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知能力在作文中的作用
感知能力在作文中的作用
感知是内化的吸收,是对自然与社会生活认识、发现、理解的过程,是学生感知世界逐渐丰富、自我精神逐渐提升的过程;那么,写作就是外化的表达,是学生将自己对自然与社会的感知抒写出来的过程,是自我感知与他人、外部世界的交流、对话。因此,感知是基础,是写作的起点和根本,是自我成长为内涵丰富的人的基础。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呢?
一、学会观察,处处留心。
培养学生积极用感官观察体验周围的事物.观察引路。这是写作的根基。有一次我们写《可爱的校园》,按理说要写每天朝夕相处的校园是不难的,我没有布置课前观察任务,上课就开始900秒作文,孩子们写的挺快,准时交了作文,但是内容相当概括,没有特点,你可以说它是任何一个学校。随后我布置观察任务,如操场西侧画的什么画,标语什么?小亭子上写了什么字?草坪上有几只白鹤?校园中什么树最多,象什么?我们的校训是什么,写在哪里?晨读时你听到什么,看到什么?......同学们走出教室去细心观察,然后再写,感觉不一样了,他们有写不完的话。感官观察体验的同时,主要应侧重手脑并用,启发想象,提高他们的协作感知能力,做一个处处留心的人。
二、走进自然,全方位地感知自然 大自然是我们永远读不完的万卷书,名山大川、旅游胜地,固然蕴含了自然的千姿百态和博大。感知自然,就是要全方位地调动感觉器官全方位感知自然的丰富蕴藉。首先,感知忌平面、单一,要全方位,要多角度,要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器官去看、去听、去触、去嗅,如看物体的形状、颜色、构造、特点与功能;听事物远、近的声音和事物内部细微的气息;触摸事物的质地、干湿、冷热、软硬;嗅(闻)事物的浓烈的气味与若有若无的气息等
三、多角度地感知人物
全方位地调动感觉器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整体感知人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心理;在人物的语言中,根据人物说话内容的词语、组合、感情以及说话的语调、速度、神态、动作等感知人物的性格、爱好、情感、情操;在某一事件中,根据人物处理事情的方式、方法和事情的具体经过感知人物的性格、情感等。总之,感知是基础,是写作的起点和根本。
第二篇:感知能力在作文中的作用
作文教学,是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掌握,最能体现的是作文水平的能力,学生的作文能力好,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掌握就到家了,而作文水平能力弱,则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一定很弱。教师的作文教学活动的过程是一个复杂和系统和工程,没有充分而认真的备课就不可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1、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备课。所谓“因材施教”就说的如此。只有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根据学生的能力要求,提出适合学生完成的目标,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
2、作文教学的备课,与其它的课文的备课是不一样的,其它课文的备课重在知识的认知上,重在理解文章的条理上,重在备教师的教,往往忽视学生的学。而作文教学的备课则不同,重点在备学生在审题、立意、结构、语言掌握上所会出现的问题,重在备怎样教学生写,在“写”字上下功夫。
3、教师在备课上应多写下水作文。因为模仿是写作的人效法他人的作品,取长补短的必要的手段。宋代教育家朱熹也说过:“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因此,可以说,任何作家写作都经过模仿的阶段。下水作文是教师为学生写作提供范文,为学生提供模仿的对象,提供模仿的榜样,这比亲身经历比教师任何讲解都来得直接和清楚,能使学生在教师的感染下成功。模仿是手段,是作文走向创造的阶梯;创新是目的,能使学生逐步走出模仿,写出有所发挥的、有所创造的新作。
二、把“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让学生喜欢作文”当作一门教学艺术。
兴趣是人的意识对一定客体的内在趋向性和内在选择性,是一个人倾向于注意认识某种事物和研究某种事物的一种心理活动,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专门研究兴趣与学习的关系,他的研究表明,满怀兴趣的学习,可以减轻作业负担,提高效率,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并且可使毕业的学生继续保持学习新知识,钻研新技术的热情,教育心理学的实验证明,浓厚的学习兴趣,还能弥补智能的不足。
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应当遵循兴趣活动的规律,抓住他们好奇心、好胜心、采取各种方式,如表扬,竞赛、讲作文故事、推荐优秀书籍,增加他们的写作兴趣,使之进入一个比较持久的阶段,对作文产生乐趣。兴趣可以推动人们去学习,去工作,去进行创造性的劳动。
我认为把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当作一门教学艺术,首先,要利用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喜爱语文课。在语文教学中,我变满堂灌为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中处处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训练一个时期后,学生对语文的看法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有个学生在日记中写到:“以前我最讨厌的是语文课,通过教师的教学,现在,我非常喜欢语文和作文了”。
其次,要通过大量课外材料的阅读,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我要求每一个学生每学期都要阅读一本以上的名著,并在每一学年完成三千字以上的心得体会,一定程度上打开了学生眼界,增新了知识。有个学生在读《鲁滨逊漂流记》后写道:“我对文章的感受有二,一是探索精神虽可贵,二是执迷不悟害人心。”结尾写到:“鲁滨逊真是一个具有探索精神的人,正是这种精神,使他成为了一岛的皇帝;但正是由于这过了头的执迷不悟,使他受了这么多的苦难,我们一定要学习他的探索精神,决不能学习他的„执迷不悟‟”。这个认识,还是有一定深度的。
第三,还要积极鼓励学生参加作文竞赛及作文投稿,成功的心理常会促使学生乐于写作,勤于写作,一篇作文完成后就渴望写下一篇。
三、把教给学生寻找素材作为教学艺术。
教学中要利用各种活动给学生提供写作素材,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学生作文中往往出现不知写什么,怎样写,缺少作文素材,缺少写作源泉,学生往往下笔无着落,或下笔离题万里,针对这种情况,为了使学生能寻找到素材的目的,我尝试了几种作法:
1、坚持利用课前三分钟的时间进行演讲,为学生提供锻炼口语表达能力的机会。每节课课前的两、三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轮流上台进行自备讲稿的演讲,每月将演讲稿收集装订成册,挂放在教室里供学生翻阅。学生写的演讲稿各式各样,内容涉及人生理想、人生抱负、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一件或几件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事、自己对某些事物的看法等等。如有个学生在《读“明日歌”后》的演讲稿中写到:“莎士比亚说:„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抛弃他。‟我说:„抛弃今天的人,今天也会抛弃他,而被今天抛弃的人,他也没有了明天‟。”一个学生在稿子中写到:“人在受到挫折,或获得成功,或在自私与贪欲较量的时候,对待人生有着不同的态度……我突然明白了,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人生决不能被感情所支配,更不应为自私自利和贪欲所控制;人生,就应像保尔所说:„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通过实践,学生在发现和收集素材方面的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2、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开展辩论会。
为了扩大学生的视野,我充分利用课外时间用来进行辩论,设计一些适合学生的论题,如“大量阅读课外书籍有益于提高成绩”、“音乐有益于身心健康”、“看电视能提高和扩大知识面”等等。在“大量阅读课外书籍有益于提高成绩”的辩论会上,正方(男同学)以利用课外书籍能扩大学生的视野,了解更多的书本以外的知识,活跃思维,提供大量的写作素材,提高作文水平,进而提高成绩来立论。反方(女同学)则以课外书籍浪费时间,特别是小说和黄色小说更是毒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为理由对正方进行反驳。双方唇枪舌箭,辩得面红耳赤,最终得出了结论:只要合理利用课余时间,看一些健康向上的书籍就能提高学生的成绩,反之则会深受其害。通过辩论,培养了学生敢想敢说的品质,也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课前的演讲,课外的辩论,学生在收集素材,寻找有用的东西为我所用上大有长进。
四、把修改作文的教学作为一门艺术。作文不光要引导学生会写文章,更要会改文章。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不是教师的评语“评”出来的。“文不厌改”,文章落成后,可冷却一段时间后再来审视其立意、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对不理想的要进行调整和修改。文章的修改就是要努力消灭错别字以及错用的标点符号,逐步做到语言准确、规范、简明、扼要、连贯、得体。
接下来给学生讲理论、举例子、分析名家对自己作品的深思熟虑,字斟句酌的修改来说明作文修改的重要以及作文修改的方法,让学生懂得改什么,为什么改,怎么改。
在学生理解了作文批改的重要性、修改方法之后,我就具体指导学生进行作文的修改,教会学生作文修改中首先注意立意,然后修改句子,可有可无的话不能要,最后看标点符号的应用是否准确。如一位学生在看望生病同学后,写了一篇感人的文章,但在天气和环境描写中不能表现文章的主题,我给他讲后,他把天气改成下着小雨,好像带有一点寂寞和伤感,环境也突出医院的安静,写出后的文章突出了同学之间那纯真的感情。
五、把上好作文课作为一门艺术
作文课不能把它当成一节可有可无的课程,教师往往是评讲一下上次作文的得失,然后把本节课所写的作文题目及作文要求给学生讲一下,然后就叫部分学生进行一下口头作文,或者是进行一些简单的片断练习,然后进入学生的自由作文时间,教师则成为一个监考者。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不知道作文如何下笔,写出的作文还是文不对题。
六、把作文的评改作为教师教学的一种艺术。
长期以来,作文批改一直是语文教师最感头痛的事,由于中学生的作文训练多在一周一次的频率上,次数不算多,所以教师在批阅过程中会尽可能详细具体,眉批、点批、尾批、最后的评语、判分等都很认真细致。这样,不仅因为一本一本批改费时费力,还因为这种批改往往是劳而无功,学生或者是只看一下分数,或者是这次指出的错误下次照犯。
作为批评改作文,我尝试了一些办法:
1、学生别人批改,自己打分。学生曾互相批改过作文,但自我打分的现象很少,在作文教学中,我曾做过尝试,学生互批作文或教师批过之后,把作文发下去,让学生自己参考评语给自己的作文打分。虽然一般说来总是“旁观者清”,但由于自己写的文章,写得比以前有进步的地方,有时候自己要比别人更加了解。打分之前,把班级分成几个组,组里传阅作文,推荐出好文章到全班进行交流,这样经过横向比较,学生既看到了自己作文的长处,又看到了自己文章的不足,为自己作文打分,心里就有了谱。
2、分组轮流批改、讲评。把班级学生分成8组,每次作文由各个组负责收交、批改、评讲本组的作文,每周轮换一次。每次作文,收交完作文后,教师把负责人叫到一起,商讨一下作文的写作问题,分出一、二、三、四类,然后让他们着手批改本组的作文。批改完之后,把批改情况写在《作文批改记录本》上,写出优点、不足,找出范文。然后教师把学生批改的作文评语总览一下,和负责组长商讨这次作文的写作情况,并征求他们的意见,制定下次作文的写作计划。讲评课由这几位负责人按次序评讲,并示范读范文,最后由全班同学评出最优秀组,教师作好记载,一学期结束,给成绩好的小组进行奖励。经过这样的作文批改、评讲、奖励活动,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很高,每次作文都认真写,以图超过其他组,写作的热情和兴趣也高涨起来了。
3、口头评改。把学生的作文看一遍,分出几类作文,找出有代表性的五六篇文章,在讲评课上,由教师或学生读作文,由学生口头评改作文通过这样的口头评改,一方面可以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为通过口头评改别人的作文,可以学习虽人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被评改人则可以采众家之言,完善自己的作文。
师生评改把批改和讲评结合起来,并把教师单方面活动改为师生双方的活动,它可以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形成师生双方信息的双向交流,打破一潭死水的局面,同时把教师繁琐的批改、低效的劳动变成生动活泼的易为学生接受的效率和较高的教学活动。
第三篇:想象在作文中的作用
想象在作文中的作用
想象在作文写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想象,在作文写作中的作用几乎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是作文这个生命体里的血液,是写作文时迎着春风绽开的花蕾,是作文世界里明亮的太阳。
有家长问我,孩子写不出作文,是不是因为书读的少脑袋里词汇少?也有家长问我,小学生写不出作文是不是因为观察的少,是不是观察多了也就会写了?我很简单地回答,不是,不是因为词汇少,也不是因为观察少,就是因为想象力不够。
总体看,小学生书读的少,语言文字涉猎不多,但这不是不会写作文的根本原因。诚然,小学生的词汇量不足,应用起来捉襟见肘,然而词汇的选用是不拘一格的,一个意思的表达可以这样说也可以那样说,总是能说明白的。词语是写作的前提,但不是写作的现实,也就是说,不是词语越多的人就一定越会写文章,词语少的人就一定不会写文章。最简单地说,会说话会写字就会写文章了,写作文就是写话并把这些话连成完整的文章,如果说字词是一块块的砖头,写话、写文章就是用砖头砌墙,盖成房子,对学生来说,所缺少的不是砖头,而是构建房子的能力。而构建文章的房子,需要多方面的能力,其中最基础的就是想象力。词语是孤立的,死寂的,是文章的外在形式;想象是联系的,活跃的,形成作文的内容,想象之源使语言之水汹涌澎湃。学生写不出作文,不是因为词少,而是没有想象,想象在作文写作中的作用没能很好地发挥出来,使语言成了无水之鱼,晒在沙滩上干死了。
对事物的观察也是写作文的前提,但也不是写作文的现实,只有观察没有想象也写不成作文(能写出来观察记录)。从观察这头来说,我们不可能边观察边写作,不可能写看着妈妈就写妈妈,写蚂蚁就看着蚂蚁就写蚂蚁;从写作这头来说,不可能写妈妈就让妈妈到跟前来,写蚂蚁就抓只蚂蚁来。并且,好多写作的对象,写作文之前不是没接触过,甚至朝夕相处形影不离,但是写的时候还是无从下笔、写不出来,比如孩子和妈妈天天在一起,但是能够写好妈妈的并不多,似乎越是熟悉的事物越陌生了。顺便说一句,作家写出的情景不一定都是他亲历亲为的,甚至从来就没见到过,所以如此,因为他是作家,艺术想象力远远高于常人。正是这样,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不是没有观察,而是我们在提笔写作的时候没有想象;观察是外在的,死寂的,孤立的,想象是内在的,活跃的,联系的,想象之源使得笔下的生活之水源源不断。从哲学上说,事物的存在是客观的、外在的,思维的任务正在于认识客观事物,写作正是对客观事物认识的艺术结晶。说通俗点儿,俗语说“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对写作文来说,天有地有不如自己头脑里有,只有在头脑里形成事物的感觉和联系才能写出作文来。
在作文领域,一提到“想象”二字,人们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想象作文,比如我来到了金星、火星人的地球一日、喜羊羊新传等等不着边际的当前还不能实现的情形——非现实想象作文。其实,想象在作文写作中的作用,不仅存在于这种“想象作文”当中,还存在于各种作文当中。
“想象”一词的含义极为丰富,各个学科都从不同角度挖掘它的内涵。对作文写作来说,也可把想象简单地理解为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及形象间的某种联系。
作文离不开想象。想象在作文中的作用是广泛的,形式是多种做样的,或许作文的一句话中包含了想象,或许在一个段落中充满了想象,或许整篇文章都闪耀着想象的光芒。把这些想象初步地概括起来,大致可分为形象回忆、形象联想和形象设想(假想)。作文中大量的想象是形象回忆,就是通过回忆,在头脑中再现经验过的事物的形象,把外在的事物形象移植到头脑中来,建立起思维中的形象(形象思维的起点)。这种形象是全方位的,包括视觉形象、听觉形象、味觉形象、触觉形象、嗅觉形象,不光是视觉,我们写作文,是要写出文中应有的、需要的形象。形象建立得好,作文才会写得好。形象回忆贯穿在作文的字里行间,司空见惯。
请看下面两个例子:
这位朋友是我在小记者班认识的同学,她那富于变化的神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今年11岁,在绥芬河市第二小学五年五班学习。她的个子在班里不高也不矮,在班里坐第一排呢!但是她是一个小胖墩,走起路来就像一个高傲的小企鹅,再加上她穿着时髦,在同学们中间简直就是一个高傲的黑天鹅。她长着一张人见人爱的娃娃脸,黑里泛红,再加上那双弯弯的柳叶眉和杏仁般的大眼晴,显得特别的精神。平时,她的脸上总写着快乐,那双眼睛就好像是总在说话,特别是那张樱桃小嘴,真的总是说个不停。长长的头发披到腰间,有时也梳成那么一种高高的发型,显得很典雅,再戴上一对儿红色的发卡和头花,好像是两颗红玛瑙吸引着一只红蝴蝶,看起来十分俏皮。
这个段落是对这位同学肖像形象的回忆,写的主要是视觉感,把同学的形象有效地传达给了读者。
星期天下午,我从英语班出来,高兴地拿了一张100分的英语卷回家了。
我刚一推开家门,高兴得像吃了兴奋剂一样,兴高采烈地对妈妈说:“妈,你猜我给你带来了什么?”
正在低头扫地的妈妈抬起头来,笑眯眯地看着我说:“是不是英语考100分了。”
我灵机一动,心想先试探一下妈妈,就支支吾吾:“嗯嗯„„我我„„可是„„那个„„”
妈妈被我支吾毛了,像一只被拔了毛的老虎,瞪着眼睛没好气地追问:“到底英语考了多少分!啊!”脸色立马由晴转阴了。
我说:“考了100分。”这时,妈妈的脸色又由阴转晴了,紧紧地抱住了我。作者:小学六年级学生刘禹
这几个段落向我们传达出了作者和妈妈之间的声音、表情、动作、心理等形象。
和形象回忆不同,形象联想是作文中更高级的想象形式,运用也很多。形象联想就是把不同的形象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作文的语言和内容。形象联想是以不同事物间的相似点来实现的,不同的事物之间总会有着某种的相似或者某种属性的联系,写作正是要发掘和利用这些联系。通过形象联想,我们开拓了思维,跨越了事物间的鸿沟,见异思迁,由此及彼,阐发联想,这正是写作应有的境地,靠着这一能力,我们实现了艺术创作,创作出了新的艺术形象。如果说形象回忆是对事物的个体再现,那么,形象联想是对事物的关系艺术的再现。形象联想使作文的内容实现了转换,在转换中丰富起来,使语言活跃起来,生动而形象。
先看一个例子:
这是一个初春的傍晚,一个人在家正等着父母下班回家。作业已经做得差不多了,抬头望着窗外,微微的风吹动着树的枝条,天空透彻的蓝,没有一丝云朵。最让人难忘的,是西方橘黄色的夕阳。
我的双眼,锁定在那一刻,橘黄色的光辉使我想起了许多往事,同学们的笑脸,开玩笑的话语,老师祥和,父母的教导…….这些都是我朝夕相处的人,夕阳的光束中,我仿佛看见了他们一个个熟悉的面孔,在对我说:“蒙蒙,这个学期可要加油哦……”“蒙蒙,我们可以一起玩吗?”……同学们的喜怒哀乐,老师的关心问候,父母的爱与教育,印在夕阳中,温暖着我稚嫩的心灵。本文是《窗外的夕阳》中的两个段落,转自芭比小女生博客。你看,在她的笔下,由夕阳联想到了同学、老师、父母,这样写,使得文笔产生了转动,像旋转的舞姿。当然,这篇文章通篇都充满了联想。凭借形象联想这个平台,可以形成多种文章结构,比如借物言志、借物抒情、情景作文等等。联想,不仅可以是外在形象相似性的联想,还可以是内在某种东西的联想,如,看到大树的翠绿想到青春的活力,看到搬东西的蚂蚁想到人的力量。
形象联想当中有一类是类比想象,就是把两个事物放在一块儿,比较其间的共同点或不同点。这在作文写作中用得也很广泛。先看一些例句:
夏夜的月亮就像妈妈的笑脸,温馨而美丽。
夏夜的月亮,就像老师的眼睛,充满爱意地盯着着我。
夏夜的月亮,就是我朋友的心,纯洁而善良。
夏夜的月亮,好比挂在天上的月饼,好像是中秋节已经来临了。
夏夜的月亮若是我家的一面明镜多好啊,我会用它来梳妆。
视觉: 燕山雪花大如席(雪花不可能有那么大)视觉:飞流直下三千尺(瀑布不可能有那么高)
听觉:聆听花开的声音(那声音的频率人耳根本听不见)
雪花落地的扑簌声是最悦耳的音乐(这音乐也只有神仙能听得到了)嗅觉:幸福是心灵的香味(根本闻不到这种味道)
前一类通过联想形成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后一类形成了夸张的修辞方法,我把这些修辞方法形成的句子统统称作想象语言。因为这些句子都是通过类比想象实现的,联想中的比较(把不同事物在头脑中放在一块儿进行比较)是形成这类句子的源泉。
对未来情景的设想也是作文中很有用的一种想象。此不赘述。
想象乃人类的传家宝。在二百多万年的历史上,由于有了想象(那时也许还没有语言),人类高于了其他所有的动物,当古猿看到山上的大火,他们就联想到曾经吃过的被烧死的动物的熟肉,又由此联想到人工取火;他们看到海里的水,就想到没水喝的时候,就把江河里的水装进陶罐埋在地下以备后用,如今,人类文明百花园中的一切都是想象的花朵。今天的我们传承着人类的优秀品质,让我们接过人类的传家宝,在作文写作中重视想象,善于想象,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语言艺术的蓝天里遨游!
注:这篇文章是重发的,原因是上一次没被百度搜索录入。敬请博友谅解。
第四篇:结尾在文中的作用
结尾在文中的作用:
结构:点题、首尾呼应、总结全文。
内容:突出人物品质/情感、点明中心、深化中心 开头在文中的作用:
结构:点题、引出下文、总领全文、为下文作铺垫、设置悬念。内容:突出人物品质/情感。中间在文中的作用:
结构:过渡、为下文作铺垫、埋伏笔。内容:概括内容、突出人物品质/情感。
文章结尾的作用总的来说有三点:
一、总结全文
二、突出主题
三、与开头呼应
第五篇: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模版]
你的心思我能懂
――巧解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
湖南省临澧县杨板中学 肖优俊
在现代文阅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体味和推敲句子在文中作用的问题,这实际上是在考查我们对文中关键性句子的理解,它通常包括以下几种语句:
1、提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即在文首总领全文、在文中转承过渡、在文末总结全文的句子。
2、运用了某种特殊修辞、起到某种表达效果的句子。
3、揭示文章中心、主旨、情感的文眼句。
4、内涵较为丰富,难于理解的句子。【思路点拨】
思路一:明确位置,把握作用
根据句子在文中所处的位置,能帮助我们快速确定句子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
(一)位于开头
1、点明主旨,总领下文。
文章在开头即直接点明中心,对全文起着领作用。如:《谈骨气》一文,第一段即独立成段:“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2、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文章往往采用倒叙形式,以达到此目的。如《种树种到联合国》一文,文章开篇把事情的结果点出来:“王果香要去联合国了!”让人不禁产生疑问:“王果香是什么人?”“她到联合国去干什么?”
3、为全文渲染某种气氛。
文章在开头引用诗句或描写环境、人物心情,为下文的叙事或抒情奠定感情基调。如《巴东三峡》一文,开篇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突出三峡的险恶形势。
4、埋下伏笔或作铺垫。
在文章的前边将下文要表现的内容预先作出暗示性的铺垫,然后在后文相宜之处作出呼应,使故事情节发展合理,使读者感到巧妙有趣。如:《风筝》一文,“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自孩子所做的玩艺”,就为后文“精神的虐杀”这一幕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二)位于中间
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这类句子对上文所叙内容进行了概括,同时又引出下文将要写的内容。如《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一文,“砍伐和焚烧热带雨林远不止毁灭无数的动植物物种。地球上生命多样性的毁灭意味着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大气。”这个句子在文中就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当然也有的句子只起到提示下文的作用。如:《鹤群》一文,“一场鹤与鹰的激战在长空中展开了。”
2、照应前文。
对前文写过的内容加以补充或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密。如:《最苦与最乐》一文,“„„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在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就照应了前文“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三)位于文末
1、总结全文。
一篇文章写完后,往往在结尾对前面的内容进行总结。如:《忆读书》一文,结尾用“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总结了作者读书的体会。
2、首尾呼应。
有的句子在文章开头出现后,又在结尾再现,使文章结构完整,中心突出。如:《十六年前的回忆》,开头写道:“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八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结尾又写道:“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四月二十八日。’”
3、点明主旨,升华情感。
很多文章往往在结尾时点明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甚至将其情感进一步升华。如:《两弹元勋邓稼先》一文的结尾:“这就是邓稼先!一个把自己的一生献给祖国的人!”点明了邓稼先的精神品质。思路二:联系内容,突出情感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情感而写,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文章的中心思想来理解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1、点题。
有些句子紧扣文题,起着点题的作用。如:《永久的悔》一文,开篇点题——“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2、强调突出情感。
有的句子在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的感情,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体现。如:《小巷深处》一文,“妈妈,我回来了,我已经回来了。”这一句通过反复强调,表达了“我”已抛弃了心中的虚荣,找回了纯真的自我,“我”将永爱母亲的情感。
3、深化中心。这类句子一般是文章的“文眼”,起到揭示主旨、深化中心的作用。如《石榴》一文,“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因而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这一句交代了“我”喜欢石榴的原因:在夏日炎阳之下蓬勃向上,解脱尽重重束缚的无畏精神和品格。
4、发出号召。
这类句子一般用在文章结尾,用来发出号召,鼓舞精神。如:《为人民服务》一文,最后一段就号召大家追悼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的同志,寄托哀思,团结起来。
思路三:结合修辞,增强效果
文章有很多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或表现技法,达到某种艺术效果,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好各种艺术效果的表现方式,做到心中有数,有备无患。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可使表达内容生动形象,增强趣味性,反复是为了强调,对比是为了突出,排比是为了增强语言气势,象征是为了揭示寓意等。在分析这一类句子的作用时,我们要注意组织文字准确表述。一般可采用三段式:技巧、内容、效果。也就是运用了什么技法,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效果。如:《小巷深处》一文,“在风中,她的脸是那么黝黑,她的手是那么粗糙,她的眼睛是那么黯淡。然而她立在那儿却是那么挺拔,那么坚定,仿佛在憧憬,又仿佛在等待。”将母亲的外貌和神情进行对比,表现出母亲的坚强、刚毅。
当然,我们在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时,也要综合考虑这三个方面的作用,切准某一方面具体分析。【能力升级】
山里,那一片竹林
陈发兰
⑴前不久,我到山区调研,下榻宾馆的右前方有大片竹林,它们依山而存、傍山而立,远看是山,近看是竹林;虽称不上林海莽莽,也颇具气势磅礴之韵。
⑵清晨,我和同事冒着寒风,踏着霜冻,来到竹林。顺着山间小道直入竹林中去,瞬间,几个人淹没在竹林里,被竹子围了个“水泄不通”。每根竹子高大而笔直,须仰视才能看到梢部;蹲下身,细细看着竹根、竹节,竟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竹子深扎土中,丝毫找不到刚出“茅庐”可食用的那嫩嫩的竹笋。我兴趣盎然地观察着,不停地和同事谈着自己的一孔之见。
⑶同事来自竹乡,于是侃侃而谈。竹子种类很多,可分为散生型、丛生型和混生型。单就散生型,有紫竹、方竹、淡竹等。我们见到的是毛竹,高大、笔直、粗壮,是园林建筑的好材料。竹子枝叶茂盛,根系发达,竹鞭纵横交错,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的良好功能;其“依依君子德,无处不相宜”的风采和品质,更成为高尚人格的化身。一番介绍,让我茅塞顿开。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而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竹子均列其中。竹子虽没有鲜花艳丽的色彩,散发不出浓馥的香味,亦无松柏之伟岸、桃李之娇艳,但它昂首挺立,宁折不弯。置身于竹林中,“枝疏叶柔清丽俊秀典雅的婵娟风姿,挺拔凌云坚贞不阿刚直有节的操守和特质”,令我如痴如醉。
⑷我还品尝过竹子的滋味。那是一次到山里看农家旅游。茂密的大山里,栋栋小屋就竹取材建在山腰上,屋子里栋梁是竹的,天棚是竹的,凳子、椅子、台子等摆设几乎全是用竹子做成的,整个小屋一派天然、清香。中午在农民家就餐,吃的是有生以来首次吃到的竹筒饭。蒸熟的米饭有着特殊的香甜味,吃起来满嘴清香中夹杂着淡淡的甜味。
⑸徘徊在竹林里,竹子的形象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竹子的风姿撩拨起我的思绪。历代文人墨客醉心竹林,流连往返,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尤以“扬州八怪”郑板桥为代表,他在山东潍县做七品县令时,送给巡抚一幅竹画,题诗道:“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史,一枝一叶总关情。”以竹抒发内心情感和忧思民间之苦,正是郑板桥为人民做官的独到之处。
⑹我爱竹子,更爱那片名不经传的普通竹林。
(选自《安徽日报》)
1、毛竹“是园林建筑的好材料”,请从文中找出与之相照应的语句。
2、第⑶段中划线句提到鲜花、松柏、桃李有何用意?
3、第⑸段引用郑板桥的诗有什么作用?
4、最后一句话独立成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解题指津】
第1题,提到了“照应”,我们马上想到这一句话肯定是埋下了伏笔,应用“思路一”,从结构上来考虑问题,应该在后文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在第⑷段,我们可以轻松找到与之相照应的句子:“茂密的大山里,栋栋小屋就竹取材建在山腰上,屋子里栋梁是竹的,天棚是竹的,凳子、椅子、台子等摆设几乎全是用竹子做成的,整个小屋一派天然、清香。”
第2题,我们仔细观察后可知,这里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可应用“思路三”,同时结合文章内容来思考,可知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竹的刚直有节、宁折不弯的操守和特质,表达了作者对竹的赞美之情。
第3题,通过分析诗句的内容,我们知道一定与文章主题有关,可应用“思路二”,联系作者的情感,可知其作用是通过古代文人黑客对竹的醉心和流连,表现出竹清高挺拔、坚贞不阿的形象。第4题,这一句话处于文末,从“思路一”考虑,它在文中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从“思路二”考虑,它还起到点题的作用,并突出作者对竹林的热爱之情。【实战演练】
夹竹桃 季羡林
⑴夹竹桃虽不是名贵和最美丽的花,但对我说来,她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⑵记得我们家大门内的影壁墙下就有两盘夹竹桃,一盆是红色的,一盆是白色的。红色的花朵让我想到火,白色的花朵让我想到雪。我小的时候,天天都是从她们下面走出走进。看到她们,小小的心灵里就觉得十分奇妙,十分有趣。
⑶我们家里一向是喜欢花的;院子里虽然没有什么非常名贵的花,但是常见的花却是应有尽有。每年春天,迎春花首先开出黄色的小花,报告春的消息。以后接着来的是桃花、杏花、海棠等,开得花团锦簇。到了夏天,满院的凤仙花、石竹花和鸡冠花,葳蕤缤纷,美不胜收。直到秋天,玉簪花带来凄清的寒意,菊花报告花事的结束。总之,一年三季,花开花落,没有间歇;情景虽美,变化亦多。
⑷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静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开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弄姿,从春天到秋天,从迎春花到菊花,无不奉陪。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形成一个强烈的对照吗?但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你站在她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她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有这样的韧性,能这样引起我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⑸两年前,我访问了缅甸古城蒲甘。虽然城中草木都还是绿的,但时令究竟是冬天了,一片萧瑟荒寒的气象。然而就在我们住的大楼前,我却意外地发现了老朋友夹竹桃。一株株都跟一层楼差不多高。花色比国内的要多,除了红色的和白色的,还有黄色的。叶子比我以前看到的更绿,花朵开在高高的枝头,更像片片的红霞、团团的白雪、朵朵的黄云。苍郁繁茂,浓翠逼人,同荒寒的古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⑹我每天就在这样的夹竹桃下走出走进。晚上同缅甸朋友们在楼上凭栏闲眺,谈中缅文化的交流,谈中缅两国人民的友谊。我伸手到栏外,就可以抓到夹竹桃的顶枝。花香也一阵一阵地从下面飘上楼来,仿佛把中缅友谊熏得更加芬芳。
⑺就这样,在对于夹竹桃的婉美动人的回忆上,又涂上了一层绚烂夺目的中缅人民友谊的色彩。我从此更爱夹竹桃。
1、第⑶自然写庭院中各种花卉,却只字未提夹竹桃,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2、找出第⑷自然段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一个句子。
3、说说文章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色?
参考答案
1、不写夹竹桃,却写其它的花卉,这一定是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运用“思路三”来考虑,联系到文中提到的夹竹桃的韧性,可知其作用是:将庭院中的各种花卉与下文所写的夹竹桃形成对比,烘托出夹竹桃独具的韧性。
2、运用“思路二”,看哪一句话既概述前面的内容,又引出了下文要写的内容。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但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正是所要找的句子。
3、这一题要综合运用“思路一”和“思路二”。从结构上看,首尾呼应;从内容上看,开篇点题,结尾深化中心,也表达了自己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