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归纳某段在文中作用题
某段在文中作用题
(一)承上启下
【例1】②抛开这些科学性不言,自得其乐的普罗大众估计很难认同她的观点,对于各类心理测试题结论认为非常准确的用户占52.3%,“这没什么奇怪的,不过是福勒效应的又一个明证罢了。”茱莉亚这样回答。(闵行区《心理测试测出什么》)2.联系全文,谈谈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
“这些科学性”承接了茱莉亚的评价,引出下文对福勒效应的介绍。
【例2】④时间翻过几百年,高速公路另选去处,改变历史方向,南华县少为人知了,像林中的菌子,默不出声地守望远方的岁月。(浦东三模《兔街的月亮》)8.第④段在文中的作用是(3分)
承上启下(1分),承接上文南华县曾经“九州通衢”,商业繁华,但今天随高速公路兴建,沉寂了(1分),引出下文一样“默不出声”的菌子,暗含题意,对历史的守望。(1分)
【例3】②直以太平盛日,为离世绝俗之行,岂必高蹈远引,而与箕颖埒素,黄绮同芳哉?《白驹》之诗,《紫芝》之咏,皆不得已而长往者也。然则林泉之志,烟霞之侣,梦寐在焉,耳目断绝;今得妙手4,郁然出之,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滉漾夺目。此岂不快人意,实获我心哉!此世之所以贵夫画山之本意也。(浦东三模《林泉高致》)
23、简析第②段划直线的句子的作用。(3分)
承接上文,指出古代隐者多是因不得已而归隐,而如今太平盛世,贤者不必隐居山林;引出下文士大夫可以利用山水画来寄托自己对山水自然的向往。((二)呼应某段
③……现代形态的中国画主要体现了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写实性,二是构成性,三是入世性。……
⑦中国画造型的写实性,首先制约的是笔墨的写意性。写实与写意是一种度的把握,当偏向于现实形象的塑造时,在客观上必然以抑制笔墨的写意精神为代价。构成性,是当代中国画对于绘画性的一种自觉,是介于具象与抽象之间的一种形式规律的探求,而视觉形式的新颖性与个性化,也不关笔意墨蕴的本体。因而,对于视觉形式的追求也影响了笔墨写意性的创造与自由发挥。入世性,使当代中国画家缺乏艺术创作最需要的超脱心态,沉浸于现代物质生活的享受,终究使当下中国画游离于人们澄清幽远的心灵世界,从而丧失了对于人文与人性更为真挚也更为深刻的反省与批判。(浦东三模《中国画的写意精神何以式微》)
5、简析第⑦段的作用
总结现代形式的中国画三个特征(写实性、构成性、入世性),进一步强调它们对中国画写意精神的制约作用(1分)——内容;
与第3段呼应,使文章的结构更加紧密。——结构
(三)上下句形成某关系
⑨……还有人坚信,幸福只有在获得了充分的物质满足之后才能体会。这些都是认识的误区。
⑩现代化的确带来了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但与客观福祉的提高形成比照的是,人类的主观幸福并没有呈现相应程度的上升,这无疑构成了一种现代化的困境。社会心理学中所谓“3000美金心理阈限”
【注】
指向的就是这种困境。2008年时,中国的人均GDP已经基本达到3000美元,这恰好能够解释,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为何正面临着幸福感的迷失。
4.分析第⑩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承接上文对幸福感认识的误区,从主观感受与客观福祉未必对等的角度,解释了中国人幸福感迷失的原因;又进一步引出下文“如今还能不能找到幸福”的问题。(3分)
(四)上下段形成某关系
⑥历次政治运动的消极影响和破坏作用更加剧了这样的高估和偏见。有的和学人因学术以外的原因被中止或禁止,形成了二三十年的空缺,以至到了改革开放后这门恢复,还只是民国时期的成果独领风骚,一些学者的代表作还是当初的博士、硕士论文。例如费孝通的《江村经济》,本来早就应该被他自己的新作或他学生的成果所超越,但由于1952年院系调整时社会被“断子绝孙”作为资产阶级反动彻底取消。等费孝通当了右派,连《江村经济》也成作毒草批判,从此消失。
⑦毋庸讳言,一些人对民国学术的评价、对民国学人的颂扬是出于一种逆反心态。是以此来显现、批判今天学术界的乱象,表达他们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学术垃圾、学术泡沫、学术腐败的不满,对某些混迹学林的无术、无良、无耻人物的蔑视。就像赞扬民国时的小学课本编得多好,就是为了对比今天的某些课本编得多差一样。
⑧当然,舆论与公众出现这样的偏差,学术界本身也负有一定的责任。由于学术界往往脱离公众,或者不重视社会影响,对一些本视为常识性错误或胡编乱造的“史实”不屑、不愿或不敢公开纠正,以至积非成是,形成“常识”。例如,在季羡林先生的晚年,从大众媒体到全社会无不将“国学大师”当成他的代名词。但大家都明白他的主要学术贡献并不属国学的范畴,而滥用国学实际是贬低了其他学问,如季先生主要研究的印度学和梵文的地位。但谁都不好意思或不愿意向公众捅破这一层纸。当我在报纸上发表质疑季先生“国学大师”身分的文章时,好心的朋友劝我应该给老人留点面子。我说:正因为我尊敬季老,才要在他生前纠正他身不由己的被误导,而不是在他身后批评。(十三校联考《被高估的民国学术》)
5.联系全文,分析第⑧段的作用。(3分)
内容上指出民国学术被高估的原因在于学术界本身脱离公众,不敢纠正常识性错误(1分),对前文论述政治运动的影响和逆反心态的原因作了补充(或构成递进)(1分),使阐述更深入全面。
(五)开头、结尾在文段的作用
(18)若说,心灵的隐秘是无法洞见的,那么,只要存在动作,内心的指向就无可藏匿。10.文章最后一段作用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内容:指出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往往会通过人的外在动作的直接表露出来,而难以掩饰。(1分)结构:点明题意(或扣题),升华文章主旨。
第二篇:记叙文中句段的作用
记叙文中句段的作用(上)2015年5月11日星期一
本课要点:常见题型
方法梳理
答题技巧
例题解析
一、常见题型
1.请问划线句/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划线句/段在文中的作用。
二、方法梳理:
第一部分:篇首句段在文中的作用
三、答题技巧
结构作用:1.总领全文
2.引出下文
3.与后文或结尾形成照应 内容作用:1.直接表明文章的写作对象
2.开篇点题(暗含主旨/点明主旨)
3.设置悬念,为后文的某处情节作铺垫、埋伏笔
4.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感情,奠定全文的情感基调(以上四点为常见作用,以下四点为特殊作用)
5.如以故事开头,可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6.如开篇发问,可引发读者思考
7.如以诗词开篇,可呈现美好的意境,增加文采
8.如开篇环境描写,还需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以上所列作用有可能单一出现,也有可能综合出现,需根据具体内容分析。)
四、例题解析
例一:请说说下列语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该语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结构作用)总领全文;并引出下文:莎莉文老师如何改变我的生活;(内容作用)同时暗含主旨:表达“我”对莎莉文老师的喜爱和感激之情。例二:请说说下列语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该语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结构作用)总领全文;并引出下文对济南冬天“温情”特点的描绘;(内容作用)同时把济南与北平、伦敦、热带对比,突出了“济南是个宝地”,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例三: 请说说下列语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该语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表明了本文的写作对象之一:百草园;并引出下文对园中各种景致和趣事的描绘;表达了“我”对百草园的喜爱和眷念之情。
例四:请说说下列语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该语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采用倒叙手法,设置悬念,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点明本文的写作对象是父亲的背影,并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表达了主旨:对父亲的深切怀念。
记叙文中句段的作用(下)
第二部分:篇中句段在文中的作用
三、答题技巧
1.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了(上文)„„,引出了(下文)„„ 2.推动情节发展,为后文作铺垫、埋伏笔 3.前后照应
四、例题解析
例一:试分析划线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划线句在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一方面承接上文的东京见闻,表达了对清国留学生的失望与憎恶,另一方面引出了下文,开始转入对仙台医学院部分的叙述。第三部分:篇末句段在文中的作用
三、答题技巧(与篇首句段基本对应)结构作用:1.总结全文
2.首尾照应
内容作用:1.交代结局,使文章情节完整
2.篇末点题(暗含、点明中心;深化、升华主题等)
3.令人深思,给人警醒(启示)
四、例题解析 例一:请分析《孔乙己》的结尾段在全文的作用
结尾段交代了孔乙己命运的结局,深化了文章主题:孔乙己的悲剧是社会的必然。为人物增添了悲剧意味,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间。
例二:请说说下列语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该语段在总结全文的同时在篇末点题:连用三个比喻句,构成排比,生动形象的强调了春天的新、美、力。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例四:请分析下列语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该语段与首段的“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同时暗含中心,暗示作者内心已经有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新的感悟: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小结:篇首、篇中、篇末句段在文中的作用
整体感知
联系中心思想
联系人物形象
结合作者感情
结合上下文
第三篇:题记在作文中的作用
题记在作文中的作用
翻阅近两年的中考作文,不少佳作都运用了题记,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如:“有一种责任是神圣的,有一种关爱是无私的。有生活就有关爱,有关爱就有感动。”(03年河北中考佳作《白衣天使,你是我一生的感动》);“一个故事讲了一遍,我错过了聆听;一颗流星划过天际,我错过了许愿;人生只有一次,我们不能错过责任。”(03年重庆中考佳作《责任》);“找回遗弃的东西,这也是一种十分有意义的人生体验。”(03年安徽中考佳作《“英雄”无泪》)这些题记语言优美,内涵深广,耐人寻味,让人赞叹。人们常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那么好的题记无疑装饰了你的“眼睛”,让你的眼睛“美”了起来,“美目”传情,通篇生辉。那么,考场作文我们如何才能写好题记,让题记在考场作文中闪光呢?
一、析题意
大多数的话题作文,都需要我们自拟题目。如果我们拟出的题目不易为人理解或缺少与话题的直接联系,此时,设计一个题记来剖析文题的含义,拉近它与话题的距离,会收到一种出奇制胜的效果。如2003年兰州市中考佳作《馨香醉人》,何谓“馨香”?它与话题“心平气和”有什么样的联系?作者精心设计了题记——生活中,有一种馨香,叫作心平气和。生命中,有一种气度和意境,亦叫作心平气和。题记切入话题,剖析题意,让人对“馨香”有了初步的认识,而后作者通过 “月儿弯弯”“歌声动人”“茶香四溢”三个片段阐述了“心平气和待人,是醉人的馨香,更是豁达的胸襟与气度,是对生活的理解与感语。”这一题旨。立意巧妙,主题深刻,题记之妙不言而喻。2003年吉林中考作文《陶醉》,一位考生写道:“感谢上苍赋予了人类这种美丽的感受——陶醉,其实,在疲倦的时候,也不应该忘记给自己留一方让心徜徉的天空。——题记”,显然,考生赋予了“陶醉”以全新的含义、崭新的诠释——不只属于某种满意的境界,“陶醉”是心灵的休息,是疲倦时留给心灵徜徉的天空。这样也就写出了新意。
二、明主旨
在考场作文的写作中,为了引起阅卷老师的注意,有时,我们可通过题记来表明自己对话题某个方面的新颖独到的见解,巧妙地点明全文的主旨。如2003年福州市一位考生写的《生活需要宽恕》:“当一只脚踏在紫罗兰的花瓣上时,它却将香味留在了那只脚上,这就是宽恕。——题记”,作者开篇不凡,用这个比 1
喻性的题记,引出“生活需要宽恕”的中心论题,饶有诗趣,耐人寻味;宁波市一位考生写的《我看中国加入WTO》:“玫瑰的花儿虽有刺,却更有诱人的花香。——题记”,小作者将“入世”以玫瑰花作比,表明了自己对入世的看法,扣住了话题“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含蓄而又形象;杭州一位考生在写“自信”这个话题时,则引用名言作为题记:“我碰到了不可胜数的障碍,跌倒了,然而我一次次坚强地爬起来。„„我坚信一定能到达那光辉的云端,碧天的深处——我希望的绝顶。——海伦凯勒”,通过名言表达自己的自信,巧妙地点明了主旨,有说明力,有感染力。
三、设悬念
“文似看山不喜平”,有时,我们的作文并不是以深刻新颖的主题取胜,而是以曲折的情节结构取胜。此时,我们不妨巧用题记来设置悬念,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如:“当春天的气息从你身边擦过,留下冬季后重新焕发的生命,你是否体验到生命的永恒?——题记”(2003年安徽中考佳作《春天:体验生命》),题记通过发问:“你是否体验到生命的永恒?”造成悬念,激发人们的想象,让读者产生迫不及待的阅读欲望;“有人说,游戏是因童真而万年不变的琥珀,但当人们没有了童心的时候呢?——题记”(2003年安庆中考佳作《游戏》),题记通过设问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造桥的人说,桥是建筑;画桥的人说,桥是美丽;赏桥的人说,桥是风韵;而在我心中,桥是别一番风景。——题记”(2003年山西中考话题作文“桥”),桥在我心中,是怎样一番风景呢?不看罢下文,又怎能知道?显然起到了悬念的效果。
四、张纲目
人们常用“纲举目张”来比喻条理分明。事实上,有些话题作文如“幸福”“感动”“责任”等,内涵宽广,我们可以设计一个题记,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来阐述它的含义,并注意在主体部分通过几个场面、片段与之相呼应,这样,题记就起到了“张纲目”的作用。如:“幸福是什么?幸福是生命的体验,是心灵的感觉,是蕴涵在平淡中的感动——题记”(02年江西中考话题作文《幸福》),题记从三个角度阐述了幸福的内涵,在主体部分又用三个事例与之相呼应,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幸福,脉络分明;“童年是一首歌,唱出欢乐无谱的乐章;童年是一只船,
第四篇:想象在作文中的作用
想象在作文中的作用
想象在作文写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想象,在作文写作中的作用几乎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是作文这个生命体里的血液,是写作文时迎着春风绽开的花蕾,是作文世界里明亮的太阳。
有家长问我,孩子写不出作文,是不是因为书读的少脑袋里词汇少?也有家长问我,小学生写不出作文是不是因为观察的少,是不是观察多了也就会写了?我很简单地回答,不是,不是因为词汇少,也不是因为观察少,就是因为想象力不够。
总体看,小学生书读的少,语言文字涉猎不多,但这不是不会写作文的根本原因。诚然,小学生的词汇量不足,应用起来捉襟见肘,然而词汇的选用是不拘一格的,一个意思的表达可以这样说也可以那样说,总是能说明白的。词语是写作的前提,但不是写作的现实,也就是说,不是词语越多的人就一定越会写文章,词语少的人就一定不会写文章。最简单地说,会说话会写字就会写文章了,写作文就是写话并把这些话连成完整的文章,如果说字词是一块块的砖头,写话、写文章就是用砖头砌墙,盖成房子,对学生来说,所缺少的不是砖头,而是构建房子的能力。而构建文章的房子,需要多方面的能力,其中最基础的就是想象力。词语是孤立的,死寂的,是文章的外在形式;想象是联系的,活跃的,形成作文的内容,想象之源使语言之水汹涌澎湃。学生写不出作文,不是因为词少,而是没有想象,想象在作文写作中的作用没能很好地发挥出来,使语言成了无水之鱼,晒在沙滩上干死了。
对事物的观察也是写作文的前提,但也不是写作文的现实,只有观察没有想象也写不成作文(能写出来观察记录)。从观察这头来说,我们不可能边观察边写作,不可能写看着妈妈就写妈妈,写蚂蚁就看着蚂蚁就写蚂蚁;从写作这头来说,不可能写妈妈就让妈妈到跟前来,写蚂蚁就抓只蚂蚁来。并且,好多写作的对象,写作文之前不是没接触过,甚至朝夕相处形影不离,但是写的时候还是无从下笔、写不出来,比如孩子和妈妈天天在一起,但是能够写好妈妈的并不多,似乎越是熟悉的事物越陌生了。顺便说一句,作家写出的情景不一定都是他亲历亲为的,甚至从来就没见到过,所以如此,因为他是作家,艺术想象力远远高于常人。正是这样,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不是没有观察,而是我们在提笔写作的时候没有想象;观察是外在的,死寂的,孤立的,想象是内在的,活跃的,联系的,想象之源使得笔下的生活之水源源不断。从哲学上说,事物的存在是客观的、外在的,思维的任务正在于认识客观事物,写作正是对客观事物认识的艺术结晶。说通俗点儿,俗语说“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对写作文来说,天有地有不如自己头脑里有,只有在头脑里形成事物的感觉和联系才能写出作文来。
在作文领域,一提到“想象”二字,人们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想象作文,比如我来到了金星、火星人的地球一日、喜羊羊新传等等不着边际的当前还不能实现的情形——非现实想象作文。其实,想象在作文写作中的作用,不仅存在于这种“想象作文”当中,还存在于各种作文当中。
“想象”一词的含义极为丰富,各个学科都从不同角度挖掘它的内涵。对作文写作来说,也可把想象简单地理解为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及形象间的某种联系。
作文离不开想象。想象在作文中的作用是广泛的,形式是多种做样的,或许作文的一句话中包含了想象,或许在一个段落中充满了想象,或许整篇文章都闪耀着想象的光芒。把这些想象初步地概括起来,大致可分为形象回忆、形象联想和形象设想(假想)。作文中大量的想象是形象回忆,就是通过回忆,在头脑中再现经验过的事物的形象,把外在的事物形象移植到头脑中来,建立起思维中的形象(形象思维的起点)。这种形象是全方位的,包括视觉形象、听觉形象、味觉形象、触觉形象、嗅觉形象,不光是视觉,我们写作文,是要写出文中应有的、需要的形象。形象建立得好,作文才会写得好。形象回忆贯穿在作文的字里行间,司空见惯。
请看下面两个例子:
这位朋友是我在小记者班认识的同学,她那富于变化的神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今年11岁,在绥芬河市第二小学五年五班学习。她的个子在班里不高也不矮,在班里坐第一排呢!但是她是一个小胖墩,走起路来就像一个高傲的小企鹅,再加上她穿着时髦,在同学们中间简直就是一个高傲的黑天鹅。她长着一张人见人爱的娃娃脸,黑里泛红,再加上那双弯弯的柳叶眉和杏仁般的大眼晴,显得特别的精神。平时,她的脸上总写着快乐,那双眼睛就好像是总在说话,特别是那张樱桃小嘴,真的总是说个不停。长长的头发披到腰间,有时也梳成那么一种高高的发型,显得很典雅,再戴上一对儿红色的发卡和头花,好像是两颗红玛瑙吸引着一只红蝴蝶,看起来十分俏皮。
这个段落是对这位同学肖像形象的回忆,写的主要是视觉感,把同学的形象有效地传达给了读者。
星期天下午,我从英语班出来,高兴地拿了一张100分的英语卷回家了。
我刚一推开家门,高兴得像吃了兴奋剂一样,兴高采烈地对妈妈说:“妈,你猜我给你带来了什么?”
正在低头扫地的妈妈抬起头来,笑眯眯地看着我说:“是不是英语考100分了。”
我灵机一动,心想先试探一下妈妈,就支支吾吾:“嗯嗯„„我我„„可是„„那个„„”
妈妈被我支吾毛了,像一只被拔了毛的老虎,瞪着眼睛没好气地追问:“到底英语考了多少分!啊!”脸色立马由晴转阴了。
我说:“考了100分。”这时,妈妈的脸色又由阴转晴了,紧紧地抱住了我。作者:小学六年级学生刘禹
这几个段落向我们传达出了作者和妈妈之间的声音、表情、动作、心理等形象。
和形象回忆不同,形象联想是作文中更高级的想象形式,运用也很多。形象联想就是把不同的形象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作文的语言和内容。形象联想是以不同事物间的相似点来实现的,不同的事物之间总会有着某种的相似或者某种属性的联系,写作正是要发掘和利用这些联系。通过形象联想,我们开拓了思维,跨越了事物间的鸿沟,见异思迁,由此及彼,阐发联想,这正是写作应有的境地,靠着这一能力,我们实现了艺术创作,创作出了新的艺术形象。如果说形象回忆是对事物的个体再现,那么,形象联想是对事物的关系艺术的再现。形象联想使作文的内容实现了转换,在转换中丰富起来,使语言活跃起来,生动而形象。
先看一个例子:
这是一个初春的傍晚,一个人在家正等着父母下班回家。作业已经做得差不多了,抬头望着窗外,微微的风吹动着树的枝条,天空透彻的蓝,没有一丝云朵。最让人难忘的,是西方橘黄色的夕阳。
我的双眼,锁定在那一刻,橘黄色的光辉使我想起了许多往事,同学们的笑脸,开玩笑的话语,老师祥和,父母的教导…….这些都是我朝夕相处的人,夕阳的光束中,我仿佛看见了他们一个个熟悉的面孔,在对我说:“蒙蒙,这个学期可要加油哦……”“蒙蒙,我们可以一起玩吗?”……同学们的喜怒哀乐,老师的关心问候,父母的爱与教育,印在夕阳中,温暖着我稚嫩的心灵。本文是《窗外的夕阳》中的两个段落,转自芭比小女生博客。你看,在她的笔下,由夕阳联想到了同学、老师、父母,这样写,使得文笔产生了转动,像旋转的舞姿。当然,这篇文章通篇都充满了联想。凭借形象联想这个平台,可以形成多种文章结构,比如借物言志、借物抒情、情景作文等等。联想,不仅可以是外在形象相似性的联想,还可以是内在某种东西的联想,如,看到大树的翠绿想到青春的活力,看到搬东西的蚂蚁想到人的力量。
形象联想当中有一类是类比想象,就是把两个事物放在一块儿,比较其间的共同点或不同点。这在作文写作中用得也很广泛。先看一些例句:
夏夜的月亮就像妈妈的笑脸,温馨而美丽。
夏夜的月亮,就像老师的眼睛,充满爱意地盯着着我。
夏夜的月亮,就是我朋友的心,纯洁而善良。
夏夜的月亮,好比挂在天上的月饼,好像是中秋节已经来临了。
夏夜的月亮若是我家的一面明镜多好啊,我会用它来梳妆。
视觉: 燕山雪花大如席(雪花不可能有那么大)视觉:飞流直下三千尺(瀑布不可能有那么高)
听觉:聆听花开的声音(那声音的频率人耳根本听不见)
雪花落地的扑簌声是最悦耳的音乐(这音乐也只有神仙能听得到了)嗅觉:幸福是心灵的香味(根本闻不到这种味道)
前一类通过联想形成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后一类形成了夸张的修辞方法,我把这些修辞方法形成的句子统统称作想象语言。因为这些句子都是通过类比想象实现的,联想中的比较(把不同事物在头脑中放在一块儿进行比较)是形成这类句子的源泉。
对未来情景的设想也是作文中很有用的一种想象。此不赘述。
想象乃人类的传家宝。在二百多万年的历史上,由于有了想象(那时也许还没有语言),人类高于了其他所有的动物,当古猿看到山上的大火,他们就联想到曾经吃过的被烧死的动物的熟肉,又由此联想到人工取火;他们看到海里的水,就想到没水喝的时候,就把江河里的水装进陶罐埋在地下以备后用,如今,人类文明百花园中的一切都是想象的花朵。今天的我们传承着人类的优秀品质,让我们接过人类的传家宝,在作文写作中重视想象,善于想象,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语言艺术的蓝天里遨游!
注:这篇文章是重发的,原因是上一次没被百度搜索录入。敬请博友谅解。
第五篇:议论文结尾在文中的作用
议论文结尾作用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结尾是一篇文章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文中的位置虽然没有开头那样显赫,但也不容忽视。俗话说:“头难起,尾难结”,议论文的结尾更“难结”。那么,如何使一篇议论文的结尾能够收得自然得体,恰到好处呢?
议论文结尾的方法多种多样,根据文体特点,我们介绍几种常用的结尾方法:
其一,技巧一:首尾呼应,全文贯通一气,首尾呼应是考场作文中最实用的方法之一。如果在开头提出论点,迅速入题,那么结尾再次反复,就可以呼应开头,首尾勾联,加强了论证的力度。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开头,就需要有什么样的结尾。结尾在内容和语言风格上都应该考虑与开头和谐一致。这种结尾方式能产生一种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如:
(首)有一种光华,笼罩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有一种火苗,跃动在民族灵魂的奥林匹克山上;有一种烈焰,温暖了绵远的文明情思,那就是友善!
(尾)我们不能因为屡受伤害就失去与丑恶斗争的信心,因为我们需要守卫我们的精神火种——友善!(选自河南中考满分文《守卫精神的火种》)
其二,总结全文,再现中心论点。在结尾常见字眼有“总之“、”总而言之“、””因此”等表示结束性的词语。如:
综上所述,自强自立在个人成长和成材方面是非常重要的。雏鹰经过风和雨的洗礼,终究能成为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靠的是自强自立的信念。――《说“自强“》
其三,提出希望,发出呼吁号召。此类结尾可用“愿”字领起自己的希望的内容,也可用“让我们”、“请大家”等向某一群体发出呼吁,引起读者对所论述问题的重视。如:
①愿我们的社会在爱心和奉献里温暖亲密得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个“我”都在这个大家庭里自由自在地幸福成长、生活、歌唱„„--《论小与大的关系》
②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们,努力,努力,再努力,去迎接新的挑战,夺取成功!
--《说“毅力”》
其四,妙用修辞,尽显文采飞扬。修辞手法各有千秋,各有优势。如果想使观点更有说服力,引用名言警句则可提升你的表达分量;如果你的文章语言华美,生动的比喻会使文章读起来如诗如画;如果文章风格气势磅礴,不妨使用排比、反问和反复,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如果抒情味道较浓,感慨颇深,则不妨试试呼告的修辞。相信它们会给你的文章带来别种风情。如:
①高尔基曾说过:“天才出于勤奋。”卡莱尔也说过:“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只要我们勤奋不懈,勇于探求,那就会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就能在事业上取得巨大的成就。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体会到“勤”的深刻含义,做一个勤奋者。
《说“勤”》
②“慎独”是一面盾牌,可助你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防范各色各类的“糖弹”;“慎独”是一盏明灯,可帮你照亮前行之路,明辫是非曲直;.“慎独”是一剂良药,可使你内心清朗,精神昂然。那么.就让我们用“慎独”警示自己,鞭策自己,踏实做事。坦荡为人,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
--《小议“慎独”》
关于议论文结尾的多种多样,却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能够深化主题,使文章结构紧凑,完整严谨,表达有力,什么样的方式都可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