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俄高等教育对比
中俄高等教育对比
陈琪
中俄在现代化进程中所进行的教育合作扩大了彼此教育资源在国际教育领域的影响,对于双方在国际教育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也面临着新的发展阶段,俄罗斯一直在对自己的高等教育体制进行改善。所以与俄罗斯教育体制对比找出二者之间的差异,再结合具体国情运用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是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的。
一、中俄高等教育概况
1、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指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
中国高考制度:“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即“3+X”)“3”指“语文、数学、外语”,“X”指由指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从文科综合(涵盖政治、历史、地理)和理科综合(涵盖物理、化学、生物)2个综合科目中选择一个考试科目。此方案是目前全国应用最广,最成熟的,最被人们接受的。总分750分。
2、俄罗斯的教育体系分为学前教育、初始教育、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大学教育。俄罗斯教育的评价同样是通过考试来完成的,评价的标准均为5分制。除考试外,在平时的课程学习中也进行一些测验,如果学生在历次的测验以及平时的课堂学习都表现得非常好,根据情况,教师可以给予该生免试。
俄罗斯全国统一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内容主要分为:俄语,数学和根据所选学科进行其他类别的考试,主要包括:外语、历史、文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社会知识以及计算机和信息通讯技术。一般学科都要求通过外语考试。外语类别一般包括英、德、法、西四类,可以任选一类。每门考试都设有全国最低分数线,要上了分数线才能去竞争被相应大学录取的机会,才能去竞争录取后的公费名额。
二、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1、学位制度
中国的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
俄罗斯的硕士教育有别于中国的硕士教育,中国的硕士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阶段,而俄罗斯的硕士教育则属于大学教育的一个阶段。俄罗斯的研究生(大学后)教育除了包括副博士和博士阶段以外,还包括临床医学研究阶段、高等军事院校研究阶段、助理实习阶段。这三个特殊学习阶段均等同于副博士学习阶段。
2、学费和奖学金:
中国所有本科生需自行交纳学费,学费金额通常为4800—6000元/年,个别学校个别专业为10000—12000元/年。但在校期间学生可申请校奖学金,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和国家助学金(1500—4000元/年)。从2015年开始,研究生也开始自行支付学费,金额为6000—15000元/年,个别专业15000—25000元/年。
在俄罗斯只要是通过俄罗斯全国统一考试并申请到俄高校公费名额的学生,均可获得俄罗斯高等教育的奖学金。俄罗斯高等教育奖学金的额度总体上参差不齐,主要是研究生阶段高于大学阶段,国家优先发展领域的专业高于其他专业。如果学生未能通过俄罗斯全国统一考试或没有申请到理想院校的公费名额,就要按照自费生标准在高校接受高等教育。
3、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1)高等教育大众化与质量监控问题 大学生为何就业难?我们往往将其归因为扩招、金融危机…然而质量问题才是关键。中国大学生存在的种种问题让人担忧,但与其说这是中国大学生的问题,不如说是中国教育制度普遍存在的问题。中国教育,从小学开始,到中学,都是在追求“应试教育”,以知识灌输为主,对能力培养、素质培养重视不够,而一些大学,采取的是严进宽出的模式,应试教育魔棒下,培养出了大量轻松混得大学文凭的学生,这是中国教育的尴尬现状。大学只有“严出”,才能让大学生将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才能提高质量。说到底,现在的大学教育早已实际上产业化了,教育生产出的产品就是毕业生。毕业生无论什么原因滞销,大学都难辞其咎,必须负起责任。
2)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不相适应,培养与需求相脱节 毕业生素质技能与岗位素质技能需求之间的不匹配。毕业生对就业能力的认知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一定差异。比如毕业生实践经验、动手能力的缺乏和责任心、敬业精神、团队精神等就业能力不高,还有就业观念陈旧、技能层次不高等,部分高校毕业生因缺乏必要的职业就业指导,以及毕业生甚至家长受传统观念影响,对职业定位和薪酬期望值较高,不愿意去基层就业,导致热门岗位因竞争激烈、能力不足不能如愿,越需要人的基层岗位越是没人愿意去,从而导致与用人单位需求的脱节。
3)毕业生数量多,就业难
200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大约115万人,到2013年就达到699万人,12年间增长了5倍。从本世纪开始,近13年来,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有增无减,可想而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有增无减。而2015年,大学毕业生有749万人,大学高校毕业人数创历史最高,堪称“史上更难就业季”。
三、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前景
2012-2013年在俄学习的外国留学生人数为11.8万人。这其中除了独联体国家以外,来俄留学生最多的国家就是中国。2014年,中俄合作高校的数量,俄方已达到120所,而中方则达到600所。2014-2015年,中国留学生在俄数量预计将达到2.48万人。由于中俄两国的历史渊源关系以及良好的政治经济合作基础,中俄两国高等教育合作的前景广阔。根据两国元首达成的意见,到2020年,双方学生交流数量将达到10万人。中俄双方将会为这一结果的实现,共同努力奋斗。
第二篇:中俄饮食文化对比
中俄饮食文化对比
吃穿住用行是一个人存活在这个时代的的必须需求,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不能离开这些。这其屮吃又排在首位,即饮食。吃什么、怎么吃,一个地区或者民族的饮食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屮俄两国的饮食文化的差异很自然地就成为两国民族性格差异的一种外在表现。
一、中俄民族的“饮”差异
(一)酒文化。酒,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也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促进友谊,调节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饮品。
中国的酒文化历史悠久,始于商周,且种类繁多,各具特色。中国人饮酒讲究尽兴,中国人爱以酒为媒介进行社交活动,并且,人与人的感情交流往往在喝酒时得到升华。中国人喝酒比较讲究下酒菜,讲究荤素搭配,凉热兼顾。在酒宴上,主人往往先讲上几句话,之后 就开始第一轮敬酒,主人向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即所谓“先干为敬”,以表示对客人的尊重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客人要回敬主人,敬酒时还要说上几句敬酒词。敬酒时,一般起立,普通敬酒以三杯为度。中国人敬酒时,往往都想对方多喝点酒,以表示自己尽到了主人之谊,客人喝的越多,主人就越高兴。
俄罗斯大部分地区位于高纬度,因此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就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俄罗斯人通过喝酒来取暖,伏特加(водка)一词源自俄语“水”(вода),有“生命之水”的意思。伏特加一般是40度,与白兰地和威士忌一起,同为世界三大烈酒。不过,同威士忌在饭前加冰块苏打水浅尝辄止、白兰地在餐后细品慢啜相比,俄罗斯人喝伏特加要豪放得多,哪怕是满满一大杯也“一口闷”。伏特加成为了俄罗斯人生活中的必备品,也成为了他们的精神寄托。
(二)茶文化。茶,是世界上最为普遍的饮品之一。茶文化有着悠 久的历史,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饮茶成为了中俄两国人民共同的爱好。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世界闻名,是茶的故乡,茶叶品种繁多。中国人喜欢喝清新淡雅的绿茶,用沸水冲泡,香气四溢,再配置以茶道器具特别是紫砂壶一类精美的茶具,充分体现了清新淡雅之意境及君子之风。
俄罗斯的茶文化历史并不长,直到十八世纪 茶叶才在普通百姓中传播开来。与中国人不同,俄罗斯人喜欢味道相对较重的红茶。俄罗斯人喝红茶喜欢配以砂糖、方糖、巧克力等用茶炊引用。展现了俄罗斯人独特的民族性格。在俄罗斯,茶炊是不可缺少的饮茶器具,有“无茶炊不能算饮茶”的说法。
二、中俄民族的“食”差异 从“食”的角度看,它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要素。由于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差异,形成了中俄两种不同的“食”文化。
中国人的传统主食是五谷,辅食是蔬菜,外加肉和 水果等。中国人注重菜品的精致和丰富,招待客人往往是一桌丰盛的菜肴方见主人的热情及对客人的重视。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一道菜便诠释了一种文化理念和内涵。例如,四喜丸子、东坡肉、龙风呈祥等。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与时代、地域、技法及喜好程度等划分开来。例如在中国比较闻名的各大菜系之分。
俄罗斯大部分地区位于高纬度,食物种类要比中国少,俄罗斯人的主要饮食有:面包、牛奶、土豆、奶酪和香肠——“五大领袖”,圆白菜、葱头、胡萝卜和甜菜——“四大金刚”,以及黑面包、伏特加、鱼子酱——“三剑客”。虽然俄罗斯的传统美食不如中国一样精致,但是热情好客一点不比中国弱,招待客人都是一桌丰盛的菜肴。俄国菜肴的命名方法通常是直白明了,说明原料即可,很少会运用修辞手段。例如炸鸡、腌黄瓜、熏香肠等等,但是在粗犷、随便的背后诠释了俄罗斯人朴实无华的生活方式和独特的生活方式。
中国和俄罗斯虽然在文化习俗和文化生活有差异,但差异是相对的,随着中俄联系的不断加深,两国的饮食文化也在不断地融合,相信两国关系越来越好。
第三篇:非言语交际下的中俄语言的文化差异对比
非言语交际下的中俄语言的文化差异对比
弗洛伊德说过:所有凡人掩盖不了自己,如果他口唇静止,手指在轻轻击节,则秘密会从他的每个毛孔中流溢出来。手势语属于非言语交际的一种,是通过手和手指的动作和形态来代替语言交流和表达思想,包括手指、手掌和双臂体态语。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如果能正确地运用手势语,就会使我们的交际活动顺利进行,避免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可能造成的种种误解、冲突。
一、手势语的语用功能
研究表明,人们能发出七千多个身体信号。它是一个特殊的传递信息和思想感情的体系,借助于人体各个部位的动作手势、表情、姿态、面部表情暗示等来完成。
(一)突出、强调的功能
гвклшанский认为,手势语既不是从语言系统中剔除出来的剩余部分,也不是对语言的额外补充,它是作为补偿口头交际中的不足所不可缺少的行为,是言语活动中具有功能的组成部分,与每次具体言语交际相关。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如果话语内容提供的信息量不够,说话人需辅以手势动作对具体话语内容作进一步的补充与说明,否则无法完成交际。例如,当说威胁性的话语смотринаменя(看着我)时,常会补充以手势语погрозитьпальцем(用手指威胁),用来使语言表达的更加具体而形象。
(二)显现、传达的功能
人们在说话时,会不自觉地做出某种面部表情或手势,这一般都是人们内心情绪的真实流露,极难掩饰和压抑。假如一个人不停的紧捏双手,即使他假装无所谓的样子,仍能感受到他的不安与紧张。同时,手势语可以使表达的内容更为婉转,把不想说或不便说的意思表达出来。
(三)代替、协调的功能
因为手势语是国际性的,在言语不通的情况下,借助手势也能够起到沟通的作用,例如,你想讨支烟抽,只要作出夹烟的手势就可以了。
(四)指代、象征功能
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民俗与风尚,不同的文化观念、思维方式与感情表达方法。手势语受到传统文化的制约,它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中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
二、手势语的文化内涵
文化影响着人的存在的各个方面,正如hall所总结的一样:在人类生活中已经没有哪个方面没有被文化触及、被文化改观的了。俄语手势语与汉语手势语相比,有相同或相似之处,但总体上看有很大差异。俄罗斯人民有异彩纷呈的传统习俗.有粗犷、豪放的民族性格,他们的手势特点是:打手势只用右手,左手一般不动,或动作幅度很小,并不重复右手的动作。而汉民族历史悠久,以谦虚为美德,性格含蓄,因此手势只限于手臂活动,使用频率也低得多。
(一)同一含义在中俄文化中的不同手势
其他俄罗斯人常用的手势有:
пожать плечами表示不认同、吃惊、束手无策等。
поднять плечи耸起双肩,表示惊讶。
бить по плечу拍拍肩膀,表示友好亲昵。
сжимать плечи(кому)紧紧抱住双肩,表示同情、慰问。
слегканаклонить стан上半身向前倾,表示向对方致意、与其打招呼等。
руки в брюки双手装进口袋,表示放肆、无礼。
потирать ладони抚掌,表示满意、赞许。
(二)同一手势在中俄文化中的相同或相似的含义
不同的文化间总某些相同或相似之处。手势语的同化就是其中的一个例证,说明手势语不仅负载民族文化的个性,也负载民族文化的共性。
показать кукишь把大拇指从食指和中指中间伸出,表示蔑视、轻视对方。在中国的年轻人中也使用这样的手势来表示嘲弄。
прижатьпалецк губам食指放在嘴唇上,表示警告、停止说话,要求安静等。
качать кого把某人抬起来向上抛,表示对此人、爱戴之情。
теретьпальцамидругодруга大拇指摩擦食指和中指,在俄罗斯和中国都意味着金钱。
почесатьвзатылке搔后脑勺,都表示犹豫,不知如何是好。
показать оченьмало大拇指掐住小拇指或食指尖,都表示一点点或少量。
由此可见,如果忽视了现实生活中非言语交流中的文化差异现象,交流就会受到阻碍,甚至产生许多交际层面上的负面影响。当然,手势语的文化差异并非永远不发生变化,由于文化元素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具有流变性,非言语交际的文化差异可能会在将来的某个时期通过更为广泛而频繁的文化交流发生融合或转变。而手势语文化差异同样会融合或转变,这一文化流变过程也是跨文化交际者不可忽视的。
第四篇:中俄文化差异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俱增,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然而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尴尬的局面。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对各国文化因素的了解尤为重要,了解对方民族文化,求同存异是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俄罗斯——作为我国北方最大的邻国,正与中国关系越来越密切。作为欧亚大陆上的两个大国,在长久以来就保持了紧密的联系。在历史上,两国有着极其复杂的渊源。而在近些年以来,两国又不断的在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开展了深入的合作。这个时候,研究中俄间的社会文化差异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跨文化交际中中俄文化的差异。
1.国家概况
俄罗斯国土面积1707.55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一大国。中国国土面积690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位。俄罗斯虽然横跨欧亚大陆,其主要国土位于亚洲,但它在历史上就一直认为是个欧洲国家。而中国是亚洲国家的显著代表。政体上,中国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之一,而俄罗斯的前身苏联是当时世界上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1991年8月24 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共和国宣布独立,成为俄罗斯联邦,苏联解体。现在俄罗斯是一个联邦制国家,由89个联邦主体构成。2宗教意识
中国虽然庙宇众多,但由于历史上的几次宗教灭绝运动,国民中虔诚信徒的比重并不高。中国的宗教不参与政治,这在宗教意识甚重的欧洲人看来是不可想象的。
中国的宗教往往宣扬向善和普世救人,所以没有强烈的排他性或扩张意识。
俄罗斯人被认为是最具宗教品格的一个民族,在现实生活和文学作品中,东正教所宣传的爱与宽恕的思想处处可见。在陀思妥耶夫斯基、果戈里、列夫·托尔斯泰等著名俄罗斯作家的作品中都充满了种种宗教的哲理。东正教对俄罗斯文化影响深远,其宗教思想已经渗透进日常生活,成为传统思想的组成部分。近年来俄罗斯信教的人增加,宗教,特别是东正教的社会地位迅速提升,宗教参与政治的趋势逐渐明晰,新下水的军舰、新落成的楼房往往要举行祝圣典礼,总统就职典礼的贵宾中必有东正教大牧首和其他主要宗教领袖,这些人已经成为本国政治精英的一部分。用东正教凝聚人心、扩展俄罗斯价值观和文化影响、促进国家复兴的意图越来越强烈。3.人际交往
俄罗斯人素来以热情、豪放、勇敢、耿直而著称于世。而中国人则是传统、内敛、含蓄、谦恭的。在交际场合,俄罗斯人惯于和初次会面的人行握手礼,这和中国的风俗是相同的。但对于熟悉的人,尤其是在久别重逢时,他们则大多要与对方热情拥抱。在比较隆重的场合,有男人弯腰吻妇女的左手背,以表尊重。长辈吻晚辈的面颊3次,通常从左到右,再到左以表疼爱。晚辈对长辈表示尊重时,一般吻两次。妇女之间好友相遇时拥抱亲吻,而男人间则只互相拥抱。亲兄弟姐妹久别重逢或分别时,拥抱亲吻。在宴会上喝了交杯酒后,男方须亲女方嘴。而对于传统的中国人而言,则基本上没有亲吻这种热情豪放的礼节。
4.言谈举止
遇见熟人不能伸出左手去握手问好,学生在考场不能用左手抽考卷。因为俄罗斯人认为每个人身边都有两个神,凶神在左善神在右,所以很忌讳伸左手去握手问好。中国人在握手问好时也用右手,但没有俄罗斯那么严格的禁忌。5.思维方式
中俄两国国民的思维方式有很大差异。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是从从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从抽象到具体。一触及中俄双边合作,往往喜欢以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来指导两国在各领域的具体行动。俄罗斯人的思维习惯恰恰相反,由小及大,从局部到整体,从具体到抽象。在涉及两国合作的具体问题上,喜欢从本国实际利益出发,“就事论事”,而不习惯于套用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来决定自己的态度。
5.年龄的文化
俄罗斯人无论男女老少都不喜欢谈论年龄。特别是女性,他们常把女人的一生分为六个阶段:婴儿、女孩、姑娘、年轻的妇女、年轻的妇女、年轻的妇女俄罗斯人常对任何暗示年龄的问题都非常敏感,甚至会引起情绪波动。稍微上了一些年纪的妇女通常会流露出困惑,甚至会略带愤怒的说:(为什么您总是强调我的年龄呢?)在中国,“老”往往意味着经验,意味着成熟,不带有感情色彩。此外,中国人对自己的年龄并不保密,而且几乎每个年龄段都有自己通用的成语来形容。如:而立之年、不惑之年、耳顺之年、花甲
之年、风烛残年等等。
6.个人意识
中国人自古讲究“中庸”,随和,有很强的从众心理。从积极意义上,像孟子所说,“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但中国人往往从消极意义上从众,“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
俄罗斯民众虽然强调集体主义,讲究“跟大家一样”,但总体上说,还是喜欢标新立异,与众不同,不论是消费观念还是治国理念都如此。这个国家容易产生思想家,但不容易出实干家。
7数字中文化意义
数字除具有本身的数量意义外,还兼有神秘“非数字”的意义,他们被称为“圣数”或“神秘数字”。在俄罗斯人们的心中,“七”(семь)有其特殊的形象和意义。人们通常把“七”看成幸福和吉祥的数字,如成语“на седьмом небе”(如登天堂);Одного твоего слова достаточно,чтобы он почувствовал себя на седьмом небе.(只要你一句话就足使他感到如登天堂一样幸福。)俄罗斯人喜欢数字“七”,因此,在很多谚语、成语中经常可以看到“семь”(七):如:семь раз отмерь——один раз отрежь.(三思而后行);семимильными шагами(一日千里);семь пядей во лбу(非常聪明)。如果说俄罗斯人热爱数词“七”,那么中国人更热爱数词“九”。(девять)因为在汉语中,“九”与“久”谐音,所以它在古代中国被视为吉祥之数。李白诗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也叫重霄或九重霄,指及高处。九天也指皇室,九重旧指帝王所居之处。中国人崇尚九,也偏爱九的倍数,如“十八般武艺”、“十八般兵器”、“三十六计”。汉语中以九打头的成语也不少,如:“九牛二虎”、“九关虎豹”,“九牛一毛”,“九故十亲”,“九九归一”等。
饮食文化:铺张与简约
两国的饮食文化差别极大。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菜系众多。食材种类极为丰富,毒蛇王八果子狸,无所不吃。是鲍翅宴,还是参肚席,讲究“上档次”。俄罗斯讲究实在,但求营养和可口,不论是煮土豆,还是生黄瓜,都可以上国宴。
中国人请客讲气派,俄罗斯人以家宴为最隆重的待客礼节,吃饭、聊天、喝酒、品茶、尝甜点,亲切而不狎昵,典雅而不冷清。
中国人膳食复杂,仅表示烹饪的动词就有上百个;俄罗斯人做饭简单,烤、煎、炸、煮,烹饪手法不出这几种。
中俄文化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中都要面临的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跨文化交流也日益广泛,不同民族间的文化是可以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的。我们应该意识到这些文化差异,本着“求同存异,互相尊重,平等相待,以诚相见”的原则,采取包容、尊重的态度而不是敌视对立的态度,尽力了解对方民族文化心理,以达到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让我们期待中俄关系能打开一个新的篇章,迈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取得共同进步和繁荣!
第五篇:中俄声明
中俄声明:尽快启动俄对华供气(全文)
2014年05月21日 14:14 来源:新华网 [发表评论]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稿]
原标题:中俄关于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的联合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关于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的联合声明
新华社上海5月20日电 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邀请,俄罗斯联邦总统弗·弗·普京于2014年5月20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在上海举行了会晤。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以下简称“双方”)声明如下:
一
在双方共同坚定努力下,中俄关系已提升至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双方将保持和深化高层战略互信对话,提高现有双边政府、议会、部门和地方间合作机制效率,必要时建立新的合作机制,确保全面快速发展的务实合作、人文交流和民间交往取得更大成果,进一步密切协调外交行动。这有助于中俄各自国内大规模经济改革顺利推进,提升两国人民福祉,提高双方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以利于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双方恪守2001年7月16日签署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在维护主权、领土完整、国家安全等涉及两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继续相互坚定支持。双方都反对任何干涉一国内政的企图和做法,坚定维护《联合国宪章》所确立的国际法基本准则,充分尊重对方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维护本国历史、文化和道德价值观的权利。
中俄将共同举办二战欧洲和亚洲战场战胜德国法西斯主义和日本军国主义70周年庆祝活动,继续坚决反对歪曲历史和破坏战后国际秩序的图谋。
二
双方将采取新的措施提高务实合作水平,扩大务实合作领域:
推进财金领域紧密协作,包括在中俄贸易、投资和借贷中扩大中俄本币直接结算规模;加强宏观经济政策领域交流;
继续努力推动双边贸易额在2015年前达到1000亿美元、在2020年前达到2000亿美元,落实中俄政府间经济现代化领域合作备忘录,以保障双边贸易平衡,优化贸易结构,大力增加相互投资,包括在俄境内建设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综合开发矿产资源,建设经济型住房;
建立全面的中俄能源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化石油领域一揽子合作,尽快启动俄对华供应天然气,以开发俄境内煤矿和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等方式扩大煤炭领域合作,积极研究在俄建设新发电设施,扩大对华电力出口;
提高高新技术领域合作的效率,开展和平利用核能、民用航空、航天基础技术研究、空间对地观测、卫星导航、深空探测和载人航天等领域重点项目的合作;
深化科技交流,首先是在确保经费和科技投入对等、创新链条完整、有效保护知识产权基础上开展具有前景的联合科研;
在制药、医疗设备、化工、木材加工、造船、运输机械制造、有色冶金等领域实施联合生产的互利项目;
扩大农业合作,改善农产品贸易和农业生产投资条件,支持两国农业企业开展合作;
积极推进地方合作,扩大地区合作范围和领域,完善地区合作机制,推动地区交流向计划性和定期化转变;
加快发展跨境交通基础设施,包括建设同江-下列宁斯阔耶和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界河桥,改善中方货物经俄铁路网络、远东港口及北方航道过境运输条件;
加强人文交流,重点实施《中俄人文合作行动计划》,确保2014年和2015年两国青年友好交流年活动顺利举行;
就合理利用和保护跨界水资源、改善跨界水体水质、防灾和快速消除自然灾害后果、保护生物多样性、建设跨境自然保护区等问题继续开展建设性合作;
发挥两国边界联委会和其他机制的作用,深化边界事务合作,包括开展第一次边界联合检查、界河管理和打击跨境犯罪;
双方均支持完善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包括建立副总理级的中俄投资合作委员会、中俄经济合作战略性项目高级别监督工作组,以及能源领域专门工作组。
三
一、双方一致认为,在当今世界,各国和各国人民的相互依存度以及经济文化融合度持续加强。国际形势更加复杂多变,全球竞争较量加剧,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际议程。
双方强调,应当尊重各国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和自主选择的社会政治制度、价值观、发展道路,反对干涉他国内政,放弃单边制裁,以及策划、支持、资助或鼓励更改他国宪法制度或吸收他国加入某一多边集团或联盟的行为,维护国际关系稳定和地区及全球和平与安全,化解危机和争端,打击恐怖主义和跨国犯罪,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
必须改革国际经济金融体系,使其适应实体经济需要,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以重振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信心。
二、双方支持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中心作用,一致认为,加强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推动安理会履行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首要责任,符合国际社会共同利益。双方呼吁联合国所有会员国恪守《联合国宪章》及公认的国际法准则,不允许篡改或任意解读。双方支持安理会进行合理、必要的改革,更好地履行《联合国宪章》赋予的职责。在联合国安理会改革政府间谈判框架内,应就改革形成“一揽子”解决方案,并达成最广泛一致。双方反对人为设定时限和强行推动不成熟改革方案的做法。
三、双方主张进一步加强联合国在打击一切形式的国际恐怖主义、跨国有组织犯罪、腐败、信息技术安全的威胁及其他刑事犯罪方面发挥核心协调作用。
四、双方主张确保外空安全、和平利用、防止外空武器化,将继续努力推动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尽快启动谈判,以中俄提出的《防止在外空放置武器、对外空物体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条约》草案为基础,达成国际条约,这是国际社会的一个优先目标。为此,中俄重申反对在外空部署武器,呼吁所有空间大国遵守这一政策。
中俄愿在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框架下,继续就双方共同关心的议题加强合作,特别是在确保外空活动长期可持续发展等当前重要议题方面的合作。
我们对当前信息通信技术被用于与维护国际稳定与安全目的相悖、损害国家主权和个人隐私的行为表示严重关切。我们认为,国际社会应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国际合作,共同应对信息安全威胁。呼吁国际社会制定普遍认可的行为规范,坚持多边、民主、透明原则,使互联网治理体系国际化,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信息环境。
五、双方坚定遵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原则和宗旨,愿为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作出贡献。
六、双方继续在鼓励和促进尊重人权方面开展合作,以推动国际社会同等重视公民权利、政治权利和经社文权利及发展权,尊重文化和文明的多样性,尊重传统价值观和促进人权的不同发展模式,推动通过建设性对话与合作处理人权问题,反对将国际人文人权合作政治化,反对将某些国家或国家集团的标准作为普世标准强加给他国。
七、中俄作为拥有悠久文化历史传统的国家,愿在全球范围,包括在联合国框架内,全力推动文化和文明对话。
双方愿在国际发展领域深化合作,维护共同利益,在制定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进程中加强协调配合。
八、双方始终不渝地捍卫国际关系中安全不可分割的原则。单方面在全球范围内发展反导系统不利于国际局势的稳定,只能损害全球战略稳定和国际安全。应通过所有相关国家共同采取政治外交努力,防止弹道导弹和导弹技术扩散,不能试图靠牺牲其他国家的安全来保障本国和某个国家集团的安全。
九、双方支持叙利亚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主张停止暴力,以政治外交手段作为解决叙利亚危机的唯一途径,根据2012年6月30日签署的日内瓦公报尽快重启叙利亚国内各派直接对话,坚决反对任何外部武力干涉叙利亚的企图。
中俄支持叙利亚政府和国际社会为顺利完成销毁叙利亚化武所作的努力,对叙利亚国内人道主义局势深表关切,呼吁以非歧视性和非政治化态度,在遵守国际人道主义法则基础上,尽快综合解决叙利亚国内的人道主义及境外叙利亚难民问题。
十、双方认为,在国际公认的法律基础上,根据巴以谈判达成的共识,全面、公正、持久解决巴以、阿以冲突,对巩固中东北非地区安全、消除地区主要不稳定源、为地区各国发展、繁荣和合作创造有利条件,具有重大意义。
十一、双方重申,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实现半岛无核化,通过对话协商解决有关问题符合有关各方共同利益,对维护东北亚及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安全至关重要。中俄认为,六方会谈是解决朝核问题唯一现实有效途径,希望有关各方相向而行,多做有利于地区和平稳定的事,为推动重启六方会谈,实现半岛地区的长治久安而共同努力。
十二、朝鲜半岛核问题悬而未决,地区政治军事局势持续紧张,双方对此表示担忧,强调各方应采取切实措施,缓解紧张局势。双方一致认为,该地区问题不应以武力方式解决,所有存在的问题应通过谈判解决。双方达成共识,将开展密切协调与协作,致力于在东北亚地区建立有效的和平安全机制。
十三、双方满意地指出,旨在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共同行动计划》正在继续落实,该计划实为平衡措施和义务清单。双方呼吁所有谈判方进一步寻求妥协,避免采取对全面协议谈判进程产生消极影响的行为。
十四、双方关注阿富汗局势发展,主张阿富汗尽快成为和平、稳定、经济繁荣、没有恐怖主义和毒品犯罪的国家。双方重申支持阿富汗人主导、阿富汗人所有的民族和解努力,希望阿富汗早日实现具有包容性的和解。呼吁阿有关派别摒弃暴力,断绝与恐怖组织的联系,接受阿富汗宪法。
双方认为,阿富汗毒品生产规模持续扩大,对阿富汗及全世界的和平稳定构成严重威胁。双方指出,必须进一步加强国际社会努力,共同打击阿富汗毒品,包括加强地区合作。双方重申,要坚决维护建立在联合国基础公约之上的全球毒品监督机制。
双方指出,业已举行的阿富汗总统大选和地方选举具有重要意义。选举得以举行,得益于阿富汗政府在国际社会支持下所作的努力。双方呼吁尊重阿富汗人民的历史选择。
十五、双方对乌克兰持续的内部政治危机表示严重关切,呼吁有关各方保持克制,避免乌克兰冲突升级,通过和平和政治途径寻找解决现有问题的办法。呼吁乌克兰所有地区和社会政治组织参与广泛的民族对话,共同制定国家宪法制度进一步发展构想,以全面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十六、双方支持开展网状伙伴外交的各种努力。网状伙伴外交旨在在国际事务中建立伙伴合作的灵活机制。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中俄印等机制已成为类似灵活机制的高效范例。
十七、双方认为,二十国集团是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愿积极努力巩固这一机制,提高其效率,不断推动落实圣彼得堡峰会各项决定。
十八、双方欢迎金砖国家机制成功发展,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认为当前阶段关键任务是金砖国家成员国发展多方面的合作,同时在全球经济治理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俄主张,金砖国家应成为在全球经济金融和国际政治等广泛领域开展合作和协调的机制,包括在金砖国家框架内建设更紧密经济伙伴关系,加快建立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在全球经济治理领域共同推动提高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发言权和代表性,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在对外政策,包括调解地区冲突、不扩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和非法毒品贸易、维护国际信息安全、维护外空安全、保障人权及其他共同关切的领域深化协调合作。
双方认为,中俄印合作是维护世界和地区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中俄将继续努力巩固三方战略对话,以增进相互信任,协调在当前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共同立场,促进互利务实合作。
十九、双方高度重视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合作,包括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武器走私、非法毒品贸易和跨国有组织犯罪,以及维护国际信息安全,认为有必要在上合组织地区反恐怖机构基础上,建立应对各成员国安全挑战和威胁中心,作为第一步,赋予地区反恐怖机构禁毒职能。
中俄认为,进一步发展地区经济合作、改善成员国投资环境、加强实业界之间联系,是上合组织的优先任务。双方重申,坚持上合组织开放原则,愿继续积极努力为上合组织扩员奠定法律基础。
二十、双方认为,欧亚一体化合作进程对保障地区经济发展、加强地区安全稳定、促进地区建立共同无分界线的经济和人文空间发挥着重要作用。
双方相信,拟于2015年1月1日建立的欧亚经济联盟将促进地区稳定,进一步深化双边互利合作。双方强调,亚洲、欧亚空间和欧洲的一体化进程相互补充十分重要。
二十一、俄方认为,中方提出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非常重要,高度评价中方愿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考虑俄方利益。双方将寻找丝绸之路经济带项目和将建立的欧亚经济联盟之间可行的契合点。为此,双方将继续深化两国主管部门的合作,包括在地区发展交通和基础设施方面实施共同项目。
二十二、双方确信,为适应亚太地区在国际事务中与日俱增的潜力,必须在维护本地区各国合法利益及遵循国际法准则和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全面、透明、平等、安全不可分割和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架构。
中俄将在东亚峰会、东盟地区论坛等其他多边地区对话与合作机制中深化协作。双方将加大努力,以巩固东亚峰会作为“领导人引领”的战略论坛作用。
二
十三、双方认为,亚太经合组织论坛建立在公开、公平、互利和尊重各经济体需求基础上,是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有效机制。双方承诺在亚太经合组织框架下加强协调与合作,共同推进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与繁荣。俄方愿全力支持中方成功举办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与中方保持密切沟通与协调,一道推动会议在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建设等重点领域取得积极务实成果。
二十四、双方愿深化亚信框架下的合作。亚信是就维护地区和平与安全问题开展对话的有效机制。俄方欢迎中方担任亚信2014-2016年主席国,相信这将为进一步促进落实各领域信任措施合作注入重要动力。双方将从中俄协作的建设性出发,密切协调在亚信框架内的立场,在安全架构建设和保障亚太地区稳定发展方面推进一致的倡议。
二十五、双方认为,亚欧会议是促进亚欧政治对话、经贸合作、社会、人文等其他领域交流的重要平台。双方愿加强协作,推动亚欧会议提升工作效率。
中俄建立的新型国家关系具有进一步蓬勃发展的广阔前景。将中俄全面、平等、互信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升至更高水平,是双方在二十一世纪维护核心利益和建立公正、和谐、安全世界格局的关键因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俄罗斯联邦总统
习近平弗·弗·普京
2014年5月20日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