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七届泛珠会议
第七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重大活动已于9月22日上午圆满完成,大会执委会副主任、江西省副省长姚木根对此次经贸洽谈会成果进行了通报。截至9月22日上午10时,大会签约项目累计1544项,签约总金额4512.83亿元,下一届“泛珠大会”将于明年秋天在海南举行。
姚木根介绍,本届大会的特点可概括为四个字:创新、务实。本届大会的主题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深化合作、绿色发展;首次推出名优产品展示展销会,首次举办了泛珠各方行政首长和国家部委领导共绘合作美好愿景——陶瓷艺术交流互动活动,首次设计了泛珠大会执行与承办方交接物。此外,大会还把开幕式与文艺晚会分开、与经贸展览开馆仪式和签约仪式相结合,把高层论坛的时间由1天缩短为半天,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各方开展“1+1”或“1+x”对话交流活动,并且突破区域界限,与重庆市签署合作协议,拓展了合作空间。
2011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一致同意联席会议秘书处代表所做的《行政首长联席会议秘书处工作报告》,各方行政首长围绕“打通省界断头路”、“通关便利化”、“产业转移合作”、“深化旅游合作”和引进港澳服务业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交流,联合签署了《2011年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纪要》。此外,各方还签署了《社会信用体系共建协议》、《泛珠三角地区跨省流动人口一孩生育服务登记协作协议》、《泛珠三角地区跨省流动人口社会抚养费协作协议》、《第一届泛珠三角旅游深度合作协议》等一批合作协议。
大会各方认为,要进一步深化泛珠区域交通大通道建设,大力推进一批跨省区的铁路、高速公路建设,加强与区域外的交通网络对接;加快区域江河流域防洪减灾能力建设,共同探索防范流域发生超标洪水和妥善解决干旱缺水的应对措施;各方认为,要加快建设行业、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促进政府信用信息共享,共同培育信用服务市场,规范信用服务行为,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各方认为,要加强质量互认合作,加强区域各方名牌产品、驰名商标等产品和相关企业的保护,共同推进区域服务标准化建设;各方还在加强应急合作和加强重大问题研究合作方面达成共识。
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大会集体签约项目117个,投资总额940.62亿元,网上推介项目2799个,项目总投资贸易额27818.8亿元。截至9月22日上午10时,大会签约项目累计1544项,签约总金额4512.83亿元,签约项目涉及制造业、基础设施、旅游开发、交通运输、物流仓储、电子信息、节能环保、高新技术等领域。
第八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将在海南举行。
第七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成果丰硕。截至9月22日10时,泛珠“9+2”各方累计签约重大项目1544项,签约金额4512.83亿元。当日,大会执委会在南昌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执委会副主任、江西省副省长姚木根通报了大会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成果。
这是一次主题鲜明的盛会。会议期间,大会安排了开幕式暨文艺晚会、高层论坛、行政首长联席会议、专题磋商会等一系列重要活动,在充分体现“合作发展,共创未来”的大会总主题的基础上,突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深化合作、绿色发展”,彰显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主题,赋予了泛珠合作新的内涵和要求。
这是一次务实高效的盛会。各方行政首长围绕“打通省界断头路”、“通关便利化”、“产业转移合作”、“深化旅游合作”和“引进港澳服务业”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联合签署了《泛珠区域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纪要》。大会在推动各方加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合作、加强应急合作、加强质检合作、加强水利合作、加强信用体系合作、加强重大问题研究合作等多个方面,均取得突出成果。大会举办了一系列专题论坛及磋商会,签署了《社会信用体系共建协议》、《泛珠三角地区跨省流动人口一孩生育服务登记协作协议》、《泛珠三角地区跨省流动人口社会抚养费协作协议》、《第七届泛珠三角旅游深度合作协议》等一批合作协议。
这是一次经贸洽谈成果丰实的盛会。大会经贸洽谈展览展示总面积近4万平方米,“9+2”综合展区、江西展区、“9+2”各方展区集中展示了泛珠三角区域7年来合作与发展的新成果、新形象以及美好前景。据统计,大会集体签约项目117个,投资总额940.62亿元;网上推介项目2799个,项目总投资贸易额27818.8亿元。
这是一次令人难忘的盛会。大会首次推出名优产品展示展销会,展览展销了广东名优产品和江西地方特色产品,举办了“美丽四川欢迎您”旅游专题推介会和江西旅游招商会、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合作推介会、云南面向东盟“握手桥头堡、共享大通道”推介会和澳门面向葡语国家“泛珠三角区域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推介会等一系列专题展示、推介活动。以山水生态文化、瓷文化、茶文化为鲜明特色的“江西名片”,通过江西优质农产品、优势工矿产品、新技术、新专利的全面展示,在大会绽放异彩,成为本届大会的最大亮点。
第二篇:2012年泛珠大会招商引资工作方案
“第八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招商引资活动工作方案
为充分利用我省举办“第八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简称“泛珠大会”)的机遇和平台,加快推进我县和泛珠三角区域省(区)的合作,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目标方向
充分利用我省承办第八届泛珠会的有力时机和良好平台,围绕我省“十二五”发展规划和产业特点,在我县积极组织开展系列招商引资推介活动,做好第八届“泛珠大会”我县招商引资推介活动工作。
二、目标对象
(1)泛珠各省区有实力且有意向与我县开展投资合作的企业;(2)其他省、市、区的企业。
三、规模要求
(1)旅游业在1亿元以上;(2)现代农业在1000万元以上;(3)现代服务业在1000万元以上;
(4)新型工业及信息产业在5000万元以上。
四、工作安排(主要任务及工作分工)
(一)人员机构:
(二)联络工作
(1)县政府办公室负责总协调工作;
(2)县招商办负责招商服务工作及相关联络协调等工作;(3)县招商办根据活动的实际支出,提出活动经费预算,上报至县政府。
(三)招商工作(1)前期准备工作
①做好招商项目的分类工作;②收集、策划和包装重点招商项目,在项目产权说明要清晰,内容详细而真实,土地规划等前期工作要加深。
(2)招商推介活动工作
①通过招商项目相关行业协会和企业宣传推介招商项目,举办
小型的项目推介会,举办地点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 ②通过网络中介机构对招商项目进行网络推介;
③以我县招商引资主管单位的名义,向潜在的投资客商发出邀
请函,在我县举办招商项目交流会。(4)项目筛选工作
对所有项目进行严格筛选,意向签约项目必须达到规定的项目规模。
(5)项目信息收集工作
在开展招商活动的基础上,紧跟踪潜在签约项目,并积极跟进,做好对签约项目的信息收集与统计。
五、工作要求
(一)明确任务责任制。明确责任部门和工作人员,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认真做好项目筛选、包装、推介、洽谈工作。招商活动小组认真搞好项目筛选和包装工作,必须按照有关规模要求来完成此项工作;
(三)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充分利用招商活动的机会,把项目签约作为工作重点,招商引资活动结束后,向县政府办公室将通报活动成果。
(四)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招商活动小组应全面宣传我县发展优势、投资环境、优惠政策和投资重点等,扩大我县影响力与知名度。
(五)招商成果统计。招商活动小组必须在每次的招商活动、项目洽谈、客商情况报县政府办公室。
第三篇:泛珠合作 共赢南中国
泛珠合作 共赢南中国
来源:人民日报网络版 日期:2012-11-30 08:44:00 泛珠各省(区)达成了海洋经济、综合交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10方面共识,其中海洋经
济方面的合作共识尤为引人注目
泛珠各省(区)欲加大区域交通网络建设力度,商讨跨省铁路、公路、港口、电网等重
大基础设施项目统筹规划布局和协同建设
据不完全统计,前七届泛珠经贸洽谈会累计签约项目1.73万个,总金额达到2.6万亿
元
11月29日,第八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在海口开幕。作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后的第一个大型区域经贸交流活动,此次泛珠大会吸引了国内外近万名政界、商界人士参与。大会主题定为“合作发展 共创未来”,突出“绿色发展 合作共赢”,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携手共建美丽泛珠。
经过9年的探索,泛珠区域合作已成为我国区域合作的典范之一。在全球经济错综复杂、国内经济形势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的背景下,如何扩大区域合作领域、完善区域合作机制、提升泛珠区域整体国际竞争力等,成为此次泛珠大会各方关注的焦点。
发展海洋经济,打造南海蓝色经济区
在先于大会开幕举办的11场专题磋商会上,泛珠各省(区)达成了海洋经济、综合交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10方面的共识,签署了一批合作协议。其中海洋经济方面的合作共识尤为引人注目。这份共识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共同推动南海区域发展规划,完善海洋经济合作体制机制;二是按照“南海开发、渔业先行”思路,共同组建大吨位钢质渔船赴南沙捕捞生产、研究推进西南中沙渔业补给基地建设等。
国家海洋局副局长王宏认为,我国经济已是高度依赖海洋的开放性经济。“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高达60%,对外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达8%,对外贸易运输量90%是通过海运完成的。我国沿海地区5亿多的人口创造了近6%的全球经济总量,吸收了近10%的全球资本,产生了7%的全球贸易总量。这些都体现出当前我国开放性经济的主要特征。泛珠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是两岸三地中国东盟贸易合作的主战场。”
作为海洋大省和此次大会的东道主,海南将发展海洋经济摆在前所未有的重要高度。海南提出了集约化开发海洋资源、培育主导特色产业的发展思路,呼吁泛珠各方共同打造南中
国新的经济增长极——南海蓝色经济区。
海南省省长蒋定之建议泛珠各方联手推动国家制定南海区域发展专项规划,探索开放式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在出台海洋开放政策上实施相互衔接的政策和制度安排。
加大区域交通网络建设,打通省际壁垒
在11月28日举行的泛珠大会经贸代表团团长记者见面会上,各代表团团长都不约而同地表示要加大区域交通网络的建设力度。诚然,发达的区域交通网络是区域经贸往来的重要
基础,也是区域经济腾飞的有力助推器。
据了解,近年来湖南通过实施区域省会城市空中走廊建设,增开省际铁公水联运班列和支线航班等,主动与泛珠各方加强了交通基础设施对接。湖南省规划建设省际高速出口通道
22个,目前已建成6个,在建11个。
福建省副省长倪岳峰认为,应以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为切入点,推进泛珠各省(区)跨省行政区的铁路、公路、港口、电网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统筹规划布局和协同建设。他还建议加快区域大通关机制建设,开展区域内高速公路等收费项目联网结算试点,同时建立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联合执法机制、维权联动机制和检测结果互认制度。
对于“孤悬海外”的海南而言,琼州跨海大桥的建设尤显迫切。据了解,已正式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琼州海峡跨海工程目前正在进行地质勘探等前期工作,力争“十三
五”期间开工建设。
广东省省长朱小丹建议加强区域跨界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深入实施以“西电东送”、“西气东输”、“东油西输”为重点的能源合作,推进能源应急运输资源整合。
全面深化泛珠合作,共促转型升级
泛珠区域合作,既服务于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也为泛珠区域内国家区域战略实施的重点地区发展出力。据不完全统计,前七届泛珠经贸洽谈会累计签约项目1.73万个,签约总金额达到2.6万亿元。今年前三季度,泛珠内地8省区在云南投入实际到位资金
765.97亿元,同比增长77.76%.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秘书长唐豪表示,泛珠各方将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全面深化泛珠合作,共促转型升级,加快提升泛珠区域
整体国际竞争力。
香港工业贸易署署长麦靖宇表示,要充分发挥香港国际联系广泛的优势,支持内地和香港企业联合走出去,以多种方式共同开拓国际市场。香港多个专业服务范畴与国际高度接轨,是泛珠企业走出去的重要优势和资产。
(编辑:鲁飞)
第四篇:泛珠区域合作的人才要素及效应分析
泛珠区域合作的人才要素及效应分析
袁兆亿
国际经济格局演化趋势显示,无论是经济全球化,或是经济区域化,均为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的改革开放从20世纪80年代的区域保护和相互压制竞争,到21世纪之交区域合作意识的迅速增长,这一转变显示出,在市场作用下,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冲破原有的地域限制,向经济关联度较大的地区延伸。各国各地区发展的实践证明,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光靠竞争是难以维持的,区域合作正日益成为新一轮发展的主题,区域合作比区域竞争更重要已日渐成为一种共识,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潮流,中国经济格局中的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出现正是这一主题的有力诠释。
一、产业演化进程中的泛珠区域人才合作
近20年来,动力十足的国际产业大循环为中国经济成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有利条件,珠三角奇迹般地抓住了世界产业两次大转移的机遇,迅速崛起。二十世纪80年代初,随着世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更高层次的产业升级,欧美和“亚洲四小龙”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产业迅速向东南亚地区转移,恰逢改革开放的珠三角有效借助与香港的地缘关系,率先成为第一波传统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工业胜利起飞。这一时期仅香港就有上千家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到珠三角,大大改变了这一地区的资本和产业结构。随着产业的发展,一大批适用性人才也迅速成长起来。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发达国家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型产业逐渐成熟饱和,并进一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IT产业、重化产业、通讯产业也开始向中国转移,珠三角又率先成为第二波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快速推动了自身IT产业、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新兴产业的推动下,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人才又快速成长起来。这20多年是广东科技人才队伍发展最快的时期,全省科技人才从二十世纪80年代初的约19万人,发展到2003年的295万人,增长了约15倍。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长三角和京津唐经济圈的崛起,珠三角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的腹地狭小、内源性动力不足等问题渐显。特别是当前新一轮以信息产业为主的世界产业布局重新调整已经开始,而广东的信息产业也急需推动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本、知识密集型升级,并将低层次的信息产品加工制造业向外转移。作为率先承接第一波、第二波世界制造业转移的珠三角,亟需继续把握机遇率先承接世界第三波产业转移,迅速提升产业水平。为了腾出足够的空间和资源,珠三角必须把占有大量生产要素的第一波甚至第二波制造业转移到新的承接地,以便通过地区间的产业“接力”,推动生产要素资源的优化组合,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合作正是可选的一种有效模式。按照产业转移规律,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产业转移将从粤港澳为核心的第一梯度地区向周边推进,随之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泛珠区域第二梯度、第三梯度地区将在21世纪前20年进入工业高度发展期。由于产业变迁与人才智力资源的密切关联性,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区域的各种人才效应必将随产业转移而迅速增强。目前,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大部分地区的传统产业技术水平较低,而广东的高新技术产业不但人才实力较强,同时具有高度集群、产业链完备以及规模等优势,对泛珠其它地区的产业发展可以提供人才、技术和信息等方面的支持与服务。
虽然广东与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其它区域在产业方面存在明显的梯级差,但由于各地产业各具特色,在市场竞争、资源配置和对外开放上可以避免结构趋同而带来过度竞争。而且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区域内多个省份拥有的人才资源潜力、巨大市场空间、低廉的成本优势和明显的产业集聚效益,不但可以通过自身的产业升级使比较优势转化为生产优势,而且可以为广东新一轮发展提供丰富的互补性资源。像四川、湖南等省自身已具备相当的科技实力和人才基础,不但可以为承接大珠三角产业转移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而且在人才合作方面可以与广东形成较强的互补效应。同时,随着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形成,处于广东东西两翼和粤北及山区的汕头、湛江,韶关、梅州等市被迅速推到了粤闽赣湘桂合作的前沿,使其处于泛珠区域合作的有利枢纽位置而获得明显区位优势。
二、泛珠概念框架下的人才体制环境构建
虽然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区域政府间通过加强战略合作共创地缘优势已成为一种客观要求和共识,但在具体操作层面上的各种策略模式和思维理念的不一致仍是可能存在的,而且其关节点往往更容易集中于考虑如何从博弈的角度进行竞合策略的设计,以便最大限度地保证自身的发展。当然由于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区域具有生产力发展的多层次性,发展模式的多样性以及地区需求的多元化,因此差异的存在是不足为奇的。但是既然泛珠区域合作是建立在地区差异的现实与追求发展的共同愿景之上的,那么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区域的人才合作就必须摆脱固有的思维模式,从封闭的“地理圈”走向开放的“概念圈”,至此方可达至合作共赢这一泛珠概念的初衷。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概念中的人才合作这一题中之意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以客观需求为基础,依靠学者智慧与领导意识的结合,催生了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区域战略构想。从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概念的提出,到“9+2”最高行政首长联席会制度的形成,以及一系列具体合作项目的推进,无不体现出人才这个第一要素的关键作用。随着泛珠区域合作的深入,人才要素必将越来越显示出其主导作用。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人才战略作为一种高端战略,其推进过程中所涉及的众多高层面因素,以及面临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同样需要依靠人的智慧加以克服和解决。“9+2”区域人才合作是个长远的奋斗目标,其意义不仅在于地理概念上的延伸,还在于对人才资源共享理念的认同,以及由此引发的制度创新和发展机遇,以求最终通过区域内政府间的共同努力,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形成一省准入,9省通行的人才政策平台和统一的人才市场,使梯次差距的势能效应最有效地将大珠三角的人才、科技、市场和配套服务向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其它地区辐射,实现跨区域的人才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区域合作是构建在现代生产力发展水平之上的一种战略模式,这一时代背景导向下的区域合作与发展内涵必须适应新的深层变化,尤其要突出人才资本的先导作用。实践证明,在区域合作的各种构件要素融于一体的过程中,人才资本是最为有效的联系界面。近年来,各地为推动人才资本的快速积累和转化,一直在着力进行合理的制度安排,并力求通过有效的组织设计,加速人才资本发展逐步从强制性制度变迁向诱致性制度变迁转移,使其成为全社会自发倡导和认真实施的组织行为。区域发展中的人才资本能动性不但有发挥自身能力的功能,而且更具有吸收、消化新知识的功能。事实表明,那些拥有高人才资本存量的国家和地区,不但拥有巨大的内在创造力,而且更具有强烈的吸收和消化外来技术的能力,从而能够有效地改造和推进自身技术的发展,并最终形成强大的竞争力。因此,丰富的人才资本可以使一个国家和地区突破自身的局限去考虑和争取对外界资源、资本和技术的有效配置和利用,这正是人才资本带来的财富创造力能够在动态上具有无限发展可能性之奥秘所在。
按照经济发展规律,人才、技术、资本和信息等生产要素,具有向能够最大限度发挥效益的方向流动的趋势。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区域合作的优势在于地区差异明显,互补性强,由此为地区合作留出了巨大空间。同时泛珠区域的巨大发展潜力必将吸引国内外的人才、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向该区域聚集,并形成巨大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为泛珠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利条件。目前,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区域合作正逐步从领导决策层面转入实质性的技术操作层面,面对各种迎面而来的困难和问题,亟需我们加快转变观念,以开放的心境和务实的态度加强合作,消除各种市场壁垒和非市场壁垒,扫除各种人为的制度障碍,对区域合作中的制约因素进行沟通、协调和解决,改进和提高制度效率,为区域内人才合作提供实质性的对接平台,促进人才资源有效利用和合理共享,使泛珠区域人才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不断提高层次。
三、泛珠区域人才合作的实质性推进及效应
长期以来,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区间密切往来不断。据广东省发改委资料,“九五”以来,广东与泛珠八省(区)之间签订的经济技术合同协议金额累计达5500多亿元,合作项目超过8000个,而且人员往来十分频繁。目前在广东工作的泛珠区域人员近千万,其中仅深圳市就有湖南人近百万。据资料,湖南在外省的人才有90%集中在珠三角,而且不少人是企业骨干,成为湖南与珠三角联系的重要桥梁。但是基于区间经济及人才之差距(表 1),如何寻求更大空间的人才资源共享,从更长的时间跨度去延续人才发展后劲,正日益成为提升泛珠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借助新的合作机制,泛珠概念在区间人才合作模式的重构方面无疑将发挥积极作用。近期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区域九省区在湖南长沙共同举办“泛珠三角区域九省区大型人才交流会”以及“2005首届泛珠三角省会城市教育博览会”,为强力助推泛珠人才的交流与合作翻开了新的一页。
湖南省在泛珠区域中具有与广东接壤而且交往久远的历史渊源,这一独特优势使其在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合作中先人一步。湖南省为了创造条件吸引珠三角产业的转移,加快信息产业的外源性发展,在郴州等邻近广东的地区,按产业集聚规律建设的信息产业园区,已成功吸引了中彩视讯、高斯贝尔、运通电子等10多家IT企业入园发展。广西也以积极姿态融入泛珠合作,在南宁、桂林、梧州等地专设了多个用于接纳广东信息产业梯度转移的工业园区。江西省充分利用其信息产业领域投资主要来自珠三角和港澳台地区的优势,吸引了珠三角一批IT制造业大公司如友利电、格林科尔、先科、TCL、新索丽等知名企业入赣发展,创造了新的双赢合作模式。2004年9月,贵州与广州市结为友好城市,加强与广州开展更紧密的合作。近年来,贵州省依托贵阳、遵义两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积极推进硬盘、光电转换、数码视讯三个工程研发中心和硬盘、新型元器件、数字视听、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基地建设,目前1英寸微硬盘填补了国内空,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贵州省以拥有核心技术研发能力的人才团队为支撑的创新平台在与广东高新产业技术及人才对接合作方面潜力巨大。四川省的科技力量在西部11个省区中名列第一,但在科技产业化方面差距较大,泛珠区域合作对四川的科技产业化和市场化将产生积极促进作用。
实践证明,人才合作是经济合作的重要基础,随着泛珠模式的日渐成熟,人才合作正越来越成为各界关注的重要领域。目前广西、云南等省在旅游人才培养方面正积极谋划与广东的交流互动。广东旅游总收入和外汇收入均占全国1/4,但旅游专业的在校生仅2.5万人,这种状况与广东作为全国旅游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对此,广西和云南均表示愿意在旅游人才培养方面与广东加强合作,发挥广西桂林旅专和云南大学旅游学院等八所大中专旅游院(系)的优势,为广东提供培养各种层次的旅游人才服务。贵州省的远程教育是国家批准的三个试点省份之一,其教育模式可为广东提供借鉴。澳门大学与广东省科技厅签署的《中医药人才培训合作协议》也正在积极实施之中,„„。
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广东,在经济发展、体制创新、产业升级、城市建设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效及积累的丰富经验,无疑是泛珠其它地区人才培训的宝贵资源。近年来,泛珠区域人才到广东挂职学习交流的工作的顺利推进,为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人才合作注入了许多新的内涵。珠三角凭借其发达的经济所形成的汇吸能力,长期以来接纳了相当多泛珠区域人才在广东发展和锻炼,对于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亦具有积极效果。一大批经历了 珠三角市场经济磨练的人才重返故里后,在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中已显示出生力军的作用。
四、提升泛珠区域人才合作成效的若干思路
(一)尽快完善人才法制建设
通过人才立法手段破除各种市场壁垒和非市场壁垒,构建公平竞争的人才法制环境,确保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区域人才资源共享的一体化进程健康发展。建立健全人才市场一体化运行的协商机制和监管机制,不断规范市场行为,避免人才的无序竞争。
(二)强化人才公共服务合作
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区域内人才公共服务合作,建立区域间相互衔接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确保统一联网的“一窗式”人才服务大面积地覆盖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各个地区,为人才流动提供高效周全的服务。不断提高人才资源跨区域配置的效率。
(三)健全高层次人才柔性流动机制
为了充分发挥高端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倍增效应,大力促进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区域的高层次人才交流合作,健全高层次人才柔性流动的特殊政策和推进机制,扩大高层次人才资源的共享效应。
(四)推进人才培训合作的深入发展
不断推进区域内的高等教育合作,重点加强高中级人才培训和紧缺及急需人才培训合作,积极推进各类职业资格证书的互认和衔接。定期举行教育合作发展研讨会及教育交流活动等,推进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力。鼓励和引导区域内高等院校开展校际合作,推动联合办学、师资互聘、资源共享等。
(五)搞好人才信息网络化建设
加快构建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区域人才公共信息网络平台,积极培育和发展网上人才市场,推进现有各类人才市场的联网贯通,逐步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信息发布制度,改变当前各地人才市场相互封闭和各自为战的状况,提高人才资源信息的共享度。
(六)构建人才交流合作大平台
顺应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区域合作的战略需要,尽快调整并统一区域内的人才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疏通人才流动渠道,消除人才流动中的跨区域、跨部门和跨所有制限制,力促人才市场机制能够在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区域内畅通无阻地有效运行,降低人才跨区域流动成本。通过努力推动人才市场与其它要素市场的贯通,更好地发挥人才市场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第五篇:第七届绿石论坛会议指南
第七届绿石论坛会议指南
目录
一、论坛概况…………………………………………(1)
二、论坛组委会………………………………………(2)
三、论坛日程…………………………………………(3)
四、附件
1.主办方介绍………………………………………………………(5)2.协办方介绍………………………………………………………(7)3.其他与会社团介绍………………………………………………(8)4.外省与会社团介绍………………………………………………(14)
五、论坛相关事务公告
1.最具潜力社团和优秀项目评选的通知…………………………(18)2.关于成立下一届论坛组织委员会的公告………………………(19)
一、论坛概况
1、论坛名称:江苏省大学生环境组织合作论坛暨第七届绿石论坛(中国•南京)
2、主办方:绿石环境行动网络
3、协办方:共青团南京农业大学委员会 南京农业大学绿源环境保护协会
4、会议日期:2004年04月03日
5、会议地点:南京农业大学中心楼
6、大会主题:大学生环境组织的社会合作
7、论坛的宗旨和目标
(1)宗旨:
加强江苏大学生环境组织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合作,进而鼓励和推动公众参与环保以及加强江苏省大学生环境组织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目标:
讨论管理和发展大学生环境组织社会合作部门的方法和战略。 分享和交换在环境保护项目合作方面的经验。 讨论大学生环境组织和政府部门的合作。
讨论大学生环境组织和其他非政府组织的合作。 讨论新闻媒体在大学生环境组织工作中的重要性。 讨论大学生环境组织与其他社会志愿者的合作。 讨论有关大学生其他公益活动的一些问题。
通过媒体的正面宣传,加强大学生环境组织在建设精神文明社会方面的作用。
二、论坛组织委员会 大会主席:
徐正东,绿石环境行动网络内务委员,河海大学01级在校生
副主席:
李敏,江苏省广播电视大学海阔天空环保协会会长,01级在校生
陆振华,南京农业大学绿源环保协会会长,绿石环境行动网络执行委员,01级在校生
秘书长:
李颖,绿石环境行动网络办公室主任,南京人口学院01级在校生 指导委员会:(按姓氏拼音排序)
崔皓,南京大学浦口校区环保协会会长
范欣,绿石环境行动网络执行长,南京林业大学02级在校生 方乾,东南大学浦口校区绿带环保协会会长
高超,南京人口学院沧波园校区人口卫士环保协会会长 何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宁校区环保协会会长 居蕾,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环保协会会长 李佳,南京审计学院环保协会会长
李敏,江苏省广播电视大学海阔天空环保协会会长,01级在校生 李叶,中国药科大学环保协会会长
李颖,绿石环境行动网络办公室主任,南京人口学院01级在校生 廖大相,南京大学浦口校区天健社社长
陆振华,南京农业大学绿源环保协会会长,绿石环境行动网络执行委员,01级在校生 彭勇,南京林业大学牧青环保社会会长 戎飞霞,金陵科技学院环保协会会长
施文,东南大学丁家桥校区绿带环保协会会长
史亚卫,绿石环境行动网络内务长,南京气象学院01级在校生 宋丽,河海大学江宁校区绿帆环保协会会长
孙翔,绿石环境行动网络内务委员,南京大学01级在校生 吴晓云,南京气象学院环保协会会长
徐正东,绿石环境行动网络内务委员,河海大学01级在校生 俞皓瑾,南京医科大学绿马甲环保协会会长 袁磊,晓庄学院自然之友环保协会会长 袁林,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环保协会会长
张超群,绿石环境行动网络监察长,东南大学00级在校生 张镜心,南京工业大学环保协会会长
周瑾,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爱心社社长 朱晓丽, 扬州大学绿行社社长
三、论坛日程 4月3日
08:00-08:30 报到
地点:南京农业大学中心楼 08:30-09:00 会议相关材料放映
地点:南京农业大学中心楼C201室 09:00-09:05 开幕式
地点:南京农业大学中心楼C201室
主持人:夏蓉蓉,绿石环境行动网络执行委员 09:05-09:40 大会致辞
1、主办方致辞:李颖,绿石环境行动网络办公室主任,南京人口学院
2、东道主致辞:南京农业大学老师
3、政府部门代表致辞
4、民间环保组织代表致辞:王丽娜老师,绿色之友秘书长
5、新闻媒体代表致辞
6、民间志愿者代表致辞:王者鲲老师,诗人,西藏环保志愿者
7、企业代表致辞:李全文老师,南京秦淮河湿地公园建设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 09:40-09:50 大会主旨发言
徐正东,绿石环境行动网络内务委员,河海大学01级在校生 09:50-10:20 会间休息、合影(欢迎媒体根据兴趣踊跃采访)10:20-11:50 大会报告
安尔康老师,南京师范大学美学教授
12:00-13:00 午餐
地点:南京农业大学
13:00-13:30 午休(在主会场同时有影片放映)
13:30-16:30 分组讨论,两个分论坛在两个分会场同时进行
第一组:大学生分论坛
主题:大学生组织加强社会合作的自身能力建设 地点:南京农业大学中心楼B316室(60人)
主持人:陆振华,南京农业大学绿源环保协会会长,绿石环境行动网络执行委员 邹静溪,南京农业大学绿源环保协会负责人
1、方乾,东南大学浦口校区绿带环保协会会长
2、朱晓丽,扬州大学绿行社社长
3、李佳,南京审计学院环保协会会长
4、李叶,中国药科大学百里纷兰环保协会会长
5、邵金东,南京气象学院环保协会负责人
6、彭勇,南京林业大学牧青环保协会会长
7、王文文,南京医科大学绿马甲环保协会信息部部长
8、崔皓,南京大学环保协会会长
9、范欣,绿石环境行动网络执行长
10、黄婕,江苏省广播电视大学海阔天空环保协会负责人
11、袁林,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环保协会会长
12、其他主题发言
第二组:社会分论坛
主题:社会各界与大学生环境组织的合作
地点:南京农业大学中心楼B125室(40人)
主持人:李敏,江苏省广播电视大学海阔天空环保协会会长,01级在校生 徐正东,绿石环境行动网络内务委员,河海大学01级在校生
1、吴琦老师,动物保护专家,江苏省环保形象大使候选人
2、王者鲲老师,诗人,西藏环保志愿者
3、邵永远老师,南京―绿色家园‖负责人,老年自行车队队长
4、刘光华老师,南京白下区教育局教育专家,紫金山生态环保志愿大队大队长
5、廖大相,南京大学天健社社长
6、阚建宏,省广播电视大学海阔天空环保协会副会长,绿石行动团负责人
7、上海环境组织代表发言
8、浙江环境组织代表发言
9、安徽环境组织代表发言
10、其他主题发言
16:30-17:00 休息,无主题讨论,交流时间 地点:南京农业大学中心楼C201室 17:00-17:20 分组总结报告 地点:南京农业大学中心楼C201室 1.陆振华,大学生分论坛报告
主题:大学生组织加强社会合作的自身能力建设 2.李敏,社会分论坛报告
主题:社会各界与大学生环境组织的合作
17:20-17:50 闭幕式
地点:南京农业大学中心楼C201室
主持人:夏蓉蓉,绿石环境行动网络执行委员
1、张超群,绿石环境行动网络监察长,东南大学00级在校生
2、徐大兵,南京农业大学绿源环保协会副会长
四、附件
1.主办方介绍 绿石环境行动网络
我们是谁?
绿石是2000年9月16日成立于古城南京的大学生环境保护团体,绿石的工作人员全部是来自于各大高校的大学生环保志愿者。我们为什么?
绿石希望在本区域内建立一个高效便捷的大学生环保活动的合作平台,整合物质和信息资源,加强本地大学生环境组织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支持本地环境保护运动的更好发展,克服本地新生的环保力量基础的薄弱性,以此鼓励和推动中国的大学生环境组织不断向前发展。我们做什么?
为社团提供交流服务
绿石定期举办大学生环保组织的大型交流会议,并结合合作项目会议,区域小型交流会议,形成经常性的交流机制的纽带作用,不断加强各环保社团之间以及社团与绿石之间的联系,交流与合作。
为社团提供培训机会
绿石长期举办高校社团的骨干培训,现已开设创造力开发、团队文化、组织发展、项目开发、环境考察等课程,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社团骨干培养体系,同时我们推荐优秀的社团骨干参加外地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旨在培养符合各高校社团需求的社团骨干。为社团提供资源共享的平台 随着绿石网站2.0版([url][/url] 我们在百合上的论坛[url]http://lilybbs.net/vd513693/main.html[/url] 现任社团社长:廖大相
***
南京大学浦口校区环保协会 联系方式:崔皓 ***
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环保协会
联系方式:居蕾 025-85892362,***
南京林业大学牧青环保协会 联系方式:彭勇 ***
金陵科技学院环保协会
联系方式:戎飞霞 025-85326241,1381406606
东南大学丁家桥校区绿带环保协会
联系方式:施文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爱心社 联系方式:周瑾 ***
4.外省与会社团介绍(缺少浙江、安徽材料)上海市大学生绿色论坛简介
上海市大学生绿色论坛是由各大高校环保协会和相关专业学生志愿者自主发起的一种长期的活动载体。上海市大学生绿色论坛首次大型活动开展于2000年四月华师大的协会见面会,出席的有复旦,同济,华师,上师,交大,财大等诸多高校的环保协会负责人。
其后,开展了一系列大型活动项目,主要有2000年地球村环保承诺卡活动为主题的环保理念宣传活动;2001年的崇明侯鸟保护活动项目,赢得了相关的基金资助,主要由同济大学绿色之路的同学为主力;和上海市民防办合作的绿色信使活动项目,现在还在由上海师范大学的城市小组同学在承担相关的网页维护工作;2001年冬季植树活动,考察农村的调研工作等;现在正在进行的是我们论坛内部的组织结构建设项目。
上海市大学生绿色论坛采用轮值主席单位制,主席由所在学校的环保协会相关负责人担任,直接对所有论坛成员学校负责。主要的职能是保证论坛的信息沟通,进行日常活动项目的协调,在必要的时候,召集论坛联席会议,商讨决定论坛发展,换届等重要事项,所有事项由各学校在会议之前以提案的方式提交联席会议工作组。上海市大学生绿色论坛的历届轮值主席单位依次为:同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和交通大学联合主席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大学生绿色论坛是上海市大学生绿色志愿者进行交流和信息沟通的重要途径,现有成员协会达18个,覆盖了上海很多高校,在进行环保活动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上海海运学院绿色联盟环保研究会
上海海运学院绿色联盟环保研究会。简称―绿联‖。成立于2002年3月,是团委领导下的致力于环保事业的学生环保社团,是上海市绿色志愿者联合会发起单位之一。
―绿联‖以―保护环境‖为宗旨,以―遍撒绿的希望,成就绿的海洋‖为口号,以―推广环保意识,普及环保知识‖为己任,同时,面向大众,面向企业,面向全社会,使环保深入人心,使我们的家园更美丽!
―绿联‖自创建以来,就把社团文化建设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的位置。我们一直在绿联内部倡导一种民主、活跃、团结友爱的社团氛围,要求每一个绿联人都要有开拓精神,创新精神,把―追求卓越‖的信念刻在脑海里!
―绿联‖虽是一个年轻的社团,但与全国各高校环保社团都有密切的联系,与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环保组织也保持着友好往来。
环保需要我们的力量,但更需要全社会的支持!所有的环保志愿者联合起来,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以下为我社团现有组织机构概况:
顾问团:由相关领导和老师组成,指导本研究会工作。
主席团:由名誉主席、主席、副主席、主席助理和相关部长组成,决定本研究会一切重大事务。
秘书处:社团的中枢主干,主要负责活动、会议的安排和记录,协助主席、副主席工作,处理日常文书工作、建立人事档案,负责管理日常收支,预算,结算。项目部:确立课题进行项目研究,进行各种常规项目的策划和组织 编辑部:负责搜集相关资料,参与《绿廊》,《绿色论坛》编辑工作,向院报,院刊和相关报刊的投稿工作,建设和管理社团网页和参与绿色论坛网站建设。
文宣部:负责宣传工作的相关事宜。组织文体活动,到各大中小学、企业、街道、团体等的宣传活动。
组织部:策划,组织各种活动。
外联部:负责与党政机关、相关企事业单位、各高校等的联系工作,配合各部活动项目组筹集活动经费。
热爱家园简介 1.名称
热爱家园社区志愿者行动网络(登记名称为上海市闸北区热爱家园青年社区志愿者协会,简称热爱家园)为一批关心弱势群体生存和发展、有志于在中国从事公益活动的人士组成的非营利组织,已取得上海市闸北区社团登记管理局颁发的社会团体登记证书。热爱家园的英文名称为:GRASSROOTS COMMUNITY(简称GC)2.宗旨
针对平民百姓尤其是弱势群体,组织志愿者开展社区服务、推动社区参与,增进社区交流、建设弱势者的希望家园,丰富志愿者的精神家园,培育公共精神的绿色家园,最终推进以人为本的社会可持续发展。3.定位和发展目标
GC是一个志愿者自发组织的民间团体,倡导对生活和家园(家庭、工作单位、邻里社区、居住的城市乃至全国和地球)的热爱态度,在邻里社区中从事弱势群体援助行动,以推动社区合作互助提升社区居民自组织能力从而改善社区生活质量,并致力于促进这些社区组织和GC及其他民间组织共同组成一个以弘扬公共精神为基本目标的行动网络。
GC的发展目标是把社区组织和GC及其他民间组织共同组成的以弘扬公共精神为基本目标的行动网络建成为所有志愿者的精神家园,把所有弱势群体生活的家园(家庭、工作单位、邻里社区、居住的城市乃至全国和地球)建成为弱势者的希望家园,把我们共同的家园(家庭、工作单位、邻里社区、居住的城市乃至全国和地球)建成为公共精神的绿色家园。4.GC简况
GC的前身是复旦大学学生法律援助中心平民村项目,2000年夏天开始活动。经过三年半的发展,现已成长为上海市最活跃的非营利民间组织之一,目前已按照中国社团管理法律登记为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附后)。
GC目前有注册缴费成员54名,活跃行动志愿者(包含成员)?名;聘有专职职员4名,兼职职员1名;内部运作的民主化和制度化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2003年会员大会(2003年8月2日)上,逐字逐条修改了上次大会通过的《自律规则》(前后表决77次),采取无候选人方式选举产生了第三届协调组(既理事会,7名志愿者组成)、第二届审计组(2名志愿者组成,1 名财会专业,1名法律专业)和三个项目委员会(法律、绿色家园、青年茶会,各有5名志愿者组成)(《自律规则》、《GC组织结构示意图》附后);网站作为GC实现透明化运行的重要工具和与社会交流沟通的重要渠道,已为很多关注NPO的组织和人士所知晓,BBS的人气相当不错;GC与社区、其他NPO、政府、NPO研究机构等相关组织都已建立了相当广泛且持续的联系和沟通,已具有相当的社会声誉,尤其主办的青年茶会项目已成为上海市的主要NPO交流平台;有多家新闻机构保持着对GC的常规性接触,对GC的活动有所报道。
5.GC运作的项目
序项目名称实施地点主要内容资助人合作者 1青年茶会上海市讨论各类社会问题,交流观点,建立NPO的广泛联系香港乐施会YMCA、天一协会
2上海街道工会维权项目上海市闸北区芷江西路街道法律咨询、援助、宣传,工会建设香港乐施会(2003年)芷江西路街道工会
3绿色家园社区环保宣传项目上海市闸北区芷江西路街道710弄居委会宣传环保观念和知识,组织居民环保行动加拿大国际发展署(2003年)共和新路710弄居委会
4高原绿洲帐篷小学教育、医疗援助项目青海省治多县索加乡莫曲村完善小学的软、硬件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建设成为社区中心未定环长江源生态经济促进会(UYO)
5太阳花外来工子弟助学项目上海市徐汇区毛家塘社区辅导功课、建立流动图书馆、传递各种信息和游戏奇码公司员工、基督教长老会等无
6.GC的特点
扎根社区,和社区居民建立持久的坚实的和直接的联系 多元领域参与(multi-dimensional);以保证为社区统一提供多样服务,良好群众基础也保证了相关项目展开的readity
深入弱势群体,立足于咨询,建议和参与相关的政策过程。
志愿者主体为公司白领、律师、科技工作者、学生等职业青年和专业人士 与居委会、街道等建立了深层联系,通过之实现建议从下至上传递
致力培育社区自发组织机制,实现公民的自助、互助和他助,保证发展的长期持续性 7.GC联系方式
地点:上海市共和新路938号共和大厦1801室 邮编:200070 电话:021 56633338 传真:021 56633338 网站:[url]www.xiexiebang.com
五、论坛相关事务公告
1.最具潜力社团和优秀项目评选的通知 关于评选本届江苏省大学生环境组织 最具潜力社团和优秀项目的通知
为促进各江苏省各高校环保社团的蓬勃发展,表彰和鼓励各高校环保社团或其他大学生团体在创新、合作以及环境保护工作等领域的所做出的努力,推动江苏省大学生环保运动不断向前发展,绿石环境行动网络开展本届江苏省大学生环境组织优秀项目和最具潜力社团评选活动,特将相关事项公布如下:
一、参选对象:
1、江苏省各高校环保社团或其他团体均可参加江苏省大学生最具潜力社团评比;
2、凡江苏省各高校环保社团或其他团体(包括未正式成立社团的独立活动小组)等独自开展的环境保护领域方面相关项目均可参加江苏省大学生环境组织优秀项目评比。
二、评选方法:
1、提交申请:凡参选社团和项目应该在论坛结束后一周内(4月11日前)由社团或项目负责人在绿石讨论版(bbs.green-stone.org)―绿色石头城‖版上帖出参选材料。社团材料应包括本组织简介、概况以及本组织在最近学期中的各个领域取得的成绩;项目申请材料应该包括执行相关项目的团队和项目的介绍以及项目在地区环境保护方面的影响等。相关材料字数不限,最好能提供相关证明。
2、公示阶段:材料提交截止后一周时间内为申请公示阶段,即4月11日至4月18日,届时将在绿石讨论版(bbs.green-stone.org)―绿色石头城‖版上对所有参选材料进行公示,接受大家监督,公示期间无人质疑的材料进入最后评比阶段。
3、投票评比:4月19日至4月21日为投票时间。具有投票资格的人员有:江苏省各高校环保社团或其他团体的最高负责人或联络人,但每社团只有一个投票名额;绿石环境行动网络主要工作人员。每人一次投票机会,投票人员可以对最具潜力社团和优秀项目各投一票,在规定时间内将选票同时发至(两个都要发):info@green-stone.org 和 [email]iruka@green-stone.org[/email]。不在规定时间以内的投票以及未按规定方式的投票为废票。
4、结果公示:info@green-stone.org为计票信箱,[email]iruka@green-stone.org[/email] 为绿石环境行动网络监察信箱,作为督票使用。4月23日前由绿石工作人员在绿石讨论版(bbs.green-stone.org)―绿色石头城‖版对投票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在4月25日颁发有关奖项。
三、奖项设置:
本次评选活动将最终评选出江苏省高校环境组织最具潜力社团一名,奖金一百元;优秀项目奖一个,奖金一百元。
四、其他
本次评选活动解释权归绿石环境行动网络所有,疑问或质疑请咨询 info@green-stone.org
2.关于成立下一届论坛组织委员会的公告 关于成立第八届江苏省大学生 环境组织合作论坛组织委员会的公告
第八届江苏省大学生环境组织合作论坛组织委员会将负责筹备第八届论坛一切相关事务,以确保第八届江苏省大学生环境组织合作论坛的顺利召开,现将组建第八届江苏省大学生环境组织合作论坛组织委员会的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报名条件:
1、在本地任何大学生环境组织工作的志愿者,均可申请加入论坛组织委员会,经绿石办公室考核后成为论坛组织委员会正式成员;
2、在本地任何大学生环境组织工作的志愿者,凡在本组织工作半年以上,并且担任或曾经担任过该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主要负责过一个完整的项目,总体了解绿石环境行动网络工作情况,可以申请进入论坛组织委员会主席团,经绿石办公室考核后成为论坛组织委员会主席团成员候选人。
二、报名时间:
第八届江苏省大学生环境组织合作论坛组织委员会在第七届论坛结束后一个月内(截止时间2004年5月4日)接受符合条件的志愿者报名,报名者可以在规定时间里将申请材料发在绿石讨论版(bbs.green-stone.org)―绿色石头城‖版上,材料需包括自我介绍、申请理由和联系方式等。
三、其他事宜:
绿石办公室有义务帮助组建第八届江苏省大学生环境组织合作论坛组织委员会,并在组委会成立以后负责组委会和绿石本部工作的协调和沟通;第七届论坛组委会可以对第八届江苏省大学生环境组织合作论坛组织委员会的组建工作提出建议和帮助,并在新一届论坛组织委员会成立时自动宣告解散。
详情欢迎访问绿石办公室:南京市虎踞北路183号 或致电:025-58770224 来函:info@green-ston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