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华南理工大学在贡献中实现跨越式发展(截图)
沐浴改革开放春风 卅载根植南粤大地
华南理工大学在贡献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我国经济社会改革与发展的伟大进程,华南理工大学的教育事业经历了从恢复到改革、发展和创新的一系列巨变。作为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国家重点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融入广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潮,勇立潮头,解放思想,敢于创新,与时俱进,适应变化谋变化、融入发展促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
三部曲:在改革开放中闯出发展新路
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华南理工大学,在国内较早经受了两种体制交替带来的阵痛。能否改革沿袭了多年的办学体制与模式,走出一条既适应经济社会需要,又能促进学校自身发展的新路?学校以办学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冲破封闭的办学格局,自求发展,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经历了三个重要发展阶段。
1978—1992 拨乱反正,恢复建设,踏上发展新征程
改革开放之初,华工解放思想、拨乱反正,迅速将工作重点转移到教学和科研上来,在办学条件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广大师生员工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各项工作得到快速的恢复性发展。众多名师呕心沥血、精心耕耘,培育出一大批至今仍在影响着社会的精英人才,为打造华南名校奠定了坚实基础。学校提出了“服务面向重心下移,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上升”的口号,把“服务面向”定位为“立足华南特别是广东,面向全国,通过为地方服务体现为全国服务”。1981年,学校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形成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兼有管、文的多科性办学格局。
1993—200
2改革体制,良性互动,开创教育新局面
90年代,华工人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在全国高校率先改革办学体制,开创省部共建之先河,形成了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积 极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办学模式,较好地解决了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在为社会作贡献的同时,极大地缓解了学校办学资源紧张的状况。1996年10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同志来学校视察时说:“‘共建’二字的发明权在你们这里,发源地在这里。‘共建’现在不但在你们这里开花结果,而且在全国开花结果。我们找到了改变传统计划经济模式办大学的方法。”
经过学校领导班子和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学校于1995年进入“211工程”,于2001年进入“985工程”,开始了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新征程。根据更高的办学起点和目标,学校的办学规模稳步扩大,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办学结构进一步优化,办学水平显著提升。办学经费年均增长24%,实到科研经费年均增长22%;办学特色基本形成并不断强化,综合实力有了较大提高。
2003以来
抢抓机遇,协调发展,办学水平大提升
进入新世纪,学校用两年时间在广州大学城建成了一个占地1670多亩的现代化新校区,极大地扩展了办学空间。积极承担广东高等教育大众化任务,于2004年开始扩大本科招生规模。抓住国家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机遇,加快发展人文社科学科,形成了以工见长、理工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办学格局。研究生规模突破1万人,新建一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机构,科研经费年均增长17%,完成了从教学研究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的重大转变。这五年,是华工办学规模扩展最快、办学资源增加最多、办学条件改善最明显,办学质量和水平提升最快的时期,也是各项事业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
标志性成果:三十年造就名校优势
改革开放30年是华工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个历史时期。这30年,学校不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实现了办学理念和办学体制的重大突破;逐步确立和深化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建设目标与发展思路,实现了由多科性向综合性、由教学研究型向研究型大学的重大转变;为社会培养了十余万高素质创新人才,产出了一大批高水平科研成果,为国家特别是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成果一: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学校根据国家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发展和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学科门类从1978年的2个发展至10个,覆盖了广东全部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目前共有73个本科招生专业,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2个博士点,175个硕士点,其中理科博士点达3个,人文社科博士点达7个,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占全部学科专业的三分之一。专业学位教育蓬勃发展,已有工程硕士(21个领域)、建筑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风景园林硕士、法律硕士6个专业学位授予权。
人才培养规模稳步增长。30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建立了以本科生、研究生教育为主,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国防生教育、博士后工作共同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1978年,学校有在校生6397人,其中研究生50人;到2008年,全日制本科生达 到25025人,研究生达到14610人,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学生30476人,留学生521人,各类在校生总规模达到70853人,与1978年相比增长了10倍多。一大批校友成为国内外知名学者、重要科技骨干、著名企业家和领导干部,学校被社会誉为“科技精英的摇篮”、“工程师的摇篮”、“企业家的摇篮”。
学校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1999年起实施“大师+团队”的兴华人才工程。2003年实施旨在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的“百人计划”,先后五批引进海外优秀人才100名,加大高层次拔尖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目前共有专任教师2300多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者占56%;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占86%,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占53%;外校毕业的教师比例达到80%,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达到78%。有两院院士6人、外籍院士1人、双聘院士20人,国家教学名师2人,长江学者1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形成了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成果二:学科建设不断加强,教育教学改革硕果累累 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大力推进学科调整和创新,着力强化学科优势和学科特色,全面提升学科水平。目前,共有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轻工、建筑、食品、化工、材料等学科整体水平进入全国高校前十名。
30年来,学校适应人才培养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优化培养模式,坚持“重人品、厚基础、强能力、宽适应” 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和“高素质、创新创造创业型(三创型)、国际化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着力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近年来,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1999年和2007年两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生在参加国际国内各类课外学术科技创新竞赛中屡创佳绩,近五年累计获国际奖项23个、全国奖项230个。现有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2门国家精品课程、7个国家级教育教学创新基地。不断探索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共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2篇。
成果三:服务经济社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本着“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服务理念,积极加强产学研合作,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主动参与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努力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骨干力量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回报社会各界对学校建设给予的大力支持。
良性互动之下,学校的科研经费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在1985年仅500万元,1992年突破2000万元,2000年突破1亿元,2002年、2005年分别突破2亿元、3亿元,2007年达到4.44亿元。30年来,学校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万余项,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1项,973计划项目49项,863计划项目12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6项,科研实到经费达30亿元。
学术水平显著提升。SCI收录论文在1993年时仅有31篇,到2006 年达到563篇,增长近20倍(在全国高校排名第22位);EI收录论文在1993年时仅有25篇,到2006年时达到880篇,增长34倍(在全国高校排名第15位)。累计发表三大索引论文达6731篇。
取得了一大批重大科研成果。30年来,学校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617项,其中国家级奖励45项,省部级一等奖67项;专利申请量由1985年的5件增加到2007年的539件,累计申请专利2531件(其中发明专利1741件),获授权专利1278件(其中发明专利595件)。成果转化率、专利实施率均超过30%。近15年来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一直稳居全国高校前十位。
科研基地不断壮大,目前拥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6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5个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及国家甲级建筑设计研究院、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等一批科研机构及技术开发基地。
成果四: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蓬勃发展 学校不断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一大批国际知名的大学、科研机构和跨国企业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在师生互派、科研合作、联合办学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近年来已派出到美、法、英、澳等国的本科交换生150余人,派出了130多名研究生到国外一流大学、选择一流学科、师从一流导师攻读学位和联合培养。学校还经常邀请诺贝尔奖得主、大学校长等众多知名人士来校讲学访问,累计授予180余位著名外籍专家学者为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学校每年派出 400多人次的教师赴国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进修或开展科学研究。先后接收和培养了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千余名留学生。学校积极开展国际科研合作,近几年来先后参与了欧盟QualiPSO开源软件质量平台等50多项国际科研合作项目,先后与国际著名高校、研究院所联合组建了中法工程中心、中美研究中心、中意研究中心、华工—普渡大学国际旅游研究中心、糖业国际合作研发中心等一批研究机构,承办了轻工、食品、自动控制、材料、建筑等领域的50多场次国际高水平学术会议。形成了定位清晰、平等交流、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合作格局,从而提升了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增强了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
成果五:办学资源大幅增加,办学条件显著改善
1978年,学校固定资产约1亿元,2007年达到45.2亿元,增长44倍。1978年,学校校园面积172万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至2007年底,校园面积增加至294万多平方米,扩大了71%,校舍总面积达到181万平方米,增加了5.5倍。
图书馆面积和藏书量不断扩大。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现图书馆面积6.7万平方米,增长5.3倍;藏书510万册,增长近9倍。已初步建设成为数字化图书馆。学校教学实验设备先进齐全,建有一大批现代化分析测试和实验中心,设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华南网络中心、广东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中心,建有各类高标准运动场馆,各项办学资源大幅增加。
创新理念:在新起点上加快科学发展
华工党委书记王迎军说:“30年来,华工人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不但产生了教学、科研等方面数量众多的标志性成果,而且逐步积累、沉淀、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这些,已经成为学校进一步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
解放思想,敢闯敢试,直面制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华工人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一大法宝。30年来,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党的教育方针,深刻把握高等教育规律,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因为有了办学体制上的解放思想,他们开创了“共建”之先河;因为有了在人事管理上的思想解放,他们通过团队建设实现了基层学术组织改革的突破;因为有了学科建设上的思想解放,他们发展起了人文社科学科、新兴交叉学科,建成了综合性大学。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华工人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办学兴校的第一要务,善于抓住机遇,不断解放思想,更加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敢于直面和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改革创新的精神和一往无前的勇气,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 设。
坚持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我国现行的高校政治制度和管理制度,是学校健康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30年来,学校历任党政领导班子很好地贯彻和执行了这一制度。在事关学校发展的重大决策上,学校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很好地体现了党在高校的执政能力;在推进学校科学发展方面,学校领导班子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了学校党委的重大决策,各项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推进依法治校,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得到充分保证。坚持以人为本,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教师为主体,凝聚和充分调动了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做到发展为了师生员工,发展依靠师生员工,发展成果惠及师生员工,努力构建和谐华工。
跳出教育看教育,适应变化谋变化,融入发展促发展 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开放办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进行改革,是华工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初期,学校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对学校办学提出的挑战,积极推进办学体制的“两个转轨”,建立了适应经济建设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90年代以来,学校提出“开展共建与联合办学,把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使学校的发展与经济建设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进入新世纪,学校提出“瞄准国家战略需求,融入创新体系,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在广东各地建立了10个工业技术研究院,在“985工程”二期建设了15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学校的学科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学校的 人才培养与区域人力资源建设、学校的科学研究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实现了紧密对接。这些重大改革举措,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使得学校更为广泛、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地融入了经济社会发展。
新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华工人清醒地认识到,要使办学始终保持前进的动力,就必须主动适应这种深刻变革,根据发展环境的变化不断创新发展的思路,从变化的环境中汲取发展的新动力;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格局,充分利用好各种有利条件和资源,通过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牢牢抓住学术发展这条主线
改革开放30年来,华工人对建设什么样的大学、如何建设大学这个根本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从1978年学校提出建设“具有现代先进科学技术水平的、崭新的社会主义大学”,到2008年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他们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科研工作为重点,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等各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旨在提高学术水平的重要举措。
校长李元元说:“学术质量和水平是研究型大学的生命线,坚持学术立校是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战略选择。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最重要的就是要抓学术建设、谋学术发展。我们要坚持学术价值观,把学术发展作为办学兴校的基本导向,增强学术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要求,不断完 善促进学术发展的体制机制,追求学术卓越,提高学术水平。”
党的十七大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我国正在加快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广东正在加速推进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面对新形势,如何深化改革、如何扩大开放,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并获得自身的同步发展?华工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始终把发展作为办学兴校的第一要务,始终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始终把人才作为发展的第一资源,始终把构建和谐华工作为发展的根本要求,始终把党的领导作为发展的根本保障!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期待华南理工大学早日建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更多地造福于南粤大地,造福于中华民族,造福于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
第二篇: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做贡献
肩负新世纪使命,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做贡献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肩负新世纪使命,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做贡献》
在这繁花似锦的七月,我们共同的母亲—伟大的党迎来了她九十周岁的华诞,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为我们的党祝福,贺寿!
九十年前,在那风雨如磐的旧中国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挑起了拯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的重任,开启了终结泱泱大国于四分五裂的征程您在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中成长,在浴血奋战、宁死不屈中成熟,在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中成功。九十年风雨兼程,您气吞山河,让中国这个五千年文明国度重新挺起了不屈的脊梁;九十年寒来暑往,您指点江山,让中国这条沉睡百年的东方巨龙昂首在世界民族之林。
弹指一挥间,悠悠九十载。时间的尘烟,掩盖不了历史的沧桑;艰难的历程,阻挡不了前进的步伐。您就像燎原的星火,在平凡中演绎神奇,在奋进中创造奇迹。您用饱经岁月洗礼的巨手掠过广袤的神州大地,一幕幕惊天动地的巨变在您的眼前显现,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美锦在您的身下铺展:改革开放广纳宾朋,“一国两制”港澳回归;“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北京奥运无与伦比,上海世博享誉世界;神州七号一飞冲天,“嫦娥奔月”梦想实现„„精彩还在延续,感动无处不在。是您,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是您,让中国融入世界,让世界赞美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谷城地税走过了无数个风风雨雨。谷城地税坚持围绕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全局上下齐心协力、奋力拼搏、勇克难关,形成了“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各类典型人物、典型事迹层出不穷,形成了见贤思齐、人心思奋的可喜局面。经过培养和推荐,近年来涌现了余金刚、芮海波、汤合丽、李顺、占宗秋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其中占宗秋“八年如一日,义务赡养前公爹”的事迹在《襄樊日报》5期连载,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并荣获“首届荆楚十大孝老爱亲模范”,又被省局授予“全省地税系统‘感动地税十大人物’”、“全省地税系统先进个人”。谷城地税始终把服务大局、促进发展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不断提高办税服务厅服务,在实行党员挂牌服务制、首问责任制和限时制度的基础上,推行了上门申报、网上申报、税银联网等多元纳税方式,为纳税人提供便捷服务。我们在全省率先推行了纳税服务车流动征收服务,更让纳税人实实在在享受了纳税的快乐与优越。同时,不断深化服务内涵。坚持以纳税人为中心,得到纳税人的高度赞誉。2010年7月湖北骆驼蓄电池股份有限公司为我局送来了“真心服务,共谋发展”的四方鼎,2010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企业满意机关”,这都是我们对服务的最好诠释。
谷城地税坚持把做好地税工作,收好税、带好队仍是主旋律,优化服务、促进发展成为最强音。形势令人鼓舞,发展催人奋进,让我们在省局、市局和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新的起点上,始终保持抢前争先的锐气、进位领先的志气、永远保先的骨气,以更加坚定的信 心、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地税工作,以实际行动实践“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服务宗旨,努力开创地税事业的新局面,肩负新世纪使命,为谷城经济和社会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三篇:肩负新世纪使命,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做贡献
肩负新世纪使命,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做贡献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肩负新世纪使命,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做贡献》
在这繁花似锦的七月,我们共同的母亲—伟大的党迎来了她九十周岁的华诞,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为我们的党祝福,贺寿!
九十年前,在那风雨如磐的旧中国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挑起了拯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的重任,开启了终结泱泱大国于四分五裂的征程您在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中成长,在浴血奋战、宁死不屈中成熟,在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中成功。九十年风雨兼程,您气吞山河,让中国这个五千年文明国度重新挺起了不屈的脊梁;九十年寒来暑往,您指点江山,让中国这条沉睡百年的东方巨龙昂首在世界民族之林。
弹指一挥间,悠悠九十载。时间的尘烟,掩盖不了历史的沧桑;艰难的历程,阻挡不了前进的步伐。您就像燎原的星火,在平凡中演绎神奇,在奋进中创造奇迹。您用饱经岁月洗礼的巨手掠过广袤的神州大地,一幕幕惊天动地的巨变在您的眼前显现,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美锦在您的身下铺展:改革开放广纳宾朋,“一国两制”港澳回归;“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北京奥运无与伦比,上海世博享誉世界;神州七号一飞冲天,“嫦娥奔月”梦想实现„„精彩还在延续,感动无处不在。是您,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是您,让中国融入世界,让世界赞美中国。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谷城地税走过了无数个风风雨雨。谷城地税坚持围绕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始终把服务大局、促进发展作为检验创建先争优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
点。面对连年的高基数、高增幅、高增长的高压力,全体党员干部正视困难,认清形势,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高昂的工作斗志,全力投入收入攻坚战。2010年共组织各项税费收入3.95亿元,同比增长31.8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56亿元,同比增长50.6%,占到了全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半壁江山”,提前11个月实现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翻番目标;社保费完成1.54亿元,同比增长14.79%。为不断提高办税服务厅服务,一方面不断拓展服务方式。在整合办税服务厅功能,实行党员挂牌服务制、首问责任制和限时、预约、延时等制度的基础上,推行了上门申报、网上申报、税银联网等多元纳税方式,为纳税人提供便捷服务。特别是在移动办税方面,我们在全省率先推行了纳税服务车流动征收服务,发挥了移动办税车“流动征收、移动管理、随时服务”的优势,让纳税人实实在在享受了纳税的快乐与优越。2010年11月全省移动办税现场会在谷城召开,与会代表一致肯定我局的移动办税工作经验。另一方面不断深化服务内涵。坚持以纳税人为中心,提供个性化的纳税服务,尤其是对招商引资、重大项目、重点企业、重要行业等实行跟进服务,得到纳税人的高度赞誉。2010年7月湖北骆驼蓄电池股份有限公司为我局送来了“真心服务,共谋发展”的四方鼎,这也是我们对服务的最好诠释。谷城地税坚持把做好今年的地税工作,收好税、带好队仍是主旋律,优化服务、促进发展成为最强音。形势令人鼓舞,发展催人奋进,让我们在省局、市局和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新的起点上,努力开创地税事业的新局面,为全市经济和社会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1年是跨入新世纪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也是谷城地税向新的目标迈进的起步年。做为一名刚刚录用的公务员,我将认真学习、深入思考,努力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继承和发扬地税的优良传统,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发扬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发扬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发扬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发扬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始终保持抢前争先的锐气、进位领先的志气、永远保先的骨气,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地税工作,以实际行动实践“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服务宗旨,肩负新世纪使命,为实现跨越式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第四篇:如何在西部大开发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如何在西部大开发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张永志
〔内容摘要〕本文从经济要素流向和体制问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作分析,分析六盘水经济发展滞后的症结所在,提出六盘水实现跨式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跨越式经济要素发展
〔作者简介〕 六枝特区党校
西部大开发,是国家提出的调整区域经济结构、缩小地区间经济差距的一项重大发展战略。实施西部大开发四年多来,在国家资金和政策的有力支持下,六盘水西部大开发工作正积极有序地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各项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全面启动,“西电东送”、水利枢纽、交通干线等一批重大项目全面开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加,经济、科技、教育和社会事业发展加快。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还很大。六盘水市要在西部大开发中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分析阻碍经济发展的因素,寻求发展思路。
一、从经济要素流向分析六盘水与发达地区经济成长的差异
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推动力来自于资金、劳动力、技术、知识、人才等各要素的投入。从六盘水经济发展的经济要素供给看,劳动力过剩,而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特别缺乏。缩小发展差距和实施大开发的一个决定因素就是这些缺乏的要素能不能从内部更多地得以积累,并大量从外地引进。而经济要素是根据要素的收益水平积累和流动的。市场经济运行体制中,哪个地区的资金利润率高、工作待遇好,技术价格高,它对要素的吸引竞争力就强,资金、劳动力、技术、人才等经济要素,就往哪里流动。从劳动力和人才的收益看,东部与沿海地区对劳动力的要求量大,对人才的吸引竞争力较强,远远高于六盘水。总体上说,西部的人才及劳动力是从收益低的西部流向收益高的东部,特别是沿海地区流动。近年来,六盘水的劳动力及人才的外流现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出现“孔雀东南飞”的现象,六盘水收益水平低,这是肯定的,总体上讲,资金、技术、人才,特别是企业家等这些经济要素,越是市场经济、越是净外流,这是影响六盘水西部大开发和其经济成长的最关键的一环。
二、六盘水经济发展的体制约束分析
内陆山区的六盘水,其经济发展有运输距离过长、自然条件较差等客观因素制约,但体制问题也是阻碍六盘水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计划经济体制约束
从全国看,虽然从1992年就开始向市场经济转轨,但计划经济体制至今还是一个影响六盘水经济发展的因素。六盘水作为西部的一个城市,政府经济的特征在一定范围存在。在经济管理方式上,计划经济手段占主导地位,表现在:用计划经济管理办法管理国有经济,用管理国有企业的办法管理民营经济,政府干予较多,政府往往直接干予要素配置、企业经营和资产重组及各种投资建设项目;在调控手段上,政府的行政性直接调控仍占主导地位,政府间接调控和服务功能还较薄弱,按照条条对口办事多,对上级部门的行政依附感较强,考虑市场发展、企业发展比较少;政府的服务意识有待提高,政府行政效率还不够高;在审批制度上,审批事项繁多,程序复杂,部门收费多,对外资吸引能力不强。
(二)投资体制约束
六盘水位于贵州的西部,属内陆山区,由于经济体系中金融资产总量不足,资本市场小,募集金额远远落后于中部和东部,加之资本市场体系不健全,资本市场组织机能不完善,资本内生形成能力差,市场本身的融资能力不强,约束了整个资本市场的发展。对于各级政府而言,通过创造发展环境和规范体制条件,引导企业和个人作为投资主体以促进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将是其主要职能。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在建立投融资机制方面还欠灵活,对内外投融资渠道不够畅通,不利于从国内外、甚至从周边地区筹集各类商品性资金,不能广泛通过研究分析中央政策从各种渠道争取到尽可能多的各类政策性资金。可以认为,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严重滞后所导致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不宽松,资本市场不能正常发育,区域金融受阻严重,金融中介效益弱化是抑制六盘水经济快速发展的障碍。
(三)制度环境的制约
由于地理环境的相对封闭和思想观念的落后,六盘水对外开放相对滞后,对外开放的领域不广,引进外资的规模小,使得不多的优势产业得不到必要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区内经济和社会发展接受外来先进技术的冲击力度较大。制度创新环境的落后是六盘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障碍之一。对外开放的全社会认同感不强,开放的主体单一,主要以政府出面招商引资,谈判立项,而以民间、企业机构为主的对外开放规模狭小,政府管理体制,市场结构和政府行为的开放程度不够高,尤其是对外开放政策研究得不透,地方性政策措施配套不够。从纵向上看,六盘水对外开放起步较晚,层次较低,从横向看,六盘水对外开放范围不广,承受市场激烈竞争的风险意识、综合实力和实际操作技巧等方面存在问题,远远不能适应西部大开发中跨越式发展的需要。社会经济发展环境改善相对缓慢,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规划与发展、开发区建设与经济跨越式发展存在较大差距,一整套为外来投资者服务的社会服务化体系,包括金融、财政、税收、技术和土地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尚未完全建立起来。
三、六盘水实现跨式发展的对策
西部大开发,六盘水经济的发展道路应该是超常规跨跃式的市场经济发展道路,实现跨越式发展,须作对策分析,有思路才有出路。
(一)基础设施先行,注重城市辐射能力
落后地区经济环境恶劣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内生性储蓄和投资能力有限,发展资金严重不足。如果没有外部资金的注入,落后地区难以打破“低收入——低投资——低效益——更低收入”的恶性循环。因此,落后地区要迅速改变自己的经济环境,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六盘水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三线”建设时期得到初步发展,从1997年起,六盘水市境内的基础设施迎来了黄金期,株六复线、内昆铁路和六盘水铁路枢纽铁路建设项目相继动工建设,盘西铁路电气化改造全面展开。现在,水柏铁路、内昆铁路、株六复线和六盘水铁路枢纽已经全部建成投入使用。“三线一站”的建设,直接拉动六盘水经济的快速发展,更为重要的是铁路建设打破了六盘水经济发展的瓶颈状况,公路建设也得到了改观。六盘水今后应一如既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将道路、铁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供给提高到一定水平,改善经济环境,目的就是要筑巢引凤。
(二)利用煤都优势,发展煤化工产业,加快工业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六盘水矿产资源丰富,煤储量居全省之首,煤田可靠储量711亿吨(2000米以内),探明储量164亿吨,垂深1000米以内可靠储量413亿吨,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埋藏浅,素有“西南煤海,江南煤都”之誉。
作为“三线”建设的能源基地,六盘水的煤炭主要靠国家统购统销,六盘水只承担挖煤任务,出现越挖越穷的怪圈。就是因为对原煤粗放经营,创收小。要让资源优势真正变为优势,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煤化工产业。
六盘水要依托丰富优质的煤炭资源,倾尽全力,将煤化工打造成为“十一五”期间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六盘水要坚持“煤与非煤并重,大力发展煤化工”思路,以煤化工为主攻方向,以煤炭的焦化、液化、气化及煤层气开发等深加工为努力方向,使六盘水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转变,实现效益、产业升级和环境保护上的突破。
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应充分发挥煤产地的资源与价格优势,不断加强煤转化和能源技术的优化集成,努力实现产品多样化和对市场的适应调整,整合资源、能源的高效合理利用等技术路线和措施,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六盘水煤炭资源丰富,煤种齐全,水电价格低廉,有发展煤化工业产业的资源和价格优势,发展煤化工产业可收到比较好的经济效益。一是利用多样化。根据不同煤种、煤质的特点,采用不同的煤转化高新技术,生产不同的目标产品,在能源梯级利用、产品结构方面进行不同工艺的优化集成,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模式。二是产业关联化,以煤为原料的化工产业链比较长,适合和需要产业集聚。依据煤种煤质特点,选择适宜发展的产业,建设新一代“煤炭——能源——化工”为一体的多联产系统,形成多种产业并存的综合型煤化工基地。这种现代化的煤化工发展新模式可实现煤炭资源价值的梯级利用,达到煤炭资源价值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满足煤炭资源利用的环境最优化,并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引导民间资金,充分利用外资
六盘水在引资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虽然国家财政投资明显增加,但国内民间资金和外商投资并没有大规模地相应跟进,出现“政府热、民间冷”的现象。引导民间资金,充分利用外资是解决资金不足的最好途径。另一方面,把投资的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建设,而对特色产业特别是加工制造业的发展重视不够,导致工业化推进缓慢,工业竞争力和市场份额下降,使六盘水经济的长期发展缺乏较多的产业支撑。第三,软环境尚存在较大差距,远不适应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需求,外向型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小。
工业化过程是资本积累和扩大的过程,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成效取决于资本能否持续、大规模地流入。诚然,近几年来,国家在六盘水投资加大了,但与系统性开发所需的巨额资金相比,政府资金是杯水车薪。因此,政府要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以便启动更多的民间资金,从而建立以政府采购为基础,私人投资为主导、自身积累为后劲的良好投资局面。
与引导国内民间资金相比,引导外资流入落后地区具有更大的经济价值。六盘水近几年来虽然引进了大量外资,但远远不够。为此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民间资本进入的投资环境。并建立完善的国家投资引导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积极引导作用,并争取通过减免税收、贴息贷款,投资补贴等途径,广泛吸引国内外民间资本参与六盘水开发,改善经济环境,使等额资金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四)全力打造“凉都”品牌,开发旅游业,“以外引外”,力争吸收外资和旅游业创收双丰收一个城市的发展,首先是定位,六盘水的经济发展不能光依靠煤炭这个单一资源。专家经过论证,对六盘水作出:资源富饶的城市——文化旅游丰富的城市——避暑休闲度假的城市——“凉都”的定位。“凉都”不是单纯的气候资源概念,而是由生态环境、区位交通和夜郎文化等综合要素构成。从“煤都”到“凉都”是发展观念和模式的深层改革。这一定位促进了六盘水两种资源的相互配合,两种资源相互推动,“煤都”与“凉都”已经成为六盘水在新时期发展的两条腿。
“凉都”的定位构建了一个崭新的六盘水形象,提升了城市品位。为了加大宣传,六盘水举办了“凉都·六盘水消夏文化节”、“夜郎文化论坛”、“投资贸易座谈会”、“全国汽车拉力赛”等活动,吸引了来自美国、香港、湖南等地区的客商,并引进普尔斯玛特、美国旗盛、香港瑞安集团等国际大公司投资,以节办会使凉都城市名声远播,提高了知名度,更是让许多客商慕名而来,有些客商为了休闲而避暑,为了避暑而投资,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宣传力度不大,基础设施差,使得六盘水丰富的旅游资源未能得到很好的开发,旅游业发展严重滞后,旅游创收入不敷出。据贵州日报报道,2005年“十一”黄金周期间,与省内其他10多个旅游景点旅游收入相比,玉舍国家级森林公园排名倒数第三,而作为亚洲第一个生态博物馆梭戛长角苗村寨却“榜上无名”。六枝特区牂牁江风景区在1995年就被批为省级旅游风景区,但10年来却无人前来旅游,更谈不上创收。其他的旅游景区:阿勒河风景旅游区、盘县高原草原风景名胜区、天生桥旅游风景区、丹霞山,这些风景区都是集观光、考古、度假、考察民族风情为一体的休闲
旅游胜地,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究其原因,就是宣传力度不够,基础设施落后。为了加大宣传,不妨搞个“凉都六盘水论坛”,对各景区,从人文、地理、民族风情、考古等角度宣传六盘水的旅游资源。六盘水市的旅游业发展潜力很大,后劲足,是六盘水未来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极,必须大力发展旅游业。必须继续做好“凉都”品牌,大力发展旅游业,坚持“以节办会,以会招商”的思路,让更多的客商前来旅游投资,“以外引外”,从而达到招商、旅游创收的双丰收。
总之,要围绕“凉都”城市品牌,发展“煤都”优势,把六盘水建设成为西南、华南地区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两江”上游生态屏障、川滇黔桂四省“立交桥”,再度令六盘水人激起“跨越式发展”的雄心。
参考文献:
[1]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辅导教材
[2]《贵州日报》10月9日
[3]《西部大开发六盘水怎么干》
[4]《新华文摘》2004年第18期
第五篇: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
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社论)
《 人民日报 》(2011年01月30日01 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是2004年以来党中央连续第八年制定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这个一号文件,是党中央、国务院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做出的新的重大部署,顺应了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系统谋划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含金量高,指导性强,必将对我国水利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利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主要江河防洪能力不断提升,农田水利设施不断完善,水利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但是应当清醒地看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国水利投入强度明显不够,建设进度明显滞后,保障水平明显偏低。洪涝灾害频繁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仍然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去年西南地区发生特大干旱、多数省区市遭受洪涝灾害、部分地方突发严重山洪泥石流,再次警示我们,加快水利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刻不容缓。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农业发展形势最好、农村面貌变化最大、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历史时期之一,是“三农”
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但是农业农村发展仍然困难很多,挑战空前。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和7个中央一号文件已经对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系统部署,“三农”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已经初步形成,今后要在不断强化和完善现有政策的同时,选取影响全局的薄弱环节和重大问题逐个加以突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为主题,就是要紧紧抓住水利这个薄弱环节,解除水利这个瓶颈制约,夯实农田水利这个重要基础,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
一号文件对新形势下水资源的重要作用和水利的战略地位进行了全新的阐释: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我们要认真领会一号文件提出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坚持民生优先,坚持
统筹兼顾,坚持人水和谐,坚持政府主导,坚持改革创新;按照一号文件的部署,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抓紧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提高防汛抗旱应急能力,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
当前水利改革正处在攻坚克难阶段,必须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破解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转变水利发展模式,为水利良性发展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推进水利改革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党全社会统一认识,形成治水兴水合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切实加强水利工作,埋头苦干,开拓创新,把中央出台的政策措施切实落实到位,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让我们共同迎接水利事业的春天,迎接“三农”发展的新的黄金期。紧紧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努力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