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新作文素材:李安和莫言谁代表中国?

时间:2019-05-15 08:09: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年新作文素材:李安和莫言谁代表中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年新作文素材:李安和莫言谁代表中国?》。

第一篇:2013年新作文素材:李安和莫言谁代表中国?

2013新作文素材

李安和莫言的共同特质:荣辱不惊的温和与朴实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台北最高建筑101大楼顶端当晚打上“李安!”两个大字。几天来,同样不停滚动他名字的地方,还有内地的网络。他在致辞里的一句中文“谢谢”,让所有华人与有荣焉。

李安的获奖让人联想到不久前莫言的折桂。作为先后问鼎世界电影、文学领域最高奖项的两位华人,人们免不了把两人放在一起谈论。事实上,这种比较确实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两个几乎同龄的人,一个出生在台湾的东部小镇,一个出生在山东农村;一个出身于书香门第,一个祖辈为农民;一个留洋美国,一个土生土长。是什么样的特质,让他们由隔绝了半个多世纪的海峡两岸分别出发,殊途同归? 从成长经历来看,李安走的是精英路线,莫言则是草根路线。路线不同,但是在前行的路上,他们两人都遭遇过巨大的坎坷,莫言遭遇的是经济上的贫困和身份上的歧视,李安虽未被逼至生存的困境,却也曾经丢失“丈夫的气节”,赋闲在家被太太养了6年。

成功的路上哪能不经历风雨。可是,李安和莫言的身上有一种共同的特质,那就是荣辱不惊的温和与朴实,这在当下的文化圈是少见的。龙应台说,李安的眼睛像一只小鹿,纯真、温柔而聪明。陈文茜说,李安把自己放得很低,低到能看见每一个人的灵魂。

莫言也是个温和的人。话语不多,穿着朴素,为人低调。在获奖前夕对媒体封口,因为不想受到攻击。面对围堵的媒体记者,他一边着急地说,请记者做好准备工作再来,一边给记者们煮饺子吃。

温和的人,却喜欢冒险,这是李安和莫言在创作上的共性。从《推手》、《饮食男女》到《理智与情感》、《绿巨人》,再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李安总是跳来跳去的,他说自己喜欢不固定的状态,喜欢灰色地带。而莫言因为强烈的个性色彩、具有杀伤力的语言,也被认为是中国少有的敢于冒险的作家。

在文学和电影中,冒险本身就具有故事性。李安和莫言都是擅于讲故事的人。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他们都完成了走向世界的跨越。只不过李安跨越的是东西方文化,莫言跨越的是语言翻译这一关。

李安最终接过了代表着美国价值体系下大众文化的褒奖,莫言受到代表着欧洲价值体系下精英文化的认可。李安的少年,莫言的蛙,更多意义上是西方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眉来眼去、暗送秋波。他们像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两种缩影:被夹在东西方这两个文化巨人之间,时而合作、时而对抗,艰难地寻找自己的命运。

看李安的电影越多,越失去描述他的能力。东方的、西方的、商业的、文艺的、精明的、单纯的„„好像什么都有一点。莫言就不一样,他的复杂性体现在个体作品,整体风格是稳定的东方式,甚至是东方中最泥土的那一部分。

有人喜欢把他们的成功说成是中华文化对西方的征服,但更多冷静的人,期望来自欧美文化中的这种富有迷惑性挑战,能够再度激活起中华文化。

李安和莫言,谁代表中国?

南美风情的BLOG

奥斯卡颁奖典礼在洛杉矶举行。生于台湾的电影导演李安(Ang Lee)获大奖,他分别用英语、普通话和印地语说:“谢谢你,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谢谢,那马斯特。”

以下是李安说到台湾讲的话:“如果没有台湾的帮助,我就无法拍成这部电影。我们在那里拍摄。我想感谢那里帮助过我们的每一个人。尤其是台中市。”他接着感谢了“在台湾的家人”。在大陆一篇报道中,新华社删掉了李安感谢台湾的话,《台北时报》(Taipei Times)说:“李安感谢了他的祖国,他说电影90%的拍摄工作都是在那里完成的。‘他们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物质帮助和经济帮助,’他说。‘我很高兴,台湾为这部电影付出了这么多。我觉得这部电影属于全世界,’” 正如《台北时报》引用连战在同习近平会面时所说的,“核心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中国日报》说:中国和台湾共同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然而,李安的致词用了完全不同的语言:一种多文化、多语种的致意,反映了他的电影深刻全球化的本质,这部电影探索的是人类生存、动物和宗教,而不是国共两党的政治。

正从中国人视线中消失的,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出生于中国大陆的作家莫言,又被拉到公众审视桌上议论。莫言和李安谁代表中华的民族复兴呢? 莫言的作品内容趋于批判中国扭曲的现实,李安的电影趋向于表现西方的文化元素。作为大众评议,这两位被西方艺术最高评委肯定的艺术家都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光荣,但是,出自国共两党的口却变成了主权宣示的筹码。

他们不是在评议艺术而是在玩政治游戏,他们不是评价莫言与李安,而是在推崇两党元首。

真正要问的不是莫言和李安谁代表中国,而是在问谁代表了中国? 当然应该是中国政府。

但是,所有华人和世界人民更喜欢李安。人民看到美藉华人李安和贝律铭以及所有华人西学家在复兴中华民族,而不是两岸政治。

感谢美藉华人的努力!

从莫言到李安――两岸共圆“中华梦”

来源:中国台湾网

李安凭借《少年PI的奇幻漂流》勇夺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而不久前,大陆作家莫言也一举拿下诺贝尔文学奖,这无疑给中华文化再添异彩,同时也再次奠定了中华文化在世界中不朽的地位。台湾《旺报》今日刊载社评表示,不论是李安、还是莫言,他们能够受到西方社会的肯定,一方面是个人努力的结果,二方面也代表着中华文化的软实力正在向世界扩散。李安莫言已明确指出,两岸正在共圆“中华梦”。

台报:莫言李安扬名国际 两岸正共圆“中华梦

中新网2月27日电《旺报》27日刊载文章指出,先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再有李安二度获得奥斯卡金像,表明中华文化的软实力正在受到世界的瞩目,他们两人已明确指出,两岸正在共圆“中华梦”。

文章摘编如下:

继2006年以《断背山》一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座之后,李安再度以《少年PI的奇幻漂流》勇夺奥斯卡最佳导演,在颁前他还向抱怨奥斯卡不重视亚洲演员的时刻,他自己却成为亚洲第一位两次获得奥斯卡的导演,的确是之光,套句李安母亲的话:“不容易呀!”去年获得诺贝尔文学的莫言,也被视为世界重视中国的象征。李安、莫言证明了中华文化的软实力正受到世界瞩目。李安是地道承续中华文化背景的人,幼年过着典型眷村生活,求学时代接受两蒋时代中华文化底蕴的教育,并奠定爱好电影的基础,直到赴美国留学以后才接触电影语言和技术。他早期的作品父亲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虽然是处理家庭冲突和现代都会人两代思想矛盾的小现象,其实是在探讨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冲撞的大议题。尤其《饮食男女》里的社会,正处于新旧交替转型期,社会从一元转向多元的化过程,个人、家庭、社会和都进入脱序状态,李安呈现了当时的样貌。

当然,这样的文化元素虽然在获得极大的成功,却不会引起人的兴趣,李安为打入国际市场,开始因应好莱坞的口味,连续拍了几支以文化为背景的作品,包括《与情感》、《冰风暴》、《与共骑》,人终于肯定了他对于文化的认知及电影专业。然而,在这些品味的电影中,李安也运用了中国“寓情于景”手法,把东方人文放到自然里,和自然相呼应。

接着,他回到中华文化素材,《卧虎藏龙》的所有的元素都蕴藏在中华文化内涵中,李慕白圆活谦虚、神气内敛的大侠气度,以及“静中之动方动,动中之静方静”的对白深藏着哲思;李慕白和俞秀莲在戏中蕴含的“少年子弟江湖老”,让人体会了原难理解的中国味。《卧虎藏龙》在奥斯卡大放异彩,拿下最佳外语片和3个技术,算是华界的里程碑。此后李安就被世界认可了。

莫言是不同的典型,他属于道地的中国文化根底,没有留洋,写的也是实实在在中国地方的人物和生活。诺贝尔文学不同于奥斯卡,莫言不必先界闯出名号,只要文学元素够扎实,就有可能获。莫言时代的中国社会也正面临着和经济大步起飞的时刻,也正是社会惊惧于中国崛起的时刻。

不论是李安还是莫言,他们能够受到社会的肯定,一方面是个人努力的结果,二方面也代表着中华文化的软实力正在向世界扩散。中华文化对于世界而言,一直都蒙着神秘的色彩。因为李小龙的影响,中国的“功夫”曾经在社会风靡一时,但那只是表面、形式化的中华文化;因为嘻皮风的兴起,和禅学也一度受到人士的,不过传扬的也不是中华文化真正的。

两岸文化软实力正在大爆发,的“孔子书院”和的“书院”正以不同的内涵向世界进军,虽然只是中文、书法、国画、戏剧、武术的形式,但是其中蕴含着中华文化的。还有许多民间艺术表演团体,如云门舞集、无垢舞剧团、优人神鼓在国际上都有一定的知名度。风靡两岸的剧《甄嬛传》也正准备进军美国市场,虽然有人认为输出的是封建、斗争等负面价值,毕竟那是历史宫廷剧,无损其戏剧价值。

美国是世界流行文化的龙头老大,李安在《卧虎藏龙》拿到4项后说,《卧虎藏龙》反刍回来,打破东西文化的藩篱,撞破好莱坞这座无形的墙。“任督两脉通了,可是七经八脉还没通,中间还有许多枝节有待努力。”《少年PI》的再度获,了李安融合东西文化的,从印度的文学、的3D、中国的哲思乃至普世的教揉合在一部剧中。中华文化的软实力正在扩散之中,奇经八脉终有打通的一天。

中央总习会见荣誉时,期许两岸共圆“中国梦”,“中国梦”内涵可能太复杂,李安莫言已明确指出,两岸正在共圆“中华梦”。

(原标题:台报:莫言李安扬名国际两岸正共圆“中华梦”)

寒竹:台湾有李安,大陆有莫言

来源:环球时报

著名电影导演李安再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在华人世界引起热烈反响。作为一位电影导演,能够几度获得奥斯卡大奖确实是全球华人的骄傲。

但几乎每一次李安在好莱坞获奖都会引起一些不大不小的争论。一些人纠结于李安的个人身份。2006年李安在获奥斯卡奖后说他是一个中国人,这在台湾被一些人指责是“媚共”。同样,这次李安获最佳导演奖,国内一些网民则对李安没有表明自己是中国人而愤愤不平。同时,还有一些人认为这证明了中国大陆政治制度僵化,产生不了具有普世价值的文化产品。笔者以为,这些解读都太过政治化。

李安两度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这个事实纯粹属于电影艺术范围以内,他在获奖时的感言也主要是从个人艺术何以成功这个角度发表感想。事实上,李安在许多场合多次公开强调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他没有必要在每一次的获奖舞台上来为此发表声明。无论是拿“媚共”或“台独”的政治标签贴在李安身上都是不合适的。

强调自己中国文化的根是李安一以贯之的作风。2006年,李安在因《断背山》获奖后曾表示,他的整个成长过程都是非常中国式的,深厚的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成为他电影中文化的根。这一次,李安凭借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后再度表示,他拍摄的东西很特别,是别人做不到的。他左脑是中国思考模式,右脑是美国思考模式,当两种思维方式并存,他的想法就一定与众不同。

另一方面,把李安再度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看成是抽了中国大陆电影界一巴掌的说法也有失偏颇。大陆电影界现状确实有很多问题,但把中国电影界的问题都归结为政治制度可能也是不够客观。奥斯卡金像奖毕竟是美国好莱坞的一个电影奖,与台湾地区相比,中国大陆导演到好莱坞拍摄电影的条件还有很大差距。但在艺术其他领域,中国大陆并非乏善可陈。前不久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即是例证。虽然电影和文学属于不同的文化领域,但从各自获奖的级别上看,诺贝尔文学奖不会比奥斯卡金像奖更低。中国大陆文化界大可不必因此而自卑。

简而言之,李安再度获奖表明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今天这个世界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刚刚从上个世纪高度政治化社会走出不久的华人社会,应该有意识地跳出用政治眼光看待一切的窠臼,把艺术的还给艺术,用更平和的心态来看待当今这个纷纭复杂的世界。▲(作者是春秋研究院研究员)

莫言低调赴京参加两会 陈凯歌不谈李安获奖

2月28日中午,新任全国政协委员、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现身驻地,但他婉拒了记者采访。中新社发张浩摄

中新社北京2月28日电(蒋涛 韩仪)“过两天再说,这两天没话说”,诺贝尔奖文学奖得主莫言28日在北京对中新社记者说。

中新社记者问,有消息说您今年不上春晚就为了准备政协提案,不知道您准备的如何?

莫言微笑挥手,连说“谢谢关心”,之后作出上述表示。

28日中午,他在政协文艺界别驻地宾馆铁道大厦吃完简单的自助午餐,就快步冲出记者的包围圈,保持低调“莫言”的本色。

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的政协委员27日陆续抵京报到。铁道大厦工作人员介绍称,目前报到都是新任委员,莫言等人于27日即已向政协报到,现正参加全国政协面向新委员举行的专题报告会,3月1日,其余委员将到大会处陆续报到。

中国著名影视演员张国立也来用餐,他与中国著名小品演员宋丹丹一同到来。宋丹丹把脸藏在大大的医用PM2.5口罩中,头戴着白色鸭舌帽,不知是为低调,还是在提示北京28日大风带来的沙尘天气。

在说到自己的提案时,宋丹丹边摘口罩边告诉中新社记者说,“我还不太懂,正在学习阶段”。随后与张国立一同步入餐厅,二人取餐之时相互耳语,张国立不时开怀大笑。

中国著名导演陈凯歌随后也来用餐,忘了带饭卡的他不得不向服务人员“求助”,签下自己的名字,才得以进入餐厅。

问及今年关心的内容,陈凯歌笑着说,我还没准备好提案呢。说到华人导演李安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再捧奥斯卡小金人他有何评价,陈导咧嘴一笑,“先吃饭”。

第二篇:莫言素材专题

“加冕”繁华散去,关注莫言“大胆往前走”

“莫言,请!”在2012年诺贝尔颁奖典礼上,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佩尔?韦斯特伯格在用瑞典语介绍莫言的获奖成就后,用中文邀请莫言领奖。在热烈而持久的掌声中,莫言走到舞台中央,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的手中接过了诺贝尔奖证书、奖章。

在这个“王的盛宴”上,莫言完成了“加冕”——领取了本至高文学荣誉。莫言,这个当初“希望能靠写作改变自己的命运,吃饱饭,跳出农村”的农民儿子,不仅早已改变了命运,更用他的天赋和才华,丰富了世界文学殿堂,在诺贝尔文学奖的名单上留下自己醒目的中国人名字。

有媒体报道了这样一个有趣细节,在诺奖晚宴的厅外,一群身着中国传统服饰的留学生唱起了“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在这首歌的陪伴下,莫言步入颁奖仪式的现场。从这一刻起,当天的诺奖盛宴便烙上了最为深刻的“中国印记”。“大胆往前走”具有丰富的意象,走出贫瘠农村,走进军营,走进文学创作的沃野,走出独特的莫言式创作风格,直到走进文学的收获季节,走上诺奖颁奖台,莫言一直在走,在大胆地走,其间虽艰辛,却不坠其志。莫言的今天,与其说幸运女神的眷顾,毋宁说这是天道酬勤。更需提及的是,莫言所走的这条路,也正暗合着中国走向世界的轨道,也能让人清晰看到世界主动接纳和需要中国的路径。

回顾莫言在瑞典的行程,莫言一直在言说。从在斯德哥尔摩老城的瑞典文学院演讲厅讲“故事”,到在斯德哥尔摩大学的演讲与交流,再到领奖后的简短致辞,莫言一直在说,他的价值观、文学观,甚至他的脾性和好恶,都能从他的言说找到注脚。莫言的言说赢得了尊重,也遭遇了一定误解,甚至苛责。无论誉还是毁,莫言仍是莫言,始终淡定、从容,他所说的“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至今思来,仍值得好好品读。

这几天,也许是莫言最风光最受瞩目的时段。文学是寂寞的,文学创作是孤独的,正如有作家所称,文学注定是孤独黑夜中的芬芳。繁华终将散去,镁光灯终将移开,莫言也终将回归平静,读者所关心的是,获奖之后的莫言还能写出精品吗?他能否打破作家获得诺奖之后无力作的“魔咒”。其实,莫言已经说了,他是个农民的儿子,得奖之前是农民的儿子,得了奖之后依然是农民的儿子。“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回到书桌前,坐下来写小说。”这是一位名作家的清醒,也是一名优秀作家的抱负。

毋庸讳言,今天,文学正日渐式微,早已失去了往昔的荣光与尊崇。我们在追逐名利的路上,在为粗粝生活所裹挟的日子里,渐渐忽略了文学,这是一种现实无奈,也是一种功利化选择,毕竟文学带给我们的改变不会立竿见影。但是,我们的精神生活却不能远离文学,文学不能带来看得见的好处,但能充盈我们的精神。有句话说得好,当文学存在,也许我们并不会意识到它究竟有多重要;但是当它不存在,我们的生命将会变得如此粗砺和无情。这也许正是文学的无用之用。

繁华散去,莫言仍在。生活仍要继续,在以后的每一个平淡日子里,由对莫言的关注转向对莫言作品的关注,由对莫言的研读转向关注中国作家“往前

1走”,由对阅读作品到培养阅读兴趣,在忙碌而功利的内心中为阅读留有一席之地,这是我们应该做到的。

“讲故事”,职业作家的精神回游

北京时间12月8日凌晨,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位于首都斯德哥尔摩老城的瑞典文学院举行文学讲座,约200名听众倾听了莫言的演讲“讲故事的人”。在该演讲中,莫言首先回忆了自己的母亲,并解读了代表作品各自的创作背景,继而说到了获奖后的忧与喜。莫言表示,“自己是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而获奖”。这些故事,让他坚信真理和正义的存在。

一位作家,尤其是一位小说家,对自身该有怎样的意义赋予?为此求解,“讲故事的人”,想必是个不错的参照。与此称谓密切呼应,在娓娓道来的45分钟内,莫言也一再提及“说书人”的古老意象。在莫言看来,对“说书人”的神往与效仿,不仅是自己叙事训练的开端,更似是漫长写作生命的旨归。如果说,威廉·福克纳、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传统,给了莫言技术层面的启发,那么,自小根植于心的“说书人”情结,也许就是莫言持续书写的终极动力。

在举世瞩目的获奖演讲之际,莫言仍不舍以“讲故事的人”自命,恍惚间将一个礼堂变成一个玄妙不已的书场。现场听众抑或千里之外的读者,想必都能理解这种发乎于心的“精神回游”:登临高峰者,往往愈发怀念出发时迈出的第一步。以“说书人”之名起步,在“说书人”定位的指引下跋涉,一以贯之的莫言,无形中一再强调着自己对作家职业最质朴的认同和信仰。

在此意义上,莫言演讲的最大价值,便是再次诠释了作家群体的职业本义——讲好故事!当然,对于莫言微言大义的演讲,人们有着多元的阐释和见解:例如,对特立独行、不逐流随波的个性化的坚守;对知识分子“跨界发言”的态度保留;抑或是拒绝崇高、自摘光环,但不放弃责任的个体定位„„但你我的解读,未必与莫言的本意严丝合缝,而莫言自己也说:“大家争议的莫言,是个与我毫不相关的人。”

讲故事,是作家的最大责任,或许也是作家最大的贡献。因为好的故事,能承载是非爱恨,去梳理或重构存诸人心的价值秩序;好的故事,能容纳如烟往事,其中的个体、公共记忆,无疑是影响后世的经验资源;好的故事,亦能内含智识,故事引发的启蒙和思辨,甚至可能推进时代的更迭演绎。诺贝尔文学奖,是对严肃文学高成就的一种加冕,而有温度的文字,总有着启迪人心、指引价值的重量。而这,恰又仰赖一代又一代杰出的“讲故事者”。莫言,一个“讲故事的人”,用三个或直白或玄奥的故事,从容地结束了自己的演讲。而故事落音,也引来人们的各种揣测,这种涟漪效应,也表明了写作者“讲好故事”对公共生活潜在的滋养和改变。或许,剖白灵魂,可以有很多方式,尖锐针砭抑或平和地讲故事,而莫言选择了后面一种——在知识分子对普罗大众的精神救济中,莫言所代表的无疑是“授人以渔”派:与其将“道理”置于裸露的地表,不如讲着不乏深意的故事,引导读者学会思辨,并习惯自我启蒙。

莫言“讲故事”,有人静心聆听

12月10日晚,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正式领奖。此前,他以“讲故事的人”为题,在瑞典文学院发表了获奖演讲。从追忆母亲,到介绍自己的作品,到以三个小故事作结,莫言的故事让世界对中国作家、中国文学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让土地气息浓郁的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化握手言欢。

在瑞典的系列演讲中,莫言还谈到了中国文学的现状和未来,他表示,对严肃文学的前景并不用感到悲观,因为读者还没少到让作家没动力创作的时候。他拿自己做了个例子,获诺奖后,买他书的人一下子“多了好多”。

莫言的乐观体现着作家对文学的自信。不过,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书籍热卖的境遇,毕竟不具普遍性。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民众的阅读率正在持续走低。一家权威机构统计显示,我国18岁-70岁国民人均阅读传统纸质图书4.35本,比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少得多。对此莫言也有深切的感受,他曾公开表示“希望中国人多读书”。在一个人口总量世界第一的国度,任何改变国民习惯的设想都无比艰难,更何况是劝人读书这种“无关痛痒”的事情。素以诗书礼乐之邦自居的中国,似乎患上了一种阅读疲乏症。

一些书店相继关闭,另一些则萎缩于不显眼的地方勉强支撑。买书读书的人越来越少,很多人一年也未必会买一本书。在图书馆、在书店,捧着书本的多是老人和孩子,青壮年人似乎真的“太忙了”。

一个“太忙了”的现代社会,电脑甚至可以部分替代人脑,飞机、高铁能随时把我们运送到另一个地方,网络能时刻给我们提供免费的资讯,一切都那么快捷不用费脑筋,浅阅读、功利性阅读已成为国民素养提升的障碍。

说到底,优秀的文学作品不应该如“阳春白雪”一般被束之高阁,杰出的作家也不应该“对着黑夜孤独诉说”。理想的状态是,所有擅于“讲故事”的作家周围,都围着一批听众。人们愿意停歇匆忙的脚步,静心聆听他们的娓娓道来,直到对方一拍醒木“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之时,才不情愿地起身离去。

我们固然不应给诺贝尔文学奖强加太多的“附加值”,但是莫言的获奖、莫言的演讲,在向世界推介中国文学的同时,也让国人有了更多反思现代生活方式的机会。

莫言很淡定我们更要淡定

莫言到瑞典去领诺贝尔文学奖,应邀作了一个主题为“讲故事的人”的文学演讲,赢来了不少掌声和笑声,当然骂声和嘘声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包括他此前有关“诺贝尔文学奖从来都是颁给个人而非国家”的话,也让一些网友不太舒服。

掌声也好,骂声也罢,就像莫言演讲中讲到,讲过的话会随风而散,自从获奖以来,莫言说自己一直“心如巨石,风吹不动”,而我们作为旁观者,对于莫言及其获奖的意义,实在也不必过分解读。

“没有节操”“个人英雄主义”“是不是准备加入外国籍了?”面对各种质疑,莫言说,自己是个看戏的人。网民的质疑就像“少年派”面对老虎时一样,其实更多的是自己内心的反射,譬如对集体主义的狂热,缺乏足够的文化自信,对个人现状的不满,反射之后,此莫言早已不是彼莫言。

在国内略显浮躁虚荣的社会风气下,无论是拿了金牌的奥运选手,还是得了诺奖的文人作家,似乎最终都会成为国富民强的“符号”。莫言拒绝被“符号化”,不管是否刻意,我们都应该允许这种个体的自我意识。

诺贝尔文学奖就是一个文学奖,不是政治的附庸,也不是意识形态的代名词。在中国还没有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可以有无数的光环照耀在上面,但当我们有人得奖了,反而要淡定,让光环随风而去。

其实,我们应该感谢莫言为中国文学的困境找到了一条出路——“写得好不获奖”与“获奖却不爱国”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在接受世界各国记者采访时,莫言用永远做一个“农民的儿子”来坚定志向,希望用一己之力助推中国文学的瞩目与发展„„这些都是他乡土情怀的表现,只不过少了些我们习惯了的激昂语言的装饰而已。

个人以为,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值得佩服。如果有更多人愿意主动脱下华丽的外衣,告别“走穴”生涯的灯红酒绿,回归到书桌前,相信中国的文学会很有希望,中国的当代文化能更经得起历史和时代的考验。

第三篇:高考作文素材人物 莫言

高考作文素材人物篇(4)莫言

★ 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给出的理由是“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莫言成为首个获此奖的中国人。

从1981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至今,莫言共发表了80多篇短篇小说、30部中篇小说、11部长篇小说,出版过5部散文集、一套散文全集、9部影视文学剧本,以及两部话剧作品。他的作品还被广泛地翻译成英语。★杂说莫言

酷爱阅读。小学三年级时读了《林海雪原》、《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受到文学启蒙。12岁时读小学五年级,因“文革”爆发辍学回家,以放牛割草为业,闲暇时读《三国演义》、《水浒传》,无书可读时甚至读《新华字典》。为了换取别人的书看,莫言给别人家推磨,只要能捧着书回来,他都是满脸春风§

书架上只剩经典。谈到阅读,莫言说,现在的书太多了,但是他基本只读经典。“我这两年一直在书房里做减法,每年会清理出一批书来送给一些学校,现在把书架清理得就剩100多本书,都是经典。比如说中国几部古典小说,比如说鲁迅、托尔斯泰的作品。我觉得越是经典的书越耐得住重读。”

面向苍生背对文坛。莫言曾说:“背对文坛是我对自己精神上的一种提醒。不要被这些文坛上的名和利控制了自己、左右了自己。应该知道作家最神圣的东西是什么?作家应该追求的是什么?这是对自己的一个提醒,并不代表一种行为。”也许正是背对文坛的“莫言姿态”,让他获得了更多的时间和更自由的空间沉浸到自己的文学世界中去。

媒体上很少露面。2011年茅盾文学奖的获奖名单出来,其他获奖者接受采访的时候,莫言正悄悄地待在山东高密老家的村子里,记者们几乎找不到他。他说自己不是低调,也不是不看重茅盾文学奖,只是抱着顺其自然的态度:“对作家来说,写作是最难的,但也是可控的,写完了之后读者买不买,能不能得奖,就不是作家能决定的了。”

当今为何没伟大作品?莫言:作家应从自身找原因。这个时代具备了产生伟大作品的物质基础或者资源基础,剩下的就是作家的胸襟、气度和才华。谦虚低调。尽管作品在世界文坛的影响和声望足以让莫言骄傲,他仍然常常怀疑自己配不配得上“作家”这个称号,他自称自己是一个“讲故事的人”。他的谦虚不是表象更非伪装,只有对自己、对他人有充分认识和了解的作家才会有这样谦和又自信的胸怀。莫言曾说“不能因为名声大一点就目空一切,应该对别的作家、别人的作品持有尊敬的态度,不是伪装,而是发自内心。”莫言表示,“获奖并不能代表什么,接下来我还是会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新作品的创作上。我会继续努力。”

反对修缮旧居。政府曾经提出要修缮莫言旧居,但莫言不愿意,他认为这样做劳民伤财,也完全没有必要给地方政府添麻烦。在这一点上,莫言今年90岁的老父亲管贻范与儿子的观点高度一致。“他是从高粱地里走出去的人,通过自己的辛苦写作成名了。去年不同意修缮,今年拿了奖,同样不会同意。那样太张扬了,做人要低调。”

用笔写作的作家。原来莫言曾经尝试过用电脑写作,后来他觉得不方便,没有手写得快,就又恢复了手写。莫言用笔写作还有一个考虑,就是想让自己的手稿留存下来。

莫言的家教:莫言的父亲管贻范,今年90岁,旧社会上过4年私塾,家乡一解放就担任各种伙计,记账、扫盲,从互助组到合作社,到生产队,到国营农场工作区,再到生产队,一直担任会计。他对后辈教育非常严厉。有一次,莫言下地干活,饿极了,偷了一个萝卜,被罚跪在领袖像前,做父亲的知道了,回家差一点把莫言打死。后来莫言根据这个经历写出了成名作《透明的红萝卜》。【思考·借鉴·运用】

◆伟哉莫言:在一定程度上,莫言慰藉了我们多年渴望诺贝尔文学奖的焦灼的心,从关于鲁迅、老舍、沈从文等早期的被获奖,到连续争议了十几年的谈论中国为什么出不来诺贝尔文学奖,甚或拿出与中国这个大国不相称的言论说事。这固然有政治因素及酸葡萄心理在其中。但中国文学进入到新世纪来一直处于喧嚣浮躁之中,缺乏文化自信也是不争的事实。当下社会商业化气息太为浓厚,作家太过于名利,往往被虚浮的躁动气息裹挟,出现了羊羔体诗歌等的流行。莫言用自己潜心几十年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大胆细腻的创作征服了世界,何其伟大!◆理性看诺奖:诺贝尔文学奖绝不是对文学的最高奖赏,要言之,任何机构的颁奖都不可能是对文学的最高奖赏。文学的最高奖赏,永远是读者和时间。列夫·托尔斯泰、易卜生、哈代、契科夫、普鲁斯特、里尔克、乔伊斯、卡夫卡、博尔赫斯、纳博科夫、卡尔维诺以及即将错过的已经垂垂老矣的米兰·昆德拉、安伯托·埃柯„„这些像钻石一样光芒四射的姓氏,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丝毫不会影响他们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他们错过诺奖,不是他们的遗憾,而是诺奖的羞耻。

如果说此前,中国人抱怨、贬低诺贝尔文学奖,会被讥笑为酸葡萄心理;而今莫言获奖,我们依然要固执己见,重弹老调:自1990年代以来,诺贝尔文学奖的水准便出现大幅溃退,领奖台上布满了二流作家的苍白身影,一流作家如君特·格拉斯、奈保尔、帕慕克、略萨等反而是例外,他们犹如孤独的闪电,打亮了世界文坛的黯淡岁月。◆给莫言获奖泼点凉水:我们要杜绝过度神圣化,消除文学虚荣心,没有必要膜拜国外一切。有一些事实让人痛心,电影得不了奥斯卡,拿不了金熊,那就是失败,于是乎观众不去买账,票房就是明证;文学获不了诺奖,获得茅盾文学奖又有什么用,各个书店里都张着诺奖作品集的大海报,许多读者捧着诺奖的大部头争相阅读,而冷落了国内的优秀作品。这是崇洋思想在作祟。莫言的获奖足以证明潜心于文学锻造自己的实力,终会获得世人认可的。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只是一种荣誉,代表着过去,而不是永远。诺奖并不是衡量作家作品的唯一标准。没有获奖的《战争与和平》《娜拉之死》等对全球影响巨大深远,而一些诺奖获奖作品对很多读者来说连听都没听过,更遑论去读了。但也有一点必须清醒,当下社会商业化气息太为浓厚,作家太过于名利,往往被虚浮的躁动气息裹挟,也出现了羊羔体诗歌等的流行。长此以往,文学将不文学,何谈获诺贝尔文学奖?作为作家,还是静下心来,端正创作态度,正视文学创作,这样才可能有更多的中国作家走到诺奖的行列。

◆电影《红高粱》人物:有人给一张莫言原著,张艺谋导演、姜文与巩俐主演的《红高粱》旧照配文字:“当年莫言32岁,张艺谋比他还大些,巩俐大二„„如果来一老道说,你,将来拿戛纳奖,你,将来拿威尼斯奖,你拿金熊奖,至于你,诺贝尔文学奖。估计谁都会以为是天方夜谭吧„„”

◆亦真亦幻的“高密东北乡”: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莫言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而“幻想”“历史”“社会角度”这几个关键词,对于熟悉莫言作品的人来说,会不由自主地想到高密,想到那个不出家门也让莫言魂牵梦萦的地方。

在“高密东北乡”这个亦真亦幻的文学王国,现实中的山东高密,也就是莫言故乡中的一些人、一些事、一些传说,都奇迹般地成了他小说的一部分。莫言所创造的“高密东北乡”文学王国,如同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县和马尔克斯的马贡多镇一样,已在世界文化版图上占有一席之地。而在现实中,经过数十年的经营,虚构的“高密东北乡”已经成了山东高密的文化符号。

“高密这一方水土养育了莫言,地方文化、历史熏陶了莫言,如果没有高密的风土人情,也就没有莫言作品中的高密东北乡。另一方面,莫言也成就了高密。” 莫言文学馆馆长毛维杰如是说。莫言这位从高粱地里走上文坛的作家,他的创作视觉极少游离高密。他对于故乡的大地,有着异乎寻常的迷恋。正是立足于高密的黑土地,将真实的人物与事件,纳入了独特的艺术结构当中,他才写出了一系列有着独特历史氛围和地域人格色调的佳作。莫言对媒体称,“我不会离开中国,甚至不想离开高密。我喜欢这里的一切,我也离不开这里。”

对于莫言和故乡之间的关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曾说,高密的大智和诚朴、艰辛与欢乐滋养并成就了莫言,而莫言的创造让高密不再是一个平凡的地理名词——从此她与人心憧憬的神奇想象力有关,她有能力吸引世界的注目。

有记者亲临高密现场后很失望,因为它平淡无奇,跟中国任何一个村庄没什么两样。对此,莫言的哥哥管谟贤说:现实中的高密东北乡不会有沙漠,也不会有高楼大厦,都是乡村。小说里什么都有,有大楼,森林也有,湖泊也有,他需要什么就把什么挪过来。◆莫言与中国现代文学:即便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荣耀普照到莫言头上,也不能改写在午夜徘徊的中国文学衰弱、贫血的残酷现实。六十年来,这世上最为庞大的中国作家群并未留下可以媲美四大名著的经典作品,他们生产的垃圾,千百倍于他们挤出的营养。莫言的显著,不无矮子里面拔将军之嫌。

◆文学与现实:略萨等作家都主张,文学应该有一种批判的精神。这里的批判,哪怕仅限于政治,在莫言的小说当中,亦不鲜见。问题在于,莫言并未将这种批判精神从作品化入现实,借用村上春树的名言,“在一堵坚硬的高墙和一只撞向它的蛋之间,我会永远站在蛋这一边”,莫言的作品站在了蛋这一边,如解构正史、反思计生;现实当中,他却站在了墙那一边。这样的精神分裂,委实令人痛心。◆莫言作品进教材:已经有出版社表示,会考虑在语文课本中增加莫言的作品和有关诺贝尔文学奖的相关介绍,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在语文课本中的“版图”也有望随之扩大,语文出版社已确定将莫言作品收录在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中。但是也有专家学者担心,对于中学生而言,接受和学习莫言先生的魔幻现实主义文风可能存在难度 ◆莫言的“根”:莫言的哥哥管谟贤认为:研究莫言必须从新文化这个根上来找,不是齐鲁文化,齐鲁文化是统称,鲁仍然是孔子那一套,孔子是从来不谈什么议论,齐文化非常浪漫,妖魔鬼怪都说,农村的民间故事,所以这个颁奖词写得非常好。魔幻现实主义和民间故事结合,历史和现实结合,你从齐文化找根。莫言生活在高密的大地上属于齐文化,这个文化DNA很深。

第四篇:社会热点素材(三)莫言

2014年高考作文素材

社会热点

(三)莫言

人物简介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生,山东高密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他自上世纪80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他的《红高粱》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文坛的里程碑之作,已经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在全世界发行。2011年莫言荣获茅盾文学奖。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莫言作品经典语录

1.无论多么落寂和苍茫,那些身影总会过目不忘。

2.总在不经意的年生。回首彼岸。纵然发现光景绵长了十六个年头。

3.因了命途中的你们,我才没有荒芜了青春。

4.我总喜欢逆着时光,寻找我青春的足迹。

5.黄昏是青春短暂的悲伤。

6.所以。兵荒马乱也要轻装简从。

7.回首。才看见我们是以快乐的心情写悲伤的青春。

8.满腹经纶是黔驴之技。易于迁延与迟滞。

9.把每一个句子后面加一个完结的句号,记作虚无而迷惘的守候。

10.久远是迷途里酝酿的酒。愈陈愈香。

11.等待,是一生最初的苍老。

12.哀莫过于心不死。

13.我很好,不吵不闹不炫耀,不要委屈不要嘲笑,也不需要别人知道。

14.我是你转身就忘的路人甲,凭什么陪你蹉跎年华到天涯?

15.爱的最高境界是经得起平淡的流年。

16.童话已经结束,遗忘就是幸福。

17.最初不相识,最终不相认。

莫言的材料作文集锦

(一)材料作文“莫言改名”的范文

[文题回放]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2012年12月6日,中国作家莫言在瑞典文学院大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我的本名叫“管谟业”,改名莫言有三个原因,一是“谟”字拆开就是“莫言”;二是小时候因为乱说话,给父母带来很多麻烦,所以他们教育我要少说话;三是人如果多说话就没精力写作了,既然选择作家这个职业,就把用嘴说出的话全都写出来。当前最希望重新回到书桌前写小说,有人说一个作家获得诺贝尔奖后再也写不出好作品,但也有很多优秀作家打破了这个魔咒,我也希望自己努力加入这个行列,打破这个魔咒。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的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例文:

做语言的主人

哲人言:话未出口,你是话的主人;话出口后,你便成了话的奴隶:还是少说为妙!

三国时期曹军主簿杨修,虽才智过人,却长了一张与他的才智不相称的嘴,最终让他丢掉了性命。

在“阔门事件”中,曹操在门上写上的那个“活”字,“人皆不晓其意”,杨修却说:“‘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 大家都不明白曹操在想什么,只有杨修看明白了门上的字的含意,并且很得意的把它告诉了别人。这当然让曹操对杨修有了“忌”意。在“梦中杀人事件”中,曹操深怕人家暗中谋害自己而杀死了给自己盖被子的近侍以示警告。人们都以为曹操果真是梦中杀人,惟有杨修又识破了他的意图,临葬时指着近侍尸体叹惜说:“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曹操听到后更加厌恶杨修。在“鸡肋事件”中,众军皆不识曹操为何以“鸡肋”为夜间号令,又是这个杨修,不仅识破,还要叫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当夏侯惇问及为何如此时,他还要自鸣得意地说:“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夏侯惇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但曹操得知此情后,是忍无可忍,大怒道:“你怎敢造谣言,乱我军心!”喝刀斧手推出斩之。

杨修是很聪明,但结果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他犯了做人之大忌:做人不能不聪明,但不能让别人觉得你太聪明。所谓大智若愚嘛!这个“愚”不是“真愚”——有人给“真愚”下的定义是:语言走在思想的前面。所以,话还是少说为妙,至少想好后再说,要和思想同步。

好说的人,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好展示自己。但言多必失,最后不但不能如愿,有时候反而还会损毁了自己。所以孔子云:“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所以,交流的最佳方式不是表达,而是倾听。让别人“说”比自己的“滔滔不绝”更能给人带来快意:这不仅是一种交际的技巧,更是一种做人的修养与气度!

最喜欢苏轼,特别是经历了黄州之后的苏轼,大师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对他的评价真可谓是精彩至极:“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是呀,这是一种不需要用任何语言描述的人性的丰碑。

做语言的主人,言同心生,让语言同思想一起流淌,在国学《中庸》所倡导的“不偏不倚”中智慧地经营自己的美丽人生!

(二)材料作文“莫言获诺奖感言”导写及范文

[文题回放]2012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知获奖后,莫言直言“惊喜而惶恐”。惊,是没想到奖项会落到自己头上,他说自己从不为获奖而写作。喜,是果真颁给了自己,他说很多作家都具备了获奖的资格。惶恐,是担心有了这层光环之后,会不会有更多人盯着自己找毛病,为难自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构思指导]

一、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莫言获诺奖惊喜而惶恐。

二、立意角度:

1.惊:A.惊讶: “自己从不为获奖而写作”——写作不为奖,淡泊。B.吃惊: “很多作家都具备了获奖的资格”——低调做人,平和待人。c.震惊:自己的作品真的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一自己从没有奢望过什么。

2.喜:A.为己而喜——“颁给了自己”,自己的努力得到了世界的认可。B.为民族而喜——自己让中国跻身于世界诺奖之列。

3.惶恐: “有了这层光环” “会不会有更多人盯着自己的毛病”——对荣誉带来的压力做好了必要的心理准备。

[参考立意]

1.在文学史上,无数事实证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凡是成功的作品都与功利心无关。所谓“《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也”,不止是诗经,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柳永——哪一位诗人是为出名创作出了成名之作?其他文学作品也一样,摒除功利之心,才能写出佳作。其实不仅是文学创作,许多事情都是如此。

2.“树大招风” “出头的椽子先烂”,尤其在当今这个网络时代,但是谁也无法阻止他人说话。莫言获大奖,加之他在中国文学创作中独辟蹊径的风格,受到非议是必然的。昔有孔子遭荷葆丈人指责,今有明星遭遇绯闻,智者应预先做好心理准备。

3.莫言与一些所谓名人不同,他低调,平和,而一些所谓名人则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相比之下,优劣分明。也许这一点正是他能够获得大奖的前提,具备此种平和心态的人才有希望成为“大家”。

[学生习作]

文学当是“心外无物”

陆九渊先生云:“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不论其它,文学正当如此,心外无物,以笔写心。

文学,是纯净的,纯净得像天山的雪水;是澄澈的,澄澈得像九月的天空;是纯粹到脆弱的,像水晶。文学,是经不起染污的,一旦成为名利场的玩物,便一文不值。文学家当有赤子之心,切不可追逐名利,如纳兰性德,不是人间富贵花。文学家当率性而为,如李白,有月光一般恣意流淌的真性情。唯有不为心外之物影响而作的文章,才能璨若明珠;太过功利,总会成为负累。古代科举考试的文章,往往不如随笔优美,其中的道理,不言而喻。

莫言不为获奖而写作,同样如此,这是一种超脱,也是一种胆量。胆量,是文学家的必备素质,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是一种胆量;季羡林默默走过十年浩劫,是一种胆量;海子的自我毁灭,同样是一种胆量。他们的胆量,来自坚守,坚守自己的内心;来自摒弃,摒弃功名的羁绊。文学家,或者说文人,都应当有这种胆量。这叫做文人的骨气,它源于心外无物。韩寒,一个引发众多争议的人物,一个弃学从文的偏科生,不论其它,我敬佩他的胆量。他敢于放弃我们所不敢放弃的,敢于投入我们不敢坚守的。我相信中国有文学天赋及修养的学生不止千万,我也相信热爱文学的青年 数不胜数,我还看到有那么多的职业作家耕耘文字,可是为什么,我们不再拥有老舍,巴金,鲁迅?

所幸我们又有了莫言。对于钱学森之问,我想答案应是——心外有物。蔡元培在北大就职演说中曾强调,净化学风,消除校园的名利风气。今天依旧应该如此。文学青年们,热衷于政,热衷于商,哪有心思埋头写作呢?即便选择文字工作,为了获奖而写作,怕也难成大器。莫言是心外无物的,不在乎,自然不惧怕;不惧怕,自然专心致志;专心致志,自咸大家。

相信莫言在惊喜而惶恐后,能沉静下来,回归自我;希望有更多青年人能参透其中道理,投身文学。

[点评]

本文视角独特,议论有针对性,说理深刻,语言富有个性。

1.主旨鲜明。文章针对材料中的“不为获奖而写作”,紧扣文学创作当“心外无物,以笔写心”,旁征博引,由现象到本质,层层深入,突出主题。语言简练有力而集中。

2.说理深刻。能做到这一点,首先是因为作者对“文学”本身有着较为透彻的理解。其次是作者能够由表及里深入地分析说理。

莫言浮名,默默坚守

提起莫言,我感动于他的坚守。

他曾说,起名莫言,是希望自己不要说,在写作时却一切都抛于脑后,该说的不该说的一同进发。他还笑称自己平日里可以是孙子,是懦夫,但在写作时却是胆大包天,色胆包天,狗胆包天。

正是对良知的坚守,让他如此“胆大”,不顾所发表的言论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影响,坚定地揭露社会问题,人性的劣根,履行作家的职责;他不为浮名,不图利益,不会为了迎合某些读者,而改变自己的写作方向,他说: “就算只剩下一个读者,我也要这样写。”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份坚守,他的读者越来越多。

我又想起了另一位与莫言一样默默坚守的作家,史铁生。他在最好的年纪里,突然失去双腿,生命和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起初他也哭过闹过甚至想过自杀。他一天天坐在地坛里,听着园神对他讲: “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既是你的罪过,也是你的福祉。”终于他在日日的冥想中寻觅到生命的真谛,于是他拿起笔,将自己的感悟一一记下,将对人生深刻的思考展现在世人面前,直到走向生命的尽头,他依旧坚持本心,努力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他坚守着生命的意义,让世人为之感动。

除了两位坚守的作家,二战时期一位“女版辛德勒”也在道德的坚守中获得灵魂的升华。伊蕾娜,化装成护士深入集中营,拯救了2500多名儿童,使他们与家人团聚,免受法西斯的迫害。她坚守道德底线,挽救了无数生命,她在黑暗的二战集中营里,燃起点点星火,那是人性的光辉。

坚守,是一个恒久的话题,早在几千年前孟子便告诫世人,切勿“失其本心”。然而古往今来,很多人为名利失其本心。如贪官和珅,如炫富的郭美美„„,他们都在名利的漩涡中丧失了自我,成了名利的奴仆。

莫言虚名,坚守本心。正如莫言不为获奖而写作,我们也不应为了外物虚名而失其本心。应该坚守心灵的净土,让人性之花开遍世界。

[点评]

文章开宗明义,首段亮出观点。关键词“坚守”多次出现,结构上既照应题目,使个个段落连接紧密,也使得主题突出。结构上,运用了“一线串珠”的手法,即一个中心串起三个典型论据材料,简洁而巧妙。

(三)材料作文“莫言,燕尾服”范文

【文题回放】2012年11月9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大哥管谟贤做客山东大学,透露,莫言现在正在准备赴瑞典领奖,还做了燕尾服,也要学习跳舞。此言一出,网上众说纷坛,莫衷一是。

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呢?请据此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优秀习作]

莫言,你的名字叫中国

11月9日,莫言的大哥“爆料”,莫言现在正在准备赴瑞典领奖,还做了燕尾服,也要学习跳舞。因诺贝尔奖,莫言一时之间成为大街小巷热议的话题,因燕尾服、跳舞,莫言又被推上了风口 4

浪尖。我想起了时下的流行口头禅“元芳,你怎么看?”,莫言,你有需要,有必要穿那燕尾服,学那跳舞吗?

自诺贝尔奖产生以来,尤其到了近代,中国人素有“诺贝尔情结”。你想想,堂堂大中华,泱泱十几亿人口,怎么就产生不了一个诺贝尔奖得主呢?更何况,现在GDP全球第二了,经济实力加强了;航母出海了,军事实力也提高了。中国已然以一个大国的形象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但是,诺贝尔奖,好像总是与中国擦肩而过。一个曾经积贫积弱的民族太需要得到世界的承认,而诺贝尔奖无疑是增强自信力强有力的砝码。今年,终于,诺贝尔收入囊中,莫言获奖了。因此,一吐怨气,全民欢呼。这诺贝尔奖,不仅是莫言的个人荣誉,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脸面。于是,我终于发现,原来的我们的自信是来自他人的赞赏,而非自我的肯定。于是,我终于明白,原来貌似强大的我们,内心居然是如此的脆弱。

而当我听到莫言将要穿着那来自西方的燕尾服在诺贝尔奖颁奖晚会上翩翩起舞时,我更悲哀了。一个以乡土为写作题材的中国作家,一个以自身的文学才华而获奖的中国作家,何苦要委屈自己,为了迎合西方的品味,而硬要自己去穿那不合身的燕尾服,去跳那不熟悉的社交舞。与此相比,我希望看的是,我们的莫言,中国的作家莫言,穿着我们的中国的本土服装,传统的唐装也好,现代的中山装也好,甚至就穿着平时的便装也好,昂首挺胸,自信满满地走上领奖台,而非现在这样,一个中国作家穿着来自西方的燕尾服,跳着来自西方的舞步。我们必须明白,我们的自信来自我们内心的肯定,而非他人的赞赏,他人的肯定。

一个强大起来的民族应该是充满自信的民族。近代世界无疑是西方的世界。他们曾经独领风骚,但今天,我们已迎头赶上。我们,已经不需要琢磨西方的心思,不需要迎合西方的口味。而应该是,我就是我,一个土生土长,喝着长江水,而非可口可乐,吃着白米饭,而非割着嫩牛扒的中国人。我们有着我们的独特思维,有着我们独特的审美,有着我们独特的文化,有着我们独特的着装。而这些,都是中国的,而非西方的。

经济增长了,国力增强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自信地站起来,告诉他们,我们是中国人,而非西方人,更不是披着西方皮毛的中国人。脱掉那一身燕尾服,把我们的唐装穿上,莫言,到时候,我将为你鼓掌。

人非圣贤

据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大哥管谟贤称,莫言将赴瑞典领奖,不但做了燕尾服,而且还学跳舞。此言一出,网络众说纷坛。

对于莫言的行为,有的人认为他不该把诺贝尔奖看的那么重要,有的人认为他应该学学村上春树的那种淡定,淡泊名利。而我认为,莫言只是莫言,他不是村上春树,更不是一个圣人。

莫言的做法,只是在做回自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可以说是一个作家获得的最高荣誉,莫言高兴一下,认真的准备一下有何不可?相比于一些作家的假惺惺,莫言显得更真实、可爱。人非圣贤,我们不应该将古往今来的圣人的品质都要求于莫言的身上。莫言他做燕尾服,学跳舞,只是尊重这个庆典,而非造作、自大。为何他一旦出名了,就一定要用完美的标准来要求他呢?还记得最 美妈妈吴菊萍,因没有将奖金捐出来而受人指责,然而,吴菊萍也是迫于生计,而不得不将奖金用来减少家庭负担。在此时,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她的无奈,她的真实,毕竟,她也不是一位圣人。

从小到大,我们就被人们灌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的思想,即使他们告诫我们这样做有多危险,这样做有多正确,我们有时也会义无反顾地想要违背他们,因为我们清楚,他们要求我们做的事太多了,他们几乎想把我们塑造成圣人。于是乎,我们开始反抗,向他们宣示“我们只想做回自己”。只是这样的呐喊声随着我们的深入社会开始被逐渐淹没,面对上司,我们不得不阿谀奉承,面对官员,我们不得不拍马屁,此时此刻,我们沉沦了。够了,真的够了,我们没有必要去掩饰自己,做回真正的自己吧!

人非圣贤,即使是孔子,也有回答不出两位小孩提出的问题,因此,何必把自己藏于面具之下呢?让我们一起摘掉那虚假的面具吧!学学莫言,尽情释放自己的喜悦;学学陈光标,高调行善;学学梁漱溟,独立思考,表里如一。寻找回真正的自己,给自己一方空间。

人非圣贤,我们没有必要因他人而对自己有过多的要求。莫言,你想穿着庄重的燕尾服领奖,你想在晚会上翩翩起舞,那就去做吧!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本真

莫言赴瑞典领奖,准备了燕尾服,还要学习跳舞。这不禁让我深思,一个“寻根”的作家,凭借《蛙》等本土作品得奖的中国作家,却为了一次世界性的颁奖而改变面貌,迎接西方文化,为了什么?

平时很少在公众视野出现的莫言,得奖后大受追捧。这次到瑞典领奖所做的这些准备大概也是为了迎合西方的文化——燕尾服,跳舞,接下来或许有酒会、达官贵人、上流社会„„这些词就令人浮想联翩。这并没错,是西方给他颁奖,做这些准备无疑会为莫言添上一份光彩,使他更有时代气息。可是,这是颁奖给他的初衷吗?

莫言曾说,不要被文坛上的名和利左右了自己,控制了自己。他获奖的理由更是因为他的作品。

实用类文本阅读

莫言访谈录 《南方周末》记者

2012年10月13日上午8点,记者在莫言的书房见到了他,黄白细格衬衫,咖啡色运动服,神色平静却难掩倦怠。当时,一群外媒记者已挤在客厅中等候采访。莫言要求穿着一双拖鞋接受采访,但面对记者的镜头,他还是很配合地脱掉了运动外套。

南方周末:对于你获奖后的第一反应,媒体报道有不同版本,准确的表述应该是什么? 莫言:10月11日18点40分前后,评奖委员会通知我获奖并询问当时的心情,我说的是“惊喜和惶恐”。因为全世界那么多的优秀作家都没有获奖,他们有的八十多岁才获奖,在漫长的队伍中,相对而言我还是比较年轻的;我想,这么巨大的荣誉降落在我身上,面对世界上那么多有充足的获奖理由却没有获奖的优秀作家,我压力倍增;

南方周末:你说过你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尤其推崇《聊斋志异》,却不提《红楼梦》,为什么? 莫言:因为蒲松龄和我同乡,“聊斋”里的很多故事,小时候都听村里老人讲过;《聊斋志异》那精美典雅的文言文,让我读得很入迷。《红楼梦》是我早在18岁时读的,它在文学价值上当然超过《三国演义》和《水浒》,对我的影响也很大,但需要经过历练之后再去读,才能读得出它的味道。

南方周末:美国汉学家认为,你创作的《生死疲劳》“几乎涵盖了中国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所有经历,算是那个时代的纪实小说”,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莫言:这部作品是虚幻跟民间艺术的结合、社会现实和历史的结合。虚幻的部分,如生死轮回变成各种动物,但动物眼中的人间生活是现实的。虽然小说描写的历史跨度有50年,但对历史的延伸,可能是50或100年之前的。如果没有虚幻,仅仅写实,这部小说就没有生命。反之,全是虚幻的,和中国现实没有联系,也没有意义。作家的责任、本事就是写立足现实又超越现实的东西,有变形有夸张有想象有虚构。

南方周末:法新社认为,你的长篇小说《蛙》是最勇敢的作品。写作的时候,你付出了比其他作品更大的勇气吗? 莫言:没有,“最勇敢”这个评价是不准确的。我1980年的中短篇,在当时都是艺术上标新立异、思想上离经叛道的。当然他们指的很可能是《蛙》涉及了计划生育。作家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当然要直面现实,关心社会上的热点问题,但进行文学创作时可以有一定的处理方式。《蛙》是以我姑为原型,她从解放初开始做妇科医生,一直到退休。写这样一个人,自然要涉及到从1980年延续至今的计划生育政策。写这个问题是文学创作的需要,塑造人物的需要,这个小说是文学作品。问题没有压倒文学,事件没有破坏人物,挑战性也不仅在于题材本身,还在于小说的形式和塑造人物的难度。

南方周末:日本爱知县一个寺庙里,有以“莫言”命名的点心,据说厨师是《红高粱家族》的读者,你怎么看待?还有,你怎么评价村上春树的作品? 莫言:我去看过爱知县的莫言馒头,和点心铺老板吃过饭。爱知县称念寺的住持是个文学爱好者,对我的小说很有研究,而且是个很好的文学活动组织者,他把我的书发给周围的信徒看,因点心铺老板夫妻是他的信众,是他建议点心铺老板做一种莫言馒头,高粱米的颜色,里面是糖和奶油,馒头还不错。

村上春树是个非常有影响力的作家,被翻译作品的数量非常大,而且赢得很多读者的喜爱,我非常尊重他。他比我大,但心态比我年轻,与西方交流比较广泛。他关注现代生活、年轻人的生活,这一点是我无法相比的,这样的作品我写不出来。

南方周末:你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歌德和贝多芬在路上并肩行走。突然,对面来了国王和大批贵族,贝多芬从贵族中昂首挺胸而过;歌德退到路边,毕恭毕敬地脱帽行礼。你说年轻的时候认

为贝多芬了不起,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意识到,像歌德那样反而需要巨大的勇气。

莫言:这个故事流传甚广。当年的音乐家要依附有权势的人,他们需要被供养。贝多芬见到国王扬长而去是了不起的,而歌德留在原地,脱帽致敬,被认为没有骨气。当年我也觉得歌德软弱可鄙,而贝多芬可钦可敬。就像贝多芬说的“贝多芬只有一个,而国王有许多个”。年轻的时候,读到这句话觉得扬眉吐气。但随着年龄增长,对这个问题就有新的理解:当面对国王的仪仗扬长而去且会赢得公众鼓掌时,这样做其实并不需要多少勇气;而鞠躬致敬,会被万人诟病,而且被拿来和贝多芬比较,这倒需要点勇气。但歌德的教养让他跟大多数百姓一样,尊重世俗礼仪,站在路边脱帽致敬。因为国王的仪仗队不仅代表权势,也代表很多复杂的东西,比如国家尊严等。我一直反感那些不把自己当作普通百姓的人。(摘编自2012年10月《南方周末南方人物》)(1)下列对访谈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面对蜂拥而至的媒体采访,莫言毫无大师架子,依然保持平民姿态:黄白细格衬衫、咖啡色运动服,甚至穿着一双拖鞋。

B.莫言曾说过,自己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他认为《红楼梦》超过了《三国演义》和《水浒》,从18岁开始阅读,经过历练后才能读出《红楼梦》的味道。

C.作品《生死疲劳》描写的历史跨度有50年,但延伸的不止50年,其中生死轮回变牛变马是虚幻部分,动物眼中看到的人间生活是现实部分。

D.日本爱知县的莫言馒头是高粱米的颜色、糖和奶油夹心,据说点心铺老板既是《红高粱家族》的读者、莫言的信众,又是很好的文学活动组织者。

E.莫言认为村上春树是个非常有影响力的作家,心态年轻,与西方交流广泛,具有更多现代生活气质,并坦承自己写不出村上春树的这类作品。(2)简要概括莫言获奖后惊喜和惶恐的原因。(6分)

(3)在莫言看来,作家应该怎样处理文学创作和现实的关系?请结合其作品简要概述。(6分)

(4)面对国王和贵族,做歌德,还是做贝多芬?结合莫言的认识,谈谈你的观点和看法。(8分)

参考答案12.(25分)(1)(5分)E、C(2)(6分)①惊喜是因为自己的文学成就得到了认可,并且是在自己相对比较年轻的时候能够获奖;②惶恐是因为降落在自己身上的荣誉如此巨大,并且和世界上很多有充足的获奖理由却没有获奖的优秀作家相比,自己压力倍增。(3)(6分)①作家的责任、本事就是写立足现实又超越现实的东西,有变形有夸张有想象有虚构。比如《生死疲劳》,如果没有虚幻,仅仅写实,这部小说就没有生命。反之,全是虚幻的,和中国现实没有联系,也没有意义。②作家不能脱离现实生活,要直面现实,关心社会上的热点问题,但进行文学创作时可以有一定的处理方式。比如《蛙》,涉及到从1980年延续至今的计划生育政策。写这个问题是文学创作的需要,塑造人物的需要。(4)(8分)观点一:应做贝多芬。①面对权贵和强权不谄媚、不奉承;②年轻人应有自己做人的原则和底线;③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观点二:应做歌德。①国王的仪仗队不仅代表权势,也代表很多复杂的东西,比如国家尊严等;②站在路边脱帽致敬是一个有教养的老百姓的谦逊;③也是一种爱国的表现。(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

第五篇:2018年高考作文人物素材莫言

写写帮文秘助手(www.xiexiebang.com)之2018年高考作文人物

素材:莫言

作为名人,莫言算得上是一个另类,当2011年茅盾文学奖的其他获奖者接受鲜花、采访的时候,他避开媒体,悄悄地回到乡下老家。当他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时,他一直沉默。获奖前几日,还和家人在乡下赶集。诺奖公布前日,他在认真审读、校对书稿。

成为诺奖获得者接受记者采访,被问到获奖之后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时,答曰,只希望快点从热闹喧嚣中解脱出来,并说“大家明天开始都该干吗就干吗去,你们都回家,我也好继续创作”。有富商主动提出要送其高档别墅,他却置若罔闻。在北京街头骑自行车习惯没人理睬,还不能适应有人追着照相签名。

莫言的三个故事:

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后,他在瑞典文学院发表了获奖感言《说故事的人》,前面的内容比较好理解,只是最后莫言写了三个故事,有些叫人摸不着头脑。

我觉得,要弄清楚三个故事的寓意,应该注意莫言这篇演讲稿的目的。

莫言在说最后三个故事之前,演讲的内容应该说已经结尾了。他指出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无论是赞赏(鲜花)或批评(石头)或污蔑(污水),都与自己无关,他建议要了解他最好读一下他的那些作品,因此,最后的三个故事本是不必说的。但是,既然说了,肯定不是画蛇添足,而是有其寓意的,甚至,寓意是十分丰富,可以从不同角度解读的。按我的解读,他最后的三个故事都可以从宽容的角度理解。前两个,应该是反思提醒自己的,而最后一个,或许才是提醒世人的。我觉得这才是思考这三个故事的起点。

下面试作解读:

第一个故事: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里组织我们去参观一个苦难展览,我们在老师的引领下放声大哭。为了能让老师看到我的表现,我舍不得擦去脸上的泪水。我看到有几位同学悄悄地将唾沫抹到脸上冒充泪水。我还看到在一片真哭假哭的同学之间,有一位同学,脸上没有一滴泪,嘴巴里没有一点声音,也没有用手掩面。他睁着大眼看着我们,眼睛里流露出惊讶或者是困惑的神情。事后,我向老师报告了这位同学的行为。为此,学校给了这位同学一个警告处分。

多年之后,当我因自己的告密向老师忏悔时,老师说,那天来找他说这件事的,有十几个同学。这位同学十几年前就已去世,每当想起他,我就深感歉疚。这件事让我悟到一个道理,那就是: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别人哭的时候自己该不该哭的问题,诚如张颐武的解读的:“谁也没有逼着别人取悦你的权利。”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每个人也都有表达自己意愿或情感的权力和方式。因此,我们要以宽容的态度,允许别人保持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允许别人发表自己的看法,允许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发表不同的意见。

联系莫言自己,就是说,我虽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我的作品也只是一种我对这个世界的个体体验、感受和认识罢了,只是自己独有的表达方式而已,大家对我的作品有不同看法,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第二个故事:三十多年前,我还在部队工作。有一天晚上,我在办公室看书,有一位老长官推门进来,看了一眼我对面的位置,自言自语道:“噢,没有人?”我随即站起来,高声说:“难道我不是人吗?”那位老长官被我顶得面红耳赤,尴尬而退。为此事,我洋洋得意了许久,以为自己是个英勇的斗士,但事过多年后,我却为此深感内疚。

第二个故事是写老长官到办公室没有看到自己,而自己顶撞老长官的事。这并非只是一个文明礼貌的话题,更重要的是说明要人懂得宽容对待别人不知道自己。寓意是,有时候我们并不在别人眼里,其实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没有必要斤斤计较,以为自己有多么了不起。明知道老长官问的不是自己,干嘛偏偏要卖弄自己也是个大活人呢。这里莫言是想提醒自己:虽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也要宽容地允许别人不拿自己当回事。换言之,莫言要借这个作品提醒自己保持平常心。

第三个故事:有八个外出打工的泥瓦匠,为避一场暴风雨,躲进了一座破庙。外边的雷声一阵紧似一阵,一个个的火球,在庙门外滚来滚去,空中似乎还有吱吱的龙叫声。众人都胆战心惊,面如土色。有一个人说:“我们八个人中,必定一个人干过伤天害理的坏事,谁干过坏事,就自己走出庙接受惩罚吧,免得让好人受到牵连。”自然没有人愿意出去。又有人提议道:“既然大家都不想出去,那我们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外抛吧,谁的草帽被刮出庙门,就说明谁干了坏事,那就请他出去接受惩罚。”

于是大家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庙门外抛,七个人的草帽被刮回了庙内,只有一个人的草帽被卷了出去。大家就催这个人出去受罚,他自然不愿出去,众人便将他抬起来扔出了庙门。故事的结局我估计大家都猜到了:那个人刚被扔出庙门,那座破庙轰然坍塌。

第三个故事是关于谁该出庙接受天谴的。莫言说的意思是,其实每个人都有罪恶,放大别人的罪恶,不能减轻自己的罪恶,只会使自己遭受更大的灾难。那么联系莫言获诺奖后的“惶恐”心理,莫言是不是在提醒人们,大家不要互相挑刺了,挑刺不能使诸位进步,可能还会使大家遭受损失。或者说,我虽然赢得了诺贝尔奖,但我本人和我的作品都毛病很多,我自己很明白,只是希望大家不要老挑我让我惶恐了,有这个时间,不如好好发展自己吧。

莫言是“说故事的人”,而好的故事大都寓意丰富,可以多角度多侧面解读,而作者也不会直接告诉读者他的寓意。因此,这里的解读只是我自己从某一特定角度的肤浅看法。同时我以为,解读对否并不重要,因为莫言说:每个人都有选择哭不哭的机会,特别是当哭成为表演的时候。

下载2013年新作文素材:李安和莫言谁代表中国?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年新作文素材:李安和莫言谁代表中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素材

    千言万语,何若莫言 ——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文学院10月11日19时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有关莫言的作文素材

    关于莫言的作文素材 冷静看待莫言获奖 如果我的记忆没出错的话,莫言是在不久前加入过抄写《讲话》的作家行列的。我想说的是,一个作家是否配得诺奖,除了作品,还要看其是否对文学......

    莫言-又一个中国第一

    备受关注的诺贝尔文学奖因中国作家莫言能否获奖的争论,早已热火朝天。在两家著名博彩公司诺奖赔率表上,莫言和村上春树分别占据头两名。据法新社的报道称,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很......

    2013届高考备考作文素材莫言

    2013届高考备考作文素材:莫言 人物简介:莫言(1955年2月17日- ),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

    作文素材之 莫言(共5篇)

    作文素材:莫言专题 人物简介:莫言(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着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

    2015高考作文素材:有关莫言的作文素材

    2015高考作文素材:有关莫言的作文素材 当看到又一届的学生举起右手,庄严地举行百日誓师&&这也就意味着高考日子近了,近了&&自然,新一轮的高考热议话题也掀起了高潮,其中2012年......

    读懂莫言,某种意义上就是读懂中国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读懂莫言,某种意义上就是读懂中国 作者:潘蔚雨 来源:《新高考·高二语文》2012年第12期 莫言这个名字,在大学,在建筑工地,在书店,在菜市场,在中国的各个角落......

    莫言-又一个中国第一(5篇模版)

    备受关注的诺贝尔文学奖因中国作家莫言能否获奖的争论,早已热火朝天。在两家著名博彩公司诺奖赔率表上,莫言和村上春树分别占据头两名。据法新社的报道称,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