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社会组织创新与发展论坛闭幕词

时间:2019-05-15 08:50: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三届社会组织创新与发展论坛闭幕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三届社会组织创新与发展论坛闭幕词》。

第一篇:第三届社会组织创新与发展论坛闭幕词

第三届社会组织创新与发展论坛闭幕词

《社团管理研究》编辑部主任 陈世澄

贺兰山下秋风徐徐,沙湖岸畔热论声声。大家两天的辛劳,就要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刚刚开始的思想盛宴,马上就要在高潮中落幕!

纵观会议各项成果,综合与会各界反映,我们可以自信地说:这是一次落实中央精神的大会,是一次研判发展趋势的大会,是一次探索思考献策的大会,是一次成果分享交流的大会!

受本届论坛组委会秘书长杨岳女士的委托,我代表论坛组委会和论坛主办方——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社团管理研究》编委会,对本届论坛做一个简要总结。

“社会组织创新与发展论坛”是在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支持下,由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和《社团管理研究》编委会发起创办的大型学术会议,旨在加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组织理论建设和推动社会组织实践的创新与发展。以“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为主题的首届论坛、以“城乡基层社会组织建设”为主题的第二届论坛,已先后于2008年10月在山东省青岛市、2009年7月在黑龙江省黑河市成功举办。

首届论坛,我们得到了山东省民政厅和青岛市民政局的大力支持。第二届论坛我们又得到了黑龙江省民政厅、黑河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创造了与地方民政厅(局)合作举办论坛的模式。本届论坛,我们得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政厅及其民间组织管理局、宁夏大学政法学院的大力支持,使这种有效的办会模式又有新的提升,开启了与高等院校合作的路向。请允许我代表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社团管理研究》编委会向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政厅及其民间组织管理局、宁夏大学政法学院表示诚挚的谢忱!向为论坛顺利召开付出辛勤劳动的会务人员和志愿者表示诚挚的谢忱!向为本届论坛付出极大热情并亲临会议的中外专家学者、向积极参与“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主题征文活动的作者表示诚挚的谢忱!

本届论坛得到了公平发展公共治理(GED)项目的关注和支持,UNDP在华项目经理谷青女士、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官员韦学敏先生,全程参会指导,对此,我们一并表示诚挚的谢忱!本届论坛的主题是“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其目的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检阅社会组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果,加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政策理论研究,交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经验,推动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

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孙伟林局长亲临论坛指导并发表讲话,对本届论坛的主题给予充分肯定。他认为,面对新形势,探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意义、作用和路径,不但在实践操作层面有助于提高政府的社会动员及资源整合能力,促进经济健康运行、社会良性发展,而且是政策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秘书长杨岳在论坛做了题为《认清形势,把握机遇,推进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主题报告,对“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社会背景、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透彻的阐释,并提出了可行性的政策建议。主题报告引起了参会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响。大家普遍认为,这份报告对社会组织外部发展环境的几个基本判断符合实际,对社会组织发展趋势及参与机制的几个基本认识分析到位,对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几点建议思路清晰。对“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论坛上,马庆钰、徐家良、杨路平三位教授所作的专题报告生动、深刻,专家们深邃的洞察和缜密的分析,为与会者打开了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视野和思路。

外籍专家的加盟,让大会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罗炳升先生、海曼女士的精彩演讲,让我们分享了英、德两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宝贵经验。“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两国的理论和实践能给我们启迪并能得到某些借镜。

本届论坛有99篇论文入选“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主题征文名录,有69篇论文在会议交流,先后有14位社会组织、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和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代表在大会和分论坛做了专题报告或演讲。

北京、上海、四川、宁夏、深圳、青岛等省市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代表提供的典型经验,使与会者看到了“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鲜活样板和操作的可行性。中国报关协会等社会组织关于建立协会与政府、企业“良性互动”合作机制的经验介绍,让与会者看到了“三大板块”理论的实践成果。

中央编译局、宁夏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北京工商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安徽省委党校、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代表的报告演讲,更是新论迭出、精彩纷呈。在研究视野上既有前瞻性、宏观层面的学理性分析,又有个案性、微观层面的实地性调查研究。其中涉及到了当前的理论热点和难题,体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参与意识、探索精神和理论热情。

张高陵、潘忠宇、温美荣、刘芳等专家,李光烈、李建辉等资深社会工作者对专题报告的点评,提纲挈领,言简意赅,既切中发言主旨,又不乏理论升华。二者交相辉映,起到了交流互动、相得益彰的效果。

同仁们,朋友们,第三届社会组织创新与发展论坛即将落下帷幕。几天来,在银川,在美丽的沙湖之滨,我们看到了一个欣欣向荣的宁夏,看到了一个蓬勃向上的银川,感受到了大漠、黄河、高山、湖泊的瑰丽神奇,感受到了我国社会组织创新发展的时代脉动,感受到了社会组织工作者的执着追求,感受到了新老朋友建立的真挚友情。

社会组织创新与发展论坛已经举办了三届,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论研究、信息交流、经验分享、问题分析和意见互动的重要平台。经过三年的磨砺,显现了日益茁壮的生命力。我们也格外珍惜和怀恋它给我们带来的鼓舞和欢愉。我们难忘黄海之滨琴岛之城的开怀畅饮,我们难忘黑龙江畔黑河之城的火树银花,我们更难忘塞上江南美丽银川的壮志豪情!

今天,我们相约宁夏,相聚银川;明年,我们将在第四届社会组织创新与发展论坛再次相逢,再写新篇。

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耕耘,努力把社会组织创新与发展论坛办成一个富有特色和影响力、具有权威性和凝聚力的论坛,为我国社会组织创新与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来源:《社团管理研究》2010年第9期

第二篇:第三届社会组织创新与发展论坛主题报告

认 清 形 势 把 握 机 遇

开创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新局面

——第三届社会组织创新与发展论坛主题报告

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秘书长 杨 岳

2010年8月26日

各位来宾,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大家早上好!

八月的银川,稻熟谷香,社会组织创新与发展论坛也迎来了第三个收获季。

欢迎大家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感谢大家对社会组织创新与发展论坛的关注和支持!

三年来,从滨城青岛,到边城黑河,再到塞上银川,我们一路走来。我们是研讨者,是实践者,是创新者,与蓬勃发展的中国社会组织一起,风雨兼程,执着前行!

今天,我们相聚在富饶美丽的塞上明珠——银川,共同探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这一议题。我想,议题本身就预示着今日中国社会体制的一种创新和进步,预示着中国社会组织的一种进取和追求。

我们刚刚经历过几个重要的历史时刻,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而此刻,我们正站在新的起点上,改革开放的中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的社会组织也正在实现质的跨越。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改革的攻坚阶段,社会组织发展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基础发生了深刻变化,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持社会安定有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这些都需要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积极作用。这是新时期和新形势下社会组织的一个新任务和新要求,也是社会组织的一个新机遇和新挑战。

如何科学判断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如何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体制特征,如何提高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这些问题都亟待破解。下面我就这些问题谈一些想法和思考,与大家探讨交流。

一、对社会组织外部发展环境的几个基本判断

在当前社会组织的外部发展环境中,社会组织发展的体制环境、政策环境、创新实践正在发生积极而深刻的变化。从某种程度上,已经或正在形成强大的外部推力,一种是来自社会转型变革的改革推动力,一种是来自中央政府决策的政策推动力,一种是来自基层探索创新的实践推动力,这三种力量上下互动、内外相应,正在形成一股合力。对社会组织来说,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转折性发展机遇正在呈现,我国的社会组织进入了一个新的黄金发展期。

判断一:社会转型变革中的社会改革推力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大转型的进程中,在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整个社会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生活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各类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更加集中、更加突出,新的社会群体不断增多,新的社会组织不断产生,新的社会问题大量增加,新的社会事务大量累积,整个社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大变革。

社会管理重心下移、社会服务重心前移,社会治理主体多元,我国的社会管理和公共需求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以适应社会转型为主线的社会体制改革正在全面展开。由于诸多原因,我国近年来正面临着社会改革滞后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持续累积,潜在的社会风险和社会安全问题逐步显现,整个社会对加强社会管理的期待越来越高,对改善公共服务的需求更加迫切。如何协调社会各方利益、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关注弱势群体和新底层公众、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排除社会心理障碍、化解社会各类风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满足这些刚性的社会功能性服务需求,让社会更富有和谐性、包容性、多样性和承受力,成为亟待破解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难题。显然,以政府主导、全面包揽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无法适应社会需求的发展趋势。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功能,提高社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满足社会多元发展需求,正在成为社会的广泛共识。

判断二:政府决策导向中的社会创新推力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社会组织工作高度重视,社会组织的受关注程度不断提高,社会组织的外围空间不断扩大,社会组织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社会组织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在中央对社会改革和社会创新的整体布局谋篇中,从理念到体制,从政策到措施,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正在成为宏观社会政策的重要导向。

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都对社会组织工作提出要求。党的十七大提出要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十七届二中全会提出要更好地发挥公民和社会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更加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2009年中央全面开展了新社会组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而又开展了社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2010年中央政府又强调要加快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并把社会组织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党中央、国务院的多个研究机构及有关部委开展了多种形式针对社会组织的专题调研活动。这些宏观政策导向和推进社会创新实践,层次之高,范围之广,影响之深,是前所未有的;对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的决心和力度之大,也是前所未有的,这对社会组织的长远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从中央的政策导向看,一个鲜明而又强烈的信号呼之欲出。发挥社会组织功能作用,需要建立完善一个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到位的社会组织发展体系;需要建立完善一个党委领导、社会监督、组织自律的社会组织管理格局;需要建立完善一个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和谐有序的社会组织参与机制。这是我国社会改革和社会建设中社会组织发展的大方向、大趋势。

判断三:各地探索创新中的社会实践推力

近年来,在政府引导和民间推动下,各地围绕社会组织所进行的改革创新实践,如雨后春笋,方兴未艾,呈现星火燎原之势,其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形式之多,前所未有。

在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方面,以北京、广东为代表的“打破双重管理体制”的改革举措已取得重大进展,以上海为代表的“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已产生示范效应,以深圳为代表的“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模式”已进入推广阶段,以南京、杭州、青岛为代表的“社区社会组织备案模式”已被广为接受,以湖北为代表的“民办事业单位转制模式”已进入政府决策层面。

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社会公众自由、自主、自治和志愿服务意识逐步提升;公众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责任感和意识、意愿逐步增强;越来越多的具有公民意识、公益精神、公共责任的社会公众加入到社会组织中。具有非营利、非政府和志愿特征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正在成为我国社会改革和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从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实践需求态势看,在生态环保、社会养老、劳动就业、教育医疗、福利保障等民生领域,公众需求迫切,改善愿望强烈,政府压力较大。各地的实践探索表明,社会组织在整合社会力量、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社会沟通、发展社会公益、提高慈善意识、弘扬志愿精神、保障公民权益、提供社会援助、增进社会福利、降低社会成本、重塑社会价值、扩大社会民主、增加社会认同、增强社会责任、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初步显现了强大的社会作用和功能,更大程度地体现了社会价值和公共利益,协助政府解决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诸多薄弱环节,极大地增强了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获得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认同,这种不可逆转的潮流和趋势产生了强大的社会实践推动效应。

二、对社会组织发展趋势及参与机制的几个基本认识

今天的中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成熟、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社会转型的全面展开,选择符合国情的社会发展模式,确立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架构,发展良性互动的政社合作关系,是党和政府在社会改革和社会建设上所做出的方向性选择。近年来的社会实践表明,我国在社会管理、社会创新和社会建设上的理念、架构、模式正在日趋明朗,日渐成熟,并在制度、意识和操作层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和突破。这些进展和变化对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趋势及社会参与机制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以下我就这三方面内容谈一些看法和认识。

认识一:符合国情的社会发展模式

在社会发展模式上,历史和现实决定了中国必须走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社会工程。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受政治制度、历史传统、文化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社会组织具有明显的“政府主导、民间协同”的体制特征。改革开放后“行政吸纳社会”的社会组织发展模式正是基于现实国情的客观选择,在总体思路上具有前瞻性,其体现的时代性和科学性正在实践的探索和检验中逐步显现。

从近年抗击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及玉树救灾与重建、北京奥运志愿服务、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到刚刚发生的舟曲救灾等活动中,我国社会组织在政府主导下“服务大局、服务政府、服务社会”的作用功能得以充分彰显,社会组织的这种体制优势较为突出,其强大社会感召力、组织力和凝聚力,构成了中国特色的的社会组织软实力。

需要提醒的是,总体而言,目前我国社会组织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长期形成的外部的体制机制障碍还比较突出,整体发展空间环境还不够宽松,社会组织的数量、质量及功能作用,总体上还不能满足我国四位一体建设的需要,客观现实决定了其发展进程也将是一个渐进的改革、创新和提高过程。当前,对困难和压力应保持清醒认识,对未来愿景则应充满信心。我国社会组织发展趋势长期向好,尤其是随着社会事业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体制机制性制约因素将不断得到化解,各类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总体蓝图下将拥有广阔的发展和活动空间,潜力无比巨大,作用无可替代。

认识二: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架构

在社会治理架构上,中央根据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深刻变化,适时提出了“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理念,这预示着一种新的社会治理架构正在酝酿生成,这也为社会组织指明了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路径和方向。

从理想和现实着眼,这种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架构,是在政府主导下,使政府、市场、社会组织三者之间各就其位,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协同一致。其中,政府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政府着重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努力创造一个公平环境。社会组织协助政府推进社会管理和社会事业建设。政府通过建立和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机制,对社会组织加强培育扶持和进行能力建设。同时,发挥市场在配置社会资源中的积极作用,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各自运行的领域和方式,既各有侧重,又相互协调。可以说,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架构是社会走向善治的前提和基础。

在这种社会治理架构下,社会组织作为社会管理主体之一,对社会公共生活和社会事务进行参与式管理,必将提高社会管理的效率,扩大公共产品的供给,改善公共服务的质量。

认识三:良性互动的政社合作关系

在社会管理格局上,中央提出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思路构想。这种格局既符合现代社会的治理与善治理念,也符合我国现阶段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客观实际。在某种程度上,这既是一个重大的理念创新,也是一次重大的制度创新。这种新的社会管理格局为建立良性互动的政社合作关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制度保证。当前,构建多元主体的社会管理格局为政社合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政府和社会组织双方建立良性互动的合作关系,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要解决好政府在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需求上的缺位和不足。对政府而言,首先要在法律和制度层面明确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制中的地位和功能,确保社会组织不会被排斥在体制之外。同时,在法律和制度框架下,政府把适于社会组织承担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从政府职能中分离出来,转移给社会组织,并引导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对社会组织来说,则要通过找准角色定位,完善内部治理机制,确立自身的自主性和提高执行力,确保非营利性和社会公信力,真正成为政府可以信赖和托付的伙伴,与政府建立起一种长期的良性互动的合作关系,为整个社会步入善治状态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三、对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几点建议

在我国现阶段,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的广度、深度、范围上都远远不够,基本上还处在探索和尝试阶段。基于以上的几个判断和认识,现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供大家参考。

建议一:基础前提在于加强能力建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社会组织要协同政府从事社会管理和承担公共服务工作,提高整体素质和加强能力建设是基础和前提。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政府推动促进。政府加快制定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的政策体系,在更广泛领域与社会组织开展深层次合作。要加快制定社会组织财税扶持减免政策,建立税收减免和优惠机制。要加快制定社会组织人才保障政策,促进社会组织人才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要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和诚信奖罚机制,引导社会组织增强社会责任和公益意识,提高社会公信力。要健全社会组织评估体系,加快推进社会组织评估,促进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和诚信建设。

二是组织自立自强。社会组织要增强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能力,要健全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建立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运行机制。要完善保障和激励机制,调动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要着力培养、吸引和用好社会组织人才。要在内部制度、组织文化、人员素质、经费筹措、活动开展等方面加强自身建设,着力提高筹措资金、项目运作、技术交流等方面的能力,加强与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合作,向社会提供更多、更新的公共服务和公益支持。

建议二:重点难点在于服务民生建设。

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当前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点难点所在。当前的着力点在三个方面:

一是要完善基层管理和服务网络。要建立健全城乡基层的自治组织、人民团体、社会团体、行业组织、中介组织的组织体系,形成完善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组织网络。二是要明确基层管理和服务重点。要充分运用基层社会组织的社会协调机制、社会自治功能和社会调节的力量,把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化解在基层。要在慈善、环保、教育、妇女、儿童等方面扩大公共服务和产品供给。

三是要提高基层管理和服务水平。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城乡居民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事务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建议三:创新突破在于加快法治建设。

法治建设是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基础和保证。现行的社会组织有关政策和法律框架已经滞后于社会发展和社会改革实践,修订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已成当务之急。当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加快修订社会组织法律法规。加快社会组织相关条例的修订工作,深入开展社会组织基础立法研究,提升社会组织法律地位,力争在制定有关社会组织的统一法律上取得突破,明确规定社会组织的法律地位、主体资格、登记成立、活动原则、经费来源、税收待遇、监督管理、部门自律等内容,为制定相关的管理法规和政策提供基本的法律依据。

二是加快制订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按照政府转变职能和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以法规政策的形式,对政府分离出的或新增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明确社会参与的组织架构、程序、监督机制、服务标准等,并做出相应的政策安排。

同志们,朋友们: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一个开放、包容、自信、平等的中国,预示着社会组织发展的光明前景;一个自由、民主、人权、法治的社会,记录着社会组织成长的艰辛历程。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开创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新局面,为构建一个更加和谐、更加繁荣、更加富强的现代中国,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来源:《社团管理研究》2010年第9期

第三篇:第三届社会组织创新与发展论坛热点述评

第三届社会组织创新与发展论坛热点述评

八月银川,秀丽沙湖,第三届社会组织创新与发展论坛在此隆重举行。

25至27日,百余名专家学者、社会组织及其登记管理机关代表汇聚一堂,百余篇学术论文、实证报告、典型经验辉映全场。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孙伟林、宁夏民政厅厅长马廷礼等致辞,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秘书长杨岳作主题报告,国家行政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宁夏大学等研究机构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英国、德国专家分别介绍本国NGO/NPO历史沿革和当下发展状况,北京、上海、四川、宁夏、深圳、青岛等省市代表作典型经验交流,各地社会组织代表深度参与。主题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论坛高潮迭起,热论不断,精彩纷呈。通观论坛,论题醒目、观点鲜明、高论抢眼,其中热点议题聚焦在以下六个方面:

热点一:发展形势判断

对社会组织发展形势的判断和认识是本届论坛的核心论题,受到与会者的高度关注。社会组织外部发展形势之好前所未有,社会组织创新发展机遇前所未有。

“社会关注热点”。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孙伟林在致辞中指出,目前,我国各类社会组织在社会福利、教育、科技、文化、扶贫、完善市场经济、增加社会就业、促进对外交往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广的积极作用。社会组织被形象地比喻为社会交融的粘合剂,社会矛盾的稀释剂,社会冲突的缓冲剂,政府的减肥剂,市场的增效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组织作用的不断显现,加之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社会领域国际化的影响,目前我国社会组织已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热点。特别是在抗击重大自然灾害、应对公共突发事件、服务国家重大活动中,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发挥社会组织的中介和桥梁作用,逐步把一部分职能转移给社会组织。有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把社会组织作为反映诉求、展现自我、活跃生活的载体。面对新形势,探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意义、作用和路径,不但在实践操作层面有助于提高政府的社会动员及资源整合能力,促进经济健康运行、社会良性发展,而且是政策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三个发展推力”。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秘书长杨岳所作论坛主题报告认为,在当前社会组织的外部发展环境中,社会组织发展的体制环境、政策环境、创新实践正在发生积极而深刻的变化。从某种程度上,已经或正在形成强大的外部推力,一种是来自社会转型变革的改革推动力,一种是来自中央政府决策的政策推动力,一种是来自基层探索创新的实践推动力,这三种力量上下互动、内外相应,正在形成一股合力。对社会组织来说,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转折性发展机遇正在呈现,我国的社会组织进入一个新的黄金发展期。报告认为,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育成熟、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社会转型的全面展开,选择符合国情的社会发展模式,确立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架构,发展良性互动的政社合作关系,是党和政府在社会改革和社会建设上所作出的方向性选择。近年的社会实践表明,我国在社会管理、社会创新和社会建设上的理念、架构、模式正在日趋明朗,日渐成熟,并在制度、意识和操作层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和突破。这些进展和变化对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趋势及社会参与机制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报告同时指出,我国现阶段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的广度、深度、范围上都远远不够,基本上还处在探索和尝试阶段。

热点二:社会创新探索

社会创新是近年我国社会改革和社会建设的一大亮点,从中央到地方,从政策到措施,各地社会组织创新实践和理论思考也围绕这一议题展开。

在各地形式各异的创新模式上,深圳、北京、上海、青岛、成都的经验尤为突出。

社会组织改革创新“领头羊”。深圳市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社会组织发展,今年更连续第二年将社会组织问题列入重大调研课题,明确了凡是社会组织能办的,政府办得再好也不符合改革的方向,政府要为社会组织发展让出空间。创新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降低部分社会组织的登记门槛,实行登记和备案双轨制。利用福利彩票公益金作为探索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种子基金”。“大部制”改革,全市17个委局的一百多项职能和事项开始向社会转移或委托,社会组织将成为这些职能的承担者。社会组织正在被打造成为深圳市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

社会组织服务民生“百千万”工程。北京市政府按照购买300项社会组织公益服务项目的折子工程要求,今年围绕扶贫救助、扶老助残、医疗卫生、文体科普、妇幼保护、服务三农、法律援助、支教助学、生态环境、促进就业等十大领域,启动了以社会组织为主体,以民生建设为核心,政府倡导、社会参与、贯穿全年的社会组织服务民生行动,实施“百千万”工程,即“政府购买300个社会组织公益服务项目、对1000个社会组织项目进行资源配臵、社会组织为社会提供万项社会服务”,积极探索在社会组织服务民生、提供公共服务上的新思路、新办法。行动启动以来,全市社会组织积极响应、踊跃参与,共有1853个社会组织申报了2715个项目,筹集社会资金22.98亿元,发动社会组织工作人员、会员和志愿者近50万人,共同参与社会公益服务活动。社会组织服务民生行动为政府社会动员体制探索了新途径、新方式。

树立社会组织主体地位。在发挥社会组织主体作用的探索中,上海正在创新社会组织发展模式,从单一的行政培育机制向社会培育机制逐步拓展。其主要发展新趋势如下:一是公益支持型社会组织逐步出现,二是公益产业链逐步形成,三是公益孵化园逐步推广,四是公益创新模式逐步复制,五是公益组织市场化运作机制逐步探索,六是公益组织联合行动机制逐步完善。“社区组织有效联动式“治理结构。青岛市李沧区以社区协调理事会为平台,通过建立社区组织交叉联动的运行机制,搭建起社区组织多元互动的平台,形成以社区居委会为主体、以社区组织多元参与为基础的“社区组织有效联动式”社区治理结构,极大地提升了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李沧社区治理模式创新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将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整合社区组织资源作为社区建设与发展的突破口;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的作用,实现两种角色的有效衔接;构建有利于社区组织网络化联动机制。

社会组织参与管理服务治理格局。成都市锦江区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出台“1+3”政策,营造社会组织发展环境;创新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实行登记备案双轨制;设立政府扶持专项资金,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给予新成立社会组织资金扶持;建立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机制;加强社会组织监督管理。将社会组织发展纳入目标管理,并定期进行评估。以上措施使区内社会组织蓬勃发展,今年以来,备案社会组织已增加了200多家;区级各部门及试点街道实施了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项目45项,涉及金额1663万元;社会组织在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发挥作用,政府、市场、社会组织良性互动的生动局面初步展现,为全省社会组织发展提供了经验。

在对社会组织创新发展实践的理性思考上,多位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徐家良教授认为,应以治理理论、多中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通过政府组织、社会组织、市场组织的职能定位,明确政府组织和社会组织的责任所在,拓展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的形式和经费来源,确保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制订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的法律法规,逐渐构建一整套制度安排,提高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江苏省民政厅副厅长钮学兴等认为,公信力是社会组织的生命线,是社会对社会组织的认可和信任,体现了社会组织的诚信度,是社会组织筹资、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当前,由于有些社会组织守法意识不强、诚信不足、效率低下,社会组织整体公信力不强,在公共服务事业中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引起社会公众的不满。他认为,推进社会组织的公信力建设,提升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能力迫在眉睫。

宁夏大学政法学院院长、教授潘忠宇认为,要重视社会组织发展的“中国模式”,在重视和借鉴西方经验的同时,要立足中国国情,注重“本土化”经验的探索、积累和提升。他同时指出,在“中国模式”之下要充分考虑各地区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注重各地因地制宜的差异化类型经验的积累和提升,使中国社会组织之树在中国大地真正生根、发育、长大。

黑龙江省行政学院教授温美荣认为,培育发展我国农村地区的非政府组织是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顺应基层民主建设要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应当抱着理性的思维思考农村非政府组织、关注农村非政府组织和支持农村非政府组织。目前,农村非政府组织还明显处于发展过程中的较低层次、存在着巨大的改善与提高余地。农村地区非政府组织的充分发展和质的提升需要一系列应对措施来促进和保障目标实现,具体在于完善法律法规、政府转变观念、强化自身建设和完善管理框架。

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副教授张祖平认为,资金是慈善组织有效运行的关键因素,是实现其运行目标的根本保证。经费不足是我国慈善组织中的一个相当普遍和非常严峻的问题。慈善组织的筹资渠道有社会捐赠、政府资助、会费收入、投资收入、产业收入等。他认为,慈善组织要坚持多元化的筹资策略,采用灵活适用的筹资方式,运用新的筹资理念,在向社会募捐,争取政府资助的同时,要不断增加增值性资产,注重投资收益,提高自身财务独立性,确保慈善组织的持续发展。

上海市慈善教育培训中心副主任徐本亮以其所在中心为例进行说明。十五年来该中心机构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壮大,项目由一个发展到十几个,每年的慈善教育经费由35万增加到700多万,经费的来源由单一的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拨款到政府买单、企业捐赠、个人捐赠、外国政府和基金的捐赠等多种渠道,受益对象不断扩大,受助对象的满意度、社会的认可度和信赖度不断提高,在参与社会服务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根本原因就是中心始终把创新作为主旋律,做到观念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努力用更规范的管理,更出色的服务,更突出的绩效去赢得受助人、捐赠方、公众合作伙伴、政府、媒体等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和认可。

黑龙江省民间组织管理局习伟从该省基金会管理发展现状入手,认为影响基金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于现行的“登记管理与业务主管共同介入”的双重管理体制,综合实力处于较低的态势,基金会相关的政策法规尚不完善,税收优惠政策不完善、管理专业化程度低。他建议,要适度突破双重管理体制,为基金会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对基金会加大税收优惠与减免,提高专业化管理水平,强化基金会的项目运作。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徐宇珊认为,从未来趋势看,各类支持型社会组织将构成NGO的网络平台,组织之间的交流、合作、联盟、支持,体现出公民社会中自助与互助的精髓。她打个形象的比喻,支持型组织如同一把雨伞,或者一个葡萄串,将各种直接提供服务的组织联结起来。每个NGO是一颗珍珠,只有通过伞状组织和网络联盟等支持型机构串成一串,才能成为美丽的项链。

热点三:政社合作关系

政社合作作为我国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总体趋势,在各地的实践探索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如何判断未来的合作形式和路径,确立良性互动的合作关系,成为与会者热议的一个主要议题。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马庆钰认为,按照公共管理的多元化本质要求,我国还没有真正形成多元管理和服务的格局;对照社会组织应有的性质,我国社会组织的性质相对于客观标准也存在明显距离,“独立性”和“非营利性”还没有得到真正体现;社会组织发展和管理的改革需要党委和政府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加大改革力度,要注意选择好解决双重管理的改革路径。

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副秘书长张高陵研究员认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离不开社会组织的参与,建立政府公益机构与社会组织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上的合作伙伴关系十分重要。当前,由社会力量举办的慈善总会、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各类社会组织,分布在社会的各个行业、各个地区和众多领域,以非营利性为基本特征,以为社会公益事业服务为主要宗旨,在消除贫困、尊老扶幼、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环境保护、教育培训和卫生保健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且,这类社会组织还可以利用其组织形式灵活、多样,活动具有自主性等优势,在某些政府公益机构难以充分发挥作用的基本公共服务产品供给环节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通过税费减免、财政转移支付等多种形式,引导和鼓励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基本公共服务,尽快把某些公益性、服务性、社会性的公共服务职能转给具备一定条件的社会组织。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刘厚金博士认为,公共服务市场化是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主题,也为后来的新公共服务所承继。国外公共服务市场化主要采取了合同出租、公私合作、非国有化、用者付费以及凭单制等实践形式。国外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实践在创新政府管理体制,培育市场主体及其竞争机制,提升公共服务社会绩效等方面为我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陆明远博士综合比较近年来国内外政府社会组织合作机制的主要模式,逐步探索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政府社会组织职能代理机制及其构建路径。他认为,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共强,其关键在于政府能否建立公开、公正、有效的职能代理机制来实现向社会组织的职能转移。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玉生博士、研究生罗继程通过对网络草根组织的SWOT分析,认为网络草根组织的困难现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政府对民间结社的态度滞后于网民民间结社的需求,在政府自身能力有限无法满足社会多元需求的情况下,政府应该转变理念,改革束缚民间组织发展的双重管理体制,应给草根组织一个合法的空间。

上海市社会团体管理局曾永和认为,建立新型政社关系符合现代社会发展方向和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但在推进过程中需要重点把握和妥善处理好 “政府做”与“社会组织做”,“需求导向”与“制度规范”,“经济资助”与“经济控制”等三个问题。他认为,需要在政府购买服务的运作和评估机制上加以研究和完善,政府侧重于对购买服务结果的控制,社会侧重于对购买服务过程的监督,既能保证购买服务的效果又有利于调动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政府对社会组织经济资助与保持相互独立性的统一。

行业协会代表中国报关协会秘书长刘燕生认为,中国报关协会要卓有成效地开展行业服务,只有从思想认识上明确建立海关、协会、企业良好互动的合作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从实际工作中针对利益的共同点,开发出并顺利实现海关支持、企业欢迎的服务项目。

热点四:英德两国经验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会上,英国驻华使馆教育处社会与发展总监罗炳升(Ian Robinson)先生和德国专家海曼女士关于英德两国社会组织领域的的经验介绍,引起了与会人员的高度关注,具有较强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英国“大社会运动”模式。详尽地阐释了该国的“大社会运动”。今年7月,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保守党)在利物浦正式发起“大社会运动”,该运动计划将更多的权力和资金由政府下放给社区、社会组织和公众,以转变政府的管理方式,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水平。英国政府将通过专门的“大社会银行”,把资金拨给社会组织,由它们向公众提供政府没有提供或者效果不佳的公共服务。卡梅伦倡导的“大社会运动”,从国家的高度,把“大社会”从一个政治理念,转化为一个国家的基本政策,转化为可以具体实施的各个项目。其可以被视为一个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制创新,即在那些政府没有提供或者提供了但效果不佳的领域,政府把权力和资金下放给社区和社会组织,由后者来自我实施管理,自我提供服务。其在创造一种新的社会文化,即公众不用总是要求官员、地方政府或中央政府来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而将有充足的自由和权力去为自己所在的社区服务。也就是说,公民、社区和社会组织,本身就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主体,在政府下放权力和资金的情况下,他们有责任参与到基层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去。

德国公民社会参与模式。德国被称为社团之国,人们参与社团的历史长达150年,《德国结社法》在第一款中规定,公民可以自由地建立社团,这是公民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民间社会组织(非政府组织)是德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利益攸关方。他们为公民参与社会发展提供了途经或方式。社团成员通常很专注所在社区,不仅仅提供服务或是参与到更广泛利益的问题中去,而且在一起参加体育、文化活动,例如歌舞或手工艺活动;还包括对无论是当地或更大范围内的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每个社团都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各种各样的社团是德国成为一个发达公民社会的生动展现。由于他们工作的领域众多(社会、环境、卫生和人权问题、教育、政治、文化和社会问题,发展合作等等),服务的目标群体众多(相关公民、儿童、残疾人、老人、动物或植物),使人们有了做贡献的良好选择途经,并最终自己也建立起一个非政府组织。政府通过积极培育和推动社会组织的发展,使其承担许多具体的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工作。目前,德国拥有数十万家各类社会组织,遍布大小城市的社区内。政府的职能是宏观管理,社会组织是具体的组织者和运作者,两者之间是合作伙伴关系。

热点五:社区参与模式

社区参与是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关键所在,也是各地社会组织改革创新实践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江苏省社会组织管理局副局长张建生、主任科员孙燕以南京市鼓楼区养老服务社会化模式为样本,从社会多元治理的视角,分析了社区发展、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和社会组织的发展参与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合作生产公共服务产品的机理,提出小规模需求的服务生产供应模式,以最大程度、更有效率地满足社会需求。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向荣尝试以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的行动研究实践为例,探索一种以嵌入式研究的行动,即在行动研究基础上总结提炼的行动计划及方案回应专业社会服务需求问题。

宁夏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曲正以地区发展模式为视角、以银川市正茂社区为个案深入分析、研究正茂社区的15个社会组织,探讨正茂社区社会组织在社区建设、社区服务、社区居民自治领域的社会功能,为进一步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提供借鉴。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王晶、李轮等认为,在社区建设过程中,社会团体还存在着社会角色的非自主性、服务过程中的失灵性、社会团体的欠规模性、信息传递的失真性、资金使用的不规范性、组织人才的匮乏性等,影响了社会团体在社区建设过程中的作用。有必要对这些因素进行深入剖析,为创建稳定、平安和和谐的社区提供前提条件。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臧雷振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美国、日本、新加坡等社区参与的比较分析,认为社区参与模式臵于不同的国家背景和环境下各有特色,通过社区参与创造出积极的公民和一种符合公共利益、能提供公共产品的社区结构,还培育社区的社会资本。我国应当学习其先进思想和科学内涵,使其本土化.结合国情,寻求强化我国社区参与功能的新思路。

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刘铎博士通过对相关案例分析,认为社区治理正向着开放式社区治理的模式演化,即大量外部组织参与到社区治理中去,带动社区治理水平的提高。他认为,开放式治理对于调和社区与环境的关系、促进社区发展、鼓励社区治理创新,最终实现社区善治,有着深远的意义。但在开放式治理的模式下,社区也将面临更多的挑战。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有发、省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辛广楠认为,社会组织作为现代社会公共治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参与社区服务的程度不仅直接影响着社区服务体系的完善程度,也是影响社区治理水平的重要因素。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服务存在着空间资源有限、能力普遍低下、领域不够平衡、社会认同度低、政策体系不够完善等一系列问题。进一步推进欠发达地区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服务,应按照政府支持和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服务的思路,采取政府购买、市场化运作和社会参与的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服务的方式。广东省民间组织联合总会副会长李建辉认为,随着城市管理重心下沉和社区社会组织的迅速发展,民政部门社会组织管理力量严重不足的状况也应尽快改变,以切实加强指导和管理,促进社区社会组织规范有序发展。还可以开展社会组织服务社区示范单位,先进单位的评比活动等,使辖区社会组织可以在社区服务中“唱主角”,为辖区经济发展和进一步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重庆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高宜新认为,社区公共服务与其他社会服务一样,其发展前景是将提供者与生产分离。政府作为提供者,除承担社区规划的责任外,还要解决好社区公共服务融资和成本补偿的政策问题,而将具体的服务生产委托给社区的非营利组织承担。而社会组织在承担这一委托或担当公共服务实施者的过程中需要从机制构建、服务范围确定、运行模式规范、服务方式选择等方面予以确认和界定。

热点六:专业能力建设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基础前提在于加强专业能力建设,就此议题,与会者提出了诸多意见和建议。

论坛主题报告认为,能力建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推动促进。政府加快制定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的政策体系,在更广泛领域与社会组织开展深层次合作。要加快制定社会组织财税扶持减免政策,建立税收减免和优惠机制。要加快制定社会组织人才保障政策,促进社会组织人才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要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和诚信奖罚机制,引导社会组织增强社会责任和公益意识,提高社会公信力。要健全社会组织评估体系,加快推进社会组织评估,促进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和诚信建设。二是社会组织自立自强。要增强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能力,要健全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完善保障和激励机制,培养、吸引和用好社会组织人才,着力提高筹措资金、项目运作、技术交流等方面的能力,加强与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合作,向社会提供更多、更新的公共服务和公益支持。

本届论坛收到多篇研究社科类社团的论文,均谈到能力建设问题。辽宁省社科联副主席杨路平认为,社科类社团的能力建设关系到社团的科学发展。目前,一些社科类社团成为经济组织、中介组织、联谊性组织。这与不重视能力建设有关。社科类社团的能力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应当按照提升能力、培育扶持、科学管理、发挥作用的思路,重视社科类社团的参与经济建设、扶贫帮困、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等能力建设。当前要着重建设六项能力:一是宣传普及能力建设,二是组织科学研究能力建设,三是开展咨询服务能力建设,四是培养造就优秀人才和学术大师能力建设,五是就业能力建设,六是生存能力建设。

中国林学会、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北京市海淀区停车服务行业协会、上海市静安区社会组织联合会、上海市慈善教育培训中心、山东省华鲁管理科学研究院、深圳市警察基金会、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清源和谐社区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的论文也分别结合所在社会组织的实际谈了加强能力建设的必要性和相应措施,为大会提供了鲜活的经验。

论坛上,张高陵、潘忠宇、温美荣、刘芳等专家学者,李光烈、李建辉等资深社会工作者对专题报告和大会演讲所作的点评提纲挈领,见解独到,成为本届论坛的一个亮点。(郭小刚综合报道)

来源:《社团管理研究》2010年第9期

第四篇:第三届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创新论坛

第三届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创新论坛

The 3rd International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Development Innovation Forum

主题:全球药业变革——创新药物研发与人类健康

Topic: International pharmaceutical innovation---Innovative drug R&D and human health 地点:中国.上海淳大万丽酒店(五星级)时间:2010年4月22-23日(星期四-星期五)

业组织协办的第三届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创新论坛定于2010年4月22日-23日在中国上海举行,届时将有来自美国、欧洲、中国及亚太地区生物制药、新药研发及创新药物研发外包领域200多名代表和全球顶尖药物及医学专家与会,论坛关注全球抗感染药、抗肿瘤药、抗糖尿病药和心血管系统用药、神经系统用药等抗重大疾病创新生物药物研发革新与人类健康。论坛还将探索一套独特的新药研发革新和全球创新药物研发合作新模式,来突破全球药业变革,可以给生物医药产业链带来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我们希望能够邀请您出席本次论坛,分享创新药物研发和临床医学领域的创新应用与合作未来。

会议议程(Agenda)

执行主席:礼来公司全球研发总监Yetunde Taiwo, Ph.D.SECMA副会长Mr.Albert Yin 8:15-8:45AM嘉宾/代表注册/佩带论坛徽章地点:上海淳大万丽酒店四楼国际会议厅 8:00AM 创新展览厅全天开放

8:15-8:45AM特邀嘉宾接见地点:酒店四楼贵宾厅

9:00AM 开幕式/主席致辞,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Mr.Zhen Wu,中国国家卫生部药政司司长Mr.HongZheng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Mr.MingDeYu, 德国生物医学技术协会主席Prof.Olaf Doessel 9:10AM 主题:全球生物技术药物研发创新与人类健康

主要议题:

●全人源化单抗药物技术与新型疫苗技术●干细胞和小分子RNA干扰、药靶发现与药物创新 ●全球创新药物研发与开发热点●抗重大疾病药物新药发现与研制技术●抗肿瘤疾病单抗药物革新 ●新药研发与临床外包●传染病疫苗研发与临床诊断●H1N1流感疫苗开发与诊断和治疗

9:10AM Model based approaches to drug development;how to achieve the impossible

Bradley Marchant, MD

辉瑞制药公司临床开发部总监,亚洲(日本除外)

9:30AM In search of Innovation in Asia

Frank Grams , Ph.D

罗氏制药公司(亚洲)执行董事,9:50AM Eli Lilly External Innovation Partnering Strategies

Yetunde Taiwo, Ph.D..礼来公司全球研发总监

10:10AM Innovation in Manufacturing Process for Kogenate

J Michael Rozycki, Ph.D..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10:30和记黄埔医药的新药研发策略和实践

Samantha Du, Ph.D.和记黄埔医药有限公司总裁

10:50 AM茶歇/互动交流

11:10AM专题讨论:中国制药研发如何成功融入国际新药研发链优化创新发展?

[目标针对]全球生物技术及医药产业变革和中国新医改政策实施,制药产业正面临着机遇和竞争博弈,中国对全球制药业的影响?医药产业链将如何优化创新发展?中国制药研发又将如何成功融入国际新药研发链?抗感染药、抗肿瘤药、抗糖尿病药和心血管系统用药、神经系统用药的创新药物研发与临床应用前景? 讨论嘉宾:

Mikael Dolsten Ph.DFrank Grams , Ph.D.辉瑞制药研发高级副总裁执行董事,罗氏制药公司(亚洲)

Yetunde Taiwo, Ph.D.Anders Ekblom PhD

礼来公司全球研发总监阿斯利康制药开发执行副总裁

Nick.Chang, Ph.D.Merv Turner, Ph.D

诺华全球研发药化药学研发部总监默克公司高级副总裁

Samantha Du, Ph.D.Mr.HongZheng

和记黄埔医药有限公司总裁中国国家卫生部药政司司长

J Michael Rozycki, Ph.DMr.MingDeYu

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

12:10AM创新宣言签字仪式(创新生命科技,缔造人类健康)

12:20AM嘉宾合影

执行主席:德国生物医学技术协会主席Olaf Doessel教授

13:30PM专题报告主题:创新药物研发与临床医学试验外包亚洲机会

13:30PMCrown Bioscience: Introducing a New Paradigm for Cancer Research in Asia

Jean-Pierre Wery Ph.D

中美冠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13:45PM Partner Up for Drug Discovery & Drug Development with CRO in China---New Models

with Sundia

XiaoChuan Wang Ph.D

CEO of Sundia MediTech Company, Ltd

14:00PM International R&D teams:How to optimize the cooperation?

Ms.Barbara van wissen

法国施维雅临床研究中心总监/SEBMC执行理事

14:15PM中国GLP实验室能力

Conglin Zuo Ph.D

北京昭衍新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

14:30PM创新药物开发与技术许可合作模式

Jennifer Hu Ph.D

美国默克制药公司技术许可和外部研发总监

14:45PM Greg B.Scott Ph.D

主席,ChinaBio公司/SEBMC执行理事

15:00PM 15:15 PM茶歇/互动交流

15:30PM Ge Li Ph.D

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CEO

15:45PM“What does healthcare reform mean for the industry?”

Mr.Robert.W Pollard

Synovate Healthcare China

16:00PM How to In-license Pharamceutical Products for Chinese Companies

Allan Liu Ph.D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商务发展总监/SEBMC理事

16:15PM“Clinical study updates of a cancer vaccine KH901 and an anti-angiogenesis agent KH902”

Bo Yu Ph.D

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物研发总监

16:30PM专题讨论:中国新医疗体制改革政策实施,药物研发服务的新机遇与挑战?

[目标针对]创新药物发现与研发,基因研究、抗体和蛋白研究、药物临床前评价、临床样品检测,药代动力学和药理毒理学研究,临床前医药开发及后期临床实验在中国CRO市场蕴藏巨大商机,中国CRO在创新药物开发中的角色?中国新医疗体制改革政策实施,药物研发服务的新机遇与挑战?在中国开展创新药物研发外包与临床技术服务新模式?制药企业与CRO又将如何寻找合作的共赢点?

讨论嘉宾:

Jingsong Wang Ph.D.Garry Neil, Ph.D.美国施贵宝药物发现与临床药代动力学主任强生集团全球副总裁

Ge Li Ph.DPerry Nisen, Ph.D.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CEO葛兰素史克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

Nahed Ahmed,Ph.DJean-Pierre Wery Ph.D

美国安进公司研发副总裁中美冠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Soo Peang Khor Ph.D.Ms.Barbara VAN WISSEN

美迪西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总裁法国施维雅临床研究中心总监

XiaoChuan Wang Ph.DJennifer Hu Ph.D研发总监

CEO of Sundia MediTech Company, Ltd美国默克制药公司技术许可和外部

Conglin Zuo Ph.DBo Yu Ph.D

北京昭衍新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康弘药业集团生物研发总监

8:15-8:45AM 嘉宾/代表注册

8:00AM创新展览厅全天开放

9:00AM专题报告主题:抗肿瘤疾病单抗药物创新研发与临床诊断技术

9:00AM possible to Win the War on cancer

Prof.Xin.Yuan Liu

中国科学院院士、分子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及细胞所

9:25AM第二军医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解放军总医院癌症中心主任/

抗体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Prof.Guo YaJun

9:45AM drug development and safety which will touch upon the observational study

Jian-Wen Chen M.D., PhD

诺和诺德制药总监

10:05AM抗肿瘤药物创新研究发现

Prof.Guoqiang Chen,中国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常务副院长

10:25 AM 'Antibody drugs for treating neurodegeneration?'

Daniel Lee.PhD

GlaxoSmithKline R&D, China

10:45 AM茶歇/互动交流

11:00 AM Novel Antibody Drug Development for Immunotherapy of Ovarian Cancer

Zhou Zeqi ,Ph.D

中国天津市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副院长

11:20 AMDNA methylation for cancer detection: opportunity and

Professor Jingde Zhu.Ph.D

中国上海市肿瘤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组长

11:20AM专题讨论:单抗药物治疗肿瘤的发展前景与抗体人源化技术革新

[目标针对]抗体药物巨大的市场前景和现存的技术问题,引发抗体药物新一轮技术革命。工程细胞株对生长环境的适应性和工程细胞株的规模化培养成为抗体的大规模制备和产业化发展的主要瓶颈,抗体人源化如何技术创新,单抗药物治疗肿瘤的发展前景?中国抗体又将如何寻找适应药物研发环境的有效战略? 讨论嘉宾:

Prof.Xin.Yuan LiuProf.Guoqiang Chen,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及细胞所/分子生物学家/院士中国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常务副院长

Neil W.Gibson.PhDProfessor Jingde Zhu(Ph.D

辉瑞公司肿瘤研究首席科学官中国上海市肿瘤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

Morten Stenkilde Ph.DZhou Zeqi ,Ph.D

诺和诺德制药总监中国天津市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副院长

Daniel Lee.PhDProf.Guo YaJun

GlaxoSmithKline R&D, China副总裁第二军医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解放军总医院癌症LIYUAN PH.D中心主任/抗体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默克公司临床抗肿瘤药物研发部副总监

执行主席:赛诺菲-安万特制药集团外部研发创新副总裁Laurent Bertin PhD

13:30PM专题报告主题:传染性疾病疫苗创新研发与临床诊断技术

13:30PM Global Medical Affairs, Adolescent and Adult Vaccines

Jovelle B.Laoag-Fernandez Ph.D

GlaxoSmithKline Biologicals, Belgium Director,13:50PM Eszter Nagy Ph.D

Intercell.AG,Austria.SeniorVice.President,Pre-clinical.Research&Development

14:10PM Peter Khoury PhD

美国百特公司全球疫苗市场副总裁

14:30PM Prof.XinLiangShen

14:50PM中国新型疫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15:10PM John D.Clemens,PhD,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疫苗研究所所长

15:30PM茶歇/互动交流

15:45PM专题:H1N1流感疫苗开发与预防,控制,诊断和治疗

15:45PM Prof.Ze Chen

中国医药集团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

16:05PM Marc Cluzel Ph.D

赛诺菲-安万特制药集团研发执行副总裁

16:25PM专题讨论:全球研发框架下新型疫苗技术革新与亚洲创新合作?

[目标针对]案例分析,传统疫苗技术转向新型疫苗技术的变革;如何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进传统疫苗和解决新型疫苗的研发难题,面对全球艾滋病、流感、丙肝、登革热病等重大疾病,新疫苗研发与创制关键技术革新,亚洲国家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及新疫苗技术发展趋势?中国疫苗研发将如何有效融入国际研发产业链突破创新发展?疫苗制造商又将如何优化产业链,参与全球创新合作?

讨论嘉宾:Jeffrey B.Ulmer PhD,John D.Clemens,PhD

英国诺华疫苗公司合作研究全球总监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疫苗研究所所长

Marc Cluzel Ph.DKelly Lyn Warfield PhD

赛诺菲-安万特制药集团研发执行副总裁Integrated公司疫苗研发部副总裁

Prof.XinLiangShenMr.ZhengAanYuang

中国新型疫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Jovelle B.Laoag-Fernandez Ph.DEszter Nagy Ph.D

GlaxoSmithKline Biologicals, Director,Intercell.AG,Austria.SeniorVice

Prof.Ze ChenPeter Khoury PhD中国医药集团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美国百特公司全球疫苗市场副总裁

17:10PM大会闭幕

会议费用:

学术界代表:RMB1700元/人;企业界代表:RMB2980元/人;学生代表:RMB800元/人(不含晚宴)。

会务组联系:

电话:021-51086647传真:021-51714555*11372

联系人:章顺利E-mail: Secma2009@gmail.com

论坛组委会

中欧生物医药委员会

Add:4F,Offshore Oil Tower, No.583 Lingling Rd, Shanghai, P.R.China Post code:200030 Tel:+86-021-51086647Fax: 021-51714555转11372E-mail:

第五篇:永和发展论坛闭幕词

永和发展论坛闭幕词

黄国柱书记(2010年4月13日)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

第二届永和发展论坛在各位领导、嘉宾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并在各界企业朋友的踊跃参与下取得了圆满成功,在此我代表论坛的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众多嘉宾和企业参与论坛活动,确实深感荣幸,特别是邀请到了开发区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陈永品先生和广州市仲裁委副主任王小莉女士为我们作了精彩发言,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为我们奉献了如此大量的信息和知识,个人感到受益匪浅,我相信他们今天在论坛上的演讲一定会给大家带来启发和引起共鸣,特别是对我们的企业会起到很好的参考作用,也会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开发区萝岗区发展形势和前景。我们也真诚的希望今天这个简短的论坛能够对永和经济区企业的发展有所帮助,能够为在座与会的各位留下愉快而又美好的记忆,当然,这也是我们举办这次论坛所希望达到的目的。在此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陈永品先生和王小莉女士的精彩演讲!(集体鼓掌)在座的各位嘉宾也畅谈了所思所想,回答了企业提出的问题,你们的真知灼见使我们视野开拓,收获良多,在此我也请大家对嘉宾们的到来与发言鼓掌表示感谢!(集体鼓掌)

这次论坛具有鲜明的特色。一是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既有当前形势的介绍与分析,又有法律专题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讨。企业良性发展是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基础,是政府与企业共同的目标。这次论坛将“科学发展,共创和谐”作为主题,结合我区发展态势和企业发展状况,剖析了阻碍企业发展的主要法律风险,理论与实践联系,宏观与微观结合,使论坛的内容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联系更加紧密,与企业经营发展的实践联系更加紧密,与大家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联系更加紧密,从而更具前瞻性、代表性和建设性。二是讨论热烈、研究深入,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大餐。通过演讲、讨论与交流,我们了解了区经济发展的政策和形势,明确了我区乃至省市国家的发展战略方向,提升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认识,也明晰了企业运营中法律风险控制的基本理论,有助于企业掌握政策形势,找准发展方向,谋划好未来,并在今后的经营管理决策中思考和运用法律手段合理解决问题,避免及减少损失。大家一致感到,这是一场企业文化的大餐,它告诉大家:企业需要政策扶持与法律规范,这是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两个条件,把握住机遇,利用好政策,把好法律关,企业将会取得更好的发展。三是反响热烈、影响重大,对永和企业有较好的推动作用。在开发区走过25载,开萝两区进入新的跨越式发展时期之际,在永和经济区组织这样一次规模较大、质量较高的论坛活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一个主题两大内容的宣讲,开阔了企业眼界,提升了法律意识,拓展了思路。永和发展论坛是一次凝聚力量服务企业、推进地区发展的宣传会,必定会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必定会引起更多的政府职能部门重视,必定会带来更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今天的会议是非常紧凑的,可能大家还意犹未尽,留下了许多遗憾,因为时间非常有限,所以我们没有能够给演讲嘉宾足够的时间来充分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学识思想,我们也没有太多的时间留给观众提问和交流,作为主办单位,对这点我们也表示歉意。我们寄希望于今后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来为大家服务,并在大家的共同支持和参与下再次举办这样的论坛,也衷心希望与会的各位嘉宾、企业能够继续支持我们、能够继续参与我们的论坛,我们下次再见。最后我宣布,“科学发展,共创和谐”第二届永和发展论坛圆满结束。谢谢大家!

下载第三届社会组织创新与发展论坛闭幕词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三届社会组织创新与发展论坛闭幕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三届河南省软件行业 发展与人才培养论坛

    12月13日下午2点,由河南省工业与信息化厅软件处、中原工学院软件学院、河南省软件行业协会共同举办、北京达内时代科技集团协办的“第三届河南省软件行业 发展与人才培养论......

    第三届读书节闭幕词

    第三届读书节颁奖典礼发言稿 各位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莺歌燕舞喜盈大地,书香墨韵溢满校园。当春天已驾着时间的马车,奔向充满生命律动的夏天,在这春夏之交的季节,我......

    第三届全国行政服务创新论坛邀请函

    第三届全国行政服务创新论坛邀请函为推动我国行政许可服务创新发展,提高行政服务效能与质量,促进经济与社会科学和谐发展,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天津市行政管理学会、天津市和平区......

    第三届校长论坛

    第三届校长论坛——主题:推进课改的行动与思考 11.17--11.19 江苏泰兴洋思中学秦培元 办学理念: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主题《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实践与操作》 一、打造高效课堂,实......

    第三届长江经济带发展论坛观点集萃

    第三届长江经济带发展论坛观点集萃 会议现场由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上海社会科学院、南通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三届长江经济带发展论坛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学术研讨会4......

    第三届篮球运动会闭幕词

    在*区第*届职工篮球运动会闭 幕 式 上 的 讲 话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裁判员、运动员,同志们:历时9天的*区第*届职工篮球运动会,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组委会的精心......

    第三届英语节闭幕词

    第三届英语节闭幕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历时一个月的第三届英语节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圆满成功,今天顺利闭幕了......

    海南省中小企业创新与发展论坛-修改12

    海南省中小企业创新管理论坛 策 划 方 案 活动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民营经济中99%都是中小企业。大量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