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中国传统之社火》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中华文化概说
分校(工作站)专 业 学 号 学生姓名
2015年元月
传统文化之社火
摘要
社火产生原始自发的宗教信仰。“因崇拜而思献媚,假歌舞以祈福佑”。民间祀社风俗歌舞是其主要表现形式。社火的特指意义,即是指春节期间民间带有媚神性质的风俗歌舞。崇拜社神,歌舞祭祀,是为中华最古老的风俗。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传统和历史。它是民族感情的渲泄,又是才智和生命力展示。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万事如意。
关键词:社火 宗教信仰 民间祀社风俗
一、社火概述
(一)社火定义
社火是中国民间一种传统庆典狂欢活动,具体形式随地域而有较大差异。“社”,古指土地神,从古到今,社火都有祭祀、祝福之意。在中国西北,每年春节,各乡村群众自发组织各种社火活动。社火规模从几十人到上百人,包括锣鼓手,舞狮等等。群众燃放爆竹迎接社火队伍,并赠予烟酒等礼物。
(二)社火形式
社火经过之处,爆竹声声,锣鼓喧天,人山人海,气氛热烈。社火中最具表现力的是高台。每个高台均有一主题。常见的故事情节有三打白骨精,二郎救母等。多取材于秦腔故事。高台往往由经验丰富的民间艺人指挥建造。即在一个专用的桌子(也有汽车或拖拉机)上,使用钢筋,布料,彩纸等材料做出各种造型,如假山,树木,动物等,然后按其内容把男女儿童(年龄一般4—5岁)装扮成故事中的人物,固定在高台上,少则1人,多者10余人,高可数丈。社火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起源于中国上古祭祀活动。中国宋代诗人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道:“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可见其延绵之久。
(三)社火种类产生及发展历史
社火产生的年代相当久远,它是随着古老的祭祀活动而逐渐形成的。远古时的人类正处于幼推时期,生产力极其低下,原始先民们对人类的生死,及自然界星的许多现象如对日月、灾荒等既不能抗拒,也不可能理解,只能幻想不能抗拒,也不可能理解,只能幻想借助于超自然的力量来主宰它,于是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神。当社会生产由渔猎转入农耕,土地便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于是渴望风调雨顺、农作丰收或驱鬼逐疫的祈禳性祭祀活动便产生了。《礼记•!祭法》中载:“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这里面还有一个神话帮事呢!相传水神共工的儿子勾龙是社神。共工长得人脸蛇身,满头红发,性格暴烈好战。一次他和祝融(传说火神)作战,一怒之下头触不周山,竟把撑天的柱子碰断,顿时天崩地裂,洪水泛滥,多亏女娲炼了五彩石及时把天补好。勾龙见父亲痛快下大祸,心理非常难过,于是把九州大裂缝一一填平。黄帝见状,便封他为“后土”,让他丈量并掌管土地,从此勾龙便成为人们祭祀的社神。民俗学家顾颉刚先生在《古史辩•第一册首序》中是这样记述社的:“社是土地之神,从天子到庶民立有不等的社。”“„„乡村祭神的结会,迎神送崇的庙会,朝顶进香的香会,都是社会的变相。”追溯“社火”其源,它与远古时的图腾崇拜、原始歌舞也有着渊源关系。图腾崇拜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极为漫长的时间,原始社会的人们,把本氏族的图腾标志雕刻在石壁、木柱或刺在身上,画在脸上,有的还制成面具,每逢祭祀的时节,人们在身上绘有图腾图案或戴上图腾面具,边击打着劳动工具,边跳着模拟图腾物的舞蹈,狂呼狂舞,祈望所崇拜的图腾能给予他们一种神奇的力量。到了商周时期(公元前11世纪-前256年),宫廷里就有了逐鬼的祭祀仪式,周代称之为、“大傩”,是一种带有巫术性的舞蹈。《论语疏》称傩为逐疫鬼也。(乐府杂录)记:驱傩用方相氏,四人戴冠及面具,黄金为四目,衣熊裘,执戈扬盾,口唱巫术咒语,在室内到处乱打,以使鬼惧怕而逃遁。随着岁月的流逝,经朝历代,这种驱傩由宫廷传入民间,逐渐形成巨大的民俗礼仪活动,演变为乡村祭神、娱神、迎神的赛会,并加进杂戏表演。这种古老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陕西等地都要举行盛大的、热闹非凡的社火活动。
二、社火种类 社火的种类,包括地社火,背社火,抬社火,车社火,马社火,高芯社火,高跷社火,血社火,山社火,狮子舞,唱社火,丑社火等等。
(一)社火的脸谱及表现形式
在整个社火的表演程序中,化妆是神圣而关键的一步,而脸谱更是社火灵在的标志和内容的陈述。因此社火脸谱亦是这一古老行为在千百年传承中秘而不宣的玄妙所在,老的社火队都有各自历代相传的图谱,可惜大多数毁于文化大革命中了,留存自今的已属罕见之物。社火脸谱是从古代“假面”、“涂面”发展而来的,因而堪称中国最古老的脸谱。陕西系周朝的发源地,有些社火脸谱还残存着周文化“大傩”涂脸的遗痕。从殷商青铜器上的饕餮、夔龙、夔凤等图案看,社火脸谱也不乏带有商代遗风。经历了世世代代的社火脸谱日臻完美,从绘画、设色、章法、布局都有一定的格式,自成体系,形成鲜明的艺术特色。民间艺人大胆构思,想象奇特,利用色彩、图案、线条等穿插变化,产生了奇丽的艺术效果,绘制出一面面五彩缤纷、古朴典雅的社火脸谱,其造型粗犷,纹样稚拙,色彩浓烈,既简练单纯,又复杂细腻,既对比强烈,又和谐统一,给人一种更原始、更清新、更自由之感。社火脸谱人物众多,古朴无华,开脸严谨,用色讲究,艺人们编了一整套用色的口诀:“红色忠义白为奸,黑为刚直青勇敢,黄色猛烈草莽蓝,绿是豪侠粉老年,金银二色色泽亮,专画妖魔鬼神判(官)。”此外,还有画眼、眉、口的口诀,画眼诀里又分顺眼、吊眼、环眼、三角眼、雌雄眼。画眉诀里有卧蚕眉、梳子眉、吊勾眉、瓦眉、疙瘩眉、兽角眉。细致全面,形成了一系列的纹饰、眼神、色块等程式化的要求。民间艺人根据不同人物进行不同的脸谱设计,以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加进象征性、寓意性的纹样,以表现人物不同的身份和性格。
脸谱的谱式很多,如:对脸,破脸,碎脸,悬脸,转脸,定脸等最常见的是对称形和旋转形两种。对称形即是左右形与色都成对称分布,以五官为准,饰以各色纹样,颇似先秦青铜;旋转形则放弃五官中线,向左或向右成一条斜线,并饰以盘旋游走的纹饰,有很强的运动感。画脸谱的颜色早期只用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暗合五行明表忠奸。这也是表现社火脸谱人物角色性格的基本色彩和语言。黑代表忠诚、铁面无私、白代表奸诈、红代表侠义,绿代表草莽,金、银代表鬼怪,粉代表苍老,黄则代表残暴。有口诀曰:“红为忠勇白为奸,黑为刚直灰勇敢;黄为猛烈草莽绿,蓝为侠野粉老年;金银二色色泽亮,专画妖魔鬼神判。”
(二)、社火中的代表-洋县社火种类和表现形式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洋县域内出土了殷商时代的青铜面具二种多枚,此为洋县早期的社火人物面具,洋县社火分布为谢村镇范坝村、洋县谢村镇智果村、洋县马畅镇、洋县胥水镇回龙村等地。洋县社火,起源于元末明初,以明清最盛,它是以装哑剧的表现形式开展的一项娱乐活动。最初多以高跷、竹马,以后逐渐发展成单台、悬台社火。按类型可分为人抬社火、地社火和骡马社火三种。现主要以抬社火和地社火为主,抬社火分为三种有悬台、转芯和小芯三种,小芯即为平台社火,轻便易装,选10岁左右儿童2至3人。画脸谱、着戏装,三至四人一抬,可游街转乡。转芯装有铁制或木制转轴。曲拐处精做“扇面”或古兵器样。备站“角色”,行走旋转,别有情趣。悬台有中型和大型之分,中型悬台一般组装二至三层,大型悬台一般组装四至六层,悬台社火有的高达10米以上,一般选10岁以下儿童若干名,装扮成全本戏角色,由数十名青壮年男子用木杠肩抬表演,近年来悬台社火已将人抬改为人力车、拖拉机或汽车运载,运行更加方便,表演更为精湛。其融生活与艺术于一体,富有原始、质朴、粗犷、热烈的艺术个性,极具渲染力,是洋县古代舞蹈艺术发展延伸的结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赋予他新的内涵,使其富有坚实的艺术魅力和社会基础,所以经久不衰。洋县社火种类繁多,但以洋县悬台社火最负盛名.洋县悬台社火又称洋县高芯子社火。此种社火是以戏剧人物站在高台梁架上为表演形式以人抬肩扛为运载形式的一种社火,为洋县民间社火所独有。它汇集民间社火之精华,容戏剧、杂技、美术、音乐、民间手工技艺为一体,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社火艺术形式。洋县悬台社火以坚硬、柔韧的槐木为梁,制作成多层高台框架,框架各层层面设置不同的角色,配置不同的道具,展示不同的戏剧情节。在悬台社火框架芯子曲拐处往往饰以荷花、荷叶、茶碗盖、兵器等道具,并在其上站立剧情所需要的角色。洋县悬台社火又分为小芯悬台、大芯悬台、转芯悬台、挂芯悬台、单芯悬台、双芯悬台。角色站为上下2层,一般为小芯悬台。大芯悬台则站了6层,高度可达12米以上。转芯悬台制作与小芯悬台、大芯悬台基本相同,但须在下部另加曲轴和盘旋拉绳故可灵活转动。而挂芯悬台则是在芯子上生出枝叉,将角色挂附在芯子上。单芯悬台是指悬台框架中的竖起的主梁为单根槐木,而双芯悬台是指主梁为2根槐木形成对称的形式。小芯、转芯适合组装角色较少的折子戏或者小、中型戏剧,大芯、挂芯、单芯则适合组装角色较多的戏剧,而双芯适合角色繁多的戏剧。洋县悬台社火在游演前,社火会要备三牲去土地庙祭祀土神,乞求神灵保佑社火出游平安如意,并答谢土神为众生带来好年景。历史悠久的原生特点明显的洋县悬台社火,与地方上其他艺术门类相比较,其起源最早。我国宋代戏剧板式变化体唱腔音乐形成后,洋县社火亦随之形成。洋县社火从形成之日始走过了千年的历程。洋县社火中的姣姣者——悬台社火,从清雍正开始,亦有近300年之久的历史了。悠久的历史使洋县社火、洋县悬台社火成为了探究地方戏曲发源演变乃至中国戏曲发展的活化石,对研究陕西南部汉中盆地东端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社会变革也大有裨益。50年代,智果悬台社火《大破天门阵》先后赴省、京组装表演,并受朱德、习仲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誉满京城。1992年第二届汉中艺术节,智果悬台应邀赴汉中组装表演声明大振。我家就在陕西洋县谢村镇智果寺村,而让我引以为傲的就是属于我们村的悬台社火了,因为在1992年我也参加了记得当时我扮演穆桂英,悬台社火也称高芯子社火,据传为洋县智果寺120位僧人集各地社火之精粹,创出了独居特色的“悬台社火”,因由下而望悬若垒塔而得名。洋县智果社火又称“高芯子社火”,是以人抬肩扛为主的一种极为特殊的社火。它源于商周时代,清末、民国及新中国成立伊始受国家文化政策支持,现在达到鼎盛。洋县智果悬台社火具有五六层梁架,高可达12米左右,有12至16名10岁以下儿童扮演戏曲或故事人物,高悬惊险、巧妙、奇绝,数十人人抬肩扛的多层悬台社火威武雄壮,显示了中华儿女的凝聚力和协作精神,由于现在城镇的建设,这样大型的社火已经不能像以前那样游行表演了,只能在空地上供群众观看,是国家级非遗项目。
三、社火的历史文化价值
(一)历史价值
我国宋代戏剧板式变化体唱腔音乐形成后,洋县社火亦随之形成。洋县社火从形成之日始走过了千年的历程。洋县社火中的姣姣者——悬台社火。悠久的历史使洋县社火、洋县悬台社火成为了探究地方戏曲发源演变乃至中国戏曲发展的活化石,对研究陕西南部汉中盆地东端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社会变革也大有裨益。
(二)文化价值
具有五六层梁架的洋县悬台社火,高悬、惊险、巧妙、奇绝,给人以视觉的极大冲击力,实为中国民间艺术一绝,极具观赏价值,文化含量很高。此特点较好地反映了先民的聪颖和智慧,并对当今和后世的戏剧、舞蹈、杂技等艺术门类都有启迪作用。从洋县悬台社火中,观众还看到了中华民族儿女的凝聚力,看到了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和他们威武雄壮的民族魄力,48人人抬肩扛的步调一致的高层悬台社火在游演行进途中给世人宣告着这一切。洋县悬台社火脸谱中夸张的绘画手法,强烈的色彩对比,粗犷豪放性格的强调,丰富了美术学科。洋县悬台社火中“比高下”、“换折子”更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极强的进取心、顽强机智的品质和博大精深的学识,洋县悬台社火是一种参与人数最多的民间艺术,往往是男女老少全家出动,全村出动,游演之时,万人空巷,体现了一种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它为探究古今人们对文化需求的心理,提供了一手的材料,洋县悬台社火还为研究汉水上游民俗提供了资料。
(三)科学价值
社火梁架材料选择非常讲究,一般选用既柔且坚的槐木,连结构架采用绵软结实的土布,梁架结构和底座配重都非常符合力学原理,梁架底座和角色的重量都经过精确的计算,每名抬者肩上负担的重量都在所能承受的重量之内,一般以不超过80市斤为宜。以一台5层48人抬的双芯悬台社火为例,梁架约重2500市斤,16名角色(小孩扮)约重840市斤,整台社火重量为3340市斤,每名抬者肩上约负担70市斤,70市斤的重量适合每个抬者。悬台社火启动之时的口诀,非常有用,启动上肩的三个动作非常合理,在悬台社火游演之时有撑杖在两旁护持,为角色排除路障,洋县悬台社火在化妆方面所用颜料等材料为民间所研制,配方独特、管用,不易损害儿童(角色为儿童扮)脸部皮肤,阳光下、汗水中颜料不流淌。以上所述科学价值不菲。
社火是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因素,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包蕴着大量民间文化内容。虽然不同区域的社火表现形式不一样,但它们都是了解传统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在现代化过程中,社火传统正在经历着变化:数量减少,表演水平下降,民俗文化意味淡薄。社火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将其保护并且传承下去。现如今,社火脸谱原有的鬼神崇拜、宗教迷信内涵逐渐淡化,而其艺术型、娱乐性的审美价值日益增强社火反映中国民间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表现当代中国老百姓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及对小康社会的向往,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受到人们的喜爱。但是随着社火老人的相继去世,传统的社火脸谱已濒临灭绝的状态,再不抓紧时间调查和总结,将悔之晚矣。尤其是在全世界都在大力抢救和保护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今天,社火调查研究和静态保护工作不应被忽视。从这个角度将,深入研究社火脸谱的谱式、色彩及其意义,了解纹样的审美特点和含义,更好地学习和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系统探寻社火脸谱对中国脸谱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不管能不能永远传承下去,我们都要将社火文化保存下来,将每一个角色的脸谱、图案进行临摹,汇总编辑成册,同时拍摄录像,使形象化的社火脸谱资料完整的保存下来,为后人留下一份宝贵的史料和永恒的记忆。
参考文献:
1、《中国文化报》
2、《陕西民俗采风》(陕南.陕北)(图)社会文化 张建忠 西安地图出版社
第二篇:浅谈中国民俗之社火面具
浅谈中国民俗之社火面具
题目名称:浅谈中国民俗之社火面具 班
级:专升本艺术设计一班 小组成员:张博,张瑞雪,杨升睿,田亚南,王欣,魏笑笑
指导教师:黄小力
目 录
摘 要
一、社火脸谱的起源和发展
(一)社火的溯源
(二)面具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三)社火面具的历史简介
(四)社火脸谱的产生和发展
二、社火脸谱的造型艺术
(一)社火脸谱的色彩构成
(二)社火脸谱的图腾文化体现
三、社火面具的分类
(一)跳神面具
(二)生命礼仪面具
(三)镇宅面具
(四)节日祭祀面具
(五)戏剧面具
四、民间社火
(一)民间社火案例欣赏
致 谢
• I •
摘 要
“社火”是中国农村社会在农历春节或庙会期间,农民以村、社为单位自发组织起来的,兼有迎春、祭神、驱疫和狂欢意义的大型文艺游演活动。这一古老的民间风俗,是伴随着数千年来中华农耕文明的兴盛而发展成熟的。中国西北部的社火文化积淀极为丰厚,是我们研究中国社火文化必须重点关注的区域。
关键词:社火;面具;文化遗产;艺术形式
• II •
传统文案—社火面具
一、社火脸谱的起源和发展
社火的特指意义,即是指春节期间民间带有媚神性质的风俗歌舞。崇拜社神,歌舞祭祀,是为中华最古老的风俗。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传统和历史。社火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文面,文身、巫术、祭祀、宗教,古代的角抵、驱傩、祭社活动。社火脸谱的纹饰证明,五六千年前彩陶上的原始符号,在脸谱上被完整的继承了下来。
(一)社火的溯源
社火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巫术、祭祀、宗教,古代的角抵、驱傩、祭社等活动。社火脸谱的纹饰证明,五六千年前彩陶上的原始符号,在脸谱上被完整的继承了下来。
社火的种类很多,有山社火、车社火、马社火、抬社火、高芯社火、高跷、地社火、血社火、黑社火等。大都在正月祭社、庙会迎神、祈雨时表演,而正月十五最隆重,声势最为浩大。血社火是陕西乃至全国唯一保留的一个社火种类,它是每逢闰年表演一次。社火常被人们叫作“看戏”,即“哑剧”。社火角色的表演者是以舞台亮相的形式进行游展,观众对扮相角色的辨认靠的是脸谱。宝鸡社火脸谱,以它悠久的历史,神秘、深厚的文化内涵,声势浩大的场面,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成为陕西春节民俗活动的亮点。
(二)面具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面具的起源历史悠久。远古的人类出于对神灵鬼怪和大自然的敬畏,模仿性地制作了动物、妖魔等种种面具戴在脸上,主要的功能是为了保护自己。延续到今日,在民俗活动、舞台上和儿童游戏中,依然能看到制作得更加精美的面具,那纯粹是娱乐了。
中国少数民族面具有着丰富的种类和鲜明的特色,它们的设计夸张、变形。随着时代的发展,面具原有的鬼神崇拜宗教迷信内涵逐渐淡化,而其艺术性、娱乐性的审美价值日益增强,已成为一种文化而受到人们的喜爱。中国是一个民族众多的文明古国,面具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可以说是各民族普遍存在的,也可以说是各民族文化的一种本能体现。
• 1 •
据史载,在吐蕃奴隶制社会时期,即公元6世纪以后,本教“摇鼓作声”的图腾拟兽面具舞蹈在民间进行表演,由此产生了白山羊皮面具。松赞干布当政的公元7世纪上半叶,吐蕃创制了自己的文字并制订了成文法。在举行盛大的庆典仪式时,则表演“戴上假面具、装扮狮虎牛豹”的舞蹈,这种拟兽面具舞是当时吐蕃社会的传统舞蹈。可见,面具这一形式在吐蕃社会中已经出现。
藏王赤松德赞时期,吐蕃宗教文化得以迅猛发展。公元779年 桑耶寺主殿落成,由赤松德赞、寂护和莲花生三人亲自主持了开光仪式。在该寺大殿内左右两侧壁画上,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开光时的盛况。是日,桑耶寺人山人海,男女老少身着盛装载歌载舞,热闹非凡。据《贤者喜宴》记载:当年桑耶寺举行开光喜宴之时,赤松德赞坐于金座之上,五位王妃也盛装而坐;伞、幢,以及飞幡几 乎遮蔽了正午的太阳;铙钹之乐如鸟鸣。所有男女少年装饰打扮,手执牛尾,击鼓歌唱、舞蹈;他们戴着面具,扮成幼狮,舞蹈者饰以美丽装饰,手里拿着鼓游戏、散步等等。这一时期,西藏的山南地区和拉萨等地区流传着一种民间戏曲,即白面具藏戏,它是藏族戏曲剧种的母体剧种。所以,根据藏文文献的记载和有关专家学 者的共同确认,藏族面具艺术的起源与藏族原始本教、法律文字的产生和藏族历史上的第一座寺院桑耶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推本溯源,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6世纪以前。
(三)社火面具的历史简介
社火,作为最古老的风俗,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它来源于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是远古时期巫术和图腾崇拜的产物,是古时候人们用来祭祀拜神进行的宗教活动。“社”为土地之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能驱邪避难。崇拜社神,歌舞祭祀,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万事如意。
在以农业文化著称的中国,土地是人们的立身之本,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火是人们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远古人们凭着原始思维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加以崇拜,于是形成了崇尚火观念。由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中,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祭祀社火的仪式逐渐增加了娱人的成分,成为规模盛大、内容繁复的民间娱乐活动。
社火一词始见于宋代。《东京梦华录》卷八记载:六月二十四日,欢口二郎神生日,二郎庙前露台上设乐棚,有“社火呈于露台之上”。在汉魏南北朝、隋唐时期至南宋,皇城的除夕之夜还保留有大傩仪,后逐渐被社火取代而
• 2 •
融于社火之中。可见宋朝的民间社火已是包罗万象,气象万千。当时的社火由祭祀、巫术、傩仪、百戏、乐舞、参军戏、民间杂耍等组成。每逢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村社便组织、举办使节庆、迎神赛会,有上竿、跃弄、跳索、相扑、鼓板、小唱、斗鸡、说浑话、杂耍、商谜、合笙、乔筋骨、乔相扑、浪子、杂剧、学像生、倬刀、装鬼、砑鼓、牌棒、道术之类杂戏表演。
(四)社火脸谱的产生和发展
社火脸谱是从古代“假面”、“涂脸”发展而来的,因而堪称我国最古老的脸谱之一。陕西系周朝的发源地,有些社火脸谱还残存着周文化“大傩”涂脸的遗痕,从殷商青铜器上的饕餮、夔龙、夔凤等图案看,社火脸谱也不乏带有商代的遗风。经历了历代的发展和艺术风格的确立,社火脸谱日臻完美。从绘画、设色、章法、布局都有固定的程式,自成体系,形成鲜明的艺术特色。民间艺人大胆构思,想象奇特,利用色彩、图案、线条穿插变化,产生了奇丽的艺术效果。其线条粗犷、纹样稚拙、色彩浓烈,既简练单纯,又复杂细腻;既对比强烈,又和谐统一;给人一种更原始、更清新、更自由之感。社火脸谱人物众多,古朴无华,开脸严谨,用色讲究,艺人们编了一整套用色的口诀,以颜色来标志忠奸、善恶、美丑。民间艺人还根据自己编的画眼、画眉、画口、挂髯等口诀,对不同人物进行不同的脸谱设计,运用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加进象征性、寓意性的纹样,使人物的身份、性格一目了然。
历史悠久、内涵深邃的社火脸谱既古老淳朴,又绚丽斑斓;既有浓郁的地方风情,又浪漫神奇;它是我国珍贵的民族文化瑰宝。起初表演者的面部多用色彩画成青面獠牙、狰狞凶恶的样子,以表现真善丑美,包罗人间神界的万象生灵。造型多为原始的“图腾神”。如“土地神”、“五谷神”、“时令神”等,展现出原始崇拜的遗俗。后来一些“脸谱”逐渐固定下来,被人们用泥土烧制成陶质面具,一直沿用至今。
二、社火脸谱的造型艺术
(一)社火脸谱的色彩构成
社火脸谱强调色彩对比,感情豪放,具有强烈的象征性,这点和京剧脸谱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比如:红色忠勇白为奸,黑为钢直灰勇敢,黄色猛烈草莽蓝等等。
• 3 •
民间有一套口诀,专门来形容社火脸谱的色彩构成:红色忠义白为奸,黑为刚直青勇敢,黄色猛烈草莽蓝,绿是豪侠粉老年,金银二色色泽亮,专画妖魔鬼神判(官)。社火脸谱的色彩大多是鲜明的原色,画脸谱的主色常用红色(银朱)、黄色(石黄)、白色(铅粉)、绿色(石绿)、黑色(油烟炱)、金色(大红金)、蓝色、粉红色等颜料,此外还用青、紫、赭石、褐色、银色作为衬色。这些颜色大多是矿物颜料,再用40%的蜂蜜、30%0的鸡蛋清和冰糖水进行调配而成。按不同的人物形象进行绘制用色,社火脸谱的构图也相当的讲究,图案、线条的间隔和穿插把这些色彩巧妙地组合、分布,构成一张张既色彩对比强烈又和谐统一、既简洁稳重而又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社火脸谱形象。可以看出,每一张社火脸谱都是一件中华民族风味浓厚秀色可餐的精致艺术品。
(二)社火脸谱的图腾文化体现
中国人自古就在一张脸的整体结构中,赋予了“天庭”、“地阁”、“四方”、“五位”等天地和无边无际的观念①, 艺术也由此很自然地获得了更为广阔的表现空间。人们在绘制脸谱时会将天地万物巧妙地安插于一张脸上,将一出戏和多篇故事呈现于一张脸上,所以说社火脸谱艺术并非是对一张脸的装扮,而是对万物的抽象陈述,也是民间时间和空间观念的一种集中体现。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传说中是中国古代法力无边的斩妖除魔的四大神兽,也是镇守天宫的四大神,民间百姓喜欢在面具上画上这四位神兽,寓意永葆和谐平安。
“青龙”,古人认为龙是水中之物,属阴性,虎为百兽之长,为阳物。龙与虎一阴一阳,阴阳交合,吉祥如意。有得青龙脸谱设计成白眉上挑,白鼻居中,白须翻卷,红口獠牙。中间白色蛇状的卷曲图案的鼻子看起来像一个“V”字,寓意为龙。主色相为响亮而不失之沉稳、冷暖适中的钴蓝色,最适合描绘这副青龙图腾,加之副色中红色的云雷纹点缀两腮,蓝红相呼应,沉着大气、鲜艳华丽。白色的鼻花两边的红色云雷纹呼应着虎口,让我们联想到古人口中的:云随龙吟而出,风随虎啸而来。
社火脸谱的标识往往揭示脸谱的文化身份,其花纹、图案、格调、色彩都很固定。在白虎的面饰中,眉为云雷纹构成,鼻饰由深红、大红、粉红渐变的红色系列构成立体感极强的佛手纹构成,上面一点玉坠装饰眉心,卷曲的凤尾萦绕在鼻翼两侧,看似凶猛的獠牙巨嘴掩饰不掉秀丽的蝶形状,使得明朗俊秀的虎象中透露出一股柔美柔和之气,无处不在昭示着虎发展为祥瑞之兽的文化历程。
• 4 •
汉代以前称朱雀为凤鸟。《梦溪笔谈》卷七:鸟即凤也。朱雀,亦称“朱鸟”,古代神话中的南方之神。又可说是凤凰或玄鸟。《春秋孔演图》曰:“凤为火精在天为朱雀。” 唐代欧阳荀《艺文类聚篇》的《抱朴子》文,将“凤象”中的“戴德、负仁,抱忠、挟义”附会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演绎出了凤鸟身体不同部位的颜色,制造出一个儒家思想的祥瑞符号。朱雀脸谱中多以红绿两色互为补色,对比鲜明。在中国古代,红绿相配是喜庆热闹的含义,红和绿都是鲜艳而富有动感的颜色,红绿两色在古代也是宫廷里流行的配色,如唐代永泰公主墓壁画中手捧寿桃的绿裳红衣的宫女。朱雀的白色挑眉和白色微张的蝶形口,互相呼应,颇具动感。面部两腮处分别是粉红色、粉绿色的舒卷的云雷纹,秀丽俊美。如苏轼所云:“云鬓风前绿卷,玉颜醉里红潮。”
玄武是龟蛇交合的形象,《楚辞•远游》中说:玄武,北方神名。中国古代素将伟大的神力和阴阳交感演化万物的现象相类比,崇拜生殖的神力。蛇本身就是生殖和繁衍的象征,玄武以龟蛇合体的形状出现,更被古人看作雌雄交配、生殖繁衍的标志。东汉魏伯阳《参同契》曰:“雄不独处,雌不孤居,玄武龟蛇,蟠虬相扶。”雌龟雄蛇相互纠缠,曰玄武。
玄武脸谱的主色相是黑色,红色的佛手纹相配黑色再好不过,既对黑色底色起到了绝妙的装饰作用,又有吉祥如意的寓意。额上是标志性的图案,绿色的龟蛇交合图——玄武。玄武的标志图案处理成了象征着生命的绿色,绿色是一切生命生机勃勃的象征,也代表着万物的和谐共处。
三、社火面具的分类
傩是中国远古时期全体成员参加的驱疫逐邪的巫术祭祀活动,是中国各民族先民共生的文化现象,人们惯常以巫傩称之。面具在傩事活动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是神灵的凭依之物,时神祇的具象化。中国少数民族面具,以其多元性和无可比拟的原生态及次生态,展现了中国本元文化的神韵,展现了面具的五种文化功能。
• 5 •
一.跳神面具
用于禳灾祈福为目的的宗教活动。神职人员在跳神活动中佩戴面具,并借助其它法器,舞之蹈之,驱邪纳吉,祈求人寿年丰。
跳神面具包括新疆、内蒙古、黑龙江、辽宁、吉林信仰萨满教民族的萨满面具;广西、广东的少数民族的师公面具和贵州、湖南、四川、湖北、云南的少数民族的傩堂、端公面具等等,可谓洋洋大观。“羌姆”跳神面具是印度高僧蓮花生大師吸收了西藏早期的土風舞,結合佛教密宗的金剛舞,逐漸發展起來的神舞面具。跳神面具屬宗教面具,品種有皮、木、銅、泥、漆布等
類。各
• 6 •
二.生命礼仪面具
用于人自身的各个生命历程,包括诞生礼、命名礼、成年礼、婚礼、丧礼等各种仪式。
现今主要流不于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瑶族成年礼用的“度戒”面具;彝、哈尼、土家的婚礼面具;基诺、佤、景颇、布依、壮、彝、纳西、苗等民族的丧礼面具,以丧礼面具运用为多。
• 7 •
三.镇宅面具
经过一定的宗教仪式,将特定的器物置放于村寨院落,以驱祟辟灾,曾是中国民间的普遍信仰,至今仍有遗留,尤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突出。在那里,悬挂面具原生态的兽头、骨角和面具及其衍生品吞口,陈置铺首、天兽、兽纹瓦当、画符、门神和有特殊含义的物件,安放寨门、宅桩、石社、石敢当等等,组成了一个时间和空间上的“防卫体系”,阻断鬼蜮侵入,护卫一方安康。
• 8 •
四.节日祭祀面具
用于年节赛会、岁时祭祀以敬天祈年。演变至今的以假面、假形舞乐同庆共祭的盛会,依然表现了浓厚的迎神祈福的宗教色彩。
现在的节日祭祀面具,展现了中国少数民族面具的不同发展层面,以及面具功能由娱神到神人同乐,至娱人的演化轨迹。面具在形制、造型和材质方面也显现多元性。如哈尼族叶车人的棕披、笋壳、毛皮面具;土家、壮、苗等民族的草人假形;藏族小牛犊畜头面具;彝族得纸扎、纸浆、木雕面具;白族、傣族的纸、布裱及牛皮面具,以及朝鲜族极富夸张的木雕面具等。
• 9 •
五.戏剧面具
分为傩戏面具和藏戏面具两大系列。
傩戏面具包括广西壮、瑶、毛南等民族的师公戏面具;湖南、贵州等地的土家、苗、布依、侗、仡佬等民族的傩堂戏面具;湖南、四川等地土家族阳戏面具;以及贵州布依族、苗族的地戏面具。而贵州威宁彝族的“撮泰吉”保留有许多原始傩文化的特征和信息,为准戏剧形态。其面具也具有本原文化的质朴风格。
土家族傩堂戏包公面具
藏戏面具流布于西藏、青海、甘肃、四川等藏族地区,以白面具和蓝面具 为代表,显现了雪域高原文化的特色。
• 10 •
白面藏戏老人面具
以上两类戏剧面具按其角色造型,可分为鬼神面具、动物面具和世俗人物面具。面具材质以木为主,兼用竹、布、纸、毛皮等。此类面具沉积了各个历史阶段的文化特征,成为中国面具文化中的珍品。
概言之,在历史发展长河中,中国少数民族面具积淀了宗教、民族、民俗、艺术等多种内涵,展现了东方审美的意趣和理想,是中国面具文化的瑰宝。
• 11 •
四、民间社火面具案例赏析 陕西社火脸谱忠奸善恶辨分明
社火是陕西农村正月里的“压轴戏”。元宵节前后,人们衣着簇新,扶老携幼,挤在熙攘人群中观看社火。社火脸谱,则是社火中最精彩的部分。民间老艺人说:“内行看脸窍(指脸谱),外行看花俏”;“无脸谱不成社火”,因此,脸谱好坏成为人们品评社火水准的标准。
据考证,社火脸谱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狩猎及巫术假面,正式形成则受戏曲脸谱的直接影响。远古时代,因狩猎需要,人们发明了戴在脸上的装饰物。后来在巫术活动中,逐渐演变为假面具,巫师们戴着它载歌载舞以沟通人神。据《周礼》记载,周代傩仪中,方相氏佩戴“黄金四目”的假面驱除疫鬼。汉唐时期,一些巫术假面逐渐演变为歌舞面具,出现在乐舞表演中。宋代,戏曲艺术蓬勃发展,歌舞面具又演变为戏曲脸谱。自此,戏曲艺术对民间社火产生巨大影响,戏曲脸谱也直接影响社火脸谱的造型。
陕西社火在全国赫赫有名,其脸谱艺术更是享有盛誉。其内容形式丰富多彩,约有数百种形象,大致分神话人物、演义小说人物和戏曲角色三大类。神话人物有神农氏、蚩尤、灯花仙、仓颉、玉皇大帝等;演义小说人物有闻太师、黑虎、豫让、李元霸、盖苏文、王彦章等;戏曲角色有焦赞、常遇春、胡大海、徐彦昭、杨俊卿、孟良等。在制作和用色上,工艺精美绝伦,颇为讲究。其用铅白、朱红、石黄、石绿、石青、金粉、银粉等矿物质颜色,并用蜂蜜水、冰糖水和鸡蛋清调制色彩。蜂蜜水能把颜色固定在脸上不掉;冰糖水和鸡蛋清能使色彩更具光泽,易于凝固颜色。社火脸谱的化妆多用毛笔,要经过洗脸、打底、定眼窍、勾鼻花、填色、提醒等诸多繁杂的程序。因此要绘制一幅好的脸谱,往往需要好几个小时。
在陕西社火脸谱中,区分人物性格和身份主要是靠脸型、“眼窍”和色彩。脸型主要分为“对、破、旋、定、立体”五种基本类型;眼窍有“顺眼、立眼、雌雄眼、窝窝眼、特殊眼”等;色彩则有多种主调,每种主调寓意不同:红色忠勇,白色奸诈,黑色刚正,青色勇敢,黄色暴烈,蓝色草莽,绿色侠义,粉红色表老年,金银色表仙佛。角色的忠、奸、善、恶界限分明,一望可知。陕西社火脸谱最为奇特之处,是在脸谱前额、脸颊和鼻梁等处画出某些特殊标记,使人一望而知人物的身份及经历。如包公额绘日、月,表示其“昼断阴、夜断阳”;方腊额绘蜡烛,和其名字“腊”谐音;轩辕黄帝额绘“白云托日”,寓意功盖日月;庞涓额绘“蝎子”,寓其心狠如蝎;王彦章、阮小七额绘“青蛙”,象征其善于水战等,十分讲究。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1、马勺简介
马勺即为水瓢,是民间起源很早的劳动生活用品,可考证的起源为夏商时代,从夏商沿用至今。马勺在古代是用来喂马的器具,常见的有圆形和梭形两种。圆形是用来盛水,梭型用来添加饲料。马勺采用外凸内凹结构,• 18 •
与人面类似,容易加工且可大可小,可圆可方,具体根据使用来确定。马勺一般采用木质,容易加工且机械强度能够达到要求,对于盛水喂料来说足够。马勺凸起的一面画有陕西特色的民俗图案。马勺上的图案是人们为了使自己的牲畜免受大自然的侵害,以保证自己能够在牲畜的帮助下平安生存。一些神符仍残存着商周的遗风,我国西部的少数地区仍然在使用这种器具。马勺图案的绘制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陕西地区劳动人民淳朴的作风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陕西的马勺社火脸谱是脸谱艺术中的一支特别而且相对独立的分支。它集合了艺术性,文化性,实用性与经济性,体现了脸谱特有的象征意义以及陕西浓厚的地域特色。从马勺丰富的颜色,极富象征意义和吉祥祝愿的图案上可以看出民间艺人的风采。因此,马勺的内在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它本身的• 19 •
符号特征,而具有了更深更广的意义,这也是马勺文化能够突破宝鸡乃至陕西的地域特色,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原因。1988年宝鸡社火和马勺脸谱应邀在汉城奥运会上表演和悬挂,1993年应邀在美国洛杉矶的国际民俗艺术会上悬挂和表演,1997年应邀在发过巴黎艺术中心表演和悬挂,2001年应邀在德国柏林广场表演和悬挂„„马勺艺术在国外不断地展览出现一次有一次的轰动了世界,不仅世界各大艺术馆争相收藏,而且在民间,马勺也成为了居室内外悬挂的技术精品,在西安的大雁塔广场,大明宫遗址公园等公共游览景点,都出现了巨型的马勺脸谱图案以及雕塑,起到了相当好的美观作用。
2、勺及宝鸡社火的起源
社火马勺作为马勺的发展产物存在,一般为绘制有社火脸谱图案的马勺。由于陕西地区的社火表演不需要表演者开口演唱,仅靠化妆表演,故而整个脸谱的设计成为不受嘴型限制的装饰性图案。经考证,社火马勺脸谱的内容大多取自“封神榜”等民间传说,并且多以其中具有法力和正义的人物形象。并且马勺本身的柳木材质也具有辟邪作用,因此,将马勺脸谱和柳木的巧妙组合,是的自古就有了将马勺挂在农家宅院中以镇宅,驱疫,去病,纳禄,求祥的传统,表达了气球平安的美好愿望。
社火马勺脸谱起源于商周时期的祭祀,经过了几千年的历史糅合,吸取了许多彩陶和青铜器上的装饰纹饰,因此,被称为“商周纹饰的活化石”。在马勺形成与发展的漫长岁月里,深受原始的巫术,图腾崇拜,戏曲图案等艺术的影响,相互融合后,形成了现在的具有当地观念信仰,体现当地风俗习惯,生活理想与审美情趣的特色文化。
社火是古代劳动人民祭祀叩拜天地神灵的一种杂耍活动,在我国西北一带非常流行,在重大节日以及开业等时间收到欢迎。西秦故地的社火发源于古老的石器时代,商周时期被称为“傩舞”,秦汉时代更名为“杂耍”,唐宋时代“射虎”,明清至今被称为“社火”。“社火”不需表演者演唱,因此脸谱艺术得以传承保留至今。
古代以后土为社稷神(土地神),祭祀社稷神的日子称为“社日”。先秦祭祀社神在春分前后,汉以后发展为春社和秋社。《古今图书集成》引用云南《嵩明州志》云:“二月初甸,以鸡豕祭先农,鼓乐迎道。”宋范成大《石湖诗集》卷二十三《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诗云:”轻薄行歌过.癫狂社舞逞。”自注日:“民间鼓乐,谓之社火。不可悉记,大抵滑稽取笑。”可见社日的祭神节目的主要目的是娱乐群众。汉代”灵星舞”就是源于先秦时期的春社舞蹈。祭祀中模拟劳动的舞蹈.具有祈祭地母社神的巫术意义。汉代以后的春社舞蹈已基本与巫术脱离.但仍具有祭祀歌舞的性质。但到了宋代,傩
• 20 •
祭.祭祀歌舞由原始乐舞、巫术、宗教膜拜向民间世俗与戏剧.歌舞方面回归,傩祭完成了从祭神向娱人的转化。南宋以后,社火表演内容逐渐由百戏伎艺向化妆舞队发展,表演之人也由专职艺人向民间自由组织发展。傩文化随着历史的变迁,在汉族地区已和春节及其它节日活动融合在一起.成为自宋代以来一直延续至今的集戏曲.歌舞.杂技、说唱等表演形式之大成的群众活动——社火。
3、马勺脸谱图案纹样种类及分析
地人们采取勾画脸谱的这种方式,把美好的希望寄托在一把木马勺上,以此来得到心灵的安慰。因此陕西社火脸谱勾画人物的眉眼口鼻要求严格,必须勾画出特殊的标志.表现人物面貌特征。这个“标志”就是每个人物特殊的符号图案。马勺脸谱的符号图形具有极强的概括力,想象奇特的图形和细腻线条的穿插变化使得人物特征明确,既单纯又细腻。马勺脸谱的图形符号是负载和传递人物信息的中介.图形设计个性清新自由.大胆夸张.异彩纷呈,成为人们认识脸谱人物的一种简化手段。正是因为每一个人物有了自己特殊的符号图形,使得这些人物的形象在当地人们的民俗生活中慢慢地流传了下来。
• 21 •
(一)如意纹样
马勺脸谱中的如意纹样是经过变形的.其头部圆形或云状,下部弯曲与其它的图形融合在一起,只把头部的造型进一步强化。如意为。八宝。之一,人们用它来表示做什么事情都如愿以偿。
(二)水纹
水是生命之源.在中国传统图案纹样中.古人用变化莫测.流动无形的水,创造出千变万化.装饰性极强的图案。马勺脸谱中的水纹大多为浪牙纹.波涛纹,寥寥数笔即勾勒出生动的图纹。这里的水纹主要起到填补空白.增添气势的作用。
(三)火纹
火为五行之一,与南方.红色相联系。由于火与“活”同音.在民问人们总是点燃大火赞颂神仙,祈求赐予富贵长寿。古时,人们认为火是由天上的雷电形
成的,因此人们十分崇拜“火神”。不同的人物火纹的使用也不同,有些作品里火纹只起点缀的作用。
(四)压胜钱
压胜钱这种钱是不在市面上流通的,是为了佩戴玩赏而专门铸造的铅笔形状的避邪物。马勺脸谱中压胜钱为铜钱的造型.铜钱是”八宝”之一.象征富贵。
(五)蝙蝠纹样
因为”蝠”和”福”同音,蝙蝠成了好运气与幸福的象征物。所以在马勺脸谱中被大量采用。
(六)飞鸟纹样
飞鸟纹样源自人们对凤凰的崇拜。在马勺脸谱中凤凰的原始形态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具体的形态已经没有了.只是追求意象上的相似表达出动感即可。
(七)三足金蟾
• 22 •
金蟾为三足大蟾蜍,得之无不大富。金蟾作为招财进宝的象征往往被放在压胜钱之上.表示财源滚滚。
从上面纹样的分析中不难看出,这些图形符号都源自对自然的崇拜,并且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马勺脸谱图案的发展与变化中.部分图案符号保持了传统的记述功能(如意纹的组合).而另一些则向纯粹的装饰性过渡(水纹的点缀)。现在的艺人们将早期具有叙事意味的符号元素进行演化和重构,使一种标记性符号(飞乌纹样)转变为情感符号,并以审美作为最终目的,这充分体现出农民艺人的进步。尤其当现在生产工艺不断进步.技术手段更加丰富时.人们的表现欲望也随之增强.创作空间也更为广大了.具有个性色彩的创造相继在农民艺人中问世。它们超越了原来农民程序化的单纯模仿,而逐渐偏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如此的马勺脸谱图形符号的含义不再是图案本身,而是从整套脸谱的设计理念.色彩搭配上来传达图案符号功能和保持符号的特性.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4、马勺脸谱的人物符号象征
陕西社火马勺脸谱,在形成和发展的历程中,融入了很多秦腔的脸谱色彩和造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面貌。其重在前额、眉、眼、鼻子及嘴巴上的• 23 •
造型和色彩的变化。从人物的容貌和性格特征出发,以夸张的手法描画五官的部位和肤色。用纹饰的不同组合表现人物的性格。以色彩辨识人物的忠、奸、善、恶,流传的顺口溜说:“红为忠勇白为奸,黑为刚直灰为敢。黄色猛烈草莽蓝,绿为侠义粉老年。金银二色色泽显,专画神妖鬼判官。”因此脸谱艺人要考虑到欣赏者对脸谱人物的认识,创作出的脸谱在图形和色彩方面要明显的突出脸谱所表现的各类人物的内心本质而并且易于被欣赏者接受、亲近,在满足他们对神的崇拜心理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这体现出了民间脸谱艺人们明确的色彩观念,丰富的想象力和非凡的智慧以及人们心目中的正邪关系和他们的精神寄托。陕西社火马勺脸谱采用鲜艳的颜色,通过线条、图案的间隔和穿插,色彩巧妙的组合和分布,在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有统一,既对比强烈,又和谐统一,使得人物特征明确,加上图案具有原始图腾的风格,具有强烈的象征性,给人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完美的艺术效果。
• 24 •
5.结语
作家冯骥才先生曾经说过:“一个民族的特征最直接的由他的民间文化表现出来,全球化时代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重新认识本民族的民间文化。我们一定要让中国的民间文化在人类的未来大放光彩。”
• 25 •
陕西的马勺艺术经过了历史的考验,淬炼之后,达到了今天的高度和稳定的文化特征,并且已经成为了陕西旅游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对马勺艺术历史,选材,脸谱图案,颜色的研究可以非常好的促进我们对西北地区,尤其是三秦大地陕西的民间传统文化的理解。对西安乃至陕西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而言,如何传承,如何保护,如何发展祖先们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因此,对马勺艺术的研究就显得必要而且即时了。但这方面依然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很多民俗文化的要素需要去领悟和发掘。只有做好了这些必备的工作之后,才能将马勺文化研究透彻,更好的与现代结合,发挥民俗文化的巨大魅力。
致 谢
感谢学校,给了我学习的平台,我在这个学校学到了不少的东西,从学习上,思想上,道德上都有一定的提高。
在此论文撰写过程中,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黄小力老师的指导与督促,如果不是他的兢兢业业的指导,这次得论文我是不可能完成的。在这篇论文的撰写中我同时也学到了一些知识。感谢艺术设计的同学们,在这学期中结识的各位生活和学习上的挚友让我得到了人生最大的一笔财富。在此,也对他们表示衷心感谢。
本文参考了一些文献资料,在此,向各学术界的前辈们致敬!
最后,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我的同学们和老师们!
• 26 •
第三篇:社火致辞
社火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新年好!
小龙辞岁,骏马迎春,值此岁序更换之际,我们谨代表友好村党支部、村委会和友好村一千多父老乡亲向镇党委、镇政府和在我镇工作的各位领导干部,致以诚挚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生活幸福美满,和气致祥,万事如意!也祝全镇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安康!
2013的脚步渐行渐远,回首刚刚走过的路,我们豪情满怀!在过去的一年,我们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带领下,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固本强基、增加群众收入”为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实现了各项工作的平稳推进,圆满完成了年初制订的各项任务目标,取得了显著成绩!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崭新的2014年我们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制种玉米市场萎缩,必将对农业经济造成强大的冲击,时代赋予了我们新的使命,同时把我们推到了峰尖浪谷,经得起风雨方显志士本色,神鞭催骏马,马奔锦绣程!让我们全村上下齐心,同舟共济,团结一致,共克时坚,为完成或超额完成2014年的各项目标任务而一起努力奋斗!
冬渐逝,春将至,甲午马年逢盛世!再次恭祝全体新的一年吉祥平安,如意安康!
第四篇:春节社火
春节社火
甘肃省西和县稍峪乡九年制学校六年级 吕 龙
每逢春节,甘肃的各个境内便要大型举办一次文化娱乐活动——民间通过把古代戏剧人物化装出来,通过铁芯子,高跷,骑马等等表现各种姿势,演唱。而现代,形式更繁多了,将耍狮子,闹灯笼,游旱船,跑秧歌,打腰鼓,太平鼓,春牛,跑驴等等统称为社火的范畴。
相传明朝初年,大将徐达攻打兰州王保保城,久攻不克,徐达便将瑞鼓改为长形鼓,再将兵器暗藏在里面,摇身一变,成了一只社火队,混过关卡,破了城池。时值今日,为缅怀英杰,祈求太平,好些社火队里仍有腰鼓,乾坤鼓,太平鼓等等。特别是太平鼓,表演套路繁多,形式多样,有走路鼓,红拳架子等等,三指顶鼓,旋转举起沉重的大鼓,悠过头顶,十分娴熟,实为力与美的结合统一,显示了北方雄浑,豪壮的神韵。
改革开放的春风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节社火盛会,西和县秉承传统古老的文化氛围,又兼容民间现代舞蹈形式,使得今年社火有完美了一截。
西和县城街道内,各个单位的社火仪仗队浩浩荡荡地拉开了序幕。猎猎的彩旗,咚咚的锣鼓,悠扬的唢呐声由远而近,远远映入眼帘的是用铁棍做成骨架,外表装饰绘画,花朵,彩绸,矛剑枪戟的彩车。另有些架子上换站着或绑缚着装扮成各种各样的戏剧人物小孩,摆出各种各样的姿势。站在高处的装饰物上,显得玄妙奇巧,威武特别。高跷更是绝妙,犹如顶天立地的巨人,扮装成戏剧人物的化身踩在一米多高的高跷上面,伴着和谐的锣鼓声迈着娴熟的步伐,让人惊叹不已。游旱是民间男女老少最喜欢的一种节目,船用竹,木,麦杆扎成,外蒙彩布,扎上纸花。非常轻巧。表演时将选一位漂亮的媳妇,当然不分男女,将其系在舞者的腰间,入坐船状,另有几人扮装艄公,和船中的姑娘同舞对歌,犹如水面行舟。活灵活现。“妞秧歌”让人哑然失笑。当男扮女妆的大媳妇摆动着扭动的身姿时,全场的人都几乎鼎沸起来。“进状元”,“卧牛”可以说是我们地道的拿手戏,他们都象征岁月的和平盛世,物阜民丰,招财进宝。最后扫尾的就是“耍龙”,“打狮子”和“打熊”了!这种暨表演与武打一体的体系演练,正是象征了驱赶瘟疫,迎喜接福的用意吧。中国是龙的传人,龙是吉祥物,当龙在场中盘旋飞舞时,人们都抢着站在中间,让龙把自己缠上一圈,以暗示带来吉祥 如意。
改革开放的今天,我相信家乡的社火将变得更完美,更精彩!
(指导老师:石爱雄)
http://
第五篇:中国传统节气之处暑作文
中国传统节气之处暑作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传统节气之处暑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国传统节气之处暑作文1处暑节气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署气至此而止矣。”意思是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了。虽然,处暑前后我国北京、太原、西安、成都和贵阳一线以东及以南的广大地区和塔里木盆地地区日平均气温仍在摄氏二十二度以上,处于夏季,但是这时冷空气南下次数增多,气温下降逐渐明显。处暑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日较差增大,昼暖夜凉的条件对农作物体内干物质的制造和积累十分有利,庄稼成熟较快,民间有“处暑禾田连夜变”之说。黄淮地区及沿江江南早中稻正成熟收害,这时的连阴雨是主要不利天气。而对于正处于幼穗分化阶段的单季晚稻来说,充沛的又显得十分重要,遇有干旱要及时灌溉,否则导致穗小、空壳率高。此外,还应追施穗粒肥以使谷粒饱满,但追肥时间不可过晚,以防造成贪青迟熟。南方双季晚稻处暑前后即将圆秆,应适时烤田。大部分棉区棉花开始结铃吐絮,这时气温一般仍较高,阴雨寡照会导致大量烂铃。在精细整枝、推株并垄以及摘去老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的同时,适时喷洒波尔多液也有较好的防止或减轻烂铃的效果。处暑前后,春山芋薯块膨大,夏山芋开始结薯,夏玉米抽穗扬花,都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此时受旱对产量影响十分严重。从这点上说“处暑雨如金”一点也不夸张。
处暑以后,除华南和西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雨季即将结束,降水逐渐减少。尤其是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必须抓紧蓄水、保墒,以防秋种期间出现干旱而延误冬作物的播种期。
中国传统节气之处暑作文2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对于处暑我想我们还是会有一点基本的'了解吧,现在的我们就即将要迎来处暑了,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处暑吧。
每年的8月23日前后(8月22日~24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50°时是二十四节气的处暑。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节令到了处暑,气温进入了显著变化阶段,逐日下降,已不再暑气逼人。节令的这种变化,自然也在农事上有所反映。古人留下的大量具有实用价值的谚语,如“一场秋雨一场凉”,“立秋三场雨,麻布扇子高搁起,”“立秋处暑天气凉”、“处暑热不来”等,就是对“处暑”时节气候变化的直接描述。但总的来看,处暑期间的气候特点是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湿度低。在这样的环境下,人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唇焦的燥症。因而,衣服不要加的太多,忌捂,但也不能过凉。所以,此时节要注意防燥,饮食起居均要调剂周到。
处暑时平均气温一般较立秋降低1.5℃左右,个别年份8月下旬华南西部可能出现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23℃以下的低温,影响杂交水稻开花。但是,由于华南处暑时仍基本上受夏季风控制,所以还常有华南西部最高气温高于30℃、华南东部高于35℃的天气出现。特别是长江沿岸低海拔地区,在伏旱延续的年份里,更感到“秋老虎”的余威。西北高原进入处暑秋意正浓,海拔3500米以上已呈初冬景象,牧草渐萎,霜雪日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