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二单元试卷

时间:2019-05-15 08:35: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化生活第二单元试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化生活第二单元试卷》。

第一篇:文化生活第二单元试卷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单元测试(人教版必修三)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2年6月9日是我国第七个“文化遗产日”。其主题是:“文化遗产与文化繁荣”。文化遗产日活动旨在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我国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①它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源泉 ③它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

④它对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有独特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韩国歌曲《江南Style》描绘了韩国江南区的风土人情,它以其简单、欢快的旋律,模仿骑马的滑稽舞步,火速成为全球Style,76天网络点击数破3亿,被誉为2012年“神曲”。这主要说明()A.韩国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多样

B.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C.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D.世界文化是通过民族文化表现出来的

3.2013年7月,国际语言学家常设委员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第19届国际语言学大会”,各国专家学者就挽救和保护濒危语言的问题进行研讨,并寻求更有效的解决办法。之所以要挽救和保护濒危语言,是因为()①语言作为一种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②世界文化的交流传播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来实现 ③保持文化多样性才能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④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中央电视台播出的2013开年神话剧《妈祖》,通过其强大的媒体优势及节目创新火爆荧屏,创出该类剧种收视新高。这说明()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文学艺术是传统文化的瑰宝 C.通俗化是文化发展的方向

D.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5.“2013泰国·中国广西文化年——美丽广西”展演交流活动于7月10日在曼谷中国文化中心开幕,本次活动包括中国传统织绣艺术展、图片展和舞台艺术综合展等,还配以民间传统技艺例如织壮锦、编绣球等现场表演。开展“中泰文化年”活动有利于()①促进中泰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②增强泰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 ③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④使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核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我国福建、台湾两地闹元宵的风俗礼节大致相同,都是吃元宵、观花灯、猜灯谜等习俗。这表明()A.我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C.传统文化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 D.文化的具体内涵始终不变

7.古代孝有“卖身葬父”“弃官寻母”等之说。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新版“24孝”不仅包括“教父母学会上网”等行动准则,还包括“支持单身父母再婚”等观念突破和对老年人的心理关怀。由材料我们可以感受到()①文化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 ②践行孝道的方式要顺应时代的变迁 ③传统文化是现代文明发展的源泉 ④“孝道”的内涵具有相对稳定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中国自古就有“无酒不成席”、“酒逢知己千杯少”的传统观念,然而今天众多酒驾惨案却不得不让人们反思我们的传统文化。可见()①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必须反对固守传统文化的守旧主义倾向 ③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④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集艺术家和科学家于一身的达·芬奇说:“艺术借助科技的翅膀才能高飞。”这表明()A.科技是艺术发展的源泉

B.科技是推动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 C.科技是艺术创新的动力 D.艺术是科技发展的结果

10.201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强国必先强教。”之所以要大力优先发展教育,是因为()①教育在现代化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②受教育已成为现今学习型社会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 ③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 ④国家大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2013年10月山东举办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为发挥山东文化资源富集优势、继承传统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十艺节”之所以强调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①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②传统文化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生发展 ③文化在继承基础上才能实现发展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一位参加“走转改”活动的记者在采访手记中写道:越走近基层,越能触摸到现实的坚硬,也越能感受到希望的生长。这说明()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必然要求 C.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D.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13.山东沾化传统戏曲渔鼓戏,在保持独特渔鼓曲唱法的同时,吸取了现代京剧的服饰、动作等优点,新编了一些反映时代特色的现代曲目,得到一致好评,渔鼓戏的改编体现了()A.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B.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C.科技进步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D.文化在交流和借鉴中自然发展

14.某音乐学院学生以发展民族音乐为使命,创作、演奏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既展现了中华文化鲜明的风格特点,又让外国人欣赏和领悟了中国古老而美丽的传说。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①繁荣我国文化的关键是继承传统文化 ②文化发展要求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③文化融合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植根于自己民族文化土壤推动文化创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电视节目《中国达人秀》将镜头定格在平凡小人物身上,以现实的深度与情感的浓度穿透人性,以开放的创造精神与自觉的文化态度促成了“舶来品”的华丽转身。《中国达人秀》的成功启示我们()①借鉴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③进行文化创新应考虑到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要 ④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城市文化的多元与文化融合”是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之一,这个主题一提出就深受各国欢迎,这是因为

①尊重文化差异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前提

②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③文化只有在传播中才能创新

④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17.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有过“兼收并蓄、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也有“全盘抛弃,彻底西化、完全欧美”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它们的共同错误在于

A.否定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

B.违背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C.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D.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18.随着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侗族大歌、中国书法、中国篆刻、中国剪纸、端午节等22个项目成功人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

B.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C.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D.保护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19、阿拉伯人有长衫、印度有纱丽、日本有和服、越南有奥黛。中山装曾作为中国人一度推崇的常式礼服,离我们的生活虽然有点遥远,但其文化的密码却在现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得以保存下来,比如人权思想、革命精神和民族复兴精神,它同时也承载着一种文化、一种礼仪、一份民族自尊和自豪感。这说明

①文化发展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④文化具有传承性和民族性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0.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09年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上致辞指出,世界各种形态媒体,不分文化异同、水平高低、规模大小,应该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平等相处、求同存异、交流互鉴。这表明

①要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③世界媒体峰会是文化交流的主要途径

④要承认和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21、《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是中国第一部深入探索东西方文化的纪录片,该片用全球化的视野展现文化交流与碰撞,包容共同与差异,将思考隐于影像的绚烂之中,一经播出就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能够促进文化创新 ②民族文化的个性要通过共性表现出来 ③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④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实现文化繁荣的必要条件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2、2012年7月在英国伦敦举行的奥运会期间,很多商家都适时地推出了各类展现英国传统文化的体育纪念品,深受世界各地游客的喜爱,这同时也让英国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英国体育纪念品的热卖说明()

①商品交换可以推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

④文化传承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3、许多历经风雨而屹立不倒的文物古迹和名人故居,在所谓“发展需要”、“旧城改造”等名义下,被粗暴地从文化记忆中抹去。保护好文物古迹,刻不容缓,主要是因为文物古迹

①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

②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③是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和标志

④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4、北方草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化。苍穹、草原、毡包、骏马、牧歌构成了一道奇丽的文化风景线,构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生存模式和文化体系,展现了人类在不同自然条件下的非凡创造力,同时也为人们了解人类文化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和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提供了开阔的视野。这主要体现了()

①不同的自然条件造就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②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是中华文化生态观的重要理念③文化多样性就是指地域文化的多样性④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造的源泉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5、时下,在广告市场上,有些企业竞相采用篡改古诗或者成语的方式追求广告效应,喜欢利用谐音修改成语,于是出现了许多令人不快的“创造”:“默默无闻”改成了“默默无蚊的奉献”(灭蚊广告);“天长地久”变成了“天尝地酒”(啤酒广告);“刻不容缓”变成了“咳不容缓”(药物广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是中华文化的继承

②妨碍了语言文字的规范 ③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

④会影响青少年的成长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2013年9月18日,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在北京隆重开幕。此次博览会为期3天,展出了来自美国、法国、西班牙等12个国家,300多位现当代名家和实力派艺术家的6 000余件作品,涵盖中国国画、油画、书法、雕塑、装置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艺术门类,其中更不乏毕加索这样艺术大师的作品。展会期间还举行了19场论坛和讲座,内容包括艺术品的鉴别、与艺术大师对话、油画和水墨画的研究等,为艺术投资人和艺术爱好者们奉献了一道中秋节的“艺术大餐”。

(1)上述材料蕴涵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8分)(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举办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的意义。(8分)27.由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带来了超乎预期的社会关注度和收视效果,仅在戛纳电视节上就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购买了该片的播映权。有境外媒体评价该片是文化传播的范例。《舌尖上的中国》通过一个个普通人物的故事,精美的画面,朴实地讲述了中国大江南北的各色原生态美食,充满了浓郁的人文关怀、家国情怀和乡土情结。该片借鉴了欧美纪录片的拍摄手法,以故事推动影片进程,并设置悬念,成功跨越了语言、社会、价值观等传播障碍。一位日本女大学生观看该片后说:我现在才知道中国原来是很容易让人理解的国家。”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启示。(10分)

28、每年日本太地町渔民要捕杀数千头海豚。“蔚蓝色纯净的海水,瞬间漫出大片鲜红的血色,整个海湾都被红色所浸染,海豚们此起彼伏地跳跃、挣扎,发出惨死的哀号声„„”这是美国纪录片《海豚湾》里的一幕,因为赤裸裸的真实影像,本片获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也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但凡看过影片的人,都会为这些动物遭受的灾难而流下同情的眼泪,同时也在深深反省人类自身的行为。《海豚湾》获奖后,太地町政府发布声明:“在日本国内和世界各地都存在着不同的饮食传统,这些传统有着漫长的历史。尊重和理解地方饮食文化非常重要。”

分析说明材料中所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8分)

29、材料一 2011年11月18日,《人民文学》推出英文版试刊号,刊登了张炜等5位2011年茅盾文学奖得主的介绍和作品节选。张炜用20年的时间深入基层体验生活,呕心沥血创作了这部目前世界上已知的篇幅最长的长篇小说《你在高原》。它主要讲述的是一批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的经历,围绕地质队员宁伽不断探究父辈及家族的兴衰、苦乐、得失和荣辱展开,在广阔的背景下展示当代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特质。这部鸿篇巨制的分卷各不相同,创作风格差异之大令人叹为观止,包括古典、现代、梦幻、意识流、魔幻、武侠叙事、寓言、童话等风格。每卷既可独立成篇,又相互联系,被学界称为“囊括了19世纪以来所有的文学实验”。

(1)结合材料,谈谈长篇小说《你在高原》的创作过程是如何体现文化创新的。(8分)材料二 茅盾文学奖与诺贝尔文学奖相比,国内的读者反应不一。有个留洋归来的读者说,读中国历届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都给我“吃苍蝇”的感觉,而读任何一部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都给我一种沉厚和震撼的重量感。但事实是,目前国内的更多读者对诺贝尔文学奖的关注度,并没有对茅盾文学奖的关注度高。据统计,诺贝尔文学奖在过去20年中,13位得主均来自欧洲。瑞典文学院的常务秘书长恩达尔曾批评,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们的评判标准过于欧洲化。

(2)从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交流的角度,谈谈我们应如何对待茅盾文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8分)

第二篇: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8分。

1.文化大师张岱年说:“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民族的自信心与自尊心。而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有其思想基础,即对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传统文化就是指优秀的民族文化

B.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C.发挥民族文化的积极作用才能使民族兴旺发达

D.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阶级性

2.为庆祝第四个“文化遗产日”,文化部在京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专场,展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的丰富内涵及独特魅力。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展演属于

A.传统习俗的继承 B.传统思想的继承C.传统文艺的继承D.传统建筑的继承

3.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国学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一些几岁的孩童开始诵读包括《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大学》《老子》等在内的古文(书)。有人认为,让孩子们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是应该的,但是笼统地提倡学习传统文化是很危险的。这一观点表明

①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辩证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作用 ③要看到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对儿童成长的消极作用 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4.那些专门从事“脚户”工作的人,长期行走在寂寞的山川沟壑间,顺乎自然地以唱

歌自娱,于是便有了“信天游”。这主要表明

A.文化现象是一种自然现象B.文化现象是自发形成的C.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D.草根文化是大众的文化

5.教育部专门发文要求把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的优良传统作为中小学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主要是因为()

A.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特定功能,在文化传承中起重要作用

B.创新的文化传播形式,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文化传承和教育相结合C.在社会主义中国,中小学生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主体

D.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必须通过教育的方式才能加以继承和传播

6.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上,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些人:仓颉创造了汉字,让文明可以沉淀下来;李斯统一了汉字,让文明可以流通起来;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让文明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王选把汉字带进了信息时代,让中华汉字文化源远流长。这说明

A.科技进步能促进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B.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C.社会制度的更替可以促进文化的进步D.传播文化必须做到古为今用

7.世界气象组织规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的命名由该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我国提供了龙王、悟空、玉兔、杜鹃、海棠等10个名字。这些名字的背后都有许多故事或者寓意,其中有6个名字来自我国的神话传说。从我国提供的台风名称可以看出()

A.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B.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C.传统文化渗透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D.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8.以富春江两岸秋色为主题的《富春山居图》系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所作,清初被焚为两段,2011年6月1日,《剩山图》(由浙江博物馆收藏)与《无用师卷》(由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终于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聚首。一卷曾经充满悲情的绘画,在此成就一段文化佳话。这幅600多年前的古作,在断为两半300多年之后,双卷合璧,山水梦圆。这表明()

A.传统文艺对今天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道路具有促进作用

B.传统文化有相对的稳定性,被人们世代沿袭

C.传统文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D.在我们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感

9. 2011年5月12日至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深圳进行调研。在参观环球数码媒体科技研究院(深圳)有限公司时,李长春强调,要紧紧抓住信息化深入发展的机遇,大力推进文化与科技相融合,积极培育新兴文化业态,不断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艺术感染力,牢牢掌握文化发展和文化传播的主动权。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

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大众传媒能够突破时空限制,已成为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唯一手段 ④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这给我们的文化启示是()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B.实现我国文化发展就要对现有生产关系进行根本改革

C.要坚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促进思想运动

D.文化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摒弃传统文化的过程

11.随着中美两国经济往来的日益密切,美国民众学习汉语的热情空前高涨,时至今日,全美已经成立了70多所孔子学院。这表明

A.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日渐融合B.中华文化成为当代的主流文化

C.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促进D.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12.我们到回族地区或进清真饭店时,要忌谈猪肉;要忌说“肥”字,一般用“壮”代

替“肥”。这说明

①文化影响人们在交际过程中的言谈举止②文化决定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

③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3. 白族舞蹈家杨丽萍历时两年深入采风创作的舞蹈《云南映象》风靡全国,巡演将近两百场。对此,下列说法最贴切的是()

A.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B.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C.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D.采风是一种实践性的活动

14.失去了创新能力的文化,意味着丧失了新陈代谢的机能,也意味着生命的衰竭,是没有发展前途的。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

A.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B.推动文化的繁荣

C.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D.发展先进文化

2011年中国广州国际文化产业论坛在广州举行。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和产业领头人为中国文化产业号脉,认为相互模仿和抄袭是我国刚刚起步的文化产业的症结所在。回答15~16题。

15.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措施是()

A.发展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B.学习外来文化

C.继承传统D.进行文化创新

16.之所以要进行文化创新,是因为()

①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②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③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7.清代学者叶燮说得好:“孤芳独美,不如集众芳以为美。”这主要表明()

A.文化发展需要博采众长B.优秀文化必然代替落后文化

C.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不断创新D.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18.在“中医现代化”的口号下,有人把摘除中医传统、简单模仿西医当成中医现代化的方向。可是,失去了传统文化依托的中医,就会如同离开了土壤的大树,只有枯萎和死亡。这表明发展中医()

A.需要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B.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C.需要体现时代精神D.要接受新文化和外来文化

19.一个民族的发展,当然要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但是也不能忽视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这是攸关民族自信、自尊和自强的问题。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文化的创新和发展,要坚决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②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③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④在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同时,要培育好和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经济全球化尤其是文化全球化已经对我国的文化和文化产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看美国大片、听外国流行歌曲、欣赏交响音乐会和芭蕾舞及拳击争霸赛或职业篮球赛„„这一切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国际化的文化空间。回答20~21题。

20.文化全球化背景下,进行文化创新就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为此必须()

A.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B.推崇外来文化,否定传统文化

C.克服“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倾向D.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21.在学习借鉴其他外来文化优秀成果时,我们要()

A.以我为主、为我所用B.一味推崇、否定传统

C.全部拿来、尽情吸收D.拒绝接受、全面复古

22.近年来,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学校都把相当大比例的课程放到网络

上,网民轻点鼠标,就可以学习国外名校的开放课。一场开放的、彰显着互联网共享精

神的教育革命来到了我们身边。这说明

A.科技是推动文化传播的重要因素B.中华文化主动走向世界

C.建设“学习型社会”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D.教育体制在不断变革

23.“传统文盲”是与“现代文盲”相对应的。不懂电脑、不会英语是后者的标志,不读书(特别是不读传统经典)、少写字(至少不会正确规范地写字)则是前者的表现。就年青一代而言,“现代文盲”越来越少,“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应该()

①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教育年青一代 ②加大向年青一代灌输传统文化的力度 ③形式上加以创新,提高年轻人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④大力抵制外来文化的传播

A.①③B.①④C.①②D.②③

24.纪念圆明园罹难152周年筹委会表示,2012年10月18日将邀多国嘉宾出席纪念圆明园罹难152周年纪念活动,一同纪念和保护这一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对这一文化遗产认识正确的是①是各个国家和民族的财富,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没有意义②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③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④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集中展示

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②

二、简析题: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共52分

25.材料一 《道德经》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思想深邃,言简意赅,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具特色的无穷魅力。它不仅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块绚丽夺目的瑰宝,而且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1世纪的今天,古老的《道德经》所蕴涵的理念与主张,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赋予其新的内涵。当然《道德经》里面也有一些消极的道理和理论,如不提倡竞争和主动学习等。

材料二 “君子和而不同”“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千百年来,“和”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而今,中国领导人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治国方略,既扎根于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又赋予了其崭新的时代内涵,和谐社会理念不仅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理想追求与价值认同,而且也彰显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国特色”的原则与取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非是建立在儒家思想严格等级制度下的“和谐”,而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之上并致力于共同富裕的新“和谐”。

(1)结合材料一说明如何处理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8分)

(2)阅读材料二回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与传统的“和”文化有怎样的关系?(8分)

26.近年来,随着文化市场的开放,日韩两国的文化也进入中国文化市场,形成一股“日韩流”。如在某市校园内,许多中学生竞相模仿日韩明星的发型、服饰、劲舞等,成为日韩的“中国新生代”。因此,学校政教处作出禁止上述一切行为的决定,一些学生对学校的做法表示不满,说:“学习和吸收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何错之有?真是小题大做。”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你是怎样看待上述现象的。(12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我国古人曾把理想社会称为“大同”,“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是当时人们的追求和理想。对于这些思想,中国共产党赋予其符合时代精神的新内容。在党的十七大上,中国共产党把“领导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写入党章,提出“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1)材料体现了文化创新的哪些观点?(4分)

(2)我国为什么要大力推动文化创新?(8分)

(3)现阶段,我国应怎样进行文化创新?(12分)

第二单元测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BCBCA/ACDBA/CBAAD/AABAC/AAAA

二、简析题26.[答案](1)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在继承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也就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道德经》的内容也要紧随时代,增加新的时代内涵。②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道德经》有积极和消极的方面,我们要在批判的基础上吸收其精华。

(2)①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如果传统文化能够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与时俱进,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和谐社会的理念,既体现了传统的“和”文化,又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因此这一治国方略必将促进社会的巨大发展。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非是建立在儒家思想严格等级制度下的“和谐”,而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并致力于共同富裕的新“和谐”。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体现了中国领导人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积极作用的正确态度,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的、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

27.[答案] ①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渊源于中华五千年文明、植根于当代伟大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民族身份的象征,是激励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必须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②发展、创新文化,需要我们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吸收和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成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持先进文化发展的旺盛活力,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但学习外来文化,必须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不能丧失我们自己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更不能丧失民族自尊心、自信心。③对外来文化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学生一味模仿日韩明星和学校政教处强行禁止的方法都是不妥的。应辩证对待外来文化成果,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做到“取长补短”。

28.[答案](1)①传统文化必须与时代精神相结合。②文化创新推动着民族文化的繁荣。

(2)①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创新又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②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3)要进行文化创新,应该做到以下几点:①必须立足于社会实践,这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②着眼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把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要善于学习、借鉴和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④要坚持正确方向,反对文化上的“守旧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第三篇:文化生活第四单元复习试卷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复习试卷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2011年10月广电总局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要求提高新闻节目播出比例,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此举是为了:

A.改革体制,不断推动文化传承和创新 B.严格管理,限制文化产品的经济效益 C.正确引导,支持发展健康有益的文化 D.依法打击,取缔流行性娱乐文化产品

2.一位外国朋友曾说,“二十多年前我到过中国,那时人们的着装几乎是一个式样,颜色也比较单调。现在,一切都变了,各色时装随处可见,中国变得多姿多彩了”。中国文化市场出现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从根本上说是因为()A.我国政府开放了文化市场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不断完善 C.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 D.网络媒体的高度发展

3.“蚁族闹蜗居,神马驾浮云”,从虚拟世界到现实生活,网络热词成为了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真实地折射出时代的社会诉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这表明()①人们面临着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 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③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 ④大众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在目前一些媒体的娱乐报道中,流行着“宁可犯错,不可错过”的不良心态,而网络在一定程度上起了助纣为虐的作用。对这种现象,正确的认识是

()

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自由是法定的权利,媒体受众不应该说三道四

②这是某些媒体为单纯追求轰动效应,热衷于捕风捉影的新闻炒作

③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市场的弱点和传媒的商业性所导致的现象

④传媒及从业人员要有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也要考虑社会效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右图是“山西省的山寨白宫”,近几年因众多的山寨建筑兴起而饱受质疑,并成为舆论焦点。“山寨”文化以其通俗性、娱乐性广为群众所接受,但其盗版、侵权行为和低级粗俗作风却使人不敢恭维。这说明()

①必须加强对大众文化发展的管理和引导 ②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发展大众文化必须坚持提倡多样化与弘扬主旋律相统一

④面对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我们应当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关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和普及是重要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①就是要求人们形成相同的价值观

②就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③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④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领文化前进的方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大衣哥”朱之文,一夜成名,爆红网络。成为典型的“草根明星”,中国版的“苏珊大叔”。众多的粉丝纷纷关注这颗耀眼的“草根明星”。这表明()

A.农民是“草根文化”的实践主体

B.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C.必须发展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

D.必须加强对文化的管理和引导

8.《蜗牛》、《真心英雄》、《中国人》等多首港台流行歌曲入选上海中学生爱国主义歌曲。人们顿时议论纷至沓来,有的赞同,有的批评,原因不尽相同。这一现象表明()A.大众文化以流行为主要特点

B.传统的革命歌曲已不受大众欢迎

C.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

D.文化市场发展的多样性给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了食粮 9.腐朽文化会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下列选项中属于腐朽文化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①愚昧、庸俗的文化

②殖民文化

③黄赌毒文化

④民俗文化

10.据悉,重庆出现豪华活人墓,占地60平方米,耗资20万。其墓主人曾是全国人大代表,退休前担任重庆某县区人大主席团主席。墓碑上不仅刻有本人人大代表身份、进京开会经历,还有“美德良操百世铭”、“勤政廉洁两袖清”的功德颂。据说这是按照当地的风俗而建的。此种行为()A.正确。既然是当地风俗,应该按当地风俗办事

B.错误。因为他是全国人大代表,不可以这样做,但其他人可以 C.错误。这是落后文化的表现,污染了文化环境,危害社会 D.正确。这是他自己的事,别人无权指责

11.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举办“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图片展、学党史、唱红歌等,宣传和学习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开展这些纪念活动有助于()

①维护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②发挥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性作用 ③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2011年,某地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增进各国人民友谊,引导文化产业发展,满足大众文化需求”为宗旨举行国际艺术节。艺术节的宗旨说明

()

①文化不存在地域性和多样性,全世界的文化在走向一体化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③发展文化产业,以谋求更大的国家经济利益

④发展文化产业的目的就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3.随着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时代的到来,长沙市图书馆率先于2011年4月1日起实行免费开放,向广大读者提供无障碍的绿色借阅通道,零门槛开放。“多建一座图书馆,就可以少建一座监狱”。这说明()

A.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人们的科学文化修养B.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C.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D.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14.近年来,广州经济快速发展,为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济上先行一步的广州,明确提出了打造“文化广州”的目标。这说明()

A.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B.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提供物质基础

C.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提供智力支持

D.政治文明为精神文明提供政治保障 样抓教育”。这是因为()15.西部某省提出:“教育落后最令人揪心、焦虑”,“教育是各级党委政府的第一把手工程,务必要像抓经济那A.发展教育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B.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C.教育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D.教育的发展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1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是()A.爱国主义

B.为人民服务

C.诚实守信

D.“五爱”

17.对于年轻一代,我们需要用灿烂历史和伟大成就来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同时更需要引导他们从点点滴滴做起,踏踏实实地沉下去,触摸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这表明,要加强自身修养,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必须

()

②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提高知识文化修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C.①②④

D.①③④ ①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③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18.“无德无才是„废品‟,有德无才是„半成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有德有才是„精品‟。”下列关于知识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①科学文化修养比思想道德修养更重要 ②思想道德修养比科学文化修养更重要

③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是有机统一的④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9.大学生的成才问题备受各界关注。如何使大学生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关键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大学生进行“成人、成才、成功”教育,让大学生“成才”之前先“成人”。之所以让大学生“成才”之前先“成人”,是因为()

A.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B.加强知识文化修养有助于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C.不注重思想道德修养,必然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邪路

D.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为社会造福

家领导人胡锦涛为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谢家麟,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颁奖,一大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代表也同时受到表彰。上述做法()

①有利于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②有利于发挥科技实力在综合国力中的基础性作用

③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④有利于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4小题,共40分。

21、有人说:“草根文化”植根于群众,是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应该鼓励其发展。也有人认为:“草根文化”长于民间,缺乏高雅,应控制其发展。针对这两种观点,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你的认识。(8分)

20.2012年2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这次大会上,党和国

22、据报载,某市在一次对全市中小学生的道德心理状况进行摸底抽查中,得出了一个让人惊讶的结论——景仰黑势力老大的学生几乎是崇拜父母人数的两倍。据一项关于青少年犯罪特点的调查显示,犯罪低龄化、手段暴力化、方式团伙化,已经成为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趋势。而广大青少年对于黑势力的认识,则大多来自于一些不良图书和音像制品。

联系所学内容,谈一谈我们应当如何应对这种现象。(10分)

2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6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研究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认为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探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问题: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提一些合理性建议。(10分)

24、材料一

在我国许多城市的街头巷尾,看手相、相面、测字、看风水等现象仍然存在,有的甚至开起了门店。更有甚者,长期以来,一些不法网站大肆传播淫秽色情信息,严重毒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危害。

材料二

2012年,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在多个方面深入推进,同时继续依法关闭传播淫秽色情和低俗内容的违法违规网站。专项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但整治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有的不法分子为谋取不义之财,以更加隐蔽的手段继续传播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网上淫秽色情和低俗内容泛滥,不仅阻碍我国互联网的健康发展,而且严重侵蚀人们的心灵,败坏社会风气,危害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性质的文化?(2分)

(2)结合材料二,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的原因。(10分)文化生活第四单元复习试卷答案

1-5 CBDDC 6-10 BCCCC 11-15 DDDBB 16-20 CDCDC

21、答案:①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②改革开放以来,“草根文化”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补充了人们的精神需求,体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③“草根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健康积极的“草根文化”会形成对先进文化的有益补充,但愚昧落后的“草根文化”不可否认也会对先进文化带来冲击。④我们应该剔除“草根文化”中的糟粕,倡导和发展那些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又对社会发展有进步意义的“草根文化”。解析:本题属于评析类试题,分析时应坚持辩证的观点,看到“草根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然后再分析怎么办。

22、①作为国家文化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文化市场的规范引导,大力弘扬主旋律,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努力搞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5分)②文化生产单位,不应当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应当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追求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努力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不生产、不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4分)

③青少年应当追求健康有益的文化,深刻认识不良文化对个人成长的危害性,提高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其影响的能力。(5分)

23、(1)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2)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腐朽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3)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4)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全面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要发展创新,体现时代性,增强文化发展活力。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文化成果,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5)要进一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学生结合第三、第四单元的知识点,分析若言之有理,可适当得分)

第四篇:附中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练习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练习

26.《舌尖上的中国》不仅是美食纪录片,更是一部人文纪录片。其充满浓郁的人文情怀、家国情怀和乡土情结,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共鸣。它以精致的画面,快速、跳跃的剪辑,充满悬念的叙述方式,将中国视角、民族风格、世界胸襟相融合,加上国际化的创作,使得它成为一个“代表中国纪录片当下创作、创新、发展的新标杆。”《舌尖上的中国》把“吃,还原到了家乡、乡村、社群、邻里关系,还原到了传统,还原到了人最本真的生活状态之中,从而表现中国饮食的文化内涵,这是它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舌尖上的中国》受到观众热捧的原因。(8分)

26.①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创新,《舌尖上的中国》受到热捧的原因之一就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2分)

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创新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舌尖上的中国》满足了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2分)

③正确处理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舌尖上的中国》对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2分)

④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舌尖上的中国》吸收和借鉴了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实现了民族文化与世界风格的有机融合。(2分)

第五篇:高二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练习题

高二《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练习题

2014/9/22

一、单项选择题

1.2013年10月13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登高、赏菊、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是我们在重阳节时固有的习俗。下列对重阳节的习俗理解不正确的是()A.它被称为凝固的艺术

B.它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下来的形式 C.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D.它具有相对稳定性

2.2013年12月2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送入太空。“嫦娥”是中华民族对未知月球的传统叫法,以“嫦娥”命名目标飞行器,很快得到了国人的共鸣。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A.鲜明的民族性

B.相对稳定的特点

C.特有的包容性

D.博大精深的特点

3.几千年来形成的亲仁善邻、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是中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的历史根基。这说明()①传统文化与时代同步发展 ②传统文化能与时代精神相契合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④传统文化能推动外交活动发展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2013年2月,在文化部主办的“传统节日文化论坛”上专家们就传统节日空洞化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专家认为,节日和人一样,都是有灵魂的,“春节文化是一个典型的教育,祭祖、尊老爱幼,通过一系列仪式来完成。失去信仰,这个节日就名存实亡。”专家的观点强调了对传统文化中________的继承。()A.传统习俗

B.传统建筑

C.传统文艺

D.传统思想

5.诵读代表自己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是“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的需要,是继承传统的一种必要的方式。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强调“回溯源头,传承命脉”,是因为()A.文化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发展

B.文化只能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C.只要继承了传统必定能实现发展

D.先继承才能实现文化的发展

6.目前顶尖的设计师都倾向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结合起来,既展现中国灿烂的文化,又弘扬现代理念。这说明文化发展应该()①继承传统优秀文化,才有文化的积累与发展 ②在继承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时代精神

③发挥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④发展先进文化必须摆脱传统文化的羁绊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

7.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这给我们的文化启示是()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文化发展方向 B.实现我国文化发展就要根本改革现有生产关系 C.要坚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促进思想运动

D.文化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摒弃传统文化的过程 8.孟子所说的“养浩然之气”,对于当下出现的一些价值观混乱现象有相当好的校正作用。这表明优秀传统文化()

①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 ②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价值观 ③钳制着我们的交往和思维方式 ④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促进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9.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人乐于回归传统节日,重新认知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不过,也有一些人只是热衷于过节享受,热衷于传统节日带来的商机,却忽视或歪曲其中的文化含义。这告诉我们在文化建设中要()

①充分发挥政府的文化创造主体作用

②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

③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和自信

④正确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0. 2013年10月4日,全球第一份《孝行天下——上海宣言》诞生。该宣言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五字句形式,向世人阐述了“孝”字蕴含着强大的正能量。之所以要弘扬孝道,是因为()

①弘扬孝道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途径 ②弘扬孝道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催化剂

③践行孝道是提升个人道德素养的重要内容 ④传统孝文化是财富,为我们的精神提供了栖息之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近年来,《潇湘雨》《荷花亭》《卷珠帘》等中国风歌曲深受人们喜爱。歌曲创作者将意境隽永的古诗词融入到现代旋律中来,让人们在聆听歌曲时深深领略到传统文化的古典之美。这说明()

①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②传统文化是现代歌曲发展的主要源头

③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④文化创新能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2013年10月13日,中国·仙都祭祀轩辕黄帝大典在缙云仙都黄帝祠宇举行。回答12~13题。

12.为了纪念和缅怀始祖精神,先民就有了隆重的祭祀活动,而每一次的黄帝陵祭祀都在规模、礼仪、供品等方面充分体现了当时的文化、经济、农业、政治、军事、生活习俗。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共继承了崇拜圣哲的“礼治”文化传统,同时壮大了祭祀规模,每年的祭祀都有上万人参加,包括大陆人士、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华侨等。这表明()

①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②文化的传承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

③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先进性,应加以发扬光大

④全面继承传统文化是提升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手段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3.黄帝陵祭祀具有丰富的文化历史价值和积极的社会意义。下列关于黄帝陵祭祀的文化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的评述中,正确的是()①作为一种先进、健康的文化,决定着我国社会发展方向 ②对研究中华文化发展脉络有独特作用

③能增强各民族人民的自豪感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④作为一种物质力量,对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产生深刻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身处快速发展的时代,道别变得频繁和寻常。30年前,父母亲朋、恋人对远行者的叮咛是“一定要写信来”;上世纪90年代后,离别的嘱托变成“常打电话”。如今,书信、电话、短信、电邮、MSN、QQ等方式总有一款适合离者抒发别情,道声平安。这表明()①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②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因时而变

③传统习俗和思想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 ④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A.①②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④

15.孔子的儒家思想作为中国漫长封建统治的主导思想,在今天仍有广泛的影响。儒家思想的广泛传播,广泛影响与孔子设立私学,广收门徒有关,这是因为()①教育是文化发展、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④儒家思想本身就是教育思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2014年8月,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南京举行。南京青奥会将以文化展示交流为载体,使人们特别是青年既穿越历史深处又相聚现实社会,在展示各自优秀文化的同时,融合多元文化元素,推动文化创新发展。文化需要不断创新,是由于()①文化创新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基础和主体

③文化创新能够繁荣民族文化 ④文化创新是永葆民族文化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7.书法家孙伯翔因其在魏碑理论和创作方面独树一帜,近些年,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究其原因在于他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了灵感,并将魏碑风骨般的人格魅力带入书法创作的实践中。可见()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②文化创新必须反对“守旧主义”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④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 .③④

18.“无论您的五官会跳舞还春晚》的舞台。只要您身怀绝技,富有创意,拥有梦想,您就是我们要找的

人!”这则“开门办春晚”的广告内容,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强调了()

A.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B.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C.文化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D.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

19.《我是歌手》是中国首档歌手音乐对决电视节目。作为湖南卫视“领SHOW2014”的开篇之作,集结乐坛资深唱将、中流砥柱和新生代佼佼者,打造独一无二的顶级豪华音乐盛宴。如同冬天里的一把火,推高了湖南卫视的收视率,也令人重燃对中国流行音乐的热情。其成功之处在于()

①将专业的视听盛宴与商业运作有机联系起来

②其新颖的演绎形式符合人民群众的艺术需求

③参赛歌手的激烈对抗制约了观众的欣赏需要 ④独特的节目定位完全颠覆了从前的选秀节目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20.2013年12月26日是中华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诞辰120周年。毛泽东作为共和国缔造者,是政治家、军事家,也是诗词大家。他在复《诗刊》主编臧克家的信中写道:“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旧诗可以写一些,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因为这种体裁束缚思想,又不易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旧体诗是旧文化,新诗是新文化

②诗歌创作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③对待传统文化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④文化的形式要为内容服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1.有人这样评价杨丽萍:执著追求、献身艺术,是她最可贵的精神境界;立足大地、扎根群众,是她艺术生命的源泉活水;尊重艺术、创新创造,是她艺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这给文艺工作者的启示是()

①立足实践,关注群众 ②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③刻苦钻研,锐意创新 ④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22.漫画《羲之不再练书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启示是()A.文化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B.文化必须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 C.必须利用现代科技推动文化创新 D.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日渐融合

23.古代的诗词歌赋,成功地融入现代歌词中。方文山的《青花瓷》中“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陈小奇的《涛声依旧》中的“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只为你守候那皎白月光。游过了四季,荷花依然香,等你宛在水中央。”这种风格创作说明()

A.古今整合能使古典艺术焕发现代价值

B.东西整合能使现代艺术具有古典韵味 C.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实现作品的创新

D.传统文化是现代艺术发展的主要源头

24..《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是中国第一部深入探索东西方文化的纪录片,该片用全球化的视野展现文化交流与碰撞,包容共同与差异,将思考隐于影像的绚烂之中,一经播出就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能够促进文化创新

②民族文化的个性要通过共性表现出来

③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④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实现文化繁荣的必要条件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5.文化交流与融合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下列选项能体现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是()①独弦不成音,独木不成林 ②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孤芳独美,不如集众芳以为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6.《汉书》记载:昔有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A.文化创新要立足于本国的社会实践

B.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C.弘扬传统文化应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

D.学习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27.《新贵妃醉酒》是以京剧“贵妃醉酒”为蓝本,辅以时尚编曲、配器,由李玉刚反串演唱的带有戏曲风格的歌曲。《新贵妃醉酒》实现了京剧、流行音乐的巧妙结合。当前,这种风格的歌曲有很多,更有甚者,把外语、ACG、R&B等元素融入传统戏曲当中,从而进行创新。这说明在今天,通过多种手段或方式,传统戏曲也可以实现“华丽转身”,逐渐为更多的年轻人所接受和喜爱。这启示我们()A.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更多人的需要

B。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工具便能实现文化创新 C.文化创新不仅需要继承,更需要融入时代元素

D.文化创新需要承袭传统、推陈出新

28.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中国好声音》在制作技术和传播规律上学习西方,在精神内涵上强调中国文化、中国人的情感,传播当下社会的“中国梦”“中国力量”,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这说明()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②文化创新要充分吸收外国文化成果

③文化创新要正确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④文化创新要正确处理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29.著名的设计大师路易吉·克拉尼说:“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是宝贵的创意资源,我们都要予以敬畏、珍惜。”他提醒说,如果一味把西方的标准当作自己的标准,会令中国设计师部分地丧失主体意识。只要对自己的文化保持充分自信,就能设计出大胆、新奇、令世界惊讶的作品。这启示我们,在文化创新过程中要()

①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反对外来文化 ②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并注入时代精神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倾向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二.非选择题

30.阅读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陕北民歌能始终跟随时代的节拍,扎根于厚实的生活土壤之中。比如人们耳熟能详的《东方红》,本是一首土生土长的陕北小曲——《你叫妹妹不放心》。抗日战争时期,陕北人奋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随之将此曲改编成抗日歌曲《白马调》;1942年陕北农民李有源有感于解放区的新生活,又将此歌改为颂歌《东方红》;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时,将《东方红》的乐曲送上了太空。

请你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一说《东方红》演变过程中的文化魅力。

31.2013年8至9月,台湾著名学者曾仕强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录制,主讲《道德经的玄妙》。《道德经》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思想深隧,言简意赅,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具特色的无穷魅力。它不仅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块绚丽夺目的瑰宝,而且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1世纪的今天,古老的《道德经》所蕴含的理念与主张,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赋予其新的内涵。当然《道德经》里面也有一些消极的道理和理论,如不提倡竞争和主动学习等。

结合材料说明如何处理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下载文化生活第二单元试卷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化生活第二单元试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检测题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2013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复习练习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复习练习一、选择题 1.“城市文化的多元与文化融合”是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之一,这个主题一提出就深受各国欢迎,这是因为:①尊重文化差异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前提②......

    文化生活试卷

    高二政治期末考前冲刺卷 1.[1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年8月23日8时,深圳大运会闭幕式在深圳“世界之窗”举行。整个闭幕式体现“不一样的精彩”......

    高二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复习试卷

    高二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复习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诗歌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是最古老、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学案答案2

    主观题(二)----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答案 (3)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我国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平台的原因。(6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文化传承与创新。 【答......

    2013高考文化生活归类(第二单元)

    2013高考文化生活归类(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发展) 一、选择题 1.(2013 广东卷32)2013年1月,教育部发布贯彻《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要求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甲......

    经济生活第二单元试卷

    出题人:单凤娟 审核人:张淑桢政治第二单元试卷(周练)1.正在研制的iPhone 5手机将支持4G数据网络,网络访问速度更快,视频对话更加流畅清晰,将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感受。这表明()A.生产为......

    第九册第二单元试卷

    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二单元测试 一 读拼音,写词语。(10分) huánghūnbǎolǎnguāncháhuīfùmìmì ()()()()() xuànlìjìxùpànduànjiâshàojùlií ()()()()() 二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