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化州年例(本站推荐)
化州年例
--以博龙下岭村为例
一、年例的由来 各种书记载
二、年例的过程 1.游神、拜神 2.做年例、吃年例
三、化州年例与湛江年例的差别
四、年例的意义与不足
第二篇:化州“风土人情”
化州“风土人情”中的习俗语言
化州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鉴江中下游。地理座标为东经110度21′~110度45′,北纬21度29′~22度13′,北与广西北流县交界,南与广东省吴川市接壤,西南邻雷州半岛,东与高州市和茂名市茂南区相连,西西北与广西陆川及广东省廉江市毗邻。总面积2354平方公里。南北距80公里,东西宽40公里。交通便利,地势以丘陵为主,一年四季温暖如春,瓜果飘香。
化州古称石龙,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因其盛产橘红而闻名,故又称橘州。全市总面积2354平方公里,总人口140多万,辖六个街道办,十六个镇和十三个农林场。化州市内,资源丰富,物产丰饶,丘陵较多,峰峦耸立,林木丰茂,鉴江、罗江、陵江纵贯全境,三江在市区中心汇流入海,地形多样,山中有水,水畔有山,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空气清新,冬暖夏凉,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自然景色多姿多彩,是粤西最出名的中等美丽河畔城市。旅游产业迅速兴起,北部有粤西三大名山—扶音地,茅山嶂(飞鹅岭),六皇山,其中,扶音地的铁屎嶂、斑瓜嶂是化州第一、第二高峰,铁屎嶂海拔达597米;在三大名山茫茫林海中,有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有珍稀植物100多种,穿山甲、果子狸等珍稀哺乳类动物20多种,雁、鹤等鸟类动物40多种,山清水秀石奇,层峰叠翠,奇形怪状,无比壮观;
境内温泉四布,其中那务六皇山下的银泉温泉度假村已于2000年开发对游客开放;南部紧邻吴川、电白等沿海城市,有州之镇山尖岗岭(已对游客开放),南国名山中火嶂,中火嶂脚下有农业部、国家农垦总局批准建设、投资近两亿元、占地5000多亩的属国内最大的南亚热带作物名优基地,名优水果品种130多个。目前化州市是全国水果品种最多的城市,是全省水果种植面积第二大市,全市总人口140多万,人均种果已超过一亩。
市内对游客开放的还有化州三奇八景、化州市有生态公园和观音庙、化州市南山寺、.化州孔庙、下郭游乐园、倒流湾自然风景区、橘州公园、丽山胜境、宝岭赖家园橘红种植园原始、人民英雄纪念碑,其中化州橘红为历代宫廷贡品,是治痰咳、国际闻名的中药制品,化州中药厂生产的橘红系列煎膏、痰咳液等销往国内外,产品供不应求;还到处建有何仙姑庙,连同嘹口姑婆庙等众多的寺观,早已闻名遐迩;国内闻名、颇具岭南文化特色的陈鉴传说,吸引不少历代官员、文人墨客前来追根问源,并著有不少传说、诗词、游记,又给这些景观增添了光彩。这些瑰丽多姿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逐渐构成了化州丰富的旅游资源。
化州在梁代曾置石龙郡,郡府就在化州,故化州又名石龙。化州有三奇八景,三奇是“飞梁就树”“美女摄夫”“黄蜂为媒”,八景是:“宝山积翠”、“鉴水飞帆”、“立石中游”“千秋月夜”、“登高野色”、“骊珠波光”、“龙石盘岗”、“凤井鸣泉”。传说,这八景中除了自然风景之外,有的景物在古时代是没有的,其中有两个风景和几个地名,不仅与何仙姑有关,而
且是何仙姑在为化州人民造福的过程中,无意间给古郡留下了不少仙踪胜景。
茂名在夏商时期(前21世纪至前11世纪)的土著民族陆续结成部落联盟,成为南越族的一部分,原越族史称俚族。秦统一中国后,境内分属南海郡、象郡和桂林郡地,部分南越族逐渐融于汉族。隋代置茂名县,俚人领袖洗英致力促进俚族与汉族的融合。唐代,俚族已大部分融于汉族,其余与别的民族融合,称瑶族、壮族,俚族消失。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年),茂名境内土著少数民族全部融于汉族,尽编入当地居民户籍。境内居民均是来自中原的汉族或汉族与土著少数民族融合的后裔。现在茂名市还有极少量少数民族,包括有壮、侗、黎、瑶、毛难、锡伯、水、满、白、苗等,主要是因工作或婚姻迁入。汉族人口占全市人口总数总数99.6%。汉族包含有广府民系、客家民系及福佬民系,大部分地区讲粤语,北部、东北部讲客家话(俗称哎语),南部讲闽南语南语系(俗称黎话、海话)。
茂名市共有48个少数民族36056人,占全市总人口0.69%。茂名市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族22460人,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62.29%,其次是苗族4268人,瑶族1446人。茂名市少数民族以散居为主,最多的是高州,有12080人,占茂名少数民族人口33.5%,有5个少数民族聚居点,分别在信宜的安峨、新堡、钱排和化州的文楼、平定。茂名地区有多种民族,也有多种语言。
如化州话:外甲问您化州现在有橘红买吗?化州乙说
现在“冇”“矛”,了,“冇”意思是说(沒有了)但有人觉得“冇”(矛)是化州语言的怪音特色,故将化州人说这句话的“冇”(矛)称为“猫、猫”“化州猫”的出处就在这里、在毗邻的吴川少数人心目中认为化州人是“猫”老传中,中传少,连很多网站论坛现在还发放宣传、回复、评论等等,都是恶意的,不但不利於团结还带來対和谐社会的安定团结起到负面性的影响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和谐,中华民族的精神就是团结,一人有难万人帮,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即厚德载物。有文化修养素质的活血中华民族人是不会这样做的。但遇有沒文化修养素质的人这样舞币您,您是有德性的人也不要计较他们。您叫我是“猫”我叫您是“狗”有什么意思,降厎自已的修养素质、实质也是变成沒有文化俢养素质的人同流了。
近年來,化州从学校到机关单位,强调的是讲文明,讲科学,树新风,以德服人,以礼待人,学校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徳、才、体、智、和人义道德的教育都跃上了新的台阶,人情风藐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互帮相助出现了新的局面,客服工作有了很大的改变,所以推动了化州各项各业的经济发展,同心同徳共建
化州古城橘乡特色“品牌”的美好将来已展现在眼前。还沒有发现化州有什么人对吴川人和毗邻人有不遵的看法和言行出现,实际上化州人也很遵重和喜欢吴川人,吴川人很有智慧和才干,很多地方和文化特色值得学习的。
化州的语言
化州话是全国七大方言区中粤语的次方言,化州人的方言,也是现今全国最古远、最特殊的方言,使用人口约140多万。化州话古朴典雅,词汇丰富,语法特殊,保留古音古词古义多,语言生动又富幽默感。对化州人来说,化州话是维系感情的纽带,有巨大凝聚力。尤其在异域他乡。乡音相同,胜似“自己人”。
■ 人文——最爱化州话
化州位处粤西,南邻雷州半岛北接广西,交通便利,地势以丘陵为主,一年四季温暖如春,瓜果飘香。化州人民的生活并不富裕,生活来源多来自农作物和小生意,现在大多人外出打工。化州的经济政治教育都不是我要说的,我想说的是化州的语言。
自从《外来媳妇本地郎》上映以来,化州开始为广东人所知,确切来说,是坏了名声,因为里面那个自称“来自化州乡下”的阿娇一口一个“做什么的”一口一个“化骨龙:,夹生的口音以及她那似乎永远也转不过来的舌头硬硬坏了化州话,化州的语言被阿娇全败坏了!粤人印象中,所以 的化州人都是像阿娇这样说话的。
其实,阿娇是不是我的老乡我没做过考究,但我敢以一个地道化州人的身份确定,阿娇说的,绝不是化州话!充其量只能说是某些字的读音和化州话相似。
很多听过化州话的人都说化州话难读难懂,读时舌头似乎在打卷,语速又快,让人听来如坠云里雾间。我说话时没有留意自己的舌头是否在打卷,但是语速快倒是真的,像在倒豆子。其实化州话和粤语有很多相通之处,像“饭”,我们也是说“饭”,不像潮汕那边说BEN的,化州话和粤语最大的不同,应该是S读音,像我们说“三,四,信息,死”等,舌头真的是卷起来的,我的同学,学了N次,硬是说不准!
化州话说起来很“硬”,说好听点,是很“铿锵”,就算是闲聊,听起来也像在吵架,不像成都上海那些软语,吵架听起来也像在说情话。说话和人的性格是有很大关系的,化州的人,倒是很豪爽的,女子极其干烈暴躁,当然也有像水那样温柔的。
作为土生土长的化州人,我自然是爱自己的语言的,在广州街头,听到一句化州话,忙上去搭讪,原本素昧平生的人,因为有相同的语言,在异乡的街头,一下亲近起来。在学校里,开同乡会是必到的,只为了可以随心说随意听化州话。最鄙视那些还没离开化州就已经忘记(其实是装作忘记)化州话的化州人,同乡会里有个女孩,丑得不可方物,说话却嗲得入骨,她在同乡会中不是说普通话就是说广州话,仿佛她压根
就不是化州的,她一开口,我们全不做声,只用眼色表示厌恶,男生则在旁起哄让她住口。会毕,我们全恨恨的说:“现在化州话很失礼她吗?!”在路上见到她,我就装作不认识她,后来。渐渐的不见她来同乡会了。
其实化州话是很易懂很形象的,试举几例:
玩——荡或者聊或者LAN(读第一声),荡最形象了,听起来就想到晃着膀子四处游荡,聊也是有道理的,吃完饭,去寻大树下,小溪边多人的地方,说说张三,道道李四,惬意得很。LAN就不知道应该怎么解析了。
下雨——落水,雨不就是水吗?下雨不就是水从天上落下来吗?
上学——去书房,这个听起来就有点文雅了,书房,多美好的地方啊,去上学仿佛也因此而变得美好,有时候,去上学,直接就说“书房”,名词作动词用了。
生病或者很难受——抵力,生病原本就是很耗力气的事情,故说“抵力”。而有时候想表达很难受的感觉或者很看不惯(广州人说“难顶”)也可以说抵力,比如:我见到巨就抵力(我见到他就难受)。
粪箕(秧)——咒骂小孩的话,相传以前小孩夭折就用粪箕装好拿去埋,所以骂人“粪箕”是很狠毒的,是咒人死。但是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粪箕”的起源,骂“粪箕”其实不是真的恨到入骨非要咒人死,“粪箕”现在只是纯粹一句骂人的话。
做作,假装——制,就像努力制造一种姿态出来,都用来表示贬义的意思。
看——瞄/mju;/,这个瞄不读第二声,读第四声,很尖锐,而意思上似乎也比“看”要专注很多,其实化州人可不管专注不专注,看就是瞄。
早饭,午饭,晚饭——朝,晏,晚,煮饭是“煲朝,煲晏,煲晚”,吃饭就是“吃朝,吃晏,吃晚”。印象最深就是小时侯傍晚夕阳光照在村头的池塘上,妈妈的声音传来“快回来,吃晚嗲。”温情得很。
亲,疼爱——嗲DIE(第二声),嗲在别的地方看来是对女子撒娇的形容,而在化州人口中的“嗲”则是亲的意思,还有就是很疼爱,小时候最喜欢就是听到父母说“最嗲你”,现在就喜欢听男/女朋友说“嗲死你”。另外“嗲”还有助词的作用,读第四声了,这个等一下会说到。
傻——憨,憨在别的地方是表示很老实的意思,化州人则说“憨”是很傻。
……还有很多,这里一时间想不起来。呵呵
另外,还有很多,我都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叫的,像:累——HEN(第一声),讨厌——Where,哪里——声处(一试),找——跟,说大话——车大炮,吹水……
化州人表示否定说的是“矛”,和粤语的“吾”很不同,有人觉得“矛”是化
州语言的特色,故将化州人称为“化州猫”(他们将“矛”作“猫”了),其实,一些客家话中也是说“矛”来表示否定的。
“嗲”是化州词语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助词,读DIE第三声,有“了”表示完成的意思,在化州街头,常常会听到“嗲,嗲,嗲”的,但是又并不娇嗲。
现在化州话越来越受关注了,前段时间有首化州歌叫《矛DAY道(不知道)》的,将一些化州的特色:如牛腩粉等都唱了出来,但是我觉得歌手有很多词眼都咬得不像化州音了,除了“矛DAY道”就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化州话在里面了。
其实现在有很多的化州话都已经被粤语同化了,我们这一辈和上一辈人说的很多话都已经有了出入。无论怎样,我都希望每一个化州人不要觉得自己的语言难听而对着自己的同乡也说另外的没有感情的语言,更不要因此而否认自己的家乡,想一下,多少年以后,如果我们的后代根本就不知道化州话怎么说,是多么悲哀的事情啊!而不了解化州的人,也请不要因为仅仅看了一部电视就说我们的话难听,事实上世界上没有哪一种语言是难听的,语言这种最能够表达感情的工具,你怎么可以说它难听呢?
有关于上面的说法我觉得是一个化州语言的写照吧,但对于一个化州.那么大的市,特别是在北边,北近高州,西边近广西,地方语言也不大相同,但化州口音始终没变,但北边多数讲着一种"丫话"与客家话"有点相似,东边近茂名和高州,有点茂名化语言出现.却以化州音为主,西边
就是以中垌.官桥为主,言语也多数为"丫话"与客家话"有点相似,南边就是我们笪桥,杨梅,近吴川,廉江.此南边离化州市区最近,语言也差不多,但笪桥人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与化州话根本差异极大,有点化吴口音了,其中笪桥的柑村话最为代表....
总的来说,化州,象一条丝带,但市中心太南边了,造成许多管理不周,所以化州总的来说经济及发展来说有点富死流油的,饿晕穷汉.化州交通还行,国道207从南盛镇横穿市区到笪桥镇,通住湛江.茂湛高速公路也经过化州,并属于粤西沿海高速公路,现在除了各镇通修建了水泥道,已经普及到镇村公路修通.现在村村通了,所以说,路通了,财也通了.希望化州这个新生的婴儿能快速成长,并不是传说中的"中国百强市",愿经济能快速发展...
有感于上面个女孩所说,特别来说说,我看了感触很深,所以也保存在我的空间里面让大家来看看.这文章不但写得好,而且文章的作者深深地表达了对家乡化州的爱,对一些所谓的人的恨,这真正是一个伟大的化州人!希望化州人世世代代都那么热爱化州热爱自己的家乡,共同努力创建化州,共同积极打击那些无聊的假分子和破坏化州名声的非人道主义的人!!
第三篇:化州市政协石湾街道工作组视察情况
政协到石湾街道视察情况
7月7日,市政协主席黎权带领市政协领导及全体机关人员到石湾街道,围绕化州市委提出的“发展第一、经济第一、工业第一、招商引资第一”的发展理念,就推动石湾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开展视察调研活动。
市政协领导及全体机关人员先后视察了广东南亚
热带农业科技园、化州市第九中学、石湾国际家具城、石湾政府新办公楼。详细了解了情况。通过现场实地考察和座谈会研究讨论,政协领导充分肯定了石湾街道取得的成绩。石湾街道党委书记赖汉林在座谈会上作了工作总结,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加强干部队伍的建设。
2、健全完善各项制度建设。
3、理清思路,确立发展目标。
4、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完善各项基础设施。
5、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突破。
6、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7、民生工作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8、各项中心工作跃上新水平。
9、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
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黄亚华,政协副主席吴敬斌在会上作了发言,黄亚华认为石湾给他的感觉有四新,一是新班子,二是新规划,三是思路,四 1
是底子。市政协主席黎权在会上对石湾街道取得的成绩表示了充分的肯定,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加快石湾街道的规划
石湾区总体规划要尽快完成。规划不健全,致使城镇化建设造成随意性和盲目性,导致城镇布局不科学,不规范。所以石湾区开发过程中,要找准定位,定好定位,在规划上要有远程规划,什么地方建工业,什么地方为居民生活区,什么地方建绿化都要合理的布置好,达到以挥新城区,后花园的功能。
二、继续发挥开拓创新精神。
适应新形势,要有新思路,有新作为,新发展。
要有做大的意识,不冒险不能冒尖,要有大胆开拓的精神,才能在石湾街道建设上取得新的成效,有新的局面。因为赖汉林书记有敢于开拓的精神,石湾区书记赖汉林上任后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取得喜人的成绩。
三、总结经验,积极进取
石湾区书记赖汉林在上任一年里,石湾在社会经
济取得的成绩,这么短时间里取得如此的成绩说明在前一阶段里石湾街道政府所做的工作方向是正确的,要在总结经验,把这些好的经验和办法很好的用到今后的工作中。
四、继续加强干部队伍的建设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建过硬的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树一流形象。有了凝聚力才能出色的做好各项工作,要坚持“让想干事人上、不想干事人下、让想干事的人有舞台"的用人原则,把能干事、想干事的干部调到适合的位置上来,大力提拔使用年轻干部,充分发挥各人的专长,调动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第四篇:家乡的年例
家乡的年例
我的家乡在茂名,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俗称“年例”。
年例是茂名地区民间过年最隆重的一个节日,在农村素有“年例大过春节”的说法,也是茂名地区最具特色的一个节日。
年例期间,家家张灯结彩,村镇街道布置彩楼、彩廊、画廊等,路旁插满彩旗,鞭炮声及锣鼓声此起彼伏,各种民间艺术表演力竭所能,尽献于众。粤剧、电影、歌舞、木偶戏、采茶戏、杂剧以及各种各样的文娱活动纷纷亮相。其中尤以粤剧最为受欢迎。粤剧本地俗称“大戏”,是各地年例日必备的表演节目。一般在年例日前后连演数天,观者络绎不绝。此外,醒狮班前来舞狮助兴,也是年例日的必备项目。年例的主旨是敬神、游神、摆钟、祭礼社稷,祈祷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国泰民安。一村过年例,周围村庄群众都来看热闹助兴,家家户户大摆宴席招待亲朋戚友,不论是否相识,一律热情款待茶饭酒菜。
睇年例。昔日大多数人“睇年例”是步行,人们曾诙谐地称它为“11”车。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发展到了骑自行车;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至本世纪初,发展为骑摩托车;到了如今,特别是近一二年,小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你看看,村道两旁前来睇年例的小车,多得像城里的街道!当然啦,某日的村道是泥泞小路,别说汽车,连步行也难,但现在,村前的主道已变成了四车道的水泥马路了!时代在发展,家乡在变化,现如今的家乡,真是鸟枪换炮了。
村中的设施也变了,昔日的家乡,开天辟地,哪里有过什么健身广场、长廊凉亭?哦,现在有了,有健身广场、健身器材,还有长廊和凉亭!前来睇年例的人称赞不已,小客人即爬上了健身器材玩了起来,有的客人也悠哉乐哉地坐在长廊上闲聊,享享这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好福气。
年例期间,不少小商贩也慕名而来,平日冷清的榕树下,今日宛如一个热闹的小集市,各种小摊档摆满了树下,村民和前来睇年例的客人即成了顾客,他们流连于摊档,讨价还价挑选自己钟意的小玩意或小食品。
借着年例之机,朋友们欢聚一起,多么开心!他们相拥相抱,欢呼雀跃。然后,畅谈当年的情谊,话今天打拼的收获,展望新一年的打算和希望更是充满自信和喜悦!
第五篇:粤西年例习俗
粤西年例习俗
目录
一、年例的概念与起源
二、年例的习俗
三、年例的发展
一、年例的概念与起源
1、年例的概念
年例,顾名思义就是年年有例,是粤西地区(包括湛江市、茂名市、阳江市、云浮市、肇庆市)特有的一个节日。年例节与一般的民俗节日不同,他由做年例的村庄在一年里选择某个固定的日子作为自己村子的年例日,所以年例节是“同节不同日”,每个村子的年例是错开来做的,一般集中在每年的正月和二月(也有个别村庄一年有两个年例节的,但后一个俗称为“小年例”,一般不会特别重视)。年例期间家家张灯结彩,村镇街道布置彩楼、彩廊、画廊等,各种民间艺术表演力竭其能,尽献于众。年例的主旨是敬神、游神、祭祀社稷、祈祷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国泰民安。一村过年例,周围村庄百姓都来看热闹助兴,家家户户大摆筵席招待亲朋,客人登门,不论是否相识,一律热情款待招呼茶饭。
2、年例的起源
追溯年例的历史,它实际上是扩大了元宵节、庙会、社戏、祖先迁移落脚纪念日等综合起来的节日。大约起源于明、清时期,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但是它为什么会出现在粤西一带而不是其他地方呢?更多人相信它与粤西名人冼夫人有着直接的关系。冼太夫人名冼英,南朝末,隋朝初,岭南俚族的女首领,嫁南朝梁高梁太守冯宝,积极助陈统一岭南。因击败反陈的广州刺史欧阳纥有功被封为石龙夫人,后又击败王仲宣叛乱,隋文帝封她为谯国夫人,并设置了谯国夫人幕府(将军府),颁发了印章,允许她调拨所辖地区的六州兵马。她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做出了卓越贡献,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2000年江泽民同志视察高州冼太庙时称她为“我们后辈永远学习的楷模”。1400多年来,冼夫人一直受到民间的敬仰和崇拜,粤西地区建有大量的冼太庙,已经形成一套“初一、十五拜冼太,困扰求冼太,小孙契冼太,夫妻不和求冼太,诞辰祭祀冼太的习俗”。这些习俗以及纪念活动随着历史的冲洗而形成今天的“年例”传统风俗。据1986年《广东地名探源》记载,今茂名市的茂南区、高州、电白、化州和廉江、恩平、阳江、阳春、吴川等地,正是冼太夫人活动的主要区域,这样的“年例”习俗在这一带出现,这不能说是一个巧合。人们总是在某一特定的时间里用某种形式去纪念自己的亲人和有功德、有威望的人。如果按照这一理念推理,在冼太夫人所到之处,人们是永远也不会忘记她所建功勋。在以后的年代里,这里的人们和冼太夫人的后裔们开始按照自己的时间、习惯举行纪念冼太夫人的活动、仪式。今天的民间“年例”习俗,只有在这一地区才有,这应是一种历史的痕迹。
二、年例的习俗
1、做年例
对主人家而言,年例是个“做”字。一次年例一般可以分为“起年例”,“正年例”,“年例尾”。“起年例”有“游神”活动,家家户户准备“拜神”“摆醮”,一般要拜土地庙和灶君。“正年例”则要从一大早就开始准备宴请的菜肴原料,搭起灶台,有的人家从中午就一直吃到晚上,迎来送往,热闹非凡。到了第三天“年例尾”的早上,火烧纸船,菩萨回庙,年例也就此结束。
(1)游神。游神简单来说就是把菩萨从庙里“请”出来,按预定的线路到每个厅堂搞一次摆醮,再转回庙里,完成一个圆圈式的流动,最后在凌晨时将纸船烧掉,这个活动才算彻底完成。游神是年例最隆重的活动,一般由村中最有威望的长者或者是一些年轻的志愿者用轿抬着神像出游,游神队伍还有彩旗、香炉、菩萨、道士、纸船、炮手、长喇叭、唢呐、锵、锣鼓等等,热闹非凡。
(2)摆醮。摆醮,也有的称为“摆钟”或“摆忠”,是敬神的一种仪式,也是年例的“重头戏”之一。大家把准备的“三牲”和丰富供品拿到自己家的门口、广场、村口或者是庙宇前摆出来供菩萨享用,称为“摆醮”。“三牲”指的是鸡、猪肉和鱼,而且颇有讲究的。做“三牲”的鸡必须是大阉鸡,去毛去内脏整个泡熟成金黄色,端正地放在托盘里,鸡的头部向上微弯,旁边添上一刀过煮熟了的猪肉和一条鱼,此外是三茶五酒(三杯茶五杯酒)和元宝蜡烛,其余的就自由发挥了,可是各家各户都怕怠慢了菩萨,各种贡品是应有尽有,竭尽所能的供奉给菩萨的。“摆钟”时道公佬唱读祝文,民众顶礼膜拜,三跪九叩,祈求神的庇佑,来年风调雨顺,平安大吉,然后是大放鞭炮。
(3)清照。游鬼船,意为用纸做的约五米左右的大纸船游各大家族,收五鬼六害。到零辰时分再将收鬼船送到最近的江边随江点火。烧鬼害以祝愿本村人一年风调雨顺,出入平安。
2、食年例
由于年例的时间是错开的,今天吃了这个村子的年例明天吃另一个村子的,今天我到你家吃年例明天你到我家吃年例,人人参与,便成了以吃喝为主的年例活动。年例日家家户户广延宾客,早晚不停地宴请亲朋好友,宾客们随到随吃。所有血亲姻亲表亲、亲朋好友、同事同学,朋友的朋友,同学的同学、认识的人和不认识的都热烈欢迎,主人家会竭尽所能的让客人吃得高兴吃得尽兴。
3、看年例
晚上有各种表演给菩萨的节目,各种民间艺术表演竭尽所能都是为了表演给神看的,以讨得神的欢喜,以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粤剧和被称为“鬼仔戏”的木偶戏是年例的必备节目和亮点之一。年例前后,村民每家每户凑钱邀请剧团来演出,演出时间短则三两天,长则一个多星期。近年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除了传统的节目外,电影、戏剧、音乐会、体育比赛、猜谜活动等健康向上的形式日渐成为人们的新选择。
三、年例的发展
年例作为粤西地区特有的一种习俗,深厚的民族风情和乡土气息使其具有独特的魅力,但它在传承和发展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渗入了不少精神糟粕,既有健康向上的内容,也有低级没落的东西。既是人们进行文化交流、宗族认同、人际交往的活动,也滋长了封建迷信、奢侈浪费的歪风。是加以遏制使其逐渐消亡还是任其自然发展?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思考。
1、年例的负面影响
(1)封建迷信活动。年例活动中常有一些迷信色彩,如接神仪式结束后,道士会烧灵符,村民则纷纷去抢灵符灰烬,将其融入开水里,给小孩喝。据说这样小孩就不会生病,即使有病痛小孩也会好起来。(2)攀比风气造成资源浪费。年例有这样的说法,“一年挣钱年例花”。做一次年例花费几万甚至十几万的并不少见,普通人家做年例也要打肿脸来充胖子,倾其所有请亲戚朋友来吃才脸上有光。做年例为的是吸收更多的亲友前来赶热闹,哪一家吃年例的人来得越多,门口泊的汽车越多越靓,请的官员、贵宾越多,就越有面子。
2、年例的正面影响
(1)宗族认同,乡土情绪。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这个“礼”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礼物,也包括了情感上的交流。应邀参加年例是一次很重要的社交活动,是给别人面子的表现。被邀请去吃年例如果不去就是不给面子,而通常吃过别人的年例也会回请他到自家吃。这一来二往的感情就加深了,认同感加强了,人际关系也扩展了,年例活动中的信仰及仪式正是体现了宗族认同,扩展村际、人际关系的功能。(2)保护地方民间艺术。茂名有很多富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如高州市有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木偶戏、电白的舞麒麟、高脚狮,化州的“跳花棚”、“十八学士”等等,这些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人文内涵的民间艺术但平时很少有演出的机会,年例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发展的空间,使得这些古老的传统文化得以生存和发展。
(3)发展农村文化。农村文化阵地你不去占领它,腐朽、落后、色情、颓废的文化就会大行肆虐,我们应该用反映时代内容的现代剧,用宣传党和政府政策的优秀文艺节目去占领它。以前,年例演出的对象是神,今天我们的对象应该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只有创作出群众喜欢的精神食粮和排演形式多们的节目娱乐大众,才能让新文化、新思想在农村蓬勃发展。
(4)促进经济发展。年例活动中,经贸活动非常的活跃,每年茂名地区的年例节期间,年例的宴请活动使物价有所上升,农贸市场出现应激性的活跃。香港电视台和广东电视台都曾经报道过茂名地区的年例活动,这些都对年例的宣传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由于对年例究竟是封建迷信活动还是传统文化还存在着争议,年例的发展没有形成共识,也没有收起人们的重视,这些活动都没有形成规模。年例活动中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健康的内容,但作为粤西地区特有的一种传统习俗,其生命力是极其强大的,关键是我们能提高认识,转变态度,塑造健康积极的年例文化。茂名年例的独特习俗以及平日难得一见的民间艺术也是很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相信传统-文化-经贸,这三者的结合能使传统的年例习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里焕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