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院与社区联合活动
“畅享健康好生活,共建和谐新社区”
纳凉晚会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畅享健康好生活,共建和谐新社区 活动时间:2012年 月 日 活动地点:
主办单位:开发区医院
凤凰社区
活动目标及形式:为了繁荣社区文化,提高居民的健康保健意识,我们通过文艺演出、现场健康知识互动等群众乐于接受的形式把医疗送进社区、让健康走向家庭。医院在活动现场组织专家义诊队伍、发放健康宣传资料及健康礼品,从而加强与社区的沟通,与居民的交流,同时也进一步推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为我们溧阳的“长寿之乡”奉献我们应尽的责任。
溧阳经济开发区医院
凤
凰
社
区
主持稿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女:亲爱的街坊邻居们,现场的观众朋友们。合:大家晚上好。
男:欢迎大家来到晚会现场,我是来自溧阳开发区医院的aaa 女:我是bbb 男:近年来,我们开发区医院和凤凰社区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各项工作均取
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了全民同参与、共创和谐社会的良好形象。
女:今天,我们医院与社区居委会共同组织举办了本次“畅享健康好生活,共建和谐新社区”纳凉晚会。今晚我们社区居民与医护人员联欢,同台献艺。今天的节目大多是我们自编自导的节目,同时还有ccc给我们带来的精彩表演。以此来感谢我们的居民朋友对凤凰社区和开发区医院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女:下面有请ddd为我们讲话,我们欢迎。男:
(一)开场节目:《》 女:
(二)独唱:《》
男:
(三)三句半:《健康进社区》
„„
男:今夜,我们激情澎湃。
女:今夜,我们欢聚一堂。今天的相聚只是个开始,未来的我们将不断前进,共同进取,共创和谐社区的新辉煌!
男:亲爱的朋友们,伴随着歌声和欢笑,我们本次纳凉晚会即将落下帷幕,本次活动得到了eee的大力支持,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表示感谢。
女:同时,也再次感谢居委会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欢度良宵的机会,感谢街坊邻居的大力支持,晚会到此结束,愿大家今夜伴着歌声入眠。再见 合:再见,晚安!(请大家离场时注意安全)。
健康进社区(三句半)
我们四人台上站,一起说段三句半; 说的到底好不好?
您 断!
今天不把别的提,说说卫生进社区; 社区卫生惠民生,在 理!
说起卫生进社区,百姓人人心欢喜; 慢慢道来细细讲,别 急!服务一流先微笑
望闻问切少不了
对症下药很关键 钱少
常用药品零差价,让利于民总不差; 基层患者拍手赞,好 哇!
全科岗位搞培训,继续教育不松劲; 业务水平有提高,我 信!
设立健康大讲堂,打开卫生这扇窗; 宣讲健康新理念,良 方!
家庭个人建档案,管理使用真规范; 一人一档存电脑,方 便!
对待慢病莫迟延,组建专项服务团; 家庭社会相结合,防 范!
第二篇:医院康复科与社区联合
XXXXXX人民医院
拟开展“与社区医院针对老年性疾病联合康复计划”
老年性疾病的康复包括临床的治疗,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其康复的最重要目标是提高老年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其功能障碍,提高生活独立性和改善生活质量。但面对老年性疾病的复杂性,多样性和漫长的康复治疗过程;只交由大型综合医院康复科是不能满足其日益增多的老年患者的,为此我院康复科计划开展“与社区医院针对老年性疾病联合康复计划”的项目。
一、开展背景
1、中国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相对比例上升,按国际通行的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10%和7%,即可看作是达到了人口老龄化。我国2003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就已经达到了11%,人口的老龄化问题将很快成为中国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12亿,占总人口的15.5%。据预测,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峰值,超过4亿,届时每3人中就会有一个老年人。
2、老年人群常见疾病及疾病特点
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的减退,机体的抗病能力和对疾病的反应性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因此老年人的疾病谱中与青年不同,即使患同一种疾病,老年人和中青年的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常见疾病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痴呆、脑卒中、骨质疏松等。其疾病特点有:(1)、临床症状及体征不典型 老年人由于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发生退行性改变,代偿能力差,感觉、体温、呼吸、咳嗽、呕吐等神经中枢的反应性降低,使一些老年疾病的临床症状及不典型。(2)、多病共存 老年人的器官组织结构和功能先后发生变化,故往往有多种疾病同时存在。老年人患多种疾病可能是青中年疾病的延续和逐渐累加,也可能是老年期的新发病。多病共存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同一器官的多种病变,以心脏为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肺源性心脏病、传导系统或瓣膜的退行性病变可同时存在;也可以是多系统疾病同时存在,如不少老年人患高血压病、冠心病,还同时患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或伴肾功能减退等。(3)、病情重,变化快 老年人对疾病的反应差,临床表现不典型,当出现明显的症状或体征时,往往病情严重或迅速趋于恶化。由于组织器官的储备能力和代偿能力差,在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时,容易出现各种危象和脏器功能衰竭等。(4)、易发生意识障碍 老年人不论患何种疾病,都易发生意识障碍,这与老年人患有脑血管硬化,脑供血不足,加之各器官功能减退有关。当老年人发生感染、发热、脱水、心率失常等,容易出现嗜睡、谵妄、神志不清、甚至昏迷等症状,一旦原发疾病得到控制,意识障碍也会消失。意识障碍的出现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多困难,此外在分析老年人意识障碍时,必须排除医源性因素,如服用安眠药、抗抑郁药物所致,要及时进鉴别,明确诊断,以免延误治疗。(5)、并发症多 老年患者尤其是高龄老人患病后常可发生多种并发症,这是老年病的最大特点。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多脏器功能衰竭;感染;血栓和栓塞等。(6)、病程长,康复慢 老年人全身反应迟缓,发病较隐匿,症状不典型。往往经过一个较长的演变过程,症状和体征才会出现。且容易并发感染,水电解质紊乱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故老年人发生急性病变后,受损组织的修复及器官功能的回复过程较年轻人缓慢。(7)、药物不良反应多 老年人因肝、肾功能减退导致药物代谢与排泄降低,药物在体内代谢速度缓慢,使药物在机体内的半衰期延长,长期使用易引起蓄积中毒;同时,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和敏感性与中青年不同,加之多药合用等原因,老年人用药容易发生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年龄越大,应用药物种类越多,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越高。所以老年人用药剂量宜小;对肝、肾功能有影响的药物需慎用,可用可不用的药物最好不用,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老年人一旦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其程度往往较成年人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常发生在体型瘦小、患有心衰、肝肾功能损害和糖尿病等疾病的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多见于应用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降糖药、非甾体累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及抗生素等药物。不同的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各不相同,但临床上以神经精神症、消化道症状、低血压等表现最为多见。(8)、对治疗的反应不同 一方面伴随增龄,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降低,标新为代谢水平下降,耐受能力降低和个体间的差异扩大,药物易在体内积蓄、治疗量与中毒量更加接近,应用于一个老年患者毫无反应的剂量,对另一个老年患者可能会发生猝死的副作用,故更应情调治疗剂量的个体化;另一方面,同样的一种治疗药物,在年轻人与老年人之间反应不同,疗效不同,副反应也不同。
3、综合大型医院与社区医疗机构缺乏合作
其一,大型综合医院拥有大量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优势人力资源,而社区医疗机构则相对有限,从而其缺乏合作的关系造成了医疗卫生资源的不合理、不充分的使用;其二,社区病人大多局限与社区,由于与综合大型医院的整体医疗技术差距,从而使得大部分病人无论疾病轻重,盲目的选择大型医院,使得社区医院丧失病人,大型医院却病人拥挤。而大型医院的主要责任在于集中优势资源,针对疑难危重疾病的诊断处理和康复。因而大部分患者的盲目选择既造成了社区医疗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加重了大型医院的医疗负担和患者自身医疗费用的支出,增加其经济负担。
二、开展的重要性
由于其老年性疾病的特点,故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不是一朝一夕的治疗。为此除了早期在大型医院的综合治疗和康复,中后期还需要在社区康复机构进一步康复治疗,以维持疗效。
1、老年性疾病的康复特点
(1)、康复和急诊抢救同时开始,并贯彻医疗的全过程;(2)、病情稳定后立即开始肢体的被动运动,减少肌肉萎缩并增强肌力,同时通过活动其肩、肘、腕、髋、膝、踝等关节以保持或逐步增加关节活动范围;(3)、病情好转后,逐步试行坐起、离床、站立、步行等活动,从而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残率,而且对老年患者和家人有良好的心理影响;(4)老年人常有各种心理障碍或者痴呆,患病后大多悲观消极,因此需要进行心理治疗和卫生宣教,使之正确了解病情,建立良好卫生习惯,消除对疾病的误解,理解生命在于运动,有信心通过康复战胜疾病;(5)、老年康复的最大难点在于疗效退步问题,其原因之一是由于增龄多病和功能减退,另一是出院后未继续康复治疗;(6)基层医疗机构的维持性康复。
2、社区康复的特点
社区康复是以社区为基础的康复服务,具有覆盖面广,入住院方便,花钱较少,效果理想等特点。尤其在促进老年病患者或残疾人融入社区生活、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因此,为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促进老年康复,维持病后疗效,老年社区康复是必有选择。
三、存在困难
1、康复资源
1.1、综合医院康复科规模 在康复医师组织下,由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康复工程等专业人员实施的康复专业技术服务。包括:临床治疗;康复护理;物理治疗(含运动治疗和物理因子治疗);作业治疗 ;言语吞咽治疗 ;认知治疗;传统康复治疗 ;康复工程;心理治疗(心理干预、音乐治疗)。
1.2、人员资质 拥有专业的临床康复医师、针灸推拿医师、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吞咽言语治疗师、心理治疗师、功能矫形师和康复护士的一个庞大团队。1.3、硬件设施
1.3.1、评定设备 量角器、肌力计、心电图机、平板运动装置、.踏车运动装置、血气分析仪、肌电图
1.3.2、运动治疗设备 增强肌力训练设备:砂袋、哑铃、墙拉力器、划船器、手指肌训练器、股四头肌训练器等;增进关节活动范围设备:前臂旋转训练器、滑轮吊环、功能牵引网架、肩、肘、腕、指、膝、踝、髋等关节被动训练器、CPM关节恢复器、肩梯等;平衡、站立、移动训练设备 :平衡板、拐杖、助行器、轮椅、平行杠、训练用扶梯、平衡仪、电动起立床、减重步行训练仪等;增强耐力设备 :训练用功率自行车、跑台等;牵引设备:颈椎、腰椎牵引设备,关节功能牵引器,手指关节功能牵引器等。
1.3.3、物理治疗设备 中频治疗仪、音频电疗机、低频脉冲电疗机、超短波治疗机、红外线治疗机、磁疗机、超声波治疗机、蜡疗设备、紫外线治疗机、制冰设备等。
1.3.4、作业治疗常用设备 上肢及手作业器材、工艺治疗用器材、职业技能训练用器材、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器具、支具、认知训练用具、文体治疗用具等。
1.3.5、言语治疗常用设备 录音机或语言治疗机、治疗用具(实物、图片、卡片、记录本)、非语言交流用字画板、吞咽治疗仪
1.3.6、传统康复治疗设备 针灸用具、人体经络穴位示意用品、按摩用品
1.3.7、康复工程设备 矫形器、假肢
2、政府、社会、医院的鼓励和支持
2.1、政府的关心和扶持不足 作为世界上失能老人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面临的照护服务压力超过世界上任何国家,家庭负担过于沉重、养老机构不愿接收,孤独的晚年生活往往使他们了无生趣,甚至濒临绝望。失能老人的照料护理已成为非常急迫的问题。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博士指出,我国老年医疗卫生服务负担、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压力日益沉重,目前已分别占GDP的2.23%和0.4%,预计到本世纪中叶将分别占5%和1%。其一是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其二是困难老人数量增多;其三是家庭养老功能明显弱化。为此,需要政府出面制定相关政策,解决城乡就业问题;加大扶贫力度,让大部分人富起来;增加医保报销比例和跨地区医保覆盖,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等。2.2、医保报销比例 由于地区之间或者医院的等级级别以及医保的类型,从而影响患者就医的报销比例;大多数患者在没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会选择医保比例较高的医院,特别乡村和家庭经济状况差的患者。因此让很多轻中度疾病因耽误,没有及时规范治疗而加重,同时也让很多轻微的,在社区医院即可治愈的患者浪费了综合医院的医疗资源。
2.3、综合医院相关科室的密切合作 现如今,在同一所大型综合医院,因存在很多利益,技术水平,发展前景等方面的竞争而缺乏密切合作,从而耽误了患者的治疗和康复,使患者因心理的不平衡而选择了其他医疗机构。
2.4、双方转诊就诊治疗制度 综合医院与社区医院的双向转诊,既能分流大医院的轻微患者,腾出医疗资源;同时也能使社区医院的医务工作者更好,更轻松的帮助大型医院转诊来的患者进行具体康复治疗,从而减轻其致残率,维持和增加其康复治疗效果。
四、实施方案
1、双方理论知识的学习康复理论知识是贯穿康复(临床康复、康复护理、康复治疗)始终的支柱,无论是临床用药,康复指导、住院护理、功能锻炼及理疗都需要具有雄厚的理论知识做后盾。如果理论知识欠缺或者薄弱,那么将会在临床护理中或者康复评定和治疗中出现错误;如护理过程中不能进行良肢位的摆放或者知道摆放却不能用专业术语描述;又或者康复治疗师理论知识缺乏而导致康复评定的错误或者不足。为此,双方应定期的进行康复相关理论知识学习或者交流。
2、实践技能操作 治疗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强,治疗经验丰富,掌握先进、科学、与当前康复发展相适应的治疗技术是确保自身和科室发展,特别是患者康复疗效的前提保证。为此应定期进行实践技能交流,达到共同促进;同时还应放眼外面,多组织相关人员达外面学习相关先进治疗技术,以更好为患者服务。拟计划每个月双方进行一次团队的技能交流活动。
3、进修学习到其他更好的医院进修学习,学习别人好的东西,已达到取长补短,这也是个人成长和科室发展的必要条件。故拟计划每年2-3人到外地学习进修。
4、康复知识宣教 康复宣教是让患者了解老年性疾病的康复价值,双方合作中让患者从中取得益处,如通过双方的合作转诊,让患者减少了医疗费用的支出,同时康复疗效也比较明显。故应在医院宣传栏、社区街道宣传栏进行适当达康复宣教。
五、初步评估
其一,因我院开展康复治疗起步较晚,拥有专业人员资质低,康复理论和实践经验不足;治疗器械设备落后,数量有限;而此项计划的实施保障是必须拥有优势医疗资源,包括人员的资质、数量达标,同时需要拥有先进、适用和为数不少的康复治疗设备;其二,政府、医院和医院相关科室对老年性疾病的康复了解不足,缺少相应的关心和扶持(资金、技术);其
三、患者对自身的康复目标不明确,如大多患者认为只要能走路,能吃饭,减少家人照顾就可以出院了,没有必要在进入社区,因为他们根本不在乎生活质量的高低,走路的快慢、好坏等并发症的出现或继发性功能减退。故在我院开展此项目非常困难,但我们殷切盼望能早日实现这个愿望,以满足老年患者的康复需求。希望领导们能给与帮助和指导。
第三篇:医院与社区党支部活动方案
京通医院、西营党支部七一 活动概述
*?主题: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2周年——颂歌献给党暨慰问老党员活动
电子屏:西营社区庆祝建党92周年系列活动
背景板:知党情 感党恩 跟党走 颂歌给党听
——创建全国文明区,社区党员齐参与
主办方:西营社区党支部、北京京通医院党支部
时间:2013年6月24日 上午9点
地点:西营街道办公室
活动意义:
为了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92周年,共建文明社区与医院。京通医院与西营社区在七一之前共同举办真情感恩回馈党员活动。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党支部与社区党委组织的交流与沟通,积极营造良好的氛围,共建和谐新通州,京通医院为西营社区的党员们送上了文艺表演与健康义诊,同时也为坚持了29年义务维持交通秩序护送孩子上下学的“西营社区关爱志愿者疏导队”的老党员送去真挚的关心与慰问。
活动内容:
第一,为社区党员献红歌,预计3-4首歌曲;
第二,老党员慰问,活动现场表示精神支持和赠送雨伞,中午西营社区高书记、京通医院院长亲自参加“西营社区关爱志愿者疏导队”在郭林家常菜路口维持交通工作并赠予遮阳伞、小药箱、帽子等;
第三,为社区党员义诊,预计受检者达200人。
第四,参加“西营社区关爱志愿者疏导队”
活动流程:
8点——布置场地
9点——活动开始,主持人开场
歌曲演唱
慰问党员(关爱志愿者疏导队)
歌曲表演
9:40——义诊开始(身高、体重、血压、健康咨询)
11:30——活动结束
十字路口参与交通维护与赠送遮阳伞和药箱
参与人员:企划部、外联部、内科医生、妇科医生、骨科医生
赠送物品:药箱
4、防暑降温药品、小雨伞50、大遮阳伞
4、帽子30、健康杂志、活动背景板(制作)
第四篇:社区联合党委
依托社区联合党委着力构建基层党建新格局
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数:344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09日
2009年之前,北宁社区党委书记农业定要开展辖区单位的气排球赛,需要协调万达广场管理公司用场地,几经周折没有协调下来。无奈之下找到街道党工委,在街道的帮助下,北宁社区成功举办了球赛。
针对社区内存在的各单位党组织少有往来、社区党员不能充分发挥先进性、社区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社区建设参与率低等状况,兴宁区积极探索社区党建工作新机制,为单位之间的往来搭建了“社区联合党委”新平台,破解了社区发展难题,整合了社区党组织资源。2010年1月11日,在没有街道的帮助下,自己协调解决了场地和资金问题,在万达广场成功举办了2010年迎春文艺晚会活动,给辖区居民带来了一份娱乐大餐。
一、成立“社区联合党委”的必要性
(一)自上而下的垂直领导与全方位的多向组织领导不适应。随着社区工作的不断横向拓展、纵向延伸,社区党组织原来的地位、作用、职能以及工作机制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变革的要求。在党建方面,由于辖区中来自各个单位、各种身份和不同层次党员的数量不断增多,社区党组织要更好地组织发动社区内各单位党组织和辖区党员参与社区各项工作,已感到缺乏有效管理和制约手段,原有的“以条为主”的组织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开展社区党建工作的需要。
(二)大量“社区人”的出现,对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提出了新要求。由于大批的企业改制分流党员或下岗职工党员流向了社区,大量的离退休党员生活在社区,许多毕业生、复员军人和企业离退休人员的组织关系转入社区,相当数量的外来务工经商党员活动于社区,社区党员人数急剧增多,不仅增加了社区党组织的工作量,同时加大了社区党员管理的难度。
(三)党建工作力量不足与社区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不相适应。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社区工作更加繁重、日显重要,社区的工作人员大多身兼数职,工作疲于应付,难于提高工作层次,这就对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二、“社区联合党委”的主要做法
(一)构筑组织构架,夯实社区党建基础。一是及时调整社区党组织设置。根据党员人数和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基层组织设置,设置形式可根据社区工作需要和党员数量确定设立社区党支部、党总支和党委。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原则、就近就便原则,灵活设置社区党组织。二是理顺社区内党组织的隶属关系。本着“谁组建、谁负责”和便于管理的原则,认真细致地做好工作,切实为党员接转组织关系创造条件、解决困难、提供服务,确保及时接转到位。三是积极开展社区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等各类组织中党组织的组建工作。社区内各种经济组织、社团和民办非企业单位,有正式党员3个以上的应建立独立党组织;正式党员不足3人的,可通过“建、联、挂、靠”形式,实现每个党员都编入组织、参加活动。
(二)创新实践特色,搭建党建工作载体。一是培育社区共建意识。通过“社区联合党委”,引导党员群众牢固树立“驻在社区、关心社区、建设社区”意识,积极开展“五齐”活动(公益事业齐参与,社区卫生齐治理,社区治安齐维护,弱势群体齐帮扶,社区发展齐谋划),使驻社区单位和广大党员群众牢固树立“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理念,主动参与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形成各成员单位有困难大家帮、有资源共同享、有问题大家解、有活动大家办的新型社区氛围,不断增强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二是提升社区服务水平。以满足居民生活质量为出发点,普遍成立社区服务中心,完善服务设施,拓展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手段,创新服务机制,推进服务向市场化、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三是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整合社区内物质资源、人才资源、组织资源等各项服务资源,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满足社区居民共同需求,是社区党组织一项十分重要的职责。如自治区民政厅内的图书馆、球场等单位的硬件设施免费向社区群众开放,为社区居民开展各项活动创造物质条件。同时,根据社区党团员的特长和专长,建立志愿者档案,组建法律维权党员服务队、社会治安党员服务队等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深入社区和居民家中开展义诊、修理、咨询等多项服务。
(三)突出分类指导,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一是建立“三定”(定时学习、定点活动、定期反馈)制度,切实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结合流动人口管理、常住人口登记、查暂住证等工作,对于社区外流的党员,按规定登记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并通过定期进行联系、听取流入单位情况反馈等形式,详细了解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对外地流入党员,认真做好接转工作,通过直管、代管、协管、联络等方法和多种组织形式,加强对他们的教育管理;对个别外来流动党员的社区,要将其就近或按照行业相近原则编入支部。在外来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上,社区党组织要建立定时学习、定点活动、定期向其原来党组织反馈的“三定”制度,保证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到位。二是建立“三卡”(联系卡、活动卡、反馈卡)为主的双向反馈制度,全面落实在职党员的双重管理。建立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党组织联系制度,对在职党员进行普查,按照就近原则,编成党小组,建立党员活动室或联系点,定期开展活动。成立以党团员为主的志愿者队伍,动员和组织在职党员发挥职业特点和个人专特长,带头参加社区建设。从制度上明确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党建的职责、任务以及参与渠道,特别是建立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党建工作的监督约束机制,使在职党员参加社区建设成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如建立在职党员评优评先、晋升考核听取社区党组织意见制度。三是把党员目标管理与民主评议党员相结合,加强组织关系在社区的党员的教育管理。对居民党员,通过实行党员责任区、建立党员联系户和推行党员目标管理等方式,引导他们立足本职岗位奉献,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对离退休党员,通过建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和关心下一代协会、文明劝导队等,发挥他们的余热,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员,通过建立党组织或将其编入党组织的形式,加强他们的教育管理;对企业下岗职工党员等一些困难群体中的党员,社区党组织要从帮助其解决工作、生活困难入手,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之中。
三、取得的成效
(一)破解了社区发展瓶颈难题。以“社区联合党委”为平台和纽带,加强联合党委各成员单位之间的沟通、交流、合作,在服务企业、解决居民生活难题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实现了“三个进一步”(进一步优化社区领导班子、进一步活化党员管理、进一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如自治区民政厅的活动室等有关活动场所、公共设施等资源无偿提供给社区居民或向成员单位开放,实现社会资源有效组合和利用,促进了社区建设的良性发展;如北宁社区联合党委成员单位南宁市环保监测站为辖区失业人员积极安排就业岗位,得到了社区群众的好评。
(二)破解了社区管理难题。社区联合党委积极引导驻社区组织和全体党员群众“大家的事情大家管”,把社区建设的主体从少数人扩大到多数人,积极开展“五齐”活动。如北宁“社区联合党委”联合南宁万达广场,发挥商家联动机制的积极效应,加强市容环境整治,共同破解了在“五乱”治理的难题。邀请了成员单位市第七人民医院,组织辖区30多个单位的计生专干及部分育龄妇女举办健康知识讲座。
(三)破解了社区服务方式单一落后难题。社区联合党委把“服务为民,发展为民”作为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最大的实践,全力提高为群众办事效率和办事水平。如北宁社区联合党委依托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的优势位置,将群众需要办、经常办的计生、民政、社保等项目,实行一站式服务。同时,采取向辖区单位和居民发放“便民服务卡”、设立社区便民QQ群等措施,社区工作人员主动送服务上门,将“一站式”服务进一步延伸。如驻社区单位市交警四大队利用“社区联合党委”便利的资源优势,在北宁社区内开展驾驶员信息采集试点工作,主动上门为居民办理行驶证,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让居民不出社区即可享受到便利的服务,极大方便广大群众咨询、和解决问题,真正实现了“双赢”。
四、下一步打算
为扎实推进“党组织建设年”活动,扩大党在基层工作覆盖面,进一步加强辖区内各党组织之间的信息沟通,兴宁区从今年开始,计划用3年的时间,分别在2010年、2011年和2012开展社区联合党委集中组建年、创新活动年、总结提升年活动,分步骤、分阶段对社区联合党委进行铺开、总结提升。
(一)开展“集中组建年”活动。按照辖区单位党组织较多(5个以上)、组建条件成熟的社区成立社区联合党委的原则,2010年7月前,在4个社区成立联合党委;到2010年12月底前,继续在11个社区成立联合党委,包括2个试点单位,总数达到17个。到2011年7月前,实现符合组建条件的社区组建率100%。
(二)开展“创新活动年”活动。在2011年,以“发挥共建优势,构建和谐社区”为活动总主题,组建法律维权、社会治安、社区文化、帮困救助、市容环境、健康惠民等6个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广泛开展“心系社区•共创和谐”和“联帮互带•共谋发展”等形式多样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到社区建设中,形成有困难大家帮、有资源大家享、有问题大家解、有活动大家办的新型社区氛围,进一步推动和谐社区建设。
(三)开展“总结提升年”活动。2012年,在社区联合党委中全面总结组建以来取得的成功经验做法,查找在铺开联合党委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整改,完善社区党组织与成员单位党组织联系制度、党员联系点制度和在职党员评优评先、晋升考核听取社区党组织意见制度,确保“社区联合党委”沿着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轨道良性发展,形成党组织服务和谐社区建设的长效机制。同时,召开总结会,表彰一批先进典型。
第五篇:医院与社区合作
条件:医院网络建设比较成熟,具有国内一流水准的超大型医院计算机中心,最大特点是建立了功能强大、发展空间广阔的区域卫生数据中心,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化给罗南村居民提供医疗服务(包括建立村民健康档案、提供网络预约医疗服务、实时挂号等)医院设立了一个很特别的
一.“社区医生站”。它的特别之处在于采用网页方式运行,并通过互联网对外发布。只要在上网的地方,都能使用该系统。社区医生站分为医生使用和社区居民使用两部分。医生使用部分的主要功能有: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每个住户分配一个唯一的诊疗号,通过该诊疗号,查询住户在医院门诊的所有历史诊疗记录(包括处方明细及费用明细);查询当天或以往所做的检查结果、检验结果;对于需要转诊医院的患者,可通过系统调用网站的挂号预约功能,为其预约医生和就诊时间。社区居民使用部分的功能则包括:查询自己的健康档案、门诊历史诊疗记录(处方明细及费用明细等)、当天或以往所做的的检查结果和检验结果、预约挂号等(系统专门为社区居民提供额外的预约名额)。二.健康知识讲座。讲座前还可以安排义诊,村民在进入会场时,可获取医院印制的各类健康资讯,同时可咨询并得到医院专家的义诊。
以上两种模式一般要得到市政府的支持,政府掏一些钱,医院出一些钱。
如何申请成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达到以下条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申请,经审查合格后就可以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原则
一、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改善社区居民的卫生条件,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构筑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新格局,必须把城市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社区,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不断丰富城市社区建设内涵。
二、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须纳入社区发展规划和区域卫生规划,要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紧密结合,并充分利用中医和西医卫生资源。
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是为社区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和医疗、康复等服务的综合性基层卫生服务机构。
四、设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地市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批。
五、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般以街道办事处所辖范围设置,服务人口约3-5万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难以方便覆盖的区域,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补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应充分利用社区资源,避免重复建设,择优鼓励现有基层医疗机构经过结构和功能双重改造成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业务用房、床位、基本设备、常用药品和急救药品应根据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居民需求配置;卫生人力应按适宜比例配置。
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要坚持社区参与的原则。
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立、运行应引入竞争机制。
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命名原则是:区名+所在街道名+识别名(可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命名原则是:所在街道名+所在居民小区名+社区卫生服务站。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指导标准
一、基本功能
(一)开展社区卫生状况调查,进行社区诊断,向社区管理部门提出改进社区公共卫生的建议及规划,对社区爱国卫生工作予以技术指导。
(二)有针对性地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地方病与寄生虫病的健康指导、行为干预和筛查,以及高危人群监测和规范管理工作。
(三)负责辖区内免疫接种和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
(四)运用适宜的中西医药及技术,开展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
(五)提供急救服务。
(六)提供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家庭卫生保健服务。
(七)提供会诊、转诊服务。
(八)提供临终关怀服务。
(九)提供精神卫生服务和心理卫生咨询服务。
(十)提供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的保健服务。
(十一)提供康复服务。
(十二)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十三)开展计划生育咨询、宣传并提供适宜技术服务。
(十四)提供个人与家庭连续性的健康管理服务。
(十五)负责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统计、分析与上报。(十六)在社区建设中,协助社区管理部门不断拓展社区服务,繁荣社区文化,美化社区环境,共同营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
(十七)根据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和社区居民需求,提供其它适宜的基层卫生服务。
二、基本设施
(一)业务用房使用面积不应少于400平方米,布局合理,符合国家卫生学标准及体现无障碍设计要求。
(二)根据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居民需求、社区资源等可设置适宜种类与数量的床位。
(三)具备开展社区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和医疗、康复等工作的基本设备以及必要的通讯、信息、交通设备,具体内容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四)常用药品和急救药品的配备按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三、科室设置
设有开展全科诊疗、护理、康复、健康教育、免疫接种、妇幼保健和信息资料管理等工作的专门场所。
四、人员配备
(一)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须具备法定执业资格。
(二)根据功能、任务及服务人口需求,配备适宜类别、层次和数量的卫生技术人员。辖区人口每万人至少配备2名全科医师。在全科医师资格认可制度尚未普遍实施的情况下,暂由经过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合格、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临床执业医师承担。医护人员在上岗前须接受全科医学及社区护理等知识培训。
(三)待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编制标准后,按有关规定执行。
五、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其中包括:
(一)各类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
(二)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
(三)各类人员培训、管理、考核与奖惩制度。
(四)社区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和医疗、康复等各项技术服务工作规范。
(五)家庭卫生保健服务技术操作常规。
(六)服务差错及事故防范制度。
(七)会诊及双向转诊制度。
(八)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
(九)财务、药品、设备管理制度。
(十)档案、信息资料管理制度。
(十一)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管理与考核评价制度。
(十二)社会民主监督制度。
(十三)其它有关制度。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置指导标准
一、基本功能
(一)开展社区卫生状况调查,协助社区管理部门实施健康促进。
(二)开展免疫接种、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三)开展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以及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规范化管理工作。
(四)提供院外急救服务。
(五)提供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家庭卫生保健服务。
(六)提供双向转诊服务。
(七)提供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的保健服务。(八)提供康复服务。
(九)开展健康教育与心理卫生咨询工作。
(十)提供计划生育咨询、宣传服务。
(十一)提供个人与家庭的连续性健康管理服务。
(十二)在社区建设中,协助社区管理部门不断拓展社区服务,繁荣社区文化,美化社区环境,共同营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
(十三)根据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和社区居民需求,提供其它适宜的基层卫生服务。
二、基本设施
业务用房使用面积不应少于60平方米,至少设诊断室、治疗室与预防保健室,有健康教育宣传栏等设施,符合国家卫生学标准及体现无障碍设计要求。
三、人员配备
(一)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须具备法定执业资格。
(二)根据功能、任务及服务人口需求,配备适宜类别、层次和数量的卫生技术人员。辖区人口每万人至少配备2名全科医师。在全科医师资格认可制度尚未普遍实施的情况下,暂由经过全科医学培训、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临床执业医师承担。医护人员在上岗前须接受全科医学及社区护理等知识培训。
(三)待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编制标准后,按有关规定执行。
四、管理制度
参照《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指导标准》。
社区医疗工作面临的问题:
随着社区医疗工作的不断推进,社区卫生的需求与服务模式、服务与管理体制间的矛盾开始制约社区卫生工作的开展。
一是医疗设施老化或不足,难以适应诊疗需求。社区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不足,原有的设备严重老化,检查手段受限、准确性降低。由于人员、设备条件限制和社区医院服务不到位,致使就医人群大量流向三级医院,增加了三级医院的负荷和有限资源的占用。
二是投入不足。地方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投入参差不齐,有些地方政府将经费转移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自身承担,社区卫生服务受利益驱使,仅注意于医疗收入,“六位一体”的服务职能多数流于形式,造成群众对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产生偏见和不信任。
三是医保政策与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发展表现不同步。尽管医保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一定的优惠政策,但在药品和诊疗方面的费用只略低于大型医疗机构,又由于医疗质量及服务等问题,因此目前的医保政策还不能起到就医的导向作用,仍然存在大医院挤、小医院空的现象。
四是技术力量薄弱,人员结构不合理。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具有全科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数量少,现有专业技术人员年龄老化,学历层次偏低,梯队建设没有形成;医、护、技、药人员比例失调,护理人员数量和层次达不到要求;医生普遍存在未经过规范的全科医师培训阶段,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影响社区医疗服务水平。由于医疗条件、收入等问题,影响了社区医生积极性的发挥,不利于吸引人才留在社区医疗机构服务。五是“双向转诊”难以形成机制。
担负首诊的一级医院由于条件有限,很容易转出患者,而三级医院的诊疗标准又以患者的康复为依据,同时患者对转回一级医院康复也没有信心,社区医疗机构的护理水平不高,很难再把患者转回,不能实现“双向转诊”的目的。
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要着力于体制、机制创新。
首先,大力倡导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模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有三个职能,包括掌握本辖区居民的详细健康状况,指导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正确的饮食方式和锻炼方式;负责诊治辖区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及时监控居民的大病征兆,让居民在大病初期能得到尽早治疗。在社区开展首诊能够合理分流门诊病人。大家现在说看病难,最突出的是到大医院排队挂号。实际上在国外,大医院几乎没有门诊部,到大医院看病都是社区医生的转诊,这样,社区医生能够帮助病人找到更合适的医院和医生。作为一个居民,不可能对各大医院的特点、哪一个医生怎么样了解得很清楚。但是作为社区医疗机构,医生会根据每个居民的实际需要进行转诊。大医院确诊后的慢性病治疗和手术后的康复则可转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现“小病不出社区,大病及时转诊”的目标。
其次,要将家庭病床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在转诊方面,如果是经由社区卫生服务站转诊,病人的报销比例可相应扩大,并将医保病人在社区获得慢性病药品的报销比例和范围扩大,药品集中配送,减免部分挂号诊疗费用等。卫生部门要和医保、物价等部门进行协商,力争在相关的一些政策上对社区卫生机构有所倾斜。
最后,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精神,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多种形式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探索创新社区卫生投入机制,建立稳定的资金筹集机制,探索政府“花钱买服务”等资金投入、补偿方式,并随财力增长逐步增加投入。要明确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的性质和功能,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服务。要下定决心、下大力气合理调整和配置社区卫生资源。要强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部激励和外部监管机制,严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和技术项目的准入,改革人事和收入分配等制度,将社区居民是否受益、是否满意作为评价工作的主要标准.社区卫生服务的优势: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可以为群众提供廉价、便捷的医疗保健服务,保障群众身体健康,提高全社会疾病预防控制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