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商大学学术专著出版基金管理办法(修订稿)

时间:2019-05-15 08:11: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重庆工商大学学术专著出版基金管理办法(修订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重庆工商大学学术专著出版基金管理办法(修订稿)》。

第一篇:重庆工商大学学术专著出版基金管理办法(修订稿)

重庆工商大学学术专著出版基金管理办法(修订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调动我校教学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高水平学术专著的顺利出版,进一步促进各学科快速发展,提高我校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设立重庆工商大学学术专著出版基金(以下简称“出版基金”),并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章 资助范围与申请条件

第二条 出版基金资助对象必须是我校在编教职工独立完成或为第一作者的学术著作,并获得院系学术委员会推荐。

第三条 出版基金以学术专著为资助范围,下列情况不能获得出版基金资助: 1.不宜公开发行的图书; 2.编著、论文集;

3.科普读物、普及类系列丛书; 4.一般教科书、工具书;

5.音像制品、美术作品和文学作品。

第四条 在同等情况下,出版基金可以向下列作者或成果适当倾斜

1、硕士点所在学科、学术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

2、列入省(部)级以上研究计划的课题研究成果。

第五条 已获得学校资助的专著在尚未出版之前,其第一作者不能再申请出版资助。

第三章 申请及评审

第六条 申请者须填写《重庆工商大学学术专著出版基金申请表》一式三份,并附相应材料,如书稿的“前言”、“目录”和能反映该书水平和特点的部分样稿等材料。

第七条 科研处对申报材料进行初步审查后,提交校学术委员会评审。第八条 校学术委员会经过评审提出专著资助的建议名单,报校长办公会审批。

第四章 出版基金的使用和管理

第九条 出版基金纳入学校专项预算由学校每年拨付,由科研处管理,可以跨年度使用。

第十条 每部专著的资助额度,按每万字400元的标准执行,最高资助额不超过12000元,其余经费由所在单位或个人自筹解决。

第十一条 获得学校资助的学术专著原则上应由科研处统一安排出版。作者自己联系出版社的应向科研处提交书面申请,经科研处同意后方可出版及支付出版费用。

第十二条 自批准之日起计算,作者交稿期限原则上不应超过一年。超期不 交书稿者,视为自动放弃资助。

第十三条 获得学校资助出版的专著不再享受《重庆工商大学科研成果管理办法》规定的有关奖励。

第十四条 学校资助出版的专著需注明“重庆工商大学资助出版”字样。专著出版后,受资助者须向科研处提供专著五十本存档,并向图书馆和所在院系资料室各赠送十本。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五条 科研处一般每年受理一次申请,具体时间以当年通知为准。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5年10月1 日起执行,原《重庆工商大学资助学术专著出版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科研处负责解释。

第二篇:重庆工商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重庆工商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重工商大[2006]291号

研究生课程学习不仅是传承知识、拓宽基础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为全面推进我校研究生课程建设,推动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切实保障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特制定我校研究生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 研究生课程建设宗旨与目标

第一条

我校研究生课程建设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按照教育部“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的精品课程建设标准,努力建设与学校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学科发展目标一致的结构合理、体系完善、特色鲜明的研究生课程体系。

第二条 建设的课程应具有鲜明的研究生教育教学特点,有利于构建良好的研究生知识结构,有利于加强研究生科学性思维,有利于促进研究生创新研究,有利于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

第三条

建设的目标是在“十一五”时期重点建设15-20门课程,力争有8-10门建成校级精品课程,有1-2门建成省部级精品课程。

第四条

经过建设的课程应取得以下成效:

1、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显著改善,能较好地适应好体现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和学科发展趋势。能积极将科研成果引用到教学中去,形成较丰富的教学改革成果。

2、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应有一定比例的博士学位教师。

3、教学方法好教学手段有重要变革,在教学方法上能综合运用讨论式、实践式、问题式等多种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合理。在教学手段上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网络化教学等手段,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能上网并可对校内免费开放。

4、专业外语能渗透到教学活动中。

5、建立科学的教材审定和选用制度,积极引进先进的、实用的英文原版教材,和代表学科前沿的教学资料。

6、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建设好实验室或实习基地,配备能胜任工作需要的指导人员,形成既规范又富有课程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及管理模式。

7、在各级教学检查中表现优良,在各级优秀教学成果评比中表现良好。

8、教学管理制度健全,评价和激励机制完善,教学运行和管理档案齐备。

第二章 研究生课程建设内容

第五条

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内容包括:

1、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

2、教材与参考资料建设

3、教学方法与手段

4、教师队伍建设

5、考核方式

6、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

7、教学组织与管理

8、激励和评价机制

第三章

课程建设类型与层次

第六条

研究生课程建设分研究生重点课程建设和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两个层次。

校级重点课程经学校验收合格后方可申报校级精品课程,校级精品课程经学校验收合格后方可申报省部级精品课程。

第七条

作为立项建设的研究生课程应充分考虑学科特色与专业分布以及对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示范作用,修读的研究生应达到一定的规模。因此,研究生课程立项建设范围重点放在全校性的公共课(含公共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和学位课(含学位基础课和学位专业课)。尤其是跨学科的学位基础课。

第四章

研究生课程建设的组织与管理

第八条

我校研究生课程建设采取立项建设的方式。

申请立项建设的课程需成立课程建设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

第九条

研究生课程立项建设周期为2年,一般每2年申报、评审一次。

立项建设程序为:

申报——审批立项——建设——中期检查——后期建设——验收

第十条

学校主管研究生教育的校领导负责全校研究生课程建设,研究生处对课程建设进行组织、管理。课程归属学院主管领导具体负责所属课程的建设,培养单位协助课程归属学院进行课程建设。

第十一条

申报条件

1、申报课程一般是连续开设2年或2年以上的研究生课程。

2、组长应由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成果显著,较长时间从事该课程教学的教师担任,一般应有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或者是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小组成员应为该课程的任课教师队伍,也可包括优秀的拟任课后备人选,其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应不少于80%。

3、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好,在研究生中受到广泛好评。

4、申报课程需有完整的教学大纲,规范的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课件等,有完整的教学运行记录包括教学日志、及听课记录。

第十二条

申报评审程序

1、课程建设项目由课程建设小组向归属学院提出申请,学院初审后向学校申报;

2、研究生处委托校研究生培养督导组对申报课程进行审查并提出评审意见。

3、研究生处根据督导组意见向学校提出课程建设立项名单,经审定通过后确认。

4、研究生处与课程建设小组签定《重庆工商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任务书》,核定建设经费并划拨第一期建设款项。

第十三条

申报材料:

1、《重庆工商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申请书》

2、课程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等

3、使用的主要教材及相应的主要参考书或资料

4、引入该课程教学内容的相关科研成果、教学案例等

5、课程改革与建设方案、教学研究论文、总结报告及获奖证书复印件等

6、考试样卷及其它考核形式的相关资料

7、学生抽样反馈意见

第十四条

检查与验收

1、中期检查。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应于第一年末应向研究生处提交课程建设进展报告,包括进展情况、经费使用情况、阶段性成果等。凡未及时提交课程建设进展报告的,将缓拨下一阶段的建设经费。

研究生处将结合教学检查,不定期地评估课程建设进程。凡在建设期间存在重大问题的,学校将终止经费资助,并取消该课程4年内申报研究生重点以上课程的资格。

2、终期验收。由项目负责人提出验收申请,研究生处组织有关专家进行验收。凡通过验收并取得突出成果的项目,将在经费方面给予滚动支持。凡验收不合格的,必须进行整改,若整改后经验收仍不合格的,将取消该课程4年内申报研究生重点以上课程的资格。

第五章

建设经费

第十五条

学校在研究生教育经费中设立“研究生课程建设专项”给予资助,专项经费按每年每生800元核拨,在每年年初研究生处预算中核拨。

课程归属学院在学科建设经费中列支给予一定的配套支持。

第十六条

经费资助力度为:

每期校级重点课程每门资助15000.00元,校级精品课程每门资助25000.00元。其中专业课批准总经费的80%由学校专项经费资助,另20%由所在单位予以配套。

第十七条

经费划拨:

研究生课程建设经费采取一次核定、分期拨款的方式。研究生处与课程建设小组签定《重庆工商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任务书》后核定学校资助的全部建设经费。该经费分两期划拨,首期划拨全部经费的50%,第二期建设经费待中期检查合格后划拨。

学院配套经费由学院主管领导负责核拨。

第十八条

课程建设经费只能用于课程建设相关的支出,不得挪作他用。主要包括:

1、与课程建设有关的外出调研、短期培训及参加教学研究活动所需的费用

2、与本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学术会议费

3、用于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教具、图书资料或多媒体课件,以及教学相关的软件资料的购置或制作费用(含网上教学资料的制作费)

4、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建设、案例建设、题库建设及有关教学调研所需的费用

5、课程建设必需的打印、复印等费用

6、课程网站建设维护费(含劳务费)

7、参评省部级及以上优秀课程所需费用

8、项目验收和鉴定所需的费用,此项费用为项目经费的10%,由研究生处统一管理使用

9、用于本课程建设教学水平、教研成果的奖励(只奖励CSSCI、CSCD、三大检索、重要期刊,省部级及其以上主持项目和省部级以上教学奖励等,此项费用不得超过建设总经费的30%)

第六章

其他

第十九条

重庆市市级精品研究生课程一般在校级精品研究生课程中遴选申报。具体申报条件和程序以重庆市有关规定为准。第二十条

对于我校获准立项的重庆市市级精品研究生课程,学校按1:1的比例给予配套资助。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经2006年9月19日校长办公会讨论通过。

第三篇:河南师范大学学术专著出版资助管理办法

河南师范大学学术专著出版资助管理办法(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使多出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专著,提高我校的学术水平和知名度,学校设立学术专著出版基金,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申请出版资助的学术专著(不含教材)须符合以下条件:

1.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

2.须符合国家政策、法规及《河南师范大学学术道德与行为规范》要求。

第三条学校维护学术专著出版资助工作的严肃性。对资助出版的学术专著的评审,由河南师范大学学术专著出版资助评审专家组按照评审程序独立进行,学术专著出版资助评审工作的主管部门是科技处和社会科学处。

第四条河南师范大学学术专著出版资助的申请,一般每年受理一次。

第二章申请条件

第五条申请人必须是我校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申报时必须由两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推荐,并写出书面推荐意见。

第六条申请内容必须实事求是,著作内容不得涉及国家法律、法规禁止的领域或内容。

第七条必须具有正规出版社的出版计划或出版合同。选定的出版社应是我校规定的导向出版社。

第三章申请程序

第八条申请者必须如实填写《河南师范大学学术专著资助出版申请书》。

第九条申请者所在院(部、所)应对申请书进行审核,保证申请书的各项内容实事求是。

第十条各院(部、所)要通过其学术委员会对申报的学术专著进行认真的初评,并出具评审意见,按学术水平排出顺序,确保申报质量。

第十一条申请者提供的申报材料包括《河南师范大学学术专著资助出版申请书》、书稿和出版社出版合同原件、复印件各一份。

第十二条学校主管部门在规定时间内受理由各院(部、所)统一上报的申请材料。

第四章出版资助的评审

第十三条学校主管部门对申请人进行资格认定,对申报的学术专著和申请书进行形式审查及书稿内容查重。重复率超过20%的申报著作,取消其申报资格。

第十四条 学术专著出版资助的评审程序如下:

1.按申报学术专著所属学科分送校外两名同行专家通讯评审;

2.两名校外同行专家通讯评审均通过的学术专著,由河南师范大学学术专著出版资助评审专家组进行会议评审。评审专家组成员由校内相关学科的专家和校学术委员会部分成员组成。

3.评审结束后,由评审组签署评审意见,并报请校学术委员会审定。

第十五条学术专著出版资助分为重点资助和一般资助两个层次。重点资助按照该著作出版合同确定的出版费用的90%进行资助,一般资助按照该著作出版合同确定的出版费用的70%进行资助。每部著作最高资助额度原则上不超过5万元。

第十六条国家社科基金结项鉴定为优秀的成果,且由我校认定的导向出版社出版,可直接给予重点资助。

第十七条申请者如有合同造假和学术不端行为,一经查实,申请人三年内不得申请学术专著出版基金资助。

第五章计划的实施与管理

第十八条评审通过的学术专著资助名单经校学术委员会审定并经主管校长签批后以学校文件形式下达。

第十九条著作人应按资助合同在规定期限内在约定的出版社完成出版计划。

第二十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进行出版计划调整:

1.因著作内容需进行适度调整(但不影响著作质量者),可适当延长出版时间,但延长期最多不超过一年;

2.因出版社原因,不能在原约定出版社出版的,由著作人提出书面申请,经主管部门同意后,可变更为级别相当的出版社出版。

第二十一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取消资助计划:

1.在出版资助合同调整后一年内仍不能出版者;

2.著作人提出取消出版资助计划者;

3.由其他基金对该著作进行全额资助者。

第二十二条学术专著出版时,必须在醒目位置(封面、扉页或封底)上标注“河南师范大学学术专著出版基金资助”字样。

第二十三条学术专著出版后,需向主管部门提供样书五册供存档之用。

第六章出版总结

第二十四条资助学术专著出版后,著作人及科研管理部

门均有责任搜集该著作在学术界的影响和评价,以便再版时作进一步修订。

第二十五条主管部门每应根据资助出版学术专著的出版情况,写出综合分析报告。

第七章财务管理

第二十六条河南师范大学学术专著出版资助经费实行单独建账,专款专用。出版资助经费凭出版合同,按照财务有关管理规定,由财务处以转账形式直接拨付出版社。

第二十七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将暂停资助经费的使用:

1.因著作人或出版社原因,未能按计划出版者;

2.著作人对原申报著作内容有重大调整,影响该著作质量者;

3.擅自更改资助合同规定的出版社者。

第二十八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将收回出版资助经费:

1.著作人未能如期完成出版计划,延期一年仍不能完成出版计划者;

2.因著作人或出版社原因取消出版计划者;

3.该著作已由其他基金全额资助出版者。

第八章附则

第二十九条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第三十条本办法由科技处和社会科学处负责解释。第三十一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原《河南师范大学学术专著出版资助管理办法》(校科字[2008]7号)同时废止。

第四篇:重庆工商大学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重庆工商大学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重工商大„2005‟101号

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项基本建设与系统工程,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 1号)等文件精神和《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我校课程建设工作,全面提高我校课程质量和课程建设水平,制订本办法。

第一章 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宗旨、目标和原则

第一条 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课程体系的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学科特色和课程优势的发挥为着眼点,以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及管理机制的创新为动力,分类建设、统一指导的方针,全面提升我校课程质量和课程建设水平,为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奠定基础,为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创造条件。

第二条 课程建设的宗旨和目标

1.宗旨 加强课程建设,旨在全面提高我校课程质量和课程管理水平,为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专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2.目标 课程建设的基本目标是建立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发展目标一致的结构合理、体系完整、特色鲜明、管理规范、富有创新活力的课程体系。打造一批能够体现我校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的标志性课程。

第三条 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

1.系统性原则 课程建设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课程的系统工程,各门课程的建设要在学校统一规划和指导下,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实现我校课程体系结构的优化和整体效能的最大化。

2.可持续发展原则 课程建设重在创新,课程结构的调整、课程质量和课程管理水平的提高始终要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为着力点,以制度建设为主要内容,在课程内容、方法、手段和管理等方面建立创新机制,推动我校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3.一般建设和重点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课程建设要在全面提高课程质量的同时,有计划、分步骤地重点建设一批课程,在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政策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和倾斜,使之在课程建设中优先发展、积累经验。在重点课程建设的基础上,评选一批优秀重点课程作为校级精品课程,推广精品课程建设的成功经验,使之产生显著的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校级精品课程要进一步加强建设和管理,为创建市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奠定良好基础。

4.激励原则 各级各类课程建设应建立和完善课程建设考评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和各类教学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敬业精神和创造热情。

第二章 课程建设的层次、管理机构及职责

第四条 课程建设的层次 为了增强课程建设的针对性,提高课程建设水平,实行课程分级分类建设,统一管理。

课程建设分为三级六类,分别为校级普通课程、校级重点建设课程、校级精品课程、市级重点建设课程、市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市级重点建设课程、市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课程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和标准进行建设,各类校级课程按照学校课程建设有关要求和标准进行建设。

第五条 课程建设实行学校(校教学指导专家委员会和教务处)和学院两级管理体制。

第六条 教务处负责学校各级各类课程建设的日常运行管理,同时协助学校教学指导专家委员会做好以下工作:

1.制定和修订学校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及课程建设总体规划。

2.监督、检查课程建设的实施情况并做好经验总结和档案管理。3.对校级各类课程,尤其是重点建设课程、精品课程进行评选、检查、验收和评优,在此基础上做好市级、国家级精品课程的推荐和管理工作。

第七条 学院职责

1.根据学校课程建设的总体规划和要求,制定或修订本学院课程建设的具体方案。

2.组织力量开展课程建设的具体工作,包括方案的执行、执行情况的督查和工作总结。

第三章 校级普通课程建设的要求和内容 第八条 开展教学研究、总结教学改革经验,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第九条 建设一支能够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结构比较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

第十条 严格执行符合教育部规定的教学大纲、规范教材的使用及教辅资料、配套教学文件齐备。

第十一条 有规范的教案和讲稿,鼓励教师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

第十二条 有实验教学的课程,实验教学内容须体现在该课程的考试内容中。

第十三条 有一套科学的、严格的考核制度,认真抓好考试的各项环节,积极参与“教考分离”。

第十四条 规范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管理。

第四章 校级重点建设课程的要求和内容

第十五条 加强教学研究,总结教学改革经验和教学模式,形成有较高水平的教学研究成果。

第十六条 教师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比较合理,教师队伍稳定。第十七条 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及时反映社会发展对该门课程知识结构的新要求和学科前沿研究成果。积极采用双语教学。

第十八条 有高质量的教学大纲、教材、教案、讲稿及相应的多媒体课件。

第十九条 使用网络进行辅助教学和管理。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对在校在读学生免费开放。

第二十条 教学辅助资料完备,有较为系统和规范的习题库(集)或案例库(集)、试题库,并适时对库存资料给予调整。

第二十一条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验室或实习基地的基础条件完善,人员到位,管理制度健全。

第五章 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和内容

第二十二条 制定科学的精品课程建设规划 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是课程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与学校专业建设、教材建设结合起来进行,由校、院两级共建。学校、各学院要在全面规划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加大精品课程的建设力度。制定精品课程建设规划,要特别注重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以教学推动科研,以科研来促进教学,构建 具有我校特色的精品课程发展规划和体系。要以精品课程建设推动其他课程建设,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

第二十三条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精品课程原则上由学术造诣较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教授或副教授主讲。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形成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并有传、帮、带机制的教师梯队。鼓励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参加精品课程建设。

第二十四条 优化教学内容

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本着“加强整合、注重实践、积极创新、力求突破、整体优化”的原则,与时俱进,要突出经典理论与学术研究前沿成果的统一,理论与实际的统一,基础理论的掌握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统一。积极采用双语教学。

第二十五条 使用先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精品课程建设要立足课程实际和课程特色,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鼓励教师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革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

精品课程要充分使用网络进行辅助教学和管理。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对在校在读学生免费开放。网上有不少于50分钟的现场教学录像,鼓励教师将全程授课课件和教学录像上网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通过网络平台,为教师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新的途径和手段,丰富课程教学形式,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

第二十六条 抓好教材建设 精品课程要使用优秀教材,加强教材建设力度,建立科学的教材审定和选用制度,设立校教材建设专项基金。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教育部规划教材以及统编教材的编写工作。积极引进先进的、实用的英文原版教材。

第二十七条 加强实践教学

有实践性环节的校级精品课程必须相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建设好实验室或实习基地,配备能胜任工作需要的实验师资和基地技术人员,形成既规范又富有课程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及管理模式。

第二十八条 建立和完善切实有效的激励与评价机制 建立和完善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制度,完善精品课程评价体系,建立健全优秀课程示范、奖励机制和不合格课程的整改、惩罚机制。

第二十九条 校级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与基本思路

校级精品课程是全校的示范课程,其建设目标是市级、国家级精品课程。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思路是:重点扶植、稳步推进,成熟一门,发展一门,在抓好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上,有计划、分步骤地积极培育市级、国家级精品课程,建立起以学校精品课程和市级、国家级精品课程为示范的课程建设体系及良性发展机制。

第六章 校级重点建设课程的申报与立项

第三十条 申报对象范围

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均可申报校级重点建设课程。每两年申报评审一次。原则上每个专业每次只申报一门校级重点建设课程。

第三十一条 申报条件

1.申报课程必须是面向本科学生连续开设4年或4年以上的课程; 2.该课程有完整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和规范的教材、参考书、教学日志及听课记录。

3.课程负责人应为具有副教授或以上职称,并有5年或5年以上的本科教学经验,独立承担本门课程教学工作不少于3年的在岗教师。

4.申报的课程所属教研室内有一支相对稳定、结构合理并不少于5人的教师梯队。

5.申报的课程应有校级及以上级别的教研项目或教学成果奖。第三十二条 申报步骤

校级重点课程建设项目由项目负责人或教研室提出申请,在学院初审基础上,由学院向学校申报,须填写《重庆工商大学重点建设课程申报表 》。

第三十三条 审批与立项

1.评审 学校教学指导专家委员会对申报校级重点建设的课程进行审查并提出评审意见。

2.批准立项 经校长办公会审定通过,最后确认校级重点建设课程的立项项目。校级立项重点建设课程的完成周期为二至三年。该重点课程的后续建设须重新申报立项。

第七章 校级精品课程的申报与立项

第三十四条 申报对象范围

1.申报的课程应为学校验收合格的校级重点建设课程。2.校级精品课程每年申报评审一次。第三十五条 申报条件

1.课程负责人应具有教授职称,或为具有副教授职称、连续三年本科教学评教优良的骨干教师,并承担和组织该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显著。

2.有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3.该课程的教学条件良好,教学改革有特色,成效显著。包括:使用优秀教材、参考图书、教学管理、实验室与教学设备、教学态度、教学方法与技巧、考试方式与题库建设等因素。

4.建立有严格的主讲、辅导和作业批改制度,有科学严格的考核制度。

5.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已上网。

6.申报的课程应有校级及以上级别的教研项目或教学成果奖。7.申报课程所在学院重视和支持精品课程建设并提供相应的教学条件。

第三十六条 申报步骤

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由项目负责人申请,由课程所在学院向学校申报,须填写《重庆工商大学精品课程申报表》。

第三十七条 审批与立项

1.审查 学校组织教学指导专家委员会对申报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进行立项审查,审查内容主要包括课程建设的意义、课程建设目标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课程建设计划与条件等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修改建议和是否立项的初步意见。

2.批准 已通过学校教学指导专家委员会审查的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经校长办公会审定批准后,确定为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第八章 市级重点建设课程的申报与建设

第三十八条 申报条件

1、课程负责人具有教授职称,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显著;教师队伍结构合理、业务素质较高。

2、承担有校级以上教改项目,教学改革成果较明显,课程质量处于我市同类课程前列。

3、教学设施、教材建设、图书资料、实验条件基础好,能为持续、稳定地进行课程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4、课程建设规划科学可行,有明确的近、中、远期建设目标。课程质量监控体系和管理制度健全,任课教师无教学事故发生。

5、申报市级重点建设课程应为校级精品或重点建设课程。第三十九条 申报程序

学校根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有关申报市级重点建设课程的文件要求组织校内申报,择优推荐。

第四十条 建设与管理

严格按照《重庆市高校重点建设课程管理办法》文件的要求执行。

第九章 市级精品课程的申报与建设

第四十一条 市级精品课程的申报条件、申报程序、建设与管理按照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有关市级精品课程申报与建设工作的文件要求执行。

第十章 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申报与建设

第四十二条 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申报条件、申报程序、建设与管理按照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有关文件要求执行。

第十一章 校级管理课程的评估与验收

第四十三条 目的 通过课程评估,掌握我校课程建设的状况,及时总结并推广优秀课程建设的经验,提高我校课程建设水平和本科教学质量。同时,调整、补充校级重点或精品课程,为各级精品课程的评选和推荐提供依据。

第四十四条 时间及对象

校级重点建设课程和精品课程由学校教学指导专家委员会和教务处组织评估验收,每两年进行一次。校级普通课程由学院组织评估,并将评估结果报学校备案。

学校定期对市级及以上重点建设课程、精品课程进行检查,加大建设和监管力度。

第四十五条 评估与验收内容

校级重点建设课程和精品课程校级各类课程的评估验收标准参见第三、四、五章“要求”,内容主要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效果、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情况。

第四十六条 评估程序

1.自评和申请 对于完成预定计划或达到建设时限的重点(精品)课程项目,先由学院根据评估内容和标准组织自评,填写课程评估有关表格,向学校提出申请。

2.检查 根据学院或课题组的验收申请,学校教学指导专家委员会组织专家组进行调查研究,主要采取课堂听课、学生座谈和问卷调查等形式,对该课程建设的社会反响、课程评估申请等材料进行分析和认定。

3.评价 学校教学指导专家委员会对课程进行综合评定,对课程建设状况提出评审意见。对验收合格的课程,学校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加强对成果的宣传、推广和应用。

对验收不合格的课程,限期整改,对再次评估验收仍不合格的课程,学校取消其立项资格并追回前期拨付的课程建设经费,该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从被取消立项资格之日起三年内不得申报该类项目。

第四十七条 推荐与奖励

1.推荐 对获学校优秀称号的重点课程或精品课程,由学校优先推荐参加市级精品课程申报和评选。

2.奖励 学校对在课程建设中有突出贡献的教研室(课程组/群)及有关人员给予一定物质和精神奖励。

第十二章 经费管理

第四十八条 学校设立“校级重点(精品)立项课程建设专项经费”,为重点(精品)课程建设提供经费保障。学校对批准立项的每门校级重点、精品课程划拨建设经费分别为5千、1万。对获得市级和国家级立项的重点(精品)课程,学校给予1:1的配套建设费。

第四十九条 课程建设经费实行“专款专用”。用于课程建设项目的开支主要包括:调研、图书资料购买、教学及实验条件的建设、课程建设材料的编撰、课程的评估验收、培训及会务和一定比例的劳务性开支等。严禁挪用和无计划开支。

第五十条 该项经费由教务处统筹管理,经费开支须经课程所属学院院长批准,财务处、教务处共同审核经费的开支情况,对不符合支出要求的予以纠正。

第五十一条 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或学院负责人向学校汇报课程建设进展情况的同时,须汇报经费使用情况。

第十三章 附 则

第五十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普通全日制本、专科及应用技术本、专科各专业的课程建设与管理。研究生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另行规定。

第五十三条 本办法在原有文件的基础上进行修订,于2005年4月19日经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自公布之日起试行。

重庆工商大学

二○○五年四月二十五日

第五篇: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五月学术月会计学选题方向

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五月学术月会计学选题方向

一、会计准则、审计准则问题研究(选择某一具体准则或结合某几个具体准则进行拓展或整合性研究)

二、会计信息化与网络化问题研究(结合当前的网络交易、企业信息化、微信、微博等发展中产生的会计与审计新问题展开研究)

三、环境会计、碳会计、社会责任会计及审计问题研究(结合当前雾霾问题、食品安全问题、诚信缺失问题等方面展开专业研究)

四、会计史专题资料整理研究(选取一个小题从我国或国外史学角度进行综述或述评,如“我国会计舞弊史综述”、“红楼梦中的建造合同思想史研究”、“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史研究”等)

五、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与审计问题研究(结合当前的政府债务问题、非营业组织行为的透明度等问题展开研究)

六、会计类经典教材、著作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研究(针对CPA教材、会计职称教材、国内会计学领域的重要专著或教材、本院教师的自编教材或专著中存在的错误问题、争议问题进行研究)

七、会计热点、难点、异点案例研究(针对国内外出现在的与会计相关的案例进行分析性研究)

八、国外会计研究的新进展引鉴问题研究(如“比特币会计问题研究的新进展”、“欧盟碳排放会计问题研究的新进展”等)

九、会计、审计、财务及其他相关类专题调查报告研究(基于自身实践经历过的专题调查报告进行学术化研究,如“重庆市支农资金的核算及控制问题调查报告”、“重庆市中低收入群体的个人理财调查报告”等、“会计学院教学质量的问卷调查报告”等)

十、其他涉及会计、审计、财务、资产评估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热点问题、盲点问题研究。

下载重庆工商大学学术专著出版基金管理办法(修订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重庆工商大学学术专著出版基金管理办法(修订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