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共账号作品侵权问题(推荐5篇)

时间:2019-05-15 08:19: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公共账号作品侵权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公共账号作品侵权问题》。

第一篇:浅析公共账号作品侵权问题

毕业论文

前言

随着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人们用来传播和交流信息的媒介呈现多样化,为了适应人们的需求,微信公众账号平台应运而生。利用公众账号,人们可以方便、快速地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并且可以自由地交流,无需担心高额的费用支出。可以说在这里人们可以以最低的成本获得自己需要的资源,同时人们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来和大家分享收获。在微信公众账号刚刚出现时,它可能仅仅被人们当做一个社交的软件,但是随着软件不断地被开发,功能不断地壮大,它的作用已不再局限于社交,加入了更多的商业化色彩,被用作宣传和服务的媒介,许多企业,媒体以及个人纷纷转战公众账号这个领域,在这个平台上为大家提供信息和资源,接受大家的咨询和意见,为人们提供更为省时省力省钱的服务。同时因为微信公众账号这个媒介操作简单,很快它就被大家所接受。发展至今,微信公众账号已经和人们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时时刻刻都在受着它的影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侵权问题日益显现出来,有些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擅自转载其作品,并且用非法的手段为自己谋利,或者虽经著作权人许可,但是随意修改、篡改、改编著作权人作品的,诸如此类的侵权现象还有很多,这些侵权行为的出现不仅侵害了著作权人的利益,而且会扰乱信息网络传播的秩序,长此以往,不利于公众账号作品的传播,不利于公共平台的发展。所以,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区分公众账号作品的侵权表现形式,为制止公众账号作品侵权现象,更好地维护著作权人的利益提出合理化建议,有助于重整信息网络秩序,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努力实现科技发展与法律保护相协调。

浅析公共账号作品侵权问题 公共账号作品概述

1.1 公共账号作品的定义

微信公众账号作为一种新兴传播媒介,是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了解的。近年来,虽然运用范围越来越广,人们对它的认知度也越来越高,但是人们对它功能的适用大多局限在社交,对于微信公众账号作品的著作权问题却知之甚少,然而,公众账号作品侵权现象越来越突出,不得不引起大家的关注。对于公众账号作品的定义,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还没有做出明确的界定,因为公众账号属于信息网络技术的一种,公众账号作品同样是网络环境下的产物,所以在这里借鉴网络作品的含义,对公众账号作品做出定义:著作权的主体是作者和公众账号管理者,客体是以数字信号为形式,以微信公共平台为载体进行传播的作品。

1.2公众账号作品的特点

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著作权法律体系总体上受到三次技术革命的影响。首先,是现代版权制度建立初期,此时传播媒介依靠的主要技术手段还是印刷术;其次,是进入电子时代之后,在这次技术革命中,基本保持了印刷术时期所形成的利益格局,但是人们对于著作权法所保护的该格局仍然存在争议;最后,是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第三次技术革命,这次技术革命对著作权法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互联网的特征主要可以归纳为五项,他们将直接威胁到著作权人的权利。第一:互联网上的作品传播简单、快速、范围广;第二:任何人都可以发布作品;第三:通过网络复制的作品和原作品相差无几;第四:网上发行作品的成本低;第五:利用者可以轻易、廉价地从互联网上获取一些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

公众账号作品是在微信这个公共平台上进行传播的,因为与传统的纸质传播媒体不同,所以公共账号作品除了具有一般作品的的特征以外,还有自身独特的特点。笔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首先,微信作为人们的日常社交软件,主要的特点就是获取信息资源快速、方便而且免费。人们选择在公众账号上发布作品或者浏览作品同样也是这个原因。例如一些草根作家在公众账号上发表自己的作品几乎不需要什么成本,而且可以被人们及时、快速的浏览 2

毕业论文

到。这样的做法,不仅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宣传成本,而且可以迅速的提高作家们的知名度,正好达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而对于读者来说,也可以免费享受到大量新鲜的阅读资源,从而达到满足自身文化需求的目的。这样的结果,对大家来说都是好的。

其次,任何人都可以在公众账号里发表自己的作品,与一般作品的发表不同,传统的纸质作品如果想要公开发表,需要向报刊、杂志社、出版社投稿,并且要通过对方的严格审核,审核通过后才可以发表在期刊杂志上或者进行出版。但是现实中可能往往没这么简单,想要刊登发表作家们还需要拥有一定的名气,如果毫无名气,那么这些作家的作品可能就会石沉大海。所以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草根作家选择在公众账号中发表自己的作品,希望通过这个公共的平台来获得大家的认可和肯定。可以说,微信公众账号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最后,通过微信大家可以随时随地浏览公众账号的作品,没有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也不用受到纸质图书和作品不易携带、获得的束缚。人们在空闲时可以随手打开软件,随意浏览自己喜欢的公众账号作品,如果是传统的纸质图书和作品,人们需要到指定地点借阅或者购买,而且图书携带也不方便,这样就会既费时又费力。而且印刷纸质图书也不环保,人们如果能够减少购买纸质图书,多多阅读电子图书,也可以为保护环境,减少植被砍伐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1.3公众账号作品的现状分析

1.3.1 公众账号作品的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信息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像微信这样的公众社交软件逐渐兴起并且备受人们的青睐。人们利用微信进行聊天、资源共享甚至企业宣传,这其中也包括在公众账号中发表作品,公众账号作品通过微信这个平台免费提供给大家阅读,大家也可以在自己申请的公众账号中发表作品,供他人阅读,这个过程的成本几乎为零。因为公众账号作品资源丰富,更新及时,阅读方便免费,而深受大家的喜爱。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公众账号作品侵权现象日益严重。由于微信公共平台的开放性,任何人都可以进行资源共享,有些人在未经著作权人同意的情况下,擅自转载作品为自己谋取利益,还有些人虽然经过著作权人同意转载作品,但是却将转载后的作品擅自进行修改、篡改和改编,之后重新进行发表,让别人误以为是他的作品。这些行为不仅侵害了著作权人的权益,而且扰乱了公共平台的秩序,甚至威胁到著作权的相关法律体系。

浅析公共账号作品侵权问题

1.3.2 公众账号作品的研究现状

因为微信这类的社交软件是近些年来刚刚兴起的,所以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公众账号作品的研究还不太深入,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概述,所以,本文对于公众账号作品的理论研究会参照网络作品来进行相应的阐述。公众账号作品和网络作品从本质上讲都来源于网络,两者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和共同性,网络作品对于研究公众账号作品拥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从立法层面上来看,国内还没有对于公众账号作品的专门法律规定但是对于作品给出了详细的规定。作品是各国著作权法所保护的对象,它一般是指通过语言文字、符号等形式来反映作者的思想情感或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智力劳动成果。中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条规定,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

它是通过作者的创作活动产生的具有文学、艺术或科学性质而以一定物质形式表现出来的一切智力成果。根据大多数国家的版权法(见著作权)和主要国际版权公约的规定,可以受版权保护的作品包括小说、诗词、散文、论文、速记记录、数字游戏等文字作品;讲课、演说、布道等口语作品;配词或未配词的音乐作品;戏剧或音乐戏剧作品;哑剧和舞蹈艺术作品、绘画、书法、版画、雕塑、雕刻等美术作品;实用美术作品;建筑艺术作品;摄影艺术作品;电影作品;与地理、地形、建筑、科学技术有关的示意图、地图、设计图、草图和立体作品。

公众账号作品种类繁多,上述的作品形式大多数都可以通过微信公共平台来传播和共享,所以公众账号作品应该符合上述定义的作品含义。它也适用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

从理论层面上来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罗莉认为,作品在微信传播中,不是首次发布,而是有一个复制的过程,不论内容来自纸质作品,还是电脑网络终端,对于公众来说,都是进入了另一个传播渠道,是另外一种接收信息的方式,“这个复制过程,增加了作品的传播渠道,扩散了作品的传播范围,如果未经许可,是比较清晰的侵权。”

即使这些公众账号的运营者打着学习或欣赏的旗号,也不能掩盖其行为存在侵权的嫌疑。“对于权利人作品,《著作权法》是有合理使用的制度,那是为了个人学习欣赏,当然,个人的范围可以稍微扩大,但也就是三五个人。”罗莉认为,微信平台或者朋友圈的受众面已经很大,公众账号运营者因此不能以是否盈利来进行抗辩。

毕业论文

艺术或科学性质而以一定的物质形式表现出来的智力成果,传播形式上的另外,一些微信公众账号还会在其页面贴出免责声明,声称如果作者对版权存异议,可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作品。对此,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总干事张洪波认为,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相关规定,仅仅这个免责声明,并不能成为其适用避风港原则的理由,也不能成为其免除法律责任的理由。“侵权内容由服务提供者自行上传,此时服务提供者应承担直接侵权责任。”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涌认为微信也是一种基于网络的传播方式,应纳入“网络”范畴,同其他非法网络转载的行为一样,目前微信公众账号未经授权的转载行为属于网络侵权,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以2006年的《信息网络传播条例》为分水岭,对于转载行为,中国之前采用法定许可制,而之后采用权利人明示许可制。“这是导致当前网站非法转载猖獗的重要原因,法律变换的时间差使得自由转载他人作品成为了门户网站的生存习惯,也让中国网站错过了最佳的法律规训期。

浅析公共账号作品侵权问题 对公众账号作品侵权的界定

2.1公众账号作品是否落入著作权法的保护范围

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条是这样规定的,本法所称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四)美术、建筑作品;

(五)摄影作品;

(六)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七)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八)计算机软件;

(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作品是通过作者的创作活动产生的具有文学、艺术或科学性质而以一定物质形式表现出来的一切智力成果。根据大多数国家的版权法(见著作权)和主要国际版权公约的规定,可以受版权保护的作品包括小说、诗词、散文、论文、速记记录、数字游戏等文字作品;讲课、演说、布道等口语作品;配词或未配词的音乐作品;戏剧或音乐戏剧作品;哑剧和舞蹈艺术作品、绘画、书法、版画、雕塑、雕刻等美术作品;实用美术作品;建筑艺术作品;摄影艺术作品;电影作品;与地理、地形、建筑、科学技术有关的示意图、地图、设计图、草图和立体作品。

公众账号作品因为其传播载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种类的多样性和广泛性,而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公众账号中文字作品的侵权问题,虽然这里的文字作品是通过微信公共平台进行传播的,但是它也是通过作者的创作活动产生的具有文学、艺术或科学性质而以一定物质形式表现出来的智力成果,传播方式上的差异并不会影响事物的本质属性,所以公众账号作品也属于作品,那么它所包含的文字作品也应落入到著作权法保护的文字作品的范围之中。

2.2 公众账号作品侵权的表现形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微信这类社交软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这其中就出现了利用公众账号发布文字作品的使用者,他们借助微信公共平台以最低的成本宣传自己的作品,同时人们可以免费获取大量的文化资源,可谓是一举两得,也有一些人是采编他人的作品来进行传播,目的是让人们获得更多的文化享受。时间一长问题就出现了,因为微信公共平台是对任何人开放的,这种开放性就会让一些不法分子钻空 6

毕业论文

子,这些人会趁机利用公众账号侵犯他人的著作权,使著作权人的权益受到损害。具体的侵权表现形式从以下两方面来阐述:

(一)从著作权人角度出发

第一种情况是转载人经过著作权人的同意转发作品,在转发之后没有经过著作权人的许可擅自对作品进行改编、篡改和修改,在这种情况下,因为著作权人允许他人转载自己的作品,所以时常发生作品被侵权的现象,而大多数侵权人无非是换汤不换药,作品个别情节稍加改动,把人名稍作变换,然后重新包装把原作者名删掉,署上自己的名字;有些人转载作品后,对作品擅自进行改编,然后把原作者名删掉也不署上自己的名字,让人误以为这是自己的作品;还有些人将著作权人的作品转载之后,并不对作品进行修改也不删除原作者姓名,完全照搬照抄,目的是想利用作者的声誉和名望为自己谋取商业利益。

第二种情况是转载人未经过著作权人的同意擅自转载作品的,这种情况下,著作权人一般会在文章结尾处表明“禁止转载”字样,如果转载人擅自转载该作品就构成了侵权。

以上这两种情形下,著作权人往往不能够及时的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犯,或者是现象太频繁没办法逐一地追究,以至于对著作权人的权利造成了极大地侵害。

(二)从网络运营商角度看

如果有人发现他人转载的作品侵犯了著作权,可以在微信公共平台上进行举报或者可以向微信开发团队进行投诉,微信运营商应该接受群众的举报和投诉,对于侵犯著作权的作品立即进行处理,如果微信运营商没有妥善地将问题处理好,甚至不理睬群众的举报和投诉,那么由于他们的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给著作权人带来的损害,微信运营商应该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浅析公共账号作品侵权问题 公众账号作品保护面临的困境

之前我们对公众账号作品的侵权形式进行了初步探究,种种侵权现象说明我们对于公众账号作品的保护还不够重视,在保护措施上面临诸多困境,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分析。

3.1法律规定不完善,执行不彻底

我国《著作权法》、《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都有对信息网络传播的规定,公众账号作品虽然是手机社交软件的产物,但它也要依靠网络传播,所以应该受到以上法律的约束。这里所列举的相关法律法规对通过信息网络传播的公众账号作品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仍存在不足。具体分为以下两点:

一、《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六、三十七条规定,有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所列侵权行为,同时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要受到行政处罚。可以看出,如果要想侵权人受到相应的处罚,不仅需要有侵权行为而且要求损害了社会公众的利益,后者的要求在一般情况下是难以达到的,公众账号作品侵权仅限于在微信公共平台中的社交范围,不管侵权人的社交圈有多宽泛,对于社会公众这个概念还是相差甚远,所以侵权人的损害行为很难构成对公众利益的损害,这两个条件在不能同时满足的情况下,著作权人的权益很难得到保障,法律内容形同虚设;

二、《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五条规定:“著作权人发现互联网传播的内容侵犯其著作权,向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或者其委托的其他机构(以下统称“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发出通知后,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立即采取措施移除,并保留著作权人的通知6个月。”

第八条规定:“ 著作权人的通知应当包含以下内容:(一)涉嫌侵权内容所侵犯的著作权权属证明;(二)明确的身份证明、住址、联系方式;(三)涉嫌侵权内容在信息网络上的位置;(四)侵犯著作权的相关证据;(五)通知内容的真实性声明。”根据法律规定著作权人需要搜集五项内容,其中“涉嫌侵权内容在信息网络上的位置”这一项,如果在著作权人搜集证据的过程中,侵权人将该涉嫌侵权内容移除,那么该项证据就难以获得,再有“侵犯著作权的相关证据”这一项,对于相关证据的规定不明确,令著作权人很难把握,容易出现证据不足的窘境。

毕业论文

3.2运营商服务缺陷

《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中对于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的行为进行了相应的制约,但是《保护办法》中的规定过于宽泛,这里的公众账号作品针对的是微信运营商,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传统的纸质作品在发表之前需要通过出版社、杂志社以及报刊的审核,但是由于公众账号作品传播形式载体的特殊性,缺少了这一环节,又因为微信运营商没有制定相应的审核机制,所以在作品发表在公众账号之前缺少相应的监督,造成了大量侵犯著作权的现象。

3.3对公众账号使用者缺乏制约

《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主要强调了对信息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制约及相应的行政处罚,忽视了对互联网内容提供者的管束,并且在《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六、三十七条中规定,有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所列侵权行为,同时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要受到行政处罚。在上文中已经对难以构成对社会公众的损害进行了阐述,所以,对公众账号作品的侵权人既没有相应的法律制约,又难以受到行政制裁,这样就对公众账号使用者缺乏了管束,使得侵权现象越演愈烈。

3.4著作权人维权体系不健全

著作权人发现自己的权利遭到侵犯,进而要进行维权,其实在维权的道路上也可谓是困难重重。主要会面临以下三个问题:

一、诉讼周期长,著作权人在权利受到侵犯后,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侵权人的违法行为,在诉讼过程中,没有进行判决前,侵权行为可能依然持续着,著作权人的权益继续受到损害;

二、管理机关不明确,著作权人在维权过程中大多会遇到自己的案件不知受谁管理的问题,以致著作权人无处伸冤,案件迟迟得不到解决;

三、惩罚力度不够,因为公众账号作品传播范围有限,所以著作权人受到的损害程度相对较轻,并且也没有对社会公众利益造成损害,法院在判决时也会酌情考虑减轻侵权人的惩罚力度,因为危害较小,惩罚力度不够,所以不能保证侵权人不会再次做出违法行为,侵犯著作权人的权益。

浅析公共账号作品侵权问题

4对公众账号保护的建议

4.1事前防护措施

4.1.1明确相关权利

要保护著作权人的权利,首先要明确著作权人具有哪些权利,《著作权法》第十条规定:“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

(一)发表权;

(二)署名权;

(三)修改权;

(四)保护作品完整权;

(五)复制权;

(七)出租权;

(八)展览权;

(九)表演权;

(十)放映权;

(十一)广播权;

(十二)信息网络传播权;

(十三)摄制权;

(十四)改编权;

(十五)翻译权;(十六)汇编权;(十七)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著作权人可以许可他人行使前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并依照约定或者本法有关规定获得报酬。

著作权人可以全部或者部分转让本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并依照约定或者本法有关规定获得报酬。

对著作权人权利的保护要从以上这些方面着手,并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改善运营商的服务质量,加强公众账号作品传播过程中的审核监督;在立法和相关程序上加强对公众账号使用者的制约;做好事前防范,以尽量减少公众账号作品侵权现象的出现,达到维护著作权人合法权利的目的。

4.1.2完善技术措施

微信运营商应该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完善技术措施,积极学习先进的、符合时代潮流的相关技术,例如一些网站,在著作权人表明禁止转载的作品上设置了权限,有些作品只有会员可以转载,有些作品则任何人都不允许转载,无法进行复制,这种技术措施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侵权人的违法行为,避免著作权人的权益受到损害。

4.2 事后救济措施

对于著作权人的事后救济,我们主要应该健全相关的维权体系,在向法院起诉的过程中,简化审判程序,缩短诉讼周期,减轻著作权人的损害;上级机关应该做出明确的规定,毕业论文

制定统一的规章制度,明确各级机关的任务,让著作权人在维权时有处伸冤;应该根据著作权人损害程度的不同,来对侵权人进行处罚,如果著作权人受到损害较严重,那么就应该对侵权人加重处罚力度,使其不敢再犯。

浅析公共账号作品侵权问题

结论

公众账号作品是随着微信这款社交软件不断发展起来的,人们对它的认知和保护还不太成熟和完善,虽然相关法律法规对它做出了一些规定,但是个别法条之间存在矛盾冲突,行政法规规定不全面,主体单一。虽然公众账号作品是新兴事物,但是近几年影响越来越广泛,随着不断的发展,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侵权现象愈演愈烈。对此,必须积极探究更为有效的法律规范去适应现实状况的发展,只有这样,公众账号作品才会在网络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既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激发作者的创作热情,又能够促进文学艺术作品的繁荣与文化资源的共享,推进社会文明的进步。

社会一直在向前发展,各种数字技术也在更新换代中,对公众账号作品的保护需要更加的全面,著作权的保护体系也会趋于完善,笔者在本文中结合着我国的《著作权法》以及有关行政法规进行了简单的评析并提出了几点拙见,希望我们在吸收和借鉴法律对其他形式作品保护的有益经验的同时,不断完善我国公众账号作品的法律保护体系,为大众建设一个健康有序的文化环境。

毕业论文

致谢

此篇论文完成之际,笔者向所有帮助过自己,陪伴着自己的老师和朋友们致以诚挚的感谢。

此际最为感激的是我的导师张老师,不论在学术上还是在为人方面,他都是我一生的榜样。本文从思路的产生到材料的收集,再到修改,都离不开张老师的指导与帮助。学生心怀感激与感恩,张老师谢谢您,您辛苦了!我还要感谢寝室里的每一个姐妹,我不光从你们身上学到了可贵的品质,更感受到了如家人一般的温暖与幸福。我将永远珍惜这美好纯洁的友谊。聚是一团火,散做满天星,让我们怀抱最初的梦想,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高、更远。

浅析公共账号作品侵权问题

参考文献

[1] 吴汉东.《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2] 宋海燕.《中国版权新问题 — 网络侵权责任、Google图书馆案、比赛转播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3] 刘约,孙静.试论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合理使用[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4]张玉瑞.互联网上的知识产权诉讼与法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78.[5]谭曲.合理使用制度的使用与限制[J].法制与社会,2007,21(80—81).[6]李珊珊.网络环境下作品的合理使用[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0,91(86).[7]张建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释义.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7 [8]王宇红,殷昕.博客著作权法律问题评析[J]信息管理与信息学:2009(5):74-75 [9]杨成梅.对微博著作权侵权问题的几点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1(8):255-256 [10]David L.Hayes,Fenwick.《INTERNET COPYRIGHT--advanced copyright issues on the internet》.The computer law and security report,2001.[11]William F.Patry.《Fair Use Privilege In Copyright Law》[M].Bna Books,1985(5).[12]Sigmund Timbers.《A modernized Fair Use Code For Visual, Auditory And Audio Visual Copyrights》[M].1980.

第二篇:农村妇女土地侵权问题

还我土地

离婚后,妻子把责任田转包给他人后,前夫却抢种了前妻的责任田。

张梅和杨建(均为化名)本是夫妻,两人因家庭问题经常发生矛盾。2008年6月,经法院判决两人离婚。同时,法院判决4.6亩责任田的承包权归张梅所有。判决生效后,张梅把责任田转包给了同村的杨某。2009年,因心存不满,杨建强行将本属于张梅所有的4.6亩责任田耕种。杨某、张梅多次交涉,杨建就是不返还责任田。

5月4日,通许县法院对这起土地承包经营权案进行了公开审理。法院审理后认为,张梅与杨某签订的土地转包合同合法有效,杨建在他人承包的土地上强行耕种,侵犯了他人的土地承包权益,遂依法判决杨建返还被抢种的张梅的4.6亩责任田,并赔偿损失1518元。法律,最终保护了张梅的合法权益。

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常遭侵害

事实上,近年来,像上述侵害农村妇女合法权益,尤其是土地承包权益的案件时有发生。据省法院不完全统计,2007年至今,我省各级法院就审理了4138起涉及农村妇女土地承包以及有关土地和其他集体经济财产收益纠纷的案件。这些案件集中表现在:承包合同纠纷;土地承包经营权侵权纠纷以及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流转、出租、承包、互换、继承等程序中引起的纠纷;因承包土地被征收、征用引起的补偿费分配纠纷;其他集体财产收益分配引起的纠纷……

同时,侵害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现象,在我国其他一些地方也不断发生。

据新华社报道,今年6月23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秘书长李建国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作了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李建国说,经过各级政府的努力,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益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从2005年到2009年,地方各级农业部门受理的涉及农村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益纠纷由2万件下降到1.1万件,下降了45%;占受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比重由5.4%下降到4.6%。

不过,李建国表示,我国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益受侵害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主要表现为:有的地方在发包时少分承包地给妇女;有的地方妇女出嫁或者离婚、丧偶后即被收回承包地;有的地方土地被征后少给或者不给妇女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偿费;有的地方用村规民约或者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决议等形式限制甚至剥夺妇女的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

配权。

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应受保护

今年3月4日,省法院召开的一次会议引起了人们的特别注意。会议的名称叫“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研讨会”。因会议专题研究的是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问题,因而备受关注。事实上,在保护农村妇女土地权益方面,作为审判机关,我省各级法院着实下了不少工夫。

比如,对涉及农村妇女土地侵权案件,采取平等保护并适当照顾女方的审判原则;对于农村妇女难以举证的,结合男女平等原则类推处理,维护出嫁女的合法权益。对于以村规民约为借口,恶意侵害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案件,严格依法予以纠正。对于农村妇女特别是因离婚、丧偶而引起土地侵权纠纷的,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援助……

5月14日上午,省法院又召开专门会议,决定:在全省法院集中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保护妇女儿童人身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专项活动。省法院院长张立勇特别要求,全省各级法院要坚持全面保护、优先保护、特别保护和延伸保护“四个保护”的原则,对涉及包括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在内的妇女儿童的案件,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同时,通过专项活动,建立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长效机制。

6月29日下午,当农村妇女张玉从法官手里接到执行款时,激动得流出了泪水。

张玉与被执行人王东(均为化名)均系虞城县某村村民。张玉和王东的儿子离婚后,2009年8月,该村的土地被征用,每人分得土地补偿费及安置补偿费共17400元,王东以张玉的名义领走了张玉的17400元。双方由此发生纠纷,诉至法院。今年3月12日,虞城县法院经过审理作出一审判决:王东返还张玉17400元。但王东一直没有返还。今年6月27日,张玉向法院申请执行,法官随即向王东发出执行通知书,王东一直拒绝履行。第二天,法官依法冻结了王东的存款17400元,并同时做王东的工作,王东最终履行法定义务。

目前,在我省,像这样保护农村妇女合法权益的例子,还有很多……

法官面临的困惑

只因丈夫去世,村民组就不给母女分配土地征收补偿款。不过,法律最终给了母女公正的“说法”。

1993年5月,原告刘某与罗山县某村第二村民组村民王某结婚,并生育一女。1999年,王某因交通事故不幸身亡,后刘某携女儿在罗山县城做生意,也未再婚,其户口一直在该村第二村民组,并承包有责任田。2009年3月,村民组在调整田地时没有给刘某分配责任田。

同年5月,村民组依据本村集体公约进行了一次土地补偿款分配,每位村民3100元,刘某母女也未得到。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原告刘某母女在其丈夫死亡后未脱离原集体经济组织,应认定第二村民组组织成员资格,遂依法判决村民组给付刘某母女承包地征收补偿款6200元。

然而,在审理涉及农村妇女权益案件时,并非都是如此顺利,法官也经常面临着一些困惑。

对此,省法院民三庭庭长刘冠华进行了分析——

首先是认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问题存在立法上的空白,法院审理此类案件面临困难。其次,个别地方以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由,以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决议、村委会决定或村规民约等形式,侵害甚至剥夺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出现了村规民约与法律法规相抵触的现象。而法律对此又无相关规定,法院在民事诉讼中否定村规民约没有法律依据。另外是执行难。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纠纷案件判决涉及的土地补偿款和承包地,往往因补偿款已被分配完毕,村组无机动地而难以执行,造成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长期得不到实现……省高院院长“两会”提案

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问题,已不单纯是妇女权益问题,它不仅涉及农村一系列深层次问题,还涉及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作为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一直关注着农村妇女合法权益保护问题。经过大量的调研后,在今年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张立勇提交了一份《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亟待保护》的议案。

张立勇认为,当前侵犯农村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的现象比较突出,主要是农村妇女因婚姻关系变化而不能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及其收益权的情况比较严重。同时,张立勇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一是在广大农村,男尊女卑的观念还比较普遍,宪法规定的男女平等原则的实现还需要一个过程。二是目前在中国农村,土地还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农村人口的增长和农业土地面积不断减少的矛盾日益突出。三是目前农村家族势力、宗族势力普遍影响较大,一些地方农村家族、宗族势力在农村事务处理决定中甚至起着关键性、决定性作用。四是现有法律对村规民约的监督制约是一个空白,没有对村规民约的性质和法律属性加以明确,也没有规定通过何种程序纠正村规民约中的违法内容甚至撤销村规民约。五是现有法律、司法解释对相关纠纷发生后,农村妇女权利的救济途径规定比较滞后,致使行政权、司法权无法及时介入。

“为此,要适时修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有效避免一些地方以村规民约为借口和工

具,侵犯少数人特别是农村妇女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农业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相关法律。如,在《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应明确规定,对于出嫁女或再婚妇女,不管其是否迁离原村组,都允许她们在承包期内继续行使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转包、租赁给他人,或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形式出资等。同时,对纠纷发生后司法权如何介入,如何与行政权良性衔接等作出具体的规定。”张立勇建议说。

在今年6月23日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秘书长李建国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也提出,应抓紧研究解决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益保障问题:一是加强对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界定问题的研究;二是加强对村民自治的监督;三是建议最高人民法院加强对涉及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益纠纷案件审判工作的指导;四是各级农业、民政等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和工作指导,及时发现并解决侵害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益的问题,切实维护农村妇女的财产权益

第三篇:微信公共账号注册所需材料

微微生活平台所需资料

已有微信公众帐号的合作伙伴:

1、企业logo2、企业宣传图片

3、企业联系方式(地址,电话,位置)

4、企业最新动态(图片,文字)

5、栏目设置(简介、荣誉、最新动态、联系我们等)

6、功能需求(信息系统、预约系统、会员卡、相册、推广功能{砸金蛋、刮刮卡、优惠券、大转盘、贺卡、留言板})

尚未建立微信公众帐号的伙伴需额外提供:

1、营业执照副本(彩色原件扫描件或数码照在有效期内且年检章齐全(当年成立的可无年检章))

2、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3、运营授权书盖公章

4、计划设置的公共账号名称(建议填写三个作为备选项)

A.若已有微信公众帐号需提供帐号以及密码

B.如无则需提供以下资料

C.企业QQ:

密码:

企业名称:

企业类型:

企业邮箱:

企业地址:

邮编:

营业执照注册号:

营业执照住所地:

成立日期:

营业期限:

经营范围:

营业执照副本扫描件:

注册资本:

组织机构代码:

运营者身份证名称:

运营者身份证号码:

运营者手持证件照片:

职务:

手机号码:

授权运营书:

第四篇:演讲稿:关于网络盗版侵权问题

对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其带来的盗版侵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盗版是什么?原本可能需要500元买的一整套柯南,我只花了10块钱就看完了盗版全集。而今天,有意思的是,随着我们高科技电脑技术的发展,这种具象的盗版演变成了抽象的盗版,利用互联网,在虚拟的世界里嚣张起来了。

盗版和互联网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

网络上的资源,比如微乳的office家庭版套装,我们本来要在市面上花大概400元才能买到,但是今天动一动鼠标,就在电脑上方便地下载了别人往上传的种子。换句话来说,其实我们是在不知不觉中做了小偷,而我们还不自知,不自责,甚至还暗自窃喜。

那么用互联网盗版这件事到底是好还是坏呢?从出版商和消费者两方面来说,首先是出版商,那当然是大大的损害啊,微软靠的就是卖它的软件赚钱啊,如果夸张点说,今天中国13亿人只有一个人买了正版,把它放到了网上,供13亿人下载,那么,微软可以等着倒闭了。从消费者来说,免费听音乐,下软件,看电影,玩游戏,有谁能拒绝这种诱惑?

这其实是中国现阶段的一个无奈而又必须的情景啊,其实在美国,你在网上听一首音乐是要交一美元的啊,它属于地道的正版,但今天在中国却行不通,我如果告诉你明天BT种子就要付费下载,那全部中国网民都要暴动了,没错,在我们现今的中国,连小康社会都未完全达到的今天,你告诉我饭都可能吃不饱的时候,还有谁能有闲情逸致花大价钱买个歌,买个电影呢?少许也许可以,但是你要我像下载晨光上的东西那样大量得下载,怎么可能?所以今天即使我们做了小偷,我们也只能无可奈何地继续做下去。直到有一天,我们中国真正强盛了,那一天,我们便可以脱去小偷的罪名,光明正大地,付费,享用我们的权利。

第五篇:屈原作品篇数问题

屈原作品篇数问题,可以把这个问题分为两个问题:汉代人所说屈原作品篇数问题和屈原真正的作品篇数问题。希望学者、读书人、采用者可以尊重知识产权。敬请记住,作者是我稔山人。二零一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于古祯州之荣超大帝国。

(一)汉代人所说屈原作品“二十五篇”问题

东汉王逸在《楚辞章句》里有两处提到屈原的作品是“二十五篇”。一处是《楚辞章句·离骚后叙》:

屈原履忠被谗,忧悲愁思,独依诗人之义而作《离骚》,上以讽谏,下以自慰。遭时暗乱,不见省纳,不胜愤懑,遂复作《九歌》以下。凡二十五篇。另一处是《楚辞章句·天问后叙》:

昔屈原所作,凡二十五篇。

显然,王逸明白说屈原的作品是“二十五篇”。

今本《楚辞章句》的《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的序都说该作品是“屈原之所作也”。《大招序》则说:

《大招》者,屈原之所作也。或曰景差,疑不能明也。屈原放流九年,忧思烦乱,精神越散,与形离别,恐命将终,所行不遂,故愤然大招其魂,盛称楚国之乐,崇怀、襄之德,以比三王,能任用贤,公卿明察,能荐举人。宜辅佐之,以兴至治,因以风谏,达己之志也。再对比《惜誓序》所说的:

《惜誓》者,不知谁所作也。或曰贾谊,疑不能明也。显然,王逸在《大招序》中虽然说“或曰景差,疑不能明也”,但是他毕竟是把《大招》定为屈原的作品,该序即是从认为屈原作《大招》以自招其魂的角度立说。那么,由今本《楚辞章句》来看,《离骚》、《天问》、《远游》、《卜居》、《渔父》、《大招》共六篇,《九章》是九篇,再加上《九歌》十一篇,则总共二十六篇。这与王逸在《楚辞章句·离骚后叙》和《天问后叙》都说的“二十五篇”不符。

根据我稔山人的论文《九歌篇目考证》对九歌篇目问题的考证,原本《九歌》只有《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以及一个没有篇名的乱辞,而不包括《国殇》。则《九歌》就是九篇。并且,《国殇》是一篇。《国殇》也是屈原的作品,它应该是在唐末五代时期窜入了《九歌》。今本《礼魂》的篇名“礼魂”二字,也应该是在这个时期由在文本的开头讹误成了篇名。那么,王逸所见到的屈原的作品,就是《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大招》、《国殇》,总共二十五篇,与《楚辞章句·离骚后叙》、《天问后叙》所说的相符。

王逸《楚辞章句》根据刘向、歆父子所编订的《楚辞》,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根据刘向、歆父子的《别录》和《七略》,所以《汉书·艺文志》“屈原赋二十五篇”以及具体何所指应当与王逸的说法具有一致性。

(二)屈原真正的作品篇数问题

《离骚》《九歌》《国殇》《天问》等无疑义。《招魂》则是屈原作品,分析随后附上。《渔父》、《卜居》难以定论。《九章》当中可能有伪作,现在没空,容后待考。《远游》《大招》是汉代人的仿作。《远游》模仿《离骚》,《大招》模仿《招魂》。

关于《招魂》与《大招》的作者问题 ——《招魂》的作者是屈原,而不是宋玉

一、《大招》原来的篇名也是《招魂》。绝对没有用“大招”作题目的道理。《李善注文选》卷六左太冲《魏都赋》注:“《楚辞·小招魂》。”皮日休《反招魂·序》:“屈原作《大招魂》,宋玉作《招魂》。”洪兴祖《楚辞补注》:“李善以《招魂》为《小招》,以有《大招》故也。”所以说有两篇《招魂》。汉代人为区分两篇《招魂》,把其中一篇称为《大招》。这种情况类似于《诗经·郑风·叔于田》与《大叔于田》,以及《诗经·小雅·小明》与《大雅·大明》。

二、王逸《楚辞章句·大招序》把《大招》定为屈原的作品,由此可知汉代人认为屈原写有一篇《招魂》。并且把其中一篇他们认为是屈原写作的《招魂》称为《大招》。(也可以这样说:之所以称《大招》为“大”,是因为汉代人认为该篇是屈原的作品。)

三、但其实原先只有一篇《招魂》,即是《楚辞章句》中作者标为宋玉的《招魂》。《大招》则是汉代人模仿《招魂》的作品。《大招》语句中有“代秦郑卫,鸣竽张只。伏戏《驾辩》,楚《劳商》只。讴和《扬阿》,赵箫倡只”、“投诗赋只”、“北至幽陵,南交阯只”、“三公穆穆”、“立九卿只”。(1)《汉书·礼乐志》:“有赵代秦楚之讴。”《汉书·艺文志》:“代赵之讴,秦楚之风。”并言代秦郑卫楚赵各地的音乐歌谣,是汉代一统以后的情况。(2)诗与赋在先秦时似乎没有并称的。(3)《淮南子·主术训》:“昔者神农之治天下也„„其地南至交阯,北至幽都,东至旸谷,西至三危。”《史记·五帝本纪》:“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趾。”这些都是顾颉刚所谓的层累的古史。这两句话反映的是西汉前期人们的地理认识情况。《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二十八年琅邪台刻石)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可见,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即统一中国后两年)中国领土最南边也只到北户,还没到交阯。交阯是南越国的领土,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和汉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南越国先后两次成为汉朝的外藩属国。交阯纳入中国的版图则是在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征服南越国之后。(4)三公九卿制是秦汉的制度,不是先秦时的楚国的制度。所以《大招》是南越国成为汉朝的外藩属国之后的汉代人的拟骚之作。

四、司马迁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赞:“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司马迁的话,可证明屈原写作了《招魂》(即《楚辞章句》中作者标为宋玉的《招魂》)。(1)《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赞全段:“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虽然“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这句话并没有在《离骚》之前明说屈原,但后面“读《服鸟赋》”这句话也没有在《服鸟赋》之前明说贾谊。这是因为司马迁在前文中已明确说了贾谊写了《服鸟赋》,同样的,司马迁在前文中也已明确说了屈原写了《离骚》,所以在这句话中的《离骚》之前就省称屈原,并且在《离骚》之后,连带提到《天问》、《招魂》、《哀郢》。(2)司马迁的《史记》中除了《孟子荀卿列传》这一篇同一时期的多个人物的合传之外,其他的关于文人学士、诸子百家的传记,如果提到书籍的话,只可能提到传主(或托名传主)的著作或编著,以及传主前代的书籍,而绝没有提及传主同时人或后世人的著作。这是《史记》的一个通例。如《孔子世家》、《管晏列传》、《老子韩非列传》、《司马穰苴列传》、《孙子吴起列传》、《商君列传》、《平原君虞卿列传》、《魏公子列传》、《吕不韦列传》、《郦生陆贾列传》、《司马相如列传》。《屈原贾生列传》当不会是例外。(3)《管晏列传》赞:“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前称管仲的著作(托名),后称晏子的著作(托名)。《孙子吴起列传》赞:“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吴起《兵法》。”前称孙武的著作,后称吴起的著作。《管晏列传》是管仲、晏子两个人物的合传。《孙子吴起列传》是孙武、孙膑、吴起三个人物的合传。《屈原贾生列传》是屈原、贾谊两个人物的合传。以此例之,《屈原贾生列传》赞中前称的即是屈原的著作,后称的是贾谊的著作。由此可判定,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赞:“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即是说屈原写作了一篇《招魂》。而且,“悲其志”三个字很关键,是说《招魂》使人读了有“悲其志”之感,由此可判定司马迁所说的《招魂》是指《楚辞章句》中作者标为宋玉的《招魂》,而不是《大招》。

五、由汉代人,如司马迁、王逸,认为屈原写有一篇《招魂》,以及《大招》是汉代人的仿作,而司马迁的说法在他之前必有所传承,即是说在《大招》这篇仿作问世之前必有人肯定屈原写作了《招魂》,可推知屈原的《招魂》只能是《楚辞章句》中作者标为宋玉的《招魂》。

六、汉代人之所以误认标记为《大招》的一篇《招魂》是屈原的作品,是因为汉代人以经释骚的思维,认为《招魂》的内容风格严重不符合儒家诗教,而《大招》还没那么严重,再对比宋玉赋,故误认是宋玉作。(以作者风格论作品著作权归属是很不可靠的,因为一个作家可以有多样的风格。如屈原完全可能写出《招魂》这样风格的作品。)《大招》的作者之所以“或曰景差”,恐怕是在儒家诗教下连《大招》也不认是屈原的作品。

七、王逸《楚辞章句·大招序》:“大招其魂”,此说望文生义,由此可知《大招》的定名在王逸之前,由刘向、歆父子定名的可能性较大。由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赞中只是称屈原的《招魂》为《招魂》,可知在司马迁的时代纵使有《大招》这篇仿作,但也没有《大招》的定名。否则,称《大招》为“大”,即是认为它是屈原所作的《招魂》,司马迁称屈原的《招魂》就不能只是称作《招魂》,而应该称作《大招》。所以,《大招》的定名,在司马迁写作《史记》之后,最晚在王逸写作《楚辞章句》之前。

八、《汉书·艺文志》所本是刘歆的《七略》,《七略》所本是刘向的《别录》。刘向、歆父子编订《楚辞》。王逸作《楚辞章句》以刘向、歆父子编订的《楚辞》为底本。《汉书·艺文志》“屈原赋二十五篇”与《楚辞章句》“昔屈原所作,凡二十五篇”当同所指。王逸《楚辞章句·大招序》把《大招》定为屈原的作品,即使在刘氏父子看来,《大招》也只能是屈原作,而不能是景差作,以符《汉书·艺文志》“屈原赋二十五篇”之数。况且《汉书·艺文志》不见著录景差赋。

综上可以列出这样一个脉络:屈原作《招魂》——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赞提到屈原的《招魂》——南越国成为汉朝的外藩属国之后有人模仿屈原的《招魂》写作了另一篇《招魂》——儒家诗教下,汉代人误认仿作的《招魂》是屈原作,屈原的《招魂》是宋玉作——为区分两篇《招魂》,把仿作标为《大招》,这个定名在司马迁写作《史记》之后,很可能是刘向、歆父子编订《楚辞》时所为,最晚在王逸写作《楚辞章句》之前——因儒家诗教,更有甚者,连《大招》也不认是屈原作,而认是景差作,但刘向、歆父子不可能认为是景差作,因为本于《别录》、《七略》的《汉书·艺文志》没有著录景差赋。

下载浅析公共账号作品侵权问题(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公共账号作品侵权问题(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校微信公共账号团队组建、运营与推广

    悟空校园团队指导 准备篇 一、定位 是选择面向整个大学城还是面向本校,偏向服务还是资讯推送,这样就基本上可以确定公众号的名称,以及选择服务号还是订阅号,但是个人建议一样一......

    环境污染侵权诉讼的问题(合集5篇)

    赢了网s.yingle.com 遇到污染防治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http://s.yingle.com 环境污染侵权诉讼的问题 环境污染在我国日益成为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而环境污染诉讼......

    续写作品著作权问题

    摘要:续写作品在文化市场中不断涌现,但国际和国内都没有法律规定和相应的司法判例,因此续写作品问题逐渐成为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争议较大的问题。续写作品问题关系到续写作......

    军队文职考试公共科目法律精华考点:侵权民事责任

    军队文职考试公共科目法律精华考点:侵权民事责任 【侵权民事责任】 一、侵权民事责任的概念 侵权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侵害国家和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的财产或人身权利而应当承......

    关于授权专卖店的侵权问题(精选5篇)

    关于授权专卖店的侵权问题 ?辖区有家新开业油漆店,店牌挂“立邦漆”。今天本县唯一一家立邦 指定专卖店来投诉他侵权,并且说该店油漆是正品,但进货渠道不明。这种情况可以认定侵......

    关于纠正电信领域侵权问题自查报告5篇

    关于纠正电信领域侵权问题自查报告 一、工作情况: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从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高度,我公司把纠正侵害消费者权益问题摆上了重要工作日程,成立了以“一把手”负总责......

    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院训作品汇总

    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院训”作品汇总 院训:知深 德高 善思 重行 (1)知深:知识广博,理论深厚; (2)德高:懂法守纪,品德高尚; (3)善思:善于思考,勇于创新; (4)重行:注重实际,勤于实践。 院训:......

    手机短信作品著作权保护的问题

    自从我国移动通信部门推出手机短信业务以来,手机短信的发送量就屡创新高。因手机短信发送方式快捷便利,传播途径隐蔽,人们之间的短信联络越来越多,各种娱乐信息和广告行为也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