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记者招待会的记者形象塑造
浅谈记者招待会的记者形象塑造
摘要:当今,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越来越成为记者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在记者招待会上,记者代表的是一家媒体的形象,扮演的是一名采集新闻信息、编写新闻稿件的专门媒体机构信息采集者的角色。因此,记者形象的塑造就变得尤为重要了。那么记者招待会对记者形象的要求是什么,记者形象的内涵构成、形象塑造的方法和原则,当前记者招待会记者形象的现实差距以及我们应如何进行形象矫正等内容就成为本文论述的主要方面。
一、记者招待会及其特点
当前,对于记者招待会比较统一的说法是:各类官方机构、各种社会团体的代表或知名人士等为了塑造自身形象发布重大新闻信息、回答受众关心的问题,便于媒体进行报道而专门为新闻记者举行的会议。另外与此类似,还有新闻发布会的说法。有人认为记者招待会只回答记者提问,不发布新闻,新闻发布会只发布新闻,不回答记者提问。但是在现实中,记者招待会并非只回答记者提问,也发布新闻信息。新闻发布会也回答记者提问并非只发布信息。由此可见,记者招待会和新闻发布会区别不大。也有人将二者合二为一,把新闻发布会作为记者招待会的一种类型。本文所说的记者招待会同样是包括新闻发布会在内的。
那么记者招待会有哪些特点呢?
首先是权威性。记者招待会的举办主题,都是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等。答记者问的一般都是有关方面担任着重要职务的负责人或能够代表一级组织讲话的人士,甚至是党和国家、单位、部门、社会团体的最高领导人。记者提出的问题代表这群众共同的想法意愿,而不是个别现象和个别情况。答问的内容也是经过有关方面反复研究确定下来的,答问者是代表“官方”立场,也不是个人的意见和看法。
其次是开放性。记者招待会大都是公开举行,且有多种媒体参与报道。有关方面所论及的政策、立场、观点、态度,重要问题和重大事件的经过、细节等,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大众传播工具,为千百万人所了解,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透明度。
二、记者招待会对记者形象的要求及塑造形象的重要性
(一)记者招待会对记者形象的要求
记者招待会因其具有权威性,所以形式比较隆重,规格比较高。记者招待会现场虽然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特定性,但是它所吸引的眼球却不止现场的数十或数百人。尤其是在一些重大的记者招待会上,比如每年两会的总理记者招待会,广播电视几乎都要进行现场直播,那此次二次传播的对象就是数以万计的媒体受众了。因此,这首先对与会的记者的外在形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起码要求穿戴整洁,其次是能突显个性。
与会记者一到会场就会跟不同的对象打交道,会议开始前后与同行们打交道。更重要的是,在争取到发言机会时与发言人打交道。尽管记者提问时间只有那么短短的一分钟左右。但这一分钟左右记者的一言一行不仅完全显露在会场的每一个人眼里,同时也显露在电视机前的每一位观众。这就对记者形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了。
(二)塑造记者形象的重要性
1、记者形象能传播媒体组织形象。
记者形象是媒体组织的子形象(个人形象)、记者个人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众对媒体的总体评价。媒体组织成员的个人形象是构建媒体组织整体形象的基础。在媒体组织行为中,记者个人形象的塑造与组织形象的塑造是同步进行的,记者个人形象是展示、传递组织形象的载体,而记者往往又活跃在媒体受众视野的最前线,因此只有首先拥有良好的记者形象,才能保证形成积极正面的媒体组织形象。记者的塑造是组织形象塑造中关键的一环,并且是可以控制的一环。只要媒体组织树立这种意识,并有效地执行,就一定会实现双赢。整体是不能忽视细节的,在组织形象塑造中,细节就是记者形象的塑造。
2、记者形象能扩展媒体组织形象。
记者形象不但可以有效地传播组织形象,而且还可以扩展组织形象。前提是记者形象必须在公众面前能非常优秀地展现出来。公众往往对最近发生的对感官刺激强度最大的事物留有崭新的印象。良好的记者形象可以给在场的和间接接触到会场画面的公众留下美好印象,公众进而会以此联想到记者所代表的媒体的整体形象也是良好的。1998年朱镕基亲点吴小莉,让全国人民认识了吴小莉,她的从容、自信与美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吴小莉一炮而红,凤凰卫视也借此迅速地进入了广大公众眼中。
三、记者招待会记者形象及内涵
(一)外在形象
人被认识首先从视觉上开始,人的外在形象是他人接触到个体的第一感知。在记者招待会上。首先被他人认知的就是外表形象,即记者的衣帽服饰和仪容仪表。这是他人跟记者尚未进行言语交流时候首先得到的形象信息。因此,记者首先在服饰上要穿着得体,正规的场合必须穿戴整齐。在规格比较高的记者招待会上,如两会期间召开的记者招待会、国家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记者招待会、各省市政府机关等召开的记者招待会,记者还应该穿着正装。在一些规格不高的记者招待会,记者可以不着正装,但是切忌不可以穿短裤、拖鞋到达会场。
人被认识不单从视觉上进行感知,也从听觉上进行感知。因为人与人之间离不开言语的交流。这种言语交流包括说者和听者的实际互动,也包括单向的,即说者和听者没有进行直接交流的单向。出席记者招待会。记者必须跟到场的包括会议组办方、其他媒体记者、会场的其他人员进行交流。因此记者应该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和姿态动作,做到举止高雅、谈吐大方。这些都是记者跟另一方在进行双向互动。所谓的单向,即记者在向信息发布方提问时与电视广播受众的间接交流。记者的谈吐举止都被受众尽收眼里、耳里,而受众对记者的评价只有部分会滞后地反馈到媒体单位。而大部分的评价则转化成另外一种以支持或不支持媒体的态度出现的反馈。例如,一位记者因在提问时候声音颤抖、表达不清、举止不雅而令受众对其及其所在媒体产生负面评价,进而表现为不收看收听该媒体的节目。
(二)内在形象
出席招待会的记者首先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才会拥有敏捷的思维、敏锐的洞察力和清晰的思辨,才能提出深刻的问题,才能赢得发言人的青睐和公众的认可。或许记者因为所在媒体名声好而得到了提问机会,但是错漏百出或者毫无新意的问题会让人大失所望,形象一落万丈。每年两会的总理记者招待会上,公众往往也非常地关注哪家的记者被点名提问了,他们提的问题水准如何。
其次要求记者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让记者在与众多同行交流时表现出独有的自信,良好的精神风貌。同时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造就开朗的性格,从而健谈而沉稳。尤其在获得提问机会时能表达自然流畅,表现出从容的一面。
再次要求记者拥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工作能力是综合多方面的集中体现,如与现场人员的交流沟通能力,对会议主题的准确把握、寻找出最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在招待会现场最忌讳就是记者一来到会场就一声不吭地坐在角落里等待会议开始。不主动与人交流不但不能很好地让别人了解和熟悉记者所在的媒体,更有甚者,还会影响到媒体的形象。主动与同行交流或许还可以知道对方的写作方向,进而改变策略,另辟蹊跷,创造出更有新闻价值的新闻来。
四、记者形象塑造的原则
(一)内外一体化原则
记者内在和外在形象二者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有什么样的内容,必然有什么样的形式与之相对应,内容的发展决定着形式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因此,内在形象决定外在形象,内在形象是个人形象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外在形象的基础,一个人的内在素质直接或间接地决定着其形象的外在表现形式。其次,形式又积极地影响内容,对内容有巨大的反作用。因此,个人在重视内在修养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外在形象的塑造。只有内外有机结合,才能塑造完美记者形象。
(二)个性鲜明的原则
健康鲜明的个性能使记者形象增值。记者形象的塑造应该讲究突出个性,体现自我,展示特有的个人气质。鲜明的个性。特有的气质更容易引起他人注意和记忆。
五、当前记者招待会记者形象之差距
社会学理论认为,社会对每一个社会地位的人都提出了期待要求(理想角色)。而每一个人因所处环境不同对自己充当的角色的理解可能会产生差异(领悟角色),进而在实践中又因人的行为受到主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人们不可能完全按照理想角色和领悟角色那样去做,以至实践出来的角色可能会与理想角色和个人领悟角色有很大的差距(实践角色)。
衣着不讲究,外在形象大打折扣。有些记者认为,记者是一种行动相对自由的职业,因此认为穿着可以自然随便。有些记者出席招待会还戴帽子,尤其年轻的记者,觉得那是一种时尚和个性的体现。有些男记者身穿中短裤,脚着凉鞋,这是相当不合时宜的。我们无法想象这样一个形象的记者站在一位头发梳理整齐、西装笔挺、皮鞋锃亮的发言人面前进行采访,那是一幅多么不协调的画面!
会议迟到,留下不守时的印象。有些记者出席会议不准时。会议开始后才灰溜溜地跑进来。新闻工作者因新闻的特殊性本质注定它是讲究时间效率的职业。记者在招待会上,不但严重影响个人形象和媒体形象,甚至还可能错过最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发布。
言行举止不规范,严重损害形象。有些记者一到会场就大声地喧哗,高声谈论会议主题以外的话题。有些记者在会议期间嚼口香糖。旁若无人。记者招待会是特定的场合,记者的这种做法,严重损害了形象。
提问时紧张过度,语无伦次。礼仪不周。有些记者心理素质差,获得提问机会后由于紧张,声音颤抖、表达不清,出现语句重复和字词回读。由于紧张,提问前忘记报上所在媒体单位名称就直奔主题,提问结束后没有说谢谢。这些记者的表现也往往比较引人注意。因为别人想获知这位记者到底是来自哪个媒体的,提问的问题不够深刻,既没有表现出深邃的思辨色彩,也没有切中要害,就像一碗清水,喝过后索然无味。为什么每年两会总理记者招待会上,外国记者的提问总会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因为外国记者提的问题总是非常的尖锐和深刻,总会切中问题的要害,给人以无限的思考空间,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
六、如何矫正
首先从外在形象抓起,媒体组织要求记者学习公共关系礼仪知识,培养个人良好的外在修养,懂得依据时间、场合、工作性质的变化,合理调整自身的服饰、语言、行为等,努力塑造良好的个人外在形象。因此,对于媒体单位来说,适时地对记者员工进行礼仪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培养记者的业务素养。从某个角度来说,记者是一个杂家,因此合格优秀的记者除了掌握专业的新闻采访写作技巧外,还必须博览群书,涉猎其他领域,把自己练就成为通才。只有积累了多方面的知识财富,才能获得敏锐的洞察力,才能提出尖锐、切中要害的有价值的问题。
重点培养有实力的记者,代表媒体出席重要的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小型的记者招待会,只要派专线的记者出席即可。但是对于比较重大的记者招待会,如国家级别的、省市政府级别的记者招待会,媒体可以派出比较有实力的记者出席,这些记者多是媒体的著名主持人、记者、评论员。一方面,这些记者具有丰富的采访能力和较强应变和处事能力,可以保证在招待会上出色地完成任务。另一方面,有声望的记者往往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他们出色的表现也往往能给媒体形象增值。
第二篇:谈谈记者招待会的记者形象塑造
内容摘要:摘要:当今,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越来越成为记者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在记者招待会上,记者代表的是一家媒体的形象,扮演的是一名采集新闻信息、编写新闻稿件的专门媒体机构信息采集者的角色。因此,记者形象的塑造就变得尤为重要了。那么记者招待会对记者形象的要求是什么,记者形象的内涵构成、形象塑造的方法和原则,当前记者招待会记者形象的现实差距以及我们应如何进行形象矫正等内容就成为本文论述的主要方面。
关键词:记者招待会:记者形象;形象塑造
一、记者招待会及其特点
当前,对于记者招待会比较统一的说法是:各类官方机构、各种社会团体的代表或知名人士等为了塑造自身形象发布重大新闻信息、回答受众关心的问题,便于媒体进行报道而专门为新闻记者举行的会议。另外与此类似,还有新闻发布会的说法。有人认为记者招待会只回答记者提问,不发布新闻,新闻发布会只发布新闻,不回答记者提问。但是在现实中,记者招待会并非只回答记者提问,也发布新闻信息。新闻发布会也回答记者提问并非只发布信息。由此可见,记者招待会和新闻发布会区别不大。也有人将二者合二为一,把新闻发布会作为记者招待会的一种类型。本文所说的记者招待会同样是包括新闻发布会在内的。
那么记者招待会有哪些特点呢?
首先是权威性。记者招待会的举办主题,都是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等。答记者问的一般都是有关方面担任着重要职务的负责人或能够代表一级组织讲话的人士,甚至是党和国家、单位、部门、社会团体的最高领导人。记者提出的问题代表这群众共同的想法意愿,而不是个别现象和个别情况。答问的内容也是经过有关方面反复研究确定下来的,答问者是代表“官方”立场,也不是个人的意见和看法。
其次是开放性。记者招待会大都是公开举行,且有多种媒体参与报道。有关方面所论及的政策、立场、观点、态度,重要问题和重大事件的经过、细节等,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大众传播工具,为千百万人所了解,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透明度。
二、记者招待会对记者形象的要求及塑造形象的重要性
(一)记者招待会对记者形象的要求
记者招待会因其具有权威性,所以形式比较隆重,规格比较高。记者招待会现场虽然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特定性,但是它所吸引的眼球却不止现场的数十或数百人。尤其是在一些重大的记者招待会上,比如每年两会的总理记者招待会,广播电视几乎都要进行现场直播,那此次二次传播的对象就是数以万计的媒体受众了。因此,这首先对与会的记者的外在形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起码要求穿戴整洁,其次是能突显个性。
与会记者一到会场就会跟不同的对象打交道,会议开始前后与同行们打交道。更重要的是,在争取到发言机会时与发言人打交道。尽管记者提问时间只有那么短短的一分钟左右。但这一分钟左右记者的一言一行不仅完全显露在会场的每一个人眼里,同时也显露在电视机前的每一位观众。这就对记者形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了。
(二)塑造记者形象的重要性
1、记者形象能传播媒体组织形象。
记者形象是媒体组织的子形象(个人形象)、记者个人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众对媒体的总体评价。媒体组织成员的个人形象是构建媒体组织整体形象的基础。在媒体组织行为中,记者个人形象的塑造与组织形象的塑造是同步进行的,记者个人形象是展示、传递组织形象的载体,而记者往往又活跃在媒体受众视野的最前线,因此只有首先拥有良好的记者形象,才能保证形成积极正面的媒体组织形象。记者的塑造是组织形象塑造中关键的一环,并且是可以控制的一环。只要媒体组织树立这种意识,并有效地执行,就一定会实现双赢。整体是不能忽视细节的,在组织形象塑造中,细节就是记者形象的塑造。
2、记者形象能扩展媒体组织形象。
记者形象不但可以有效地传播组织形象,而且还可以扩展组织形象。前提是记者形象必须在公众面前能非常优秀地展现出来。公众往往对最近发生的对感官刺激强度最大的事物留有崭新的印象。良好的记者形象可以给在场的和间接接触到会场画面的公众留下美好印象,公众进而会以此联想到记者所代表的媒体的整体形象也是良好的。1998年朱镕基亲点吴小莉,让全国人民认识了吴小莉,她的从容、自信与美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吴小莉一炮而红,凤凰卫视也借此迅速地进入了广大公众眼中。
三、记者招待会记者形象及内涵
(一)外在形象
人被认识首先从视觉上开始,人的外在形象是他人接触到个体的第一感知。在记者招待会上。首先被他人认知的就是外表形象,即记者的衣帽服饰和仪容仪表。这是他人跟记者尚未进行言语交流时候首先得到的形象信息。因此,记者首先在服饰上要穿着得体,正规的场合必须穿戴整齐。在规格比较高的记者招待会上,如两会期间召开的记者招待会、国家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记者招待会、各省市政府机关等召开的记者招待会,记者还应该穿着正装。在一些规格不高的记者招待会,记者可以不着正装,但是切忌不可以穿短裤、拖鞋到达会场。
人被认识不单从视觉上进行感知,也从听觉上进行感知。因为人与人之间离不开言语的交流。这种言语交流包括说者和听者的实际互动,也包括单向的,即说者和听者没有进行直接交流的单向。出席记者招待会。记者必须跟到场的包括会议组办方、其他媒体记者、会场的其他人员进行交流。因此记者应该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和姿态动作,做到举止高雅、谈吐大方。这些都是记者跟另一方在进行双向互动。所谓的单向,即记者在向信息发布方提问时与电视广播受众的间接交流。记者的谈吐举止都被受众尽收眼里、耳里,而受众对记者的评价只有部分会滞后地反馈到媒体单位。而大部分的评价则转化成另外一种以支持或不支持媒体的态度出现的反馈。例如,一位记者因在提问时候声音颤抖、表达不清、举止不雅而令受众对其及其所在媒体产生负面评价,进而表现为不收看收听该媒体的节目。
(二)内在形象
出席招待会的记者首先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才会拥有敏捷的思维、敏锐的洞察力和清晰的思辨,才能提出深刻的问题,才能赢得发言人的青睐和公众的认可。或许记者因为所在媒体名声好而得到了提问机会,但是错漏百出或者毫无新意的问题会让人大失所望,形象一落万丈。每年两会的总理记者招待会上,公众往往也非常地关注哪家的记者被点名提问了,他们提的问题水准如何。
其次要求记者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让记者在与众多同行交流时表现出独有的自信,良好的精神风貌。同时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造就开朗的性格,从而健谈而沉稳。尤其在获得提问机会时能表达自然流畅,表现出从容的一面。
再次要求记者拥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工作能力是综合多方面的集中体现,如与现场人员的交流沟通能力,对会议主题的准确把握、寻找出最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在招待会现场最忌讳就是记者一来到会场就一声不吭地坐在角落里等待会议开始。
第三篇:塑造老师形象
学习《提升职业素养 塑造优秀教师形象》 的心得体会
经过下午两个小时的学习,听杨教授《提升职业素养 塑造优秀教师形象》的精彩讲座,颇有感想,让我更加认识到教育工作不是以前所想的那么简单,通过今天的讲座知道优秀教师是需要什么样的内在品质以及外在形象,因此自己在这一方面或许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为了缩短这一段差异,自己必须在以后的工作中抽点时间加强自身的学习。通过本次讲座不仅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主要的是真真正正的理解了做一名优秀老师的本质含义,因此我觉得要想做一名有职业素养的优秀教师应该具备以下几点:
首先,完善个人职业素养,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作为一个老师,就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无论是内在表现还是外在形式,都是学生学习的模板。因此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会影响学生。也就是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良好的仪表、和蔼可亲的态度、富有爱心的举动、民主管理班级的作风,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同时这也会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对老师的认同感。通过本次培训让我深深的体验到教师只有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下功夫,当好学生的楷模,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一切为了学生。经过一年以来班主任的工作,从中也有很多的感悟。不仅仅要了解他们在学校的情况,学习、生活,做师生关系,并且还要学会跟学生做朋友,谈心,深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去,要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另外还需要跟学生做到“以心换心”。虽然我们学校的学生整体素质比较低,但是我还是相信水滴石穿,从细小处关心他们,我想就可以将他们“戳穿”,我想只有这样才能够把班主任工作做好。
其次,做学习型教师,争成学生的学习榜样。老师的知识肯定是比学生丰富,但是在班级管理方面,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新人,也是一个学生,因此老师必须要加强在这方面的学习。大家都知道,我们学校的学生整体素质并不是很高,又都是处于比较叛逆的青春期,常常会在思想或者是行为上做出一些令你意想不到的事情,因此想要说服他们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即使你说的是对的但学生也并不一定会听,因此,掌握学生的心里变化以及跟他们沟通的时候的方式方法是很重要的。学生来学校主要就是为了学习知识,虽然我不是这个专业的老师,但是我想学习是相通的。因此在平时的学习过程当中,我会跟他们交流我们的学习经验,相互分享各自的学习方法。希望能够给彼此一点借鉴,大家从中有所收益。因此也跟有些同学成为学习上的良师益友。经过今年下半年以来的实验,班级管理较以前有了明显的进步。
今天,很感谢学校组织的这次培训,给我们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懂得了爱是教师爱岗敬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爱事业才能成就事业,爱学生才能获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自己,要获得优秀教师的职业素养,这样才能够塑造出优秀的教师形象
第四篇:秘书形象塑造
论秘书形象
----浅议当代秘书形象塑造
内容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形象的包装已不再是明星的“专利”,普通职场人士对自己的形象也越来越重视,因为好的形象可以增加一个人的自信,对个人的求职、工作、晋升和社交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今社会是一个商业社会,急需大批训练有素能力卓著的职业秘书,企业的老板和职业经理人已经日益认识到社会分工的重要性,只有依靠秘书的协助,自己才能更有效地从事经营和管理。作为一种受人瞩目的职业,秘书毫无疑问是职业规范的表率,其言行举止不仅代表着企业形象,同时也对工作环境的人事产生重要的影响。从一位秘书的表现就能感觉得出其所在企业的品质特征,以及其上司的品质特征。因此,塑造其形象更是不可缺少。秘书的职业形象是指秘书在公众面前树立的印象,它是通过衣着打扮、言行举止反映出你的专业的态度、知识、技能等。同时,也是秘书与社会沟通、并使之接受的方法。良好的职业形象不仅能够提升个人品牌价值,而且还能提高自己的职业自信心。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是秘书的必修课,秘书的职业形象是综合的,它包含众多内容,主要的有外在形象和内在素养。
关键词:形象外在形象内在形象知识能力道德素养综合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形象的包装已不再是明星的“专利”,普通职场人士对自己的形象也越来越重视,因为好的形象可以增加一个人的自信,对个人的求职、工作、晋升和社交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形象设计师建议,好的形象并不只是靠几件名牌衣服就可以建立,人们应该更多重视到一些细节上。职场形象决定职场命运在这个越来越眼球化的社会,一个人尤其是职场人士的形象将可能左右其职业生涯发展前景,甚至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成败。据著名形象设计公司英国CMB对300名金融公司决策人的调查显示,成功的形象塑造是获得高职位的关键。另一项调查显示,形象直接影响到收入水平,那些更有形象魅力的人收入通常比一般同事要高14%。知名形象设计师鞠瑾女士认为,职场中一个人的工作能力是关键,但同时也需要注重自身形象的设计,特别是在求职、工作、会议、商务谈判等重要活动场合,形象好坏将决定你的成败。以往,人们往往以为形象就只是指发型、衣着等外表的东西,实际上现代意义的形象是包括仪容(外貌)、仪表(服饰、职业气质)以及仪态(言谈举止)三方面,其中最为讲究的是形象与职业、地位的匹配。鞠瑾认为,一个人好的形象,不光是把自己打扮成多么美丽、英俊,最主要的是要做到自身发型服饰、气质、言谈举止与职业、场合、地位以及性格相吻合。
当今社会是一个商业社会,急需大批训练有素能力卓著的职业秘书,企业的老板和职业经理人已经日益认识到社会分工的重要性,只有依靠秘书的协助,自己才能更有效地从事经营和管理。作为一种受人瞩目的职业,秘书毫无疑问是职业规范的表率,其言行举止不仅代表着企业形象,同时也对工作环境的人事产生重要的影响。从一位秘书的表现就能感觉得出
其所在企业的品质特征,以及其上司的品质特征。因此,塑造其形象更是不可缺少。秘书的职业形象是指秘书在公众面前树立的印象,它是通过衣着打扮、言行举止反映出你的专业的态度、知识、技能等。同时,也是秘书与社会沟通、并使之接受的方法。良好的职业形象不仅能够提升个人品牌价值,而且还能提高自己的职业自信心。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是秘书的必修课,秘书的职业形象是综合的,它包含众多内容,主要的有外在形象和内在素养。外在形象有仪容、仪表、和仪态。仪容包括第一,整洁的发型,即头发干干净净、整整齐齐、长短适当,发型简单大方、朴素典雅。要勤洗发、勤理发,把头发梳理到位。男秘书头发以6厘米左右为佳,最长也不应该后及领口,前过额头;女秘书头发的长度则相对来说宽松一些,不过最好是不要长过肩部,或挡住眼睛。工作场合,则必须将长发扎起来。第二,清爽的面孔,不允许面部不干净、不卫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勤洗脸,不是自己的面部从在一丝一毫的汗渍、泪渍以及不洁之物。从事商务活动的男秘书不许蓄须,最好每天坚持剃一次胡须,绝对不可以胡子拉碴地上班或会面。还要注意经常检查和修剪鼻毛,最后还要注意去除口部的多余物,这是指口角周围沉积的唾液、飞沫、食物残渣和牙缝间的牙垢。要消除口腔异味,养成在参加商务活动前不吃生蒜、生葱和韭菜一类带刺激性气味的食物的良好习惯。第三,干净的手部,必须勤洗手,常剪指甲,决不要留长指甲。第四,女秘书应适度化妆。工作岗位上宜施淡妆,白天的社交活动也应是淡妆。浓妆只适合晚上的娱乐性活动,如舞会等。在喜庆的场合化妆可以艳丽些,以烘托热烈的气氛;而在吊唁、丧礼的场合浓妆艳抹则是非常失礼的,此时只允许施淡妆。
衣着仪表是个性的表征,反映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格调,显示自己的职业和职位。秘书也是如此,正式场合应着整洁得体大方优雅的职业装。秘书的打扮可以说是公司形象的风向标,客户来拜访,先见到的不是老板而是秘书。身为秘书、特别助理,应记得随时保持得体的美丽形象,不要怕比老板穿得庄重。每个老板的穿着品味不同,可是心态却是一致的:希望自己的秘书外表典雅庄重,在外人面前很有面子。所以说工作再怎么努力,行程再怎么匆忙,也要从容利落;抽屉里可以放些简单的化妆品、梳子与镜子,以备不时之需。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对企业秘书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绝大多数老板对秘书的要求是工作高效率,能创造价值。”专业人士董先生认为,“干秘书这一行,重视仪表美,并不为了到舞台上表演,也不是要人家钟情于你,而是要树立秘书这个角色的美好形象,更有利于为领导服务,有利于开展工作。”秘书人员的外在形象美主要是仪表美、气质美,秘书应该保持一个较为完美的外观形象,给公众以良好的喜爱的感觉。
仪态就是要培养谦虚而恭敬落落大方的态度,谦虚是指正确地看待自己,也正确地看待别人。不过高估计自己,不过低估计别人,善于发现自己的缺点并改正,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欣赏和学习。恭敬就是尊重对方的人格,诚恳待人,和蔼热情,不骄横。谦虚而恭敬的态度往往是一个人的神态、语言、动作和行为的综合表现。
1、表情。表情中最主要的因素是眼神和微笑。它们可以表现出对对方的欣赏、理解和欢迎。特别在与人交谈时,眼神要能显示你在倾听对方的谈话,因为每个人都喜欢用语言表达自己,喜欢别人听自己讲话,如果你用眼神告诉对方“你是一个值得我倾听的人”无形中会提高对方的自尊心和信心,使对方感到你能理解他、尊重他,才能赢得对方的信任,从而产
生愿意同你交往。同样微笑能使生疏变为亲密,真诚的微笑能造成互相信任和亲切友好的气氛。
2、举止。举止礼仪是自我心诚的表现,一个人的外在举止行动可直接表明他的态度。要塑造良好的交际形象,必须讲究礼貌礼节,注意行为举止做到彬彬有礼,落落大方,遵守一般的进退礼节,尽量避免各种不礼貌、不文明习惯。手势和行立坐态都能表现出谦虚而恭敬的态度。秘书经常与总经理出现于各种场合,更应注意礼节。在社交场合要主动、大方地与对方接触、递送名片、自我介绍。让对方尽快了解自己,言谈中注意语言的文雅与委婉,说话方式轻松自如,语速不急不徐,落落大方。
3、牢记别人的姓名,称呼恰当亲切。一般人对于自己的姓名特别在意,如果记得对方的姓名,会使对方对你产生莫大的好感。即使忘记了对方的姓名,也要委婉地“套”出或不动声色地处理。,切忌直白对方“记不起了”或“我忘记了”等让对方难堪。秘书人员要使自己的形象美,就得做到行为美。而行为美要靠平时的自我修养,经常检查自己的行为,注意纠正越轨行为,凡事掌握“度”,克制过激情绪和“一时冲动”,把自己的行为约束在法律、纪律、制度和社会道德、风俗人情的范围之内,做现代文明社会的“四有”新人。
秘书的内在形象也就是内在素养是秘书形象的重中之中,包括很多方面,但主要的有如下几点:第一,知识能力素质,随着秘书活动领域的扩大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秘书的知识面和能力范围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秘书人员有广泛的兴趣,去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从而使秘书在工作中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较强的适应性。一个优秀的秘书首先应有主导的兴趣,也就是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只朋了主导的兴趣才能统驭其它的兴趣,有效地发挥作用。秘书人员应把运用语言的兴趣和对本部门专业知识及管理状况的兴趣作为自己的主导兴趣;其次,秘书还应有持久的兴趣。凡事见异思迁,喜新厌旧,那不是兴趣而是好奇;秘书工作者只有对自己的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产生扭持久的兴趣,才能表现出应有的耐心和恒心,取得应的成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秘书人员知识要求越来越高,秘书人才逐渐向“复合型”通才方向发展,其知识体系趋于庞大和复杂。秘书人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更新知识结构。一是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是秘书必备的本领和基本功,是秘书人员思维飞向更高的“翅膀”,也是秘书人员成长过程中的“阶梯”。目前,秘书人员必须更加注重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注重结合市场经济的具体实践,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情况、新问题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加以概括和总结,正视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二是专业知识和业务知识。秘书必须通晓各种业务、熟悉各种经营活动和发展战略,及时收集、处理各种市场信息;国家宏观调控方面的信息;国际国内工艺水平、经济动向信息等。必须通晓行政、财务、统计、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必然会带来秘书工作行政型弱化而商务型加强的新情况。中国即将进入wto,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参与国际经济竞争,这就要求秘书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精通国际性法规、惯例。三是相关知识。秘书工作涉及面广,不论哪个方面的知识都要懂一些。因此,在日常工作和工作闲暇时博闻强记,尽可能掌握、熟悉专业以外的有关知识,如法律、公共关系、文学、艺术、数理、统计、科学方法等。熟悉法律常识,掌握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第二,道德职业素养,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礼仪是道德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良好的道德会令人自然展示优雅得体的举止仪态,表现谦虚恭敬的态度。
1、公正客观。要公正地评价他人,不要以自己的好恶来评说他人,也不用自己的好恶要求他人。在处事中,不能感情用事,要以是非标准而不能以职务的高低论曲直,提批评、建议要出于“公心”,帮助他人要出于“诚心”。
2、忠诚守信。要忠诚老实,办事恪守原则,忠于承诺,能办的事要千方百计办,不能办的事要向对方说明情由以得到他人的谅解。
3、摆正站位。秘书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在与不同身份的人交往处事中,要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而不能超越权限,既要积极地配合工作,又不能干预领导的决策和下属或其它部门的工作。
以顶尖的道德素质和职业修养赢取人心所谓的道德素质与职业修养,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各行各业都有特殊的职业道德。鉴于秘书工作的从属性、服务性、事务性、繁琐性、艰苦性等特点,决定了秘书必须拥有较高的人格,恪守职业道德。首先,秘书应当热爱自身工作,甘于平凡。秘书岗位十分重要,但秘书人员不处于社会活动的前沿陈地,通常默默无闻。所以,秘书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工作性质,轻名薄利,甘当无名英雄,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本职工作。其次,秘书应当谦虚谨慎,平等待人。秘书接近领导,常常出面替领导办各种事情,故人们常把他们看成机关的代表,领导的代言人。他们本身待人接物的态度往往影响到单位或领导的声誉。因此,秘书必须宽厚谦和。对上固然要尊敬请教,对下切莫盛气凌人。第三,秘书应当养成严守机密的习惯。秘书经常接触和掌握机密。因此,常有人向他们打探消息,他们甚至成为敌方对手窃取资料情报的主要对象。而秘书经常与各种人打交道,出入各种大大小小场合。这就要求秘书人员随时提高警觉,加强保密观念,养成保密习惯。第四,秘书需要有坚定的立场。秘书的一切言行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绝不能含糊,要立场坚定,因为他代表的不仅仅是他个人,还有其领导其部门。第五,秘书必须有较高的理论修养。作为秘书人员,要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和指导工作。秘书人员只有达到一定的理论修养和政治水平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站稳立场,才能正确理解各项方针政策并把它们贯彻到各项工作实践中去。第六,秘书必须自尊自重,克己奉公。秘书的官职虽不大,但权力比较大,用权比较方便,用权的渠道和方式比较多。近年来秘书利用工作之便大肆损公肥私之类的事件不断见之于报端,就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摆正自己的位置。因此,秘书要自尊自重,不能以自己的特殊地位谋取私利,处理各种问题也不能搀杂私心,更不能擅用领导名义办各种私事,搞不正之风。在廉政建设中,秘书也要发挥重要作用,经常提醒领导,坚持原则,秉公办事。
第三,就是做为一个合格的秘书所应该具备的综合能力了,这包括很多具体的方方面面。秘书必须拥有善于做好各项秘书工作的能力,作为新时期的秘书人员,要做好本职工作,必须具备文“武”双全的能力。秘书的工作性质就要求秘书不但要能说会做,能得心应手处理本职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而且要能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为领导提供所需求的工作信息,协调处理好本单位的内外事务。所以,作为一个合格的秘书,就必须具备多方面的能力。
(一)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是秘书的“看家本领”,它包括书面的表达能力和口头的表达能力两个方面。秘书人员虽然很少去演说,但却要经常“说话”。一般说来,领导的讲话精神上出自于领导,但必须形成在秘书工作之中。因此,秘书必须要能充分领悟领导的思想,并将其形成为书面语言。这主要考验的是秘书的写作能力,秘书不仅要写得好,还要写得快,要求能及时迅速的反映出领导的思维。口头表达能力主要体现在上传下达、汇报情况、接待来访等情况之下,这些时候就要求秘书讲究说话艺术,说话时要清楚明白,注意分寸。
(二)组织协调能力秘书的组织协调作用主要是由秘书的辅助性决定的。领导的任务是制定决策并指挥其他人员统一行动已实现决策,这整个过程都离不开秘书对各种工作的组织和各种关系的协调。组织协调工作做得好,结果是一加一大于二,事半功倍;做得不好则事倍功半。秘书处在领导和其部属之间的一个枢纽位置,上下、左右、内外各种关系的沟通,虽不能说百分之百,但在很大程度上要通过秘书这个中间环节。因此,秘书必须要有超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在这项工作中,服务性、事务性、填补性为主要特点,秘书的主要工作是为领导的决策提供一个切实实行的平台,其任务是为领导决策提供方便而不是干扰甚至代替领导决策。因此,秘书的工作首先是位领导的决策提供准确、全面、有效的信息,其次要提供可行的预选方案,并将领导的决策最终形成文字,以利施行。作为秘书人员,当先有辅助领导进行决策的能力,同时也要准确地把握工作范围,巧妙的“有所为有所不为”,组织协调好日常工作,做到上通下达信息灵通。
(三)操作能力秘书活动具有强烈的事务性特征,办实事成了秘书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的工作。特别是现在,主要决策者主要是集中精力研究带关键性、全局性的战略问题,而把务实的一些琐碎工作都交给了秘书部门。因此,秘书的实际操作能力是一种最基本又是最重要的能力。操作能力是由多种能力综合而成的,包括理解和领会能力,分析能力,应变能力等。在日常工作中,秘书需要思维敏捷,行动干练,办事果断,全面做好办公室日常管理、通讯、接待、督察、信息、保密、印信、值班安排等各种工作。应该说,秘书工作是一种需要多种技能的综合性的职业种类。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办公自动化设备的应用,使秘书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要求秘书掌握多种专业化的事务工作技能,提高对办公设备的操作能力。其操作能力主要包括:文字处理设备的运用,声像信息设备的运用和通迅网络设备的运用以及计算机的运用等。
(四)交际能力秘书部门是沟通上下左右的枢纽部门,秘书每天都要接触各种人,与他们相处。秘书只有善于交际,才使人容易接近,也容易被人信赖,办事的成功率才高。所以秘书必须要处理好与领导、与同事、与下属之间的各种关系。秘书需要有才能,但不必有心计。坦诚待人,谦虚谨慎,便是赢得尊重与赏识的最佳途径。
(五)心理承受能力秘书应付日常工作一般说来当不是什么难事,但是秘书还有一个任务,就是要能及时妥善的解决突发事件。因此,秘书必须要有超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要处之泰然,要求做到宠辱不惊。诱惑当前,危难当头,正是秘书施展其才华的大好机会。而此时的秘书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以敏捷的思维和准确地判断能力及时果断地处理好各种突发事件。总之,最为一个企业经理的秘书或秘书部门,必须首先拥有良好的品质与较强的能力,才能在辅助领导决策、当好高参,以及处理日常事务的过程中成为领导的贴心人;才能在帮助领导协调好各种关系,把秘书的各项具体工作做好做活;才能在“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取舍之间得心应手;也才可能使秘书在今后可能从事的各个工作领域中纵横驰骋,游刃有余。
市场经济下,大大小小的公司企业不断涌现,对秘书的需求急剧的增加,但是做一个合格的好秘书还是很难的,要想使自己在这个职业中长久的生存下去,首先还是从自己的形象开始改变自己,塑造自己吧!
第五篇:塑造教师形象
《塑造教师》读后感作为教师我经常注意有关教育的书籍,一日我看到了一本叫做《塑造教师:教师如何避免易犯的25个错误》的书,读过后感觉非常不错。
我国的中小学众多,相对于世界来说,教育团体规模很大,虽然教师的能力基本上达到了专业的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学会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反思,从而经常纠正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塑造教师:教师如何避免易犯的25个错误》一书中,著名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卡罗林博士,收集了职前教师们回忆的近200个在学生时代所经历的最不愉悦,且记忆犹新的事件。这些事件,涉及从幼儿园、中小学以及大学的学生生活,包括班级管理、学生活动、课堂教学、成绩评定、师生交往等等方面,内容丰富,距离生动形象,真实地反映凝固了教师在教育管理中易出现的种种错误。本书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讲的纪律方面的,第二部分是讲解的师生关系,第三部分是班级策略与实践,第四部分是班级管理与教学,第五部分是个性与专业,第六部分是教学风格与行为。
这六个部分都详细的讲到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处理过程中容易犯的错误并且都有解决的方法,对发生的事件给予分析,帮助读者找出问题的根本。这些分析根据人的心理发展的理论,提出许多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了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关注、欣赏、支持、帮助,突出了作为教师应有的对学生真诚的爱。诸如:“当你身处一个手指责别人的时候,剩下的四个手指其实在指责自己”,“优秀的教师,善于挖掘不擅长表现的学生其他方面的优点”,“教师是潜在的动力源,运用社会赞许可以乌枣学生的行为”,“通情达理的老师会注意黑板礼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上黑板做题时的感受”等等。这些闪烁着思想火花的语言,使我们共享卡罗林博士的智慧和方法,从而有助于改变自己在教育学生过程中的原型策略和技巧,从而得到发展。
我是刚踏入社会的教育者,读完这本书后我对教师这个角色有了更深入了解,教师拥有很多权利的同时也肩负着重大的责任,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们有着很大的影响。自己的一句话或是一个行为,可能把学生引上成功的大道也可能将学生推入黑暗深渊,因此教师要严于律己,谨慎的使用自己的权利。当然,人无完人,谁都会难免出现错误,所以当自己在教育过程中处理不当,不要只是一味的自责,想想如何改进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