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伪科学家
【 “伪科学家”独享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2011年10月5日宣布,以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因发现“准晶体”独享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30年前,谢赫特曼发现“准晶体”时,他面对的是来自主流科学界、权威
人物的质疑和嘲笑,因为当时人们认为自然界的固态物质仅限于晶体与非晶体。所以胆敢“捋虎须”的谢赫特曼自然备受排挤。谢赫特曼回忆说:“我被赶出了自己所在的研究团队,同事们
说我的研究让他们蒙羞。对此,我并不在意,我深信自己是对的,他们是错的。”后来,谢赫特曼相关的论文历经磨难才得以发表,但立即在化学界遭到更多的质疑和批评,甚至著名的诺贝
尔奖“双料”获得者林纳·鲍林也站出来斥责他“胡言乱语”,嘲笑他是“伪科学家”。经过30年的坚持和不懈努力,谢赫特曼终于“沉冤得雪”,获得了科学界最大的拥抱和认可,他的发 现也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物质观。
谢赫特曼发现“准晶体”是彻底颠覆人类物质观的新事物,其萌芽期的弱势、成长期的艰难、成熟期的收获,给我们很多启示。
一、从谢赫特曼的角度,适用论题:①敢为先而勇;②挑战“常识”;③坚持正确方向不放弃;④遵从心灵最真实的感受;⑤失意不是失败;⑥在质疑(嘲笑)中前行;⑦是金子总会发光。
二、从主流学术界的角度,适用论题:①自恃优势不足持;②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异质思维”;③真理具有发展性;④认知新事物怎能一蹴而就?⑤学会谦卑和聆听;⑥凡事留有余地;⑦
包容不同的声音。
三、从谢赫特曼和主流科学界关系的角度,适用论题:①包容;② “另类”与“主流”;③“创新”和“传统”;④怀疑是科学精神的核心;⑤权威是把双刃剑;⑥已知与未知。
二、【屠呦呦获拉斯克大奖惹争议】
9月12日,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得2011年度拉斯克大奖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这
也是至今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离诺奖只有一步之遥。1971年10月4日,经历了190多次的失败之后,屠呦呦和她的团队终于从中药正品青蒿中提炼出青蒿素,获得对
鼠疟、猴疟疟原虫100%的抑制率。40年来屠呦呦以“抗疟神药”拯救了千万人的生命,自己却安守清贫默默耕耘,从来没有想过要求获得诸如院士之类的名誉或身份。事后卫生部长陈竺发文 评论说,真正有价值的医学科研,不应简单看论文数,而应是实实在在解决群众的重大健康问题。屠呦呦获奖后引发热议,很多人认为拉斯克奖只颁给屠呦呦一人不公平,也有人对国内没有
及时肯定屠呦呦的贡献和地位表示愤愤不平。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美国、法国和加拿大籍科学家分享,很多曾对屠呦呦抱有期许的国人,觉得失望,甚至有人认为诺奖不公平。
屠呦呦的科学发现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是个人智慧与集体力量共同创造结成的硕果。
一、从屠呦呦的角度看,适用论题:①“争”与“不争”; ②首创精神;③对事业的执著追求;④医者的博爱之心;⑤淡泊名利的品格;⑥抛弃“光环”,实在做事;⑦失败催生成功;⑧实 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从陈竺的角度看,适用论题:①科研成果的真正价值;②实干胜过空谈;③奉献与名利孰重孰轻?④学术与利益;⑤悬壶济世的职业精神。
三、从国人的角度看,适用论题:①个体与团队的关系;②欲速则不达;③现代技术发展与文化遗产传承;④尊重知识,尊重人才;⑤中西文化的冲突;⑥急功近利。
三、【《孙子兵法》销量创韩国出版史最高纪录】
《孙子兵法》在韩国大受欢迎,不同的版本相继出版,韩文版、中韩文对照版、古典版、新编版、新解版、注释版、图解版、小书版,数不胜数,有的被编写成漫画。与之相关读物种类
繁多,一直都是热门读物,不只是青少年读,中老年人也将之奉为经典。其销量长年累积已经创下韩国出版史的最高纪录。
据介绍,韩国是热衷于出版、普及和研究《孙子兵法》的国家之一。自1953年以来,已陆续出版了百余种韩文版相关书籍,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每年都有新版本问世,韩国普及《孙子兵
法》的通俗读物也十分畅销,主要面向青少年。
《孙子兵法》在韩国大受欢迎,以不同的版本相继出版,其销量长年累积已经创下韩国出版史的最高记录,很值得我们深思。
一、从文化在国外传承的角度,适用论题:①拿来主义永远OK;②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荣;③封闭自己,只会变成井底之蛙;④传承文化更需普及;⑤文化传承需坚守。
二、从文化传承形式与动力的角度,适用论题:①墙里开花,何以墙外香?②传承文化需要创新;③传承文化形式要多元;④文化是文明的根;⑤只要是金子在哪都能放光。
三、从文化交流的角度,适用论题:①文化需兼容并蓄;②有普适性才能流行;③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④它山之石,可以攻玉;⑤经典文化不分国界。
第二篇:伪心理学
很多读者希望我推荐几本好的心理科普读物,我很少满足大家这个愿望,这是因为我在心理学方面读的都是专业书籍,几乎不看通俗读物。不过今天我愿意主动推荐一本书,名叫《对“伪心理学”说不》,作者是美国心理学家基思·斯坦诺维奇。顾名思义,这本书说的是种种打着心理学旗号,实际上并不是心理学的理论和观点。基思于1983年创作了这本书,由于它的内容针对性极强,故而一版再版,现在终于也有了中文版。读过这本书之后,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伪心理学在美国的表现,和它们在中国的表现如出一辙。比如伪心理学家虽然不受学术界认可,但在媒体上远比真心理学家有名。又比如,精神分析在美国和在中国一样,都被公众误认为是心理学。只不过美国一些七八十年代已经很普遍的现象,如今刚刚在中国兴起。两个国家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有个三四十年的差距,在心理学的普及方面竟然也如此类似。如果说两国在这个小领域上有什么不同的话,笔者可以举出两点。一是在美国,伪心理学家虽然可以在传媒上频频露脸,但既不能得到美国心理学会,也不能得到美国心理协会的证书。所以基思在美国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他们没有资格谈心理学。而在中国媒体上频频露脸的一些心理专家,虽然同样不能得到中国心理学会的认可,但却可以加入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有的甚至是该协会的高层。所以,在中国靠“本子”来鉴定谁是伪心理学家并不容易。二是东西方传统文化不同,用来充当伪心理学的理论也便不同。西方有星座、血型这些特定的伪心理学,中国则是周易、佛道等理论。我在这里无疑贬低这些传统文化,然而,如果一个人要宣传如何修禅,非要给它包装成“禅学心理学”,这不仅混淆了事实,而且说明他缺乏自信心。宣传科学需要三种方式。在一些科学领域,公众无法直观它的现象,更不会解释这些现象,比如“北冰洋有什么动物?”。遇到这些领域,科学界只需要作最简单的灌输式科普——我告诉你那有什么,是什么——就可以了。在心理学中,这样的话题并不多见,它集中在工业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等领域。比如“飞行员的视错觉”或者“甲亢对心理的影响”。遇到这类课题,公众也没有什么发言权。在一些科学领域,公众可以直观它的现象,甚至可能比专家知道得更多,只是无法解释这些现象,这时候就需要探讨式的宣传。专家要去了解那些现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再提供专业上的解释。比如一个山村教师,他对本地区孩子的心理现象比任何一个外来专家知道的都多,只是不清楚如何解释这些心理现象。这个时候就需要讨论式的宣传。还有一些科学领域,公众可以直观它的现象,更有关于这些现象的解释,有些理论甚至源远流长,然而这些对现象的总结和解释都可能是错误的,这就需要批判式的宣传。你首先要知道公众对此有哪些说法,哪些对,哪些错,然后要针对这些观点进行批判,在批判中宣传正确的观点。基思这本书所做的,恰恰是第三种工作。而大部分心理学通俗读物,只是作了前两种工作。甚至,当他们遇到与科学针锋相对的观点时,也以为单凭灌输专业知识,或者加上“心理专家”这个身份就能起作用。事实上,前面已经说过,公众根本不清楚媒体上哪个心理专家有没有专业身份,反正他们满口都是“我们心理学家”,而主持人从未对此反驳过。虽然观点尖锐,文字上也尽量浅显
第三篇:科学家
科学家
蔡方荫:土木建筑结构专家。江西南昌人。192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28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教授。分析和总结了国内外常用一般刚构分析方面的各种“力矩一次分配法”,并提出了更简化实用的方法,同时提出了计算变截面梁、柱的“Io/I图矩面积法”来计算各挠曲常数。在对横梁为桁架的刚构方面,采取了简便而切合实用的“柱顶力矩作用”和“桁架跨变影响”两项准则,简化地按一般刚构分析方法进行计算,能获得与“最小功法”和“冗力法”同样精确的结果。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胡先骕(1894——1968),我国著名的植物学家,中国植物分类学的奠基人。12岁已通读《史记》、《汉书》。后入省立一中学习,毕业后考入京师大学堂预科。1912年参加东西洋留学考试,名列第一,进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和哈佛大学,学习农业和植物学,1916年学成回国。1923年,再次赴美深造,在哈拂大学攻读植物分类学,获农学博士学位,1925年回国。从1918年起,胡先骕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教授,中正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评议员、院士。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胡先骕对我国植物学的研究,尤其是对植物分类学、古植物学和经济植物学的研究与教学,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先后发现一个新科、十个新属、数百个新种。1951年,他根据对近代植物形态学、解剖学和分类学的研究,创建多元植物分类系统,提出著名的被子植物出自多元的分类学系统理论,对近代植物学的研究与发展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从1928年起,他先后创办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研究所、静生生物调查所、庐山植物园、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为我国植物学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基地,并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我国丰富的植物资源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取得丰硕的成果。胡先骕一生发表了论文百余篇,其中许多是有关新种、新属、新科和植物分类系统方面的论述。1923年,他与邹秉文、钱崇树一起合编我国第一部《高等植物学》。1933年翻译出版了哈第所著《世界植物地理》。解放后,先后编写《种子植物分类学讲义》、《中国植物分类学》、《经济植物学》等著作。“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残酷迫害致死,1979年5月25日,中国科学院为他平反昭雪。
梅旸春(1900~1962)(卷名:交通)
中国铁路桥梁专家。江西省南昌市人。生于1900年12月1日,卒于1962年5月12日。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1927年毕业于美国普渡大学,获硕士学位。此后,在美国桥梁公司实习和工作。1931年回国,任教于江西工业专门学校。1934年任钱塘江桥工程处工程司,负责钢梁设计。这座桥是中国自己设计的双层公路、铁路两用桥,钢梁首次采用低合金钢制造。1937年任汉口市政府工务科长,主持武汉长江桥的钻探工作。1939年任交通部桥梁设计处正工程司,主持滇缅铁路澜沧江桥方案设计和审核公路澜沧江桥的钢结构制造图纸。在审查过程中,他就钢结构制造、工地安装要求,建立了完整的制图、订料、加工、运送、架设的工作制度,为中国复杂大跨度钢梁工程广泛应用。1940年任湘桂铁路桂南工程局正工程司,在副总工程司罗英指导下,主持设计柳江桥。这座桥在物资供应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其下部采用旧钢轨配制的塔
架,上部用旧钣梁及钢轨拼制的上承组合式梁。1943年任湘桂公路工程局副局长兼副总工程司。1944年在重庆缆车公司任总工程司兼工务处长,主持建成望龙门登坡缆车工程。1946年任中国桥梁公司汉口分公司经理兼总工程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梅旸春任衡阳铁路局桥梁设计处工程师,参加粤汉铁路曲江大桥等的抢修工作。1950年任铁道部设计局副局长,先后兼任武汉大桥测量钻探队队长和天成铁路成绵段勘测设计总队总队长等。1953年任武汉大桥工程局副总工程师,对武汉长江桥和汉水铁路桥、公路桥等的勘测设计,以及施工作出了贡献。1956年任铁道部设计总局副总工程师。1958年任大桥工程局总工程师,主持南京长江桥的勘测设计和施工,除领导完成全桥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外,还直接参与和指导了深水基础的方案研究、科学试验和实施工艺。
欧阳斌元(1606年-1649年)字宪万,洪州新建(今江西南昌)人,年少时聪明好学,得到了当时蔡懋德、姜曰广、杨廷麟等人的推崇,后来与乐平王纲、南昌彭士望以兄弟相称,互相砥砺学问。清兵入关后,跟随吕大器到南京投奔福王,并起草疏劾马士英二十四大罪,因此得罪马士英,为避祸投奔史可法幕下。明亡后,隐居著述,精通天文学,在中国古代天文学方面有突出贡献,著有《文集》十二卷。
喻嘉言,明末清初著名医学家,本名喻昌,字嘉言。号西昌老人,江西南昌喻昌著作 府新建(今南昌市新建县)人。因新建古称西昌,故晚号西昌老人。生于明代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卒于清代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终年七十九岁。自小聪明,清史稿载,喻嘉言“幼能文不羁,与陈际泰游”。天启年间考中贡生。喻嘉言虽才高志远,但在仕途上却并不得意。崇祯年间,他以副榜贡生到京城就读时,仍然踌躇满志,希望因此而有所作为,曾以诸生名义上书朝廷,陈述辅国政见,要求“修整法治”。但因人微言轻,他的意见没有引起已经风雨飘摇的明王朝的重视。喻嘉言在京城三年,郁郁不得志,只得乘兴而去扫兴而归。后值清兵入关,于是转而隐于禅,后又出禅攻医。往来于南昌、靖安等地。50岁时,他削发为僧,遁人空门,潜心研究佛学和医学,苦读《黄帝内经》、《伤寒论》和其他医学著作。几年后,他终于选择了“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道路,蓄发下山,以行医为业。清代初期(公元1644~1661年间),喻氏又移居江苏常熟,医名卓著,冠绝一时,成为明末清初著名医家,与张路玉、吴谦齐名,号称清初三大家。著有《寓意草》、《尚论篇》、《尚论后篇》、《医门法律》等。
曾炯(1897-1940),字炯之,谱名祥江,江西南昌人。近现代数学家,中国最早从事抽象代数研究的学者,在有关函数域上代数的领域获得重要成果。
曾炯年少时入私塾读书,后考入江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2年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就读,受业于陈建功门下,毕业后到中学执教两年。1928年考取江西省庚子赔款欧美公费留学,赴德国柏林大学数学系学习,翌年春转入德国格丁根大学,师从著名的女数学家、抽象代数(亦称近世代数)的奠基人埃米·诺特(Emmy Noether),攻读抽象代数。1934年获博士学位。1935年7月回国,前后任教于浙江大学、北洋大学、西北联合大学,参与创立国立西康技艺专科学校。1940年11月因病去世,享年43岁。英年早逝的他一生只发表了三篇学术论文,其在第一篇论文中证明:“设Ω为代数闭域,Ω(x)表示Ω上关于未定元x的有理
函数域,K为Ω(x)上n次代数扩张,则K上所有以K为中心的可除代数只有K自己。”,被命名为曾定理。
第四篇:伪口号文化
企业战略支撑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反过来又服务于企业战略,企业文化能为企业造势,所以,口号就是一种战术和工具,但中国企业很少能有把这种战术和工具加以运用的,很少有企业会文化口号落到实处的,因为我们的文化很“虚伪”!曾去一家企业搞干部内训,见到企业豪华气派的办公楼外墙上,郝然写着一行镂金大字——“忠于职业、忠于企业、忠于人格”,几乎每个字都有一米见方,在玻璃幕墙的衬托下,显得十分气派。
在培训互动时,我先是特意把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赞扬了一番,然后就问了全体参训人员(该企业全体管理人员)如下几个问题:
1、什么是忠于企业、什么是忠于职业、什么是忠于人格?
2、为什么要忠于企业、为什么要忠于职业、为什么要忠于人格?
3、怎样才能忠于企业、怎样才能忠于职业、怎样才能忠于人格?
我反复问了3次,希望那怕是能能有人局部回答也行啊,但结局跟我的想象一样,几乎每个人都面面相觑,老板说是人力资源部搞的,叫人力资源经理回答,人力资源经理说是应该是以前搞的,都不知怎么解释,看总经理办公室能否知道,总助也是一头雾水,甚至还有人不知道墙上还有这么一句文化口号,最终三个问题无一人能够回答!
这其实就是一种“伪口号文化”!中国是一个崇尚标语口号的国度,我们的标语口号文化曾产生过辉煌的影响力,但以前搞口号的人都是需要带领一群人停地呐喊,不停地振臂高呼,喊的多了,就熟能生气巧,慢慢地大家也许能悟到一些东西,那么口号的作用也就可能达到了,文化的影响力也就由此可见一斑,现在倒好,在企业里边,口号一出、谁都不理!你不是虚伪是什么?
其实,这种“伪口号文化”被很多企业奉为经典,大家都喜欢做些标语口号贴在墙上,用以引导自己的员工对企业进行认同和培养员工的敬业精神或借以展示企业形象,这样做本身没什么大错,错的是管理者的思维错位,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抄写几句口号或标语,就是搞一期板报,或者就是搞一次活动,没有人去把
公司的文化战略变成可以操作的管理战术,没有把文化口号进行分析、细化和诠释,没有把这种文化内涵进行延伸和传承——管理者自己都弄不明白的概念都要想让你的员工做到和认同,简直是不可思议!试问一下,有哪家企业不在喊“以人文本”,但是又有哪家企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以人为本”?怎样才能做到“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具体方法又有多少种啊?又有谁做到了啊?既然没有,那你又在喊什么?是否又在自欺欺人啊?
既然有了标语口号,就要先看看它是否合适!既然有了口号,就一定需要管理者不停地振臂呐喊,就要设法让大家认同和感悟,企业其实真的应该拒绝“伪口号文化”!
第五篇:尊重还是伪尊重?
“尊重”还是“伪尊重”?
-----从文本细读谈《检阅》一课的价值取向
余姚市临山镇湖堤小学
韩 静
[摘 要] 《检阅》一课历来饱受争议,有人认为文章所体现出来的尊重是“伪尊重”,队长的刻意安排侵犯了被安排者选择的权利,这实际上依然是一种歧视!甚至有人建议改版的时候直接删掉,因为它的负面价值要远远大于它能传达的正面价值。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细读文本的阅读方式,谈谈《检阅》一课的价值取向。[关键词] 尊重 伪尊重 文本细读 价值取向
朱光潜先生在《谈美》结束时,送给青年朋友一句话:“慢慢走,欣赏啊!”其实文本阅读也应慢慢“走”,仔细阅读。文本细读,就是教师从字、词、句等言语材料入手,细致分析言语的表达手法,修辞手法,层层解剖言语内在的组织结构,全力开掘言语多侧面的内涵。它是深度解读文本,发掘文本价值的一种途径,也是凸显语文学科性质,还原语文味的重要途径。
《检阅》一课历来饱受争议,武凤霞老师认为《检阅》这篇课文所体现出来的“尊重”是“伪尊重”,队长的刻意安排侵犯了被安排者选择的权利,这实际上依然是一种歧视!《老百晓》摘自《曾阿牛》网站的一篇文章《负面价值大于正面价值的课文怎么办》甚至建议,下次改版时直接把《检阅》这篇课文删掉。那么《检阅》该不该删掉?到底有没有尊重?我们该如何把握它的价值取向?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在借鉴众位意见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初入文本,聚集“尊重”
《检阅》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节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人们纷纷称赞“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这个小伙子真棒!”是显而易见的。博莱克左腿截肢了,但参加检阅时“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这说明他已完完全全融入了儿童队员的游行队伍,他的自尊、自强,使人们不由得发出了“这个小伙子真棒”的感慨。那么“这些小伙子”呢?人们称赞“这些小伙子真
棒”!他们究竟“棒”在哪里呢?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是这样预设的:“说这些小伙子棒,可能有以下理由:一是让一个残疾孩子参加检阅队伍,二是不是把他藏在队伍中间,也不是把他放在队后,而是让他走在第一排。他们是那么地呵护他,不伤害他的自尊心,不歧视残疾人。”
从教学预设来看,这些小伙子真棒是因为他们“让博莱克参加检阅”,“让博莱克走在队伍的第一排。”“让”这个字更多地体现了儿童队员的意愿,那么博莱克本人呢?他愿意参加检阅吗?愿意走在队伍的第一排吗?儿童队员这样做,有没有征求过博莱克的意见?如果有,从文本何处可以看出?如果没有,这能说是对残疾人的尊重吗?没有尊重的关心和爱护是真正的爱吗?
二、“它山之石”激起“伪尊重”
武凤霞老师的文章(《艰难的突围》.《小学青年教师.语文版》2006年第4期)认为:博莱克的命运操纵在儿童队员们的手中,文章所体现出来的尊重是伪尊重!队员们在作出决定时少了一个步骤,那就是没有征求博莱克的意见,他们的刻意安排侵犯了被安排者选择的权利。武老师甚至怀疑队长这样安排的用意,认为除了给博莱克机会外,还有故意炫耀的成分及钓誉之嫌。
闫学老师也认为,在文本之中,博莱克没有选择的权利,我们恰恰应该给他这个权利,他的同学却没有给他这个权利,以为让他参与检阅就是对他的尊重,实际上,在骨子里,这依然是一种歧视。
甚至有人建议下次改版的时候把《检阅》直接删掉,因为它的负面价值要远远大于它能传达的正面价值。
三、细读文本,把握价值取向,找回“尊重”
从发现文本价值问题,距离现在已经有十多年了,但这篇课文仍然存在。如果说存在即有它的合理性。那么合理性究竟在哪里呢?翻阅和《检阅》相关的所有文章,仍然找不到答案,从作者那里也得不到有效信息。无奈之下重新回到文本仔细研读,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甚至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下面我想谈谈自己细读过程中的感受和发现:
(一)抓住文眼,把握文本的情感取向。
语文特级教师孙双金认为“文眼就是文章的眼睛。有时候文眼在题目上,有时候在文章的开头,有时候在文章的结尾。”文眼,往往是一篇文章的情感基调,是文章的灵魂所在。抓住了文眼,有利于我们把握文本的情感取向。
《检阅》这篇文章的结尾,人们纷纷发出这样的赞叹“这个小伙子真棒!”一名观众说。“这些小伙子真棒!”另一名观众纠正说。这两句是文章的关键句,但教学的重点究竟应该放在“这个小伙子”身上还是放在“这些小伙子”身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把握了文本的情感取向。
从文本看,后一名观众“纠正”了前一名观众的看法,“纠正”即说明作者的情感倾向于“这些小伙子”。另外,从篇幅上看,作者对“这个小伙子”和“这些小伙子”的着墨差别很大,直接写“这个小伙子”的只有一个段落,而描写“这些小伙子”的却有八个段落。可见“这些小伙子”才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人物形象,是把他们当作重点来写的。当然“这个小伙子”博莱克也是作者赞美的对象,但他的出现只是为了更好地衬托出“这些小伙子”这一群体形象的,起陪衬作用。笔者认为,《检阅》一课侧重写“这些小伙子真棒”,自古以来,写残疾人励志故事的文章不少,而在尊重和爱护残疾人这一点上,本文有它独特的教育意义。“这些小伙子”才是这篇文章的灵魂所在!
(二)抓住关键字词句进行推敲,触摸语言情感的温度。
著名语文教学专家叶圣陶指出:“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文本是由一个个字词组成的,这些字词看似一个个毫无生命迹象的符号,但却能建构起意蕴丰富的价值体系。要想把握文本的整体价值取向,有就必须要向叶老所说的那样,“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在细读文本时必须扣住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用心触摸语言情感的温度。
如文中第六自然段“劝他不去?”,“劝”这个字不正说明博莱克想去吗?如果不想去,何来“劝”字呢?可见儿童队员征求过博莱克的意见并且知道他非常想参加检阅,他们是在尊重博莱克意愿的基础上召开的会议。又如第五自然段作者在介绍博莱克时,是这样说的--“博莱克左腿截肢了”,但儿童队员开会时,队长却委婉地说:“他虽然腿不方便,可依然是儿童队员。”从“左腿截肢”到“腿不方便”叙述的转变,显示出队长对博莱克的尊重。另外,在队长的眼里,博莱克还“不是一般”的儿童队员,“不是一般”即意味着他非常优秀。博莱克在左腿截肢的情况下,仍然“靠拐杖走路”,坚持求学,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力量!这样的博莱克足以让队员感到骄傲,也足以赢得他们的尊重!
(三)发现文本的空白点、留白点,体会作者的弦外之音。
刘熙载《艺概》中说:“文有以不言者”,清人华琳在《南宝扶秘》中说:
“凡文之妙者,皆从题中无字中来,凭空蹴起,方是海市蜃楼,玲珑剔透。”这里“不言”乃是意在言外,“无字处”却是故意留下空白点。
《检阅》一文,博莱克不在会议讨论现场,他愿不愿意站在队伍的第一排呢?这是为他好,尊重他吗?这是文中的一个空白点。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做个假设,博莱克一定要在会场,才是对他的尊重吗?不在会议现场,气氛已经很沉闷,这从“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俱乐部里立刻鸦雀无声了”等可以体会出。事情要解决,那就不得不直面问题,有些话就必须要说出来,大家一起商量。如果说出来了,比如文中第六自然段“劝他不去?要不把他放在队尾,再不就把他藏在队伍中间?”,谁敢保证博莱克听了这些不会伤心难过?像这样的会议,当事人还是回避一下比较好,这对双方都是一种尊重。
另外,从博莱克的角度考虑,无论是队尾还是队伍中间都不是最好的办法,都有嫌弃他的嫌疑。也许有人会说,博莱克是残疾人,他愿意把自己的缺陷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吗?笔者认为,国庆检阅,外国贵宾也在。博莱克想参加,可见其自信,这从他虽然左腿截肢了,仍拄拐走路上学也可略知一二。“紧跟队长后面”,“忘记了自己在拄拐”,走得如此投入,检阅前的训练肯定艰苦,这是一个充满自信又坚强的孩子,把他放在第一排,不是暴露他的缺点,而恰恰是在彰显他身上的这种可贵的精神。所以当博莱克一出现,检验台上的人和成千上万观众的视线都集中在他身上了,人们纷纷由衷地赞叹:“这个小伙子真棒!”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从“这些小伙子真棒!”可以看出队长的大胆决策是正确的,值得肯定的!这是一群可爱的孩子,是一群有着高贵灵魂的孩子!
当然文本细读的方法还有很多,不一一论述。《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这就要求教师须走入文本,通过对文本的语言、语境、文学形象、情感、艺术内涵等展开细致入微的品读,从而获得富有个性的体验和感悟,实现文本的审美意义和价值。但是提倡多元解读不等于可以完全弃作者的创作意图而不顾,当然文本价值的把握并没有固定的答案,但我们可以权衡得失,“择其善者而从之”。从文本的教育价值看,笔者认为“这些小伙子”是怎样尊重、爱护残疾人的教育价值比较重大,有助于学生学会怎样对待有缺点的同学,日后怎样对待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从而使人人平等、相互尊重的意识植根于他们的心里。
参考文献:
[1] 武凤霞 艰难的突围--《检阅》教后记 [J]小学青年教师语文版2006.(4)
[2]李振村 慢慢走,欣赏啊--沈大安“文本细读”访谈录[J]小学语文教师
2008(3)
[3] 曾阿牛网站 负面价值大于正面价值的课文怎么办—《检阅》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