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发展大局 保障改善民生 努力开创宁远县扶贫移民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3 17:58: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服务发展大局 保障改善民生 努力开创宁远县扶贫移民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服务发展大局 保障改善民生 努力开创宁远县扶贫移民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篇:服务发展大局 保障改善民生 努力开创宁远县扶贫移民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

服务发展大局 保障改善民生

努力开创宁远县扶贫移民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

(宁远县扶贫移民局)

一、“十一五”期间主要工作及成绩

(一)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提高生产生活水平。近年来,为有效改善“两区”基础设施,提高生产生活水平,我们积极争取资金,不断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一是逐年加大争取上级资金的力度。扶贫资金从2006年的660万元(包括省委张春贤书记在唐家漯村的扶贫点的扶贫资金200万元)增加到每年1000多万元,逐年增加200万元。移民资金从2006年的800多万元增加到2009年、2010年的1400多万元。二是不断改善基础设施。近年来,我们整合各部门基础设施项目资金2000多万元,先后为150个村修建通达公路350公里,为90个村修建通畅公路200公里;架设农村电网136千米;实施人畜饮水埋设管道100多公里;修建农田水利设施120处。三是社会事业不断发展。3年来共投入200多万元,新建小学9所,村文化室、村卫生室、基层党建活动中心三位一体共60个。同时及时开展各类农业技能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活动,不断提高贫困农户和移民综合素质。

(二)突出产业开发,增强扶贫开发“造血”功能。随着扶贫开发大格局的形成和大中型水库后期扶持政策的实

施,产业开发已成为贫困农户和移民增产增收和脱贫致富的重要工作方式。我们立足产业脱贫,从调整移民产业结构、引进推广新技术、新项目、培养专业大户和示范户入手,不断发展壮大产业开发规模。一是连片开发经济林产业。五年来,我们开发经济林9870亩,其中油茶基地4870多亩,油桐基地3000多亩,楠木、竹木2000亩。按照保守估计,我县的油茶、油桐产业转化为经济效益后可为3000多户贫困农户和移民年人均创收500元以上。二是集中开发水果产业。在民间经济合作组织的推动下,我县共开发水果产业5830亩,其中萘李3892亩,脐橙1938亩。目前,萘李、脐橙等水果产业已促使贫困农户人均增收450元。三是积极开发药材产业。在所有产业开发中,药材产业开发是投入少收效快的高效农业产业,在我们的积极扶持下,全县已开发药材产业7140亩,其中金银花4560亩,淮山2850亩。金银花、淮山等药材产业已使贫困农户和移民年人均增收500多元。四是扶持养殖产业。目前,已发展生猪养殖基地40多个,扶持养猪大户100多户,年出栏生猪2万多头,九嶷山兔养殖基地10多个,扶持养殖大户20多户,年出栏九嶷山兔1万多只。九嶷山兔和生猪养殖可使贫困农户和移民增收200多元。

(三)推进培训工作,提高“两区”人民综合素质。近年来,宁远县以生产大户、示范户、村组干部、青年农民和经济能人为对象,举办15期种养短期培训班,举办科技示

范户种养培训班、妇女“领头雁”培训班和青年能手培训班,共计3000人次受训;以“整村推进”村贫困农民为对象,开展10期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共计4000人次接受培训,以村级管理人员为对象,举办4期“村官”培训班,共计培训100名村级管理人员。通过培训,基本实现了户均1.5名劳动力转移就业,93.5%的贫困户掌握2项以上实用技术,实现经济创收近1亿元,人均增收540元,并使1万多名贫困人口从培训中受益,3000多贫困人口实现稳定减贫,有效推动产业扶贫大发展。

二、“十二五”工作打算

“十二五”是宁远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新时期加快推进扶贫、移民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在“十二五”时期,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近期先后召开的中央常委会、政治局委员会、国务院常务会、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等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加快转变贫困地区和库区经济发展方式,创新扶贫、移民工作体制机制,以“一体两翼”为基础,以“大扶贫”为支撑,以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为目标,加强产业化开发力度,深化项目经济管理,不断推动库区、移民区和贫困地区经济社会进步,努力开创宁远县扶贫移民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

“十二五”时期宁远县扶贫移民工作总体目标是:以构建专项计划扶贫与惠农政策扶贫、社会各界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大扶贫”工作格局为重要平台,以深入开展产业开发、技能培训和提高库区、移民安置区和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水平为举措,以探

索地方扶贫法规建立健全为契机,不断推进扶贫、移民开发机制体制创新,不断提高扶贫移民队伍素质,不断增加移民和贫困农户收入水平,不断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努力开创扶贫移民事业科学发展新格局。

“十二五”期间宁远县扶贫移民开发工作,要按照省、市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宁远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宁远县经济社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确定的任务,坚持科学发展,强化管理服务,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提高我县扶贫、移民工作科学发展水平,确保“十二五”高质量开局,高水平起步。

(一)继续开展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各项工作。适应宁远发展要求,努力开展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各项工作。一是抓基础,促进移民地区大变样。全面改善库区和移民安置区道路交通状况。通过整合部门资金和移民资金,对全县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道路交通进行全面新修和改建,确保“十二五”期内全县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实现村村通;全面改善库区和移民安置区教育环境,基本消除危房和建立健全移民子弟住宿补助制度;全面改善农田水利设施。重点突出烟基工程、农田机耕道、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金沟挂水库立项上马和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等,确保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在“十二五”期末实现旱涝保收;提高库区和移民安置区文化卫生水平。重点对移民村级活动室、卫生室和党建活动室等进行修建,并加大村卫生室专业人员的培养、培训力度,确保“十二五”期末移民村活动室和卫生室达标率达95%以上。二是抓产业,促进移民收入大增加。深入开发主导产业,建立生产基地。继续开发经济林,以跻身全国油茶林示范基地试点县契机,到“十二五”期末,全县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发展油茶基地近3万亩。继续开发水果产业,改良萘李、草莓、脐橙等水果品种,到“十二五”期末,实现水果产业基地开

发3万亩以上,建成20多个特色旅游农庄。继续开发生猪养殖产业,到“十二五”期末移民规模猪场达50个以上;优化环境,扶持移民龙头企业。重点扶持九嶷山兔、九嶷山油茶、金银花等地方品牌和知名龙头企业。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可以规模发展龙头企业10个以上,实现年均创收1000万元以上;健全机制,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重点扶持九嶷山兔养殖、药材、水果、油茶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力争“十二五”期末实现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三是抓培训,促进移民素质大提升。结合劳动力市场需求,提高转移培训就业率。按照省、市移民局要求,加大投入,深入开展移民技能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实现移民户均2名以上劳动力接受劳动力转移培训,并实现稳定就业。深入开展短期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重点对移民后备劳动力进行专业技术学历培训,确保每位劳动力掌握2门以上实用技术,实现移民户均非农收入2000元以上;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围绕主导产业培训移民,提高培训实用性。按照“企业+产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断提高企业、政府和移民的收入水平。开展致富能人的实用技术培训。重点对有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的企业能人、种养大户等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确保特色支柱产业高质量、高水准发展。

(二)继续开展“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是需要先试先行的试点工作,因此,我们不断强化工作措施,坚持特色试点。一是深入实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扩大覆盖面。要扶持贫困户发展种养加项目,提高贫困户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二是创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机制体制。在扶持对象上对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持政策,在制度安排上实行扶贫开发和生活救助“两轮驱动”,将不具备劳动能力的最贫困群体纳入

农村低保体系,形成“大扶贫”工作格局。三是进行帮扶措施的探索。这是下段工作的重点也是试点工作的关键。四是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省政府已经把“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纳入为民办实事内容,对各级政府进行目标管理考核。因此,我们要把“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提高到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的政治高度,以饱满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改变目前工作发展不平衡的现状,通过开展先进典型乡镇的现场观摩会等形式推进全县工作整体水平。

(三)推动新时期“大扶贫”工作格局形成。为深入推进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党中央、国务院要求不断开创包括政府扶贫和社会扶贫在内的国家扶贫格局。这个新格局主要以构建“大扶贫”为战略措施,以统一政府的职能责任、民营组织的社会责任和全社会志愿精神为政策体系,不断提高扶贫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因此,我们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推进新格局的形成。一是完善政府职责体系。我们要把扶贫开发放在统揽全局的高度促使政府建立健全新时期扶贫工作各项政策,包括专项扶贫政策、行业部门支持政策、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产业开发政策、金融扶持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人才支持政策等;建立财政投入扶贫开发资金不断增长的有效机制;建立政府各部门支持扶贫开发工作的责任体系,包括具体的目标任务,量化、考核,奖、惩等,通过采取可行措施,使政府各部门将扶贫开发作为一种政治责任加以落实;要继续坚持以各级领导干部、部门开展定点扶贫的方式认真抓好全县建设扶贫开发工作。二是营造社会扶贫浓厚氛围。通过提供扶贫平台,广泛动员社会各界支持扶贫开发工作;通过激发社会各界扶贫济困的强烈愿望,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通过建立扶贫自愿者队伍,积极发挥非政府组织支持扶贫开发的作用;通过企业与农户双赢的

互利合作方式,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参与扶贫开发。政府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投资环境,千方百计引进那些能带动贫困农户增加收入的企业,能够推动特色产业开发的企业,能够安排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企业参与新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

(四)积极探索地方性扶贫法规建立。随着新时期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地方性扶贫法规的制定以一种必然姿态逐渐进入大众视野、纳入日程。可以从政策倾斜、资金管理、部门责任、资金投入、建立扶贫自愿者、激励社会贤能参与扶贫等方面开展扶贫法规的建立。要履行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职责,开展新时期扶贫工作调研,撰写提案,推动地方性扶贫法规的建立健全;要在财税支持、投资倾斜、金融服务、产业扶持、土地使用、生态建设和人才保障等方面制定特殊政策;要把少数民族、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的扶贫开发纳入经济社会总体规划;要不断完善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办法。项目资金实行专人、专帐、专户管理,定期对各类扶贫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全面严格的检查、审计,确保扶贫资金安全有效运行;要逐步建立财政扶贫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要建立扶贫瞄准机制。把配套资金不大,劳动密集的项目交给当地贫困农户实施,实现勤劳致富的目的等。这些扶贫法规的建立健全对于规范扶贫活动,促进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五)注重基本公共服务产品均等化,改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一是全面改善库区和贫困农村道路交通状况。通过整合部门资金和扶贫资金,对全县库区和贫困村的道路交通进行全面新修和改建,预计投入5300万元,确保2015年全县通乡公路和通村或环村公路的覆盖率达90%以上。二是全面改善库区和贫困农村教育条件。到2015年底将投入24500

万元,实现农村校舍改扩建1609608平方米,基本消除学校危房。三是全面改善农田水利设施。重点突出“烟基工程”、农田机耕道、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金沟挂水库立项上马和涔天河水库宁远片扩建工程等建设,“十二五”期间水利设施投入要达到65697万元。四是提高库区和贫困农村文化卫生水平。重点对贫困农村村级活动室、卫生室和党建活动室等进行修建,改善贫困乡镇和村的卫生设备,加大村卫生室专业人员的培养、培训力度,确保2015年贫困村活动室和卫生室达标率达95%以上。

(六)全面推进油茶、烟草、金银花、九嶷山兔等十大支柱产业发展。一是深入开发主导产业,建立生产基地。继续开发经济林,利用跻身全国油茶产业示范基地县契机,到2015年底全县发展油茶基地20万亩。继续开发水果产业,初步形成特色农业旅游产业。改良萘李、草莓、脐橙等水果品种,到2015年底,实现水果产业基地开发10万亩以上,建成20个特色旅游农庄。继续开发生猪养殖产业,到2015年底全县规模猪场达1000个以上。二是优化环境,扶持龙头企业。重点扶持油茶、金银花等食用油和药材企业。预计在2015年底可以规模发展这类龙头企业30个以上,实现年均创收150万元以上。三是健全机制,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重点扶持九嶷山兔养殖、药材、水果、油茶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预计2015年底全县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达50个左右,可以为贫困农户实现利润人均2000元左右。

(七)创新农民培训模式。提高贫困人口综合素质,增强脱贫致富本领是新时期必须坚持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大力实施“雨露计划”。深入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安置就业率,带动贫困家庭脱贫;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为扩大劳务输出、提高农民就业创收能力创造

条件;要培育发展致富带头人。把培育、用好致富带头人作为扶贫移民开发工作的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充分发挥农村致富带头人的“传、帮、带”作用,使其真正成为贫困农村经济的“推进器”,农民致富的“领头雁”。

存在的困难及工作建议

一是配合省、市工作,努力将宁远县纳入罗霄山脉连片区域扶贫开发协作区和延伸区。宁远县不仅是湖南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还是上世纪80年代全国15个科技贫困县之一。同时,宁远县在地理位置上还处于罗霄山脉南端和南岭山脉北端余脉地区。因此,从贫困程度和地理位置上看,宁远县都应纳入目前国家重点扶持的14个连片特困地区的连片特困县范围。二是加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的投入。在贫困状况还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全县基础设施和产业开发等都有待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三是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应该按照扶持项目自身特点,延长扶持资金注入时间。要建立与扶贫开发项目库相匹配的财政专项资金投入计划或资金到位台帐。四是应该建立产业开发项目后续服务专项资金。为提高扶贫开发产业产品的商品转化率以及市场占有率,在产业开发的整个链条中,尽量不要出现因扶持资金中断而出现产业开发经济效益夭折的现象。五是县委、县政府出台措施,推进“大扶贫”工作格局的形成。六是推动地方性扶贫法规的建立健全。

第二篇:服务发展大局保障改善民生努力开创宁远县扶贫移民事业科学发(精)

服务发展大局 保障改善民生

努力开创宁远县扶贫移民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宁远县扶贫移民局)

一、“十一五”期间主要工作及成绩

(一)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提高生产生活水平。近年来,为有效改善“两区”基础设施,提高生产生活水平,我们积极争取资金,不断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一是逐年加大争取上级资金的力度。扶贫资金从2006年的660万元(包括省委张春贤书记在唐家漯村的扶贫点的扶贫资金200万元)增加到每年1000多万元,逐年增加200万元。移民资金从2006年的800多万元增加到2009年、2010年的1400多万元。二是不断改善基础设施。近年来,我们整合各部门基础设施项目资金2000多万元,先后为150个村修建通达公路350公里,为90个村修建通畅公路200公里;架设农村电网136千米;实施人畜饮水埋设管道100多公里;修建农田水利设施120处。三是社会事业不断发展。3年来共投入200多万元,新建小学9所,村文化室、村卫生室、基层党建活动中心三位一体共60个。同时及时开展各类农业技能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活动,不断提高贫困农户和移民综合素质。

(二)突出产业开发,增强扶贫开发“造血”功能。随着扶贫开发大格局的形成和大中型水库后期扶持政策的实

施,产业开发已成为贫困农户和移民增产增收和脱贫致富的重要工作方式。我们立足产业脱贫,从调整移民产业结构、引进推广新技术、新项目、培养专业大户和示范户入手,不断发展壮大产业开发规模。一是连片开发经济林产业。五年来,我们开发经济林9870亩,其中油茶基地4870多亩,油桐基地3000多亩,楠木、竹木2000亩。按照保守估计,我县的油茶、油桐产业转化为经济效益后可为3000多户贫困农户和移民年人均创收500元以上。二是集中开发水果产业。在民间经济合作组织的推动下,我县共开发水果产业5830亩,其中萘李3892亩,脐橙1938亩。目前,萘李、脐橙等水果产业已促使贫困农户人均增收450元。三是积极开发

药材产业。在所有产业开发中,药材产业开发是投入少收效快的高效农业产业,在我们的积极扶持下,全县已开发药材产业7140亩,其中金银花4560亩,淮山2850亩。金银花、淮山等药材产业已使贫困农户和移民年人均增收500多元。四是扶持养殖产业。目前,已发展生猪养殖基地40多个,扶持养猪大户100多户,年出栏生猪2万多头,九嶷山兔养殖基地10多个,扶持养殖大户20多户,年出栏九嶷山兔1万多只。九嶷山兔和生猪养殖可使贫困农户和移民增收200多元。

(三)推进培训工作,提高“两区”人民综合素质。近年来,宁远县以生产大户、示范户、村组干部、青年农民和经济能人为对象,举办15期种养短期培训班,举办科技示

范户种养培训班、妇女“领头雁”培训班和青年能手培训班,共计3000人次受训;以“整村推进”村贫困农民为对象,开展10期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共计4000人次接受培训,以村级管理人员为对象,举办4期“村官”培训班,共计培训100名村级管理人员。通过培训,基本实现了户均1.5名劳动力转移就业,93.5%的贫困户掌握2项以上实用技术,实现经济创收近1亿元,人均增收540元,并使1万多名贫困人口从培训中受益,3000多贫困人口实现稳定减贫,有效推动产业扶贫大发展。

二、“十二五”工作打算

“十二五”是宁远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新时期加快推进扶贫、移民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在“十二五”时期,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近期先后召开的中央常委会、政治局委员会、国务院常务会、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等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加快转变贫困地区和库区经济发展方式,创新扶贫、移民工作体制机制,以“一体两翼”为基础,以“大扶贫”为支撑,以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为目标,加强产业化开发力度,深化项目经济管理,不断推动库区、移民区和贫困地区经济社会进步,努力开创宁远县扶贫移民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

“十二五”时期宁远县扶贫移民工作总体目标是:以构建专项计划扶贫与惠农政策扶贫、社会各界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大扶贫”工作格局为重要平台,以深入开展产业开发、技能培训和提高库区、移民安置区和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水平为举措,以探

索地方扶贫法规建立健全为契机,不断推进扶贫、移民开发机制体制创新,不断提高扶贫移民队伍素质,不断增加移民和贫困农户收入水平,不断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努力开创扶贫移民事业科学发展新格局。

“十二五”期间宁远县扶贫移民开发工作,要按照省、市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宁远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宁远县经济社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确定的任务,坚持科学发展,强化管理服务,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提高我县扶贫、移民工作科学发展水平,确保“十二五”高质量开局,高水平起步。

(一 继续开展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各项工作。适应宁远发展要求,努力开展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各项工作。一是抓基础,促进移民地区大变样。全面改善库区和移民安置区道路交通状况。通过整合部门资金和移民资金,对全县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道路交通进行全面新修和改建,确保“十二五”期内全县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实现村村通;全面改善库区和移民安置区教育环境,基本消除危房和建立健全移民子弟住宿补助制度;全面改善农田水利设施。重点突出烟基工程、农田机耕道、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金沟挂水库立项上马和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等,确保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在“十二五”期末实现旱涝保收;提高库区和移民安置区文化卫生水平。重点对移民村级活动室、卫生室和党建活动室等进行修建,并加大村卫生室专业人员的培养、培训力度,确保“十二五”期末移民村活动室和卫生室达标率达95%以上。二是抓产业,促进移民收入大增加。深入开发主导产业,建立生产基地。继续开发经济林,以跻身全国油茶林示范基地试点县契机,到“十二五”期末,全县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发展油茶基地近3万亩。继续开发水果产业,改良萘李、草莓、脐橙等水果品种,到“十二五”期末,实现水果产业基地开

发3万亩以上,建成20多个特色旅游农庄。继续开发生猪养殖产业,到“十二五”期末移民规模猪场达50个以上;优化环境,扶持移民龙头企业。重点扶持九嶷山兔、九嶷山油茶、金银花等地方品牌和知名龙头企业。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可以规模发展龙头企业10个以上,实现年均创收1000万元以上;健全机制,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重点扶持九嶷山兔养殖、药材、水果、油茶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力争“十二五”期末实现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三是抓培训,促进移民素质大提升。结合劳动力市场需求,提高转移培训就业率。按照省、市移民局要求,加大投入,深入开展移民技能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实现移民户均2名以上劳动力接受劳动力转移培训,并实现稳定就业。深入开展短期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重点对移民后备劳动力进行专业技术学历培训,确保每位劳动力掌握2门以上实用技术,实现移民户均非农收入2000元以上;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围绕主导产业培训移民,提高培训实用性。按照“企业+产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断提高企业、政府和移民的收入水平。开展致富能人的实用技术培训。重点对有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的企业能人、种养大户等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确保特色支柱产业高质量、高水准发展。

(二 继续开展“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两

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是需要先试先行的试点工作,因此,我们不断强化工作措施,坚持特色试点。一是深入实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扩大覆盖面。要扶持贫困户发展种养加项目,提高贫困户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二是创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机制体制。在扶持对象上对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持政策,在制度安排上实行扶贫开发和生活救助“两轮驱动”,将不具备劳动能力的最贫困群体纳入

农村低保体系,形成“大扶贫”工作格局。三是进行帮扶措 施的探索。这是下段工作的重点也是试点工作的关键。四是 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省政府已经 把“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纳入为民办实事内容,对各级 政府进行目标管理考核。因此,我们要把“两项制度”有效 衔接工作提高到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的政治高度,以饱 满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改变目前工作发展不

平衡的现状,通 过开展先进典型乡镇的现场观摩会等形式推进全县工作整 体水平。(三推动新时期“大扶贫”工作格局形成。为深入推进 推动新时期“大扶贫”工作格局形成。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党中央、国务院要求不断开创包括政 府扶贫和社会扶贫在内的国家扶贫格局。这个新格局主要以 构建“大扶贫”为战略措施,以统一政府的职能责任、民营 组织的社会责任和全社会志愿精神为政策体系,不断提高扶 贫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因此,我们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推进 新格局的形成。一是完善政府职责体系。我们要把扶贫开发 放在统揽全局的高度促使政府建立健全新时期扶贫工作各 项政策,包括专项扶贫政策、行业部门支持政策、财政转移 支付政策、产业开发政策、金融扶持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人才支持政策等;建立财政投入扶贫开发资金不断增长的有 效机制;建立政府各部门支持扶贫开发工作的责任体系,包 括具体的目标任务,量化、考核,奖、惩等,通过采取可行 措施,使政府各部门将扶贫开发作为一种政治责任加以落 实;要继续坚持以各级领导干部、部门开展定点扶贫的方式 认真抓好全县建设扶贫开发工作。二是营造社会扶贫浓厚氛 围。通过提供扶贫平台,广泛动员社会各界支持扶贫开发工 作;通过激发社会各界扶贫济困的强烈愿望,调动社会各界 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通过建立扶贫自愿者队伍,积极发 挥非政府组织支持扶贫开发的作用;通过企业与农户双赢的 6 互利合作方式,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参与扶贫开发。政府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投资环境,千方百计引进 那些能带动贫困农户增加收入的企业,能够推动特色产 业开发的企业,能够安排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企 业参与新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四积极探索地方性扶贫法规建立。随着新时期扶贫工 积极探索地方性扶贫法规建立。探索地方性扶贫法规建立 作的深入开展,地方性扶贫法规的制定以一种必然姿态逐渐 进入大众视野、纳入日程。可以从政策倾斜、资金管理、部 门责任、资金投入、建立扶贫自愿者、激励社会贤能参与扶 贫等方面开展扶贫法规的建立。要履行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 职责,开展新时期扶贫工作调研,撰写提案,推动地方性扶 贫法规的建立健全;要在财税支持、投资倾斜、金融服务、产业扶持、土地使用、生态建设和人才保障等方面制定特殊 政策;要把少数民族、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的扶贫开发纳入经 济社会总体规划;要不断完善扶贫资

金使用管理办法。项目 资金实行专人、专帐、专户管理,定期对各类扶贫项目资金 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全面严格的检查、审计,确保扶贫资金安 全有效运行;要逐步建立财政扶贫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要建 立扶贫瞄准机制。把配套资金不大,劳动密集的项目交 给当地贫困农户实施,实现勤劳致富的目的等。这些扶 贫法规的建立健全对于规范扶贫活动,促进贫困人口和 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 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五)注重基本公共服务产品均等化,改善生产生活生 注重基本公共服务产品均等化,态条件。态条件。一是全面改善库区和贫困农村道路交通状况。通过 整合部门资金和扶贫资金,对全县库区和贫困村的道路交通 进行全面新修和改建,预计投入 5300 万元,确保 2015 年全 县通乡公路和通村或环村公路的覆盖率达 90%以上。二是全 面改善库区和贫困农村教育条件。2015 年底将投入 24500 到 7 万元,实现农村校舍改扩建 1609608平方米,基本消除学校 危房。三是全面改善农田水利设施。重点突出“烟基工程”、农田机耕道、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金沟挂水库立项上马和涔 天河水库宁远片扩建工程等建设,“十二五”期间水利设施 投入要达到 65697 万元。四是提高库区和贫困农村文化卫生 水平。重点对贫困农村村级活动室、卫生室和党建活动室等 进行修建,改善贫困乡镇和村的卫生设备,加大村卫生室专 业人员的培养、培训力度,确保 2015 年贫困村活动室和卫 生室达标率达 95%以上。(六全面推进油茶、烟草、金银花、九嶷山兔等十大支 全面推进油茶、烟草、金银花、九嶷山兔等十大支 十大 柱产业发展。一是深入开发主导产业,建立生产基地。继续 柱产业发展 开发经济林,利用跻身全国油茶产业示范基地县契机,到 2015 年底全县发展油茶基地 20 万亩。继续开发水果产业,初步形成特色农业旅游产业。改良萘李、草莓、脐橙等水果 品种,到 2015 年底,实现水果产业基地开发 10 万亩以上,建成 20 个特色旅游农庄。继续开发生猪养殖产业,到 2015 年底全县规模猪场达 1000 个以上。二是优化环境,扶持龙 头企业。重点扶持油茶、金银花等食用油和药材企业。预计 在 2015 年底可以规模发展这类龙头企业 30 个以上,实现年 均创收 150 万元以上。三是健全机制,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 织。重点扶持九嶷山兔养殖、药材、水果、油茶等农民专业 合作组织,预计 2015 年底全县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达 50 个左右,可以为贫困农户实现

利润人均 2000 元左右。(七创新农民培训模式。提高贫困人口综合素质,增 创新农民培训模式。强脱贫致富本领是新时期必须坚持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大 力实施“雨露计划”。深入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 安置就业率,带动贫困家庭脱贫;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 技能培训。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农业实 用技术培训,为扩大劳务输出、提高农民就业创收能力创造 8 条件;要培育发展致富带头人。把培育、用好致富带头人作 为扶贫移民开发工作的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充分发挥农村致 富带头人的“传、帮、带”作用,使其真正成为贫困农村经 济的“推进器”,农民致富的“领头雁”。存在的困难及工作建议 一是配合省、市工作,努力将宁远县纳入罗霄山脉连片 区域扶贫开发协作区和延伸区。宁远县不仅是湖南省扶贫开 发工作重点县,还是上世纪 80 年代全国 15 个科技贫困县之 一。同时,宁远县在地理位置上还处于罗霄山脉南端和南岭 山脉北端余脉地区。因此,从贫困程度和地理位置上看,宁 远县都应纳入目前国家重点扶持的 14 个连片特困地区的连 片特困县范围。二是加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的投入。在贫困 状况还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全县基础设施和产业开发等都有 待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三是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应该按照扶 持项目自身特点,延长扶持资金注入时间。要建立与扶贫开 发项目库相匹配的财政专项资金投入计划或资金到位台帐。四是应该建立产业开发项目后续服务专项资金。为提高扶贫 开发产业产品的商品转化率以及市场占有率,在产业开发的 整个链条中,尽量不要出现因扶持资金中断而出现产业开发 经济效益夭折的现象。五是县委、县政府出台措施,“大 推进 扶贫”工作格局的形成。六是推动地方性扶贫法规的建立健 全。9

第三篇:服务发展保障民生努力开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新局面

服务发展 保障民生

努力开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新局面

——鬲向前厅长在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是经省政府批准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总结 “十一五”期间的工作,分析“十二五”时期的形势任务,部署2011年的主要工作。省委、省政府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去年11月份,赵正永代省长专门听取我厅工作汇报,对做好今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娄勤俭常务副省长又出席今天的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这是对我们的巨大鼓舞和鞭策。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十一五”时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最快、取得成绩最大、发挥作用最突出的历史时期。五年来,我们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突发蔓延、地震洪涝灾害频发、自身机构改革任务繁重等挑战,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全系统干部职工团结一心、力克时艰,从容应对挑战,及时化解风险,圆满完成了各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目标任务。

(一)突出就业政策落实和重点群体就业,就业目标全面完成,扩大就业与经济发展实现良性互动。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就业工作安排部署,把促进就业作为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深入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千方百计促进和扩大就

万人。一是社会保险制度建设取得重要突破。完善了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出台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意见,全面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创新了全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标志着我省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在制度层面实现了全覆盖,走在全国前列。建立了覆盖城镇各类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市级统筹,争取中央财政补助资金近20亿元,妥善解决了国有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历史遗留问题。完善了失业保险市级统筹、省级调剂金制度,实行“五缓四减三补贴两协商”政策,开展援企稳岗工作,失业保险基金互济能力不断增强。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工伤保险市级统筹,工伤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体系基本建立。二是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十一五”期间,连续每年调整企业退休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人均基本养老金达到1382元。稳步提高参保人员医疗保障水平,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保住院医疗费平均报销比例分别达到70%和50%以上,建立了门诊慢性病统筹制度,实现了医疗费据实结算,开展了异地结算,极大地方便了参保人员。连续每年调整失业保险待遇,保障水平居全国前列。工伤保险待遇连续调整提高,工伤职工伤残津贴人均增加630元,“老工伤”人员纳入统筹管理,较好地解决了工伤职工待遇偏低的突出问题。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各项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基金运行总体安全平稳。三是养老保险经办能力进一步提升。养老保障经办服务标准体系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评估验收,实现了省内养老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接续,“陕西社保”成为全国人社系统标准 化建设的知名品牌。全面开展了金保工程一期项目建设,实 现了全省三级网络的全覆盖。

(三)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人才服务经济社会的支撑作用日益突出。截止“十一五”末,全省专业技术人才达128万人,技

(四)积极稳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更加规范,人才活力得到有效激发。一是公务员制度不断完善。全面实施公务员法,公务员管理进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严把公务员入口关,坚持凡进必考,五年为全省各级各部门公开招录公务员和工作人员2.1万名。在公务员职务晋升上,实行竞争上岗制度,建立健全了优胜劣汰选拔任用机制。公务员初任、任职、业务和知识更新等四类培训的参训率不断提高,每年大约有5万多人次参加培训。加强政府表彰力度,不断树立典型,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二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先后出台聘用合同管理、公开招聘、岗位设置管理等政策文件,推动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有序进行。全面实施事业单位人员公开招聘,初步建立了事业单位人员招聘模式。在全国率先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工作,首次岗位设置基本完成,初步实现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的转变。三是职称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在卫生、教育、农业、文化、广电等系统实行职称分类管理改革,突出专业技术人员工作实际表现、能力水平和为经济建设做出的贡献。在宝鸡市开展了国家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四是军官安置制度进一步加强。以功绩制、双向选择和政府包底相结合的分配办法为重点,不断完善考试考核选用办法,健全公平、公正、公开安置机制,圆满完成了中央每年下达的军转安置任务,基本做到军转干部、用人单位和部队“三满意”。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各项保障待遇落实到位,军转干部专业培训和个性化创业培训取得良好效果。健全了企业军转干部解困和维稳工作责任机制,开展了人社系统领导干部下访7140名企业军转干部活动,把各项解困政策落实到每名企业军转干部。

(五)稳步推进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工资分配关系逐步理顺,工资收入水平稳步提高。按照先易后难、先规范后理顺的思路,积极稳妥地推进了工资收

优活动,强化全系统思想、组织、能力、作风和廉政建设。积极推进依法行政,不断加强政务公开、调查研究、规划统计、新闻宣传、信访维稳、考试培训等工作。加快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信息化建设。

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深深体会到,发挥大部门体制优势,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科学发展,必须自觉坚定地用科学发展观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找准工作定位,及时跟进省委省政府部署,用足用好各项政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必须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协调发展;必须坚持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齐心协力的工作格局;必须坚持分类指导、典型引路,带动面上工作的开展;必须坚持加强基础建设、注重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更好地保证中心工作顺利开展。

“十一五”时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凝结着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单位和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智慧、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厅党组向关心支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单位,向全系统干部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做好 “十二五”时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省委十一届七次会议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对“十二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了安排部署。做好“十二五”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我们一定要紧扣科学发展、富民强省这个主题,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个主线,深入分析和准确把握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新要求。

(一)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对促进就业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省委十一届七次全

这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创新和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建立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公平公正、充满活力的人事管理制度。

(五)维护社会稳定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提出要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随着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法规的相继实施,劳动者维权意识进一步增强,劳动关系中潜在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显现;劳动者要求提高岗位稳定性、工资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而引发的新矛盾增加;人事争议案件也呈上升趋势。我们要注重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加强调解仲裁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着力解决新形势下劳动关系领域出现的突出问题,不断消除劳动关系领域不稳定的因素,努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十二五”时期将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既面临严峻挑战,也面临难得发展机遇。我们要迎接挑战,抢抓机遇,在新的起点上奋力开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新局面,努力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人才保证更加有力、人事制度更加完善、收入分配关系更加合理、劳动关系更加和谐、公共服务更加便捷的目标,为建设西部强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三、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努力完成2011年各项目标任务

做好2011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对于 “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首战取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1年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部署,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实施充分就业的发展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和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注重解决重

完善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劳动维权“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健全县、乡、村就业服务体系,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异地输出、就地就近就业、自主创业和进城落户农村居民就业。进一步加强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援助工作,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全面落实各类就业扶持政策,及时帮助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再就业。

三是大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积极做好首批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绩效考核评估活动准备工作,全面推进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带动更多的人实现就业。继续组织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扩大大学生创业基金扶持范围和扶持力度,逐步建立完善省、市、县三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加强对大学生创业典型的宣传推广,增强大学生创业能力,促进更多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大学生成功创业。创新小额担保贷款管理模式和担保基金运作机制,巩固小额担保贷款发展的良好态势,进一步扩大小额担保贷款规模,为自主创业提供有力的信贷支持。

四是加快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贯彻落实好困难企业转岗和技能提升培训、创业培训和培训券管理等政策规定,全面兑现培训补贴政策,大规模开展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升劳动者素质,切实增强各类人员的就业能力。重点做好大学生、回乡农民工的创业培训工作,提高创业成功率。加快实施全省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规划,全面实施以免费服务和统筹管理为基础的公共就业人才服务制度。加强就业失业登记工作,实现就业失业实名制管理,搭建覆盖全省的就业信息监测平台,建立全省人力市场供求信息发布制度和动态分析。认真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专项活动,为各类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就业人才服务。建立就业信息监测制度和全省人力资源供求信息定期发布制度,加强职业供求信息分析工作,提高就业信息服务质量水平。

三是在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上取得突破。2011年按照高于10%的增幅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进一步提高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保障水平,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分别稳步提高到75%和60%以上,普遍开展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门诊统筹。适时调整工伤保险待遇,加强对已纳入统筹保障“老工伤”人员的服务管理。进一步提高医疗、失业、生育保险保障水平,保证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支付和发放。全面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对新征地农民做到先保后征,使被征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四是在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上取得突破。继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开展医疗、失业保险基金管理使用检查和新农保基金管理情况专项检查。推进社会保险基金监管软件联网应用,提升监管能力。积极探索基金监督工作新途径,建立医疗保险基金监督专家库。加强基金监督队伍建设,建立基金义务监督员制度,贯彻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检查证管理规程,推进持证上岗和依法监督。

五是在加强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上取得突破。做好《社会保险服务总则》贯彻实施工作。继续加强标准化试点工作,积极做好标准化培训,不断强化标准化推广和实施力度。加强社会保险内控和稽核工作,积极推进企业离退休人员指纹认证工作,开展社会保险经办风险管理和内控制度运行情况检查。完善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标准,加快业务档案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开展新农保经办标准化工作。加强工伤保险医疗机构、康复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的协议管理工作。

(三)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突出抓好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作为政府人才综合管理部门,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就是要落实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以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3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的后续管理和“三支一扶”工作。

(四)大力吸引国外智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引进国外智力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要采取有力措施,实施引智项目带动,大力引进国外智力。

一是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专家和人才。围绕“一高地四基地”建设,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引进各类拔尖人才,特别是掌握关键技术、带动新兴学科和产业发展急需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加强全省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加大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和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来陕创业的资助力度。加大农业引智力度,加快中外农业科技合作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合作国际化水平。实施各项引智计划和项目,大力开发海外高层次人才资源,拓宽引进海外智力渠道。

二是进一步提高出国(境)培训质量和效益。积极开发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完善出国(境)培训管理制度和措施,加强因公出国(境)培训归口管理。继续加大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员中长期出国培训的工作力度,组织实施各项重点培训项目。

三是规范和完善外国专家管理。改善引智环境,完善引智政策,创新外国专家表彰激励机制和聘用合同争议解决机制,依法保障国外人才和聘用单位的合法权益。继续做好“三秦友谊奖”的评选表彰和“国家友谊奖”人选的推荐工作。建立健全行政许可责任制和检查监督机制,做好行政许可证件和外国专家证件发放工作。

(五)完善公务员制度,进一步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建立现代服务型政府,离不开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我们要在创新机制、规范管理、提升能力上下功夫,全面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5业技术二级岗位实施工作。贯彻落实全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座谈会精神,完善和改进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方式方法,提高公开招聘工作规范化水平,力争基本实现公开招聘“全覆盖”。

二是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巩固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成果,开展正高级审计师职称改革试点工作。继续做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清理规范工作。进一步改革完善职称评审政策,加强各级职称评委会管理。加强人事考试机构建设,切实提高考试保障水平。

三是深化军转安置工作改革。不断完善军转干部考试考核选用办法,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公平、公正、公开的安置工作机制。拓宽安置渠道,加大引导军转干部到基层工作的力度,切实完成2011年军转干部安置任务。进一步规范自主择业管理服务工作,推进自主择业军转干部个性化培训。强化军转干部适应性和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完善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补贴正常增长机制和解困维稳工作机制,切实做好企业军转干部解困和稳定工作。

(七)深化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形成合理有序的工资收入分配格局

收入分配问题涉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我们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一是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深化公务员收入分配改革,研究职务与级别并行制度和工资待遇向基层倾斜办法等政策。调查研究全省公务员津贴补贴情况,配合做好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工作。

二是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继续贯彻落实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进一步完善我省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研究核定省直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研究制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处分处

7专项行动,进一步提高小企业和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指导企业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依法规范劳动用工管理,加强对职工的人文关怀。稳步推进集体合同制度,实施“彩虹计划”,以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进一步扩大集体合同覆盖面。加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建设,共同研究解决有关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继续推进劳动关系协调工作进街道(社区)、乡镇。巩固和扩大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与工业园区活动覆盖面,推动创建活动向基层延伸。

三是加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力度。加强制度建设,制定仲裁员办案行为规范和仲裁案件处理质量意见。以涉及劳动报酬和集体劳动争议,特别是重大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为重点,提高案件审理质量和效率,仲裁结案率达到90%以上。探索开展事业单位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做好事业单位人事争议处理工作。着力推进“两基”建设,有序推动部分国有企业劳动争议预防调解示范工作,加强乡镇街道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探索建立重大劳动人事争议应急调解协调机制。

四是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联合有关部门在全省范围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等专项执法检查。加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加强对重大案件的现场督办和跟踪回访。建立跨地区劳动保障监察案件协查机制,实行劳动保障重大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制度。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和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标准化、执法规范化、人员专业化建设,提高监察执法效能。

(九)加强基础建设,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

加强基础建设是推进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我们要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统计、信息化、调查研究、政务公开、信访维稳等服务大局的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

(十)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树立良好形象

全面完成2011年目标任务,关键在我们这支队伍。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高度重视自身建设,切实打牢我们事业发展的组织基础。目前,省市两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县级机构改革大多数正在进行,要充分利用这个契机,着力抓好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真正实现思想上形成共识、工作上形成合力、制度上形成统一、文化上形成风格、服务上形成品牌的目标。要完善竞争上岗制度,营造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要以提高干部政治业务素质为目标,积极开展大规模干部培训,重点抓好基层干部培训。要牢固树立求真务实作风,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注重发现和总结基层创造的经验,不断提高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开展创建优质服务窗口活动,推进系统政风行风建设。要按照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五年工作规划的要求,积极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用实际行动维护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良好形象。

同志们,事业维艰,奋斗以成。困难和挑战考验着我们,责任和使命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在省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努力完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项工作任务,以优异的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第四篇:《努力开创新华社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李从军范文

继承传统 砥砺奋进

努力开创新华社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 ——在新华社建社8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致辞

(2011年11月7日)

李从军

尊敬的长春同志、建敏、马凯、奎元同志,尊敬的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80年前的今天,新华社的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在江西瑞金成立。自诞生以来,新华社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肩负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忠实履行喉舌、耳目、智库和信息总汇职责,在党的新闻宣传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80年来,我们始终把增强政治意识作为践行使命、履行职责的根本要求,坚持政治家办社方针,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大力宣传党的政治纲领和路线方针政策,广泛报道人民英勇斗争的光辉事迹,及时把最新消息报告党中央,成为党指挥革命斗争的重要信息渠道;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热情讴歌社会主义新制度,充分报道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重大成就,激发全国人民建设新中国的澎湃激情;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勇立时代潮头,生动报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深入宣传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zzie

社会进步和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的大好形势,充分展示中国人民蓬勃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唱响时代主旋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精神动力。

80年来,我们始终把增强宗旨意识作为践行使命、履行职责的牢固根基,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群众、赞美群众、激励群众,充分展示广大人民群众建设强大祖国、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和活力。一代代新华社记者坚持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采写了《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等一大批具有深远影响的名篇精品,推出了雷锋、王进喜、张海迪、孔繁森、方永刚、王顺友、沈浩、郭明义等一大批受人敬仰的典型人物,忠实履行了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庄严使命,充分发挥了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80年来,我们始终把增强敬业意识作为践行使命、履行职责的重要保证,视党的新闻宣传工作为神圣职业,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督促自己,以一流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锻造自己,恪尽职守、忘我奉献,创造了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业绩。从为党的新闻事业英勇捐躯的红中社早期负责人周以栗,到被敌人残酷杀害也绝不说出党的秘密的叶邦瑾,从“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失事中壮烈牺牲的沈建图,到在贝尔格莱德坚守报道一线付出生命的邵云环„„150多位先烈用生命诠释了新华人崇高的敬业精神。近年来,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日本地震及核泄漏事故等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一批批新华社记者克服艰难险阻,冒着生命危险第一时间突进现场、坚守一线,向全世界发出大量报道,以英勇的壮举书写了光辉的篇章,以无畏的精神赢得了人民的敬重,他们是新时期践行敬业意识的楷模,是新华社的光荣和骄傲。

80年来,我们始终把增强创新意识作为践行使命、履行职责的不竭动力,主动顺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传媒业发展新趋势,大力弘扬坚韧不拔的创业

zzie

精神、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和勇往直前的开拓精神,创新观念、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使新华社事业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从文字报道为主,到构建文字、图片、音视频“三位一体”全方位报道格局;从传统通讯社业务为主,到打造融通讯社业务、报刊业务、电视业务、网络业务、金融信息业务、新媒体业务和多媒体数据库业务为一体的现代全媒体业态;从立足国内为主,到建设多元化对外交流合作系统,不断拓展海外阵地,更大范围参与国际竞争,以创新的思维和实践推动事业不断取得新突破、实现新跨越。

80年来,我们始终把增强发展意识作为践行使命、履行职责的根本途径,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加快发展步伐,拓展发展空间,筚路蓝缕、奋力开拓、永不止步。从瑞金时期仅有两三个人、一部半电台的“茅屋-马背通讯社”,到拥有1万多人、162个驻外机构、采集网络遍布全球、涵盖各类媒体形态的多语种、多媒体、多终端全媒体机构,新华社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业务内容不断丰富,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传播能力不断增强,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正以崭新的面貌和自信的步伐迈向世界一流媒体舞台中央。

在80年的发展历程中,一代又一代新华人在履行职责、推动事业发展中凝聚、坚持并不断发扬光大的政治意识、宗旨意识、敬业意识、创新意识和发展意识,是新华社优良传统作风的集中体现,其本质归根结底就是以革命理想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为核心的新华精神。经过80年的实践和发展,新华精神业已成为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成为镌刻在新华人心扉间、融化在新华人血液中最闪光的特质,感召和鼓舞着新华人砥砺奋进、勇往直前。党的十七大以来,新华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新华精神,全面推进战略转型,加快推动“三个拓展”,创新工作思路、运营体制和文化业态,着力提

zzie

高质量、提高素质、提高效益,事业实现新突破新发展,基本建成全媒体架构,形成进一步拓展全媒体业态的战略性、基础性、支柱性产业格局,初步探索出一条事业体制为主导、与市场经济成功对接、多元运营体制并存的事业发展新路子,舆论引导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不断提升,在国际传媒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与日俱增,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应有贡献。

同志们、朋友们!

回顾新华社80年的历程,我们深切感受到,新华社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毛泽东同志为新华社撰写过100余篇新闻稿件,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同志也都为新华社撰写、审改过大量稿件,瞿秋白、博古、杨尚昆、廖承志、胡乔木等同志曾先后担任过新华社的主要领导职务。1955年,毛泽东同志要求新华社“把地球管起来,让全世界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1957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新华社要向着世界大的通讯社的方向努力”;粉碎“四人帮”重新工作后,他又视察新华社并作了“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的题词。1991年,江泽民同志为新华社作了“努力学习,深入实际,为党的新闻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的题词。2008年9月13日,胡锦涛总书记对《新华社2008-2015年工作设想》作出重要批示:“新华社是国家通讯社,肩负着党和国家赋予的光荣使命和重大职责。希望同志们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在创新体制机制、采用先进技术手段、建立高素质队伍、提高采编效率和质量上下功夫,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服务,为人民服务。”今天,长春同志出席纪念大会,并代表中央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

当前,新华社正处在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既拥有难得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

zzie

展观,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强大动力,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全面推进战略转型,加快事业科学发展,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整体实力,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

我们要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三贴近”原则,坚持政治家办社方针,践行群众观点,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不断增强新闻报道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重要精神动力和有力舆论支持。

我们要继承发扬新华社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 追求卓越、搏击一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履行职责,以勇于变革、不断超越的精神创新工作思路、运营体制和文化业态,以昂扬的斗志、火热的激情、扎实的作风推动事业科学发展,为党的新闻宣传事业书写崭新篇章。

我们要积极顺应世界传媒业发展趋势,加快构建更加健全的现代传播体系,着力打造更加成熟的全媒体业态,全力培育更加强大的支柱性产业,不断增强新华社核心竞争力和整体实力,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凝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力量发挥应有作用。

我们要全面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加快实施“阵地前移”战略,深化拓展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提升新华社在国际传媒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形成与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传播能力,努力推动构建更加公平、更多共赢、更大包容、更强责任的国际舆论传播新秩序。

我们要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营造良好制度环境,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强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加强职

zzie

业化建设,着力造就一批传媒领域各个专业的杰出人才、领军人物,努力锻造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敢打硬仗、善打胜仗的优秀新闻工作者队伍。

同志们、朋友们!

在悠悠历史长河中,80年只是短暂一瞬;在砥砺奋进征程中,80年已然铸就辉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华社使命更加光荣,责任更加重大。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继承和发扬新华社80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作风,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现代全媒体机构,努力开创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为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谢谢大家!

zzie

第五篇:努力开创宜春国税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

求真务实 创新管理

努力开创宜春国税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

——徐谷明局长在全市国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3年1月15日)

同志们:

这次全市国税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传达贯彻全省国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2年国税工作,部署2013年工作任务。下午还将召开全市发改财税物价工作座谈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江河将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2012年工作回顾

2012年,全市国税系统紧紧围绕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主动作为,砥砺奋进,国税事业在科学发展中实现了“稳中求进、难中取胜”。呈现出六大亮点:

组织收入逆势增长。2012年,我局组织收入工作面临全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全省收入普遍低迷、全市经济税源后劲不足等复杂形势,市局党组带领全市国税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坚定信心、沉着应对,始终坚持组织收入原则和收入工作纪律不动摇,多次召开组织收入工作会、经济分析会,通过密切关注区域经济发展走势,准确把握经济税源变化趋势,随时掌握重点税源生产经营形势,正确 指导组织收入工作;通过进一步扩大税源监控范围,实行领导挂点联系督导制度,及时发现解决组织收入工作中出现的苗头性问题,把握组织收入工作主动权;通过大力实施信息管税、专业化管理,推进风险、税源和征管监控分析,加强税务稽查和纳税评估,千方百计做大总量、挖掘增量、提升质量,组织收入工作逆势增长。全市共组织国税收入83.71亿元,同比增收14.19亿元,增长20.4%,其中财政口径国税收入完成76.51亿元,同比增收13.79亿元,增长22%。超额完成省局下达的收入任务,收入规模列全省第四位,较上年前进一位;增收绝对数列全省第三位,与上年持平;增幅列全省第二位,较上年前进二位,为我市财政收入突破200亿元作出了积极贡献,为宜春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持续稳定增长的财力保障。

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格局基本构建。作为全省国税系统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单位,市局敢为人先,率先改革,在宜春中心城区开展了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以“规模+行业”为主要划分依据、兼顾特定业务,对税源进行科学分类,实行分类分级管理,突出重点税源管理;将中心城区4个机构按照征收、管理、稽查职能重新划分,并按照专业化管理运行机制的要求修订下发整套符合专业化管理要求的岗责体系和征管业务流程;自主开发信息管税系统,统一开展税源风险分析识别,按户归集风险信息,统一下达应对任务;对现有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臵,压缩机关行政管理人员,充实征管一线人员,逐步建立了“集中征收、分级入库、分类管理、集约稽查”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格局。2012年,中心城区入库税款16.15亿元,同比增收3.2亿元,增长24.92%,大大高于全市增幅。加强风险应 对,实行高中低三级风险管理。市局下发全市5批风险应对名单共960户,其中移送稽查15户,纳税评估792户,纳税辅导153户。深化纳税评估,推行按规模分层级开展专业化团队式评估,实施主、辅评制度。全年共评估1811户次,补税1252户次,评估补税2.54亿元,是2011年的2.69倍。通过准确掌握运用企业收付汇信息、利润分配信息、设备进口信息等数据,不断提高非居民税收风险防控能力。全年全市非居民企业所得税入库0.31亿元,是2011年的7.7倍。

依法行政更加规范。不断探索依法行政的有效形式,首次成立了依法行政工作考核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全市国税系统依法行政考核工作办法》,细化、量化了各项考核指标。运行应用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疑点库。全年全市国税系统执法过错呈逐月减少的良好态势。加大案卷评审与案件复查力度,开展税收执法案卷评选活动,我局查处的“中林煤矿”虚开发票案入选全省六大优秀稽查案件。严厉打击涉税违法行为,组织开展了出口供货、退免税企业和部分建筑安装企业的专项检查;联合市公安局开展了“春雷行动”,有效震慑了不法分子;组织开展发票知识宣传,举办发票知识专题讲座,充分依靠群众打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全年全市稽查查补收入2.04亿元,同比增长100%;查获假发票2万多份,涉税金额9.59亿元;移送公安机关立案查处7起,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4人,网上追查1人,移送检察院起诉案件2件。

纳税人满意度明显提升。大力落实优惠政策,增强经济发展动力,为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服务。全年落实结构性减税2.51 亿元,支持小型微利企业减税0.05亿元,办理出口退(免)税5.1亿元,受理资产损失金额5.31亿元。加快办税服务大厅星级建设,全面推行一窗全能,市局征收局办税服务厅、丰城市局办税服务厅被省局授予五星级办税服务厅称号。突出需求引导,开展“纳税人需求大走访”活动,全市共走访纳税人8327户,发放资料5万余份,帮助纳税人解决个性化需求47项。与地税局联合开展了2010-2011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评定A级纳税信用等级企业58户,B级纳税信用等级企业176户。提升12366热线服务效能,全面开通12366短信系统。上高县局、宜丰县局代表江西国税,获得2012年全国纳税人满意度调查国税系统县级单位第一名。在全省庆祝建党91周年暨创先争优表彰大会上,市局征收局被省委表彰为“全省创先争优群众满意窗口单位”。

工作作风持续改进。扎实推进干部作风整治活动,坚持宣传与教育一同引导、自查与整改一道深化、建章与执行一并到位、监督与惩处一齐发力,对群众反映并经核实的干部入股经商、民间借款脱岗等问题给予严肃处理。代表宜春市接受省干部作风整治活动检查获省考评组充分肯定。参加全省“百千万内设机构测评”活动,市局在全市64个监测单位排位中月月站前列。加大经费向基层倾斜力度,向基层人均追加经费0.95万元,并主动负重,针对部分县区局出现的特殊情况,市局从自有经费中挤出资金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重新修订了机关科室经费包干、公务接待、公务用车等管理办法,全面推行公务卡,“三公”经费开支得到有效控制。2012年,在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情况下,机关经费总支出实现同比有所下降; 公务卡报销还款金额同比增长116.05%。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组织机关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增强国税干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开展了科级干部竞岗工作,全市国税系统216人参加23个职位的选拔,由省局统一笔试、面试题目,市局严明纪律、严格组织,确保了竞岗工作更加严密、更加公正。继续做好扶贫帮困工作,深入联创社区、扶贫村和企业开展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党章宣讲,投入资金近30万元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共派出志愿者服务队五批次186人,社会反映良好。

多项工作得到上级及社会各界充分肯定。市局纳税服务工作被总局发文表扬,应邀制作成专题片在宜春电视台一套《喜迎十八大——幸福宜春.辉煌成就》专栏中播放。市委谢亦森书记在市局呈报的《扶持重大项目建设 优化税收服务措施的若干意见》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市国税局主动策应、积极服务重大项目建设的做法很好,值得肯定、值得提倡。市政府办向全市进行了转发。市政府蒋斌市长在接受宜春市电视台国税专题专访时指出:市国税局认真贯彻省国税局和宜春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按照建设幸福宜春、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以科学发展为统领,依法大力组织收入、积极探索税源专业化管理新路子,做了深入细致、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我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总局纳税服务司张树学司长在视察市局征收局办税服务厅时称赞其为江西国税办税服务厅标杆。市局及九个县(市、区)局拟被表彰为江西省第十三届文明单位并已在《江西日报》公示。市局混凝土行业检查做法在全 省推广,加强档案管理工作和推进信息管税的做法在省局会议上作经验介绍。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局和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及广大纳税人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市国税系统干部职工辛勤工作、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局党组,向大家并通过大家向全市国税系统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税收征管质量还要继续提升,纳税服务的措施有待进一步细化;少数干部法治观念不够牢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个别基层单位对依法组织收入工作原则执行不到位,影响了税收收入质量;干部素质难以适应税源管理专业化、信息管税的需要;干部队伍结构不优、动力不足、作风不实问题亟需进一步实践探索解决等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3年工作任务

根据全省国税工作会议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今年全市国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根主线,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基础建设、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提升依法行政水平、纳税服务水平、行政管理水平和拒腐防变水平,为建设幸福宜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概括起来,就是围绕一根主线,推进两项改革,加强三大建设,提 升四种水平。

(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积蓄进位赶超后劲

依法组织国税收入。今年,省局下达我市国税收入计划为89.57 亿元,增长7 %,市政府要求财政总收入增长18%。在1月12日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市委、市政府对国内外和市域经济发展形势进行了深刻分析判断,总体来看,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机遇”就是今年国家将实施更加灵活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扩大消费需求,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加大经济结构性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市委、市政府确定了“稳中快进、难中取胜”的经济工作总基调,继续坚持“兴工强市”战略目标不动摇,继续坚定不移抓重大项目和重大产业建设,实施工业产业三年升级强攻战,招商引资企业税收效应逐步发挥,势必形成新的税收增长点;航空高铁时代的到来,必将对我市优化产业结构、壮大支柱产业、改善发展环境、加快开放步伐带来新的机遇,为税源的培育注入新的活力,为国税工作提供有利条件。“挑战”是国际经济形势还没有完全走出受欧债危机的影响,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充满变数。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依然突出,我市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增大,非即期税收收入增长较快,去年12月,全市尚有多缴税金2982万元,同比增长115.1%,预收税款5.9亿元,同比增长373.5%,留抵税金3.3亿元,同比增长5.3%,这将使今年组织收入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

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我们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注重加强税源建设,切实解决当前工作中税源大管不住,税源小不愿管的问 题,做到抓大不放小。我们强调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组织收入的原则,但同时也要注意防止少数干部把它作为遇到困难绕道走,精神懈怠、无所作为的借口。我们既要完成税收收入任务,又要执行好税收政策,要防止单纯抓收入而忽视执法风险的不良倾向,同时又要克服组织收入月度之间松紧不一的现象,切实提高收入质量,努力实现组织收入工作由计划管理向质量管理的转变,由注重收入总量、增幅向注重收入质量和税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转变。今年总局将开展组织收入原则落实情况专项检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继续实行领导挂点联系督导制度,各级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和职能科室具体抓,牢牢把握组织收入主动权。联合纪检监察部门加大《税收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宣传力度,争取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进一步形成依法征税合力。

落实税收政策。今年中央将实行一揽子结构性减税政策,包括鼓励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支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的减税政策等。对于这些税收优惠政策,我们一定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努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为转方式、调结构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要积极支持当地开放型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落实好出口退税新政策、新办法和新规程,严格程序、规范操作、各负其责,加快审核审批、退税进度。深入开展政策解读,根据政策执行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编写行业操作指引,提高政策落实效果。

提供决策服务。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市委、市政府提出今 年生产总值增长11%,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8%的目标。我们要充分发挥税收的职能作用,紧紧围绕工业产业三年升级强攻战,打造亚洲锂都和七大产业集群、六大特色产业基地建设,重大项目和重大产业建设,认真开展税收调研,从税收角度提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积极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服务。按照省局试点工作安排,积极准备“营改增”试点,切实做好调查测算、业务培训、数据移交审核录入等准备工作。

(二)推进征管、人事改革,激发管理创新活力

推进税收征管改革。以税源风险分析监控平台为抓手,建立健全“统一分析、分类应对”的税收风险管理运行机制,形成以市局为主、县(市、区)局为辅的税源风险分析监控工作模式,推动风险管理流程闭环运行。完善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开展试点情况调研,着力解决制约专业化管理的瓶颈问题,实现职责、人员、机构相协调。探索实施户管资料电子档案化管理,持续简化优化涉税事项流程。应用市财政局开发的第三方信息共享平台和省局开发的税源监控分析平台两个平台,加强业务与技术的融合,强化对涉税信息的采集、分析、利用,提高日常监控管理水平。大力实施分类分级管理,科学界定税收管理员职责,着力做好纳税评估工作,加大纳税评估力度,加强重点税源管理,修订、完善、统一全市行业税收管理办法,积极探索对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税收征管措施,不断提高征管质效。积极推行网络发票。实施征管质效分类考核评价机制,科学确定考核指标,采取网络征集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考评纳税人满意度。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认真落实省局关于加强干部人事工作意见和“1+3”人事管理办法,对连续担任同一县(市、区)局正职满10年的,要实施交流任职;对担任县(市、区)局领导班子正职(含期间担任市局直属单位领导班子正职)累计满15年的,可允许选择到市局机关任科长;年满55周岁以上的,优先考虑晋升副调研员;享受副处级待遇的,转任副调研员;享受副处级待遇8年以上、距退休年龄3年以上的,经本人申请,可按规定考核晋升调研员即提即退。在人事制度改革中,对那些工龄长、资历深、贡献大的同志,我们要在政治上和生活上给予足够关心和照顾,同时要求他们正确对待个人的进退,自觉讲政治、识大体、服从组织安排。我们要打破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习惯思维,营造想干事、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工作氛围,为宜春国税事业持续发展提供人力保障。完成科级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工作,注重工作实绩和群众公认,重视选拔使用优秀年轻干部。稳步开展基层科级非领导职务晋升工作,使年龄偏大、任职时间较长且表现较好的干部有干头、有盼头。全面推行干部轮岗,加大干部交流力度,进一步激发干部队伍活力。结合宜春国税实际,积极探索扩大干部成长空间的新路子。落实省局《关于加强市、县(区)国家税务局一把手监督的暂行规定》,坚持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继续深化巡视工作,改进巡视工作方法,加强巡视成果运用,提升巡视工作实效。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活动,进一步落实好“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谈心谈话制度,增强领导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加强基础、制度、队伍建设,筑牢科学发展根基 加强基础建设。加强基层建设,突出“两个倾斜”,落实“两个减负”,进一步改善基层办公、生活和纳税服务条件,让基层干部心有所聚、情有所系、行有所正,把基层建设成干群和谐的基层、队伍稳定的基层、勤政廉洁的基层,从根本上调动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使广大干部乐于扎根基层、奉献基层。培植经济税源基础,重点在支持重大项目建设、扶持优势产业发展、优化纳税服务以及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上下功夫,坚决杜绝该退不退、该减免不减免的不良现象,支持企业健康发展。夯实征管基础,坚持以“基础数据准确、基础资料完备、基本情况清楚、基本职能明确、基本程序规范”为目标,扎实推进征管基础建设,推动税收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和精细化。强化税种管理,加强税收优惠、增值税进项抵扣以及再生资源税收管理。全面实施新修订的《车辆购臵税征收管理办法》,提高车购税管理水平。落实新修订的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管理办法,全面加强总分机构日常监管,狠抓所得税优惠项目管理;落实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办法,完善专业化团队管理机制,切实提升企业所得税专业化管理水平。应用国际税收信息管理系统,探索非居民管理与反避税调查有机结合,力争对企业境外利润征税有新突破。

加强制度建设。始终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工作全过程,加大对现有制度的清理、整合、完善,加强对容易出现失误和违反纪律等薄弱环节制度的修订和制定,健全重大案件集体审理、大额减免税集体审批、税收执法案卷评查、税收执法案例指导等制度,逐步构建 起一个健全、系统、标准、科学、和谐的制度体系,使每个工作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形成一整套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权的长效机制。要强化对各项制度的执行,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带头学习制度、带头遵守制度,带头执行制度。要强化对各项制度的监督检查,将制度执行情况纳入执法督察、效能监察、巡视检查等检查范围。要强化责任追究,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严格执行制度甚至破坏制度的行为,加大问责力度。

加强队伍建设。突出抓好人才培养,认真落实《江西省国税系统中长期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切实抓好教育培训,以专业化培训为主线,创新方式方法,着力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分级开展考试、比武、练兵、竞赛活动,努力提升我市入选总局、省局人才库比重。积极推广网络培训,引导业余自学,鼓励干部参加“三师”资格考试。着力增强队伍活力,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调研检查活动,做好市、县(区)国税局规范津贴补贴工作,积极争取地方财政经费补助,坚持经费向基层、征管和困难地区倾斜,切实为基层解决实际困难。深入开展国税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引导干部职工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党建工作,健全基层党组织定级管理,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加强计划生育管理,实行“一票否决”。加强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党团工青妇组织密切联系群众的作用,成立各类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文艺活动,凝聚干部干事创业合力。

(四)提升依法行政、纳税服务、行政管理、拒腐防变水平,增强风险防控能力

提升依法行政水平。认真落实《江西省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适用规则和执行标准》,严格约束税收执法中的自由裁量权。积极探索网上公开审批,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强化税收执法监督,围绕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和税收征管的关键环节开展税收执法督察。进一步优化依法行政指标体系,完善考核方式,提升考核效果。继续推进综合监督检查,年内对县(市、区)局轮检面不少于20%。提高税收执法考核质量,加强考核申辩调整和执法疑点的核查,加大申辩调整情况核查力度,探索建立更符合实际的核查方式,提高核查准确率。将违规决策、执行不力、管理不善、行为失范等情形纳入问责范围,公开问责结果,落实问责惩处。畅通投诉渠道,开展明察暗访,推行“网络问政”,落实舆情反馈,广泛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研究加强“营改增”后风险防范工作。完善集约稽查,加大市局直接检查和县、市交叉检查的力度,强化上级稽查局对下级局案件查办和异地协查的指导力度。进一步加强再生资源税收管理,尽快完成重点案件查办工作,开展专项整治“回头看”,巩固专项整治活动成果。加强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管理,加大问责力度,对出现虚开、引税行为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实行一案双查。构建案源信息库,重点开展对出口退(免)税企业,水泥建材生产销售企业、金融保险企业以及接受海关专用缴款书抵扣税款异常企业的检查。扎实开展出口退税企业风险教育,强化对出口供货企业和回函工作的管理,对回假函的人员要追究渎 职、失职责任,严防各种虚开和骗税现象的发生。认真开展运输发票、农产品发票抵扣专项检查和虚假发票“买方市场”整治工作,会同公安部门进一步加大制售假发票“卖方市场”的打击力度。

提升纳税服务水平。认真落实“十二五”纳税服务规划,建立适应税源专业化管理要求的服务标准和岗责体系,制定以提高纳税人满意度为导向的办税服务规程。健全国税地税合作机制,积极拓宽国、地税合作办税方式,推进国地税共建办税服务厅、共驻政务中心、互设办税服务窗口,形成联合办税长效机制。加强12366纳税服务热线工作的统筹规划、功能拓展、组织协调、监督考核。优化市局内外网服务功能,为纳税人提供网上办税、咨询、维权等服务。深入推进优化纳税服务平台建设、办税服务规范化建设和纳税信用体系建设,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创特色、树品牌、求实效,力争保持我市国税系统纳税服务工作居于全省先进行列。改进办税服务方式,加快推进自助办税和“同城通办”,全面推广“免填单”服务,不再收取发票工本费。改进需求调查方式,引入第三方评价,及时了解和满足纳税人合理需求。改进税法宣传方式,加大政策解读和涉税违法案件曝光力度。改进权益保护方式,及时处理和回应纳税服务投诉,扩大纳税人维权组织建设范围,充分发挥税务师事务所的积极作用。

提升行政管理水平。落实综合财政监管新要求,夯实管理基础,加强财务监督,加大财务收支审计力度,防范财务风险。修订财务监管、政府采购等管理办法及系统基建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改进管理方式,进一步加强公务用车、公务接待管理。全面推行公务卡制 度,最大限度减少现金使用。深化财务公开,各级国税机关财务收支情况必须以适当方式公开。推行税务综合办公信息系统,规范公文处理,加大落实考勤、督办、日志制度。加强信访、保密和档案管理,抓好综合治理,强化后勤保障,推行低碳办公,积极创建“平安单位”和节约型国税机关。

提升拒腐防变水平。认真研究制定我市国税系统2013—2017年惩防体系建设规划,进一步完善派驻机构统一管理,健全内控机制、强化风险防控、加强两权监督、建立教育和纠风长效机制。加强税收执法和廉政风险教育,开设廉政教育课程,加强领导干部廉洁从政道德教育,健全领导干部任前廉政培训、廉政考试准任等制度。强化纪检监察管理信息系统和信访案件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提升惩防体系信息化程度。开展廉政文化“三进”活动,继续打造“1+5+N”的廉政教育基地建设格局。深入推进政风行风建设,着力解决“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假作为”问题。开展“我为国税事业做了什么”专题讨论,组织干部职工深入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提高主动执行意识。进一步完善督查和考核机制,对基层请示和反映的问题,实行限期答复。强化责任落实,强化全程监督,强化定量考核。严格依法问责,尤其是对臵法律和上级机关政令于不顾、自行其是、我行我素、胡乱作为,造成严重后果的,从严从重查处,真正达到惩处一个、教育一片的效果,确保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三、当前几项工作

(一)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是 全市国税系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政治任务,要真正使党的十八大精神铭记于心、践之于行,落到实处,就要紧密结合国税工作实际,按照省局张贻奏局长在全省国税工作会议工作报告所指出的,认真抓好四方面工作:一要紧扣要求。张贻奏局长在工作报告提出的“五个始终”,是全市国税系统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具体要求。全市国税机关要把落实“五个始终”,作为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将十八大精神融入到国税工作全过程。二要强化学习。要在前一阶段集中学习、初步学习的基础上,在学精、学深、学透上下功夫。要把学习十八大精神作为春季培训的重点内容,进一步通过专家解读、专题研讨等方式,兴起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新高潮。全市各级国税机关要按照各自职责,认真做好学习计划,分层次开展专题培训和轮训,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市局今年将安排科级干部的轮训。三要突出重点。党员领导干部是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重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成员一定要把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摆在首要位臵,带头参加支部学习,带头记录和发言,亲自辅导和讲课,有效带动全员学习。通过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使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在思想上增强坚定性,在行动上增强自觉性,在工作上增强创造性。四要学以致用。要紧密联系干部职工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依法组织税收收入,提高税收管理质效,落实各项税收政策,不断优化纳税服务,大力加强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反腐倡和作风建设,以实际工作成果来检验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成效,以十八大精神促进今年各项税收工作任务全面完成。

(二)认真落实“八项规定”。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八项规定”体现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传递了执政为民的强烈信号,树立了实干兴邦的鲜明旗臶。全市各级国税机关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把作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务必时刻保持警惕,务必时刻保持清醒,切实增强学习贯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具体做起,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和举措落实“八项规定”。二是制定具体举措。要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八精神,对照中央的“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组织全市国税系统干部职工深入查找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差距。近期,市局党组将结合省局党组、市委提出的总体要求和自查情况,围绕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厉行勤俭节约、坚持真抓实干等工作重点,着手研究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的具体措施,各县(市、区)国税局也要尽快制定具体操作办法,做到从严从紧,切实量化细化,使措施更具操作性、更能落到实处、更便于监督。各地在制定具体措施时,要注重使措施既要体现少开会、开短会、开解决问题的会,少讲话、讲短话、讲管用的话,少发文、发短文、发有干货的文,崇尚简单工作、简单做人、简单生活,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等实质内涵,减少繁文缛节,让广大国税干部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大事、干实事;又要使措施体现接待安排、用酒、用烟等小节内容,倡导勤俭节约,切实缩减经费。三是狠抓工作落实。全市国税机关必须坚决执行“八项规定”,领导干部务必带头落实,务必不折不扣、不搞特殊,务必雷厉风行、见到实效。在这里,我代表市局党组表个态,市局领导班子成员将坚决执行八项规定,要 求干部职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确保贯彻落实不走样、不变通、不搞“下不为例”、不搞“特殊情况”,真正把文件上写的内容一一落到实处,欢迎系统上下广大干部职工予以监督。同时,为了保证全市国税系统能够刚性执行,我们将把执行“八项规定”情况作为深化综合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定期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各县(市、区)局党组每年年底要在本单位范围通报执行情况,并向市级党组汇报。对违反规定的进行严肃处理,确保改进作风各项规定落到实处。

(三)确保实现税收收入首月开门红。会后,各单位要在算好税源账的基础上,尽快将今年的收入计划分配到各征收部门,明确责任,盯紧目标,抓紧落实。要切实按照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要求,强化均衡入库,特别是对元月份和一季度的组织收入工作,要抓紧、抓早、抓实,不能出现松口气情绪和前松后紧情况。要坚持组织收入原则,严格遵守组织收入纪律,守住执法底线,降低执法风险,务必在保证收入质量的前提下,力争元月份和一季度收入实现开门红。要加强与地方党政的协调沟通,主动汇报依法征税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最大限度争取各方支持,切实缓解征管一线工作压力,为依法组织收入营造良好环境。

(四)严肃干部选拔工作纪律。当前,全市国税系统科级领导干部竞争选拔工作正进入最后关键阶段,为确保选拔工作风清气正,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在此我特别严明一下选拔工作纪律,严禁跑官要官,严禁拉关系、走后门等不正当手段来谋取职务。对跑官要 18 官的,一律不得提拔重用,视情节给予批评教育或者相应的组织处理。市局纪检监察和人事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把严格监督贯穿干部选拔工作的全过程,切实加强对执行干部选拔工作政策法规和纪律情况的监督检查。要畅通群众举报渠道,鼓励实名举报,及时受理反映违反人事纪律的问题。对群众举报反映内容具体、线索清楚的违反人事纪律的问题,进行重点核查,一查到底。

(五)认真做好春节期间有关工作。春节将至,为确保全市国税干部过一个欢乐、文明、节俭、和谐的节日,全市各级国税机关要认真落实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强廉洁自律。各级国税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坚决执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严禁用公款搞相互走访、相互送礼、相互宴请等拜年活动,严禁用公款大吃大喝、游山玩水、出国(境)旅游和进行高消费娱乐活动,严禁收受与行使职权有关系的单位和个人的礼品、礼金、干股、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严禁利用婚丧嫁娶等收敛钱财。二是严肃工作纪律。严格执行考勤制度,落实AB岗工作制度,确保工作人员按时到岗、在岗,防止缺岗脱岗情况的发生。加强内部管理,严禁上班时间闲聊、吃东西、打瞌睡、玩游戏、看电影、炒股、上QQ等不良行为。严禁下基层期间玩牌、打麻将,对违反规定被纪委监察部门查处的,市局将从重从严处理。三是维护系统安全稳定。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节前,要全面排查重点区域的安全隐患,做好整改工作。要加强文件管理,认真执行有关保密规定。要高度重视消防安全工作,完善消防设施配备和火灾防范措施,加强对重点部位的消防安全管理。要认真落实省局党组纪检组《关于重申公 车使用管理有关纪律的通知》,严禁公车私用,严格车辆管理,严肃追究责任。要高度重视交通安全工作,加强对机动车驾驶员道路交通安全教育。要落实信访、舆情、应急管理三位一体工作机制,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影响稳定和税务部门形象的因素。要严格执行节日期间的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积极化解矛盾,及时、果断、有效地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四是深入开展走访慰问。全市各级国税机关要积极开展帮扶救助和送温暖、献爱心活动,认真做好系统离退休和生活困难干部职工的优抚和慰问工作,从精神上、物质上给予关心,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各级国税机关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树立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采取措施帮助解决好干部职工的生活问题。

同志们,方针已定,目标已明。我们面临的任务很艰巨,我们肩负的使命很光荣。让我们在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统领下,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求真务实,创新管理,努力开创宜春国税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为加快建设幸福宜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下载服务发展大局 保障改善民生 努力开创宁远县扶贫移民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服务发展大局 保障改善民生 努力开创宁远县扶贫移民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