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生物上学期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知识点总结 WORD文档使用说明:七年级生物上学期知识点总结 来源于PDFWORD2.com
本WOED文件是采用在线转换功能下载而来,因此在排版和显示效果方面可能不能满足您的应用需求。如果需要查看原版WOED文件,请访问这里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知识点总结 文件原版地址:http://pdfword2.com/e98b6dafc1c76f8b9ea82700.pdf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知识点总结|PDF转换成WROD_PDF阅读器下载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1 2 3、生物的基本特征:○除____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体都有______作用。○生物体对外界 4 5 的_____作出反应。○生物体都有_____、______、和______的现象。○生物体都有______和______的特 6 性。○生物都能______环境,也能_____环境。初中生物课的学习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照形态学特征可以将生物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球表层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构成了________。请你根据本节所学的知识,分析下面这句话说明什么问题:鸟儿能在空中自由自在地翱翔,鱼儿能在 水里自由自在地生活。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______、_____、_____、和___,还有________和________。生物圈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是人类的“立足点”。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光、____、___、_____等______,另一类是______.生物的生存依赖于_________。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增加空气的_____,光合作用能使大气中的____和____ 量保持恒定.这说明生物也能够_________.草原上狼和羊的关系是______.稻田里水稻和野草的关系是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在一定地域内,______和_______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_______,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____与____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____.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__.生态系统中的_____和______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_______的.生态系统都具有_________的能力.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_____和所占的____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下图是草原生态系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此图中的生产者是,消费者中,草食动物是,肉食动物是。条食物链,它们相互连接构成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 ②此图中含有 是 与。③此图中各种动物可统称为。④此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
第二单元 观察细胞的用具主要有________和玻片标本 玻片标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显微镜的结构: 1 ____________ 10_________ 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7___________ 8___________9___________ .实验室内光线不强时,对光时,应选择较大的______和____面反光镜。.显微镜目镜上刻有“15x”字样,表示__ ___。若使用这一目镜,同时使用 10 倍物镜。则被 观察物体被放大______倍。.观察目标在视野的左上方,要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的正中央,应该向______方向移动玻片;若目标 在视野右下方时则需向______方向移动玻片。.显微镜镜头上沾有灰尘时,可以用_______来擦。擦拭载玻片时应用_______。.显微镜的物镜安装在____上。目镜直接安装在_____上。.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要_____,使光线能够______。.番茄果肉细胞结构图:注(后面括号内填写功能.)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①在载波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②用镊子撕取实验材料 ③用染液给实验材料染色 ④盖上盖玻片 ⑤擦拭载、盖玻片 ⑥将实验材料浸入载波片上的水滴中并展平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⑥④⑤① C.⑤①②⑥④③ D.②①⑥④③⑤.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是,植物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在下面的空白处绘制一个口腔上皮细胞简图,注明细胞各结构,并回答问题:(1)人体细胞与植物细胞都有的基本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体细胞与植物细胞有哪些不同的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制作临时装片时,要滴加浓度为 % 生理盐水,目的是:________(4)绘图时,你应该用________(3H 铅笔/2H 铅笔/HB 铅笔)。(5)请举例说明人体内有哪些细胞与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不一样:(至少举一例)。(6)细胞既是动物体也是植物体的________的________单位,又是________单位。细胞能进行能量的转变。植物叶片细胞中含有[ ]______,其中的_______能够吸收 ____。叶绿体将___能转变成________,储存在它所制造的__________中。无论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都含有[ ]________。使这些有机物与____结合,经过 复杂的过程,转变成___和____,同时将有机物中的_________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将细胞内部与细胞外部的环境分隔开了,使细胞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 境。但是,它能够让_______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______排 到细胞外。构成细胞的物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________,另一类是________。染色体存在于________中,人体细胞中含有染色体数目是_____。细胞是____、_____和____的统一体。由父母传下来的,存在于细胞核中的信息叫做_____,染色体是由_____和_______组成的..由于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所引起的病称为__________.遗传信息的载体是________.细胞生长使细胞的______增大,细胞分裂使细胞的_______增多.细胞分裂过程中_______分成两个,随后 ____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每份含有一个细胞核,两个新细胞及其与原细胞在染色体______和_______都是 相同的,所以它们所含的遗传物质是完全一样的.生物体的生长==________+_________, 器官就是由_____的组织按照______联系起来,形成具有一定_____的结构。器官构成_____和_____。人体的基本组织分为四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绿色植物有六大器官,其中营养器官_____、______、______,生殖器官_____、_______、_______。洋葱表皮是______组织,番茄果肉的绝大部分是______组织,组织的形成是________的结果。草履虫的身体只有_____构成,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病毒是没有________的微小生物,根据病毒寄主的不同,病毒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三 种。病毒只有_____的外壳和内部的_____组成,人们一方面设法____和____病毒性疾病,一方面利用病毒 为人类___。动物体的结构层次:_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_。植物体的结构层次:_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大约有 30 多万种,可以分为四大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其中 藻类是一类低等植物其理由是无___、_____、______的分化,靠_______繁殖后代。大气中氧气的最重要的来源是___________的光合作用。植物具有假根;___植物的茎横横卧在地下生长;___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形成地层中煤炭的是远古时期的_______ 将苔藓,藻类,种子,蕨类植物按照低等到高等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特点与生境 结构特点 藻类 苔藓 蕨类 无根茎叶的分化 有假根茎叶内无输导组 织 具有根茎叶体内有输导 组织 生境 大多在水中 背阴,潮湿处 森林山野的潮湿环 境中 代表植物 紫菜海带海绵等 墙藓葫芦藓等 肾蕨,卷柏等 经济意义 食用药用饲料 环境监测 食用药用作饲 料
下图中图甲和图乙分别代表葫芦藓和蕨的植株,据图回答。(1)图甲中___(填字母)只起固定作用,图乙中___(填字母)起固定作用外,还吸收水分和无机盐。(2)图甲中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是___,(填字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 结构是___。(填字母)(3)图乙中 A、B、C 中都有___组织和___组织,能运输___、___和___。而图甲 中的 A′、B′、C′中无此结构。(4)由此可见,___图中的植株长得比较高大。、种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成为陆生植物中占绝对优势的类群,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______。、种子植物可分为两类:________和__________,其中______才是真正的绿色开花植物,它们主要区 别是在于种子外有无___________包被。果实有_______和______组成。藻类植物与苔藓植物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胚的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形态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包括种皮和胚,单 子叶植物的种子则包括种皮和胚乳。判断:_____.我们食用大豆时,主要食用的是 ________.水稻种子萌发时,把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输送给胚的结构是__________。填下列图表: 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1)外界条件______、_____、_______,(2)自身条件:胚是____而且是___。种子萌发的过程:胚根发育成__,胚芽发育成__和__,___或______提供各部分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根尖可分为四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生长最快的是____,可见跟的生长是一方 面要靠_______增加_____的数量,一方面要靠________细胞体积的增大。植株的生长需要不断的补充营养物质___、_____、____,根向下生长,从土壤中吸收____和_____; 茎向上生长,并长出绿叶,通过__________制造出_______,使得植株不断的长大。一朵花最主要是_____、______,两者统称为______,此外还包括_____、_____和_____。传粉的过程:(1)___落到____上,受_______的刺激产生_____,(2)萌发的____不断伸长,把花粉 中的___个______沿着花柱,通过_____进入胚囊,(3)进入胚囊的______顶端破裂,___个____游出,一 个与_____结合,形成______,一个与_______结合形成_______,这样的受精过程称为______,双受精是 _______所特有的。植物的生活为什么需要水:(1)首先是______的重要组成部分,(2)给植物体提供____,使植物体保 持_____姿态,(3)______只有溶于水才能被植物体吸收,(4)植物的________需要水的参与。影响植物分布的最主要的因素是_______。大量根毛对吸水的主要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分进入植物体的途径:土壤中的水 _____ ______ ____ 植物的各处 _____ 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的主要区别是,木本植物在_____和_______之间有________,它的细胞 _______ 可以不断的分裂,产生新的_______和_______,使茎不断的长粗。_____ 蒸腾作用的主要途径:______→_____→__、__、___的导管→______→______→大气。叶片的结构有哪些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特点?
1、___透光保水,____可进行气体交换;
2、____含大量 叶绿体,是进行_______的场所;
3、______可运输光合作用所需要的物质。对于叶片,陆生植物的叶片一般下表皮的___比上表皮的多,叶肉栅栏组织里的____比海绵组织里的 多。蒸腾作用的意义:
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1、暗处理的目的_____,2、把一部分用黑纸遮挡目的____,3 如 何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______,隔水加热的目的_____
5、4、实验结束后得出的两个结论是
1、____
2、_____。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呼吸作用意义: 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___提供能量,另一部分变成____散放出来。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光合作用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呼吸作用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树节是每年的__________。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答案: 答案 1 病毒,新陈代谢,刺激,生长,发育,生殖,遗传,变异,适应,影响,2 观察,调查,试验,3 植物,动物,其他生物 生物圈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生存条件(空间、氧气、阳光、温度、水分、食物等)。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空间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岩石圈 光,温度,水,空气,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 一定的环境,湿度,氧气,二氧化碳,影响环境,捕食关系 竞争,生物圈 生物,环境,生态系统,吃,被吃,食物链,食物网 物质,能量,流动,一定的调节 数量,比例,调节能力 第二单元 1 显微镜,切片,涂片,装片 光圈,凹 目镜的放大倍数是 15 倍,150 左上方,右下方 镜头纸,纱布 转换器,镜筒 薄,透过(1)细胞壁,保护支持细胞(2)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的进出(3)细胞质,能流动,加速 物质交换,(4)液泡,含有溶解多种物质的细胞液(5)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C 液泡,细胞壁,叶绿体绘制细胞图应按照书中的要求去画(应注明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及所画的细胞名称)(1)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2)无细胞壁 无液泡 无叶绿体(3)保 持细胞的正常形态,避免细胞过渡吸水而胀破(4)铅笔(5)3H 神经细胞(精子或肌肉细胞等)(6)结构 功能 [2]叶绿体,叶绿素,光,光能,化学能,有机物 【1】线粒体,氧,二氧化碳,水,化学能 细胞膜,有用的物质,废物 有机物,无机物 细胞核,23 对,物质,能量,信息 遗传信息,DNA,蛋白质 遗传病,DNA 体积,数量,细胞核,细胞质,形态,数目 细胞数量增多,细胞体积增大 不同,一定次序,功能,系统,人体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保护,营养,细胞分化 一个细胞,表膜,细胞质,细胞核 细胞,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 蛋白质,遗传信息,治疗,预防,造福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第三单元 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 根,茎,叶,孢子 藻类 苔藓,蕨类,藻类 蕨类 藻类,苔藓,蕨类,种子(1)C′;C(2)A′;A′(3)输导 机械 水无机盐 有机物(4)乙 产生种子 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果皮。种子,果皮,藻类无根,茎,叶,的分化 胚芽,胚轴,胚根,子叶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错,这是一道训练学生能力的题目,从题目上看是区分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的,但其根据有错。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区别是按种子结构中子叶数是单还是双来划分的。但作为种子,单子叶 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结构中都有胚,不应将胚作为区分的根据。子叶,子叶 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完整,活的。根,茎,叶,胚乳,子叶。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根毛区),伸长区,分生区,细胞,伸长区 有机物,无机盐,水,水,无机盐,光合作用,有机物 雄蕊,雌蕊,花蕊,花托,萼片,花瓣 花粉,柱头,柱头黏液,花粉管,花粉管,两,精子,珠孔,花粉管,1,精子,卵细胞,受精 卵,极核,受精极核,双受精,被子植物。植物体,支持,直立,无机盐,新陈代谢 水分 增大吸水面积,提高了吸水的效率,根毛,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片,花果实种子 木质部,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韧皮部 土壤中的水,根毛,根,茎,叶,叶肉细胞,气孔,表皮,气孔,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叶脉 气孔,叶绿体(1)降低叶片的温度,增加空气湿度(2)吸水动力(3)(4)自然界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把叶片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2)设置对照试验,看是遮光部分产生淀粉,还是不遮光部分产 生淀粉(3)把叶片放入酒精中,加热。(4)防止酒精燃烧,产生危险(5)叶片见光部分产生淀粉,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1)含叶绿体的,活细胞(2)光,有无光(3)二氧化碳,氧气,氧气,二氧化碳(4)制造,分解(5)储存,释放(6)有机物,产物,能量,能量,释放出 生命活动,热能 水,净化,光,二氧化碳,氧气,水,有机物淀粉....,3 月 12 日。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尊重他人劳动,转载请注明来自 [PDF转换成WROD_PDF阅读器下载:http://pdfword2.com/] 本文【七年级生物上学期知识点总结】网址:http://pdfword2.com/e98b6dafc1c76f8b9ea82700.pdf
第二篇:初一上学期生物知识点总结
初一上学期生物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
果实、种子(属于生殖器官)
23、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等都是单细胞生物,能独立生活,有一切生理活动。
赤潮形成的原因:水体富营养化,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
24、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点
(1)种类:按寄生细胞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
(2)结构:有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
概念和功能
管壁
动脉送血离心 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液流速快
静脉送血回心 管壁薄,弹性小,管内血液流慢
毛细血管 连通于最少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 管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液流速最慢 50心脏的结构和功能(P68图)51人体的体循环和肺循环(P70图)52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 53输血、血型和无偿献血
54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产生尿液)、输尿管、膀胱(暂存尿液)、尿道
55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第三篇:七年级上学期生物实验教学总结
七年级上学期生物实验教学总结
一学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一段的工作,我觉得我们在实验教学方面发挥了应有的教学辅助功能。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紧紧围绕学校的整体工作,更新观念,开拓进取,不断推进实验室工作的发展。生物实验室各项工作顺利完成。总结如下:
一、教育观念,重视实验室的建设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动脑,亲自体验,获得知识,充分体现新课程的标准,应重视实验室的建设,添置急用的实验设施,确保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在开学初就制订出生物实验计划,督促各年级生物老师制出了本期该年级的实验计划。由此推动了本期实验教学有序的有计划的进行。
二、加强仪器设备管理,充分发挥设备的利用率,完好率。
做到购物有登记,帐目清楚,帐物卡三对应工作。教学仪器的借用严格按照教学仪器借用制度实行登记,如期归还,追还等。对显微镜、解剖器等教学精密仪器,做到了定期检修、除尘、防锈、保养等工作。对标本类实施了定期检查、防蛀等加以妥善管理。有害、有毒的药品实行了专柜存放。
三、一些标本,完善实验设施
发挥自己的特长,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为学校实验室做一些标本,既可以为学校节约经费,以可以锻炼动手能力。保持实验室始终处于工作状态,服务于教学,尽量做到所有实验都有能开展,并及时指导生物学科的教师进行实验教学。
(一)严格实验准备制度:演示实验当天,分组实验一天前交实验通知单到实验室,准备好实验后,老师先预做实验,以此保证实验顺利地进行。实验中损坏的仪器严格依照教学仪器赔偿制度实施处罚。对新的实验仪器的性能、使用、操作方法做了充分了解,能熟炼地操作使用。而且积极参与了学生实验操作的指
导工作,进一步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更好地配合了实验老师的教学工作。
(二)仪器原则不外借,若借出要由主管教导或校长同意后才能,并要及时追回。做到购物有登记,帐目清楚,帐物卡三对应工作。教学仪器的借用严格按照教学仪器借用制度实行登记,如期归还,追还等。实验室努力为教学服务,做好实验仪器的摆放、回收、验收、登记工作。尽量创造条件做好每一个分组实验
四、开展好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好学生接受的信息多,有好奇心,学校尽力为他们服务,作为生物学实验室应当为他们提供好场所,我将尽力为人出他们服务。如:课后开放实验室,为有兴趣的学生提供实验服务,如提供实验咨询,租借实验仪器等。
五、做好每周一次的卫生大扫除,保持实验室干净,整洁。
六、加强仪器室安全管理。
按照上级规定,加强仪器管理力度,有毒药品、危 险品分类存放,本学期,我们在设备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更新了一部分设备,设备的利用率达到100%,完好率达到100%,维护维修设备,节约了资金。
第四篇: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一上册生物知识点复习总结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能排泄废物
4、有应激性
5、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6、生长发育
7、能繁殖
8、遗传变异
二、观察法 P2 第二节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一、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二、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节 生物圈
一、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全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二、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一、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二、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中考卷子的题目理解掌握)
三、探究的过程:
1、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四、对照实验 P15
五、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根据同种或异种的关系,生物因素可分为两种:
1、种内关系:种内互助(蚂蚁搬食)、种内斗争(两豹争夺羚羊、争夺栖息地)
2、种间关系:寄生(蛔虫)、竞争(狮子和豹争夺食物)、互助(犀牛和犀牛鸟)第三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第四节 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的组成:
1、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
2、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
3、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聚更多,譬如日本的水吴病。
三、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第五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的类型p29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二、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30 注意DDT的例子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 观察细胞的结构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一、1.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镜臂:握镜的部位;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光线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又称粗调):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又称细调)。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三、显微镜的使用 P37-38 的图要掌握
1、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
2、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3、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第二节 观察植物细胞
一、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P42
二、实验过程P43-44
三、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1、细胞壁:支持、保护
2、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3、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
4、细胞核:贮存&传递遗传信息
5、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6、液泡:细胞液
7、线粒体:呼吸的场所 第三节 观察动物细胞
一、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P47
二、动物细胞的结构
1、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2、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3、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第二章 细胞的生活
第一节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一、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以白糖融解的实验为例说明。分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颗粒,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而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二、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三、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四、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并产生氧。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第二节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一、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多莉羊的例子p55
二、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1、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2、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三、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1、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
2、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3、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4、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四、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第三节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一、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生长和细胞的分裂
二、细胞的分裂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第三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第一节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细胞分裂、细胞分化概念
三、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四、几种组织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具有一定形状,能够完成多种功能的结构才能够满足植物体某一方面生命活动的需要,这样的结构叫做器官。
五、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六、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七、动物或人体内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了系统。
八、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九、P65题3十、八大系统的名称 第二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1、养器官:根、茎、叶
2、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二、植物的组织
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第三节 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一、单细胞生物: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
二、草履虫
结构:纤毛、表膜、收集管、收缩泡、胞肛、口沟、食物泡、细胞质、细胞核(大核、小核)功能:笔记
三、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1、有益方面:笔记
2、有害方面:笔记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节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一、蕨类植物的地上部分不是茎,而是它的复叶;地下部分是地下茎和根。
二、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三、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孢子囊也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看到,只是在夏天生殖时可见到,当孢子萌发时可形成原叶体。
四、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五、苔藓植物的植物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有茎、叶的分化,但茎很细小,叶又小又薄,如葫芦藓、墙藓;另一种没有茎、叶的分化,植物体只是扁平的叶状体,如地钱。
六、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七、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八、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九、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十、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十一、藻类的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
第四单元 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一、病毒的种类
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二、病毒的结构
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三、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看笔记 第二节 种子植物
一、种子的结构
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玉米种子:果皮和种皮、胚、子叶(1片)、胚乳
二、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三、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要求记住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四、果皮的作用(看笔记)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一、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子粒饱满,胚完整,具有生命力,已度过休眠期。
二、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和抽样检测
三、种子萌发的过程
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胚轴发育成茎、叶 第二节 植株的生长
一、根尖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二、幼根的生长
1、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2、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三、芽的结构
1、芽轴--发育成茎
2、芽原基--发育长成侧芽
3、生长点--使芽轴不断伸长,并产生出新的芽原基和叶原基
4、叶原基--发育成幼叶]
四、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 氮、磷、钾 第三节 开花和结果
一、花由花芽发育而来
二、花的结构
花瓣、花托、花萼、雄蕊(花药、花丝)、雌蕊(子房、花柱、柱头)
三、传粉和受精 看笔记
四、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果实 受精卵--胚 受精极核--胚乳 胚珠--种子 珠被--种皮
五、人工受粉
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循环 第一节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一、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1、水分是细胞的组成成分
2、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
3、水分是植物体内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
4、水分参与植物的代谢活动
二、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三、植物在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 P109 第二节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一、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二、根的结构
从外到里:树皮:韧皮部(有筛管)、形成层;木质部(有导管)
三、水分的运输途径 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第三节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叶片的结构
上下表皮、叶肉(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叶脉、气孔
二、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
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三、蒸腾作用的意义:
1、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
2、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
3、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
4、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第一节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一、天竺葵的实验
1、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
2、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
3、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水中隔水加热
4、染色:用碘液染色
5、结论: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二、光合作用
1、产生了淀粉等有机物
2、并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里
3、公式: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储存化学能)+ 氧气
第二节 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一、绿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1、用来构建之物体
2、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二、呼吸作用
1、在线粒体里进行
2、有机物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储存的能量也被释放,供生命活动需要。
3、公式:有机物(储存化学能)+ 氧--→二氧化碳 + 水 +能量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一、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光
无机物+水----有机物+氧气 叶绿体(储存能量)
二、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三、栽培作物时要注意合理密植 第六章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一、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二、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1、植被覆盖率低
2、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破坏严重
七年级生物学上册知识点复习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
1、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都生存于生物圈中。
(1)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
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有生物因素:各种生物(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和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等
探究实验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生物在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4、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就是生态系统。
植物------生产者
生物部分 动物------消费者
生态系统组成 细菌、真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和水等
5、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有毒物质能够沿着食物链积累。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相对稳定的。
6、在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其中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越多(富集)。
(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理解,不识记)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总复习
一、显微镜的结构:课本P36
▲显微镜的使用 P37-38 要掌握
二、注意事项
1.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为什么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
避免物镜与玻片标本相撞,防止玻片标本损坏和划坏物镜镜头。
2.在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4.如果要想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该是物像往哪偏,标本就应该往哪移。
三、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因此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以下三种:切片、涂片、装片。
四、临时装片制作过程:
“擦”、“滴”、“取”、“展”、“盖”、“染”、“吸”
注意:
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什么要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而不滴清水?
避免细胞吸水膨胀。
2.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怎样判断这个污点是在物镜上、目镜上还是在玻片标本上?
先转动目镜,如果污点跟着转动,该污点在目镜上,如果污点不跟着转动,再移动玻片标本上,如果污点跟着转动,该污点在玻片标本上,如果转动目镜和玻片标本污点都不跟着转动,则污点在物镜上。
五、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区别:
相同点
不同点 植物细胞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都有线粒体。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多了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动物细胞
六、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1、细胞中的物质分为:有机物: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
无机物:水、无机盐、氧等。
2、一般细胞中的带酸味和带甜味的物质存在于细胞液泡中的细胞液中
3、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4、在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把 光能转换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线粒体通过呼吸作用把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动物、植物生活所需。
▲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和线粒体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植物细胞内的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动植物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叶绿体和线粒体的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七、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多莉羊的例子p55,57页1题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的DNA中。DNA是双螺旋结构的。具有特定的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就是基因。
细胞核中有许多染成深色的物质,这些物质叫做染色体。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DNA上有遗传信息。
每一中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是一定的。(如人的体细胞都含有23对染色体)
八、植物体由小长大的原因是:细胞的生长和细胞的分裂。
细胞分裂的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遗传物质也是一样的。
▲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九、生物体的结构是有层次的。
1、动物体的基本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2、植物体的基本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十、判断哪些生物是单细胞生物P68
▲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
十一、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而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
1. 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病毒可以通过自我复制增殖,来制造新的病毒。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总复习
一、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包括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四大类群。其中前三类因为通过孢子进行繁殖,所以又称为孢子植物。
1.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具有单细胞或多细胞的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2.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且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水的环境。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3.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二、种子植物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裸子植物如:松、杉、柏、银杏、苏铁)
种子的结构会画图并填出名称 见P85
菜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
玉米种子:果皮和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1片)、胚乳
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三、被子植物的一生
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种子是完整的并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2.植株的生长
▲幼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枝条是芽发育成的。
植株生长需要量大的营养物质:氮、磷、钾
▲花的结构(课本102)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果实 受精卵--胚
胚珠--种子 子房壁--果皮(与生活中果皮要区别)。
六、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水会影响植物的分布。
2、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3、运输途径
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茎的结构包括木质部和韧皮部。在二者之间有形成层,形成层不断的分裂,能使茎不断长粗。有些植物茎中没有形成层,因而不能长得很粗。茎从外到里:树皮:韧皮部(有筛管)。形成层:木质部(有导管)
4、叶片的结构:表皮(分上下表皮)、叶肉、叶脉、5、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
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6、蒸腾作用的意义:
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生产者)。
七、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天竺葵的光合作用实验
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用黑纸片遮盖,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光照的部位(对照组)和不照光的部位(实验组)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水中隔水加热,目的:脱色,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便于观察。
染色:用碘液染色
结论:淀粉遇碘液变蓝,说明叶片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并释放出氧气的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
▲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用来构建植物体。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见课本最后)
▲光合作用(130页)和呼吸作用(125页)公式
光能
光合作用公式: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储存化学能)+ 氧气
叶绿体
呼吸作用公式:有机物(储存化学能)+ 氧--→二氧化碳 + 水 +能量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理解)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中耕松土、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如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与生产生活关系: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合理密植。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九、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1、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2、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植被覆盖率低,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破坏严重,土地沙漠化比较严重。
3、我国森林覆盖率16.55%,人均森林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5。
4、我国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
5、热带雨林-----地球的肺。绿化祖国,从我做起。
6、生物圈的“绿色工厂”--绿色植物。
重点识记图形:P24 P36 P45 P48 P66-67 P85 P102-103 P125 P130
重点理解记忆实验:P15 P37 P42 P83 P113
第五篇: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上册)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7、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1、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2、抽样调查的条件:数目过多或范围过大
三、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分布的影响的实验】
鼠妇的生活环境:阴暗、潮湿。
变量:两个实验组中不同的实验条件。探究性实验中,每两个实验组之间有且仅有一个实验变量,这一变量即为探究的影响条件。(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同物种间的关系:种内竞争、种内互助;
不同种间:种间竞争、种间互助、捕食、寄生、共生。
3、生物既要适应环境,又会影响环境。
4、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生产者:能够从非生物部分获得物质与能量。一般为绿色植物也有一些光合或化合细菌。消费者: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以生产者为食(即从生产者获取能量及物质)。一般为动物。分解者:能够将生产者、消费者的遗体或排泄物中的物质及能量转化到非生物部分。一般为细菌和真菌。
5、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6、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生产者的数量最多,顶级消费者最少。
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生物体内有毒物质越多。
7、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8、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9、地球之肺:森林生态系统;地球之肾:湿地生态系统。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一、显微镜的结构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二、显微镜的使用
1、显微镜中的像与真实物体对比,为左右相反。因此物像在视野中哪里,就往哪个方向移。
2、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3、物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视野中细胞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少。
三、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
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支持、保护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储存有细胞液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发动机
2、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4、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四、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元素,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元素):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五、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六、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1、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2、染色体由组成DNA和蛋白质。
3、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4、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七、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细胞数目增多)和细胞的生长(细胞体积增大)
2、细胞的分裂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八、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1、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2、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3、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人体的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4、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或人体
5、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6、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营养器官:根、茎、叶 ;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7、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九、单细胞生物
1、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
2、单细胞一般通过分裂生殖。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1、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蕨类使用孢子进行生殖。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
2、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3、苔藓的叶只有单层细胞,对空气污染敏感,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4、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5、种子的结构
蚕豆种子(双子叶):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两片子叶)
玉米种子(单子叶):果皮和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一片子叶)、胚乳。
6、种子植物根据有无果皮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都是被子植物。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1、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2、种子萌发的过程
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胚轴发育成茎、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食用豆芽的白胖部分是由胚轴发育来的4、根尖的结构:
吸收水和无机盐的部位主要是根的成熟区的根毛结构。根毛可以加大根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5、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6、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7、花的结构与发育:
8、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果实
受精卵——胚
胚珠——种子
子房壁----果皮(与生活中果皮区别)。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在植物中,运输水的通道是导管。在运输水的同时,无机盐也一起运输到植物全身。导管位于植物茎及叶脉的木质部(即我们常说的树芯)当中。有机物在植物茎韧皮部筛管中运输。
2、水分从活的植物体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3、气孔存在于叶片的上下表皮中。一般陆生植物的下表皮气孔比上表皮多。太阳上升时,空气进入气孔,蒸腾作用随之增强;夜幕降临时,气孔闭合,蒸腾作用随之减弱。
4、植物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散失。
5、蒸腾作用一方面可以拉动水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另一方面,在炎热天气时降低叶片表面温度,防止灼伤。
6、对环境而言,蒸腾作用可以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因此植物对生态系统中水循环有促进作用。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1、天竺葵的实验
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消耗。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脱色:把叶片放进酒精中隔水加热,目的:脱色,溶解叶片中叶绿素便于观察。
2、淀粉为光合作用的产物;光照为光合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叶绿体既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也是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
3、构成植物体干重的绝大部分物质为有机物,只有极少数的无机盐。
4、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作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等糖类。
5、植物生长越旺盛,所需的有机物就越多。
6、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时,从外界吸收了二氧化碳并释放了氧气。
7、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存储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8、光合作用:
光照、叶绿体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淀粉)氧气
主要目的:合成有机物(主要为淀粉),储存能量。有阳光才能进行 第五章 绿色植物是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
2、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需要,这一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3、呼吸作用主要在线粒体内进行的,实质就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
4、呼吸作用的强弱常常是生命活动强弱的标志。一般呼吸作用越强,代表生命活动越活跃。
5、无氧呼吸:特殊情况下,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没有氧气参与的情况下也能分解,但分解的不彻底,释放的能力也较少。
6、呼吸作用是所有生物的共同特征。呼吸和呼吸作用不一样,呼吸不是所有生物的共同特征。
7、呼吸作用:
有机物(淀粉)氧气线粒体二氧化碳水能量
主要目的:产生能量,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活细胞随时都在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