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沙石峪纪念馆讲解词
沙石峪纪念馆讲解词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好!欢迎各位到沙石峪纪念馆参观指导。今天由我把沙石峪纪念馆整体情况向大家介绍一下。
上世纪60年代初,沙石峪人民面对‚土如珍珠水如油,满山遍野大石头‛的恶劣农业生产条件,在村党支部书记张贵顺的带领下,发扬愚公移山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的人间奇迹,成为中国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周总理曾两次来沙石峪视察,称赞沙石峪人是当代的‚活愚公‛。为认真贯彻中央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艰苦奋斗和廉政教育,遵化市委、市政府在唐山市纪委的指导下,谋划建设了沙石峪纪念馆,作为廉政教育基地,传承当代愚公精神,引导教育党员干部团结拚搏,开拓创新,为建设风清气正的科学发展示范市做出应有贡献。
沙石峪纪念馆是在原沙石峪村史馆的基础上改造扩建的,由遵化市纪委、监察局牵头组织实施,清华美院雕塑系艺术研究所所长王洪亮主持设计,唐山中实建筑有限公司负责承建。纪念馆的规划设计和工程建设坚持勤俭节约的精神和尊重历史、资政育人的原则,在广泛搜集资料、精心谋划和研究论证的基础上,于2009年3月15日开工建设,9月初竣工,投资百万元,建筑面积894平方米,展览面积1962平方米。纪念馆外部造型从正面看构成一个‚山‛字,象征沙石峪人民开山填涧,从背面俯看构成一个‚土‛字,象征沙石峪人民取土造田。纪念馆运用声、光、电等技术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现沙石峪人民艰苦创业的历程和发展成果。
好,各位领导请随我进入主题序厅。
主题序厅:北墙为周总理、张贵顺等人物浮雕,这位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他曾于1966年4月和1967年2月两次来沙石峪视察,充分肯定了沙石峪人民的当代愚公精神,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沙石峪的关怀。这位站在总理左边的是沙石峪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张贵顺,他带领沙石峪人民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开山造田,兴修水利,改变了贫穷面貌。曾参加过党的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代表大会,1979年12月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99年去世。这位站在张贵顺左边的是闫福忠,他是当时的村委委员,这位站在闫福忠左边的是赵凤兰,她是当时的妇女主任,这位站在总理右边的是闫宝玉,他是当时的大队长。他们都是当代愚公的代表人物,为沙石峪做出了重大贡献。浮雕基座镶嵌‚艰苦奋斗 继往开来‛八个大字,点明纪念馆的主题。浮雕西侧为前言,说明建设纪念馆的目的意义。浮雕东侧为《当代愚公换新天》曲谱及歌词,歌颂沙石峪人民战天斗地的当代愚公精神。东墙为沙石峪新貌,南墙为原新华社记者东生所写长篇通讯《看愚公怎样移山》,西墙为周恩来、李先念、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沙石峪的赞誉。
好,各位领导请随我往左边走。
第一部分:立下愚公志 深山展宏图。沙石峪位于遵化市区东南20公里处,地处山区。解放前,这里是一个‚土如珍珠水如油,满山遍野大石头‛的穷山沟,老百姓过着‚野菜枣糠填肚皮,数九寒天没棉衣‛的悲惨生活。最初这里的名字叫做大狼峪北沟,因这里无水少土,尽是石头,才顾名思义起名沙石峪。1942年,沙石峪建立了以张贵顺为书记的党支部,1947年获得解放,人民当家做了主人,但是,受恶劣自然条件的影响,缺水少土的状况没有改变,人民生活依然比较贫困。从1949年开始,沙石峪刮起了下山风,全村大多数男劳力几乎都外出做工,地都撂荒了。村党支部书记张贵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1951年,他带领农户,创办了全村第一个互助组,此后又创办了16个互助组。1952年,成立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提高了粮食产量,人民生活有所改善。1957年,张贵顺到北京参观全国农业展览,通过学习毛主席对山东省莒南县厉家寨的批示,决心做当代愚公,移山造田,改造家园。他临走又去书店‚请‛了50张毛主席画像,他要让沙石峪家家户户贴毛主席画像,永远听毛主席的话。回到遵化,他找县委书记曹寿山汇报了自己的想法,曹书记很支持移山造田的想法,并给他一册毛主席著作单行本《愚公移山》。张贵顺回到家里,小草房里早挤满了人。他把毛主席画像庄严地捧给干部群众,然后把《愚公移山》高高举起来说:‚看见了吧,这就是毛主席的书!‛随后,组织人们学习了《愚公移山》,学到动情处,个个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刻就去移山。
好,各位领导请随我往前走。
第二部分:万里千担一亩田 青石板上创高产。制定移山计划的第二天,张贵顺就领着大队长阎宝玉和民兵连长李凤元到南山沟的两座山下搞测量:从沟底到山顶均是4丈多高,劈掉两个山头正好填平山沟造一片好地,于是,青年劈石,壮年搬运,老年砌坝,妇女和孩子们在石头缝里搜土垫地,经过几十个昼夜的会战,沙石峪第一块人造平原诞生了。
兴修水利:解放前,沙石峪的穷苦人每天天还没亮,家家户户就背着水葫芦、担着水桶,到五里外的大老峪取水,生活十分艰难。刚过门两天的赵凤兰,怕把那件爹娘东贷西借才做成的嫁衣穿脏了,想洗洗收起来,刚刚把小半瓢水舀到破盆里,婆婆和奶奶就像捅了心尖一样,说:‚哎呀!可了不得啦!咋舀这么大一盆子水糟贱,你八成是想叫咱一家子渴死呀!‛凤兰含着眼泪洗完了嫁衣,婆婆就这水洗了成年累月不见水星的布衫,奶奶又洗了破布,最后还喂了猪。1965年,为了彻底改变沙石峪滴水贵如油的缺水局面,充分保障农业生产,沙石峪村党支部决心在青石板上大兴水利。全村干部群众发扬吃大苦、耐大劳、流大汗的硬骨头精神,经过一年多的奋力拚搏,终于在北山建成了直径11米的大口井,铺设了1300米的引水管道,还先后在南山和东山打成了三眼机井,彻底解决了困扰沙石峪人多年的生产生活用水难题。
开山造田:1965年冬,张贵顺从山西大寨取经回来,经党支部和村委联席会讨论,决定要在沙石峪修建大寨田。为了打消人们的畏难情绪,先由党支部书记张贵顺、大队长阎宝玉和民兵连长李凤元,带领基干民兵在北山青石板上修一亩大寨田作为示范。由于北山坡度大,只有凿成石槽,垒成坝,再从五华里外担土回填,才能建成大寨田。尽管困难重重,但沙石峪人并不屈服。1966年正月初三,沙石峪的基干民兵排着队,迎着漫天的飞雪开上了北山。张贵顺带领大家手持钢钎铁锤,奋力凿开青石板。石槽在半尺、一尺地向地下延伸。工程进展很快,一亩大的石槽就要凿出来了。党支部根据群众提出的建议,决定白天凿石开地,晚上出去担土。傍晚,张贵顺、阎宝玉、李凤元、周凤林几个支部委员,带领100多名民兵,担筐扛锹,冒着风沙,奔向大老峪去担土。担土回来,大顶风,又是上坡路,人们担着土,摸着黑,艰难地爬上山坡。他们就这样,干了一个又一个夜晚,青石板上的土层一寸、两寸、半尺,天天在增厚。党支部和民兵的愚公精神感动了‚上帝‛,全村的男女老少都来参战。十几天时间,担土2300多担,行程一万多里,在一亩大的石槽里铺上了一尺厚的土层。随后,北山上23亩大寨田的工程全面展开,青年民兵打冲锋,男女老少齐上阵。经过一春奋战,23亩保肥、蓄水的大寨田平展展地铺在了北山上,秋后获得了大丰收。
开凿愚公洞:沙石峪四面环山,只有一个南山口可以出入,交通十分不便。1971年春,党支部根据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为了方便取土,加快发展农业,提出要凿通北山,实现南北通达,打开新天地。在上级党委和解放军的支持下,凿山洞的工程很快就开始了,任务交给了当时的民兵连长李凤元和27个民兵。经过一年多的紧张施工,终于打通了山洞,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方便。
英雄赞歌:展示张贵顺、闫岳胜、李凤元、闫宝玉、赵凤兰、闫福忠、闫玉萍、李述珍、陈玉珍、李述旺、周凤林、闫宝贺、周福林、李长顺、王义春、闫宝余、李述臣、张福来等18位英雄人物的照片并附个人简介,并展示张贵顺的全国劳动模范、河北省劳动模范、振兴唐山功臣奖章证书和党的十二大代表证。
实物展厅:采用照片与实景相结合的形式,真实地再现当年沙石峪人民 修筑梯田、开山造田等劳动场景,以及铁锨、大锤、钢钎、扁担等劳动工具。
好,各位领导请随我上二楼继续参观。第三部分:热情的关怀 殷切的希望
党的关怀和周总理的两次到访:1962年,党中央选派了很多干部到农村调研,中央办公厅秘书、新华社记者东生来沙石峪边劳动,边调研,被沙石峪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愚公精神深深感动,欣然动笔写下《看愚公怎样移山》的长篇通讯,于1962年6月27日在《人民日报》第一版发表,《人民日报》还在头版头条配发了社论。周总理看后非常高兴,于1966年初春,派中央农林政治部副主任王振扬来此考察,王振扬等人在沙石峪详细考察后,对张贵顺组织群众顽强抗旱的动人事迹感触极深,迅速写成简报向周总理报告。1966年4月初,阿尔巴尼亚部长会议主席谢胡将率党政代表团来中国访问,阿尔巴尼亚是一个多山、少雨、干旱的国家,要求参观一个地形、环境、气候条件与他们相仿的农业生产先进典型。在研究接待方案的会议上,王振扬将沙石峪的情况向周总理作了汇报,经反复研究,周总理决定带外宾参观沙石峪。1966年4月29日,周总理、陈毅副总理陪同以谢胡为首的党政代表团来沙石峪参观访问。周总理刚下飞机就对张贵顺说:‚我在飞机上看到了你们的条件和变化,你们才是真正的当代活‘愚公’‛。在听取了张贵顺的汇报后,周总理高兴地说:‚越是贫苦的地方,人们的干劲越大。你们这种挖山不止的愚公精神,很值得各地学习效仿。‛通过参观,总理对沙石峪的变化赞誉不已说:‚你们能够把贫穷的家乡改变得这样好,在中国还是少见的,正好作为我们的大学校嘛!千万记住,要让愚公精神代代相传啊!‛,并与谢胡种下了中阿友谊树。由于当时没有影像资料,我们展示这幅油画,再现当时的场景。回村的路上,周总理说:‚走,到贵顺家看看去。‛一句话吓傻了赵凤兰。她知道,这几天张贵顺两口子忙公事,自家的院子根本没有收拾。她急忙往贵顺家赶,抓紧搞卫生。家什没整完,周总理就领着客人进了院。周总理撩门帘走进屋,坐上炕,两手一撑,身子就斜歪在炕角上。李述金挤进来。张贵顺介绍说:‚这是我媳妇。‛总理问:‚媳妇、爱人、屋里的,哪个称呼更合适?‛张贵顺忙更正说‚她是我爱人‛。总理问:‚你们两个谁当家?‛贵顺答:‚我们两个都当家。‛说了一会儿话,总理领着客人走出贵顺家。1967年2月5日,周总理陪同阿尔巴尼亚党政代表团第二次访问了沙石峪。
据记载,李先念副总理、陈毅副总理各来过三次。1995年12月10日,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的温家宝也来过一次。
好,各位领导请随我往前走。
中外友好往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沙石峪先后接待了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参观外宾人数达1万多人,使世界人民了解了当代愚公精神,增进了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
全国各族人民及国际友人的支持:沙石峪的动人事迹随着各地前来参观的人们传遍四方。来自各地参观的人们,不约而同地给沙石峪带来珍贵礼物——土。下乡知青到沙石峪参加生产劳动,卫生部的领导和专家来到沙石峪送医送药,葡萄种植专家也来到沙石峪指导生产,为以后沙石峪成为葡萄专业村打下了良好基础。
第四部分:万里继续走,千担永远挑。英雄的沙石峪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永远铭记周总理的嘱托,继续发扬艰苦奋斗、愚公移山精神,万里继续走,千担永远挑,立足自身特色,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林果种植、畜牧养殖、农家院经营,实施了道路硬化、村庄绿化亮化、小流域治理、污染源治理等工程,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42元,是2000年的1.7倍。同时,注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村民的文明素质,先后被中央文明办、省委省政府评为文明村,被唐山市委市政府命名为生态旅游家园建设模式示范点,并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立下愚公移山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当代愚公精神是英雄的沙石峪人民留给我们最永恒的精神财富,是遵化人民世世代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珍贵遗产,同时也是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变落后面貌需要艰苦奋斗精神,推动科学发展更离不开艰苦奋斗精神。如今,70万遵化儿女正在秉承沙石峪人的当代愚公精神,在科学发展的大道上,昂首阔步,勇往直前,创造新的业绩,续写新的辉煌!
讲解到此结束,请各位领导多提宝贵意见!
第二篇:荣毅仁纪念馆讲解词
荣毅仁纪念馆讲解词
游客朋友们,欢迎大家前来游览参观荣毅仁纪念馆。
纪念馆位于无锡市荣巷古镇,东街锡惠名胜,西连梅园横山风景区,南临梁溪河,北至惠山山麓。明朝正统初年(1436年),被荣氏家族尊称为“始迁祖”的荣清,带另全家人从湖北经南京迁居到无锡,在这一带逐渐形成了合称荣巷的上荣、中荣和下荣三个自然村落,到民国初年正式建镇。在下荣的春益、春沂、春珊、春泗四支里,荣毅仁家族属于春沂支。自清末至民国时期,荣氏家族在民族工商界的崛起,给荣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至今,这里还保存着一条长约380米、具有近代风貌的老街,和157幢具有时代烙印和地方特色的近代建筑群。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首先来到的是序厅,又称为瞻仪堂。堂外悬挂着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题写的馆名:荣毅仁纪念馆。
步入馆内,首先映入大家眼帘的是大厅中央的荣毅仁塑像,塑像高2.41米,汉白玉材质,立于0.19米高的黑色花岗岩底座上。塑像背后为红木大型屏风,屏风高6.6米,高2.8米,上面雕刻的是由无锡现代画家周怀民绘制的梅园风光图。屏风的背面是荣毅仁的生平年表。塑像两侧,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四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与荣毅仁的合影照片,塑像顶部则是浅浮雕形式吊顶。大家可以感受的到,瞻仪堂的设计方正简洁,颇具现代气息,营造出一片祥和、肃穆的庄严气氛。
大厅两侧的东西展厅则以荣毅仁实业报国、勤勉为政为主线,设计风格继承传统又结合现代元素,通过动与静、虚与实、冷与暖相结合的艺术手段,叙述和展示了荣毅仁经历丰富、角色多重的一生:从民族资本家到上海市副市长,从中信集团的奠基人再到国家副主席。游客朋友们,接下来,请随我往左走,我们先去参观东展厅。东展厅主要介绍了荣毅仁出生于工商世家,如何继承父业、实业报国,如何跟着党走、成为了“红色资本家”,又是如何成为上个世纪的华商巨子的。
大家请看,这幅照片是荣毅仁担任面粉厂经理时所拍。荣毅仁是荣德生的四子,出生于1916年5月1日。父亲荣德生和伯父荣宗敬,是中华民族工业的伟大先驱和开拓者。作为荣氏家族第二代,荣毅仁并没有太多地享受到看守家业的轻松,反而背负着更多的责任。在勤俭诚信、醇厚家风的熏陶下,荣毅仁从小立志高远,很早便进入家族企业学习经营之道。在中学和大学读书时,每逢假期,荣毅仁都要到工厂车间见习和参加劳动,激发他对企业方面的浓厚兴趣。荣毅仁住厂实习期间非常认真、好学,虚心向厂里的师傅们请教,丝毫没有一点大少爷的架子。他人缘极好,在和工人们的接触中学到了很多的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1937年荣毅仁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历史系,毕业之后担任无锡茂新面粉公司助理经理,管理企业、初展才华。抗战胜利后,荣毅仁秉承父旨、复兴企业,到1945年便已担任无锡茂新面粉公司经理。
上海解放前后,荣氏家族其他成员纷纷离开大陆,而荣毅仁和父亲荣德生、七弟荣鸿仁却留了下来,选择留在了大陆。那么,荣德生、荣毅仁父子为何留在了大陆、跟着共产党走了呢?
除了朴素的爱国情怀和对半个多世纪艰辛手创的事业不忍抛弃之外,原因可以说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呢,国民党蒋介石一意孤行,坚持独裁、内战和卖国三位一体的反动政策;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巧取豪夺,变本加厉地压制民族工业。无情的现实使荣德生逐渐对国民党蒋介石失去了信心。更令荣德生寒心和绝望的是,他和家人的人身安全都得不到最基本的保障。首先是抗日战争胜利后的第一年,一场被称为“上海滩第一绑票案”的绑架案轰动了全国:1946年4月25日,72岁的荣德生被歹徒绑架了。最后荣德生虽然回来了,但到底是怎么样一回事,谁也不清楚。事后,荣家被特务匪徒敲诈去的赎金、付给淞沪警备司令部的破案酬金,以及给一些人以莫名其妙的理由去勒索去的礼金、捐款等等,共计六十万美元。荣德生在经济上蒙受了重大损失。而且,绑架期间,荣德生被关押在四壁无窗、终日无光的黑屋子里整整33天,身心健康也遭到严重的摧残。紧接着,时隔两年半,1948年9月4日,在蒋经国发动的“打虎”运动中,荣宗敬长子荣鸿元因“私套外汇”遭受牢狱之灾,前后扣押77天、被勒去财物折合50万美元。事后,荣鸿元全家出走香港,荣家前后两次案件加起来损失了110万美金,也让荣家元气大伤。到了1949年5月,荣毅仁又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国民党法庭牵扯进了所谓的“军粉霉烂案”,后因上海迅速解放,才使他避免了厄运,但已被法院勒索去黄金10条、美金5000,共合美金1万元。至此,荣德生终于认识到,国民党当局“视民力若牛马,等民意如敝屣,剥尽民脂民膏,终至自弃于民。”于是,荣德生、荣毅仁这对父子主动选择了跟着共产党走。
另一方面,我们党的统战政策和秘密工作,逐渐解开了荣德生心中的疑虑,使他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坚定了他留在祖国大陆的决心。我们党将对荣氏家族的统战工作,列为地下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那时,我们党主要通过两条渠道同荣德生联系:一是数十年的至交薛明剑的女儿、荣德生创办的江南大学化工系助教和共产党员薛禹谷。荣德生创办的公益小学,从1947年9月起便一直是中共无锡工作委员会秘密的机关所在地。薛禹谷通过她父亲薛明剑向荣德生宣传中共对工商界的政策。二是思想倾向进步的工商界代表钱孙卿、钱钟汉父子。通过他们,地下党把毛泽东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等重要文件送给荣德生。他认真阅读,反复研究,还经常同薛明剑、钱孙卿等交换意见,逐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工商政策路线。其中,包括“没收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归农民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的三大经济纲领和“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总目标。荣德生逐步认识到:“共产党也是要实业的”。
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胜利渡过长江。国民党无锡地方当局在溃逃前曾逼令无锡工商界人士随军南撤,城防司令蔡润祺甚至企图劫持荣德生去台湾,遭到他的痛斥:“我什么地方也不去,生在无锡,死在无锡,除非你们再来绑架。”荣德生还同薛明剑商定,各自乘坐人力包车,在无锡城闹市区兜行一圈,表明他们信守诺言、留在家乡的决心,对当时无锡工商界安定人心起了重要作用。
可以说,荣德生、荣毅仁父子主动选择留在大陆也成为荣氏家族最大的命运转折点,党和政府给了75岁的荣德生很高的政治礼遇和信任。由于荣德生年迈,管理企业的重任便落在了荣毅仁身上。毛泽东称荣氏为“中华民族资本家的首户”,并指示说:认清社会发展的规律,掌握自己的命运。从此,荣家走上了一条充满阳光的新路。
1950年6月和1951年10月,荣毅仁两次去北京列席全国政协会议,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的亲切接见,毛主席勉励他“要一辈子为人民做好事”,周总理则称他为“少壮派”。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幅图片,是荣毅仁第一次参加全国人大第一次代表大会时,与陈云、陈毅和宋庆龄的合影。
在荣毅仁的主持下,荣氏企业很快从亏损走向了盈余,并逐步恢复了生气。1954年,38岁的荣毅仁率先将荣氏企业全部实行公私合营,为上海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工作起了积极带头作用,荣毅仁“红色资本家”的称呼也由此得来。1956年1月10日,毛泽东来到上海申新第九纺织厂视察,这是他视察过的唯一的一家公私合营企业。
1957年1月9日,在毛主席的建议和陈毅的举荐下,41岁的荣毅仁当选上海市副市长,1959年9月,在毛主席的委托下,邓小平将荣毅仁调任北京,任纺织工业部副部长,从此,荣毅仁走上了从政之路。
当然了,“文革”初期,荣毅仁也受到了冲击:夫妇被批斗,自己被发配去当了一年锅炉房的运煤工、清洁工,儿子荣智健也受到连累,被下放到四川接受劳动教育。尤其是,他和夫人杨鉴清受到了红卫兵的殴打,他的右手食指被打断,左眼因眼底出血延误了治疗而失明。后来,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荣毅仁才得到了保护。荣毅仁虽然经历了一段人生低谷,但不相信会永久这样下去,他不仅自己从不向别人谈起这些事,还一直教育儿子要相信国家、相信党,眼睛要往前看。果不其然,“文革”后,一个伟人的复出,以卓越的眼光,让荣毅仁重新回归企业家的角色。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幅半身照是荣毅仁中信时期的照片。
1979年1月17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与荣毅仁、古耕虞、胡子昂、胡厥文等工商界五位元老座谈。他阐述了改革开放的方针,并就如何发挥原工商业者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征询他们的意见。年逾花甲的荣毅仁抓住机会,并提出了引进外资兴办实业、创立国际投资信托公司的建议。1979年10月4日,在邓小平的支持下,经过国务院的正式批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在人民大会堂成立了。大家请看,这是叶剑英为中信题的字。坊间传说,邓小平以三顾茅庐的礼数,聘请荣毅仁来当首任总裁。不管怎样,荣毅仁首先组建了由经验丰富的一线企业家和思想前卫、学有所长的年轻人共同组成的中信核心团队:王兼士、吴志超、吴光汉、雷平
一、杨锡山、经叔平、叶选基和王军等。这幅照片是80年代初,北京建国门外一座二十九层的现代化建筑,在当时的北京可是独一无二的,大厦外部呈咖啡色,北京人普遍叫它“巧克力大厦”,这便是荣毅仁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大本营——国际大厦,它也是北京第一座涉外写字楼。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邓小平为中信成立五周年所题的词:勇于创新、多做贡献。是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不仅是中国最早的对外开放的窗口,并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与荣毅仁卓越的商业才能,开创了太多的第一,取得了快速发展:第一个开展国际租赁业务,国际大厦、京城大厦成为北京的商业地标;第一个涉足国际商用卫星通信业务;第一个开展国际经济咨询业务…… 可以说,中信的业务经营遍布实业、金融、贸易、房地产、经济咨询、卫星通讯以及海外融资投标等各大领域。因此,荣毅仁自称“包龙图”,这是无锡俗话,音同“包弄大”,意思是说做事情就要做大事。的确,荣毅仁实现了一个企业家的价值和使命——创办了一家巨型企业集团,引进了巨额外资,促成了一桩桩大项目的实施。
这是仪征化纤的厂房。
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严重缺乏资金。当时中国22个重点工程之一的江苏仪征化纤工程因为投资不足准备下马。发展中的中国对于化纤产品是急需的,此项目如果下马,损失就难以预料了,纺织部找到了中信以解燃眉之急。这笔投资并非小数目,荣毅仁权衡再三,决定冒着个人的政治风险,通过借外债的方式为仪征化纤筹集资金。他比其他人更清楚,一个国家的经济不可能游离于世界经济环境之外,荣毅仁的大胆决定一石激起千层浪,上到政府高官,下到普通百姓都难以接受这种筹集资金的方式。虽然有争议和阻力,但是此时的中国已经开始了改革开放,要走一条新路。邓小平请荣毅仁组建中信的初衷之一,就是包括引进国外的资金和技术。在比较了几个主要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后,中信选中了日元利率比较低,而且坚挺的日本市场作为首次发行债券的地方,也是考虑到方便为逐步进入国际金融市场铺平道路。
经过将近一年的谈判交涉,1982年1月18日,野村证券与中信公司就发行债券达成了协议。中信成功的在日本发行了100亿日元的债券,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次在国外发行债券,数目虽然不是很大,但在国家上影响很大。此举表明中国在对外经济交往中正变得越来越灵活。1985年仪征化纤终于建成投产,到1988年6月底全公司已实现了利税11.06亿元,而中信在仪征化纤问题上的融资创举,也被后人奉为“仪征模式”。
经营中信公司的14年,是荣毅仁后半生最辉煌、最充实、心情最畅快的14年。1986年底,荣毅仁被美国《财富》杂志评选为世界50名知名企业家之一,这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公司经营者首次进入国际性的企业家排行榜。中信已经成为拥有总资产7000亿元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
大家可能早已发现,除了图文并茂的展示,展厅里还陈列了荣毅仁使用过的物品和国内外友人赠送的礼品。比如,这是美国著名外交家、前国务卿基辛格赠送的时钟、金算盘等。
1993年,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78岁的荣毅仁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那么,从1978年被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开始,到1998年3月退出领导岗位,荣毅仁是如何成为一位卓越的国家领导人的呢?接下来,就让我们前往西展厅,去详细了解一下。
从政治家的角色来说,荣毅仁能够深入基层调研、积极参政议政,而且不管国务活动有多繁忙,都能尽心竭力、勤勉为政。大家请看,这里有荣毅仁和国家各级领导人之间的书信往来为证。
同时,作为国家领导人,尤其是担任国家副主席期间,荣毅仁广交朋友,不仅充分展示了我国领导人的魅力与风采,还成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晴雨表和一个重要的象征。《柏林日报》评论说:首次提升一位商人和富翁担任国家副主席,不仅仅具有象征意义,它还向国内外表明了中国领导人认真对待改革和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决心,这一举动也有着较大的政治意义。日本《东京新闻》说:破天荒地起用一个共产党员,被称为红色资本家的荣担任国家副主席,这就向西方国家发出了希望改善关系的强烈信号。
大家请看,这是荣毅仁和夫人1993年访问西班牙,拜会西班牙国王和往后的照片,那是1994年会见玻利维亚副总统兼国会主席维克托•乌戈•卡德纳斯。而这些都是外国友人赠送的工艺品。
根据出身、经历和兴趣,荣毅仁最为关注的是国家的经济情况。荣毅仁敢于直言,对于国家政策常常以谈话、书面形式向中央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可谓是呕心沥血、建设国家。大家请看,荣毅仁在1995年关于“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题词,在今天看来,对我们都有着深远的启迪。
而且,不管他政务有多繁忙,荣毅仁都十分关心青少年的成长,教育后代继承公益传统、成为四有新人,做一个对国家民族的有用之才。游客朋友们,通过一幅幅图片,大家可以感受到,荣毅仁先生的仪态、风度和衣着是如此的得体、优雅而不张扬。您看,他满头银发、金边眼镜,法国式的双排扣西装,一米八几的身材,可以说,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荣毅仁让老百姓们第一次感受到什么是格调。是的,荣毅仁每天穿着得体的外套、衬衫,并且都经过精心洗烫,这不仅让现在的多数富豪,甚至使当时许多西方的大亨和阔佬也自惭形秽。难怪有的外国记者这样写道:他仿佛是中国与外界交往的天然的代表者。
荣毅仁是我国卓越的国家领导人,也是无锡人民的优秀儿子。自1985年以后,他几乎每年都要回家乡进行调研考察,对家乡的建设和发展给予了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他牵线搭桥,引进日资建成了无锡第一家涉外四星级宾馆——无锡大饭店;支持和帮助江南大学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1985年荣毅仁资助荣巷医院改建;1994年荣智健奉父母之命,捐资3000万港币,建造新宝界桥;并向无锡市儿童医院捐赠200万美元,购买医疗设备;2007年又向无锡市人民医院捐资4000万人民币,支持无锡医疗事业;还向开原寺捐赠乾隆版《大藏经》。荣毅仁十分关心无锡的经济发展,曾经考察过无锡第一棉纺厂、江阴华西村、宜兴紫砂村等等。他对粮食生产尤为关注,您看,他在尝尝农民种的粮食是否成熟,这也证实了他受父辈民本思想的影响,对百姓的民生问题十分重视。可以说,荣毅仁关心了家乡建设的方方面面。
当荣氏家族荣毅仁一支在国内建功立业的同时,荣氏家族海外的众多子孙,也大多延续着祖辈的道路,在实业界颇有建树和影响力。1986年,荣毅仁提议,在邓小平的大力支持下,乘荣毅仁70岁生日和金婚之际,由中央统战部和中信党组邀请,组织海外荣氏亲属回国观光。于是,荣家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联邦德国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家属,组成了一个浩浩荡荡的200多人的观光团,受到当时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彭真在人民大会堂的高规格接见,而且还合了影。而荣毅仁本人亲自陪同家属们参观了北京、西安、上海、无锡等地,并在梅园举行了荣德生铜像的揭幕仪式。从此以后,荣家后人陆续回国投资,为祖国的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2005年9月25日,荣毅仁最后一次回到家乡,在家里住了12天。2005年10月26日,89岁的荣毅仁先生在北京仙逝,走完了他跌宕、传奇的一生。家乡人民派出22位各界代表,专程前往北京,向他作最后的告别。
游客朋友们,出了西展厅,我们来到了两宜轩,“两宜轩”曾是荣氏兄弟老宅中一间屋的堂名。
荣氏旧居是荣宗敬、荣德生从1907年开始,陆续建成门厅三间、承馀堂三间(两兄弟共用堂名)、“修身为本堂”三间、花厅三间、承德堂五间(建于1919年,是荣德生独用)和起居楼一幢(五间二层)。此外,还有一个西花园,内有戏台、两宜轩、荷花池、曲径小桥、假山及半亭等。整体建筑布局合理。结构完整,具有典型的江南民居风格。
穿过揖陶门,现在,我们来到是二层结构的转盘楼。转盘楼位于陈列馆的东侧,是1922年扩建的。
首先,请大家随我先游览转盘楼一楼的左展厅。这里详细介绍了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俩如何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奋斗,创立了茂新面粉公司、福新面粉公司和申新纺织公司等荣氏企业,成为旧中国最大的民族工业企业集团。可以说,这里不仅生动再现了当年荣氏企业的创业史,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中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史。
那么,荣氏家族是如何走上工商实业的发展道路的呢? 从外部坏境来说,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英、法、德、意等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创造了较为有利的国内外坏境。
造成原有的“官督商办企业”体系基本瓦解。此后的16年,中国一直处于军阀割据的分裂状态,客观上造成了2000多年历史上少有的中央权力的真空,民族工商迎来了第一个自由的春天。
从荣家内部来说,祖上的影响、时局的动荡、父辈的积淀、他人的相助以及荣氏兄弟的拼搏与努力,原因可以说是多方面的。
大家不妨先看一下我们左手边的这幅图表。
根据荣氏家谱记载,荣氏近祖十四世水濂公于明朝初期迁至无锡。这位水濂公看透了元末明初官场的诡异莫测,定下家训:后代以耕读为业,潜德勿曜,不走仕途。此后四五百年间,荣氏后人很少有人进入仕途,基本上以耕读、船运、经商为生,一直到荣毅仁当国家副主席。荣宗敬的祖父荣锡畴当家时,已经开始做点长途贩运的小本生意,为荣家子孙注入了最初的商业细胞。
我们右手边的这三幅图片便是荣熙泰、荣宗敬和荣德生父子三人了。
太平天国战乱之后,荣氏家族很多人去了上海,以经营麻绳、桐油、生铁、棉花为生。所以,荣熙泰很小的时候就进入铁铺当学徒,成年后深知当官不易,他经族人介绍南下广东到朱仲甫处做了里卡(现在的税务局)的账房,并送大儿子荣宗敬、小儿子荣德生先后去上海的钱庄当学徒。
1896年,在荣熙泰的筹划下,两兄弟在上海鸿升码头租房,办起了广生钱庄。这一年,荣宗敬23岁,荣德生21岁,兄弟二人从钱庄学徒成为了小老板。两年后,钱庄合伙人因赚不到大钱,抽回了股本,荣氏兄弟便独资接办。由于经营稳妥,讲究效用,两年来荣氏兄弟便掘得了有生以来的第一桶金,盈利将近万两白银。
钱庄盈利之后,荣氏兄弟决定发展实业。俗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于是,1900年,当在广东厘卡局做总办的朱仲甫回归故里,荣氏父子与其合资(共13股,每股3000元,还有其他人入股),在无锡西门的太保墩开办了无锡第一家面粉厂——“保兴”面粉厂。由于创业初始阶段效益不是很理想,朱仲甫便退了股,荣氏兄弟将保兴面粉厂改组为茂新面粉厂,1912年,他们将创业的重点转到上海。从1902年第一家面粉厂投产,到1921年20年间,在无锡、上海、武汉、济南先后创办了12家面粉厂,生产能力约占到全国民族资本机制面粉的30.7%,成为中国的“面粉大王”。
除了“食”之外,“衣”也是民生之根本。于是,1905年,荣氏兄弟俩决定衣食并举,联合七位友人创办了无锡振新纱厂,后因股东间意见分歧,荣氏兄弟1915年退出振新。
1915年和1917年荣氏兄弟先后在上海集资创建了申新一、二厂,1919年又集资200万元,由荣德生亲自主持在无锡筹建规模最大的申新第三纺织厂。申新三厂采用的组织形式是无限公司,这在当时尚属少见。在1921年初建成投产,初建时计有设备美制英制纱锭5枚,附设轧花厂,5月又辟建布厂,拥有布机500台。至抗战前,申新三厂已拥有纱锭7万枚,线锭4192枚,布机1478台。资金也持续增长,1936年又增至500万元。
荣德生在申新三厂建厂后的第三年,率先革除了旧式工头管理制,聘请纺织工程师,依靠专科毕业生管理车间,制订操作规程,实行奖惩考核制度,从而调动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1930年,申新三厂又成立了“劳工自治区”,由总管薛明剑具体负责,初步实施各项劳工教育和福利事业,举办职工医院、消费合作社、职工子弟学校、机工和女工养成所等,1933年春,又陆续举办单身女工宿舍、工人晨校、业余夜校、职工食堂、茶室、剧场、储蓄部、自治法庭、尊贤堂、英雄祠等。这些措施实行后,提高了工人的知识水平,也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利润。
在此以后的短短16年间,荣氏兄弟先后创办了申新系统9家纺织厂,荣家成为中国最大的纺织企业集团,棉纱、棉布总产量分别约占全国民族资本纱、布产量的18.4%和29.3%,成为中国的“纺织大王”。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些图片展示的便是荣氏兄弟创业的过程。大家请看,这两幅图片,展示了荣氏兄弟创立的“兵船”牌面粉、“人钟”牌棉纱等知名商标,不仅成为著名的国货品牌,在国外也都一直畅销不衰,享有盛誉。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申新三厂在无锡沦陷时遭到侵华日军的大肆破坏,被抢掠和焚毁棉花4.8万担,棉布6.4万匹,棉纱3400件,部分设备和厂房亦被焚毁和拆走,荣家在经济上蒙受了惨重的损失。
荣德生在敌人洗劫面前没有气馁,其兄弟荣宗敬于1938年去世后,他一直思考重振荣氏企业,作出了“天元计划”和“大农业计划”。“天元计划”即是筹划另创一个规模宏大的企业,取名“天元实业公司”。现将其名下茂、福、申新资金划分股份,由他本人任总经理,七个儿子副之,年长者日后将代替总经理。经营范围专营实业,不可做投机买卖,立下禁例;经营项目涉及六个方面。抗战一胜利他就致力于“天元计划”的实施。在无锡创办了天元麻毛棉纱织厂和开源机器厂等几家规模较大的新企业,重建了茂新一厂,修复了申新三厂等等。
从二十世纪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二人把握住商机,艰苦创业,一手创办了以荣家资本为中心,拥有茂新、福新、申新3个系统,分布于沪、锡、汉口、济南的中国第一大民营企业集团。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初,荣氏兄弟已经进入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行列,成为名震工商业界的“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短短三十年间,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重重压迫的隙缝中,荣氏兄弟走出了一条发展中华民族工业的成功之路。
游客朋友们,这里分别是荣毅仁的长兄荣伟仁和侄女的房间。转盘楼的另一侧,按照历史原貌进行了恢复,这里是当年荣毅仁的兄弟们居住的地方。
沿楼梯而上,转盘楼的一边呢,则展示了荣氏兄弟尤其是荣德生先生在社会公益事业方面的贡献。
荣氏兄弟俩继承和发扬了荣氏家族乐善好施的好族风,特别是荣德生先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一生把很大的心血投入到了地方的公益事业上,对无锡的教育、市政、旅游等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早在1912年,38岁的荣德生就写了一本名为《无锡之将来》的小册子,为建设家乡、发展家乡提出了自己的远见卓识。1916年荣德生与荣鄂生合著《理财刍议》提出崇俭立国,关税自主,实行金本位,自力更生建设国家的经济思想。荣氏兄弟还将一腔热情都倾注于地方教育事业。从1904年和族人一起开始捐资创办了公益小学,到之后接连创办了10所小学、1所工商中学、1所包括初高中在内的普通中学、1所四年制综合性大学,以及梅园豁然读书处和大公图书馆等,体现了教育为实业服务的理念。除了兴办学校,荣德生先生还特别注重社会教育。1914年,荣德生在自己的住宅旁购地二亩八分,一部分用来建造竟化女校,另一部分便用来建造大公图书馆,用来收藏古书文物。修路、造桥、改善交通,促进地方的发展,是荣氏兄弟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又一重要业绩。荣德生在无锡及武进、江阴、宜兴、丹阳等周边地区先后建造了百余座桥梁,修筑了40多公里的道路。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宝界桥,是荣德生先生在六十大寿时用礼金所建,从此解决了军嶂、鼋头渚与无锡市区的陆路交通问题。荣德生先生曾对钱穆这样说:“我一生惟一事或可作身后纪念,即自蠡湖直通鼋头渚跨水建一长桥。“他年我无锡乡人,”犹如有一荣德生,惟赖此桥。我之所以报乡里者,亦惟有此桥耳。”这些话,如今听来,仍让人唏嘘不已。事隔60年之后,为了解决宝界桥交通拥塞,促进旅游事业发展,荣德生之孙、国家副主席荣毅仁之子荣智健先生,又独立捐资3000万港币,在老桥东侧10米处,另建新桥。新桥落成后,不仅唐代李白“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诗意油然而出,荣毅仁亲自将其命名为“宝界双虹”,祖孙二代造桥的佳话广为传播,赢得世人的赞许。荣氏兄弟建造园林、保护历史古迹,为发展无锡的旅游事业,也作出了重要贡献。荣氏兄弟及后人,曾多次捐款出资修复了南禅寺妙光塔和东林书院等无锡著名的古迹。其中,最著名的是,1912年,荣德生购得清末进士徐殿一的小桃园旧址,建造梅园,开启了无锡工商实业家建造太湖山水园林的先河,将其打造成我国近代第一个花卉专类园。1929年又为兄长荣宗敬在小萁山购地250余亩建造了锦园。而且,荣德生在他的好友储南强修复张公洞和善卷洞遇到困难的时候,荣德生还给予了大力支持,慷慨捐赠了当时尚为紧俏的水泥等建筑材料,并接通了两洞之间的公路。
转盘楼的这一边,恢复了当年荣毅仁新婚时的场景,分别布展了婚房、书房等,房间里的陈设都是根据1936年民国时期的大户人家风格而布置的,比如屋里的吊灯、留声机、电风扇和打字机等。其它房间是荣毅仁的姐妹们居住的地方。
游客朋友们,离开荣毅仁的婚房和书房,让我们下楼去看一下荣毅仁的摄影诗文展。摄影是荣毅仁的业余爱好,这里不仅有他拍过的照片,还有他一生用过的照相机和摄像机。同时,由于受父辈的熏陶,经过严格的家教和勤奋的学习,荣毅仁有着良好的文学功底。这里展出了他的部分诗文作品。前面是荣毅仁出生的地方——夫人房。也就是荣毅仁的母亲程慧云居住的地方,如今已经恢复了当年的场景。程慧云对儿子管教严格,经常教育儿子:“你将来长大了一定要做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像你父亲一样做一番大事业。”
夫人房的南面,在承馀堂的北侧,还坐南朝北的布置了女眷会客室。
游客朋友们,这里陈列了荣毅仁伯父荣宗敬的相关资料。
荣宗敬是我国民族工商业的先驱和开拓者,又名宗锦,1873年出生于无锡荣巷。他性格外向,思路灵活,聪明睿智。在荣宗敬7岁的时候被父亲荣熙泰送进了私塾,13岁时就到上海的一家铁锚厂当学徒,之后又在源豫庄当学徒,在那里只管吃住,没有工资,但是什么活都得做,晚上还要在灯下学习记账、珠算,存放款。三年后学徒期满,荣宗敬转到了鸿升码头的森泰蓉钱庄做跑街,刻苦的学徒生涯,养成他们吃苦耐劳好习惯,少年的荣宗敬决意要为改变家庭的命运尽责任。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经过大力扩充,荣氏兄弟经营的面粉厂一共增加到8个。一方面兄弟俩凭借在社会上的良好信誉,大量抛售远期栈单,以调度资金扩大再生产;另一方面依然用分期付款的方式不断地购买机器,严抓原料的质量,加紧改进技术,扩大销路。很快茂新,福新所生产的面粉不断有新的提高,也就是前面我们提到的“兵船”牌的面粉,在市场上不仅销量很好。申新纱厂生产的“人钟”牌棉纱被定位为标准纱,荣氏企业在中国牢牢站稳了脚跟,荣宗敬功不可没。
1920年“中国机制面粉上海交易所”正式在上海成立,发起人荣宗敬、王一厅等人,贸易所一改往日现货交易,主要以期货为主,增加了厂家的主动性。
1921年在上海江西路58号一座刚刚落成的巴洛克的建筑内成立了“茂新”“福新”“申新”总公司,简称“茂福申”公司,荣宗敬为董事长。他收购了李鸿章创办的上海三新纱厂,曾经轰动了上海滩。
1934年“茂福申”总公司经历了一场最严重的危机,企业被银团控制,凭着经营才略1936年有了转机,但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又落入了颠沛流离的局面,荣宗敬登上了一艘外国轮船到达了香港,荣宗敬到香港一个多月因脑溢血症复发,于1938年2月10日与世长辞,享年65岁。大家请看图片:荣宗敬葬于无锡太湖之滨杨湾张山口,墓园前有石刻对联“民族经济先驱,创业精神楷模”。
到这儿,有游客朋友可能要问了:荣氏家族并非出身于贵族或豪门,他们是如何走过百年风云,成为中华民族资本的首富的呢?在这,或许我们可以找到其中的答案。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修身为本堂,这里是荣氏兄弟接待至爱亲朋的地方。修身为本是儒学的核心,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基础和根本。自古以来,历代仁人志士的名言,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为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无不体现了这种人生价值观。荣德生先生曾经说过:“古之圣贤,其言行不外《大学》之明德,《中庸》之明诚,正心修身,终至国治而天下平。”修身为本的文化,为荣氏家族的商业经营注入了伦理品格与精神内涵,从而使荣氏家族成为运筹帷幄、名垂史册的商界奇才与大成功者。
现在我们来到了承馀堂。承馀堂建于1907年。这里是当年荣宗敬兄弟接待客人的地方。在这里荣氏兄弟曾接待过孙科以及吴稚晖等贵宾。
游客朋友们,可以说,除了诚信、对财富的敏锐嗅觉与执着苛求,总体来说,荣氏家族的成功主要有这么几个基本因素: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荣氏兄弟二人的性格。荣氏兄弟二人,个性不同、气质迥异。兄长荣宗敬,性情豪放,敢于冒险,做事精明,处事果断;弟弟荣德生则稳健诚信,为人谨慎,遇事冷静,善于公关。因此,如果说,荣宗敬是荣氏家族企业创办和快速扩展的第一核心,荣德生则是荣氏家族企业经营管理的保险装置。当然了,不管兄弟俩的性格差别有多大,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荣氏兄弟表现出相同的坚忍不拔和勇往直前。创办荣氏第一家企业保兴面粉厂时,兄弟俩只有区区6000银元资金,工厂投产后,由于种种原因,销路不畅,获利甚微,于是大股东抽走股金。但他们并未因此气馁,坚持把企业办下去,成为当时全国著名的机制面粉厂之一。因此,荣氏兄弟的同代人指出:荣氏兄弟“成功的基点完全建筑在雄健的魄力和百折不回的精神上。”而且,荣氏兄弟俩几十年如一日,互谅互让,精诚合作,同心协力,优势互补,不仅形成了无可替代的最佳组合,也留下了一段历史佳话。
其次,荣氏家族始终保持着勤劳、简朴、低调的本色,荣德生先生更是艰苦创业的模范。荣氏家族虽然是当时中国最富有的人之一,荣德生本人却把“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终生只穿布衣、布袜、布鞋。从美国留学回来的三儿子曾带给他一套西装,他刚试穿完就脱了下来,再也没穿过。平时用餐,住在老宅时,每桌坐八个人,只吃两荤两素一个汤,汤一般是咸菜肉丝汤。荣德生本人一般在企业里用餐,标准跟职员一样,只有来了贵宾,才会加两个菜。住在上海时,就是现在的徐汇区少年宫,由于房子太大,到了冬天很冷,荣德生竟嫌烧煤供暖费钱,给家里人每人添置了一件皮袍子。
还有就是,荣氏兄弟俩善于用人和管理。比如无锡人王禹卿,原是恒来麻油店负责北方营销的推销员,有能力将保兴的面粉推销到山东乃至东北各省。荣宗敬以4倍的薪水加10%的佣金,将北方的销售事务全权委托给他。很快,保兴面粉在北方市场打开了销路,王禹卿也被任命为销售主任。同时,荣氏家族在管理上也体现出了他们的与众不同之处。他们能够用人之所长,不问出身,能力优先。比如,被誉为荣氏兄弟的“智囊”的薛明剑,无锡北乡玉祁镇人,只有高小学历,但由于他勤奋好学,有着深厚的国学根底,先后在多所学校担任过教员或校长,还担任过中央大学的兼职教授,并身兼许多社会要职。进入荣氏企业之后,荣氏兄弟从未嫌薛明剑的学历低、年纪轻,对其提出的良言善策从不轻视,让他担任申新三厂总管达二十多年,与荣德生一起把申三建成了荣氏企业中的样板厂。同时,荣氏兄弟还积极引进国外留学归来的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比如纺织专家汪孚礼,荣宗敬于1925年聘请他出任无锡申新第三纺织厂总工程师,为荣家企业的管理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长远眼光的角度来说,荣氏兄弟非常重视对后辈的教育和培养。可以说,荣氏兄弟对后辈的要求很严格,不仅生活上要求简朴,工作也都是从家族企业里的实习锻炼开始,经受过基层的磨练,才能担任重要的职责。荣德生一生未出过国,但他多次派遣自己的儿子、女婿和厂里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出国留学考察,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他还开办申新职员养成所、机工养成所、女工养成所、各种训练班和工人夜晨校,对职工进行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同时还举行技术操作比赛,优胜者给予奖励,鼓励广大职工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技术和操作水平。有意思的是,荣德生对二儿子荣尔仁的培养比较独特。荣尓仁从公益工商中学毕业后,荣德生便开始对荣尓仁进行半工半读的教学:半天安排家庭教师补习国文、英语和数学三门课程,半天安排到申新三厂的每个部门进行轮岗。此后,荣尓仁历任申新第三纺织厂的工务员、厂长助理,申新第一、第二、第五纺织厂的厂长。抗战胜利后,因为他对国家经济事业的贡献,上海光华大学授予他“名誉法学博士”的荣誉称号。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承德堂,这里是当年荣德生招待宾客的地方。我们左手边是荣德生子女们的读书处,荣德生也是在这里教育自己的子女。我们右手边是在荣德生先生的书房,大家可以看到,书房里高挂着“戒欺”二字匾额。可以说,作为做人的根本,“戒欺”不仅是荣氏家族的家训,也是荣氏家族兴旺的途径。荣德生先生将“戒欺”作为做生意的准则,坚持诚实守信的经营之道,一生信守不渝。
游客朋友们,说着说着,我们来到了荣毅仁的北京旧居。
荣毅仁旧居是把荣毅仁在北京的住处原样移建过来的,因此,这里是荣毅仁纪念馆唯一的一处北方风格的建筑。四合院位于北京东城区史家胡同47号,曾经是傅作义住过的房子,后来经过修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井泉也住过。大家可以看到,那辆京A55555牌照的奔驰和京A66666牌照的奥迪,是荣毅仁先前乘坐过的轿车,经有关部门批准,从北京一路开到无锡,作为纪念物陈列于此,供参观者瞻仰。
1998年,荣毅仁从国家副主席的位置上告退后,便在这座四合院内读书、看报、养花、听音乐、看足球,与夫人一起过着低调宁静的生活。如今,这里布置了荣毅仁的生活照片以及与家人的合影。
荣毅仁的夫人杨鉴清,出身无锡名门,虽然很少公开露面,但秀外慧中,谈吐文雅,具有良好的文学素养,是典型的东方贤淑夫人。他们先是一见倾心,再经媒妁之言,于1932年定亲、1936年喜结良缘。荣杨两家,一富一贵,荣杨二人,才子佳人,这段姻缘可谓珠联璧合。荣毅仁夫妻俩育有四女一子。大女儿智和出生于1939年,智和夫妇及二女儿智平住在上海。老三智健是独生子,曾任“中信”泰富集团董事局主席、全国政协委员。老四智元很不幸,上中学时因患脑炎被误诊,1993年死于肺癌。老五智婉远嫁澳门,是全国政协副主席马万祺的儿媳。如今,长孙荣明杰是中信泰富的董事副总经理,孙女荣明方任中信泰富的财务副总监,小孙子荣明棣正在美国著名企业摩根·斯坦利纽约公司热身。如果说,荣宗敬、荣德生是荣氏家族企业的奠基人和荣氏帝国的创始人,荣毅仁是红色资本家的另类传承,荣智健再创了荣氏家族新的辉煌、成为是商业翘楚,那么,如今已经成长起来的荣家第四代,则寄予了世人对他们的更多期待。
步入四合院大门,左手边是荣毅仁先生的会客室。客厅内有块“戒欺室”匾额,是由邓小平为荣毅仁题写的。客厅内还高挂着陆俨少的山水画,画两侧配有叶剑英元帅题写的“满目青山夕照明”的诗句。大门右手边是招待过基辛格等贵宾的餐厅。
大家可以感受到,四合院布局很紧凑,刚才我们经过的是会客厅、餐厅和警卫人员等的住所,我们正面是坐北朝南的一排正房,分别是荣氏夫妇的贵宾接待室、卧室和荣毅仁的书房兼办公室等,正房的西侧是荣毅仁的子女荣智健等人的卧室。起居室前的轮椅、躺椅、缝纫机和氧气瓶等,都是荣毅仁生前用过的原物。
四合院东西两边的厢房是荣毅仁的女儿们和亲戚来京时的住房。比如在德国的侄女荣智美等回国,都不住宾馆,而是住在荣毅仁家里,一起享受家庭的温暖。如今,东厢房布展的各界人士赠送给荣毅仁的礼品,西厢房布展的荣毅仁与家人的珍贵合影,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随意参观游览。
参观过荣毅仁的旧居,大家可以感受到,晚年的荣毅仁,生活如此简朴,让人很难相信他曾经贵为驰名世界的商界巨子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副主席。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过,荣毅仁出席公共场合和出国的时候,衣着都非常讲究,展现出衣冠楚楚形象。但是据荣毅仁的儿子荣智健介绍,因为从小受父亲荣德生的影响,荣毅仁养成了节俭朴素的生活习惯,在生活中处处体现出低调。他不仅自己朴素,衬衫、毛衣等衣服破了补一补再穿,而且还经常教育子女:“一千间房子,我们也只能住一间,成百张凳子、沙发,你只能坐一个,所以生活上的东西实际上都是像浮云一样,主要的还是看实业,看事业。”这就是荣德生的座右铭,“享下等福”的真实写照。可以说,荣毅仁是荣德生先生事业和思想的继承者。
游客朋友们,最后,我们来到了大公图书馆。
大公图书馆位于纪念馆的西侧,与转盘楼东西对称。图书馆于1915年开工建设,1916年建成开馆。大家可以看出,它是一幢方方正正的两层楼建筑,清水墙(现在只有下部裙边保持原样),看上去有点中西合璧。
由于“仆少而服贾,志学未能,二十年来世味饱尝,更抱不读十年之恨。”荣德生先生为办图书馆投入了巨额资金。据统计,公益学校和大公图书馆两项事业总共投资达一百万银元,并以茂新面粉厂下脚料麦灰收入捐作常年经费。因此,大公图书馆成为当时无锡地区最具规模、最有影响、且管理也最完善的私人图书馆。1920年,图书馆藏书已达10万余卷,到1921年编制出版“藏书目录”时,藏书已有11万7千1百余卷,其中有很多是善本和孤本。而且,荣德生先生请的几任图书馆馆长都是无锡地方上很有才学的老知识分子。抗战期间,大公图书馆的藏书损失惨重。抗战胜利后,荣德生先生重新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财力,“遇空仍收买旧书,先后所得,又已十余万卷,其中颇多乡贤著作,稿本凡百余种,最为难得。”荣德生说,这时的收藏,已经超过了抗战以前。
1952年,荣德生去世。遵照他的遗嘱,荣毅仁将大公图书馆的全部藏书和71个大书架捐赠给无锡市人民政府,由无锡市图书馆收藏。1958年,无锡图书馆编印了一本《荣德生先生赠书目录》,总数为53263册(其中包括几十种“善本”)。但是,这本“目录”并没有包括荣德生的全部赠书。2000年10月,无锡图书馆新馆落成以后,古籍部的几位青年学者对荣德生的赠书进行了全面清理和核对,古籍总量为8434部116280册。2008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300多部,无锡图书馆入选48部,其中,45部出自荣德生的捐赠。
游客朋友们,到这儿,我们便可理解,荣德生为什么不认为自己是资本家,而认为自己是“事业家”。荣德生曾把自己一生的事业和责任归结为两项:一是创办工厂企业,发展民族工业,谋求国家富强;二是致力公益事业,改善环境,谋求民众福利。
所以,大公图书馆不仅是我国近代图书馆发展史上的一支奇葩,还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以荣毅仁及其父亲荣德生、伯父荣宗敬为代表的荣氏家族对社会的公益贡献,也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以荣家为代表的无锡民族工商业家对社会的卓越贡献。
游客朋友们,到这儿,荣毅仁纪念馆的游览便结束了。我想,荣氏家族的百年传奇定能给您留下无穷的回味。
第三篇:沙石峪宣讲团工作总结
沙石峪宣讲团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深化扩大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和“四个全面”的认知认同,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更加坚定政治信仰,切实增进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利用暑假、寒假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以自己的无限激情和创新创造,参与到党的理论方针、形势政策的宣讲中去,以年轻人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激发起全社会更多的正能量、好声音,在推动党的政策理论更好地走进群众的同时,对大学生自身也是一个不断提高、接受实践教育、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在团委书记吴学飞老师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全国闻名的当代“活愚公”村——沙石峪。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积极热情地开展了一系列宣讲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参加宣讲人数11人次。听众约500多人次。
7月31日我们来到了沙石峪村,上午参观了中阿友谊树和中加友谊树,还有周总理亲手种下的树,在沙石峪见证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友好联系。在这里,党员同志们在团委书记吴学飞老师带领下宣读入党誓词。在这期间我们宣讲团成员紧密联系当地实际情况,围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的放矢地开展宣讲活动。针对不同的受众需求,力争宣讲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同天下午,我们来到了沙石峪纪念馆,在这里我们领略了老一辈人“愚公移山”的精神。在这里,我们通过座谈交流、现场查看等多种形式,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的沟通,了解和倾听群众呼声,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客观反映人民群众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期待。向基层宣讲了三级党代会的精神,也听取了老乡们对于沙石峪精神事迹的讲解。在宣讲过程中,我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沙石峪精神之间找到了很多切合点。我们的宣讲内容得到了老乡们高度肯定,在互动中我们也体会到了老乡们很高的热情度。
在老乡的护送中我们结束了这次难忘的宣讲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将当代社会主义精神宣讲给村民们,与此同时,宣讲成员被老一辈沙石峪人的牺牲精神所打动。今后我们将会更加努力,学习老一辈人不怕苦的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发扬光大!
第四篇:参观沙石峪有感
参观沙石峪有感
春天里,纪检监察部带领我们纪检委员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遵化沙石峪。一路前往,高速公路,疾驰的汽车,原野青青,鸟语花香,天空湛蓝,飞机轰鸣...车驶入山区,偶尔看见鸡鸭牛羊,看见围着头巾的少妇,看见赤着胳膊的男人,看见掠过的青山绿水,看见平地里幽幽的绿草...仿佛奔向世外桃源。怎能想象五、六十年代,这里没有水,没有地,没有果木庄稼,衣食不足,民生穷困。沙石峪村位于遵化市东南20公里处,是全国闻名的当代“活愚公”村。20世纪 60年代,被周恩来总理赞誉为“北方农业的一面旗帜”。沙石峪过去是远近闻名的穷山沟,素有“土如珍珠水如油,满山遍野大石头”之称。在第一代党支部书记张贵顺的带领下,硬是肩挑臂挎,从石头缝里取土,在青石板上造田,创建了“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的世界奇迹,共造优质梯田33公顷。
我们听着历史,看着现在,农家的粮仓,院落的葡萄,新建的采摘园,忙碌的农民,怎会想起当年的人们背井离乡,又怎能不感叹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如今,沙石峪已是处处花果山、道道米粮川。然而,数字是沉重的,走万里路,挑千担土,造一亩田。这不是想象是事实!听着讲解员的介绍,感慨万千。劈山开地,填土造田,打井取水,兴修水利,蜿蜒山路,肩挑背担...这是何种精神?愚公移山的精神!
不屈不挠的精神!战天斗地的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敬爱的周总理曾于20世纪60年代先后两次陪外宾到该村参观视察,给予很高的赞誉,并先后有120多个国家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来该村参观访问。
我们为什么参观沙石峪?我们必须继承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党带领人们推翻三座大山,解放全中国,解决温饱,改革开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不依靠党的这种优良传统。现在人们生活逐渐富裕起来,这是经历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得来由之不易。我们岂能纸醉金迷,我们岂能利令智昏,我们岂能得陇望蜀,我们岂能背信弃义。我们扪心自问: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不好好工作,不热爱生活?不珍惜生命?
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就要牢记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我们党的庄严使命,树立为党和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保持旺盛的革命意志和坚韧的革命品格;就要爱岗敬业,珍惜现在的职业,为之奋斗,为之奉献;就要忆苦思甜,珍惜现在的生活,更加懂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就要立足本职工作岗位,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埋头苦干、奋发进取,努力发展业务,以敢为人先的气魄,事争一流的精神,时不我待的观念,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青山绿水,田野飘香,春风荡漾,欢声笑语。我们赞美沙石峪,更加赞颂我们的党优秀儿女,更见赞叹我们的生活
比蜜甜!
沙石峪人们成就了自己的梦!如今,我们每个人更要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以我们中华儿女的豪情壮志实现更加伟大的中国梦!
第五篇:镇兵团纪念馆讲解词
**镇兵团纪念馆讲解词
开场: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上午好。首先欢迎各位领导莅临**镇检查指导工作。您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我镇的兵团纪念馆,本馆是2008年,在政府、社会各界以及兵团老战士们的关心和支持下,由杭锦旗虹桥文化中心出资建造的,现已列为全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的建筑面积为576平方米,全馆共陈列展示了图片130余张,实物资料20余件,分为9个板块,再现了四十多年前兵团战士繁重的屯垦劳作、紧张的军事训练、刻苦的理论学习,把难忘的兵团岁月浓缩在一张张珍贵的图片和一件件实物之中。接下来小贺为大家一一介绍。(各位领导这边请)
九个板块:
一、兵团重要领导及各连分布图
为了响应党中央屯垦戍边的伟大号召,根据指示,当时驻屯杭锦旗的兵团为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二十三团、二十五团,第二师二十团。三师二十三团就是于1969年3月份在我镇巴拉亥地区成立的,第一任团长是孟昭君。23团下属13个连队,有现役军人100多人,退伍军人198人,成立初有兵团战士2000多人,人数最高时达到3800多人。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广州、南昌、杭州、上海、青岛、保定、北京、包头等地。
二、兵团工作
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兵团的有一大任务就是抓生产建设。23团从成立的到被整编,在六年多的时间里,开垦土地上万亩,植树造林上万亩,建设房屋100多栋,为我镇后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兵团学习
虽然当时的生产工作紧张繁忙,但是兵团依然组织集体学习甚至在田间地头读书,认真学习政治、军事、科技、种田,后来产生了不少优秀理论成果。(老三篇是指毛泽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发表的《为人民服务》(1944年9月8日)、《纪念白求恩》(1939年12月21日)、《愚公移山》(1945年6月11日)三篇短文,主要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艰苦奋斗”的理念。)
四、兵团生活
各位领导,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年,在涛涛的黄河渡口边,在茫茫的库不齐沙漠里,在美丽的马头湾鱼海子旁,在厚实的田地里,战士们过着忙碌而充实,简单而快乐的生活。
五、兵团军事
抓生产建设、重理论学习,军事训练更是不能放松。兵团连队经常进行军事训练和实战演练。激情燃烧的岁月锤炼了这支“身穿绿军装却没有领章、帽徽,吃国家供应粮、拿津贴却又不同于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的部队,他们成为守卫边疆的钢铁长城,建设边疆的劳动大军。
六、兵团文化
当时驻杭的各兵团都有自己的文艺宣传队、电影放映队,还组织一些文化体育活动:打篮球、下棋,大合唱、排列文艺节目....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七、兵团英雄烈士专栏
为了巩固边疆、建设边疆,兵团战士们在杭锦旗这块热土上,献出了汗水,献出了青春,也有人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这些英雄烈士们永远地留在了大漠里,长眠于母亲河畔,让我们永远铭记。
八、走进新时代
1975年现役军人撤退,成立了巴拉亥农场,大多数兵团战士回到了原籍,在新的岗位上有了重要建树,部分战士被安置到了农场,1979年又在巴拉亥农场的基础上组建了甘珠庙柠条林场,留下的兵团战士成了新一代林业职工,林场当时有职工120多人,面积达9.8万亩。
九、情系家乡
兵团撤退了,但是战士们对这块土地的记忆却抹不掉。兵团战士身在他方,却情系家乡,以自己的方式为杭锦旗的发展再立新功。
尊敬的各位领导,我的介绍就告一段落。非常感谢您的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