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评学生作文 呵护习作兴趣 晏先文(共五篇)

时间:2019-05-15 08:55: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巧评学生作文 呵护习作兴趣 晏先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巧评学生作文 呵护习作兴趣 晏先文》。

第一篇:巧评学生作文 呵护习作兴趣 晏先文

巧评学生作文 呵护习作兴趣

小河镇中心学校 晏先文

【内容提要】对于小学生来说,激发了他们习作的兴趣写出了作文,如何让学生的习作兴趣保持下去,真正乐于书面表达,我们在评改习作时还需要对学生的习作兴趣精心呵护才行。主要做法有三:一是激励性评语---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二是设立奖项---诱发学生习作热情;三是多种评价方式---让学生体验习作乐趣。

【关键词】习作 评改 兴趣 【正 文】

新课标在第二学段明确指出:‚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乐于‛二字可见习作兴趣的培养很是重要,兴趣是写作活动最重要的内驱力。对于小学生来说,激发了他们习作的兴趣写出了作文,如何让学生的习作兴趣保持下去,真正乐于书面表达,我们在评改习作时还需要对学生的习作兴趣精心呵护才行。

一、激励性评语——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激励性的评语能带给学生无穷的力量,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快感就会激起学生千百次追求成功的信心。谁也不能否认,在这样的评语激励下将会出现多少篇佳作、多少个爱写作文的孩子?在一次作文课上,一个平时不太出众的男孩,写了一篇春节放烟花的随笔,他把烟花的升空写得很精彩:‚烟花齐放,把天空映衬得五彩缤纷。你看:红的色彩绚丽,宛如朵朵红杏竞相开放;黄的缓缓展开,就像朵朵牡丹次第吐艳;而那紫的正似一串串熟透的晶莹葡萄,芳香四溢;‛老师给了他一个‚小作家奖‛。小男孩激动得满脸通红,他高高地扬着自己的作文本,兴奋骄傲的神情毫无保留地洋溢在他脸上,男孩一天都处在情绪高涨中。看来,就在那一刻,小男孩的写作热情之火一下子就点燃了,这个小小的‚小作家奖‛,兴许就将是未来一个著名作家的起航点。

在学生习作中,老师常会给学生写如下评语: ‚你的语句这么生动,真有作文的天赋。‛

‚这段动作描写太传神了,真不愧是班级里的小作家。‛ ‚在你的笔下,除夕之夜是那么如诗如画,美不胜收。‛ ……

如此批语,虽是只言片语,却蕴涵着教师真诚的赞许,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读后受到莫大的鼓舞,增强了写好作文的信心。

如有的学生作文中存在问题,老师也以委婉、巧妙的语言加以点拨.如‚改成这样是不是更好些?‛学生有篇习作《春节》中写到‚多彩的烟花将天空装扮成花的海洋‛,文章就戛然而止。老师给她的批语是:你太有想象力了,如果再写一写烟花绽放的形状,在天空中的变化,以及天空的颜色,那么今年的春节会更让人难忘的。而对于差生的作文,尤其是那些对作文缺乏信心的学生往往不受教师欢迎,可是差生以及他们的作文更需要爱心的呵护。我们要善于保护学生稚嫩的心灵,保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如学生的作文《难忘的一件事》,一个学生把老师批评他的一件事记成流水帐,毫无条理,内容空洞。老师看后写到:老师批评了你,是不是很难过,你当时心里想到些什么?从这件事中,你学到了什么?能把自己的感受写给老师看看吗?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写好的。那位学生看到这样的评语后重新写了作文,特别是在心里活动描写方面添加了许多想法,他修改后的作文写的生动而真实。教师对学生有耐心、有信心,学生才能自信,才能向学业挑战。帮助每一个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让他们看到成功的希望,这是最简单的教学,也是最成功的教学!

二、设立奖项——诱发学生习作热情

心理学告诉我们:相信自己,才有可能成功。小学生作文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或亲自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学生每次习作后,都有盼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的心理。在评改作文过程中,我们尽量给学生评‚优‛、‚良‛等级,并在眉批、总批和面批时,给学生以鼓励,充分肯定优点,注意发现每一位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不放过一个好词、—个佳句.进行保护性评价。如用‚———‛画出习作中修辞手法精妙、词语运用恰当、语句通顺流畅、过渡自然、内容具体、情感丰富……等语句,在寻找孩子习作中的闪光点的同时,还相应设立各种奖项,以诱发学生的习作热情。如一个女孩在作文开头写道:有人说,女孩像诗,像音乐,像风景;又有人说,女孩爱哭,爱笑,爱打扮。可是,有一个女孩却不是这样。她快乐时像一只天真的小鸟,发起火来就像打雷的闪电,她就是大名鼎鼎的我。老师在评价时给她的作文评为‚开头奖‛。再如‚修辞奖‛:映入水中的星星、月儿闪闪烁烁,好像在向你眨眼睛。除此以外作文评价中还设立‚好词佳句奖‛、‚首尾照应奖‛、‚创新奖‛、‚真情奖‛‚小作家奖‛……这样个性化的评语点明不同特点学生习作的‚闪光点‛。这些奖项成了学生们的最爱,每次作文讲评时,学生们都在争着比较谁获得的奖项最多,都愿意在讲评时朗读自己的精彩片断给大家欣赏。设立奖项的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的习作积极性,坚定了他们将作文写得更好的信心。

三、多种评价方式----让学生体验习作乐趣 ①放大镜式评价

放大镜式评价就是用放大镜式的眼光去发现文章点点滴滴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好词、一个好句,都要真诚而不吝啬地激励学生,不要急着用批判的态度来对待学生每一份心灵的作品,让学生意识到教师在时时关注着他细微的进步,教师在满怀爱心地注视着他们的成长。教师的评价学会用一双孩子的眼睛去看待学生的习作,重视、理解、尊重、欣赏学生的个性体验,关注学生习作的点滴进步。通过尊重、关心、激励,唤醒学生的智慧潜能,让人人都能体验到成功并能在各自的起点上得到个性的张扬,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化作文水平的提高。

②针尖式评价

针尖式的评价即对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点到为止,教师对学生习作的评价既能做到一针见血的疏导,又能点中学生问题的真穴,还不至于造成较大的创伤,让迷途中的孩子在一瞬间的刺痛中知道归途。尊重孩子们的隐私,也保留了温暖的火种,让这种疼痛可以接受,又连接着甜蜜的回忆。

③悄悄话式评价

有这样一则寓言,北风和春风比赛,看谁先把人们的衣服脱掉,北风板着面孔使劲地刮着,风刮得越大,人们的衣服穿得越多,裹得越紧;而春风却不这样,她轻轻地吹拂,带着暖意,带着温馨,于是人们在春风的吹拂中敞开了胸怀。悄悄话式的评语正像这轻轻吹拂的春风。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拿到教师批改过的作文总是看得很认真,他们最关心的不是技能技巧的指点,得失优劣的评价,而是颇费心思地从评语的字里行间揣摩教师对自己的态度,是热情,还是冷漠;是鼓励,还是厌恶……每个人揣摩所得不同,情绪也随之起伏而波动。教师的评价发自内心,就像是和孩子们说悄悄话一样,让学生从评价中品出鼓励和希望,感受到平等和尊重,他们会马上振作起来。

④哈哈镜式评价

枯燥无味的评价是天性活泼的学生最不乐意看的,一句深刻幽默的评语,可以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即使是批评,学生也乐于接受,哈哈镜式评价运用幽默的语言评价学生的习作,使评语易于学生接受,可以达到一种‚笑过之后又不令人不深思‛的效果。幽默是智慧的体现,是生活中的盐。有个学生没有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作文一逗到底,老师就在作文后这样写道‚句号瞪着圆圆的眼睛,引号的眉毛挑了起来,感叹号哭起了鼻子:‘我的主人,你真不该忽视我们在文字中应有的位置呀!’你说,这些标点多可怜呀!帮帮他们吧。‛看完评语,孩子对教师的用意心领神会,悄悄修改了自己的作文并主动交上来。

评语通常是用红笔写成的,仔细想来却是教师用心血来写就。教师用评价点燃了孩子心灵的火花。教师在这里倾注的心血愈多,它往往就愈有光彩。

第二篇:作文评改与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发言稿

沧州小语合作论坛交流材料:

巧评习作,激发兴趣

河间市第一实验小学 白亚利

(沧州市运河区教研之声中关于作文评改的困惑引用„„)(●出示课件:学生习作例文《我学会了„„》)

提起习作,很多学生感到厌倦,甚至畏惧写作,对习作毫无兴趣。无话可说,勉强写来,内容平淡。不少学生写完之后,既不检查,也不修改,习作错别字多,书写潦草。究其原因,习作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有创造性表达的热情,才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习作。

要积极发展学生习作的兴趣,首先就必须探究当前学生习作兴趣缺乏的原因,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习作评阅就是习作教学十分重要的一环,也是众多教师知道该怎样做,而又最容易做不好的一环。每当学生打开老师批阅过的习作本,有很多学生不会反思自己习作的不足。就更不用说动笔修改,二次习作了。这不能怪学生,应该

反思我们对学生习作评阅的过程,在座的是小语行家,但愿我的交流能够给我们的广大一线教师以启示。那么,怎样使习作评阅让学生获得最实际的帮助和最好的效果呢?(●出示讲座提纲——5方面)

一、“巧“评语,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

习作的评语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巧妙地运用评语,会增加学生表达的情趣,激励学生学习的热情,增进师生感情,而且会强化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1、评语要彰显童心童趣。越是低年级,个性化的语言越表现为童真童趣、童言无忌、甚至幼稚可笑。童心童趣是学生习作的内容、思考方式、语言形式的综合表现,儿童特有的天真自然、新奇大胆的话语是个性和创造的基础。儿童真实的表达才是丰富的,有价值的。如果教师心中有学生,就不会以成人的眼光审视小学生的生活与处世,以成人的观念评述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应该是通俗易懂、富有童真的,用儿童化的语言,谈心式的口吻来撰写评语。有一位老师在给学生批阅了《给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这一习作后,写下了这样的评语:“信中看出你真是一个善良、有爱心的孩子,你的书信令我感动,我替灾区的小朋友谢谢你。”在习作《童年趣事》中评到:“童年的事情的确很有趣,经你的妙笔描写显得更加生动有趣了!”可见,老师那富有情趣的评语,在不经意间轻轻拨动了孩子心灵的琴弦,使他振奋,给他信心。从而激发了孩子乐于表达的欲望,培养孩子勇于表达的良好心态。●

2、评语要多鼓励赏识。学生稚嫩的言辞是内心真实的写照,简短的习作中凝聚着学生创作的心血,期望最大的就是能看到老师饱含肯定的评语。一个好的评价对学生的情感和情绪影响很大。低年级学生刚刚进入习作起步阶段,如果写作的积极性受到挫伤,这对他以后的写作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哪怕只是一个生动的词、一句完整或通顺的话、或是用对了一个好的标点符号,都给他一句简短而又热情的语言评价,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

教师一定要细心捕捉学生习作美国心理学家威普·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刻的本质就是渴望得到赏识。”中的闪光点,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唤起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即使指出学生习作中的不足,也要将期盼的感情孕育其中。例如一位教师的评语:“雅璇,你是个很聪明、细心地孩子,短短的一篇文章,体现了认真、细心的性格,你用心观察思考了,再把字些漂亮就更好了。”又如:“你不只是有音乐细胞,你各方面素质都不错呢!只是有时学习、做事欠踏实一些。老师相信经过磨练,你一定会更出色、更优秀,因为老师已感觉到了你的进步,并因此而欣慰,努力呦!”等等。简单的一两句话就会点燃学生的希望之光,扶起他们自信的小树。有时老师在习作中写下的一句话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

3、评语巧在真诚真情。“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学会做人。”学生的习作,或多或少体现了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他们思想品质、道德行为的一种流露。通过富有真诚情感的评语,可以真正把习作与做人结合起来。习作讲究一个“情”字。小学生既富于情感又不成熟。引导他们遵循正确的做人原则。

感性的评语,如同温馨的春风,带着教师真诚的情感,吹进学生稚嫩的心田,拨动学生动人的心弦。学生看到这样的评语,心中能不为之激动,为之感动吗?这样学生就不会讨厌习作了,而能把习作当成朋友,他们会很情愿走进这个有芳草、有绿叶、有溪水的清凉世界。

我们教学生要说实话,写真文,那么我们的评语也要真诚,不能一味地迎合学生。教师在写评语时要注意先扬后抑,一般先肯定成绩,然后指出不足,让轻言细语叩开学生的心扉,使他们内心深处荡起一股亲切的暖流,从而产生一种认同感,毫无戒备地接纳教师对他们习作的点评。现代孩子的思维比较发散,儿童在做某件事时一般并无明确想法,我们教师就不要刻意要求学生非去提炼主题、升华境界,否则就犯了“儿童八股文”的毛病。

二、“巧”时机,保持学生习作的热情

巧妙地评语掌握好与学生见面的时机才是真 “巧”。我们的老师在每次习作课后,一般都要一边批阅数十本习作,一边还要备课上新课,辛辛苦苦花几天时间才能把一叠习作批完,有的老师习惯于再上习作课时才下发习作本。可当他们满怀期待地把习作本发还给学生时,大多学生对老师的评语和那精心修改的地方不会用心去看。

可这又能怪谁呢?主要是缘于教师的评价太过于滞后,也就是老师的评价时机没把握好。那么如何巧妙把握评的时机呢?一句话,就是必须做到把握时机、趁热打铁。

首先,当学生在迷惘时要及时指点迷津。在习作教学中,由于学生习作水平参差不齐,大多学生往往还是会出现思维短路。或选材千篇一律,或语言干巴贫乏。这就需要老师在学生习作时认真巡视,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或普遍存在的问题,予以及时启迪,及时点拨,习作训练的目标才能落到实处。

其次,当学生兴致浓郁时要及时予以鼓励。当学生满怀激情写好习作以后,他们期盼的是别人对他们劳动成果的肯定,因此,在学生兴致正浓时,要给予及时的评价。有的老师习作讲评课把每个学生在习作中最成功的地方当堂展示了出来。虽然整堂课没有讲谋篇布局的精巧,可在这堂课中孩子们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习作的乐趣,体会到了被欣赏的喜悦,保持了对习作的兴趣。

有的老师是采用把批阅的习作本随时下发到学生手中的办法,学生拿到习作本后会反复“欣赏”老师的“评价字眼”,其他同学争相传阅。这“巧”,巧在及时给学生习作的反馈,巧在及时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巧在及时激励和保持学生对习作的那份热情。(附例:●科学老师教学片段)

三、“多元参与,立体评阅”,拓宽学生习作的思维

习作评阅在形式上也应以巧取胜。几年来我们一直提倡的“多元参与,立体评阅”的方法,注重批改形式的灵活多样,如自评自改法、师评自改法、同学互改法、全班“会诊”法、家长参与法等等。但无论采用哪种方法修改,教师都要先作批改指导,教给学生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做。

传统的习作讲评大多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评学生听,教师苦口婆心,学生大多事不关己,好似催眠曲,讲评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多元参与,立体评阅”的方法就是把讲评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1、巡视点评。

新的习作理念,要求从原来只注重习作结果的优劣转变为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习作课上,当学生在伏案写作时,老师在学生间巡视,随时和学生讨论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在课堂上指出并及时予以评论,这样对其他同学起到提醒和警戒作用。写作中遇到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可以停下来讨论,也许这时是打开学生思路的最好时机。看到学生习作中有错别字、有病句告诉他立刻解决。写作过程中的及时评价,更有助于学生打开写作思路,把一些问题解决于评讲之前,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许多习作的技能,和一星期后再来评析相比,不是事半功倍吗?一位著名教育家曾经比喻:“巡视评改,无疑是要在学生走到悬崖边上的时候就得到提醒和帮助。为什么明明发觉了问题,明明发觉他们就要掉到悬崖下去了,却要让他躺在悬崖下两个星期再去救助(评讲)呢?”

2、学生自评。——角色转换,逆向思维,主动体验。

教给方法,自评自改。学生会不会写作的问题,实际上是会不会自我修改的问题。写的过程实际上是改的过程,怎么改的问题实质上是怎么写的问题,可以将写的基本方法渗透到指导改的过程中。

让学生真正明确自己的写作目的,是写作能动性的源泉,这种意识是自觉写作的根本,也是培养自我评改能力的根本。

那怎样评改自己的习作呢? ——简述

(1)大声朗读,自我赏析。有人请教叶老(叶圣陶)怎么修改习作,叶老说:“唯一的窍门就是再念,再念,再念。“就是自己修改自己的文章,通过高声念,发现文章的不足。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学生完成习作后,大声读自己的习作,读给自己听,实际就是把习作放到口头上说说,这样就把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紧密结合起来了。

(2)“七看”检查法。让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七”看:一看格式是否正确。包括常规习作格式和应用文体的特殊格式;二看书写是否整洁。书写的工整、清洁、大方直接影响到习作的整体效果。如果书写整洁,就会给读者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三看错别字。错别字多了,句子的意思容易引起歧义,因此,平时一定要让学生养成不写错别字的习惯;四看病句。病句多了,意思或表达不清、或重复、或矛盾等;五看标点符号。如果标点符号不正确,表达的意思就会出现歧义。六看文章的选材。这项内容是文章的重点,要判断习作选材是否围绕中心,是否联系生活实际情况,是否具有典型性,是否具有创意性,是否鲜明、集中,突出中心:七看文章的结构。包括看层次段落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首尾是否呼应。

(3)对照写作提纲评改法,是中高学段培养自我修改能力的有效办法。学生自己检查每段文字是否围绕表达焦点展开。具体方法:反思这节文字到底想表达什么,焦点是什么?要想表达这个意思,该写些什么,不该写什么?现在所写的表达了什么,和想表达的有没有距离,多大距离?让学生将每段中与焦点无关的语句画去,看事情或问题是否说清楚了,还少哪些东西,该怎么补充。

学生尝试自评习作的过程是反思自己写的过程,有助于习作的有效性,其价值不在于评的结果如何。

3、师评自改。

三年级的学生初学修改习作,必须有个模仿学习的过程。因此教师可用具体文章作示范,进行分析指导。我们把学生的习作或教参中病文范例,借助投影,引导学生用规范的修改符号,进行修改示范。使他们在今后自己修改和互相批改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自评也需要教师示范引导。

在每一次的学生自改前,教师可以只作简单符号批示,大量的修改工作让学生自己完成。最重要的就是要教给学生自改方法: 换,就是更换题材(即:重做)。主要毛病是文不对题。删,就是对偏离主题的内容毫不吝啬地删掉。

调,就是对位置不当的某些段落和语句,进行合情合理的更位调整。

增,就是增补内容。: 一种是增补内容,使之充实、具体、生动;一种是上下文之间过渡词、句、段等内容,使之层次清晰,文气通达。

缩,就是对与中心关系不太紧密的部分进行压缩。

正,就是纠正语言错误,如错别字、错用标点、病句等等。

为了让学生从习作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对习作评价采用多种方法外,评价等级或分数也是动态的。修改前,略批,初次打等级或打分;修改后,精批,写出评点,再打一个分。学生从两次评价中,看到了自己修改习作的成就。经过这样几次的典型修改,学生就会摸索出修改习作的路数,随着年级的增高,修改要求也逐步提高。通过引导学生正确、高效的修改习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生生互评。小学生受年龄、思维水平的限制,认识能力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他们对自己的习作自我评价能力不强,但学生之间能力与认识水平的差异,却较容易发现同学习作中的优缺点。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开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生生互评活动,可以是同桌互评、可以小组互评。我们采取四人一组。要求学生看完自己组的两篇或三篇习作后说说哪一位同学的习作好,为什么好:哪个同学的习作不好,哪里还需要修改。大家讨论,畅所欲言,待意见明确后,互相执笔,评价同学的习作谋篇布局如何,遣词造句怎么样,使同组的其他同学得到教育,受到启发。

当学生习作完成后,要进入展示、交流的环节,学生来当评委,可采用比赛的方式进行。例:男女生互提优缺点。这不仅是评价的一种形式,更是一次合作学习的好机会。这一方法的运用,可谓一举多得。一是符合小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采用比赛的方式,满足了学生的竞争欲望,提高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二是培养了孩子的倾听能力。三是提高了孩子的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

5、师生共评。全班讲评,赏析性评价。教师对习作的集中点评是习作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讲评课上学生的作品已经出炉了,此时的方法点拨才是有的放矢,更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学生是宝贵的资源,而教师不但是资源的开发者,更是整合者。在师生互评的过程中,我们老师不是一味地放手,而需要适时地引导和点拨,及时捕捉具有代表性的素材,师生共同评议。当学生兴趣下降时,教师应该是点燃激情的一丝火花;当学生思维困惑时,教师应该是穿透云雾的一缕阳光;当学生争辩不下时,教师应该是成竹在胸的一位裁判。

6、面评面议。面改习作针对性强,便于因材施教,但它需要花费教师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不可能过多进行,有的放矢。一般对下列两种情况实行面改,一种是写得过差的习作,三言两语道不清,若让学生自改或互改,会一塌糊涂,这样会产生负面影响;另一种是写得好的习作,一是书面批改满足不了他们的要求,二是这种同学也要犯一些别人不易犯又不易察觉的毛病,必须当面指出。

7、家长参与。每学期我们要把学生的习作本,利用适当的时机,约请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习作进行一次评价。其目的不是需要家长如何指导孩子习作,而是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可谓一举多得。正因为家长的一次认真参与,往往拉近了家长与孩子的心,让家长更加了解孩子的方方面面,发现孩子一天天长大了,正如一位家长在孩子的习作本中写到:“孩子,你的理解让爸爸感动,也让爸爸感到骄傲,读了你的作文爸爸感到你真的长大了,„„”

8、旧作新看。我们在习作教学研讨过程中,一直倡导老师们引导学生学会“珍藏”自己的作品集(习作本),有的班级采用集中装订全班每次作文稿纸,设计封面成册的办法。随着年级的增长,回头看自己以前写过的习作,以现在的认识水平去欣赏自己以前写的习作。学生在看自己旧作时,惊喜地发现自己的习作水平提高了。就是同一个年级,看自己一两个月之前写的习作也会有新的认识。

在习作评价环节中我校的“多元参与,立体评阅”的方法,一是可以大大减轻教师教学负担,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其他指导活动上;二是利用学生交流沟通,合作学习,既展示了学生的个性,又激发了学生习作的主动性,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快速提高,更利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

四、“巧”创新,培养学生“习作成就感“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学习。” 成功的体验是兴趣的支柱。要提高小学习作教学效率和学生习作水平,就必须注重习作兴趣的激发和“习作成就”的培养,让学生获取“习作成就”的快乐。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尽可能地创造成功的机会,鼓励和帮助学生去获得成功的体验,用满意的效果去强化学习兴趣,要充分挖掘、捕捉每一个学生习作的成功点、闪光点。创新习作评价机制、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培养学生“习作成就“作为构建习作教学生态课堂的重要措施:

一是在班级内创设融洽而实效的评价环境,采用墙报、手抄报,鼓励学生编个人习作集、班级优秀习作集(解释----●),我校开设了“青青草阅读与习作欣赏”展示板等多种形式,为学生表现自己提供一切机会。这一层面动机的激发,其优点在于能面向班级或全校全体学生,作者和读者就在他们身边,使他们都享受到习作的乐趣,对学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二是为习作尖子的写作个性发展搭建更广阔的平台。我们的学校网站专门设置了“原创美文欣赏(教师)、青青草习作园地(学生)、班级博客链接、学生个人空间”等板块栏目,教师、学生或家长随时发布习作,与大家共享;指导他们积极参加各种习作竞赛(或征文等)。其意义不在于这些文章够不够发布水平,而在于发布作品者本身得到的成功的感受,更重要的是能使班里的全体学生,甚至全校学生都能看到希望,受到鼓舞,从而产生想写、写好的整体效应。

(反思:一些小学生作文写不好,但在个人空间里却可以海阔天空,尝试校园非主流小说—多集连载为什么? 郭敬明、韩寒的作品成为新时期青少年的最爱?——在我们平时的习作中越是一般孩子,是否存在“成就感情感缺失”?)

五、“巧”评分,使评价科学规范

每学期末,我们都要对学生的期末试卷习作进行打分评价,这个环节如何才能够更加科学规范呢?我们要遵循如下原则:

首先应“从题意出发” 从题意出发,即充分尊重命题意图,立足文题的内涵与外延,以文题的规定性克服阅卷中可能出现的随意性。

其次需“据标准入手”

习作试卷评分的科学规范,还体现在评分的标准上。习作试卷的评分应该按照评价的内容指标来进行。对此不妨参照高考习作的评分标准,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其中基础等级主要关注内容和表达。内容方面可以“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等为指标,表达方面可有“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体工整”等指标。发展等级可设“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等指标。这样综合评分,或许更公允、科学。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们的思维角度也要放开。习作水平的区分度应体现在思维品质、题意阐释、表达、结构、语言等方面,选材不应成为习作评分的主要考量对象。选材只要在题意范围之内,阅卷时就不应该在材料上吹毛求疵。习作评分时,应根据各项指标的达成情况,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第三要“着眼于发展”

期末习作测试评分,对过去的一个学期而言意味着某种终结,但在学生漫长的语文学习之路上,却又只是一个驿站而已。因此,期末习作评分在发挥其甄别作用的同时,不能忘记评价的发展功能,要“着眼于发展”。“着眼发展”的前提是“着力基础”。关注基础主要是对学生在习作中体现出的基本素养的重视,其中“文从字顺”是重要的指标。在此基础上,“着眼发展”就是要通过评价,进一步引导学生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鼓励他们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进行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为了达到评价更加准确,我们综合上述评价指标,一般采用先确定习作等级,然后再在相应的等级中划分分数值,可以减少评价分数误差。在小组互评方式中我们也可以设计具体的评价对照表。

●“着眼发展”才是我们 “巧”评价的主要目地,如何充分呵护学生的这种童真和对生活的热情,激励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善于表达。”才是我们的新课题。

●愿我们的作文教学用灿烂的阳光照耀学生,用清纯的雨露滋润学生,使学生在明媚的春光中盛开出多彩而绚丽的花朵。让学生用自己的灵感去感受世界,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愿我们的学生用好学校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带着对美好生活的想往,以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去体验生活,创造属于他们的美好未来。

附:科学老师教学片段:

教科学课即将一年,还从没感觉象今天这么高兴过。今天给五四班讲《溶洞里的钟乳石》,先让学生看美丽图片,感受溶洞的美丽,再提出问题:钟乳石是怎样形成的?接着做模拟实验,体会钟乳石的形成,最后得出钟乳石是怎样形成的结论。学生都听的很认真,从他们的笑容中能体会到他们对这节课的喜欢。最后有一个拓展,要求学生写一首小诗或短文,表达自己的感受。讲完要求,我让先学生想一想,能不能写出。也就有半分钟吧,学生丁亚彪举起了手。“哦,请你说。”“《石柱》 岩石(石柱)常被酸雨酸,落到地上慢慢散。一年只长一毫米,不知几年才长完。”“哇,太好了。你真聪明。我们为他鼓掌。”热烈的掌声响起,丁亚彪也美滋滋的坐下,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没想到学生们对这节课的内容理解的这么透彻,能把石柱的形成在短短的几秒就能表达出来,也没想到这节课是这样的成功。在他的带动下,又经我的进一步启发,又有几名学生作了出来。其中郭骁萌同学作的比较好“《溶洞奇观》:钟石好似水帘洞,历经千年才行成。酸雨浸蚀石成柱,滴水成花花有(无)情。” 真是让 我太高兴了,自认为这是从教科学以来最成功的一堂课。

受学生的影响,下课后我又作了两首,其一:高大雄伟一根柱,碳酸氢钙堆积物。一年只长一毫米,亿年长成一抱粗。其二:桂林山水甲天下,溶洞美景也不差。石笋石柱石钟乳,形态各异人人夸。课前还作了一首:走进洞中,奇石怪生。无人雕琢,自然形成。这随不叫诗,但它表达了一种感情,即对溶洞的赞美之情。(2010年04月19日)

作文:请你以“第一次”为话题,完成一手篇4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题目自拟。

本次作文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都能从平时的生活中有感而发。因此本次作文写起来得心应手。然而,我们也能从中发现了一些缺点:

1、审题不清,部分学生没有抓住题目,有些散乱,扣掉了一半的分。

2、事情经过含混不清,没有顺序,有的刚开了个头,就结束了。

3、缺乏真情实感。由于学生做事能力低,写起来就缺乏真实的情感。如,在学事情过程中遇到困难,怎么办呢,缺少心理活动描写,不能把情感蕴含在字里行间,只是在结尾表达一两句。

现在五年级的学生作文水平较低,表达能力差。就是学生们没有吃透课本,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能把读书和写作结合起来。我们任重而道远,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可是,应试教育又把我们的精力放在了做题上,人就是在矛盾中过日子呀!

第三篇:把作文评语磨成诱发学生的习作兴趣的利器

把作文评语磨成诱发学生的习作兴趣的利器

(作者梁连弟 江苏省灌云县伊山中心小学新村校区 邮编 222200)

作文评语是教师对学生作文从内容到形式的整体评价,是教师和学生在一篇作文层面的心灵沟通,也是教师对学生写作热情的呼唤。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习作水平的逐渐提高,与教师富有智慧的评语导向功能息息相关。因为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就是权威,老师的评价实际上就是对自己写作能力的权威评价。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权威性的评价往往是对一个人行为程度强弱的甄别。教师善于把握其有效功能,有利于学生保持浓厚的写作兴趣。

作为语文教师,怎样合理使用评语来诱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

一、作文评语要多用鼓励性字眼,少用批评责备的语言。

心理学研究证实,激励性的评价会调动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个体产生对此事更强烈的动机,把外在刺激内化成为个人的自觉的行为过程。

学生经过苦思冥想完成的一篇作文,应该总有一两处值得肯定的地方,教师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哪怕是发现一字、一词或一段写得精彩,要画上记号,当作学生的一点“成功”,进行评点,就大大赞赏,这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显得重要。一个语文教师必须在评语中贯彻鼓励性原则敢于鼓励、善于鼓励。茅盾上小学时,老师在他的《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论》的文末,写下这样的评语:“好笔力,好见地,读史有眼,立论有识,孺子可造!如竭力用功定成大器。”看着这样的夸奖评语文字,可以想象少年茅盾内心是如何激动,一定想争取下次再有继续展示的机会。对于那些让老师中意的学生作文,老师激励性的评语可这样表述:“一腔真情皆在篇首涌现,耐读!„„此外,刻画十分传神,令人拍案!”“文章写得很有灵气!”、“你的立意让我耳目一新”„„令让学生在写作中打到自己的价值,坚定写作的信心,为学生以后继续写作,继续提高注入活力。

就是对学生作文语句不通顺,错字多,有的作文甚至在内容上不符合要求的,也可以用委婉,富有感情的评语,感染他,激发他写好作文的上进心“你的某某科成绩很好,难道写作文就写不好吗?我相信,只要你肯用功,作文水平一定会提高甚至会有更大的提高。”“ ××,你的作文在大踏步前进!”“ ××,你很有写作才能!”„„一番鼓励,增强了学生写好作文的信心。对不尽人意的作文评语中。尽量回避“写得罗嗦像记流水帐”“写作能力太差”、“简直不动脑筋”„„这些充满寒意的评语,只令使学生积极性下降,兴趣索然,写作信心消失。总之,教师不必吝惜激励之辞,不必担心你的激励会捧杀学生,在评语中贯彻了“鼓励性原则”,少批评责备,学生就会从你的评语中看到自己的劳动和努力,从而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引发强烈的作文兴趣。

二、评语要多用具体指导的话语,少用套话、空话。

老师对学生作文所下的评语,除了善用激励性话语以外,还应循循善诱,跟踪学生的文章思路,把握学生作文中的得与失,具体表达出老师的甄别意图,老师欣赏什么,问题出在何处,都应明白无误,便于学生作后不断修改提高时的扬长避短。

学生的作文,特别是课堂作文,完美的必定很少,这犹如一块未琢的玉石,须老师的雕琢方能显出光彩,对于学生来讲,他们所需要的就是老师的具体指导的评估,任何抽象空泛的评语,只能使学生无所适从,茫然徘徊在原有水平上。如优作下的“语句通顺,中心明确,条理清楚„„”套话评语,问题作文下的“选材欠佳,叙事不具体、不生动。”“文章平淡无味”等等评语,学生读后不亲自去问老师,他是不太明白具体病灶在哪。如《爸爸(妈妈),我爱你》这篇作文,学生选材零乱,写不生动,老师评语中可建议为“选材应从母爱这个角度,写一两件母亲如何指导自己学习的事,或生活上照顾你冷暖的事例,那么,母亲的伟大可更具体”的评语。如此,学生就有可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所在,以后才会有的放矢地去学习

写作文的技法。

当然,抽象笼统的评语是易写的,而带有具体指导性的评语是费时费神的,但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这个角度来说,只有具体指导性的评语,才令使学生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改正。另外,作为语文老师,在给学生写具体评语时,应有一定的计划与系列,从语言到立意,从立意到选材,从选材到布局,分而治之,这令使学生作文稳步提高的。

三、评语要注意反馈的时效,减少师生观念认知的偏差

从作文评语从时间上看,教师可选择面批面论,让学生及时本次了解作文的得失,并反馈出自己的意见;也可以间隔一段时间写出评语,最好不超过一周,因为时间拖久了,会导致学生的敏感度降低,心里期待受冷落。

从知识水平和认知观念上讲,老师下的作文评语有的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成人的观念,容易拒孩子的认知和情感体验与习作之外,会造成压抑学生创作的表达欲望,可能会使儿童写作的幼苗才刚破土就被人为地践踏。所以教师批语之后应有学生的反馈。孩子有孩子的心声,他们是以纯洁、稚嫩的心灵去体验现实的生活。我们教师应当多听听孩子们的心声;分享他们的成功体验;接受他们真实质朴的建议;分担他们欲吐不快的忧愁。教师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解他们的好奇心,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及时让他们把自己的主观感受表达出来,如让学生在教师的批语之后写上自己的意见,做一个“我最喜欢老师的某句批语”的民意调查,让学生自行组织一个评语讨论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评价观点,归纳总结后再交给老师,也可以尝试让学生之间互相写评语等。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评判能力,更能有助于学生写作素质的提高。

我想只要我们努力去实践,善于运用轻松、平等、情真意切而又美妙的作文评语功效,能点燃孩子心中希望的火花,扶起一株株自信的幼苗,让每个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早日长成参天大树。我们的老师也不会觉得作文难教,作文教学就会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2004.08.27 作者

李志敏

《谈作文评语的作用》; 2.搜狗网站 2013.09.30 作者

梁祥明《浅谈作文评改中人文化评语》

第四篇:作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实现学生作文生活化、个性化?(四)

探索作文教学个性化 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一、课题的提出

“十一五”期间,我校承担了湖北省教研室基础教育重点课题“小学习作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任务,致力于“小学作文教学个性化与学生作文个性化”的探索与实践。确立这个课题,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和影响力稳步地向前推进,给我国的教育改革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也给小学作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思想、新的理念和新的要求。新课程要求改变作文教学的价值观,从人文分离走向人文合一;改变作文教学的本源观,从立意本源走向生活本源;改变作文教学的主体观,从教师中心走向学生主体;改变作文教学的评价观,从甄别选拔走向促进学生发展。这些观念的变化要求作文教学必须站在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发展的高度,运用开放的、多维的、创新的思维方式,探索新课程背景下作文教学的新思路。

2、小学作文教学要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文教学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要求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这些表述旗帜鲜明地要求作文教学要大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审视传统的作文教学,存在着许多弊端,作文异化为考试的工具,作文教学“概念化”、“程序化”、“命题化”。学生作文说假话,虚张声势;说大话,不着边际;说空话,向壁虚造;说套话,人云亦云,更为普遍的是大量抄袭,全是“别人的话”,作文缺乏新意,个性和特色,背离了习作的自由表达与真情交流这一本真。作文教学不仅没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反而泯灭了学生的个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如何克服传统作文教学的弊端,让作文教学有情趣、有灵气、有个性,让学生在经历愉悦、积极、向往的习作过程中,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提高。这是当前作文教学改革的迫切要求,也是作文教学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3、以作文课题研究为突破口推进学校特色建设

我校提出了“科研兴校”的办学思想,群众性的教科研工作悄然兴起。如何把教育科研做大做强,真正形成科研特色,促进学校持续和谐发展?我们不失时机地抓住了“小学习作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这一课题,运用课题的导向和引领作用,推进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个性发展。故此,提出这一课题,既是为了探索新时期作文教学的途径和方法,更是为了实现科研强校的长远目标。

二、课题内涵的界定

我校确立的子课题“小学作文教学个性化与学生作文个性化”,其内涵我们作了如下阐释:

1、个性是指人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个体倾向性和个体心理特征。强调个性发展,注重个性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趋势。学生的习作过程是学生个性学习和创造活动的过程,是极具个性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2、子课题“小学作文教学个性化和学生作文个性化”中的“个性化”是课题研究核心,是作文教学研究追求的目标和方向。“个性化”涵盖两个层面:其一,作文个性化,就是学生能自主地写作,写真实的文章,写出的文章有所创新。“需要”、“自主”、“真实”、“创新”是作文个性化的基本内涵。其二,作文教学的个性化,是指作文教学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而建构的一整套符合学生特点和学科教学规律的,并能在习作活动中充分展现的作文教学系统。

3、作文个性化,无论是教师的作文教学,还是学生的习作,都应从非个性色彩的模式化向个性色彩的个体化、多元化转化。

4、作文个性化,不是一种教学方法,也不是一种教学模式,而是一种教学思想,是个性化教学理念在语文教育中通过写作介质的反映。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在个性化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通过研究,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意识和个性表达的作文教学新观点、新理念。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注重实践探索,使教师的作文教学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以教师的个性化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化习作和个性化人格的发展。具体目标是:

1、教师发展目标:①通过学习研究,基本熟悉现代作文教学理论,丰富和发展个性化教育理论,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②转变作文教学观念,树立全新的作文教学观;③形成具有个性特征的作文教学、作文评价能力;④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交流合作能力,总结提炼研究成果的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学生发展目标:①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学生能运用个性化的语言,使用个性化的表现手法,反映个性化的生活经历,表达真情实感。②培养学生个性化人格,指导和培养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做真人。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乐于创造、善于表达自己独特的思想情感。

(二)研究内容

1、个性化作文教学理论研究。主要探索在个性教育思想指导下,习作与发展语言,习作与发展思维,习作与做人等诸方面的关系。

2、个性化作文教学内容及实施策略研究。主要探索作文教学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3、个性化作文评价研究。主要探索学生作文个性化评价的一般途径与特殊规律,构建个性化作文评价体系。

四、课题的实施

我校自2006年9月开题以来,有计划、有步骤、扎扎实实地开展课题研究。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坚持不懈地抓教师的理论学习和观念更新,用学习引领研究;我们注重实验流程的精心设计、系统运作与有效调控,用科学的管理规范研究;我们强化实验活动的指导、总结与反馈,用评价激励研究,做到了理论学习制度化,实施方案大纲化,实验管理规范化,实施活动精细化,实验总结成果化。

1、系统开展理论学习

课题研究离不开理论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伽达默尔说过:“理论的幸福是人类生活的最高形式,一切实践的最终意义就是超越实践本身。”可见,系统抓好教师的理论学习对于开展课题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校在小学作文研究过程中,坚持用学习引领研究,不仅在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抓好教师的理论学习,而且把学习贯穿到研究的全过程,运用各种有效方法增强学习效果,提升教师的习作理论素养。

一是制度规引。学校要求每个实验教师每周学习2小时,每月举行一次学习交流会,每学期要写2万字的学习笔记,把学习体会、感悟作为检查学习效果的重要内容,定期进行考核、评价、奖励,提高教师学习积极性。

二是问题导向。为了避免理论学习的低效和泛化,教科室拟订了习作理论学习指导提纲:①新课程标准对习作教学改革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我们应该确立哪些习作教学理念?②我国作文教学流派纷呈,有重视“模仿”的,有重视“思维”的,有重视“过程”的,有重视“兴趣”的,呈现出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风格,我们从中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③近些年来涌现出一批习作教学实验,如“情境作文”、“素描作文”、“快乐作文”、“新概念作文”、“生活作文”等等,这些实验的立足点在哪里?价值取向如何?有什么借鉴作用?④个性化作文的理论基础、研究价值在哪里?研究现状如何?有什么新的突破口?通过问题引领,教师学习有目标、有方向、有深度和效果。

三是交流分享。我校围绕课题经常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四年来,先后围绕“新课程呼唤作文教学改革”、“当代作文教学流派与风格”、“生活作文、情境作文等教改实验的启示”,“个性化作文教学与学生个性化发展”,“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于永正、贾志敏等作文教学艺术”等15个专题,举办了40场理论研讨会、学习交流会。许多教师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探索名家的思想、名师的风格,不仅展示了自己学习的收获,更重要的促进了教师之间思想的交流、观念的碰撞和智慧的启迪,促进了学习内化,为作文教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反复修改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是对课题研究的具体程序和操作方式的规划,是进行课题研究的一份蓝图。过去我们对实验方案存在着两种片面的认识:一是认为方案只是一种形式,二是认为方案形成之后再不需要修改。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方案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研究的实际不断地修订和完善,使其更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在习作教学研究中,我校对实验方案进行了几次修改。第一稿比较简单、抽象,基本上按总方案“照搬”下来。我们在操作过程觉得过于概括、缺乏逻辑性、系列性等问题。第二稿在内容系列化、操作具体化等方面进行了修改,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我们又发现项目梯度欠明确,过分具体的操作规定束缚了教师的创造性。第三稿在结构上纵横有序,横向考虑到不同年级的不同习作目标、要求,纵向分为兴趣培养,生活语言积累、语言表达,创新思维和习作评价等五个方面,在语言表达上较为准确、规范,研究的内容和操作手段更符合实际。

3、科学管理实验流程

我校作文课题研究历时四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6年9月到2007年9月为课题准备阶段;第二阶段从2007年9月到2010年7月为课题实施阶段;第三阶段为2010年7月到2011年2月为课题结题阶段。我们根据每一阶段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确定不同的研究重点,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落实到每一个学期之中,实现对研究过程的有效调控。

我们把管理的着力点放在一个“导”字上。一是导方向。教科室拟订了《小学作文课题研究提要》,提出了每一阶段研究的重点:第一阶段重点是理论探索,引导教师学什么;第二阶段重点研究作文教学实施策略,引导教师做什么;第三阶段重点研究作文教学评价,引导教师评什么。二是导方法。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缺少的不是激情,而是方法。为此,我们每个学期举办一二次方法培训,把文献法、案例研究法、课堂观察法等方法,通过具体的研究情境引导教师学习、领会、运用。三是导流程。教科室设计了“习作研究流程图”:期初,实验教师拟订本学期的个人研究计划;期中主讲一节作文研讨课,撰写一篇教学论文;期末整理论文、个案和学生的优秀习作,写好研究总结。流程设计明晰了思路,使研究方案落到实处。四是导创新。课题研究重在改革与创新,创新是课题研究的灵魂。我校在课题指导与评价上始终以“创新精神和创新作法”为核心点,不断地激发教师提出新观点,研究新思路,探索新举措。如“个性化的作文指导影响学生个性化习作”、“学生习作个性化不等于语言表达的标新立异”、“想象一拖三”等都是教师在研究过程中提出的新观点和新作法,深受专家、老师们的赞许。

4、精心设计研究活动

教科研活动是课题研究的载体,是教师研究的平台。我校在习作研究的过程中,精心设计研讨活动,让每一次活动成为教师研究交流、展示的崭新舞台,让教师在活动中受到思想的启迪,情感的激发和智慧的分享。几年来,我校运用策划的理念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活动。

作文教学思想漫谈——从名家的教育思想和新课程作文教学理念中选取话题,引导教师个性化地解读。如《话说“生活即作文”》、《漫谈“作文就是用笔写话”》《摭谈“人文合一”》等等,通过策划“沙龙式”的交流活动,促进教师比较全面、深刻地领悟作文教学思想观念。

个性化作文教学擂台赛——每学期组织一次作文教学竞赛活动,以“真实”、“需要”、“自主”、“创新”等方面选择不同的研究点进行个人探索、集体研讨、合作攻关。四年来,实验教师推出了50节特色鲜明的作文指导课,给作文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十分钟作文指导大比拼——让教师自主选择一个切入点,或记叙、或描写、或选材、或表达等等,对学生进行十分钟指导,让学生迅速掌握小窍门。很多教师匠心独运,巧妙的指导让学生“茅塞顿开”,真有点“立竿见影”之功效。这样的活动设计富有挑战性,增强了作文教学研究的创新性和实效性。

给“差”作文写个好评语——从不同的年级选择一些大家认为很“差”的作文,组织教师开展评语大赛,要求评出“亮点”。这样的活动设计,引导教师对学生作文进行恰当定位,从“差作文”的背后发现真的一面,好的一面,促进了作文评价观念的转变。

我校除了设计这些特色的研究活动之外,还定期开展 “作文教学设计大赛”、“作文教学论文大赛”、“小作家评选活动”、“学生现场作文竞赛”,每次活动有方案,有过程记载,有总结评价,扎扎实实、卓有成效。

5、建立完善保障机制

为了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我校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保障机制。一是制订了实验教师“十个一”考评办法,对教师的研究计划与总结,过程与方法,态度与效果进行量化评估和定性描述。每学期评出优秀实验教师,给予奖励。二是拓宽学习交流渠道,一方面有计划地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各级各地学习研讨活动,另一方面,聘请专家、教授来校指导。几年来,我们先后聘请了王坤庆、周崇波、林永红等8名专家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给教师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力量源泉。三是营造了浓厚的科研氛围,学校开辟“科研园地”,创办《科研之窗》,树立“科研标兵”,教师以研究为荣,以研究为乐,形成了生机勃勃教科研局面。

五、课题研究成果

经过四年的探索和实践,我校在习作课题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更新了习作教学观念

1、树立了“为做人而作文”的教学理念,把作文教学的过程与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升华学生的思想境界,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有机地结合起来。

2、树立了“生活即作文”的理念。作文教学要教给学生认识生活、理解生活,表达对生活的认识上来,注重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选取素材,提倡学生写生活的真实,鼓励学生自主表达自己熟悉的生活。

3、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在作文教学中,要把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把着力点放在开阔作文思路和学生自由表达上,要抓住选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习作实践中提高习作能力,提高学生表达生活、思想、情感的能力。

4、深化了作文教学个性化的认识。

教师要关注学生个性的内在精神架构,关注学生个体思想人格的塑造与提升,关注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关注学生内心的认知和情感的需要,关注学生的思维、想象、灵性、悟性的激活,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作文个性化,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二)探索了个性化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经过四年的实验研究,我校教师不断地改进作文教学实践,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策略。

1、多种方法培养习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如何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我们在实践中总结探索了3条有效途径:其一,降低习作要求,让学生感到作文和读书、游戏一样,是自然而然的事,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导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表达就怎么表达,在“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环境中自主习作;其二,由说到写,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在说写的结合上捕捉“习作点”,培植自信心。其三,唤起需要,激发兴趣。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精心创设各种情境,寓习作于活动之中,淡化“指令式”作文,让学生感到习作是自我表达与交流的需要,不断引发习作冲动和表达的欲望。我们总结的《习作兴趣培养20例》深受领导专家的好评。

2、多种途径丰富学生的积累

积累是作文的源头活水。积累要从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两个方面下功夫。首先要在生活积累上下功夫,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培养敏锐的感知力,逐步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同时,要引导学生到生活实践中去,让他们去春游、去踏青、去参观、去访问,不断地丰富学生的生活感受。我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每月坚持开展一次实践活动,如到父母单位采访,到街上为行人擦皮鞋,消除街头小广告,春节期间免费写春联等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习作素材,而且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生活感悟。学生把这些活动写进作文中去,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其次要在语言积累上下功夫,让学生从繁重的作业负担中解放出来,有时间读书、读好书,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文化积淀。在实践中,我们坚持每天读10分钟报纸,背一句名言警句,每周背一首古诗,推荐100本优秀的少儿读物,鼓励学生写日记,教会学生“摘录”,训练学生网上浏览,凡是学生喜欢且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东西,鼓励他们用最省时省力的办法把它“摘”下事,“记”下来。学生写生活感悟,一句话、一段话都行,只要是有感而发、只要是自己的独特见解。长期的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丰富了知识生活储备,发展了学生的感悟能力。我校很多学生能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在习作中闪烁着许多思想的光芒。

3、多层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文是思维成果的展示。作文的个性化首先是思维的个性化。创新性思维能力是思维个性化的根本特征。激活创新性思维是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关键。在研究中,我们实现了“两个突破”:一是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上实现了新的突破。我们通过开拓学生的视野,唤起想象;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活跃想象;引导学生纵向、逆向思维,锻炼想象,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在教学中,我们指导学生写科幻故事,写童话、听音像编故事,看图作文,写假像中的事物,形成了想象作文系列。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在习作的天地自由驰骋。如韩强同学写的《火星的一天》写得神秘莫测,刘潇的《老鼠与铅笔》写得惟妙惟肖,我校每个学期编辑的学生想象作文集越来越多、越来越厚。

二是在培养学生创新上实现了新的突破。我们通过命题的创新训练,语言的创新指导,表达的创新引路,指导学生写出了一篇篇富有新意的佳作。我校学生参加的创新作文大赛,屡次夺冠。

4、多种形式促进学生自主习作

鼓励学生自主习作是个性化作文教学的重要策略。在实践中,我们做到三点:一是少写命题作文,提倡自主拟题,二是命题多样化,多出几个题目让学生选择,或者是给一个范围,给一个提示,拓宽习作的思路,拓展习作内容,让学生有自由发挥的空间。三是注重个性化指导,对不同个性、不同层次学生不同内容的习作,给予个别化指导,提高学生自主习作的能力。

(三)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习作教学风格 我校实验教师在课题研究的几年中,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大胆改革、勇于创新,不断地吸纳新的教学思想,不断地探索习作教学的新策略。他们在实践中探索、思考、总结、提升,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作文教学风格。

1、以朱莉老师为代表的“情感作文教学”。

情感是兴趣、意志、意识以及许多非智力因素的综合。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从事某一活动时,情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情感是作文达成的重要变量,是教师教学活的元素,也是学生作文的原动力。如果老师在作文教学投入情感的力量,那将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基于这样的认识和思考,我校朱莉老师充分发挥自身的情感优势,在习作教学时尝试情感教学,把调动、激起学生的情感放在首位,尝试“随时捕捉情感刺激点,通过以情激趣、以情激思、以情激情”的基本策略唤起学生作文的情感。她讲了很多节作文指导示范课,她在教学中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像一幕幕个性鲜明的情感剧,把作文指导课演绎得栩栩如生。她的“代表作”有:《编童话故事》、《一件快乐的事》、《一件烦恼的事》。

2、以王浩林老师为代表的“情境作文教学”

情境作文教学就是教师创设一个情境,如形象情境、角色情境、事实情境、正反情境以及供学生猜想、联想、辩疑的情境,以情境创设为驱动,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想象能力,进而达到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习作能力。列尔涅尔指出“如果没有对学生施以情感上的影响,没有激起学生最起码的学习动机,那么教孩子是不可能的。”创设作文教学情境,使学生处于“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真正进入习作活动中,并激起强烈的表达欲望,使习作成为自主的行为。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校以王浩林为代表的青年教师以“情境创设”为突破口,探索有自己个性的情境作文教学。王浩林老师有很强的表现力和灵敏的反应力,所以他总能创设一种“魔力般”的情境,以展开他的习作指导。在实践中,他探索出“设境、入境、出境、复境”习作教学“四部曲”。在“设境”上,他能让学生置身其中,心往神驰,心情激动,灵感来潮。在“入境”上,他善于调动学生思维,运用多种策略激发学生联想、想象、连缀成文。“设境”“入境”之功极具个性与特色。他的“代表作”有:《一份厚礼》、《吹泡泡》。

3、以钱玉珍老师为代表的“自主作文教学”

新课标强调作文教学要激发学生作文的内部动机,激发学生写话、习作的兴趣,鼓励自由表达、自主写作。如何实现学生自主习作?我校以钱玉珍老师为代表的课题实验教师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在钱老师的带领下,他们从克服学生习作心理障碍入手,变作文为阅读的延伸,把目光投向自然,投向社会,捕捉习作素材。运用讨论交流的方法,让学生自主交流习作素材。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个别化的指导,引导学生自主表达,尊重学生的差异,引导学生自主批改,构建了“自主作文三部曲”。钱老师的“代表作”有:《听音响编故事》、《假如我会克隆》、《街上见闻》。

(四)构建了多元化习作评价体系

我校在课题实验中把作文教学评价研究作为一个重要内容,以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为目标,探索作文教学以及学生个性化作文评价的方式方法。

对教师习作教学评价主要以是否落实新课程理念,是否体现个性化作文教学理念为导向,评价教师是否尊重学生的个性,是否注意引导学生从真实的生活需要出发,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技能来看,评价教师指导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个性表达,教学语言是否体现了启发性和激励性。从学生学习效果来看,主要从学生的兴趣、选材、构思、情感及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评价,参见下面的评价表

作文个性化教学评价表 讲课教师

班级

指导内容

等 级 评价项目 项目评价要点 A B C 教师的 个性化教学

1、尊重信任学生,师生关系平等和谐

2、关注表达需要,激发表达欲望

3、组织学习活动多元化、自主化、个性化

4、语言富有感染力和启发性,鼓励个性化表达

学生的 个性化表达

1、选材独特有个性

2、构思新巧有个性

3、情感真挚有个性

4、语言生动有个性

学生个性化作文评价要体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和评价标准的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就是做到作文评改由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自评、互评、当场点评、习作展示、竞赛评比相结合,充分发挥评价主体的积极作用。“评价内容多元化”就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评价。例如,评写作文态度,要看学生是否做到习作态度认真、积极、按时完成习作、书写工整。又如,评情感,主要评价学生是否体验到习作的快乐,乐意写作,写完后乐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感受,沟通见解。“评价标准多元化”就是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习作提出不同的评分标准,有的作文尽管质量不高,但是有进步,同样可评上好的等次。在评价操作上,采取“等级加评语”、“等级加符号”、“等级加图画”等富有个性的方法,让学生受到启发和鼓励。

(五)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经过四年的努力,我校在作文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既有教学理论、观念上的创新,又有实践操作上的突破。除了这些“内隐”的成果外,还有许多“外显”的成果。四年来,教师的优秀作文课、优秀习作论文、优秀习作案例、学生的获奖的作文、发表的作文,累计达1860人次,其中教师获奖130人次,省级以上12人次。王继红老师的论文《引导学生搭建好习作的三大支柱》获国家级一等奖。王浩林的优质课《一份厚礼》获省级二等奖,钱玉珍等老师的20多篇论文在《个性化作文通讯》等刊物上发表。学生在《个性化作文》等刊物发表作文52篇,学生参加“创新作文大赛”、“天地杯”作文竞赛,屡创佳绩。学校编辑的学生个性化作文集达30本。

六、问题与思考

1、通过实验研究,我们感到学生作文能力明显提高,但是发展不平衡,仍然存在部分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和怕作文的现象。因此,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进一步加大力度,关注全体,促进学生更快更好地发展。

2、实验过程比较扎实,但实验环节上出现“重复”和“断裂”现象。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要整体设计,系统运作,达到全程优化。

3、对教师习作教学和学生作文评价还不够完善,个性化显现不明,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探索。

课题的结题只是一个阶段总结。结题不等于研究的结束,小学习作研究之路还很长很长。因此,我们要以此为基点,用研究的意识、创新的精神去做更深入的研究,在习作改革的天地里谱写新的篇章。

第五篇:浅淡农村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

浅淡农村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

中生面对分值呈现上升趋势的高考作文,什么样的写作训练是有效的?我们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前初学习负担重,生活层面单调,视野相对较窄,不少农村学生对作文深感头痛,搜肠刮肚,总觉得无话可说,怕写厌写,作文兴趣索然。在当前的作文教学理念中,如何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对提高作文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很有实践意义的。通过自己近十年的教学实践,初步总结了一些激发兴趣的方法,与广大同仁共勉。

一、课前五分钟说话训练,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先导,书面语言是口头语言的发展和提高。叶圣陶先生说得好:作文就是写话,就是写下自己要说的话。训练学生作文,必重于倾吐他们的生活积蓄。初中生自我表现欲和求知欲十分强烈,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和心境,让其充分表现自己,尽情倾吐自己。利用每天课前时间,坚持鼓励主动、全员参与的原则,按学号要求学生轮流演讲,讲故事,介绍一本书,评价一个人或一件事,谈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等。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学生作文的好素材,能逐步消除学生的作文畏难情绪。

二、开辟第二课堂,充分调动写作积极性

1、坚持让学生写日记和随笔。让学生保留一块属于自己和小天地,放开思想缰绳,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有利于培

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联想能力,同时也为作文积累了大量的素材。

2、开展阅读课,拓宽知识面。利用阅览室这个阵地,使学生接受文字熏陶,提高审美情趣。注重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方法的指导,组织学生把摘抄下来的内容和自己的读书感受,分类整理,定期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培养动手实践能力。组织开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让学生编故事、写演讲稿等,感受作文和生活的密切关系。组织学生自办手抄报等,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三、教师榜样示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教师热爱写作,文学素养深厚,治学严谨,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每次作文教师可先写“下水作文”让学生展开评议,也可和学生作文比一比,这样就会产生轰动效应和榜样力量,写作欲望会经久不衰。另外,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努力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肯定其点滴进步,积极指导学生撰稿投稿,使学生视作文为乐事,从中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作文教学也是如此。提倡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写作素质,使学生掌握写作的方法技巧,达到自己能作文的境界,这当然要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学生有了兴趣才能提高写作水平,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下载巧评学生作文  呵护习作兴趣 晏先文(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巧评学生作文 呵护习作兴趣 晏先文(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