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物流学考试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物流概论
1物流定义:
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克服了供给方和需求方在空间维和时间维方面的距离,创造了空间价值和时间价值。2商物分离:
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地点,往往不是商品流通最佳路线的必经之处,商流一般要经过一定的经营环节来进行业务活动,物流则不受经营环节的限制,可以根据商品的种类、数量、交货要求、运输条件等,使商品尽可能通过最少环节,以最短的物流路线,按时保质地送到用户手中,以达到降低物流费用,提高经营效益的目的。3物流科学的最基本特性是系统性 4物流科学的后进性:
由于物流一直处于生产的辅助环节,后勤位置,物流科学的出现有赖于数学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因此物流科学的历史比较短,物流技术落后于生产技术。5物流学说与观点:
(1)黑大陆学说:物流是经济领域的黑暗大陆,这个领域未知的东西还很多,理论和实践都不成熟
(2)冰山物流说:物流成本正如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人们能看见的物流费用好比冰山一角,而大量的是人们看不到的,企业内部消耗的物流费用。
(3)成本中心说:物流既是主要成本的产生点又是降低成本的关注点,物流是降低成本的宝库。(4)利润中心说,物流可以为企业提供大量直接和间接的利润,是形成企业经营利润的主要活动---第三利润源。把节约物流费用而增加的利润叫第三利润源。
(5)服务中心说:物流活动最大的作用并不在于为企业节约了消耗,降低了成本或增加的利润,而是在于提高企业对用户的服务水平,进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6)效益悖反说:物流的若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一个功能要素的优化和利益发生的同时,必然会存在另一个或另几个功能要素利润的损失,因此必须注重研究物流的总体效益,使物流系统化,使系统的各个部分有机结合起来,降低成本,实现最佳效益。
(7)物流的整体概念:物流是一片森林,而非一棵棵树木,物流的总体效果是森林的效果,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如物流系统化观念,物流一体化观念,都是这种思想的另一种提法。6物流活动的功能环节:
物流有包装、装卸、运输、储存、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功能环节构成。
(1)运输: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创造商品的空间价值。(2)储存:对物品进行保存及对其数量质量进行管理控制的活动,创造商品的时间价值。(3)流通加工:为了增加销售而进行的进货处理,加工和装配等活动。7物流优化的目标——5s目标:service服务性,speed快捷性,space saving有效的利用面积和空间,scale optimization规模适当化,stock control库存控制。
8物流组织目标——7R:Right quality.优良的质量,Right quantity.合适的数量,Right time.适当的时间,Right place.适当的场所,Right impression.良好的印象,Right price适宜的价格,Right commodity.适宜的商品。
9物流系统设计六要素——P Q R S T C:
Products 产品种类特征,Quantity数量,Route路线,service服务水平,time时间,cost成本。10供应链物流一体化:货主采购生产配送零售商,全过程进行库存管理。
11效益悖反:物流的各项活动之间存在效益背反,物流系统就是要调整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矛盾,把它们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使物流系统的总成本最小。
第二章 包装与集装单元化技术
1包装的功能及作用:
(1)保护货物(2)方便流通,通过包装合理化提高搬运效率,信息传递(3)促进销售。2包装标识的作用:
辨别商品特征,组织商品流转,维护商品质量,保障商品储运安全,加速流转,防止差错。3包装标识类别:
(1)包装识别标志:包括分类标志,供货号,规格数量,生产日期。
(2)包装指示标志:包括小心轻放,禁用手勾,怕热怕湿。(3)包装警告性标志:用图形和文字表示化学危险品的标志。
(4)国际通用装卸货指示标志。4 集合包装:将产品装入一定规格强度和长期周转使用的更大包装容器内,形成一个合适的搬运单元。5 集合包装的优点:(1)有利于产品装卸运输的机械化作业;(2)提高装卸效率,(3)加快流通各环节的作业速度,(4)提高产品安全性,减少货物流通中破碎,被盗和丢失,(5)节约包装费用,降低运输成本,(6)促进包装规格标准化。6集装单元化技术:
把物品汇集成一个扩大的,便于装卸搬运的,在整个物流过程保持一定形状的作业单元的技术。7集装单元化作业:物品以集装单元的形式,进行装卸、搬运、存储、运输等物流活动。8集装单元化的原则:
(1)通用化,与物流全过程的设备及其工艺相适应,(2)标准化,集装器具标准化,实现全社会物流和交换,(3)系统化,物流的各个环节都要集中化,(4)配套化,与运输、搬运设备,作业站台,维修配套。9集装单元化的作用及意义,(1)便于实现装卸搬运机械化和自动化,提高装卸运输效率和整个系统的作业效率,(2)提高货物运输质量,减少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货损货差,(3)便于堆垛,提高单位面积的储存能力,(4)便于物资储存,减少库房需要量,(5)有利于组织联运,加速物资周转,实现门到门运输,(6)节约包装费用,降低运输成本,(7)便于清点件数,简化交接手续,(8)装卸托运作业不受气候影响,(9)对散装和液体货物,可以减少环境污染,(10)提高托运活性,加速物资周转。
10托盘的作用:便于机械化装卸托运和堆存货物。我国托盘标准:1200*1000;1100*1100 11集装箱:具有一定强度刚度和规格,专供周转使用的大型装货容器。12集装箱的特点:
(1)坚固耐久性,能反复使用,(2)适用于在一种或几种运输方式中运输,在途中转运时,箱内货物不需换装,(3)装有快速装卸和搬运装置,便于从一种运输器具转移到另一种运输器具,(4)便于货物装满和卸空,(5)具有一立方米或一立方米以上的容积。
(6)集装箱计算单位:20英尺换算单位,简称TEU 13现代化物流对集装单元的要求:
(1)单元化,方便计量(2)一体化,从头到尾(3)通用化,多种物料用同一种容器(4)机械化搬运(5)立体化存储(6)人机工程学的要求(7)安全,强度、刚度
(8)正确的成本(9)提高空间利用率(10)满足现代化生产方式和生产工艺的要求(11)环保。14托盘共用系统:
成立专门的托盘运营公司,大批量运营统一规格的托盘,在一定范围内建立托盘回收网点,负责托盘的统一维护,托盘使用企业通过租赁的方式,运用托盘把货物运达最终目的地,将托盘返还就近的回收网点,并支付必要的租金。15托盘共用系统的作用:
(1)托盘应用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标志(2)托盘化作业能迅速提高搬运效率(3)托盘是控制物流管理过程的有效手段。
第三章 运输
1运输是第三利润源的主要源泉。
2运输系统的构成:运输工具,运输线路,运输参与者。3运输线路分为:公路,铁路,空运航线,水运航线。
4影响运输合理化的因素:运输距离,运输环节,运输工具,运输时间,运输费用。5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1)运输网络的合理布置,(2)选择最佳的运输方式,(3)提高运送效率(提高车辆的运行率,提高装载率,减少空车行驶)(4)推进共同运输(合装整车运输等)
6货物周转量=实际运送货物吨数*货物平均运距。7铁路运输的优缺点:(1)优点:
运输批量大,中长距离运费低,安全性好,污染性低,高速运输占用土地上,很少受天气影响,(2)缺点:
固定投资大,中途换乘装卸时间长,车站固定,不能门到门运输,短距离运输成本高,不适合紧急运输。
8各种运输形式的技术经济特性:
(1)铁路运输的运输经常性最强,运距第一,比汽车运距高,但低于水运和民航,铁路运输的劳动生产率仅次于水路运输。投资成本较高。
(2)卡车运输优点:门到门服务,运送频率高,服务随处可得,门到门运输速度快,服务便捷。(3)水路运输特点:水运服务一般比铁路运速慢,可得性和可靠性主要受天气影响,水运船只的承载能力很强,水运造成的货物丢失和损坏成本较低。
(4)航空运输特点:航空运输的优点:速度最快,机动性大,完成单位运输周转量的社会劳动消耗少,与铁路相比基本建设周期短,投资少;航空运输缺点:飞机仓容量和载重量比较小,运输成本和运价比较高,气候条件对飞行的限制影响了飞行的正常和准点性。
(5)管道运输特点:管道运输的优点:不受地面气候影响,可连续作业,运输的货物不须包装,节省包装费用,货物在管道内移动,货损货差率低,能耗少,成本低,运量大,单向运输方式,无回空运输问题,经营管理比较简单,建设速度快,不占用土地;缺点:运输货物过于专一,主要用于液体和气体货物,单向运输,机动灵活性小,一次性固定投资大。
9多式联运:
根据需要将不同的运输方式组合在一起,形成连续的综合性的一体化运输,通过一次托运一次计费,一次保险,由各运输区段的承运人,共同完成货物的全程运输,将全程运输作为一个完整的单一运输过程来安排。
10驼背运输:铁路运输和卡车运输 鱼背运输:卡车运输和水上运输。11多式联运的优越性:
(1)一票到底,手续简单。只需办理一次手续,签订一份合同,一次保险,通过一张单据即可实现全程运输。
(2)缩短运输时间,降低库存。运输工具和运输环节之间密切配合,衔接紧凑,大大减少货物在途时间,有利于降低库存。
(3)减少货损货差,提高货运质量。多式联运主要采用集装箱方式,中间转接迅速及时,能保证货物运输的安全迅速。
(4)有利于实现合理化运输。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运输资源的作用,有利于选择最佳运输路线,实现合理化运输。
第四章 储存
1库存系统的功能:储存和保管,调节供需,调节货物运输能力,流通和配送中心。2仓库设施及设备:(1)储存设备:货架
(2)物料搬运设备:搬运车堆垛机输送带(3)订单拣取设备:自动捡货设备
(4)流通加工设备:裹包设备 切割设备(5)物流周边配合设备:装卸货设备 3仓库经济技术指标:(1)库容量
(2)出入库频率:单位时间的出库或入库量,盘/天
(3)库容量利用系数:实际库存量与库容量之比,是衡量仓库经营效率的指标之一,(4)库存周转次数:年入库或年出库总量与年平均库存量之比,库存周转次数越多,说明资金周转越快,经济效益越高。
(5)单位面积的库存量:总库容量与仓库占地面积之比,(6)全员劳动生产率:仓库全年出入库总量与仓库总人数之比,取决于仓库作业的机械化程度,(7)机械设备的利用系数:机械设备的年平均小时搬运量,与机械设备的额定小时搬运量之比,可以用来评估机械设备配置的合理性。
4仓储作业流程:接运,验收入库,保管和养护,出库
5货架储存的优点:防止货物相互挤压,自由选择货位,机械化作业。
6货物存放的基本原则:分类存放,适当的搬运活性,尽可能码高,面向通道,不围不堵 7选择货位存放方式的依据:
(1)根据货物的尺度,货量,特性,保管要求选择货位,(2)根据先进先出,缓不围急的原则选择货位,(3)根据出入库频率高低和储存期的长短选择货位,(4)根据大不围小,重近轻远的原则选择货位,(5)根据操作的便利性原则选择货位。8储存策略:(1)定位储存,(2)随机储存,(3)分类储存,(4)分类随机储存:每一类货物有固定的存放储区,每种货物的储位是随机的,(5)共同储存,不同货物可共用相同的储位。
9仓库布局合理化措施:
(1)提高储存密度,提高仓库容量的利用率:如增加储存高度,缩小通道宽度,减少通道数量。(2)采用有效储存定位系统:4号定位方式,货位号码=序号+架号+层号+位号;计算机定位系统(3)采用有效的清点方式:光电识别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4)采用现代储存保养技术。
(5)采用集装箱集装袋托盘等储运单元。10立体仓库:
采用高层货架储存货物,并且用专门的堆垛设备进行货物出入库作业的仓库,采用计算机管理和自动化作业,故称为自动化仓库。
11立体仓库的作业能力指标:
(1)库容量:立体仓库中的储存单元数,(2)设备作业周期:单作业周期,完成一次入库或出库所需要的作业时间;复合作业周期,完成一次复合作业,入库+出库所需要的作业时间
(3)出入库能力:单位时间内的出入库量。12自动仓库的作用及意义:
(1)充分利用仓库面积与空间,减少占地面积,(2)便于实现仓库的机械化自动化,提高仓库管理水平,(3)可以实现先入先出的出入库原则,减少货物损坏和变质,(4)能适应黑暗,有毒低温等特殊场合的需要。13库存合理化:
(1)合理储存量:在新的商品到来之前,能保证这个期间商品正常供应的数量,(2)合理库存结构:商品不同品种规格之间储存量的比例关系,(3)合理储存时间
(4)合理储存网络:仓库网点的合理布局。14储存合理化的途径:(1)实行ABC管理
ABC管理就是把物品分成三类,各类物品实施不同的库存策略,订货策略和盘点策略。(2)科学的库存管理控制:应用预测技术。15 ABC分类管理:
A类:存货品较少,但销售金额相当大,重要的少数,C类:存货品相当多,但销售金额却很少,不重要的大多数,B类介于A与C类之间。16 A类物资管理原则:
(1)勤进货,采用定期订货方式,可尽量降低一次订货批量,(2)与供应商协调,对交货期限加强控制,尽可能缩短前置时间,(3)与用户加强联系,了解需求动向,预知需求用料的时间,(4)严格执行盘点,增加盘点次数,提高库存精确度,(5)实施货品包装外形标准化。17 C类物资管理原则:
(1)大量采购,在价格上获得优惠,(2)简化库存管理手段,(3)安全存量需较大,以免发生存货短缺,(4)每月盘点一次即可。18 CVA管理法:
把存货按照关键性,分成3到5类,最高优先级,关键性物资不允许缺货;较高优先级,基础性物资允许偶尔缺货;中等优先级,比较重要的物资合理范围内缺货;较低优先级,可替代性较高,允许缺货。
第五章 装卸搬运
1装卸搬运:
在同一地域范围内进行,改变物料的存放状态和空间位置为主要目的的活动。2搬运活性:物料存放状态对装卸搬运的难易程度,装卸方便费工时少的堆放方法,搬运活性高。3搬运活性指数:用来表示各种状态下,物品的搬运活性系数。系数越高,越容易搬运,等于已经不需要进行的作业数。
4装卸搬运合理化途径:
(1)消除无效作业,减少装卸次数,提高物质纯度,包装要适宜。(2)选择适宜搬运路线,(3)提高物资装卸搬运活性。
(4)实现装卸作业省力化,装卸作业机械化,装卸集装单元化。5推广集装单元化装卸:
(1)装卸单位大,作业效率高,可大量节约装卸时间,(2)能提高物质装卸搬运的灵活性
(3)操作单位大小一致,易于实现标准化,(4)不用手去触及,达到保护效果
第六章 配送与配送中心
1配送:根据用户要求,在物流据点内进行分拣配货等工作,并将配好的货送交收货人的过程 2配送与物流的关系:配送的距离较短,位于物流系统的最末端,是到最终消费者的物流,在配送过程中也包含着其他的物流,是多种功能的组合,配送是物流系统的一个缩影,是一个小范围的物流系统。
3配送的作用:
(1)提高供应的保证程度,降低生产流通的库存,(2)简化流通手续,提高系统效率,提高服务水平,(3)提高车辆利用率,降低物流成本,缓解城市的交通拥堵。4配送中心:
从事货物配备(如集货,加工,分货,拣选,配货)和组织对用户的送货,以高水平实现销售和供应服务的现代流通设施。配送中心是实物配送为主要功能的流通性物流节点,很好地解决用户多样化需求和厂商大批量专业化生产的矛盾,是现代化物流的标志。
5配送中心在物流系统中的作用:储存调节功能(时间调节,容量调节,地区调节,品类调节)6配送中心与传统仓库的区别:
(1)功能上:配送中心功能更齐全,(2)作用上:配送中心核心在于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费用,仓库的核心在于货物储存保管(3)规模上:配送中心规模比较大,仓库的规模比较小,(4)流通性上:配送中心的动态性较强,(5)管理上:配送中心的整体性、系统性更强,管理水平也较高(6)信息上:配送中心物流信息更全面,更系统。7配送中心的功能:
进货和商检,保管和库存控制,订货,出库,分拣,配货,包装,流通加工,送货,信息处理。
第七章 物流信息
1物流信息化的必要性:
(1)物流系统集成需求(2)现代生产管理模式的需求(3)供应链管理的需求(4)全球采购的需求(5)流程整合需求(6)JIT配送需求(7)物流设备自动化需求。2物流信息技术:
物流标识与条码技术,电子标签技术,无线射频RF技术,GIS/GPS技术,EDI技术 3配送中心采用电子标签技术的优越性:
加快进货速度,控制拣货流程,免除表单作业,人员标准化训练,提高管理水平。4 GPS/GIS在物流领域应用:车辆跟踪交通管理信息查询 指挥调度 紧急援助。
第八章 企业物流
1企业物流:生产企业从原材料采购开始,直到把产品送给用户全过程的物流活动。2企业物流系统构成,采购供应物流生产物流 销售物流 回收废弃物物流。
3采购物流:经过采购活动,将工厂生产所需原材料从供应者仓库运回工厂仓库的物流活动。4生产物流:生产的原材料、配件、半成品物料在工厂内部流转的物流活动。
5销售物流:工厂经过销售活动,将产品从成品仓库通过拣选、装卸、搬运、运输等环节,一直送到中间商仓库或消费者手中的物流活动。
6收快递的过程中有哪些物流活动?
成品仓库——拣选——装卸搬运——包装——运输——消费者。7企业物流管理的目标:
实现物流一体化,提高交货能力,使成本最优化的同时优化采购、生产、配送,废弃物物流和物流信息,使管理更具弹性,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物流费用的透明度。
8物流一体化旨在:
有效成本节约,优化采购、生产、销售、回收物流和信息流,优化对市场需求满足。9企业物流合理化建议:
降低物流费用,减少产品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压缩库存,提高服务水平,增强企业综合素质。10企业物流合理化的途径:
合理布置设施设备,合理控制库存,合理组织运送与配送,物流信息合理化,推行标准化,合理选用物流设备与器具,合理包装。
11供应物流:从自己仓库取货搬运到各车间生产线,满足制造需求的物流。12采购供应一体化物流:
生产所需物料直接由供应商送到生产第一线,从而采购物流与供应物流合二为一。13 JIT采购:供应商在需要的时间内,向需要的地点,以可靠的质量,向制造商提供需要的物料的过程。即恰时恰量的采购。JIT采购策略:小批量采购,合理选择供应商,保证采购质量,可靠的送货和特定的包装 15 JIT采购意义:大幅度减少原材料与外购件的库存,保证原材料的质量,降低采购的价格。16 JIT采购目标:原材料和外购件的库存为零,缺陷为零。17供应物流合理化的途径:
准确预测需求,合理控制库存,科学进行采购决策,供应保障,逐步提高供应物流的水平。18生产物流的空间组织:
工艺专业化:按工艺的不同划分生产单位,同类生产设备集中在一起,对象专业化:按产品的不同划分生产单位,加工对象是同类的,工艺方法是多样的。
19回收物流的作用:将有利用价值的被废弃对象进行加工,拣选,分解,净化,使之成为有用的物质,转化为能量或重新投入生产生活的循环系统。
20企业物流战略:
(1)物流资源整合,实现产品供应链物流的一体化,提高物流服务水平,(2)优化物流网络和物流通路,提高供应链运行效率,(3)优化库存控制策略,运输配送策略,仓储业务流程,订单处理策略,提高整体运作水平(4)构建现代化物流设施、信息系统和管理系统
第九章 物流组织与管理
1物流服务三个要点:
拥有顾客所期望的商品,在顾客所期望的时间内配送商品,符合顾客所期望的质量。2物流服务对企业的重要性:
(1)物流服务逐渐成为企业经营差别化的重要一环,(2)物流服务水准的确立对经营绩效具有重大影响(3)物流服务方式的选择对降低流通成本具有重要影响(4)物流服务起着连接厂家批发商和零售商的纽带作用。
3物流服务指标:库存保有率,订单周期,配送率,商品完好率。4物流成本由三部分构成:物流费用,信息费用,管理费用。
5物流标准化:物流系统为对象,制定、发布、实施有关技术和工作方面的标准,并统一整个物流系统标准的过程。
6物流标准化的作用:实现物流各环节衔接的一致性,加快流通速度,进行科学化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技术水平,推动物流技术的发展,便于同外界系统的连接。
7物流基础模数尺寸: 600mm*400mm
第十章 国际物流
第十一章 物流系统分析
1系统分析:利用科学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分析系统的目的、功能、环境、效益等问题,确定目标,幷提出为实现目标的若干可行方案,通过模型仿真实验,综合评价,最后整理出完整正确可行的综合资料,为决策提供充分依据。
2物流系统分析五要素:目的、可行方案、模型、费用和效益、评价基准。
3物流系统分析方法:数学规划法,网络分析法,模拟仿真法,预测方法,评价方法。4模拟的概念:系统模拟中用数值方法求解动态系统模型的过程。5模拟的目的:
(1)在系统建立之前对该系统的行为和性能作出预测和评价,(2)在真实系统建立之前,进行各备选方案的比较,(3)对已有的系统通过模拟对其进一步改进和完善,(4)用于培训有关人员,达到省时省钱,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6系统模拟的一般步骤:
提出问题,系统分析,收集数据,构造模型,模型检验,结果分析。
第十二章 现代物流动态
1现代物流的功能:
整合社会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加工,信息的功能,提供一体化服务,目标是提高流动和储存的效率。
2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系统化,专业化,社会化,网络化,信息化,自动化,全球化。
3第三方物流:除买方和卖方外,第三方完成的一体化物流服务。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的物流活动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和物流企业保持联系,达到对物流过程管理控制的一种运作方式。
4物流自动化:
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AS/RS),自动导向车系统(AGVS),货物自动跟踪系统(GPS),条码/语音/射频自动识别系统。
5我国物流业发展趋势:
(1)物流市场持续增长,市场从东部向中西部扩展,(2)客户类型从跨国企业向民族企业拓展,(3)汽车、服装等行业供应链管理模式的转变。(4)物流外包环节由销售向上游的供应物流、生产物流及下游的售后与回收物流两头延伸,(5)保税物流等国际业务快速发展快,(6)跨国企业纷纷进入中国,中国物流开始走出国门,(7)市场集中度明显提高,市场竞争加剧,企业利润率下降,推动物流企业专业化程度加强(8)供应链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自动化物流设施等技术在物流企业广泛应用。
6第四方物流:对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资源、能力、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通过新技术实现各个供应链职能的加强,流程一体化系统集成和运作交接,承担多个供应链职能和流程的运作。
7绿色物流:在物流过程中,减少物流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绿色物流的基本思想:高效率低消耗少污染美化环境。
8企业物流活动中存在的非绿色因素:
(1)输送过程,交通工具产生的环境污染,输送的商品对环境造成的伤害,(2)保管过程,保管商品用了一些化学方法,如一些商品保管不当,发生爆炸或泄漏,(3)流通加工过程,加工中对资源的浪费过度消耗,产生的废气废水废物,(4)包装过程,包装材料的环境污染,过度包装,重复包装,不利于可持续发展(5)装卸过程,装卸不当、商品损坏造成资源浪费,废弃物造成对环境污染 9绿色物流的推广措施:
开展绿色环保物流的专项技术,促进新材料的广泛应用和开发,进行回收物流的研究,出台相应的绿色物流政策法规。
10精益物流:运用精益思想对企业物流活动进行管理,基本原则是最小投入,最大回报,最快的速度满足客户需求,无休止地消除浪费,降低成本
11精益物流目标:企业在提供满意的顾客服务水平的同时,把浪费降到最低程度。
12精益物流内涵:通过消除生产和供应过程中非增值浪费,以减少备货时间,提高客户满意度
第二篇:物流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物流(logistics):“物流”是指以最低的成本,按顾客的要求,将物质资料从供应地向需求地转移的过程,以创造物质资料的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及形质效用,具体包括运输、储存、装卸搬运、配送、包装加工、信息管理等构成要素。特点:
(1)具有鲜明的顾客导向。
(2)强调在物流费用和顾客服务水平之间求得平衡。(3)物流属于一个全过程的活动。(4)物流活动是由一系列的要素构成。
(5)强调了物流服务的基本功能,即空间效用、时间效用以及形质效用。商流与物流联系
(1)它们都属于流通领域,是商品流通的两种不同形式,在功能上互相补充。通常是先发生
商流后发生物流,在商流完成以后再进行物流。
(2)它们都是从供应者到需求者的流动,具有相同的出发点和归宿。商流与物流区别
(1)流动的实体不同:物流是物质的实体流动,商流是物质的社会实体的流动。(2)功能不同:物流创造物质的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和形质效用,而商流创造物质的所有权效用。
(3)物流与商流又是相互独立的,存在商流与物流分离的现象 分类:
1按物流研究范围的大小,物流可分为宏观物流、中观物流和微观物流
2按物流活动在企业中的地位角度进行分类,物流可分为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及废弃物物流等。
3按物流作业执行者的角度分,可以分为企业自营物流和第三方物流 4物流活动发生主体的角度分,可以分为工业企业物流、商业企业物流(包括批发企业物流、零售企业物流等)、非盈利组织物流(包括医院、社会团体、学校、军事等单位物流)及废品回收企业物流等。
现代物流管理对企业的作用
(1)物流的服务价值 :物流可以提供良好的服务,这种服务有利于参与市场竞争,有利于树立企业和品牌的形象,有利于和服务对象结成长期的、稳定的、战略性合作伙伴,这对企业长远的、战略性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降低成本价值 :物流合理化有大幅度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的作用,对改善我国经济运行的环境,降低和解决企业的资金困难有重要作用。(3)实现快速反应
(4)改善企业管理水平现代物流管理对国民经济的作用
(1)降低物流费用的消耗
(2)改善我国的经济运行,实现质量的提升
(3)发展、壮大新兴的产业部门
第二章
运输的概念:运输是人和物的较长距离的空间移动 运输的地位
(1)运输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
(2)可以创造“场所效用”,相当于通过运输提高了物的使用价值(3)是“第三利润源”的主要构成 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1)合理设计运输网络
(2)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3)提高运输工具的装载率
(4)开展联合运输
(5)开展流通加工
(6)推进共同运输
(7)充分利用社会化运输力量 集装箱运输的优点
(1)提高货运速度,加快运输工具及货物资金的周转(2)减少货损、货差,提高货运质量
(3)简化货物包装,节约货物包装费用,减少运杂费用
(4)车船周转加快,装卸费减少,劳动条件改善,运输成本降低(5)不受气候影响,实现了定点、定期运输及装卸作业 国际多式联运的概念
是指由多式联运经营人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运输方式,将货物运至目的地的国际货物运输;以集装箱运输或集装箱货物为主体;从某种意义上讲,多式联运就是集装箱多式联运。国际多式联运的特征
必须订立国际多式联运合同
全程运输必须使用国际多式联运单据 必须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运输方式 必须是国际间的货物运输
多式联运经营人对全程运输负责
第三章
存货:是指为今后预定目的的使用而储备的物质资料。存货的功能
(1)提高顾客服务水平
(2)平衡供求关系
(3)实现物流合理化
(4)降低生产成本
(5)规避经营风险 储存合理化的标志
质量标志、时间标志、结构标志、分布标志、费用标志 实现商品储存合理化的措施
(1)在自建仓库和租用公共仓库之间做出合理的选择
(2)注重应用合同仓储
(3)在ABC分类的基础上实施重点管理
第四章
装卸搬运的概念
在同一地域范围内(如车站范围、工厂范围、仓库内部等)以改变“物”的存放、支承状态的活动称为装卸,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的活动称为搬运,两者全称装卸搬运。装卸搬运的地位
是随运输和保管等活动而产生的必要活动。
每次装卸活动都要花费很长时间,所以往往成为决定物流速度的关键。为了降低物流费用,装卸是个重要环节。
这是在物流过程中造成货物破损、散失、损耗、混合等损失的主要环节。影响物流效率、决定物流技术经济效果的重要环节。装卸搬运的特点
(1)装卸搬运是附属性、伴生性的活动。
(2)装卸搬运是支持、保障性活动。
(3)装卸搬运是衔接性的活动。装卸搬运合理化的途径 防止和消除无效作业(1)尽量减少装卸次数。(2)提高被装卸物料的纯度。
(3)包装要适宜。(4)缩短搬运作业的距离。2 装卸搬运路线的合理化提高装卸搬运的灵活性 装卸搬运作业的省力化装卸搬运作业的机械化
装卸搬运的集装化 装卸搬运机械的选择依据
(1)货物特性及流量
(2)成本因素
(3)设备之间的配套性
(4)工作环境
(5)设备的可操作性
第五章
配送的概念
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配送的特点(与运输相比较)
(1)从货物移动距离来看,运输的距离较长, 而配送的距离较短。(2)从服务功能看, 除了“送”的功能外,配送还具有“配”的功能,将“配”和“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够根据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配货服务,这种功能是运输所不具备的。(3)从交通工具来看,运输涉及铁路、水 路、公路、航空、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使用多种交通工具,而配送强调的是门对门的服务,只涉及公路运输,主要采用汽车作为交通工具。
(4)从货物特性来看,运输主要针对的 是少品种、大批量的货物,而配送主要针对的是多品种、小批量的货物,以满足客户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5)从价值取向来看,运输主要强调效率优先,即尽可能降低货物转移的单位运输费用,而配送强调的是服务优先,配送的品种、数量、时间都必须严格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以客户满意为最高目的。配送中心的概念
配送中心是指从各种供货渠道接收货物,经过倒装、分类、仓储和流通加工等作业,然后根据客户的订货要求,将货物配齐、装车并送达客户指定地点的物流节点。配送中心的功能
(1)采购备货功能
(2)仓储功能
(3)包装加工功能
(4)订单受理功能
(5)配货功能
(6)送货功能 按照配送中心的所有权分类
(1)自有配送中心
(2)共同配送中心
(3)社会配送中心
按照配送中心的功能分类
(1)流转型配送中心
(2)存储型配送中心
(3)加工型配送中心
按照配送中心的服务对象分类
(1)面向最终消费者的配送中心
(2)面向制造企业的配送中心(3)面向零售商的配送中心 配送中心的选址(1)建设费用(2)交通条件
(3)客户的分布(4)供应商的分布
(5)劳动力资源
(6)政府政策
配送中心的内部规划
(1)配送中心的面积和布局方式(2)确定配送中心不同区域的分工
(3)配送中心的软硬件设施进行规划 配货作业的合理化
(1)配货的基本要求: 准确 迅速 费用低廉
(2)配货作业方式 :分货方式 拣选方式 配货作业合理化的措施
(1)确定货物存放的位置
(2)确定货架的位置
(3)适当包装
(4)利用机械进行配货作业
第六章
包装:为了在流通过程中保护商品、方便储运和促进销售,而按照一定的技术方法使用容器、材料以及辅助物等将物品包封并予以适当的装饰和标志工作的总和。简言之,包装就是包装物和包装操作的总称。商品包装的功能
(1)保护商品
(2)方便物流过程
(3)促进销售
(4)方便消费
流通加工:是在物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流动的过程中,为了促进销售、维护产品质量和提高物流效率,对物品进行加工,使物品发生物理、化学或形状的变化。
流通加工的作用
(1)满足顾客多样化的需求
(2)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3)提高物流效率 包装合理化的基本要求
(1)有效保护内装物(2)包装容量适度(3)具有经济合理性(4)说明与标识清楚(5)符合绿色发展潮流 流通加工合理化的基本要求
(1)流通加工的内容选择得当(2)流通加工的地点选择合理(3)流通加工的过程要求经济节约
第七章
物流信息:指与物流活动(前面所讲到的商品包装、商品运输、商品储存、商品装卸等)有关的一切信息。物流信息的特点
(1)信息量大(2)时效性强(3)来源多元化 物流信息的作用
(1)物流信息的传送连接着物流活动的各个节,并指导各环节的工作,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2)物流信息可以帮助企业对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计划、协调与控制,以达到系统整体优化的目标。
(3)物流信息有助于提高物流企业科学管理和决策水平。
(4)借助物流信息系统实现动态信息管理是确保物流系统高效运转的保证。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①数据的收集和录入。②信息的存储。③信息的传播。④信息的处理。⑤信息的输出。
第八章
物流成本:指商品在空间位移(含静止)过程中所耗费的各种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影响物流成本的因素
竞争性因素:(1)订货周期
(2)库存水平
(3)运输
产品因素:(1)产品价值
(2)产品密度
(3)易损性
(4)特殊搬运
空间因素
物流成本管理:通过成本去管理物流,即管理的对象是物流而不是成本,物流成本管理可以说是以成本为手段的物流管理方法。
一是成本能真实地反映活动的实态
二是成本可以成为评价所有活动的共同尺度
物流管理的目标:提升企业的物流能力,实现物流活动的效率化 对物流服务和物流成本做决策时通常考虑以下四种方法:
1.保持物流服务水平不变,尽量降低物流成本。
2.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不惜增加物流成本。
3.保持成本不变,提高服务水平。
4.用较低的物流成本,实现较高的物流服务。
第九章
供应链:是指围绕核心企业,由原材料采购开始,到制成中间产品,再到制成最终产品,最后到销售给最终顾客的所有产权独立的参与者,即供应商、制造商、经销商、最终顾客、物流服务提供商乃至供应商的供应商、经销商的经销商等形成的网链结构。
供应链链管理:是指从系统、合作的观点出发,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设计、规划和控制,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供应链中各成员的内耗和浪费,通过整体最优来提高全体成员的竞争力,实现全体成员的共赢。供应链管理的特点
(1)开展整体最优的集成化管理
(2)实施鲜明的顾客导向
(3)围绕核心企业展开管理
(4)节点企业之间不涉及产权关系 供应链管理与战略联盟、虚拟企业的关系
无论是供应链管理,还是战略联盟、虚拟企业,都强调企业之间以合作代替对抗,通过在企业之间重新进行资源整合,协调运作,以提高所有协作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所不同的是,供应链管理主要关注的是处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纵向整合,而战略联盟和虚拟企业整合的范围不仅局限于纵向整合,还包括横向整合;战略联盟更强调企业之间合作的长期性,而虚拟企业则强调对快速多变市场机会的把握,企业之间的合作具有临时性的特点。供应链管理与纵向一体化
供应链管理与纵向一体化虽然都涉及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但在企业之间的产权关系上,两者是不同的。纵向一体化是指在商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处于上下游关系的企业之间的并购,涉及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产权交易;而供应链管理本质上是一种纵向限制,上下游企业之间通过签订具有约束力的协议,以确保其交易关系的稳定,降低交易费用,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在产权上处于独立的地位,不涉及企业之间的产权交易。供应链管理与一体化物流
一体化物流(integrated logistics)是物流的高级形式,指不同企业之间通过物流上的合作,达到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费用的效果。虽然一体化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均贯穿于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顾客消费的全过程。但不同的是。一体化物流侧重研究的是物质资料运动过程及相关信息流的优化,而供应链管理不只是研究的是物质资料运动过程及相关信息流的优化,还研究供应链成员企业采购、生产、销售等决策的优化以及与物质资料相关的资金流动过程。因此,供应链管理的内涵和外延要比一体化物流更大。供应链管理的竞争优势
(1)快速响应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2)具有柔性高、风险低的特点
(3)通过合作伙伴的优势互补,巩固和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选择供应链成员应注意的事项
(1)成员企业必须拥有各自的核心竞争力
(2)成员企业必须有强烈的合作意愿
(3)成员企业应尽可能实现地理上的相对集中(4)成员企业必须少而精
第三篇:物流知识点总结
一 物流与物流学概念 物流的概念:物品从供给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物流的分类:⑴物流在经济中的运行角度可划分为宏观物流与微观物流 ;⑵从物流系统的性质可划分为社会物流、行业物流与企业物流; ⑶从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角度可划分为地区物流、国际物流与区域物流;⑷ 从物流的作用角度可划分为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物流的基本职能:运输(核心职能)、储存(仓储)、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信息服务)等职能。物流学的主要观点:⑴商物分离(商物分流),是指流通中两个组成部分商业流通和实物流通各自按照自己的规律和渠道独立运动。商物分离实际是流通总体中的专业分工、职能分工,是通过这种分工实现大生产式的社会再生产的产物;⑵“黑大陆”说法主要是指尚未认识、尚未了解,黑大陆说也是对物流本身的正确评价;冰山的特点,是大部分沉在水面之下,而露出水面的仅是冰山的一角。物流便是一坐冰山,其中沉在水面以下的是我们看不到的黑色区域,而我们看到的不过是物流的一部分;⑶第三利润源说,是对物流潜力及效益的描述。经过半个世纪的探索,人们已肯定这“黑大陆”虽不清,但绝不是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富饶之源。效益背反现象及举例说明:效益背反指的是物流的若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也即,某一个功能要素的优化和利益发生的同时,必然会存在另一个或另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反之也如此。“效益背反”是物流领域中很经常的很普遍的现象,是这一领域中内部矛盾的反映和表现。这是一种此涨彼消,此盈彼亏的现象,虽然在许多领域中这种现象都是存在着的,但物流领域中,这个问题似乎尤其严重。效益背反说有许多有力的实证予以支持,例如,包装问题,在产品销售市场和销售价格皆不变的前提下,假定其他成本因素也 不变,那么包装方面每少花一分钱,这一分钱就必然转到收益上 来,包装越省,利润则越高。物流与商流的联系与区别: 商流与物流联系 :(1)它们都属于流通领域,是商品流通的两种不同形式,在功能上互相补充。(2)它们都是从供应者到需求者的流动,具有相同的出发点和归宿。商流与物流区别 :(1)流动的实体不同:物流是物质的实体流动,商流是物质的社会实体的流动;(2)功能不同:物流创造物质的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和形质效用,而商流创造物质的所有权效用;(3)物流与商流又是相互独立的,存在商流与物流分离的现象.二 包装 包装的概念:包装是为了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和促进销售,而按照一定的技术方法使用容器、材料以及辅助物等将物品包封并予以适当的装饰和标志工作的总和。2 几种特殊技术:1)缓冲包装技法(2)防潮包装技法(3)防锈包装技法(4)防霉包装技法。物流模数:指物流集装单元的基础尺寸。物流基础模数尺
寸:600mm*400mm,物流集装箱基础模数尺寸:1200mm*1000mm为
主,1200mm*800及1100mm*1100,集装箱的基础换算单位:TEU包装合理化:
运输包装设计考虑的因素:保护性、经济性、便利性。
包装合理化的途径包括:(1)包装的轻薄化;(2)包装大型化;(3)包装的机械化;(4)符合集装单元化和标准化的要求;(5)包装要有利于环保。三 装卸搬运 装卸搬运的特点:⑴附属性、伴生性;(2)支持保障性;(3)衔接性;(4)均衡、稳定性。2 装卸搬运的分类:(1)按装卸搬运施行的物流设施、设备对象分类:仓库装卸、铁路装卸、港口装卸、汽车装卸、飞机装卸等;(2)按装卸搬运的机械及机械作业方式分类:吊上吊下方式、叉上叉下方式、滚上滚下方式、移上移下方式;(3)按装卸搬运的作业特点分类:连续装卸搬运、间歇装卸搬运。装卸搬运作业考虑因素:搬运对象、移动、方法、建筑物、人体工学 4 装卸搬运合理化: 装卸搬运的原则:(10条原则)规划原则、标准化原则、工作原则、人机工效原则、集装单元化原则、充分利用空间原则、系统化原则、自动化原则、环境原则、生命周期成本原则。装卸搬运作业合理化具体措施:(1)防止和消除无效作业(2)选择适宜的搬运路线(3)提高货物装卸搬运的“活性”(4)充分利用重力作用和消除重力进行少消耗的装卸搬运(5)装卸搬运作业的机械化(6)利用单元化货载(7)应重视搬运的连接点。
提高物料装卸搬运的活性的方法:平均活性指数:当δ<0.5 时,指所分析的搬运系统半数以上处于活性指数为0的状态,即大部分处于散装情况,其改进方式包括采用货箱、推车等存放物品。当0.5<δ<1.3 时,则是大部分物品处于集装状态,其改进方式包括采用叉车和动力搬动车。当 1.3<δ<2.3 时,装卸、搬运系统大多处于活性指数为2,可采用单元化物品的连续装卸和运输。当δ>2.7 时,则说明大部分物品处于活性指数为3的状态,其改进方法包括选用拖车、机车车头拖挂的装卸搬运方式。四 仓储保管 仓储保管的作用:1)调节供应和需求(2)储存保管质量决定着库存物资的质量(3)联结各个物流环节的纽带(4)流通活动的“调节阀”(5)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6)进行产品整合(7)支持企业的销售服务。2 仓库的分类:按用途分类,自有仓库、营业仓库、公共仓库、保税仓库及保税堆货场 3 自建仓库、租赁公共仓库的比较(考虑因素):建仓库仓储和租赁公共仓库各有其优点,企业决策依据是物流的总成本最低。考虑的因素有:周转总量(高)、需求的稳定性(好)、市场密度(大)或供应商相对集中。自有仓库,各生产流通企业为本企业物流业务需要修建的附属仓库。优点:较强的控制力、低(运行)成本优势(当仓库利用率较高时,一般以75%为租赁公共仓库与自建仓库的分界线)、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税收和无形资产方面的优势等; 缺点:缺乏柔性化、财务方面的限制(初始投资高)、投资回报率较低等。
公共仓库,国家或企业向社会提供的仓库、专门向企业提供标准的仓库任务的“第三方仓库”。优点:节省投资投入、缓解存储压力(季节性较强的产品)、减少投资风险、较高的柔性化水平等;
缺点:沟通方面的困难、缺少个性化的服务等。库存的积极与消极作用:
库存的好处: ⑴维持销售产品的稳定;⑵ 维持生产的稳定;⑶平衡企业物流;⑷平衡流通资金的占用。库存的弊端: ⑴ 占用大量的资金;⑵增加了企业的产品成本与管理成本 ;⑶ 库存掩盖了生产经营中的各种矛盾。库存的分类:⑴按其在生产过程和配送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分,原材料库存、在制品库存、维修库存、产成品库存;⑵按库存的作用分,周转库存、安全库存、调节库存、在途库存。6 库存成本的组成:购买成本(指单位购入价格,包括购价和运费)、订货成本、储存成本(可分固定成本,仓库折旧、仓库职工的固定工资与变动成本,资产占用成本、存储空间成本、存货服务成本、存货风险成本)、缺货成本。储存合理化:
储存合理化是用最经济的办法实现储存的功能。
不合理储存主要表现在:(1)储存时间过长;(2)储存的数量过大;(3)储存数量过低;(4)储存条件不足或过剩;(5)储备结构失衡。
储存合理化的标志:质量、数量、时间、结构、分布、费用标志。储存合理化的具体措施:(1)将静态储存变为动态储存;(2)实施重点管理;(3)采用有效的“先进先出”方式;(4)提高储存密度,提高仓容利用率;(5)采用有效的储存定位系统;(6)采用有效的监测清点方式;(7)采用现代储存保养方式;(9)虚拟仓库和虚拟库存。五 运输 运输的作用:(1)可以创造商品的空间效应,实现商品价值(2)可以扩大商品的销售范围,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3)有助于维持商品价格稳定(4)能够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2 复合运输与多式联运:
有两种及其以上的交通方式相互衔接,共同完成的运输过程统称为复合运输。复合运输包括驼背运输和联合运输。
驼背运输:一种载货工具在某一段运程中,又承载在另一种交通工具上共同完成的运输过程。
联合运输 :一次委托,由使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运输方式,或不同的运输企业将一批货物运送到目的地的运输。
多式联运指托运人以运输合同将货物以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或者同一种运输方式的不同承运人共同完成运输任务的业务模式。3 运输合理化:
不合理运输的表现形式有:对流运输;迂回运输;重复运输;倒流运输;过远运输;运力选择不当;亏顿运输;无效运输。
合理运输五要素:运输距离;运输环节;运输工具;运输时间;运输费用。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1)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2)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的有效措施;(3)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4)尽量发展直达运输;(5)配载运输;(6)发展特殊运输技术和运输工具;(7)通过流通加工,使运输合理化;(8)开展中短距离铁路公路分流,“以公代铁”的运输;(9)“四就”直拨运输。六 配送 配送的要素:备货、储存、分拣及配送、配装、配送运输、送达服务、配送加工。配送的作用:⑴提高整个物流系统的运行效率⑵改善末端物流的效益⑶通过集中库存使企业降低库存量⑷简化手续,方便用户⑸提高供应保证能力。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进货作业(订货、接货、验货);保管作业;分拣作业(按单分拣、批量分拣);配装作业;送货作业(划分基本送货区域、暂定送货先后顺序、车辆安排、确定送货路线、确定每辆车的送货顺序、完成车辆配载)。4 配送合理化:
不合理配送的表现形式:(1)资源筹措的不合理;(2)库存决策不合理;(3)价格不合理;(4)配送与直达的决策不合理;(5)送货中的不合理运输;(6)经营观念的不合理。
配送合理化的判断标志:(1)库存标志;(2)资金标志;(3)成本和效益;(4)供应保证标志;(5)社会运力节约标志;(6)用户企业仓库、供应、进货人力物力节约标志;(7)物流合理化标志。
配送合理化可以采取的做法:(1)推行一定综合程度的专业化配送;(2)推行加工配送;(3)推行共同配送;(4)实行送取结合;(5)推行准时配送系统;(6)推行即时配送。共同配送:也称共享第三方物流服务,指多个客户联合起来共同由一个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来提供配送服务。
七 流通加工 流通加工的定义:在物品从生产者向消费者流动的过程中,为了促进销售,维护产品质量,提高物流效率所采取的使物品发生物理、化学或形状上的变化,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和提高商品的附加值的活动,就是流通加工。流通加工与生产加工的区别:流通加工和一般的生产型加工在加工方法、加工组织、生产管理方面并无显著区别,但在加工对象、加工程度、附加价值、加工责任人、加工目的方面有较大差别。流通加工的类型(举例):(1)为弥补生产领域加工不足的流通加工(2)为满足需要多样化进行的服务性流通加工(3)为提高原材料利用率的流通加工(4)为提高加工效率的流通加工(5)以提高经济效益、追求企业利润为目的的流通加工(6)为保护产品所进行的流通加工(7)提高物流效率,方便物流的流通加工(8)为促进销售的流通加工(9)为衔接不同运输方式、使物流更加合理的流通加工(10)生产-流通一体化的流通加工形式 4 流通加工的合理化:
不合理流通加工的表现形式有:(1)流通加工地点设置不合理;(2)流通加工方式选择不当;(3)流通加工作用不大,形成多余环节;(4)流通加工成本过高,效益不好。
流通加工合理化的措施:(1)加工和配送结合;(2)加工和配套结合;(3)加工和合理运输结合;(4)加工和合理商流相结合;(5)加工和节约相结合。
八 物流信息 几种有代表性的信息技术:条码、射频、电子数据交换、销售时点信息系统、电子订货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Internet网络技术。九 物流发展新理念 绿色物流: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物流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1)运输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运输工具本身和运输物品带来的负面影响)(2)储存对环境的负面影响(3)装卸搬运对环境的负面影响(4)包装对环境的负面影响(5)流通加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策略:(1)加强绿色物流教育(2)倡导绿色物流运作(3)申请绿色标准认证(4)发挥绿色导向作用(5)建立废弃物循环物流(6)加强绿色物流研究和人才培养。3 逆向物流:指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从需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4 简述逆向物流的组成及特点:
逆向物流的组成:逆向物流由退货逆向物流、回收逆向物流两部分组成。逆向物流的特点:(1)逆返性(2)价值递减性(3)价值递增性(4)信息传递失真性递增 5 逆向物流的原则:(1)“事前防范重于事后处理”原则(2)绿色原则(3)效益原则(4)信息化原则(5)法制化原则(6)社会化原则。6 逆向物流的方法:
⑴重新整修和再次制造;⑵维修;⑶再利用;⑷再销售;⑸回收;⑹废弃。7 我国实施逆向物流管理的困难 ⑴对逆向物流的认识存在误区;⑵企业高层重视不够;⑶对逆向物流的操作存在困难;⑷缺乏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手段作为支撑;⑸企业综合素质差。我国应如何实施逆向物流管理?
(1)管理层对逆向物流要有足够的重视(2)从供应链的范围构建逆向物流系统(3)将逆向物流与顺向物流一体化考虑(4)尽量减少商品的回流量(5)改进产品的设计(6)处理好回流物品 3 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根据国内外物流发展的新情况,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大致可以归纳为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电子化、共享化、协同化、集成化、智能化、柔性化、标准化、社会化、全球化12种趋势。
第四篇:物流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
物流:物流是指从商品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通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
流通加工:流通加工时物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流通的过程中,为促进销售、维护产品质量和提高物流效率,对物品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
管理组织:在企业或者整个社会中,为了进行物流管理,把责任和权限体系化了的组织。物流管理组织作用的发挥,是通过建立一定的物流管理机构,确定与其相应的职位、职责和权利,合理传递信息等一系列活动,将去留的各个要素组成一个有机整体,最终实现物流管理。配送:配送是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到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第三方物流:广义的定义为,提供部分或者全部物流功能服务的外部公司。这一广义的定义是为了把运输、仓储、销售物流等服务的提供者都包括在内
效益背反:“效益背反”又称交替损益,物流成本的效益背反规律是指在物流的各要素间,物流成本此消彼长。
装卸搬运活性:是指把货物从静止状态,转变成装卸搬运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就是把供应链最优化,以最少的成本,是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客户的所有过程,包括工作流程、实物流程、资金流程和信息流程,均有效率的操作,以合理的价格,把合适的产品及时的送到消费者手中。
绿色包装:对生态环境不造成污染,对人的身体健康不造成危害,能循环使用和再生利用,可促进持续发展的包装
客户满意度:也叫客户满意指数。是对服务性行业的顾客满意度调查系统的简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客户期望值与客户体验的匹配程度。换言之,就是客户通过对一种产品可感知的效果与其期望值相比较后得出的指数。
物流信息: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材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
物流成本:产品空间移位(包括静止)过程中所耗费的各种资源的货币表现,是物品在实物运动过程中,如包装、运输、装卸、搬运、储存、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处理等各个环节所支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总和
货物养护:商品在存储过程中所进行的保养和维护,广义上,商品从离开生产领域而未进入消费领域之前这段时间的保养和维护,都称为货物养护。
集装单元化:是以集装单元为基础组织的装卸、搬运、储存和运输等物流活动的方式。
第二部分简答
1、流通加工与生产加工的区别主要有哪些?
流通加工时在流通领域从事的简单生产活动,具有生产制造活动的性质。具有生产制造活动的性质。流通加工和一般的生产性加工在加工方法、加工组织生产管理方面并无显著区别,但是在加工对象,加工程度方面差别很大,其主要差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流通加工的对象是进入流通过程的商品,具有商品的属性,以此来区别多环节生产加工中的一环。而生产加工对象不是最终产品,而是原材料、零配件、半成品。② 流通加工程度大多是简单加工,而不是复杂加工,一般来讲,如果必须进行复杂加工才能形成人们所需的商品,那么,这种复杂加工应专设生产加工过程,生产过程理应完成大部分加工活动,流通加工对生产加工则是一种辅助及补充。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流通加工绝不是对生产加工的取消或代替。③从价值观点看,生产加工的目的在于创造价值及使用价值,而流通加工则在于完善其使用价值并在不做大改变情况下提高价值。④流通加工的组织考是从事流通工作的人,能密切结合流迈的需要进行这种加工活动,从加工单位来看,流通加工由商业或物资流通企业完成,而生产加工则由生产企业完成。⑤商品生产是为交换和消费而生产的,流通加工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消费所进行的加工,这一点与商品生产有共同之处。但是流通加工也有时候是以自身流通为目的,纯粹是为流通创造条件,这种为流通所进行的加工与直接为消费所进行的加工从目的来讲是相区别的,这又是流通加工不同于生产加工的特殊之处。2如何实现运输合理化?
①合理选择运输方式 ;②合理选择运输工具;③正确的选择运输线路,尽量发展直达运输;④提高货物包装质量,改进配送中的包装方法;⑤提高运输工具的实载率;⑥减少劳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⑦发展社会化运输体系;⑧开展中短距离铁路公路分流在公路运输经济里程范围内,应利用公路运输;⑨合理配载运输、提高技术装载量;⑩进行必要的流通加工;
3、怎样提高客户满意度?
①完善物流服务设计,设计符合客户需要的服务,是物流企业令客户满意的首要工作,②建立信息沟通系统,这里说的信息沟通是从设计人员和客户那里得到的信息,这些信息分为显露的信息和隐藏的信息,显露的信息有广告、推广活动、具体的报价和邮件等,隐藏的信息包括服务地点选址,服务人员的衣着、设施布局等这些信息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着客户对服务的满意度。③加强对物流服务过程控制,服务过程对于客户的满意度有极大的影响,如果物流服务安排的非常出色,也会增加顾客对企业的忠诚度,企业可通过对服务人员的规范培训和奖励来实现提高顾客服务过程的满意度;④服务承诺,服务承诺是指通过广告、推销等手段向客户预示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并对服务质量和效果予以保证的行为,实质上是对服务质量的承诺;⑤服务补救,是在服务出现失误时,所作出的及时性和主动性的反应,通过这种反应,将服务失误给客户带来的服务不满感知降到最低。
4、配送路径规划的方法有哪些,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①方案评价法首先拟定配送方案,再对配送方案进行试算,确定评价项目,对方案进行综合评价,这种方法简便易算,方法原理较简单,过程清晰,结果易懂,缺点,最初的配送方案拟定是根据个人判断,没有理论依据,若是判断错误,后边的运算就没有意义了数学计算法:②利用经济数学模型进行计算,优点,运用模型可使复杂的配送问题具体化、模型化;准确性高;能够客观反映数据模型的结果,避免主管偏差;缺点:模型较难建立,有时候不能建立较合理的模型;计算较复杂,容易出错;不能将所有因素变量考虑在内,仍存在统计误差;运用函数拟合是大体估计,仍有偏差③扫描法:自仓库始沿任一方向向外划一条直线。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该直线直到与某站点相交,排定各路线上每个站点的顺序使行车距离最短。排序时可以使用“水滴”法或求解“流动推销员”问题的任何算法。优点:通过逆时针或是顺时针扫描,可以将各个配送点考虑在内 缺点④节约里程法:即用几何原理,一边之长小于另两边之和,其目标是使所有车辆的行驶总里程最短,并且为所有站点提供服务的卡车数量最少。优缺点
1、物流的作用有哪些?
①保值,任何产品从生产到最终的消费,都要经过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搬运等物流活动,物流的使命就是在该过程中,防止产品可能遭到雨淋、遭受水浸、生锈、丢失等现象,保证产品移动过程中的质量和数量,起到产品保值的作用,②节约,搞好物流可以节约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能源,为企业节约生产费用,比如集装箱化运输,可以简化包装,节省大量包装纸和木材,实现机械化装卸作业,可以节约人力资源;③缩短距离,物流可以克服时间间隔、距离间隔和人的间隔,例如现在全国的快递两天就可以到达,美国联邦能做到隔天送达亚洲15个城市,日本的配送中心,上午十点前订货,当天就可以收到货物;④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服务水平,物流是企业竞争力的法宝,搞好物流可以实现零库存、零距离和零流动资金占用,是提高为用户服务,构筑企业供应链增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⑤加快商品流通、促进经济发展,利用计算机网络,可以将超市、配送中心和供货商,生产商连接,建立一个以配送中心为枢纽的商业、物流业和生产业的有效组合,加快商品流通速度,降低商品的零售价格,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⑥保护环境,比如我们在城市外围多设几个物流中心、流通中心,大型货车无论白天还是夜晚,都不用进城,只用小吨位货车配送,夜晚噪声污染就会减轻,城市交通阻塞也会减缓,空气质量也会得到改善;⑦创造社会效益和附加价值,随着物流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会越来越高,而物流的附加价值,主要表现在流通加工方面,比如,把原木加工成板材,把名烟名酒名著等通过流通加工,使装帧更加精美,提高商品的欣赏性和附件价值
2、叙述物流成本控制策略及适用情况。
①混合策略。采用混合策略,合理安排企业自身完成的配送和外包给第三方配送,能使物流成本最低
②差异化策略按产品的特点、销售水平来设置不同的库存,不同的运输方式及不同的存储地点,忽视产品的差异性会增长不必要的配送成本;③合并策略,一个层次是配送方法上的合并,另一个层次是共同配送④延迟策略,对产品的外观、形状、及生产、组装、配送尽可能的推迟到接到客户订单后再确定,一旦接到订单就反映迅速,一个基本的前提是信息传递要非常快⑤标准化策略:就是尽可能的减少因品种多变而导致的附加物流成本,尽可能的采用便准的零部件、模块化产品,如服装生产
3、简述GPS在物流中的应用。
GPS在物流中的应用,主要是在汽车自动定位上、跟踪电镀以及铁路运输等方面,在汽车自动定位和跟踪调度方面,物流管理部门可以利用GPS和计算机网络实时、全程的手机汽车所运货物的动态信息,从而实现货物汽车货物跟踪管理,并及时的进行汽车的调度管理。
4、运输有哪些方式?
运输是在物流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选择何种运输方式,对于物流效率的提高十分重要的,运输的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①公路运输,这是主要用汽车,或者其他车辆在公路上进行货、客运输的一种方式。公路运输主要承担近距离和小批量的货运和水运、铁路运输难以到达的地区的长途、大批量货运及铁路、水运优势难以发挥的短途运输。②铁路运输,这是用铁路客、货的一种运输方式,铁路运输主要承担长距离、大批量的货运,在没有水运条件的地区,几乎所有的大批量货物都是依靠铁路,是在干线运输中起主力运输作用的运输形式。③水路运输,这是使用船舶运送客货的一种运输方式,水运主要承担大批量,长距离的运输,是在干线运输中起主要作用的运输形式,在内河及沿海,也常有小型水运工具使用,担任补充及衔接大批量干线运输任务。④航空运输,这是使用飞机或者其航空器进行运输的一种形式,单位运输成本较高,主要适合运载的货物有两类:一类是价值高,运费承担能力很强的货物;另一类是紧急需要的物资,例如就在抢险物资等⑤管道运输,这是利用管道输送气体液体和粉状固体的一种运输形式,其运输形式是靠物体在管道内顺着压力方向 循序移动实现的,和其他运输形式的区别是,管道设备是静止不动的。
1、配送中心或物流中心的选址方法有哪些?及各自适用的情况?
①定性分析法:主要根据选址影响因素和选址原则,依靠专家或管理员经验、知识及综合分析能力,确定配送中心的具体选址,主要有专家评分法、德尔菲法,定性方法的优点是注重历史经验,简单易行。其缺点是容易犯经验主义和主观主义的错误。②定量分析法:定量的方法主要包括重心法、鲍莫尔-沃尔夫法、运输规划法、混合0-1整数规划法、双层规划法、遗传算法等,其优点就是可以求出比较准确可信的解,其中重心法是研究单个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常用方法。物流中心的选择应综合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全面考虑选址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初选出若干可选的地址,再进一步借助比较法、专家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等进行量化比较
2、物流的价值有哪些?
①时间价值,物流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其时间价值:缩短时间,创造价值;弥补时间差创造价值,延长时间差创造价值,例如大米的种植,有季节性,对于消费者天天都要消耗,必须进行保管,以保证供人们食用,保管克服了季节性产出和经常性消耗的时间距离,这就是物流的时间价值;②空间价值,物流创造的空间价值是由现代社会产业结构、社会分工决定的,主要原因是供需只见到额空间差,商品在不同的位置具有不同的价值,通过物流把商品从低价值去转向高价值区,便可获得价值差,这就是物流的空间价值;③加工附加价值,有时,物流可以创造加工的附加价值,现代物流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从事一定的补、充性加工活动,例如完善、补充增加性质的加工活动,这些活动必然会形成劳动对象的附加价值。
3、电子商务下,物流的模式有哪些?企业在实践中如何选择物流模式?
物流电子上午系统的基本模式:①物流信息门户网站,从功能上看,物流信息门户网站的主要功能包括信息查询、发布、竞标,附属功能有行业信息、货物保险物流跟踪、路况信息、GPS等;②物流企业门户网站,他能够实现系统之间、企业之间以及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的之间的无缝链接,这种链接具备预见功能,可以帮助企业最大限度的控制和管理库存
4、物流客户关系管理的内容包括哪些?
①销售自动化,包括现场销售,电话与网络销售、客户管理、佣金管理、日历日程表等②客户服务与支持,主要包括产品的安装于支持服务合同管理,求助电话管理、投诉管理和知识库、日历日程表③营销自动化,营销活动管理、销售百科全书、网络营销、日历日程表等④呼叫中心等
第三部分论述
1、结合不同的企业,如何设计物流管理组织结构?
物流企业根据其规模和特点不同,可以划分为以下七种类型的组织结构类型:①直线制形式,特点是按照直线从上到下进行垂直领导,不另设专职职能机构,这种管理模式适用于经营规模小,经营对象简单的小型物流企业;②职能制形式,特点是最高层的管理者把专业管理的职责和权限移交给相应的职能部门,由他们在专业管理活动上,直接经营业务指挥机构的活动,由于各职能机构都有指挥权,形成多头领导,相互协调较为困难,在实践中没能被多数企业采用;③直线职能制形式,特点是管理层自上而下领导,并设职能机构和职能人员协助负责人工作,我国的大中型物流企业都是采用的这种形式;④事业部式组织机构形式,企业按产品类别,经营业务或地区设置若干个事业部,施行独立经营独立核算,具体管理经营活动,国外的大型企业普遍采用这种组织机构模式;⑤矩阵式组织结构,企业为了完成某个任务或者目标,从直线职能制的纵向系统中抽调专业人员组成临时或者较长期的专门小组,由小组进行横向系统联系,协同有关部门工作,任务完成后便各自回原部门;⑥物流项目组织机构,以项目为核心,辅之以职能部门的组织形式。⑦物流子公司,这是物流管理组织的新形势,这种组织形式把公司或物流管理企业的一部分或全部分离出来,由一个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企业,施行社会化、专业化经营,以上介绍的物流管理组织形式,各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物流组织管理形式,实行以利润为中心的经济责任制,是物流机构的理想目标,发展物流子公司是物流管理组织方向。
2、结合我过包装工业现状,说明我国要实施绿色包装要做哪些工作?
绿色包装是指对生态环境不造成污染,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上海,能循环和再生利用的,可促进持续发展的包装。我国的而绿色包装意识不强,随着包装工业规模日益扩大,大量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也随之加大,包装产品的回收率还打不到包装产品总产量的20%,包装废弃物处理已经成为严重的问题,尤其是近些年广泛使用的一次性轻型难以降解塑料包装材料,回收利用很难,因此,在我国必须进行一次绿色包装革命,我国发展绿色包装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工作:①使用绿色包装材料,绿色包装材料主要分为有以下几种,再生包装材料、可食性包装材料、可降解材料、以农业原料或者副产品为包装材料;②可重复包装材料,即包装物可以反复使用的,包装时可以采用通用包装,周转包装,梯级利用等;③用法律法规来规范包装,为了保护本国环境,要加强包装方面的立法工作,用法律手段来约束和打击不合法包装。
3、论述ABC分类法的思想,及如何对库存进行ABC分类管理?
ABC分类分析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在决定一个事物的众多因素中分清主次,识别出少数的但对事物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因素和多数的但对事物影响较少的次要因素。ABC分类法,通过对所有与产品相关的活动的追踪分析,可以为企业消除不增值作业、改进增值作业、优化作业连和价值链,以及实现顾客价值最大化,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从而提高决策、计划、控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利用ABC分类法,首先对仓库中的物料按照库存价值由高到底进行排序,设定二个标准,将物料分为ABC三类。其次,根据原材料消耗量设定二个标准进行ABC分类。然后根据原材料使用频度设定二个标准进行ABC分类。最后,综合三个因素分别列出A类、B类和C类物料。在管理上重点放在A类物料上,B类次之,对C类物料则只需关注即可。
第五篇:运动竞赛学知识点总结
运动竞赛学知识点总结
1. 2. 运动竞赛学研究对象:1.微观层面为揭示运动竞赛过程的动力学机制,即运动竞赛的内在发展规律2中观层面为分析运动竞赛与其他体育活动的关系3宏观层面为探讨运动竞赛和社会的交互影响
运动竞赛学研究的基本问题:1人类为什么需要运动竞赛,即运动竞赛的价值功效问题2怎样才能在竞赛中获胜即制胜问题3如何科学的组织运动竞赛即运动竞赛管理问题
运动竞赛的起源1游戏2战争3劳动4宗教祭祀
运动竞赛的社会价值1促进人类和平2更新传统观念3参与政治活动4推动经济发展5丰富文化生活
运动竞赛的形式1运动会2单项比赛3对抗赛4友谊赛5邀请赛6通讯赛7表演赛8选拔赛9测验赛或达标赛10等级赛或联赛
高水平竞技比赛基本特征 1目的的综合性2对抗的激烈性3影响因素的庞杂性随机性及边界的开放性4比赛结果有时存在不确定性
运动竞赛与运动训练的关系1目的和时序的异同2在特定前提下相互“包容”3具有双向制约性44竞赛对训练的检验作用
比赛能力特指运动员在比赛场上表现出的能力。包括 认识能力 基础能力 善用机遇及适应与调整能力
基础能力:运动员以具备的竞技能力,可称为运动员的“综合实力”。现代运动比赛是参赛双方综合实力整体效应的较量,既是运动员通过体能,技术,战术,心理,运动智能的协同组合来制约对手,一确定自己在比赛中的优势地位。
竞赛战术:是指在比赛中为战胜对手,或为表现出期望的比赛结果而采取的计谋和行动。
竞赛战术的构成:战术观念,战术指导思想,战术意识,战术知识,战术形式,战术行动。
战术观念:指对比赛战术概念,战术价值功效即运用条件等进行认识和思维后产生的观念。
战术指导思想:指在战术观念的影响下,根据比赛具体情况提出的战术运用的活动准则
战术意识:运动员在比赛中为达到特定战术目的而决定自己战术行为的思想活动过程。
战术形式:战术活动中具有相对稳定形态和结构的行为方式
战术行动:是指达到特定战术目的而采用的动作,动作系列或动作组合。
战术的分类:1按战术的表现特点(1阵型战术2体力分配战术3参赛目的战术4心理战术)2参加战术行动的人数(1个人战术2小组战术3集体战术)3战术的攻防性质(1进攻战术2防守战术3相持战术)4按战术的普适性(1常用战术2特殊战术)
战术训练方法1分解完整训练法2减难与加难3虚拟现实4想象5程序6模拟7实战法
制定战术方案注意事项:1及时收集准确情报2处理好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的关系3考虑竞赛环境的影响4充分利用竞赛规则5计划性与可变性相结合
战术运用基本要求:1明确的目的性与针对性2高度时效性3高度灵活性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34.
35. 36. 竞技状态:是指运动员经过一定时期的训练形成的状态。这种状态在时间维度上指比赛前的特定时间至比赛结束,在空间维度上则为训练学,心理学及生物学指标的集合。
判定运动员竞技状态情况的标准1生理学指标2训练学指标3心理学指标
临场指挥计划一般包括1对局势发展的若干可能性作出预测及采取的相应措施2换人方案3暂停的使用4临场指挥所用语言5遵循和利用规则
模拟训练:是指在获得准确情报信息的基础上,通过与模仿重大比赛中主要对手的主要特征的陪练人员的练习,及通过在于比赛条件相似的环境中的练习,使运动员获得特殊适应能力的过程。
难美项群制胜因素:难,新,美,稳,力,健,高。
体能主导类项群分为三个亚群:快速力量型,速度型,耐力性
运动道德:是指运动竞赛的参与者在参与运动竞赛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属于职业道德范畴,是随着运动竞赛的 出现于发展逐步形成和完善的,是评价参与者荣辱善恶的尺度标准
运动道德分为:运动员道德,教练员道德,裁判员道德,观众道德。
竞赛规则:为了避免运动竞赛中人为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使所有参赛运动员在条件均等的情况下进行公平竞赛,对竞赛中所采用的技术,器械和行为等做出一定的限制和规定。
竞赛规则的基本内容:1裁判员的名称和职责2比赛通则3评定成绩和决定名次的方法4对犯规运动员的处罚5场地器材和设备规格6各种评分和记录表格
制定竞赛规则的基本原则:1公平竞赛原则2促进运动技术水平提高和合理发展原则3同一性和统一性原则4公正性与准确性原则5合理组织原则6严肃性原则 竞赛规程:是为组织和参与运动竞赛者制定的各种政策条文的总称,是所有组织者和参加者必须共同遵守的制度和章程,是组织运动竞赛的依据,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指导性。
竞赛规则与规程的异同1相同点(1规则和规程是运动竞赛中必不可少的具有“法律”性质的基本文件2规则与规程共同制约和协调运动竞赛过程)2不同点(1内容不同2着重点不同3制定,使用的时间不同4制定单位不同)竞赛规程的具体内容和注意事项1运动会的名称2运动会的目的,任务3竞赛日期,地点4参加单位及组别5竞赛项目6参加办法7竞赛方法和采用的竞赛规则8计分及奖励办法9参加单位注意事项10未尽事项,另行通知
单循环赛制:场数=N(N-1)/2 轮数:N为偶数=N-1.N为奇数=N 贝格尔编排法“首尾相接,末号摆动,临近相对,号前执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