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总结

时间:2019-05-15 09:48: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细菌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细菌总结》。

第一篇:细菌总结

沙门氏菌:

病原及其特性: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无芽孢,一般无荚膜,周生鞭毛(除鸡白痢沙门氏菌、鸡伤寒沙门氏菌外),大多数具有菌毛。需氧或兼性厌氧;普通营养琼脂上生长良好,菌落中等大小,无色半透明、圆形、光滑、湿润。大部分发酵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和山梨酸产气;一般不发酵乳糖和蔗糖,不发酵侧金盏花醇;一般不产吲哚,V-P反应阴性;不分解尿素,苯丙氨酸不脱氨;三糖铁琼脂斜面常产生H2S。抵抗力较弱,不耐热,最适温度37℃,最适pH6.8-7.8。不产外毒素,产毒性很强的内毒素,这是致病的主要原因。目前至少有 67种O抗原和2000个以上血清型。

易感食物:生肉、禽、蛋、奶制品、虾、鱼和田鸡腿、酵母、椰子、酱油和沙拉调料,蛋糕粉,奶油夹心甜点、顶端配料、干明胶、花生露、橙汁、可可和巧克力。

潜伏期:6—72小时。

人感染症状:恶心、呕吐、腹绞痛、腹泻、发热寒颤头痛。

致病机制:沙门氏菌经口进入人体之后,在肠道内大量繁殖,经淋巴系统进入血液,造成一过性菌血症,即感染过程。随后,沙门氏菌在肠道和血液中受到机体的抵抗而被裂解、破坏,释放大量内毒素,使人体中毒,出现中毒症状。

检测特性:前增菌:食品样品在含有营养的非选择性培养基中增菌,使受损伤的沙门氏菌细胞恢复到稳定的生理状态。加工食品均应经过前增菌;(选择性)增菌:此培养基允许沙门氏菌持续增菌,同时阻止大多数其他细菌的增殖。未经加工的食品不必经过前增菌而直接增菌;选择性平板分离:采用固体选择培养基,抑制非沙门氏菌的生长,提供肉眼可见的疑似沙门氏菌纯菌落的识别;生物化学筛选:排除大多数非沙门氏菌,也提供了沙门氏菌培养物菌属的初步鉴定;血清学技术鉴定培养物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

病原及其特性:革兰阳性,球形,呈葡萄串状排列。无芽孢、无鞭毛,体外培养时一般不形成荚膜,少数菌株的细胞壁外层可见有荚膜样黏液物质。在某些化学物质(如青霉素)作用下,可裂解或变成L型。需氧或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中,37℃生长良好。属内不同菌种可产生金黄色、白色或柠檬色等不同颜色的脂溶性色素并使菌落着色。致病性葡萄球菌菌落呈金黄色,于血琼脂平板上生长后,在菌落周围还可见完全透明溶血环(β溶血环)。多数菌株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和蔗糖,产酸不产气。致病性菌株能分解甘露醇,产酸。触酶阳性,可与链球菌相区分。抵抗力较强。在干燥的脓汁或痰液中科存活2~3个月;加热60℃1小时或80℃30分钟才能将其杀死;耐盐,于100~150g/LNaCl培养基中仍能繁殖。对青霉素、金霉素、红霉素和庆大霉素高度敏感,对链霉素中度敏感,对磺胺、氯霉素敏感性差。该菌易产生耐药性。潜伏期:1-6小时。

人感染症状:皮肤炎症、发热、白细胞增多、剧痛、出汗、急骤起病,寒战、高热、全身不适、头痛、心动过速、呼吸急促、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致病机制:凝固酶阳性菌株进入机体后,使血液或血浆中的纤维蛋白沉积于菌体表面,阻碍体内吞噬细胞的吞噬,即使被吞噬后,也不易被杀死。同时,凝固酶集聚在菌体四周,亦能保护病菌不受血清中杀菌物质的作用。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易于局限化和形成血栓,与凝固酶的生成有关;α-溶血素注入动物皮内,能引起皮肤坏死,静脉注射,则导致动物迅速死亡。α溶血素还能使小血管收缩,导致局部缺血和坏死,并能引起平滑肌痉挛;杀白细胞素含F和S两种蛋白质,能杀死人和兔的多形核粒细胞和巨噬细胞;肠毒素在肠道作用于内脂神经受体,传入中枢,刺激呕吐中枢,引起呕吐,并产生急性胃肠炎症状;表皮溶解毒素;毒性休克综合毒素。

易感食物:淀粉类、牛乳及乳制品、鱼、肉、蛋类等。

检测特性:金葡菌的检测根据细菌的分离培养、染色观察、血浆凝固酶试验、氧化酶试验、耐药性检测即可作出初步的判断。分子生物学的检测方法:传统PCR方法:核酸扩增技术,即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其基本原理是设计、合成两条寡核苷酸,作为引物,对应于待测病原微生物某一段特异性序列的两端,然后在体外模拟DNA体内复制的过程反复扩增,使靶序列放大上万倍甚至上百万倍而被检测出来。传统PCR方法检测金葡菌的特异基因,如耐热核酸酶基因;检测金葡菌的保守基因16S RNA;用多重PCR方法可在较短的时间内检测金葡菌的多种毒素基因,如肠毒素A-E,表皮剥脱毒素A和B,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荧光PCR:荧光PCR技术在普通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积累检测整个PCR反应的过程,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

致病性大肠杆菌:

病原及其特性: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大小0.5×1~3微米。周身鞭毛,能运动,无芽孢。能发酵多种糖类产酸、产气,兼性厌氧菌。抗原成分复杂,可分为菌体抗原(O)、鞭毛抗原(H)和表面抗原(K),后者有抗机体吞噬和抗补体的能力,其中有16个血清型为致病性大肠杆菌,该菌对热的抵抗力较其他肠道杆菌强,55℃经60分钟或60℃加热15分钟仍有部分细菌存活。在自然界的水中可存活数周至数月,在温度较低的粪便中存活更久。胆盐、煌绿等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对磺胺类、链霉素、氯霉素等敏感,但易耐药,是由带有R因子的质粒转移而获得的。

潜伏期:8-24小时。

人感染症状:腹泻、腹痛、稀便、粘液便、水样便、脓血便、发热。

致病机制:分为三期:第一期:由EAF质粒上b[pA编码的BFP介导,使细菌互相粘附并粘附于微绒毛上,同时质粒及染色体位点导致初期的局部粘附;第二期:染色体基因启动信号转换,导致蛋白质的酪氨酸磷酸化,细胞内钙浓度升高,早期细胞支架破坏,微绒毛改变以及液体分泌;第三期:随感染的进展,eae基因簇被激活,产生的紧密素使细菌与上皮细胞膜紧贴,使细胞支架破坏增强,细菌粘附下方肌动蛋白。

检测特性:增菌培养、分离培养、生化试验:TSI斜面产酸或不产酸,底层产酸, H2S阴性,氰化钾阴性和尿素酶阴性的培养物为大肠埃希氏菌.TSI底层不产酸或 H2S、氰化钾、尿素有任何一项为阳性的培养物,均非大肠埃希氏菌。、血清学试验:制备O抗原悬液,稀释血清.稀释血清与抗原悬液在10mm×75mm试管内等量混合,做试管凝集试验.动物试验:积液量(mL)与肠段长度(cm)之比大于l者为阳性。

易感食物:动物性食品,畜禽肉、蛋、生牛奶和奶制品、鲜榨果汁及蔬菜。肉毒杆菌:

人感染症状:头晕、呼吸困难和肌肉乏力等。病原及其特性:革兰氏阳性细菌,生长在常温、低酸和缺氧环境中,属于厌氧菌,严格厌氧,在胃肠道内既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及果糖,产酸产气,芽胞抵抗力很强,干热180摄氏度5-15分钟,湿热100摄氏度5小时,高压蒸气121摄氏

30分钟,才能杀死芽胞。肉毒毒素对酸的抵抗力特别强,胃酸溶液24小时内不能将其破坏。

致病机制:肉毒杆菌毒素作用于胆碱能运动神经末梢,以某种方式拮抗钙离子的作用,干扰乙酰胆碱从运动神经末梢的释放,使肌纤维不能收缩。肉毒杆菌毒素不阻断神经兴奋的传播,神经和肌肉都没有兴奋性和传导性的损害。

潜伏期:18-72小时。

检测特性:样品的增菌培养:取庖肉培养基2管和TPGY培养基2管,煮沸10min~15min(为了排除溶解于培养基中的氧,切勿摇动),迅速冷却。每15ml培养基中接种1g~2g固体食品或1ml~2ml液体食品(缓慢地将接种物接入肉汤液面下)。将样品接种2管庖肉培养基和2管TPGY培养基,均厌氧培养5天。观察培养物的浊度、产气、肉粒的消化和产生的气味。培养物分离:取2ml培养液置于无菌试管中,加入等量无菌无水乙醇,混匀,放置1h。用接种环取2环经处理过的培养物接种到厌氧卵黄琼脂上,厌氧培养48h。挑取可疑菌落接种到TPGY培养基,厌氧培养24h。DNA提取、扩增:取1.4mlTPGY培养物转移到离心管中,弃去上清液。沉淀加入500µl生理盐水,震荡重悬30s,弃去上清液。沉淀中直接加入50µlDNA提取液充分混匀,沸水浴,取上清液4µl进行PCR扩增。扩增的DNA跑琼脂糖凝胶电泳,电泳结果用凝胶成像系统记录。易感食物:腊肉、罐头、腌制食品或发酵的豆面制品 副溶血性弧菌:

病原及其特性:革兰氏阴性,多形态弧状杆菌。其菌体呈弧状、杆状、或丝状,无芽孢且无荚膜。大多数菌体在液体培养基中有单端鞭毛、能运动。此菌具有细胞色素氧化酶,不分解蔗糖,但能在不产气及不产生硫化氢的情况下分解葡萄糖而产酸等生化特性。副溶血性弧菌为一嗜盐性细菌,必须在含盐0.5%-8%的环境中方可生长,尤以含盐量在2%-4%的情况下最佳。故其在无盐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在含盐浓度过高(10%以上)的培养基上也无法生长。副溶血性弧菌能够在温度为5-44℃范围内生长,但以30-35℃为最佳,当温度低于40℃时则停止生长,适宜生长的pH 为7.5-8.5,以pH7.7为最佳,在pH 低于6 的酸性条件下则生长不佳。副溶血性弧菌不耐热,56℃加热5min或90℃加热1min 即可将其杀灭,冷杀菌分为化学杀菌(如添加防腐剂处理)和物理杀菌(如静态超高压、超高压脉冲电场、电离辐射和紫外杀菌等)。其中辐射灭菌能有效消除食品中的副溶血性弧菌,其对电离辐射敏感,照射剂量只需达到1.5kGy 便能有效杀灭该菌。潜伏期:2-24h 人感染症状:腹痛,在脐部附近剧烈,多为阵发性绞痛,并有腹泻、恶心、呕吐、畏寒发热,大便似水样。便中混有黏液或脓血,重症患者因脱水,皮肤干燥及血压下降造成休克。少数病人可出现意识不清、痉挛、面色苍白或发绀等现象,若抢救不及时,呈虚脱状态,可导致死亡。

致病机制:该菌有侵袭作用,其产生的TDH和TRH的抗原性和免疫性相似,皆有溶血活性和肠毒素作用,可引致肠袢肿胀、充血和肠液潴留,引起腹泻。TDH对心脏有特异性心脏毒,可引起心房纤维性颤动、期前收缩或心肌损害。最近有人发现脲酶与本病腹泻有关。患者体质、免疫力不同,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呈多型性。

检测特性:氯化钠结晶紫增菌液进行增菌后、接种于氯化钠蔗糖琼脂和选择性琼脂平板使包括副溶血性弧菌在内的嗜盐性弧菌得以分离,可疑菌落经氯化钠三糖铁斜面、革兰氏染色和嗜盐性实验进行初步判定,最后经生化试验以及动物试验进行确定其是否为副溶血性弧菌。在国外,大多要求对副溶血性弧菌进行定量检测。

易感食物: 蟹类、小龙虾、牡蛎、乌贼、海蜇、鱼、黄泥螺等,其次为蛋品、肉类或蔬菜.单增李氏杆菌:

病原及其特性:革兰氏阳性短杆菌,大小约为0.5μmх1.0-2.0μm,直或稍弯,两端钝圆,常呈V字型排列,偶有球状、双球状,兼性厌氧、无芽胞,一般不形成荚膜,但在营养丰富的环境中可形成荚膜,在陈旧培养中的菌体可呈丝状及革兰氏阴性,该菌有4根周毛和1根端毛,但周毛易脱落。能在2-42℃下生存(也有报道0℃能缓慢生长)能在冰箱冷藏室内较长时间生长繁殖,需氧或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在22℃-25 ℃培养有动力,穿刺培养2-5天可见倒立伞状生长,肉汤培养物在显微镜下可见翻跟斗运动。生长温度:2℃-42℃,最适培养温度为35℃-37℃。pH 范围:pH 4.0-pH 9.0,最适宜生长 pH 5.5在普通培养基上能生长,在肝汤和肝汤琼脂上生长良好,呈圆形、光滑平坦,粘稠透明的菌落折光观察,呈乳白黄色,在血液琼脂上,呈B型溶血,在肉汤内微混浊,形成黄色颗料深沉。

致病机制:寄生物介导的细胞内增生,使它附着及进入肠细胞与巨噬细胞;抗活化的巨噬细胞,单增李氏菌有细菌性过氧化物歧化酶,使它能抗活化巨噬细胞内的过氧物(为杀菌的毒性游离基团)分解;溶血素,即李斯特杆菌溶血素O,可以从培养物上清液中获得,为SH活化的细胞溶素,有α和β两种,为毒力因子。

易感食物:牛奶和乳制品;肉类(特别是牛肉);蔬菜;沙拉;海产品;冰淇凌等 人感染症状:发烧、肌肉疼痛、恶心、腹泻、头痛、颈部僵硬、身体失衡和痉挛、孕妇可能出现早产、流产和死产,婴儿健康也可能受影响 潜伏期:2~3周,短的仅数天,也有的长达2个月

检测特性:动力试验:将TSA-YE平板上的疑似菌落穿刺接种到 SIM培养基中,于30℃培养24h-48h(最好是48小时),李斯特菌有动力,呈伞状生长。溶血试验:单增李斯特菌在刺种点周围产生狭小的透明溶血环.协同溶血试验(cAMP): 靠近金黄色葡萄球菌接种点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溶血增强.对小鼠的毒力试验:单核细胞增生利斯特菌对小鼠有致病性。

第二篇:细菌冶金知识总结

细菌冶金

细菌冶金是指利用微生物(细菌、古菌和真菌)将矿石中有价金属以离子形式溶解到浸出液的过程。它主要是应用细菌法溶浸低贫矿、难处理矿等。细菌冶金的原理

关于细菌从矿石中把金属溶浸出来的原理,至今仍在探讨之中。(1)直接作用机理,所谓直接作用就是酶腐蚀金属矿物,即浸矿微生物附着于到矿石表面与矿石中的硫化矿物发生作用,使矿物氧化溶解。

(2)间接作用机理,所谓间接作用机理是浸矿过程中有Fe3+的参与。间接作用指的是细菌不需与矿物直接接触,由细菌氧化产生的Fe3+对其它元素进行氧化,而不是细菌直接与矿物作用,Fe3+相应被还原为Fe2+,而Fe2+又在细菌的作用下被氧化为Fe3+。

(3)复合作用机理,所谓复合作用机理就是指在细菌浸出当中,既有细菌的直接作用,又有通过Fe3+氧化的间接作用。有些情况下以直接作用为主,有时则以间接作用为主,但两种作用都不可排除。细菌冶金的工业化技术

(1)堆浸法:通常在矿山附近的山坡、盆地、斜坡等地上,铺上混凝土、沥清等防渗材料,将矿石堆集其上,然后将事先准备好的含菌溶浸液用泵自矿堆顶面上浇注或喷淋矿石的表面(在此过程中随之带入细菌生长所必须的空气),使之在矿堆上自上而下浸润,经过一段时间后浸出有用金属。含金属的浸出液积聚在矿堆底部,集中送入收集池中,而后根据不同金属性质采取适当方法回收有用金属。回收金属之后的含菌溶浸液经用硫酸调节pH后,可再次循环使用。其特点是规模大、浸出时间长、生产成本低。

(2)槽浸法:矿石槽浸是一种渗滤浸出作业,通常在渗滤池或槽中进行。矿石粒度比堆浸小,一般为-3到-5mm。槽浸一次装矿数十到数百吨、周期为数十到数百天,浸出率也比较高。槽浸的工作方式分为连续式与半连续式两种,一般用于大型冶炼厂,矿石需进行预加工,此法的成本比堆浸高,但反应速度快,金属回收率高,控制比较容易。槽浸的浸出设备是搅拌反应器,反应器的搅拌可通过机械或空气搅拌方式达到。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难处理金矿的预处理以及铜硫化矿精矿的浸出。

(3)地浸法:地浸法也叫原位浸出法,这是一种直接在矿床内浸提金属的方法。这种方法大多用于难以开采的矿石、富矿开采后的尾矿、露天开采后的废矿坑、矿床相当集中的矿石等。其方法是在开采完毕的场所和部分露出的矿体上浇淋细菌溶浸液,或者在矿区钻孔至矿层,将细菌溶浸液由钻孔注入并通气,其溶浸一段时间后,抽出溶浸液进行回收金属处理。

第三篇:细菌讲稿

第二节 细 菌

教学过程设计

师:同学们很高兴来到这里.今天由我来带领大家走进生物圈中的细菌的世界,说到细菌我想问一问此时在你们的课桌上,本子上,笔上有细菌没有?在你们的手上衣服上有细菌吗? 生:有

师:对,其实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和细菌打交道。那你们对细菌了解多少呢?现在请拿出一张纸,请同学们把你对细菌的了解用一两句话或一两副图表达出来。现在开始!(教师巡视.不用写太多)我们同学写了很多他所了解的细菌。好了我们就请同学交流一下你知道的细菌是怎样的。开始。(点同学回答)生:我觉得细菌形状很小,象小丸子。繁殖很快

师:说的很好,很棒,还有哪位同学?(非常不错)有没有哪位同学把细菌绘画出来的?好这位同学请你到上面去展示一下你画的细菌图好吗?(同学上来)给予评价,还有没有同学画出来了你想象中的细菌呢?好请这位同学上来展示。学生展示(介绍一下)。很棒,看来我们同学对细菌的了解还真不少,那么细菌真的是你想象的这样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细菌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吧。(板书课题)同学们你们对细菌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你们知道第一个发现细菌的人是谁吗? 生:列文虎克(非常的好)。师:他是怎么发现细菌的呢?

生:用显微镜(可见同学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了)

师:在我们生物学史上第一个看到细菌的人不是什么科学家,而是荷兰一个名不虚传的小镇的管理员,他的名字叫列文虎克。他从小就迷上了自己制作放大镜,他自制的显微镜可以将物体放大200到400倍。(请同学看虎克和他制作的显微镜)一次他把从没有刷过牙的老人的牙垢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大吃一惊!他看到了许多微小的生物。他并没有放过这些微小的生物。而是将他所观察到的生物绘制成图画(可以展示他画的图)寄给英国皇家学会。从这些图画中人们第一次知道了细菌的存在第一次认识了各种形态的细菌,那么在虎克发现细菌之前,自然界有没有细菌? 生:有

师:那么列文虎发现细菌最关键是什么呢? 生:自制了显微镜

师:对了。用自制的显微镜虎克才看到了细菌,发现了细菌。因此英国皇家学会还选举他做会员,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科学院院士。列文发现细菌是在17世纪后叶,知道19世纪中叶人们仍不知道细菌是从哪里来的,当时一些著名的科学家认为细菌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例如:在生活有这样的现象,肉汤放置一段时间会怎么样啊?(变质)科学家经过观察发现,是肉汤里面的细菌在生长繁殖而引起的变质,于是认为细菌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而法国的一位科学家对这个观点却提出了质疑(展示巴斯德图片)巴斯德提出的质疑是什么呢?肉汤中的细菌真的是自然产生的吗?这是巴斯德提出的问题。(板书巴斯德实验)而巴斯德认为肉汤中的细菌并不是自然形成的,这个认为是他作出的假设,这个假设有没有说服力?(没有)那么如果要证实他的假设是正确的应该采取什么方法?对了要实验.来证实它。很好。提出了质疑接着再去假设然后再设计并实施实验。(板书设计实验)

板书:一。细菌的发现

巴斯德的实验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设计实施方案 4。实施实验

师:1860年巴斯德做出非常著名的实验,请大家看大屏幕(播放巴斯德实验)讲解:他将肉汤均等的灌入两个烧瓶中,第一个烧瓶就是普通的烧瓶,瓶口竖直向上;而将第二个烧瓶在火焰上熔化瓶颈,拉长,弯曲成鹅颈一样的鹅颈瓶。然后把肉汤煮沸、冷却。两个烧瓶都敞开着,这样外界的空气可以畅通无阻地与肉汤表面接触。几天后,第一个烧瓶里就变浑浊了,变质了。第二个烧瓶里却没有。直至四年后,第二个鹅颈瓶里的肉汤仍然清澈透明,没有变质。这就神奇了。大家想一想在巴斯德的这个实验过程中有哪些设计是非常巧妙的呢?我们有一个同学已经举手了。生:设置成鹅颈状等等。。

师:评价(材质一样,肉汤是均等的,都敞开着,实验条件一样。)那么巴斯德在设计实验的时候这些巧妙之处是怎么来的呢?(思考)对了是通过思考,通过他的精密的思维而得到的。1864年7月14日,巴斯德展示了他的实验我们可以看到第一个瓶子里面的肉汤变质了,巴斯德是这样解释这个现象的。因为第一个烧瓶是顶端开口,悬浮于空气中的细菌,可以落人瓶颈直达液体,细菌在肉汤里得到充足的营养而生长发育,于是引起了肉汤的变质。第二个烧瓶虽然也与空气相通,但瓶颈拉长弯曲,空气中的细菌仅仅落在弯曲的瓶颈上,而不会落入肉汤中生长繁殖引起变质。所以瓶颈中的肉汤放置四年仍然是清澈的没有变质。这就是巴斯德对他的整个实验现象做出的精彩分析。(板书:5。分析实验现象)那么巴斯德得到了一个怎样的结论呢?那位同学说一下?

生:细菌不是自然形成的是有原先已经存在的细菌形成的

师:细菌不是自然形成的是原先就已经有存在的细菌。这个结论得到了当时的科学界一致支持。此外巴斯德还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以及提出了保存啤酒和牛奶的巴式消毒法,同学们你们现在喝的袋装消毒灭菌奶。它就是利用巴斯德的巴式消菌法来灭菌,另外巴斯德还提出了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由于巴斯德在微生物学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人们把他尊称为“微生物学之父”。好了,细菌发现的故事讲完了。下面就请同学们你们来讲一讲,讲什么呢?(看大屏幕),听了这两个故事你对科学的发现有什么新的认识。(暗示学生)刚才我们已经说过了列文虎克为什么会发现细菌。巴斯德的这个实验结论为什么会得到科学界的一致认同。请同学回答。生:要有头脑。。细小观察,对科学提出质疑

师:(暗示)如果没有显微镜会怎么样呢。那么我想问一下同学们在你们的日常生活里面,有探究过一些科学奥秘吗?(有)你们探究活动的方法与巴斯德的方法步骤是一样的吗?(相似的)所以其实你们也在进行科学探究,从虎克发现细菌到巴斯德的实验,我们应该认识到科学的新发现一方面是建立在科学技术的进步上,另一方面是建立在缜密的思维和精细的实验基础上的。而这样的实验同学们你们正在进行中,你们正在进行的就是科学探究,科学就在你们的身边。好这就是从我们讲故事中应该知道的。接下来请同学看屏幕(播放针尖上的细菌,放大数百倍)问:看清楚细菌了吗?(没有)那我们把他放大数千倍被后这样的细菌看清楚了吗?(播放数千倍的细菌图)(看清楚了)那细菌的形态呢?(不清楚)。看来我们得借助更先进的显微镜。(播放针尖上细菌图)好这就是我们放大了数万倍的针尖上的细菌。看清楚了它的形态了没有?从这三张图片的观察我们可以看到细菌的个头怎么样啊?(很小)是非常的小。(板书细菌的形态大小十分小)请同学再观察这张图片中细菌形态是怎样的呢? 生:椭圆型的。

师:象什么?(象橄榄,象大米,象胶囊)请同学们注意了,我们把细菌这样的形态称为杆状。细菌还有那些形态呢?再来看一副图(展示图片两幅球状和螺旋状细菌图片)请大家描述一下这两副图中的细菌的形态是怎样的。生:弯曲的(很好)螺旋状的

师:这就是细菌的第二种形态螺旋状的,再看第二幅图的细菌是怎样的呢?(球状)很明显,同学们一下就看出来了。(对了)通过这三组图片,我们了解的细菌形态主要有几种;请说出是哪三种。(板书形态:杆状,螺旋状,球状)细菌的形状很多,但主要分为这三种。同学们要注意了,有的细菌是一对对,地靠在一起有的细菌聚成一团或连成一大串,但是每个细菌仍然是独立生活的。每一个细菌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单位。那么细菌的生命结构是什么样呢?请同学们看资料60页。观察细菌结构图。然后要请一个同学说出细菌的结构有哪些?(巡视)请同学说出 生:细胞膜。

师:请同学看屏幕,细菌的结构(介绍细胞壁。。)DNA是什么物质(遗传物质),我们之前学过遗传物质位于哪里呢?(是位于细胞核里面的)。那为什么在细菌的结构里面这里不是细胞核而是DNA呢?(说明细菌的细胞核还未成型)只是一个遗传物质区域。这是细菌结构突出的一个特点。(介绍其他结构)同学们要注意了荚膜和鞭毛不是所有细菌都共有的结构。只是有些细菌有的特殊结构。下面就请同学们来进行一个活动。看屏幕(展示细菌和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结构图)请同学们找出三种细胞结构的异同。那么我们分小组来讨论。(四同学一组1357向后转)每个小组通过讨论后要共同的来完成一个活动表格。现在请同学们先分好小组。观察屏幕中三种细胞结构图,讨论完成活动中的表格。(发表格并巡视指导2分钟)好了我们各个小组呢都经过讨论达成了共识,下面就请一个小组把完成的活动表格展示一下。(学生上来展示)生:上来解释自己的讨论结果。(2个小组上来)师:其他的小组有没有补充。生:。

师:同学在比较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细菌有细胞壁,他和哪个细胞相似(植物细胞)而植物细胞在细胞质内有叶绿体,叶绿体我们前面学过它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可以帮助植物进行有机物的制造,也就是说植物利用叶绿体自己制造物质供自己生长利用。细菌有没有叶绿体?(没有)下面就请同学推测一下细菌的营养方式是怎样的。请同学说: 生:。

师:细菌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存,这种方式我们把它称为异养,(播放营养方式:大多数细菌是异养,他们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不过,在自然界中不是所有的细菌都是异养的。我们现在已经了解了细菌的这些生命活动拉,那么它是如何繁殖呢?(请同学们看细菌生殖影片)然后请同学说出细菌的生殖方式是怎样的。它有哪些特点? 生:分裂生殖

师:我们可以看到环境适宜时,细菌可以每20-30分繁殖一次,那说明细菌有什么特点啊?(繁殖速度很快)展示细菌生殖图片。细菌除了这个特点之外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可以形成芽孢.什么是芽孢呢?(请同学们看影片芽孢)它是细菌的生殖细胞吗?(不是),它是休眠体,在细菌发育后期细胞壁增后而形成的。(播放细菌的芽孢的特点)。可见芽孢可以帮助细菌度过不良环境。芽孢很小,随风飘散,落到新的环境又可以发育成细菌.因此细菌的这些特点使它们无处不在,下面就请同学们做一个关于细胞繁殖的计算题。(展示技能题)生:说出答案。

师:非常好,4个小时后你手上有25600个细菌,那么从这个计算中,你对搞好个人卫生有什么启示呢? 生:洗头。。师:还有没有? 生:。。

师:从这个计算中我们知道在生活要勤洗手,勤洗澡,这样减少我们身体上所携带的细菌数目。减少因为细菌而带来的疾病。关于细菌的知识我们就学到这里了,但是自然界中还有很多知识需要同学们继续去探究。请同学们课后继续探究细菌的营养方式除了异养还有哪些呢?细菌与人类的生活有哪些关系呢?自然界中的细菌大多数都是对我们有害的吗?(展示)请同学们查找并且整理成为有关细菌与人类关系的调查报告)今天我们的课就到这里,谢谢同学们下课

第四篇:细菌说课稿

《细 菌》说课稿

《细菌》这一课题是人教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生物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五部分,第四章的第二节,下面我从五个方面阐述说课的内容。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作用和地位

细菌是单细胞的生物,所以必须以前面学过的动植物细胞的知识为基础,细菌的营养方式需要植物体内的叶绿体以及光合作用的知识来引导,细菌的个体微小,需要借助显微镜,又必须有显微镜的知识,而学习了细菌的形态、结构、营养和生殖方式才能为理解细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打下基础,因此本节课起到了续前辅后的作用。本课安排在学习了动物、植物细胞的基础上来进行,通过与动物植物细胞的比较来进一步学习细菌的结构。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菌类是分解者,菌类虽然多数个体较小但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菌类和动物植物一起构成了整个生物界。

(二)、本节的学习目标及依据:

依据: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及学生实际。知识目标:

1、让学生掌握细菌的主要特征。

2、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

3、通过了解细菌的发现和巴斯德实验认同科学的发现需要以技术的进步和精细的实验做基础。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较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思考,学会理论联系实际。

情感目标:

1、通过点出日本侵略者惨无人寰的行径激起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对细菌繁殖速度的认识,减少细菌的感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本节的教学重点难点是:

1、细菌的形态结构特点。

2、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

二、教材处理:

(一)学情分析:

由于班内学生成绩相差悬殊,且初二学生的形象思维仍占优势,注意力容易转移,学生对细菌的发现史、形态结构较为陌生,为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要注意直观性原则,用不同层次的问题

面向全体学生,不失时机的作出鼓励的肯定,使全体学生能保持较大的学习兴趣,从而努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设计:

本节课安排一课时;课堂教学中,应通过阅读细菌的发现史,让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出现加快了人类对微观世界认识的进程,进而认识技术对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同时通过介绍巴斯德的科学研究过程,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的新发现是建立在缜密的思维和精细的实验基础上的。教师可以利用课文中的讨论题“你对科学的发现有什么新的认识?”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

在观察细菌的形态和结构时,教师可以有目的地介绍一些与学生身体有关的细菌,如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等。在进行观察与思考活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比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区别,描述出细菌的基本结构特点。同时要让学生在讨论中交流对“细菌营养方式”的推测。

在学生已经了解了细菌是通过分裂完成生殖后,教师可以利用技能训练的内容,加深学生对“细菌个体小但数量很多”这个说法的认识。在学生了解了细菌是如何度过恶劣环境的内容后,可引导学生完成练习第一、二题的讨论和交流,然后,让学生回忆人的呼吸等内容,思考并回答练习第三题,发展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

(一)教法: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本节课采用观察法,结合比较归纳法进行启发式教学

(二)学法:

1、通过学生对“细菌的发现”的阅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在上述教法的指导下,利用一环扣一环的问题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发现知识,归纳知识结构,思考分析,得出结论,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掌握学习重难点。

四、教学过程的实施:

(一)新课导入:采用抗战期间日本人以细菌作为生化武器导入新课:日本人用抓来的中国人来做细菌试验,使无数的中国军民惨遭毒害;从此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二)细菌的发现:从学生阅读书本资料入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注意小结,引起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通过对列文·虎克发现细菌和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这段的阅读,让学生了解科学的成功需要以技术的进步和精细的实验做基础,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

(三)细菌的形态结构:

本部分通过观察挂图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细菌的三型,通过具

体的数字形象的比喻理解细菌个体的大小。通过和老师一起绘细菌结构图,加深对细菌结构的认识,然后再通过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和细菌的比较来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

(四)细菌的生殖:

通过计算让学生认识到细菌繁殖速度之快,四个小时后100个细菌将繁殖成25600个通过这一活生生的数字引起学生注意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并了解细菌的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强调芽孢不是细菌的繁殖方式,而是休眠体,是对不良环境的适应,从而认识细菌的适应能力强,分布广泛。

(五)练习巩固

通过本节的学习掌握了细菌相关知识,为了反馈课堂掌握情况,让学生对课后P61的技能训练和练习进行知识巩固。最后让学生绘制细菌结构图,加深对细菌结构的认识。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 细 菌

一、细菌的发现

1、列文·虎克:发现细菌

2、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二、细菌和形态和结构

1、形态:杆状、球状、螺旋状

2、结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集中区 特殊结构:荚膜(保护)、鞭毛(运动)

3、营养方式:异养(寄生、腐生、共生)

三、细菌的生殖:分裂生殖 芽孢:细菌的休眠体

第五篇:细菌教案

第二节

细菌

引入:展示日本731部队用人体做细菌实验的图片,鼠疫等图片。看过图片后问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细菌是一种很可怕的生物。我们要爱国„„

教师:这个部队研究的鼠疫杆菌、伤寒杆菌、霍乱杆菌等细菌都是能致人病,甚至死亡的细菌。大家看到了细菌可怕的一面,但是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究竟细菌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部分内容。教师:17世纪后叶前,人们并不知细菌这样一类生物的存在,那么细菌是怎样被发现的呢?又是怎样得来的呢?大家小组讨论一下,一会找同学来说。学生:列文虎克只做了放大200~300倍的显微镜,在观察各种微生物的时候,无意地从一位老人的牙垢中发现了许多杆状、螺旋状和球状的小生物,它们有的单个存在,有的几个连在一起,他将这些微生物绘制成图,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刊上,从此,人们知道了细菌的存在。

巴斯德巧妙地设计了一组对照试验,通过肉汤来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教师:同学们说的很好,大家看大屏幕,大屏幕上的图片就是这两位科学家,科学的新发展是建立在缜密的思维和精细的实验基础上的。同学们要努力学习、涉猎各科知识,在平时积极训练自己科学的思维、严密的逻辑,为将来报效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细菌无处不在,那细菌是什么样的呢?大家看大屏幕,小组讨论,总结细菌的形态。

学生:细菌个体很微小,大约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才有一粒小米粒那么大。细菌常见的形状有三种,一种是圆球状的球菌,一种是棒状的杆菌,一种是弯曲状的螺旋菌。

教师:大家总结的很好。微生物王国是一个真正的“小人国”,这些家族的成员一个个小的惊人。就以细菌家族的“大个子”杆菌来说,让3000个杆菌头尾相接“躺”成一列,也只有一粒米那么大;让70个杆菌“肩并肩”排成一行,刚抵得上一根头发丝那么宽。细菌常见的形状有三种,一种是圆球状的球菌,一种是棒状的杆菌,一种是弯曲状的螺旋菌。大家看图片。无论细菌是什么形状,如何排列的,每个细菌都是独立生活的。但它们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它们结构是什么样的呢,大家看屏幕,大家总结下,细菌由哪些结构构成。

学生:由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膜构成,还有鞭毛,荚膜,有遗传物质DNA。教师:大家说的很棒哦,一个细菌就是一个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构成,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除了以上基本结构以外,还有一些特殊结构,这些特殊结构并非是所有细菌都具有的。有的细菌有鞭毛,鞭毛可以帮助细菌运动。一般球菌没有鞭毛,大多数杆菌、螺旋菌有鞭毛。有的细菌的细胞壁可以向外分泌黏性物质,形成荚膜,对细菌起着一定的保护作用。鞭毛能帮助细胞移动,像人游泳时蹬脚一样,没鞭毛的不能自主移动,只能靠空气,水流,衣服等其他物体将它们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教师:大家都很聪明,谁能把细菌的结构背下来,我找同学来前面填图,看谁记得又快又好。学生:我我我„„

教师:大家已经对细菌的结构了如指掌,那大家看图片,对比一下,细菌结构与植物与动物有哪些区别呢?

学生:细菌和动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膜,但是细菌没有叶绿体和大液泡,但是细菌有鞭毛和荚膜,细菌与动植物细胞主要的区别是他虽然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型的细胞核。

教师:总结的很棒。大家都知道,植物和动物需要食物,细菌需不需要食物呢,如何获取呢?学生:异养。

教师:绿色植物的细胞内含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是自养;动物体内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须摄取现成的有机物,营养方式是异养。根据细菌的结构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与动物相同,细菌细胞内也不含叶绿体,是异养。动物摄取的食物一般通过消化后吸收。细菌在这一点上又与动物不一样。不同细菌摄取现成有机物的情况不同。有些细菌分解动物的遗体、粪便以及植物的枯枝落叶,从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这样的营养方式叫腐生。例如,枯草杆菌可以引起食物腐败。有些细菌从活的动植物体内吸取有机物,这种营养方式叫寄生。例如,痢疾杆菌生活在人的肠道里,它能够引起细菌性痢疾。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动植物是如何繁殖下一代的,那细菌又是如何繁殖的呢,大家先看一段视频。

学生:靠分裂生殖,一个细菌生成2个,长大后又接着分裂。

教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非常棒。细菌的生殖同单细胞动物草履虫一样,通过细胞分裂来增加数目。一个细菌横向分裂成两个细菌,这样的生殖方式叫裂殖。细菌的生殖速度是相当快的。如果环境条件适宜,细菌不到半小时就可以分裂一次。细菌的生殖对环境条件的依赖性很强。在恶劣环境中,如干旱、高温、低温等条件下,有些细菌可以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所以也称内生孢子或休眠孢子。芽孢壁厚,不易透水,对高温和干燥等恶劣环境抵抗力强。遇到适宜的环境,芽孢又可萌发生成细菌繁殖体。一个细菌只能形成一个芽孢,一个芽孢萌发后只能形成一个细菌,这个过程中没有个体数目的增加,可见芽孢不是生殖细胞。细菌快捷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使细菌几乎无处不在。

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细菌的很多知识,细菌无处不在,细菌可以引起很多疾病,我们平时要多洗手,多注意个人卫生,细菌并不只是危害动植物,它也有益 处,比如大肠杆菌、根瘤菌等均有益处。哪位同学能把你学的知识展示给大家呢? 情景剧:

学生:哎?你是谁?怎么依附在我身上? 细菌:我叫细菌啊。

学生:我怎么不认识你呢,你从哪来?

细菌:我也记不清了,我到过山川,去过树林,渡过小溪,可以说我到过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你说我来自哪?

学生:这么说你还是个旅游家,你大老远的,一个人来的呀?

细菌:是啊,我们细菌家族都是独立生活的,不像你们人类,这么大了,还要依靠父母。学生:你有哪些特征让我一下认出你啊?

细菌:我身体微小,有一个细胞组成,一般具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膜和DNA,具有未成形的细胞核是我的独特特征。我们体内没叶绿体,只能用现成有机物生活。

学生:我看你这么小,在路上没有什么生命危险吧?

细菌:没关系,我身体外有荚膜,而且我靠分裂繁殖后代能力也十分强,就在我们说话的时间里,我的许多子孙已经在你的手上安家落户了。学生:坏了,我还是赶紧去洗手吧,要不还不得病啊!下台,这节课结束。

下载细菌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细菌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细菌教案

    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细菌》教案 河阳中学潘钰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描述细菌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特点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对细菌在生物圈中起着非......

    细菌教案

    《 细菌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和学习了解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了解细菌的生殖方式和营养方式;细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 2.方法与过程目标......

    《细菌》教案

    《细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并描述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2)理解细菌的生殖方式、营养方式。 2、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推理能力 (2)通......

    超全的细菌药敏总结

    一、什么情况下做药敏试验 做药敏试验的原则是只对与感染相关致病菌或可能致病菌做药敏试验,否则将导致不必要的治疗。做药敏需考虑的主要因素如下: 1. 标本来源 (1)无菌部位标......

    细菌鉴定系统

    细菌鉴定系统博检革兰氏阴性菌鉴定系统科学可行的鉴定系统本系统由青岛高科园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山东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共同研发设计,经CDC、CIQ等部门验证完全符合GB......

    细菌教学设计

    《细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细菌的发现过程。描述细菌的形态结构特点。通过对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结合生活实际,说出细......

    《细菌》教学设计

    《细菌》教学设计 《细菌》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细菌的发现过程。描述细菌的形态结构特点。通过对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结合......

    《细菌》生物说课稿

    《细菌》生物说课稿 《细菌》这一课题是人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的第二节。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处理、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