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心理学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1名称: 运用观察法、访谈法了解商场中的顾客
一、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法、访谈法在实践中的运用,熟练掌握观察法、访谈法。具体在本实验中,通过观察法、访谈法来了解商场中的顾客言行、表情、身体姿势和顾客真实的需要、想法、困难以及顾客对营销员和商场的建议等。
二、仪器与材料
纸、笔、访谈提纲
三、程序
1.准备工作:
(1)复习观察法、访谈法等有关知识,准备好仪器、材料 1.访谈法
A.访谈法及其分类
访谈法是研究者以口头提问的方式亲自对被调查者进行访谈,记录被调查者对问题回答的一种方法。
访谈法不仅可以获取详细、典型的个案资料,加深对问题的了解,获得研究假设,还可以为问卷设计提供必要的素材,补充定量分析研究的不足。
访谈法根据其性质和对象可以分为结构式访谈和非结构式访谈。结构式访谈是通过研究者把问题标准化,让所有被访者都回答同一结构的问题。非结构式访谈则是事先不设计问题和程序,由访谈者根据具体情况提问,请被访者自由发表意见。
B.访谈法的步骤
a.根据研究目的编写访谈提纲或访谈问卷(即严格结构化的访谈)。编写时应按问卷设计的原则进行(第一,问题越简明、清晰、集中,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就越大。第二,关于术语的运用。第三,问题不应带有潜在的诱导性、威胁性和敏感性),如果访谈的内容相对复杂,则编写的访谈问题应事先进行小样本的预备性访问,目的是检查问题是否提得恰当。b.抽取被访者。
c.培训访问员。培训时应有一个访问手册作为培训依据,一方面了解调查目的、题目内容,另一方面指导访问员解决访谈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同时宣布对访问员管理、监督的条例。
d.访问的开始。访问员与被访者初次见面首先要自我介绍来访目的(有必要时出示身份证明);告诉被访者为什么对他进行访问,如是按地址随机抽取的还是按电话号码随即抽取的都要说清楚;承诺对被访者的回答保密;访问者要以较好的亲和能力与应变能力来争取被访者的合作。
e.访问的进行。在友好的实事求是的气氛中进行,任何情况下访问者不要影响被访者,如果是结构化程度很强的访谈则访问员在读题时不要随意改变题目顺序;如果是开放式问题,访问员记录下被访者的回答后应在可能的情况下与被访者核对一下,以保证结果的真实性。
f.访谈结果的整理和分析。访谈结果的资料整理是相当复杂的事情,如果是开放式访谈的资料需要编码进行内容分析;如果是封闭式问题的结果,要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2.观察法
1)观察法的定义
观察法是指在没有任何干预的情况下,研究者直接地、系统地观察被研究对象在日常环境下发生的自然行为,记录客观发生的事实和数据,并根据这些事实和数据来了解他们心理活动的方法。2)一般观察法和参与观察法
观察法分为一般观察法和参与观察法。3)观察法的优点和弱点 优点:
首先,观察法的一个主要的长处是它的现实性。
其次,由于观察法的技术是相对非介入式的,研究者就可以研究那些敏感的或私人的行为和心理。
观察法的不足主要体现在:首先,由于研究记录的方法不同,如果使用先观察后记录的方法,所获得的信息往往没有现场或录像下来的信息可靠;但如果使用边观察边记录的方法,则又可能遗漏许多重要信息。同时,运用观察法获得的材料比较零散,在处理和统计分析的时候相对烦琐。
另一方面,观察的效度可能有赖于研究者所扮演的角色,或者当被试突然发现他们在被观察时,效度就会遭到破坏,研究者难以辨别行为的真伪,甚至导致研究中断。
最后,由于观察事件某种程度上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观察法具有被动性和耗时性。有时观察者要浪费大量的时间等待某种行为的发生。
(2)事先选择好能够对顾客观察和访谈的商场
2.选择12名以上的顾客进行观察和访谈(至少有5名顾客成功购买,4名以上顾客未成功购买,观察是从顾客进入商场开始):
首先,对顾客(购买前、购买中、购买后)的言行、表情和身体姿势等进行观察;其次,在此基础上,自己分析顾客可能的需要、想法和困难等;最后,面对面对顾客进行访谈,了解顾客真实的需要、想法、困难以及顾客对营销员和商场的建议等。
四、结果
请一一对应列举每名顾客(购买前、购买中、购买后)的言行、表情和身体姿势等,自己分析的顾客可能的需要、想法和困难等,顾客真实的需要、想法、困难以及顾客对营销员和商场的建议。
1.顾客:老年男子 地点:
购买前:老人手拿着自带的环保袋,步伐缓慢地来到超市门口的特价商品公告栏,查看特价商品;到卖场门口,拿起一个购物篮;面部表情祥和。
购买中:在超市内左顾右看,寻找所需要的商品;仔细查看商品的质量、价格、日期;后又掏出口袋内的老花镜看,相互比较,眼神较集中,表情严肃;有的商品拿起来着看看又放下。
购买后:拿出自带的环保袋装起物品,然后拿出小票仔细查看,到兑换活动礼品处,询问活动情况并兑换礼品;在超市门口与熟人打招呼。
我的分析:在购物前去看特价商品栏,估计会买其中一个商品。购买蔬菜一类商品的可能性比较大;老人未购买成功的商品,可能因为价格较高导致或特价商品的质量比较差。选择在周末的早上前来购物,应该比较悠闲,会在超市中慢慢选购,可能还会购买并不需要的商品。在购物时,可能找不到一些所需要的商品;有些商品的字太小,老人可能会看不清。
访谈:
问:1您是否会选择打折商品?答:我购买商品时,比较看重商品的质量,不会购买打折商品。
问:2个人的心情会对您的消费数额产生的影响么?答:心情的好坏也会影响购物的数量。
问:3购物时您喜欢怎样的购物方式?答:在购买商品时,喜欢自己购物,不喜欢有导购员推销。
问:4一般超市有特价商品,您现在不需要,可能将来会需要,您会购买么?答:不会购买。
问:5您为何会选择这家超市购物?答:这家超市才开的,过来看看吧。
问:6这家超市的长处以及不足之处?答:在购物中,觉得超市的商品指示牌不够明显;超市的服务员服务比较杂乱,无统一规范;卫生间离出口较远,不方便购物;付钱时,排队等候时间长;垃圾桶较少。卫生好,价格较公道。
问:7您对这家超市有什么建议?答:建议超市多设置些垃圾桶,最好能有两个卫生间,早上能多设些收银点,付钱不要排那么长时间;希望指示牌上的字能够大些,清楚明了些。现在退休了,比较闲,一般早上都会来超市买菜,今天特价商品栏上的商品买了些,这次买的基本都是蔬菜,没有购买并不需要的商品,眼睛看不清那些字,必须要带老花眼镜才能看见;商品基本上都找到了,没有什么困难。
2.顾客:青年男子 地点:
购买前:青年男子双手插在裤子口袋中,步伐轻松而欢快;表情较轻松;衣着较休闲,手拎着一个随身的背包;在卖场门口推着购物车进入。
购买中:推着车直奔所需的物品区,没有在一些特价商品区停留;在购物过程中,不停地向两边张望,寻找所需商品;不时停下来,拿起商品凝神思考,表情严肃,有时还会掏出手机不停摆弄,拍照。
购买后:在付钱后购买购物袋,并且随手扔掉小票,走路时接了一个电话,大步走向停车场,然后开车离去。
我的分析:年轻人选择商品时会比较注重商品的品牌,时尚程度,不太会注重商品的价格,并且会比较喜欢自由,不会喜欢有导购在身旁推销商品,喜欢自由选购商品;不太会注重一些打折促销品;在超市逗留时间较短,一般购买食品类较多;可能无法购买到一些较新较时尚品。
访谈:
问:1您是否会选择打折商品?答:在购买商品时,我会买选打折的商品,但要看质量怎么样。
问:2个人的心情会对您的消费数额产生的影响么?答:心情的好坏也会影响购物的数量。问:3对超市店员推销的商品怎么看待?答:觉得店员推销不怎么样,不会选择;但在找不到东西时,会选择询问导购。
问:4您在超市购物时最关注哪方面?答:会被一些比较好看,时尚的商品所吸引。
问:5您在购物过程中的困难?答:在购买过程中,没有任何困难。
问:6一般超市有特价商品,您现在不需要,可能将来会需要,您会购买么?答:不会购买。
问:7您为何会选择这家超市购物?答:听说比较大,过来看看。
问:8这家超市的长处以及不足之处?答:早上人比较多,付钱时,排队等候时间长;在购物中,觉得超市的商品指示牌不够明显;超市的卫生还好,服务也还好。
问:9您对这家超市有什么建议?答:希望超市早上能多设些收银点,别排那么长时间的队;能够多更新下商品,保持商品的时尚性;指示牌清晰些明了些,让东西好找些。我购买商品时会买信誉较好的品牌的商品,但也会注意商品的价格,在超市很难购买到时尚的商品;周末来超市买东西的基本上都是食品。
3.顾客:妇女 地点:
购买前:在进入卖场前,仔细查看超市门口的特价商品公告栏;把所带的物品拿去寄存;在卖场门口,拿推车进入。
购买中:购买时,不停的和身旁的老公交谈,不时的微笑;在超市内左顾右看,仔细查看商品的质量,价格,日期;会不时查看特价的商品,相互比较价格,质量等;喜欢到人多的货柜去,在一旁观看,身体略向前倾。
购买后:拿出自带的环保袋装起物品,然后拿出小票仔细查看,并核对所买商品,到兑换活动礼品处,询问活动情况并兑换礼品;在门口遇到熟人,闲聊了几句,并看熟人购买了哪些商品。
我的分析:购买商品时,妇女会比较考虑购买特价促销商品;一般妇女们购买生活品一类会比较多;在购物时,可能找不到一些所需要的商品。
访谈:
问:1您是否会选择打折商品?答:在购买商品时,我会考虑购买打折品,但是会仔细核对性价比。
问:2对店员推销的商品怎么看待?答:一般不会购买导购员推销的商品,那些东西质量不太可靠。
问:3个人的心情会对您的消费数额产生的影响么?答:心情的好坏也会影响购物的数量,心情太差也不想购物了。
问:4购物时您喜欢怎样的购物方式?答:在购买商品时,喜欢自己购物,不喜欢有导购员推销。
问:5一般超市有特价商品,您现在不需要,可能将来会需要,您会购买么?答:会选择购买。
问:6您为何会选择这家超市购物?答:和家人一起过来这边逛逛,因为新开,顺便来看看这家超市怎么样。
问:7这家超市的长处以及不足之处?答:觉得超市太小,太拥挤,在购物时,不知道东西在哪里;希望超市的在购物中,觉得超市的商品指示牌不够明显,有点晕;超市的服务员服务比较杂乱,无统一规范。
问:8您对这家超市有什么建议?答:希望超市的指示牌清晰些明了些,对服务员的规范能够统一,最好能对她们进行下培训,扩大超市的规模,加强超市摆放物品的归类。我这次购买打折品较少,因为不太需要,买生活用品比较多,家里要用的地方很多;要买的东西有的是不好找,但是最后都找到了,就是麻烦了些。
4.顾客:青年女 地点: 购买前:青年女在进入超市时,边走边听歌,不时地向四处看;表情较轻松;化了彩妆,背着背包,衣着较时尚,让人眼前一亮;在卖场门口推着购物车进入。
购买中:在超市内,步伐缓慢,慢慢寻找,表情较轻松,不停的微笑,较随意;用耳机听着歌,不时地会点头;食品拿起来看一下,就会放入购物车中,选购食品类商品较迅速;在卖水果区,会慢慢挑选,仔细查看水果的质量。
购买后:在付钱后购买购物袋,随手收起小票;在超市旁的一些名品店内闲逛,在一些店内试穿衣服,鞋类,但最后没有购买;较随意,悠闲。
我的分析:青年女在辛苦工作一周后,周末出来购物,会比较悠闲,需要买的东西会比较多,购物时间会比较长;从衣着打扮来看,她的生活应该比较讲究,品味较高;在购买商品时,应该会首先考虑质量,品牌,不会购买那些廉价的商品;特价类商品应该也不会考虑购买。
访谈:
问:1您是否会选择打折商品?答:我在购买商品时,不会考虑购买打折品,那些商品质量靠不住。
问:2一般超市有特价商品,您现在不需要,可能将来会需要,您会购买么?答:那些现在不需要但以后可能会需要的商品,我不会买,觉得以后可能就不合适了。问:3您在超市购物时最关注哪方面?答:我在购买商品时虽然会较注重质量,但商品的价格也会注意到。
问:4对超市店员推销的商品怎么看待?答:不会考虑超市导购员推销的商品,觉得那些商品的质量不可靠。
问:5个人的心情会对您的消费数额产生的影响么?答:心情的好坏不会影响购物的数量,我比较理性,该买的东西还是会购买的。
问:6这家超市的长处以及不足之处?答:觉得超市的服务还好,没有太糟糕;商品的种类不够齐全,选择一些商品的空间不是很大;超市内的垃圾桶较少,扔垃圾很不方便;这个城市的免费接送车不错,方便了群众购物,也使超市的营业额增加。问:7您对这家超市有什么建议?答:希望超市能够能扩充商品,使品种齐全些,很多我想买的都没有;垃圾桶应该多设些,把卫生搞好。在周末没什么事做,自己来超市逛逛看有什么需要的,顺便打发下时间;一般在周末会把这个星期要购买的东西都买了,所以购买的东西会比较多;我对商品的要求比较高,有时可能想买的比较多,但真正实际购买的商品却很少。
5.顾客:妇女 地点:
购买时:妇女背着随身的背包进入,步伐较轻快;衣着较朴素,很寻常;面无表情;在进入卖场前,仔细查看超市门口的特价商品公告栏;在卖场门口未拿任何的购物篮,购物车等。
购买中:在进入卖场后,步伐放缓;在每个购物区都会光顾,左拿拿,右摸摸,看的较仔细;没有看中的,不太喜欢的,拿起后会随手放下,表情较平静,没有太大波动;会仔细查看商品的标牌,质量等;在服装区停留时间较长;
购买后:未购买任何商品;背着随身的包离开。我的分析:该妇女应该平常较喜欢逛超市,没事的时候就会选择到超市里来逛逛,但可能不一定会购买商品;会经常关注到超市的商品价格波动情况;没有购买可能是觉得价格太高,认为该商品还有降价的可能;平时购买的商品估计生活类用品较多。
访谈:
问:1您是否会选择打折商品?答:在购买商品时,我会考虑购买打折的商品。问:2个人的心情会对您的消费数额产生的影响么?答:心情的好坏不会影响到我购买商品的数量的多少,该买什么还是会买什么的。
问:3一般超市有特价商品,您现在不需要,可能将来会需要,您会购买么?答:那些现在不需要但以后可能会需要的商品,我不会去买,觉得以后可能就不合适了。
问:4您在超市购物时最关注哪方面?答:商品的质量,价格都会注意到。问:5对超市店员推销的商品怎么看待?答:不太喜欢导购员推荐的商品,她们太啰嗦了,推销的商品的质量不能保证。
问:6您为何会选择这家超市购物?答:逛街顺便来超市看看。
问:7这家超市的长处以及不足之处?答:超市的促销品的价格较低,购物的环境(包括卫生环境,购物氛围)都挺好;接送车也很好,比较方便大家购物;超市的品种不够丰富,时尚性不足,没有服务员帮忙拿东西,一些东西拿起来很不太方便;希望超市里的服务员的服务能够好一些,超市可以对她们进行下培训,服务能够主动些。
问:8您对这家超市有什么建议?答:希望超市能够能扩充些商品,使品种齐全些;多进购一些较时尚的商品,保持商品的时尚性。我工作比较闲,空闲时间就会到超市来逛逛,看看有什么我需要的商品降价了;这次没有购买任何商品是因为觉得看中的那几种商品的质量都不怎么样,以后再看看,买这些东西不着急。
6.顾客:青年男 地点:
购买前:与同伴一起进入超市,边走边说话,有时会有一两个手势;表情轻松而愉快,步伐较快;衣着属于休闲一类;在超市门口拿了购物篮。
购买中:与同伴一起直奔所需食品物品区,选购物品较快,目标性较强,拿起一个商品看看,就会直接放到购物篮中;在日常生活用品区,选购时间较长,仔细查看商品的品牌,一些比较特殊的性能,凝神思索,眉头皱起;不时走到同伴跟前看看他们购买了哪些物品,并且询问他们的意见;在选购时有时会和同伴聊上几句话,会很开心的笑。
购买后:在付钱后购买购物袋,装起物品,并且随手扔掉小票;拿出刚在超市买的饮料,打开喝;与同伴一起边聊天边打闹着离开。
我的分析:从衣着来看该青年男应该是学生,平常没有时间出来,在周末出来购物,应该是来选购一周所需要用到的商品;选购物品时,较快,估计是用惯了某一品牌,比较喜欢购买经常购买的商品;应该经常与同伴一起来超市购物,会听取他们的一些建议。
访谈:
问:1您是否会选择打折商品?答:购买商品时,我不会选择购买打折的商品。问:2个人的心情会对您的消费数额产生的影响么?答:心情的好坏肯定会影响到购买物品的数量。
问:3购物时您喜欢怎样的购物方式?答:在购买商品时,喜欢自己购物,不喜欢有导购员在旁边推销。
问:4您在超市购物时最关注哪方面?答:购买时比较注重商品的质量。问:5一般超市有特价商品,您现在不需要,可能将来会需要,您会购买么?答:不会购买现在不需要的商品,还是实际些比较好。
问:6您为何会选择这家超市购物?答:因为觉得这家超市的信誉不错,就选择到这家超市来购物。
问:7这家超市的长处以及不足之处?答:觉得超市的购物环境比较好,规模较大,信誉还不错;就是付钱时排队等候的时间较长;有的东西更新的太慢,有的东西太落伍了。
问:8您在购物过程中的困难?答:在购物时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您对这家超市有什么建议?就是希望超市的商品能够较快更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我现在还在上学,平时没空过来买东西,只有周末到超市来把要买的东西一次性都买了;我对那些食品没有什么挑剔,看看差不多就买了;那些生活用品不太了解,就多看看它怎么介绍的,看它的功能怎么样;跟同伴一起来,可以也听取下他们购买商品的意见。
7. 顾客:老年女 地点:
购买前:老人手拿着自带的环保购物篮,打着一个伞,步伐缓慢地来到超市门口的特价商品公告栏,查看特价商品;表情较温和;嘴里还会念叨着什么;到卖场门口,拿起一个购物篮。
购买中:在购买中,多次比较同类别的各种商品的价格,仔细查看商品的质量、价格、日期,把商品翻来覆去的看上好几次,并且还会去询问服务员;在蔬菜区停留的时间较长,抬起头来仔细看上面所挂的标牌上的价格,拿起蔬菜查看新鲜程度;有些地方看不太明白时,眉头紧锁,表情很严肃。
购买后:付钱时拿出积分卡积分;拿出自带的环保购物篮装起物品,然后拿出小票仔细查看,并核对商品,到兑换活动礼品处,询问活动情况并兑换礼品;步伐缓慢地离开超市。
我的分析:老人应该是已经退休,时间较充裕,超市的免费接送车较方便也很划算,所以会选择每天早晨到超市来购买蔬菜;老年人应该会选择价钱较合理并且质量不错的商品;估计会选择购买现在不需要但将来可能会需要的商品;超市的一些商品可能字体太小,老人看着很不方便,会影响老到人的购物。
访谈:
问:1您是否会选择打折商品?答:我在购买商品时,会选择购买打折的商品,但要还是要看看商品的质量怎么样。
问:2个人的心情会对您的消费数额产生的影响么?答:心情的好坏会影响到我购物的数量。
问:3购物时您喜欢怎样的购物方式?答:在购买商品时,喜欢自己购物,自己在那里慢慢看,不喜欢有导购员在我身边推销商品。
问:4您在超市购物时最关注哪方面?答:买东西比较注重商品的质量。
问:5一般超市有特价商品,您现在不需要,可能将来会需要,您会购买么?答:会选择购买现在暂时不需要的商品,因为家里人多,不管怎么样,以后反正都还是会用到的。
问:6这家超市的长处以及不足之处?答:这家超市的卫生较好,规模较大,商品的质量还不错,免费接送车也很不错,方便群众购物,我们老年人就不用去挤那些公交车,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超市的指示牌不够仔细,有些商品的字太小,老年人看起来很费力,把字放大些;超市的服务员的服务比较杂乱,无统一规范;早上买菜付钱等候的时间太长。
问:7您对这家超市有什么建议?答:超市应该多推荐些物美价廉的商品;能够把服务员都统一规范起来,加强服务的质量。我现在早上就会选择来超市买蔬菜,不会去菜市场了,超市的菜比较新鲜,而且比菜市场的卫生环境要很多,接送车也方便很多;买东西肯定是要选择物美价廉的。
8.顾客:青年女 地点:
购买前:与母亲一起手拉着手进入超市,不时地微笑地交谈,表情轻松而愉快;青年女有时会拿出手机摆弄下;步伐与母亲保持一致;在超市门口推起了一个购物车进入。
购物中:青年女自己去寻找所需商品,不时把母亲丢在了后方,在食品区停留时间较长,会不时地征求母亲的意见,央求母亲,有时会微笑拉着母亲的手;
购物后:母亲从包中拿出积分卡积分给收银员;青年女拿出自带的环保袋装起所买的物品,然后和母亲一起拿出小票仔细查看,到兑换活动礼品处,询问活动情况并兑换礼品;与母亲一起手拉手离开;青年女与母亲各拎着一些商品,与母亲一起手拉手表情很满意地离开。
我的分析:青年女应该还是学生,平常没有什么时间,只有在周末与母亲一同前来购物,选择食品类的可能性较大;母女可能会在购买一些商品时意见不一。
访谈:
问:1您是否会选择打折商品?答:在购买商品时,我会选择购买打折的商品,但质量必须与同等商品的质量一样才会购买。
问:2个人的心情会对您的消费数额产生的影响么?答:心情的好坏肯定会影响购物的数量,心情不好买东西都没什么心情。
问:3购物时您喜欢怎样的购物方式?答:在购买商品时,喜欢自己购物,自己随意看,不太喜欢有导购员推销,感觉她们有些误导我购物。
问:4您在超市购物时最关注哪方面?答:购买商品时比较注重商品的质量。问:5您为何会选择这家超市购物?答:和母亲出来逛逛,正好看到这家新开的超市。
问:6一般超市有特价商品,您现在不需要,可能将来会需要,您会购买么?答:不会选择购买现在暂时不需要的商品,说不定以后就有更好的商品。
问:7这家超市的长处以及不足之处?答:超市的规模较大;东西好找,比较清晰明了;超市才开张,商品较便宜,信誉较好;不太了解班车,感觉卫生不太好,排队付钱等候的时间较长。
问:8您对这家超市的建议?答:希望超市能把卫生搞好,早上多设些收银点,多方便群众;不要太多的导购员在超市,太影响顾客购物来。这次来购买的大多数商品都是食品一类,在购买时,母亲要求买一些营养类的商品,而我喜欢一些膨化食品,意见会不统一。
9.顾客:青年女 地点:
购物前:青年女背着一个书包,骑着车,表情严肃,穿着校服;在书店的门口停下了自行车。
购物中:独自走入书店,大步走入所需书本区域;在书店里仔细翻看参考书,并询问店员一些问题,全神贯注地阅读书中内容;在书店停留时间较短。
购物后:未购买任何书籍,骑着车离开。我的分析:青年女应该是来购买参考书或一些课外书;未成功购买可能该书店没有她所需要的书籍。
访谈:
问:1您在购买书籍时都是购买什么类型的书籍?答:我在购买书籍,一般都是购买辅导书,而且会购买老师推荐的书。问:2个人的心情会影响到购买的书籍的数量么?答:肯定不会,要买的那些的,该买的还是会买,毕竟还是要写作业的。
问:3店员推荐的书会购买么?答:店员推荐的书不会选择购买。
问:4您在购买图书时,怎么样选购图书?答:购买书时,主要看辅导书中的内容是否与书本的内容是否符合,然后再看看包装怎么样,可是比较精致的,不要太粗糙。
问:5会选择什么样的书店购买书?答:一般会选择信誉较好的,规模大,品种多的书店。
问:6您在购买书籍过程中的困难?答:这家书店归类也不是很好,不太好找,品种也很不齐全,没有我想要买的书籍。
问:7您觉得这家书店的长处以及不足之处?答:我觉得这家书店摆放比较杂,而且归类也不是很好,不太好找,品种不齐全,有时还会缺货。
问:8您对这家书店的建议?答:希望书店的价格可以公道些,打折多一些,给学生多一些优惠;品种能够再齐全些,多进些货。我一般都是购买辅导书,不会购买小说,这家书店没有我想要的那种书,所以没有购买;而且这家书店的书还比较贵。
10.顾客:青年男 地点:
购物前:边玩手机边走路,不时地低着头,表情很愉悦,步伐轻快;衣着属于较休闲一类,很整洁。
购物中:直接进入店堂内,未停留在点餐区,进入了卫生间,出来后就随便找了个位子坐下,然后低着头玩手机;中途接了下电话。
购物后:未点任何食品,过了一会儿走出麦当劳。
我的分析:青年男来到麦当劳,可能觉得价格太贵,想要吃的食品麦当劳可能还没有准备好。
访谈:
问:1个人的心情会对您的消费数额产生的影响么?答:我每次心情的好坏会影响购买食品的数量,心情差肯定都不想吃什么东西了。
问:2您是否会选择打折商品?答:会选择购买打折的商品,做活动应该会优惠不少。
问:3您在购物过程中的困难?答: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问:4这家店的长处以及不足之处?答:觉得麦当劳环境较好,里面的服务态度也不错,规模也还行,觉得麦当劳的卫生间卫生不太好,太小了,而且价格还偏高;觉得麦当劳的食品品种不太齐全,味道也不太行,没有肯德基的味道好。问:5您对这家店的建议?答:希望麦当劳能够把卫生搞好,把规模再扩大些,价格能够再公道些。没有购买任何食品是因为主要到麦当劳来上厕所。
11.顾客:青年男 地点:
购物前:青年男直奔四楼男装品牌,步伐较大,表情很轻松愉悦;随手拎着一个包;衣着较时尚,属于前卫型。购物中:直奔可能经常光顾的品牌的柜台,在一些柜台前试穿已经看中的款式,挑选的较仔细,仔细查看鞋子的颜色,款式,价格;询问服务员一些细节的事情;在其它的一些柜台又随便闲逛了下。
购物后:未购买任何商品;拎着自己的包离开。
我的分析:青年男应该对穿着一类比较讲究,估计较注重鞋子的品牌;未成功购买可能觉得质量不太好,没有看中想要的牌子。
访谈: 问:1您是否会选择打折商品?答:在购买商品时,我不会选择购买打折的商品,从来没有买过打折商品。
问:2个人的心情会对您的消费数额产生的影响么?答:心情的好坏会影响购物的数量。
问:3购物时您喜欢怎样的购物方式?答:在购买商品时,喜欢自己购物,自己随意看,不太喜欢有导购员推销,影响我购物。问:4您在超市购物时最关注哪方面?答:买东西时比较注重商品的质量和品牌。问:5在购物中有哪些困难?答:想买的那种类型的鞋子,品种太少了。
问:6这家超市的长处以及不足之处?答:觉得合白的鞋子的种类比较多,卫生也还不错;现在最近装修,有些吵,灰尘比较重;很多店面都在装修,品种有些少。
问:7您对这家超市的建议?答:希望合白的那些在装修的柜台,能够赶快装修好;再多扩大些规模,多落户些新的品牌,增加品牌的种类;服务员能够在专业些,敬业些;男士的柜台可以招收下男服务员。没有购买是因为网上的价格比实体店的便宜,不会在这合白购买,不划算,但会再看看;因为要在正式的场合穿,要求比较高,会仔细选择。
12.顾客:妇女 地点
购物前:妇女背着随身背包,步伐缓慢,不着急,表情很和蔼;在门口没有停留,直接进入合白。
购物中:在电器区,左看看,右摸摸,不时地询问服务员一些问题,仔细比对商品的价格,查看商品的质量;再掏出手机来查看下。
购物后:未购买任何商品;未表现沮丧心情;背着包离开。我的分析:该妇女应该工作较悠闲,空闲的时间较多,会到超市来打发时间;家中应该是要购买大家电;在挑选商品时,应该会注重商品的质量和价格;没有成功购买应该觉得价格太高,会再等等看。
访谈:
问:1您是否会选择打折商品?答:在购买商品时,我会选择购买打折的商品,但质量必须与同等商品的质量一样才会购买。
问:2个人的心情会对您的消费数额产生的影响么?答:心情的好坏会影响到购物的数量。
问:3购物时您喜欢怎样的购物方式?答:在购买商品时,喜欢自己购物,自己随意看,不太喜欢有导购员推销,导购员太罗嗦了。
问:4对超市店员推销的商品怎么看待?答:不会购买她们推销的商品。问:5您在超市购物时最关注哪方面?答:买东西时比较注重商品的质量。问:6您在购物过程中的困难?答:对那些电器不了解它们具体的功能,不知道该选什么好。那些导购员的建议,只会误导我。问:7一般超市有特价商品,您现在不需要,可能将来会需要,您会购买么?答:不会选择购买现在暂时不需要的商品,会再看看,不着急,说不定以后又不需要了。
问:8这家超市的长处以及不足之处?答:这家超市的规模较大;东西好找,比较清晰明了。
问:9您对这家超市的建议?答:希望超市的卫生要搞好,服务员的态度能够好一些,最好对她们进行下规范;电器的售后服务也要搞好;我现在工作比较轻松,有空就过来超市看看,那些商品的价格的波动情况。没有购买是觉得超市的电器价格太高,自己的资金不太够,没有能力购买;现在还不是很着急,会再等等,看到有物美价廉的电器再购买。
五、讨论
1.观察后自己分析的“顾客可能的需要、想法和困难”与访谈后了解的“顾客真实的需要、想法、困难”是否一致,为什么?这要求营销员和商场该如何做?
答:观察后自己分析的“顾客可能的需要、想法和困难”与访谈后了解的“顾客真实的需要、想法、困难”大部分是一致的,个别的可能会不一样的,因为可以通过观察顾客的表情、神态和动作以及语言来推理出他们的想法和需求,从而了解她们的问题、要求和建议。营销员:他们应该针对不同的顾客有不同的方法来帮助他们,还要学会观察好顾客的一举一动,及时发现她们的需求和困难,然后帮助她们,一定要有针对性。商场:可以让一些顾客对购物时遇到的困难在顾客建议本上提出一些建议,商场可以去针对性的采纳,定时对老客户进行下交流。可以派出调研员在超市调查客户的想法和感受,根据反馈意见再提出些建议。
2.通过这个实验,自己认为营销员和商场应该增加哪些措施?为什么? 答:我认为营销员应该针对不同的客户,做出不同的营销策略,因为老年人可能希望服务员帮助她们拿下东西,而青年人则不太喜欢有人跟在身旁,只要在一旁引导就好;一定要学会察言观色,态度一定要和蔼,服务态度好,顾客才会有心情继续购物;服务时,应该要主动些,看到顾客有困难,就应该前去帮忙;商场应该为广大顾客提供好好的购物环境,制定好一套良好的超市管理方法,定期对一些老客户进行下访谈,了解下她们的需求以及建议,顾客的想法很重要,她们一些建议对于商场的制度的建立也起着不小的作用,不可以忽视。
3.在此次实验中,自己在观察法、访谈法的运用上有何得失和进一步的改善措施?
我在观察上还不够深入,对顾客的进一步需求还不够了解,观察法在实际过程中还不能够熟练运用;在对顾客的访谈上,我还是能够引导顾客对自己的一些真实想法的表达,了解顾客的困难和建议。我应该对观察法的一些基础知识多巩固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多多观察人们的言行,研究人们的想法,学会在实际过程中的熟练运用。
第二篇:社会心理学实验报告2 团体的人际关系
社会心理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小组 组长 11105020113李佳庆
组员 11105020114李 敬 11105020117廖航燕 11105020119刘凌风
11105020121刘 玥 11105020135张斌艺 实验名称:团体的人际关系 实验目的与要求
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所形成的关系。在现实的团体和集体中,人际关系有正式的(它由某种规章制度所规定)和非正式的(它是在好感、喜爱、反感、厌恶等基础上形成的)。这里所研究的人际关系是后者,即分析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的近远和亲疏的关系。分析团体非正式人际关系的最常用方法是社会测量法(s。ci。metry)。本研究的目的是学习运用社会测量法来分析团体的人际关系。被 试:大学生 实验场地:教学楼 实验材料
社会测量问卷和记录纸。实验方法与程序
1.确定某一团体(如大学班集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访问,了解集体成员对主要事件的意见、评价和态度,并与该集体建立起相互的信任关系。
2.根据集体的人数,发给每人一张问卷,要求被试在同一时间内完成问卷。结果分析
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在校园里必须处理恰当的一种关系,良好的人际有利于在学校、在社会中的发展,它能更好地让你行走于各类人中。对于同一个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喜欢或不喜欢都是一个人给他人的印象。学习处理人际关系是大学生的必修课。针对大学生在团的人际关系情况,作了30份调查问卷,其中有效问卷22份。并根据调查表得出矩阵表和每人的人缘指数。(链接矩阵表、人缘指数)
1.制作社交矩阵 2.指数分析
(1)计算正、负人缘指数: 人缘指数某人的得分数
(集体总人数1)最高加权分问题与讨论
1.分析集体中小团体的类型及其形成原因。
小团体是以观点、兴趣、爱好、态度的相一致为基础,以感情为纽带而自发形成的。俗话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就能很好地说明小团体的出现。此外,由于是大学,很多人都是以宿舍为单位,在一起的时间长了,和其他人的接触少了,那么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小团体。每个小团体都因不同的共性而存在。根据调查统计,可以得出这些团体类型:因爱好而组在一起的爱好团体,因工作关系组成的工作合作团体,因目标和方向一致而组成的目标团体,因专业和环境需要而临时组成的临时团体。
2.分析团体的人际关系得以长期存在的因素
一个团体内部的小集体是否得以长期维系下去取决集体中的人员的人格品质。根据调查发现,大学生中的小集团中的成员大都是具备了人缘型的人格品质,他们大都懂得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对人一视同仁,并且富于同情心。此外,作为学生,就必须热心班级团体活动;作为班上的干部对工作要非常负责任,做人要持重、耐心,忠厚老实。最重要的是,他们大都懂得如何和他人交流,在为人处事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方法。然而,在这而对应的一面,那些属于嫌弃型的人在一起一般都很难维持一个集体的长期存在,他们会在一小段时间后就变成一盘散沙。他们通常都是以自我中心、只关心自我,不为他人的处境和利益着想,有极强的嫉妒心。对班集体的工作,或敷衍了事,或缺乏责任感,或浮夸不诚实,或完全置身于集体之外。虚伪、固执、爱吹毛求疵。不尊重他人,操纵欲、支配欲强。对人冷漠、孤僻、不合群。有敌对、猜疑和报复的性格。行为古怪,喜怒无常,粗暴、粗鲁、神经质。狂妄自大,自命不凡。学习成绩好,但不肯帮助别人,甚至小视他人。自我期望高,器量狭小,对人际关系过分敏感。
3.用社交矩阵和指数分析法分析团体的人际关系各有哪些主要优缺点?
社交矩阵和指数分析法是莫雷诺的社会测量法的测量结果的表示方法。矩阵法是作一个□×□的方形表格(□表示一个团体的人数),表格的首行和首列填上被试的编号,以数值或符号在表格内记入团体各成员之间的吸引或拒斥关系。而指数法是根据每个人被选择数或被拒斥数计算出如地位指数、凝聚力指数等,比较其数值的大小。
社会测量法是一种测定团体人际关系的理论和方法。由美国心理学家J.L.莫雷诺于1930年提出,后来许多心理学家参与研究形成莫雷诺学派,其成果发表在莫雷诺主编的《社会测量》(1937~1955)杂志上。
莫雷诺的社会测量理论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性联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情感性联系的基本类型有吸引(喜欢)、拒斥(反感)和中性(漠视)。通过对人们之间的情感性联系的测定,可以了解到社会的各种人际关系。该理论不能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及其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并用团体中揭示出来的社会心理规律来解释各种社会现象,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但是,这种社会测量方法对于研究团体内的人际关系不失为一种有用的工具。它的优点是简便易行,能直观地以数量化的形式表明团体的内部结构和人际间的吸引和拒斥关系。缺点是其信度和效度有时较低,难以查明人际吸引或拒斥的原因。
第三篇:社会心理学
一、助人行为的内涵助人行为(helping behavior)是指以他人为帮助对象的亲社会行为???。它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行为主体的自觉自愿性,即主体在社会道德规范的指导下因助人意愿而自愿帮助别人的行为。其次,行为性质的亲社会性,即主体的行为是社会大力提倡、符合社会期望、有利于社会文明和进步的行为。亲社会性是助人行为的关键前提,不具有亲社会性的助人行为不属于助人行为,如罪犯帮助同伙诈骗、盗窃等。第三,行为结果的利他性,即主体行为的结果使他人获得了帮助、缓解或摆脱了困境。助人行为根据是否需要得到回报可分为两个层次:高层次的无偿助人行为与低层次的有偿助人行为。无偿助人行为是不期待受助人对助人行为人有任何个人回报的行为,甚至还要排除“做好事”的想法。助人行为人不期待对自己有任何回报,但不排除期待受助人对社会的回报。例如,人们资助困难儿童上学希望他将来能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一个陌生人冒着生命的危险把一个不幸者从着火的汽车里拉出来然后悄无声息地走开。有偿助人行为是期待受助人对助人行为人有所回报(包括物质回报与精神回报)的行为。比如,拾到别人的东西归还别人,但要求对方给予合理的补偿或回报等。对于这些出于个人目的帮助他人或要求对方有所回报,只要在社会道德、法律许可的范围之内的助人行为,虽没有无偿助人行为高尚,但因其对受助人有利、并被社会所认可,所以有偿助人行为仍能被社会所认可与接受。
二、助人行为的原因心理学家对人在怎样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助人行为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并提出了助人行为的决策理论?3?。该理论认为助人是一个负责的社会认知和理性决策过程。首先是注意到事件并
正确地解释(知觉有需要帮忙)。倘若没有注意到事件的发生,或是未将事件解释为有人需要帮助,则助人行为就难以发生。第二阶段是确定个人的责任。当人们注意到事件的发生并解释为需要帮助之后,如果认为自己不需要承担责任,则助人行为就不会发生。第三个阶段是权衡行为的利弊。助人者在决定是否需要帮助别人时,一般会权衡成本(如时间、金钱、人力、罪恶感等)与收益(如预期回报、好名声、节税、积功德等)的利弊得失,如果利大于弊则会做出助人行为的决策,反之,则不然。第四阶段是确定个人能力与行为方式。这是决策过程的最后一步,确定自己有无能力助人以及如何采取行动(是直接行动还是对外求援)。有时候,旁观者注意到事件的发生并解释为他人需要帮助,认为自己
当前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并不表现积极。本研究以调查问卷的方式随机考察大学生亲社会行为主观助人动机。调查发现大学生主观助人动机受社会规范学习和互惠规范影响为主,其次是社会交换理论的影响以及移情和利他主义的假设。大学生主观陈述时首选助人动机为满足精神愉悦感。
现在家长教育孩子时,遇上了一个难题: 要不要教我们的孩子助人为乐、见义勇为?!
在我们小的时候,爸爸妈妈们一直教育我们:
看见小偷偷东西,要勇敢的提醒被窃的阿姨;看见跌倒的老人,要上去扶助;看见别人丢失的钱包,要等待失主交还给人,或着直接交给警察叔叔;看见别人问路,要耐心指路,如果顺路,就主动为别人引路。。
可是,当我们长大了,也想如此教育年轻一代的时候,却发现:
如果去制止偷窃,自己或孩子有没有可能被小偷伤害?
君不见,江西九江许俊谷景为制止罪犯偷窃电动车,挺身而上,被6名歹徒围殴杀害。英魂逝去,徒留妻儿悲痛欲绝,满面泪水;
如果去扶助老人,自己或孩子有没有可能被老人家属冤枉,百口莫辩? 君不见,轰动一时的彭宇案,南京小伙彭宇上前救助下车跌倒受重伤的老人,却被老人认定为撞倒自己的人,被索赔13万!法院一审判决书称“彭宇自认其是第一个下车的人,从常理分析,他与老太太相撞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不是彭宇撞的老太太,他完全不用送她去医院”。判决彭宇给付受害人损失的40%,共45876.6元。多大的无妄之灾呀!值得庆幸的是后来案件被澄清,二审期间达成了和解。但无论如何,使人们对救助老人多了一重阴影!
如果捡到钱包,交给失主或警察,有没有可能说不清楚自己有没有动过钱包? 君不见,57岁的淮安农妇周翠兰至今说不清为什么自己拾金不昧的钱数,与失主所说钱数,就是对不上?自己做了好事,却被周围人莫名议论,冤枉梗在心头,一直郁郁难欢!
如果给迷路的陌生人引路,孩子会不会有安全危险?
君不见,榆林市镇川镇的一起绑架小学生案,罪犯就是以问路为借口,引孩子靠近,将孩子强行抱上汽车绑架!衡阳市女孩谭某被4个男子以带路为由,骗上汽车,遭遇强奸绑架!
桩桩件件,现实如斯,爸爸妈妈们该何去何从?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又该何去何从?
如果我们都这样教育孩子和自己:你要远离一切是非!看见受伤的老人,不许上前,躲得远远的哦!
那么,谁家没有老人,谁不会变老!难道我们能够眼见着自家的老人,遇上病困或跌倒的时候,也没有人敢于上前救助吗?
如果我们都这样教育孩子和自己:看见小偷,不许多事,不许干预!
那么,如果正急需一笔钱救人,却被小偷偷窃!您会不会大骂人心不古,世风不正,为什么车上这么多人看见,没有一个仗义提醒的!
如果我们都这样教育孩子和自己:路上看见钱,绝对不许做什么拾金不昧!要视而不见!
那么,拾金不昧,就真的因此成为“绝世”美德。无论是道德审判,还是法律救赎,都只能是事后的亡羊补牢,我们的孩子和广大公众只会日渐消极,这个社会也会因之变得缺失道德是非。
如果我们都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和自己:有人问路,不答不理不靠近。
那么,如果有一天,我们自己的孩子迷路了怎么办?如果我们自己的老人分不清城市相似的楼宇,也迷失了回家的路途,那么又该怎么办?那时,我们还能大骂世风日下,现代人铁石心肠吗? 我有一个企业的老总朋友,当企业因董事会要求被迫停业时,他极尽全力,为每个员工争取到了一定的回偿,但是对于加班费等一些杂费实在没有能力,再也无法从法人手里要到了,而少数不懂法规不明道理的员工,不去找握有资金权利的法人,反而指责早已离开,并无资金掌握权的老总朋友,而令其委屈难过。是不是当初不应该为他们争取呢?争取了倒反。。?
如果人人都被现实地教育了,如果每个孩子都被现实地教育了!那么,所有的助人行为,都将会因怕惹麻烦而取消。我们的生活将多么冰冷;我们的世界,将多么的苍白无力;我们的心灵,将何等地挣扎。我们又将怎么面对,纯洁孩子的质问:爸爸,为什么我们不去帮助那位跌倒的奶奶?
当我们自己都做不到的时候,我们又如何有资格,强求他人?责骂他人?
不,绝对不能再继续这种状态了。
一直打心底里最为尊敬的特蕾莎修女说:
如果你做好事,人们控诉说你必定是出于自私的隐密动机。你一定还是要做。如果坦诚待人,使你受到伤害。你一定还是要做。
人们同情弱者,却只追随强者。但你还是要为弱者而仗义。人们确实需要你帮助,但当你帮助他们的时候,反而你可能会受到他们的攻击。但还是帮助他人。当你把你最好的东西献给世界时,你有可能反而会被反咬一口。但你还是要把你最好的东西献给这个世界。你如果今天所做的好事,明天就会被人遗忘。你一定还是要做。The good you do today will be forgotten tomorrow.Do good anyway.因为,如果你不做,所有的人都不做,这个世界,就会变得连你自己和你的孩子,都没有办法活着!
那么,爸爸妈妈们要问了,我们知道了,为了我们自己生存的环境,我们应该坚持,崇尚美德,弘扬正义!
那么,如何做了好事,不会招惹麻烦?如何做了好事,还能保护自己和孩子平安无事?
其实,方法非常简单,学习“科学”地做好事,学习理性地教导孩子,既要坚持正义纯真的心灵,也要学习聪明智慧的救人技巧。
助人为乐而不招惹麻烦和危险的技巧,其实非常简单。对我们自己和孩子都有用。
1、帮助伤者
先邀请多人一同上前,快速保护,围住伤者。然后坚决果断拨打专业救助机构110和120.自己直接施救,招惹麻烦是一说,主要还是我们都没有医学常识,有些急性病或骨折病人根本不能胡乱搬动、颠簸或背着跑步前行。
如果不具备邀请多人上前的条件,需大喊旁人见证,请目击证人留下电话,也是非常重要的。
2、拾金不昧 如果路遇一叠钱或钱包,请立即大大方方地邀请旁人,共同见证,一起交给警察或相关失物认领机构。尽可能不要自己独立处理。当然,如果只是一张钱币,就无所谓单独不单独了。
3、制止偷窃
看见偷窃行为,可以撞一下失主或故意踩一下她的脚,或着在失主身边故意大声给朋友打电话,引起失主警惕即可。一般失主警醒了,小偷就很难再下手。
4、看见偷车人或行凶歹徒 看见行凶或偷车的歹徒,如果自己同行人很多,可以上前制止。如果不是,请立即到隐秘处拨打110,将歹徒地点和特征叙述清晰,即便警察来时,歹徒已经跑了,警察也可以根据罪犯特征实施抓捕。
5、陌生人问路
坚持决不上问路人的车,远离问路车辆,大声回答即可,又帮助了可能需要帮助的人,也因为很大的声音,可引起周围很多人注意,使自己没有危险的可能。
重点是教育我们的孩子,遇见骑摩托或开汽车的问路人,一定保持1米距离,大声回答即可。千万不能上陌生人的车,即便是几个小伙伴一起也不行。
也许有人说,这样多么怯懦,多么不勇敢。
但是,鲁迅说过,要善做壕堑战。智慧的人,掩护好自己,同时,也能助人为乐、见义勇为。不顾双方实力差异,贸然一人斗敌,大多数情况下,除了使这个世界痛
失一位正义的勇士之外,根本制止不了罪恶。(特警、刑警、武警、会功夫的人除外)许诸赤膊上阵,纵有匹夫之勇,也难敌万箭齐发,也决不适合鼓励的。朋友们,不要因为做好事曾经遭遇挫折和委屈就停下来,为了我们的孩子生存的世界能够美好,不要放弃任何善良、勇敢的努力。不要放弃做好事,做好人。学习“壕堑战”,保护自己,战胜邪恶。
真挚祝福这个世界,心底正直,仗义而行的朋友越来越多,祝愿我们的世界越来越美好!最后,提醒所有曾经和未来有可能接受别人帮助的朋友,了解是非原曲,懂得感恩,不要寒了帮助我们的人的心呵!筱丹写于12月17日
特雷莎箴言:
如果你做好事,人们控诉说你必定是出于自私的隐密动机。你一定还是要做。如果坦诚待人,使你受到伤害。你一定还是要做。人们同情弱者,却只追随强者。但你还是要为弱者而仗义。
人们确实需要你帮助,但当你帮助他们的时候,反而你可能会受到他们的攻击。但还是帮助他人。当你把你最好的东西献给世界时,你有可能反而会被反咬一口。但你还是要把你最好的东西献给这个世界。你如果今天所做的好事,明天就会被人遗忘。你一定还是要做。The good you do today will be forgotten tomorrow.Do good anyway.因为,如果你不做,所有的人都不做,这个世界,就会变得连你自己和你的孩子,都没有办法活着
第四篇:社会心理学
简析中学生社会认知的影响因素与特点[原创] 简析中学生社会认知的影响因素与特点 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是个体关于社会现象、社会关系等方面的人类自身事件的认知。在内容上涉及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关于人自身的认知,包括对自己和他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如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动机、情感等等)及思想观点、个性品质等的认知;第二,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双边关系的认知,如对权威、友谊、冲突、合作等关系的认知:第三,关于社团内部及社团之间各种社会关系的认知(方富熹,1992)。社会认知的过程,是依据个体的经验及对有关信息线索的分析加工而进行的。社会认知的独立研究形成于本世纪60年代末,以弗拉维尔(J.H.Flavell,1968)的研究为标志,到80年代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国内在学科教学研究中,社会认知的探讨还很少。但是,史地学科的人文性质决定了史地中社会认知的重要性。在我们的研究中,确立了这样两个重点研究的问题:第一,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第二,中学生社会认知的特点,主要涉及观点采择能力、对权威的认知、对暴力与冲突的认知、对友谊与和平的认知、对社会群体的认知等等.有关社会认知的培养问题将在后面章节阐述。
(一)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弄清影响中学生社会认知的因素,有助于创设更好地达成史地学科社会性教育目标的教学模式。国内在历史、地理观念与社会性教育方面,因为过去时代的种种影响,至今依然采用灌输的教育方法,使 1 观念教育目标的达成趋于简单化与表面化,因此,影响因素的研究具
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即:认知者自身、认知对象、认知情境。
1、认知者自身的心理特点。指认知者已有的经验、需要、人格特征等方面的特点(时蓉华,1998)。首先,个体的原有经验对认知过程产生着特殊的影响。如初中生看见一位新教师走进教室,他们中的不少人会依据自己以前的经验,来对照这位教师的言谈举止,判断教师的性格与行为。从而,确定是喜欢他还是厌恶他。因此,教师的教育从他走进教师门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其次,个体的价值观念直接影响其评价社会关系、社会事物。一个对教师从内心十分尊敬,把教师的价值判断看的十分重要的学生,会直接运用教师的价值观去评判其他人或事,同时,如果让他摆脱教师的观点或价值判断,独自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时,他却会因已形成的价值观念的束缚,产生思维障碍。第三,影响认知活动的另一种因素是个体自身的情感状态。教师如果创设活泼、热烈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就会有利于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讨论。第四,各种各样的认知偏见。如光环作用:教师一般都相信成绩好的同学能力也一定很强,可能会忽视对一些能力并不强的学生的技能指导。这种将一个人赋予了肯定或有价值的特征后,进而将其它许多积极特征也赋予他的心理现象,称之为光环作用。又如:相似假定作用。在认知活动中,人们有时会有一种强烈的倾向,即假定对方与自己有相同之点。在课 堂小组讨论时,有些学生会因为一直认为对方有与自己相同的特点,所以,当对方与自己意见完全不同并产生争论时,不免会影响对问题
本身的客观评价。
2、认知对象因素。是指该对象对于认知者所具有的价值及其社会意义的大小,影响认知者的认知过程。如历史人物的形象会对学生的观念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满清官员的身份可能会对学生产生消极的评价,即使这位官员有过出色的作为,有些学生在评价时,仍然以谴责的态度进行评价,缺乏客观性。认知对象可以是某个人、某个群体或具有社会意义的事物,如各类地理教具、历史图册等等。
3、认知情境因素。在社会认知中,个体对认知情境的理解也会转移到认知对象上,从而影响个体的认知结果。在一张清代末年的照片上,有几个清朝装束的官员坐在官衙里,人们很难想象这里就有曾在西方留学、学贯东西,并且思想激进的严复,这就是背景因素在起作用。教师可以利用背景因素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情境设置,改变或者
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
4、从众行为的原因
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生理本能,人在大众中与众人的利益和价值联系在一起,如此一来,就把个人的力量转变为大众的力量,从而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其他人的侵害。二是缺乏责任感。一个人只要与大众联系在一起,他的行为和活动就可以以集体的名义进行,与行动相应的责任就不必由自己一个人负责。因此,从众行为在 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缺乏责任感,逃避自己行为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舆论对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培养高成就动机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麦克利兰(D、C、McClelland)是社会动机领域的著名学者,他为后人研究成就动机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简而言之,成就动机就是个人在各种情境下,追求成功与成就的动机。
积极的发展,社会的高度发展,个体的发展,有赖于一定水平的成就动机。高成就的动机,会使个体敢冒风险,勇于进取,最终取得较高水平的成就。动机和个体的抱负水平有密切联系,我们通常会把成功成就作为分子,抱负作为分母来衡量一个有追求的,有上进心的心理健康水平。
既然知道高成就动机与身心健康甚至社会的发展有必然关联性,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注重他的培养?成就动机是习得的社会动机,我们需要从童年期开始培养,可以通过教育和培训来培养。儿童最终都是要走向社会,他们的行为都将社会话。如果每个天真的孩子从小就有一个高成就的学习动机,通过家庭与学校的正确引导,因材施教,将来成为有利社会的,能够作出突出贡献的社会人,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那如何给自己的孩子匹配一个高成就的动机,成就动机 4 如何与成长计划相结合,我将在以后的文章里面与大家详细探讨,下面谈谈培养儿童成就动机的注意问题。
1、家庭教养方式。就小孩的成就感培养,大多受其父母以及家人的影响比较深。研究发现,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成就动机正相关,即家长对其子女的自律训练越严格,他们的成就动机就越强。此外,家庭的和谐程度,指导、劝告式引导可以使儿童成就动机发展较好,儿童对追求成功的热情较高;而过度的管束和限制,会使儿童独立性发展较差,成人后往往缺乏创造性和竞争力,因为他们缺乏成就需要。因为儿童的成长阶段是人一生当中二个非常关键期的第一个,从小就培养儿童的成就感,这是儿童成年后自我实现的基础。
2、成就的社会氛围。麦克利兰研究并测量了30多个国家的儿童读物,发现高发展的国家里,儿童读物中有较多的关于成就成功的书籍和内容。家长给孩子选好的学校读书,一方面是这种学校有好的老师,更重要的是有你追我赶的成就氛围。
3、具有强烈成就需要的小孩,随着身心的不断发育,渴望将事情做得更快,更好,获得更大的成功。“心有多大,天就有多高”,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最后需要补充一点的是,人的社会动机主要是社会学习的结果,个体的社会动机与他所处的环境、社会文化,成就状况等因素有 5 密切关系。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一个过程去寻找自我,去发觉自己的渴望与动机,并把这些内化为人格力量。过高的社会动机要有与之匹配的事业或者学业成就,否则不利于心理健康。社会动机还包括亲和动机、权利动机、侵犯动机、利他动机等。
大学生成就动机的培育
分享到:
收藏 推荐
成就动机是人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它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有重要影响。大学生想获得优良的学业成绩、想为社会和国家作出更多的贡献等,就是其成就动机作用的表现。激发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对大学生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积极作用。综观当下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过程,对大学生成就动机的关注度不够,大学生成就动机水平呈多样化的个体差异,现代性挑战、社会转型、社会畸形的教育观、成功观与“城市马太效应”等对当代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严重影响着他们的成就动机水平与素质发展。因此,辅导员在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注重激发和提升大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成就动机的学理透视“成就动机”是人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阿特金森将成就动机分为两种:一是追求或希望成功,表现为趋向目标的行动或希望成功;二是避免或害怕失败,表现为想方设法逃脱成就活动或情景,远离预料到的失败结果。[1]伯纳德伟纳认为成就动机是人要求 6 获得高成就的欲望,它有三重含义:一指不断努力以达成所渴望目标的内在动力;二指从事某种工作时,个人自我投入精益求精的倾向......1自我防卫机制种类很多,主要有:(1)压抑(repression),指在心理上把源自本我但不为社会允许的欲念压抑到潜意识之中而不让它出现在意识中;(2)否认(denial),指在心理上不承认已发生的事实;(3)投射(projection),指将自己不为社会接纳的欲念加在他人头上;(4)合理化(rationalization),指对自己不合理的行为加以扭曲,给出合理的解释,如“酸葡萄心理”;(5)转移(displacement),指需要无法直接得到满足,而转移目标,以间接的方式加以满足;(6)反向作用(reaction formation),指行为上的表现恰与内心隐藏的欲望相反,如我们骂有的人为“伪君子”,就是指这种反向作用的行为表现;(7)补偿(compensation),指发展个人其他方面的长处来弥补已有的缺陷;(8)升华(sublimation),指将不为社会允许的欲望转化为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方式而表现出来。防卫机制虽然是由个人的自我在使用,却是潜意识的,个人并不觉知,并且大多数防卫机制是偏离现实甚至扭曲现实的。因此,如果过分地使用防卫机制就会导致心理疾病。3非正式团体的交往方式
1、满足成员的需要。非正式组织成员在本组织中可以获得“归属感”、“安全感”等需求的满足。组织成员有各种需要,有些需要通过工作本身是可以得到满足的,但还有一些则是很难从正式组织中获 得的。正式组织是按照明确的规章制度运行的,组织成员在其中形成的主要是各种职责、层级关系。在这种“管理与被管理”的角色塑造下,他们的 心理需要、感情需要难以得到满足。而在非正式组织中,员工之间的这种非工作关系、自发关系使他们在这方面的空白得以弥补。需要的满足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影响很大,从而对组织目标的实现、组织的工作效率产生重要的影响。
2、增强组织的凝聚力。非正式组织的形成主要是源于心理性、情感性因素的需要,成员间的关系由其特定的行为规范来调节,并且非正式组织一般都有自己的“群体领袖”。“群体领袖”所具有的影响力往往是其成员认可的,这与那些由规章制度形成的、带强制力的权力性影响力是不一样的,相对来说前者更具说服力。组织管理者如果能够合理的处理非正式组织的这种影响力,将对增强组织凝聚力以及组织的成长发展产生极大的益处。
3、有益于组织成员的沟通。非正式组织成员之间交往十分频繁,信息传递十分快捷。组织内部良好的人群关系,其建立与维持,或改变员工态度等,都有赖于组织信息的传递。组织通过正式途径与非正式途径来进行信息的传递。正式途径的传递是主要途径,但方式过于单调,具有强制色彩,易导致形式主义的弊病,不易被成员认可,甚至产生相反的效果。相对于正式途径的信息传递方式,非正式传递方式表现出来的自然性特点使得信息的传递更为快捷、内容更丰富,易于引起员工的共鸣而 使传递获得更好的效果。
4、有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非正式组织最基本的优点之一就是它辅助正式组织去完成工 8 作。非正式组织本质上可以作为对正式组织的积极支持,正如以上所分析的,它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第五篇:社会心理学第四章
第四章 社会认知
第一节 社会知觉
一,社会知觉的含义 1,感觉和直觉:
·感觉:
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的一种最简单的反应,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或者体验。·知觉:
是当前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整个客观事物在大脑中的反应 2,社会知觉的含义
·社会知觉是人对社会群体的知觉
·社会知觉是主体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他影响主题的心理活动。调节主题的社会行为
·社会知觉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社会知觉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对人知觉 *人际知觉 *角色知觉 *因果关系知觉
·社会知觉的独特性: *认知对象的独特性
*对他人行为的期望会影响社会知觉的过程 *社会知觉加工过程的特殊性
二,自我知觉以及自我概念的形成
自我知觉是社会知觉的原点 ·自我知觉:
就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分为两个基本成分:自我概念和自尊。
·自我概念又叫自我认识,或是自我图式指个体对自己所持有的特征的认识结合。·自尊是个体对自己的整体评价,反映了个体对自己是否满意。1,自我概念形成的信息来源
·他人的反馈 ·反射性的评价
·根据自己的行为来推测
·社会比较:与自己相似的人比较。2,自我概念的作用
·自我概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还影响个体的想法,情绪,行为。
·自我表达的动机,即人们试图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表达与反映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及自我概念。
·自我监控是一种人格特征,是指个体对于社会情境的需要及据此采取的相应行动的敏感性及灵活性。
3,自我概念的测量
1,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 2,自我描述问卷1,2,3
三,自尊及其测量 1,自尊的构建
·生活中的成败经验 ·社会比较得来的信息
·自己的内部标准:人们对自己的评价不一定完全正确。2,自尊心的测量
·罗森伯格自尊量表
·德克萨斯社交行为调查表
四,自我认同 1,认同的含义
·认同理论有三大取向:生物取向,心理取向,社会取向
·认同在心理学上只认识与情感的一致性,经过认同,帮助形成人的自我概念。·认同在社会学上泛指个人与其他人有共同的想法,在人们交往的过程中,为他人的情感和经验所同化,或者自己的爱情和经验足以童话他人,彼此间产生内在默契。2,自我认同
·心理动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 ·社社会基莫理论
·青青春期前认同发育与青春期后认同发育
3, 自我认同中的性别认同
4,自我认同的研究
·埃里克森对自我认同的研究:
人的一生可以及时连续的优势各有独特发展课题的不同发展阶段。
循序渐进的发展阶段:八个阶段
·玛西亚自我认同的研究
认同发展中有两个心理社会指标:一个是危机,另外一个是承诺
人的发展分为四个不同阶段
5,自我认同的形成确立
·认同的形成和确立,收到个人的内在因素,团体因素以及,人际因素的影响。
·自我认同的成熟度:*认同成功
*认同延缓
*认同封闭
*认同混淆
第二节 对人知觉——印象形成 一,印象形成过程的要素和组织结构 `信息要素 1,外表
2,非语言线索
3,行为: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期望或不为社会所接.某个人从事的行为是自由选择的,而非在外在强大压力下才做的.2,印象的组织结构
` 维度观学者认为,人对于他人的认识包括概括性的潜在维度,其中,评价维度是印象最重要的层面.另外还有能量以及活动水平
` 类型观的学者认为,人们是以类型的方式来只觉他人.二, 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加工整合的方式
1,安德森的平均模型
` 认为人们把所获得的信息加以平均已获得对他人的总体评价.2,布鲁尔的印象形成双重加工模型
`认为,人们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主要使用两类加工操作:重视以类别为基础的加工,另外是以特征为基础的加工.三,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一些规律 规律
`中心特质效应:
中心特质和边缘特质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人们比较重视最先的到的信息,成为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指最新的到的信息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较强的作用
`光环效应(晕轮效应)
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推断它也具有其他相似的或是相互关联的特征,这种倾向就被称为光轮效应,(光轮效应不利于评价)
`人们比较重视负性信息,但是却倾向于对他人做出正性评价 2 印象的作用
我们对他人的印象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即使发现最初的印象是错的.也仍旧如此,这种倾向被称为保守性偏差.`所形成的印象影响我们对他人的判断 `产生于印象一直的行为___自我实现
第三节 对群体的直觉——刻板印象
社会群体:由具有某个共同的且具有社会意义的特征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构成的集合。刻板印象:就是人们对于一个社会群体所形成的印象。
一,刻板印象的形成
两个途径:个人的亲身经验以及社会学习
1,个人经验:
·由于新奇的,极端的,凸显的刺激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一个群体中特殊的成员对刻板印象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群体的行为对我们的直觉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一个群体的社会角色往往限制了我们所看到的行为,因此,对群体的刻板印象极有可能是不准确的。2,社会学习
不一定根据自己亲身经验,也可以从父母,老师那里习得。
二,影响刻板印象唤起与使用的因素
·一个人类别的特征明显,与此类别相联系的刻板印象越是容易浮现。·对待匿名的,可互换的群体成员。·时间紧迫,需要快速做出判断 ·获得信息复杂,不易分析加工。·极端的情绪状态
三,刻板印象辨析
可以快速了解,但是容易以偏概全
四,改变刻板印象的的方法
1,人们在抵制刻板印象变化时候的策略
·把不一致的信息解释掉
·把不一致的信息区隔开来
·把不一致的信息归于群体中的不典型的成员 2,改变刻板印象的方法
·一对一深入交往
·广泛交往
·与有代表性的,典型的成员交往
第四节 社会认同及群体认同
一,社会认同
1社会认同的含义:
`个体认同自己归属那个群体,那个社会地位,那种文化的过程.`社会认同不是一个固定的或是单一的实体,而是一种认识,一种态度,一种趋向,一个过程,认同不是预先设定的, 2 有关社会认同的观点
`社会学家帕森斯把认同定义为”个性模式保持代码系统”,他认为认同的价值是通过向连贯的组织内有关个体的信息来维持个体的连续性.`社会学家汉斯莫尔认为,认同分为个人层次和社会层次.`英国学者戴维莫里认为,差异构成了认同,认同涉及了排斥和包含.3 社会认同:
`个人通过自己在某个社群的成员资格把自己和他人区分开,并将该社区内典型成员的特征冠与自己身上,让自己的特征等同于社群内典型成员的特正.`价值认同, 工作或职业认同, 角色认同
*价值认同:指人们对于社会的传统观念和道德习俗等的基本原则有趋于一致的倾向.*某价值能成为社群中的核心价值,因为社群中大多数人都重视该价值,也就是该价值在社群中有客观的共识.`角色认同:指人们在社会中必须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扮演不同的角色,各种角色都有一种约定俗称的行为标准,一个人能够赞同社会为某个角色设定的行为标准,并按照这个行为标准行事,就是角色认同.`认同学习: 动过学习确立其社会规范的认同心理,包括对规范必要性的认知,对规范体现者的崇拜仰慕,以及行为趋同倾向.社会认同的认知过程
第一种因素:一些被称为可及性的个人因素.第二种因素:某类别能否适当地描述当时当地出现的人物的客观群集对比.第三种因素: 某类被能否适当地描述参与互动的人,在行为期待上的不同.社会认同的动机 `提高自尊: 社会认同有三个历程:类化,认同,比较.`减低无常感或是提高认知安全感
`满足归属感与个性的需要
`寻找存在的意义。
二 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指个体将所属文化以及文化群体内化并产生归属感,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为化的社会心理过程.`文化认同的心理机制包括:
`文化比较
`文化类属
`文化辨识
`文化定位
人在社会生活中有两种认同的需要:
1,自我认同
2,社会认同
三, 民族认同
1.如果一个社会的主流群体贬低处于低自尊状态下的一个民族群体的特质或是特点,该民族的成员就潜在的面临着一种否定的社会认同.于一个处于低等级的群体有联系可能导致低自尊.社会认同理论
符号互动理论
2.民族认同与文化适应
3,民族认同的形成:
*一个未经检验的民族认同
*对一个人自己民族的探索
*对自己的民族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欣赏.也叫,民族认同的获得和内在化.4,民族认同的组成:
`自我认定
`归属感
四, 中国人的自我认同与文化自觉
第五节 对行为与时间原因的推断_归因
所谓归因,就是人们利用信息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的原因加以推断的过程.1, 何时归因:
` 出乎意料的,不同寻常的事情发生时
` 负性的事件
` 对个体很重要, 但又不太了解, 不太肯定的事情 2, 归因理论:
` 海德的归因理论: 认为对人知觉的研究实质就是考察一般人处理有关他人和自己信息的方式.行为的原意或者在于环境或者在于个人.对个人直觉在人际交往上的作用就在于使观察者能预测和控制他人的行为.` 维纳的归因理论: 解释成败的原因,可以用三个维度来分类和描述 *内因外因 *稳定不稳定 *可控制性 3, 三维理论: 原因可以分为三种:行动者,行动者知觉的对象,行动产生的环境 三种信息: 一致性信息 一贯性信息 特异性信息
4, 反常条件关注模型
一二行为或时间的可能原因有很多,要从中找出真正的原因常须已有知识的帮助,在于行为事件发生的有关所有条件中,如果某一条件比较突出,那么归因者就会把行为事件的发生归于他 5, 顺序阶段模型 *行为的分类 *自动的特质归因 *校正
6, 约翰斯和戴维斯的归因理论 *非共同性结果 *社会期望 *选择自由
三, 归因偏差
1,基本归因错误:
·又叫对应偏差,指人们在解释他人行为时候,夸大行动者的个人因素。低估环境因素的现象。
2,行动者与观察着偏差 3,自我服务归因偏差
五,归隐的个体差异
罗特把个体对结果的解释分为两种——内因和外因 ·个体的内控程度越强,越容易产生整形的情感体验,埃布拉姆森提出了“习得性无助”
·当人么把失败归于内部,稳定且普遍的因素时,就会产生结果不可控的期望,从而出现了水平下降及犹豫无助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