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姚渡镇党委第七次党员代表大会报告

时间:2019-05-15 09:55: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共姚渡镇党委第七次党员代表大会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共姚渡镇党委第七次党员代表大会报告》。

第一篇:中共姚渡镇党委第七次党员代表大会报告

同心同德

争创一流

奋力推进姚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在中共姚渡镇第七次代表大会上

党委书记

梁志林(2011年8月31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谨代表中共姚渡镇第六届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2006年以来的五年,是姚渡历史上极为特殊、极其艰难、极不平凡、极具挑战的五年。五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党委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赢了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硬仗。“十一五”期间,全镇GDP快速增长,由2100万增长到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800元增长到3392元,全镇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强化保障,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一)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努力创建“五好”领导班子,不断完善党委民主议事制度和集体决策制度。认真坚持领导班子

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臵,实现“五有”目标。三是打赢了抢通交通的硬仗,震后及时组织党员、群众抢通了出境、通村道路,恢复了通信联络。四是打赢了卫生防疫的硬仗,确保了大灾之后无大疫。五是打赢了次生灾害防治的硬仗,全镇未因次生灾害死亡一人。六是打赢了安全过冬的硬仗,建成临时活动板房近700套,入冬前完成农村自建过渡房保暖改造,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三、化危为机,灾后重建成效显著

(一)住房重建全面完成。按照“重安全、早建成、快入住、能致富”的总体要求,突出川北民居特色,加快风貌塑造和基础设施配套,完成农村永久性住房建设1468户。根据“安全、经济、实用”的原则,按照“群众主体、统规自建”的工作模式,完成城镇居民住房重建497户,并在浙江援建指挥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青瓦白墙坡屋顶,木栏花窗玻璃门”的风格进行了风貌塑造。

(二)集镇功能配套齐全。由浙江玉环县援建的学校、卫生院等工程按期交付使用,市政道路一期、供排水管网、绿化亮化等工程全面完成,便民服务中心、派出所、工商所、兽防站、电信营业厅等单位办公楼竣工投入使用。供电、广播电视线路及集镇护岸河堤建设正加紧施工并即将完工。一个功能完善、商贸繁荣、整洁宜居的集镇格局正逐步形成。

(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玉环县援建项目全面完成,党政服务中心、职工周转房、农田保护河堤、场镇后山防洪渠、场镇污水处理站、垃圾处理场、公厕等中央基金项目已投入使用,姚

全完备。认真落实了“两免一补”政策,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教育支持力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两基”教育成果得到巩固,教学质量及办学理念深受社会好评。

(二)医疗水平上台阶。新建中心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站6所,配备了现代医疗设施,医疗水平大大提高,实现了“小病不出村”的目标。认真执行新农合及城镇医疗保险政策,参保率逐年上升,群众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有效缓解。

(三)人口与计生工作稳步推进。严格执行生育政策,认真做好计生宣传和生育服务,计划生育率达97.8%。

(四)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新建平原、阳山、市坪3处农家书屋,配备了上万册农村实用图书。新建休闲健身广场3处,流动播放坝坝电影近300场,协调上级部门多次开展了文化下乡活动。

(五)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定期开展校园周边治安环境治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等专项治理。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宣传和培训。全面开展“三无”车辆和“三无”船只等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抓好防洪度汛及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认真开展“五五”普法工作,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努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有效防止矛盾激化,确保了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各位代表,同志们:实践证明,全镇广大干部群众是能干事,干成事的,我们的未来是充满希望的!通过近几年,特别是地震以

是镇党委团结带领广大共产党员和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姚渡镇党委,向全镇广大党员干部,各级党组织和全镇人民以及所有关心、支持我镇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主导产业规模小,农民增收缓慢,经济发展滞后;项目资金到位少,向上向外争取力度需加强;集镇功能不够完善,环境卫生还需进一步规范等。这些问题有待我们认真研究,切实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工作打算

今后五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五年。我们要在巩固灾后重建成果的基础上,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作风,准确把握机遇,充分挖掘优势资源,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增加全镇经济实力。要着力改善民生,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要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努力提高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谋划新起点,增添新举措,确保全镇经济社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发展思路及目标

今后五年党委工作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总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富民强镇为目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建设“生态姚渡、产业姚渡、开放

田等高山村社的道路及饮水困难问题,加大农村清洁能源的推广使用。认真实施土地整理项目,提高土地产能。依托农业产业发展、扶贫、以工代赈、移民后扶等项目支持,打造一批示范新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水平。加快村通光纤、广播电视、电话、互联网等光纤通讯建设,拓宽致富信息,提高致富能力。

三是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认真执行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退耕还林、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惠农政策,拉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强农业市场服务体系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搭建农业科技、市场信息配套服务平台。加强支农力度,扶持特色农业和优势产业发展,加快发展绿色农业、特色产业、生态产品。

(二)突出社会事业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示范镇

一是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促进镇风民俗、群众素质和文明程度与全镇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努力形成健康、文明、向上的社会风气。进一步活跃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繁荣农村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继续实施广播电视 “村村通”工程,完善覆盖城乡有线电视网络,加快推进综合文体健身娱乐中心建设和村级文化活动阵地建设。

二是深入开展城镇环境治理。结合小城镇建设,扎实抓好集镇卫生保洁、设施维护、风貌塑造、功能完善等工作,努力创建优美宜居集镇。加大环境综合治理的资金投入力度,完善环境综合治理长效管理机制,切实提高公民文明、卫生意识,打造清

和星级酒店,开发本地特色农产品和特色餐饮。搞好集镇风貌改造,抓好古镇打造和宣传推介,吸引更多游客,带动全镇三产业发展。适时举办全民运动会、健身节、川陕甘联谊会等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增加集镇活力。

(四)突出以人为本,建设平安和谐先进镇

一是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工作。认真落实定期排查、责任追究等制度,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作用,提高村级组织解决矛盾纠纷的能力。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坚决打击治安案件、刑事犯罪活动和邪教组织非法活动。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及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监督管理,严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是大力推进民主法治进程。广泛开展民主法制示范村建设,依法推行村民自治。健全村民代表大会制度、村民议事恳谈会制度等规章制度,扩大基层民主,巩固基层政权。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参谋助手作用。加强人民武装工作,开展全民国防教育。

三是切实促进民生改善。抓好特困群众、特殊群体的社会救济、救助工作。建立健全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应保尽保。认真落实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各项政策措施,建立促进扩大就业的有效机制。

(五)突出党的建设加强,建设党建工作优秀镇

1在党建工作的重要位臵,坚持不懈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继续加强机关内部制度建设,完善靠制度管人、管事的有效机制,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真正做到为民、创新、务实、奋进,切实把心思用到谋发展上,把精力用到办实事上。

各位代表、同志们,回顾过去,成绩来之不易;展望未来,任重道远。让我们携起手来,同心同德,争创一流,为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和全县“三大目标”任务,实现姚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谢谢大家!

第二篇:第七次学生代表大会新闻报告

第七次学生代表大会新闻报告

榆中一中第七次学生代表大会在2013 年10月19日下午2:00于英发楼学术报告厅召开,这次大会筹备到召开,学校领导多次听取了筹备工作情况的报告,为会议的召开创造了条件。本次大会是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形势下召开的也是在学校近年来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良好环境下召开的,是我校学生振奋精神,开拓进取的一次盛会,本次大会的召开对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国梦,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学生会的自身建设,提高各级各类学生自治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学生会在学校教育管理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本次大会的主题是:“自信 自尊 自动 自主”。本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近年来我校学生会工作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动员和带领全校青少年学生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艰苦奋斗,团结拼搏,发奋学习。大会的目的就是通过学生组织贯彻落实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各项规章制度。为学校的整体管理献计献策,本次大会的主要议程:

1、听取和审议校学生会、社团联合会工作报告;

2、听取审议提案说明;

3、选举新一届学生会常委、主席、副主席;

4、听取提案说明,提取提案答复;

5、学生会常委宣誓就职。

6、宣读“青春有约”倡议书

学生会常委名单:

窦国瑞 安 琪 王治磊 马鸣悦 曹 瑜 魏传智 张栩祥 金 城 王彩霞 刘生玺 陈小红

主席:王治磊 副主席:马鸣悦 曹瑜

第三篇:中共XX党员代表大会主持词

中共XX党员代表大会主持词

各位代表:

根据党章和《中共XX委关于中国共产党XX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国共产党XX党员代表大会今天在这里举行。

大会应到代表名,因事、因病请假名,实到名,符合规定人数,可以开会。现在我宣布,中国共产党XX党员代表大会开幕!

全体起立。

奏《国歌》。

……

请坐下。

各位代表,今天大会议程是:

1、通过大会选举办法。

2、通过XX党委出席XX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候选人名单。

3、通过监票人名单,宣布计票人名单。

4、选举XX党委出席XX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

下面进行第一项议程:通过大会选举办法。请同志宣读大会选举办法(草案)。(宣读完毕后)

请各位代表审议,有什么意见请发表。

……

没有,现在举手表决。

同意的,请举手,……放下。

不同意的,请举手,……没有(或放下)

弃权的,请举手,……没有(或放下)

一致通过(或通过)。

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请同志宣读XX党委出席XX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候选人名单。(宣读完后)

请各位代表审议,有什么意见请发表。

……

没有,现在举手表决。

同意的,请举手,……放下。

不同意的,请举手,……没有(或放下)

弃权的,请举手,……没有(或放下)

一致通过(或通过)。

现在进行第三项议程:通过监票人名单,宣布计票人名单。

大会设监票人2人,在党委会领导下进行工作,监票人从不是候选人的代表中推荐。经党委会研究,建议、同志为监票人。

请各位代表审议,有什么意见请发表。

……

没有,现在举手表决。

同意的,请举手,……放下。

不同意的,请举手,……没有(或放下)

弃权的,请举手,……没有(或放下)

一致通过(或通过)。

大会设计票人2名,根据工作要求和有关同志的实际情况,大会经征求各方面意见指定、同志担任计票人,计票人在监票人的监督下工作。

下面进行第四项议程:选举XX党委出席XX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

请监票人、计票人就位工作。

请各位代表坐好,不要随意走动。

请监票人、计票人清点今天到会参加选举的代表人数。

(待计票人报告人数后)

请监票人报告清点情况。

根据监票人报告,到会代表符合法定人数,可以进行选举。

现在,请监票人、计票人当众检查票箱。把票箱打开,请大家看一看,(稍停)检查完毕,加封落锁。

请监票人领取选票,交计票人进行清点。……

请监票人报告清点结果……

请计票人分发选票。(发票完毕后)

请各位代表检查一下,都收到选票没有?有没有多领或少领的?有没有缺角的?有没有不清晰的?如有,请举手(环顾全场后),没有。

下面请监票人报告分发选票情况。

(监票人报告发出选票情况)

各位代表,根据监票人的报告,大会发出选票张,与实到会代表人数相符。剩余选票张,请监票人当众剪角作废。

(宣读填写选票注意事项)

各位代表听清楚没有?不清楚的,请举手。……

请各位代表填写选票。……

有没有没填写好选票的,没填写好的请举手,没有。

下面准备投票。

(宣布投票顺序,投票顺序为监票人、计票人、党委委员、各位代表。)

现在请监票人投票,投票后进入监票岗位。

(投票完毕)

现在投票已经结束,请监票人和计票人取出选票当场清点。

请监票人报告收回选票情况。

(报告完毕)

根据监票人报告,今天大会实到会代表人,发出选票张,收回选票张。收回选票与发出选票一致(或少于投票人数),符合大会选举办法规定,本次选举有效。

现在请监票人和计票人计票。

(计票结束后,先召开XX党委会议,再继续开会。)

请各位代表原地休息,不要走远。……

各位代表,现在继续开会。

请大会监票人报告计票情况。

根据大会选举办法和计票结果,有4名出席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候选人得赞成票超过实到会代表的半数,当选为财税党委出席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

现在宣读当选人名单。

……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祝贺!

(热烈鼓掌)

同志们,根据《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规定,出席XX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报X委审批。

各位代表,中国共产党XX党员代表大会通过全体代表的共同努力,各项议程已全部圆满完成,现在我宣布:中国共产党XX党员代表大胜利闭幕!

(鼓掌)

全体起立。

奏《国际歌》。

散会。

第四篇:20110611中共扬州市维扬区第七次代表大会报告(终极稿)

加快建设创新精致幸福维扬 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扬州市维扬区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姚苏华

(2011年6月11日)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扬州市维扬区第六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扬州市维扬区第七次代表大会,是在我区全面开启“十二五”发展新征程、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回顾总结区第六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研究确定今后五年维扬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目标任务,选举产生中共扬州市维扬区第七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及出席市党代会的代表,动员全区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抢抓机遇、开拓进取,为加快建设创新精致幸福维扬、在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奋斗。

一、过去五年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

区第六次党代会以来,我们在中共扬州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面达小康、建设新维扬”的奋斗目标,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一系列困难和挑战,全力以赴保增长抓创新促转型惠民生,2008年在苏中城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完成区第六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谱写了维扬科学发展新篇章。

(一)经过五年奋斗,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十一五”期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快速增长,累计超500亿元,是“十五”的3.3倍;财政收入持续跃升,2006年总收入首破10亿元大关,2009年跃上20亿元新台阶,一般预算收入2010年突破10亿元、达13.3亿元,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分别实现86.4亿元、44.4亿元,是“十五”的4.96倍和5倍;招商引资屡攀新高,到账外资、注册民资累计分别突破6亿美元、200亿元,是“十五”的3.4倍和6.5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累计突破350亿元,是“十五”的4.5倍。沃尔玛、TESCO、卡特彼勒、梅赛德斯-奔驰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纷纷投资维扬;顶津饮品、新江扬电缆、汇金玄武饭店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竣工投产或建成运营,其中亚联钢管在全市率先境外上市;柳工建设机械产业园、税友软件、华懋财富广场、万科城市综合体等一批体量大、质态优的项目成功落户。

(二)经过五年奋斗,载体功能日臻完善。顺利完成新一轮区划调整,甘泉街道的整体划入为维扬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做出了重要贡献。着力推动“三区联动”向“五大板块互动”发展战略转型,经济开发区实现由弱到强、物流集聚区和蜀冈生态区实现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正日益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主阵地。

经济开发区机电装备制造、优质轻工、汽车电子、软件研发等产业特色不断彰显,在全省108个省级以上开发区中综合排名列第44位;物流集聚区一批功能性基础设施投入使用,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设,2008年成功获批“江苏省重点物流基地”;蜀冈生态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高端地产、高端商业、创意研发等产业项目快速启动;城市商务区商贸、金融、楼宇经济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都市农业区以经济林木生产、农产品加工、生态体验和影视拍摄等为特色的生态观光农业加速发展。

(三)经过五年奋斗,发展质态持续优化。都市型工业迅速崛起,工业总产值每两年上一个台阶,2006年首破100亿元、2008年超200亿元、2010年达300亿元,初步形成以先进装备制造为主导、优质轻工为特色、新兴产业为新增长点的“一主一特一新”三大支柱产业,累计新增企业集团10家,规模以上企业达229家、其中亿元企业65家,分别比“十五”末净增加126家和49家;现代服务业快速成长,物流、软件、创意研发等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服务业增加值256.15亿元、年均增长21.3%,呈现出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优化的良好态势;特色农业亮点纷呈,三次产业结构已由2005年的4.2:66:29.8调整为2010年的2:45:53。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提高,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家、省创新型企业7家、省市级院士工作站5家,中显科技的聚光型砷化镓太阳能电池及电站研发项目跻身国家“863计划”;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近40%,高新技术企业近三年税收年均增幅达45%。人才集聚效应不断显现,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名,入选省“双创计划”人才4名、市“绿扬金凤计划”

人才5名。

(四)经过五年奋斗,城乡面貌深刻变化。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维扬正由融入城市向建设城市、管理城市转变。规划的龙头作用不断强化,编制完成各园区总体规划与各类专项规划,基本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区域基础设施配套水平显著提升,先后建成新甘泉大道、润扬北路、运河北路等一批城市和园区主次干道,每年实施一批旧城改造、老小区整治、街巷翻建等为民办实事工程,累计完成300多万平方米的动迁任务,全面推行公寓式安臵,规划建设了月明苑、江阳佳苑、山水锦城等一批集中安臵区,建成安臵房180余万平方米。蜀冈新城建设全面展开,一批城建标志性工程正加快推进。扬子江路北入口、润扬北路沿线、十里蜀冈绿化长廊等重点路段和区域的综合整治、绿化美化工作顺利完成。数字化城管、道路市场化保洁、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实现全覆盖,城乡环境更加秀美宜居。

(五)经过五年奋斗,社会民生显著改善。区委、区政府连续四年以1号文件出台关于加强和改善民生工作的意见。充分就业社区达96%,保持“零就业家庭”和“零转移家庭”动态清零,2010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21880元和13000元、均列全市之首,比2005年翻了近一番。民生保障力度加大,在全市率先实现城乡养老保障、医保、低保等多个一体化,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备付能力在全省名列前茅,村和社区卫生、计生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城镇居民、城镇职工医保参保率均保持在90%以上,新农合参保率达100%,即看即报和基本药物零差率制度全面推行。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梅岭小学西校区、维扬实小开发区分校相继建成招生,新维扬

中学今年秋学期将建成投入使用,创成“江苏省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区”。群众性文化活动更加繁荣,区文化艺术中心落成开放,全区文化站(室)实现全覆盖。社区建设成效显著,2007年被确定为首批“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区”,2009年创成首批“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广泛开展,涌现出徐兆华、徐明峰与“红马甲”等一大批“扬州好人”和义工团队,全区注册志愿者达2.8万人。“五五”普法和“平安维扬”、“法治维扬”建设有力推进,连续五年获“江苏省社会治安安全区”称号。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落实,实现全区无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创新“三访一包”信访维稳机制,进一步完善社会风险评估和突发事件应急处臵等机制,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活动,社会和谐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的局面进一步巩固。人武和双拥工作成效明显,连续四次被评为“江苏省双拥模范区”。民族宗教、外侨台、保密、档案、地方志、老龄、残疾人、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六)经过五年奋斗,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第二批、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干部队伍能力作风建设扎实推进。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区委中心组被市委组织部、宣传部表彰为先进县(处)级中心组。借力市级主流媒体,创办《维扬时政》、《维扬新时空》宣传阵地,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在全市率先推行统筹城乡党建,被列为全省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公推直选试点单位。“强基工程”有力推进,顺利完成区政府、乡镇机关机构改革和乡镇党委、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新建金槐村党委和康乐、锦旺等 5个社区党委,5 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受到中组部的肯定,红马甲义工队党支部入选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在全市率先实现“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围绕打造 “五为”干部队伍,创新干部选拔、管理、考核机制,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廉政准则》各项要求,强化源头预防治理和制度创新,积极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和电子监察平台建设,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有效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加强对人大、政协工作的领导,密切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合作,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得到较好发挥,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

五年来,维扬在攻坚克难中科学发展,在砥砺奋进中转型提升,在创新实干中争先跨越,走在了苏中城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列。五年来取得的成绩,是在中共扬州市委正确领导下,全区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开拓奋进、顽强拼搏的结果,同时,也与历届区委打下的良好基础密不可分,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社会各界人士及广大老同志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密不可分。在此,我谨代表中共扬州市维扬区第六届委员会,向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向所有为维扬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不仅取得了超出预期的发展成果,而且积累了在复杂困难局面中推进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经验。

一是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不动摇,创新理念引领发展。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和竞相发展的区域态势,我们在发展的不

同阶段,通过组织外出学习考察和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等活动,引领全区上下在解放思想中创新理念、形成共识;通过不断瞄准新的结对追赶目标,引领全区上下在提升标杆中激发斗志、争先进位。实践告诉我们,解放思想永无止境。只有把解放思想与优化理念、创新举措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始终做到解放思想不停步、奋力实现新跨越。

二是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优化结构推动转型。不断强化科学发展的工作导向、利益导向和考核导向,坚持都市型工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以调高调优调强为取向,推动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品牌化、现代服务业国际化;坚持投资拉动与创新驱动齐抓并举,在不断扩大有效投入的同时,更加注重推动产业创新、技术创新、载体创新和人才创新,既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又实现发展质量加速提升。实践告诉我们,发展始终是第一要务,创新转型是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只有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和前进方向,以发展促转型,在转型中求发展,才能实现速度、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从而推动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是始终坚持执政为民不动摇,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坚持把富民惠民安民作为发展的根本追求,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创业就业富民、完善社保安民、扶贫帮困济民、维护稳定佑民,让全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努力实现民生改善由“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向“学有优教、业有普就、劳有多得、病有良医、老有厚养、住有宜居”转型提升。实践告诉我们,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只有坚持发展经济与造福百姓的统一,把民生

福祉作为各级干部最重要的追求和最过硬的政绩,才能使发展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与支持,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与满意度才能持续提升。

四是始终坚持体制机制创新不动摇,主动作为破解难题。推动行政体制与经济板块有机融合,加快“五大板块”开发建设步伐。针对发展要素供给矛盾,通过争取点供、独立选址、增资扩股、盘活存量等方式,着力破解用地难题;通过推进银企对接、组建贷款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BT、BOT、引进战略合作伙伴等途径,搭建融资平台,争取信贷支持,实现资本运作的历史性突破;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意见,实行区四套班子领导挂包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和重要事项集中会办制度,强化政策引领,创新机制保障。实践告诉我们,事在人为,重在善为,贵在敢为。只有始终把创新作为攻坚克难的永恒动力,勇于突破体制机制瓶颈制约,才能不断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

五是始终坚持加强党建不动摇,总揽全局凝聚力量。围绕各个发展阶段的战略任务,发挥区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头脑,着力打造 “五为”干部团队,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障。实践告诉我们,事业兴衰,关键在党。只有把全区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才能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团结和带领全区人民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五年的奋斗历程,为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积

累了宝贵经验;五年的发展成就,为在新的征程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前进道路上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仍然较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步伐还需进一步加快,资源环境和要素约束压力日益加大;产业整体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亟需增强,园区集约开发水平有待继续提升;城市品质改善、民生事业发展和社会建设管理水平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还有一定差距;民主法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等等。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未来五年的指导思想与奋斗目标

经过五年奋斗,维扬已经跃上新的发展平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今后五年,既是我区科学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转型跨越的黄金发展期,关乎维扬发展大局,关乎全区民生福祉。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我们既面临不少挑战,也具备诸多有利条件。扩大内需政策深入实施,经济结构加快转型,为我们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宁镇扬同城化加速推进,扬州立体快捷交通体系日臻完善,为我们谋求新一轮跨越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遇。随着我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载体功能的不断提升、产业创新成效的逐步显现,维扬作为主城区的区位优势和宜居宜业的环境优势进一步凸显,必将为我们集聚创新要素、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构筑强劲的区域竞争力。为此,全区上下必须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凝心聚力、创新实干,坚定不移地朝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迈进。

今后一个时期,全区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民生幸福为根本,以深化改革和推动创新为动力,以强化“五为”干部队伍建设为保障,大力实施“五大板块互动”、人才与科技强区、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协调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反腐倡廉建设,努力把维扬建设成为扬州“创新的示范、精致的代表、幸福的窗口”。

今后五年全区总的奋斗目标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我们要着力推动综合实力、创新能力、区域品质、民生幸福、党建水平显著提升,努力实现“五个更加”:一是发展更加科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创新成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引进高层次人才100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达4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基本建成创新型城区,都市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显著增强。二是区域更加精致,空间布局更加合理,综合功能更加完善,精致宜居特质更加鲜明,“蜀冈新城”、“竹西佳处”和“扬城中心CBD”三大片区建设梯次推进、各具特色、魅力彰显。三是社会更加和谐,城乡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相对差距缩小,公平正义得到切实保障,社会建设和管理全面加强,“平安维扬”、“法治维扬”建设深入推进,社会行为文明有序,人际关系更加和谐。四是生态更加文明,“生态维扬”、“绿色维扬”建设扎实推进,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资源利用水平高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满意度持续提高。五是人民更加幸福,大力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10 推动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各类保障实现全面覆盖、率先并轨、城乡一体,保障水平逐年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显著提升。

三、加快建设创新精致幸福维扬的主要任务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迈出坚实步伐,在建设管理城市上彰显精致特色,在创新社会管理上取得重大突破,在增进民生幸福上见到明显成效,奋力开创创新精致幸福维扬建设新局面。

(一)推动结构优化,做强都市产业。经济现代化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和关键。要坚持把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维扬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之举,走现代服务业与都市型工业双轮驱动、融合发展之路,统筹推进三次产业发展,不断提升都市产业竞争力,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区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0.5:39.5:60。一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策应扬州市打造长三角北翼服务业中心城市的目标要求,充分发挥维扬的区位和生态优势,加快国际汽车城、工艺美术城、动漫玩具城等一批服务业集聚区和万科、华懋、龙湖、界龙等一批城市综合体建设,在发展服务经济上求突破。坚持规模扩张与质态提升并举,优化提升传统服务业发展层次和水平,积极培育医疗服务、养老服务、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推进传统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围绕软件研发、创意设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高技术服务业,大力发展以办公室、工作室和实验室为载体的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和智慧经济,加快工业企业主辅分离,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新高地。同时,着力引进连锁化、11 国际化的高端品牌、知名企业,引进先进管理理念、经营方式、组织形式,推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质态提升。二是优化提升都市工业。加快主导产业高端发展、新兴产业规模发展、传统产业优化发展,深入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全力打造“一主一新一特”都市型工业,力争到“十二五”末,规模工业产值达800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360亿元。以重大成套机械设备为主攻方向,推进建设机械、汽车零配件、纺织机械、数控机床等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进一步强化先进机械装备制造业主导地位。加速做大新兴产业规模,以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为关键,加快重点产品开发与龙头企业培育,推动光电、智能电网、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产业链式发展,努力把新兴产业培育成为我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加快传统产业工艺及装备技术改造,推动纺织服装、休闲用品等产业向研发设计、营销服务两端延伸,引导食品饮料行业紧盯市场需求、加快新品开发,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产业竞争力。三是集约发展生态农业。策应城市化发展要求,将构筑生态绿廊与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有机结合,深度挖掘甘泉山汉文化与生态资源,加快发展以休闲观光、旅游度假、农业体验为主的生态观光农业。

(二)突出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创新驱动是维扬转变发展方式、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今后五年,要以园区为载体、企业为主体、项目为支撑、人才为根本,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使维扬经济发展加快步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一是推动园区转型。“五大板块”是我区经济发展的主阵地,更应成为创新转型的主力军。围绕产业集聚发展和资源集约利

用,推进“五大板块”错位竞争、互动发展,全力构筑创新发展新平台。经济开发区要按照转型提升、创新发展的思路,加快推进东区高进低出、“退二进三”,致力把西北部的西湖、甘泉片区打造成为宜业宜居的产业新城,争创省级以上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创新型园区。物流集聚区要以城市化的理念科学谋划园区产业、空间布局,大力发展商贸物流和第三方物流等现代高端物流,打造现代化生态物流基地。蜀冈生态区要围绕彰显“人居魅力、产业动力、文化活力”,努力在生态环境打造、产业项目推进和北部商圈培育上出形象、出特色、出效益。城市商务区要加快培育特色商圈和街区,发展服务业新型业态,打造现代服务业新板块。都市农业区要积极发展生态休闲旅游等复合产业,加快推进生态观光园、影视制作基地等项目建设,拓展扬州休闲旅游新空间。二是深化招商选资。围绕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与都市型工业优化提升,以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产业关联度高、示范带动性强的“两高两强”型项目为方向,不断优化引资结构,切实增强转型动力。坚持产业招商与科技招商并重、“顶天立地”大项目与“铺天盖地”“新五小”项目齐抓,重点抓好“四个一批”,即跟踪推进一批关键性、支撑性、战略性项目,引进落实一批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国内50强、知名上市公司的地区总部、分支机构、研发中心和营销中心,加快集聚一批核心企业、核心技术、核心人才,着力打造一批以先进机械装备制造、汽车电子、创意研发与软件信息、生物医药、健康食品饮料等为特色的产业基地,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与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三是推进科技创新。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两站三中心”建设,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

加速集聚,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紧密结合、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机融合、创新成果与企业应用有效衔接,切实增强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与产品,推动更多的“维扬制造”向“维扬创造”转型。加快建设扬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园、维扬生态科技园、维扬软件研发产业园、蜀冈创意研发社区四大创新载体,努力把维扬打造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区域创新中心。

(三)建设蜀冈新城,彰显区域特色。要坚持生态立区,突出产城融合,大力推进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一步彰显“人文、生态、精致、宜居”特色,着力打造产业、生态、城市水乳交融的现代化城区,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区城市化率达95%。一是全力打造蜀冈新城。坚持以产带城、以城促产,举全区之力加快建设“产城融合、生态宜居”的蜀冈新城,以崭新区域形象向扬州建城2500周年献礼。按照“优势互补、产业共育、发展共赢”的要求,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生态优势,优化整合各类资源,推动蜀冈生态区、经济开发区甘泉片区融合发展,使之真正成为未来五年维扬发展创新型经济的主阵地、建设精致型城区的主战场。围绕40平方公里“一城三中心”战略布局,引进国内外著名品牌公司及其战略合作伙伴参与新城开发,先期重点建设西湖平山集镇片区与甘泉片区,加快推进万科城市综合体、龙湖城市综合体、绿地片区开发等一批标志性工程,建成宝马大厦、创智大厦、税友研发大厦、罗思韦尔汽车电子研发中心等一批地标性建筑,配套完善商业商务、文化休闲、高档社区等人居功能,着力打造高端产业核心区、现代人居示范区、产城融合样板区,使蜀冈新城成为展示维扬“十二五”城市建设的区域

性品牌。启动城北古运河、古邗沟风光带及梅岭片区开发,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现代物流业为支撑,展示运河文化内涵,延续城市历史文脉,重现“竹西佳处”胜景。放大双桥贾庄、张庄片区的核心区位优势,加快高端服务业态集聚,规划建设人气、要素、产业积聚,实力、活力、魅力彰显的“扬城中心CBD”。二是配套完善功能设施。按照“量力而行、适度超前”的要求,切实抓好城乡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配合做好宁启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淮扬镇铁路维扬段建设工作,主动对接轨道交通、高速公路、能源保障等重大项目建设。重点抓好城乡道路、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污水管网、农贸市场、垃圾中转站等公共设施配套,逐步完善科技馆、档案馆、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重大功能性设施。有序推进“城中村”、老小区、老街巷改造工程,适时启动甘泉老镇区改造,焕发老城区、老镇区发展新活力。深入推进“生态维扬”、“绿色维扬”建设,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扎实推进国家生态市创建工作,提升十里蜀冈绿化长廊,新建北环路及宁启铁路沿线、扬溧高速公路两侧、甘泉山东西线3条区域性生态绿廊。三是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围绕“网格化、市场化、精细化、长效化”的目标,继续提升数字化城管水平,健全完善环卫保洁运作机制,探索建立主干道、重点区域市容秩序管理和老小区改造后的长效管理模式,实现城市管理“全覆盖、高水平”。妥善解决好方便群众生活与加强城市管理的矛盾,加大违法违章建设整治力度,强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打造“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路更畅、区更美”的高品质人居环境。

(四)坚持以人为本,打造首善之区。发展为上,民生为

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新期待,按照“新六有”标准,继续保持民生社会事业发展在全市率先、领先。一是加快富民增收步伐。坚持把创业就业富民作为最大的民生实事来抓,突出农村居民、企业职工、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四个群体”,拓展就业、创业、投资、社保和帮扶“五大渠道”,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健全和完善城乡一体的就业政策和就业培训等服务体系,促进居民充分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引导个体经济、民营经济加快发展,让更多有条件有能力的人通过创业增加经营性收入;扩大投资渠道,提高资产受益分配水平,增加财产性收入;完善社保加强帮扶,增加转移性收入。努力缩小不同群体收入差距,保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继续走在全市前列。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人人享有城乡一体社会保障为目标,按照统筹层次、覆盖范围和保障水平“三提高”的要求,建立与财力增速相匹配的保障水平自然增长机制,推动基本养老和医疗等各类保障扩面提升。切实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加快推进被征地农民、失地农民转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作,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的医疗保障体系,在全市率先实现基本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城乡并轨。加快发展慈善事业,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着力提高特困群体、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的保障与救助水平。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不断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和残疾人权利。做好困难家庭的住房解困工作。三是协调发展社会事业。依托、整合扬州市医疗、卫生、教育、科普、文化、体育等资源,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走出一条具有维扬特色的区域社会事业发展新路。统筹城乡教育规划、学校建设、师资配臵,推进梅岭小学、维扬实小

与薄弱学校资源整合,加快新维扬中学品牌打造,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扎实推进文化建设,打响社区文化体育巡展、广场文化、老年艺术节等一批有影响的文化活动品牌,推动“文化惠民”。建立覆盖城乡的卫生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体系“三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卫生事业发展与计生世代服务水平和居民健康主要指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在完善机构、优化服务、创新机制上求突破,努力构建政府主导、市场参与、多元投入、质优价廉的“15分钟便民综合服务圈”。

(五)创新社会管理,促进和谐稳定。要按照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促进经济社会良性互动发展。一是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突出社区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功能完善提升和特色品牌创建等工作重点,不断探索新经验、谋求新作为,争取成为全省和谐社区建设创新试点单位。全面推进和完善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站和社区服务中心“一委一居一站一中心”社区管理模式,不断健全区、乡镇(街道)、社区三级服务网络,建立网格化管理机制。持续加大社区投入,调整优化社区布局,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推进公共服务向社区延伸。严格执行机关部门工作进社区准入制。加强社区基层自治组织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服务居民的能力和水平,着力打造一批城市精品社区、农村特色社区,双桥、梅岭街道创成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一批社区创成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社区建设水平持续走在全市前列。二是提升社

会文明程度。继续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大力弘扬“开放、创新、精致、优雅”的市民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积极向上、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营造“崇文尚德、开明开放、创新创造、仁爱爱人”的社会环境。深入实施“现代市民教育工程”和“现代农民教育工程”,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德”教育,引导广大居民存好心、做好事、当好人。放大扬州志愿者队伍和“扬州好人”发源地的示范效应,在全省乃至全国打响维扬志愿者服务品牌。进一步加强国防教育,做好民兵预备役工作,巩固省级双拥模范区建设成果。三是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牢固树立“发展是政绩、稳定也是政绩,抓稳定就是抓发展”的理念,继续落实“三访一包”信访维稳工作机制,以“六联行动”助推“四无”村(社区)创建活动。大力推进 “法治维扬”、“平安维扬”、“和谐维扬”建设,扎实开展“六五”普法工作,切实加强政法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大防控体系和大调解机制,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警机制,深入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严格执行“三坚持、三公开、三个不动用、三个超前介入”,规范有序推进动迁交地等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强化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强化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提高网络安全管控和舆情引导水平。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创造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的重要作用,认真做好统战、民族宗教、外侨台工作,积极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更好地履行职能,注重调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

人民团体的工作积极性,把各个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上来。

(六)推进改革创新,增强发展活力。要立足“十二五”社会深刻变革的时代背景,紧扣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按照“理念上有创意、路径上有创新、成效上有创造”的要求,全面推进改革创新,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一是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与公信力。大力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和管办分离,有效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行政体制与“五大板块”的有机融合,真正做到共有共建共享和高效运作。二是加强政策集成创新。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战略”,对现行政策进行集中梳理、整合优化,出台《维扬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奖励扶持政策》,完善《维扬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奖励办法》,不断优化《全区重点工作考评意见》,强化政策集成联动,把激励政策的重点更多地放到高端人才培养引进和研发成果转化上,把政府投入的重点更多地投向加快“五大板块”发展和民生社会事业上,把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信贷支持更多地用在引导扶持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充分发挥政策创新对“三个维扬”建设和转型发展的引领与促进作用。三是创新投融资机制。鼓励和支持境内外资本参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多元投资机制。继续推进银企对接,发展壮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中小金融机构,积极引进风险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助推中小企业发展壮大。认真落实市、区关于鼓励企业上市的奖励政策,19 实施培育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的梯次推进计划,力争“十二五”期间实现扬杰电子、罗思韦尔、建业庆松、高能新材料等3-5家企业成功上市,做大资本市场的“维扬板块”。四是创新城乡统筹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机制。维扬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薄弱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持续增收。围绕城乡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就业保障、公共服务“五个一体化”,深入推进“三集中”,加快实现“三转变”。高度关注被征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努力实现就业工作在园区、生活居住在安臵区、精神家园在社区,使城乡居民共享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成果。积极探索多元化、多样化、多业化的农民持续增收路径,创新村组、社区发展预留地政策的落实方式,加快推进“三大合作”,统筹资源、资产、资金配臵与使用,在服从城市和园区统一规划的前提下,通过参与商务楼宇、物业用房、生活配套设施、标准化厂房、“双创”孵化基地等项目建设,不断增加集体资产积累,让群众拥有更多的分红与租金收入,真正做到村村(社区)有资产收益、人人有适宜工作、家家有较好收入。

四、全面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关键在党,关键在各级干部。要以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以打造“五为”干部团队为重点,不断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党管人才工作水平,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激发科学发展动力。要按照“武

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要求,打响“维扬讲坛”理论宣传品牌,充分发挥各级党委中心组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开展“五为”建设大家谈、转型发展群英汇等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统一到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上来,统一到创新转型、争先进位的具体行动上来。坚持理论武装与“三个维扬”建设的创新实践相结合,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敢于争第一、勇于创唯一,使我们的各项工作更加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持续推动思想解放,大胆突破影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体制机制障碍,努力在理念更新中谋划新思路、在干事创业中探索新路径、在破解难题中开创新局面。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切实加强区委班子特别是常委会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区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改进领导方式,集中精力管方向、谋全局、抓关键。切实加强乡镇、街道领导班子建设,选优配强党(工)委书记。按照“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要求,扎实推进新一轮“强基工程”,进一步优化党组织设臵形式与活动方式,完善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合作组织等新领域党组织设臵,使党的组织向楼幢、楼道延伸,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积极探索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基层组织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调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工作积极性,着力推动村级组织“四有一责”建设。以“创新实干争进位、科学发展争一流”活动

为抓手,不断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全力以赴争科学发展之先、群策群力创和谐社会之优。深入开展“党员引领社团、社团凝聚群众”活动,创响维扬党建品牌。进一步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大力推进党务公开,积极开展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公推直选工作,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民主决策、科学管理水平。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构筑人才集聚高地。人才,是强区之基、竞争之本、转型之要。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核心竞争力的观念,坚持项目为王、人才为本,不断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机制,像抓项目引进一样抓人才引进,像抓区管干部管理一样抓人才队伍建设与管理,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以人才优先推动发展率先。围绕重点产业、骨干企业和关键技术,坚持刚性引才与柔性引智相结合,着力引进“千人计划”、“双创计划”、“绿扬金凤计划”等高层次人才,全面提升人才对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支撑力。加快建立人才待遇与实绩相匹配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通过政府奖励扶持、企业给予合理报酬和配股奖励等措施,积极吸引国内外创新创业人才加盟维扬发展,做到以事业留才、以感情留才、以待遇留才;健全完善高层次人才管理服务机制,实行区四套班子领导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定期开展组织部长约谈,为人才引培和成就事业提供优质、规范的管理与服务,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做到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出成果。

(四)加强能力作风建设,锻造“五为”干部团队。培养和造就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各种考验的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事关大局,事关长远。要紧紧围绕加快建设“三个维扬”、率

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着力增强学习、创新、执行、服务、协调“五种能力”,大兴真抓实干、创先争优、亲民爱民、艰苦奋斗、清正廉洁“五种作风”,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讲求善谋善为的科学方法、弘扬亲力亲为的务实作风、增强敢作敢为的担当意识、创造有所作为的工作业绩。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重品行、重实绩、重民意,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思路宽、能力强、成绩突出的干部推出来、选上来、用起来,以鲜明的用人导向点燃各级干部创业创新创优的激情之火;加大竞争性选拔和干部交流力度,健全和完善充满活力的干部选任机制,不断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继续选派机关年轻干部到招商引资、园区建设、项目推进、维护稳定等一线岗位培养锻炼;重视选拔不同年龄、不同类别的优秀干部、女干部和党外干部,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统筹推进各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分类选派干部赴发达国家和地区及国内知名院校学习培训,推动理念转变、思维调整、知识更新、工作创新。深入开展“三解三促”活动,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完善“3+1”等干部实绩考核机制,注重结果运用,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努力打造一支想干事、会干事、敢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队伍。

(五)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环境。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龙头,以贯彻执行《廉政准则》和《扬州市干部行为规范》为主线,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持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

断强化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抓党风廉政建设的政治责任。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教育、专项教育、岗位教育,建立纪委书记约谈制度,引导各级干部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情欲所扰,真正把心思放在谋发展上、把精力花在干事业上、把功夫下在抓落实上。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权力运行监控、预防腐败、纠风和惩治腐败“五大机制”建设,坚持用制度选人用人,用制度管钱理事,完善党内情况通报、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等制度,继续实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重大事项报告、勤廉公示等制度,强化行政部门权力内控制度体系建设,实现权力运行的透明化、程序化、规范化。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的有关规定,努力控减行政成本。始终保持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的高压态势,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做到体系更完善、监督更有力、治理更有效、惩处更坚决、干部更廉洁,以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同志们,宏伟目标鼓舞人心,美好蓝图催人奋进。让我们在中共扬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团结和带领全区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创新实干,为加快建设创新精致幸福维扬、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不懈奋斗!

区第七次党代会报告相关名词注解

新五小:小而新、小而高、小而优、小而特、小而专。

两站三中心: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

一城三中心:一城,即蜀冈新城;三中心,即扬子江北路两侧西湖与平山集镇片区、维扬经济开发区甘泉片区、扬溧高速公路以西胡场片区。

新六有:学有优教、业有普就、劳有多得、病有良医、老有厚养、住有宜居。

三坚持、三公开、三个不动用、三个超前介入:坚持依法行政、坚持政策标准、坚持善待百姓,政策公开、评估公开、选房公开,不动用社会力量、不动用公安干警、尽可能不动用区机关干部,超前介入风险评估、超前介入矛盾化解、超前介入维护稳定。

六联行动:共驻共建联结、群防群治联盟、技防建设联网、特殊群体联管、风险评估联席、载体共办联创。

四无村(社区):无矛盾纠纷激化、无未成年人犯罪、无高危人群犯罪、无流动人口犯罪。

三集中:产业向板块集中、居住向安臵区集中、人口向社区集中。三转变:农业向二三产业转变、农村向城市转变、农民向市民转变。三解三促:了解民情民意、破解发展难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干群关系融洽、促进基层发展稳定、促进机关作风转变。

四有一责:有持续稳定的集体收入、有功能齐全的活动阵地、有先进适用的信息网络、有群众拥护的双强带头人,强化村党组织领导责任。

“3+1”实绩考核:乡局职领导干部整理本3项最能体现自身能力水平和业绩的工作、1项最不满意的工作,组织开展内部测评、领导干部互评、主管领导评价。

第五篇:中共唐山市第九次代表大会报告

中国共产党

唐山市第九次代表大会报告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唐山市第八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唐山市第九次代表大会是在全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深入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

过去五年的工作

市第八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唐山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我们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唐山时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一系列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市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挑战,战胜各种困难,圆满完成了市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4%,2010年经济总量达到4469.2亿元,是2005年的1.9倍,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19位;全部财政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4.2%和20.3%,去年达到438.9亿元和195.8亿元,比2005年增长94%和1.6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2.6%,累计完成

8010.2亿元,是“十五”时期投资总量的4.3倍。产业结构更趋优化,科技支撑作用得到强化,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快速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我市成为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市高新区晋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冀东发展、唐山港等重点企业集团成功组建。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日本住友、法国家乐福等一批战略投资者入驻唐山,五年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7.2亿美元,出口创汇145.7亿美元,分别是“十五”期间的2.6倍和4.5倍。

——沿海开发步伐加快。以曹妃甸新区为龙头的唐山湾“四点一带”开发建设迈出重要步伐,首钢京唐钢铁公司一期等一批大项目竣工投产,以循环经济为特征的新型重化工业产业格局正在加快形成。唐山港2010年吞吐量达到2.5亿吨,跻身全国港口前10强。唐山湾生态城建设快速推进。沿海开发对全市经济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初步显现。

——城乡面貌较大变化。五年累计投入城镇建设和改造资金2558亿元,全市城市建成区(含县城)面积新拓展114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46.1%提高到54.9%,南湖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城市中央生态公园,唐山机场实现通航,在全省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考核评比中名列第一,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

化模范城市等称号,成功申办2016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累计启动了440个村的新民居建设改造。城乡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强,万元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20.5%,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位列全省第一。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市本级财政五年累计投入210亿元,为群众办实事125件。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55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310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86.5 %和81.4%。城镇就业累计增加35.5万人。在全省率先实现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教育、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民主法制更加健全。支持人大、政协依法依章履行职能,注重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充分调动了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深入推进党务、政务公开,促进了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依法治市水平进一步提高,地方立法工作不断强化,“五五”普法圆满完成,被评为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城市。军民融合式发展不断深入,双拥共建活动持续开展,连续第五次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城。社会矛盾综合调控机制更加健全,信访稳定、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工作得到强化。对台、民族、宗教、外事和侨务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文化建设成效明显。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宋志永等13位农民被评为“感动中国2008人物”,36人荣登“中国好人榜”,新一轮(2009-2011)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在省级测评中名列第一,得到国家测评组充分肯定。全面实施文化体制改革,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河北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唐人文化园等148个省市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相继落地开工。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推出了电影《唐山大地震》等一批文艺精品,先后有6部作品入选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在全国率先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基层组织体系和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较好发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坚持党管人才,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各方面工作取得新进展。持续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效率年”活动,干部作风明显改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各项工作,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惩防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更加健全,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总体来看,市第八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城市转型升级、人民生活改善取得巨大成绩的五年。过去五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办好唐山的事情,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科学的眼光审视市情,以科学的思路谋划工作,以科学的举措推动落实,把科学发

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上级决策部署与唐山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必须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必须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不图虚名、不务虚功,看准的事情就一抓到底,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群众、历史检验的实绩;必须始终坚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努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这些,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牢牢把握、认真坚持,用以指导新的实践。

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要求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们在研究谋划“十二五”发展中,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的要求,从唐山实际出发,确定以奋发向上、大有作为的精神状态,努力推动唐山科学发展、争先进位。这是我们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需要牢牢把握的工作主题,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都要全力以赴为之奋斗,不断开创唐山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未来五年全市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

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整经济结构为突破口,以奋发向上、大有作为的精神状态,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提升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不断增强综合竞争力,努力实现科学发展、争先进位的目标。

按照这一总体要求,未来五年工作的目标是:全面完成“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全部财政收入、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全省的比重达到或基本达到四分之一,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建成环渤海地区实力雄厚、活力充足、魅力彰显的现代化城市;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根本转变,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迈出实质性步伐,传统产业进一步优化升级,钢铁产品附加值明显提高,装备制造业在二产中占主导地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实现较大增长,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全部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继续提高,科技支撑作用得到进一步强化,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生活更加富庶、人民更加幸福;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乡面貌显著改观,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品位大幅提升;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全面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社会更趋和谐稳定。

实现科学发展、争先进位的目标,必须坚持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坚持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坚持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支撑、以节能减排为着力点,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三是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四是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五是坚持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确保各项工作统筹协调推进。

实现科学发展、争先进位的目标,我们仍然面临着重重困难和挑战。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进一步强化机遇意识,进一步增强“等不得”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和“停不得”的使命感,努力把唐山的科学发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是实现唐山科学发展、争先进位目标的战略之举和必由之路。要把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促发展,推动经济走上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

(一)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努力把唐山建成全国重要的精品钢生产基地、现代化工临港产业基地和中国北方新型建材基地。二是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努力把唐山建成中国北方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三是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高端装备制造、生物、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为重点,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和引进力度,抓好高速动车组扩

能、矿用抢险探测机器人产业化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四是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力争五年内物流业增加值实现翻番。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医疗保健、教育娱乐、托幼等行业,推进城乡社会养老幸福工程,更好地满足居民生产生活需要。加快发展旅游业,努力把唐山建成全国知名的旅游城市。

(二)着力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一是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中科院唐山高新技术产业研究与转化中心的示范引领作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二是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关键共性技术需求,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三是健全科技创新机制。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完善科技创新投入机制,完善科技创新考核评价机制,在全社会形成谁创新谁光荣、谁创新谁有位、谁创新就支持谁的浓厚氛围。四是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大力引进培养高端人才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推进“院士联谊”“假日博士”等柔性借智工作,加快集聚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团队,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

(三)着力推进以曹妃甸为龙头的沿海开发开放。到“十二五”末,曹妃甸新区生产总值比2009年翻两番以上,并带动唐山湾“四点一带”区域经济总量翻一番以上。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推进专业化煤炭、矿石、油气、集装箱等泊位建设,使唐山港货物

吞吐量跻身全国沿海港口前五强,建成环渤海地区国际性能源和重要原材料集疏主枢纽港。同时,配套推进水、电、路、讯和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拓展港口腹地,提升承载辐射能力。二是加速产业聚集。吸引一批世界500强、国内500强等战略投资者落户,突出抓好首钢京唐钢铁二期、大型石化炼化一体化、华润曹妃甸电厂二期、中粮精炼糖、北控海水淡化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中日唐山曹妃甸生态工业园建设。三是加快唐山湾生态城建设,为聚集产业和人口创造条件。四是推动沿海与内地互动,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四)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让农民享受到更多公共服务。二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力争到2015年,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70%。三是加快农村新民居建设。未来五年,力争完成2000个行政村新民居建设改造任务,让35%的农民住进新民居。同时,深入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开展绿色家园创建活动,打造良好人居环境。四是加快推进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深入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引导有条件的村进行土地股份合作社、社区资产股份合作社、资金专业合作社试点。推进城乡户籍制度综合配套改革,促进农民进城就业和居住。

(五)着力推动城镇建设上水平、出品位。一是优化城市布局。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同时大力推进县城和小城镇建设,构筑起现代城镇发展体系。二是完善城市功能。高标准建设一批文化、科

技、体育、卫生、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项目和便民设施,努力使城市人均公共服务资源占有水平达到国内同类城市一流标准。三是提升城市形象。加快环城水系公园、广场建设和周边区域整体改造,抓好世博园园址、文化广场、奥体中心、新火车站等一批标志性工程建设,打造南湖景观大道等一批景观示范街,各县(市)区也要打造一批精品工程、标志性建筑和特色街区。四是繁荣城市经济。着力推进金融街、星级酒店、高端写字楼、商贸综合体以及总部基地建设,打造一批城市产业中心区和特色商业街,在城市逐步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五是加强城市管理。

(六)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一是推进节能减排。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加强对重点县(市)区、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治理,积极推广一批节能减排先进技术,不断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水平,降低污染物排放量。二是发展循环经济。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抓好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三友集团化纤公司等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完善可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发展再制造产业。推行清洁生产,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三是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实施河流、矿山等重点领域生态修复工程,加快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建设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努力为全市人民营造一个天蓝地绿、山青水碧的生态环境。

(七)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转方式、调结

构的强大动力,下大力破解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增强经济发展活力。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建设法治型、责任型、服务型和效能型政府。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培育壮大一批有较强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机制创新。大力推进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引导民营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加速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链高端和服务业转移,成为转方式、调结构的主力军。全面扩大开放。巩固扩大与日本、韩国、新加坡的合作,积极拓展与欧洲、美洲国家的联系,深化与港澳台的经贸往来,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地区的务实合作,提高利用外资内资水平。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大力发展对外贸易,调整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带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推动文化发展与繁荣

经济是硬支撑,文化是软实力。加强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实现科学发展、争先进位目标的内在要求,是推动又好又快发展的精神动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激发全社会文化创新活力,推动唐山由“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跨越。

(一)提高全民文明素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机

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活动,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加强科普工作,推动“诚信唐山”建设,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媒体建设和管理的有效方式,健全网络舆论引导机制,营造健康向上、团结和谐的舆论环境。着眼于促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广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家庭(农户)创建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提高城乡文明水平和全民文明素质。

(二)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人民群众公平、便捷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唐山传媒大厦、大剧院、科技馆、图书馆、群艺馆等文化场馆建设,提升公共文化设施服务功能,推进公共文化场所免费开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彰显唐山历史文化风采。

(三)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坚持重大产业项目带动,着力发展现代传媒、演艺文化、休闲娱乐等“七大文化产业业态”,打造工业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等“十大文化产业链条”,促进文化产业优化升级。坚持产业园区带动,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坚持龙头企业带动,提升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建立、规范和完善文化市场体系,鼓励和引导文化消费,不断提高文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四)推进文化改革创新。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

革,推动文化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降低准入门槛,鼓励和引导各类资本进入文化领域、投资文化产业、发展公益文化事业,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推动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创新,打造中国陶瓷博览会、中国评剧艺术节和“冀东三枝花”戏曲、红学研究和清史文化等一批具有唐山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推进文化对外交流与合作,实施文化创新工程,增强文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

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社会和谐,既是实现科学发展、争先进位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保障。要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全面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体制、机制、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社会建设与管理科学化水平。

(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加大民生投入,坚持每年为群众办一批实事的制度,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使全市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坚持把促进充分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教育优先投入、优先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加快新工人医院、新妇幼医

院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持续开展“健康唐山,幸福人民”行动,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全面推进体育、人口、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各项事业健康发展。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目标;健全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推行职工重大疾病医疗互助和新农合大病补充保险,推动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对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促进社会财富公平分配。

(二)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下大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同时,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依法参与社会建设与管理;加强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完善行政服务中心、联合接访服务中心、基层群众工作站和工作室,形成上下联动、便捷高效的群众工作网络;坚持并不断完善基层联系点、民情恳谈、接访下访、公众听证等制度,努力把群众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三)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充分发扬民主,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全体人民的意志;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发挥协调关系、汇集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作用;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参与社会建设、管理和公共服务;大力发展基层民主,进一步加强党管武装工作,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推进依法治市,不断提高法治化水平。

(四)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深入实施社会矛盾综合调控,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强化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唐山创建活动,持续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坚决遏制各类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实现唐山科学发展、争先进位的目标,关键在党。要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经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带领全市人民不断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成为推动唐山科学发展、争先进位的坚强领导核心和中坚力量。

(一)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推进理论武装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持和完善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特别要创新学习培训形式和内容,强化学习考核刚性约束,加强对党员干部转方式、调结构所需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二)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改进和完善领导方式,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领导班子议事和决策机制,增强班子的整体功能,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促进优秀干部脱颖而出。全面落实《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评办法》,引导广大干部忠实践行科学发展观,在推动转方式、调结构中作出更大成绩。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全面落实《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人才强市战略规划》,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为各类人才提供广阔的创业平台和发展空间,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三)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立足岗位,争科学发展之先,创社会和谐之优,造福人民群众。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和工作机制优化,努力实现党的组织、党的工作和发挥作用的全覆盖,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之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争先进位的坚强战斗堡垒。大力发展党内民主,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以“双育工程”(党性教育和技能培育)为载体,不断增添新鲜血液,优化党员结构,增强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和活力。

(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弘扬密切联系群众之风,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弘扬求真务实之风,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各项工作推向前进。弘扬艰苦奋斗

之风,把有限资金和资源更多用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上。

(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宣传,健全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反腐倡廉教育,深化廉政文化创建活动,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入推进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进一步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努力实现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深入开展各项专项治理,加大违纪违法案件查处力度,以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切实加强效能建设,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优化发展环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遵守《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努力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下载中共姚渡镇党委第七次党员代表大会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共姚渡镇党委第七次党员代表大会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