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5 09:25: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任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任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

第一篇:任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

任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本文着眼军队院校任职教育的现状,从教员队伍、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教学条件、教学管理六个方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围绕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稳定教员队伍、配套课程体系,完善教育管理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教员队伍;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29 文献标识码:A

从十五次全军院校会议提出我军院校教育以学历教育为主向任职教育为主转变以来,军队院校开展任职教育已经有十多年时间。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相当部分开展任职教育的院校已经基本完成了由学历教育向任职教育的转型,任职教育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从任职教育自身的特点规律来讲,尤其是着眼“能打仗,打胜仗”这一新时期强军目标,军队院校任职教育仍然存在不容回避的诸多矛盾与问题,需要不断开拓思路,才能促进发展创新。

一、任职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任职教育教员的阅历与任职教育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教员对部队的业务工作掌握不够深入。由于军队院校教员赴部队任职比例不高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导致任职教育教员队伍中具备部队经历、阅历的比例提高缓慢。教员在讲课时,不能将专业知识有效贴近部队任职岗位,解决部队实际问题,与部队发展实际脱节。

教员的综合能力有待提高。包括教学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任职能力等。任职教育课程起点高,以实际应用为目的,涉及多个学科,内容交错杂糅,培养目标多样,培养对象复杂,教员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手段,提高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当前,在部队训练实战化的趋势下,部队战法训法的改革和探索一直在持续,这对教员的实践能力和任职能力形成了挑战。教员任职教育教学经验不足。对每个培训班的任务、培训目标,培训对象的任职经历、专业岗位、业务水平、学习需求等情况掌握不够、把握不准,不能根据具体的任职培训目标、培训任务以及培训对象的特点和需求,选取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开展教学,这样势必沿用原有的学历教育学科教学的大而同的教学方式。教学针对性较差,影响培训效果。

(二)任职教育的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够

教学内容陈旧过时。是指没能脱离学历教育的思维,根据任职教育学员的需要安排教学内容。在课程设置上,专业划分过细,过于强调自身的独立性,课程的内容的综合性不够,各专业之间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壁垒。不能满足任职教育学员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实际学习需求。教学内容实施灵活性差。在任职教育教学实践中,上级机关下达培训任务,承担培训任务的院校就需要提前准备授课内容,而教员在不了解培训对象的情况下提供授课内容,在学员入学后,如果已经准备好的课程不适合学员实际,又不能根据学员、教员的实际需要及时增减课程模块,不能因材授课,因岗备课,因需调课,这样大大削弱了授课的针对性。

(三)教学对象参差不齐影响教学效果

参加培训的学员专业、岗位不对口,单位把参加培训看成是“出公差”。一方面学员来自非本专业,专业基础薄弱,学习困难,丧失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很多学员送学之前或者回去之后根本不从事培训专业相关的岗位,学非所需,学非所用,没有学习动力。在对开展任职教育的某院校的随机的考察中,某一时段六个培训班,有四个培训班学员专业对口率在90%以上。其他两个培训班中,有一个培训班的学员几乎全部来自非本专业。另一个培训班的学员专业对口率不到1/3。虽然这只是个例,但是从任职培训,尤其是轮训班学员的选拔和确定方式来看,他又不仅仅是个案。学员的专业素质、业务水平、任职经历、学历、阅历、资历、年龄等不同,在知识的接受能力方面存在差异,如果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不能提前了解教学对象的以上情况,就会导致教学针对性不够、教学效力低,影响教学效果。

(四)教学方法手段不适应任职教育的要求

教学方法手段比较单一,运用比较简单。主要表现在相当部分教员还是沿用课堂讲授的方式组织教学。任职教育教学需要突出研讨式、案例式、专题式、情景化等教学模式,但是这些方法运用的较少,即使运用这些方法,也只是停留在一般的形式上,在准确、合理、恰当、充分方面又存在不足,未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另一个表现为教学方法手段运用不合理。任职教育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授课对象的复杂性、教学要求多样性,要求任职在教学中未能根据具体情况选取相应的方法手段实施教学,导致教学针对性、有效性不够。因此,教员要做好教学总体设计和规划,不断探索适合任职教育的教学方式方法,进一步提高任职教育教学设计能力。

(五)教学条件不能满足任职教育教学需求

在教学装备上,有的教学装备缺少,只能在书上、图上、课件上讲实装,导致教学训练内容落后部队,有的有整装,但缺总成部件或者数量不够,有的缺少配套的仪器设备、器材和工具,学员只能看不能动,实践教学效果打了折扣,更难以形成规模。在实验室、专修室和仪器设备方面,虽然硬件设施齐备,但是缺乏与之相应的理论、缺模型、缺数据等软条件。在实践性教学场地的建设方面,一方面教学设施设备不够,另一方面,场地建设较为分散,缺乏综合集成和资源整合的空间。

(六)管理机制不够健全、服务保障不够充分

管理者缺乏系统科学的管理理念,缺少“学”“管”“一盘棋”的考虑,没能将学、管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导致课上、课下管理脱节的情况。管理干部任职教育管理经验不足,针对任职培训学员的有效管理措施少,也不够科学,出现以保障服务代替科学管理的现象。

二、对策和建议

(一)认真研究制定各班次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要准确、具体。根据上级机关下达的培训任务和培训计划提前沟通,征求意见,尽早了解任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训要求,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培养目标要尽可能准确、具体。根据培养目标设置课程,制定课程标准,选取培训内容,包括授课的内容、专题内容、讲座的内容、案例的选择以及各实践课程内容等。

了解培训对象的基础和特点。要尽早拿到招生名单,进行学情调查,了解招生对象的专业、学历、任职岗位、任职经历等状况,对学员的学习兴趣、学习需求、专业基础以及学习方法状况、接受能力、负担能力和学习能力等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做好各项教学准备。如果招生对象与招生计划有出入,招生对象基础条件不符合计划,应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

(二)建设一批适应任职教育的课程体系

建设一批成熟的精品课程。军队院校总体数量不多,每所院校专业特性都很突出。任职教育院校应针对所属专业领域,不断加大建设力度,努力打造一批精品任职课程。结合实际,重点围绕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形成一批精品专题讲座,并以专题讲座为核心,形成相对固定的专题讲座教员、专题教材、辅助教材、专题讲义、案例、教学资料等相辅相成的专题讲座课程体系。

建设一批具有“活页书”特性的组合课程。任职教育是以问题为中心的针对性教育。任职教育院校要打破系统性、完整性思维,树立模块化、拆装式思维。具体讲,就是要以问题为单元,建立问题式教学模块,在教学实施中,根据培训对象的需求,随时组合,形成活页纸特性的组合课程。

建设一批多专业融合的“综合课程”。眼界有多宽,走的路就有多远。对任职教育学员来讲,注重问题研究固然很重要,但开拓视野同样很重要。任职教育院校要着眼时代发展,立足学科前沿,通过整合、融合、开设一批具有前瞻性,开放性的综合课程、专题课程、概论课程,可以在相对较短的实践内,增大教学容量,促进学员思考,研究更高、更深的部队建设与发展问题,对提高任职教育质量是十分有益的。

(三)完善任职教育的教学条件

教学条件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应按照突出重点、整体筹划的原则,加强教学场地、实习基地、实验室、图书馆、校园网及设施(设备)建设,保障任职教育实际教学需要。一是应采取多种渠道解决装备的供应问题,不断补充更新教学装备、设施设备和器材仪器。二是区分轻重缓急,对关涉教学实施的关键问题要优先解决,以尽快形成实践教学能力。三是系统科学规划建设计划,根据条件分步实施,逐步实现系统配套和完善,做到够用、实用、好用,确保发挥作用和效益。在实验室、专修室等建设中既要有前沿、高新方向,还要有相应的基础条件,既要有硬件条件,也要有配套的软件条件。建成后要做什么,能做什么,能做成什么都要一并论证规划好,确保实际发挥作用和效益。

(四)探索任职教育相应的方法手段

创新任职教育教学方法。理论教学中积极采用采取案(战)例式、专题式、研究式、讲座式、讨论式以及课堂讲座式等多种形式,提高学员的理论运用能力。实践教学中,提高现地教学、想定作业、装备使用、综合演练的比重,突出练指挥、练谋略、练技能、练操作,提高学员的实际应用能力。第二课堂教学应当开展岗位模拟、学术交流、科技创新等活动,提高学员的创新思维能力。

根据课程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专业基础课,多采用课堂讲授、网上教学、专家讲座和参观见学等。专业应用课多采用想定作业和综合演练。一种教学方法可以运用多门课程,同一门课程也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尤其对任职教育以问题为中心的课程而言,可以探索多种教学方的优化组合。在教学中,引导教员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的同时,鼓励教员对教学方法运用的总结和交流。

(五)建设稳定的任职教育教员队伍

任职教员人才队伍建设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一是进行人才引进;二是对现有教员进行在岗培训。

任职教育人才引进。建立与部队干部的交流制度,将一些具有丰富的部队实践经验的部队干部充实到教员队伍中并承担任职教育教学任务。也可通过外请专家的形式,从其他院校、科研单位和部队中聘请优秀人才参与教学。外请专家教员在授课时,选取授课内容原则上要具有针对性,减少随意性,满足培训需要。

教员的在岗培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

教学能力的培训。组织开展岗位知识学习和技能的培训。针对教员对所教课程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技能不够扎实和全面,教学深度厚度不够的问题,可以实施集中办班学习。要针对专业教学力量的弱项,实施不同专业之间跟课、听课学习。要严格备课、试讲、考核各环节,提高教员的任职教育教学能力。

另外,加强任职教育的研究,积极参与任职教育课程建设,不断探索有效的任职教育的教学方式方法。针对教员对部队业务实际和作战需求不熟悉的问题,可以采取部队代职锻炼的方式。这种方式需要事先制定计划,有序展开。要有针对性、计划性,整体考虑到代职教员的年龄、职务、经历、专业、承担的教学课程以及将来要承担的教学任务等因素。参加部队的业务活动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院校可密切与部队的沟通与联系,在部队进行业务活动时选派教员进行参观见习或者直接参与并承担一定的任务。

不断增加教员到部队参加业务活动的比例。加强部队调研。了解部队的实际情况,掌握部队面临的具体任务,研究部队出现的新问题。丰富军事知识和专业知识。收集部队对毕业学员的反馈意见。吸纳部队各种演习、训练的先进经验,充实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前沿性。

(六)完善任职教育的激励约束机制

加强任职教育学员的针对性管理。建立学员的激励约束机制。学员入学后,要严格把关,根据培训条件、标准和素质要求,进行复试筛选。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规范激励约束制度,包括对学员的鉴定、考核和退学制度。学习鉴定和表现鉴定应该由队干部和教员共同做出。考核形式应科学、多样化,考核成绩随档案送至部队。对于表现优秀的学员可给予相应的奖励。对于不愿意学习、不认真学习的学员,可进行退学处理,退学理由带入个人档案,并报上级机关备案。

建立教员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以任职能力为核心的任职教育教员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建立以任职教育质量为中心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考核评价制度。对在任职教育课程建设、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中表现突出的教员进行奖励,树立一批任职教育课程、专题讲座的专家,金牌课程,金牌讲座等。设立任职教育教员到部队实践的专项基金,使任职教育教员在教学中或假期能够深入部队,及时了解部队之所需,获得第一手的教学资料和素材,对教学内容进行不断补充和更新。

参考文献

[1]李奎元,马立峰.军队院校任职教育研究[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5.[2]周道雷.任职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9.[3]朱如珂.现代军校教学论[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4]朱如珂,董会瑜.现代军校课程论[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9.[5]潘玉田,耿仕信.军队院校任职教育论[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6.[6]杨杰义,陈兆海,张增印.军校任职教育现实问题研究[M].北京:海潮出版社,2010.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下

新农村建设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下)

——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

段胜辉

 2012-02-21 14:19:39

来源:《农村经济》2011年第11期

4.农民与企业交易:委托代理还是直接参与?

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而农民自身资金又十分有限,仅仅依靠政府的财政资金投入会制约新农村的建设速度,因此,引入社会资本为新农村建设筹集资金成为必然。同样,土地的大规模流转和农业的产业化运营也需要社会资本的参与。在农民与以企业为代表的社会资本交易的过程中,如何达成共赢的合约并保证合约的有效实施成为实践中必须面对的课题。

从交易本身来看,在参与新农村建设(或土地流转)的过程中,企业作为一个统一的交易主体需要交易的土地面积往往较大,而作为交易对象的农户则数量众多且都只有少量的建设用地(或耕地)。由于企业和每个农户进行单独谈判和交易的成本过高,可能会使有利可图的交易机会因此而丧失。所以,实践中无论是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开发重建(联建),还是进行土地流转的大规模流转,一般都由农村集体组织与企业进行交易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双方的交易盈余。

以集体经济组织的形式进行土地流转可以显著降低交易成本,但也强化了集体经济组织对农民的控制,使集体易于剥夺农民个人利益,强化了集体组织成员权,弱化了农民个人入市流转的权利。[3]另外,农民和集体组织之间也会产生相应的委托代理成本,委托代理的链条越长,委托代理的成本就会越高。②此外,委托代理中普遍存在的道德风险和管理者容易被“俘获”,将加大集体组织的运营风险。在由多个集体经济组织构成的更高层级的集体经济组织的决策中,也会出现“投票悖论”或“阿罗不可能定理”的情形,出现企业的决策不能反映多数农民利益的情况。由于土地的集体流转规模较大,一旦集体组织或承租方的决策出现问题,农民的利益也就难以得到保障。

农民与企业直接交易会造成交易成本过高,但是,由集体与企业交易又会造成委托代理问题,如何在复杂的流转程序中平衡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等各方的权利,将集体土地流转的主导运营权还权于民,真正实现还权赋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5.农村建设土地使用:因地制宜还是坚持原则?

新农村的建设需要引入大量社会资金参与,但社会资金参与新农村建设是以获得利润为前提的。在成功的引入社会资金的案例中,都是通过引入企业进行土地综合整理和产业开发,解决新农村建设资金和产业发展问题。这些成功的案例都有其特殊性,多位于中心城市郊区或旅游资源丰富的农村,其建设用地进行旅游开发或商业发展的前景广阔。然而,拥有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的农村毕竟只占少数,如何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大多数没有上述优势的农村进行新农村建设是做好城乡统筹问题的核心。当前,参与成都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企业多数是从事旅游投资的公司,而为数众多、土地整理开发经验丰富的房地产公司却鲜有参与。究其原因,是当前对农村建设用地用途的严格管制的原则,即农村建设用地只能进行旅游开发或商业,不能用于房地产开发。农村建设用地用途的严格管制限制了土地可以利用的方式,降低了土地的价值,同时也使得区域内土地利用结构高度雷同化,效益低下。

农村的分布十分广泛,限制农村建设用地只能进行旅游开发或商业,等于鼓励农村建设用地积极发展上述设施,最终导致各个农村地区的发展模式高度同质化,竞争白热化,加大了投资的风险,不利于旅游和农业产业的持续发展。目前实行的单向城镇化,即农民源源不断地城镇化,而城市的居民却不能够到农村去购房置业。这种城市化方式只会导致资源和稀缺要素向城镇聚集,提升城市房产价值,否认了农村房产的市场价值,使得城乡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扩大。而真正的城乡统筹则需要实现要素的双向自由流动,有条件的地区应允许部分农村建设用地进行房地产开发以吸引部分城市人口来农村居住,以助于实现城乡融合和资本向农村流动,改变长期以来农村资本净流出的状况,真正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成都市郫县三道堰镇建房兴镇的例子说明,各个地区因地制宜的寻找自身的优势来利用土地进行多种开发,是可以带来政府、农民和市民的共赢的。

农村建设用地用途管制旨在保证国家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但从实际情况看,用途管制的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同时,也限制了社会资金的大量进入。放开农村建设用地用途管制可能会危及国家的耕地保护目标,却有助于化解房价过高、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等问题。坚持农村建设用地用途管制的基本原则,还是因地制宜的适当放开将关系到城乡二元结构的破解和缓和住房引发的社会矛盾的解决。

三、当前成都新农村建设中问题的破解之道

1.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流转只能限制在适度范围内

农村土地整治既要为工业化、城镇化腾空间,更要为增进农民利益服务。必须最大限度地把农村土地整理节省出来的建设用地留给农村使用和开发,由村集体开发经营或以土地入股等方式,让农民长期分享宅基地整理带来的土地增值收益。对于部分新增建设用地要适度流转,根据规定只能在县域内进行置换,实践中建议尽量做到在乡镇一级流转。首先,新增建设用地在乡镇流转,一方面,可以做到集中可用建设用地,促进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集约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避免中心城市的无序扩张,缓解中心城区的人口压力,改善人居环境以及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与用地结构,避免“城市病”。其次,乡镇是城市与农村的结合部,乡镇的各种公共设施与农民的生活密切相关。乡镇的发展可以辐射到农村腹地,能够有效地做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有效缩小差距。这样可以做到区域内土地整理整治的资源在区域范围内流转,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造福区域百姓。当前,成都市的建设用地流转指标流转范围过大,汶川地震后的灾后重建基本结束,应当把新增建设用地的流转恢复到县域内,不得跨省、区、市进行占卜平衡。

2.以产业发展来统筹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我国目前集中居住搞得比较好且矛盾较少的地区,基本上都是非农就业机会比较多的地区,因而应以产业发展为先导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城镇能否提供足够的非农工作机会是农民决定是否到城镇集中居住的重要原因。小城镇应大力发展自己的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小城镇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为农民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随着大量人口在城镇集中,其本身就构成一个规模很大的市场,再辅之以灵活的市场体制,就会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特别是能够推动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吸引更多的农民集中居住。在此过程中,要尊重农民意愿,对于希望进城居住的农民,要统筹考虑农民搬迁的承受能力、社会保障问题、就业增收问题等,让农民进得来、住得下,房屋置换上制定的扶持补贴政策,让群众住得起;千方百计安排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其收入不降低,手里有钱,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在加快城镇化步伐的过程中,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和生产条件。利用土地综合整理和建设用地流转的机会,因地制宜地在农村发展多元化的产业化项目,积极稳妥地增加农民的非农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才能使农民逐渐适应集中居住的便利。总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不可偏废其一,要统筹兼顾,双轮驱动。实施中,新农村建设要充分体现农民集中居住区与自然环境的相融性,与产业发展的富裕性,与环境和基础设施的共享性,以及建筑风貌的多样性,要保持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高度融合,突出乡村风貌和地域特色。[4]

3.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来统筹兼顾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富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号)提出,新农村建设要把发展现代农业放在首位。发展现代农业可以有效地统筹兼顾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富裕三个目标。当前我国的农业发展面临着两大历史性的机遇:一是农产品消费结构升级,高品质的农产品需求增加;二是城镇化速度加快,农民数量减少,但粮食需求增加。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的集约化运营,提高农业的产出和产品附加值,可以满足日益增加的对高品质农产品和粮食的需求。现代农业中绿色农业、有机农业是比较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发展能够为农民提供新的工作岗位和增收渠道,实现农民增收和富裕。而观光农业、创意农业的发展能够吸引大量的城市人口到农村中来观光、旅游、采摘,增加城乡互动,增进农村繁荣。现代农业发展的另一个方向是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围绕农业园区建设,配套农民集中居住区的打造,也可以解决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和农村繁荣。值得注意的是,现代农业并不完全等同于农业产业化,现代农业的发展也并不必然要求农业的大规模运营,农户可以是现代农业的经营主体。在成都市的实践中,开发联建引入的企业很多以农业产业化的名义租借农民的耕地作配套景观用地,实际上不是在开展现代农业,而是变相地改变耕地的用途,这将会长期牺牲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利益。

4.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推进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增进农民和市场对接

实践证明,农民与企业的直接合作成本过高难以实现,农民与企业的合作最终会采用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中介的方式完成。为了降低农民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委托代理成本,要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构造,缩短委托代理的链条,加强道德风险和决策风险的防范。成都市温江区在探索实践中推行的农村股份合作制就被证明是一种比较可行的方法。通过股份合作制公司,既可以成立经济实体进行农业开发,也可以采取租赁或入股的方式与外来企业进行合作,为对接农业开发项目、实行规模经营创造了良好条件。[5]

要积极推进农民合作组织建设,使农民合作组织成为农民与市场对接的重要中介。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农业的基本经营主体都是农户,农业以家庭经营为主体是由农业生产的特点决定的。家庭经营农业具有利益目标一致、决策成本低、承担风险能力强、管理监督成本低等优点,[6]可以避免出现大规模经营农业产生的劳动监督和计量等极其困难的问题。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发展为农户提供服务的合作组织,利用合作组织为农民提供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良种等要素供给和产品销售服务,能够扩大交易规模、降低交易费用,实现农户与市场的有效对接。更重要的是,农民通过参加合作组织能够分享来自农产品加工和销售带来的部分利润,而在“公司十农户”等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中农民则无法分享这部分丰厚的利润。事实上,中国农业的未来不在于大规模机械化的农场,而在于资本劳动双密集化的家庭经营,其更适合绿色农业等现代农业的要求。家庭经营的农业仍然需要从生产到加工销售的一体化,在“公司十农户”、“专业市场十农户”、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一体化模式中,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才应该是重点发展方向。[7]因此,政府应该逐步将扶持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心转移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上来。

5.有条件的放开农村建设用地用途管制

在严格管制耕地用途的前提下,政府可以适当放开农村建设用地用途管制。这样做不仅有助于形成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提高农村建设用地的价值,为新农村建设筹集资金,也可以有效增加房地产用地的供给,降低商品房的价格,化解房地产行业的风险。在当前商品房价格过高,公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供给过少的情况下,放开农村建设用地,可以吸引民间资本来开发公租房等保障房,保障百姓安居。城市居民到农村购房,能够实现资源的双向流动,更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增进城乡交流,缩小文化代沟。此外,允许在农村建设用地上开发房地产还可以起到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使农民房屋也成为财产,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参考文献:

[1]郭晓鸣.以还权赋能为主线的市场化改革进程[J].中国房地产,2009,(05).

[2]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调研组.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在风险[J].农村经济,2011,(02).

[3]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课题组.还权赋能:奠定长期发展的可靠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成都市新型城乡形态构建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0,(05).

[5]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成都“试验区”建设中的农村土地产权流转制度创新[J].农村经济,2009,(09).

[6]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战略与实施[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

[7]黄宗智.中国的新时代小农场及其纵向一体化:龙头企业还是合作组织?[A].中国乡村研究(第8辑)[C].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注释:

①例如,成都市的第一个挂钩项目拆旧区—郫县唐元镇长林村新增的建设用地指标就流转到靠近郫县县城的犀浦镇和友爱镇。

②例如,成都市锦江区采用的“大集中、大统筹、大流转”模式,先将农民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定给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再将土地的整理开发经营权委托给农锦公司,农锦公司再委托给区农投公司,区农投公司流转给各个企业;获取收益后,则按上述逆序分配。

(作者简介:段胜辉 博士研究生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第三篇:综合实践活动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综合实践活动课课改实施中发现的问题与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通过教师的组织引导,让学生走出课堂,教本,校门进入现实社会生活,通过自主的丰富的实践活动及反思实现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的课程。但是,在实践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没有取得预期的进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理想上无疑是完美的,但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的特点和要求致使对传统的课程理念、管理制度、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师生关系、学校和家庭、社会关系的等方面的冲击的力度、广度和深度皆超过了学科课程改革,所以在由理论上的课程和官方文本性的课程,转化为合乎要求的现实意义上的课程时,暴露出诸多的问题:有名无实,使其虚无化。在实践中有许多学校做的工作是按照要求列入课程表,但在组织上是没有机构,在实践上没有具体的行动。有的干脆让位于学科课程的学习,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像音乐美术一样,落入有名无实的境地。

固守课堂教学,使其学科化。在实践上有所行为,但这种实施行为却停留在校园里、课堂教学中、课本中,成为自然课、科学常识课或者手工课,结果彻底背离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以点带面,不及其余,使其割裂化。割裂化的一种情况是只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而且把研究性学习和核心课程的学习直接挂钩,由教师布置,学生作,实际上是核心性课程的课外作业,有的甚至和大学生做论文一样。另一种情况是由班主任带领全班搞一些集体性课外活动,如参观,上街服务等。第三种情况就是变为计算机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由三大主轴四大模块构成的内容整体被割裂成碎片,把社会生活和经验这一灵魂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躯体。课程资源建设的非本土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立足于学校所在地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环境资源为活动背景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一种本土化课程,具有地方特色。但是由于惯性的影响,许多学校努力选取外地的现成资源,把外来的当做标准化教材,致使本土个性、学校特色丧失殆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变形。

社会支持乏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社会现实的生活为内容的课程,教学情景、教学评价与家长、社会组织、公众有直接关系。但是在现实中孩子得不到相应的支持,如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等公益设施不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免费。对参加公益服务的学生评价不客观,不认真。有的家长出于安全和升学考试的需要,干脆就拒绝孩子参加综合实践活动。需要社会公众大力支持的课程得不到支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陷入尴尬之境。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样的,但归结起来主要的是以下几条: 认识不到位。一是地方教育行政干部、学校校长和教师三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主力军认识不到位。校长和教师虽经培训,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和趋向,在新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实施条件和环境缺乏必要的理解和准确解读。二是家长认识不到位,只关心学科成绩。三是当地政府和公众认识不到位。看不到课程改革是一项社会基础性改革,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的基础工程,涉及全局和社会长远发展,事关千家万户的利益。

课程实施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课程管理、课程开发能力、实施与评价能力不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的课程,但课程的管理、实施和建设主要在学校,是由学校管理开发实施 的校本课程。由于学校在传统上就从没有过校本课程开发的自主权和义务,学校管理就是教学管理,面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学校领导、教师在课程管理、课程意识、角色认同、实践能力上出现了明显的不足。特别是学校领导的教育理念、课程意识、课程管理和开发理念、组织能力直接影响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评价体制不合理。教学评价是课程实施的指挥棒,评价体系是否准确表达该课程的目标和要求,必然直接影响学校、家庭、社会对该课程的重视与否,影响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改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的策略

首要的是当地政府领导教育观念和教育管理行为的转变。其次,转变校长和教师的培训方式,促进专业化发展。要实现专业化发展,就必须对现行的教师培训方式进行改革,一是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纳入到全员培训计划,进行专项培训。二是改变培训方式,由单一的理论培训转化为研讨和实践性培训。三是校本培训要以实践为对象开展行动研究,追求行为的改善。四是必须加强培训者的教育。五是建立培训质量评价和奖惩制度,严防走过场。同时各学校必须定期对家长进行培训,提高家长的认识,争取其支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质决定了当地政府必须建立相应的支持制度。建立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历史遗迹,文化、科技、政治等公共设施向学生免费义务开放制度,以便他们参观、阅览;建立社会其他行业和机构对学生调查、参观、访问的服务和保证制度;建立社会组织对学生公益活动的评价制度,这是教学评价制度的基本组成,应当如实客观地记载和评价,以便在学生个人档案袋中公平公正地体现。

改革教学评价制度只有在实践上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评价纳入升学评价之中,才能真正有效地落实和促进该课程的进步。但是,该课程 纳入升学评价体系,必然意味着我国现行的升学考试制度的改变,单一的书面化考试决定一切的方式必然要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而转化为多元化的评价,一次性考试必然要转化为对个体平常的形成性考核与总结性考核的结合。评价的组织和主体必然面临多元化,社会组织的评价将成为一个重要向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我们来说是一件新兴事物,尽管在国外已有历史,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有成熟的经验。但是,中国的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与国外的根本不同,在借鉴的同时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从本地本土的实际出发建立自己的特色,而不是机械照搬,要达到这一点必须围绕社会生活、个体经验、学生主体、教学做合一的本质特点,在理念、行为、评价方式、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尝试和创新。同时,从深层次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本质上就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课程。课程本身,教和学的双方,课程内容都会随着活动的进行而不断发生新的生成和转化,这种新的生成和转化就是创新。创新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目标,它建立在学生批判性的感知和认识社会生活的不同对象上,以个性化的独到的视角观察世界和认识世界,而不是像学科课程那样只对标准知识理解和掌握,追求的就是实践和创新能力的达成。一个没有生成发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是失败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理念的主要承担者,也是我国传统课程体系的突破者和传统课程“三中心”的纠偏者。教学生活化,个性化,完整的人,人的完善的理念的落实和实践只有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达到落实和统一。

第四篇:综合实践活动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综合实践活动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本次课程改革中开设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的中小学必修课和校本课程。在实践中由于观念、制度、机制及教师素质等问题的存在,导致了虚无化、学科化等问题,致使其没有取得预期的进展。要使其有效地实施,就必须从改变观念和行为入手,加快制度改革和完善,大胆尝试和创新。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经验; 问题; 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课程改革中开设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的中小学必修课和校本课程,它是通过教师的组织引导,让学生走出课堂,教本,校门进入现实社会生活,通过自主的丰富的实践活动及反思实现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的课程。但是,在实践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没有取得预期的进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及取向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经验性课程。最早由杜威在批判传统以知识为本,学科课程和分科教学为中心的基础上建立的。为了解决传统课程一方面脱离社会现实和儿童生活与个性的弊端,站在民主主义这一理想的立场上,提出了“教育即生长”,教育“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杜威的课程理论自上个世纪初叶提出后就被广泛接受。虽然各国称谓不同,但生活、经验、儿童中心、做中学仍是该课程的灵魂和基点,经验性课程的理论基础和本质并没有根本性变化。世纪30 年代,陶行知先生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基本观点的生活教育观,就是对其理论的改造和经验课程在我国的首次实践。20 世纪90 年代我国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活动课程也是为了解决传统学校教育学教本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的弊端而设计的,仍是典型的经验性课程。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以此为起点,在广泛吸收的基础上设置的。尽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被赋予了时代价值和本土意义。但是,作为以解决学科课程弊端为任务,促进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为目的的课程,它始终是经验性课程,实践性课程。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视野下,学生不但是教学的主体,发展的主体,还是课程生成的主体,课程不再是外在于学生的专家化的纯粹知识体系,而是学生在丰富的社会活动中通过亲力亲为的实践活动创生出来的,学生发展的过程就是课程生成的过程。教学内容不再是固定的分科的知识体系,而是丰富的社会生活。教学的场景不再是封闭的校园和课堂,而是广阔而复杂,生动鲜活的社会现实。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再是简单的接受固定的书本知识的过程,而是通过亲力亲为的社会活动去感知体验理解感悟,批判反思,发现和获得价值和意义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只是知识的运用和增值,也不只是能力的提高和发展,而是生活和生命意义的发现和揭示,是对人生真谛的把握,从而对人的情感价值态度世界形成优化整合,促进个性化全面发展,不断地改善生命和生活质量的过程。

正是在这一本质规定下,我国理论界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界定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并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条轴线确立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大模块的内容,给出了学习活动主题确立的维度和选择的标准。提出了五大目标: 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从自己的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综合运用和创新的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理想上无疑是完美的,但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的特点和要求致使对传统的课程理念、管理制度、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师生关系、学校和家庭、社会关系的等方面的冲击的力度、广度和深度皆超过了学科课程改革,所以在由理论上的课程和官方文本性的课程,转化为合乎要求的现实意义上的课程时,暴露出诸多的问题:有名无实,使其虚无化。在实践中有许多学校做的工作是按照要求列入课程表,但在组织上是没有机构,在实践上没有具体的行动。有的干脆让位于学科课程的学习,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像音乐美术一样,落入有名无实的境地。

固守课堂教学,使其学科化。在实践上有所行为,但这种实施行为却停留在校园里、课堂教学中、课本中,成为自然课、科学常识课或者手工课,结果彻底背离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以点带面,不及其余,使其割裂化。割裂化的一种情况是只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而且把研究性学习和核心课程的学习直接挂钩,由教师布置,学生作,实际上是核心性课程的课外作业,有的甚至和大学生做论文一样。另一种情况是由班主任带领全班搞一些集体性课外活动,如参观,上街服务等。第三种情况就是变为计算机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由三大主轴四大模块构成的内容整体被割裂成碎片,把社会生活和经验这一灵魂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躯体。

课程资源建设的非本土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立足于学校所在地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环境资源为活动背景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一种本土化课程,具有地方特色。但是由于惯性的影响,许多学校努力选取外地的现成资源,把外来的当做标准化教材,致使本土个性、学校特色丧失殆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变形。

社会支持乏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社会现实的生活为内容的课程,教学情景、教学评价与家长、社会组织、公众有直接关系。但是在现实中孩子得不到相应的支持,如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等公益设施不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免费。对参加公益服务的学生评价不客观,不认真。有的家长出于安全和升学考试的需要,干脆就拒绝孩子参加综合实践活动。需要社会公众大力支持的课程得不到支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陷入尴尬之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中问题形成的原因析解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样的,但归结起来主要的是以下几条:

认识不到位。一是地方教育行政干部、学校校长和教师三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主力军认识不到位。校长和教师虽经培训,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和趋向,在新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实施条件和环境缺乏必要的理解和准确解读。二是家长认识不到位,只关心学科成绩。三是当地政府和公众认识不到位。看不到课程改革是一项社会基础性改革,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的基础工程,涉及全局和社会长远发展,事关千家万户的利益。

课程实施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课程管理、课程开发能力、实施与评价能力不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的课程,但课程的管理、实施和建设主要在学校,是由学校管理开发实施的校本课程。由于学校在传统上就从没有过校本课程开发的自主权和义务,学校管理就是教学管理,面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学校领导、教师在课程管理、课程意识、角色认同、实践能力上出现了明显的不足。特别是学校领导的教育理念、课程意识、课程管理和开发理念、组织能力直接影响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评价体制不合理。教学评价是课程实施的指挥棒,评价体系是否准确表达该课程的目标和要求,必然直接影响学校、家庭、社会对该课程的重视与否,影响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改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的策略 4.1 转变观念,改善行为

首要的是当地政府领导教育观念和教育管理行为的转变。其次,转变校长和教师的培训方式,促进专业化发展。要实现专业化发展,就必须对现行的教师培训方式进行改革,一是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纳入到全员培训计划,进行专项培训。二是改变培训方式,由单一的理论培训转化为研讨和实践性培训。三是校本培训要以实践为对象开展行动研究,追求行为的改善。四是必须加强培训者的教育。五是建立培训质量评价和奖惩制度,严防走过场。同时各学校必须定期对家长进行培训,提高家长的认识,争取其支持。

4.2 建立社会支持制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质决定了当地政府必须建立相应的支持制度。建立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历史遗迹,文化、科技、政治等公共设施向学生免费义务开放制度,以便他们参观、阅览;建立社会其他行业和机构对学生调查、参观、访问的服务和保证制度;建立社会组织对学生公益活动的评价制度,这是教学评价制度的基本组成,应当如实客观地记载和评价,以便在学生个人档案袋中公平公正地体现。4.3 改革教学评价制度只有在实践上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评价纳入升学评价之中,才能真正有效地落实和促进该课程的进步。但是,该课程纳入升学评价体系,必然意味着我国现行的升学考试制度的改变,单一的书面化考试决定一切的方式必然要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而转化为多元化的评价,一次性考试必然要转化为对个体平常的形成性考核与总结性考核的结合。评价的组织和主体必然面临多元化,社会组织的评价将成为一个重要向度。

4.4 改革现行的学校内部管理制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必然要促使对现行的以课本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知识为本的管理制度进行必要的改革。新课程实施在客观上要有相一致的制度进行保障规范和促进。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的角度来看,首先要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制度,其次要建立课程实施制度,其三要建立教学评价制度,其四改善教师激励机制。这四大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就难以使该课程进入规范化和日常化的轨道。

4.5 大胆尝试,不断创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我们来说是一件新兴事物,尽管在国外已有历史,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有成熟的经验。但是,中国的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与国外的根本不同,在借鉴的同时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从本地本土的实际出发建立自己的特色,而不是机械照搬,要达到这一点必须围绕社会生活、个体经验、学生主体、教学做合一的本质特点,在理念、行为、评价方式、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尝试和创新。同时,从深层次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本质上就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课程。课程本身,教和学的双方,课程内容都会随着活动的进行而不断发生新的生成和转化,这种新的生成和转化就是创新。创新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目标,它建立在学生批判性的感知和认识社会生活的不同对象上,以个性化的独到的视角观察世界和认识世界,而不是像学科课程那样只对标准知识理解和掌握,追求的就是实践和创新能力的达成。一个没有生成发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是失败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理念的主要承担者,也是我国传统课程体系的突破者和传统课程“三中心”的纠偏者。教学生活化,个性化,完整的人,人的完善的理念的落实和实践只有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达到落实和统一。他以学生为主体,以社会现实为课堂,以生活为内容,以实践为教学方式的做派,彻底撕破了传统学校教育以知识为本所形成的学校,家庭、社会三元隔离的铁幕,达成了三者的一体化。使教学生活丰富而完满起来,也是一门课程由教师和学校关起门来实施的惯习开始被打破,为一种由学生、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实施的系统工程。需要在探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反思和创新。

第五篇:司法实践中司法不公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摘 要:司法活动就是要对社会中存在的遭到破坏和扭曲的权利义务关系加以矫正,对已经出现的冲突予以合理的公正的解决,从而消除和预防冲突的发生。现就司法实践中司法不公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关键词:司法不公;存在原因;解决措施

司法不公,一方面从根本上否定了司法机构存在的理由,另一方面使司法活动丧失了公信力,毁灭了人们对裁判的期望,使人们不再愿意通过司法途径寻求正义,进而对守法的意义产生质疑,损害了法的权威性。所以,找出造成司法不公的原因,从而消除这一顽症,对正义的追求和实现,司法公正性和权威性的巩固,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1 评价司法不公的标准

司法不公,正如司法公正不是一种抽象的法律原则一样,也可以由一定的标准和尺度来衡量,具体说来,有如下几个标准:

1.1不严格适用实体法。司法人员裁决(广义,指裁判、决定等对案件事实和诉讼程序问题的各种处理)案件必须有法可依,而任何裁决必须依据实体法做出,即一方面要求司法人员正确运用实体法做出公正的裁决;另一方面要求司法人员要严格遵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此外,还包括司法人员正确的行使自由裁量权及在法律表现出滞后性和不完善性而出现法律漏洞时正确的解释法律,填补法律漏洞,努力实现裁决的公正。司法人员的司法活动达不到这些要求时,就会出现司法不公。实践中,司法人员往往能够达到前两个要求,监督者也往往重视审查前两方面,但是,司法人员自由裁量权范围内及法律存在漏洞时最容易存在、也是较多存在司法不公的地方,也往往成为监督的盲点和弱点。

1.2不独立、不廉洁、不效率。司法的独立性是司法公正的前提,这就要求司法机关及司法人员必须独立地行使司法权,不受任何个人和组织的干预。如果司法人员在办案过程中屈从权势,徇私情,其司法活动必然是不公正的。司法的廉洁性是指司法人员应当廉洁自律,不受各种利益的诱惑,自觉抵制各种腐败行为。只有坚定地保持司法的廉洁性,做到两袖清风,一尘不染,才能努力实现司法的公正。司法的廉洁是公正的保障,司法人员不廉洁,不可能做出公正的裁决。司法的效率性是司法人员在司法活动中必须讲究效率,尽量便民利民,尽量消除不必要的延误和烦琐。法谚有云:“迟来的正义不是正义”,裁判结果即使是公正的,如果违反了效率原则,也未必是公正的。

1.3不严格遵循程序。司法活动具有法定的程序,具有严格的规范性,它最大程度地限制司法人员在司法活动中可能出现的主观随意性,使公正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司法机关严格遵循程序才能保障司法的公正。程序公正也是公正的要求。即使不严格遵循程序没有导致实体和结果上的不公正,也会使人们质疑司法的公正,同样带来的司法不公的效果。不严格遵循程序,本身也是司法不公。

1.4没有准确的认定证据,再现客观事实。司法程序的启动、进行到终结,均是建立在对事实准确认定的基础上。原始事实不可能重新发生,只能靠证据再现客观事实。因此,证据是司法活动的关键,必须准确地认定案件证据。凡是对证据的分析和判断是正确的、富有逻辑性的,则对事实的认定是准确的,在此基础上作出的裁决才有可能是公正的,反之即可能是不公正的。

1.5裁决结果不公正。裁决结果的不公正是指司法主体没有依法作出客观公正的、不偏不倚的裁决,如该起诉的不起诉,不该起诉的起诉,有罪判无罪的,无罪判有罪等等。准确的认定案件事实、正确地适用法律、严格遵循司法程序,所求的就是一个公正的裁决结果。结果不公正,前面的一切活动都是徒劳的。这是司法不公最突出的特征。用上述五个标准反思我们的司法行为,总会发现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司法不公现象,我们据此不断纠正司法不公行为,就会越来越接近司法公正。造成司法不公的主要原因

2.1错误的执法观念是造成司法不公的思想根源。上述五个典型案件中,司法机关有关办案人员均存在“有罪推定”、“疑罪从有”、“重打击犯罪轻保护人权”、“重有罪证据轻无罪证据”、“先入为主”等错误的执法观念。“观念是行为的先导”,在这些错误的执法观念下,司法机关少数办案人员的执法行为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和执法工作的要求,这些错误的思想观念在这些办案人员的头脑中根深蒂固,自觉不自觉地沿用不合时宜的习惯做法办案,简单、粗暴执法,有的甚至涉嫌犯罪。

2.2司法人员个人素质不高是造成司法不公的主体因素。办理司法案件对办案者有着很高的素质要求,除了坚定的政治立场、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执法理念、严谨的执法作风,还需要较高的法律专业素养,缺少哪一点,都可能会自觉不自觉地导致司法不公,甚至办错案,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2.3执法不严是造成司法不公的行为因素。在办案过程中,强调公、检、法三机关协调配合多,互相制约不够,因而未能发现、纠正侦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使没有达到事实和证据标准的案件被提起公诉直至判决。司法机关没有认真落实有关案件承办、案件审批、检委会、审委会讨论案件的制度和规定,未能启动监督、指导和制约机制防止和纠正错案。所以,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缺少的不是法律制度而是遵守法律制度的司法精神和司法行为。

2.4工作机制不完善是造成司法不公的体制因素。

2.5外部干预也是造成司法不公的重要因素。外部干预主要是指一些部门、机关或个人直接插手干预司法案件处理,使一些地方、一些诉讼环节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司法不公,同一类型案件出现不同的裁决结果。司法机关应当坚决抵制来自外部的干预,依法独立办案,但在当前司法机关的经费需要依靠地方政府供给,司法机关的人员升迁、编制需由地方政府决定,司法机关的工作条件改善、装备更新依赖于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批准的情况下,仅凭司法机关自身力量还很难做到。

预防和消除司法不公的对策

3.1转变执法观念和执法思想保持长效,一方面司法机关的领导、监督、培训机制要真正发挥作用,坚持不懈地抓好干警的执法理念教育,善于发现干警不合时宜的思想苗头,及时指出及时纠正;另一方面,干警自己要善于接受批评与自我批评,加强自我建设,跟上时代步伐,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适时转变执法观念,牢固树立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正确的执法思想,自觉做到公正执法、严格执法、规范执法、文明执法。只有两方面相呼应,才能使司法不公现象从根源处消除。

3.2司法机关应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不懈地抓好队伍建设,才能解决司法队伍的素质与司法工作的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队伍建设包括思想政治建设、能力素质建设、勤政廉政建设、纪律作风建设及队伍管理制度建设,各方面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形成队伍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通过队伍建设,建立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纪律严明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检察队伍。

3.3司法人员应重视审视自己的执法行为,破除执法不严的思想观念,防止和纠正法外程序、省略程序、违反程序等问题,坚守法定的事实和证据标准,正确贯彻公、检、法三机关之间及其内部各部门之间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不能只讲配合和支持,不讲监督和制约,真正做到各司其职,各尽职守。

3.4司法机关应着力完善内部工作机制,尤其是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每每出现问题,我们会发现不是缺少相关的制度,而是一些工作机制没有启动,相关制度没有得到落实,从而导致了问题的发生。所以,完善工作机制应把重点放在保障制度得以落实及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的有效启动上。

3.5外部干预有司法体制、财政制度等多方面的深层次的原因,短期内是无法改变的现实。在现有的状况下,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外部干预,还有赖于各社会主体监督制约作用的发挥、司法独立观念的树立和行为上的自我约束,有赖于司法人员对法治信念的坚守,有赖于社会公众法律素养及监督意识的提高,共同营造公正的司法环境。

下载任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任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与对策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与对策 永州五中王婷 【摘要】新课标指出,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是要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

    师范生教育实习的问题与对策

    师范生教育实习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从调查看,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存在着实习时间短、实习点部分指导老师责任意识薄弱、师范生实习态度不端正、学校与实习基地沟通合作不足......

    生本课堂实践中的困惑与对策

    高中历史生本课堂实践中的困惑与对策 一、小组建设与管理的问题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分组不合理。在实践中,有的分组过大,人声鼎沸,相互干扰;大组划分,一声令下,翻江倒海,重新组合......

    英语写作教学实践中的误区与对策

    英语写作教学实践中的误区与对策 223001 江苏省淮安市清河中学 孙 勇 英语新课程标准从写作本身和学生的特点出发,把英语写作界定为真正意义上的写作。新课程标准对8级(即高中......

    工业园区问题与对策

    工业园区目前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安徽临泉工业园区是经省政府批准的升级开发区。经过几年的而发展,园区经济得到一定的提高,但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企业产业链短、资......

    学案问题与对策

    学案教学问题与对策 1.什么是二次备课?如何根据学校实际对学案进行二次备课? 学案一般是根据课程标准和现行教材,面向广大教师和所有同学段班级设计和编制的。二次备课就是在上......

    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和改进策略浅析 说全小学 李中才 【内容提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在发生这一场深刻的变革。本次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以反映未......

    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社会发展、进步,依靠科学技术;科学发展依靠教育。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直接与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教育须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小学担负着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重任,小学教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