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检察院推出“保障改善民生、执法服务群众”十项承诺
**市**区检察院推出“保障改善民生、执法服
务群众”十项承诺
为了进一步做好服务人民群众工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满意度,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向纵深发展。近日,**市**区检察院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郑重向全区社会各界推出“保障改善民生、执法服务群众”十项承诺,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真正把服务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工作落到实处。
第一、着力提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执法活动的质量。要完善人大代表介入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认真落实《开展附条件不起诉(试点)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和《人大代表介入附条件不起诉案件的实施办法(试行)》两项制度,切实加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检察机关办案活动的监督指导,不断加强监督实效。
第二、扎实开展监外执行检查活动。要深入辖区*个基层派出所,全面开展对监外罪犯管理的监督,定期召开联系会议、不定期组织联合检查,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理监外罪犯脱管、漏管、虚管等问题,有效遏制和减少重新犯罪。
第三、大力开展检察开放日活动。要适时举办第二届“检察开放日”活动和新闻发布会,扩大社会各界参与范围,深化、细化、实化检务公开内容,让检察权在阳光下运行,着力提升执法 1
透明度和执法公信力。
第四、强化信访接待建设。要按照上级检院抓好文明创建的总体要求,紧扣“文明接待室”的工作标准,加强接待室软硬件建设,妥善处理涉法涉检信访,实现无信访积案、无越级访、无到省进京上访。通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力争在2011年成功创建省级文明接待室。
第五、拓宽职务犯罪案源渠道。为搭建反贪反渎惩防新平台。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型媒体优势,在搜狐微博上注册开通“**检察院”微博,搭建起共同打击和预防职务犯罪的平台,不枉不纵,精确打击职务犯罪,以反腐倡廉的实效真正取信于民。
第六、建立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办案组。要设立未成年人维权岗,探索建立预防未成年犯罪帮教工作长效机制,研判形势,落实好宽缓政策,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第七、开展查办危害民生民利职务犯罪案件专项行动。依法从重、从快、从严打击危害民生民利职务犯罪,切实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断完善司法护农助农工作措施,促进支农惠农政策有效实施。
第八、设立乡镇检察服务联络室。要前移检察窗口,拟在工业园区和部分较大乡镇探索设立检察服务联络室,及时掌握社情民意,深入推进检察环节社会矛盾化解矛盾和社会管理创新,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第九、开展巡回法制宣传。要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月和举报宣
传周等活动,围绕群众关心的法律问题,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引导群众依法正确行使权利,依法表达利益诉求。继续深入实施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单位、进企业、进班子、进家庭”活动,努力营造学法、懂法、用法和护法的良好氛围。
第十、切实转变执法作风。要认真落实省委“四个特别”的要求,加强检察队伍思想、纪律和作风建设,不断强化法律监督,强化自身监督,强化高素质队伍建设,及时、高效、公正、文明执法,做到自身正、自身硬和自身净,以良好过硬的执法作风真正取信于民,全力维护检察机关良好形象。
第二篇:充分发挥税收职能_保障民生_服务民生_改善民生
充分发挥税收职能 保障民生 服务民生 改善民生
国之税收,民惟邦本。民生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重点。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2008年两会期间,涉及民生的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收入、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等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与民生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国税部门要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
一、依法科学组织税收收入,筹集财政资金,夯实民生之基
税收作为国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最主要、最规范的形式,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点,筹集财政收入稳定可靠。:一是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制止和防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既不人为调节收入进度违规批准缓税,也不寅吃卯粮收过头税。二是要深入开展税收分析,掌握各税种增减变化的原因,研究揭示税收与经济的内在关系,把握组织收入的主动权。三是强化对重点税源和纳税大户的监控,及时掌握企业产、供、销及价格等变动情况,增强组织收入的预见性。经常深入企业,全面了解和掌握企业经营情况、资金流向、产销变化、发展趋势等动态信息,加强重点部位和环节的跟踪管理和动态监控,结合计算机静动态数据,全面掌握税源增减变化情况。四是要充分发挥税务稽查的震慑职能,进一步规范税收秩序。深入开展税收专项检查和日常检查,严厉打击各种偷、抗、骗税行为,堵塞税收漏洞,确保税款按时足额入库。
二、发挥税收职能,营造良好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社会要和谐,民生要改善,首先要发展,重点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税部门要通过税收政策的约束和激励等调节手段,努力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税收经济观,服务和服从经济发展大局,努力使经济发展创造的税源尽可能多的转化为税收,实现经济发展与税收发展的良性互动。其次,发挥国税部门处于经济活动前沿的优势,增强服务政府宏观决策的意识,积极协助地方政府选择好产业,实现从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向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转移。第三,要落实好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等税收政策,实现资源的循环和可持续利用,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第四,要落实好鼓励技术进步和国产设备代替进口设备等税收政策,调整经济结构,实现产业升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第五,要落实好西部大开发、资源综合利用、废旧物资经营、农副产品加工等税收优惠政策,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用足用活税收政策,积极为企业筹划,支持大企业做大做强,扶持个体经济和民营企业快速成长。通过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发展积累资金。对于减免税的应用,采取跟踪服务的方式,积极督促企业利用优惠资金进行技术改造、环境治理和长远发展。
三、坚持执法为民,情系民生,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一是提高认识,深入学习,广泛宣传,切实将税收政策贯彻执行好,充分发挥税收调节分配的作用,依法对高收入行业和高收入群体进行税收调节,依法取缔非法收入,扶持低收入群体,调节收入差距,缓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落实好个人经营者增值税起征点调高政策,使广大纳税人和社会弱势群体真正享受到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给他们带来的实惠。二是积极落实好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涉农、惠农税收政策,服务“三农”,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三是服务就业再就业工作。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充分落实好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军队转业干部、城镇退役士兵、高校毕业生就业等税收优惠政策,维护社会稳定。四是对下岗、残疾人员免费办理税务登记,减免税手续,免收工本费。另外,还要积极参与社会福利事业和社会公益活动,组织为希望工程、为残疾人、为下岗职工、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献爱心送温暖。同时,关心和帮助系统内生活困难职工以及离退休干部的生活,让他们感受到国税大家庭的温暖。
四、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构建和谐征纳关系 一是牢固树立依法治税是对纳税人最好的服务的理念,依法向纳税人提供服务、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切实做到想纳税人之所想,急纳税人之所急。对重大项目建设的涉税事项,要特事特办,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办税效率,着力减轻办税负担,降低办税成本,为创业者营造优质的税收环境。对纳税人要求办理的事宜,只要是符合规定的,要以最快的速度、最优的质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办结,坚决杜绝推诿扯皮、敷衍应付、该办不办、久拖不办的情况。对新实行的税收政策,要建立跟踪问效和信息反馈机制,及时了解税法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做法和建议,做到信息传达畅通,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二是牢固树立“服务让纳税人满意”的理念,按照办税服务“零距离”、办税质量“零差错”、办税对象“零投诉”、办税程序“零障碍”的服务标准,着力构建规范的税收服务机制,完善包括政策咨询、申报纳税、法律救济等内容的纳税服务体系,进一步深化限时服务、首问责任制、一站式服务,深入搞好申报纳税“一窗式”管理,不断加强税务网站建设,充分发挥12366纳税服务热线的功能,拓宽服务范围,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三是围绕和贴近发展项目开展服务,不断创新服务手段,拓展服务领域,体现服务特色。定期到企业了解生产经营情况,为企业加强管理谋求发展提供信息、牵线搭桥、提合理化建议。四是营造公平公开的办税环境。把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税收政策法规、工作规程、税务违章处罚标准、税务廉洁自律规定、责任追究办法、服务承诺、个体工商业户税负等内容全部通过公告公示栏、电子显示屏、电子触摸屏等媒介予以公开,使税务机关的执法依据和执法行为都置于广大群众和纳税人的监督之下,让纳税人缴明白税,缴放心税,营造良好的诚信纳税氛围。
第三篇:充分发挥税收职能 保障民生 服务民生 改善民生
充分发挥税收职能 保障民生 服务民生 改善民生
国之税收,民惟邦本。民生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重点。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2008年两会期间,涉及民生的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收入、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等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与民生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国税部门要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
一、依法科学组织税收收入,筹集财政资金,夯实民生之基
税收作为国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最主要、最规范的形式,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点,筹集财政收入稳定可靠。国家通过预算安排用于财政支出,用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用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用于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用于支持农村和地区协调发展,用于抗灾救灾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2007年,金昌市实现教育支出26228万元,实现医疗卫生支出7351万元,实现文化与体育传媒支出5067万元,实现城市道路改造及景观改造工程6070万元,实现涉农资金支出38671万元,拨付城乡合作医疗补助资金1077万元,下达就业再就业资金1727万元,安排救灾资金309万元,等等。这些实实在在的财政支出,主要来自于税收收入。这也正体现了“社会主义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本质。肩负着聚财职能的国税部门,要在保持地方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坚持依法治税,依托信息化手段,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大力组织税收收入,把该收的税金全部收上来,确保税收收入持续稳定较快增长,增强国家的财政实力和宏观调控能力,为改善民生提供财力保障,让以税收为支撑的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全体公民。具体而言要抓好以下几点:一是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制止和防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既不人为调节收入进度违规批准缓税,也不寅吃卯粮收过头税。二是要深入开展税收分析,掌握各税种增减变化的原因,研究揭示税收与经济的内在关系,把握组织收入的主动权。三是强化对重点税源和纳税大户的监控,及时掌握企业产、供、销及价格等变动情况,增强组织收入的预见性。经常深入企业,全面了解和掌握企业经营情况、资金流向、产销变化、发展趋势等动态信息,加强重点部位和环节的跟踪管理和动态监控,结合计算机静动态数据,全面掌握税源增减变化情况。四是要充分发挥税务稽查的震慑职能,进一步规范税收秩序。深入开展税收专项检查和日常检查,严厉打击各种偷、抗、骗税行为,堵塞税收漏洞,确保税款按时足额入库。
二、发挥税收职能,营造良好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社会要和谐,民生要改善,首先要发展,重点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几年,金昌市经济呈现持续稳定较快发展的态势,特别是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13.2亿元,经济总量从2006年的全省第七位跃居第二位,税收随之“水涨船高”,全年实现税收收入30.8亿元,收入总量居全省国税系统第二位。这是经济决定税收的具体反映。国税部门要发挥税收对经济的反作用,通过税收政策的约束和激励等调节手段,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和投资环境,努力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税收经济观,服务和服从经济发展大局,努力使经济发展创造的税源尽可能多的转化为税收,实现经济发展与税收发展的良性互动。其次,发挥国税部门处于经济活动前沿的优势,增强服务政府宏观决策的意识,积极协助地方政府选择好产业,实现从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向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转移。第三,要落实好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等税收政策,实现资源的循环和可持续利用,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第四,要落实好鼓励技术进步和国产设备代替进口设备等税收政策,调整经济结构,实现产业升级。当前要用足用好科技创新、企业技术开发改造、高新技术产业、扶持工业园区发展等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第五,要落实好西部大开发、资源综合利用、废旧物资经营、农副产品加工等税收优惠政策,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用足用活税收政策,积极为企业筹划,支持大企业做大做强,扶持个体经济和民营企业快速成长。近5年,全市国税系统有1200多户(次)纳税人享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共减免增值税47,020万元,办理免、抵、退企业所得税4395万元。通过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发展积累资金。对于减免税的应用,采取跟踪服务的方式,积极督促企业利用优惠资金进行技术改造、环境治理和长远发展。
三、坚持执法为民,情系民生,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一是提高认识,深入学习,广泛宣传,切实将税收政策贯彻执行好,充分发挥税收调节分配的作用,依法对高收入行业和高收入群体进行税收调节,依法取缔非法收入,扶持低收入群体,调节收入差距,缓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落实好个人经营者增值税起征点调高政策,使广大纳税人和社会弱势群体真正享受到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给他们带来的实惠。二是积极落实好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涉农、惠农税收政策,服务“三农”,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三是服务就业再就业工作。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充分落实好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军队转业干部、城镇退役士兵、高校毕业生就业等税收优惠政策,维护社会稳定。四是对下岗、残疾人员免费办理税务登记,减免税手续,免收工本费。另外,还要积极参与社会福利事业和社会公益活动,组织为希望工程、为残疾人、为下岗职工、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献爱心送温暖。同时,关心和帮助系统内生活困难职工以及离退休干部的生活,让他们感受到国税大家庭的温暖。
四、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构建和谐征纳关系 一是牢固树立依法治税是对纳税人最好的服务的理念,依法向纳税人提供服务、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切实做到想纳税人之所想,急纳税人之所急。对重大项目建设的涉税事项,要特事特办,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办税效率,着力减轻办税负担,降低办税成本,为创业者营造优质的税收环境。对纳税人要求办理的事宜,只要是符合规定的,要以最快的速度、最优的质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办结,坚决杜绝推诿扯皮、敷衍应付、该办不办、久拖不办的情况。对新实行的税收政策,要建立跟踪问效和信息反馈机制,及时了解税法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做法和建议,做到信息传达畅通,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二是牢固树立“服务让纳税人满意”的理念,按照办税服务“零距离”、办税质量“零差错”、办税对象“零投诉”、办税程序“零障碍”的服务标准,着力构建规范的税收服务机制,完善包括政策咨询、申报纳税、法律救济等内容的纳税服务体系,进一步深化限时服务、首问责任制、一站式服务,深入搞好申报纳税“一窗式”管理,不断加强税务网站建设,充分发挥12366纳税服务热线的功能,拓宽服务范围,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三是围绕和贴近发展项目开展服务,不断创新服务手段,拓展服务领域,体现服务特色。定期到企业了解生产经营情况,为企业加强管理谋求发展提供信息、牵线搭桥、提合理化建议。四是营造公平公开的办税环境。把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税收政策法规、工作规程、税务违章处罚标准、税务廉洁自律规定、责任追究办法、服务承诺、个体工商业户税负等内容全部通过公告公示栏、电子显示屏、电子触摸屏等媒介予以公开,使税务机关的执法依据和执法行为都置于广大群众和纳税人的监督之下,让纳税人缴明白税,缴放心税,营造良好的诚信纳税氛围。
第四篇:沾化:实施“四有”保障工程 改善民生惠及群众
沾化:实施“四有”保障工程 改善民生惠及群众
2012年01月03日 09:20来源:滨州电视台设置字体: 【小 中 大】
泊头镇宁家村,以前村里道路坑坑洼洼、崎岖不平,现在村里修上了宽敞明亮的柏油路,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宁家村曾是个“无班子、无场所、无活动、无收入”的“四无村”, 从2011年9月,沾化县启动了党的村级组织建设有班子、有场所、有活动、有收入“四有”保障工程后,三多月的时间里村庄发生了可喜变化。
沾化县宁家村村支部书记宁廷学说:“根据村庄环境,结合县交通局的帮扶,修建柏油路2020米,同时对村里的自来水进行同期改造,现在全村都喝上了自来水,电路老化进行了全面的改造。”
结合“四有保障工程”的开展,沾化县实行县乡村三级联动,形成了“千名干部抓保障、千万元资金建场所、千张药方解难题、千项承诺惠民生”的合力。富源街道东李村通过对资产、资源进行清理登记,盘活集体资产,今年不仅硬化了街道,还安装了路灯。
东李村群众说:“村里修了座桥,人们出行方便了,又挖了灌溉沟,旱能浇涝能排,收入增加了。公路修的质量很高。安装了路灯,安上了数字电视。"
截至目前,沾化县全县“四有”保障工程达标乡镇(街道)8个,占到了73%;达到“四有”标准的村423个,占到了97%。
第五篇: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牟永福
2008年,一个有关民众切身生活的概念――“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起了学术界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
春节刚过,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和UNDP驻华代表处主办,来自中央有关部委、科研院所、国内21个省(市、自治区)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以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瑞典等国的代表共260余人在海南共聚一堂,就“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议题进行了广泛地研讨。
理论上的繁荣带来实际行动的快速启动,一些省、市相继行动起来,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广东省率先规划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战略,计划从2009年到2020年分三个阶段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浙江省启动了全国首个《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2008-2012)》,力争实现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城乡、区域均衡、全民共享;中共海南省第五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共海南省委关于大力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意见》,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做了制度性规定。
一
那么,何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呢?从构成上分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基本公共服务”,二是“均等化”。
就“基本公共服务”来说,其范畴因国而异:加拿大以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服务为主;印度尼西亚以初等教育、公路设施为主;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则把基本教育、初级医疗、饮用水、卫生设施、营养、社会福利和公共工作项目列为主要的基本公共服务内容。在我国,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此做了明确的规定,基本公共服务是指直接与民生问题密切相关的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公共服务内容。
“均等化”含有“平均、平等、等价”之义,是指不同个人、家庭、社会集团、社区在收入、财富、地位、知识、权利分配上的等量和平等。具体来说,“均等化”包含三层意思:一是机会上的均等;二是结果的大体相等;三是公众自由的选择权利。然而,均等化并不等于绝对平均,并不要求所有公众都享有完全一样的基本公共服务,而是在承认差别的前提下,保障所有国民都享有一定标准之上的基本公共服务,其实质是“底线均等”。
由此可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质上就是指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丁元竹 话来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以这样理解:一是基本公共服务人人可及;二是公共物品大致相同;三是政府财政能力大致均等。
二
其实,早在2005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念就体现在了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里,该《建议》要求“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首次提出了“公共服务均等化”概念。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更是把“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到战略高度,成为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政策目标。到了2007年,“十七大报告”强调了要“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进一步明确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具体要求。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之所以频繁出现在历次党的重要会议和文件中,是有其历史背景的。目前,我国GDP已经达到24.66万亿元,中国经济成功实现了连续第五年双位数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在GDP快速增长、国家综合实力逐步增强的同时,人们在各方面的差距也日益凸显,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群体差距呈现出扩大趋势。不可否认,有些差距是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个人禀赋等外在原因造成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有些差距却是政策、体制的推波助澜使然,一些强势群体可以轻易且廉价地占有更多优质的公共产品,而另一些群体则享受不到应有的权利。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近期表示,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存在着水平低、不均衡、体系建设滞后等突出问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失衡,已成为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的突出问题。
所以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提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是实现社会公平、缓和当前社会矛盾的现实需要,更是实现人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小康社会”目标的具体体现。
三
20世纪20年代,英国福利经济学家庇古曾提出两个命题:国民收入总量越大,社会经济福利就越大;国民收入分配越是均等化,社会经济福利也就越大。作为国民收入分配的具体形式,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对于保障民生、促进社会福利最大化有着直接的意义。
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是公众的基本福利权利。联合国《人权宣言》第22、25、26条对此做出了明确说明:“每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员,有权享受社会保障,并有权享受它的个人尊严和人格的自由发展所必需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各种权利的实现”;“人人有权享受为维持他本人和家庭的健康和福利所需的生活水准,包括食物、衣着、住房、医疗和必要的社会服务等。在遭到失业、疾病、残废、守寡、衰老或其他不能控制的情况下丧失谋生能力时,有权享受保障”;“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应当 2 免费,至少在初级和基本阶段应如此”。“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是公民生存价值的最直观体现,必须予以保障或满足。
然而,市场的逐利本性使公民福利权利的实现陷入了困境:在民间,养老、医疗、教育被戏称为新的“三座大山”,老百姓最怕生病,高额的医疗费让许多人在医院门前望而却步,贫困者生病生不起,甚至也死不起,本属公益事业的殡葬业,在一些地方收费高得离谱;教育不公平筑高了穷人子弟跳“农”门的门槛,面对在他们看来犹如天文数字般的学费,许多人不得不放弃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因此,市场并不是万能的,要弥补这些因市场失灵而留下的“服务空白”,不仅需要社会的支持,更需要政府承担起应尽的责任。
《2007-2008中国人类发展报告》发出了号召:“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建立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和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中国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
四
“天下之财,致天下之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既要依赖庇古所言的经济能力,也要有制度上的安排。就目前我国公共服务领域出现的问题而言,主要根源并不在于没有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经济能力,而在于缺乏合理有效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设计。
为此,《人民论坛》联合人民网就“当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网络调查,参与调查者总计达1056人。调查发现,对于如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31.7%(335票)的受调查者选择了“全免费义务教育体系”,28.5%(301票)的受调查者选择了“公共卫生保障体系”,22.2%(235票)的受调查者选择了“低收入群体生活补助体系”,17.5%(185票)的受调查者选择了“在全国农村建立起完整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可以看出,公众对教育、医疗卫生、生活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化建设是非常迫切的。
从各地经验来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主要存在三种制度模式:“人均财力的均等化”、“公共服务标准化”和“基本公共服务最低供应”。“人均财力的均等化”是指中央政府按每个地区人口以及每万人应达到的公共支出标准来计算向地方政府补贴的制度。“公共服务的标准化”指中央和上级政府对公共服务颁布设备、设施和服务标准,并以此为依据建立专项转移支付模式。“基本公共服务最低供应”是由英国学者布朗和杰克逊于1978年提出的、将政府间职能分工与经费保障结合起来的一种模式。就我国而言,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一方面要通过均等化的转移支付制度来缩小城乡、地区、群体之间在公共服务上的差距,实现人均财力的均等化;另一方面,也要加快制定和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全国性战略规划,确定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范围、种类、标准,实现公共服务的标准化;同时,在确立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基础上,充分发挥社区与社会组织在消除贫困、尊老扶幼、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环境保护、教育培训和卫生保健等方面的作用,最终实现公共服务投入和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