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5 07:55: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家大剧院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家大剧院调研报告》。

第一篇:国家大剧院调研报告

学院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班级 建122 姓名 鲁浩

学号 2101011212191 指导教师 李英

中国国家大剧院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西侧,中国国家表演艺术的最高殿堂,中外文化交流的最大平台,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基地。由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主持设计,设计方为法国巴黎机场公司。占地11.8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6.5万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10.5万平方米,地下附属设施6万平方米。设有歌剧院、音乐厅、戏剧场以及艺术展厅、艺术交流中心、音像商店等配套设施。国家大剧院造型独特的主体结构,一池清澈见底的湖水,以及外围大面积的绿地、树木和花卉,不仅极大改善了周围地区的生态环境,更体现了人与人、人与艺术、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相得益彰的理念。

国家大剧

院主体建筑钢结构超椭球体壳为一个超大空间壳体,壳体是经过精确数字计算得出的系数为国家大剧院调研成果报告 2.24的超级椭球,它集建筑、材料、设备等高科技于一身,其外围护装饰板面积约36000平方米。巨大的壳体是建筑与结构的融合体,墙面与顶面浑然一体没有界限。整个钢壳体由顶环梁、钢架构成骨架,弧形钢架。

大剧院壳体除部分为玻璃幕墙外,其它均为钛金属复合板装饰,总面积约30800平方米,共使用了20000多块。钛金属板最外层“贴膜”钛金属是日本进口的,并对其进行了特殊氧化处理以经得起将来的清洗。其特点为化学性质稳定常态下不易被氧化,表面金属光泽极具质感、自重轻、强度高、耐腐蚀、15年不变颜色。

国家大剧院内有四个剧场,中间为歌剧院、东侧为音乐厅、西侧为戏剧场,南门西侧是小剧场,四个剧场既完全独立又可通过空中走廊相互连通。歌剧院是国家大剧院内最宏伟的建筑,以华丽辉煌的金色为主色调,主要上演歌剧、舞剧、芭蕾舞及大型文艺演出。音乐厅洁白肃穆,色调风格宁静、清新而高雅,以演出大型交响乐、民族乐为主,兼顾其它形式的音乐演出。戏剧场是国家大剧院最具民族特色的剧场,以中国红为主色调,真丝墙面烘托出传统热烈的气氛,主要上演话剧、京剧、地方戏曲等演出。小剧场是国家大剧院最具多样性可能的多功能剧场,整体色调清新、风格典雅,可以适应室内乐、小型独奏独唱、小剧场话剧、小剧场歌剧、现代舞等多种艺术门类的演出。

我们首先参观的是歌剧院,位于整个建筑的中心,是整个大剧院之中最大的一个厅。歌剧院形状为马蹄形,但这仅为装饰金属网围合出的形状,其真正的剧场平面近于矩形。金属网后的墙面凹凸不平,对声音进行反射,加强了前次反射声,达到好的厅堂音质效果。通透的金属网并不会影响声音的反射,但带来了很好的视

觉效果。

歌剧院舞台为品字形,由主舞台、左右侧舞台、后舞台等部分组成。舞台台口为弧形,对声音起扩散作用。为了使舞台空间的混响时间和观众区保持一致,在舞台侧面和舞台下面均进行了吸声处理。在椭圆的天花上设有三道面光,投射向舞台口处,宽度基本与台口宽度一致。耳光则位于台口两侧的弧墙上,分别置于三个不同的高度,耳光的设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墙面对

声音的反射。面光和耳光共同使用,满足舞台的灯光需求。

接下来我们有参观了戏剧院。戏剧院相比于歌剧院要小了不少。舞台具有镜框式和伸出式两种形式。观众厅的形状和尺度满足剧场音质设计的要求,每座容积大,有利于选择吸声材料,使剧场混响时间的设计有更大的自由度。为达到高清晰度和均匀的声场分布。戏剧场观众厅墙面采用了MLS设计的声扩散墙面,看上去象凸凹起伏的、不规则排列的竖条,目的是扩散、反射声音,可保证室内声场的均匀性。老师说这些不规则的木质墙体之间的竖条和空间是通过数学的计算得来的。利用这种计算好的不规则的形状可以有效的扩散声音。

MLS异型声音扩散墙面是由橡木板按照MLS声音扩散体构造原理通过科学合理的组合方式组成的。首先,在音乐厅两侧墙身安装外框侧面呈连续弧形的轻龙骨结构,将基层橡木板在轻龙骨结构的连续弧形外框侧面上依次紧密拼接,然后在基层橡木板弹线定位,装钉不同宽度的面层橡木板,彼此间隔符合设计要求,这就形成了MLS异型声音扩散墙面结构构造。

声波到达墙面的某个凹凸槽后,一部分入射到深槽内产生反射,另一部在槽表面产生反射,两者接触界面的时间有先后,反射声会出现相位不同,叠加在一起成为局部非定向反射,大量不规则排列的凹凸槽整体上形成了声音的扩散反射。

在公共活动区域,做了吸声处理,避免了噪音对表演区域的干扰,也提高了活动空间的声音质量。在歌剧厅外部,装饰有多孔吸声材料,多孔的棉质材料由金属条固定,同时满足了吸声和装饰需求。在其他部位还设置有穿孔板,穿孔板和墙面间有一定距离,对吸收中高频噪音有较好的效果。大剧院屋面顶棚部分装饰有木质格栅,利用钢架结构,顶棚和屋顶间形成空腔,对吸收声音有好的效果。国家大剧院屋盖为轻型结构,屋面为轻质钛金属板,很容易产生雨水的撞击

噪声,纤维素的喷涂有效的防止了雨噪音。

总结

通过对厅堂内音质设计,对厅堂外噪音的控制,使得国家大剧院具有很好的声音效果。厅

堂内通过对声音的反射、扩散和吸收,产生了良好的响度、混响、清晰度和音色,同时避免了回声、聚焦和染色等声音问题。在注重音质设计的同时,国家大剧院还注重了对建筑的艺术设计,吸声材料与装饰材料相互结合,注重反射的同时注意空间的视觉效果。

第二篇:国家大剧院调研报告

由保罗·安德鲁设计的国家大剧院成卵型,俯视看似像一个水煮蛋。

2012/11/10日,我和***、***来到了大剧院。国家大剧院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西,人民大会堂西侧。它由水下长廊、地下停车场、人工湖、绿地组成的。总占地面积11.89万平方米。

首先,大厅北侧有一扇巨大的玻璃帷幕,这玻璃幕墙是我最喜欢的部分。帷幕设计为弧形,站在大剧院内可以看到长安街上的繁荣景象,视野很开阔,使得剧院内空间变大,有一种拉伸的效果。

其次,是大厅的顶部,大厅内的顶部和音乐厅内的顶部有很大的区别。大厅是有红木一块块拼接的穹顶。每块打得红木形状各异,但又不是韵律,深浅交错,充满变化和层次感。而且整体呈弧形,就像音符链接呈美妙的乐曲。

说了玻璃帷幕、红木穹顶,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就是水下走廊。它是大剧院的设计特色之一,走廊位于地面水的下方。据我的了解,最开始保罗·安德鲁并没有把水设计在剧院周边,是因为在施工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问题,大量的地下水涌出,所以才创造了水下走廊,可以说是以外的设计。走廊全长80米,顶部是透明的,可以清晰地看到水底,白天在阳光的照射下,透过玻璃,水波映射在地面上,非常好看,充满浪漫的艺术气息。

之前我层去过一回大剧院,但仅仅是匆匆掠过,并没有好好的观察过,通过学习以后,再去参观,就别有一番体验了。

建筑是有他自身的意义,他是有灵魂的。不同的建筑灵魂都不一样,都附有生命。从构思到设计、从调查到施工,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认真的解决每一个问题,最后才能得到满意的建筑。

对于我来说,通过这次调研,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建筑的灵魂。从前只是觉得好看,但现在,再评价一个建筑,不在只是丑与美,而是他背后的故事。在以后的设计创作中不能肆无忌惮的抄袭,要赋予他真正的意义。

第三篇:国家大剧院钢结构报告

国家大剧院

建筑名称: 中国国家大剧院 结构简介: 1.结构形式

钢结构中的壳体结构,钢壳体结构由顶环梁、梁架(分长轴梁架与短轴梁架)、斜撑和环向连系杆件组成。2.受力途径

能以较小的构件厚度形成 承载能力高,刚度大的承重结构, 能覆盖或围护大跨度的空间而不需 能覆盖或围护大跨度的空间而不需 中间支柱,能兼承重结构和围护结 构的双重作用,从而节约结构材料.3.关键构造

国家大剧院外部为钢结构壳体呈半椭球形,有10层楼那么高。中部为渐开式玻璃幕墙,钢壳体结构由顶环梁、梁架(分长轴梁架与短轴梁架)、斜撑和环向连系杆件组成。每当夜幕降临,透过渐开的“帷幕”,金碧辉煌的歌剧院尽收眼底。壳体表面上星星点点、错落有致的“蘑菇灯”,如同扑朔迷离的点点繁星,与远处的夜空遥相呼应,使大剧院充满了含蓄而别致的韵味与美感。4.设计过程

中国国家大剧院由法国建筑师保罗 安德鲁主持设计,设计方为法国巴黎机场公司。它完全由曲线组成,银光闪闪,映照着粼粼波光,宛如湖中明珠。“造型新颖、前卫,构思独特,堪称传统与现代,浪漫与现实的完美结合”。这座“城市中的剧院,剧院中的城市”以一颗献给新世纪的超越想象的“湖中明珠”悄然亮相,国家大剧院是国家兴建的重要文化设施,也是一处别具特色的景观胜地。1999年,安德鲁领导的巴黎机场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经过两轮竞赛三次修改,在中国国家大剧院国际竞赛中36个设计单位的69个方案中夺标。1999年7月,获选为最终的建设方案。安德鲁曾说“我想打破中国的传统,当你要去剧院,你就是想进入一块梦想之地”。安德鲁这样形容他的作品――巨大的半球仿佛一颗生命的种子。“中国国家大剧院要表达的,就是内在的活力,是在外部宁静笼罩下的内部生机。一个简单的‘鸡蛋壳’,里面孕育着生命。这就是我的设计灵魂:外壳、生命和开放。” 5.施工过程

国家大剧院 大剧院的壳体钢结构总重6750吨,网 壳面积3.5万平方米,没有一根立柱支 撑,全靠148榀弧型钢梁承重。虽然这 一壳体的高、重、大为中华第一,但 它同时也是大跨度空间结构中单位用 钢量最少的,每平方米不到200公斤,仅为卢浮宫钢结构每平方米用钢的三 分之一。如此“轻便”的穹顶大大减 少了承重钢梁的压力,建筑物的安全 系数将会很高。另外,考虑到风、雪、地震等自然因素,壳体钢结构还体现 了柔性设计理念。钢梁接触地面的一 端允许相应滑动,整个结构的最大变 形度大约为20厘米。整个钢壳体共有148 榀梁架,由于在安装程中,壳体未形成稳定的结构体系,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证过程中的结构安全,其中包括设置必要的支撑与支架,以及采用合理的安装顺序等。钢壳体的施工包括吊装阶段和卸载阶段两个部分。临时支撑的拆除方案须通过分析予以确定。根据施工方案,将吊装阶段按表1 相应划分为20 个施工工况。

短轴可见区域的梁架截面仅为60mm钢板制作的板梁,不可见区域为上下翼缘不等宽的焊接H型钢截面(100mm,160mm)

整体线性屈曲特征值仅3.5左右,按照国内规范,是通不过的。换句话说,按照国内规范,用钢量将远超6750t。原设计用钢量将达8万吨。

钢架分为顶部和底部,先做顶部,然后底部分成三段吊装。

全部都是脚手架,脚手架是那种球交的,节点全部都是焊接,就是焊接两个半球,中间混凝土早就做好了。对工程的评价: 专家意见

1.国家大剧院整个壳体钢结构重达6475吨,东西向长轴跨度212.2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顶。2.国家大剧院地下最深处为-32.5米,相当于往地下挖了10层楼的深度,成为北京最深的建筑。

3.音乐厅内的管风琴共有6500根发音管,是亚洲最大的管风琴,造价达3000万元。

4.进行了长达两年的技术准备,先后攻克了壳体施工过程中整体结构稳定、曲面结构高精度测量、百米超远距离吊装等一系列难题,形成了一整套与国家大剧院结构特点相吻合的“中国式”的科学施工方案。

5.结构特殊要求带来的是精度上苛刻,工人对每一个安装好的梁架进行测量,保证其偏差的值在允许的范围内,对有偏差的进行矫正,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6.壳体钢架完成好的国家大剧院内部钢梁交错带来的特殊光影效果产生的视觉冲击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7.钛金属板的厚度只有 0.44 毫米,既轻且薄,如同一张薄薄的纸。8.钛金属的使用使得建筑远远看去宛如落在北京城内的一颗大珍珠,光彩夺目!自己的评价

造价太昂贵了,而且功能也一般,没有什么中国的元素在里面,没有什么像鸟巢一样的突破性的东西在里面,感觉建这个剧院挺不值的。对问题的认识

国家大剧院的钢壳体为超大型空间结构,结构的空间非常大,由顶环梁、梁架、斜撑和环向连系杆件组成。而对于我们学建筑的,显然她的构造方式代表的是当今最高水准的,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从中学到的知识

在当今的社会中,钢结构的应用非常的广泛,从民用房屋,桥梁,剧院等建筑都离不开钢结构,在建筑学中,钢结构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问,我们要好好的学习钢结构,来提高我们的建筑学知识,以后在我们建筑工作中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资料来源于网络)

第四篇:国家大剧院实习报告

国家大剧院实习报告

国家大剧院实习报告

这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蕴含着激昂旋律,流淌着曼妙乐章。

这里是表演艺术的殿堂,承载民族文化复兴的使命,汇聚世界艺术交流的碰撞。晶莹剔透的椭圆形外壳,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耀眼的光芒,再加上极其清澈的湖面的点缀,宛如一颗亮丽的水上明珠,“城市中的剧院、剧院中的城市”,这就是北京最具代表性的现代建筑之一——国家大剧院。国家大剧院造型新颖、前卫,构思独特,是传统与现代、浪漫与现实的结合。很早以前就听说过国家大剧院的大名了,第一次在网上看到它的图片我就被其独特的外形所吸引,如今终于能够亲临国家大剧院近距离感受这一伟大的建筑作品。2011年9月13日上午,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中国国家大剧院进行实习。在整个实习过程中,通过老师细心的讲解和对大剧院的参观,我对国家大剧院这一建筑有了更近一步的了解,获益匪浅。

整体感知

这是从国家大剧院入口左方所看到的景象。国家大剧院为独特的壳体造型,它创造了三个世界之最,其中的两最就是在外形上,它具有世界上最大的穹顶,整个壳体钢结构重达6475吨,东西向长轴跨度212.2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穹顶;它是世界最深建筑,地下最深处为-32.5米,相当于往地下挖了10层楼的深度。国家大剧院高46.68米,比人民大会堂略低,周长达600余米,周围是面积达3.55万平方米的人工湖水面,壳体外围被水色荡漾的人工湖环绕,湖水如同一面清澈见底的镜子,波光与倒影交相辉映,共同托起这个巨大而晶莹的建筑。其实这面湖的产生来源于之前这块地上的大坑,这块地之前打算建设一座办公楼,最终项目被取消,留下了一个挖好的大坑,设计师安德鲁根据现状,将此处设计为一个大的水面。从远处看去,整个建筑与湖水是紧密接触的,其实当我们走进建筑内部才发现,建筑外围1米多范围的一圈并没有湖水,湖水与建筑其实是隔开的。整个壳体风格简约大气,宛若一颗晶莹剔透的水上明珠。壳体表面由20000多块钛金属板和1200多块超白透明玻璃共同组成,两种材质的巧妙结合,营造出舞台帷幕徐徐拉开的视觉效果。每当夜幕降临,透过渐开的“帷幕”,金碧辉煌的歌剧院尽收眼底,而壳体表面上星星点点、错落有致的“蘑菇灯”,如同扑朔迷离的点点繁星,与远处的夜空遥相呼应,使大剧院充满一种了含蓄而别致的韵味与美感。

内部览胜

我们从紧邻长安街的北入口步入大剧院,依次经过北水下廊道→橄榄厅→公共大厅→三大剧场。通过这条路线的游览,我感受到国家大剧院已远非寻常的演艺中心,而是一座渗透着科技、浸染着艺术的城市······

从大剧院北入口进入,我们首先经过的便是长达80米的水下廊道。廊道顶部全部采用

玻璃天花板,白天,上方的湖水波光粼粼,层层涟漪可以投影在地板和墙壁上,同时与墙上疏密有致的气泡形装饰相映成趣,让徜徉其中的人们仿佛步入到一个亦真亦幻的“未来水世界”;夜晚,在两列玲珑剔透的玻璃灯柱的一路指引下,观众逐渐远离入口处的喧闹,前方散发着神秘气息的金色铜门后一场好戏即将开场,一次浪漫惬意的旅程就要起航。北水下长廊东西两侧设有艺术展厅,常年举办各类艺术展览。

穿过水下廊道,就走进了橄榄厅。橄榄厅因其空间形状酷似一颗橄榄而得名。两扇大门凝重典雅,其上各有180个椭圆形凸起,既是中国古老门钉的变形演化,又是俯瞰效果下的小剧院,实现了中国元素和现代设计的巧妙嫁接与完美融合。同时,这一共360个小椭圆象征着国家大剧院一年365天天天都有着节目表演,永不停歇。

出了橄榄厅,通过公共空间,我们便进入了国家大剧院的核心部分——歌剧院。一进入歌剧院,它给我的感觉就是辉煌。整个歌剧院以华丽辉煌的金色为主色调,作为全采用大红

色,再加上绚烂的灯光,整个歌剧院辉煌而华丽。在细节的处理上,每个座位下有两个空调口用于调节温度,芭蕾舞台面用的是俄勒冈木,并用三层结构来增加弹性,保护了芭蕾舞演员的足尖。在歌剧院里,我主要观察了它的墙面。歌剧院里的金属网墙面是它的最大看点,墙面上安装了弧形的金属网,声音可以透过去,而金属网后面的墙是多边形,这样就做到了视觉的弧形,听觉空间的多边形,做到了建筑声学和剧场美学的完美结合,使得混响时间达到了1.6秒的极佳效果。即使在没有麦克风的条件下,舞台上的声音,台下各个角落的观众都能听到。观众厅后墙是回声的主要发源地,在后墙做了足够的宽频带吸声材料,为了与观众厅装修风格协调具体构造,紫红色丝布后面为玻璃丝棉吸声材料。由此可见,设计师在细部的设计上花了多么大的功夫。

出了歌剧院我们来到了音乐厅。进入音乐厅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庄严肃穆,相比歌剧院,它具有更浓的艺术氛围,置身其中,我仿佛感受到了正在进行音乐演奏的庄重的氛围。音乐厅以白色为主色调,洁白肃穆,风格宁静,清新高雅。歌剧院的最大看点有两个,第一个是天花板。音乐厅的天花板像形状不规则的白色浮雕,像一片起伏的沙丘,又像海浪冲刷的海滩,外形极具美感。同时,这种设计有利于声音的扩散。为了达到声效的完美,在顶棚的下面还悬挂了一面由清华大学学生亲手用玻璃纤维混凝土做得龟背形状的集中式反声板,它的作用是将声音向四面八方散射。这样的设计使音乐厅达到了建筑与声学的完美结合。另一个看点就是音乐厅里具有世界最大的管风琴,它是音乐厅的镇厅之宝,据说造价达到了3000万人民币,这是多么庞大的一个数字啊!听说目前国内只有一人会演奏这个管风琴。

由于当天戏剧场没有开放,出了音乐厅我们就到大剧院的公共大厅进行参观。公共大厅里具有最多的看点,首先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红木穹顶。穹顶由名贵稀有的巴西红木拼装而成,其间以金属条分割为若干个区域。每条红木的色彩深浅有别,每个区域的拼贴走向各不相同,充满变化和层次,放眼望去,仿佛在苍穹之上画出了一道道韵律感十足的弧线。整个穹顶充溢着灵动、跳跃的神采,置身其间犹如进入了乐器内部的音乐世界,明朗大气的深红色调暗合中国传统审美意趣。装饰穹顶的巴西红木也是极其昂贵,据说每一条价格都上千,整个穹顶装饰下来得花上好几千万。第二个看点就是巨大的玻璃帷幕。由于大剧院的外形因素,构成玻璃帷幕的每一块玻璃外形都不相同,必须经过极其精确的切割才能完美地装配上去。玻璃帷幕营造出舞台上幕布缓缓拉开的景象。漫步在大剧院之内时,透过玻璃帷幕可以远望到长安街的繁荣景象;对于身处剧院外的行人,同样可以透过它看到剧院中来来往往的人影,如同观看一出正在上演的舞台剧一般。第三个看点就是大剧院的铺装。大厅地板名曰“锦绣大地”,寓意中华民族的锦绣河山。整个地面共划分为22块不同区域,使用石材达10种。全部石材均出自国内,其中很多都为稀有品种,如产自河南的“绿金花”就已是绝版石材。各种石材被铜板划分,形成24个色彩不同、纹理迥异的区域。大厅中还有很多的看点,如歌剧院外部的金属网,漂亮的艺术灯具等等。

国家大剧院除了造型上极具艺术感外,其中还有大量高科技成分。比如它的玻璃外墙,里面充入惰性气体,具有十分好的隔热保温作用,还采用纳米技术,是玻璃具有自净功能。壳体内层的装饰,关系到整体空间的建筑效果,因此对深红色木质表面的选择也经过了仔细推敲。为此从技术和美学的角度研究了非洲和南美的树种,最终选定非洲巴度红木贴皮并经防火处理的木条(宽120mm),板厚约13mm(0.6mm的木皮+12mm多层阻燃板)木条之间留有30mm空隙,用以解决声学和回风(在壳体内侧红木吊顶与衬板之间西南和东南侧为回风口)的技术问题。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还对一些地方进行了实地测量。如入口处的采用的砖的规格是130mm*70mm,自动扶梯宽90cm,高1m,楼梯的栏杆高1m,台阶的规格为237mm*36mm*15mm。通过实地测量,我们对设计中的一些尺度也有了一些了解。

国家大剧院不仅仅是一个建筑,这其中还蕴含了太多的东西。国家大剧院的整个曲折的建设过程就是一段故事。同时,国家大剧院体现出了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以及我国思想的开放,它不仅仅是建筑形式上的创新。对于我们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虽然我们要尊重祖国的传统文化,但不能受制于传统,要有大胆创新的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设计行业也会越来越趋向于国际化,我们应该紧跟时代的潮流。

国家大剧院中蕴含了太多了美学与科技元素值得我们去深入了解,通过这次实习,我体会最深的是细节,所谓“细节决定成败”,从外部每一块钛金属板及玻璃幕墙的切割到内部歌剧院的墙面,细节无处不在,稍有纰漏,也许我们就无法看到如今的水上明珠了。国家大剧院从开工到竣工历时将近六年,无法想象,国家大剧院的设计者安德鲁及其他的设计者和施工者们在细节上付出了多大的努力。不仅是设计,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细节,所以我们应该认真观察生活,从生活的各个细节中去探索和发现!

第五篇:国家大剧院观后感

世 界 建 筑 欣 赏学院:材料学院班级:化工姓名:李晓峰学号:电话: 09-***20 1513912589

3国家大剧院观后感

她,被誉为一颗璀璨的水上明珠;她,造型新颖前卫;她,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是现实与浪漫的结合;她就是国家大剧院。在去年在北京打工期间,我非常幸运参观了国家大剧院,领略了它的风采。

乘北京地铁一号线,在天安门西站下车,就可以看到位于长安街南侧、人民大会堂旁边的国家大剧院。映入眼帘的国家大剧院在外貌上就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感!中国国家大剧院与鸟巢水,立方,央视新楼作为北京的一批新标志,出现在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大剧院主体建筑由外部围护钢结构壳体和内部2091个坐席的歌剧院(含站席2398)、1859个坐席的音乐厅(含站席2017)、957个坐席的戏剧院(含站席1040)、公共大厅及配套用房组成。外部围护钢结构壳体呈半椭球形,平面投影东西方向长轴长度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轴长度为143.64米,建筑物高度为46.285米,基础埋深的最深部分达到-32.5米。椭球形屋面主要采用钛金属板饰面,中部为渐开式玻璃幕墙。椭球壳体外 环绕人工湖,湖面面积达35500平方米,各种通道和入口都设在水面下。

国家大剧院高46.68米,比人民大会堂略低3.32米。但其实际高度要比人民大会堂高很多,因为国家大剧院60%的建筑在地下,其地下的高度有10层楼那么高。国家大剧院工程于2001年12月13日开工,于2007年9月建成,总投资额26.88亿人民币(大剧院最新公布的造价数字是31亿元人民币)。国家大剧院由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主持设计,设计方为法国巴黎机场公司。她犹如一颗巨蛋屹立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国家大剧院建筑屋面呈半椭圆形,由具有柔和的色调和光泽的钛金属覆盖,前后两侧有两个类似三角形的玻璃幕墙切面,整个建筑漂浮于人造水面之上,行人需从一条80米长的水下通道进入演出大厅。大剧院造型新颖、前卫,构思独特,是传统与现代、浪漫与现实的结合。国家大剧院庞大的椭圆外形在长安街上显得像个“天外来客”,与周遭环境的冲突让它显得十分抢眼。这座“城市中的剧院、剧院中的城市”计划以一颗献给新世纪的超越想象的“湖中明珠”的奇异姿态出现。建筑的大气以及建筑师的独特思维构想令人折服!大剧院内有三个剧场,中间为歌剧院、东侧为

音乐厅、西侧为戏剧场,三个剧场既完全独立又可通过空中走廊相互连通。公共大厅的地板铺着20多种颜色不

一、花纹各异的名贵石材,公共大厅天花板由名贵木材拼贴成一片片“桅帆”,木质的红色深浅不一,明暗相间。来自法国的著名画家阿兰·博尼用超过20种不同的红色点染大剧院的各个部分。整个大剧院的墙面丝绸铺设面积达到4000平方米。

大剧院共有五个排练厅,位于三个剧场之间,可以共用也可以分别使用。一个大排练厅主要用于合成排练;两个中排练厅一个主要用于舞蹈排练,一个用于乐队排练;两个小排练厅主要用于分部排练。大剧院设有集中音像制作中心,有大录音棚一间、同期录音演播室一间,以及电视转播机房和音像后期制作室。大剧院设有一间大绘景间,设置布景吊挂和绘景设备,还设有布景、道具整修间和布景仓库,以及为集装箱运输用的升降平台2台。从设计之初到建成,我们可以从各种媒介上看到,人们对于它的态度除了惊艳就是疑问。首先,我想国家大剧院在建筑的本质上已经有所创新。大剧院的屋顶是个椭圆大穹体,其内部骨架由钢结构焊接而成,东西轴跨度212米、南北轴跨度144米,周长达6000多米,重达6750吨。而在建筑的过程中先支顶,再从四周搭建钢骨架,顶与四面围合好之后,撤出中间及四面支撑,达到到低沉降,大跨度空间的建筑标准。为打造世界一流的大剧院,它在实现自身的体量与空间感上做的非常不错。走在国家大剧院的内部,也时刻为它的细节所震撼。没有覆式钛板的地方,裸露出来的钢筋结实有力,既展示出建筑人一样的刚强性格,也呈现了它的原始骨骼,给人一种真实而有力的视觉冲击。入口处玻璃顶下的类似原子结构的建筑肌理与摇曳的水光交相呼应,刚柔并济。

在形式上,建筑的外形是一滴水,落在在开阔的水面上。但是证实由于这滴水,也让中国建筑界波澜四起。曾经这样的一座建筑差点死在摇篮里。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它位于中国的北京,位于北京的心脏,位于天安门,人民大会堂的旁边。在一直强调这座承载演出与展览功能的建筑要具有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想到,建筑本身是一种创造。有人这样定义建筑“第一,建筑是为人们创造梦想的可能,让人在其中能够拥有梦想。第二,建筑能唤醒一个地区的历史感和地理的特征。”既然有这样个充满创意的设计出现,为什么就不能够容忍它安家于北京之心?换言之,对于国家大剧院的争议不在设计本身,而

在它的位置。人民大会堂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建筑的外观方正,如古代帝王的印章,把椭球形的国家大剧院放在它的一侧,我认为这样旨在对比中达到了协调的作用。由于一方一正,象征着天方地圆,与鸟巢水立方的组合有异曲同工之妙,建筑师大胆地对中国传统进行解析与重组,使两座建筑的美感都得到提升。而且在建筑的色彩上,国家大剧院放弃之前建筑的朴素色彩,让现代的金属色彩为北京带来的活力。并且设计师不想它用前卫的外壳让自己遗世独立,而是设计了一种“珠玉落玉盘”的美好意境,让水的灵动溶化建筑的坚硬。我想这些都是设计者理解使用者思想的一种完美诠释。使我们能够在这样一种浪漫的氛围下,既完成对于歌剧,戏曲等的欣赏,又完成对建筑这件艺术品的解读,读到舞台之外的对于理想,对于生活追求的弦外之音。

而在剧院内部,国家大剧院做到了“细微之处见真功”。走进剧院,马上就被这美轮美奂的布置所吸引,犹如走在水晶宫,阳光透过浅浅的水面倾斜下来,在太白青的石面上跃动,这样打开了参观者对于内部世界的遐想,当然这归功于设计者的法国式浪漫。在国家大剧院壳体结构上,安装有506盏“蘑菇灯”。与长安街上其他建筑物在夜晚灯火通明的景象不同,国家大剧院壳体上面的“蘑菇灯”散发的是点点光芒,如同夜空中闪烁的繁星。弧形屋顶笼罩在大理石的地面上,这些大理石,来自祖国各地,花花绿绿,有的像朵朵白色的小花,有的像天边的晚霞,好一片锦绣大地。壁上的钢梁上整齐的安装着无数的酒红色木板,置身其中,听觉上是非常舒服的,就像走进静谧的树林,少了的城市的喧嚣,多了一份淡定。禁不住赞叹设计者的匠心,在这有如仙境的地方,欣赏美妙的音乐,是多么的惬意!

大厅四周都是凹凸的立体木质墙面,就像“站立”起来的钢琴琴键,错落有致。舞台位于观众席中央,位置比观众席底,在主要观众席对面的墙上,管风琴共有6500根发音管,是亚洲最大的管风琴,造价达3000万元。高高低低的风琴管排排直立,发出冷艳的银色光泽,像一个巨型的风铃挂在墙上,让人联想到古时的“黄钟大吕”之音。音乐厅中最夺目的是白色的浮雕顶棚。它像一片刚被海浪冲刷过的起伏不平的沙滩,上面还留着潮水的痕迹„„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声音的效果服务。凹凸不平的墙面,不规则的浮雕顶棚,更加有利于声音的散射,把舞台上发出的声音扩散到观众席的每一个角落。

通过这些资料和自己的亲身经历让我收获颇丰!国家大剧院代表中国人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的梦想,世界著名建筑杂志《建筑评论》评论说:“奢侈的建筑不仅有剧院的功能,它本身就再现了一个剧院,在演一出戏。”这些使我建立了人生目标和奋斗的方向!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建筑给人带来的乐趣和深深的震撼!体会到了建筑师的独具匠心!这座年轻的建筑融汇了建筑师建筑思想!使我对建筑的兴趣以及其中的乐趣大增!其精妙的构造令我折服!使我对建筑师法国人保罗·安德鲁的崇敬感油然而生!

有句话说:“建筑是凝固的,思想却是灵动的。”说得真对!建筑师通过一座座建筑将他们内心的想法,将他们对社会,对自然,对人生的看法和感受巧妙的表达出来,展现在世人面前。看到风格独特的剧院,感受充满魅力的中西文化、触摸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展望人与城市和谐发展的美好未来,我不时赞叹、流连忘返。庄重典雅、美轮美奂的国家大剧院,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大剧院是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不仅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筑思想,还展示了西方艺术的精华。同时我更惊叹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惊叹人类的智慧和才华,正因为如此我们的世界才会这么美好,我们的文明才会昌盛繁荣,生生不息。

喜欢那些奇妙的建筑,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那是建筑师的灵感体现,是人类思想的表达!

下载国家大剧院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家大剧院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家大剧院详细介绍

    工程地点:西城区西长安街2号 承建单位: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香港建设(控股)有限公司、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 建设单位:国家大剧院工程业主委员会 设计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

    国家大剧院 活动策划

    §1 国家大剧院 一、活动背景 在本学期开后,为秉承国家大剧院人民性的发展宗旨,让更多年轻学子走进剧院,感受艺术的魅力。国家大剧院艺术教育部现面向北京市各高校招募志愿者,我......

    国家大剧院建筑观后感

    国家大剧院建筑观后感她,被誉为一颗璀璨的水上明珠;她,造型新颖前卫;她,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是现实与浪漫的结合;她就是国家大剧院。在这个透明的苍穹下,藏着怎样的秘密呢?我于昨天解......

    国家大剧院组织架构

    国家大剧院组织架构 一、演出运营系统: 负责大剧院所有剧场演出的组织及运营。由演出部、市场部、舞台技术部、场务部、合唱团、管弦乐团六部分构成: 1. 演出部:负责全年演出......

    国家大剧院手册范文大全

    国家大剧院“歌剧VIP畅音卡”使用手册“歌剧VIP畅音卡”简介 “歌剧VIP畅音卡”是国家大剧院为歌剧爱好者量身打造的欣赏歌剧艺术的特别服务卡。国家大剧院邀您畅游歌剧殿堂......

    国家大剧院观后感(5篇材料)

    国家大剧院观后感 她,被誉为一颗璀璨的水上明珠;她,造型新颖前卫;她,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是现实与浪漫的结合;她就是国家大剧院。在这个透明的苍穹下,藏着怎样的秘密呢?我于昨天解开......

    李长春同志在国家大剧院调研时的讲话

    国家大剧院文件 院发〔2008〕8号 关于印发和学习《李长春同志在国家大剧院调研时的讲话》的通知 各部、室、中心: 李长春同志2008年12月25日在国家大剧院调研时,发表了重要讲......

    李云迪国家大剧院钢琴独奏音乐会

    李云迪国家大剧院钢琴独奏音乐会时间:2012.12.01-2012.12.04场馆: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票价: 待定演出详情:http:///perform/20120718/20120718_5031.htm2012李云迪北京钢琴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