歉,来到你门前,请你睁开眼,看我多可怜,今天的你我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我这张旧船票还能否登上你的破船。”这些看似非常随意的摹仿中包含着丰富的笑料。
3、仿行业语。《功夫》“猪撞树上, 你撞猪上了吧!追尾了是吧?!”仿交通行业语。“我说你这个人不讲究啊,你不按套路出牌!” “师父领进门, 忽悠在个人。”仿武术行当语。“这是什么造型啊? 挺别致啊!非常6+7啊?”仿央视娱乐节目。
(三)谐音与双关
谐音就是利用字词音同或音近的条件,用同音或近音字词来代替本字词, 产生辞趣的修辞格。如《说事儿》中白云大妈说道自己下乡去给企业剪裁去了,黑土大叔直率,说出了实情“那是养鸡场,她剪完就禽流感了,当时死了一万多只鸡, 最后送她个外号, 叫“一剪没”,谐音“一剪梅”,将说话人内心的矛盾充分展现出来,同时达到损人的效果。还有《捐助》“小子长的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长啊。”其中,“长”与“强”谐音,将二人身高拿来做比喻,显得诙谐幽默。
双关就是言在此意在彼。《说事儿》中:
黑土:你就飘吧,说不定哪天风大,把你给飘走了。
白云:你黑土有能耐,你也飘啊。
黑土:我飘起来那是沙尘暴!
白云和黑土本是人名,俩人在白云和黑土基础义上增加了一层意义,即自然界的白云和黑土,听来让人忍俊不禁。
(四)顺口溜、押韵
顺口溜在赵氏小品中几乎随处可见,体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读来朗朗上口,听来自然流畅,理所应当。《昨天今天明天》“大家好!九八九八不得了, 粮食大丰收,洪水被赶跑。百姓安居乐业, 齐夸党的领导。尤其人民军队,更是天下难找。国外比较乱套, 成天勾心斗角。今天内阁下台,明天首相被炒。闹完金融危机,又要弹劾领导。纵观世界风云, 风景这边更好!多谢!”
这段台词,为了是句式工整,结构上做了些调整,做到了押韵。不仅把当年国家大事呈现出来,还通过国内外对比,歌颂党的领导和人民幸福生活。
(五)误用
把词语已被大众接受的本来义误解,在说话过程中闹出笑话。在《钟点工》里,这样说道:
赵:咱弄明白儿子是叫你来干什么来了你能不能告诉我完再笑?
宋:陪你说说话,陪你聊聊天,陪你唠唠嗑。
赵:三陪呀。
这里,赵把生活中的“三陪”的意义没弄明白,当他听到宋说到此行目的时,顿时反应出“三陪”。塑造了一个憨厚直爽的东北汉子形象。
(六)词序颠倒
词序颠倒后的新词,能够制造笑点。《不差钱》
赵本山:到了,这就是铁岭最贵的一家饭店,这不,苏格兰调情
毛毛:爷,你念反了,这是苏格兰情调。
把高档饭店的招牌“情调”这一格调高雅的词说成“调情”这一低俗语言,典型的农民形象表露无遗,但同时有具有幽默感。
(七)东北特色方言词——整、搁、老
看多了赵氏小品就会发现,很多具有东北特色的词语在作品中被多次使用,一次又一次将东北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搬上舞台。以《不差钱》为例:
1、整
整,在赵氏小品中广泛使用,有“做”、“弄”、“搞”意义很相似,可以看做是万能动词。
毛毛:爷爷有一点咸了
赵本山:给整碗白开水去.
小沈阳: 免费的水,是不?
赵本山:白开水就行。
小沈阳:行,哪你等着,我给你整水。.
这里的“整”,就是拿、倒、弄的意思,使用“整”,显得语言具有一定新意。
2、搁
赵本山:我是给你往北京带的,现在带不走了,咱得搁这吃了。.
毛毛:爷,你念反了,这是苏格兰情调。
赵本山:啊,情调哈。就搁这吃。.
两个“搁”是“在”的意思,相当于介词,不用“在”而用“搁”,有语言新鲜感,东北特色。
3、老
毕福剑:爹, 不是,我找您儿子
赵本山:他在乡里等你呢,诶呀,乡里布置的老隆重了,乡长及书记都在那排.
队等你了。
“老”字,形容词,形容人或物年龄大,但在这里是“非常”的意思,表示惊叹。
赵氏小品之所以能够得到如此众多的观众支持,除了其表演内容的生活化、平民化,语言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在东北这片民间文化浓厚的肥沃土地上,养育出了具有东北特色的赵氏小品。只要我们仔细品味,就会发现其实赵氏小品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学习的地方。就像赵氏小品的发展一样,这需要的是实践的过程。赵氏小品的语言在运用修辞方面,绝不仅此而已,还需要更多善于发现的眼睛。
参考文献
[1]刘全花.刍议赵本山小品的语言特点[J].文化广场,2010,8.[2]梁玉琳.从论元角度看东北方言中“整”字的运用[D].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2009,3.[3]崔凯。书写东北的风情[N].人物,1996,3.[4]孙莉.论赵本山喜剧小品的辞格运用[N].绥化学院报.2010,2.[5]范文静.论赵本山小品语言形态的变迁[N].南京大学电视研究.[6]李海英.赵本山小品语言表达手段略述[J].修辞学习.2003,1.[7]邵丽娟.赵本山小品语言的修辞手法[N].艺文论坛电影评介.2010,10.
第三篇:近代史荣氏家族论文
荣氏家族
无锡,别称梁溪,位于太湖之滨,长江三角洲中部,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是一座江南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这里也是我的家乡。这里四季分明、物产丰富,拥有众多的文化遗产和秀美的湖光山色,素以“句吴古城,工商名城,太湖明珠”著称。
无锡具有7000年人类生活史,3100多年文字记载史,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无锡城市历史源远流长,是古都吴文化发源地和近代民族工商业发祥地,还是当代乡镇企业诞生地。商末泰伯定都无锡梅里,中原文化和江南文化在此交融,吴文化在中国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无锡是东林党斗争的策源地,明代后期以无锡人顾宪成、高攀龙为首,在无锡东林书院讲学,“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名扬天下。光绪二十一年(1895),无锡就开创民族资本企业,带动了全国民族工商业的蓬勃发展,对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锡至今保存着大量的吴文化、民族工商业文化、乡镇企业和东林文化遗存,无不印证着无锡城市辉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无不反映着无锡在中国历史上占有的重要地位,具有的广泛影响。
从光绪二十一年到20世纪20年代,无锡涌现出大批的民族工商业家,并形成六大民族资产集团,建立了民族工商业体系,无锡资本总额在当时全国六大工业城市中位居第三,产业工人总数位居全国第二,人称“小上海”。其中荣德生便是一位著名的民族企业家。
荣德生(1875年-1952年),名宗铨,字德生,号乐农氏居士,江苏无锡人,著名慈善家、民族实业家,他是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之一,著《乐农氏纪事》,民族工业巨擘荣宗敬之胞弟,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先生之父。他从事于纺织、面粉、机器等工业垂60年,历经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和压迫,享有“面粉大王”、“棉纱大王”的美誉。曾任北洋政府国会议员、国民政府工商部参议等职。他有一个哥哥荣宗敬,名宗锦,生于清同治十二年八月初二(1873年9月23日)。荣氏兄弟祖籍山东,鼻祖荣启期与孔子有交往,先贤荣子琪是孔子七十二贤徒第五十九名。
在20世纪20年代,荣氏兄弟荣德生、荣敬宗白手起家,在战火硝烟的年代里寻找生存之路发展之道,成为世人瞩目的“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推动了中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成为了中华民族资本家的缩影。
广生钱庄是荣氏兄弟掘得的第一桶金,他们经营稳妥、从不投机倒把,因此钱庄的生意蒸蒸日上。由于荣德生的敏感细心,发现中国从外国进口大量的面粉,却从不征收关税,这时的他萌生了发展实业的想法。他相信,只有实业的发展,才能使国家迅速富强起来。荣德生看出了面粉行业的商机,当他把这一想法告诉荣宗敬时,兄弟俩一拍即合。20世纪的第一个年头,荣氏家族事业迈出了其决定性的一步。
从1914至1922年8年间,荣家的面粉产业发展迅速,其产量占到当时全国面粉总产量的29%。这种高速度绝无仅有,在世界产业时尚也非常罕见。到抗战前,荣家的面粉厂已飙升到14家,另外还衍生出了9家纺织厂。“固守稳健、谨慎行事、决不投机”,这是父亲荣熙泰留给两个儿子的遗训。兄弟俩一直以这句话来警戒自己,并因此在商场上建立了良好的信誉,每当资金紧缺之时,沪上一些银行老板甚至会主动上门争相要求帮忙。
百年间,荣氏家族企业共经历过三次巨大的危机。75年前的1934年,荣氏家族企业曾有过一段最暗淡的时期。中华民族工商业代表之一的“棉纱大王”荣宗敬和荣德生两兄弟,其头牌企业申新纺织搁浅了。申新纺织而言,其全部资产为6800万,负债却超过了6300万。此时,已经没有银行愿意再贷款给荣宗敬,如果非要走这条路,各银行要求申新纺织内部必须进行“倒阁运动”,逼荣宗敬让出总经理的位置。荣宗敬自1933年起,就不断给国民政府的人写信寻求援助。而国民政府实业部的陈公博给出的方案更加直接,打算以财政部拨款三百万为由,接管申新纺织。最后关头,荣德生出手救了申新纺织,而这次危机仍导致两个纱厂停工,近4000工人失业。
荣氏兄弟的振兴计划还未来得及实现,中国就进入了全面抗战。随着上海、无锡相继陷落,荣家企业蒙受了巨大损失。当时上海形势已经日渐危急,荣家的申新一厂和八厂虽然地处战区,却依然照常生产,因此荣家所有处在战场的14个工厂,全部遭到了日军的轰炸。然而只过两年,情形突变。战争使得上海租界内人口激增,外来人潮携来的大量资金,使得租界内物价大幅上涨。从而导致内地对纱布的需求极大,在租界内继续开厂的纱厂,“无不市利百倍”。那段时期,也成了上海纱厂的高速发展期,而荣家用从战争中赚来的钱还清了所有债款,还开办了银行与一些贸易公司。
在1941年,日商提出租借或强行收购荣氏家族旗下的相关企业,结果被荣德生严词拒绝,面对上门的日商丰田,他愤怒地说,“我是中国人,我绝不把中国人的产业卖给外国人”。当时的大汉奸褚民谊为了此事特地设宴招待荣德生。由其子尔仁代往,说明其父不变初衷,不出卖工厂和人格。褚民谊却厚颜无耻地说:“中国的半壁江山都给日本人,何患小小申新两个厂。”并威胁说:“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荣德生闻言,凛然言道:“我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结果荣氏在无锡的企业尽被破坏,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的企业也被日军军管。
抗战胜利后,荣德生两次遭绑架,被勒索款项达百万美元。发生在高恩路(今高安路)荣德生住宅门前的一次被绑架案,是在1946年4月25日。那天,荣德生准备去总公司,离家门不远即被数名穿制服匪徒架上汽车而去。他们使用的是国民党第三方面军司令部的“逮捕证”和淞沪警备司令部的汽车。当时,舆论哗然,认为是军事机关与匪徒串通作案,上海当局被迫出动军警“侦破”。结果,荣德生被放回,并退还部份被敲诈的款项。据说还枪决匪首8人。荣家为“酬谢”军警当局和有关方面,先后付出60余万美元。1945年11月在无锡成立天元实业公司,并创办天元麻纺织厂、开源机器厂、江南大学。
1948年,国民党统治已成土崩瓦解之势,有资产者纷纷离开大陆,荣氏家庭也面临抉择。在一片离沪声中,荣德生专程从无锡来到高恩路住所,明确表示“不离开大陆”,并阻止三子将申新三厂拆迁台湾。解放军渡江前夕,他派代表与共产党联络,迎接解放。
1949年9月被推选为新中国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1950年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苏南人民行政公署副主任,并被选为中华全国工商联筹委会委员和苏南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委员。1952年7月29日在无锡病逝。
荣氏家族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传说,香火绵绵。现在“智”字辈也开始步入晚年,寄希望于荣氏家族的第四代再塑家族百年辉煌。这个传奇家族在中国近百年历史上的浮浮沉沉,从一个角度上也反映了中国历史的变迁。而从荣氏家族德发展史我们也可以得到启示:荣氏家族德兴旺得益于继承刻苦耐劳的家风和遗训。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几点:稳健与谨慎、冒险与机遇、积累与投资、管理与恩惠、教育与发展、竞争与互利、创新与活力、小善与大道、背景与自律、团结与协作。
第四篇:《赵氏孤儿》
《赵氏孤儿》的故事本来就很俗2010年12月08日 13:46:50
陈凯歌的《赵氏孤儿》才一上映,果然不出所料,叫好声渐渐的就弱了下来。之所以不出所料,并不是对陈凯歌有什么偏见,而是觉得,在现在的中国之文化背景下,要出现一部有深度的文化作品,难于上青天。小说如此,电影亦如此。
推荐阅读:
《哈姆雷特》与《赵氏孤儿》:
陈凯歌其实并不是一个善于讲故事的优秀导演。当年他的成名作《黄土地》得奖的时候,许多电影院里观众了了无几人,究其原因,故事讲得太枯燥。后来的《大阅兵》,故事讲得也很糟糕。唯一把故事讲成功的,是《霸王别姬》,那是因为小说的原作者是香港作家。
陈凯歌的《无极》之所以输给了恶搞《无极》的小品《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就是因为《馒头》的故事讲得比《无极》有趣多了。看电影,大多数人是来看你讲故事讲得如何生动的。从这点上来说,张艺谋的故事,基本上讲得就比陈凯歌动听多了。陈凯歌有艺术功力,却没有讲故事的才能,如果他能够得到一位擅长讲故事的高手辅助,那么他的导演才华就会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反之,他的导演能力就一直会被蹩脚的故事所束缚。
这一次,陈凯歌为了把故事讲得有趣一点,专门找了一个生动的历史故事作素材,不是靠那种蹩脚的编剧吹出来的蹩脚故事了。但这故事的历史,已经不太适合这个现代化的时代了。从故事本身来看,《赵氏孤儿》其实是一个很俗气的故事。能把这样的故事讲好的大陆人应该是不多的。中国的影视界一直不重视编剧的地位,其实影视剧要把故事讲得完美,离开了专业的编剧是不可能的。张艺谋不愿意把讲故事的钱分给编剧分享,自己来讲故事,结果把《英雄》、《满城尽是黄金乳》等的故事讲得令人大倒胃口,《英雄》于是和《无极》不争第一,只争更二。
为什么大陆人讲不好《赵氏孤儿》的故事呢?因为没有这样的思想境界。深受儒教文化毒害的大陆文化人,其思想高度,还没有超出春秋时代留下来的文化典籍。
你想,赵家被灭门后,赵家的二个门客为了保护赵家唯一留在世上的一个婴孩,一个叫程婴的门客献出了自己的孩子,另一门客则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活下来的的程婴还要背着叛徒的骂名,把赵家的儿子当作自己的孩子抚养。古代人这么做,的确很了不起,甚至可以说是伟大,但现时代要是仍然把这样的事迹当成是可歌可泣的故事,则未免愚昧。用自己的孩子的生命换来赵家孩子的生命,救一人杀一人,哪点值得歌颂?
虽然我们并不能够要求古人有现代思想,但现代人拍古代电影,最终还是为了拍给现代人看的,这程婴如此愚忠,现代人难以和他产生共鸣。在程婴把自己的孩子献出去的同时,程婴的行为就和现代人的思想产生了一道鸿沟。这鸿沟,如果只是把程婴救孤的故事简单的讲一遍,是难以填平的。因此《赵氏孤儿》也许可以圈点钱,但评价一定不会高。
如果有谁可以把《赵氏孤儿》的故事用《罗生门》的角度来讲一遍,那么《赵氏孤儿》的故事就有趣多了。程婴用自己的孩子换下了赵家的孩子赵武的生命,历史书上都这么说,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呢?假如有人怀疑程婴献出的那个孩子才是赵家的那个真赵武呢?假如活下来的那个赵武其实是程婴自己的孩子“程武”呢?那样讲故事的会怎么样呢?用现代科技,当然只要查一查DNA就可以了。但古代没有NDA检查,最后活在世上的赵武,到底是赵武还是程武呢,真相只有一个人知道,那就是程婴。也就是说,讲故事的重点不是放在程婴救孤上,而是放在这“赵氏孤儿”到底是谁这一点上,故事才更有现代感吧?
千万不要以为掉换婴儿的故事只是现代人才会有的想法。讲宋代的故事,有《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就和“掉换婴儿”有关。而更早得多的战国时代,有秦始皇的身份疑惑。秦始皇本来是秦庄襄王的儿子,但许多书上却认为,秦始皇其实是吕不韦的骨血,虽然说古人也
知道“十月怀胎”的道理,但牵涉到秦始皇的来历,很多书上却都说秦始皇的母亲怀胎了他十几个月。由此看来,假如有人怀疑赵武的真实血脉,理论上也是可能的。
《赵氏孤儿》如果能够把赵氏孤儿长大后报仇的简单故事,讲成程婴抚养的孩子,除了程婴自己,却没人知道他是谁的故事,也许才更吸引人,更有现代感吧?
第五篇:赵氏孤儿读后感
赵氏孤儿读后感
篇一:赵氏孤儿>读后感
在 《赵氏孤儿》这本书,我看了之后,十分的感动。这个>故事。讲的是:春秋中期,晋襄公死后,晋灵公继位。晋灵公荒淫无道,赵盾多次劝谏,招晋灵公追杀。后来赵朔杀了晋灵公,晋景公登基。奸臣屠岸贾与赵朔不和,向晋景公谗言。阴谋得逞。杀害赵氏满门,赵朔的妻子是公主,得以逃到宫中。赵朔的妻子生下男婴后,被屠岸贾知道,程婴用自己的亲骨肉被屠岸贾乱刀砍死,公孙杵臼也被乱刀砍死了。后来赵武成人,才知原来当年屠岸贾乱刀砍死的竟是程婴的亲生骨肉。后来,赵武和程婴带兵攻打屠岸贾,诛灭了他的家族。
其中我最佩服的人物就是程婴,他很忠实赵家,是忠实的门客,是一个很有心机的人。虽然他为了报仇有点疯的地步,结果却也没有复仇成功,饮恨自杀。正所谓“和熊掌不可兼得”,要成大事者确实应该有他的那种谋略,要有所牺牲,牺牲自己的妻子,儿子,在仇人屋檐下卧薪尝胆十六年,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并且在屠岸贾大肆搜捕赵氏孤儿时能果断的作出决策,联合公孙仵臼,救赵家的唯一血脉。
我很难想像出人为了报仇竟然有如此大的力量、智慧、忍辱负重的精神。在仇恨面前,亲情,骨肉也变得不堪一击。
程婴和公孙杵臼为帮助忠义的赵氏不惜牺牲生命,这种侠义之风着实让人钦佩。尤其是程婴,为了保护赵氏孤儿竟用自己的亲生骨肉为饵,来骗取屠岸贾的信任,而且甘心背负骂名十五载。报仇成功后,程婴不图回报,不慕荣华,以死明志,追寻故友,这种情义深深感动了世代们。
篇二:赵氏孤儿读后感
最近读了《赵氏孤儿》觉得深有感触,突然有种写读后感的冲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是越看越想看,恨不得马上把它看完。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思想感慨万千,很想把这本书的内容告诉我舍友,我也试图跟她们讲这本书里到底讲什么,但是却都没成功。因为我不知道要从哪讲起,要怎么把我的思想,感慨告诉她们,把我想说的告诉她们。就算讲了,讲的时候我发现所描述的语言好苍白无力,好空洞,根本不可能把书里的情感,精彩部分告诉她们。
此事件是发生在春秋时期。主要人物有孤儿:赵武;晋灵公:晋国的国王;太后:晋灵公的母亲;赵盾:祖父,丞相;赵朔:父亲;惠公主:母亲,晋灵公的亲妹妹;屠岸贾:义父,太尉;吴姬:二祖母;屠岸冶桓:姨妈,也是心上人。程婴:赵盾的门客等等。
赵武:刚出生没几个月父亲就被屠岸贾杀死,母亲就被哥哥逼死,成为一个孤儿。后来在程婴的掉包下,认屠岸贾为义父。小时候性格就比较怪异,没有受很好的管教,爱上屠岸冶桓,并发生性关系,从此难以自拔。对他姨妈感情之深厚,写出了不少精彩的诗文。在他十六岁的时候,程婴讲出了真相,晋灵公把他带回宫中(此时他是晋灵公的唯一亲人),并且把他的心上人屠岸冶桓杀死,过了两年的纵情声色,最终不堪忍受心上人的离去,自残。
晋灵公是一个>孤独的国王,是次子但在太后的庇护上成了晋国的国君。上台后,不满太后的控制,召回屠岸贾,逼死母亲和妹妹,灭了赵盾一族,完成了独揽大权的梦想。他是个另人难以捉摸的人,时儿聪明过人,时儿又很糊涂,就犹如他的口吃毛病一样,时而好时儿坏,最终活到体重300多斤。
太后是老国君晋襄公的妃子。她是一个悲剧的人物,年轻的时候是一个民间的美女,被晋襄公霸占。为改变命运,不惜代价的把自己的当上了晋国的国君,自己当上了太后。但是造化弄人,她并没有过上好日子,她是儿子总揽大权的绊脚石,最后被赐酒死掉。
赵盾十二年前因吴姬与屠岸贾偷情直接引发将屠岸贾60多口人都杀死,十二年后,晋灵公召回屠岸贾,两家的恩怨即将展开。他为此想尽办法,却最终难以逃脱死的命运,遭到家族的噩运。
屠岸贾是晋国的一代名将,因爱情而被逐放西域十二年,与狗,顾侯孤独的在此生活十二年。晋灵公即位后被召回,成为晋灵公的坚定支持者。并且顺势打垮赵盾的势力,报了当年的大仇。不料却中了程婴的阴谋,收赵氏的唯一的后裔为义子。当真相大白于天下时,他不禁万念俱灰,深感人生的无常和虚妄。
程婴是赵盾的忠实门客。一个极度偏执上午理想主义者,为延续赵氏一脉以图将来复仇赋予了他人生的意义,向屠岸贾复仇成了他人生的唯一目标。在屠岸贾大肆搜捕赵氏孤儿时,他决定实行掉包计,将自己刚出生的孩子程勃替换了赵氏孤儿,救赵氏孤儿一命,妻子不从将起杀害。而同时看着自己的孩子活生生的被狗咬死,为取信屠岸贾而将公孙仵臼杀死。他在屠岸贾家卧薪尝胆十六载,在赵氏孤儿成年说出事实的真相,要其报仇,谁料却遭拒绝,使他崩溃,终在晋灵公亲临屠岸贾家时告知各位大臣事实的真相,饮恨自尽。
顾侯的祖祖辈辈都是屠岸家的奴仆。是位警觉性很高的人。
十二年前在赵盾的大屠杀中逃过一命,成为了屠岸贾身边的唯一奴仆,主仆二人在西域沙漠相依为命,彼此的信任和感激早已超越了主仆的关系。他对赵家怀着切齿的恨,这种恨不仅来源于赵盾夺去了他十二年的安宁和>幸福,让他虚度了十二年大好时光,还因为他是主人的仇人,杀了他主人的妻子婧,他的忠实崇拜者。他与顾侯有相似之处是为报仇冲昏了头脑,回来之后就一直在训练着从西域带回来的狗,让它能看到赵家的人就扑上去咬死。
赵朔他父亲是一个贪图美色的人,不务正业的人。最后被顾侯杀死。
屠岸冶桓生于西域沙漠,还没出生自己的母亲就死掉,是个有遗传她母亲的美丽姣容,但是由于没有受很好的教育看起来无法与正常人交流,除了赵氏孤儿,被众人认为是弱智。从小由屠岸贾抚养长大,其实是赵盾的女儿。回到中原后,与赵氏孤儿一起玩耍,两个人感情深厚,结下了一段可歌可泣,纯洁动人的孽缘。在程婴揭露事实的真相,她与赵氏孤儿是属于乱伦行为,被晋灵公处死。
吴姬相传是晋国的第一大美女,在赵盾利用不正当手段让她成为妾。她的红杏出墙成了赵盾与屠岸贾生死的起点,为了爱情随屠岸贾去西域沙漠,死与难产。
也许有人说“红颜祸水”。如果没有吴姬红杏出墙就没有赵盾与屠岸贾的恩怨,就不会死了那么多人。但是我却不这么觉得,其实赵盾与屠岸贾的矛盾是必然的,是晋灵公与太后的矛盾,是晋灵公为独揽大权的产物。也许如果没有太后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把自己的儿子推上晋国的国君位置,也许就没有后来的一切冤冤相报,就没有《赵氏孤儿》这一悲怆的历史故事,>中国文学史上的《哈姆雷特》。但是历史没有假设,假若假设成立的话,没有《赵氏孤儿》,那以后的历史将更改,那现在的中国可能更落后。也可能更强大,甚至不存在。
其中我最佩服的人物就是程婴,他很忠实赵家,是忠实的门客,是一个很有心机的人。虽然他为了报仇有点疯的地步,结果却也没有复仇成功,饮恨自杀。正所谓“和熊掌不可兼得”,要成大事者确实应该有他的那种谋略,要有所牺牲,牺牲自己的妻子,儿子,在仇人屋檐下卧薪尝胆十六年,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并且在屠岸贾大肆搜捕赵氏孤儿时能果断的作出决策,联合公孙仵臼,救赵家的唯一血脉。
我很难想像出人为了报仇竟然有如此大的力量、智慧、忍辱负重的精神。在仇恨面前,亲情,骨肉也变得不堪一击。
人心难测啊。谁知养育了十六年的义子竟然是当时苦苦搜捕的仇家唯一血脉。谁听到这个事实的真相都会感到难以置信,更何况当事人屠岸贾,不老掉,疯掉才怪。他怎么可能想到程婴为了报仇,能亲眼看着自己的儿子被狗吃了,同时杀掉那么多人。怎么可能在他的屋檐下生活十六年啊。程婴也没想到自己苦心经营的计划,养育的赵氏孤儿竟然不报仇。冤冤相报何时了,最后受伤的还是自己。
后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读完这本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看法也是不一样的。上面只是我的读后个人观点而已。此篇读后感是我读完金海曙编写的《赵氏孤儿》而写的,因为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其内容也会不一样。
篇三:赵氏孤儿读后感
《赵氏孤儿》的故事最早见于《左传》,情节较略;到司马迁《史记赵世家》,刘向《新序》《说苑》才有更为详细的记载。《左传》的叙述中导致赵家灭族悲剧的是君臣斗争,人物仅有晋灵公、赵氏家族和韩厥,且赵氏孤儿主要是由其母庄姬和韩厥的保护而免遭杀害;到了《史记》就演变成了屠岸贾和赵盾之间的矛盾和仇杀,且孤儿是因为有了赵家门客程婴和公孙杵臼的拼死营救才幸免于难。司马迁的《史记》因其塑造了一个个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仁人志士,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历史穿透力。此后,赵氏孤儿的故事被改成>戏剧广为传播。南戏有《赵氏孤儿冤报冤》,元杂剧有《赵氏孤儿》,明传奇有《八义记》,我国京剧及地方剧种多有此剧目,其中以元代纪君祥的杂剧《赵氏孤儿》影响最为深远。主要原因之一大概在于启蒙时代法国的伏尔泰于1753——1755年把《赵氏孤儿》改编成舞台>剧本,定名为《中国孤儿》,在巴黎各家剧院上演,盛况空前。原因之二,有赖于王国维在《宋元戏剧考》中,把《赵氏孤儿》与《窦娥冤》并列,称之为:“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还有许多学者把它同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莱特》作悲剧美学的比较研究。这则故事也曾因为先后被林兆华、田沁鑫和王晓鹰等导演搬上舞台而引发过热议,如今又由着名导演陈凯歌自编自导搬上银幕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令大家对这个春秋时期的历史故事产生了不同程度不同角度的关注和兴趣。
观电影《赵氏孤儿》,编导的叙事角度和立场树起了新的坐标。其对历史的叙述,既有着对史实的借鉴,对传统戏曲《赵氏孤儿》结构的沿用,也有着完全个人的想象,尤其在对程婴、屠岸贾这两个人物的理解上,以及对于悲剧意义的开掘上濡染了新历史主义的基本立场和思维方式。
首先,剧本非常周密地就戏曲中相对简单的“献子救孤”的行为进行了扩容与想象。戏曲中“献子”,是程婴与公孙杵臼商议后联袂演出的“苦肉计”,由程婴先将自己的孩子带到公孙处,然后向屠岸贾举报公孙,遭围捕的公孙杵臼遂大义凛然地痛斥程婴,为的是以其真实的表演取信屠岸贾。大部分戏曲文本都是这样演绎的,公孙痛骂程婴历来是《赵氏孤儿》中的一段好戏。电影的叙事中程婴和公孙杵臼素不相识,程婴奉公主临死之命前去寻找公孙杵臼托付孤儿,未想屠岸贾搜查质押全城婴儿,妻子为保全自己的孩子,向屠岸贾交出了赵氏孤儿。如此一来其亲生儿子反而成了最可疑的对象。得知婴儿下落的公孙杵臼来程宅接孤,为同时保全两个孩子,程婴一边让妻儿跟随公孙杵臼出城,一边去认领真正的赵氏孤儿。半路上程妻向公孙说出了事实真相,公孙料定屠岸贾必定前来追拿,遂将母子藏入墙壁夹缝。而程婴误以为公孙妻子一行已经逃生,便向屠岸贾举报了赵氏孤儿的去向。屠岸贾夜袭公孙府,公孙杵臼为取信屠岸贾舍身救子,军士在夹墙中搜出了母子二人,屠岸贾当众摔死他认定的“赵氏孤儿”,刺死了程妻。戏曲中韩厥效大义放孤自刎,电影改编为受屠岸贾一剑之伤并与程婴密谋十五年。编剧的构想丰富了救孤的情节和动作性。
确立一种基本的叙事角度和基本立场,是导演思想的关键,按照陈凯歌导演本人的阐述,电影不是表现一个英雄人物伺机复仇的故事,是为体现“因其渺小,才见其伟大”的思考。为了符合新的历史语境中的群体审美心理,导演把程婴这位义薄云天,感天动地的艺术形象从“崇高”的悲剧座基上搬下来,取下其头上的光环,赋予其“平凡”的外衣,以增加和现代观众的亲和力,以求获得更广泛程度的认同感。把程婴定位成一介草民,也许是一种面对商业社会和娱乐时代无法严肃的尴尬和妥协,但我们更愿意相信对人物的定位源自导演对新的历史态度和阐述立场自觉的认同与探索。
此外,电影在某些场面和细节的处理和运用上还是颇现功力的,比如“赵朔之死”“庄姬护子”“程婴封门”“开墙搜孤”“空的摇篮”“鱼的运用”等场面令人记忆犹深,电影的结尾“身死魂游”的处理虽然在《角斗士》等电影中有着类似的方法,但此处出现抒情性结尾也是较为妥帖和理想的。
“程婴救孤”的故事,之所以能够感动一代又一代人,穿越时空令世人动容,它呈现出的是中国士子和知识分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心态和心理形式──“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求仁”,这便是志子人格归趋的“道”,即社会理想人格,它主宰着主体行为的方式和深层心理,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所应当弘扬的。与此同时,疏离在主流意识形态之外的追问,参与经典的解构,参与对历史的阐述,其本身就是参与历史的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多元化的解读和阐释方式既体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也推动了个体对于历史的融入、审视、思辨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