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想政治教育经济环境变化对人的影响(精选)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伊犁师范学院法政学院
2015届本科毕业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环境变化对人的思想和
行为的影响
林雪
(伊犁师范学院法政学院 新疆 伊宁 835000)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按其覆盖范围可以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中占很重要的地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讨论的重点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经济环境 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而人的思想品德也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由此发展形成了特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和经济环境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从一般意义上讲,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环绕于人的周围,是人思想形成和转化的外因,它渗透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目标、内容、方法等诸要素产生约束、促进和感染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具体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①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可以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主要是指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大环境;微观环境主要是指家庭、学校和工作环境等。社会宏观环境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发展,以至对整个人生的影响是最根本的。
(二)思想政治教育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生活条件。社会经济制度即生产关系的总和,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由此产生的各种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关系,以及由以上两个方面所决定的产品的分配形式。我国的经济制度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全体劳动人民从根本上占有并使用生产资料进行生产,在生产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平等、互助、合作的关系,并根据每个人的劳动付出 ① 陈万柏、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伊犁师范学院法政学院 2015届本科毕业论文
获得报酬。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经济基础,对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当前,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不是凝固不变的,我国的经济体制也在不断的改革。因此,我国的经济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一变化会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当前,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我国经历着改革步入“深水区”的攻坚阶段。我国的社会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主要表现在: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伊犁师范学院法政学院
2015届本科毕业论文
期以来,我们的发展是以城乡分离为前提的。城镇化是我国内需最大的潜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理念,强调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关键是提升质量;它是坚持“四化同步”的城镇化,是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镇化。另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伊犁师范学院法政学院 2015届本科毕业论文
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态度无不是在现实的具体的社会关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变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既有积极地,又有消极的。
(一)经济环境变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的积极影响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伊犁师范学院法政学院
2015届本科毕业论文
与人之间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等开放流动,相互理解,相互联系,化解矛盾与分歧,寻求共赢。它的发展使人们意识到因循守旧、自我封闭必然会被社会和历史淘汰,只有在开放的环境中,在与不同的人、不同的国家相互交往、相互借鉴中走向进步。
伊犁师范学院法政学院 2015届本科毕业论文
足于简单的精神鼓励,要让物质利益说话。(2)全球化经济的主要成分是知识经济,高科技、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形成了智力支撑型经济,知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因此,全球化时代对人的知识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种要求改变了对人的价值的评价标准,从前的标准是德才兼备,今天却出现了以“才”代“德”、以“才”推“德”、“重智轻德”的倾向,人们重视知识、技能的提高和开发,轻视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另外,在全球化的经济中,知识经济占有相当可观的体量,新技术、高科技在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同时,也体现了知识的巨大价值。这一事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 “重智轻德”的倾向。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伊犁师范学院法政学院
2015届本科毕业论文
区的工资收入普遍高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工资收入等。城乡发展差距和贫富差距的拉大会导致社会逐渐形成一种贫富分层现象,造成贫富不同的人在生活方式、社会心理和思维方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会使人们感受到社会的不公平,来自农村的人们总会感觉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他们心里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疑虑以及对高收入阶层的不满,甚至有仇富心理,动摇了一部分人已有的思想信念。
四 结语
环境给人以影响,制约着人的活动。人们所处的社会制约决定人的发展,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形成和发展。人的实践活动可以改变环境,并在改变环境的同时改造自身。人的活动和环境的改变辩证统一于实践。在人与环境相互创造的过程中,两者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中,环境变得有利于人的活动,人的活动是有利于环境建设的活动。总之,环境影响制约着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形成和发展,人的活动也在不断的改变环境,使其有利于人的发展。由经济制度决定的经济生活条件尤其是个人的经济生活条件,对人们的思想品德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一般来讲,经济生活条件好,或是生活不断改善,会使人们更好地认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更好地接受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更有利于人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反之,则可能产生相反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影响着身处于其中的每个人的思想道德状况。我们决不是主张“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决定论”,但是我们又必须指出其重要作用和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动态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的任务是长期的和需要不断更新的。我们今天总结和研究它是这样的,明天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它可能又会出现新的情况,因而根据不断出现的新形势和新情况,随时进行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更新性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常抓不懈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陈万柏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 邱伟光、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伊犁师范学院法政学院 2015届本科毕业论文
社,1999年版。
[3] 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4] 张耀灿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5] 姜正国:《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6] 李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7] 任林静主编:《人与环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8] 戴钢书:《德育环境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年版。[9] [美]贝克等:《全球化与政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年版。[10] 程毅、夏安凌、韩玉贵:《国际政治经济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年版。
[11]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组编:《国际化视野下的高校德育创新发展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12] 王玄武、骆郁廷:《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第二篇:微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微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摘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道德素养是高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在进行高效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就需要有效的掌握好高校学生的思想动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新媒体的不断传播,影响着社会中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规范。本文就微信这一新兴的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简单的探讨,在分析微信的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探究微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
关键词:微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微信这一新兴的传播工具在大学校园里卷起了一波新鲜的浪潮,使得大学校园里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实现了随时随地交流和互相关注。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从信息推送方面帮助大学生实现轻松获取时政知识,掌握国家形式和动态。这样一种新兴的交流渠道很快收到了广大师生的青睐,当然,除了微信的兴起对于交流和沟通带来了不少的积极影响,但是,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
一、微信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一)微信的概念
微信,英文为WeChat,它主要兴起于2011年,产生于腾讯公司,它是一种新兴的手机聊天的软件,可以实现快速的发送图片和传送语音、文字。微信提供好友聊天、群聊天、公众平台、朋友圈等等功能,支持二维码扫描,可以通过2-3秒内添加微信好友或关注公众平台,许多官方微信都在实施消息推送。同时,微信还支持网上支付,通过淘宝实现微信支付等等功能。自2011年以来,微信应经成为公众生活的一件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其影响力在不断的增强。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而且成为了中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主流媒体之一。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史指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通过采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对高校学生施加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国家和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观念的一种实践活动。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对高校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八荣八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培养爱国主义、民族主义、集体主义等精神,正确了解和认识中国梦,切实把“中国梦”和“我的梦”结合起来,培养出一批批为国家和人们做贡献的优秀人才来。
二、微信的特点
微信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实现了迅速兴起,受到广泛的关注,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其独特的功能,实现了其超越其他信息传递工具,也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广大用户的需求。其突出的特点表现在:
(一)提供新鲜便捷的沟通方式
一般而言,传统的短信只能实现传送文字进行交流,这样无法明显看出人所表达的感情色彩来,比较生硬。微信这一新颖的传播工具不仅能够进行文字传输,还能快速传送语音和图片或视频,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的形象和生动,沟通起来更加的富有情感和鲜活立体。通过灵活的沟通方式是想同学与同学之间方便快捷的交流,还拓宽人际关系。
(二)消息推送及时、快捷
微信具有一突出的功能就是公众平台消息推送,通过官方认证,微信公众平台实现了自己的用户来订阅,从人民日报、新华日报到各大高校的官方微信都均有微信公众平台推送消息,另外许多励志、杂志或学习等等的公众平台先后兴起,使得许多微信用户通过关注公众平台,获得第一时间的消息推送,这比进行网络搜索更加快捷方便,另外,这样的推送方式使得许多学生在生活中实现自觉预读国家重要时事,阅读通知公告、思想政治教育类以及励志等方面的消息。这样,实现了信息的快速准确的传递。
(三)别具一格的沟通形式
微信在发送信息中支持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沟通方式,这与传统的短信发送相比增添了许多娱乐性和形象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增添了许多情感色彩,通过朋友圈的分享,可以实现更加方便快捷的沟通,实现与朋友在朋友圈的互动,在很大程度上这样一种独特的沟通过方式不仅突破了以往生硬的沟通方式,还创新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二、微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随着微信的广泛流行,在高校学生已经成为微信用户的主流,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微信已经成为其成长和发展的一大重要的交流工具,在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仅仅依靠传统的课堂教育的形式进行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了。这就需要深刻的认识目前作为交流主流的微信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影响,以便更好的将微信引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一)拓宽人际交流,更加方便和稳固
通过及时通讯工具进行社会交往已经成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主流,在高校校园内80%以上的学生都采用微信这一有效的沟通工具在进行人际交往,因为微信的特色功能给高校学生的人际交往带来了许多便利。微信可以通过查找周边人添加好友,通过通讯录添加好友,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微信的使用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拓宽了人际交流的渠道,同时也使日常生活交流中保重相互之间的友谊更加稳固。这对于学生的思想素质、相互学习价值观念等是有着很大的积极影响的。
(二)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提升
微信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了解世界的窗口,通过微信学生在学校里也可以知天下,了解更多的东西,接受不同的观点。的确,作为大学生只有多去了解社会,才能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同时也能够培养自己博大乐观的胸怀。通过微信可以记录自己的心情,校园生活成长记录等。目前大学生都为90后,大多处于独生子女家庭,生长的环境与面临的现实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在面对社会各种压力的时候,需要大学生拥有一个承受压力并接受挑战心态,往往微信的朋友圈可以成为大学生分享快乐和发泄心情的空间,这对于一个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来说是比较重要的。通过微信实现相互了解相互关心,采用娱乐的方式来放松心情,缓解压力。此外,高校学生可以把微信当作是大学生活的记录本,通过微信朋友圈总结学习和生活,并实现自我激励,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和思想境界。
(三)通过微信实现高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共享
高校通过采用微信公众平台的消息推送实现在学校范围内进行方便快捷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传递通知公告、校园生活、校园文化、图书资料、校园新鲜事等等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先进人物事迹的推送帮助学生学习先进人
物的优良品质,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通过传递国家重大新闻以及时事政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政治素养。微信的及时有效性大大提高了高效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快速传递到学生的微信里,这样能更好的实现资源的共享,并会在朋友圈实现转载和分享。在此过程中既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还能够实现使受教育者准确及时的获得信息,这与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相比实现了高校快速的传递。
(四)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微信在朋友圈里或是在公众号关注里可以实现近距离的互动,这样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也是一个新的方式,其对思想政治教育起到重要的作用,微信可以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心灵的沟通,可以使老师就像一位朋友一样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学生解决所面临的困难。微信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平等获取信息和交流的平台,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大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客体关系的形成。通过消息推送,学生轻松接收信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学习等等方面,这可以说是思想政治教育在课堂教育中无法实现的,也是对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过程中也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五)微信对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造成一定的冲击
微信的发展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业造成了一些不良的影响,往往在微信传播中会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在影响着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行为,这些不良影响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还面临着一定的挑战。由于微信的传播速度快,高校学生在短时期内能够获得海量的信息,往往对于大量的信息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和抉择,一些腐朽的观念或是不健康的信息通过微信进入高校学生的视野中,势必会影响信息的正向性,影响着网络信息监管的难度。许多情况下,学生过度的依赖手机,忘记了书本知识,把所有时间放在手机微信上,在学习生活中忍不住看微信,休息时间看微信,面对面的交流变成了微信上的语言图片的交流,微信的使用也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也对传统的思想道德和法制建设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小结:
微信的迅速发展,以及在高校校园内的偶记,在很大意义上促进了学生知识的增长,帮助了学生进一步近距离了解身边的世界,这对于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以及生活习惯方面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也提供了多种渠道,实现快捷有效的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但是,在微信普及的过程中,微信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带来了许多挑战,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也带来了不少麻烦。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微信的积极优势,摒弃其不良影响,以便更加高效有序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刘景龙.增强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冶教育影响的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2]段永华.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9):212-213.[3]杨立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王笑笑.手机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河北:河北农业大学,2012.[5]邓敏.微博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应用及其管理[D].江西: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6]张蕾.探究微博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D].山西:山西财经大学,2012.[7]杨敏.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2(11).[8]田和军.微博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2011.[9]李华琼.微信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3):63-65.
第三篇:重视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重视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2010级教育学院韩香香1201013012
5我很荣幸能够听到这次报告,通过本次报告,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多元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要加强和改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其针对性和实效性,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重视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加强对文化的研究,引导、控制和整合社会上的多元文化,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使大学生从对西方文化、大众文化的盲目追捧,转向对本土文化、高雅文化、主流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
从保护民族文化、维护文化主权的高度,把好西方文化的“入口”关。
西方文化思潮的引进,一方面有利于开阔大学生的学术视野,也有助于大学生进行中西文化的比较、交流和借鉴。但另一方面,西方文化的引进又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态度、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由此导致一些大学生对主流思想文化的冷漠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排拒。因此,学校要把好西方文化的“入口”关。首先,必须坚定不移地继承和弘扬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发展的浓缩和积淀。它是我们民族创造力、凝聚力和特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文化形态。其次,在充分吸收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精华的基础上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不断实现文化的创造和创新。要使大学生认识到,多元文化的存在是世界文化繁荣发展的根基,没有多样性和差异性,没有不同文化的相互借鉴和吸收,也就没有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但是,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各有其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生存的特殊环境。在引进和借鉴西方文化的过程中,既要有助于民族文化的更新,又要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发展。为此必须在保持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前提下,借鉴和吸收西方文化,并对其进行改造,实现与中国文化的有机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
第二,发展先进文化,净化文化环境。随着经济成分的多元化和世界范围内文化交流的拓展,中国目前的文化现状是多种文化同时并存,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甚至腐朽文化共存。在这种情况下,要使思想政治教育收到好的效果,就必须努力建设先进文化,增强先进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首先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主流文化教育,以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社会文化环境为核心,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位为重点,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坚持主流为主、多元整和,在动态演进中实现大学生文化的创新,使大学生不仅成为先进文化的承载体,而且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创造者。此外,在净化文化环境中,我们要注意克服大众文化发展中存在的盲目性、自发性和过于商品化、世俗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引导;在大学生中,既不轻易否定大众文化、通俗文化,也要提倡高雅文化、经典文化、严肃文化,使他们逐步提高通俗文化与庸俗文化、腐朽文化的识别力和辨别力,进而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第三,通过有效途径、多个渠道,在大学生中形成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良好氛围。哲学社会科学对于人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支撑作用,没有哲学社会科学的导引,人的发展就会出现偏差,甚至步入歧途;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不仅要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而且要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使大学生真正认识到哲学社会科学,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没有这种文化氛围的形成,大学生就难以认同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也就难以收到实质性的效果。
2010年10月23日
第四篇:浅析自然环境对人的思想的影响
浅析自然环境对人的思想的影响
摘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人类得以存在和延续的物质基础。人的思想也离不开自然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身体素质的好坏、智力素质的高低和性格的类型,从而通过这些因素作用于人的思想。此外,自然环境还影响人思想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自然环境;思想;影响
人类生活的环境可以分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对人类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自然环境提供人类必要的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物质财富的重要源泉。人类历史不断发展的过程就是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人的思想的产生、形成、发展和变化也离不开自然环境的影响,然而理论界长期重视社会环境的研究,而忽视自然环境对人思想的影响,这一点必须引起学者足够重视。
研究自然环境对人的思想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人的思想的产生、形成、发展和变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研究自然环境对人思想的影响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的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规律,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对人思想影响的有利因素,规避其消极因素,借助自然环境中丰富有益的教育资源,加强对人思想的引导和教育。
一、自然环境和人的关系理论
1、自然环境的含义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自然一词的解释为:“自然界;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表示理所当然”1;对环境一词的解释:“周围的地方;周围的情况和条件”2。自然环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自然环境就是指围绕人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如土壤、气候、山脉、河流、矿藏、地理位置等;广义的自然环境指除了人类社会之外的各种自然因素组成的系统。自然环境是形成社会环境的基础,自然环境的水平和状况影响和制约着社会环境的水平和状况,人无时无刻不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人的思想离不开自然环境的影响。本为主要从广义上的自然环境来探讨其对人的思想的影响,而笔者本文所述的人的思想,既包括单个人的思想也包括作为群体的集体思想,如一个民族的思想、一个国家的思想等。
2、自然环境和人的关系
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轨迹,归纳人与自然环境关系问题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我们得知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大致经历了人对自然的恐惧和崇拜、人对自然的改造、人对自然的征服以及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四个阶段。在远古时代,科学技术知识匮乏,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对自然界知之甚少,人类对自然界充满恐惧和崇拜。随着人类历史的向前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对自然的认识不断加深,人从自然界中获取自身发展所需的物质生活和生产资料,人类逐渐从依附自然变为对自然的控制。在人对自然的征服阶段,人类对自然改造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此时人类对自然改造和征服能力大大增强,但环境问题已引起一些人的关注。到了现代,环境危机深刻影响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延续,12 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增补本,第1668页.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增补本,第550页.人类开始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思想
关于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留下专门性的著作,相关思想只是散见于其哲学、经济学等著作中。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3。恩格斯曾说:“但是一切动物的一切有计划的行动,都不能在地球上打下自己的意志的印记。这一点只有人才能做到”4。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恩格斯环境思想的基本观点: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们面对环境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能运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去改造自然以适应人类社会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论述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认为人的思想观念的产生、形成和发展都是外部客观环境作用的结果,社会环境决定着人的思想,自然环境环影响人的思想,这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自然环境对人的思想的影响
自然环境先于人类社会而存在,对人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自然环境为人们提供必要的生存空间和活动场所,是人类生存和向前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生产活动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都要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自然环境通过影响人的身体素质、智力素质、性格等方面来影响人的思想,此外,自然环境还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1、自然环境通过影响人的身体素质来作用于人的思想
自然环境孕育了人类,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环境为人类 3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92页.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383页.提供了空气、淡水、土壤、光照和适应人类生存的温度环境,自然环境状况对人身体素质好坏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人类文明发展早期,社会生产力低下,人类开发自然的能力低下,一地区自然资源的多寡对当地人们身体素质的好坏具有非常直接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如果一地区动植物资源、淡水资源等生活物质比较丰富,那么处在这种自然环境中的人们体质普遍较好;反之,生活物质匮乏的地区人们的体质发展则会受到不良影响。即使在科学技术发达的现代社会,一地区自然资源状况仍对人们的体质发生着重要影响。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开发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仍对人们的体质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
在世界上,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不同的体质。人类具有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为了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不同的体质形态便在人类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一般来讲,热带地区生存的人群体毛较少以便于身体散热,皮肤内黑色素含量较高以免受过强紫外线的伤害;而生活在寒冷地区的人们体毛较多以利于保温,皮肤内黑色素较少肤色较浅则因当地太阳光线较弱。而人是否健康长寿也与自然环境的好坏息息相关。有科学研究表明,居住在气候宜人、风景秀丽的水乡的人多长寿,居住在气候恶劣、过于干旱或寒冷的地区的人多短寿。地理位置的较大变化常常引起“水土不服”的现象,也说明了特定的自然环境造就特定的体质这一观点。
人的身体是人的思想产生和存在的物质载体,离开了这一物质载体,人的思想是无法产生和发展的。而人的身体素质的好坏、体质的强弱,也深刻影响着人们思想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具有了良好的体质,人们才会有更多的精力和体力去学习和接受新的思想和观念;具有了良好的体质,人们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的效果才能得到显著提高,而学习和实践的效果与人们新思想的产生与原有正确思想的巩固密切相关。自然环境影响人的身体素质,而人的身体素质的好坏又影响人思想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自然环境通过影响人的身体素质从而影响人的思想。
2、自然环境通过影响人的智力素质来作用于人的思想
影响人智力素质的因素有很多,环境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人们的智力素质与其所处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而自然环境又是人们生活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系统,探讨人类智力的发展离不开对自然环境的研究。
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取各种营养物质来维持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这些营养物质为人的智力素质发展提高必要的条件。“民以食为天”,一个人聪明与否,从生理角度看,食物对其有重要影响。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取食物,这些食物使人们生存和生长发育得以进行。人类从胚胎发育开始到生命终老,都在接受着这些食物的滋养。一地区自然食物的数量、质量和种类影响着人们的智力发展。仔细观察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古代中国的分布位置不难发现,人类早期文明主要发源于河流平原地区,肥沃的土壤、充足的水源和相对适宜的气候使得这些地区动植物资源较丰富,良好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人类早期文明。
人的智力发育离不开一些必要的微量元素的摄入,如碘、锌、硒等,这些元素的缺乏或过量都会影响人的智力发展甚至可能危及人的生命。如果一地区食物和饮用水中碘元素缺乏,很容易造成当地居民的甲状腺肿大;锌元素的缺乏,会导致人们记忆力的下降,甚至会引起神经衰弱等疾病。一些元素的过量也会影响人们的智力发育,铅元素过量摄入会引起儿童智 力发育缓慢,思维迟钝,行动笨拙等。克山病是我国分布较广的一种地方病,许多研究证明克山病与当地环境中硒元素的缺乏有关。可见自然环境所提供的食物和水中微量元素的种类和多少,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智力发展。
一个人智力素质的高低对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智力素质的高低影响人们接收外界信息的数量、质量和速度以及对外界信息的价值判断、筛选取舍和加工利用。一般智力素质高的人接收信息的速度和效率也更快、更高些,对信息抽象、概括、归纳、推理的能力也更强些。人在摄取外界信息后,通过头脑的加工整合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而正确先进的思想只有转化为人的实践才具有现实价值。在思想转化为行动这一过程中,智力素质也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不同智力素质的人,实践活动的方式和效果不同。
3、自然环境通过影响人的性格来作用于人的思想
人的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由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决定,那么自然环境在人的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中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自然环境对人的性格有没有影响?如果有,又有着什么样的影响?中外许多学者一直在关注和研究这个问题。
早在先秦时期,《管子》一书中就曾记载:“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5。《礼记》中有“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异俗”6的记载。希罗多德曾提出“温和的土地产生温和的人物”7的著名言论。十八世纪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阐述了“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他认为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的品性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环 56 管子·水地
礼记·王制 7 历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第844页.境的影响和作用,其理论虽然过分强调了自然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但他提醒人类注重从自然环境的角度来考察社会发展,从这个方面来说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的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的作用和影响。
哲学家普列汉诺夫指出:“行船的技术确乎不是在草原上发生的,一个没有金属的地方的居民不能发明优于石器的工具”8。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们,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会从事不同的物质生产活动。自然环境通过制约和影响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来作用于人的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生活在大草原的人们长期受周围自然环境的影响,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在天长日久的生产活动中慢慢形成了草原游牧民族豪放、粗犷的性格;而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们,会较多地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由于土地的不可移动性逐渐形成了世代定居、安土重迁的生活习性,而其性格一般也比草原游牧民族收敛、温和。我国地域广阔,以秦岭—淮河线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南方人和北方人其品性有显著差别,南方人一般较温婉、说话语调较柔和,这在南方女子身上表现得特别突出,北方人一般较大方、说话嗓门大,这在北方男子身上尤为明显。这种性格上的差异与我国南北方自然条件的差别有密切关系。
人的性格差别与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性格好强心态积极的人,其思想一般比较活跃;性格懦弱心态消极的人,其思想一般比较低沉。人们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中,良好的性格和乐观积极的心态有利于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促进个人成就的获 8 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M].北京:三联书店,1961,第171页.得,自信心和成就感的增加又促使人们投入到新的学习和实践当中,由此形成人的发展的良性循环。自然环境的差异造成人性格上的差异,作为我们个人来讲,要规避这些不良自然环境对我们思想的消极影响。
4、自然环境还影响人思想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封建专制统治长期存在,这与我国所处的自然环境状况有一定的联系。我国国土面积广大,地形复杂,从东到西共分为三大阶梯,既有平原、丘陵,也有山地、高原。从我国的地形分布图可以看到,我国处在封闭的大陆地区,有自然屏障与外界隔绝,发祥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小农经济长期盛行,重农轻商、安土重迁、落叶归根、因循守旧、重义轻利的思想观念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并且根深蒂固。在世界地图上,我们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欧洲的地理位置,面向大西洋,地理位置开放,在世界历史上欧洲地区较早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较早发展,当地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比较开放,易于接受新的事物,追求冒险,猎奇心理较重,这些特点都与欧洲地区所处的自然环境密不可分。
中国沿海和内陆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差别较大。由于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沿海和内陆地区思想观念存在较大差异,下面我们主要探讨自然环境的差异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沿海地区靠近海洋,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湿润,雨量相对充沛,地形平坦,平原广布;内陆地区远离海洋,地理位置较偏,气候条件大部分比沿海地区差,地形复杂,山地丘陵广布。沿海和内陆地区地理环境的不同引起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差异,带来人们思想观念的差别。沿海地区人们思想较活跃、开放、积极,内陆地区人们思想较封闭、保守、陈旧。
自然灾害的发生会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巨大的冲击。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特大地震,里氏震级达8.0级,此次灾害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灾难,成千上万的同胞遇难,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而此次地震也改变了许多人的思想观念,尤其是对亲身经历地震的幸存者而言,更是一次生命的深刻洗礼。党和政府在抗震救灾过程中的表现深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全国各族人民更加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无数生命在地震中丧失,无数家园遭到破坏,许多人经过此次灾难深刻意识到生命的脆弱和人生的无常从而更加热爱生命、更加珍惜现实生活;也有许多人在灾后产生了许多消极绝望的情绪,精神的无所适从和生活希望的丧失带来巨大的痛苦。
三、现实启示
1、努力规避自然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对人的思想的消极影响
自然环境的好坏优劣与否会对人的思想产生不同的影响。优美良好的自然环境能促进人身心健康发展,培养人积极向上的品格,催人精神奋发,反之,恶劣的自然环境则会对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在自然环境面前人可以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规避自然环境中的许多消极因素对人思想的消极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也越来越高,并且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自然资源对人类发展的地域限制程度在逐渐降低。人类对自然灾害的防御能力逐渐提高,灾后重建措施有力,对经历自然灾害 人群的心理健康咨询与治疗技术不断发展,许多自然环境中对人思想影响的消极因素人类都可以避免或降低其伤害程度。
2、人在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要注意环境保护
随着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大大增强,但同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严重,已经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成了人类需要思考的重大课题。人类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只有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取得长远有续发展。在十八大报告中,我们党明确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突出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我们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必须长期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努力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对人思想影响的积极因素,优化自然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加强对人思想的引导和教育。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认为人具有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其中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环境对人的思想的产生、形成、发展和变化起着决定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人无时无刻不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人的思想不可避免地要收到周围自然环境的影响。我们在研究人的思想形成和发展规律的时候,离不开对社会环境的研究,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自然环境的作用。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地域差异对人的影响变小了,人类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但笔者在此强调的是,自然环境对人的思想的影响不会也不可能消失,研究自然环境对人思 想的影响会从另外一个角度打开我们人类的视野。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增补本.[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1 1995.[3]希罗多德.历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4]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M].北京:三联书店,1961.[5] 罗洪铁,周琪.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 徐志远.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 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自然环境研究的再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0(8).[9] 蒋玉娟.浅析自然环境对人的生理发展之影响[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0(6).[10] 吴景初.环境与智力[J].环境保护,1983(11).[11] 曹诗图,黄昌富.正确认识地理环境的决定作用[J].人文地理杂志,1989(2).[12] 王顺顺.自然环境对人性格、心理作用的哲学探析[J].无线音乐·教育前沿,2011(1).[13] 宋正海.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发生发展及其在近现代引起的误解[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9).[14] 张莉.论自然环境与中西方民族性格[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 12 学报,2003(4).[15] 李红梅.浅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环境思想及其现代意蕴[J].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1(1).[16] 朱清海.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演化和超越[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3).
第五篇:网络媒体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互联网对部队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在信息化浪潮推动下,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一种被称为“第四媒体”的网络媒体正在飞速发展,2010年上半年,我国宽带网民规模继续增加。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2010年1-5月,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净增979.2万户,达到11301.7万户,而互联网拨号用户减少了168.8万户。宽带基础服务覆盖率的不断扩大,带动了宽带用户规模的增长。截至2010年6月,在使用有线(固网)接入互联网的群体中,宽带普及率达到98.1%,宽带网民规模为36381万。而在部队基本上实现了干部人手一台计算机,各单位都有计算机,人人能上网。因此,越来越多的官兵通过网络获取知识和信息,网络媒体对官兵行为模式、价值观念、政治信仰、心理发展、道德法制观念等都产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对待网络媒体对部队政治教育的正负效应,这既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我们必须正视网络的发展带来的种种挑战,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积极探索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不失时机地将部队管理教育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是摆在部队各级领导面前的一个紧迫而艰巨的新课题。
一、网络的特性及对部队的影响
网络,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泛,具有及时性、综合性、开放性、虚拟性和隐匿性等特点。它的
飞速发展,给整个社会、整个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引起了人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深刻变化,同时对传统的部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网络媒体的多样自由性对官兵的影响。网络是一个开放的、没有边际的世界,具有不受管制和自由度大的特点。随着网络文化的日益繁荣,各种东西方不同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在这里共享和交织,导致了思想、观念、文化、信仰的多元性。这种现象使官兵的思想受到很大的冲击,对部队的军营文化、道德观念建设提出了挑战,如果我们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指引,势必造成管理教育的被动,容易造成官兵是非观念模糊、道德意识下降、身心健康受到侵害,导致官兵的牺牲精神、奉献意识日趋弱化。特别是对入伍不久的新兵,由于他们的生活阅历有限,政治辩别力不高,分析辩别力、抗干扰力还不强,往往容易陷入思想误区,很容易受到一些消极、极端、不健康信息的影响,形成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网络的高度隐蔽性对官兵的影响。由于因特网络的隐蔽性,近年来,在互联网普及的同时,官兵网络违纪违法和不道德行为日趋增多,如随意在网络上与人聊天“交友”,稍有不逊就进行诽谤、侮辱等不良行为,或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非法窃取和滥用信息,或在网上随意传播不满言论甚至
传播淫秽、色情、暴力、欺诈、迷信等丑恶内容。面对这些问题,如不加强和创新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寻求网络时代管理教育的新模式,努力提高官兵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鉴别是非的能力,则会影响部队的安全稳定,影响部队的形象,削弱部队战斗力。
(三)网络媒体的超级虚拟性对官兵的影响。现在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原子分子构成的现实世界,一个是由现代信息科技构筑的赛博空间。赛博空间指的是思维和信息交融的虚拟世界,它以因特网作为平台,通过电脑实现世界上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感情交流和文化交流。无需面对面接触,无需声嘶力竭,一切在键盘上敲击完成。赛博空间正在和现实世界不断融合,形成一种全新的人类生活方式。因此,网络信息传播技术打破了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限,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的认识方式,网络交往中个人的性别、年龄、相貌、种族、身份、职业等一些重要的社会特征被掩盖了,只有符号的交往,容易产生孤独、苦闷、迷惘等消极情绪,容易受社会上一些具有恶习人的影响和诱惑。如果不注意管控和引导,个别官兵可能出现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想观念,扭曲他们的人格,导致部队事故苗头不断,从而严重影响了部队的日常训练、管理、执勤等任务。
(四)网络媒体的交互兼容性对官兵的影响。网络不排
斥任何人,人们可以在网上随心所欲地“冲浪”,玩游戏,同时网络生活的超现实性和刺激性,对于大多数官兵特别是青年官兵来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容易患上网络成瘾症。网络成瘾症可造成人体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引起免疫功能低下,容易患各种躯体疾病如导致焦虑、抑郁甚至自杀意念,容易对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混淆,因此,在发生现实冲突时处理问题简单粗暴走上极端。
二、网络环境下加强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网络媒体作为影响广泛的传播媒体已全面渗透到官兵生活、工作、学习等方方面面,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拓展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与渠道,创造更为新颖更为有效的、适应现代官兵信息交流特点的管理教育的新形式、新方法,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新挑战,必须探索出适应部队管理教育新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针对以上提出网络媒体对部队的影响,下面提出几点对策:
(一)增强认识,转变观念,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权。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的“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占领部队思想文化阵地,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网络和利用网络为部队管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认真研究网络环境下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特点、对策,不断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上进
行创新,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权。
(二)创建旗帜鲜明、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在新形势下我们务必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用先进的主流文化占领网络阵地,使网络媒体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当前,不管是内网还是外网都要大力宣传、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传播弘扬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内容为荣,把网站办成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的阵地。要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和谐文明的网上舆论氛围。同时,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及时性、交互性和虚拟性的特点,结合消防部队实际,建立和用好政工网,开展网上调查、网上心理咨询,设立领导信箱,建立网上党(团)校;开展学先烈、学英雄等争先创模活动,切实提高网络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三)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努力提高官兵自身的“免疫力”。官兵的素质是网络媒体影响部队管理教育的关键。因此,一是要教育官兵坚定政治信念,增强其政治洞察力、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自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政策、方针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二是要强化宗旨观念的教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我军的根本宗旨,也是部队的根本宗旨,树立强烈的职业自豪感、责任心和荣誉感,自觉抵制消极、腐朽思想观念的侵袭;三是着力提高官兵网络道德意识,规范网上行为方式。针对目前网络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合理的、操作性较强的网络道德规范,如明辨真伪不轻信、保持真诚不撒谎、履行责任不妄言、遵守协议不侵权、提高警惕不放任、拒绝诱惑不沉溺等;四是开展网络心理教育与咨询,防治网络心理疾病。针对网络给官兵的心理造成了潜在或显现的负面影响,开展适当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对已经产生的心理疾病及时治疗。
(四)加强网络管理,净化网络环境,掌握“制网权”。一是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建立网络安全体系,通过防火墙技术,阻挡非法数据入侵。利用监控软件对进入信息系统的数据与程序进行实时监控与过滤,通过必要的技术、行政、法律手段建立起“信息关”,阻止网络上不健康的信息进入营区网络;二是结合部队实际建立健全有关管理规定,规范官兵的网络行为。当前,应根据现实需要,针对网络空间这一特殊思想教育阵地,制定有关网上管理规定,如网上信息发布规范、网上信息审查和监管、博客、聊天等。对在网络上发现官兵违规行为,要及时查找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按部队规定及时处理;三是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和分析,提高宣传的针对性和宣传质量,及时了解网上信息,对网上的一些有害信息,要针锋相对,澄清是非
曲直,进行“解毒”“消毒”工作,加强网上舆论导向和引导。总之,如何做好网络环境下官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我们应根据网络时代官兵思想活动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积极探索新规律、新方法,不断创新。坚持传统教育与网上互动教育、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对网络媒体教育的研究,不断开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