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崔氏家族百年家训范文
崔氏家族百年家训
河北省行唐县庄头村崔氏家族,系当地近代史上的名门望族,诗书继世,人才辈出,其传承近200年不绝的《崔氏家训》成为整个家族的精神核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崔氏子孙。
至今,全村1200多名崔姓族人,以家训为宝,家家悬挂家训,人人能流畅地背家训,并且族人们都按照家训中的教诲去做人做事,形成了远近闻名的崔氏独有的良好家风。
崔氏家训背后,是一个大家族重文化、礼仪、孝悌传家的历经200年的传奇故事。
《崔氏家训》妇儒皆知
庄头崔氏不只是成人,而是在孩子婴幼儿阶段强化家训教育,目前庄头崔氏几乎都会背家训。让崔家56岁的老媳妇贾清琴很自豪的是,自己的孙辈都能熟背《崔氏家训》,2岁多的小孙女崔家诺刚一学说话,儿媳就教她背家训,一有客人来,小家诺就高兴地用童音呀呀诵来:爱国守法,为官必廉;聚财万千,济贫更贤;远恶近善,心有佛龛;祖宗虽远,祭奠往返;五伦孝首,父母必然„„
或许小家诺还不懂得家训的意思,但她知道,她背诵家训,是奶奶、爸爸、妈妈都高兴的事。而她7岁的哥哥崔家成则有了自豪的理解,“这是我们崔家的传家宝。”
家训端正地悬挂在贾清琴家客厅中最显眼的墙上,有了它,使得这个普通的农家平添了几分文化气息。“俺家从小就按老祖宗留下的规矩教育孩子们,两个儿子、两个媳妇可孝顺了!”说此话时,贾清琴很幸福。
听说村里崔家的孩子们都会背家训,在采访现场,正巧有同族9岁的小朋友崔天开和崔家成一起玩耍,他们俩很自然地一口气把家训背完,让记者感到很震惊。恪守家训的崔氏族人
崔氏东院后裔,61岁的崔世勇的老屋里收拾得很整洁,家训端挂在中堂,左边精心装裱着父母的照片。
听说采访,崔世勇打开了话匣子:“我的爷爷崔炳麟信息灵通,思想意识超前,受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他办起了全县第一家羊毛厂和肠衣厂,到清末民初成了家产显赫的商贾之家,我二爷爷生两女无子,我的曾祖父以上几代又是单传,再加上我家殷实的家境,我的二爷爷若在一般人家,完全可以纳妾续后。然而崔家把家训的告诫放到第一位,“一夫一妻,切勿淫乱”,在崔氏家族,“纳妾”自然是一种耻辱,是永远抬不起头来的事情,情况严重的还会被逐出家族,不得入谱和入坟。不光我二爷爷恪守家训,坚决不纳妾,从庄头始祖发展至今,无论是绅士商贾还是平民百姓,都没有纳妾之人。男子只有在妻子死后,才可以续弦。建国后出台了《婚姻法》,夫妻感情实在不合,才有离异再娶的个别现象。”
在今天看来,“一夫一妻,切勿淫乱”的思想在崔氏家族里教诫的力量仍然是巨大的,崔氏的族人在家训的教诲下没有迷失方向,崔家目前在外发财、做官者甚多,在男女关系上都不敢越雷池。
崔氏先祖用智慧制定了崔氏家训的开篇:“爱国守法,为官必廉”,成为了一代一代子孙的人生标杆。
行唐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联主席刘文武说:“有一个不得不提的爱国人士,就是庄头崔氏家族的崔载之。”
崔载之是崔氏东院清末文举“大先生”崔梅植的孙子,他的伯父叔姑兄姊都是清末民国年间从事教育工作的开明人士,崔载之毕业于国立北京师范大学,曾在多个院校任教,25岁就著书立说,写出《文学概论》一书。1937年抗战爆发后,他投笔从戎,后在傅作义部第三十五军任政治部宣传科长,在傅作义的资助下,他在北平创建了《平明日报》和《奋斗日报》,这两份报已载入中国报业史。为了北京千年文物不受损坏,人民生命财产不致涂炭,他利用傅作义的关系与中共地下组织联系,建国前夕,他参与起草拟定了和平解放北京的实施方案,并代表傅作义签定了协议。和谈完成后,崔载之在当时以叶剑英为首的临时机构——北平联合办事处工作,任副主任秘书,帮助调度国民党部队及军管会接管事宜,建国后,任职水利部办公厅主任,1961年1月1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52岁,周总理亲自送了花圈,在追悼会上赞扬他为和平解放北京和祖国水电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一生。
还有很多崔氏后人投身于抗日求解放及抗美援朝战争,更有南院崔志尧、西院崔来成、崔俊杰叔侄二人等在革命早期就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他们的身上凝聚着崔氏家训里教诲的“爱国”之魂。“五伦孝首,父母必然”,崔氏注重孝道。解放前,家族如有不孝子孙,族长可以动用家法。实际上,无论是以前还是当代都出现过不少让人称颂的孝子孝媳,有的甚至被写进了县志、上了报纸和电视台。
崔宾志举例介绍“祖宗虽远,祭奠往返”这条家规说:“每年正月初三,崔氏子孙都要到祖坟祭奠,有在外工作的,大年初一可以不回家,但大年初三必须回来祭祖。即使不记事的小男孩都是被大人抱着上坟祭祖,从小就被灌输不忘祖宗恩德的观念。”
行唐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联主席刘文武说:“庄头崔家历代为官出仕者甚多,近年也出过许多县处级以上的干部。我认识的几个崔家出的县级领导,口碑都很好,最大的特点就是谦和、规矩、正派,没有违法乱纪有骂名的。现在看来,与他们良好的家风家训直接相关。” 崔氏家族人才辈出的治家秘诀
在行唐,曾经流传很多崔家读书、重文化的歌谣,比如:“一溜子七里峰(村名)出粉条,庄头的崔家穷上学(xiao),独羊岗孵鸡芝麻糖,西庄里的鸡鸭遭了殃。”“谁家里闺女正待嫁,找个媒人到崔家,举人秀才到处是,要饭里棍子(乞丐)也有文化。”
庄头崔氏东院七宝堂后代72岁的崔栓妮非常精通家族的历史典故,要想了解崔氏家族的历史和文化传承最权威的人士非崔栓妮莫属。说起历史,崔栓妮显得异常兴奋:“我们崔家注重读书,历代出了不少文人,从清朝乾隆崔氏始祖定居至今,庄头村一直被誉为‘文化村’。崔家的老祖宗崔成功就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举人,在县衙任县丞后定居庄头,才华政绩非常出名,崔氏发展到了第五代‘清’字辈的时候,几乎个个都是才华出众的文人,道光二十九年我们崔氏东院七宝堂之一崔清泮中了武举,这事县志都有记载,朝廷为了褒彰他的才华功绩,在庄头村东崔氏祖坟墓道旁立了一块御制皇碑,碑上刻有‘皇清烈赠武略奇伟太学生崔公墓道’,破四旧时这块碑被毁。到了清末同治、光绪年间崔氏有文化的文举更是举不胜数,几乎‘清’字辈,‘植’字辈,‘炳’字辈个个都是才华绝伦的读书人,全县几乎无第二个姓氏能比。当时行唐及周围其他县科考的学生们对庄头崔氏家族的渊博文化非常崇拜,到庄头找崔氏求学的人络绎不绝,最为突出的就是我们东院七宝堂的崔梅植,是清代文举,人们都称他‘大先生’,他毕生以兴学为志,民国年间他的子女孙辈都置身教育界„„”
记者翻阅了《行唐县志》,仅光绪年间就有多处庄头崔氏“重视读书”的记载,另据七宝堂宗祠遗址出土的一面碑文记载,“家富携宗族,置义塾与公田。”意思是拿出一部分田产的所得或盈利,为族亲的教育经费。为了让子弟能读书,崔氏家族这种互助的家庭氛围,保证了崔氏子孙无论贫富,都有受教育的权力。当初崔氏这种义田制或叫学田制,到一百年以后的今天社会上才诞生了“助学基金”,可以看出崔氏教育思维的超前意识。
说到“重视读书”的家风,村民可谓热情高涨,例子也是举不胜举。南院49岁的崔合林说,他的父辈弟兄六人,开始家里只有一间半房子,家境异常艰难,然而爷爷奶奶宁愿挨饿受穷,也必须让他们读书识字,兄弟几个都很有出息,其中四叔崔进明是铁路工程师,五叔崔忠圻是哈工大教授、国务院津贴获得者,是我国某领域的学科带头人,曾获全国科技二等奖,主编《金属学与热处理》全国通用教材。六叔崔进青是军事学院毕业,就职于一个军事院校。堂兄弟们有的迁居其他省市,哈尔滨、北京、天津、太原等地,无论他们走多远,家里都张贴着我们的崔氏家训。
现年78岁崔氏南院的崔进全退休前是庄头村小学的校长,老人家介绍:“在男尊女卑的年代,崔家也让女孩们个个走进学堂。崔家历代读书明理,有出息的这么多,主要是崔氏家训精神财富的传承,在我们崔家人的心目中它比金钱还重要,所以他们的才学对社会的巨大贡献也是毋庸置疑的。”
崔氏西院68岁的崔黑妮家里挂着用红色实木框装裱好的崔氏家训镜匾,格外引入注目。她嫁于本村的张氏,是父母的独生女,父亲早逝,母亲在世时,她和丈夫子女一直在娘家生活,自幼受崔氏良好家风的熏陶,对崔氏家训格外看重,她说:“虽然我的孩子们不姓崔姓,但是我和丈夫都要求他们必须张贴家训,背诵家训,传承我娘家的文化精神,领悟其中教诲,从中受益。” 一份家训的传奇收藏史和不朽生命力
据考证,庄头崔氏始祖崔成功于清乾隆年间在县衙为官,他公正清廉,政绩卓著,以才华智慧闻名,后定居庄头村,“崔家大院”由他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后经历代修缮,规模日渐扩大,在九十年代整体坐落和布局还依晰可见,足以见证崔氏家族的文韬武略和昔日的辉煌。
崔成功非常注重后代的教育,创“崔氏家训”之开端,其后形成的南、西、东三院支系历代子孙积极推崇,家家都把家训悬挂于中堂。崔氏家训,114个字,是崔氏先祖为人处世、治家乃至从政的智慧总结,传给后人,推动着崔氏家族的兴旺发达。
辛亥革命打破封建宗法制度,解除了家族长制,被打上封建主义文化烙印的“崔氏家训”遭明令禁止,土改后,崔氏家训真传墨宝所剩寥寥,文革时期破四旧,辉煌百年的崔氏家训遭到灭顶之灾,随着家族中老人们的去世,崔氏家训一度渐行渐远,在人们的脑海中已经没有连贯的记忆了,只有上了岁数的老人,还依稀记得小时候的印象和听来的故事„„
但是,家训里的精神像流淌在崔氏后人身体里的血液一样,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一代的崔家人,他们在为儿子找对象时,有人还会说上一句“娶妻求贤,艳生祸端”来作为标准,真正的出 处却无从考证了,直到2010年崔氏南院崔建强在爷爷奶奶的遗物中发现了目前崔氏家族中唯一一份从祖上传承下来的崔氏家训原件,才使被淡忘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崔氏文化重获新生。
崔建强的爷爷崔志尧是行唐县第一任中共县团委书记,当时他的家就是党组织的一个秘密办公机关,1933年他参与领导了轰动当时的五县(行唐、灵寿、新乐、正定、藁城)农民联合暴动,因为叛徒告密暴动很快失败,国民党疯狂地捕杀革命党人,组织上命令崔志尧等党的骨干立刻转移。因为家里有很多党内机密文件和一些进步书籍他来不及烧毁,临行前托付新婚妻子付三妮烧毁,从此与家人中断了联系(直到2010年家人寻找,才确认他在江西被日军残害,时年25岁)。
那时,付三妮刚十八岁,新婚数月,出于对丈夫懵懂的爱,舍不得全部烧掉丈夫的书籍,她和年幼的小叔子们秘密烧毁党的文件和一些进步的书籍,留下了一些丈夫平时学习的书。这些书蕴藏着她对丈夫的一生漫长的思念和等待,因而,使她付出了一生的时间辗转收藏。
起初,付三妮把这些书放到自己房间,在土坯墙砌个窝儿,再用泥抹平,聪明的她还利用人们对神灵的敬畏之心,在那贴上神像做掩护。几年后为给三弟腾婚房,她搬进大院角落里的小柴房,那会还经常有日军到村里扫荡,她就把书放到一个柳编箱,密封好,再让三弟盘个小炕砌到炕洞里。1940年,崔家在村西地里盖房,她又趁夜色把柳编箱放到崔家和北邻家南房的夹墙里,上面棚上顶子,不让进雨水。1963年发大水,崔家北墙倒塌,家人发现了付三妮珍藏书籍的柳编箱,书籍保存完好。家人从没细细翻阅书籍的内容,只道是付三妮对丈夫的感情“信物”,都不敢谈起“它”,怕捅到她的伤心之处。
文革开始,迫于当时的政治形势,五弟崔福坤被迫对柳编箱里的书进行第二次焚烧,付三妮留了剩余不多的几本书,用自己结婚时的蓝包袱连同她珍藏了多年的嫁衣和一些分家文书藏起来。她不敢声张,更不敢拿出来翻阅。1996年,付三妮去世,按她的遗愿,穿上自己当初结婚的嫁衣入葬。她疼爱有加的过继孙子、正读高中的崔建强把奶奶的蓝包袱和珍藏了一生的书籍视作奶奶的遗物留下。2010年,为了报答奶奶生前无私养育之恩,崔建强下决心寻找爷爷的遗骨,圆奶奶夫妻团圆的遗愿。为了找到爷爷的线索,他详细地翻阅了奶奶留下的书籍,在一本1906年清末的国文识字教科书里,发现了一张发黄的祖传《崔氏家训》。
触摸着稍有粘连的“稀世珍宝”,崔建强感慨万千:奶奶没上过学,当初只是把爷爷的书籍当成夫妻间的信物,秘密珍藏了60多年,历经战乱和文化浩劫,两次焚烧险遭厄运,冥冥之中这份凝聚着崔氏先祖智慧的《崔氏家训》不该失传,逃过一劫又一劫,可称奇迹。
《崔氏家训》重获新生,博得了崔氏后人对付三妮的追忆、敬仰和感恩。“崔氏家训”焕发新的生命
这份家训的真迹墨宝落款是“清·庚寅年”,经崔氏家族和相关部门对内容、笔法、纸张和崔氏相关历史等综合鉴定,此文物是庄头崔氏祖先的遗训,经历代相传,于清道光十年(1830),南院崔志尧的前辈新婚或分家时手抄于祖上的家训,后又经数代相传,到民国年间传承到读书习字有文化的崔志尧手里,奇迹般地留下来。
崔建强有他的认识,他说:“从奶奶遗物里发现了《崔氏家训》后,激发了我对崔氏家族文化的挖掘和研究的热情。今天,我们随时都可能在无尽的信息和诱惑间迷失,这份家训是祖先用心灵告诫我们后代为人的处世宝典。一个家族的传承,绝不是生儿育女血脉的延续,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文化的传承。作为崔氏的后代我们要责无旁贷地恪守、传承下去,推动家族的兴旺。家兴业旺了,国家才能强盛,社会才能和谐”。
为了加强崔氏家族对《崔氏家训》的重视和传承,教化宗亲,崔建强下大力量抢救性整理挖掘崔氏文化,他联络宗亲崔宾志、崔永林、崔冬组成家族委员会,走访调查家族谱系历史,反复梳理归纳,推敲论证,亲自撰写并独资出版印刷《崔氏家谱》,2014年年底,借新春到来之际,崔建强连出资带策划,在县城组织了一场隆重的庄头崔氏家谱发布大会,到场的崔家后代都积极地登台背诵家训,族人纷纷请要崔氏家谱和家训,场面甚为壮观感人。
出生在内蒙、随父辗转生活在太原的崔建平听族人说了这事,和妻子专程赶过来,他说:“这是祖先文化传承的大事,无论如何我得赶过来。我们崔氏家训,不次于朱子家训,我给我们兄弟四人请回了家训和家谱,人手一份,都裱起来。”他兴奋地说,女儿也手抄了一份家训,贴在自家屋内,医院里的好多同事看了都特别感动。
今年7月11号晚上,崔建强又联络宗亲在庄头村小学内组织了一场有关家谱家训的崔氏家族文化消夏晚会,家族内男女老少几乎都到场了,个个乐不思归,大大激发了宗亲后裔的家族归属感和自豪感。目前庄头崔氏出现了“家家张贴家训,户户重视家风”的繁荣复兴现象,恢复了文章开头描述的“新婚夫妇背家训”的风俗。
第二篇:百年家族——郭家
我的百年家族——郭家
经管系市场营销本科班 郭乐 20121407006 郭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46位。郭姓来源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来源于虢氏,出自姬姓。郭姓如今人口众多。郭氏的始祖记载为郭德广,他于元代因经商来泉州。族谱世系上溯郭姓,源于汾阳王郭子仪。而我的家族就是郭姓这个大家族的一个小分支。我们的家就坐落在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东董村这个小村庄中,在这个小村庄中,郭姓的人们占据了村庄中的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据奶奶说这个我们的家族好几代都生活在这里,而且据说这个小村庄也是最早好几个郭姓人来此而建立的,所以郭姓人多,而因为大部分姓郭,所以村庄中每个家族多多少少有些牵扯。记得小时候我爸爸说我们是大家族,但是今天我们小一辈也把我们很古老的血缘关系忘得差不多了,有时候出门碰见亲戚都不知道该叫什么了,所以正好趁这次的机会来写写我们的家族史。我想,该写写了,再不写恐怕就没人记得了。
我的老爷爷是有两房的妻子,不过并不是像当时好多大户人家那样是同时娶了两房媳妇,而是在我的大老奶奶去世后才又娶了一房妻子的,对这一点我比较敬佩我的老爷爷没有三妻四妾,而是比较专一的。因为在那个年代中,男人是可以允许有好几房妻子的,好多穷人家也大部分娶了两房媳妇,所以老爷爷在大奶奶去世后而娶了我的小奶奶这点我是十分敬佩的。而我的大老奶奶生下了我的老姑,我的二老奶奶生下我的爷爷,但是两人从小就相处的特别好,如果不是爸爸提起过,我真的会以为老姑和爷爷是一个妈妈生出来的。老爷爷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时候出生的,因为还小,所以对这一段的历史也比较模糊,但是我的老爷爷对解放战争还是比较了解的。记得老爷爷曾经说过说过抗日战争结束后,本以为苦日子到头了,但是国共两党又开始了解放战争,而且这一打就是四年,经过四年的内战,中国共产党基本解放,并且于1949年10月1号这一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也至此我们生活终于进入一个稳定的状况了,而且这时我的爷爷也出生了.据我老爷爷说,日本侵华的时候,他是见过日本人的。他们那时候占领了我们村庄,而且要到乡绅那里做汇报或是调查什么的。“一个个的小矮个子,很有礼貌,说话鞠躬。派部队驻防城墙,其他的时候基本也不跟本地人做什么接触。我老爷爷那时是个小孩也感觉有些稀奇。”但是那个时候老奶奶说大家都是裹得小脚,而且脚是越小才越好看,每个老一辈的人都追求三寸金莲。但是到我奶奶爷爷这一代就不强制裹脚啦,幸亏在这时就废除了裹脚习俗,要不又有多少人还要遭罪呀。除此之外老爷爷说那个年代还有一件好事就是1948年邢台的土地改革.随着邢台土地改革的进行,据老奶奶说我们家里也分了好多的地,这可把我们家人乐坏了。说完解放战争和土地改革便再来说我的老爷爷,对他记忆最为深刻的估计就是1958年大跃进的时候了,那时候老爷爷已经三十多了,大跃进的时候.这是一个特殊的让人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年份,中国进入了轰轰烈烈的大跃进时代。到处都是叮叮铛铛的炼钢声,以炼钢为职业从。现在流行的观点看,一九五八,这无论如何是一个十分吉祥的年份,一九五八,就是“依旧吾发”的意思,象征着发了还要发,但是爷爷说小时候经常是吃不饱的,虽然是大跃进,但是记忆中的童年,除了毫无顾忌地游玩外便是饥饿和寒冷。此时国家是人民公社化,都吃大锅饭,而且国家集体分配,而粮食是定量供应的,每月23或者25斤不等外搭玉米粉之类的,一切都是计划好的。并且按着人头分配。还好老爷爷就有两个孩子,家里吃饭的人比较少。但即使这样,爷爷也说有时老奶奶为了使他们的肚子能吃饱,常常熬稀的给爷爷们吃,一撮米一大锅水,这样饱是饱了,但肚子越撑越大如同得了吸血虫病,容量越来越大,所以小时候。吃饭在爷爷家就像冲锋打仗一样,嘴里扒着饭,眼睛盯着锅,全神贯注地侦察着周围的动静,哗拉拉一家伙,三五分钟就将饭菜一扫而空,结束主战斗。接下来是打扫战场,将落在桌上的饭粒一颗颗放进嘴里,然后用舌头将碗舔得一干二净,一切都是干干净净,吃完饭却好像还没开饭一样。所以爷爷曾经笑着说家里基本上再用不着洗碗涮锅揩桌子,这客观上大大减轻了老奶奶的日常家务劳动。到了1960年食物就更紧张了,而且这时家里几乎都没有来源,爷爷说那时候都吃糠熬饭,熬树皮汤喝。因为爷爷奶奶经历过这种困难的日子,所以即使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爷爷奶奶们也特别节省。
1967年我的爸爸出生啦,那时候我的爷爷也特别开心,因为毕竟是农村里,所以重男轻女毕竟会重些,所以当我爸爸出生后,据爷爷说那时家里都特别高兴。后来又过了几年轰轰烈烈的文革活动开始啦。如今对文革有印象的也是就是我爷爷啦。那时候我爷爷说那时候冲到最前面的都是根正苗红的贫下中农和工人子弟,而像职员家庭出身的学生们,则一般都在观看。因为爷爷那时已经成家,所以对这些事情也不参与。所以也在观看。而且村子里也没有特别大的资本家。唯一抄的一家是原来是地主的一会人家,但是他们家早在土地改革就败落了,但是因为他的家庭成份是资本家。所以一天下午十几个人来到他们家,他们家就在一条小巷中,是一排很多家庭挤在起的木板房;看上去也不富裕;完全不是想象中的资本家模样,看样子是找不出金砖、银元、。但那些人认为资本家是狡猾的;可能故意装穷呢。于是,为首的几个人就满屋子翻箱倒柜找了一遍,什么也没有搜到,就草草收兵了。后来我们村子里也就没有什么吵架的事情了,但是听爷爷说,那时候通过广播说1966年8月中的一天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接见了全国的红卫兵;并接受了红卫兵代表宋彬彬的红卫兵袖章。这一消息振动了全国,也给全国的红卫兵运动打了一针大大的强心剂。于是全国红卫兵活动高涨。到处都是“斗、批、改”。到处是恐怖。每个人在家里都要学老三篇,学语录,每次吃晚饭前也好像外国人做祷告一样,要唱《东方红》歌曲。虽然文化大革命终于过去了,但是今天听爷爷将这时候的历史中的这些事讲出来,自己心里也仍旧是有些心酸。莫名的想感慨。
再后来就是到了1978年的改革开放啦,改革开放和我们关系不大爷爷说,因为我们毕竟是内陆,而改革开放的是沿海城市。所以这时候我们家过得还是很贫穷,而且这时候叔叔出声啦。爸爸曾经看我们买的衣服说小时候他们穿的衣服都是七零八落的。仿佛是在重复着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也就是院子里的老人们常唠叨的那句俗语:新阿大、旧阿
二、破阿
三、落拓阿
四、换糖阿五,意思是说给老大做一身新衣,老大穿不下了,把这件旧衣服给老二穿,老二差不多穿破了给老三穿,到老四穿这件衣服时,已是补满了补丁,就好像一面万国旗,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补丁都有,等到老五穿上时,已是成布条了,分不清本色了,就好像货郎担里人家用来换糖的破布条。但老五这件衣服有一个好处,就是厚实保暖,一件可以当二件。所以爸爸只能期盼着过年,因为从爸爸晓事以来,只有过年时才能穿上新衣,而且过年才、能吃上肥肉,也许现在我们都特别的挑食,讨厌肥肉,但是在我们爸爸的那个年代里,肥肉也是值得期待的,而平常最常吃的就是一块盐豆腐,不过这也算是好的了。后来改革开放,不断的深入,改革也从改革开放初期至90年代中期的过程中,中国区域经济实施了沿海地区优先发展和三大地带梯度转移的非均衡发展战略。要根据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带的经济发展情况和资源条件,确定不同的投资重点和恰当的投资比例,使东部地带的发展和中部地带以及西部地带的开发能够可以更好地结合起来。所以我们家里也开始逐渐富裕起来,这时候我爸爸妈妈也结婚了。而且这时候我们村子里也开始包产到户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虽然这个想法很早就开始实行了,不过真的到我们村子里也便到了20世纪80年代啦。
后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立21世纪新世纪口号的不断提出。人民生活水平也提高啦。我们村子附近的厂子也不断的建立起来,发展最大的最快的估计就是邢钢了和煤气公司啦。所以随着邢钢和煤气公司的不断发展,开始向我们村里不断的占地买地,而对我们来说这也有个好处,所以为了占地,我爸爸当成占地工进入了煤气公司,这也许是个好的转折吧。所以从此之后我们家里也越过越好啦,到了我们这一代,我们家族之中有四个女儿,并且两个姐姐都结婚啦,还有五个男孩,家族的人在我们这一辈也多了好多,所以今年过节我们聚在一起吃团圆饭的时候爷爷笑得乐开了花,因为在爷爷的观念里,人多就是好,因为在老爷爷那一带,就爷爷一个男孩,而且爷爷就生了两个儿子,到了我们这一代孩子们特别多,老爷子当然乐的开心啦。同时也希望我们的家族可以不断兴旺。
第三篇:崔氏复习内容
薪酬(Compensation):指员工因雇用关系的存在而从企业那里获得的所有各种形式的货币收入,其中包括固定薪酬和浮动薪酬两大部分。
薪酬功能:对员工:经济保障;激励功能;社会信号功能;对企业:实现战略,改善绩效;塑造和强化企业文化;支持企业变革;控制经营成本;对社会
职位薪酬体系:所谓职位薪酬体系,就是首先对职位本身的价值做出客观的评价,然后根据这种评价的结果赋予承担这一职位的人与该职位的价值相当的薪酬这样一种基本薪酬决定制度。是一种较为传统的确定员工基本薪酬的制度,最大的特点是员工担任什么样的职位就得到什么样的薪酬。
要素计点法步骤:1.选取合适的报酬要素;2.对每一种报酬要素的各种不同程度、水平或层次加以界定;3.确定不同报酬要素在职位评价体系种所占的权重或者相对价值;4.确定每一种报酬要素的不同等级所对应的点值;5.运用这些报酬要素来分析和评价每一个职位;6.将所有被评价职位根据点数高低进行排序,建立职位等级制度。
技能薪资体系:是指组织根据一个人所掌握的与工作有关的技能、能力以及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支付基本薪酬的一种报酬制度。这种薪资制度通常适用于所从事的工作比较具体而且能够被界定出来的操作人员、技术人员以及办公室工作人员。
能力薪酬体系是指企业根据员工所具备的能力或是任职资格来确定其基本的薪酬水平,对人不对事,其中基于岗位的能力占了岗位薪酬总额的绝大部分;员工能力的高低和薪酬、晋升相挂钩;其设计的假设前提是能力高的一定取得高的绩效,使员工能够认识到高能力会取得高绩效;薪酬随着能力提高而提高,能力最高者其薪酬也最高;管理者关注的是员工能力价值的增值。
薪酬水平是指企业内部各类职位和人员平均薪酬的高低状况,它反映了企业薪酬的外部竞争性。薪酬水平反映了企业薪酬相对于当地市场薪酬行情和竞争对手薪酬绝对值的高低。它对员工的吸引力和企业的薪酬竞争力有着直接的影响,其数学公式为:薪酬水平=薪酬总额/在业的员工人数。
薪酬水平几种类型:领袖政策;追随政策;拖后政策;混合政策
市场薪酬调查是应用各种合法的手段,来获取相关企业各岗位的薪酬水平及相关信息,再对所搜集 到的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进而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绩效,确定企业薪酬的市场定位.宽带薪酬(宽带薪酬结构,仍属薪酬结构范畴)是指对多个薪酬等级以及薪酬变动范围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变成只有相对较少的薪酬等级以及相应的较宽薪酬变动范围。
销售人员薪酬方案的设计步骤:1.组建新的薪酬方案设计团队2.评估现有的薪酬计划3.设计新的薪酬方案4.执行新的薪酬方案5.评价新的薪酬方案
第四篇:左氏家训
左氏家训
敬祖宗
子孙之身,祖宗之身也,祖宗遗之,而子孙漫焉不知所崇,霜露不戒,松楸不守,日远一日,势若遗忘,且也统绪无传,名德不彰,鹿鹿为寻常编户之人,则祖宗何赖有此子孙矣。惟尊其所闻,恢其所遗,烝尝敬戒,蘋藻馨香,兼之联亲疎、笃恩义,凡可慰于祖者,必为焉,顺孙孝子,家道大光,即吉祥善事,恒必集之,愿吾族人,体此毋忽。
孝父母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人非禽兽,岂昧此义乎?乃有无良,视父母若路人,此下侪于畜类,不载于生成者也。至若厚妻子、记瞻依、乐晏游、怠供养,所谓世俗不孝,恬然安之,即何望其有先意承志,显名荣亲者乎?悲哉悲哉,父母几何年,而我昧昧若此也!勤四体、敦百行、谨温清、洁菽水,凡可竭力者,孜孜効之,亲心安,子心亦安。王荆公云:古人一日养,不以三公换。言及当时也,故凡人父母可事,即为此生至乐,切莫错过。日后循故事、陈酒浆、垂涕洟,种种好看,无益也!思之念之。
敬长上
长幼之序,自古严之。近来风俗不古,子弟不肯安分循理,任情倨傲。行不让路,坐不让席,揖不低头,言不下气。翘翘自处甚高,不知识者已窥彼无行无赖之状,掩口窃笑,即奈何不深自愧悔乎?自今言动有礼,进退有序。恂恂不以才智先人,不以势力凌人,尊卑明,长幼顺。得夫子乡党之义,即吾佳子弟也。先哲云:幼不肯事长,贱不肯事贵,不肖不肯事贤,谓之三不祥人。而不祥鬼神弃之,愿吾族人熟思此语勿蹈之也。
友兄弟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棠棣诗人何言之亲切乃尔乎?于弟弗念天显,乃弗克恭厥兄;兄亦不念鞠子,哀大不友于弟。是谓民彝大泯乱,不成家道矣!不思分父母之身而为兄弟,合兄弟之身而为父母。水木本源,气通枝接。虽有琴瑟,岂易埙箎;纵有蜻蚨。岂忘鹡鸰。由是妻子不能间,钱谷不能伤。一气相亲,百忿可捐。所谓兄弟既翕,父母其顺,不其然乎?至若狼子野心,戈操同室,岂谊事也,何为效之?
教子孙
子弟之率不谨,父兄之教不先,然教子弟必在幼时,失此不治,任其放言肆行,毫无禁忌,长大必成骄亢犷戾之习。以气盖人、以言凌人,凡所谓小加大、淫破义者有之;以惰妨业、以邪乱正,凡所谓欲败度、纵败礼者有之。此等招尤受祸,为累不小,为父兄者,当子弟幼时,必须教之孝悌、教之忠信、教之谦和、教之退让、教之廉俭谨慎,日日策劝谕,熏陶既久,习与性成,虽或赋性不良,亦可救得一半,故人乐有贤子弟,尤乐有贤父兄。
教勤俭
勤俭二字,千古治家者宝之。乃若沈重麻绳、系履安丰、牙筹手握,亦为可鄙,且人视钱太重,则五伦皆无馀地,尤为君子所深惜,然此为刻薄人言也,若俭则何訾之有?勤亦何訾之有?吾家丘明公曰:俭德之共也。又曰:勤则不匮。此言卒未有可易者。若夫侈丝繡、纵盘餐、食无时、用无礼,即为剥削生生之路;怀晏安、甘逸豫、仰无取、俯无拾,即为溃涸生生之源。率此不改,家业难言。愿从一日计百年,从艰难寻安乐,此中展拓有地,自见受用无穷。勿自惰弃,忽此二字宝也。
戒好讼
仁义逊让,奈何弃之?此昔人解斗言也。窃笑今人,以一锱铢之失,一睚眦之怨,而切切公庭,辗转无已,也是何其不自爱乎?平日在家,解衣磅礴、纵情游衍、势压山河、气吞霄汉;一旦对长吏之庭,声吞不出、眉低不扬、囚首丧面、蚁动蛇伏。竟不比如人数,何处得有气息?且惴惴焉未知战胜与否,即胜,金钱之费几何?仇怨之结几何?且竟有费无底止,因一讼而毁产荡业,顿蹙生计者。是何忍于大庭,不能忍于私室;屈于胥吏,不能屈于等夷乎?果为大冤大憝,势必抢地呼天,若此小小者,竟何为也?可已而不已,则惑之甚也!愿吾族共为唾面之君子,不为利口之啬夫。
戒讼唆
《讼》之上爻曰: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又曰: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圣人戒讼也至矣。况復有唆讼者乎?彼以府县为金银之窟,以刀笔为耕耨之门,成两家之寡,结一时之争,事若画蛇,势同骑虎。今日鍜一词,而被讼者之藏溃也;明日鍜一词,而首讼者之藏亦溃矣,而主讼者之橐充然,越昱日而橐又充然。噫嘻,出此囊橐以置田庄,持此笔舌以作行藏,扬扬得意,岳岳望隆矣。试亦思此财所由来,此事何由竟乎?阴阳人道之患,恐亦不免,愿吾族人禁之,勿涎此沾沾者为之。
安生理
人有活计,方得安生。士农工商,各有专业可守,则人不游手游食,即家有馀布馀粮。此事至明,想人共晓。乃有放荡惰弃之徒,不肯俯首就业,只思脱身走空,既废耕凿,焉冀仓箱?既无勤苦,焉有安乐?所以丰年恶岁,咸见子号妻啼,是惟男耕女织不怠,春秋商贸工勤。共安岁月,庶为一家美事,一里芳踪,若更弦诵声清、经史业,用作前程,政可奋步,此又吾与族人冀之乐之,不能己已者也。
禁非为
功令煌煌,人共遵守,世有懲之徒,或侵欺官粮、或诈骗人物、或肯行不轨、或阴设坑堑,败露一朝,覆藏无地。更或摊场纵博、聚群酗饮,不事正业,专游邪径,此等败行败名之事,定为破家破产之由。至若伪造金银、违禁准折、挟制官府、鑽伺权要,种种不法,事事寒心。万一受祸,百千难救。愿吾族人,深鉴此弊,为秉礼守义之俊民,则家用平康矣。
崇祯七年岁次甲戌九月吉旦
光灿 讙识
第五篇:阚氏家训
阚氏家训
敢入门,一家人;蚩尤祖,是宗亲。齐王封,阚止君;
千年史,忠烈门。史为镜,重祖训。
爱国家,忠勇仁;武盖世,文过人。善耕读,家族魂;
讲诚信,族之本。要做事,先做人。
少者孝,长者尊;妯娌和,兄弟亲。邻里处,心比心;
同事间,多关心。万事通,人敬人。
重婚配,讲健康;家族病,要严防。妻身健,儿孙壮;
品行端,后代良。优生育,切莫忘。
过日子,俭为上;勤持家,莫铺张。对子女,莫惯养;
劝家人,守法章。讲礼仪,重修养。
不沾毒,不迷网;远烟酒,不近黄。按时睡,不恋床;
学知识,有力量。好习惯,从小养。
有抱负,树理想;创第一,夺头榜。千里行,足下强;
争朝夕,建辉煌。十年材,定成梁。
国与家,国为上;国强盛,家兴旺。手相牵,心相向;
兴伟业,写华章。中国梦,“阚”担当。
一、谭;
二、维;
三、英;
四、纪
五、兆;
六、启;
七、凤;
八、宁
九、;崇、十。振、;
十一、方;
十二、成 十三 令,十四 绪,十五 延 十六 绍 十七 代 十八 玉 十九 文 二十 明
二、法、成、国、廷
三、,四、毓、维、永、即
五、;
六、肇、七、啓八、、九、豐十、、十一、寜
十二、,十三、崇、振、方、十四、承
十五、;
十六、令、绪、言、绍
十七、,十八、代、遇、文、明
十九、;
二十、诗、书、礼、义 二
十一、, 二
十二、仁、德、昌、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