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治的哲学与哲学的政治
政治的哲学与哲学的政治
摘要:以学科视角看,政治认识论研究是政治哲学的基本内容,政治认识论研究具有浓郁的哲学形而上色彩,无法进入政治认识的内部矛盾。从政治认识的对象、政治认识的主体与对象之间的关系、政治认识的结果形态以及现代政治学知识的政治实践效应分析,政治认识具有难以摆脱的政治性。施特劳斯把政治哲学理解为“政治的哲学”和“哲学的政治”的结合,揭示了政治认识的根本矛盾,为政治认识论研究提供了内在视角。
关键词:政治认识论;政治哲学;政治的哲学;哲学的政治
一般认为,政治学知识是通过运用科学方法对政治现象进行归纳总结等认识活动获得的、反映政治现象背后本质和规律的知识形态,具有如此浓郁的现代精确科学知识观色彩的判断在中国政治学研究领域似乎是主流观点。但是,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宽到政治学的起源处,这样的判?喽嗌倩崾艿揭恍┬拚?。亚里士多德在阐释政治学的性质时曾经这样表述:“政治学考察高尚(高贵)与公正的行为。这些行为包含着许多差异与不确定性”,所以在讨论以这些行为为对象的“题材”时,我们“只能大致地、粗略地说明真”,“只能得出基本为真的结论”,“只要求一个数学家提出一个大致的说法,与要求一位修辞学家做出严格的证明同样地不合理”。[1]67显然,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政治学知识与数学知识有很大的不同。政治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形态,对这种社会生活的认知既受到人类认知过程一般性规律的制约,又具有政治认识的独特面相。本文尝试以政治哲学为基本理论视角,揭示政治认识活动的基本矛盾和内在规定性。
一、政治哲学视野下的政治认识论
根据一般的哲学观念,政治认识论理应是政治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学者这样界定政治哲学:“政治哲学是人们对政治事物的普遍性知识的探求,它在最高层面上为评价、判别和概括政治现象提供价值准则和认识方法,它是最高层次的政治理论,是政治学的‘元理论’。因而,在整个政治学的学科体系当中,政治哲学具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意义。或者说,政治哲学就是政治认识论和政治方法论。”[2]1虽然,这样的看法试图通过学科定位的方式解读政治哲学的知识性质和功能价值,但同时他把政治认识论作为政治哲学的基本内容应该说是具有新意的。因为正是政治哲学意义上的政治认识论研究,提供了政治学由以展开政治认知的自觉反思维度。政治哲学具有政治认识论的内容和学科价值的看法正逐渐被学界所接受。不管我们对什么是政治哲学是否还存有不同意见,政治认识论应该是大多数政治哲学研究者都愿意接纳的政治哲学研究的基本内容。英国保守主义政治哲学家欧克肖特在阐述其政治教育思想时认为,政治学术研究“主导的考虑是我们学着去理解一个政治传统,一种具体的行为样式”[3]54,因此,政治研究就应该是一种历史研究、比较研究和哲学研究。在政治的历史研究中,重要的“不是这里到那里发生的事,而是关于发生的事人们想什么和说什么:不是政治观念的历史,而是我们的政治思维的历史”[3]55。在政治的哲学研究中,“反思政治活动可以在不同的层面上发生:我们可以考虑我们的政治传统提供了什么资源来处理某种形势,或者,我们可将我们的政治经验缩写为一种学说,人们可以像科学家使用假设那样使用它,探讨它的暗示”[3]56。因此,欧克肖特认为,政治哲学在某种意义上“除了历史没有别的,它是哲学家们在普通的思维方法和他们提出的解决方式中发现的种种不融贯的历史,而不是学说和体系的历史”[3]57。
显然,在欧克肖特看来,政治哲学绝对不仅仅是一些成体系的知识堆积,而是主要指向政治思维的,是探索某种政治传统下政治思维方式的活动,并且它所要处理的政治思维是较为特殊而复杂的,至少包含两种政治思维方式:一种是“普通的思维方法”,它代表着特定时代的一般社会主体占主导地位的政治思维方式;二是哲学家们“提出的解决方式”,是哲学家的政治认识,这是一种主要处于理论状态甚至理想状态的政治认识。这两种政治认识都是政治哲学要处理的对象,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哲学的基本内容就是政治认识论研究。
既然政治认识论是政治哲学的重要内容,政治认识论研究的基本理念和规范一定受制于政治哲学观念,正如在哲学原理领域一样,有什么样的哲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认识论。在我们的惯常思维中,很自然地会把政治哲学界定为哲学属下的一个学科空间,它的工作无非是用哲学的方法研究政治。这样的定位确实可以大致满足一门独立学科所需要的要素,能够使政治哲学很顺利地获得现有学术体制的“确认”,也能够为一批政治哲学从业者提供学术操练的正当学科“户籍”。如果认同这样的定位,政治哲学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在中国的“兴起”,就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出现的“哲学下放潮”一样,即把某个非哲学领域与哲学进行“嫁接”,形成所谓的“边缘学科”、“新兴学科”、“综合学科”。当然,本文并非认定这样的“跨学科”研究毫无知识生产力,而是追问政治哲学的本质与这样的“嫁接”是否同出一辙,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取决于对哲学和政治哲学的理解。
在现有学界关于政治哲学的界定中,由于深受近代以来唯理主义哲学文化影响,大多认为政治哲学不过是运用哲学方式研究政治领域中普遍规律和价值正当性的科学。按照这样的理解,作为哲学分支学科的政治哲学是一项对政治进行抽象思辨的活动,就是通过哲学式的反思,追问政治世界的普遍本质与规律。这被认为是政治哲学研究的主要目标,它既非一般哲学所探讨,亦非具体科学――政治科学所能达到。因此,从学科研究范围或边界视角看,这样的定位能够显示政治哲学作为政治学与哲学交叉所形成的学科定位:一般哲学探究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与规律,它不专门研究政治世界的本质与规律;作为具体科学的政治科学,不可能也没有能力以政治世界的本质与普遍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目标,它的主要任务是用具体科学的方法对政治世界做出事实的陈述和说明;政治哲学追问政治世界的普遍本质和规律,不仅包括政治“是什么”和“应当是什么”的知识,而且包括如何获得这些知识的知识。作为具体科学的政治科学是无法完成政治哲学的探究任务的。就此而言,政治哲学确实能够找到学科合法性基础。
但是,对政治哲学作这样“学科式”的理解将会使这项活动仅仅成为哲学在政治领域的知性扩张,仅仅表达出政治哲学的形上性、理想性维度,即政治哲学为政治世界提供知识上的终极标准和道德上的应然尺度,而遮蔽了对政治进行哲学探究的政治情境和条件。因此,学科意义上的政治哲学似乎还不是政治认识论研究的内在视角,尽管政治认识论被认为是政治哲学的基本内容,但是由于在哲学观念上依然带有传统哲学的形而上色彩和体系化偏好,学科视野下的政治哲学无法进入政治认识的内部联系。
二、在政治中认识政治――政治认识论研究的政治条件分析
政治认识以政治现象为认识对象,正如前文所述,在政治学诞生之际,亚里士多德已区分出政治学知识与数学知识之间的差异。政治认识论研究理应关注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源。政治认识区别于自然认识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政治认识的对象(政治?F象)不同于自然认识的对象(自然现象)。自然现象的呈现尽管也会受到认知者主观条件的影响,但是其稳定性、客观性显然要强于政治现象。政治现象主要通过人及其群体的行为表现出来,正是通过人的行为建构出各种政治现象。美国著名行为主义政治学家达尔就认为行为主义方法论的目的“在于用已经观察到的和可能观察到的人的行为来阐明一切政治现象”。[4]145146而人的行为既表现为一种客观行动,也受制于内心动机、价值观等主观性因素,如果说前者可以通过某些客观性变量得到表达,而后者很难被表述为某种客观变量。由于受制于内在的主观化因素,人的行为的稳定性、客观性与自然现象不可同日而语。对此,即便是作为行为主义政治学家的达尔也曾经这样表述人的行为的不可捉摸性:“行为主义方法论有点类似于尼斯湖之怪:人们可以相当肯定地说它不是什么,但是要说它是什么却很困难。”[4]77,146
如果进一步考察人与人之间行为的相互关联性,这种关联既包括同代人之间的交互影响,也包括代际之间心理、文化价值观的继承和创新,由这些人际、代际之间的关联影响“生产”出来的政治现象的复杂性、不确定性确是自然现象所不备。简言之,由主观多变的人的行为所构建的政治世界必使政治世界复杂多变,由此亦造成政治认识的复杂多变。
其次,政治认识者与其认知对象处于复杂的政治性关联中。从根本上说,没有谁可以远离政治成为中立的旁观者,很多情况下政治认识主体既是政治事务的认识者,又可能是当下政治世界的主体或参与者。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曼海姆在分析人的理性如何理解人的社会行为时说:“政治行为在本质上不同于人类任何其他类型的经验,在对其作理性理解的道路上存在的障碍比其他知识领域内的障碍更难于克服。”[5]111如果我们认同古希腊政治哲人亚里士多德“人天生就是政治的动物”的判断,那么作为政治动物的人要通过自己的认知活动看清自己的政治行为,颇有点拉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的味道。
再次,就政治认识的结果及其生成的政治话语而言,政治认识包括个体政治认识、群体政治认识等多个层次,以及政治意识、政治心理、政治思想、政治学说、政治理论、政治科学、政治哲学等多种结果形态。就不同层次的政治认识而言,由于不同层次的政治主体具有不同的政治利益和立场,在政治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因此他们的政治认识方式和结果必然存在歧义甚至冲突对立。就不同的政治认识结果形态而言,由于存在不同的政治条件,包括不同的政治传播条件和不均衡、不对称的政治表达机会与能力,其所生成的政治认知结果必然参差不齐,有的成为主流认识和主导性政治话语,有的成为边缘性话语,有的甚至完全失语。
最后,伴随着知识社会的来临,通过政治认识过程获得的政治知识对政治世界的影响愈益广阔深入,这进一步说明政治认识与政治世界之间具有互生性关联。福柯在阐释西方“规训权力”形成时就认为,资本累积的技术推动了西方世界经济的起飞,为此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政治起飞,这种政治起飞的实质就是建构新的权力形式,它能适应生产领域的扩张膨胀和复杂化、人口的快速增长与流动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这种新型权力的核心是崭新的管理技术知识的广泛运用,它使权力运作匿名、无形而有效,这种权力形式取代了“传统的、讲究仪式的、昂贵和粗暴的权力形式”,它使现代社会能够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高的权力效应。[6]244248在现代知识生产方式下,通过包括政治学在内的现代社会科学研究获得的关于政治社会的知识,广泛、深入地成为构建现代政治社会的知识基础,正如吉登斯在判定现代社会科学与现代性的关系时所言:“社会学理论以及其他社会科学的概念、理论和发现,不断地‘循环穿梭’于它们所研究的对象之中。这些话语、概念、理论和发现以此反思性地重新建构着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自身也学会了用社会学方式思考。现代性,就其深刻和内在特性而言,本身就具有社会学的性质。”[7]38简言之,政治认识本身就参与了认识对象的构建,认识和被认识者具有共生性关系。
政治认识的上述政治性条件使政治认识被认为很难成为自然认识意义上的客观求知活动,政治认识及政治认识的认识――政治认识论都难以摆脱与政治世界的互生性关联,政治认识论研究很容易被认为形成解释学意义上的“恶循环”,在认识的科学性上很难确立知识论依据和知识探究规范,政治认识(理论)与政治实践之间似乎已无区隔和边界。这是政治认识论研究面临的最有深度而艰难的诘问。我们认为,应该通过阐释政治与哲学的深度关联来回应这样的诘问。
三、政治认识论研究的双重维度解析
柏拉图借助其师苏格拉底之口在《卡尔米德》中提出了一种特别的认识活动――“自我认识”,这是一种把自己作为认知对象的认识,它如同人的眼睛中的瞳孔一样,通过它看见自己。在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看来,这是视觉中最完善的地方。这种认识活动形成一种智慧或学问,是唯一关于它自身的学问。[8]150167尽管苏格拉底及其对话者们对这种关于自身的知识是如何可能的似乎很悲观,但这样的对话讨论却孕育生成了西方关于哲学思维特质的最早讨论。类似的讨论在柏拉图的《理想国》等对话中也有涉及。这样的讨论成果可以用经由苏格拉底阐发而声名千古的德尔斐神谕“认识你自己”来概括,并且这可视作人类哲学理性的灵魂,认识论研究应该是这种灵魂的集中体现。就哲学认识论而言,“认识你自己”是对认识论思维特质的典型概括,其主要内涵包括:对认识的对象、过程、形式、机制、结果等认识活动诸要素具有自觉性,对认识者自身所处的社会政治结构和位置与认识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反思性认知。因此,认识论思维的精髓是对认识活动的认识。
同理,基于哲学理性的反思性特质,政治认识论能够实现对政治认识的对象、形式、内容、结果以及政治认识者在政治世界中所处的位置进行反思性审查,通过这种反思性审查,可以让政治认识活动呈现包括该认识活动本身在内的较为完整而立体的政治世界。显然,这样的一个立体的政治世界实质上是由政治认识及其认识对象共同参与构建的,换言之,作为政治理论的生产者及其理论产品亦应是政治世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政治认识过程既是政治知识的生产过程,亦是通过政治知识的生产来参与建构政治世界的过程,实质上呈现出知识生产与政治实践的双重互动维度。
如何理清政治认识过程中的知识生产和政治实践维度?这个问题必须回到知识生产的前身――哲学及其与政治之间古老的起源性关系中来阐解。关于哲学与政治之间的深度关联始终是哲学和政治哲学领域的基本议题。在该领域极具原创性的德裔美籍政治哲学家施特劳斯通过对政治哲学涵义的阐发所展开的政治与哲学的深度联系研究颇具启发。
在施特劳斯看来,政治哲学由互为修饰的“政治”和“哲学”两个词所构成,互为修饰的词组是“政治的哲学”和“哲学的政治”。前者意为政治对哲学的限制和处理,表述哲学的政治性约束和条件,在认识论层面上意味着我们应以政治视角理解哲学;后者意为政治的知识论、理念论维度,在认识论层面上意味着以哲学的思维方式理解政治。要言之,施特劳斯对政治哲学的阐释开放出两个互为规定性的理解维度:用政治的方式理解和认识哲学,用哲学的方式理解和认识政治。
施特劳斯的政治哲学理念建立在他对政治和哲学的深刻理解之上。施特劳斯这样勘定哲学与政治的本性:“本来,哲学乃是人类对于永恒秩序的追求,并且因此它就是人类灵感和激情的一个纯粹的源泉”[9]3536,“而政治关注的是这一个或那一个特殊社会(一个城邦、一个民族、一个帝国)的存在(being)与好(wellbeing),这种社会存在于既定的时间地点”[10]102。哲学是真理的空间,在本性上追问并追求普遍永恒和卓越智慧,它是纯粹的知性活动,因而必会要求绝对的求知自由,不应受传统习俗和道德意见束缚;政治是意见的空间,在本性上以特殊利益为存在条件,它是具体的、暂时的、特殊的,总是处于开放的不确定性状态;哲学以永恒真理为鹄的,政治听命于意见;哲学总是尝试质疑、批判、超越既有政治秩序,而政治对哲学带来的颠覆性危险始终持有戒备。施特劳斯明确表明:“哲学试图以知识取代意见,意见却是城邦的元素,因而哲学带有颠覆性质,哲学家也必须以这样一种方式写作,他要改善而不是颠覆城邦。换句话说,哲学家的思想功效乃达到某种热狂(mania),但哲学家公共言说的美德则在于温良(sophrosyne)。哲学就本身而论超越政治、宗教和道德,城邦却是而且理应是符合道德和宗教的。”[11]730
施特劳斯还认为,古代哲人能够深刻领会哲学与政治之间的天然冲突和“生死关系”,他通过对苏格拉底之死的考察,认为“哲学的政治或社会地位造成了关键性的难题:在柏拉图时代的民族和城邦中是没有讲说和探究的自由的。因此,苏格拉底就面临着一个抉择,要么选择安全和生命,这样的话就得遵从周围民众虚假的意见和错误的生活方式,要么就是不遵从和死亡。苏格拉底选择了后者”[12]206。在哲学与政治的颉颃中,“哲学和哲学家处身于‘严重的危险之中’。社会不认可哲学,不认可哲学化的正当性。哲学和社会之间没有和谐可言”,因此,哲学和哲学家为了能够存在,必须在政治面前有针对性地改变自己的存在方式,“为了保护哲学,显白的教诲是需要的。它是一层铠甲,哲学必须身着这样的铠甲方可出场。这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它是一种形式,哲学正是借助这种形式才可在政治群体中显身的。它是‘政治的’哲学”。[12]207
施特劳斯认为面对政治带来的迫害,哲学和哲学家改变了话语方式:“因此,迫害促成了一种特殊的写作技巧,因而也促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学类型,在其中,所有关于重要事情的真理都是特别地以隐微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这种文学不是面向所有的读者,而只是针对那些聪明的、值得信赖的读者的。它有着私人沟通的所有优势,同时避免了私人交流最大的缺陷――作者得面对死刑。„„成就了这种文学形式的那个事实可以归结于这样的原理:不思者无心,而思者则有其心。因此,只希望对思者说话的作者只需要把他的书写得只有有心者方能明觉其义,就可以了。”[12]214之所以要将哲学的真意以隐微的方式表达,根本目的就是“让真理慢慢地取代现行意见,或者说是接近真理”。[12]206这是哲学改变、启蒙、引领政治的必要方式,是政治认识参与政治世界的重要策略。
尽管对施特劳斯关于哲学的两种言说方式的考据存有不同看法,但是他关于政治与哲学之间深度矛盾关联的研究对我们揭示、理解政治认识的内部矛盾具有极大的启示性。显然,与前文关于政治哲学的“学科式”见解相比,施特劳斯的政治哲学理解至少要多出一层意思――“政治的哲学”。这是施特劳斯对哲学所做的“政治生存论”分析,他使我们领悟到政治认识的政治维度,即政治认识不仅仅是对政治知识的探究,它深刻地受制于政治认识的对象,无论是政治认识的形式、过程还是结果,都有政治认识对象的政治烙印,政治世界刻画着政治认识。一方面,政治生活世界源源不断地为政治认识提供认识对象;另一方面,政治认识深深地嵌入、反哺、改变着政治世界。
对政治哲学的施特劳斯式理解确证政治认识论研究中的双重维度及其紧张关系,这种紧张关系的实质就是哲学与政治之间的张力:哲学体现了政治认识的知识性、普遍性和理想性,政治体现了政治认识的实践性、特殊性和现实性。政治认识的双重维度及其张力正是其内部矛盾,两者的对立统一是推动政治学知识发展的动力,生成政治认识的规律。
参考文献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 张桂林.西方政治哲学――从古希腊到当代(序言)[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3] [英]?~克尔?欧克肖特.政治中的理性主义[M].张汝伦,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4] [美]达尔.政治科学中的行为主义方法论[M]//[美]詹姆斯?吉尔德,文森特?瑟斯比.现代政治思想:关于领域、价值和趋向的问题.杨淮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5] [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黎鸣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6] [法]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7] [英]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8] [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一卷[M].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9] [美]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M].彭刚,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10] [美]施特劳斯.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与政治哲学[M]//贺照田.学术思想评论: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第六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11] [美]施特劳斯,克莱恩.剖白――施特劳斯与克莱恩的谈话[M]//刘小枫.施特劳斯与古典政治哲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12] [美]施特劳斯.写作与迫害的技艺[M]//贺照田.学术思想评论: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第六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第二篇:政治哲学导论
政治哲学导论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讲师Steven B.Smith在一开始就营造了一种非常理性为上的气氛。他未否认诸多哲人,比如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苏格拉底等对于政治哲学的贡献,但同时也承认了不广为人知的哲学家们对政治哲学的贡献。我们时常受到威名的恐吓,忘记了自己思考的权利。政治哲学目的不仅仅是哲思,而且为现世提供了建言。没有一位政治哲学家可以脱离人,没有一位伟大的政治哲学家可以是隐遁时世的隐者。当我听到这一句的时候,我第一感觉果然是中国的老庄。其实无论如何,不管怎样强化老庄的现世养生意义也不能否认老庄的政治哲学啊。可能这是西方的实用主义差别吧。不过也有让我恍然大悟的一面,Steven提出的好公民和好人的区别。之前到现在,偶尔搞不明白为什么某些情况之下某些人的某些行为并不会给他造成影响,然而这种行为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合理道德。其实这是好公民和好人的区别吗。然而之前所受所有教育都弱化了其中差别,有时候让你觉得好公民是一个好人的前提,忽视了人作为individual的生物。好公民只需要爱国,遵纪守法就足够了;但是好人,要成为好人得难很多。
我所以为最好的政体是真正能淡化这种差别的,是让人觉得,好人是好公民的前提,即是能最大化“人”的善性的政体。但是其中问题,人是否可以把自己的道义凌驾于法律之上?将自己私下的道德圣洁置顶?政体大概是用纯粹理性的东西去管理感性的东西吧。
个人看法,从古迄今,所有争端大多分于寡头与民主之间。从苏格拉底到亚里士多德。我们曾经惊讶于雅典社会的民主,同时把苏格拉底之死当做雅典民主的污点。但是同时我们又习惯性批判独裁专制,总之我们难以分辨寡头与民主,实际上多数与少数,什么时候是对的什么时候是错误的。我们挣扎于将权力分散给广大民众,还是集权于某些人手,历史荡涤出的经验是应当多少分给民众一些权力,由他们选择一些权力。这就是目前的所谓最优政体,稍微缓解了大部分人对于权力的渴望和参与政事的热情,以期于达到一种现阶段稳定的策略。因为对一个国家来说,最优先是永远应当是保证国家安定。
但是这样究竟是平等还是纯粹忽悠,空子很大,足够让很多人事游龙戏水,弹性太强,而且是否能达到每个人内心的标准其实很值得商榷。纵使讲师在视频中说到的启蒙运动。其实激烈的运动主张我以为真正的内容只能看其中六七,其余三四是为了强调这个活动的热烈性和反抗性而刻意强调的。总的来说,我觉得政治哲学并不一定要看做是一种政治方面的东西,首先他是一门哲学分支,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类规律的问题。因为政治是管理人的科学。而所有的管理都是为了保证整体在一个相对稳定下的内部环境,这样才能循序渐进逐渐前进。从很多其他看似毫不相干的事务上都可以看到这一道理。一切可能是顺应于统一。
古希腊历史简介
文明的共性是渐渐趋于稳定和统一。古希腊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享誉已久,虽然现不复存,但是比起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古希腊最显著的特点应当是他的自由。自由不仅仅是政治自由,也有思想自由。
在古希腊时期,共和国(republic)概念在西方之外不得知,古希腊的城邦文化和高度自由的思想,给他们的民主政治带来得天独厚的条件。首先古希腊的人们很少关注往生问题,摆脱神学的做法在以宗教信仰为主流的西方算是一枝独秀。希腊人理性自由,思辨自然,崇尚科学,这不免让他成为现代自然科学和哲学起源 正是由于希腊人们侧重于看待事物的不同性,进行比较,进行推理,认为应当自然地人性的神圣的都应公布于世。他们从骨子里就排斥君主政体,崇尚法律和正义。
古希腊特尔斐的阿波罗神庙,镌刻了的两句话:认识你自己,适可而止。和亚里士多德名言“人类由于法律成为最有美德的生物,但是没了法律就是最不讲道理最丑陋的野兽”都可以为希腊人之理性崇拜和前瞻性佐证。
提到政治,很难得不能提宗教,众所周知,基督来自犹太。而希腊则继承了基督教遗产。基督教是一个反抗的教派,在历史上,世界版图上曾经几起几落,最后到现在变成三大宗教之一。希腊争辩哲学很能体现这一特征,理性为上,不为枷锁所迫,勿怪希腊会成立世界第一所大学,其风范也深深影响后代大学学术氛围。欧洲独特地理条件,很难使某一王度建立广袤王国,这成为自由思想各地发展和制度自由民主的必要前提。
皮克:神对人类说,我的所创,既非天堂,我只选择自由与荣耀,就像你是自己的支配者,可以自由追求你所想要的。准许您的子民可以拥有一切渴望的事物,成为他们想要成为的人。理性对自由意志产生潜移默化影响。
命运就是女人,必须控制并将他打倒在地。
但是在现代社会,不得不说宗教影响力在现在减弱了,道德准则的基础被破坏了。我们不由担忧起这样的事情:如果宗教和理性都被摒弃,社会就会只剩下欲望和物质,弱肉强食的野兽世界,这对于弱者来说毫无保护,对人权以及批判思想毫无保障。希腊的诡辩运动。
考虑过西方文明对于现世思想的正面影响,然而还有黑暗的一面,那就是把自由理性和自由个人至于文明中心就会有混乱不安定,因为自由本身就是不安定的代名词。如果感到自由,那就是不自由。
自由允许人和社会隔绝人与人疏远,对于社会和个人代价都是极大的。虽然西方文明作为现代文明的模板,但是也反映出问题,比如自由的现存挑战和理性的卓越地位就受到了挑战。如果这是一个人类历史上的问题,那么也需集思广益。为了解决现世问题,不吝于从历史之中找寻答案,不吝于诉求于其他文明,不吝于舍身取义。
旧约导论
我不是一个有宗教信仰的人,虽然我无意怀疑信仰者们对于各自神的存在的信仰,我愿意承认他们的存在,不过本质上,也许我更在乎的是那些神的出现所代表的意义。
从最古老的纪年开始,人们开始交流,一旦交流自然有战争,然后胜利者的神取代了被征服者的神,文化开始吞并,融合,比较强大的那部分人的信仰就变成了神。宗教渐渐产生。圣经展现的是对世界对人全新的认识。
原先我对西方神学宗教之类认识最主要只是圣经和希腊神话之类。
毋庸置疑,圣经比起其他古老故事中的多神论,更坚持一神论。基督教来源于犹太教。从讲师的口中,确实颠覆了不少对圣经的错误认知。不过也因为我从始至终都没有去读过圣经吧,如她所说,我习惯于从他人口中听说圣经,而不是圣经本身。讲师口中的圣经不只是一本书,而是一座图书馆,没有统一的叙事方式,甚至文体,也不是一个作者所写,而是很多书籍文献的全集,布满了不同的写作风格和体裁。圣经中大部分是对道德伦理纯粹性的追求。但是非常具有人性。比如约伯记,虽然在一系列纠结过后得到人类苦乐参半的结论,但尽管如此也不能忘恩负义,还是要好好做人。犹太民族把一切记录在圣经中,但没有调和其中一些矛盾,我们也不该去调和这些矛盾。
然后,圣经也不是寓言故事,是一种实在文学,并不是讲圣人典范故事。圣经不适合给儿童看,天真的乐观主义也不行。因为圣经承认生活的矛盾与痛苦,并非激情快乐,它有着各种成人的主题,有狡诈、行骗、贩卖、背叛甚至更道德沦丧之事。它适合坚强的人去读,但是不能被当做一本书去读,不可以读得太快,因为那样使我们跟不上它内在包含的深层思涵的脚步。
然后最大的一个令我惊讶的地方是,圣经并不是一本神学之作,也不算宗教指南。宗教并不只是一个教条。圣经最先是被口耳相传,事后才被记录在案,其实本身更追求的是对道德问题的探讨,对政治哲学历史文化的追寻。他的现实意义使人们在日常中经常引用,无论心不信仰,都不碍于对于它的评判意义的尊敬。一切让我对圣经有很强烈的阅读意愿,虽然很久之前就有这种想法。我只知道的是圣经旧约中有许多人物,也有许多许多故事,讲师也分课时细读了其中一部分篇章。但说句实在话,对现在的我来说,阅历和心智都还不够成熟自信,也不敢说明辨是非的能力如何卓越,只觉得有时候实在细思恐极。因为确实一些部分我本身看了并未有触感,也还不能很明白其中的意思,哪怕讲师已经略作分析了。圣经果然不可以只做一本书,一本小说书,或者故事来看,其实其中每个设定都发人省醒吧。
就比如古时候的嫡长子继承制吧,但雅各布和继承了雅各布的约瑟夫,其实都不是长子,圣经充满反抗性和斗争性。再说约瑟夫被他的兄弟嫉妒,嫉妒到不顾手足,贩卖去埃及,这些都是道德沦丧,可以为耻的事。如此露骨的写法其实在古代算是比较少见的吧。如果是中国,也会用更加晦涩内敛的方式去叙述。
圣经所传达的一种信念就是,上帝的旨意,上帝的计划是一定的,但是不会告诉你什么时候实现,什么时候成果;也就是神谕吧。其实我个人觉得有点牵强„„比如上帝许诺这块土地属于你们希伯来人,但是却要等到数辈之后,通过子孙后代奋斗得到。其实既不能说上帝忽悠了,不过也不能说全是上帝的安排吧。
我觉得坚信什么都是“上帝的安排”,这样子还挺可怕的。
新约及其历史背景
在第一讲中,讲师问了很多问题。(我觉得这个讲师是到现在看的最喜欢问问题的了。一直都在问问题啊。)考了很多新约方面的知识,和学生可能对新约产生的一些误解做了确认和解答。那些问题的答案„„我果然基本都不知道。„„比如圣灵感孕说,我也以为和刘邦的妈妈被龙缠了然后生下刘邦差不多,本来略有感触中西方都有共同之处,然而原来是说玛利亚没有原罪啊„„
讲师问道什么是圣典。其实任何文本本身都不是圣典,它们本意是拉丁语中的“手稿”,只是对于那些特定的信徒来说,才变成了圣典,可以奉之圭臬。我很喜欢这句话,感觉非常自由,没有很严苛或者压抑的感觉,好像就算举手,说错了也没关系。信仰完全自由。不会强力灌输你什么是什么,而是告诉你,什么在什么时候是什么。但是这种自由,在自己课堂上真的有点难感觉到啊。
讲师吐了个槽吧,说到希腊小说的典型设定,就是一对男女,见面相爱,然后结局是会在一起或者不在一起,总之一方会被抓,或男或女,然后另一方就会追她/他,然后每次快要结合的时候又被分开,或是诸神干涉,或是贩卖**,彼此在地中海追逐,之类之类。我不得不想到,这是现代对于过去那种风靡一度的说法的话。
那么不久之后,肯定也会有人这么描述现在流行的小说,大概是一对男女,地位略有悬殊,然后女的抵死不从,男的霸道冷冽,互相伤害,最终在一起或者不在一起。而这类叫总裁小说,也反映了当代社会的贫富差距。和上一部旧约类似的是,这个讲师也不以宗教意义为主,他也更愿意以学术的形式讨论新约。这样一想,不论新约还是旧约,其实哲学意义更明显于它的宗教意义。
新约27卷书,所有篇章并不是作者起的,与旧约不同,新约大部分是书信形式,仿佛是写给一群人讨论哲学问题:希伯来书非犹太基督徒,这些书信需要大声朗读;彼得前书就像是传单,需要四处传阅;启示录(天启)则是写给基督教会„„ 被你们认为是历史文献的东西并不一定是历史文献。从中另外觉得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就是圣经作为一本古代文献,对于整个西方世界的深刻影响。记不清在哪听过,如果想要了解西方人的思维,必须看圣经。只有通过对旧约和新约的大概了解,才能理解很多西方人的思维和价值观,但是这在中国应该是并不存在的吧。我不记得有这样一部书是需要看的,而又能重塑三观。但是我也不觉得这样是对的,那就是中国古代没有比不上圣经的书籍。
这是不可能的,无论如何我都不信,但是却没有能重视起来,我鲜少看到有开易经课程的。而日常生活中,四书五经都很少被引用。好像现在社会越来越和古代精华脱节了。能记得的都是那些口耳相传的烂熟名言。
比起圣经的传承,这方面真的是差太远了。
欧洲文明
欧洲文明的变迁比起东方因为战争而剧变要缓和得多,虽然其中也有流血事件和数不清的明争暗斗,但是总体要和缓得多,也漫长得多,深远得多。欧洲是世界版图上国家最密集的地方,但是也一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如今也处于无法小觑的地位。无论是对于事物的前瞻性还是对于市场的敏锐性,还有自诩贵族之类的骄傲,欧洲总是非常独树一帜。
不得不说现代社会的起源或者哲学起源或者金融体系,贸易体系,科学体系云云,都是起源于欧洲,欧洲文明有点像是现代文明的代称词了。整片欧亚大陆都被山脉和沙漠阻隔,欧洲西方列国生活看似各自为政,但是由于地理原因等等,其实互相影响,从古到今也不乏互相入侵等等历史渊源。西方最头痛的问题应该是宗教问题吧,路德新教,东正教,天主教,犹太教等等各个战争纠缠不断。从前欧洲并没有真正的和平或者统一过。
不过正如中国文化活跃的典例,百家争鸣就是活跃于战乱频繁的春秋战国时期,欧洲混乱的政局也导致了欧洲活跃的思想,近现代启蒙思想都是来自于欧洲的贡献,欧洲先知们通过新的思想体系尊重人权开启民智。
还有欧洲的贸易往来,因为国小,所以与外交流就成了必须,欧洲人重视商业贸易,海上往来,而文明的起源应当是海洋文明。欧洲人可以接连建立了现代第一所银行,第一个海外公司,现代经济雏形。
欧洲对于贸易的需求导致他们对于技术科学的尊重,所以这更让思想自由有了一个较为平坦的平台。虽然还是很受宗教的压迫排挤,但是现代科技和对于每个人的尊重,让逐渐获得科技力量的个人更承认了个人的力量。欧洲文明的发展是破茧一般的整体发展,从地中海罗马时期到中世纪黑暗再到近代航海时代和一体化欧洲,依靠阶段性的跨时代技术和制度飞跃,欧洲文明才不断取得进步,领导世界跨入现代文明。
总的说来欧洲文明是挺能让人醉心,但是也没有国人想象力那么自由吧。比如也有遇过一度的彼得大帝,貌似是听信于民,听从别人的话,但实际上他也只听自己想听的,不听自己不想听的,要是他不想听你还叽里咕噜,彼得大帝就直接一刀砍死好了。但这样的情况在中国还算少见的吧,毕竟我们所以为的封建时代,要砍个把读书人还是要商榷再商榷的。比如朱棣把建文帝弄下台之后还是三请四邀,很看重方孝孺的立场啊,不过后者还是宁死不屈而已了。
我承认欧洲文明的伟大变迁和带领时代的先驱地位,但逐渐的他们自身也有认知到现在这个体系的不足之处。如刚开始政治哲学导论的Steven讲师说的,并没有最好的政体,只有目前最优政体,实际上是互相借鉴的关系,并不存在需要自轻自鄙。
只是欧洲从古至今都有鱼死网破的那种斗争精神真的很厉害,是我们现在所缺少的。新帝国主义:1880~1870 欧洲为什么统治非洲 《欧洲现代史》第二版 《波斯人手札》
《萌芽》埃米尔·左拉 《平凡的人们》
英国近代史纲要
从前在历史书上或者是其他被引用的书摘上看到的英国都是一种文明的象征,哪怕是克伦威尔的专政,也让我觉得比之君主专制要开明得多。但是这一段视频还是蛮让人大开眼界的。
英格兰的主岛——不列颠岛上很早便有人类活动,岛上的居民在五千年前就创造了以英格兰南部的巨石圈为代表的灿烂文化。
因为开宗明义得从14世纪开始讲起,我对于那段英国历史是很陌生很陌生的。所以看到那些英国人的封闭和封建,对我还有点小震撼。
虽然中国也有女戒之类的书刊,要求三从四德,但是英国那种同等工作量也会不被承认,那也是更刻苦的情况了。说不清哪一边更不公平一点。
在《布道书》中就带有明确歧视女性,甚至将女性和男性完全分开不当做同一物种一样的说辞。
明显歧视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尊严。其实比起中国女性那么迅猛的解放,英国女性也更有长久的斗争。长达一百多年的斗争,最后是以一名妇女惨死马蹄之下所有妇女才获得了选举权。对于历史,有故事,有色彩,有事件,可以供你叙述,但是还需要提出解释,有些人偏重于分析,而不太喜欢讲述故事,而另一些人只喜欢讲故事,不喜欢加分析。没有一个历史学家不带观点,每个人会按照自己的观点来解读历史事件。
16世纪早期,教会显然是当时国内最大的结构,它是一个国际机构的英格兰分支,这个国际机构也就是统西欧的天主教教会。
都德王朝的政治体系,它高度集中,但同时参政议政也越来越多,特定问题上,国王具有至高无上的特权。不能凌驾与法律中臣民的神圣自由,留意更广泛政治群体的意见和群体,关注地方层面的治理者,他们是皇家政府和实际治理间的代理人。
爱尔兰与苏格兰的纠纷。苏格兰人民这是宗教和独立的问题,具有相同君主,并不代表就是一个王国。爱尔兰人认为这是宗教和土地问题。
美国内战与重建
David Blight讲授的《美国内战与重建》,著作:A salve no more:two men who escaped to freedom; Race and Reunion: The Civil War in American Memory; Beyond the Battefield: Race, Memory,and the American Civil War;A people and a nation
马丁路德金:“百年之前,一个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宣言,我们今天就伫立在这位伟人雕像的脚下,这个重要的法令成为一座高大的灯塔,点燃了千百万已经在不公正火焰里煎熬枯萎的奴隶们的希望。这是令人兴奋的破晓的曙光,结束了他们遭束缚的长夜。„„” 美国内战的原因其实就我听到的到现在也有不少原因了,总体归结为一句话是南北矛盾,细说是为统一而战,或者是正义得为了解放黑奴,也有说是更大的金融阴谋。如果就制度而言这两种制度其实互相很冲突,虽然貌似都是民主。北方为发展资本主义的自由州,南方为发展奴隶种植业的畜牧洲。由于这是美国宪法保留的,而北方发展资本主义需要扩张,想要利用土地充当原料供应产地,而南方想要利用这些土地发展农业。关税问题、市场问题还有西北土地问题成为了双方争论的焦点问题。战争分为两个阶段,最初北方北方轻敌导致了一系列混乱,更何况南方还有一系列西方列强的支持。然后林肯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使战争有了一个转折点,极大地调动了积极性,也使南方黑奴开始了一次大乱斗一样的反扑。接着到了北方反攻阶段,也是南北战争的转折点,葛底斯堡战役。
这让我有点想到中国内战,其实也是有点近似的,当时蒋介石方也是受到美国支持,同时也是制度矛盾不能和解。而且结局也是另一方胜利。
反例的话历史上肯定也有,不过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内部环境其实是更重要的。
战后重建的美国,主要分为重建联邦和改造南方。其中又有了矛盾,给北方的选择有两个,一是南方奴隶制妥协,二是彻底打倒奴隶制。
国会和总统的一系列斗争中,国会的重建法案被强硬实施,采取激进的措施应对当下情况,其方案远比林肯和约翰逊的方案严格得多,但是收到了成效,实现了南方的改造。但是实际上在斗争过程中共和党内部的分裂主张与南方民主党人的妥协和主张政治经济上的严格打压。
南方战败后,南部11州的白人也不再坚持享有努力权力,但是解放后的黑人该有什么样的政治地位。
就算是以解放黑奴为由的林肯,也不肯给所有的黑人和白人完全平等。林肯只给一部分有文化的黑人和参军的黑人政治权利。虽然最后共和党获得了胜利。我们可以从这里看出政治的自私性,作为林肯他更需要维护自己政体的相应措施。哪怕这个形式与他之前号称的并不完全符合。
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就判断一个人,政治如此复杂,政治家自然也是十分复杂的。林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在他著名的演讲时那种激情和正义感,我觉得完全是无法用属于个人的形容词去形容的。其实他的立场在那时候完全是凌驾于个人之上的。
第三篇:韩非子政治哲学研究
韩非子政治哲学研究
韩非子极为重视唯物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提出了君主专制思想和富国强兵的霸道思想,作为精通刑名之术的韩非子的政治哲学更值得我们探讨。
法家思想是建立在先秦后期并且迅速适应现实社会的政治化学说。韩非子作为法家代表人物,以唯物主义为根本,构建了以”法”“术”为特色的政治哲学。韩非子继商鞅变法,慎到论势,申不害论术之后,对各家思想组合重整,修正了申不害论术而不讲法,商君讲法不论术,慎到只说势而略法的不足。
“法”“术”“势”三者是韩非子政治哲学的主要根本,”
法”“术”“势”三者构建的思想体系是君主绝对统治的思想体系,体现君权的至高无上。
“法”是官府公布的成文法,以刑名结合时政社会的国家律令,是官员行事之依据。君主御下则是”术”,”势”则是君主所体现的至高无上威严。在韩非子看来三者相互依存,不可偏弃。商君的重”法”不重”术”,在韩非子看来,”法”固然重要,秦国富国强兵,但是仅仅是大臣”势”的增加,秦国因此不能一国统一。申不害的论”术”,不重”法”,韩国君主昭候驾驭臣
下,但君民关系却因利益各自辩护,亦不能天下一统。韩非子认为”法”“术”“势”相随,三者不可缺一。
韩非子亦重”势”,”凡人君之所以为君者,势也。故人君失势,则臣制之矣”。”势”为君主御下之道重要构成,君主在其位,才能号令臣民。暴君当政,并不是才能,而是对应的地位才可号令天下。君主只有有”势”,才可运用”法”“术”。“法”“术”“势”三者,君主之道。”势”作为法家概念之一,并不是韩非子的杰作,前期思想家管子和慎子都强调过”势”的重要性。韩非子对于前人势的概念是全盘继承的,但是又赋予了特定时期的内涵。
当时,能言善辩的大思想家分别提出了各自的主张,韩非子对于各家持否定态度。他认为儒家等等那套救国救民的说教,只不过是望梅止渴。韩非子的概念里,社会是在进步的,并不能迂腐的坚持过去的礼义仁智。儒家思想是以先王之政治理现今社会,但是韩非子看来,世异则事异,从历史的角度上来讲,只能对于前人的经验采取参照借鉴而已,例如《显学》中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据之者,诬也。韩非子看来,礼义仁智的想法统治现今社会是不对的。只能采取中央集权的制度,而势则是最有力的武器。韩非子的势就是君主掌控全国范围内所有领域的至高权力,比如说,政
治,经济,军事等。君主只有乾纲独断,才能因势,任势得以发展。
因势就是君王权力集中,君主不同臣子共享势,造成”失其势重于臣”。君主为保持自己的势,就必须减弱臣子的势。韩非子从各个方面对势进行了解释,从君王替代,纣之亡,三家分晋等等,议古论今。又从臣子应该遵守的道来说明,尽力守法,专心于事主。韩非子旨在建立君主至高无上的集权制度,使臣民恪守其道。势作为韩非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术”都是”势”的延伸和发展。
“法”是韩非子理论的重要部分,换句话讲,”法”就是”势”的外部准则,作为”势”的重要组成部分。”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韩非子的意思是指法是势的外部准则,是必须遵守的。用法的方式来确立势的首要地位,势作为君主主权,必须从法律上来建构主体地位,把君臣关系从法律的角度上予以确立下来,而后明确社会秩序,人与人之间的责任义务关系。以法作为国家治理的工具,必须”法莫如一而固”
作为”法”来讲,韩非子思想里,并没有人人平等的概念,但是仍有他的先进之处,比如说,从立法基础上防止贵族阶层特权化,”明主治吏不治民”治理人民,首先要把官吏治理好,官吏治理,要用法来确定官吏治理制度,就要”尽之以法”。君主以法来治理天下,以势来确立君主地位。以法治理贵族
阶层,可确保君主地位。韩非子概念里的法不阿贵,意在指出集权制度的法治下,最大限度的撤销特权阶层的律法特权。在韩非子之前有人曾经提出过。例如”刑无等级”“刑罚不颇”等等,到韩非子之时,将这些观点分而理之。追溯至司马迁曾说过,”法家不避亲疏”等,以此说明韩非子法不阿贵的思想。
法的思想特点还有”赏信罚必”,以及”重刑”等。要用”法”来供给”势”,必须的一点是根据社会发展,人的感情来立”法”的制度。”赏信罚必”来确定人的权利义务,君主若是利用好赏罚工具,民众便可以依赏罚制度来规矩行事,”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说明如果要想确立以势为主的法治,必须要赏信罚必,其次,要用刑罚来治理天下,是为乱世重典。作为韩非子法治思想的中心,重刑法即对前期各种思想的继承,并有所发展。乱之开端,必须重刑法,用刑法来震慑民众,尤其采用的是轻罪重罚,可以以法的形式来镇压人民的反抗,用重刑使之从于君主之政权,国家之平衡。韩非子从性恶论出发,认为民众是好乱之众,无所谓仁慈和关怀,只有用邢典才可以治乱,并且以此显示君主利民的想法,在今天看来,这属于典型的愚民政策。
君主用势来治理天下,只用法的方式还是不行的,必须运用权术来治理国家,治理臣民。一人治理万民,用术辅助
君主自己治理天下,即可稳于泰山。术就是驭人的问题,韩非子为君主提出主张的基础是功利主义,他认为天下熙攘,皆为利来。所有社会交往,都是以利益为主的,君臣关系亦如是。君主选择臣下的思想就是”君臣之交,计也”也可以用买卖关系来讲这个问题,君主买官职,臣子买智力。韩非子用功利主义思想来表达这个问题时,用”术”的内容来说,就是形名参同,君主手下的臣子,不要看其长相好赖,服饰的华丽与否和外交辞令如何。首重”形”“名”,臣子的言语陈词,君子以此为依据用其言辞来衡量,用其语言来责罚或立功。法律有时候是没有明文规定,臣子要用其行为来随时治理解决问题,这是君主看待臣子,衡量臣子的重要标准。韩非子的意思是为了用”术”的方式来奖励惩罚华而不实的臣子,侥幸立功的臣下。无功受禄之臣子,有言语无行为之臣子,当重罚。韩非子的概念,要用”术”来提高臣子的积极性来为君主服务,另一方面也要控制奸臣,过分宠爱臣子,是不可以的。为使君主”势”稳如泰山,官员队伍就不能乱,不能营私朋党,要保持队伍的纯洁性,否则朋党之”势”便会影响到君主之”势”。臣子的势力一旦强横,便会影响到君主,发生犯上作乱,便是臣子朋党且君主过分恩宠。韩非子据此提出了无情杀人,杀掉所有阻碍王法之人,朋党之臣。
结论:韩非子的法家思想,是以君主”势”为中心,并结合法及术的完整理论体系。君主独裁王者,诸侯国范围内实行中央君主集权制度。但是对于农民则是重刑法,愚民政策,放弃思想文明建设,只要求百姓对于法,对于君主,无条件服从,全国应”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尽管韩非子对于农民的方式方法不具有先进性,但是仍然是一个伟大思想家,政治家。法家思想,为当时战国时期,从四分五裂到天下一统的历史趋势。也为秦始皇一统天下,建立中央集权制君主国家,提供了理论基础。他的思想影响了近三千年的中国封建政治制度。
第四篇:高二政治哲学整理
1、自然界是物质的,它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就要求我们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2、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具有物质性。这要求我们改造社会, 必须要立足国情,从我国的客观实际出发,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改造社会,变革社会关系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3、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脱离物质的运动也是不存在的。③离开物质谈运动,犯了唯心主义错误。离开运动谈物质,犯了形而上学错误。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会犯形而上学的错误,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5、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6、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这要求我们必须把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7、物意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订正)这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这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②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把人们引上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这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8、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的世界观依据: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②事物运动的普遍性与规律性要求我们实事求是。
方法论依据:①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②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③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④.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9.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尊重客观规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充分利用好社会历史条件。
10、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有决定作用。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尤其是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11.真理具有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第五篇:高二政治哲学主观题
1.材料一 继2003年深圳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后,2012年,深圳又提出深入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建设文化强市。深圳打造文化强市的措施主要有:培育城市人文精神,争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先进市”;提供优质文化产品、保障市民文化权利,争当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示范区”;发挥自身优势、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当好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头羊”;扎根特区创新实践、服务基层群众,打造文化精品力作的“高产田”;增强文化传播能力、充分展示城市形象,打造—流现代传媒的“新高地”.深圳文化强市战略初见成效,今天的深圳,文化事业空前繁荣,文化产业成就辉煌。
(1)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知识,分析深圳市发展文化强市战略取得成功的道理。(8分 ①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圳着力培育城市人文精神,建设了城市核心价值体系。(1分)
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深圳加大投入力度,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了人民基本文化权益。(2分)
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深圳市当好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头羊”,能够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提升深圳文化软实力。(1分)
④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不断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深圳扎根特区创新实践、服务基层群众等,充分体现了立足实践不断创新,满足群众文化需求。(2分)
⑤要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增强文化影响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深圳打造一流现代传媒的“新高地”有利于提升深圳文化的影响力。(2分)
材料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于20ll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中根据我国现实国情对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做出新部署,并提出“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强调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以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着力点,以重点工程为抓手,以文化设施为载体,以文化服务为核心,加大建设力度,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蓬勃发展。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就我国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提几点建议。(6分)
①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把握好文化的前进方向,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发展;(1分)②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1分)
③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1分)
④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不断增加公共文化投入,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1分)
⑤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文化工作者的创作积极性。(1分)⑥精神文明建设重在实践,要大力培育文明风尚,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1分)
2.材料:由于渔民的过度捕捞,加上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严重破坏了海洋原有的生态系统,导致近海无鱼。有人认为造成近海资源枯揭的一个极其重要原因是思想道德的缺失。
针对材料中观点,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青年学生应该做些什么。(12分)
①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这样有助于青年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作出理性的行为选择,为海洋的可持续发展尽自己的责任。
②自觉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青年学生平时要注重提高思想道德认识。重视思想道德情操,陶冶思想道德情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③在加强自身修养的过程中,青年学生保护海洋环境要脚踏实地,不空谈,重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3.瘦弱的她,冲入滚滚车流救下受伤女子。2012年3月1日,山东烟台女孩刁娜出现在济南泉城广场学雷锋活动上,虽然还只能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走路,但她的倩影却让所有看到的人忍不住赞美一句“中国最美女孩”。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大学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家华曾表示,人需要“义利观”,义在利之上。而且社会观点会更加丰富、多元,不过有一点不会改变,那就是一个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除了经济价值,还有道德价值和社会价值。”
请你谈谈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今天,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原因和措施?(14分)原因:①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能够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对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先进文化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
③社会主义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养。
措施:①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4分)
②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4分)
4.材料二:山东省全面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把2013年作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攻坚”,拨款新建美术馆等三馆,供免费使用;作为群众性文化活动的“丰收年”,举办“开心广场、百姓舞台”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作为文艺创作生产的“提升年”,发挥其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作用,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同时,还围绕“山东精神”,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
材料三:山东省为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分析和把握山东文化的优势和劣势,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全省文化场馆建设;划拨群众性文化活动专项资金打造一批具有山东特色、齐鲁风格的文化品牌;在发展自身特色的同时,广泛吸收借鉴兄弟省份、世界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成果。
运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二、三中文化强省建设做法的依据。8分
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③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拨款建三馆供免费使用。大力开展群众性活动,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
④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道德领域的专项治理。
辨析题: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