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施工员到项目经理七年晋升之路
从施工员到项目经理七年晋升之路
有工程人曾说:工程类单位(中铁、中建、中交等等)发展轨迹有很多种,要是说单靠搞技术一步一步走上去,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给你说一种比较理想的情况:
第一年,刚刚本科毕业,作为施工单位的菜鸟也就是学员,属于试用阶段,工资2000元上下,没有任何福利待遇,跟着师傅学习。
第二年,本科毕业一年,学员转为技术员(技术主管),基本工资带补贴,给单位提交报告职称,升为助理工程师。
第三年,一个工地结束,第二个工地开始。升为工程部副部长,担任技术负责工作,工资比技术员多拿几百块。
第四年,担任工程部长,工资上浮一级,基本能拿到6000元/月,主要负责工地整体管理,工程部包括测量班、试验室、技术部,你是总管,最辛苦也是最委屈的。
第五年,担任工程部长兼任副总工,给单位提交论文及助理工程师转工程师论文,主要负责工程部及配合总工程师管理项目技术工作。
第六年,担任总工程师,工资上升为年薪制,月工资基本达到7000元/月,工程技术总负责阶段,处理各种变更及对外协调技术解释工作,配合项目经理管理施工。
第七年,成功由总工程师变身项目经理,工资年薪制,每月工资8000+,主要负责项目总体布控把握及对外协调工作,与甲方要账,劳务队材料商周旋,与各种政府单位沟通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这是理想状态下的晋升之路,但实际情况下,个人能力除非特别出众并且人际交往能力超强,各种机遇都遇到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出现这种晋升状态,多数人多半会埋没在人群当中,在技术主管的位置或者工程部长的位置一干就是七八年。不同单位,不同职位,不同人都有差别,机会可以一手掌握,也可能转瞬即逝!
第二篇:从编程到管理——程序员的晋升之路(范文模版)
从编程到管理——程序员的晋升之路
与任何职业一样,软件开发工作同样存在着领导者与生产者的划分。具体来讲,我们要么是Steve Jobs,要么是Woz。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发展方向,但都足以将大家引导至辉煌的成功。
有才华的工程师常常会把管理技术团队作为职业生涯的下一个发展目标。因此,如果大家正在朝着这一方向进发,那么需要做出哪些转变来促成这项进展?在今天的文章中,我们会探讨一些具备可行性的方法、过程中常见的陷阱以及相关解决方案。
这里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您是否愿意为了迈入管理层而迎接彻底的职业颠覆?您是否属于像Woz那样的技术型人才?了解自己的特性以及希望迈入怎样的管理岗位绝对是最值得大家认真反思的首要议题。
您需要考量自己对工作当中的哪个方面最感兴趣,而哪方面内容是您希望尽可能避免的,”彭博资讯公司基础应用工程技术负责人Adam Wolf指出。如果大家真正偏好的是带领团队中的每位成员共同解决问题,或者构建愿景并引导大家为之不懈努力,那么管理岗位绝对是各位冲击人生新高度的绝 佳机遇。” 全面地考量管理岗位转型
管理工作的起点就在我们当前的位置,或者说现有岗位当中。管理者需要承担更多责任,与团队中的其他成员沟通并让自己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通过这种方式,大家可能会建立起良好的第一印象,并引导其他成员对我们寄予更多期望,当然具体效果还不只这些。美国太平洋大学临床分析教授Rick Hutley建议称,如果打算在管理岗位上有所作为,大家不妨先看看自己的脸皮有多厚。
证明自己能够在目前的工作职责基础上建立起信任感,这代表着我们可以承担起更多责任。”--Chef公司工程技术副总裁James Casey 问问自己您能否承受得住风险以及批评,”英国电信公司前任CIO、现任思科系统公司创新事务副总裁Hutley表示。坦率地讲,当一位幸福的基层工 作者要比作个痛苦的领导者更好。也就是说,大家要积极迎接更广阔的视野。我们应该有勇气走出舒适的现状,主动承担起更多责任。”
管理他人往往也会带来诸多尴尬的状况,这种别扭的职业生涯也可能会让当事者烦恼不已。优秀的管理者应该受到自身领导他人及理解他人的渴望所驱动--一味批评虽然能够影响他人,但却无法帮我们赢得朋友。
领导地位意味着在某些场合下作出艰难的决定--包括与那些自己曾经的同事发生争执甚至冲突--而且这很可能是一条孤独的职业道路,”Hutley强调称。我们走得越高,遭遇失败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特别是在某些人看来。”
西雅图企业级软件供应商Chef公司工程技术副总裁James Casey指出,我们可以传达自身对于担当管理者的渴望--这一点非常重要--同时不失时机地展示自身成为优秀领袖的各种素质。领导与引导是这份素质清单中的核心项目--甚至足以决定一切,”Casey表示。我经常会问自己,'团队中的同事希望我统领这支队伍吗?为什么是? 又为什么不是?'在考虑如何实现晋升的过程中,大家需要首先把当前的工作做好--这表明我们能够以现有职责为基础积累起充分的信任感,这代表着我们可以承 担起更多责任。” 但如果大家此前从未有过管理经验,那么怎样确定自己擅长这方面的工作呢?Hutley就此给出了建议:您是否是那些会着眼于当前任务之外,更多关注 社交影响而非仅仅是工作本身的员工吗?您是否会提出更理想的解决方案,或者挑战存在缺陷的固有成规?其他同事是否会寻求您的想法或者指导?如果答案是肯定 的,那么您就是一位天生的领导者--而其他人也会承认这一点。”
全面地考量管理岗位转型
如果大家希望通过努力工作及对细节的专注来加快自己晋升的步伐,那么传达自己的规划将变得非常重要。向管理层的这步飞跃意味着我们的日常工作将面对全新设计。不过作为第一步,我们首先需要将自己的意图传递给顶头上司。
硅谷行政管理培训师Jennifer Selby Long在过去二十年中一直在帮助软件开发人员走上管理岗位,并指导他们更加高效地统领相关团队。Long表示,出色的工作成果尚不足以发出强烈的信号--我们还需要做得更多、想得更远。而这绝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寻找规模扩展速度最快的业务,因为这些领域将提供大量机会、帮助各位站出来承担本职工作之外的责任。”
--Lever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 Sarah Nahm 几乎每一位软件工程师都希望继续自己的软件开发之路,因为除非我们坦率表达自己的愿望,否则顶头上司根本意识不到我们涉足管理工作的意向,”Long指出。积极讨论自己为企业做出更多贡献的愿望,并乐于接受新的挑战,而不能单纯将着眼点放在自己的现有职业发展路线之上。”
业绩审查与其它一对一面谈正是我们表达迈入管理层的最佳时机。而且大家的顶头上司也许正好有能力帮助各位了解需要充实自己的哪些技能储备来实现晋升理想,Chef公司工程技术副总裁Casey解释道。
无论所在企业使用哪种系统来记录大家的职业抱负与发展方向,与顶头上司之间的一对一谈话都是从细节入手探讨晋升目标的最佳时机,”Casey补充 称。如果大家和自己的顶头上司都看好同一条管理职责拓展途径,那么对方将成为我们最大的导师兼敦促者,而这也是实现成功的理想方式。” 除了上述提示之外,如果大家希望从当下开始采取措施,那么这种微妙但又艰难的变化可能会给我们的日常办公流程带来影响。这显然是种个人选择,而且除了Mark Zuckerberg,其他管理者必须得放弃个人购物时间来主持业务例会。我曾经得到过的最好的建议是:'如果你打算拿下某个岗位--首先要让自己看起来像是拥有该岗位的人员,'”Hutley表示。当一家企业打算为某个 职位寻找人选时,他们会首先梳理心理关系网、搜索那些看起来像是能够用途该工作的人员。在招聘广告登出之后才开始行动已然为时太晚,我们需要在此之前就在 行动上表现出自己对该岗位当仁不让的决心。” 而这种微妙的转变--以及让自己脱颖而出的过程--往往会在当前工作环境中引发摩擦。
作为一名管理者,我们的工作当中约有九成的内容是对他人造成影响,而这是一项与逻辑无关的任务。”
--行政管理培训师Jennifer Selby Long 以潜在管理者的形象出现本身可能会产生一些不便。穿着整洁的下装与干净的衬衫显然会让大家在充斥着牛仔裤与运动鞋搭配的办公室里看起来有些格格不 入,”Hutley指出。如果如果始终以基层员工的面貌出现,大家永远无法顺利实现晋升--您必须以自己的方式达成鹤立鸡群的效果,包括言谈与行为。” 尽可能借力于一切因素
当然,大家可以申请MBA学位并通过在线或者在职方式完成相关课业。专业人士指出,公开演讲课程能够帮助我们逐步熟悉预算培训、自我评估,并掌握多样性及包容性的相关内容。但在办公室当中,我们同时拥有大量足以帮助自身向正确方向迈进的机会。
我其实应该以自己没有MBA学位为理由否定上述观点,”彭博资讯公司的Wolf指出。在我看来,我在成为管理者之后通过实践学到了更多,而并非以管 理角色作为着眼点进行系统培训。我确实接受过与管理相关的课程并读过不少书籍,但我发现帮助最大的还是来自同事、管理者以及整个团队的反馈意见,我也通过 审视角色模型并了解其为何能够确切起效而得到了切实助益。”
积极寻找导师,”Hutley表示赞同。所谓导师并不一定非要以正式角度委任--当然,专业导师也很不错。找到能够与自己产生共鸣的领导者--从对 方身上学习自己欣赏且希望拥有的宝贵品质。接下来,在理解了自己钦佩对方的理由后认真进行观察:他们在面对特定情况时会如何处理,他们如何着装、交流及行 动等等。”
在相关领域获取资质认证也能够表明我们希望晋升的意愿,招聘服务企业HireStrategy公司常务董事Eric Klein指出。而且大家可以通过帮助新人或者大学毕业生的方式展示自己的领导才能。
大家必须适应立足于幕后审视团队当前工作成果的感觉。”--彭博资讯公司基础应用工程技术负责人Adam Wolf 当某位同事在开发工作中陷入困境时,不妨从同事的角度帮助其进行代码审查,”Klein指出。除了管理项目与统领团队,指导新人员工与同行也能够证明我们有能力承担起领导任务。” 谷歌公司前Chrome开发团队成员Sarah Nahm给出的建议是,我们应当从目前增长速度最快的业务领域处寻找机会。
工程师应当关注身边的业务发展趋势,”Nahm指出,目前她领导着Lever公司--一家专门帮助企业随业务扩展招聘员工的硅谷企业。寻找规模扩展 速度最快的业务,因为这些领域将提供大量机会、帮助各位站出来承担本职工作之外的责任。以志愿者角色参与到更多面试中来,并在战略决策的制定会议中坐在前 排。如此一来,大家将更为明确地了解到哪些元素会给工程技术组织带来深远影响,同时为未来统领团队并需要雇用更多工程技术人员的情况储备关键性技能。” 作出转变
一位专家指出,管理岗位会给从业者带来大量同样的挑战与不确定因素。他随后补充称,我们绝对不能采取直白的表达方式--否则必然招致被整个团队所疏远的风险。有鉴于此,类比与提醒才是最理想的沟通手段,而这正是作为职业转变的基础性蓝图。
首先,做好准备迎接全面且彻底的职业生涯转变,”行政管理培训师Long表示。在人力方面,我们没有产品规范或者算法可供参考。作为管理者,大家的 工作有九成内容都是在影响他人,而这显然是一项与逻辑无关的任务。另外我们还需要处理带有模糊属性的业务并通过他人产生结果,而这项工作也无法单靠逻辑以 及理由来实现。” 接下来才是真正困难的部分。大家准备好接过控制权,并保证整个团队继续顺利完成既定工作目标了吗?
在技术这个只问'你最近为我做了什么'的残酷行业当中,大家的通行证……就是自己的技能储备。如果失去了这一点,我们的立足根基也将分崩离析。”--WinterWyman公司首席顾问Mark Stagno 只有最糟糕的管理者才会过分施加控制,”Long指出。但这些事必躬亲的领导总以为自己是在做正确的事。您能将自己的全部精力用于指导、支持、点拨以及鼓励他人吗?这种心态是最基本的前提。总之,请确保自己做好了登上这辆过山车的全部心理准备。” 另外,如果团队当中存在着来自原本工作组的同事,您会如何处理与这些同事之间的工作关系?
大家必须保持理想的客观心态,并以坦诚的方式传达令人较难接受的决定,”Hutley指出。如实传达这种负面反馈确实非常困难--而且双方都会因此而饱受折磨,而不仅仅是管理者一方。也就是说,大家用不着刻意回避自己的这些老战友。” 引导团队成员拓展自己的技能,各位专业人士一致指出,同时准备好在遭遇失败时经受应有的教训。再次强调,这些技能--包括高效沟通、增强说服力以及在面对不确定因素时保持冷静--往往并非天生就能具备,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来获取。
领导者要做的就是引导与培训,然后让下属们去自由发挥,”Hutley表示。当事情按既定计划发展时,我们需要及时作出表扬和鼓励;但当情况出错时--我们难免要忙中出错--时表达支持与理解。”
彭博资讯公司的Wolf表示认同,并建议新任管理者能为所统领的团队提供与以往一样的自主发挥权利。
大家不要因为好高骛远而放弃责任,”Wolf指出。大家必须适应立足于幕后审视团队当前工作成果的感觉。我发现将重点放在向团队提出确切相关的问题并敦促其找出正确答案方面能够带来良好的收效。”
另外,不要放弃长久以来推动我们获得领导岗位的固有特质。换言之,被收回职权的最快方式就是遗忘了自己引以为傲的技能储备。
使用主流技术方案能够保证我们在离开一家企业后,迅速在其它业务环境中上手工作,”职业介绍企业WinterWyman公司首席顾问Mark Stagno表示。在技术这个只问'你最近为我做了什么'的残酷行业当中,大家的通行证……就是自己的技能储备。如果失去了这一点,我们的立足根基也将分 崩离析。而且如果情况发生转变--公司处境较为艰难或者工作得不太顺心--如果没有拿得出手的技能亮点,大家将很难找到新工作。” 关于是否继续关注原有专业的争论 我们还认为,成功实现晋升后的工程技术人员不妨偶尔回顾过往,审视将代码构建与部署作为核心工作--而非管理产品、预算与团队--的那段时光。HireStrategy公司的Klein表示,他有时候会听到那些由工程师晋升为管理者的同事抱怨他们错过了大量编程工作。随着技术的不断变化与 发展,管理者们同样需要关注自己的技术性技能,甚至可以将其作为管理技能的一部分纳入提升议程,”Klein指出。我们会提醒指出,当职业生涯走向终点 时,每个人都会找到其中最令自己振奋的部分。单纯从技术入手仍然可以让职业经历变得丰富多彩,而不一定非要执着于踏入管理领域。”
作为一位管理者,大家的职责将较少专注于工作,而更多集中在帮助他人获得成功上。”--Geneca公司首席架构师Michael de Groot 很多工程师都喜欢以独立方式解决问题,软件产品开发商Geneca公司首席架构师Michael de Groot指出,并以自豪的情绪拿出自己的全新解决方案。
作为一位管理者,大家的职责将较少专注于工作,而更多集中在帮助他人获得成功上,”de Groot表示。大家必须处理他人的行为、态度--以及工作偷方面的差异。” 下面来看最后一项与晋升相关的议题。当明星开发人员难于寻觅时,转型当老板也不一定主能带来更好的收益。时至今日,我们已经不可能再像Woz当年那 样环顾身处惠普且忙于制造计算器产品的同事而认定自己找到了值得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在如今的市场上,那些能够实现创新的员工都是要开出大价钱的。
高端市场上的工程师其实很少有转型涉足管理岗位的,”WinterWyman公司的Stagno指出。因此在选择新的发展方向之前,请多花点时间认 真考量一番。参考以上各项意见,确定自己拥有转变方向的正当理由--换言之,证明自己确实想成为一位领导者,而不仅仅是希望靠这种方式实现职级晋升。”
原文标题:The programmer's guide to peaking into management 【编辑推荐】
程序员学习编程需要攻克的8个障碍
全球最受欢迎的计算机编程语言
如何在编程生涯中有一个好的开端
我2年学习编程的经验总结
白板编程浅谈——Why, What, How
程序员获取新编程技能必备这些技巧
第三篇:从程序员到项目经理4
从程序员到项目经理(四):外行可以领导内行吗
在上一篇中,我举出了一个招聘需求,引起一些朋友的争论。既然招聘的是项目经理,为什么需要那么多专业技能呢?在百度上招聘频道搜索“软件项目经理招聘”,可以查到8500多条类似的招聘信息„„
一.从几个招聘要求说起
在上一篇中,我举出了一个招聘需求,引起一些朋友的争论。既然招聘的是项目经理,为什么需要那么多专业技能呢? 在百度上招聘频道搜索“软件项目经理招聘”,可以查到8500多条类似的招聘信息。我们看看国内软件行业老大东软集团的招聘条件:
工作职责:
带领团队完成需求分析,开发计划制定与跟踪,项目组关键技术问题解决,负责项目QCD。
岗位要求:
1、3年以上软件开发项目经验,2年以上项目管理经验;
2、熟练掌握JAVA、WEB开发,精通基于Oracle/Mysql数据库的MIS系统开发;
3、具有较强的沟通、组织能力和较好的文字表达、写作能力;
5、有医疗业务开发经验者优先。
显然,东软公司也是要求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的。当然,也许东软公司太大了,不具有代表性,那么我们再看一个比较小的公司,你绝对没听过(我也没听过),广东广风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任职要求:
1.能很好的把握开发质量和项目进度,规避风险。
2.具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3.具备至少3年项目管理经验或大型系统开发实施经验的优先。
4.掌握JAVA技术,能熟练应用J2EE,Spring,Struts,Hibernate等开发和测试。
5.熟悉基于java的B/S架构应用技术。
6.熟悉基于Tomcat、WebSphere、weblogic等应用服务器的开发;
7.熟悉大型数据Orecle/SQL Server等,熟练掌握存储过程编写、数据库表设计。
8.熟悉unix/Linux操作系统。
9.具备软件团队管理经验,熟悉软件开发流程,能够独立完成项目实施的优先。
10.具备一定的系统框架设计、熟悉开发流程,具有的良好的需求分析、项目设计、规划能力。
13.有如下经验者优先考虑:
a.熟悉BIEE,或有BI项目开发实施经验
b.对BI/DW的概念和架构有比较深入的了解,熟悉维度模型架构
c.熟悉Oracle数据库开发,或有ETL工具ODI经验,精通SQL
d.有基于java技术项目管理经验的优先,教育行业背景优先
哇啦啦,这个更不得了。这究竟是招程序员还是招项目经理,我也快被弄迷糊了。看来中小公司比大公司更看重专业技能。当然,我再多举一千条也代表不了所有的企业。但诸位如果有时间一条条看,会发现绝大部分公司对“软件项目经理”这个职位,都对专业技能有较高的要求。那么,传说中的“外行领导内行”究竟是不是真的?外行真的可以领导内行,带领项目走向成功吗?
二.外行 vs 内行
1.优势劣势分析
外行和内行究竟谁更适合当项目经理?那些招聘要求似乎已经为我们给出了答案,最少在软件行业内行项目经理更占据优势。然而,外行的项目经理往往也有其独特的优势,比如,他们往往更有大局观,能跳出技术本身看待问题,有更强的领导力等等。事实上,外行领导内行的现象,在国家大型建设工程或科研项目中要屡见不鲜。据说,我国的原子弹工程就是聂荣臻元帅领导的,而聂帅是不懂核物理的。
如果拿外行和内行项目经理来PK,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每一项都不是绝对的,这就如同比较男人和女人谁更适合做厨师一样。当我们拿两者PK的时候,其实包含了一些隐含的信息,就是这个外行的项目经理比内行项目经理,更加懂得管理、情商更高,否则的话,内行项目经理会毫无悬念的胜出,也就没有比较的必要了。
基于这些隐含的信息,我们试着比较一下两种项目经理的优秀和劣势:
2.技术决定论的误区
所谓内行与外行是纯粹从技术的角度来看问题,单纯讨论内行好还是外行好,其实也暗含着一个前提,就是技术决定项目的成败。而实际上,一个项目能否成功的影响因素,远不止是技术,对一个项目经理的素质要求也远不止技术。同是外行或内行来带一个项目,会由于个人修养与经验在差异,项目结果可能相差很远。因此单纯说外行好,还是内行好,是没有意义的。
3.综合素质决定论
问题的关键其实不在项目经理是内行还是外行,而在于他的综合素质。无论是外行还是内行,只要谁的综合素质更高,谁就是更优秀的项目经理。
上一篇我们讲到项目经理的六种能力模型,也就是说,一个优秀的项目经理,应当具备六个方面的素质,即:知识、技能、逻辑思维、执行力、心智成熟和领导力。
在知识层面,包括专业知识、行业知识和管理知识。外行项目经理在专业知识和行业知识方面已经输了,但在管理知识方面按默认值,外行赢了。
在技能导面,包括专业技能和管理技能。外行项目经理在专业技能也又输了,同样管理技能方面,又略胜一筹。
现在打成了平手。剩下的,要拼逻辑思维、拼执行力、拼心智、拼领导力,这就和内行外行无关了,鹿死谁手,要看个人的修养。
因此,项目经理的比拼,拼的不只是管理知识或专业知识这一个方面,而是综合素质的比拼。
三.外行,你凭什么
1.唐僧的团队
外行,也就是不懂专业知识技术,显然不但不是什么优点,反而是一个项目经理的极大缺陷。那为什么领导还会置这么大的缺陷于不顾,任命一个外行为项目经理呢?换一个角度,也就是说,一个外行,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成功的管理一个软件项目呢?
一件事情的发生,总有他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具体到这个问题上,也有它的内因和外因。
(1)在内部因素上,外行项目经理必须具有更高的综合素质。
现在流行分析西游记中的取经团队,其实也是一个典型的外行领导内行的团队。到西天取经,靠的是降妖服魔的本领,显然唐僧是个外行。但是,唐僧并不是一无是处,相反,他的综合素质很高。他外柔内刚,意志坚定,目标明确,还精研佛法,具有很强的人格魅力,因此他的那些徒弟才能凝聚在他周围,虽历尽千难万险而无悔。
(2)在外部因素上,必须有合理的人才结构作为支撑。
唐僧虽然不会打怪,但是孙悟空可以,补齐了唐僧在这方面的不足。试想,如果他的徒弟都不能降妖,任凭唐僧的领导力再强,显然那也是于事无补的。同样一个外行的项目经理,在他的团队中,必须可以信赖的技术骨干,像孙悟空一样能在关键时候解决问题,这些骨干一般就是项目中的组长、系统架构师或者系统分析师,必要时可能要设置项目副经理之职。如果团队
中没有技术骨干,都是一些经验不足还不求进取的程序员,那除非项目超级简单,否则项目经理纵然有诸葛亮的才华,也无济于事。
2.规模决定一切
在上面两项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只能说明外行可以担任项目经理了。站在项目本身的角度,除了这两项因素,往往还跟以下方面有着紧密的关系。
(1)项目规模:规模越大,采用外行项目经理的机率越高。
(2)项目所在行业:在建筑、施工、水利等传统行业,采用外行项目经理的机率更高。
(3)项目的技术难度:在项目规模不大时,如果技术难度越大,采用内行项目经理风险更小。
(4)项目进度要求:时间要求越紧,更倾向于采用内行项目经理。
(5)项目管理的层次:有些项目层层分包,对于上面次层的公司,项目不需自己实施,只需对项目进行监管,项目经理自然也不需要很强地专业技术了。但对于底层实施单位而言,项目经理懂技术就很有必要了。同样,有些大型项目分成若干个工程,每个工程又包括若干个子项目,也是类似的情况。
在这些因素中,项目规模是具有决定性的因素。项目规模足够大的时候,也就有足够的经费来配备充分的人才。至于其实方面,其实只是表现而已。
四.透过瓶子看软件行业
为什么软件行业外业项目经理相对较少呢?这与软件项目本身的特殊性有一定关系,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软件行业的现状:
(1)软件项目规模不够大
在软件行业,几十万的项目很常见,几百万上千万就是大项目了,项目的利润率很低,很多中小型企业都生存在赢利的边缘。据工信部统计,2011年上半年我国软件行业利润仅占软件业务收入的1.28%。这么低的利润率,估计比东莞的制鞋厂还不如吧。而几百万上千万的项目,对建设、国防这些行业来说,简直不值一提啊。前几天太极集团1.99亿中标铁道部IT项目,大家都不服气。也是,人人都在喝汤,你凭什么搞特权吃肉?
(2)成熟的项目经理相对紧缺
软件行业小项目太多,对项目经理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与此同时,成熟的项目经理相对很少。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啊。当然,即使牛B的项目经理有了,其收入要求也不会低,这是小型项目难以承受的,只能退而求其次,找一个性价比更高的项目经理,或都干脆拔苗助长,找一个不错的程序员来带吧。
第四篇:从程序员到项目经理一
从程序员到项目经理
2006-9-28 11:59:26作者:sina
要走向管理层,英语一定要学好。沟通很重要,要做好管理者,先学会做人。多跟下属沟通,多为下属着想,而不要去巴解讨好上司。体谅下属,把项目计划做的尽量合理,不要让下属加班,给下属发展和晋升的空间,这样才能是下属有干劲,才能把项目做好,你才有更高的升迁机会。只有把自己知道的不断的让你得力下属知道,只有提拔起一些得力的下属来,你才有时间和精力去向上爬,不然你抱着不放,就没有升迁的机会。管理不是喝酒抽烟那么简单,那只是过去的那种不思上进,耽误自己前程。
吃尽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做PM不是混,是要把项目做好,这跟做人是一个道理,这也就是为什么
做管理要先学会做人的道理。
pm的整个工作重点是什么?如果做为一个PM,技术不高怎么对付组里的牛人。
1.从程序员到PM,是一条脱变的路,事实上程序员走的路最终不应该是项目经理。首先有一点需要明白的就是,一定规模的项目中,项目经理不需要太懂技术,他可以是一知半解。项目经理的任务不是在技术方面,技术相关的应该交给SA去做。项目经理更多地是做管理,沟通等工作,你如果可以的话到书店查看一下关于项目管理的书籍,你就会明白。当然对于小项目来说,有可能是PM,SA是同一个人,而这样的项目经理更多只是SA加上一些管理工作。要做项目经理,你就首先告诉自己不再去碰技术细节了。程序员并不是一个培养项目经理的好环境。所以没有什么从Coder到什么developer再到SA然后是PM的路,这是一条比较悲哀的路。在大公司,SA下一个目标不是PM,而consultant,然后是senior consultant,PM走的是另一条路,所需要的技能不是技术,技术给PM带来的能力提升是很少的。在项目中你最后能分清楚PM与SA的关系及各自在项目中的分工与用途。
2.其实我蛮同意 gzlucky(Lucky)的看法的,确实是我们公司不少项经理就是不很能跟得上现在的一些技术,因为很多人都快年近四十,儿子都上高中了,要他们再学新技术真的难度比较大,他们的工作基本上就是天天找手下的程序员,布置这个任务,询问那个任务做的怎么样了。不过我的头倒是和我一样编程,他手下写代码的就我一个人,他自己也会ASP和JSP,但是可能对.NET不熟,就由我来主负责了。我觉得项目经理还是像他这样的好,自己也能懂不少技术,可以服人。但是我的头儿好像在沟通这一块不是非常出色,当然也有可能是俺太内向,不太与他沟通,所以他也只是在交待任务后就不再多询问,而不像别的项目经理天天追程序员后头问。我想问问各位,你们看哪种项目经理才是比较好的,像我的头儿这样的,还是像某些喜欢追程序员后面问进展的。
3.(作者是两黄星)原来在一个小公司做过半年的DM,一年的PM,后来为了让自己的技术更扎实一些,离开了原来公司,现在在大公司做程序员,开始后悔了,在大公司里很难接触管理方面的东西,也很难晋升,个人认为在小公司做DM,PM,有经验后直接找大公司的PM,这样也是一条路。
或者考PMP之类的证书,然后直接找管理的工作。
希望过来人能给予更好的意见和建议,我也现在想往管理层发展。
技术很硬了再去做PM,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我就犯了这个错,边搞好技术(为了生计)边学管理知识(为了将来),慢慢向管理发展,不能等。有句话说的好,机会是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的。利用业余时间多学些管理方面的东西,所谓人的差异在业余时间。
第五篇:从程序员到项目经理5
从程序员到项目经理(五):不是人人都懂的学习要点
学习本来只是一种本能,算不上什么能力,然而,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断学习,学习反而成为了一种真正的能力,因为我们慢慢失去了它,它就更显得珍贵。
学习是一种基础性的能力。然而,“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如果学习不注意方法,则会“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一.学习也是一种能力
看到这个标题,有人会说:“学习,谁不会?”的确,学习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是人的一种本能,人人都有学习的能力。我们在刚出生的时候,什么也不知道,是一张真正的白纸,我们靠学习的本能,学会了走路、说话、穿衣服„后来,我们上学了,老师把书本上的知识一点一点灌输到我们的脑子里,我们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与此同时,我们学习能力却好像越来越差了,习惯了被别人喂饱,似乎忘记了怎么来喂自己了。
学习本来只是一种本能,算不上什么能力,然而,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断学习,学习反而成为了一种真正的能力,因为我们慢慢失去了它,它就更显得珍贵。
在学校里我们基本上被动式学习,然而走出了象牙塔之后,不会再有人对你负责,不会有人主动教你,我们需要主动的学习。所谓的学习能力,其实就是自主学习的能力。
几年前,曾有一本风靡管理界的书,叫《第五项修炼》,这本书倡导建立学习型组织,因为从长远来看,一个组织唯一可持续的竞争优秀,就是比竞争对手更快更好的学习能力。
一个公司如此,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众所周知现在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候代,知识更新非常快。据说,一个大学毕业生所学习到的知识,在毕业之后的2年内,有效的不过剩下5%,更何况我们的学校与社会需要严重脱轨。我们赖以立足的,不在于我们现在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我们有多强的学习能力!
学习不但是一种能力,而且是一种至关重要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核心,就是学习的方法和心态。
二.买书是最划算的投资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说明先贤们早就认识到,买书是最划算的投资了。
当我刚出道的时候,拿着非常微薄的工资,有一次我向主管抱怨道:“现在的书真贵啊,这点工资连饭都吃不起,更别说买书了!”主管对我说:“不要吝惜买书的钱,宁可忍着不吃饭,也不要忍着不买书,因为买书是回报率的最高的投资了。”
主管的话让我非常震动。后来,我看到喜欢的书时,再有没有手软过。我不断的学习,开发能力也不断的提高,工资水平也获得了大幅度的提高。一年后,我一个月工资的涨幅,就足够买两年的书了。你说,还有比这更划算的投资吗? 一本书,哪怕只有一页纸是有用的,它将所产生的潜在价值,也会远远超过书本身的价格。当然,书不在多,能踏踏实实消化掉一本好书,可能比泛泛而读10本普通书,要更有价值得多。
三.多读经典书
十年前,我刚进入IT行业的时候,真是求知渴,每星期都要往购书中心跑,可惜的是,那时给程序员看的书不像现在这么多,高质量的书就更少了。当时我印象中比较经典的书籍就是《Windows程序设计》、《COM本质论》、《Java编程思想》,还有就是谭浩强的《C语言程序设计》。其它充斥书架的,就是类似于《21天精通XXX》、《XXX从入门到精通》、《XX宝典》这样的书籍。
回首往昔,令我比较郁闷的一件事就是在我最有学习动力的时候,看的高质量的书籍太少,就好像是在长身体的时候,天天吃的是没营养的泡面。当然,这跟没有人指导也有很大的关系,独自一个人学习,让我走了很多的弯路。
软件开发方面的书籍,我大致将其分为三类:
(1)浅显的入门类书籍。
这类书的标题往往是《XX天精通XXX》、《XXX从入门到精通》、《XX开发实战》等,这类书往往从软件的安装讲起,喜欢翻译帮助文件。有人批评这类书为烂书、毫无价值,这并不公平。至少我本人,也曾从这些书中学到一些东西。即使是21天系列书,也有适合看的人群,只不过,它一般也就只能看21天而已,过后就可以扔到垃圾堆。这类书只适于还没有入门的初学者,从中学到一些入门的招式。这种书在刚起步的时候一般买上一本就可以了。如果你善于使用搜索引擎,这一本书也可以省了。
(2)国内外高手写的实战类书籍。
这类书实战性很强,把技术及原理讲得很透彻。比如《windows环境下32位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深入解析MFC》、《Delphi深度探索》、《深入浅出WPF》、《深入剖析Asp.net组件设计》等。以前这类书都是从国外翻译或从台湾引进,现在国内高手越来越多,出自国内作者的也越来越多。这类书如果在你学习的每个方向看个两三本,并且通过实践消化掉,那么毫无疑问,你会成为一个优秀的程序员。
(3)国外大牛写的、揭露本质、有丰富思想的书。
这类书就是所谓的经典书了,例如《代码大全》、《编程珠玑》、《设计模式》、《重构》、《代码整洁之道》等。经典书就像一个有深度、有思想的朋友,他会给你启发、每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收获,这类书具有真正的收藏价值。看经典书永远是正确的选择,它绝不会浪费你的时间,因为经典书是无数人沙里淘金、帮你挑选过的结果。
然而,阅读这类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读者需要有丰富的开发经验,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真正能消化经典书的人其实不多,这就好像饮酒,一个新手无论如何也品不出葡萄美酒的醇香。在酒桌上,人人都把杯中酒一饮而尽,当有人点评“这个酒不错”的时候,我只能无奈的苦笑一番,真的是甘苦自知。
如果一本经典书你看得很辛苦,很有可能就是因为你功力未够,这种情况下不要着急,慢点来,不妨先将其先束之高阁,多看看第二类实战型书籍,过一段时间再回头来看,也许你会有新的惊喜。
四.不要在上班时间看书
一个善于学习的人,首先要善于利用一切时间来学习。不知是伟大的雷锋叔叔还是鲁迅爷爷曾经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然而,当我们从上班时间中挤时间学习时,就千万要注意了,不要在上班时间看书!
上班时间看书不但是一件很敏感的事情,而且非常吸引眼球,很快就会引起周遭的不爽。首先老板心里不爽,他想:“我给你钱是让你来工作的,不是来学习的!”;其次同事们也不爽:“我们工作都做不完,瞧,这小子真闲哪!”用不了多久,你就会成为被众人排斥的异类。
当然,你可能会说,“我工作已经做完了,经理没有安排,当然可以学习了”,其实不然。你完成了一件事情,不等于所有的事情都完成了。一个优秀的员工,应该是主动要工作,而不是被动的等工作。工作完成以后,你至少还可以:
(1)主动汇报给你的经理,请他来检查你的成果,并安排新的任务;
(2)如果公司这一段时间确实比较闲,没有什么具体的任务,可以进行代码重构、优化;
(3)你还可以主动请缨,承担额外的工作或更艰巨的任务。
(4)如果一定要学习,也只能对着电脑屏幕来学习,纸质书最多只能拿来翻阅一下,而不能一直捧着,以免影响到其他人的情绪。
五、只学习与工作相关的东西
我曾发现不少程序员在学习方面找不到方向,一会学学C#,一会学学Java,看了最新的编程语言排行榜,又觉得该学C++。这样左抓抓,右挠挠,只会让你觉得更痒。
学习最忌三心二意。俗话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每门都学一点,还不如专心学好一个方向。这个道理谁都懂,可是又该学哪个方向呢?难道只能跟着感觉走吗?
不!最实际的方向,应该跟着工作走,工作需要什么,我们就学什么,把工作需要的技能熟练掌握。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和工作弱相关的东西呢?是为了转行或跳槽吗?可是,如果我们连现在本职工作都不能做好,又怎么能保证到新的岗位、用新学的技能就可以做得更好呢?
学习与工作需要的的东西,有很多好处:
首先,可以集中精力,在某一方面钻研得更加深入。所谓“百招会不如一招绝”,有了绝招,你还怕不能在“武林”立足吗?《天龙八部》中的慕容复武功博学无比,最后还不是被只会一招六脉神剑的段誉打得落花流水?
其次,可以学得更快、更深入,因为学习更具有针对性,而且可以立即在工作中运用,可以马上检验出学习的效果,对存在的问题可以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掌握的知识也会更加的牢固。
第三,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工作时间也就成了学习时间,这样突破了三个8小时的限制。有人说,我们每天所有拥有的时间可以分为三个8小时,工作8小时,睡觉8小时,另外还有8小时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工作和睡觉的两个8小时大家都一样,决定人生高度的是另外这个8小时。当我们把学习的焦点放到与工作相关的知识上时,工作时间中的很大一部分,同时也就成了宝贵的学习时间,这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啊。
六.织网式的学习
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很重要。作为一个程序员,深入把握技术细节,是写出优质代码的保证。但对于一个项目经理而言,知识的广度更显重要。项目中碰到的问题往往是综合性的,只有具有广博的知识,才能快速的对问题进行分析和定位。在程序员通往项目经理的道路上,我们必须有意识的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形成更完善的知识体系。
每个人的知识体系就好比是一张网,我们学习其实就是要织这样一张网。我曾看过渔网的编织过程,渔网虽大,也是一个结点起步,一个点一个点的编出来的,编织的过程中,始终只有一根主线。
学习又何尝不是这样,知识体系的大网也是由许多小的结点组成,要结这样一张网,只能由一个点起步。牵住一条主线,织出一个个的点,由点带出面,最后才能形成这张大网。
我曾经编写过一个网络信息采集软件,这个软件可以从具有列表页网站中按字段设置采集信息,支持自定义字段、页面多级关联、下载附件、支持多种数据库、可视化定义等特性。刚开始时,觉得这个软件也是一个比较大的功能点而已,后来发现这个不起眼的功能关联着大量的知识点,在开发过程中,我顺藤摸瓜,各个击破,对很多知识点进行了细致的学习研究,软件开发完成后,个人的知识体系网也进一步得到了补充和完善。
图1 由知识点形成知识网
七.问题是最好的学习机会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工作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晋升之门将永远为那些随时解决问题的人敞开着。”可见,工作过程中有问题是正常,没有问题那才是真正的问题。在发生问题能时,能勇于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人,才是公司真正的核心骨干。
现实中,很多人总是千方百计回避问题,当上司安排一项艰巨的任务时,也是想尽办法推托。殊不知,对于个人而言,其实问题是最好的学习机会。往往那些愿意接受困难工作的人,能力会变得越来越强,那就是因为他们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有一次,一位项目经理对我说:“有一个问题,客户有一台HP服务器要装磁盘阵列,没人会做,怎么办啊?” “可以学啊,没有人愿意去吗?”
“我都问了,没人想去。”
“哦,正好明天我有时间,我也没装过磁盘阵列,那我明天去学着弄一下。”我说的是真心话。
第二天早上,当我准备出发时,项目经理告诉我不用我去了,因为项目组好几个同事都想去“学着弄一下”。结果服务器很快就装好了,远远没有之前大家想像的那么困难嘛。更重要的是,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大家都学会了怎么装磁盘阵列。
碰到困难时,迎难而上吧,千万不要拒绝这个最好的学习机会!
八.经常思考总结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难以把握事情的本质。这就好比一个学武之人,只习得其形,而未得其神,难以成为真正的高手。
一个程序员从入门,到成为高手的过程中,往往要经过几次顿悟。顿悟会让你跳出知识的丛林,一切豁然开朗,仿佛打通了全身的奇经八脉一般奇妙。记得我有一次,顿悟到了一个很简单的结论:“原来高级编程语言中的类库是封装了Windows API来实现的。”后来碰到一些自带类库无法实现的功能时,我就会想到,其实可以通过调用Windows API来实现。利用这个思路,我解决了一些看起来很难的问题,得到老板的赏识,从而很快获得提升。
顿悟非常可贵,然而它不是随便发生的,而是经过一次次苦苦思索之后、灵光闪现的结果。思考的过程,其实就是将外在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而顿悟,则是批量的实现这种内化,将无数个知识点连接在一起,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九、克服“高原现象”
爱学习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学习持续了一段时间之后,往往会有一个瓶颈期,长时间似乎很久没有什么进步,于是内心非常着急。
这种情况实际上这是由人的学习规律决定的一种“高原现象”。据研究,学习者在刚开始进步快,随后有一个明显的或长或短的进步停顿期,后期进步慢,中间的停顿期叫高原期。
图2 技能学习练习曲线
在我看来,高原期实质是一个消化期,由于前期的学习积累了太多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在大脑中乱作一团,还没有形成一个知识体系。这时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消化它,将它融会贯通,经常思考总结可以快速帮你跨过高原期。
在处于高原期的时候,还可以换一个相关的方向来学习,例如编程语言学不下去了,你可以学习一下设计模式,设计模式也学不下去了,再换成数据库。通过学习这些相关的知识,不但补齐了知识体系中的短板,而且各个知识点之间可以互相启发,帮助你实现顿悟,跨过高原期。
十、学习要有好心态
(1)学习要静心
急于求成是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态。这可以理解,毕竟作为一个程序员,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而社会又是那样的浮躁,让人觉得一切都是那样的不安全、不确定,似乎只有学得快一点,才能跟上社会的脚步。
可是“欲速则不达”,想快快的学,往往会形成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学习方式,每一个点都没有吃透。心沉不下去,知识也会沉不下去。要想成为真正的高手,只能静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的攀登。
(2)学习是一个持续一生的过程
人生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完善过程。
孔子曾经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可见孔子也不是天生的圣人,也在不停的学习、进步,从“志于学”到最后“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一共花了55年的时间。
作为一个程序员,更是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我们所知道的东西,就像一个白色的圆圈,圈外则是黑暗的未知的世界。当圆圈越大,所接触到的黑暗部分就越多。我们只有不停的学习,打破更多的黑暗,找到更多光明。
(3)保持饥饿,保持愚蠢
看了《乔布斯传》之后,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求知若饥,虚心若愚”(Stay Hungry,Stay Foolish),其实我更喜欢它更原生态的翻译“保持饥饿,保持愚蠢”。我们只有认识到自己还很饥饿和愚蠢,才会像没吃饱一样,由衷的需要学习、爱上学习。
当然,知易行难,知行合一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我也始终是一个学习者,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