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黑瓷”历史资料的汇研

时间:2019-05-15 09:43: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中国“黑瓷”历史资料的汇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中国“黑瓷”历史资料的汇研》。

第一篇:关于中国“黑瓷”历史资料的汇研

关于中国“黑瓷”历史资料的汇研

(编辑:温秀辰

杨丽)

一、黑瓷的历史

黑瓷为施黑色高温釉的瓷器。黑瓷和青瓷的都是用氧化铁作釉的呈色剂,增加铁的含量。黑瓷釉料中在三氧化二铁(化学式Fe2O3)的含量在5%以上。

我国商周时期就已出现黑瓷。东汉时期,浙江上虞窑烧制的黑瓷,施釉厚而均匀。东晋德清窑的黑瓷,以浙江德清窑所产黑釉为代表,釉厚如堆脂,色黑如漆。

至宋代,黑瓷品种大量出现,河北定窑生产的黑瓷,胎骨洁白而釉色乌黑发亮。福建建窑烧制的黑瓷,因含铁量较重和烧窑时保温时间较长,所以釉中吸出大量氧化铁结晶,形成了兔毫纹、油滴纹、曜变等黑色结晶釉,颇为珍贵。江西吉州窑的玳瑁斑、木叶纹、剪纸贴花黑瓷以及河南、山西等地瓷窑生产的黑瓷,也很有特色。

元、明、清时期,黑瓷乃是民间常用器皿常见的釉色之一。

二、黑瓷兴盛的起源

黑瓷兴盛得益于一个瓷器品种,它就是茶器。黑瓷茶具始于晚唐,鼎盛于宋,延续于元,衰微于明、清,这是因为自宋代开始,饮茶方法已由唐时煎茶法逐渐改变为点茶法,而宋代流行的斗茶,又为黑瓷茶具的崛起创造了条件。宋人衡量斗茶的效果,一看茶面汤花色泽和均匀度,以“鲜白”为先;二看汤花与茶盏相接处水痕的有无和出现的迟早,以“盏无水痕”为上。时任三司使给事中的蔡襄,在他的《茶录》中就说得很明白: “视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绝佳;建安斗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 而黑瓷茶具,正如宋代祝穆在《方舆胜览》中说的“茶色白,入黑盏,其痕易验”。所以,宋代的黑瓷茶盏,成了瓷器茶具中的最大品种。福建建窑、江西吉州窑、山西榆次窑等,都大量生产黑瓷茶具,成为黑瓷茶具的主要产地。黑瓷茶具的窑场中,建窑生产的“建盏”最为人称道。蔡襄《茶录》中这样说: “建安所造者……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建盏配方独特,在烧制过程中使釉面呈现兔毫条纹、鹧鸪斑点、日曜斑点,一旦茶汤入盏,能放射出五彩纷呈的点点光辉,增加了斗茶的情趣。明代开始,由于“烹点”之法与宋代不同,黑瓷建盏“似不宜用”,仅作为“以备品种”而已。

三、黑瓷中的佼佼者——福建建窑“建盏”

福建建窑的建盏是黑瓷的代表,中国宋代八大名窑之一。在宋代建盏为皇帝御用,并盛行于民间,是用于品茶和斗茶的理想器具。且能润茗保鲜,隔夜而茶汤清香如故。它既不施艳丽的色彩,也不彩雕绘画,却给人以质朴的美感,在众多典籍中都赞誉建盏为天下第一盏。

两宋时期是建盏发展的鼎盛时期,其杰出的成就在于一是变幻莫测、绚丽多彩的釉色窑变方面,使黑釉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代表性的釉色有乌金釉、金(银)兔毫、金(银)油滴(鹧鸪斑)、曜(yào)变等等;其二表现在独有的胎土,含铁量极高,最高达8%,由于含氧化铁量高,烧制时易变形报废。其铁胎厚重、坚硬、边薄底厚,具有良好的保温性、隔热性和活水作用,用建盏喝茶能更好的软化水质。

建盏所使用的釉料取自福建建阳当地,含氧化铁量更高,最高达15%,俗称“铁釉”、矿物釉。作品在施釉时,外壁往往施半釉,以避免在烧窑中底部产生粘窑;由于釉在高温中易流动,故有挂釉现象,俗称“釉泪”、“釉滴珠”这是建盏的特点之一。建盏是最考验土与火结合的陶瓷艺术品,它烧制工艺是瓷器中最难的,也是成品率最低的,是纯粹的陶瓷艺术。

四、日本为何称建盏为“天目”

“天目”之名首先得从中国的天目山谈起。据《大清统志》载:浙江省杭州府天目山,在临安县西北五十里,与于潜县交界,山有两目,“在临安者曰东天目,在于潜者曰西天目”。宋代天目山佛教寺院林立,香火鼎盛,东天目有昭明寺,西天目有禅源寺。天目山东北峰径山则有勒赐香云禅寺,享有“禅林之冠”的美称。

宋元时期许多日本僧人纷纷来这里修行,僧人们都把这里带回的建盏称为“天目山带回的茶碗”,辗转则成“天目茶碗”,这是“天目”之名的最初来历,这种名称当时也只是种口头流传而已。据日本学者考证,镰仓时代是否把建盏称为天目,还缺乏文献记录。1336年玄惠法师著《游学往来》一书中,出现了“青兔毫”、“黄兔毫”、“建盏”、“建州碗”等名称,但未见天目一词。镰仓时代成持的《吃茶往来》、《佛口庵公物目录》等书中也有“建盏”一词,也未见“天目”。

五、黑瓷建盏的迷人之处——窑变与茶变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也是瓷器的故乡。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并影响深远,唐代的煮茶、宋代的点茶、明代的泡茶、当代的茶道文化,无一不是世界茶文化的开创与引领者。

黑瓷茶盏因壁厚保温、含铁元素可优化水质、黑色便于映衬茶汤等诸多与众不同的特点倍受茶人喜爱。但是建盏真正迷人的地方不仅是它适合盛茶,而是它一生中的两次神奇变化,而且是变化万千却无章可循,第一次变化是烧制中的“窑变”,第二次是使用中的“茶变”。

“茶变”一词和盏有两变是魅力所在的观点由福封茶器茶事文化中心所提出,指的是茶盏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茶汤沁、润所发生的变化。茶变和入窑一色出窑万千的窑变有异曲同工之处,且茶变更加神奇。窑变是一气呵成,茶变是在使用过程中日新月异。

窑变迷住的是匠人,茶变迷倒的是茶人,一旦入迷这无穷的乐趣让你不能自拔。所以茶人将建盏的使用称之为“玩盏”或“养盏”,可见这小小的茶盏已不仅是一个器皿而已了。

六、当代建盏技艺与发展

福建的建阳建盏,黑瓷中的奇葩,我国古代黑瓷的巅峰之作。长期深埋于建阳水吉镇后井、池中村一带地下数百年未被我们相识。直到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仿古建盏研制成功,这个宋人遗留给建阳人的瑰宝才得到复兴和发扬光大。

近年来,随着建阳市政府对建盏的大力推广。人们对建盏的认识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建盏、购买建盏。建盏已悄然成为建阳的一个产业。观其发展势头可望成为推动建阳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领头羊。因此,需要政府和业者共同努力,理清发展思路,解决存在问题。让其健康快速发展。

为了传承和弘扬宋代建窑建盏文化,开展建窑建盏的收藏研究,研制仿古建盏制品,福建省建阳市建窑建盏协会于2013年6月9日成立。协会统计现有会员106人,主要是建窑建盏收藏研究爱好者、建盏古玩经营者、仿古烧制建盏的生产厂家。目前,建阳市已开建盏等古玩经营的商铺46家,仿古生产建盏的厂家120多家,收藏爱好者达800人。

(注:参考《百度百科》、《雅昌艺术网》、《闽北日报》网、《福封茶器讲诉建盏魅力“窑变”与“茶变”》等)

第二篇:高中中国近代史历史资料整理

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一个形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个主题:捍卫国家主权与争取民族完全独立 两个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两对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 两大历史任务:民族革命——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民主革命——求得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四条基本线索: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侵华史

中国人民为改变屈辱地位,奋起抗争、反抗侵略、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抗争史

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探索史

近代工业、近代科技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1、鸦片战争战败和《南京条约》及附件的签订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

——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战争的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

——半殖民地化的进程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最终使中国完全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一次鸦片战争 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要打开中国市场,夺取原料产地。直接原因:中国禁烟运动 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扩大海外市场和殖民地 中国:封建制度腐朽和中国落后

鸦片战争英国取胜、中国战败的原因(1)客观原因是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2)主观原因清王朝的腐朽落后(政、经、军)

鸦片战争影响

1社会性质的变化——由独立自主封建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指兼具殖民地和封建社会的双重性质——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是如此。政治上一方面有自己政府但另一方面主权已不完整日益破坏;经济上自然经济尽管顽固但不断解体,新的近代经济形式不断发育;文化上新旧思想交汇。

总的发展趋势是被动的屈辱的近代化。

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3革命任务、性质的变化——由反封变为反侵反封;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4经济巨变——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渐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5思想巨变——思想上西学东渐,新思潮萌发。

6阶级结构的变化——产生了早期的无产阶级。

阶级矛盾激化,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有人说,鸦片战争也是使古老的中华民族在“凤凰涅槃”中获得再生的契机。谈谈你的理解。1灾难性:

政治: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破坏中国的领土和主权,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中国近代落后的主要原因 2客观上的建设性—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政治:动摇清王朝,闭关政策被打破,客观上有利于中华民族融入近代社会发展潮流

经济:自然经济解体,为以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条件,从而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近代化

思想:掀起“开眼看世界”的新思潮,“西学东渐”之风成为不可逆转的社会进步趋势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政治:使中国的主权和领土进一步丧失,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人民的反抗

经济和思想:第二次鸦片战争使清政府内部分化,产生了洋务派,提出了“中体西用”思想,开展了洋务运动,使中国迈开近代化的第一步

甲午中日战争 原因:

根本原因: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逐渐增强,逐步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但国内市场狭小,力图打开海外市场。蓄谋已久:“大陆政策”的制定。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客观原因:清政府腐败无能。

结合史实分析《马关条约》的影响 1中国:政治:《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使中华民族危机加深;充分暴露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刺激中国救亡运动高涨起来(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义和团运动)

经济:宣告了洋务运动失败;使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思想:民族危机加深,维新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蓬勃发展

2日本:增加了日本的侵略力量,促进了日本国内资本主义发展,使其对外扩张更加疯狂

3远东格局:朝鲜被日本控制;日本地位上升,中国地位下降;同时列强的远东之争更趋激烈

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列强侵华有哪些变化及原因 军事上:由各自为战变为联合行动

经济上: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资本输出为主 政治上:由战争侵略到政治瓜分再到“以华治华”

列强侵华的危害

政治上:严重践踏中国国家主权和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

经济上:疯狂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通过种种手段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文化上:丧心病狂地毁坏中华文明遗产。火烧圆明园

整体而言:在列强的坚船利炮下,中国国门洞开,一个原本主权独立的国家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认识:列强侵略是近代中华民族危机出现的根本原因

三元里抗英

1、原因:

①英军入侵:1841年,英军到三元里抢劫。(根本原因)②腐败的清政府不能也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③中国人民自发组织,英勇抗击列强侵略。

2、特点和意义:

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的反侵略斗争

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

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客观原因:敌强我弱

主观原因:李鸿章的避战策略 根本原因:清政府的腐败

义和团运动

1、原因:

根本: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直接:洋教势力猖獗

失败原因:

主要—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

根本-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性质:

人民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 影响:

是中国近代反帝爱国斗争史上光辉的一页;

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意图的实现

“扶清灭洋”口号的理解

1.体现了反帝的爱国性质,反映了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2.是对帝国主义掀起的瓜分狂潮的有力回击。

3.“灭洋”始终是第一,但这里“清”不能理解为清政府,应该是中华民族。4.同时它又是朴素的爱国主义,带有笼统的排外主义,这是农民阶级局限决定的。5.“扶清”使放松了对清政府的警惕,这是它最后失败的一个因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列强侵华 1931—1937—1945年

全面抗战(1937—1945)

阶段特征:国共两党以合作为基础,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形式进行了全面的全民族抗战。

一对主要矛盾:民族矛盾占主导地位,促成两党的合作,实现了全民族抗战。两条抗战路线和两个战场:片面抗战路线与全面抗战路线,形成了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

三个发展阶段:战略防御(37、7-

38、10)、战略相持(38、10-45)、战略反攻(45、8)。

结合抗日战争史实,说明国民党正面战场与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相互关系:1 两个战场实际是国共合作有机组成部分,两者相互依存,驱逐日寇出中国是共同目标。2 两个战场互相配合。共同为抗战作出了贡献,没有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积极抵抗,就没有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迅猛发展;敌后战场迅速发展,有力配合了正面战场的抗战,最终迎来抗日战争胜利。作用: 政治:保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致破裂 2 军事:保证了抗日战争成为一场持久战

对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评价

(1)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对日军进行比较积极反抗,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战的主战场,其军队是抗日的主力。

作用:歼灭大量日军,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中国的计划;牵制日军的主力,客观上有利于敌后战场的开辟;也鼓舞了军民的士气,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团结;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影响,唤起了国际舆论的同情与支持。但由于国民政府执行片面抗战路线,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

(2)抗战中后期,国民党执行消极抗日方针,正面战场地位下降,国民军队也不再是抗战的主力。

日军的滔天罪行

南京大屠杀;七三一细菌部队 日军的大屠杀面对的是手无寸铁的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超出了国际法关于战争的规则 日本右翼势力对侵略战争的粉饰是二战后日本军国主义理论、思想及罪行没有彻底清算的表现,是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同时,军国主义复活的表现 3 它严重伤害亚太地区人民感情,严重危害亚太地区和平和发展,它不符合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不利于中日关系正常发展,违背了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

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 1中国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2中国战场是反日本法西斯的主要战场

3对欧洲和亚洲其他地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起到战略配合的重要作用

抗日战争的特点: 1 是全民族的抗战 具有双重性:反法西斯战争也是民族解放战争 3存在两个战场 中共在抗战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以弱胜强,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持久性。是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战场

近代中国人民抗争的阶段性特点及成因

前期:从鸦片战争到《辛丑条约》的签订前,反封建与反侵略基本上是分开进行的,以反侵略为主,而且是直接与外国侵略者进行斗争。原因在于,这一时期,中外反动势力时战时和,以战为主,外国对华侵略的主要方式是直接的、公开的武装侵略。《辛丑条约》签订后,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在一起,突出表现为中国人民同本国封建统治的斗争。因为《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侵华的工具,帝国主义采用以华治华的政策,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趋于汇流。

后期:从20世纪初开始,中国人民把反帝反封建斗争进一步结合起来,但开始是以反封建统治为主,主要表现为反清、反北洋军阀统治。中共建立后,明确了民主革命的任务,制订了民主革命纲领。原因是此时近代的两大矛盾趋于汇流,而最初的革命领导者民族资产阶级认识不到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这两大敌人,对帝国主义妥协,抱有幻想。中共成立后,正确分析了国情,把反帝反封建两大任务结合起来,孙中山接受了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国共两党实现合作。中共一直高举反帝反封建的大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第三篇:历史资料

高一历史暑假作业

一、预习历史必修三(要求:用作业本把课本主要知识点作一详细整理归纳)。

二、以下三个题目任意选一个做,不少于1500字。

1、看一本历史类书籍,写读书笔记。(推荐:《明朝那些事儿》、《于丹心得》、《历史

是个什么玩意》、《万历十五年》、《易中天品三国》、《清十二帝疑案》、《明亡清兴六十年》)

2、看一部历史连续剧或电影,写观后感。(推荐:《三国演义》、《康熙大帝》、《雍正

王朝》、《汉武大帝》、《大秦帝国》、《大明王朝》、《东周列国》等)

3、看一部人物传记,写读后感。(推荐:《德川家康》、《荆轲》、《希特勒》、《亚历山大》

《凯撒大帝》、《清代人物传记史料研究》、《张学良口述历史》、《李宗仁回忆录》《李鸿章》、《毛泽东的故事》、《名人传》、《大卫·科波菲尔》、《 拿破仑自传》、《 林肯自传》、《根(ROOTS)》)

三、观看相关历史资料片1部。

参考目录如下:

①《百年中国》

②《大国崛起》(12集)

③《世界历史》(100集)(可挑选自己感兴趣的观看)

④《史说汉字》或《书法千年》

四、以下两个题目任选一个做。

1、参观当地历史文化古迹。(写游记不少于1000字)

2、编写家谱。

要求:(从自己算起,用树状图按照自己父系和母系两条线追溯自己的祖先,越久远越好;编写出父系、母系家族的家谱;了解自己家族历史上有何重大或值得介绍的人或事;字数不少于1000字。)

第四篇:调 研 汇 报 材 料

调研 汇 报 材 料

一、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村级经济对农民社会保障的建立和完善做了哪些考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大批农民成为失地农民。失地农民是我国当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形成的新的困难群体,他们担负着由农村向城市转型的成本,面临着生活、就业、养老等方面的困难,已成为农村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因此,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也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执政为民的一个根本问题。

我们顺外村在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方面,采取了一些保障措施。例如,为部分困难家庭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进一步落实了五保户供养制度;每月为原村办企业下岗职工发放60元—105元不等的基本生活费,为退休村民发放80元—150元不等的退休金,每年发放200元—600元不等的重阳节敬老慰问金,每年为村民发放200元左右的福利金,并给特困家庭每年给予1000元以内的困难补助金。虽然我村每年用于村民生活保障金额达400多万元,但失地村民社会保障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近年来,因失地村民就业难、生活无保障而引发的各种矛盾日益凸现。目前,我们正在考虑争取省、市、区的相关政策,做好全村资产量化股份制改造工作。如果顺外村资产量化股份制改造工作能够得到省、市、区相关政策的支持,并且运作成功,那么本村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问题就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针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建立和完善,我们村结合青山湖区实际,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要把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作为政府民生工程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把它摆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组织国土资源、劳动保障、民政、财政、教育、建设、农业、规划、人口计生、卫生等部门参加。

第二、在措施上要积极有效。综合考虑,统筹兼顾,出台失地农民安置工程实施方案,对涉及失地农民的户籍、计划生育、义务教育、住房安置、就业培训、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方面,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和优惠政策。其中要把解决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作为当前重点工作来抓。将劳动年龄段内和劳动年龄段以上的失地农民全部纳入养老保险范围,通过科学测算,确定缴费和领取养老金标准。重点保障女年满45周岁以上、男年满50周岁以上的失地农民生活安置。

第三、在资金上要保障到位。对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实行个人与政府共同承担的原则。其中政府承担的部分资金来源:从土地出让金中安排一些资金,用以解决基本养老保险非个人缴纳部分,不足部分,从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及工业园当年所产生税收中,安排一定的比例予以弥补。同时,对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社会保险、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丧葬抚恤等补贴等方面所需资金,也要纳入政府财政预算。

二、加强集体“三资”管理

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提高村级事务财务的透明度,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是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近几年来,我们针对本村集体“三资”管理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紧紧围绕规范村级集体“三资”管理这个重点,研究对策措施,健全管理机制,加强源头监管,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地促进了本村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现将我村集体“三资”管理情况汇报如下:

为确保“三资”规范管理工作有序推进,我村通过多次论证,研究制定了开展“三资”规范管理的实施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建立了“四个机制”。

(一)建立工作机制。机构健全、人员到位,是开展农村集体“三资”规范管理基础。顺外村两委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的“三资”规范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人员由分管纪检、财务、经管、物管和村建等同志组成。同时,设立集体资金管理、租赁合同和资产管理、集体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资源管理和内部审计5个专项小组,各小组分工合作,共同负责全村“三资”管理的具体工作。通过建立“三资”规范管理工作机制,保证机构、人员、时间、精力四到位。

(二)建立责任机制。制定《顺外村集体“三资”管理岗位职责》,明晰“三资”管理机构和人员的岗位职责。建立村级小组和人员的岗位职责,明确包括村“三资”管理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及集体资金管理、租赁合同和资产管理、集体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资源管理和内部审计5个专项小组的岗位职责。通过明晰职责,我村“三资”管理机构和专责人员增强了做好工作的事业心、责任感,认真履行自己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办事按制度、用权受监督。

(三)建立管理机制。根据《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招投标法》等有关政策法规,对现有的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既注重激活过去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充分发挥其作用,又根据发展的新情况,补漏拾遗,完善制度体系,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突出抓好6个方面:一是建立《台账登记制度》,梳理资产和核实债权债务情况,并统一录入村办公电脑,实行村级资料每周更新的动态监控电算化管理;二是完善《资金管理实施细则》,明确账户、收支、结算、审核、审批、记账和核销等要求;三是完善《资产管理实施细则》和《资源管理实施细则》,规范资产出租、出让和资源开发利用行为;四是完善《集体资产资源租赁合同管理制度》,明确不同类型集体资产资源租赁合同的租赁期限、租赁款缴纳和合同鉴证、合同备案、合同续签等相关要求;五是完善《农村集体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办法》;六是规范经济管理活动的程序,解决“三资”管理的突出问题。按上级要求,我村全面落实了统一银行基本账户、统一村账镇代管,实现了村镇管理的无缝对接。

(四)建立监督机制。强化监督,是规范“三资”管理的重要内容。我村积极创新监督机制,力求使监督全程化。我们建立健全了村“两委”集体监督、职能部门监督和社会公开监督三项监督措施,有效强化了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

事前监督明确要求,对集体“三资”的重大事项,如预算决算、村民分配方案、大额资金使用、经营项目发包、建设项目招标等,都必须进入规定的议事程序,村“两委”班子充分讨论、决策“公之于众”,让村民了解情况,发表意见,使“三资”处置的各项重大事项信息公开、决策民主,有效遏制了腐败的滋生。

事中监督则充分发挥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和村招投标领导小组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同时邀请上级纪委监察等部门现场办公,对“三资”管理进行全过程、各环节的动态监督,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并解决在萌芽之中。

强化事后监督则通过定期公开村务、财务和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情况来实现。设立了村务公开意见箱,公布了举报电话,将村干部的工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做到自查自纠,与群众监督相结合,虚心接受和采纳群众的意见并定期在村务公开栏上进行解惑释疑。

三、加大财务管理力度

在加大财务管理力度方面,我村坚持内部监督和群众监督并举,强化村级财务管理,科学调度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用制度管人理财;二是坚持“年初有预算,开支有存根,审批有程序,年终有决算,结果要公开”的理财原则;三是对帐目设置、帐目表建立、收支范围和金额进行了规范,做到日清月结,形成了“周、月、季、年”的财务报表体系。做到帐表、帐物、帐款、帐证、帐帐“五相符”,并将收支往来帐目按季张榜公布,接受村民监督;四是在投资环节,制定了“提、审、决”的科学决策程序,认真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提高了投资效果,规避了投资风险;在筹资环节,认真分析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在满足生产经营对资金需求的前提下,力求降低资金成本。五是进一步规范了村级接待制度,明确了接待方式,实行对口接待,以村食堂接待为主,原则上在食堂接待,在食堂接待时,实际接待开支比规定的接待标准普遍偏低。在特殊情况下,比如临近下班或下班时间有需要接待的情况,食堂工作人员下班或没能及时准备,需要到饭店接待的,经请示主要领导方可到饭店接待。现行接待制度从源头上解决了接待滥签单铺张浪费的现象,节约了村级接待费用。六是明确规定了村主任、会计和出纳的职责,坚持一支笔审批,村里的一切开支,2000元以内由村主任负责审批,超出标准由村党委、村委会集体决定,特别支出则由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七是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了6名懂财务、坚持原则、有参政议政能力的党员、群众代表组成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每月参与审查,监督村务公开的落实情况和财务帐目及各项开支的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并对审查内容予以签名确认。

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村已经开始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建立起村务公开栏,制订村务公开制度,村里的财务和事务对群众进行公开,但当时村干部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不同程度地存在怕事难做,怕麻烦多,怕受制约的心理,造成公开不及时,不完整,数字较粗糙笼统等,群众对此不满意,群众不信任村干部,村级班子人心涣散,缺乏战斗力。1997年8月,我村重新组建班子后,特别是近年来,村党委和村委会紧紧围绕有关政策,结合本村实际,积极探索和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标准,规范运作,切实抓好“村务财务民主化、经营管理制度化、处事议事规范化、工作决策科学化、社区环境法制化”建设。同时,全村干部心系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事事同群众商量,群众享有对村务最广泛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有事愿向我们干部说,有话愿对我们干部讲,过去群众“见了干部想发火,干群说话就吵架,干部办事就猜疑”的对立局面已经成为历史,全村出现了干群齐努力,共同奔小康,共建和谐村的生动局面。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规范村务公开,强化民主管理

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是党在新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我村把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作为加强班子高效廉洁、凝聚民力、集中民智的民心工程来做全做好,各项公开及时规范制度健全,群众反映好,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一是成立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明确村党委书记是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领导、组织、协调和落实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开展,监督小组由村里退休老干部以及村民小组长、党员等在群众中有威信的人士组成,形成党政领导、社会群体监督的民主管理格局;二是规范运作,保障村民的知情权,把群众最关心及反映最强烈的重要的几个方面进行公开。财务方面:公开年初制定财务收支计划表、并且按月公开财务收支明细表、村干部工资奖金补贴表、村固定资产一览表、工程项目招投标公开等;民政方面:公开优抚救济金发放、低保工作等;党务方面:公开党费收缴、民主评议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干部培养情况,党委计划,党员联系户等;计划生育方面:公开村干部执行计划生育情况,村民当年初婚、领取生育服务证情况,当年出生人口、社会抚养费征收情况,独生子女和二女户奖励兑现情况,“三结合”帮抚情况,查环查孕未到位人员,节育措施未落实人员等等;把公开内容扩展到村干部所做的每一件事上;三是完善制度,扩大村民参与权,组织村民代表结合村实际,讨论修改和制定村民自制章程,村规民约,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财务管理制度等,明确规定村干部的职责,村民的权利和义务,加强民主理财制度的落实,每月组织本村集体财务帐目进行审核,通过监督小组查阅审核财务帐目,要求当事人对财务问题作出解释,使村财务更加规范、健全;并且进一步规范村集体财务收支审批程序;四是注重实效,凝聚民心,设立了村务公开意见箱,公布了举报电话,将村干部的工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做到自查自纠,与群众监督相结合,虚心接受和采纳群众的意见并定期在村务公开栏上进行解惑释疑。随着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各项监督工作的建立和健全,村两委干部对照规章制度加强自我监督,自觉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二)坚持苦练内功,实行村务管理企业化

顺外村两委班子在民主管理中借鉴、移植正大集团的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眼睛向内,苦练内功,不断夯实村级内部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建章立制,实行村务管理企业化。严格劳动人事管理,实行竞争上岗,增强了干部的危机感、紧迫感。

同时,我们制定了村党委一班人每天一早的碰头会制度(即晨会制度),村两委班子每月四次、每周一次的村务财务工作例会制度,第一周为工作研讨会,第二周为工作协调会,第三周为工作学习会,第四周为工作绩效会。会上由各个部门负责同志汇报工作进展情况,提出建议和意见,在此基础上,由村领导班子集思广益,形成下一步的正确决策,从而保证了村务工作的顺利开展。从1998年重组班子至今历经十年,雷打不动,坚持不懈。从而,保证了村务工作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避免了决策失误。

此外,我村在总结经验,加强管理的基础上,形成了自身的工作方针,即“整体工作分工负责,分中有合动中联络,大事研究小事自揽,特殊情况自我主张”,明确干部职责,使其自加压力,激发了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了被上级领导概括为“九块一桶论”的“桶式”管理方式,我们将全村工作细分成内部企业管理、外部企业管理、物业管理、计划生育、治安保卫、环境卫生、财务管理、清理债权债务、办公室工作九大块,各位村干部分工负责,权职明确,然而这九块“木板”要组成一个盛水不漏的“木桶”,全面推进顺外村的各项工作,又须协调配合,才能彰显整体功能。

(三)坚持团结协调开拓创新,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只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才有一支好的干部队伍,工作才能取得好的成绩。为此,我村狠抓领导班子整顿建设,形成了率先垂范、团结协调、思想解放、开拓创新、凝聚力和战斗力强的领导集体。

一是以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现代科技、法律法规和市场经济知识等为主要内容,坚持集中和自学相结合的原则,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的理论水平,使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镇党委、镇政府的各项决议、决策得以顺利地贯彻落实。

二是建立健全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并严格执行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经过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班子成员根据集体决定和分工,认真履行职责。

三是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自觉维护班子团结和集体权威,努力形成政治素质高、事业心强、作风深入扎实、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团结协作,凝集力和战斗力强的领导集体,带领全村干部群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本村工作大局,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四是建立健全廉政建设各项规章制度,狠抓党风廉政建设,严惩“吃、拿、卡、要”等行为,坚决杜绝违法乱纪行为和案件的发生。

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我村大力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切实搞好四种服务:一是“面对面”服务。村两委班子成员时常入户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把政策带下去,把情况摸上来,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二是“线连线”服务。将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姓名、职务、分管工作、联系电话印制成“便民联系卡”,发放给人群,为群众办事开辟“绿色通道”。在此基础上,村里还建立村民需求服务站,接受群众咨询,解答群众疑难,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提供供求信息、种养殖技术等涉农信息。三是“手牵手”服务。每位村干部联系一户帮扶对象,为其提供一笔扶持资金,为其寻找一条致富信息,并将帮扶成绩与干部考核相结合,做到“对象不脱贫,干部不脱钩”。四是“心贴心”服务。建立临时救济机制,专门设立紧争救助基金,对各种突发事件造成暂时困难的群众进行救济。与此同时,我村创新“五坊五问”机制。即:访困难户问衣食冷暖,访专业户问发展路子,访富裕户问致富经验,访纠纷户问事情原委,访老党员、老同志问强村良策。在“五访五问”过程中,村书记、主任及“两委”干部率先垂范,深入农户家中与村民谈心、交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到“三个帮助”:帮助群众解决一个热点或难点问题;帮助群众寻找一条致富门路;帮助群众做一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全村干部访谈上户率达到了100%。

由于我村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扎实推进“五化”,因而使村级经济取得了较好的绩效。2008年,全村完成总产值24亿元,总收入22.5亿元,村级纯收入达到2100万元,上交国家税金4846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10666元。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是近几年最高的,多项经济指标连续十多年在全省村级经济排名中名列前茅,今年我村1-9月各项经济指标与去年同期相比有大幅度的增长,全村经济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

第五篇:档案编研资料

档案编研是档案部门根据馆(室)藏档案和社会需求,在研究档案内容的基础上,编写参考资料、汇编档案文件、参与编史修志、撰写论文专著。

目录

一、具体做法

1、技术力量上采取“内举外聘”

2、选题上既坚持有所创意,又注重实用

3、选材上创新方法

4、专题编研成果突出地方特色、行业特色

二、运作方式

三、发展意识

四、内在意义

一、具体做法

1、技术力量上采取“内举外聘”

作为县(市)级档案馆,由于受人手紧张,专业人才欠缺、水平不高等因素的制约,我们采取了内举外聘的做法:“内举”即充分发挥馆内人员的专业特长,让其担任编研课题的负责人,参与编研的谋划工作;“外聘”即聘请有深厚文字功底和地方历史文化知识的已退休的老教师、老同志来担任编研的具体工作。

2、选题上既坚持有所创意,又注重实用 档案编研工作是将馆内静态的档案资源转化为动态的、可供利用的信息资源的加工制作过程。档案编研的选题只有贴近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贴近人民群众,才能有效地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让档案编研成果满足社会各界及人民群众的需要,是档案编研工作的出发点和归缩。因此,在编研选题上要尽量避免过大、过深的做法,应坚持以编为主,研究为辅的方针,不囿于习惯性的模式,在选题的创新上作一些探索。如我馆坚持“注重实际,贴近现实,立足实用,讲求实效”的选题原则,确立了《xx民国档案概要》、《xx民国档案专题介绍》、《xx民国档案文献选编》、《历史记忆——xx民国档案图片集》等主题,在内容安排方面,专题性强,有深度,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体现了为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文化建设服务的基本理念。

3、选材上创新方法

档案信息是历代人类通过生产和实践保存和积累下来的,以档案的某种形式供后人利用的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任何信息资源都有它的不完整性、不系统性和不准确性。因为档案在收集、整理、鉴定、归档时,无不受到当时当地的历史局限性,总有当时认识不到的、删除不准确的和未收集上来的现象,加上对未来变化和需要预测不足等原因,馆藏现有资源可能难以满足编研课题的需要。对此,我们不能仅靠馆藏档案资源进行编研工作,尚需馆外资料作补充。因此,我们在选材上提出了“档案不足资料补,馆内不足馆外补”的编研工作方针。编研过程中,我们采取“内部发掘与社会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根据专题的需要走访了一些了解当时情况和保存有历史资料的老同志,并进行了座谈。政协文史委、文化、图书、史志办等单位提供的历史文化资料作了补充运用,从而弥补了一些专题编研资料不足的缺陷,实践证明,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办法。

4、专题编研成果突出地方特色、行业特色

在编研的选题中,专题编研要体现独特性、新颖性,专题不在大,重在能反映出一个地方独特的风土人情和人文特色。

二、运作方式

开放和谐,是疏畅档案编研通途的基本保障。档案编研的路子要想越走越宽、越走越通畅,在运作理念上务求开放和谐,走开放式社会化的编研之路。开放搞编研,编研项目成为多家的合作成果,这不是谁动了我的奶酪,而是充分利用各方优势,共同把档案编研开发这个蛋糕做大,这是档案编研理念的又一拓展。

开放搞编研,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在形式上,不是编研部门独家,而是与馆内、馆外多家合作,优势互补,实现科学合理的课题组合;二是在内容上,不仅仅限于馆藏,在依托和立足馆藏档案的同时,适度吸纳社会文化资料作为补 充,以求编出更完整系统的文化产品。

开放式编研务须注意这样两个问题:其一,务必抱有开放的心态,讲求协调运作,妥善处理各方关系。其二,务必充分尊重合作单位的意见和建议,编研开发档案的目的是服务,那么,我们在合作中就要努力服务到家到位。只有这样,档案编研的路才能越走越宽。

三、发展意识

更新档案编研观念、适应现代社会对档案编研的需求,是档案编研实践发展的要求。从实践来看,一是开辟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的新途径,把对内部馆藏资源的编纂发展到对外部馆藏及现实的信息资源的挖掘。档案编研的信息资源更具有时效性,为档案编研贴近社会生活和现代社会对档案编研的需求提供了新思路的基础。二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声像档案在满足社会需求方面发挥了直观优势,“读图时代”的大众传媒的需要使档案编研的新的形式不断出现。如史志类、画册类、汇编类等档案编研手段较好地贴近了社会的需求。只有档案编研观念创新,它所产生的成果如档案汇编、专题综述、组织沿革、大事记、档案研究文章及专著、档案电视片等,才能够满足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需要。做好档案编研工作,笔者认为需要树立“需要”和“精品”意识。

1、需要意识。在社会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档案信息来 源于社会需要,又必须回归于社会需要。只有树立需要意识,档案编研才能把档案信息资源从封闭状态开发出来,实现其潜在价值与社会功用,成为全社会需要的公共财富。档案编研的“有作为”要靠服务于社会需求来创造,而档案编研的“有地位”要靠服务社会需求来提升。服务对象要从为领导决策和学术研究的需要服务的狭小范围走出来,向为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服务转变。档案编研不能停留在提供个别的档案凭证和依据层面上,而要以新时期的社会需求为目的,提供批量的信息服务。

2、精品意识。社会需求是一个质的概念。有特色才有形象,有精品才有影响。档案编研要彰显和提高社会地位和影响,其编研成果应该是满足社会需求的具有高水平的文化产品。在讲求编研成果内在知识含量和科技含量的同时还要注意地方特色的总结和挖掘,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多出精品、满足社会需求,是档案编研的重点。精品是社会需求对档案编研工作有效的检验和推动。提高质量必须树立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以满足社会需求的高标准。满足社会需求,档案编研不仅要讲社会效益,而且要将社会效益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起来。档案编研要有精品计划,并对精品精心组织、精心设计、精心编制,争取更多的适应社会需求的精品推出。

四、内在意义

1、编研工作是档案利用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档案部门系统、广泛地向社会提供利用服务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有了编研工作,才能通过主动提供档案的编研成果,直接服务于社会各项事业,有助于推动和促进地方人文历史、社会科学的研究。

2、编研工作是保护档案史料、方便利用的有效措施。档案大部分为孤本,在开展利用服务时,老是把原件提供利用,容易破损,影响档案的寿命。以编写档案史料的方式提供利用,可以避免档案原件的重复使用,减少磨损,从而延长档案的寿命。也能使这些资料长久保存,便于后人利用。

3、开展档案编研工作,可以扩大档案工作部门在社会上的影响力。通过编研工作,向社会提供编研成果,使广大利用者看到档案的价值,加深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了解,能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

4、档案的编研成果具有存史、资政、文化功能外,其教化功能更为明显。如我馆编研成果中的“红军活动”,“抗战时期的讲稿、诗文”,“鼠疫及预防措施”等重大历史事件的专题资料,都是对广大公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的生动教材。

5、档案编研工作有利于做好统战工作。档案中有许多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其中不乏个人的档案资料,这些档案的主人在当时往往是有一定影响的人物,现在他们的子孙遍 布祖国各地。通过编研工作,把这些档案信息提供给他们的后代,使其更加了解祖辈的情况,从而与之交友,建立友谊,互通信息,献计献策,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下载关于中国“黑瓷”历史资料的汇研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中国“黑瓷”历史资料的汇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供销合作社历史资料

    怎样办好供销合作社 王纯 为什么要发展合作社? 中国是小生产者占优势的国家,小生产者的生产方式上班是常散漫落后的,依赖市场,受着商业资本的束缚,必须用合作社把他们组织起来,团......

    学校历史资料

    1.诞生时间 嘉兴市实验小学创办于1905年 2.开创时师生人数 有学生两个班,王婉青自任修身课,并主持校务。原先住校的只有郊区乡镇的学生,后因学校管理有序,教学民主,结果连本城学生......

    拳击历史资料

    拳击 新浪体育2004-08-08 09:43 拳击运动起源于埃及。公元前4世纪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中,已有拳击护具“皮绷带”的叙述。大约公元前17世纪,经地中海的克里特岛传播到古希腊。......

    历史组研训工作总结

    历史组研训总结 本学期我组顺利完成了学科教学工作,现总结如下: 1、学期初制定了各种计划:教研活动计划、听课计划、教学进 度、研训课题。 2、加强校本教研,落实爱生理念:结合本......

    可研报告资料清单

    资料清单 (一) 开发商简介 主要股东、组织机构、人才技术、财务状况、信用等级、以往业绩。 附营业执照、开发资质复印件。 (二) 市场调研 主要是周边楼盘的情况,如:物业类型......

    调 研 汇 报 材 料(2011年9月)

    汇 报 材 料 乾安镇中心校 过去的一年,我校在督导室、教育和科技局和进修学校的直接领导下,全体教职员工齐心协力、团结协作,严格执行上级行政部门的“通知”精神,确保了开学工......

    历史资料(范文模版)

    一、《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明朝著名小说家。 主要内容:本书主要描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

    清真寺历史资料范文

    清真寺历史资料 据史料记载,伊斯兰教传入我国的路线分陆路和海路两条。根据不同的传播路线,我国的清真寺建筑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经陆路传教的过程中诞生的新疆地区维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