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新闻媒体对电影的宣传报道2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浅析新闻媒体对电影的宣传报道
学院: 文史学院
班级: 07级新闻一班
姓名: 李 兆 森
指导教师: 王广飞 职称: 副研究员
完成日期: 2011 年 5 月 17 日
浅析新闻媒体对电影的宣传报道
摘要:随着电影产业的发展,新闻媒体在电影宣传中占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本文分析了新闻媒体宣传电影常用的传统媒体、新兴媒体两种媒体类型。新闻媒体对电影宣传在拍摄前期造势,中期揭秘,同期发行,后期扩大宣传以及新兴媒体侧面宣传等几种常用手段。新闻媒体对电影宣传应遵循的原则,要求新闻媒体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独立宣传以免成为电影宣传的工具,承担应有的社会道德责任。电影宣传中新闻点的选择,可以在电影定位和精神文化内涵、电影表现的意义、导演演员阵容及观众特定人群中选择。
关键词:电影宣传; 新闻媒体 ; 新闻点
目录
一、新闻媒体宣传电影的媒体类型.....................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传统媒体的宣传.........................................................................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新兴媒体的宣传...................................................................................................................2
二、新闻媒体宣传电影的手段与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新闻媒体宣传电影的手段
„„„„„„„„„„„„„„„„„„„„„ 3
1.新闻媒体在电影拍摄前期的造势宣传.....................................错误!未定义书签。2.新闻媒体在电影拍摄期间的揭秘宣传.....................................错误!未定义书签。3.新闻媒体与影片发行同期的炒作宣传.......................................................................3 4.新闻媒体与影片发行后期的扩大宣传.....................................错误!未定义书签。5.新兴媒体对电影的侧面宣传.....................................................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新闻媒体宣传电影的原则................................................................................................4
1.电影的宣传必须以事实为依据来进行宣传...............................................................4 2.新闻媒体不应该成为影片宣传炒作的工具................................................................4 3.新闻媒体对影片的报道要注重电影本身的社会公德责任感的承担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新闻媒体宣传电影时新闻点的选择.............................................................................5
(一)影片的定位和核心精神文化内涵...............................................................................5
(二)影片所表现的意义和作用.........................................................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导演和演员阵容的宣传...............................................................................................6
(四)特殊人群的宣传...........................................................................................................6
结束语.............................................................................................................................................7 参考文献........................................................................................................................................7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中国电影产业从无到有,从模仿到创造,发展壮大到今天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无数电影行业前辈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但新闻媒体作为电影宣传的媒介,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下,我国的电影产业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其中还存在着很多需要改进和更新之处。目前仅仅靠一些影评和观众是不够的,新闻媒体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必须发挥其各方面的优势,与电影产业各部门通力合作,逐步完善我国的电影产业,并参与到国际竞争中来。
一部电影由开拍到推向市场,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其中要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各种宣传手段是相当巨大的。现在的电影与早期的有所不同,私人投资电影将电影与个人收益,电影与票房相联系,这使得很多电影宣传变得尤为重要。曾经的“酒香不怕巷子深”变为今天的“'酒香也怕巷子深”。各种类型电影的出炉使得观众选择性变得更加多元化,电影宣传也就成为了一部电影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
新闻媒体宣传电影的种类是多样的,但常用宣传媒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类型:
一、新闻媒体宣传电影的媒体类型
(一)传统媒体的宣传:
1.报纸:包括都市类报纸,生活类报纸,行业性报纸等。这些报纸一般在某些版面刊登一些电影的相关信息,如电影梗概、导演、演员阵容,或是与某部电影相关的影评,观众对电影的看法意见等等。这些内容一般都是由报社的记者搜集信息编写而成,其中既有丰富版面吸引读者兴趣的意思,也有帮电影宣传造势的意味。一般某部电影首映都会召开新闻发布会,报社记者大都会参与采访。电影与报纸互相合作,各取所需,优势互补,达到彼此的目的。
2,电影刊物:包括电影杂志,影片特刊、影评、电影画刊等一些电影内部刊物,它主要是介绍导演,演员阵容,获奖详情,影片主题,影片内容梗概,获奖详情等有关影片的资料,让观众先一步了解影片,诱发观众的兴趣。一般通过内部派送,个人订阅,书店出售以及街头散发等多种手段传达到观众手中。这些刊物一般具有数量大、传播渠道广、影响范围大等特点,通过设计师对背景图形,文字处理的加工提炼往往起到“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效果,对电影起到有效的宣传效果。
3.广播:这是早期出现的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传送信息的大众传播媒介,它在早期对电影的宣传作用是最为巨大的。在早些时期,由于交通技术的落后人们信
息的交流沟通有很大一部分依赖于广播。新电影的出现除依靠在一些发达地区传播外,广播由于其受众年龄大小、文化程度高低限制较低,广播适合所有的人,人们可以依此获得一些时事新闻。电影正是借助其这一点,在社会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段得群体中进行宣传,使其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到世界各地。
4.电视:这是近30年在我国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媒体,由于其无可比拟的优势现已深入千家万户。它最早出现在我国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后经过在八十年代在我国开始发展起来,现在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已经深入我国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接收信息的一个重要平台。电影在电视节目中占一个重要位置,二者之间的相互宣传主要体现在影视频道,新闻栏目之中。观众通过电视接收有关电影的信息,满足自身对电影的需求。
(二)新兴媒体的宣传:
1.网站:网站是一种新兴媒体,它在九十年代随着电脑的普及而在全国开展起来。指“在互联网上,根据一定的规则,使用HTML等语言制作的用于展示特定内容的相关网页的集合。[1]”它包括门户新闻网站,娱乐网站,电影电视剧网站等等。人们可以通过网页浏览器来访问网站,从而获取自己需求的相关信息。电影可以通过网络的新闻版块进行宣传,也可以通过一些影视软件来播放电影,增加了电影的流通范围。如今电影与网络已经彼此联系,互相补充,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2.BBS论坛:是“电子公告板”的英文缩写,在国内一般成为网络论坛,是“Internet上的一种电子信息服务系统,它提供一块公共电子白板,每个用户都可以在上面书写,可发布信息或提出看法。它是一种交互性强,内容丰富而及时的电子信息服务系统。[2]”它一出现就受到广大网民的追捧,数以百万的网民注册账号,成为广大水军的一份子。每一部电影的出现,都会受广大网民的评议,各个阶层各个年龄不同的网民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电影也因此成为人们热议的主题,也逐渐在社会中流传开来,从而影响深入人们的心中。
3.手机媒体:是“以手机视听为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体,[3]。”随着手机制造技术功能的不断完善,出现了手机报、手机广播、手机电视,手机网站,手机播客等众多媒体,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由于其受众范围广,使用便捷,功能强大,技术先进的特点,甚至被人们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而人们可以利用手机来查阅某部电影的有关信息,可以对参与电影的评价,甚至 2 可以通过手机观看电影,而一部新电影的相关信息也可以通过电影商和通讯公司的合作向广大手机用户传送。手机媒体和电影互相合作,共同推进彼此的进步!
二、新闻媒体宣传电影的手段与原则
(一)新闻媒体宣传电影的手段:
无论是电影投资还是电影发行获得票房,都离不开媒体的宣传。从最早的口口宣传到如今的多种媒体齐下,电影行业与新闻传播媒体行业双方各取优势,互相合作,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绝伦的电影时代。其中针对电影宣传,一般采取以下几种手段:
1.新闻媒体在电影拍摄前期的造势宣传
任何一部电影的宣传,都是在拍摄之初就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造势宣传。从最初的与影片作者签约,改编剧本,寻找投资人以及选定演员,每一个过程的运行都是一次大型的宣传报道,会在第一时间激发观众的好奇心,为影片作了初期的宣传,同时也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为影片拍摄的顺利进行创造更加优秀的条件。例如2010年张艺谋主导的《山楂树之恋》还未开拍关于演员的选秀便在国内传的沸沸扬扬,一时间引起广大影迷的不断猜测,为影片造出很大声势,在全国范围内激起极大地反响。
2.新闻媒体在电影拍摄期间的揭秘宣传
在影片拍摄期间,新闻媒体就开始对影片进行初期的炒作宣传,选取关于影片拍摄的有价值的消息,全程跟踪报道影片拍摄过程。同时深入挖掘与影片相关信息从不同角度进行宣传报道,如影片主人公的原型,影片作者的访谈,导演对演员的评价以及同类型影片的比较等相关信息,吸引观众的眼球,提高影片的知名度。如2001年开始逐步上映《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在拍摄过程中英国各大媒体就全程跟踪报道影片拍摄情况,对演员的情况也时有爆料,引起全球哈迷的广泛关注。
3.新闻媒体与影片发行同期的炒作宣传
影片拍摄结束时期即将上映时期是电影宣传大力发展的时期。各新闻媒体大都承印电影海报,既可用于各大影院的张贴宣传,也可用在报纸杂志上刊登,借报纸的发行渠道来大力宣传。同时各大新闻媒体也会刊登知名影视专家学者的影评,关于影片题材、内容梗概、影片构思等方面的介绍。同时广播电视等媒体也借助其相关频道发布影片的相关信息,为影片宣传作出巨大贡献。在影片首映当天召开新闻发布会,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联合宣传,导演、3 演员到场并举办晚会,邀请其它知名影星捧场,增强影片的宣传效果,增加其“煽惑力”。
4.新闻媒体与影片发行后期的扩大宣传
在影片上映一段时间后,新闻媒体记者搜集影片在全国各地乃至国外的卖座、票房、等等相关信息,以数据、表格等形式进行来实例说明影片的发行情况,对以客观事实来吸引观众的眼球,增加影片的说服力。同时影片演员也可赴各大城市进行宣传造势,与影迷面对面交流,为影片造势宣传,新闻媒体从演员、观众以及社会人士的反响,影片获奖情况的等不同角度进行跟踪采访报道,扩大影片的知名度。
5.新兴媒体对电影的侧面宣传
在影片发行的同时,电影公司与各类知名网站联合,在各网站添加影片广告、影片在线观看链接点,雇佣网络水军在一些知名论坛发表影片评论炒作,引导网民观看影片。同时可以开发与影片同名的相关游戏,玩具、道具服装等电影产品投入市场,与各大通讯公司联合向广大影迷群发影片相关信息,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影片的认识。
(二)、新闻媒体宣传电影的原则
但是对于电影的宣传,新闻媒体也应当有自己的原则,不可丧失新闻工作本身的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电影的宣传必须以事实为依据来进行宣传
电影无论怎样的宣传,最终是要推向市场,与广大观众见面的。因此新闻媒体对电影的宣传要对电影的报道要“有冷静的头脑,实事求是的报道电影的真实内容,还原新闻的的真实,以真实的情感打动观众的心灵。[4]”否则一旦出现扭曲事实赚取噱头的现象不仅仅是新闻媒体本身要遭受观众的质疑,电影本身也会引起观众的反感,引起电影宣传的反效果,带来极为严重的社会影响。2.新闻媒体不应该成为影片宣传炒作的工具
新闻媒体是一个传播信息、为社会公众服务、进行舆论监督和社会宣传的社会职能部门,不是单纯为某一行业某一部分人群服务的。无论对电影进行怎样的报道,都需要从影片自身出发,注重新闻本身的文化特性,宣扬影片的文化内涵,给读者以健康、积极向上的艺术追求。社会公众之所以通过新闻媒体获得信息,其最初是出于对媒体报道权威性的信任。如果报道长期失真或粗制滥造一些低级无聊信息,除引发读者对影片的失望感外,也会对媒体产生质疑与不信任。这不 4 仅仅是对电影宣传的失败,也是新闻媒体本身工作的失败。长期如此新闻媒体本身也失去读者,丧失了生存的根本,没有了继续存在的必要。3.新闻媒体对影片的报道要注重电影本身的社会公德责任感的承担
电影本身就担负着宣传社会道德的责任,如果媒体在宣传中以一些与电影本身宣传无关的露点暴力黄色信息进行大肆渲染造势,把民众的关注点带到一种没有社会公德责任感的时候,导致民众在观看影片时太多关注影片宣传的宣传造势的一部分,而忽略了电影本身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使电影本身失去了本身制作意义,也给社会带来了极强的负面影响。长期以往电影和新闻媒体将成为社会公众抵制的对象,严重即可能被国家相关部门所取缔。
三、新闻媒体宣传电影时新闻点的选择
电影宣传是当代电影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些大制作成本的电影只有通过各个方面的专业宣传才能获得较高的收益,从而方便下一部电影的制作;而小成本的电影也同样需要新宣传来让观众产生足够的兴趣,发现自己的存在并获得他们的认可。[5]”在电影的宣传中,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是一种低成本高回报的宣传方式,占重要的一部分。电影宣传与新闻媒体报道的结合,不仅仅是一种新闻宣传,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播。但是,目前新闻媒体对电影的宣传还习惯性的停留在对电影中某一现象或具体某一步电影的评价分析,甚至是对影视明星私密的探究。虽然引起了观众的兴趣,但毕竟还是过于单薄和庸俗。所以应当发掘电影宣传新的关注焦点,正确的引导电影的宣传工作。但是作为舆论宣传的新闻媒体又应当如何选择新闻点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影片的定位和核心精神文化内涵
任何一部电影的发行,都有自己的定位和独特的核心精神文化内涵,它表现着影片的主题,吸引社会各个阶层不同年龄段不同领域的人来观看,这些都成为电影宣传的一个重要新闻点。因此,影视行业在对新片发行宣传时,都可以深入发掘影片的深层文化内涵,找准它的定位,从不同角度进行描写报道,加深影片在观众心中的印象,激发观众对影片的兴趣。如张艺谋的2002年的国产大片《英雄》的主题是“和平”“不杀”,但影片中究竟谁才是真正的英雄呢?“是为了天下和睦众生太平放弃国仇家恨的无名呢还是一统天下,被人称为暴君的亲王呢?[6]”这在当时激起各大媒体以及观众的猜测,有赞扬的也有讽刺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样的争议中反而成就了这部影片,使得它在2004年八月它以1780万美金拿下了当时北美票房第一的位置,给当时的所有华语电影一个极大地鼓舞。
(二)影片所表现的意义和作用
当一些新闻媒体在进行某一种文化或是思想的宣传时,如果影片所要表达的意义与其相合时,就可以借此进行自己的宣传,扩大影片的社会影响。无论舆论的意见是褒是贬,都能引起观众的一种探究性心理,从而达到影片宣传的目的。如2006年上映的由高群书导演拍摄的《东京审判》,它是一部讨论战争与战争责任的巨作,最大程度上复制了当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原貌。作为一部爱国主义历史教育的生动教材,透过拓展大审判事件的外延而将军国主义对具体个人的戕害和对日本社会的荼毒的主题深化,侧面讽刺当下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死灰复燃,政府官员参拜靖国神社,修改历史教科书的丑陋面面,借梅汝璈先生的口说出了当下中国人所要表达的意思,打击了残存的日本军国主义思想嚣张气焰,使警醒的意义更加深远。
(三)导演和演员阵容的宣传
演员阵容的强大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对电影的宣传也起到重要的作用。一些知名度较高的演员大都有自己的粉丝团,这些粉丝对演员发自内心的热爱和盲目追逐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观众对影片的热捧。这多人仅仅是为了观看自己的偶像去观看影片,虽然有很大的盲目性,但不可否认其带来的效果是相当可观的。如2009年由韩三平,黄建新两大名导联袂执导,陈凯歌与香港名导陈建新助拳拍摄的《建国大业》便是其中的代表。“该影片的演员阵容几乎囊括了当时中国电影的实力明星、知名导演,可视之为对中国电影演艺队伍的一次大阅兵[7]”,其中,影片两大主角毛泽东和蒋介石分别由唐国强、张国立扮演,其它还有陈坤、姜文、孙红雷、刘德华、陈道明、黄晓明等一百多位明星参与演出。这部影片还未上映,就在广大影迷中引发了剧烈的讨论猜想,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四)特殊人群的宣传
任何一部影片它都是来源于生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都可以在电影中找到它的痕迹。很多人观看电影是为了寻找自己生活的印记,因此不同的人都会有不同的选择。有的人是依据兴趣爱好来选择,有的人则是依据自己的工作来选择,甚至有些人是为了一些社会公众舆论引发的一轮来选择。“观众辨识度的增强和理性的选择,使得电影宣传有了自己明确的定位和特定的人群。[8]”如04年由陈凯歌执导的《无极》,据悉当时投资达3.4亿,是中国电影2004年最大的投资、陈凯歌最具个人风格的作品、全亚洲重量级的明星阵容,被称为极度奢华的一部影片。但社会风评却极其不佳,被很多人骂为“烂片”,后来更是遭到《一 6 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恶搞,但很多人却为一睹烂片真容而选择去观看,这不得不让我们感受特殊群体的魅力。还有2010年的《杜拉拉升职记》并非影片本身有多精彩,但因其描述了职场生活,让很多职场人士感到亲切,一时也成为职场人士必看的电影之一。结束语:
我国年年要拍摄数百部电影,生产的数量很大且彼此之间的差距参差不齐,并不是所有的影片都能被受众所接受并获得较高票房。为了在激烈的电影竞争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新闻媒体对电影的宣传成为一个重要的砝码。我们对电影宣传手段和形式都有了新的变化,而且也摆脱以往固定僵化的思维,演员绯闻的报道不再是电影宣传的主要噱头。但在当今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下,这一切还需要广大新闻媒体对此进一步的努力探索,经过不断的研究与改进,不断转换自己的思维,用新的角度和新的态度来对待影视的宣传报道,开创出一条属于电影宣传发展的全新新闻宣传之路。
参考文献:
[1]金梦玉《网络新闻实务》[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1:9.[2]仲志远《网络新闻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7):30.[3] 成茹《手机媒体的内容产品必须要适合自身的媒介特色》[J].新闻知识,2006(12):27.[4]石拓《电影新闻炒作性宣传的思考》[D].电影文学,2011(6):76.[5]傅超超 黄冠省《电影宣传中新闻点的选择研究》[D].电影文学,2004(04):73 [5] 掌力峰《如何挖掘新闻的独特视角》[J].新闻前哨,2005(9).[6]徐军洪 任甜 《浅谈电影的新闻报道》[D].电影文学,2009(16):61.[7]肖伟《文化新闻和影视明星报道应敲选角度》 [J].新闻传播,2006(9):34.[8] 封宇一《搞好电影产销宣传,提高国产电影的经济效益》[D].长春师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1995(4):26.[9] 张骏德《电影报道改革与分析》[M].中山大出版社学,2008.[10] 周星《电影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Analysis of Media Coverage of the Film's Publicity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film industry, news media publicity accounted for in the movi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position.This paper analyzes several media propaganda film, there are positions in the media, traditional media and new media.Media publicity in the shooting of the film early, mid and late release, as well as new media publicity on the film of several commonly used methods.News media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s of film advertising, requiring the news media based on objective facts, independent advocacy to avoid becoming a tool for film promotion, commitment to their social and moral responsibility.Movie propaganda news site selection, you can locate and spiritual culture of the film, the film performance of the significance of a particular director, the cast and audience choice crowd.Keywords: film promotion;news media;news points 8
第二篇:信息员如何与新闻媒体做好互动开展宣传报道工作
师宗交警大队浅谈信息员如何与新闻媒体做好互动开展宣传报道工作
近年来,随着新闻媒体迅速发展,数量和种类也在不断增加,内容更加丰富,渠道更加多元,影响更加深远。如何在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与新闻媒体之间构建一个互动的平台,推动交管工作有序发展,是当前乃至今后各级公安交管部门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
思考一:做好宣传报道工作愈显重要。公安机关和新闻媒体这种互动关系,可以说是互惠双赢。因此,信息员要充分利用当前资源和有利条件,积极、主动地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推动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其主要应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借助媒体大力宣传公安队伍建设成果。公安队伍是和平时期流血牺牲最多的群体,是一支英雄辈出、正气浩荡的队伍,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坚强的共和国之盾。对于公安队伍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英雄模范人物,公安机关可以借助新闻媒体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表彰,大力宣传公安工作取得的成绩,热情讴歌公安英雄模范人物,使公安新闻宣传工作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不断扩大,通过强大的宣传声势和良好的舆论氛围,展示人民警察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良好形象,营造平安、祥和的节日气氛,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推动和促进各项公安保卫工作的顺利开展,维护社会大局的稳定。二是借助媒体大力宣传
各项公安业务工作的成果。公安工作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公安机关借助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公安工作,可以增强公安工作的透明度,进而达到教育群众,震慑犯罪,鼓舞士气的目的,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司法公正,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进而自觉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维护社会治安,促进社会和谐的稳定发展。三是通过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促进公安工作。舆论监督是一个社会的减压器和解压阀,是衡量现代民主法治国家社会机制完善与否的重要标志。正确的舆论监督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旋律。新闻媒体对公安机关执法活动进行监督是其职责之一,其监督由于社会影响面广、影响力大,特别是对公安执法中存在问题的曝光,会给公安机关多年苦心塑造的良好公众形象和公信力带来严重影响。正因为这样,促使公安机关下大决心,花大力气,采取强有力措施狠抓执法工作,确保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并更加主动自觉地接受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
思考二:提升民警自身素质刻不容缓。我们公安民警应该把自己的言行置于新闻监督之中,以坦荡的胸怀正视来自媒体舆论的批评,把舆论的压力变成及时纠正错误、自觉遵守职业纪律的动力。从广义上讲,每个民警都应该是警察公共关系的专门人员。警察公共关系是一种无形资产,为确保这一“无形资产”增值而不减值,不仅需要专门部门的不懈
努力,而且每个民警都有维护警察公共关系的责任,并将这种责任体现在日常工作之中。所以,全体民警在一切警务和社会活动中,应该重视自己的言行可能给社会带来的各种影响,注意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珍惜和维护公安部门的形象和声誉。首先,要提高全体民警的公关意识。要加强警察公共关系的教育与培训,使警察公共关系成为全体民警的一种文化意识和自我境界,提高民警警察公共关系的自觉性。第二,要提高全体民警的道德修养。真实性是警察公共关系的生命力。广大民警应在一切警务和社会工作中传播来源可靠、内容真实的信息。人民警察不能讲空话,伤害公众的感情;不能讲套话,玩弄公众;不能乱承诺,欺骗公众。公共关系学上的“公众主导论”告诉我们:在与法律和道德原则不抵触的前提下,“得理也要让人”。人民警察对社会公众应该平等相待、热情诚恳,同时要宽容大度,不为一些难听的话、难看的脸和难堪的事而与公众计较得失。这一点对交警执法工作尤为重要。第三,要提高全体民警的知识水平。警察公共关系涉及法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学科领域。文化知识水平是警察公共关系的基础和文化背景,是警察公共关系取得成功的保证。人民警察文化知识水平越高,警察公共关系的基础就越扎实、保障就越有力、发展前景就越广阔。所以,人民警察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丰富自己的人文底蕴和知识结构。
对策一:贴近交管工作上下功夫。这就要求公安基层信息员在宣传工作中要抓住当前交管中心工作、本着服务大局这个理念,把握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建立起中心工作宣传的规划、选题、集中报道的运作体系。比如,对今年大走访宣传工作,从公安部到基层所队都相当重视,切实走进群众中,听民声、解民忧。
对策二:展示民警风采上动脑筋。在及时做好相关业务宣传报道工作的同时,也要注重报道基层队伍建设的“亮”点。改变过去宣传报道上“重业务管理、轻队伍建设”的做法,在工作中要细心发现和挖掘队伍中的“闪光点”,以此来更好地体现民警的精神风貌和良好素质。
对策三:宣传典型事例上做文章。典型宣传一向是公安交管宣传的重头戏,是我们唱响主旋律的有力武器,也是我们树立良好形象的重要法宝。在交通管理当中,好的典型宣传,一要宣传路面民警、车管民警,也要宣传事故处理民警等等。二要贴近生活。要反映典型人物的酸甜苦辣,写出人性化,让人感到可亲、可信、可敬、可学。
对策四:报道方式方法上做工作。一是做好“及时”。就是要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分立健全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争取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第一时间公布事实真相,及时表明公安机关的立场态度、处置意见和工作进展,提高时效性,增加透明度。二是抓好“主动”。就是要密切跟踪,深入研判舆情发展走向,准确把握媒体需求和受众心理,有针对性地主动发布信息,加强正面引导,切实掌握主动权,占领制高点。三是掌握“准确”,就是坚持用事实讲话,用典型说话,用数字说话,消除不实传闻,以正视听,保持公安机关信息发布的权威性,提高公信力、影响力。四是兼顾“统筹”,就是要统筹考虑两个大局,即网上网下两个战场,综合判断各种复杂因素,权衡各种利弊,特别是在一些重大、敏感、热点问题的舆论引导上,注意选择好时机、把握好分寸,掌握好尺度,努力取得最好的舆论效果和社会效果。
第三篇:新时期新闻媒体对公安工作的作用
新时期新闻媒体对公安工作的作用
[摘要] 随着社会舆论对我们公安工作的影响日益加大,使我们公安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机会。而新闻媒体是社会舆论的方向标,如何在新闻媒体的影响下使得公安工作顺利开展,提高公安人员素质,加快公安队伍建设,建立起新时期的公安机关执法方法和模式。
[关键词] 警察 媒体 影响 监督
如何看待警察与媒体的关系,是警察公共关系能否收到显著效益的重要前提条件。过去,我国的公共关系学科还没有被广泛重视,尤其是警察公共关系的理念还没有深入警心和民心,一些基层公安机关的领导往往动把媒体视为“洪水猛兽”,认为媒体记者专门挖警察违法违纪的猛料予以曝光、炒作会破坏人民警察的形象。
一、新闻媒体对警察工作的积极影响
1,通过新闻媒体树立警察典型,有利于警察队伍的形象建设,增进警民关系 我国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在维护社会治安和打击刑事犯罪、处置突发事件和同自然灾害事故作斗争等各项工作中,为维护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保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人物和先进集体。通过新闻媒体的宣传,树立典型,宏扬正气,对公众深入了解警察工作,消除对警察的误解甚至对抗情绪,赢得公众对警察的信任和肯定改善警民关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江西省的邱娥国,广东的麦杰俊他们爱岗敬业,深入到百姓生活中去,维护一方平安在平凡的岗位上作除了突出的贡献,树立了警察的良好形象。树立他们为典型,极大的激发了广大基层民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兢兢业业作好本职工作的热情。新闻媒体不失时机地通过记者采访、制作电视专题新闻、撰写通讯等宣传方式进行宣传,使邱娥国、麦杰俊一下子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其优秀事迹也得到广泛流传。公众通过新闻媒体更加了解警察队伍,更加关心支持警察工作,真正认识到警察队伍是一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队伍,大大拉近了警察和群众的距离。
(二)媒体监督有利于实行警务公开
1、新闻媒体的监督使办案过程实现公开化
新闻媒体的介入能改变以往“关门办案”的状况,凡不涉及到党和国家秘密、警务工作秘密及个人隐私的案件在国家、法规的允许条件下都可以在新闻媒体的监督下进行。由此对警察在处理案件过程中(尤其是民事纠纷案件)的态度如何,是否公正合法,认定双方承担责任是否合理都一目了然,对于妥善调解双方的矛盾,协调双方损害赔偿也更公正。同时也教育了关注案件发展的群众。
2、闻媒体监督使办事过程公开化,并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暗箱操作”
近年来,新闻媒体的监督促进了各地公安机关将与人民群众直接打交道的各项管理工作实行公开化,户口的迁移、居民身份证的办理、出入境签证的办理、机动车年审等工作在新闻媒体的监督下将办事条件、收费标准、服务时限和违法投诉方式全盘端到群众面前,有效的减少了钱权交易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腐败的产生。另外,新闻媒体监督使办事过程公开化,并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暗箱操作”的发生。
二、新闻媒体对公安工作的负面影响
新闻媒体对公安工作的作用,总的来说是利大于弊,但由于我国现行新闻媒体自身的性质、体制和监督机制的不健全,加上新闻媒体与公安机关缺乏合理的结合机制,导致新闻媒体在对公安工作进行监督、报道时会造成一些负面的消极影响。
(一)少数公安机关民警知法犯法造成的涉警事件成为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
少数民警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受腐朽思想腐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薄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和错位,思想上滋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执法不学法、执法不懂法、执法不守法、执法违法、执法犯法、执法犯罪,其至把执法活动置于社会上不正常的关系网中,徇私枉法,索贿受贿,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充当黑恶势力的“保护伞”,为害人民群众。问题虽然发生在极个别民警身上,但性质恶劣,后果严重,影响极坏,既破坏了警民关系,严重败坏了公安机关整体形象,也成为新闻媒体竞相报道的热点。
(二)少数公安机关民警缺乏宗旨意识造成的涉警事件成为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
世界上唯有中国的警察前而冠以“人民”二字,说明了公安机关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就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各级公安机关开展的一系列政治思想主题教育,始终紧紧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但目前,有的民警对政治学习不感兴趣,不讲奉献只求索取,忘却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遇事不能从维护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而是私心膨胀,贪小利、图享受,与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期望和要求形成明显反差。少数民警特权思想严重,以管人者自居,工作方法简单,态度行为粗暴,刁难欺压群众,引起群众反感,产生了不良的后果。
(三)少数公安机关民警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的事件易成为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各级公安机关先后进行了执法规范化教育、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素质能力建设等活动,在全体民警中加强执法为民思想教育,强化民警证据意识、程序意识、权限意识和自觉接受监督意识,不断完善执法办案和监督制约的具体制度,把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追求效率与实现公正有机统一起来。但少数基层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在执法指导思想上仍然出现了偏差和错位,在执法办案中,重打击轻保护、重管理轻服务、重实体轻程序、重处罚轻教育、重领导轻群众、重关系轻法制、重人治轻法治等行为屡禁不止;不尊重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搞刑讯逼供、超期羁押等,随意侵犯人权。
(四)一面之词、道听途说、夸大事实“制造”的不实涉警事件成为部分新闻媒体的卖点
由于当前新闻媒体之间的激烈竞争,许多新闻媒体和记者都在为“扯眼球”的新闻而忙碌,很多新闻媒体都采取提供线索有奖的方式来收集“新闻”和“报料”。但极个别新闻媒体和记者对所谓的群众提供线索不加甄别,不深入走访调查,偏听偏信,为“新闻”而“新闻”,把一面之词当成热点,把夸大事实作为卖点,以耸人听闻的标题、大肆渲染的情节来吸引读者,提高所谓“影响力”。原本是客观、如实地报道公安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此建设性的意见,改进公安工作和形象,没想却被个别新闻媒体杜撰、编造以及刊登出与事实严重不相符的虚假新闻、失实新闻,人为地造成了公安机关形象危机。
三、警察队伍应加强与新闻媒体的互动
仔细分析新闻媒体监督对公安工作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后。本文认为,新闻媒体监督公安工作应确立如下一些规则:
(一)设定规范,合理限制,划定媒体介入公安工作的合理界限
1、正面报道公安工作为主
传媒对于公安工作的监督主要应放在以下方面:一是对公安机关内部机制和司法人员非职务违法行为的监督,尤其是对司法机关内部制约机制上所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进行监督;二是对司法机关、司法人员职务行为的监督,尤其是对司法腐败现象进行揭露;三是对干预司法机关独立办案的外部势力实施监督,为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2、客观公正
媒体要做到客观公正就要坚持“四性原则”。一是真实性。传媒所报道或监督的事实必须绝对真实。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把握正确监督,防止不正当干预的基本原则。二是严肃性。传媒介入司法所使用的资料必须严肃。不能“捡到篮中就是菜”,要进行认真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筛选工作。写作中不能只追求“惊心动魄”或“趣味盎然”而忽略了它的严肃性。三是准确性。新闻报道不仅强调选用事实的客观真实,同时也强调报道中涉及的法律内容和法律用语准确无误。四是公正性。要学会让诉讼双方说话,让第三者说话,以免造成当事人话语权的不平等。
3、遵守司法特性
要明确监督的目的,从维护和促进司法公正的目的出发,监督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都应当服从于这个出发点;要在监督过程中把握好界限,对已进入诉讼程序的具体案件,不搞夹叙夹议,不做不切合实际和煽情性的评论,以客观真实的报道来展现司法工作的客观、真实。
4、善意和建设性 刘祖禹先生认为:“我们在新闻传媒上进行舆论监督,必须恪守以下一些原则:与人为善,要批评、解决的问题必须是上下都认为要解决而且是可以解决的问题;事实准确,出以公心,不感情用事等等。有些问题可以通过内参反映,不是所以问题都得通过传媒公开的舆论监督不可。这些,都是保证舆论监督正常、正确开展的必要条件,是我们对舆论监督进行控制的底线所在。”
媒体介入司法还应当是建设性的。所谓建设性,是说不是为揭露而揭露、为批评而批评,而是就司法实际中存在的疑点、难点、盲点、普遍性问题或倾向性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剖,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和方法,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参考文献:
1、顾培东.论对司法的传媒监督[J].法学研究.1999年第6期
2、顾培东.论对司法的传媒监督[J].法学研究.1999年第6期
3、(英)丹宁勋爵.法律的正当程序[M].群众出版社.1984年中文版.第39页
4、沙莲香主编.传播学——以人为主体的图像世界之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183
5、徐迅.以自律换自由[J].国际新闻界.1999年第5期
6、顾培东.论对司法的传媒监督[J].法学研究.1999年第6期
⑤
第四篇:浅析新闻媒体对灾难性新闻报道的把握
浅析新闻媒体对灾难性新闻报道的把握
摘 要:灾难性事件是指那些因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对社会、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害的重大事件。作为媒体,在第一时间发布公众关心的新闻,特别是公众关心的突发性灾难性新闻,是职责所在、是追求所向,能否发出最快的最能打动人的新闻,既是对媒体实力的一大考验,也是对记者和媒体最具挑战性的要求。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新闻媒体应注意和防止灾难性新闻报道的负面影响,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把人文主义关怀精神渗透在各种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报道之中,来满足受众的知情权。
关键词:新闻媒体;灾难性新闻;受众;以人为本
引 言
灾难性事件包括自然性灾难事件和社会性灾难事件,无论是哪个国家,无论是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难以避免灾难性事件的发生。面对灾难性事件,新闻媒体应当坚持及时、准确、客观的新闻报道原则,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提供丰富、连续的新闻信息,尊重和满足受众的知情权;讲究报道的方式和方法,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
正 文
所谓灾难性事件报道就是通常意义上的“灾难新闻”,它是指对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事件的报道。灾难性事件一般包括自然性灾难和社会性灾难事件两类。自然性灾难是指来自自然界的人类不可抗拒的力量或由非人为因素而导致的重大事故或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水灾、沙尘暴、火山爆发等;社会性灾难是指由人为因素或各种社会矛盾而导致的重大的、突发性事件,如恐怖活动、战争、海难、空难、矿难、交通事故、桥塌楼倒等重大刑事案件或重大责任事故等。以报道灾难性事件为主要特征的灾难新闻,因灾难性事件意外出现具有突然性,冲突剧烈具有震撼性,后果严重具有负面性,影响广泛、久远具有社会性,备受各方的关注。
一、注意和防止灾难性新闻报道的负面影响
毫无疑问,由于灾难性新闻事件的反常性、震撼性等原因,灾难性新闻事件是各种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但是在新闻实践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因为观念、立场、方法等方面的问题,一些媒体对于灾难性新闻事件的报道,产生了比较严重的负面影响。
(一)从非人性、猎奇角度出发,只关注灾难本身,片面追求感官效果。与灾难事件伴随的往往是人身的伤害,如:洪水中漂浮的尸体,大火中烧的面部,车祸中残缺的肢体,被犯罪分子烧伤、砍伤的面孔、躯体,等等。这些血腥、恐怖的场面具有强烈的感官冲击力,一些记者片面认为,这些画面才是好新闻,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对这些场面不遗余力地加以夸大、渲染,令人毛骨悚然。
(二)“为新闻而新闻”的强盗式采访。由于灾难性事件的特殊性,灾难事件的当事人往往出于保护自己、保护家人的目的,或者因为过于伤心、悲痛,一般不愿意接受记者的采访,但有些记者不顾当事人的感受,用尽浑身解数展开“强盗式”的掠夺采访,硬逼迫当事人或者其亲人开口叙说不堪回首的灾难,特别是提问方式冷酷、轻浮,对当事人或者亲人造成严重心理伤害,无异于在正流血的伤口再撒上一把盐。
(三)追求“纯客观主义”,无视当事人的隐私保护。灾难新闻的报道中,一些记者在有闻必录、“眼见为实”的纯客观主义理念的误导下,在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中无视当事人隐私保护的现象十分严重。常见的表现主要有:未经许可,在报道中使用当事人及其家属的详细背景材料,如公开被伤害者的病例记录、相关个人档案;不加任何处理地对伤亡者身体特殊部位损伤的影像画面进行展览,如头面部毁容性损伤、女性特殊部位损伤等;暴露未成年当事人的姓名、影像;直接出现未遮盖脸部的死亡者尸体的画面等。
(四)用词轻薄,缺少人文关怀。由于灾害新闻往往现场惨烈、伤亡严重、影响广泛,尤其是作为新闻主体的“人”,在灾难新闻中处于“非常态”的情景,如受伤、死亡、悲痛、绝望等等。而这种“非常态”常常是人们不愿意示人的,媒体对当事人“非常态”情景的公开展示将会使当事人受到进一步伤害。所以,媒体在报道用词上,应该庄重、客观。然而,有些媒体在灾难新闻的报道中却极尽渲染之能事,用词轻薄,玩弄辞藻,对受害(受伤)者缺乏起码的同情,甚至幸灾乐祸,浅薄、低俗、下流,对生命极不尊重。对灾难性事件报道的种种不良表现,使媒体公信力、美誉度下降;形成信息误导,不利于社会稳定;侵犯公民隐私,容易引起法律诉讼;缺少人文关怀,对当事人及其亲人,特别是未成年人造成难以消除的人生阴影;迎合少部分人的低级趣味,成为违法犯罪的诱因。
实际上,不论是什么国家,不论是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自然性灾难;也不论是什么国家,不论其科技多么先进、发达,管理多么科学和完善,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社会性灾难。就拿2003年5月,非典阴云持续弥漫在我国的上空,和2008年1月,我国南部一些地区遭受的五十年不遇的冰灾来说,在我们这样一个幅员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度,偶尔发生一些天灾人祸的灾难性事件也是较为正常的事情,不必大惊小怪、怨天尤人。关键是面对灾难性事件,我们的新闻媒体究竟该如何去报道它,以达到通过正确的舆论引导受众,化解矛盾和情绪,稳定社会秩序,尽快让广大人民群众从灾难的阴影中走出来的目的。
二、坚持及时、准确、客观的新闻报道原则,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在我国,新闻媒体承担着上情下达、反映社情民意的任务,发挥着舆论向导、党和人民耳目喉舌的作用。也就是说,大众传媒既要发布党和政府的重要信息,也要及时传播社会公众所需信息,特别是一些有关公众利益及公共安全的信息。
以前的灾难性事件报道存在三种情况:一是由于灾难性事件的发生原因在短时间内难以查清,一些地方政府往往要求新闻媒体“待原因查明后再作报道”。孰不知,这样做会失去报道的最佳时机,不仅使新闻的及时性得不到保障,而且还会在社会上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产生严重后果。2007年11月10日上午,家乐福重庆沙坪坝店发生一起因争抢特价促销食用油而造成的踩踏事故,导致3人死亡,31人受伤,其中7人重伤。就属于一起典型的社会性灾难事件,新闻媒体反应迟钝,报道滞后,显得被动。二是由于灾难性事件都不同程度地具有消极性的后果,从表面上看这种报道与我们提倡的“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有所抵牾,因此,有些部门以“容易引起人心动荡和社会恐慌”为由对灾难性事件信息进行限制和封锁,从而使此类报道“胎死腹中”。三是由于地方保护主义作祟,一些地方行政官员对于发生在自己管辖范围内的灾难性事件,往往采取文过饰非、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生怕有损于自己的政绩,影响到头上的那顶乌纱帽,于是千方百计地阻挠新闻媒体的调查采访,甚至编造和发布虚假信息,欺上瞒下,对付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我们认为,作为负责任的新闻媒体,一事当前,以“稳定压倒一切”为新闻报道的着眼点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在关键时刻保持缄默不等于就一定是维护稳定,相反容易引发不稳定。因为这样做往往只会加大政府的工作成本,加重群众思想的负担,加剧社会矛盾,于社会安定不利。再说,在信息技术日益现代化的今天,要封锁消息只是“一厢情愿”,当人们无法从大众媒体上获取信息时,自然会转向人际传播、网络传播,甚至域外媒体。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时下的新闻媒体既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对突发事件进行信息“封锁”。正确的做法是,以积极的姿态介入,宣传党和政府的主张和采取的措施,使群众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信心;宣传科学的态度方法,使群众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本领,即使解决突发事件在短期内有一定的难度,也会得到群众的理解、信任与支持,使整个社会形成合力,共渡难关。青岛石油在这次突发的冰灾事件中,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以更加开明和务实的态度果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抗击冰雪灾害天气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灾情的通报上赋予新闻媒体极大的报道自主权,新闻媒体及时、详尽地对受灾进行全方位的报道,从而充分发挥了引导社会舆论的积极作用。
三、提供丰富、连续的新闻信息,尊重和满足受众的知情权
舆论学认为,新闻作品不同于文艺作品,人们需要它主要不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解除对环境的困惑。正如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龚文庠教授所指出的:“人的一个基本心理功能是对外部世界作出解释和预见,失去了这种理解和预见能力,人就会感到不安。”这在舆论上便表现为惶惑。因此,要引导舆论,新闻媒体首先要满足受众认识环境、确立观念、自我寻因的需要,特别是在重大灾难性事件发生时期,人们对新闻报道的需求量将急剧增大,及时、具体、详细地提供信息,对于防止社会舆论走偏意义重大。换句话说,受众接受新闻信息的过程,既是一个进行信息确认、材料收集的过程,同时也是新闻报道影响着他们已有观念的一个过程,而这正是新闻媒体有效引导社会舆论的直接方式。不仅如此,受众接受新闻信息一般还不是单一行为,而是带有连贯性的,甚至形成一定的接收习惯,以便通过连续的接收而减少对于自身环境不确定性的认识。这就要求新闻信息的出现必须前后衔接,既不能中断,更不能前后矛盾。因此,对于新闻媒体来说,采集和提供充足、连续的信息,让受众以正确的思想认识所处的新环境及其行为规范,这本身即是一种很重要的对舆论的引导。
受众知情权原先是个法学概念,后来又被新闻学所接纳,又称知晓权、了解 权、获知权等。它是指受众享有通过新闻传媒了解其欲知、应知而未知事实的法定权利。对于灾难性事件来说,无论是自然性灾难事件还是社会性灾难事件,都会给人们在心理上带来巨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这种事件的本身及其所带来的影响无疑都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很容易激起受众的新闻欲望。在灾难新闻中,知情权一般有两方面的体现:一是受众作为新闻接受的主体所具有的对灾难有关情况了解的权利;二是遇难者亲属和灾难受害人对事件全部真实情况与细节了解的权利。因此,灾难新闻应是对灾难性事件的全方位的报道,它包括灾难形成原因的分析、抗灾救灾、责任追究、经验教训等。一般来说,灾难性事件发生后,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拥有三个可资报道的侧面,即灾难性事件本身、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灾难性事件引发的政府或社会行为。而这三个方面的情况,受众均具有知晓的权利,新闻媒体应满足大众这种知情权的需要。
公众的知情权、表达意见权应当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在这次抗击冰灾的报道中,几乎所有的新闻媒体都拿出黄金时段或黄金版面重点报道这一重大灾情的真相,起到了化解情绪、稳定人心的积极作用。应该说,在对此次事件的报道中,新闻媒体的作用功不可没。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湖南卫视、湖南经济电视台等,分别对冰灾作了专题报道,并进行整点及字幕滚动式播出,满足了受众的知情权。
四、讲究报道的方式和方法,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
如果说灾难新闻报道在满足受众知情权、实现舆论监督权的时候是把灾难性事件作为客体来看待的话,那么,在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报道中,还存在着一个如何对待灾难性事件的主体即灾难的亲历者或受害者亲属的问题。这里实际上就是指在灾难新闻报道中如何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人文主义关怀精神。
在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文主义关怀”逐渐进入大众传播的视野。在传播过程中,新闻传媒所倡导的一般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倡导社会公正与平等,维护和尊重每一个人的权利和尊严,尤其是困难群众的权益。同时,“人文主义关怀”还不忘对“人”这一主体的关注,使得越来越多的新闻报道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这种“以人为本”的报道方式,具有人情味,充满感情地关注被报道者的遭遇和命运。由于“人文主义关怀”所强调的正是人的精神层面、心理层面,因此,灾难新闻的报道方法不仅关系到灾难信息的传播效果,而且还关系到灾难事件主体的精神状态和面貌。灾难新闻除及时地报道灾难,理智地、科学地分析灾难之外,新闻记者还应力求把受众的内心体验放在心上,让受众看到生命在灾难中的真实情状,以浓墨重彩彰显生命在灾难中的尊严与价值。把人文主义关怀精神渗透在各种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报道之中,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重视对灾难事件本体的报道。虽然绝大多数灾难性事件无不为受众所广泛关注,但过去新闻界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却往往忽视对社情民意的反映。天灾人祸带给人们的本来是一出“悲剧”,但一些报道却硬把它演化成一曲“颂歌”,使得这些灾难本身带给人们的警示作用丧失殆尽。正确的做法是,新闻媒体应该更加重视对灾难事件本体的报道,并且在报道中充当谴责肇事者、哀悼遇难者、抚慰遇难者亲人的角色。
(二)关注灾难中生命个体尤其是困难群众的生存状态。近几年来,对于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各种大大小小的灾难性事故,新闻媒体大多进行了及时而深入的报道。综观这类报道,我们总感觉到仿佛缺少点什么。问题恐怕主要在于新闻媒体自身的报道方法。一些灾难新闻报道大而化之,没有充分地起到呼唤同情、促进救灾、警示社会、推动预防的作用。那些获得成功的、社会反响比较好的灾难新闻,往往都是记者把深情的目光投注到灾难中生命个体的生存状态上所作出的报道。
(三)弘扬灾难中的人间真情。谁都不愿意世上发生事故,特别是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然而,在人类的社会活动中往往又难以避免包括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尤其是在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发生的刹那间,人的求生本能,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关爱等等,都会有瞬间的表现。对于新闻媒体来说,重要的是记者在采写这些重大人身伤亡事故报道时,如何去进一步发掘灾难事件中所蕴含着的更新鲜、更美好的主题。人文主义关怀精神则要求记者,勇敢地直面人生,以透彻的目光注视人类的生生死死,对处于极度状态下的人类给以人文主义关怀,让健在的人们体会到人的崇高与尊严,唤醒人类的良知与道德。
结 束 语
综上所述,积极地、及时而充分地报道突发性灾难事件,是灾难新闻报道的一个基本原则;同时,又必须稳妥地、慎重地报道突发性灾难事件,这是灾难新闻报道的又一个原则。对于新闻媒体而言,在灾难新闻的报道中,既要考察宏观 6 形势,注意传播环境,争取最佳的社会效果,又要防止片面追求轰动效应,而大量刊播刺激受众感官和心理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龚文庠:《说服学——攻心的学问》,东方出版社,1994年1月。
[2] 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7月。[3] 季寅妮:《灾难性新闻报道中的人文缺失》,新闻窗,2005年。
[4] 王欢院: 《注意和防止灾难性新闻报道中的负面影响》,人民网,2007年12月。[5] 郭晋嘉:《盘点 2007国内十大灾难事件》,中新社,迈视网,2007年12月。
第五篇:优秀电影
一:谆谆教诲、春风化雨
《放牛班的春天》 Les choristes(2004)影片在回忆中拉开序幕:一群顽劣成性的学生,一位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的教师,再加上一个或几个顽固不化,粗暴专制的学校领导......于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一段微妙的关系开始慢慢地发生变化。
当调皮的学生们组成合唱团,合唱着天籁般的歌曲时,一股暖流淌过我的心窝,一种莫名酸意涌上鼻尖。
当学生们唱歌的老师离去时,漫天飘扬的纸飞机,飘落在老师周围,曾经叛逆的少年们,用最纯朴而真诚的方式,传达着对老师的不舍与深深的爱。那一刻,诠释着真情的感动。2《死亡诗社》 Dead Poets Society(1989)“Carpe diem,seize the day,make your life extrodinary.”(及时行乐,让你的生命超脱凡俗。)影片中Mr.Keating的这句话,深深地触动着我的心灵。固定刻板的教育体制,扼杀着每一个学生自由的思想。一位不甘束缚于传统教学思维的教师,用自已独有的方式开导着学生们。死亡诗社,并不意味着牺牲,而是阴翳下无尽的希望。结局时学生纷纷站上桌子声援老师的一幕足以令人感动掉泪。
二:心灵沟通、开敞心扉
《心灵捕手》 Good Will Hunting(1997)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即使是天才,也会有他的苦恼。
一个封闭的内心,必然有着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一个受伤的心灵,唯有不断给予关怀,灌输信念,才能走出阴霾,追逐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世上的每一个人,面对着生活的种种荆棘,心灵的城池上总会飘着阴影。就如影片中的天才威尔一般,心结解开了,生活便不再彷徨。
《雨人》 Rain Man(1988)达斯汀霍夫曼可谓是传神地演绎出“雨人”这一智障天才的角色。也许“雨人”生活上并不如常人般自理,可他内心所传达的浓浓的兄弟情怀让人感动。汤姆克鲁斯饰演的弟弟查理,原本只想拿回父亲的遗产的他,也在与“雨人”的相处改变了自私的自我。这,应该就是影片要传达的那种“手足情深”的兄弟情吧。三:人狗情深、至死不渝
《忠犬八公的故事》Hachi: A Dog's Tale(2009)
还记得刚看这部电影时的触动,当Hachi在主人去世后,每天仍然准时守候在列车大门前的石台上。那场景,深深地触动着我内心最柔软的部分,眼泪便不自觉地夺眶而出。十年的默默守候,化作漫天飞舞的雪花,至死不渝...而我,早已哭得泣不成声。试问世间何情能胜于此?
人与狗之间的情愫,一旦认定,便永远相随。不论风雨,不论逝水长流、岁月尘封,也不论生死离别。灵魂与躯体的交融,孰轻孰重?但愿,真情长存„
生与死的距离,对于一条狗来说,它无法参透,它只相信,他的主人会回来。它的生命如一注流水,一点一点在车站的青石台上年复一年地流逝。作为一只狗,它有它的原则,不离不弃,不论生老病死。它卧在那里,十年,透彻成一种风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人狗奇缘》 마음이...(2006)狗对主人的忠诚,许多人无法参透。影片中,小男孩历经磨难。妹妹溺水而亡,而他,也在所谓的收留人家屋檐下受尽欺凌。那只被他抛弃的狗,却始终对他不离不弃,翻山越水追寻他的踪迹,即便小男孩无数次叫它滚开。
影片中最后小男孩拥抱为救他而奄奄一息的爱犬,那一幕,真情流露。比起影片中那势利的母亲,还有那些冷漠的人们,这份情感显得那么地真诚而感染人心。四:天高海阔、追逐自由
《肖申克的救赎》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1994)《肖申克的救赎》无疑是影史上最经典的电影之一。相信自己,追逐自由,不放弃希望,不放弃努力,耐心地等待生命中属于自己的辉煌,这就是肖申克的救赎。
尽管通往自由的道路是曲折而漫长的,Andy依旧不屈不挠,耐心地等待着那个冲破黑暗,涅盘重生的时刻。他做到了,找到属于自己的自由与光明;同时,他也改变了狱友Red的人生态度,他的鼓励让Red最终也奋力追寻自己的自由。
《飞越疯人院》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1975)很佩服主人公麦克默菲对改变疯人院“病人”们所做出的种种努力。记得他与一人打赌他能搬动院中那沉重的压力水箱,奋力尝试后以失败而终的他说过这样一句话:“至少我尝试过,而你们连尝试都没有!”
麦克默菲的对自由的追求和最终的悲惨遭遇深深地体现了人们所受的压抑和悲剧命运。也许,影片最后酋长逃出令人窒息的精神病院,也正象征着人性的回归。五:乐观人生、拥抱幸福
《当幸福来敲门》 The Pursuit of Happyness(2006)You got a dream, you got to protect it.(果你有梦想,就要捍卫它。)现实生活又有多少人做到呢?许多人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迷失自我,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逐渐忘却曾经的梦想。影片主人公克里斯·加德纳做出了正确的决定,他没有高学历,却凭借着自己的坚持与毅力赢得了工作;他是个好父亲,总是在困难的时候教导、鼓励儿子。他的成功源于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与坚持不懈的奋斗。
当幸福来敲门时,别忘了把它紧紧抓牢。
六 《美丽人生》 La vita è bella(1997)
这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这是一部始终贯穿着乐观态度的电影,尽管影片的后半部分被战争的阴霾笼罩。圭多,如此乐观善良的犹太青年,以至于当他被德国纳粹杀害时,我的心瞬间就停止跳动了。他总是面带着和煦的笑容,他值得拥有幸福的人生。
奎多全家被送往集中营时,无论多危险,在儿子面前,他从未流露半丝苦痛。可以说,是他的乐观使得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的心灵免遭扼杀。他乐观而伟大,他的牺牲让无数人落泪。六:岁月无华、温情浓浓
七 《天堂电影院》 Nuovo cinema Paradiso(1988)
《天堂电影院》会勾起许多人或久远的回忆,它不仅仅述说着人生,还诠释着怀旧与感动。也许,若干年后的你我,再度回忆起这部电影,又将会激起你我内心深处记忆的涟漪。一个人的历史与一种文化的历史紧密纠缠,人与电影朋友似地相伴成长。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人们普遍感到情感失落的今天,回望人与电影、人与人之间这种自然、淳朴的情感,确实会让人们从心底涌出一股亲切的感怀。八 《小鞋子》(1997)یاههچب نامسآ 一部触人心扉的伊朗电影。也许,也就只有你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贫穷地区的种种心酸与无奈,才能拍出这样一部唤起人内心共鸣的好电影。影片取景伊朗底层人民生活的地区,讲述一对兄妹与一双小鞋子的故事,是献给成人的童话,唤醒人们对童年遥远的记忆,进而想到贫穷生活与单纯、天真、善良、快乐之间的关系。结尾金鱼亲吻孩子双脚的画面正是伊朗电影质朴内敛的底板,宛如神来之笔。
七:感人亲情、催人泪下
《我是山姆》 I Am Sam(2001)
“我会很有多的时间去考虑怎样作个好父母,那需要耐心聆听爱心尽我所能,我不是个完美的父亲,但我会尽我所能!”这样一句话出自弱智父亲山姆之口,让人感动。人间的真情,其实真的并不如影片中那些律师、医生所说的“你能给予他多少” “你有没有能力给予他所需要的”。真正的真情是发自内心的爱,它不需要过多的修饰,也不需要过多的语言。山姆爱他的女儿,而他的女儿需要这样的爱。《萤火虫之墓》 火垂るの墓(1988)“昭和20年9月21日晚,我死了。”这是《再见萤火虫》的第一句台词。再见萤火虫,再见那漫天飞舞的美丽,哥哥和他的妹妹在温馨的萤光里安睡在这萤火虫的坟茔中,永远微笑的、幸福的,安睡着。没有被夷为平地的家园,也没有指桑骂槐的亲戚的白眼„„再没有人可以打扰他们,再没有人可以打扰他们的安静——这用生命换回的安静!那一刻,是落樱如雪般带走的转瞬即逝的青春韶华.....八:放逐理想、梦想飞驰
《三傻大闹宝莱坞》 3 Idiots(2009)烂片名几乎埋没了这部励志而感人的印度电影。aal izz well(一切皆好)是主人公兰彻的的经典台词。兰彻无时无刻都在帮助着两个兄弟走出学习与生活上的阴霾。我倒是从他身上明白到坚持自己兴趣的重要性
“有位智者说...学习是为了完善人生,而非享乐人生,追求长处,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影片无处不诠释着“追求卓越,成功就会追着你跑。”这句话。大治愈系不能没有《更好的世界》
《跳出我天地》 Billy Elliot(2000)这是一个讲述一个11岁小男孩破除重重阻碍追求梦想的芭蕾之路的故事。有梦想是件好事,而努力去追逐梦想的过程则更显得珍贵,因为一旦你拥有了梦想这一财富,你会发现,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不过是你生命中的匆匆过客,你坚持下来了,一切的努力就会显得那么地值得。
美丽心灵,天伦之旅,阿甘正传,第九区,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丹麦女导演苏珊-毕尔所执导的电影《更好的世界》,勇夺今年奥斯卡奖和金球奖的最佳外语片奖。凭心而论,这部电影是非常典型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在手法和议题上没有太多争议性,一张四平八稳的安全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