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1-4章 12-14高考题总结上海生命科学
第1-3章生命的物质和结构基础
1.下列物质中同时含有磷和氮元素的是
()A.丙酮酸
B.核苷酸
C.氨基酸
D.脂肪酸
2.在电子显微镜下,颤藻和水绵细胞中都能被观察到的结构是
()A.细胞核
B.核糖体
C.叶绿体
D.溶酶体
5.植物细胞具有发育为完整植株潜能的决定因素是
()
A.细胞膜
B.细胞核
C.线粒体
D.叶绿体
21.以紫色洋葱鳞叶为材料进行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原生质层长度和细胞长度分别用X和Y表示(如图6),在处理时间相同的前提下()A.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则紫色越浅 B.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则所用蔗糖溶
液浓度越高
C.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则越易复原
D.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则细胞的正常浓度越高
28.一条由39个氨基酸形成的环状多肽,其中有4个谷氨酸(R基为-CH2-CH2-COOH),则该多肽()
A.有38个肽键
B.可能没有游离氨基 C.至少有5个游离羧基
D.至多有36种氨基酸
2.图l表示细胞中一种常见的水解反应,下列化合物能发生此种反应的有
①多肽
②淀粉
③纤维素
④脂肪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图2显示了细胞的部分质膜及其周围物质,其中一定代表蛋白质的符号是
A.O
B.◆
C.Y
D.O和Y 7.紫色洋葱的外表皮细胞能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下列条件中属于发生该现象必要条件的是
A.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B.细胞膜外侧有识别水分子的受体 C.液泡中有紫色的水溶性色素
D.水分子不能穿过原生质层进入液泡 8.葡萄糖穿越细胞膜进入红细胞的运输速度存在一个饱和值,该值的大小取决于
A.细胞内的氧浓度
B.细胞膜外的糖蛋白数量 C.细胞膜上相应载体的数量
D.细胞内外葡萄糖浓度差值 10.在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
A.能利用光能合成糖类
B.是发生三羧酸循环的场所 C.能对分泌物进行加工
D.是大分子有机物进行水解的场所
13.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在10倍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清晰、柔和,再直接转换至40倍物镜观察。此时,除调节细调节器外,还需调节反光镜(或亮度调节钮)和光圈。正确的操作是
A.用平面镜(或调低亮度)、光圈缩小
B.用平面镜(或调低亮度)、光圈放大 C.用凹面镜(或调高亮度)、光圈放大
D.用凹面镜(或调高亮度)、光圈缩小 16.某蛋白质由124个氨基酸组成,其中有8个—SH,在肽链形成空间结构(如图6)时,生成4个二硫键(—S—S—),若氨基酸平均分子量为125,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约为
A.13278
B.13286 C.13294
D.15500 2.如果图1表示纤维素的结构组成方式,那么符合图2所示结构组成方式的是
①核酸
②多肽
③淀粉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3.下列食物营养成分与鉴定试剂及显色反应之间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A.淀粉:碘液,蓝紫色
B.还原糖:班氏试剂,红黄色
C.脂肪:苏丹III染液,橘红色D.蛋白质:双缩脲试剂,黄绿色 4.图3为某细胞结构的电镜照片,与图中箭头所指“小点”结构形成有关的是
A.核仁
B.中心体
C.叶绿体
D.溶酶体 5.微生物的种类繁多,下列微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①黏菌
②酵母菌
⑨蓝细菌
④大肠杆菌⑤乳酸杆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6.生物体中的某种肽酶可水解肽链末端的肽键,导致
A.蛋白质分解为多肽链 B.多肽链分解为若干短肽
C.多肽链分解为氨基酸D.氨基酸分解为氨基和碳链化合物
22.相对细菌和植物细胞而言,动物细胞离体培养更需关注培养基的渗透压,这是因为动
物细胞
A.没有细胞壁,对培养基的渗透压更敏感
B.渗透压远高于细菌或植物细胞的渗透压
C.没有成熟大液泡,渗透压调节能力差
D.生长缓慢,各生长阶段对环境的渗透压要求不同
第4章 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
10.右图为人体某细胞内发生的部分代谢途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所示的反应类型为氧化分解反应
B.该细胞膜上有胰高血糖素受体,但无肾上腺素受体 C.脂肪酸需转化为丙酮酸后,才能进入三羧酸循环 D.该细胞合成的甘油三脂主要以VLDL的形式输送至血液
(六)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12分)
叶绿体内进行的光合作用过程如右图所示。磷酸转运器是叶绿体膜上的重要蛋白质。在有光条件下,磷酸转运器将卡尔文循环产生的磷酸丙糖不断运至细胞质用于蔗糖合成,同时将释放的Pi运至叶绿体基质。41.叶绿体的大小、数目随植物生存环境的不同而不同。试比较生活在向阳处与背阴处的同种植物叶绿体的大小和数目:_____ 42.图中物质B的名称是____。43.据图分析,若磷酸转运器的活性受抑制,则卡尔文循环会被____,可能的机制是______。
当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相等时,环境中的CO2浓度为CO2补偿点;CO2达到一定浓度时,光合速率不同增加,此时的CO2浓度为CO2饱和点。育种专家测定了22时,某作物A、B两个品种在不同CO2浓度下的CO2吸收量,以及黑暗条件下的CO2释放量,结果如下表。
44.CO2饱和点时,A品种的总光合速率为_____mmol/(m2h)。
45.若环境中的CO2浓度保持在CO2饱和点,先光照14小时,再黑暗10小时,则一天中A品种积累的葡萄糖比B品种多_____mg/m2。(相对原子量:C-12,O-16,H-1)46.若其他条件不变,温度上升至27℃,CO2补偿点将___,原因是________。9·酶在大规模产业化应用中的核心问题是固定化技术,而酶固定化所依据的基本原理在于酶具有
A.热稳定性
B.催化高效性
C.催化特异性
D.可反复使用性 10.人体内糖类代谢的中间产物可生成 ①乳酸
②乙醇
③氨基酸
④脂肪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图5为果实生长过程中细胞呼吸变化的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I阶段,同化作用小于异化作用
B.II阶段,同化作用等于异化作用
C.III阶段,同化作用加剧导致果实变甜
D.IV阶段,异化作用加剧导致果实含水量增加 17.图6表示叶绿体色素提取分离实验中纸层析的 结果,据图判断用作实验材料的叶片颜色为
A.红色
B.黄色
C.绿色
D.紫色
20.图7代表人体内有机物氧化分解过程(Y代表彻底分解的产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程②发生于线粒体内 B.过程②产生的.ATP多于过程① C.若x代表糖类,则Y代表C02和H20 D.若X代表氨基酸,则Y代表C02、H20和尿素 25.图9表示细胞内葡萄糖分解的反应式。
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发生在细胞有氧时
B.只发生在细胞缺氧时
C.只发生在线粒体内
D.只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内(五)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12分)
表3为某地夏季晴朗的某天,玉米和花生净光合速率测定值。图17表示玉米CO2同化途径。玉米叶肉细胞 中有一种酶,通过系列反应将CO2 “泵”入维管束鞘细胞,使维管束鞘细胞积累较高浓度的c02,保证卡尔文循环顺利进行。这种酶被形象地称为“CO2泵”。而花生缺乏类似的“CO2泵”。
49·11:00时,光照增强,温度过高,叶片气孔开度下降,作为光合原料之一的________减少,导致花生光合作用速率明显下降;而此时玉米光合作用速率反而有所升高,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如果在玉米叶肉细胞中注入某种抑制剂使“C02泵’’的活性降低,则在短时间内,维
管束鞘细胞中ATP的含量变化呈____趋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51.与11:00时相比,17:00时,玉米光合作用速率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_____。52.假设用表中11:00对应的光照强度连续照射两种作物10分钟,则玉米积累的葡萄糖总量比花生多________mg/m2。(相对原子量:C-12,O-16,H-1)53.卡尔文循环需要光反应过程中产生的H+,H+最初来源于物质_____________。
54.NH4+能增加类囊体膜对H+的通透性,从而消除类囊体膜两侧的H+浓度差。若将NH4+
注入叶绿体基质,下列过程中会被抑制的是_____________。
A.电子传递
B.ATP的合成 C.NADPH的合成 D.光能的吸收
6.图3显示了人体内能源物质的代谢途径,大写字母代表物质,其中物质Z直接参与了过程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X是葡萄糖
B.Y是丙酮酸
C.Q是甘油
D.Z可以是氨基酸脱去氨基的碳链
29.在酶的催化水解过程中,酶与底物会形成复合物,最终把底物水解,形成产物。已知酶催化水解的反应时间和产物生成量的关系如图11。那么,在反应过程中酶·底物复合物浓度变化曲线正确的是
(五)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12分)
51.图14所示反应属于光合作用的_____阶段,物质X是_____。在本阶段内,最终接受X和活化叶绿素a释放的e的物质是_____。
52.用相同方法提取某植物和菠菜光合色素,同时进行纸层析。图谱显示:与菠菜相比,该植物缺少距层析起点最近的一条色素带。据此可初步推测该植物缺少_____。
A.叶绿素a,颜色为黄绿色
B.叶绿素b,颜色为黄绿色 C.叶绿素a,.颜色为蓝绿色
D.叶绿素b,颜色为蓝绿色 E.胡萝卜素,颜色为橙黄色
F.叶黄素,颜色为黄色
发菜是一种陆生多细胞藻类,对其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图15为发莱光合速率随光强变化的曲线,图16为在适宜光强条件下,发菜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53.据图15所示,该发菜光合速率刚达到饱和时,对应的光强是____μmol·m2·s1。
—
—A.25
B.100
C.175
D.500 54.据图15所示,若光强从150μmol·m2·s
—
—
1减少到130μmol·m2·s1,假设其他条
—
—件不变,则光反应终产物量_______。
A.随之减小
B.随之增加
C.基本不变
D.不能确定 55.据图16,30℃时,发菜净光合速率是____μmolO2·mg生产量最大时的温度是________。
A.15℃
B.25℃
C.35℃
D.40℃
20.依据图5所示的三羧酸循环运行原理判断: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每分子葡萄糖能使三羧酸循环运行()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六次
—1
叶绿素·h1,发菜光合作用
—
30.体肌肉细胞分解氨基酸产生氨,这些氨可通过一定的途径在肝脏细胞中形成尿素,最后排出体外,大致过程如图10,下列关于①~④ 各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水解过程
B.②是脱氨过程
C.③是转氨过程
D.④是糖酵解过程
(五)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11分)
49.植物水光解过程放出的气体是_____。将下列选项用箭头排序,表示出光反应过程______。
A.活化叶绿a促使水光解,释放出e和H+ B.光能传递到叶绿素a C.e经一系列传递后将NADP+还原为NADPH D.类囊体膜上各种色素吸收光能
E.H+将能量传给ADP,在酶的作用下合成ATP
水不仅直接参与光反应,还是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以含水80%土壤为对照(CK),测耐旱能力较强的大丽花中度缺水(MD)时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图16),探讨环境对植物的调控机理。
50.用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通过气孔的气体量表示气孔导度(Gs)。据图16的Gs曲线和Pn曲线推测,3~5天内中度缺水生长的大丽花叶片,会持续发生的现象有_____(多选)。A蒸腾速率下降
B.蒸腾速率升高 C.光合放出O2速率下降
D.光合放出O2速率上升 E.干旱导致叶片气孔关闭,光合作用停止
51.胞间CO2进入叶绿体内参与卡尔文循环时,在____(酶/光/酶和光)条件下,被________化合物固定后,还原生成糖。
52据图16,非气孔因素主要影响Pn-MD的时间段是________,以下属于非气孔因素的是______(多选)。
A.CO2供应不足
B 叶肉细胞内叶绿体类囊体膜受损 C.还原三碳化合物的酶空间结构改变
D..固定CO2的酶活力不足
第二篇:重庆高考题总结
2009-2013重庆高考题总结
重庆近5年的高考题,可分为两个阶段,就是课改之前和实行新课标之后。2009-2012的化学高考题均为8+4模式,即为8道选择题,4道主观题。其总分值均为108分。但在2013年第一年新课标后,化学总分值降为100分,选择题改为7道,主观题依旧4道。下面 是分别对每一年的高考题的梳理。
2009年各题考察知识点
6.化学与生活材料的结合(俗名与化学式)
7.基本实验操作(溶液的配制、pH的测定、焰色反应、滴定管的使用)
8.离子共存(双水解、弱电解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9.元素化合物,元素周期律,递变性(过渡金属)
10.电解质溶液(弱电解质的水解,pH大小的比较)
11.有机化学基础(取代反应、苯酚的酸性比较)
12.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中和热、燃烧热的定义)
13.化学平衡(外界条件改 变对平衡的移动影响)
26.化学反应基本原理(电解食盐水及其相关计算、相关方程式的书写)
27.化学实验探究产物性质(分解乙二酸,根据实验现象书写书写方程式,装置图的链接,产物的验证)
28.有机推断与合成(三大营养物质之一淀粉,反应类型的判断,根据官能团的性质写出结构简式)
29.元素化合物的性质(Al的性质及其10电子化合物)
2010年各题考察知识点
6.化学与生活生产的结合(工业生产的基本反应)
7.实验基本操作(萃取,中和滴定,尾气处理,中和热的测定)
8.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及胶体特点
9.离子的鉴定(沉淀,气体,双水解)
10.化学平衡(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11.有机化学(官能团性质,酚羟基显色反应,酯基的水解)
12.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键能与反应热)
13.电解质溶液(弱酸的稀释对pH的影响,弱酸与强碱中和时体积关系)
26.元素化合物,元素周期律(方程式的配平,三价铁的鉴定,计算)
27.实验探究(以氨的催化氧化为基础)
28.有机推断与合成(油脂的水解,醛基与弱氧化剂,加聚反应,官能团性质推结构简式)
29.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速率,三段式计算,电化学电解原理及电极方程式的书写)2011年各题所考察知识点
6.化学与生活
7.元素周期表的递变性(原子半径,密度,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酸性)
8.电解质溶液(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
9.基本实验操作(蛋白质的盐析,焰色反应,肥皂的制取)
10.化学平衡(温度,压强的影响)
11.离子鉴别
12.有机化学(官能团特殊性质及特殊反应)
13.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键能与反应热)
26.元素化合物的性质(Al,Si的相似性)
27.化学实验探究产物性质(Mg3N2的水解,NH3还原CuO)
28.有机合成与推断(同系物的概念,官能团的保护,反应类型)
29.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电解原理)
2012年各题考察知识点
6.化工生产(常见的工业反应,石油分馏原理)
7.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过渡元素,强化反应条件,产物的关系)
8.基本实验(中和热的测定,酸碱中和滴定,乙烯制备,酯的水解)
9.有机化学基础(结构,性质,原子共面判断)
10.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与胶体(溶液的酸碱性,胶体的制备和性质)
11.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与量的关系,盐类水解,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12.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键能,盖斯定律,反应热的计算)
13.化学平衡(外界因素对平衡的影响)
26.元素及其化合物(C,Si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基本操作,计算,晶体结构)
27.化学实验(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实验装置的选择与链接,实验数据处理及计算)
28.有机合成与推断(官能团的识别,反应类型的判断,有机化学方程式和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
29.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平衡的特征,化学反应速率,平衡转化率,电化学,化学计算)这四年的高考题,均为课改前的考察内容,考察的大致内容一致,均是主干知识,核心内容的考察。其大概内容如下:
选择题(09-12年均考)
1.基本实验操作,比如萃取,中和热测定,酸碱滴定
2.化学反应与能量,这几乎是每年的必考点,其中涉及键能与反应热,盖斯定律的运
用
3.有机化学基础,官能团的性质,双键,羟基,羧基等所能发生反应,原子共面
4.化学平衡,外界条件对平衡移动影响,勒夏特列原理运用
5.元素周期律,递变性,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影响,熔沸点,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比较,胶体性质
6.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水解,弱电解质的稀释,pH的比较,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7.化学与生活,化工结合8.离子问题,包括离子共存,离子鉴别,离子浓度大小比较,这常与弱电解质结合考 主观题
1.元素化合物性质,涉及元素周期律。
2.以化学实验为基础,探究化合物性质,装置选择与连接,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3.有机合成与推断,官能团的识别,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书写有机化学方程式,判断
反应类型,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
4.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电化学(电解原理),电极方程式的书
写
接下来是新课标的第一年2013,所考察知识点:
1.离子共存(沉淀,弱电解质,双水解)-必修1-2.2
2.化学反应原理(电解质的判断,沉淀的转换,双水解,弱酸强碱中和)-选修4-3
3.元素周期律(递变性,酸碱性强弱判断,熔沸点判断)-必修2-1
4.基本实验操作(过滤,萃取,蒸发,蒸馏)-必修1-1.1
5.有机化学基础(官能团的识别-OH,-COOH及性质)-选修5
6.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键能与反应热,键长与键能的关系)-选修4-1
7.化学平衡(判断平衡的移动,熵增加原理,平衡常数,转换率的计算)-选修4-2 主观题
8.元素及其化合物(Al的特殊性,合金,形成沉淀,计算)
9.实验探究元素性质(尾气处理,方程式的书写,三价铁的鉴定,实验改进的措施)
10.有机合成与推断(官能团的识别,反应类型,有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1.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速率,弱电解质的水解,电解原理,电极方程式的书写及计算)
2013年虽为课改后的第一次考试,但在考察内容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依旧对主干知识进行考察,如化学平衡,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离子反应,基本实验操作,有机化学官能团性质判断,元素周期表的递变规律对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电化学原理。预计这些依旧是2014重庆高考题的重点,像电化学原理,化学平衡也是高考中的难点。2014重庆高考预估:
1.反应热与键能(09-13均考,6‘)
2.化学平衡移动影响因素(09-13均考6‘)
3.基本实验操作(09-13均考6‘+15‘)
4.有机化学涉及官能团性质(09-13均考6‘+15‘)
5.化学反应速率及电化学原理(09-13均考15‘)
6.离子反应(6‘)
第三篇:生命科学导论总结
哈佛大学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六大门类;1.各国文化2.历史研究3.文学美术4.道德伦理5.科学(数学、生命科学)6.社会分析
一、生物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描述生物学阶段,实验生物学阶段,创造生物学阶段
二、生命元素构成的特性;顺自然特性,反自然特性。每一种元素都有营养作用。或结构的作用,或功能的作用,或二者兼而有之。
三、元素成分的营养学意义;用实验动物的饲养实验来研究各种元素成份在营养学上的必要性。要证明某一种微量元素在营养学上是必不可少的,至少需要做下面三个方面的实验: 1.让实验动物摄入缺少某一种元素的膳食,观察是否出现特有的病症。2.向膳食中添加该元素后,实验动物的上述特有病症是否消失。3.进一步阐明该种元素在身体中起作用的代谢机理。
四、人体每天需要补充钙的数量;成人800 mg,婴儿(10个月)400mg,幼儿(<3岁)600 mg,少年(<10岁)800 mg,青年(12~18岁)1000 mg,老年1200 mg,孕妇/哺乳1500 mg
五、根据侧链结构和性质,可把20种氨基酸分成不同的组:疏水氨基酸:亮氨酸,亲水氨基酸:丝氨酸,酸性氨基酸:天冬氨酸,碱性氨基酸:精氨酸,含硫氨基酸:半胱氨酸,含羟基氨基酸:苏氨酸,带环氨基酸:酪氨酸。
六、氨基酸的功能:(1)作为组建蛋白质的元件(2)有的氨基酸或其衍生物具有生物活性(代谢调节、信号传递等)
七、脂类种类很多,分子结构相差较大;A、油脂:甘油三脂B、磷脂和鞘脂 C、固醇
八、生物大分子主要有三大类:蛋白质、核酸、多糖 九、一条多糖链的两端有不同结构和性质:一端的糖基有游离的半缩醛羟基,称还原端;另一端的糖基没有游离的半缩醛羟基,称非还原端。
十、由生物小分子到生物大分子,分子增大,出现新的性质。其中最主要的特点是:生物大分子有独特的立体结构、空间构型和分子整体形状。
十一、酶的催化特点;催化效率高、专一性质、可以调节。
十二、羧基肽酶以二价锌离子(Zn2+)为辅助因子,过氧化氢酶以铁卟啉环为辅助因子
十三、酶是如何降低活化能的呢 ? 首先需要酶与底物分子结合,酶蛋白结构中有底物结合中心/活性中心。然后,酶蛋白分子以各种方式,作用于底物分子,使底物分子活化起来。酶与底物的专一结合,又是酶促反应专一性的体现。
十四、光合作用反应概要;光反应(类囊体膜)
光化学反应:利用日光能使水光解,合成ATP和还原NADP+; 叶绿素激发:反应中心将高能电子传递给电子受体;
电子传递:电子沿类囊体膜上电子传递链传递,并最终还原NADP+;水的光解提供的H+积累于类囊体内;
化学渗透:质子穿越类囊体膜进入类囊体;在类囊体和基质间形成质子梯度;质子通过由ATP合成酶复合物构成的特殊通道回到基质;ATP生成。
碳反应;12NADPH+12H++18ATP+6CO2
C6H12O6+12NADP++18ADP+18Pi Calvin循环;叶绿体基质中不断消耗ATP和NADPH,固定CO2形成葡萄糖的循环反应。固定3分子CO2需要9个ATP和6个NADPH
十五、把火柴燃烧和生物体内氧化相比,基本原则相似―有机物氧化释放出能量。不同点;A、生物体内氧化比燃烧过程缓慢的多,不是猛然地发出光和热。B、生物体内氧化在水环境中进行。C、生物体内的氧化由酶催化。
D、生物体内氧化分步骤进行,产生能量贮存在 ATP 中。
十六、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能量的两条途径(有氧途径三阶段,无氧途径两阶段)一个葡萄糖分子经过:无氧
糖酵解途径
丙酮酸
2个 ATP 有氧 糖酵解、三羧酸循环,氧化磷酸化
完全氧化
36个 ATP,CO2 和 H2O
十七、孟德尔学说的重要意义;(1)第一次明确提出遗传因子的概念, 并且提出了遗传因子控制遗传性状的若干规律:
(2)孟德尔提出了杂交、自交、回交、测交等一套科学有效的遗传研究方法,来研究遗传因子的规律。
十八、格里菲斯的实验证明遗传物质可以转化进入细菌,改变细菌特性。爱弗莱的实验证实,进入细菌改变特性的遗传物质是 DNA,而不是蛋白质。沃森和克里克提出 DNA 双螺旋模型。
十九、DNA作为遗传物质的功能(1)贮藏遗传信息的功能(2)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3)表达遗传信息的功能
二十、基因工程的操作包含以下步骤:
获得目的基因
构造重组 DNA 分子(质粒和噬菌体DNA)
转化(细菌)或转染(动植物细胞)
表达
蛋白质产物的分离纯化
二十一、印迹法的主要步骤:印迹法的关键是“分子杂交”(1)基因文库- DNA 用限制性内切酶处理。(2)DNA 片断混合物通过电泳分离。
(3)电泳后,通过印迹技术转到酯酰纤维薄膜上,以便操作。(4)用已知小片断DNA 作为探针,互补结合需要找的基因片断。(5)探针DNA 片断已用放射性元素标记,使胶片感光后可看出。
22、每个生物体都是信息发送源(物理的和化学的),又是信息接受体。
23、人体协调内部的生物信息过程主要涉及两个系统:神经系统(协调内、外)内分泌系统
主要协调内部
24、感受器、感觉神经元、突触、运动神经元、效应器
25、神经系统中担负神经传导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细胞,即神经元。
还有几种神经胶质细胞,它们不担负神经传导任务,主要是起着帮助和支持神经元的作用。
26、神经元的结构:细胞体、树突、轴突(轴突外面常包着充满磷脂的髓鞘。轴突的主要功能是传出神经冲动。)、突触
27、动作电位产生与传播有以下特点:“全或无”、快速产生与传播、不应期
28、跨越细胞间隙传导神经冲动的两种方式:
神经递质:乙酰胆碱、正肾上腺素、-氨基
电突触
化学突触
丁酸、5-羟色胺
间隙nm
nm
神经调节物:内啡肽
传导
电位
神经递质
逆向
可以
不可以
29、激素特征:来源——由内分泌腺分泌
传播——无特定管道,随血流传布
作用——特定靶细胞
效应——低浓度、强效应
30、从分泌细胞调节目标的角度来看,不仅有内分泌,还有旁分泌和自分泌。这些细胞调节物统称为激素。激素在体内的生理作用,主要是调节细胞的代谢和行为。
31、按分子性质可以把激素分为两大类:
脂溶性激素——
性激素(固醇类)、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素 水溶性激素—— 胰岛素(肽类)、肾上腺素(氨基酸衍生物)
32、脂溶性激素的信号传递途径 固醇类激素的受体在细胞质中/细胞核内。固醇类激素直接进入细胞,和受体结合,受体活化后,能结合到DNA 的特定位置,调节基因表达。固醇类激素的受体又被称为转录调节因子。
33、水溶性激素的信号传递途径
肾上腺素与位于细胞膜上的受体相结合。活化后的受体推动腺苷酸环化酶的活化,在该酶的催化下,产生环状腺苷酸—— cAMP。cAMP 再继续推动后面多重反应,使细胞出现总效应,最后使血糖上升。
34、人体有两道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反应较慢,不具特异性;特异性免疫(专一性和记忆性)反应较快,具特异性
35、免疫细胞包括各种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粒细胞等一切与免疫有关的细胞。人体淋巴细胞总数约 2 x 1010 个。免疫活性细胞: B-细胞和T-细胞。
36T-细胞又可区分为:Tc(细胞毒T细胞)TH(协助T细胞)Ts(抑制T细胞)
37、抗体与抗原形成特异结合,再通过下列反应消灭抗原。中和反应、聚集反应、沉淀反应 38:七种主要生境:冻土带、针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草原、稀树草原、沙漠、热带雨林
39、物质循环包括:水循环、气体循环、沉淀物循环
40、人类活动促使物种灭绝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热带雨林的消失。
41、生物多样性有什么重要性?
保护野生基因库、保护农业和药物资源、保护生态平衡
第四篇:《生命科学》课程总结
《生命科学》课程总结
本学期由牧医教研室开设了《生命科学》选修课程,课程由牧医教研室教师轮流上课,由×××老师讲授了生命的系统发生和个体发育的课程;由×××老师讲授了宠物生命的遗传现象的课程;由×××老师讲授了营养学课程;由×××老师讲授了用药常识的课程;由×××老师讲授了肿瘤和结核病的课程。大家精心备课、认真上课,至课程结束,最后以学生写论文的形式结业考试。
本课程使学生了解了很多关于生命现象的知识,教会了学生一些简单的生命学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珍视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怀。
牧医教研室
2008-12-31
第五篇: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执 行 规 范
(2006学年)
为保障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的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使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的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更加规范,考核体制更加科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在“上海交通大学关于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若干规定”(附件2)基础上,结合我院具体情况制订以下执行规范:
1.严格按照最新的“上海交通大学关于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若干规定”执行。
2.导师资格与义务
2.1导师必须是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我院全职或兼职的老师。学院教学实验中心的老师暂不指导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2.2我院中级以上职称的教职工具有指导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义务。指导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情况将与岗位考核挂钩。
2.3 校外导师必须有一位院内合作导师,但是占用院内导师名额。没有院内导师的由系教学副主任作为校内联络教师(不占用该教师名额)。毕业设计(论文)的相关知识产权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具体事宜依据上海交通大学相关规定。3 选题与学生人数要求
3.1每位导师指导的学生不得超过3人。院(校)外导师指导的学生不得超过2人,而且本学院导师具有优先权。
3.2题目
3.2.1一定要与所学专业相关。综述类课题不能作为毕业设计(论文)课题。3.2.2必须一人一题。学生论文题目和前一年不得重复。对于有多人合作的同一课题方向,每个学生务必有独立完成的工作内容。3.2.3提倡研究内容与PRP、学科竞赛题目相结合。
3.2.4方案应该具有可行性,能够在段时间内完成,内容不宜过难,但一定要有饱满的工作量(这是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
3.2.5各系主任和教学副主任负责对本系导师立项题目进行把关。
3.3 原则上不允许在论文或设计进行过程中更换题目,对于有特殊原因不得不进行题目更换的情况,导师必须填写“课题调整申请表”,经系、学院主管老师同意后方可更换。
3.4 学生一旦经过和导师的双向选择确定导师后,论文(设计)进行过程中不允许擅自更换导师或学生。如果有特殊情况,不得不更换,导师或学生必须向系、学院提交充分的理由,填写“导师调整申请表”,经系、学院主管老师同意后方可更换。
3.5 原则上不允许学生自行联系毕业论文(设计)进行的单位。对于学生自行选择院外导师的(仅限上海市),必须经过所在系的系主任、教学副主任批准,并上报学院备案。批准后,需要提交盖有对方单位公章的接收证明和研究计划。相关成果归属等事项按照上海交通大学相关规定执行。论文(设计)的各项要求一律按照我院和我校规定执行。
4.时间、课题、互选安排
4.1 导师动员与题目申报:第7学期的第10周前学院组织进行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动员,发动教师提出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工作内容与要求,填写“毕业论文(设计)信息表。课题如果是国家、地方立项的课题,请务必在信息表上标明。学院教务办在学院网站提供导师题目等信息供学生选择。
4.2 学生动员与师生互选:第11周前学生根据导师提出的题目可以在院内各专业方向内选择指导教师,并主动与导师联系,明确要求。第12周前确定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导师。
4.3学院教务办完成当年毕业设计(论文)的信息表。学生从学院教务办领取或下载开题报告、任务书、师生见面记录表、中期检查报告、评语表、答辩提问录、评分记录、学术诚信声明、版权使用授权书、论文封面和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记录本”资料。
4.4毕业设计(论文)开始:第13周起在个专业在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后分别安排学生进入实验室开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4.5毕业设计(论文)结束:在每学年的5月31日前基本完成毕业论文(设计)2 的实验工作,在6月10日前按照学校要求完成毕业论文或设计报告的撰写,按照学校要求的格式进行论文装订,导师填写意见和签名。
4.6论文(设计)的评阅:6月12日前以学生所在系为单位上交给所在系的教学副系主任,由副系主任根据学生论文与工作情况组织本系一位中级以上职称老师评阅,并撰写评阅意见,再由副系主任统一在答辩前收回。导师和学生不得自行联系评阅老师,原则上不允许导师同一实验室老师填写评阅意见。评阅老师务必在意见中就“论文规范性”给出分数建议(占总成绩5%),并对论文总体质量给出评价和成绩建议。
4.7答辩时间:在每学年的6月20日左右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5.过程质量管理
5.1 导师负责制: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应该认真负责,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指导教师要关心学生,保证有足够的时间与学生直接见面,进行指导、鼓励和督促。及时填写“师生见面记录”。
5.2 开题与审核:每学年12月31前由指导教师组织完成所指导学生的开题报告,并填写“开题报告表”(一式两份)和学校发放的“任务书”等表格,其中一份开题报告经指导教师签名后上交各系副主任,针对研究内容与方案进行审核,通过后统一报学院教务办备案。学校发放的“任务书”中的研究内容务必由导师填写,学生不得自行填写。这些是否规范将在最终成绩给予中予以体现。
5.3 汇报与抽查:
5.3.1 第7学期结束前1周内学生完成工作进展报告,5月31号前撰写工作总结,上交各系教学副主任。
5.3.2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有随机抽查的权利。学生需认真填写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记录,和师生见面记录,以备学院检查。
5.4 中期考核:
5.4.1每学年的3月31号前由各系教学副主任负责组织成立检查小组(不低于3人)对所在系的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进展情况进行中期考核,同时检查任务书、师生见面记录等格。
5.4.2教学副主任进行总结,填写“中期考核表”中的考核意见,以满分10分为标准根据进展情况给出分数。
5.5 答辩前审核:根据学生开题报告、中期检查、两次工作汇报情况、导师意见等审核学生是否可以参加答辩。同时收集整理、统计学生的平时成绩(参见7.3),上缴学院教务办备案。答辩事宜
6.1 组织与答辩前准备
6.1.1答辩以学生所在系为单位进行,由各系教学副主任负责根据学生工作情况选择老师组成答辩小组,根据学生数量情况可以组成多个答辩小组。
6.1.2每组答辩委员不得少于5人,推举其中一位为组长,建议学生论文的评阅人在该生答辩小组,另外设一位答辩秘书。答辩小组成员(除秘书外)应该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
6.1.3答辩前,各小组务必收齐该组学生的平时成绩和4.3涉及的全套答辩所需资料、装订好的论文以及科研记录本、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资料等。其中毕业设计(论文)包含完整电子版。由组长或秘书向教务办领取答辩成绩汇总单、答辩委员人员登记表、答辩安排登记表。
6.1.4分组后将学生名单和答辩小组成员、秘书名单上报教务办,组长负责通知安排答辩委员和学生具体答辩事宜。
6.2 回避制度:学生导师不得参加所指导学生的答辩。
6.3 实施:实行学生汇报、老师提问的方式。学生汇报以PPT形式进行,汇报时间和提问时间由各答辩小组根据具体人数控制。
6.4 答辩成绩的给予:采用无记名的方式由答辩委员分别给出,由答辩秘书平均计算,通报全组。每个答辩委员成绩的给出应该按照下列条文7的要求,尤其是7.1.2的比例规定。
6.5 答辩资料记录与整理
6.5.1 答辩过程中,答辩秘书务必认真进行答辩与回答问题情况的记录。6.5.2 答辩结束后,按照以下7有关要求给予成绩,由组长负责 “答辩成绩汇总单”,由答辩小组成员全体签名。
6.5.3 由各答辩小组答辩秘书负责完成所有学生的论文、相关资料、成绩单的整理,并检查学生与导师签名、导师与评阅人评语情况是否完整,及时告知学生和老师补救。
成绩给予 7.1组成
7.1.1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总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按照百分制比例,所占比例如下:答辩成绩60%;平常成绩30%;资料与论文完整与规范性10%。
7.1.2:实行A(优)、B(良)、C(中)、D(及格)、F(不及格)记分方式给出,根据需要可以设置A+、A-、B+、B-、C+和C-等级。严格按照学校要求的比例(见附件),根据学生人数控制所在答辩小组的成绩,A级比例不超过20%,B级以上(含B级)不超过80%。
7.2答辩成绩60%:由答辩小组成员给出,秘书平均后得出。
7.2.1 PPT介绍15%:是否在规定时间完成,是否有条理、全面、正确地对工作进行了介绍。
7.2.2 回答问题10%:是否能切题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知识与实验技能水平。7.2.3 论文情况25%:是否有足够的工作量(由于本科生自身能力和时间的限制,这点在考核时需要重点考虑),是否取得了预期结果,结论是否正确或恰当。7.2.4 创新评价5%:是否有新的、有价值的结果(建议在给予“优”时重点考虑)
7.2.5 外文翻译5%:内容是否相关,是否完整、恰当、正确。
7.3平常成绩30%:平时成绩务必在答辩前由各系教学副主任负责统计,其中导师分数联系导师得到。
7.3.1导师成绩15%,由导师在论文(设计)工作结束后根据该生在整个工作期间的表现、论文质量等给出量化分数。
7.3.2中期考核10%,由各系组织的中期考核小组给出。
7.3.3工作汇报与平常抽查情况5%,由系主任和主管教学的副主任一起根据具体的工作情况给出。
7.4资料与论文的完整与规范性10% 7.4.1资料完整与提交及时5%,主要考核除论文外的资料是否完整,导师和学生是否已经签名,是否按照学校与学院规定完成,是否按时向系主管老师提交。由系教学副主任负责给出。
7.4.2 论文规范性5%,主要根据是否按照学校要求撰写,文字、图表等是否规范,有无明显错误。由论文评阅人给出,答辩小组组长及成员结合论文评阅人的 5 建议予以确认。关于一些特殊情况的规定
8.1对于成绩为优:在各组给出成绩“优”时,必须查看该生的早期检查成绩、工作总结、科研记录本、导师与评阅人意见以及其他资料予以核实确认。
8.2 对于已经取得直升研究生资格的学生,如果成绩为B以下,严格按照学校相关规定执行,取消免试直升资格。学院在该生离校前不提供二次答辩等补救机会。
8.3对于毕业设计(论文)未通过(成绩为F)的学生,严格按照学校相关规定执行,即按照结业处理。学院在该生离校前不提供二次答辩。可以通过与导师协商,在假期或工作后的业余时间内继续进行研究或设计工作,达到学校要求后,重新撰写论文(设计)报告和其他全套资料,再向学院提出答辩申请,学院根据该生的论文(设计)工作情况再安排具体的答辩事宜,所有环节依然按照以上相关规定执行。严禁弄虚作假、抄袭、剽窃及论文买卖等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对于有研究生具体参与指导的工作,务必有本科生自己独立完成的工作,不得以研究生工作充当自己的工作。以上现象一经发现,将严格查处。毕业论文(设计)资料管理与总结
10.1 资料归档:答辩结束后由各系教学副主任负责收齐4.3和6.1.3中涉及的所有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全套资料,其中毕业设计(论文)包含完整电子版。检查资料完整性后上交学院教务办存档。对于资料和手续不完整的,院教务办将退回系教学副主任处理。
10.2 各系教学副主任负责起草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小结上报学院教务办。10.3 教务办负责的整理资料还包括:管理规定、选题汇总表、工作总结。以上条例的解释权在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附件1:毕业设计(论文)表格
1.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2.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3.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师生见面记录表 4.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报告 5.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评语
6.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学术诚信声明 7.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8.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实验记录本 9.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提问录 10.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评分记录
11.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登记表 12.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汇总表 13.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分组表 14.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课题调整申请表
15.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导师或学生调整申请表 16.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汇总表
注解:表格1-8由学生在进入实验室领取,表格9-13由各组答辩秘书在答辩前领取,表格14-16教务办保存,需要时由导师领取。附件2:
(注解:参照上海交通大学颁布的最新版本)
上海交通大学关于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若干规定
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教学、科研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结合点。搞好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加强指导,认真组织实施。为此特制定本规定,各院(系)应结合实际情况遵照执行。
一、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意义
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学科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完成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和初步培养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环节。按教学要求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生获得学士学位的必要条件。搞好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对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我校学士学位的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各院(系)务必精心组织,加强指导,出人才、出成果,争取优良成绩。
二、毕业设计(论文)应以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开发创造能力为主,兼顾所学知识的巩固、应用和扩大专业知识为目的。毕业设计(论文)内容一般应包括工作计划和组织、检索与阅读中外文献资料、调查研究、方案比较选择、设计与计算、综合分析、计算机绘图、实验研究、方案模拟抽象、数据处理、程序开发、总结提高、撰写报告等。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或课题要求不同,可有所侧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与理论教学一样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不要一刀切。在保证基本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毕业论文或理论专著的评释,使学生受到初步的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可以做毕业设计或专题试验,让学生获得解决某个工程的锻炼;也可以做一些模拟性的工程设计、试验研究课题,让学生获得一定的独立工作的初步练习。
三、选题原则
1.恰当的选题是搞好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前提。课题的选择应体现“教学、科研、生产与社会主义的现代文化、经济”相结合的原则。即毕业设计的选题在符合专业基本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应结合生产实际、科学研究、现代文化、经济建设的任务进行,以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也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2.课题的选择应力求与教师的科研任务密切结合,以利于教学相长并促进教师科研工作的深入。对于某些既带研究生又指导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导师还可以把导师——研究生——本科生的研究内容有机贯穿起来,本科生课题可以是研究生课题的一部分或一个专题,但应注意分清层次,明确各自的设计实践内容。
3.课题的选择应体现中、小型为主的原则,即设计(论文)的量要适当,应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经过努力能基本完成全部内容,或者能有阶段性的成果,既不使学生承担的任务过重,结束时遗留很大的尾巴;又不因任务过少,造成学生空闲,以致达不到基本训练的要求。
4.模拟的工程课题对于克服某些实际课题的局限性、摆脱现实技术条件的限制以及统筹安排指导力量、进行技术储备等是有益的,各院(系)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适度安排、但必须从严掌握。
5.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应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能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其中工科类专业的学生结合工程实际类型课目(文管经法农专业结合社会实际题目)占80%以上;在保证基本工程训练、掌握本学科的基本功的基础上尽可能安排做一些提高性的、拓展性的研究专题;结合教师的科研任务进行的毕业设计,应选择那些能较好地满足教学要求、涉及知识面较宽并有一定实际意义的课题。对于工科类专业的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课题要确保每个学生一个题目;如果确因题目比较大,而需要多位学生共同参与的,一定要在内容、要求上要有所区别,每个学生要有独立完成的工作内容及相应的要求,且合作者的人数一般不超过2人。
6.理科类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要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其选题应结合当前的科技、经济发展,积极组织学生走向学科前沿。
7.文科类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要有新颖性,有一定的学术性。其选题原则上要反映社会、经济、文化中的实际问题、热点问题。
8.提倡不同专业或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结合和交叉,鼓励并组织基础课教师共同参与指导或联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
9.撰写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字数要求:工程设计类的毕业设计(论文)书写字数,正文的字数不得少于1.5万字;研究类论文的毕业设计(论文)字数不得少于2万。
10.毕业设计(论文)摘要应扼要叙述本设计的主要内容、方法、观点,以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应反映整个论文的精华。摘要(中、英对照)字数严格控制在(300-500字数)。 11.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书写要求:毕业设计(论文)撰写必须选用A4复印纸,并用计算机打印成文;字体选用简体(宋体);其标题采用三号黑体字,小标题采用四号黑体字,正文内容采用五号宋体。论文全部结束要按要求装订。
四、教学管理
1.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工作以院(系)为单位,由主管教学的院长(或系主任)负责领导全院(系)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全过程,组织检查、考核,研究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2.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由系主任负责审定,院教学委员会核准,向全院(系)应届毕业生公布。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确定后应本着因材施教、扬长避短的原则,让学生在导师指导下,采取自选与分配相结合的办法,决定自己毕业设计(论文)的课题。求每个学生一课题。如果确因题目较大需要多位学生参与完成,则必须在内容上有独立完成的部分,并对每位学生要有相应的质和量的要求。课题落实后,各院(系)将课题名称、导师、学生姓名报教务处备案。
3.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不得少于12~14周,有条件的专业可以再增加一些。鼓励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覆盖一个学年。关于攻读第二学士学位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安排,原则上以第一学科为主、第二学科为辅,鼓励两个学科综合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即在第一专业毕业设计中包含着第二专业的内容,真正实现学科的交叉。第二学科专业的毕业设计可安排一个 较小型的课题设计或专题研究、实验建设等;文管类专业可开展专题调研、报告。第二学科专业也应按本规定选派指导教师。
五、指导教师
1.每个学生都应有确定的指导教师对其毕业设计(论文)全面负责。每位指导教师原则上指导学生人数不得超过2-3名学生;文管经法农专业确因指导教师紧张,原则上指导学生人数不得超过4-5名。各院(系)要严格控制,从严掌握。导师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换。指导教师必须熟悉自己所指导的课题内容,掌握有关资料,并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对初次担任指导工作的中、青年教师,院(系)要指派有经验的教师具体帮助指导,并定期检查他们的准备工作和指导工作。课题来自校外有关单位或由于学生人数、课题数目较多而指导力量不足时,可聘请外单位工程师以上的技术人员担任,同时由院(系)指派专人联系,经常了解课题的进展情况,并协助解决课题进行过程中的教学问题。
2.毕业设计阶段正值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前夕,这是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革命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以及培养团队精神的极好时机。指导教师应为人师表,在进行业务指导的同时,关心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教书育人。
3.指导教师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与学生直接见面,在带毕业设计期间指导教师因公外出,需妥善安排好工作,并报告院(系)主管领导。指导教师既要在进行过程中的关键处起指导把关作用,同时在具体细节上又要大胆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其独立工作能力。在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中,应对学生每月进行一次阶段检查,提出评价意见。每周进行一次工作进程和质量的抽查。
4.对学生要严格考勤。毕业设计(论文)期间学生应遵守作息时间,严格执行学籍管理中的有关规定。对在毕业设计期间违反纪律或工作极不努力的学生,应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或停止做毕业设计(论文);对于已获得免试直升研究生的学生,其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低于优良,即取消免试直升资格。
六、答辩与评分
1.毕业设计(论文)结束时,每个学生必须进行答辩。院(系)应成立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由院(系)教学主管或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任主任。各专业可相应成立答辩小组。结合生产实际或科研任务的课题在答辩时应邀请有关同行、生产部门、科研院所单位的有关人员参加。
2.答辩前,答辩委员会要专门开会研究,统一答辩的要求和评分标准,答辩小组必须认真执行。答辩时,除了向学生就课题中的有关问题进行质询外,还考核学生掌握与课题密切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的设计及计算方法、实验方法、测试方法情况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要求统一格式、统一封面,并装订成册,由指导教师给出评语。参加答辩的学生必须提交独立完成的毕业设计(论文),做到文字通顺、书写端正、计算准确、绘图清晰。学生在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前必须写出一份300—500个词左右的论文摘要(中、10 英对照),并提交25000以上印刷符号的专业翻译文章或15000以上印刷符号的专业外文读物的中文读书报告。
4.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结束时,各院(系)要对学生写出评语并平衡成绩,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总结报告。毕业设计(论文)实行A、B、C、D、F记分方式(根据需要可以设置A+、A-、B+、B-、C+和C-等级),A级比例不超过20%、B级以上(含B级)不超过80%。要防止出现评分过宽或者看导师职称声望评分的现象。
5.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全部结束后必须在一周内公布成绩,交院(系)教务办登录学生成绩大表。
七、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保存
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资料是反映学校培养人才最后一个教学环节的历史真迹,也是我校教学类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有现实使用价值,又有历史与教育研究的价值,因此做好资料的保存归档至关重要。归档内容是指学生的毕业设计报告或毕业论文(含电子版)、教师评语、图纸、实验报告和计算程序资料等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由各院(系)资料室编号保存,保存期限不低于三年。务必做到每位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资料齐全正确。指导教师因课题需要,可向资料室借用,不得超时占用。学生毕业后,如需参阅自己的毕业设计(论文)资料,可凭单位介绍信向原专业联系复制。涉及国家机密的课题应作为一定密级的档案妥为保存。
八、毕业设计(论文)的成果处理
毕业设计(论文)的发明属于职务发明,其知识产权属于学校。要十分注意发掘毕业设计(论文)成果的经济效益,努力使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并按有关法规进行成果的有偿服务和转让。
九、毕业设计(论文)的经费
毕业设计(论文)的经费按参加毕业设计的人数下拨给各院(系)包干使用,主要用于学生的资料复印、上机、调研、试验、指导、评阅、答辩等。各院(系)应严格掌握毕业设计(论文)经费开支。有关毕业设计(论文)所需的加工、设备租借、计算机上机、教室及其它条件,各院(系)有关单位应给予大力支持、优先安排,要本着资源共享、发扬相互合作的精神,积极给予解决。
十、各院(系)可根据本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规定自1999~2000学年起施行,以往下达的关于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规定,若有与本规定相悖时,均以本规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