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云南采风报告
云南采风报告
十天的时间过得好快,云南采风活动结束了。云南,是我们憧憬的地方。我们每个人都怀着美好的憧憬过完了这充实的十天,旅程结束后,发现,我了解的最多的就是少数民族的风俗。云南是个美丽的地方,据导游介绍,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云南就占到52个。不同的民族,相互交融,和睦相处。在一个省份就有这么多的民族并且和睦相处,这在世界上是很罕见的。各民族的历史、地理、文化、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不同,也就产生了多姿多彩,奇异独特的民族风情,使云南别有一番风味。
我们一行随团游览了昆明、大理、泸沽湖、香格里拉、丽江等一些地方,十天的行程紧凑而充实,我们不仅领略了沿途的美好风光,也对当地的一些少数民族有了一些更形象的了解。
经过一天的休息和赶路,我们第二天去参观了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在那里我们看过了许多熟悉的建筑,想起了许多熟悉的电视剧里的场景,如段家二小姐抛绣球相亲,官差缉捕杀人犯等。然后我们游览了苍山洱海。如果把苍山比作
一位豪气干云的真汉子,那么缠绵于他脚下的洱海就是他至爱的女子了。关于苍山和洱海,大理的白族有一个古老、美丽的传说。相传一千多年以前,南诏王有一个美丽善良的公主叫阿凤,阿凤和苍山上一个英俊但却贫穷的猎人阿龙彼此相爱,遭到了南诏王的极力阻挠,无奈之中,俩人逃到了苍山的玉局峰上,以苍山雪为证,以洱海月为媒,结为恩爱夫妻,过着贫穷但却快乐幸福的生活。相爱的人不知道前途还有许多坎坷在等着他们。秋去冬来,玉局峰飘起了漫天大雪,变成冰天雪国,让单薄的阿凤忍不住瑟瑟发冷,年轻的猎人
怎忍让心爱的人儿受苦,于是偷偷溜到洱海之东的罗荃寺盗来罗荃法师的袈裟为阿凤卸寒,不幸被罗荃法师发觉,一路赶来,生生把猎人打入了海底,变成一只石螺,阿凤眼见爱人为自己丧命,不禁疼彻心肠,在悲伤怀念中很快死去,其精气不散,化为一团云,时时飘向洱海,吹散海水,凝望已变为石螺的丈夫。这就是传说中的望夫云。每当望夫云出现,苍山洱海就会狂风大作,海面惊
涛翻涌,白浪滔天,这是阿凤和阿龙在相互悲啼呼唤。
在大理我们受到了金花导游的热情接待。云南的白族主要居住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男女都崇尚白
色,以白色为尊贵。白族服饰总体上看,男子的穿戴简洁朴素,中老年服饰较为淡雅,姑娘和小孩服饰比较艳丽。大理等中心地区男子头缠白色或蓝色的包头,身着白色对襟衣和黑领褂,下穿白色长裤,肩挂绣着美丽图案的挂包。大理一带妇女多穿白色上衣,外套黑色或紫色丝绒领褂,下着蓝色宽裤,腰系缀有绣花飘带的短围腰,脚穿绣花鞋,手腕上戴银质或玉石的手镯,耳坠银饰。头梳独辨,盘于叠
成长条形的桃花或印花头巾中间,再缠以红头绳,左侧飘吊着一束雪白的缨穂,她们的头饰代表了“风、花、雪、月”的含义,这是由于大理以前被称为南昭国,是云南历史最为丰富的地方,它有驰名中外的风花雪月,分别为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这些景物都很好地在头饰上表现出来。
白族住屋形式,坝区多为“长三间”,衬以厨房、畜厩和有场院的茅草房,或“一正两耳”、“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瓦房,卧室、厨房、畜厩俱各分开。山区多为上楼下厩的草房、“闪片”房、篱笆房或“木垛房”,厨房和睡觉的地方常连在一起。
接下来的两天我们来到了泸沽湖,在那里见到了现在仍保存着母
系社会的遗风的摩梭人。在那里,女性在家庭中地位比男性高,家庭中一般以年长或能干的妇女当家。男女不娶不嫁,实行走婚,双方关系以感情来决定相处的时间的长短。摩梭人的寿命普遍很长,这是因为他们没有生
活在城市中人们的很多压力,也就没了忧虑,因此心情舒畅,再加上那里风景优美,空气清新,很适合人们居住。我们还参加了他们的篝火晚会,看着摩梭男女手拉手,载歌载舞的情景,我们每个人都陶醉了。由于摩梭人数不多,所以并不独立成为一个民族,它只是纳西族的一个分支。泸沽湖的水特别清澈,能直接饮用。我们坐在摩梭人滑的小船上,看着湖边秀美的景色,心情十分舒畅。
后来我们还去了香格里拉,浏览了普达措国家森林公园的风光
外,还参加了藏民家访,品尝了他们特制的酥油茶并观看了他们表演的精彩节目。这次能够亲自来到藏民家体验他们的日常生活使我感到特别开心。纯朴热情的扎西、卓玛向我们献上了洁白的哈达还邀请我们一块舞蹈。藏族人笃信藏传佛教,所以,藏族的男女青年和老人身上都少不了一串精制的念珠和一些刻有表示吉祥的藏文饰物。藏族的服装主要是传统藏服,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内衣袖长襟短,男着裤,女着裙,外着长袖肥腰圆领、向右开襟系带的藏袍。
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至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二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表敬意。
藏族居民的主食为糌粑,喜饮酥油茶;牧民以牛、羊肉为主食。糌粑、酥油茶和青稞酒是藏族同胞的生活必需品。糌粑由青稞或碗豆炒熟后磨制而成。酥油茶是把砖茶熬出的茶叶倒入1米长的木质长筒内,加上盐巴和酥油,用长轴上下冲击,使其各种成分均匀融合而成。藏族同胞宁可三月无肉,不可一天无酥油茶。青稞酒是用当地生长的青稞酿制而成的一种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饮,食物多有肉食和奶制品,爱吃风干的牛羊肉。
藏民的住房也很有特点,通常是两层楼。屋内以石块或夯土筑墙,平顶多窗,有院落,屋内以木板铺地。据说屋内的中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中拄越粗表明家中的财富越多。藏族原来是个游牧民族,因此他们不习惯随身带很多钱,他们把钱全都用在精美的服饰或是修建房屋上,由于藏族人笃信藏传佛教,因此他们把积蓄下的钱也很大部分用在朝拜上了。
藏族的节日较多,几乎都与宗教有联系。每年五月端午节要举行
盛大的传统盛会──赛马节。
藏族通行天葬(即鸟葬),僧人圆寂和某些在林区生活的百姓亦行火化,然而收获季节忌行火葬。此外,土葬和水葬除因条件限制,一般认为是不吉利的。
去各个地方的间隔,我们游览了著名的丽江古城,也对纳西族有了一些了解。纳西族妇女身穿大褂,宽腰大袖,外加坎肩,系百褶围腰,穿长裤,披羊皮披肩,缀有刺绣精美的七星、旁缀日、月,表示勤劳之意。
纳西族人民早在一千多年前创造的象形文字和用象形文字书写的东巴经籍,使纳西族文化享誉世界。流传至今的两万余册“东巴”经典,记载了古代纳西族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东巴”文化对研究比较文字学和人类文化史学等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东巴绘画一方面源于古老的东巴象形文字,一方面也得益于丰富多彩的宗教活
动。例如在东巴教的各种祭祀活动中,东巴祭师除了诵念经书,还要装扮成各种各样的神佛人物、动植物以及妖魔鬼怪的形象。艺人们把这些形象用画笔描绘下来,于是便有了东巴画。纳西族十分重视接受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今天仍可以从纳西族的建筑、音乐、壁画等看到具有汉、藏、白、纳西文化相互融合的特点。
丽江是世界上著名的古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人们都喜欢江南水乡的典雅秀丽,却不知高原水乡更具迷人的魅力。丽江古城地处海拔2400米的滇西北高原之上,但是那里日照时间长、阳光充足、气候条件特别好,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河水不结冰、四季如春,是人们居住的理想的地方。
很高兴能够参与这次“云南之行”,难忘的云南之行使我对少数民族的特有风情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会把此次考察过程中学到的和看到的运用于专业中,更好的表现中国少数民族的特色..
第二篇:云南采风报告
云南民族服饰文化采风报告
(学号:201130110431
姓名:朱燕飞
学院:艺术学院)
摘要:云南悠久的历史,众多的民族,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多变的立体气候,决定了云南民族的服装和装饰品必然绚丽多彩,蔚为大观。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民族服饰是民族文物的一个重要门类,从不同的服饰,可以识别出不同的民族,可以了解其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从民族服饰上还可以看到各民族的节庆,婚丧、宗教信仰、礼仪等习俗,夸张一点说,一套民族服饰简直就是一个农族的缩影和小百科全书。本书介绍了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
关键词:昆明、大理、香格里拉、丽江
为期半个月的云南采风活动结束了。临行前我们每个人都怀着美好的憧憬,旅程结束后,细细品味,也有很多值得我们珍藏的地方。云南,是我们憧憬的地方。我们每个人都怀着美好的憧憬过完了这充实的十天,旅程结束后,我了解的最多的就是少数民族的风俗。青铜文化的古拙久远雕刻着云南文明的曾经鼎盛;少数民族创世史诗、茶马古道上的传奇轶事说不尽云南文化之一隅„„其实,云南是一个需要细细品味的地方。与其说云南的遥不可及,不如说她的距离远近在于我们对她的感受与体悟之深度。
我们的第一站是春城昆明。火车在我们都已经筋疲力尽的时候到达了昆明,此时已经到了半夜,当到达了休息的地方时,我们都激动不已,因为可以解去筋疲力尽,好好休息一晚了!第二天起床以后,精神和天气一样很赞,吃过早餐,我们又开始了下一段旅程。游览云南民族博物馆。
中国55个小数民族中,云南省就有多达25个小数民族,可以说云南是个充满民族气息的地方。博物馆里也有着数以百件珍贵的文物。而我们今天的目的就是大概的了解当地一些有特色的民族的服饰,背景文化。
博物馆分两层,我们主要就是参观一层,一层就有我们想了解的民族服装发展历史展厅。刚进去馆就感觉这里不同在广州的博物馆什么的。因为云南这里是拥有中国小数民族一半多的民族在这里定居,所以这里的文化气息与众不同。首先参观的就是各民族的服饰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的变化。最感兴趣就是藏族的服饰,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穿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藏族同胞特别重视“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
头饰佩饰在藏装中占有重要位置,佩饰以腰部的佩褂最有特色,饰品多与古代生息生产有关.讲究的还镶以金银珠宝、头饰的质地有铜、银、金质雕镂器物和玉、珊瑚、珍珠等珍宝。
藏袍是藏族的主要服装款式,种类很多,从衣服质地上可分锦缎、皮面、氆氇、素布等、藏袍花纹装饰很讲究,过去僧官不同品级,严格区分纹饰。藏袍较长,一般都比身高还长,穿时要把下部上提,下摆离脚面有三、四十公分高、扎上腰带。藏袍可分牧区皮袍、色袖袍、农区为氆氇袍,式样可分长袖皮袍,工布宽肩无袖、无袖女长袍和加珞花领。
氆氇袍,男女穿的衬衫有大襟和对襟两种,男衬衫高领女式多翻领,女衫的袖子要比其他衣袖长40公分左右。跳舞时放下袖子,袖子在空中翩翩起舞,姿态优雅。帮典——即围裙,是藏族特有的装束,是已婚妇女必备的装饰品,帮典颜色,或艳丽强烈,或素雅娴静。
在参观完博物馆后我们又随车赶往大理。
白族民居向来为海内外建筑界所重视,“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布局严整实用,粉墙黛瓦的院落无论是木雕、施彩、石刻、泥工丝毫不逊江南园林与北国大宅。街市中烤乳扇香味飘过扎染布的店肆,步行在石板路上,目之所及,都感到一种文化的震撼。彝族村中与天相通的神秘太阳历柱广场,与地相接的红色掌房,显示着这个民族古老豁达的文明;基诺族竹木草顶大公房,告诉你社会形态变迁的消息;拉祜族葫芦创世神话使你看到什么是“乾坤奥妙大葫芦”;而纳西族神奇多彩的东巴文化,则让你听到从远古走到面前清晰的脚步声。
云南民族村作为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荟萃了云南各民族优秀的人文景点和自然景观,是反映和展示边疆各民族社会生活的窗口,为美丽的春城增添了又一令人难忘的旅游景点。在逛完名族村之后,我们又来到了美丽的滇池,滇池真的好美好美。大理以白族少数民族的居住地方。这里海拔在1970米。大理是一座很美很有韵味的古城,她的风光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风花雪月”,即“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是大理著名的四景大理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城墙,沿着城墙一步步的走,用手轻轻的抚着那些砖石,不禁要想着它昔日的辉煌和繁荣。漫步在大理城内,走在青石板铺置的路面上,慢慢体会着残留的古老气息大理有新城老城之分,大理的新城称之为下关,和一般的县城没有太大的区别,当地人喜欢把大理县称为“大理古城”,因为那里有金庸小说中提到的大理国的古城墙。在他们眼里,这里才是真正的“大理”。而外地来旅游的人们心中的“大理”;恐怕范围就大多了,因为只要他们一踏上这块土地,就会发现有那么多令人流连往返的东西让他们去惊喜和感受,而不仅仅只有段氏家族传说的诱惑。我们到达大理是晚上的时候,简单整理行李后休息一晚后,第二天在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去了不远的大理古镇。大理古城简称叶榆,又称紫城。
在白族,女子被成为“金花”,男子被称为“阿鹏哥”,刺绣是白族人的专长,所以金花们的袖口裤脚都有精巧的刺绣图案.白族人也是很浪漫的,他们也流传着很多白花花的风花雪月的故事,“风花雪月”还是白族女人包头帽的象征,垂下的穗子是下关的风;艳丽的花饰是上关的花,帽顶的洁白须是苍山雪,弯弯的造
型便是洱海月。白族妇女的衣饰堪称造型与色彩调配的艺术杰作。青年女性的衣饰,主要有头帕、上衣、领褂、围、长裤几个部分。上衣多用白色、嫩黄、湖蓝或浅绿色,外套黑色或红色领褂,右衽结钮处挂“三须”、“五须”银饰,腰系绣花或深色短围腰,下着蓝色或白色长裤,或上下一体,色调一致,古城内东西走向的护国路,被称为“洋人街”。这里一家接一家的中西餐馆、咖啡馆、茶馆及工艺品商店,招牌、广告多用洋文书写,吸着金发碧眼的“老外”,在这里流连踯躅,寻找东方古韵,渐成一道别致的风景。第二天我们去了喜洲古镇品尝三道茶。大理喜洲白族民居位于大理市北部,东临洱海,西枕苍山,喜洲人以擅长商贸而出名,曾有著名的“喜洲商帮”,同时他也被公认是大理“五朵金花”的故乡,可谓人杰地灵,令人浮想联翩。
下一站是香格里拉,在维持九个小时的车程里。我郁闷死了,没想到从大理到香格里拉还有这么遥远的路程,还好杨导游中途间找了个地方休息。这里号称云南第一观景台,站在大约三千五百多米的高原看着香格里拉,呈现在我们眼球的是天堂般的美景,在阳光的普照下,每个角度就是一副完美的画面。
当我们来到香格里拉时已经是下午的四点五点多了,在让我们到旅店休息下后晚上我们到了当地的藏民家里,体现这里当地藏民家的风俗习惯,感受这里的风土人情。品尝了他们特制的酥油茶并观看了他们表演的精彩节目。这次能够亲自来到藏民家体验他们的日常生活使我感到特别开心。纯朴热情的藏族同胞向我们献上了洁白的哈达还邀请我们一块舞蹈。
他们的服饰很有特色,身上配有很多饰物,显得非常华贵。男子留长发,女子发辫披于肩,梳成双辫或小辫,并在辫梢或特制的发架上挂以饰物。其中较为普遍的一种是头顶正中戴一个类似银盘的发饰,银盘上铺以红色毡片,周围镶嵌着珊瑚珠和绿松石,中央是一颗硕大的红玛瑙珠。此外,头发两侧还要戴上一串串由各种宝石串成的饰物。男子也戴镶嵌着红玛瑙、绿松石的金银大耳环和各种珠宝串成的项链,但是他们更注重腰间佩戴的腰刀。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
我觉得那里的酥油茶喝得很不惯,老是感觉怪怪的,味道奇特。在很冷的天气里,杨导游早就为我们准备好丰富的晚餐。烤全牛!这是我重来没有看到过的整一只烤熟的牛,牛肉加上那里秘制的香料吃起来风味十足,赞不绝口。还一同品尝了当地有名的青稞酒。青稞酒是用当地生长的青稞酿制而成的一种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饮,食物多有肉食和奶制品,不少爱吃风干的牛羊肉。
他们的住房也很有特点,通常是两层楼。屋内以石块或夯土筑墙,平顶多窗,有院落,屋内以木板铺地。据说屋内的中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中拄越粗表明家中的财富越多。藏族原来是个游牧民族,因此他们不习惯随身带很多钱,他们把钱全都用在精美的服饰或是修建房屋上,由于藏族人笃信藏传佛教,因此他们把积蓄下的钱也很大部分用在朝拜上了。
第二天我们去了香格里拉里头离旅店不是很远的一个古镇游玩。到那里首先吸引我的就是那个祠庙,它屹立在一个小山坡上,当地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家每天都会坚持来到这里祈祷,藏族宗教信佛,所以那里的老百姓手持着一串佛珠一大早来到这里按照传统仪式为家人祈祷祝福,愿保佑他们事事顺利。我们也跟当地的藏民引导下体现了一番。随后我们参观那里的博物馆。接着在古镇上体验那里浓浓的乡情。
第三站丽江:到达丽江已经是下午,司机大哥带领我们先来到了束河古镇,走在束河街上,能明显的分出城里人和当地人。城里来的人,走在巷子里,是能看出不一样的,那样一种天不怕地不怕底气,锐利,锋芒毕露,带着太多的欲望,藏着或隐着,通通涌入这个原本简单而遗落的村落。这里的人家,任然秉承着自然而缓慢的生活,也秉承着淳朴的待人待物方式,生活随日升日落而安然,对山和水保持着敬畏和感谢,对动物和植物,有比城里人更多的一分悲悯。丽江地处金沙江上游,历史悠久,风光秀美,自然环境雄伟,是古代羌人的后裔、纳西族的故乡。丽江古城海拔2,400米,是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中心城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山川流水环抱中的丽江县城,相传因形似一方大砚而得名“大研镇”。探寻它的国去,人们发现这片曾被遗忘的“古纳西王国”,远古以来已有人类生息繁衍。今日的主人纳西民族,则是古代南迁羌人的后裔。在千百年的悠长岁月里,他们辛勤劳作,筑起自己美好的家园。丽江纳西人历来重教尚文,许多人擅长诗琴书画。在古城多彩的节庆活动中,除了通宵达旦的民族歌舞和乡土戏曲,业余演奏的“纳西古乐”最为着名。其中,《白沙细乐》为集歌、舞、乐为一体的大型古典音乐套曲,被誉为“活的音乐化石”;另一部丽江《洞经音乐》则源自古老的道教音乐,它保留着许多早已失传的中原辞曲音韵。丽江纳西古乐曾应邀赴欧洲多国演出,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和赞誉。
纳西族妇女的服饰特点是身后的七星羊皮披肩,披肩上并钉有七个直径为二
寸左右的绣花布圈,每圈中有一对垂穗..这七个圆形图案纳西语称“巴妙”,意思是“青蛙的眼睛”。所以纳西族的羊皮服饰是寓意着青蛙的图腾的服饰.”这装束的来源有多种不同的说法,较通常的说法是代表七颗星星,寓意为“披星戴月”,据说圆布圈上用丝线所绣的是最精美的星图,垂穗表示星星的光芒.传说是上古一位叫英古德勤劳能干、聪明美丽的纳西姑娘的勇敢行为,把雪精龙制服旱魔吞下得七个冷太阳捏成七个圆星星,镶在英古德顶阳衫上,以后纳西姑娘模仿英古,将七星图案钉在披肩上,象征披星戴月,勤劳勇敢.我们还参观了拉市海、白沙壁画和黑龙潭.拉市海是云南省第一个以“湿地”命名的自然保护区.是国际湿地公园,“拉市”为古纳西语译名,“拉”为荒坝,“市”为新,意为新的荒坝..拉市海实为断层构造湖,同时又受石灰岩溶蚀构造作用而成.明清寺庙壁画,就是著名的“丽江壁画”,或“白沙壁画”.它是明代领主经济繁荣,纳西族吸收其他民族文化,发展本民族文化的结晶。
丽江古城中的流水是最令我感叹和神往的。古城里布满了淙淙流动的小河溪流,那景象会使人忘却高原,以为置身于江南水乡。丽江城里的水是从黑龙潭流出来的。黑龙潭有众多的泉眼,但更多的水是来自玉龙河,玉龙河水又是来自玉龙雪山,是大雪山的血液和乳汁,它哺育了丽江古城里世世代代的纳西族人民。玉龙河水从黑龙潭流出来,经古城的双石大桥后,分三路流入古城。在古城里又分成数十条清溪,穿街过巷、入院过房,把清清的泉水送到家家户户,使这座高原古城像江南水乡一样,是"户户门前有溪水,花团锦绣引蝶来,小桥垂柳玉河畔,村姑秀影映渠面。”众多的形形色色的桥,架在清澈的小河上,两旁独具特色的民居和垂柳、绿树、鲜花,组成了一幅幅美妙的人与大自然和谐的画图。入夜,游人们都喜欢买上一个纸做的小船似的河灯,里面点上蜡烛,许上一个美好的心愿,把灯放到河面上,流水便将它带向远方。河两岸灯火通明,河水上是流动的灯,那美妙的景色令人心醉。之后我们还去了昆明的民族村,懂得了各民族的建筑风格,感受了各个少数民族的异域风情,了解了他们的文化。总结:这次云南采风之行,让我认识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开阔了眼界,丰富了我的大学生活,收获了不少课堂以外的东西。同时对当地的自然风土人情、古村落建筑、园林、城市结构、城市规划都有了诸多了解,加深了自己对民族传统文化、现代都市的感悟,虽然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欣赏自然,都在玩,但我认为艺术就是建立在自然的基础上的,艺术离不开生活。要想画好画,不仅要深入了解和欣赏自然,而且要努力使自己在生活中陶冶心灵,有健全的人格和坚韧的毅力,丰富的生活实践,从而确立正确的人生观、艺术观和美学观。通过这次外出风景写生,我对一些建筑装饰风格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为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这将使我们在以后的专业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受益匪浅。我们也应该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把那些富有特色的东西融入到我们的设计中去,把美好的东西带给更多的人去欣赏。
以下是我在采风期间画的速写
第三篇:云南采风报告
云南采风报告
2012年4月16日,我们踏上去云南的旅途,向往已久的西双版纳。进入云南,傣族风貌的建筑,让我突然觉得这里不是云南了,而是泰国,因为小时候看的泰国电视剧里面的建筑就是这个样子的,太熟悉了。
从小到大对于西双版纳的种种幻想,今天算是终于到了。
“西双版纳”是一句傣语。傣语的“西”、“双”、“版”三个字,译义汉语是“十”、“二”、“千”;“纳”是个名词,意为“田”。按字义,“西双版纳”就应译为“十二千田”。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的南端,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与泰国、越南近邻。她美丽、富饶、神奇、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西南的边疆。澜沧江纵贯南北,出境后称湄公河,流经缅、老、泰、柬、越5国后汇入太平洋,誉称为“东方多瑙河”。因此,西双版纳既是面向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通道和基地,也是云南对外开放的窗口。
西双版纳拥有许多的世界之最和中国之最,其中包括以鸟类繁多等多项纪录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到版纳旅游,有时会看到美丽的孔雀、白鹇、犀鸟在林中飞翔;有时会看到大象在公路上漫步;有时会看到羚羊、野鹿、野兔在奔跑……那情那景,真叫人开心,这是在其他地方难以想象得到的奇观和乐趣啊!
我们这次来的是采风,采风,最重要的是去感受当地的风情,然后把它运用到我们的学习任务中,当然,任务也只是载体,而真正的感受之存在于心里,西双版纳给了我大量的美好的感受。
西双版纳傣族是最具民俗特色的少数民族。傣族的历史悠久,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尤以傣历、傣文和绚丽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学艺术著称于世。在嘎洒的一个小镇上,观看了他们举行的新年联欢文艺晚会。傣族的先傣族的舞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动作为多类比和美化动物的举止,如流行广泛 的“孔雀舞”、“象脚鼓舞”等。舞者围成圆圈,合着锰锣、象脚鼓翩翩起舞,一边跳舞一边喝彩“吾、吾”或“水、水”!孔雀舞优美、雅致、抒情,是傣族舞蹈的灵魂,舞蹈以孔雀的各中姿态为基础,在趣与美的再创造中,集中凝聚着傣族儿女们的审美旨趣。还有不少舞者尽情挥洒自己的即兴之作,有的边唱边跳,有的甚至边跳边喝酒,如痴如醉、狂放不拘,好像连续跳上几天几夜也不知疲惫…傣族的音乐悦耳动听,除了为舞蹈伴奏外,常与诗歌相结合。虽然我们听不懂唱的是什么意思,但我们能够感觉到歌曲中的韵味与浓厚的情感。
早上,我们来到了傣家村寨,一下车就有傣家姑娘在门口迎接,双手合十,用傣语向我们道早上好。来之前导游已经交代过,到傣家做客一定要遵循傣家礼仪,傣族人是一个非常爱干净的民族,无论什么人来到傣家,上楼都必须脱鞋才能进入客厅。傣家人客厅当中有一根柱子叫吉祥柱,客人可以去摸摸,将好运带回去。傣家人的卧室是不能让生人看的,因为傣家人认为生人看了自家的卧室会把生人的灵魂留在卧室里,傣族人是几代人住在同一个卧室里,卧室是隔帐不隔墙,因为傣族人认为卧室隔了墙那是不和睦的表现。因此要做到:一脱二摸三不看。
这里重女轻男,一户人家生的男孩女孩,邻居不用打听就会知道。因为如果是男孩,这家人会静悄悄,家里人会认为是生了个赔钱货。如果生的是女孩,则会放三天三夜的鞭炮,宴请亲戚朋友三天。听了他们这些习俗,真是有呀。最后当这位梢多利将面前的布拉开时我们看到放在竹篮里的银饰品。有腰带,手镯,银勺子等银制品。腰带和手镯的做工都非常的精美考究,也很大方时尚,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让人爱不释手。作为消费总是冲动的我,不禁也买了个镯子做纪念。这里的居民很朴素,民风也很淳朴,是现代人的理想居住地。
下午,我们来到了傣族园。傣族信仰佛教,在傣族地区,佛塔和佛寺随处可见。但是这里有一个重要的禁忌,就是不能抚摸“小和尚”的头部。西双版纳小乘教规定男人一生中要过一段脱离家庭的宗教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凡遇到难事,才能解除苦难,从降生到成人后才会有社会地位。凡是男孩在七、八岁时都要时佛寺里当一段时期的和尚,称为“小和尚”。“小和尚”在佛寺里生活要自理,要劳动,还要学习佛教经书,进行严格的修身教育。两三年后可以还俗,还俗过的男子才可以结婚成家。若未当过和尚的男人,被视为生人或野人,在社会中没有地位被人看起。在寺院修身时,不准与女人谈笑,不准外人抚摸小和尚的头,若被外人摸过头,就被视为仇人。因为被摸头的小和尚的修身时间一切作废,必须从头开始。所以,外来游客,若到寺院参观千万记住此习俗。当然,进寺庙也一定要脱鞋子。
虽然没能赶上傣族的泼水节,但是在傣族园,我们见识了傣族的泼水节,我们知道,傣族是一个与水有缘的民族,称为水的民族。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傣族泼水节为期三至四天。民谚说“泡沫跟着波浪漂,傣家跟着流水走”、“水创世,世靠水”。傣族心目中的水,是孕育万物的乳汁,是生命的血源。我们虽然没有赶上傣族的泼水节,但是我们在傣族园也看到了傣族人过泼水节的场面,十分隆重而热闹。人们一边翩翩起舞,一边呼喊“水!水!水!”,鼓锣之声响彻云霄,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被水泼的越湿,被水泼的越多,就代表你收到的祝福就越多。一盆盆水代表着一盆盆祝福,尽情的泼向每一个你想祝福的人。场面真是十分壮观。
在中国要看亚洲野象,必须到西双版纳,到西双版纳看野象,又必须到野象谷。在野象谷,跟大象有了近距离的接触。只见几群野象会同时出现于沟谷中,象群相互驱赶的吼叫声此起彼伏,令初来刚到的远方得我们胆颤心惊。有些大象群并不惊慌,当着我们面照样悠闲地觅食。除此之外,在这里还可到蛇园观赏各种各样的蛇,同时还可以到蝴蝶养殖园观赏绚丽多彩的彩蝶,购买用蝴蝶制作的工艺品。真正的自然风光在原始森林之中隐藏着呢,走进林间,只见清澈的溪水缓缓而流,溪边树木茂密生长。在这里可观赏到植物绞杀、植物板根及老茎生花等观象和许多的珍稀植物,使我赏尽热带雨林风貌。
野象谷充满神秘、奇异,它那优美的自然景色,惊心动魂的探险活动,让我大开眼界,赏心悦目,终生难忘,让我了却回归自然的夙愿。在这里不禁让我想到,一个民族,因为知道感恩,回馈于自己的亲人,朋友,民族,社会,必能发展得更快,因为得道多助;一个有信仰的民族一定可以走得更远,因为具有超强的凝聚力,可以战胜一切的苦难;一个好学的民族可以走得更快,因为懂得博取众长补己之短;一个坦诚的开放的民族才能让自己更强盛,因为有沟通有交流才能知己知彼常胜。因此傣族人在云南的各个少数民族中是最富有的同时也是最长寿的。
为期一想起的采风很快就结束了,我们就要离开了,但这次采风让我们受益匪浅,给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值得我们回忆。
第四篇:云南采风报告
《外出采风》报告
姓名:班级:学号: 20101114205
第一学期
张莹 10服装(2)班
2013-201
4徐州工程学院外出采风报告
摘要
此次的云南外出采风对于我们学服装设计的专业来说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因为这不仅是一门开拓我们视野的专业课,同时也是我们对民族服饰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和认识的一门重要课程。这次云南之行以云南印象为主题,主要以云南民族服饰、配饰、工艺等方面的民族风貌为侧重点,主要包括三大景区:昆明、大理、丽江,在这三大景区中我们去了4个景点,充分领略拥有二十六个民族——云南独特的地域风貌以及鲜明的民族风情。云南民族村的真实淳朴、榆城白族民居的安闲自在、苍山洱海的壮美秀丽、丽江古城的神秘风韵等等,都让我们流连忘返。经过这次具有充分地价值体现及意义深刻的外出采风,使我认识到自己在对服装专业这块还有有很多方面的不足和缺失。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我对服装的热爱。
关键词 采风;民族服饰;大理;丽江古城
I
徐州工程学院外出采风报告
Abstract The yunnan tour to go out for us to learn a costume design is an important professional required courses, because this professional course is a door not only broaden our vision and our national costumes have mor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an important course.The trip to yunnan to yunnan impression as the theme, mainly in yunnan ethnic clothing, accessories, national style as the focus, in aspects of process mainly includes three major scenic spots: kunming, Dali, lijiang, in the three major scenic spots we went to four spots, fully enjoy has 26 minorities-yunnan unique local style and distinctive national amorous feelings.Yunnan ethnic village of real simple, elm city bai local-style dwelling houses of comfortable and comfortable, the beauty of the erhai lake beautiful, mysterious charm of old town of lijiang, etc., all let us linger.After the full value and significance to tour out of deep, make me realize his garment specialty in this there are many shortcomings and lack.At the same time also strengthened my love of fashion.Keywords
The artist;National costumes;Dali.Lijiang ancient city
II
徐州工程学院外出采风报告
目
录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1绪论……………………………………………………………………………… 1 1.1考察主题…………………………………………………………………………1
1.2考察背景、意义…………………………………………………………………1 1.2.1考察背景………………………………………………………………………1 1.2.2考察意义………………………………………………………………………1
1.3概述………………………………………………………………………………1 1.3.1考察目的………………………………………………………………………1 1.3.2考察时间………………………………………………………………………1 1.3.3考察对象与考察内容…………………………………………………………1 1.3.4考察研究方法……………………………………………………………… 2
2考察征文报告………………………………………………………………………2 2.1考察重点……………………………………………………………………… 2 结束语……………………………………………………………………………… 10 致谢……………………………………………………………………………… 10
III
徐州工程学院外出采风报告
绪论
1.1考察主题
本次外出采风报告主题为“云南印象”,详尽地记叙了云南独特的历史人文风貌及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主要包括了云南民族博物馆、民族村、苍山洱海、大理古城、丽江古城及束河古镇等景点。独具特色的秀丽风光、淳朴的民俗风情,神秘的纳西建筑全面呈现了当地居民的文化水平和精神风貌。这次的专业考察不仅让我了解到到了更多专业方面的知识,还让我的审美能力得到很大地提高。
1.2考察背景、意义
1.2.1 考察背景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省会昆明。云南省简称“滇”或“云”,是人类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云南,即“彩云之南”“七彩云南”,另一说法是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总面积约3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4.11%,总人口4596万(2010年),占全国人口3.35%。因其独特,神秘,多元的民族文化以及壮丽的自然景观,使越来越多的人不得不被这大自然赋予云南的永恒魅力所吸引、慕名前来观光游览。1.2.2 考察意义
此次的云南之行主要是领略和感受当地的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特色。着参观当地的民族服饰及其相关的制作工艺、对一些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服装材质、造型和工艺进行仔细的观察和记录。从而可以学习更多相关的专业知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
1.3概述
1.3.1考察目的
了解云南民族服饰的特点及制作工艺,在欣赏云南神秘的社会文化风情的同时,从中能够了解到多元化民族文化及生活方式与当地居民的着装有怎样密切的联系和影响及其民族服饰配件的纹样有什么样的背景和相关的意义。1.3.2 考察时间
2013年9月17日~9月27日 1.3.3 考察对象与考察内容
徐州工程学院外出采风报告
云南民族博物馆、云南民族村、滇池、苍山洱海、大理古城(洋人街)、大理博物馆、丽江古城、束河古镇。1.3.4 考察研究方法
拍照、笔记、导游及当地人介绍与相关资料结合
二、考察征文报告
指导地点:云南民族博物馆 时间:2013 年 9 月 19 日
此次的云南之行考察的第一站就是云南民族博物馆(图2-1),云南民族博物馆中国最大的民族类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位于滇池边与云南民族村相邻,距昆明市区约9公里。是云南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最集中的收藏于展示场所,也是东南亚最大的民族博物馆。这里展出的各类展品达万余件,分《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形态――改革与发展》、《云南少数民族生态产业》、《云南少数民族纺织工艺和服饰艺术》、《云南少数民族民间美术》、《云南少数民族节庆乐舞》、《云南少数民族手工艺品》、《云南少数民族古籍文献》和《奇石珍宝》等8个专题,在16个展
其中民族服饰类文物为中国门类最齐全、所陈列的《民族服饰与制作工艺》、《民族服饰艺术》、都是旨在体现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和纺织、印染、刺绣等传统手工工艺。以服饰的发展过程为线索,展示从树皮衣到以火草棉麻为原料的各民族日常服饰(图2-1-1);集中展示了具有特定功能、图2-1-1 火草棉麻服饰(自己拍摄)
图2-1 云南博物馆(自己拍摄)
厅里展出,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
不同角色和年龄的服饰文化,从色彩斑斓的服饰中折射出云南各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
徐州工程学院外出采风报告
《民族服饰与制作工艺》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传统服饰和服饰制作工艺。“传统服饰”(图2-1-2)部分包括“早期服饰”、“日常装与盛装”、“宗教祭祀服”三个单元,以服饰的发展历史为主线,展现了各个时期不同材质、不同款式、不同工艺、不同文化内涵的民族服饰,表现
图2-1-2 传统服饰(自己拍摄)
了云南各民族妇女独到审美情趣和高超智慧。“服饰制作工艺”部分包括“编织与纺织”、“印染与刺绣”、“饰品与加工”三个单元。(图2-1-3)“编织与纺织”借助傣锦、壮锦等服装布料和纺轮、纺车、腰织机、水平织机等服装质料加工机具,揭示民族服装制作过程;“印染和刺绣”重点展示白族扎染和苗族蜡染工艺,而刺绣为民族服饰的主要装饰技艺,主要有素绣、彩绣、挑花绣、错针绣、辫绣、疙瘩绣、垫绣、包筋绣、贴布绣、锁边绣等,从中可窥见云南少数民族匠心独运的染绣技艺。饰品与加工通过琳琅满目的身上配饰及制作工具,展现了各族人民美化生活的追求。
图2-1-3 服饰制作与工艺(自己拍摄)
除了以上所说的民族服饰、馆内所呈现的云南少数民族其他的民间工艺同样也很是吸引人眼球。比如说《民族民间面具》、《民族文字古籍》、《民间瓦当》。
《民族民间面具》内容分为五个单元;“跳神面具”、“生命礼仪面具”、“节日祭祀面具”、“戏剧面具”、“镇宅面具”。(图2-1-4)
其中“跳神面具”以藏族“羌姆”面具为代表,展示了祈福禳灾宗教活动中所使用的面具;“生命礼仪面具”展示了在成年礼、婚礼、丧礼等重大人生礼仪中所使用的面具;“节日祭祀面具”以各地彝族岁时活动面具为代表,展示了以祭神祭祖、祈求农业丰收、人口
图2-1-4 民族民间面具(自己拍摄)
徐州工程学院外出采风报告
繁衍为主题的节日祭祀活动中所使用的面具;“戏剧面具”展示了至今仍流传于民间的傩戏、关索戏、傣戏、壮戏等云南地方戏剧、民族戏剧面具;“镇宅面具”展示了以水族、彝族吞口为代表的镇宅护院、驱邪避灾面具。所展示面具材质多样,有木、纸、陶、布、葫芦、稻草、笋壳、棕皮等,制作工艺有雕刻、纸糊、编织等。
《民族文字古籍》内容分为“原始记事”、“民族古籍”、“工作成就”三个部分。(图2-1-5)
“原始记事”包括“刻木结绳记事”、“物件传言”、“图画符号记事”三个单元,展示了文字发明以前,人类所创造的原始信息传递方式,如刻木结绳、编织字花、实物代言、崖壁绘画等等;“民族古籍”部分包括“金石铭刻”、“民族文献古籍”、“民族口传古籍”三个单元,集中展示了以碑铭、摩崖、题记、印章、文字古籍、口传的神话传说等不同形式记录的民族文字古籍;“工作成就”部分重点从田野考察与征集、研究与展示、翻译与出版成果等多个层面,展示了民族古籍工作取得的成果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图2-1-5 民族文字古籍(自己拍摄)
《民间瓦当》以118品灰陶瓦当、琉璃瓦当、金属瓦当,展示了云南民间“动物纹瓦当”、“植物纹瓦当”、“文字瓦当”、“其他纹饰瓦当”。(图2-1-6)“动物纹瓦当”既有龙、凤、鹤、蝙蝠等祥瑞禽兽纹饰,也有十二生肖纹饰;“植物纹瓦当”常见的题材有菊花、莲花、梅花、牡丹、芙蓉、灵芝等;“文字瓦当”常见的有一字瓦当、二字瓦当和四字瓦当,多见“福”、“寿”等吉祥文字;“其他纹饰瓦当”主要有传统吉祥纹样、亭台楼阁纹饰和太极八卦纹样。
图2-1-6 民间瓦当(自己拍摄)
徐州工程学院外出采风报告
通过这次云南博物馆的考察学习、不仅开拓了视野、了解到了很多课本以外的相关知识而且从中我还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远古时期少数民族带给我们的智慧和美丽的艺术结晶。而这些人类的艺术瑰宝也让我置身其中流连忘返。使我对云南这块神秘之地更加充满好奇。
指导地点:云南民族村 时间:2013 年 9 月 20 日
然而带着这种好奇我们来到了第二站云南民族村领略了二十六个少数民族的社会风情去体会当地人不同的社会习俗。
云南民族村位于昆明市西南郊的滇池之畔,占地面积89公顷,民族村景区内水陆交错,清新优雅,各村寨景点错落有致。其间有绿荫小径,亭阁回廊、拱桥石阶相衔相接。云南民族村作为全国著名的主题文化公园将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风情、建筑艺术、音乐舞蹈、宗教信仰、生活环境浓缩于湖光山色之中,融峻山秀水、玲珑景致和珍稀植物于园林绿化之中。
图2-2-1 湖光山色(自己拍摄)
游客在村寨里,除可了解云南各民族的建筑风格、民族服饰、民族风俗外,还可以观赏激光喷泉、水幕电影、民族歌舞、大象表演。身着民族服饰的导游为游客提供导游服务,讲解各少数民族的习俗。结合各少数民族节日,在村里还举行白族的“三月街”、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僳僳族的“刀杆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纳西族的“三朵节”等独具民族特色的民族节日活动,是云南旅游的重要旅游景区。
云南民族村集云南主要的彝、白、傣、苗、景颇、佤、哈尼、纳西、僳僳、独龙等25个少数民族的村寨采用复原陈列的手法展示云南的民族风情。(图2-2-2)(图2-2-3)走进村图2-2-2 民族村寨(自己拍摄)
里只见不同风格的民族村寨分布其间,错落有致,各展风姿,各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村舍建筑、生产、生活、宗教习俗均如实地展示出来,是云南民族文化的缩影。
图2-2-3 民族村寨(自己拍摄)
徐州工程学院外出采风报告
其中白族居民向来为海内外建筑界所重视,“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布局严整实用,粉墙黛瓦的院落无论是木雕、施彩、石刻、泥工丝毫不逊江南园林与北国大宅。(图2-2-4)彝族村中与天相通的神秘太阳历柱广场,与地相接的红色掌房,显示着这个民族古老豁达的文明;基诺族竹木草顶大公房;拉祜族葫芦创世神话使你看到什么是“乾坤奥妙大葫芦”。
图2-2-4 白族民居(自己拍摄)
云南民族村作为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荟萃了云南各民族优秀的人文景点和自然景观,是反映和展示边疆各民族社会生活的窗口,为美丽的春城增添了又一令人难忘的旅游景点。而我们在参观的过程中也同样的思考他们的村舍建筑与生活环境的关系、民族服饰配件与纹样的意义、宗教习俗活动的目的。
如果说民族村给你带来的是热闹与激情、那么滇池的自然风光带给你的则更是赏心悦目。滇池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高原湖泊,也是全国第六大淡水湖,滇池湖光山色十分壮丽,水面宽阔。站在龙门上,居高临下,滇池尽收眼底,有着“高原明珠”之称。
滇池水域,人称“高原江南”。在池的周围,有渔村和风帆点缀的观音山风景区;有花光树影的白鱼口空谷园;有绵亘数里,水净沙明的海埂湖滨浴场和秀美隽逸的大观楼公园等等(图2-2-5)。
指导地点:大理 时间:2013 年 9 月 21日
图2-2-5 滇池风光(自己拍摄)
徐州工程学院外出采风报告
参观完多姿多彩的民族村寨和风光秀丽的滇池、带着一种意犹未尽的遗憾我们来到了行程的第三站大理古城。
在去往大理古城的途中我们还欣赏到了苍山洱海的壮美景色。洱海是一个风光明媚的高原湖泊,呈狭长形,南北长40公里,面积约240平方公里。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泛舟洱海,那干净透明的海面宛如碧澄澄的蓝天,图2-3-1 洱海(自己拍摄)(图2-3-1)给人以宁静而悠远的感受。而苍山景色向来以雪、云、泉著称。经夏不消的苍山雪,是素负盛名的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之最。在风和日丽的阳春三月,点苍山顶显得晶莹娴静,不愧是一个冰清玉洁的水晶世界让人心驰神往。(图2-3-2)
图2-3-2 苍山(自己拍摄)
然而在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大理古城,大理古城简称榆城东临碧波荡漾的洱海,西倚常年青翠的苍山,形成了“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的城市格局。(图2-3-3)城楼雄伟、风光秀美。从苍山俯看大理古城,文献楼、南城门楼、五华楼,北城门楼一字排开,巍峨雄壮,使古城透出一种诱人气韵。街图2-3-3 大理古城(自己拍摄)
道两旁,白族民居古香古色。
五华楼古南诏的“天下第一楼”。是古代南诏王的国宾馆,又叫五花楼。(图2-3-4)从南诏开始,五华楼多次烧毁,又多次得到重建,也越建越小。今天的五华楼一带,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书画市场,经营品种包括书法,国画类的山水花鸟、人物等等,还有皮画、油画等交易十分活跃。
图2-3-4 五华楼(自己拍摄)
古城内东西走向的护国路,被称为“洋人街”。这里一家接一家的中西餐馆、徐州工程学院外出采风报告
咖啡馆、茶馆及工艺品商店,招牌、广告多用洋文书写,吸引着金发碧眼的“老外”,在这里流连忘返,寻找东方古韵,渐成一道别致的风景。(图2-3-5)
图2-3-5 洋人街(自己拍摄)
城中有大理石制品、扎染、草编等名特产品,还有随处可见的白墙青瓦的白族民居和安闲自在的白族居民。(图2-3-6)参观之余不由地思考古城的建筑群落结构的历史形成原因以及大理喜洲白族民居建筑群以及独特的州城扎染和民居特点与扎染样式在其独特的生存环境中的生存缘由。
图2-3-6 白族民居建筑(自己拍摄)
指导地点:丽江 时间:2013 年 9 月 23 日
带着种种的思考和疑问我们来到了考察的最后一站神秘而又多姿的丽江古镇。
丽江素有“高原姑苏”、“东方威尼斯”的美称、是多部影视剧的拍摄地,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 在丽江坝子上有两个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千年古镇,一个是大研镇,即丽江古城,一个是束河镇。(图2-4-1)(图2-4-2)这两个古镇,图2-4-1 丽江古镇(自己拍摄)
历史上都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茶马古道既是中原至东西方的南北贸易通道,也是中原文化和外来文化交流融会的渠道.这里是一条南方丝绸之路.这两个古镇,最初由远山僻壤中
图2-4-2 束河古镇(自己拍摄)
徐州工程学院外出采风报告
的集市形成,最终也因物流商贸而繁荣.游览了著名的丽江古城,也对纳西族的服饰和文字做了了一些了解。纳西族妇女的服饰特点是身后的七星羊皮披肩,披肩上并钉有七个直径为二寸左右的绣花布圈,每圈中有一对垂穗..这七个圆形图案纳西语称“巴妙”,意思是“青蛙的眼睛”。所以纳西族的羊皮服饰是寓意着青蛙的图腾的服饰.”这装束的来源有多种不同的说法,较通常的说法是代表七颗星星,寓意为“披星戴月”,图2-4-3 纳西服饰
象征这纳西族姑娘的勤劳勇敢、聪明美丽。(图2-4-3)
“东巴”文化也是纳西文化的一大特色文化同时对研究比较文字学和人类文化史学等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东巴绘画也源于古老的东巴象形文字,一方面也得益于丰富多彩的宗教活动。例如在东巴教的各种祭祀活动中,东巴祭师除了诵念经书,还要装扮成各种各样的神佛人物、动植物以及妖魔鬼怪的形象。艺人们把这些形象用画笔描绘下来,于是便有了东巴画。(图2-4-4)纳西族十分重视接受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今天仍可以从纳西族的建筑、音乐、壁画等看到具有汉、藏、白、纳西文化相互融合的特点。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丽江古城给人的感觉是古朴的, 澄澈的, 更是多情的.宛若一个古典而又温婉的女子!那缓缓转动的大水车,那流经每家每户的潺潺流水更是令人感叹和神往,那斑斑驳驳,凹凸不平的又被踩得光滑的青石路面,那最简易的从临水人家伸出来的几块木板拼成的小桥,都在诉说着自己平淡得不能再平淡的生活,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经历.走在古城的每一条街上,都能图2-4-5 水车(自己拍摄)
图2-4-4 东巴文化(自己拍摄)
看到轻轻的悠悠的流淌着的泉水,那是从黑龙潭上
徐州工程学院外出采风报告
流下的清泉.在溪水边,有人在洗菜,有人在打水,有人在洗衣,各自在不同的地方,那景象会使人忘却高原,以为置身于江南水乡。(图2-4-5)
结束语
云南是一个谜,更是一个世外桃源.白族姑娘的热情好客、彝族小伙子的勤劳勇敢、纳西族“男尊女卑”的风俗、摩梭人“男不娶、女不嫁”、暮合晨离的阿夏族走婚古***俗...他们都在各自的“风花雪月”里传唱着风花雪月的故事...我想那种与世无争、知足长乐、恬静美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生活正是我们所追求和向往的人间天堂吧!
这次采风时间虽短,但让我们亲身感受到云南少数民族的特有风情。他们的淳朴、热情,富有特色的服饰和建筑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激起我们的灵感和今后的创作。同时我也认识到我们一定要保护好那儿的环境,使更多的人有机会去那些纯净的土地。我们也应该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把那些富有特色的东西融入到我们的设计中去,把美好的东西带给更多的人去欣赏。
致谢
临行前我们每个人都怀着美好的憧憬,旅程结束后,细细品味,也有很多值得我们珍藏的地方。很高兴能够参与这次“云南之行”,难忘的云南之行使我对少数民族的特有风情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在此感谢刘胜利老师的亲切指导,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会把此次考察过程中学到的和看到的运用于专业中,更好的表现中国少数民族的特色...徐州工程学院外出采风报告
徐州工程学院外出采风报告
徐州工程学院外出采风报告
徐州工程学院外出采风报告
徐州工程学院外出采风报告
徐州工程学院外出采风报告
徐州工程学院外出采风报告
第五篇:云南采风报告
采风报告
9月10日上午我们坐上去昆明的火车,我们都怀着好奇的心情希望能够早点到达云南。听说云南很美,是个“家家有水、户户有花”的好地方。大家心情更是激动。9月12号上午8点我们终于抵达了昆明。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在这块红土高原上,生息繁衍着26个民族,由于那里的自然环境不同,社会文化差异也很大.云南各个民族有着丰富多彩的风俗民情。每一个民族的衣、食、住、行及婚恋、礼仪、语言、文字、宗教、审美等,都特别富有民族特色;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大理的白族文化、彝族的贝玛文化、傣族的贝页文化。泼水节、火把节、刀杆节、插花节。神话、。歌舞、绘画、戏曲、古乐,非常有特色。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在几位老师的带领下随团到达了昆明 大理 丽江 香格里拉等一些地方,两周的行程紧凑但很充实。不仅让我们领略了沿途的美好风光,而且让我们对少数民族独特的民族风情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真的让人流连忘返。
一、昆明篇
.刚下火车当我们首先游览了云南民族村,刚到云南,大家都对那里的一切充满了好奇,感觉眼前的一切都很新鲜,很特别。在那里居住着不同的民族。他们和睦相处,相互交融。各民族的历史 地理 文化 生活习俗 宗教信仰登都不同,多姿多彩,别有一番风味。
在那里给我影响最深课的是每到一处哪里的人都老远的给我们打招呼,那里的人特别的热情,特别的淳朴。
随后我们又随团去了七彩云南,听导游
说,七彩云南是三国时诸葛亮带蜀军安营扎寨的地方,传说诸葛亮第一次擒拿孟获时天边突然出现了七彩祥云,之后就有了“七擒孟获”的典故,也就有了七彩云南的由来。还有一种说法:云南,意为“云岭之南”,又称“滇”。听说上苍在中国的西南方撒下一把热土,形成绵绵群山。于是就形成了湖泊和河流。形成七彩云朵。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在七彩云南,那里有百年老店啊“庆沣祥”茶庄,银饰 玉器 土特产 中药材等。都非常有特色。
二、大理篇
第二天,我们又来到了大理。受到了金花的热情接待,途中看见奇异形状的云朵,沿途经过的彝族人的村寨。建筑上的风格和图腾都象征着他们这个民族对某种宗教的信仰和崇拜。云南白族的主要居住在大理自治州,那里的人们都崇尚白色,以白色为尊。大理的妇女都白色的上衣,外套紫色丝绒领褂。下面穿着宽裤,腰上系着带着绣花飘带围裙,她们的头饰代表了,“风、花、雪、月”的含义。听当地人说:大理以前被称为南诏国,是云南历史上最为丰富的地方,风花雪月,分别是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这些景物都很好的在头饰上表现出来,很有地方民族特色。
大理古城布局呈棋盘状,从南到北有五条街,从东到西有八条巷,当然这些
建筑今天都荡然无存了,有的还依稀可见。现在,保存下来的还有南北城的部分城墙,1982年从修过南城门。而后我们
可以看到大城内主街纵贯南北,街道两旁都是青瓦屋,民居,商店,作坊相连,显现出古朴的风貌。装饰时白族居民建筑的特点,十分注重门楼,斗拱彩画,非常有特色,门窗照壁都用剑川木雕,以及大理石,彩绘和水墨画装饰,清新典雅。在西南民居建筑中堪称一流。古城中的主要街道有许多专卖大理石制品,白族扎染布艺,草编等有特色的商品,琳琅满目。扎染是以白族人民的民间传统工艺,扎染工艺品集文化、艺术为一体.扎染布由手工针缝线扎的,反复冷染浸制而成。显色青里带翠,凝重素雅。用扎染布制作的工艺品既充满浓浓的民族风味,也很具现代韵味。
还有一点就是大理居民特爱花,人们以花给女孩子命名,金花是白族姑娘的美称。大理也被誉为金花的故乡,总之大理古城是古朴幽静的。城内溪水流淌,使人倍感清晰。
三、丽江篇
9月14号,我们又前往海拔2418米的丽江.丽江素有“高原姑苏”、“东方威尼斯”的美称.去丽江之前,我只知道它是《一米阳光》和《千里走单骑》的拍摄地,丽江原来是一个古镇.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在丽江坝子上有两个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千年古镇,一个是大听导游说:一个是大研镇,即丽江古城,一个是束河镇.这两个古镇,历史上都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茶马古道既是中原至东西方的南北贸易通道,也是中原文化和外来文化交流融会的渠道。这里是一条南方丝绸之路。它们最初由远山僻壤中的集市形成,最终也因物流商贸繁荣起来的。
丽江是纳西族的主要聚居地,在丽江那里,女的叫“胖金妹”,男的叫“胖金哥”。那里的人都是以胖为美、以黑为贵。这也是他们的特别之一。其次纳西族妇女的服饰也很有特点,身后的披肩,披肩上有绣花布圈,每圈中有一对垂穗。这七个圆形图案纳西语称“巴妙”,意思是“青蛙的眼睛”,他们将七星图案钉在披肩上,象征披星戴月,勤劳勇敢的意思。
丽江是个美丽的城市,“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应该说的就是丽江吧!丽江古城给人的感觉是古朴的, 澄澈的。那缓缓转动的大水车,那流经每家每户的潺潺流水,那斑斑驳驳,凹凸不平的又被踩得光滑的青石路面,那最简易木板拼成的小桥,都在诉说着自己平淡得不能再平淡的生活。古镇很热闹,石板
路面被人们走的很光滑,小巷两面是一个个富有纳西族特色的小房子,一个个的小店,买着各种特色东西,东巴木雕,画。在这里,没有人行色匆匆,你要做的只是慢慢的走在当年的茶马古道上,或是坐在某一座小桥上。即使再疲惫的心灵似乎在这里都可以得到放松。
在丽江古城,我们看见十几个身着纳西民族的妇人们,手拉着手,和着轻快的旋律翩翩起舞、打跳。音乐是纳西人的生命,漫步在丽江古城的街道,到处可以听见悠扬的纳西古乐和云南民歌.在四方街丽江古城的中心,听说当年茶马古道上最重要的枢纽站,马帮运货的集散地。在这里也让我对纳西文化产生了兴趣,对藏人感到那样亲切。让我感受到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
四、香格里拉篇
“香格里拉”在藏语中意为“心中的日月”,是佛教传说中的净土和理想王国,也被称为“香巴拉”。深藏于雪域高原崇山峻岭之中的云南
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始终保留着一种永恒、和平、宁静的神秘气息。香格里拉在群众在努力下,齐心协力,发挥人文与自然旅游资源优势,精心打造高原民族特色,松赞林寺、白水台、纳帕海、虎跳峡和草原牧场等好多旅游线路,我们去了纳帕海。听导游说:在不同的季节里,纳帕海都呈现出不同的美景,珍禽、雪山、草原、牛羊织成了纳帕海永远的风景。在那里我们骑马。穿了民族服装。那里的人也他特别的淳朴。感觉特别的亲切。
五、明永冰川篇
明永冰川直接发育于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2650米海拔。明永冰川全长约4千米,宽30米——80米,由于坡度大,冰川表面的纵向和横向冰隙发育,局部遇陡崖则崩塌而下。
从漆黑到天明,攀登明永冰川的海拔随着我们的喘息而越来越高,一步一步的,只有走稳了才能上更高的坡,我从中意识到自己为人处事也应该一步一个脚印。从身后微微的听见,“我们从山下开始拾垃圾一直坚持到山顶上,这样可以让这块旅游圣地吸引更多的游客,为他们的到来同时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我随着声音的传来,回头一看正是我们团的同学,我不禁有有一种自豪感,和欣慰。他们所做的受到一路上大家的好评。我们大学生一种素质的体现。也算是为云南之旅增添了一份亮丽的色彩。
六、总结篇
云南感觉就是一世外桃源。特别的神奇。
白族姑娘的热情好客、彝族小伙子的勤劳勇敢、纳西族“男尊女卑”的风俗”阿夏走婚古***俗...他们都在各自的“风花雪月”里传唱着风花雪月的故事。那种与世无争、知足长乐、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恬静美好的生活正是我们所追求和向往的。
这次“云南之行”过的飞快,难忘的云南之行让我对少数民族的特有风情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同学的互帮互助。老师的负责的态度和热心的照顾,都增进了我们之间的情感。七彩云南,给人生写下了美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