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资源及其评价

时间:2019-05-15 09:55: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草地资源及其评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草地资源及其评价》。

第一篇:草地资源及其评价

9.3.2草地资源及其评价

草地资源是可用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生长草本或木本植物,有相应的动物和微生物生存的生态系统及其景观。草地资源既是土地资源的组成部分,也是生物资源的群聚体。草地的特征植物为乔本科和类乔本科植物,有时杂类草和灌丛也占重要地位;特征动物为有蹄类和齿类。草地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可更新资源,不仅是人类宝贵的生物基因库,也是草地畜牧业的重要物质基础。

草地资源评价是在草地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对草地生境、草地植被与草地生产力进行综合评定的过程。目的是为区域草地资源开发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主要评价内容包括: 1.草地生境评价

草地生境条件决定草地资源类型、草地植物构成、草地的生长期、产草量和质量,是草地资源评价的重要内容。

草地生境评价主要包括:

⑴ 气候条件。主要评价年均温、月均温、极端高低温、无霜期、冰雪期、降水量以及暴风雪、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强度和频度,以及它们对草场和放牧活动的影响。⑵ 地貌状况。主要评价地貌部位对地方气候、地下水埋深和土壤的影响,评价地形起伏、坡度、坡向对放牧活动、饲草利用率以及利用方式(放牧或割草)的影响。⑶ 水源条件。水、草是评定草场经济利用价值的两大重要因素。草裙丰茂但缺乏水源的草场,往往不能充分利用。草场水源包括地表水(河、湖)和地下水(井、泉)。水源丰富与否取决于水源地距离和水量,水源地相距越近、水量越大,供水保证率就越高:反之则低。如果畜牧饮水到10km以外,供水就无基本保证,草场也只有在冬季积雪时才能部分利用。

⑷ 土壤基质。主要考虑土壤发育程度和土壤机械组成,以鉴定草地饲用植物的生长情况和草场的耐牧条件,从而确定草场的经济利用价值。

2.草地植被评价

草地植被是草地资源的主体因素,也是人类利用草地的直接对象,它决定着草地的基本特性(如植物组成、发育强度和产草量等)、草丛质量和草地利用方向。草地植被条件主要从以下三个点来评价:

⑴ 植被盖度。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草场植被覆盖度越大,经济价值越高。南方山坡草地植被覆盖度最高。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也表达了一种很好的植被覆盖。

⑵ 草地饲用植物构成。直接影响草地的经济利用价值。南方山坡草地植被虽好,但往往缺少适口性强的草种,限制了其牧用价值。饲用草群中豆科草类最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适口性强,吸收率也高,有恨高的饲用价值,但在一般草场中所占比重不大(人工草除外)。其次为乔本科草,一般草场中最常见、所占比重最大的草群。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适口性强,饲用价值也较高。杂类草品质和适口性都较差,只适于骆驼和山羊等。

⑶ 草群品质和产量。草群种类可大致反映草群品质,但各类中差异也很大。一般按植物成分的适口性来鉴定草群品质,可分为优、良、中、劣、不食或很少食几类。植物适口性好坏与其利用率高低通常成正比关系。草场产草量的多少则是划分草地等级的重要指标。

3.草地生产力评价

草地生产力(grasslandproductivity)是指单位面积草地在一定时间内存在的牧草或收获可用畜产品的数量。草地生产力包括第一性生产力(植物)和第二性生产力(动物),其生产力的表示方式分别为产草量和可用畜产品量。草地畜牧业生产是人类利用草地生态系中的牧草和食草动物的自然再生产变为经济再生产,从而获得可用畜产品的物质生产过程。因此,草地生产力评价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内容:

⑴ 牧草产量。是指某一时间单位面积草地上所存在的可饲用的植物量。牧草产量作为畜牧业的经济产量,即可表明草地第一性生产力的高低,又可说明它对第二性生产力的影响,是草地畜牧业生产力的基础。主要包括牧草现存量与牧草生物量两个指标:

牧草现存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草地植物群落和植物群所产生的有饲用价值的有机物质的数量。两个时期之间的牧草产量的变化,为这段时间的生长量,表示单位为g(干重)/㎡或kg(干重)/h㎡,同时必须指明时间。

牧草生物量是指单位面积上草地植物群落和植物全部有饲用价值的有机物的数量。牧草生物量的表示单位为g(干重)/㎡或kg(干重)/h㎡:它不同与牧草现存量,没有时间度量的概念,只有这个时期(t1)的生物量,或那个时期(t2)的生物量之分,而无一年内的生物量或一个月内的生物量的涵义。它具有单位面积草地上牧草储藏量的含义。

⑵ 载畜量与载畜能力。

载畜量(carryingcapacity)是指草地上的实际家畜饲养量,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草地的生产力水平和经营管理效果。通常用单位面积草地可饲养的家畜数量表示。由于家畜繁殖、死亡、淘汰、出栏等过程随着草场放牧数量、质量在季节和年份上的不断波动,加之每年气候、灾情、饲养管理、草地培育手段等条件的不同,载畜量总是不断变化的。就一年而言,冬春季载畜量为最低,暖季最高。

载畜能力则是草地对畜牧的承载能力,通常指草地在保证持续利用条件下,全年放牧区内可能承载的最大畜牧数,它是一个理论数值。载畜量小于载畜能力,表明草地生产还有潜力:反之,则造成超载过牧,会造成草地退化。

用载畜量来评定生产力,因其指标简单明确、通俗易懂、统计方便而广泛应用于草地生产实践中。尤其在草多畜少和草畜平衡的地区,牧草能满足家畜需要,在一般的经营管理条件下,较多的家畜头数可直接表现为较多的畜产品。但由于家畜本身具有生产资料或财富象征两种作用,家畜量与可用畜产品(存栏数与出栏数)之间可能会有显著差别。甚至会出现家畜存栏数增加了,畜产品收获量反而下降的反常现象。⑶ 畜产品的年产量与单位面积产量。

草地生产的最终目的是获得畜产品,载畜量和载畜能力只是一个中间状态。获得畜产品与牧畜数量有直接关系,没有一定数量的牲畜,牧草就得不到充分利用,草地生产潜力就无从发挥。但牲畜头数过多,超出草场牧草生产量的负荷能力时,不但牲畜数量发展没有保证,也会严重降低草地生产力。因此,应当在适当稳定牲畜数量的情况下,通过提高畜产品个体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来提高草地生产力。

计算畜产品的年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时,常把各类畜产品换算成统一的畜产品单位。一个畜产品单位相当于中等营养状况的放牧肥育肉牛1kg增重(这里没有考虑蛋白质和其它营养成分或物质,如毛、皮)。按国内先进地区的试验数据,以5kg青草作为1个饲料单位,每10个饲料单位(50kg青草)生产一个畜产品单位。据此,一定范围内的草场年总产量除以50,即可得畜产品的年总量:再除以面积,得单位面积产量。当然,这只是一种粗略的算法,实际上畜产品的年产量还取决于草的品质、水源等。

在维持性畜产量相对稳定条件下,增加畜产品产量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合理淘汰,加速周转,这是符合草场畜牧业的经济规律的。因为家畜的生产性能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大,生产性能越低。以产毛、产肉的改良羊为例,5岁后其毛、肉均不会有增量,此外,草场性畜牧一般有所谓“秋肥、冬瘦、春死”的季节变化规律。因此只要注意减少老、残、弱畜等生产性能低的牲畜在畜群中的比例,提高家畜质量,适当出栏,加强冷季牧场建设或冬储牧草,畜产品产量可以在不增加牲畜数量的情况下大量增加。

9.4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生物、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它包括数以百万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是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生命系统作为一个等级系统,包括多个层次或水平——基因、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每一个层次都具有各种各样的变化,即都存在着多样性。现在,人们往往把生物多样性视为生命实体本身,而不仅仅看作是生命系统的重要特征之一。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也被认为是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正如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一样,人类文化(如牧游生活)的一些特征,表现出人类在特殊环境下生存的策略,与生物多样性的其他方面一样,文化多样性有助于人们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条件。

9.4.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及其测度

生物多样性包括不同的水平,每个水平的多样性都有各自的特点,很难用统一的方法和标准予以测度。由于其理论与实践上的重要性,现在研究较多的主要有基因多样性(或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

1.基因多样性

基因多样性(genetic diversity)是指内基因的变化,包括种内显著不同的种群和同一种群内的遗传变异。亦称为遗传多样性。种内的多样性是物种以上各水平多样性的内因,遗传变异、生活史特点、种群动态及其遗传结构等决定或影响着一个物种与其他物种及其环境相互作用的方式,并且种内的多样性是一个物种对人为干扰进行成功反应的决定因素。种内的遗传变异程度也决定其进化的潜势,所有的遗传多样性都发生在分子水平,并且都与核酸的理化性质紧密相关。

遗传多样性检测的方法随生物学,特别是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不断提高和完善,从形态学水平、细胞学(染色体)水平、生理生化水平逐渐发展到分子水平。从形态学或表型性状上检测遗传多样性是最经典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形态上判定的遗传多样性,如作物、家养动物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可以参照物种水平的方法来测度。通常所利用的表型性状主要有两类:一是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单基因性状,另一类是根据多基因进行研究:蛋白质多态性一般通过两种途径分析:一是氨基酸系列分析,一是同工酶或等位酶电泳分析,后者应用广泛。DNA多态性主要通过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DNA指纹、随机扩增多态DNA和聚合酶链式反应等技术进行分析。

2.物种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speciesdiversity)是指一定区域内物种的多样化及其变化,包括一定区域内生物区系的状况(如受威胁状况和特有性等)、形成、演化、分布格局及其维持机制等。

物质多样性的测度有多种方法,物种丰度(speciesrichness)可度量物种水平的多样性,用一定面积内的物种数目来表示。生物群落多样性测度的方法相比较成熟,除物种丰度外,还有物种相对多样度(species adundance)、物种多样性指数(speciesdiversity index)和均匀度(evenness)等。常用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主要有Shannon-weiner指数(也称仙农指数):

式中:比值ni/N=P,表示在种群总数N中,地i物种出现的概率。在此基础上,还应尽量考虑物种的质量特征:①五中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也表明一种“距离”或差异,也成从一个方面反应多样性的程度。如一个有两种蛇和一种鸟的岛屿的多样性应高于一个只有3中蛇的岛屿,即考虑分类学多样。②由于不同生物种群的研究基础有很大差异,实践中往往选择易于鉴定且意义较大的类群进行测度,而不可能包括所有哦的生物群类。一般先选泽维管束植物 哺乳动物和鸟类。其次包括其他的脊椎动物 大型无脊椎 苔藓 地衣 藻类和真菌等。很少包括土壤生物在内。③物种多样性测度不应考虑不同物种的量的差异。即物种的相对多度。

对大多数生物类群而言,物种丰富指数在空间上表现出从两极向热带不断增加的概率。物种多样性还受到当地地貌 气候和环境的影响,同时也会打上地质变迁的烙印。一般来说热带雨林 珊瑚礁 大型的热带湖泊,甚至可能包括深海是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生境。目前已记录的生物物种为140万至170万种,其中一般以上的物种分布在热带地区。近年来,人类活动的加剧给物种多样造成严重的威胁,现在物种灭绝的速度可达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倍。目前,全世界大约有10%-15%的物种面临严重中的威胁。若不采取有力措施,物种灭绝的速度还会加快。人类虽然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还不能完全扼制物种受威胁,甚至灭绝的态势。

3.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ecosystem diversity)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锁阳。此处的生境朱阳是指无机环境,如地貌 气候 土壤 水等。生境的多样性是生物群落多样性,乃至是整个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基本条件。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主要是指群落的组成 结构和动态方面的多样。

从物种组成方面研究群落的组织水平或多样化程度的工作已有较长的历史,方法也比较成熟。自1943年C.威廉姆斯提出物种多样概念以来,已经发表了大量论文和专著来讨论有关物种多样性的概念 原理和测度方法,以及形成原因主要影响因素等问题,不论怎样定义多样性,它都是把物种和均匀度结合起来的一个单一统计量。此处的均匀度可用不同物种的个体数目的分布 生物量的分布后盖度的分布来测度。其中物种生物量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指标,但个体数目应用的较多,这主要是受资料限制。

对种群多样性的表述取决于研究展开的水平。运用仙农指数可以划分出三种不同类型的多样性:

 Α型、H,称生境内多样性或微观多样性(即在一个群落内部的多样性)。 Υ型、H,称区域多样性或宏观多样性:它的计算要考虑到某指定地理区域所包含的所有各类群落生境。

 Β型、H,它是用来比较两毗邻生境1和2之间种群差异的,由下式计算;

如果再一次采用以2为底的对数,那么H就是种群1的仙农指数,H为种群2的仙农指数,则为种群1和2的联合仙农指数。所以

则表示两个生境之间的“相似性指数”。

生态过程主要是指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功能在时间上的变化,以及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或相互关系,这是生物多样性研究中非常重要的方面。生态系统水平多样性测度的难度较大,主要由于生态系统的边界不确定,本身的结构又比较复杂。但是,如果用一系列的标准来定义生态系统,其数量和分布还是可以测定的。也有人从种间关系或营养结构的角度构造生态系统多样性指数。

9.4.2生物多样性价值及其评估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其价值可能从下列两个方面得以了解。①直接价值。从生物多样性的野生和驯化的组合中,人类得到了所需的全部食品、许多药物和工业原料;同时,他们在休闲和旅游业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②间接价值。主要与生态系统的功能有关,主要表现在固定太阳能、调节水文化过程、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吸收和分解污染物、贮存营养元素,并促进养分循环和维持进化过程等7个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多样性的最大价值可能在于为人类提供适应当地和全球变化的机会,生物多样性的未知潜力,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显示了不可估量的美好前景。

每个水平的生物多样性都具有实用价值。遗传多样性对农业的收成是很重要的,例如,某些玉米品种具有抵抗某些害虫的独特天性,农业遇到害虫时,可以选用这些特性的植物、鱼类和动物产品,用做药物、化妆品、工业品、燃料与建筑材料实物及其他物品。从野生物种中提取出来的产品是传统及现在医学的基础。例如,美国有1/4配置的药品含有从植物产品中提取出来的有效成分。适于在不良气候个土壤中生存的新的药用植物及粮食作物可以提高气候严酷和土壤贫瘠地区的生物生产力,改善全球日益增长之人口的健康和生活水平。多样性在生态系统中有一部分是由于他们可以为人类提供多种服务----水、气体、营养物和其他物质的循环。例如,湿地可以改善降雨时的水流,并在此过程中虑去沉积物。犹如菌根和土壤中的动物有助于植物获取营养物,对于维持粮食作物、饲料和木材的生产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此外,生物多样性还由于野生生物和荒野地区所提供的旅游、娱乐效益而备受亲睐。

美国、阿根廷和荷兰的研究人员对全球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进行了研究,并给这些生态系统提供的基本服务标上了年平均创利33万亿美元的标签。在2002年8月举行的“可持续发现世界首脑会议”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高级顾问纱伊援引此结果说,全球生物多样性每年产生的价值约在3万亿美元左右,而整体的生态系统每年经济效益则高达33万亿美元,这相当于全球的国民总产值。

中国生物多样性工作组在对生物多样性价值进行经济评估时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从美学、科学、文化、娱乐和经济观点看,生物多样性的价值都在日益增长。

第一种为直接使用价值。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直接实物价值,其指示物即生物资源产品或简单加工品所获得的市场价值,包括林业、农业、畜牧业、渔业、医药业、工业(生物原料)产品及加工的市场价值以及人们生物计生中小号生物资源的价值。计算出这类直接实物的年净价值为1.02X元。直接使用价值的另一种形式为实物价值,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在旅游观赏、科学文化和畜力使役等方面的服务价值。这类价值往往缺乏直接的市场定价,而常以替代花费的大小来衡量。计算结果表明,生物多样性非实物价值(直接服务的年价值)为0.78X元。因此中国生物多样性年直接使用价值总和为1.80X10 元。

第二种为直接使用价值。主要从陆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着手,研究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在有机质的生产、固定的释放、营养物质的固定与循环、重要污染物降解,以及在涵养水源、保护土壤中的生态功能作用,然后再运用市场价值法、替代市场法、防护费用法、恢复费用法等方法评估其经济价值,最后算得中国生物多样性现代年间接使用价值(生态功能价值)为37.31X元。第三种为潜在使用价值。此类价值包括潜在选择价值和潜在保留价值,前者采用保险支付意愿法对中国重要动、植物类群和物种进行了专家咨询式保险支付价值评估,得到中值0.09X

元;后者在前者基础上,采用系数法,对尚未鉴定物种的潜

元。两者之和约为0.22X

元。在保留价值进行估计,其值0.13X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物多样性大部分价值还会增长,2001年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生物多样性工作组对中国天然植被的部分生态系统效益进行评估后认为;中国天然植被的生态系统效益的当前价值不低于47663亿元,其潜在价值不低于65823亿元,这高于当前国民生产总值,这说明增加天然植被覆盖率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远远高于其成本。

9.4.3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近年来,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威胁,物种灭绝速度不断加快,遗传多样性急剧贫乏,生态系统严重退化,这些都加剧了人类面临的资源 环境 粮食和能源危机。联合国开发署2002年5月24日发表的一份报告显示,目前有11000多种动植物物种频临灭绝,其中包括1000多种哺乳动物,占全球哺乳动物总数的近1/4.对于鸟类来说,每8种鸟类就有一种频临灭绝。1988年美国的自然保护机构(TNC)发表一份关于美国淡水水域生物多样性“严重状况”的报告,TNC估计有67%的软体动物正趋于灭绝或已经灭绝,51%的甲壳动物和40%的两栖动物属受到威胁的脆弱物种。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是息息相关的。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是长期进化的结果,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任何一个物种的灭绝都会削弱我们自身适应自然变化的能力,给人类自身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当今世界上极其重要而紧迫的环境问题之一。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离不开可持续利用,而可持续利用有必须以保护为基础。一般认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通常包括三个基本部分:保护、抢救生物多样性;研究生物多样性;持续、合理的利用生物多样性。近期生物资源利用应首先服从于生物资源保护的需要,制止过度利用和不合理开发,使生物资源得以逐步恢复,形成良性循环;同时发展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人工养殖和栽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逐步实现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就地保护

就地保护是指保护生态系统和自然生境及维护和恢复物种在其在然环境中有生存力的群体。可以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风景区和森林公园等会某些特有物种实行就地保护。长期实践证明,要保护物种、基因,必须保护生态系统及其生态过程而物种及其所拥有的基因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在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中发挥各自的作用,因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功能是生物多样性科学的核心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保护,这同时保护生态系统内的所有过程和生境,也就保护了许多未知物种的基因。应优先保护那些充当授粉媒介、种子传播媒介,起控制作用的物种或具有其他重要生态系统功能的关键物种,关键物种的种群要达到能够自我维持的数目,失去这些物种将导致生态系统平衡的迅速崩溃。某些生态系统中高营养级物种可以对低营养级物种产生强烈的影响,最终导致整个生态环境的改变,这一现象被称作下行(top-down)效应,因此应注意对高营养级物种的保护。目前,我国70%的陆地生态系统种类、80%的野生动物和60%的高等植物,特别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植物绝大多数都在自然保护区里得到较好的保护。

2.迁地保护

一般认为,就地保护是最为有效的保护方式,不仅保护了物种个体和种群,而且保护了所在生境的生态系统演替和物种进化过程以及种内遗传变异度。迁地保护是就地保护的补充措施,对那些已丧失生境而遭受生存威胁的物种以及自然繁殖能力差、种群呈衰退的物种具体特别的意义。可以通过建立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pin危物种实行迁地保护。迁地保护的最终目标是将这些物种再重新引进它们原生的自然生境中。目前,已有许多珍稀pin危物种在人为繁育条件下,其种群得到迅速扩展,已具备回归引种的条件,如扬子鳄、东北虎、丹顶鹤、黑叶猴等动物和银杉、秃杉、珙桐、金花等植物。

3、可持续利用

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遵守物质能量高效利用原则和生态平衡原则,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在确定生物资源开发对环境和社会效益以及生物群落的影响【郭中伟,1995】。可以根据最优化控制理论,实现环境、生物、经济和社会效益等多目标最佳的可持续利用。换句话说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既要考虑经济上可行,还要考虑生物资源的自我更新能力以及环境的承受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为了更好地、持久的开发利用,因此应处理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通过对药用野生动物资源的引种和驯化,进行人工栽培和养殖,从而减少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依赖,同时满足要用需求。在进行动植物资源保护的同时,应加大人力、资金、科技等要素投入,加大微生物资源保护和开发的力度,要适度地持续开发利用土壤资源生物,包括食用与药用土壤生物、天敌生物、根际微生物、微生物肥料及环境净化与指示生物。

鉴于当前生物多样性面临严峻局面,有关的国际组织或机构以及许多国家都纷纷采取措施,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持续利用工作。联合国大会通过了1994··2003年为国际生物多样性10年(International Biodiversity Decadeca)决议,并在1992年6月于巴西约热内卢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上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当时有153个国家的首脑在该公约上签了字。该公约已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履行,必将有力地促进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进程。

第二篇: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

草原:主要生长草本植物,或兼有灌木和稀疏乔木,可以为家畜和野生动物提供食物和生产场所,并为人类提供优良的生活环境和其他生物产量等各种功能的土地,生物资源和草生产基地

草地资源:只有当人类将草地去开发利用,能产生产品和效益,使草地蕴藏的生产价值得以体现,才能成为现实的草地资源

草地类型:存在于一定空间的具有特定自然与经济特征的具体草地地段,是草地的组成单元

草地分类:划分草地类型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包括分类的依据、原则、系统和标准

草原健康:保持生态系统本身特征的基本结构,或不断完善;保持生态系统本身的基本功能,或不断提高;生态系统所处的环境因素与生态系统保持稳定和谐的趋势 畜种:具有相同的来源于遗传基础,有相同形态、性能和经济特征,并经人类训养培育,具有独特性能的动物种群

畜群结构:家畜品种内部的性别和年龄组成的比例,即家畜品种的种群结构

载畜量:也称载牧量,是评价草地生产力的一种指标,其含义是:一定的草地面积,在放牧季内以放牧为基础利用方式(也可以适当配合割草),在放牧适度的原则下,能够使家畜良好生长及正常繁殖的放牧时间及放牧的家畜头数。表示方法:家畜单位指标、时间单位指标、面积单位指标 环境生产层: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以其景观和环境效应产生经济价值

草原基况:草原发育和发展的健康状况

草业规划:对草地资源自然经济特征同一性与差异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概况,区分不同的草地资源类型区域,并提出区域草业生产发展方向,进而针对区域由不同地区,提出以草业为主体,联系相关产业,组织资源开发利用。产品生产经营、环境与资源保护,取得最优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总体规划。

羊单位:1头体重40kgde 母羊及其哺乳羔羊,每日约需牧食青草5~7.5kg

Rangeland和grassland的区别:Rangeland是天然的,grassland人工因素很大,草规的目的和任务:目的:科学的认识草地形成发展规律与草地资源属性和科学地制定开发利用草地资源的总体方案。任务:以草地生态系统、草地类型学和市场经济理论为基础,调查草地资源与草业生产状况,认识其固有的矛盾和规律;从草地和相关资源配置和草业生产整体结构优化,发挥草地资源生产潜力,提高经营效益;从实现可持续发展入手,制定草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草业生产总体安排的宏观规划

原生草地与此生草地:原生草地是在一定空间固有的无机和生物环境因素下形成的草地,而此生草地时原生草地的演变,是外力改变了固有的立地条件,使以水、热为中心的植物生活要素有了质的变化

显域性草地和隐域性草地:受地带性气候影响而形成的、具有相应地带性分布的草地,属于显域性草地;在气候带内,由于地形、土壤、水文条件的变化,局部地区出现了不同的地带性气候决定的水热,特别是水分条件,从而形成不同于地带性草地的特殊草地,为隐域性草地

草地群落数量特征测定方法:频度(样圆法,20次以上),高度(直尺法、10次以上,包括绝对高度和自然高度),密度(针刺法,做样方),生物量(包括生长量、立枯体与凋落体)

非生物环境因素与草地形成:(1)气候条件在草地形成中的主导作用:在不同地理部位,由于太阳入射角和距离海洋远近的不同,水热状况在地球上的分布有明显变化,从广域范围决定了不同草地的发生。以水热为主导的气候条件决定了草地的性质、分布,在草地形成中起主导作用(2)土壤条件在草地形成中的作用:土壤是草地植被着生的基础,它提供了植物扎根固定的场所,是植物必须的水、肥、气的供应库与储藏库,又是植物与无机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与能量转换的主要环节(3)地形条件在草地形成中的作用:坡向、坡度、坡面与坡位、平原低地(P13)

生物环境因素与草地形成:植物是草地的具体组成者,集中反映非生物环境的作用,又能影响和改造环境,草地的自然与经济特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植物反映与决定的,植物在草地形成中起主导作用;动物是草地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是伴随着草地的发生发展而存在的,动物在草地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是消费者,消费的选择性与强度对草地植物的自然生长发育与竞争起着重要的影响;微生物对草地植物有多方影响,而最重要的作用是在生态系统中担任分解者的角色,完成物质循环的过程

影响草地类型地理分布的决定性因素:热量和水分

三项地带性:纬向地带性、经向地带性、垂直地带性

任继周四项学说:生物因素居占核心地位,大气因素与土地因素构成草原生物群落的立地条件,生产劳动因素则主要通过农业生产手段及生物活动,对草原施加影响。草原这一生产资料在四项因素所构成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地发展着

草地资源调查工作程序:准备工作(调查任务与成果要求;做好组织准备;做好资料搜集、整理和分析;工作计划的拟定和统一技术规程;物质准备)、外业调查工作(概查:确定详查时的路线,核对有关数据。详查:根据确定的路线,实地做样方后,包括植被和土壤。访查:行政干部和技术人员的访谈、农牧民的访谈)、内业工作(室内资料的整理和总结)

草地资源自然与社会条件调查的主要内容:自然条件调查:气候条件(降水、温度、风速、蒸发量、日照辐射等)土地条件调查(成土母质与土壤基质条件、类型与分布,理化性质,肥力特征等)水资源调查(地表水和地下水)生物资源条件调查(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社会经济条件调查:人口:人口的数量与增长速度、人口构成与素质、人口分布劳动力资源调查: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劳动力的利用状况。生产与经济基础及实现现代化经济调查的调查:生产和经济原有基础的调查、实现现代化经济条件的调查、生产管理条件调查。市场需求和供给关系的调查分析:市场开拓与建设的调查分析、商品流通渠道的调查分析、社会需要与供求关系的调查分析、市场信息和社会化服务的调查与分析

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常用测定材料和工具:文本资料(文件夹、表格、铅笔)工具(剪刀、样袋、样方框、测绳、土钻、GPS。坡度仪)中国草地分类体系及主要草地类型:草地分类体系(农业经营分类法和发生分类法),我国采用植被—生境分类体系采用类、组、型三级分类温性草甸草原类:在温带半干旱气候下发育形成的,是草原草地类组中最湿润的部分,草甸草原的建群种为中旱生或广旱生的多年生禾本科和部分杂草类植物,主要有羊草草地型、贝加尔针茅草地型、羊毛草地型

2、温性草原类:在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发育形成的,以典型旱生的多年生丛生禾草占绝对优势地位的一类草地。所处地区年降水量250~350mm,≥10℃年积温2200~3600℃,湿润系数0.3~0.6,干燥度1.5~2.5。降雨多集中在夏季,春旱比较严重。主要有针茅草、长芒草、冷蒿等3 温性荒漠草原类:发育于温带干旱地区,由多

年生旱生丛生小禾草为主,并有一定数量旱生、强旱生小半灌木、灌木参与组成的草地类型。荒漠草原中常混生有灌木,由于水分条件较差,生长不如草原带,更不如草甸草原带茂盛。4 高寒草甸草原类:是高山(高原)亚寒带、寒

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的地带性草地,由耐寒的旱中生或中旱生草本植物为优势种组成的草地类型,草质较粗糙,土壤质地以砾石质和沙砾质为主,粘粒少。5 高寒草原类:在高山和青藏高原寒冷干旱的气

候条件下,由抗旱耐寒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或小半灌木为主所组成的高寒草地类型。高寒草原是是高寒区草原草地类组中典型的,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草地类。植物组成以寒旱生丛生禾草为主。高寒荒漠草原类:在高原(高山)亚寒带、寒带寒冷干旱的气候条件下,由强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和小半灌木组成的。土壤为寒钙土,质地粗疏,多为沙砾质,粗砾质或砂壤质。高寒荒漠草原的植被组成,是在高寒草原丛生禾草、根茎苔草中加入了荒漠半灌木。7 温性草原化荒漠类:在温带干旱气候条件下,由旱生、超旱生的小灌木、小半灌木或灌木为优势种,并混生有一定数量的强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和一年生草本植物而形成的一类过渡性的草地类型。8 温性荒漠类:是在极端干旱与严重缺水的生境

条件下,由耐旱性甚强的超旱生半灌木、灌木和小乔木为主组成的一种草地类型。土壤发育差,土层薄,质地粗,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很低,适宜放牧骆驼。9 高寒荒漠类:是在寒冷和极端干旱的高原或高

山亚寒带气候条件下,由超旱生垫状半灌木、垫状或莲座状草本植物为主发育形成的草地类型。此类草地由于地处偏远,环境恶劣,多为野生动物栖息地。10 暖性草丛类: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或山

地暖温带)、湿润、半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由于森林植被连续受到破坏,原来的植被在短时间内不能自然恢复,而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形成的一种植被基本稳定的次生草地类型。早期利用草质较好,是目前暖温带草食家畜牛、绵羊、山羊利用的主要草地。11 暖性灌草丛类: 是暖温带森林灌丛植被破坏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次生植被,土壤以褐土、棕壤为主。植被成分仍以多年生禾草为主,有相当多的灌木,乔木通常稀疏分散存在,也有乔木较,主要饲用成分为禾草,草质中等,易于粗老,需要早期利用。热性草丛类:在我国亚热带和热带地区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在森林植被连续受到破坏,连年不断的烧荒、过度放牧和水土侵蚀的情况下,或者耕地多年撂荒后,形成的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体,土壤主要为黄壤、黄棕壤、红壤、砖红壤等13 热性灌草丛类: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湿润气候 条件下,由于原来的森林植被受到反复的砍伐或烧荒破坏后,形成的一种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体,散生有少量乔木和灌木(郁闭度在0.4以下),植被相对稳定的次生草地类型,主要用于放牧山羊。14 干热稀树灌草丛类:

在我国热带地区和具有热带干热气候的亚热带河谷底部极端干热的气候条件下,由森林植被破坏后而次生形成的草地类型。土壤为燥红壤。土层较薄,水土冲刷严重,干燥,肥力不高。草地的种类组成多为喜阳耐旱的热带成分,夏秋前牧草质量较好,宜于放牧山羊、黄牛。15 低地草甸类:

在土壤湿润或地下水丰富的生境条件下,由中生、湿中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形成的一种隐域性草地类型。草质好,适口性强,各类家畜均喜食,特别是牛的优良放牧地。16 山地草甸类:在草原和荒漠地区,随着山地海

拔升高,年降水量达到400~600mm,干燥度<1,主要有无芒雀麦草地型、草地早熟禾草地型、垂穗披碱草草地型17 高寒草甸类:在高寒湿润气候条件下发育,由

寒中生草类组成的草地,主要有高山蒿草草地型,甘肃蒿草草地型18 沼泽草地类:在地表中年或季节性积水,土壤

过湿的生境中发育的隐域性草地类型,主要有大禾草、大莎草及高大杂草组成草原:主要生长草本植物,或兼有灌木和稀疏乔木,可以为家畜和野生动物提供食物和生产场所,并为人类提供优良的生活环境和其他生物产量等各种功能的土地,生物资源和草生产基地

草地资源:只有当人类将草地去开发利用,能产生产品和效益,使草地蕴藏的生产价值得以体现,才能成为现实的草地资源

草地类型:存在于一定空间的具有特定自然与经济特征的具体草地地段,是草地的组成单元

草地分类:划分草地类型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包括分类的依据、原则、系统和标准

草原健康:保持生态系统本身特征的基本结构,或不断完善;保持生态系统本身的基本功能,或不断提高;生态系统所处的环境因素与生态系统保持稳定和谐的趋势 畜种:具有相同的来源于遗传基础,有相同形态、性能和经济特征,并经人类训养培育,具有独特性能的动物种群

畜群结构:家畜品种内部的性别和年龄组成的比例,即家畜品种的种群结构

载畜量:也称载牧量,是评价草地生产力的一种指标,其含义是:一定的草地面积,在放牧季内以放牧为基础利用方式(也可以适当配合割草),在放牧适度的原则下,能够使家畜良好生长及正常繁殖的放牧时间及放牧的家畜头数。表示方法:家畜单位指标、时间单位指标、面积单位指标 环境生产层: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以其景观和环境效应产生经济价值

草原基况:草原发育和发展的健康状况

草业规划:对草地资源自然经济特征同一性与差异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概况,区分不同的草地资源类型区域,并提出区域草业生产发展方向,进而针对区域由不同地区,提出以草业为主体,联系相关产业,组织资源开发利用。产品生产经营、环境与资源保护,取得最优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总体规划。

羊单位:1头体重40kgde 母羊及其哺乳羔羊,每日约需牧食青草5~7.5kg

Rangeland和grassland的区别:Rangeland是天然的,grassland人工因素很大,草规的目的和任务:目的:科学的认识草地形成发展规律与草地资源属性和科学地制定开发利用草地资源的总体方案。任务:以草地生态系统、草地类型学和市场经济理论为基础,调查草地资源与草业生产状况,认识其固有的矛盾和规律;从草地和相关资源配置和草业生产整体结构优化,发挥草地资源生产潜力,提高经营效益;从实现可持续发展入手,制定草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草业生产总体安排的宏观规划

原生草地与此生草地:原生草地是在一定空间固有的无机和生物环境因素下形成的草地,而此生草地时原生草地的演变,是外力改变了固有的立地条件,使以水、热为中心的植物生活要素有了质的变化

显域性草地和隐域性草地:受地带性气候影响而形成的、具有相应地带性分布的草地,属于显域性草地;在气候带内,由于地形、土壤、水文条件的变化,局部地区出现了不同的地带性气候决定的水热,特别是水分条件,从而形成不同于地带性草地的特殊草地,为隐域性草地

草地群落数量特征测定方法:频度(样圆法,20次以上),高度(直尺法、10次以上,包括绝对高度和自然高度),密度(针刺法,做样方),生物量(包括生长量、立枯体与凋落体)

非生物环境因素与草地形成:(1)气候条件在草地形成中的主导作用:在不同地理部位,由于太阳入射角和距离海洋远近的不同,水热状况在地球上的分布有明显变化,从广域范围决定了不同草地的发生。以水热为主导的气候条件决定了草地的性质、分布,在草地形成中起主导作用(2)土壤条件在草地形成中的作用:土壤是草地植被着生的基础,它提供了植物扎根固定的场所,是植物必须的水、肥、气的供应库与储藏库,又是植物与无机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与能量转换的主要环节(3)地形条件在草地形成中的作用:坡向、坡度、坡面与坡位、平原低地(P13)

生物环境因素与草地形成:植物是草地的具体组成者,集中反映非生物环境的作用,又能影响和改造环境,草地的自然与经济特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植物反映与决定的,植物在草地形成中起主导作用;动物是草地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是伴随着草地的发生发展而存在的,动物在草地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是消费者,消费的选择性与强度对草地植物的自然生长发育与竞争起着重要的影响;微生物对草地植物有多方影响,而最重要的作用是在生态系统中担任分解者的角色,完成物质循环的过程

影响草地类型地理分布的决定性因素:热量和水分

三项地带性:纬向地带性、经向地带性、垂直地带性

任继周四项学说:生物因素居占核心地位,大气因素与土地因素构成草原生物群落的立地条件,生产劳动因素则主要通过农业生产手段及生物活动,对草原施加影响。草原这一生产资料在四项因素所构成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地发展着

草地资源调查工作程序:准备工作(调查任务与成果要求;做好组织准备;做好资料搜集、整理和分析;工作计划的拟定和统一技术规程;物质准备)、外业调查工作(概查:确定详查时的路线,核对有关数据。详查:根据确定的路线,实地做样方后,包括植被和土壤。访查:行政干部和技术人员的访谈、农牧民的访谈)、内业工作(室内资料的整理和总结)

草地资源自然与社会条件调查的主要内容:自然条件调查:气候条件(降水、温度、风速、蒸发量、日照辐射等)土地条件调查(成土母质与土壤基质条件、类型与分布,理化性质,肥力特征等)水资源调查(地表水和地下水)生物资源条件调查(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社会经济条件调查:人口:人口的数量与增长速度、人口构成与素质、人口分布劳动力资源调查: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劳动力的利用状况。生产与经济基础及实现现代化经济调查的调查:生产和经济原有基础的调查、实现现代化经济条件的调查、生产管理条件调查。市场需求和供给关系的调查分析:市场开拓与建设的调查分析、商品流通渠道的调查分析、社会需要与供求关系的调查分析、市场信息和社会化服务的调查与分析

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常用测定材料和工具:文本资料(文件夹、表格、铅笔)工具(剪刀、样袋、样方框、测绳、土钻、GPS。坡度仪)

中国草地分类体系及主要草地类型:草地分类体系(农业经营分类法和发生分类法),我国采用植被—生境分类体系采用类、组、型三级分类温性草甸草原类:在温带半干旱气候下发育形成的,是草原草地类组中最湿润的部分,草甸草原的建群种为中旱生或广旱生的多年生禾本科和部分杂草类植物,主要有羊草草地型、贝加尔针茅草地型、羊毛草地型

2、温性草原类:在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发育形成的,以典型旱生的多年生丛生禾草占绝对优势地位的一类草地。所处地区年降水量250~350mm,≥10℃年积温2200~3600℃,湿润系数0.3~0.6,干燥度1.5~2.5。降雨多集中在夏季,春旱比较严重。主要有针茅草、长芒草、冷蒿等3 温性荒漠草原类:发育于温带干旱地区,由多

年生旱生丛生小禾草为主,并有一定数量旱生、强旱生小半灌木、灌木参与组成的草地类型。荒漠草原中常混生有灌木,由于水分条件较差,生长不如草原带,更不如草甸草原带茂盛。4 高寒草甸草原类:是高山(高原)亚寒带、寒

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的地带性草地,由耐寒的旱中生或中旱生草本植物为优势种组成的草地类型,草质较粗糙,土壤质地以砾石质和沙砾质为主,粘粒少。5 高寒草原类:在高山和青藏高原寒冷干旱的气

候条件下,由抗旱耐寒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或小半灌木为主所组成的高寒草地类型。高寒草原是是高寒区草原草地类组中典型的,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草地类。植物组成以寒旱生丛生禾草为主。高寒荒漠草原类:在高原(高山)亚寒带、寒带寒冷干旱的气候条件下,由强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和小半灌木组成的。土壤为寒钙土,质地粗疏,多为沙砾质,粗砾质或砂壤质。高寒荒漠草原的植被组成,是在高寒草原丛生禾草、根茎苔草中加入了荒漠半灌木。7 温性草原化荒漠类:在温带干旱气候条件下,由旱生、超旱生的小灌木、小半灌木或灌木为优势种,并混生有一定数量的强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和一年生草本植物而形成的一类过渡性的草地类型。8 温性荒漠类:是在极端干旱与严重缺水的生境

条件下,由耐旱性甚强的超旱生半灌木、灌木和小乔木为主组成的一种草地类型。土壤发育差,土层薄,质地粗,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很低,适宜放牧骆驼。9 高寒荒漠类:是在寒冷和极端干旱的高原或高

山亚寒带气候条件下,由超旱生垫状半灌木、垫状或莲座状草本植物为主发育形成的草地类型。此类草地由于地处偏远,环境恶劣,多为野生动物栖息地。10 暖性草丛类: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或山

地暖温带)、湿润、半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由于森林植被连续受到破坏,原来的植被在短时间内不能自然恢复,而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形成的一种植被基本稳定的次生草地类型。早期利用草质较好,是目前暖温带草食家畜牛、绵羊、山羊利用的主要草地。11 暖性灌草丛类: 是暖温带森林灌丛植被破坏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次生植被,土壤以褐土、棕壤为主。植被成分仍以多年生禾草为主,有相当多的灌木,乔木通常稀疏分散存在,也有乔木较,主要饲用成分为禾草,草质中等,易于粗老,需要早期利用。热性草丛类:在我国亚热带和热带地区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在森林植被连续受到破坏,连年不断的烧荒、过度放牧和水土侵蚀的情况下,或者耕地多年撂荒后,形成的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体,土壤主要为黄壤、黄棕壤、红壤、砖红壤等13 热性灌草丛类: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湿润气候 条件下,由于原来的森林植被受到反复的砍伐或烧荒破坏后,形成的一种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体,散生有少量乔木和灌木(郁闭度在0.4以下),植被相对稳定的次生草地类型,主要用于放牧山羊。14 干热稀树灌草丛类:

在我国热带地区和具有热带干热气候的亚热带河谷底部极端干热的气候条件下,由森林植被破坏后而次生形成的草地类型。土壤为燥红壤。土层较薄,水土冲刷严重,干燥,肥力不高。草地的种类组成多为喜阳耐旱的热带成分,夏秋前牧草质量较好,宜于放牧山羊、黄牛。15 低地草甸类:

在土壤湿润或地下水丰富的生境条件下,由中生、湿中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形成的一种隐域性草地类型。草质好,适口性强,各类家畜均喜食,特别是牛的优良放牧地。16 山地草甸类:在草原和荒漠地区,随着山地海

拔升高,年降水量达到400~600mm,干燥度<1,主要有无芒雀麦草地型、草地早熟禾草地型、垂穗披碱草草地型17 高寒草甸类:在高寒湿润气候条件下发育,由

寒中生草类组成的草地,主要有高山蒿草草地型,甘肃蒿草草地型18 沼泽草地类:在地表中年或季节性积水,土壤

过湿的生境中发育的隐域性草地类型,主要有大禾草、大莎草及高大杂草组成

第三篇:草地资源的调查提纲

草地资源的调查提纲

曾文军

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地理科学1班 学号:2010100159

一、草地资源的调查目的:草地资源调查的主要任务是查清草地资源的自然条件,草地的类型、数量、质量、空间分布,同时调查水土和其他生物资源,社会经济条件,经营现状,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二、草地资源的调查内容

它包括对草地资源形成要素的调查与分析、草地植物、动物资源的调查,草地类型及其生产力、水土资源的调查,种植业及非草地生产的饲料资源调查,草地资源经营现状调查与分析等。

1、草地生境的调查

2、草地植被的调查

3、草地生产力调查

4、草地资源经营现状调查

三、草地资源的调查方法

1、是以地形图为底图的野外路线调查成图法,2、利用遥感技术进行调查。

四、草地调查的步骤

1、确定调查范围、内容、成果要求,时限,经费、调查方法、手段、人员,时间

2、工作计划的拟定和统一技术规程

3、外业调查工作

4、内业调查

五、草地资源调查成果要求

能够反映和说明调查地区草地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的一批专业图件与数据。能够反映调查区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概况,以草业为核心的包括有关其他各业的资源条件、特点、开发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和合理开发利用建设的综合调查报告或专题调查报告。

第四篇:草地资源调查心得体会

草地资源调查 实习报告

题 目

草地资源调查

学 院

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

专 业

地理信息科学 班级姓 名

阿迪力江·黑力 力 学号 张鲜花 职称

地信132

123435202

指导教师

草地类型调查心得体会

6月14号早上八点半集合在八一大道,坐着大巴去往南山,张鲜花老师主要指导我们——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这门课程一天的实习

老师会将一天的实习内容做一个详细的讲解介绍,并且对可能发生的状况,都对我们做了简单的讲解,以至于到时候不会措手不及。

地资源调查是对草地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环境条件和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并依据调查结论提出开发利用、保护对策的一项科学研究工作。草地资源调查能为草地的科学经营管理、以草定畜、执行草原法、发展草地畜牧业生产、环境保护和国土整治提供科学依据。草地资源调查分为外业调查和内业总结两部分。外业调查包括:

1、调查草地植被。了解草地植被类型及组成、草地覆盖度、草层高度。

2、调查草地植物。包括饲用植物、经济植物、毒害草;采集植物标本和牧草营养成分分析样;划分草地类型,调查草地分布规律,测定草地产草量。调查草地利用特性和利用现状,划分割草地、季节放牧草地界线。

3、调查草地的主要家畜和野生动物的种类及其对草地的利用。调查气温、牧草生长期、积温、无霜期、降水量等以水热为中心的气候条件;草地土壤类型、基质、质地和土壤养分;草地地貌类型、海拔高度、坡向、坡度等自然条件。

4、通过对当地牧民、草地畜牧业生产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访问调查,了解草地畜牧业生产管理。

5、草地负载和利用状况。鼠虫害、雪灾、旱灾的危害程度,草地建设、改良与草地退化状况等;搜集草地畜牧业经济统计资料和前人的研究成果。

内业总结包括:

1、对外业调查和访问调查资料、图件的整理,标本制作与鉴定;

2、分析牧草营养成分。制定草地类型分类系统、草地评价标准和草地利用类型划分标准;

3、绘制草地类型图、评价图和利用现状图。量算草地面积、计算载畜量和发展潜力,编制草地资源统计册;

4、编写草地资源文字报告。阐明草地自然经济特性、分布和区域结构,对草地资源的品质、生产力、载畜能力、利用环境进行科学评价,分析草地利用、管理、改良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草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对策,指出发展前景

实习内容结束之后,我们整理实习得到的数据资料,撰写实习报告,利用测到的草地植被的特征指标密度、高度以及生物量来计算草地特征值及沟底和坡面植被的相似度以及植被群落演梯度,评估草地生产力并对草地的现状进行分析。

这次的实习很好的巩固了我们的理论知识,还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理解了很多以前没有认识到或没有明白的问题,最主要的是我认识许多我以前经常看到而有不认识的植物,也培养了我们对科学研究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对生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队的协作精神。在实习的过程中大家互相帮助、互相谅解,组员之间团结协作,分工明确,很好的完成了实习的任务,虽然实习过程比较辛苦,但是大家依然微笑着面对遇到的每一个困难,大家在笑声中掌握知识、锻炼耐力,它我们带来的欢乐和知识令我们难以忘怀,实习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通过这次实习,我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如自己的专业知识不够扎实,交际能力较弱,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不足等等。这些不足,我将会努力的克服,培养各方面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争取自己进一步更好的发展。

第五篇:川西北草地资源调查提纲

川西北草地资源调查提纲

1.调查课题:川西北草地资源

2.调查的目的和意义:调查川西北草地分布地区的自然条件,草地的类型、多样性、数量、质量、空间分布,同时调查水土和其他生物资源,川西北社会经济条件,草地经营现状、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探索出草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案以及保护措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3.调查对象:川西北地区草地分布区的自然条件,川西北草地的类型、数量、质量、分布,草地生物多样性,草地野生动物资源,草地资源所处的社会经济条件,草地经营现状,经验和问题。

4.实践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学生群体

5.实践时间:6-9月

6.调查方法:样方法(3~5个样方)、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走访调查、问卷调查、查阅文献资料

7.调查内容:调查草地分布面积,分布地区自然状况,草地分布密度,草地质量,草地利用情况,草地被破坏情况。

川西北草地的物种多样性

草地资源形成要素的调查与分析

草地类型及其生产力调查

草地动植物资源调查

草地水土资源调查

种植业及非草地生产的饲料资源调查

草地资源经营现状调查与分析

草地资源生产、社会与经济综合性调查

8.调查步骤:先查阅资料了解当地草地分布情况,然后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块进行实地调查,并走访调查当地居民,最后总结成文制定出合理利用川西北草地的方案。具体分为准备工作,外业调查,内业工作。

下载草地资源及其评价word格式文档
下载草地资源及其评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草地环境评价的目的意义

    1草地环境评价的目的意义: 人类利用和改造草地环境的活动,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又可能产生不良、甚至严重的不良影响,引起环境质量的下降,从而不利、甚至危害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

    最新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实习心得体会

    最新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实习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就是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文字。读书心得同学习礼记相近;实践体会同经验总结相类。 学习的方法每个人都有,并且每个人都......

    南方草地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南方草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南方草地资源优势 ①水热条件好,单位面积生产力高;牧草生长期长,经改造可形成常绿草地带,可全年放牧,饲草供应较平衡; ②基本上无雪灾......

    评价教学资源类

    评价教学资源类: 1、请观看小学语文第一册《地球爷爷的手》课件,根据给出的课件教育性评价一级指标,写出相应的二级指标(至少三条),并确定评价等级,最后评述课件的优缺点,给出改进意......

    语文五年级下资源评价答案

    小学语文苏教版《资源与评价》五年级下(参考答案)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四、1、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2、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3、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4、读书破万......

    旬邑县水能资源调查评价报告

    旬邑县水能资源调查评价报告一、基本概况1、自然概况旬邑县位于东经10809`至10852`,北纬3437`至3533`之间,居陕西省关中腹地,咸阳市以北,北和甘肃省正宁县毗邻,南与石门关和淳化......

    广东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评价管理办法

    广东省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评价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个部委《关于印发的通知》(发改环资〔2017〕751号)、《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

    资源调查与评价实习报告

    《资源调查与评价》课程实习报告 ——湖北咸宁市贺胜桥镇土壤调查 《资源调查与评价》是一门理论结合实际很强的课程,其实用性及其与农业生产的结合紧密性是我们专业所学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