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计算机网络原理知识点详细全面总结

时间:2019-05-15 09:56: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自学考试计算机网络原理知识点详细全面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自学考试计算机网络原理知识点详细全面总结》。

第一篇:自学考试计算机网络原理知识点详细全面总结

计算机网络原理(4741)2009-12-17 20:18 第一章 概论

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面向终端分布的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计算机网络

开放式标准网路

因特网广泛应用和高速网络技术的发展

2、三大网络

电信业务网

广播电视网

计算机网

3、未来网络发展趋势

宽带网络

全光网络

多媒体网络

移动网络

下一代网络

2、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利用通讯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联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即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和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资源子网:负责信息处理

通信子网:负责全网中的信息传递

3、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硬件资源共享

软件资源共享

用户数据共享

4、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办公自动化

远程教育

电子银行

证劵及期货交易

企业网络

智能大厦和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按拓扑类型分类 星形、总线形、环形、树形、混合形、网形

2、按网络的交换方式分类 电路、报文、分组

3、按网络覆盖范围分类 广域网、局域网、城域网

4、按网络传输技术分类 广播、点对点

5、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 国际标准化组织(IOS)其他标准化机构,如国际电信联盟ITU、美国国家标准局NBS、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 欧洲计算机制造协会ECMA Internet的组织机构-因特网工程特别任务组IETF

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网络的分层体系结构 网络协议的定义:微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

网络协议的三要素:

语义(用于协调和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

语法(数据及控制信息的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等)

定时(速度匹配和排序等)

网络的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各层模型及协议的集合

2、OSI/RM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国际化标准组织ISO制定的

开放:表示能使任何两个遵循该参考模型和有关标准的系统进行互连

OSI的体系结构定义了一个七层模型(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第一层:物理层PH(physica)提供相邻设备之间的比特流传输,只要考虑如何发送“0”和“1”,接收端 如何识别。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DL(date-link)负责相邻节点间的线路无差错的传输以帧为单位的数据,把一条有可能出现差错的链路变成一条让上层看来好像不出错的链路。

第三层:网络层N(network)选择合适的路由,是发送站的传输层发下来的分组能够正确无误的按照地址找到目的站并交付目的站的传输层,这就是寻址功能。

第四层:传输层T(transport)根据资源子网的特性最佳的利用网络资源,向上层提供一个可靠的端到端的服务。

第五层:会话层S(session)向互联合作的进程之间提供一套会话设施,组织和同步他们的会话活动,并管理它们的数据交换过程。

第六层:表示层P(presentation)提供端到端的信息传输,处理的是OSI系统之间用户信息的表示问题。

第七层:应用层A(application)是OSI参考模型的最高层,确定进程间的通信的性质以满足用户的需求。通信服务类型

面向连接服务

数据传输前必须建立连接、维护连接、释放连接。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各分组不需要携带目的节点的地址。确保了数据传送的次序和可靠性,但通信开始前的连接开销,协议复杂,通信效率不高。

无连接服务

每个分组携带目的节点的地址,各分组在通讯子网中式独立传送的。不需要建立连接、维护连接、释放连接三个过程,节省连接开销和许多保证机制,通信协议相对简单,效率较高;不同分组可能选择不同的路径的母的节点,先发送不一定先到达,可能会出现乱序、重复与丢失的现象,稳定性不好。

3、TCP/IP参考模型

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连网协议)TCP/IP参考模型分为4层:主机——网路层、互连层、传输层、应用层

4、OSI/RM与TCP/IP参考模型的异同点

5、层次结构的概念

分层结构是解决异种机和异种网络互联问题的方法分层的好处在于: 容易解决通信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问题

上层解决不同语言的互联翻译(数据的不同表示)下层解决信息传递

使复杂问题简化,高层屏蔽细节问题 每层只关心本曾的内容,不用知道其他层如何实现的 使设计容易,每层为上一层提供服务,向下一层请求服务

6、局域网和TCP/IP的层次结层次 物理层:

信号的编码/译码、前导码的生成/除去、比特的发送/接收。MAC层:

访问控制方式。LAN的拓扑结构和媒体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拓扑结构和媒体,其访问控制不同,如总线型,各站点采用的是竞争方式。环形结构采用令牌环控制等,所以说局域网的差别主要体现在物理层和MAC层。LLC层:

提供对高层的支持,它屏蔽了具体的媒体和访问控制方法,为连到局域网上的端系统提供端到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由于在局域网,不存在网络层的路由问题,但为了对高层提供服务,LLC层要提供属于3层的功能。网络接口层:

提供IP数据报的发送和接收。

该层使用协议为各通信子网本身固有的协议。例如以太网的802.3协议、令牌环网的802.5协议以及分组交互网的X.25协议等。网络层:

提供计算机间的分组传输。(1)高层数据的分组生成;(2)底层数据报的分组组装;(3)处理路由、流控、拥塞等问题。

IP协议提供统一的地址格式和IP数据包格式,以消除各通信子网的差异,从而为信息发送方和接受方提供透明通道。传输层:

提供应用程序间的通信。(1)格式化信息流;(2)提供可靠传输。

TCP协议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字节流传输;UDP协议提供无连接的不可靠的数据包传输。应用层:

提供常用的应用程序。

例如:WWW服务、ftp、email、telnet等

第三章 物理层

1、物理层接口与协议

物理层的主要功能: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为数据链路层提供数据传输服务。单位为“比特”。

物理层接口:物理层上的协议有时也称为接口。物理层协议规定了建立、维持及断开物理信道 物理层的4个特性:

机械性:插头和插座的几何尺寸、插针或插孔芯数及其排列方式、锁定装置形式等做了详细说明

电气性:导线的电气连接及有关电路的特性,接口线的信号电平、发送器的输出阻抗、接收器的输入阻抗等电气参数

功能性:接口的信号来源、作用及其他信号之间的关系 规程性:交换电路进行数据将交换的控制步骤

物理层的举例:EIA RS-232C接口标准 传输速率低、距离短、串扰信号较大 EIA RS-449接口标准 传输距离远、数据传输率高、抗干扰性能好

2、传输介质

有线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

无限传输介质:无线通信、微波通信、红外通信、激光通信

传输介质的选择取决于:网络拓扑结构、实际需要的通信容量、可靠性要求、能承载的价格范围

3、数据通信技术

数据、信号、误码率及数据通信的定义 放大器、中继器的作用

模拟数据或数字数据用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表示的概念 数据传输速率、信号调制速率的定义及二者的关系

计算信道容量的两个公式:数据传输速率 R = 1/T * log(2)N 奈奎斯特公式 C = 2*H*log(2)N H信息的带宽

香农公式:C = H * log(2)(1+S/N)C信道数据传输的最大功率 通信方式:

串行 1.单工方式 2.半双工方式 3.全双工方式

并行

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的工作原理

多路复用技术:1.频分多路复用技术(FDM)2.时分多路复用技术(TDM)3.波分多路复用技术(WDM)

4、数据编码

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1.归零码 2.不归零码 3.单极性码 4.双极性码 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编码: 调制解调(调幅、调频、调相)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脉码调制PCM(采样 量化 编码)同步方法及其工作原理

1.位同步 外同步

自同步

曼彻斯特编码 从低到高“0” 从高到低“1”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有跳变“0” 无跳变“1”

2.群同步 起-止式同步发

ADSL的工作原理:

5、数据交换技术

数据交换技术 1.电路交换 2.报文交换 3.分组交换(虚电路传输、数据报传输)4.高速交换

第四章 数据链路层

1、数据链路的功能

帧同步功能 1.使用字符填充的首尾定界符法 2.使用比特填充的首尾标志法(因特网)

3.违法编码(局域网)4.字节计数法 差错控制功能

流量控制功能 1.停止等待方案 2.滑动窗口机制 链路管理功能

2、差错控制

差错检测 1.传输中的差错由噪声引起 2.差错控制包含两个任务

差错控制方法 1.自动请求重发ARQ(使用检错码)2.前向纠错FEC(使用纠错码)

差错控制编码方法 1.奇偶校验码 2.循环冗余码 3.海明码

3、基本数据链路协议 1.停等协议

ARQ发送窗口和接受窗口大小都是1,发送方每发送一帧之后就必须停下来等待接收方的确认返回,仅当接收方确认正确接收后再继续发送下一帧。该方法所需的缓冲存储空间最小,缺点信道效率低。

2.顺序接受管道协议又称连续重发请求(GO-BACK-N)

go-back-n,发送窗口大于1,接收窗口等于1.允许发送方连续发送信息帧,但是,一旦某帧错误必须重新发送该帧及其后的n帧。这种方式提供了信道的利用率,但允许已发送有待于确认的帧越多,可能要退回来重发的帧也越多。3.选择重传协议

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都大于1。发送方仅重新传输发生错误的帧,并缓存错误帧以后发送的帧。与go-back-n相比,减少了出错帧以后正确帧都要重传开销。

4、链路控制规程

异步协议:如“起-止”式通信规程 同步协议: 1.面向字节的同步协议->二进制同步通信协议BSC 利用一个已经定义好的一种标准字符编码的一个自己来执行通信控制功能。由于BCS协议和特定的字符编码集关系过于密切,故兼容性较差。为满足数据链路的透明性而采用字符填充法,实现起来比较麻烦,且也采用的字符编码集。BSC采用半双工协议,它的链路传输很低。

2.面向比特的同步协议->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HDLC 数据报文可以透明传输,用于实现透明,实现透明传输的“0比特插入法”易于硬件实现;全双工通信,有较高的数据链路传输效率;所用帧采用CRC检验,对信息帧进行顺序编号,可防止漏传、或重份,传输可靠性高;传输控制功能与处理功能分离,具有较大灵活性。3.面向字节计数的同步协议

5、英特网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1.串行线路IP协议(SLIP)

提供在串行通信线路上封装IP分组的简单方法,用以使远程用户通过电话线和MODEM能方便的接入TCP/IP网络。SLIP是一种简单的组侦方式。其缺点是:SLIP不支持在连接过程中的动态IP地址分配,通信双方必须事先告诉对方IP地址;SLIP帧中无协议类型字段,只能支持IP协议;SLIP帧中无校验字段,因此链路层上无法检测出传输差错,必须由上层实体或具有纠错能力的MODEM来解决传输擦戳控制。

2.点到点协议(PPP协议)

具有处理错误检测、支持多个协议、允许在连接时刻协商IP地址、允许身份认证等功能。

第五章 网络层

1、网络层的功能

网络层在数据链路层提供的两个相邻端点之间的数据帧的传送功能上,进一步管理网络中的数据通信,将数据设法从源端经过若干个中间节点传送到目的端,从而向传输层提供最基本的端到端的数据传送服务。网络层的目的是实现两个端系统之间的数据透明传送,具体功能包括路由选择、拥塞控制和网际互联等。

2、通信子网的操作方式 1.虚电路 2.数据报

3、两种操作方式提供的服务 1.虚电路服务 2.数据报服务

4、路由选择 1.最优化原则

2.静态路由选择算法 最短路由选择算法 扩散法 基于流量的路由选择算法

3.动态路由选择算法 距离矢量路由算法 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4.移动主机的路由选择 5.广播路由选择 6.多播路由选择

5、拥塞控制

1.拥塞发生的原因

多条流入线路有分组到达,并需要同一输出线路,此时,如果路由没有足够的内存来存放这些分组,那么有的分组就会丢失。路由器的慢速处理器的缘故,以至于难以完成必要的处理工作,如缓冲排队、更新路由表等。2.拥塞控制的通用原则 3.拥塞预防策略

6、服务质量

1.集成服务和区分服务 2.标签交换和MPLS

7、网络互连

1.网络互连的原理

在网络之间至少提供一条物理上的连接的链路,并具体对这条链路的控制规程。在不同网络的进程之间提供合适的路由实现数据交换。

有一个始终记录不同网络使用情况并维护该状态信息的统一计费服务。在提供以上服务时,尽可能不对互联在一起的网络的体系结构作任何修改。2.网桥技术

3.网络互连协议 路由信息协议RIP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 4.网络互连设备 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 网关

8、英特网的互连层协议 1.IP协议

2.ARP协议和RARP协议 3.ICMP协议 4.IGMP协议 5.IPv6

第八章 局域网技术

1、介质访问子层 1.信道分配策略 静态分配

2.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争用协议(重点CSMA/CD)无冲突协议 有限争用协议

2、IEEE802标准与局域网

1.IEEE802标准概述 IEEE802标准系列 2.IEEE802.2: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3.IEEE802.3:CSMA/CD 4.IEEE802.4:令牌环总线 5.IEEE802.5:令牌环

6.IEEE802.6:分布队列双总线

3、高速局域网 1.FDDI环网 2.快速以太网 3.千兆位以太网 4.万兆位以太网 5.交换以太网

4、无线局域网技术 1.无线局域网概况 2.IEEE802.11协议 3.IEEE802.11系列标准 4.蓝牙技术

5.IrDA和HomeRF技术 6.无线应用协议WAP

5、移动Ad Hoc网络 Ad Hoc网络的发展特点 Ad Hoc网络的结构 Ad Hoc网络的路由协议

局域网参考模型 与其他移动通信系统的比较

6、局域网操作系统 局域网操作系统概述 典型局域网操作系统简介

第九章 实用网络技术

1、分组交换技术 1.X.25协议 2.帧中继

2、异步传输模式 ATM交换 ATM的特征

ATM的层次结构 ATM的工作技术

3、第三层交换技术 第三层交换技术的引入 局域网L3交换技术 广域网L3交换技术

4、虚拟局域网技术 虚拟局域网的概念 虚拟局域网技术

虚拟局域网的划分方法 虚拟局域网的互联方式

5、虚拟专用网VPN VPN的概念 VPN的特点

VPN的安全技术 VPN的发展趋势

6、计算机网络管理与安全 网络管理基本功能 网络安全

常规加密解密方法,认证和数字签名

第二篇:2013年4月份自学考试计算机网络原理04741答案

注:此试卷只有部分答案,为本人所做,如果错误,敬请原谅.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计算机网络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4741 1.无线应用协议WAP的特点是 p8 A.支持手机上网 C.基于分组交换

B.不需要基站 D.无固定路由器

2.智能大厦及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基础设施是 p12 A.通信自动化 C.结构化综合布线

B.楼宇自动化 D.现代通信网络

3.因特网工程特别任务组IETF发布的许多技术文件被称为 p19 A.ANSI文件 C.EIA文件

B.ITU文件 D.RFC文件

4.涉及速度匹配和排序的网络协议要素是

p19 A.语义 C.定时

B.语法 D.规则

5.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数据单元通常被称为

p22 A.帧 C.分组

6.DTE-DCE接口标准X.21的机械特性采用

p35 A.8芯标准连接器 C.15芯标准连接器

7.光纤上采用的多路复用技术为

p49 A.STDM C.FDM

B.TDM D.WDM

B.9芯标准连接器 D.25芯标准连接器 B.报文 D.比特流

8.设码字中的信息位为8位,外加一位冗余位,则编码率为

知识点p76

计算机网络原理试题 第 1 页(共 6 页)

A.1/8 C.8/9

B.1/9 D.9/8 9.用特定的字符来标志一帧的起始与终止的帧同步方法称为 p71 A.违法编码法 C.位同步法

B.首尾标志法 D.首尾定界符法

10.下列属于静态路由选择算法的是扩散法、最近路径路由选择算法、最短路由选择算法p99 A.距离矢量路由算法 C.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B.最短路由选择算法、D.多目标路由算法

11.提供网络层的协议转换,并在不同网络之间存储和转发分组的网间连接器是

p119 A.转发器 C.路由器

B.网桥 D.网关

12.因特网支持的代表局域网中所有系统的永久组地址是 A.224.0.0.1 C.224.0.0.4

B.224.0.0.2 D.224.0.0.5 13.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使用的端口号是

p139 A.20 C.23

B.21->ftp D.25

14.局域网参考模型中可提供差错恢复和流量控制功能的是 p169 中上部分文字 A.无连接服务 C.无确认无连接服务

B.面向连接服务 D.有确认无连接服务

15.对于l0Mbps的基带CSMA/CD网,MAC帧的总长度为

p173 A.46~1500字节 C.64~1500字节

B.46~1518字节 D.64~1518字节

16.IEEE802.11标准集中,支持语音、数据和图像业务的是 p194 A.IEEE802.11 C.IEEE802.11b+

B.IEEE802.11b D.IEEE802.11g

17.WAP移动终端上的浏览器所识别的描述语言是

p198 A.HTML C.WML

B.JavaScript D.XML 18.非对等结构的局域网操作系统的两个部分是

p204

计算机网络原理试题 第 2 页(共 6 页)

A.服务器部分和工作站部分 C.文件服务器和客户机部分

B.资源管理和通信协议部分 D.服务器和浏览器部分

19.从应用的角度看,局域网操作系统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网络服务功能是

p205 A.通信服务 C.文件服务

20.最早使用的分组交换协议标准是

p210 A.X.25 C.帧中继

B.ATM D.IEEE802.3 B.信息服务 D.数据库服务

21.为实现数据的透明传输,帧中继在其帧格式中采用了 p215 A.违法编码法 C.0比特插入法

B.字节计数法 D.首尾定界符

22.下列关于ATM网络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p218 – 219 ATM的特征 ..A.ATM交换是一种快速交换 C.ATM采用基于信元的分组交换技术 23.虚拟局域网的交换技术不包括 p226 .......A.端口交换 C.分组交换

B.帧交换 D.信元交换

B.ATM网络支持无连接的信元交换 D.ATM网络支持多媒体传输的应用

24.以可用性作为攻击目标的网络安全攻击形式是 p233 A.中断 可用性 C.修改 完整性

B.截获 完整性 D.伪造 保密性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25.把多个信号组合起来在一条物理信道上进行传输的技术称为_多路复用技术_____。P47 26.在OSI参考模型中会话层和__表示层___与TCP/IP参考模型没有对应的协议层次.p25 27.DTE与DCE之间的一组约定称为__物理层接口协议_______。P29

计算机网络原理试题 第 3 页(共 6 页)

28.若4相位调制的调制速率为1200Baud,则该信道的数据传输速率为__2400bps___。P42 29.采用ADSL方式上网时,计算机与外置ADSL调制解调器相连的部件是_交换机___。30.利用差错控制编码进行差错控制的方法包括自动请求重发和___向前纠错___.P75 31.HDLC帧的控制字段为00111010,则该帧的类型为____信息帧_____。P88 32.将IP地址转换为相应物理地址的协议称为__ARP_______。P130

33.路由协议OSPF中用于“发现谁是邻居”的消息类型是___Hello______。P123图 34.在域名系统中,同一子域中的主机具有相同的_网络域名___。P147 35.在因特网中,远程登录使用的协议是_____Telnet____。P154

36.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CSMA/CD中的“CD”的中文含义是__冲突检测___。P171 37.千兆以太网的物理层协议1000Base-T采用的传输介质是_UTP电缆___。P189 38.WAP定义了一系列标准用于实现因特网的__无线接入访问____。P198 39.VLAN采用的路由模式包括边界路由、MPOA路由、第三层交换和__独臂路由器__。P228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0.TCP可用的端口号有65536个,请说明这些端口号的使用规定。P139 41.简述IP协议的基本任务。P127

42.简述转发器、网桥、路由器、网关的功能。P117 到p118 43.简述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发送邮件的过程。P149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4.设发送多项式为X11+X8+X7+X6+X4+X3+X2+1,CRC生成多项式为X4+X2+X+l,试 求出该发送多项式的CRC编码(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答案为:最后的CRC为***1 CRC表示循环冗余校验法

发送多项式M(X)= X^11+X^8+X^7+X^6+X^4+X^3+X^2+1=100111011101, CRC生成多项式G(X)=X^4+X^2+X+1=10111,k=4 将M(X)左移k位,得到M’(X)如下 M’(X)=M(X)*X^k M’(X)=(X^11+X^8+X^7+X^6+X^4+X^3+X^2+1)*X^4 =X^15+X^12+X^11+X^10+X^8+X^7+X^6+X^4 =***0 用M’(X)与G(X)取余,得CRC冗余位:

计算机网络原理试题 第 4 页(共 6 页)

***0 mod 10111=1100, 将数据M’(X)与CRC冗余位连接构成CRC编码:***0 即该发送多项式的CRC编码为:***0

45.IP数据报中携带了TCP报文,其中IP头部长度为20字节,总长度字段内容为十六 进制数04B0,TCP头部长度为32字节。求TCP数据段中数据部分的长度(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为:1148B 因为:(04B0)H=(***0)B=1024+128+32+16=1200D TCP数据段中数据部分的长度=1200-20-32=1148Byt 46.设CSMA/CD局域网的数据传输速率为lGbps,信号传播速度为200000km/s,最小 帧长度为2500字节,试求出该局域网中两个节点之间的最大传输距离。(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答案为:2km 帧长度/数据率=2*(介质长度/信号速度)=>2500*8/1000000000=2*(介质长度/2*100000000)=>20000/100000000=介质长度/100000000=>介质长度=20000m=2km 47.设4Mbps的令牌环网长度为20km,信号传播速度为2×l08m/s,环路上共有100个,站点,每个站点的接口引入1位延迟,试求环的比特长度。(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答案为:500(bit)

环的比特长度=(介质长度/信号传播速度)*数据率+基站个数*基站位延迟 环的比特长度=(20000/2*100000000)*4*1000000+100*1=400+100=500bit

五、应用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48.题48图为TCP建立连接的过程示意图,假定主机A进程发送的起始数据段的起始号 为1000,主机B进程发送的数据段的起始号为3000,请说明三次握手过程及所使用的标志字段SYN、数据段序列号及应答号的变化情况。

计算机网络原理试题 第 5 页(共 6 页)

题48图

49.采用Go-back-N策略的顺序接收发送协议发送8个帧,编号为0~7,从0号开始发送。当发送完3号帧后开始连续接收到0号帧和1号帧的确认帧,当发完6号帧后,发现2号帧的确认帧在计时器超时后未到达,需进行重发。其后发送接收过程正常。请画出整个发送和接收过程的示意图。

50.已知由6个路由器组成的通信子网如题50图所示,图中标注的数字为延迟(单位ms),请用Dijkstra算法计算A到D延迟最小的路径及相应延迟。(要求写出计算步骤)

题50图

计算机网络原理试题 第 6 页(共 6 页)

第三篇:计算机网络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网络知识点总结

CH1概述:

1网络是指“三网”,即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

2共享——即资源共享。可以是信息共享、软件共享,也可以是硬件共享。

3网络(network)由若干结点(node)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组成。

互联网是“网络的网络”(network of networks)。

连接在因特网上的计算机都称为主机

4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

因特网则把许多网络连接在一起。

5在网络核心部分起特殊作用的是路由器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这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

6路由器处理分组的过程是:a把收到的分组先放入缓存(暂时存储);

b查找转发表,找出到某个目的地址应从哪个端口转发c把分组送到适当的端口转发出去。

7分组交换的优点:a高效:动态分配传输带宽,对通信链路是逐段占用。b灵活:以分组为传送单位和查找路由.c迅速:不必先建立连接就能向其他主机发送分组。

d可靠:保证可靠性的网络协议;分布式的路由选择协议使网络有很好的生存性。

缺点:分组在各结点存储转发时需要排队,这就会造成一定的时延。分组必须携带的首部(里面有必不可少的控制信息)也造成了一定的开销。

8时延:数据从网络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

时延总时延 = 发送时延+传播时延+ 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9对于高速网络链路,我们提高的仅仅是数据的发送速率而不是比特在链路上的传播速率。

提高链路带宽减小了数据的发送时延。

10分层的好处:各层之间是独立的。灵活性好。结构上可分割开。易于实现和维护。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11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

TCP/IP 是四层的体系结构:应用层、运输层、网际层和网络接口层。五层协议:应用层 ,运输层,网络层(network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物理层

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之间通信的规则。

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由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

CH2物理层:

1物理层的主要任务描述为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的一些特性,即:

机械特性指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

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等。

电气特性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功能特性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种意义。

过程特性指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2数据(data)——运送消息的实体。

信号(signal)——数据的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

“模拟的”(analogous)——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连续的。

“数字的”(digital)——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离散的。

码元(code)——在使用时间域(或简称为时域)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

3复用技术:码分复用 频分复用

4XDSL的几种类型及英文缩写对应的中文意思;

ADSL的特点

CH3数据链路层:

1数据链路层传送的是帧

2封装成帧

透明传输:用字节填充法解决透明传输的问题

3差错检测:循环冗余检测原理、帧检验序列:仅用循环冗余检验 CRC 差错检测技术只能

做到无差错接受

4PPP协议中的透明传输问题:当 PPP 用在异步传输时,就使用一种特殊的字符填充法。

当 PPP 用在同步传输链路时,协议规定采用硬件来完成比特填充(和 HDLC 的做法一样)。

4CSMA/CD协议工作原理:发前先侦听,空闲即发送,边发边检测,冲突时退避

5在数据链路层扩展局域网

6网桥使用的优缺点

7网桥的自学习和转发帧的步骤归纳

CH4网络层

1IP地址编址方法的三个阶段

(1)分类的IP地址

(2)子网的划分

(3)构成超网地址解析协议ARP和逆地址解析协议RARP的作用

3IP数据报的格式

Ip数据报首部的固定部分中的各字段求片偏移和首部检验和计算 4ip层转发分组的流程

(1)会填路由器的路由表

(2)理解分组转发算法划分子网

(1)会划分子网根据子网掩码 知道子网数和每个子网的主机数

(2)使用子网时分组转发(根据转发分组算法)例4-4

6构成超网

7内部网关协议RIP

由距离向算法更新路由表

CH5运输层

1.upp的首部格式(会计算upp首部检验和)

2.TCP的连接(套接字)

3.可靠传输的工作原理

(1)停止等待协议

(2)ARQ协议(滑动窗口协议)

4TCP报文的首部格式(各字段的作用)5TCP可靠传输的实现

以字节为单位的滑动窗口

6TCP的流量控制

利用滑动窗口实现流量控制

7TCP的拥塞控制

(1)拥塞控制的一般原理

(2)几种拥塞控制的方法

① 慢开始和拥塞避免

② 快重快和快恢复

8TCP的运输连接原理

(1)用三次握手建立TCP连接

(2)TCP的连接释放

CH6应用层

1文件传送协议FIP(基本工作原理)2电子邮件的最主要的组成构件

第四篇: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总结

计算机网络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分类?答:

1、实体正在进行接收时,它才必须是活跃的。无按交换方式:有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连接服务的优点是灵活方便和比较迅速。但无帧中继交换、信元交换等。

2、按拓扑结构:有集连接服务不能防止报文的丢失、重复或失序。中式网络、分散式网络、分布式网络。其中,集无连接服务特别适合于传送少量零星的报文。中式网络的特点是网络信息流必须经过中央处理协议与服务有何区别?有何关系?答:网络协机或网络交换节点(如星形拓扑结构);分布式网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络的特点是任何一个节点都至少和其他两个节点标准或约定。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1)语法:直接相连(如网状形拓扑结构),是主干网采用的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2)语义:一种结构;分散式网络实际上是星形网和网状形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网的混合网。

3、按作用范围:有广域网(WAN)、做出何种响应。(3)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其中,广域网的详细说明。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作用范围为几十至几千公里,又称为远程网;局的规则的集合。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域网的作用范围常限制在一个单位或一个校园(1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km)内,但数据传输速率高(10 Mb/s以上);城而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提供域网常介于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局限在一个城服务。协议和服务的概念的区分:

1、协议的市(5~50 km)内。4按使用范围:有公用网和专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本层的服用网。其中,公用网都是由国家的电信部门建造务用户只能看见服务而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和控制管理的;专用网是某个单位或部门为本系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

2、统的特定业务需要而建造的,不对单位或部门以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外的人员开放。面向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报务各自体进行通信的规则。但服务是“垂直的”,即的特点是什么?答:所谓连接,就是两个对等实服务是由下层通过层间接口向上层提供的。上体为进行数据通信而进行的一种结合。面向连接层使用所提供的服务必须与下层交换一些命服务是在数据交换之前,必须先建立连接。当数令,这些命令在OSI中称为服务原语试将TC据交换结束后,则应终止这个连接。面向连接服P/IP和OSI的体系结构进行比较。讨论其异务具有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释放这三个阶同之处。答:(1)OSI和TCP/IP的相同点是段。在传送数据时按序传送的。因而面向连接服二者均采用层次结构,而且都是按功能分层。务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在无连接服务的情(2)OSI和TCP/IP的不同点:①OSI分七层,况下,两个实体之间的通信不需要先建立好一个自下而上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连接,因此其下层的有关资源不需要事先进行预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而TCP/I留。这些资源在数据传输时动态地进行分配。无P分四层:网络接口层、网间网层(IP)、传连接服务的另一特征是它不需要通信的两个实体输层(TCP)和应用层。严格讲,TCP/IP网同时期是活跃的(即处于激活态)。当发送端有实间网协议只包括下三层,应用程序不算TCP/I体正在进行发送时,它才是活跃的。这时接收端P的一部分。②OSI层次间存在严格的调用关的实体并不一定必须是活跃的。只有当接收端的系,两个(N)层实体的通信必须通过下一层

(N-1)层实体,不能越级,而TCP/IP可以越过紧邻的下一层直接使用更低层次所提供的服务(这种层次关系常被称为“等级”关系),因而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开销,提高了协议的效率。③OSI只考虑用一种标准的公用数据网。分组交换网可分划成哪两个子网?这两个子网的作用分别有哪些? 答:分组交换网可划分为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通信子网由通信设备与通信线路组成,负责全网的数据传输、转接、加工和变换等通信处理工作。资源子网包括主机、终端、I/O设备、软件与数据资源等。•负责全网的数据处理业务,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和网络服务。解释下列名词:协议栈、实体、对等层、协议数据单元、服务访问点、客户、服务器、客户-服务器方式。答:协议栈:指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采用分层模型后,每层的主要功能由对等层协议的运行来实现,因而每层可用一些主要协议来表征,几个层次画在一起很像一个栈的结构。实体:表示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在许多情况下,实体是一个特定的软件模块。对等层:在网络体系结构中,通信双方实现同样功能的层。协议数据单元:对等层实体进行信息交换的数据单位。服务访问点:在同一系统中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即交换信息)的地方。服务访问点SAP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实体上就是一个逻辑接口。客户、服务器:客户和服务器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客户-服务器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客户是服务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提供

方。客户-服务器方式:客户-服务器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当客户进程需要服务器进程提供服务时就主动呼叫服务进程,服务器进程被动地等待来自客户进程的请求。物理层要解决什么问题?物理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物理层考虑的是怎样才能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比特流,而不是指连接计算机的具体的物理设备或具体的传输媒体。现有的网络中物理设备和传输媒体种类繁多,通信手段也有许多不同的方式。物理层的作用正是要尽可能地屏蔽掉这些差异,使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这样数据链路层只需要考虑如何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而不必考虑网络具体的传输媒体是什么。物理层的重要任务是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的一些特性。试解释以下名词:数据、信号、模拟数据、模拟信号、数字数据、数字信号、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答:数据:是运送信息的实体。信号:则是数据的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模拟数据:运送信息的模拟信号。模拟信号:连续变化的信号。数字信号:取值为有限的几个离散值的信号。数字数据:取值为不连续数值的数据。单工通信:即只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半双工通信:即通信和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也不能同时接收)。这种通信方式是一方发送另一方接收,过一段时间再反过来。全双工通信:即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物理层的接口有哪几个特性?各包含什么内容?答:(1)机械特性:指明接口所用的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号传输,一条电缆中可同时传送多路的数字信定和锁定装置等等。(2)电气特性:指明在接口号,提高了线路的利用率。数据链路层中的链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3)功能特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答:数据链路层中的链性: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路控制功能有:(1)链路管理。(2)帧定界。意。(4)规程特性:说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3)流量控制。(4)差错控制。(5)将数据能事件的出现顺序。常用的传输媒体有哪几种?

和控制信息区分开。(6)透明传输。(7)寻址。各有何特点? 答:常用的传输媒体有:双绞线、试简述HDLC帧各字段的意义。HDLC用什同轴电缆、光纤。双绞线可用于模拟和数字传输。么方法保证数据的透明传输?答:(1)HDLC其带宽取决于导线的粗细与架设的距离。通常情帧的格式,信息字段(长度可变)为数据链路况下,数据传输率可达每秒几兆比特,距离可达

层的数据,它就是从网络层传下来的分组。在几公里。在局域网环境中,每段线缆的长度为10信息字段的两端是24bit的帧头和帧尾。HDL0m。双绞线性能好、成本低,其应用极为广泛。C帧两端的标志字段用来界定一个帧的边界,同轴电缆分50Ω基带电缆和75Ω宽带电缆两类。地址字段是用来填写从站或应答站的地址信基带电缆又分细同轴电缆和粗同轴电缆。基带电息,帧校验序列FCS用来对地址、控制和信缆仅仅用于数字传输,数据率可达10Mbps。对息字段组成的比特流进行校验,控制字段最复于高频信号,其抗干扰性能比双绞线强。宽带电杂,用来实现许多主要功能。(2)采用零比特缆是公用天线电视CATV系统中使用的标准,它填充法来实现链路层的透明传输,即在两个标既可使用频分多路复用的模拟信号发送,也可用志字段之间不出现6个连续1。具体做法是在调制解调技术传输数字信号。宽带电缆传输模拟发送端,当一串比特流尚未加上标志字段时,信号时,频率可达300Hz~400Hz,传输距离可达先用硬件扫描整个帧,只要发现5个连续的1,100km。光纤是非常理想的传输介质,它不仅具则在其后插入1个0,而在接收端先找到F字有很宽的带宽,而且抗雷电和电磁干扰性能好。段以确定帧的边界,接着再对其中的比特流进传输距离可达数公里。但光纤成本高且安装较困行扫描,每当发现5个连续的1,就将这5个难。EIA-232和RS-449接口标准各用在什么场连续1后的1个0删除,以还原成原来的比特合? 答:EIA-232和RS-449接口均可用于串性通流。数据链路协议几乎总是把CRC放在尾部,信。EIA-232接口适应于低速、近距离场合。当而不是放在头部,为什么?

用于远距离通信时必?胧褂?Modem。而RS-449接口更适应于工业控制的场合。具有传输距离远,答:CRC是在发送期间进行计算的。一旦把数据传输率高、抗干扰性能好等优势。基带信号

最后一位数据送上外出线路,就立即把CRC与宽带信号的传输各有什么特点?答:基带信号编码附加在输出流的后面发出。如果把CRC将数字1和0直接用两种不同的电压表示,然后放在帧的头部,那么就要在发送之前把整个帧送到线路上传输。宽带信号是将基带信号调制后先检查一遍来计算CRC。这样每个字节都要形成的频分复用模拟信号。采用基带信号传输,处理两遍,第一遍是为了计算校验码,第二遍一条电缆只能传输一路数字信号,而采用宽带信

是为了发送。把CRC放在尾部就可以把处理时间减半。HDLC帧可分为哪几大类?试简述各类帧的作用。答:分三大类。1信息帧:用于数据传输,还可同时用来对已收到的数据进行确认和执行轮询功能。2监督帧:用于数据流控制,帧本身不包含数据,但可执行对数据帧的确认,请求重发信息帧和请求暂停发送信息帧等功能。3无编号帧:主要用于控制链路本身,不使用发送或接收帧序号。PPP协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PPP不使用帧的编号?PPP适用于什么情况?答:主要特点:(1)点对点协议,既支持异步链路,也支持同步链路。(2)PPP是面向字节的。PPP不采用序号和确认机制是出于以下的考虑:第一,若使用能够实现可靠传输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如HDLC),开销就要增大。在数据链路层出现差错的概率不大时,使用比较简单的PPP协议较为合理。第二,在因特网环境下,PPP的信息字段放入的数据是IP数据报。假定我们采用了能实现可靠传输但十分复杂的数据链路层协议,然而当数据帧在路由器中从数据链路层上升到网络层后,仍有可能因网络授拥塞而被丢弃。因此,数据链路层的可靠传输并不能保证网络层的传输也是可靠的。第三,PPP协议在帧格式中有帧检验序列FCS安段。对每一个收到的帧,PPP都要使用硬件进行CRC检验。若发现有差错,则丢弃该帧(一定不能把有差错的帧交付给上一层)。端到端的差错检测最后由高层协议负责。因此,PPP协议可保证无差错接受。PPP协议适用于用户使用拨号电话线接入因特网的情况。SLIP和PPP协议的主要特点

是什么?它们适用在什么情况下? 答:SLIP协议主要特点是:(1)SLIP没有差错检测的功能。如果一个SLIP帧在传输中出了差错,就只能靠高层来进行纠正。(2)通信的每一方必须事先知道对方的IP地址。这对拨号人网的用户是很不方便的。(3)SLIP仅支持IP,而不支持其他的协议。(4)SLIP并未成为Intermet的标准协议。因此目前存在着多种互不兼容的版本,影响了不同网络的互连。PPP协议主要特点是:(1)PPP既支持异步链路(无奇偶校验的8比特数据),也支持面向比特的同步链路。而且PPP不仅可支持IP,而还可支持其他的协议,如:IPX,Netbios等等。(2)PPP可进行参数协商,而且可进行动态IP地址分配。(3)PPP具有差错检测的功能。(4)PPP可进行身份认证。(5)PPP是Intermet的标准协议。SLIP主要用于低速(不超过19.2kb/s)的交互性业务。当用户拨号接人ISP时,可使用PPP协议。因为PPP不仅能进行动态IP地址分配,自动配置网络协议,而且可进行用户身份认证试比较几种共享信道的方法的特点。答:共享广播信道采用基于信道的共享和基于排队的共享两种方法。信道共享可采用频分复用或时分复用,无论采用哪种技术都可以有固定分配和按需分配两种不同的方式。基于排队共享可以采用两种方式分配带宽:一种是随机接入,即允许各站自由发送数据。当发生冲突时,则通过一定的算法来解决冲突。另一种方法是设法形成一个分布式的逻辑队列或用令牌来协调各站发送数据。这四种共享广播信道的方法:固定分配法实时性好,但信道利用率低;按需分配方法信道利用层的作用。网络层提供数据报或虚电路服务对率高,但工作站必须增加一定的处理能力,而且上面的运输层有何影响?(2)当应用程序使信道忙时,一部分用户对信道的申请可能被阻塞,用面向连接的TCP和无连接的IP时,这种传再申请产生时延;随机接入的方法简单,工作站输是面向连接的还是面向连接的?(3)接收接入与安装方便,在低负载时,网络基本上没有端收到有差错的UDP用户数据报时应如何处时延,但发送时延不确定,重负载时,网络的效理?答:(1)从通信和信息处理的角度来看,率下降很多;分布式逻辑队列或令牌法,发送时运输层向它上面的应用层提供通信服务。运输延确定,可设优先级,能传送数字化的分组话音层为应用进程之间提供端到端的逻辑通信。信号,重负载的性能好,但协议复杂。流量控制

(2)都是。这要从不同层次来看。在运输层与拥塞控制有和关系与区别? 答:流量控制与拥是面向连接的,在网络层则是无连接的。(3)塞控制的关系与区别如下: ①流量控制:接收端丢弃。解释为什么突然释放运输连接就可能丢向发送端发出信号,请求发送端降低发送速率; 失用户数据而使用TCP的连接释放方法就可拥塞控制:接收端也向发送端发出信号,告之发保证不丢失数据。答:当主机1和主机2之间送端,网络已出现麻烦,必须放慢发送速率。②连接建立后,主机1发送了一个TCP数据段流量控制:主要控制收发端之间的通信量; 拥塞并正确抵达主机2,接着主机1发送另一个控制:是全局性控制,涉及所有主机、路由器以

TCP数据段,这次很不幸,主机2在收到第及其它降低网络性能的有关因素。流量控制二个TCP数据段之前发出了释放连接请求,与路由选择有何异同之处? 答:流量控制与路由如果就这样突然释放连接,显然主机1发送的选择的异同之处是: ①路由选择是网络中的所有第二个TCP报文段会丢失。而使用TCP的连结点共同协调工作的结果。其次,路由选择的环接释放方法,主机2发出了释放连接的请求,境往往是在变化的,而这种变化有时无法事先知

那么即使收到主机1的确认后,只会释放主机道。而流量控制是收发两端共同协调工作的结果。2到主机1方向的连接,即主机2不再向主机②好的流量控制可以使更多的通信量流入网络,1发送数据,而仍然可接收主机1发来的数据,而好的路由选择可使网络的平均时延较小。③路所以可保证不丢失数据。试用具体例子说明为由选择可保证分组通过一条最佳的路径达到目什么在运输连接建立时要使用三次握手。说明的。流量控制要考虑网络资源分配的公平性。为

如不这样做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答:我们知什么说,“只要任意增加一些资源就可以解决网道,3次握手完成两个重要的功能,既要双方络拥塞的问题”是不正确的? 答:只任意增加一做好发送数据的准备工作(双方都知道彼此已些资源可能无法解决网络拥塞的问题。例如,将准备好),也要允许双方就初始序列号进行协某路由器缓冲区的存储空间扩大,但保持其输出商,这个序列号在握手过程中被发送和确认。链路速率的不变。这时,虽然该路由器可以接收现在把三次握手改成仅需要两次握手,死锁是更多的分组,但由于其输出链路速率的没变,存可能发生的。作为例子,考虑计算机A和B在于该路由器的许多分组可能因超时,必须重发,之间的通信,假定B给A发送一个连接请求从而导致网络的性能可能变得更糟。试说明传输

分组,A收到了这个分组,并发送了确认应答

分组。按照两次握手的协定,A认为连接已经成功地建立了,可以开始发送数据分组。可是,B在A的应答分组在传输中被丢失的情况下,将不知道A是否已准备好,不知道A建议什么样的序列号,B甚至怀疑A是否收到自己的连接请求分组。在这种情况下,B认为连接还未建立成功,将忽略A发来的任何数据分组,只等待连接确认应答分组。而A在发出的分组超时后,重复发送同样的分组。这样就形成了死锁。局域网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说局域网是一个通信网?答:局域网LAN是指在较小的地理范围内,将有限的通信设备互联起来的计算机通信网络。从功能的角度来看,局域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共享传输信道。在局域网中,多个系统连接到一个共享的通信媒体上。②地理范围有限,用户个数有限。通常局域网仅为一个单位服务,只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局部范围内连网,如一座楼或集中的建筑群内。一般来说,局域网的覆盖范围约为10m~10km内或更大一些。③传输速率高。局域网的数据传输速率一般为1~100Mbps,能支持计算机之间的高速通信,所以时延较低。④误码率低。因近距离传输,所以误码率很低,一般在10-8~10-11之间。⑤多采用分布式控制和广播式通信。在局域网中各站是平等关系而不是主从关系,可以进行广播或组播。从网络的体系结构和传输控制规程来看,局域网也有自己的特点:

①低层协议简单。在局域网中,由于距离短、时延小、成本低、传输速率高、可靠性高,因此信道利用率已不是人们考虑的主要因素,所以低层协议较简单。②不单独设立网络层。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多采用总线型、环型和星型等共享信道,网内一般不需要中间转接,流量控制和路由选择功能大为简化,通常在局域网不单独设立网络层。因此,局域网的体系结构仅相当与OSI/RM的最低两层。③采用多种媒体访问控制技术。由于采用共享广播信道,而信道又可用不同的传输媒体,所以局域网面对的问题是多源、多目的的链路管理。由此引发出多种媒体访问控制技术。在OSI的体系结构中,一个通信子网只有最低的三层。而局域网的体系结构也只有OSI的下三层,没有第四层以上的层次。所以说局域网只是一种通信网。IEEE 802局域网参考模型与OSI参考模型有何异同之处?答:局域网的体系结构与OSI的体系结构有很大的差异。它的体系结构只有OSI的下三层,而没有第四层以上的层次。即使是下三层,也由于局域网是共享广播信道,且产品的种类繁多,涉及到种种媒体访问方法,所以两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在局域网中,物理层负责物理连接和在媒体上传输比特流,其主要任务是描述传输媒体接口的一些特性。这与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相同。但由于局域网可以采用多种传输媒体,各种媒体的差异很大,所以局域网中的物理层的处理过程更复杂。通常,大多数局域网的物理层分为两个子层:一个子层描述与传输媒体有关的物理特性,另一子层描述与传输媒体无关的物理特性。在局域网中,数据链路层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一些数据链路层协议,在不太可靠的传输信道上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负责帧的传送与控制。这与OSI络,具有较小的时延和较低的误码率,数据(比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相同。但局域网中,由于特)从一个被连通的设备传送到另一个被连通各站共享网络公共信道,由此必须解决信道如何的设备范围;(3)、各站点之间形成平等关系分配,如何避免或解决信道争用,即数据链路层而不是主从关系;(4)、能进行广播或多播(又必须具有媒体访问控制功能。有由于局域网采用称为组播)。简要说明常用的IEEE802.3和的拓扑结构与传输媒体多种多样,相应的媒体访IEEE802.5局域网协议体系结构。答:问控制方法也有多种,因此在数据链路功能中应IEEE802.3:该标准定义了以太网发展起来的该将与传输媒体有关的部分和无关的部分分开。网络,以及数据链路层的LLC和MAC(介质这样,IEEE802局域网参考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访问控制子层),完成网络层的很多功能,主划分为两个子层:媒体访问控制MAC子层和逻要负责将“差错“的实际传输信道变换成对上辑链路控制LLC子层。在IEEE802局域网参考层是可靠的传输信道,具有介质访问控制功模型中没有网络层。这是因为局域网的拓扑结构能,并提供多种介质访问控制方法。MAC子非常简单,且各个站点共享传输信道,在任意两层使用了一种叫做载波侦听多路访问/碰撞检个结点之间只有唯一的一条链路,不需要进行路测(CSMA/CD)的竞争访问技术。这个技术通由选择和流量控制,所以在局域网中不单独设置过让每个设备监听网络以确定它是否空闲来网络层。这与OSI参考模型是不同的。但从OSI降低冲突的影响范围,企图传递数据的设备只的观点看,网络设备应连接到网络层的服务访问有等网络空闲时才能传递。这样减少了冲突,点SAP上。因此,在局域网中虽不设置网络层,但并没有消除冲突,因为信号在网络中传播需但将网络层的服务访问点SAP设在LLC子层与要时间,设备传输数据时,也要继续侦听,所高层协议的交界面上。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局域以它能检测冲突的即将发生。冲突发生时,所网的参考模型只相当于OSI参考模型的最低两有的设备都停止传送,并发出一?quot;拥塞“信层,且两者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之间也有很大号,通知所有冲突的站点。每个设备在重新传差别。在IEEE802系列标准中各个子标准的物理递前,都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这些安全措施的层和媒体访问控制MAC子层是有区别的,而逻结合使用,明显地降低了网络冲突,但对于最辑链路控制LLC子层是相同的,也就是说,LLC繁忙的网络却不那么有效。以太网的体系结构子层实际上是高层协议与任何一种MAC子层之是基于CSMA/CD访问方法 IEEE802.5:该间的标准接口。什么是局域网?有什么特点? 标准定义了令牌网使用令牌的传递结构,以及答:

1、局域网是一个通信系统,它允许很多彼此数据链路层的LLC和MAC(介质访问控制子独立的计算机在适当的区域内、以适当的传输速层),完成网络层的很多功能,主要负责将“差率直接进行沟通的数据通信系统。

2、局域网的特错“的实际传输信道变换成对上层是可靠的传点:(1)、覆盖一个小的地理范围,约为几公里的输信道,具有介质访问控制功能,并提供介质地理范围,为一个单位所拥有,地理范围和站点访问控制方法。MAC使用令牌帧访问技术,数目均有限,所有的站点共享较高的总带宽,即令牌网的物理拓扑是环型的,使用逻辑环逐站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2)、局域网是一种通信网

传递令牌,每个节点都必须连接到一个集线

器,它称为多路访问单元MAU。令牌网的每一站通过电缆与干线耦合器相连,干线耦合器又称为转发器,有发送和收听两种方式,每个站点不处于发送数据的状态,就处于收听状态。令牌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帧,平时不停地在环路上流动,当一个站有数据要发送时,必须先截获令牌,干线耦合器一旦发现环路输入的比特流中出现令牌时,首先将令牌的独特标志转变为帧的标志(即称为截获),接着就将本站的干线耦合器置为发送方式,并将发送缓冲区的数据从干线耦合器的环路输出端发送出去。令牌网的体系结构是基于令牌的访问方法。试比较802.3,802.4和802.5三种局域网的优缺点。答:总线网使用最为?惴骸U龅缋率窃吹模缋碌淖畲蟪ざ戎挥?2.5km。站点的接人与安装很方便。每个站随时可以发送信息。在低负载时网络基本上没有时延。802.3协议最大的缺点就是发送时延的不确定性,这对某些实时应用是非常不利的。当网络的负载很重时,由于冲突增多,网络的效率就下降很多。此外,802.3还不便于将光纤作为总线。802.4协议使用高可靠的电视电缆。令牌总线局域网在重载时的性能非常好。可以设定优先级。这有利于传送数字化的分组话音信号。802.4协议没有对数据帧的长度设置下限。802.4协议发送时延是确定的,虽然在关键时刻连续发生令牌的丢失会造成一些时延的不确定性。由于802.4协议采用的是宽带电缆,因此它可以支持多个信道。802.4协议非常复杂。在负载很轻时也要等待令牌的到来,产生了不

必要的发送时延。和总线局域网相似,令牌总线局域网也很难用光纤来实现。802.5的令牌环形网既可用双绞线连接,也比较容易用光纤来实现。将令牌环形网做成星形结构可自动检测和排除电缆的故障。802.5协议可设置优先级。这一点和令牌总线局域网相似。此外,802.5协议允许发送很短的帧,但对发送很长的帧则有限制,因为一个站截获令牌的时间不得太长。在重载时,802.5协议的效率和吞吐率都是很高的。令牌环形网的一个主要缺点是令牌的管理采用了集中管理方式。当管理令牌的站出故障时,虽然按照协议可以再产生一个新的管理令牌的站,但这还是造成了一些麻烦。此外,像802.4一样,在低负载时,发送数据的站由于要等待令牌,会产生附加的时延。这三种局域网的标准都是不兼容的。对比802.3~802.5的帧格式可以看出:每一种帧所包含的字段种类差别很大。这是由于支持这些标准的厂家(施乐、通用汽车公司和IBM)谁也不肯放弃自己的经济利益所造成的。三个标准的最大MAC帧长不同。802.3的最大帧长是1518字节。802.4是8191字节(从帧控制字段到FCS字段为止,其中地址按4字节计算)。802.5未规定帧长的上限,但每一个站持有令牌的时间是有上限值的。若按一般取值10ms,则在4Mb/s下最大帧长为5000字节。人们经过对这三种局域网的性能进行过定量分析后,唯一可做的结论是:在很重的负载下802.3局域网彻底不能用,而基于令牌的局域网则可达到接近于100℅的效率。若负载范围是从轻到中等,则三种局域网都能胜任。

令牌网的物理拓扑是环型的,使用逻辑环逐站IEEE802局域网参考模型与0SI参考模型有何异传递令牌,每个节点都必须连接到一个集线同之处?为什么 IEEE802标准得到了广泛应器,它称为多路访问单元MAU。令牌网的每用?答:0SI体系结构指7层开放式互连标准参一站通过电缆与干线耦合器相连,干线耦合器考模型,0SI模型基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建议,又称为转发器,有发送和收听两种方式,每个作为各层使用国际标准化协议的第一步发展起来站点不处于发送数据的状态,就处于收听状的。这一模型被称作IS0 0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态。令牌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帧,平时不停地模型,它是关于如何把相互开放的系统连接起来在环路上流动,当一个站有数据要发送时,必的。须注意0SI模型本身不是网络体系结构的全须先截获令牌,干线耦合器一旦发现环路输入部内容,因为它并没有确切描述用于各层的协议的比特流中出现令牌时,首先将令牌的独特标和服务,它仅仅说明每层应该做什么。IS0已经志转变为帧的标志(即称为截获),接着就将为各层制定了标准,但它们并不是参考模型的一本站的干线耦合器置为发送方式,并将发送缓部分,而是作为独立的国际标准公布的。IEEE802冲区的数据从干线耦合器的环路输出端发送是国际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协会发布的关于办公自出去。令牌网的体系结构是基于令牌的访问方动化和轻工业局域网体系结构的一系列标准文法。

件,该标准基本上对应于0SI模型的物理层和数与同轴电缆相比,采用双绞线有什么优点?据链路层,这个标准使网络的物理连接和访问方答:双绞线的价格低于同轴电缆,并且安装、法规范化,已被IS0陆续接收为标准。因此,维护方便。什么是对等网?如何连接?答:每IEEE802标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简述Ethernet台计算机的地位平等,都允许使用其他计算机和Token-Ring这两种局域网工作原理。答:以内部的资源,这种网就称之为对等局域网,简太网MAC子层使用了一种叫做载波侦听多路访称对等网。连接方法:首先在每台计算机中安问/碰撞检测(CSMA/CD)的竞争访问技术。这个装同样接口的网卡,通过网线和HUB把每台技术通过让每个设备监听网络以确定它是否空闲计算机连接起来,安装好后,启动计算机,安来降低冲突的影响范围,企图传递数据的设备只装网卡驱动程序,并在Windows95/98的“控制有等网络空闲时才能传递。这样减少了冲突,但面板/网络“下安装“IPX/SPX兼容?quot;和并没有消除冲突,因为信号在网络中传播需要时“NetBEUI协议“,并点击“文件及打印共享“按间,设备传输数据时,也要继续侦听,所以它能钮,选中“允许其他用户访问我的文件“和“允检测冲突的即将发生。冲突发生时,所有的设备许其他计算机使用我的打印机“两个选项,再都停止传送,并发出一个“拥塞“信号,通知所有选择相关需要共享的资源以及登录方式,就可冲突的站点。每个设备在重新传递前,都需要等实现对等网。交换式集线器有何特点?用它怎待一段时间。这些安全措施的结合使用,明显地样组成虚拟局域网? 答:交换式集线器的特点降低了网络冲突,但对于最繁忙的网络却不那么主要有: ①所有端口平时都不连通。当工作有效。以太网的体系结构是基于CSMA/CD访问

站需要通信时,交换式集线器能同时连通许多方法。令牌网的MAC子层使用令牌帧访问技术,对的端口,使每一对相互通信的工作站都能像

独占通信媒体那样,进行无冲突地传输数据。通信完成后就断开连接。②与普通共享式集线器不同,它使连到每个端口的用户独享该端口所具有的带宽。③可以很方便地实现虚拟局域网VLAN(Virtual LAN)。④交换式集线器的交换方式有存储转发交换和直通交换两种。但是,交换式集线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目前还没有制定一个统一的管理交换式集线器的标准。网络管理员必须使用多个管理控制台才能监控不同厂商生产的交换式集线器。②绝大多数交换式集线器在分析交换流量方面都很欠缺。网络管理员需要为每个端口配备测试工具。用交换式集线器构成虚拟局域网的方法是:首先,将执行任务性质相同(如:财务处,科研处等)的站点确定在同一个LAN中,然后,可基于连接站点的端口。或者基于站点的MAC地址,或者基于站点所执行的协议(如:IP协议、IPX协议等)划分VLAN。FDDI的主要特点有哪些?和以太网相比,优缺点各有哪些? 答:FDDI的主要特点有:①使用基于IEEE 802.5令牌环标准的令牌传递MAC协议;②使用802.2LLC协议,因而与IEEE 802局域网兼容;③利用多模光纤进行传输,并使用有容错能力的双环拓扑;④数据率为100Mb/s,光信号码元传输速率为125MBaud;⑤1000个物理连接(若都是双连接站,则为500个站);⑥最大站间距离为2km(使用多模光纤),环路长度为100km,即光纤总长度为200km;⑦具有动态分配带宽的能力,故能同时提供同步和异步数据服务;⑧分组长度最大为4500

字节。和以太网相比,FDD I的优缺点与令牌类似。试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答:在分组交换网络中,数据以短的分组形式传送。典型的分组长度的上限是1000个字节(或称八位组)。如果一个源站有一个长的报文要发送,该报文就会被分割成一系列的分组。每个分组包含用户数据的一部分(或一个短的报文的全部)加上一些控制信息。控制信息至少要包括网络为了把分组送到目的地做路由选择所需要的信息。在路径上的每个结点,分组被接收,短时间存储,然后传递给下一结点。分组交换网的主要优点: ① 高效。在分组传输的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带宽,对通信链路是逐段占有。② 灵活。每个结点均有智能,为每一个分组独立地选择转发的路由。③ 迅速。以分组作为传送单位,通信之前可以不先建立连接就能发送分组;网络使用高速链路。④ 可靠。完善的网络协议;分布式多路由的通信子网。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答:(1)电路交换:由于电路交换在通信之前要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一条被双方独占的物理通路(由通信双方之间的交换设备和链路逐段连接而成),因而有以下优缺点。优点:①由于通信线路为通信双方用户专用,数据直达,所以传输数据的时延非常小。②通信双方之间的物理通路一旦建立,双方可以随时通信,实时性强。③双方通信时按发送顺序传送数据,不存在失序问题。④电路交换既适用于传输模拟信号,也适用于传输数字信号。⑤电路交换的交换的交换设备(交换机等)及控制均较简单。缺点:①电路交换的平均连接建立时,还可能要存储几个完整报文等待转发,要时间对计算机通信来说嫌长。②电路交换连接建求网络中每个结点有较大的缓冲区。为了降低立后,物理通路被通信双方独占,即使通信线路

成本,减少结点的缓冲存储器的容量,有时要空闲,也不能供其他用户使用,因而信道利用低。把等待转发的报文存在磁盘上,进一步增加了③电路交换时,数据直达,不同类型、不同规格、传送时延。(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仍采用存不同速率的终端很难相互进行通信,也难以在通储转发传输方式,但将一个长报文先分割为若信过程中进行差错控制。(2)报文交换:报文交干个较短的分组,然后把这些分组(携带源、换是以报文为数据交换的单位,报文携带有目标目的地址和编号信息)逐个地发送出去,因此地址、源地址等信息,在交换结点采用存储转发分组交换除了具有报文的优点外,与报文交换的传输方式,因而有以下优缺点:优点: 相比有以下优缺点:优点:①加速了数据在网①报文交换不需要为通信双方预先建立一条专用络中的传输。因为分组是逐个传输,可以使后的通信线路,不存在连接建立时延,用户可随时一个分组的存储操作与前一个分组的转发操发送报文。②由于采用存储转发的传输方式,使作并行,这种流水线式传输方式减少了报文的之具有下列优点:a.在报文交换中便于设置代码传输时间。此外,传输一个分组所需的缓冲区检验和数据重发设施,加之交换结点还具有路径比传输一份报文所需的缓冲区小得多,这样因选择,就可以做到某条传输路径发生故障时,重缓冲区不足而等待发送的机率及等待的时间新选择另一条路径传输数据,提高了传输的可靠也必然少得多。②简化了存储管理。因为分组性;b.在存储转发中容易实现代码转换和速率匹的长度固定,相应的缓冲区的大小也固定,在配,甚至收发双方可以不同时处于可用状态。这交换结点中存储器的管理通常被简化为对缓样就便于类型、规格和速度不同的计算机之间进冲区的管理,相对比较容易。③减少了出错机行通信;c.提供多目标服务,即一个报文可以同率和重发数据量。因为分组较短,其出错机率时发送到多个目的地址,这在电路交换中是很难必然减少,每次重发的数据量也就大大减少,实现的;d.允许建立数据传输的优先级,使优先这样不仅提高了可靠性,也减少了传输时延。级高的报文优先转换。③通信双方不是固定占有④由于分组短小,更适用于采用优先级策略,一条通信线路,而是在不同的时间一段一段地部便于及时传送一些紧急数据,因此对于计算机分占有这条物理通路,因而大大提高了通信线路之间的突发式的数据通信,分组交换显然更为的利用率。缺点:①由于数据进入交换结点后要合适些。缺点:①尽管分组交换比报文交换的经历存储、转发这一过程,从而引起转发时延(包传输时延少,但仍存在存储转发时延,而且其括接收报文、检验正确性、排队、发送时间等),结点交换机必须具有更强的处理能力。②分组而且网络的通信量愈大,造成的时延就愈大,因交换与报文交换一样,每个分组都要加上源、此报文交换的实时性差,不适合传送实时或交互目的地址和分组编号等信息,使传送的信息量式业务的数据。②报文交换只适用于数字信号。大约增大5%~10%,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通信③由于报文长度没有限制,而每个中间结点都要效率,增加了处理的时间,使控制复杂,时延完整地接收传来的整个报文,当输出线路不空闲

增加。③当分组交换采用数据报服务时,可能

出现失序、丢失或重复分组,分组到达目的结点时,要对分组按编号进行排序等工作,增加了麻烦。若采用虚电路服务,虽无失序问题,但有呼叫建立、数据传输和虚电路释放三个过程。总之,若要传送的数据量很大,且其传送时间远大于呼叫时间,则采用电路交换较为合适;当端到端的通路有很多段的链路组成时,采用分组交换传送数据较为合适。从提高整个网络的信道利用率上看,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优于电路交换,其中分组交换比报文交换的时延小,尤其适合于计算机之间的突发式的数据通信。试从多个方面比较虚电路和数据报这两种服务的优缺点。答:(1)在传输方式上,虚电路服务在源、目的主机通信之前,应先建立一条虚电路,然后才能进行通信,通信结束应将虚电路拆除。而数据报服务,网络层从运输层接收报文,将其装上报头(源、目的地址等信息)后,作为一个独立的信息单位传送,不需建立和释放连接,目标结点收到数据后也不需发送确认,因而是一种开销较小的通信方式。但发方不能确切地知道对方是否准备好接收,是否正在忙碌,因而数据报服务的可靠性不是很高。(2)关于全网地址:虚电路服务仅在源主机发出呼叫分组中需要填上源和目的主机的全网地址,在数据传输阶段,都只需填上虚电路号。而数据报服务,由于每个数据报都单独传送,因此,在每个数据报中都必须具有源和目的主机的全网地址,以便网络结点根据所带地址向目的主机转发,这对频繁的人—机交互通信每次都附上源、目的主机的全网地址不仅累赘,也降低了信道

利用率。(3)关于路由选择:虚电路服务沿途各结点只在呼叫请求分组在网中传输时,进行路径选择,以后便不需要了。可是在数据报服务时,每个数据每经过一个网络结点都要进行一次路由选择。当有一个很长的报文需要传输时,必须先把它分成若干个具有定长的分组,若采用数据报服务,势必增加网络开销。(4)关于分组顺序:对虚电路服务,由于从源主机发出的所有分组都是通过事先建立好的一条虚电路进行传输,所以能保证分组按发送顺序到达目的主机。但是,当把一份长报文分成若干个短的数据报时,由于它们被独立传送,可能各自通过不同的路径到达目的主机,因而数据报服务不能保证这些数据报按序列到达目的主机。(5)可靠性与适应性:虚电路服务在通信之前双方已进行过连接,而且每发完一定数量的分组后,对方也都给予确认,故虚电路服务比数据报服务的可靠性高。但是,当传输途中的某个结点或链路发生故障时,数据报服务可以绕开这些故障地区,而另选其他路径,把数据传至目的地,而虚电路服务则必须重新建立虚电路才能进行通信。因此,数据报服务的适应性比虚电路服务强。(6)关于平衡网络流量:数据报在传输过程中,中继结点可为数据报选择一条流量较小的路由,而避开流量较高的路由,因此数据报服务既平衡网络中的信息流量,又可使数据报得以更迅速地传输。而在虚电路服务中,一旦虚电路建立后,中继结点是不能根据流量情况来改变分组的传送路径的。X.25的主要协议内容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答:X.25是一个对公用分组交换网接口的规格说明。网络内答:进入本机IP层时报文长度为部由各个网络自己决定。“X.25网“仅说明该网络

3200+160=3360bit;经过两个局域网的网络与网络外部数据终端设备的接口应遵循X.25标层,又加上两个头部信息,此时长度共有准。X.25是以虚电路服务为基础的。X.25接口分3360+160+160=3680bit;在第二个局域网,为3个层次,最下层的物理层接口标准采用X.21报文要进行分片,已知最长数据帧的数据部分建议书,使用最多的就是RS-232标准。第二层只有1200bit,所以共分成4片,故第二个局是数据链路层采用的接口标准,是平衡型链路接域网向上传送3840bit。某单位分配到一个B入LAPB,它是HDLC的1个子集。第三层是分类IP地址,其net-id为129.250.0.0。该单位组层,DTE与DTC之间可以建立多条逻辑信道

有4000多台机器,分布在16个不同的地点。(0---4095),1个DTE可以在网上同时建立多个如选用子网掩码255.255.255.0,试给每一个地虚电路进行通信。X.25分组交换数据网特点是可点分配一个子网号码,并算出每个地点主机号实现多方通信,大大提高线路利用率,信息传递码的最小值或最大值。

安全、可靠、传输率高,通过申请账号、标识答:每个地点主机号码的最小值为1,最大值(NUI),可实现全国漫游,提供速率从2400b/s为254。某个IP地址的十六进制表示是至64kb/s。

C22F1481,试将其转换为点分十进制的形式。IP数据报中的首部检验和并不检验数据报中的这个地址是哪一类IP地址?答:用点分十进数据,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什么?坏处是什么?制表示,该IP地址是194.47.20.129,为C类答:在首部中的错误比在数据中的错误更严重。地址。有人认为:“ARP协议向网络层提供了例如,一个坏的地址可能导致分组被投寄到错误转换地址的服务,因此ARP应当属于数据链的主机。许多主机并不检查投递给它们的分组是路层。”这种说法为什么是错误的?答:ARP否确实是要投递给它们的。它们假定网络从来不不是向网络层提供服务,它本身就是网络层的会把本来是要前往另一主机的分组投递给它们。一部分,帮助向传输层提供服务。在数据链路有的时候数据不参与检验和的计算,因为这样做层不存在IP地址的问题。数据链路层协议是代价大,上层协议通常也做这种检验工作,从而象HDLC和PPP这样的协议,它们把比特串引起重复和多余。因此,这样作可以加快分组的从线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ARP和RARP转发,但是数据部分出现差错时不能及早发现。都是将地址从一个空间映射到另一个空间。在一个3200bit长的TCP报文传到IP层,加上这个意义上讲,它们是相似的。然而ARP和160bit的首部后成为数据报。下面的互联网由两RARP在实现方面却有一点很不相同。请指个局域网通过路由器连接起来。但第二个局域网出这个不同点。答:在RARP的实现中有一所能传送的最长数据帧中的数据部分只有个RARP服务器负责回答查询请求。在ARP1200bit。因此数据报在路由器必须进行分片。试的实现中没有这样的服务器,主机自己回答问第二个局域网向其上层要传送多少比特的数ARP查询。在因特网上的一个B类地址的子据(这里的“数据”当然指的是局域网看见的数网掩码是255.255.240.0。试问在其中每一个子据)?

网上的主机数最多是多少?答:对于一个B

类网络,高端16位形成网络号,低端16位是子网或主机域。在子网掩码的低端16位中,最高有效4位是1111,因此剩下12位(第3字节低4位和第4字节)用于主机号。因此,存在4096个主机地址,但由于全0和全1是特别地址,因此最大主机数目应该是4094。在IPv4首部中有一个“协议”字段,但在IPv6的固定首部中却没有。这是为什么?答:设置协议字段的目的是要告诉目的地主机把IP分组交给哪一个协议处理程序。中途的路由器并不需要这一信息,因此不必把它放在主头中。实际上,这个信息存在主头中,但被伪装了。最后一个(扩展)头的下一个头段就用于这一目的。当使用IPv6时,是否ARP协议需要改变?如果需要改变,那么应当概念性的改变还是技术性的改变?答:从概念上讲,不需要改变。在技术上,由于被请求的IP地址现在变大了,因此需要比较大的域(也称段)。IPv6使用16字节地址空间。设每隔1微微秒就分配出100万个地址。试计算大约要用多少年才能将IP地址空间全部用完。可以和宇宙的年龄(大约有100亿年)进行比较。答:使用16个字节,总的地址数为2128或3.4×1038。如果我们以每10-12秒106,亦即每秒1018的速率分配它们,这些地址将持续3.4×1020s,即大约1013年的时间。这个数字是宇宙年龄的1000倍。当然,地址空间不是扁平的,因此它们的分配是非线性的,但这个计算结果表明,即使分配方案,即使分配方案的效率为千分之一,这么多地址也永远都不会用完。试说明10BASE5,10BASE2,10BASE-T,1BASE-5,10BROAD36和FOMAU所代表的意思。答:10BASE5,10BASE2,10BASE-T分别表示以太网的三种不同的物理层。10表示数据率是10Mb/s,BASE表示电缆上的信号是基带信号,采用曼彻斯特编码。5表示粗缆,每一段电缆的最大长度是500米。2代表细缆,每一段电缆的最大长度是185米。T表示双绞线。10BROAD36:“10”表示数据率为10Mbit/s,“BROAD”表示电缆上的信号是宽带信号,“36”表示网络的最大跨度是3600m。FOMAU :(Fiber Optic Medium Attachment Unit)光纤媒介附属单元。以太网使用的CSMA/CD协议是以争用方式接入到共享信道。这与传统的时分复用TDM相比优缺点如何?答:CSMA/CD是一种动态的媒体随机接入共享信道方式,而传统的时分复用TDM是一种静态的划分信道,所以对信道的利用,CSMA/CD是用户共享信道,更灵活,可提高信道的利用率,不像TDM,为用户按时隙固定分配信道,即使当用户没有数据要传送时,信道在用户时隙也是浪费的;也因为CSMA/CD是用户共享信道,所以当同时有用户需要使用信道时会发生碰撞,就降低信道的利用率,而TDM中用户在分配的时隙中不会与别的用户发生冲突。对局域网来说,连入信道的是相距较近的用户,因此通常信道带宽较宽,如果使用TDM方式,用户在自己的时隙内没有数据发送的情况会更多,不利于信道的充分利用。对计算机通信来说,突发式的数据更不利于使用TDM方式。10Mbit/s以太网升级到100Mbit/s和1Gbit/s甚至10Gbit/s时,需要解决目的站MAC地址属于另一网段,则通过查找哪些技术问题?在帧的长度方面需要有什么改站表,将收到的帧送往对应的端口转发出去。变?为什么?传输媒体应当有什么改变?答:以若该帧出现差错,则丢弃此帧。网桥过滤了通太网升级时,由于数据传输率提高了,帧的发送信量,扩大了物理范围,提高了可靠性,可互时间会按比例缩短,这样会影响冲突的检测。所连不同物理层、不同MAC子层和不同速率的以需要减小最大电缆长度或增大帧的最小长度,局域网。但同时也增加了时延,对用户太多和使参数a保持为较小的值,才能有效地检测冲突。通信量太大的局域网不适合。网桥与转发器不在帧的长度方面,几种以太网都采用802.3标准同,(1)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而转发器工规定的以太网最小最大帧长,使不同速率的以太作在物理层;(2)网桥不像转发器转发所有的网之间可方便地通信。100bit/s的以太网采用保持帧,而是只转发未出现差错,且目的站属于另最短帧长(64byte)不变的方法,而将一个网段

一网络的帧或广播帧;(3)转发器转发一帧时的最大电缆长度减小到100m,同时将帧间间隔不用检测传输媒体,而网桥在转发一帧前必须时间由原来的9.6μs,改为0.96μs。1Gbit/s以太执行CSMA/CD算法;(4)网桥和转发器都有网采用保持网段的最大长度为100m的方法,用扩展局域网的作用,但网桥还能提高局域网的“载波延伸”和“分组突法”的办法使最短帧仍

效率并连接不同MAC子层和不同速率局域网为64字节,同时将争用字节增大为512字节。传的作用。以太网交换机通常有十几个端口,而输媒体方面,10Mbit/s以太网支持同轴电缆、双网桥一般只有2-4个端口;它们都工作在数据绞线和光纤,而100Mbit/s和1Gbit/s以太网支持链路层;网桥的端口一般连接到局域网,而以双绞线和光纤,10Gbit/s以太网只支持光纤。以太网的每个接口都直接与主机相连,交换机允太网交换机有何特点?它与集线器有何区别?许多对计算机间能同时通信,而网桥允许每个答:以太网交换机实质上是一个多端口网桥。工网段上的计算机同时通信。所以实质上以太网作在数据链路层。以太网交换机的每个端口都直交换机是一个多端口的网桥,连到交换机上的接与一个单个主机或另一个集线器相连,并且一每台计算机就像连到网桥的一个局域网段上。般工作在全双工方式。交换机能同时连通许多对网桥采用存储转发方式进行转发,而以太网交的端口,使每一对相互通信的主机都能像独占通换机还可采用直通方式转发。以太网交换机采信媒体一样,进行无碰撞地传输数据。通信完成用了专用的交换机构芯片,转发速度比网桥后就断开连接。区别:以太网交换机工作数据链快。假定所有的路由器和主机都工作正常,所路层,集线器工作在物理层。集线器只对端口上有软件的运行也都没有错误,那么是否还有可进来的比特流进行复制转发,不能支持多端口的能(尽管可能性很小)会把分组投递到错误的并发连接。网桥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是什么?网桥目的地?答:有可能。大的突发躁声可能破坏与转发器以及以太网交换机有何异同?答:网桥分组。使用k位的校验和,差错仍然有2-k的的每个端口与一个网段相连,网桥从端口接收网概率被漏检。如果分组的目的地段或虚电路号段上传送的各种帧。每当收到一个帧时,就先暂码被改变,分组将会被投递到错误的目的地,存在其缓冲中。若此帧未出现差错,且欲发往的并可能被接收为正确的分组。换句话说,偶然的突发噪声可能把送往一个目的地的完全合法的分组改变成送往另一个目的地的也是完全合法的分组。

试简单说明下列协议的作用:IP、ARP、RARP和ICMP。答:IP协议:实现网络互连。使参与互连的性能各异的网络从用户看起来好像是一个统一的网络。ARP协议:完成IP地址到MAC地址的映射。RARP:使只知道自己硬件地址的主机能够知道其IP地址。ICMP:允许主机或路由器报告差错情况和提供有关异常情况的报告。从而提高IP数据报交付成功的机会。域名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域名系统中的根服务器和授权服务器有何区别?授权服务器与管辖区有何关系?答: 域名系统的主要功能:将域名解析为主机能识别的IP地址。因特网上的域名服务器系统也是按照域名的层次来安排的。每一个域名服务器都只对域名体系中的一部分进行管辖。共有三种不同类型的域名服务器。即本地域名服务器、根域名服务器、授权域名服务器。当一个本地域名服务器不能立即回答某个主机的查询时,该本地域名服务器就以DNS客户的身份向某一个根域名服务器查询。若根域名服务器有被查询主机的信息,就发送DNS回答报文给本地域名服务器,然后本地域名服务器再回答发起查询的主机。但当根域名服务器没有被查询的主机的信息时,它一定知道某个保存有被查询的主机名字映射的授权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通常根域名服务器用来管辖顶级域。根域名服务器并不直接对顶级域下面所属的所

有的域名进行转换,但它一定能够找到下面的所有二级域名的域名服务器。每一个主机都必须在授权域名服务器处注册登记。通常,一个主机的授权域名服务器就是它的主机ISP的一个域名服务器。授权域名服务器总是能够将其管辖的主机名转换为该主机的IP地址。因特网允许各个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将本域名划分为若干个域名服务器管辖区。一般就在各管辖区中设置相应的授权域名服务器。文件传送协议FTP的主要工作过程是怎样的?主进程和从属进程各起什么作用?答:FTP使用客户服务器方式。一个FTP服务器进程可同时为多个客户进程提供服务。FTP 的服务器进程由两大部分组成:一个主进程,负责接受新的请求;另外有若干个从属进程,负责处理单个请求。主进程的工作步骤:

1、打开熟知端口(端口号为 21),使客户进程能够连接上。

2、等待客户进程发出连接请求。

3、启动从属进程来处理客户进程发来的请求。从属进程对客户进程的请求处理完毕后即终止,但从属进程在运行期间根据需要还可能创建其他一些子进程。

4、回到等待状态,继续接受其他客户进程发来的请求。主进程与从属进程的处理是并发地进行。FTP使用两个TCP连接。控制连接在整个会话期间一直保持打开,FTP 客户发出的传送请求通过控制连接发送给服务器端的控制进程,但控制连接不用来传送文件。实际用于传输文件的是“数据连接”。服务器端的控制进程在接收到 FTP 客户发送来的文件传输请求后就创建“数据传送进程”和“数据连接”,用来连接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数据传送进程。数据发送完毕后,SMTP 应释放 TCP 连接。简传送进程实际完成文件的传送,在传送完毕后关述FR的基本原理,并说明它与一般分组网的闭“数据传送连接”并结束运行。试述电子邮件主要差别。答:帧中继FR就是一种减少结的最主要的组成部件。用户代理UA的作用是什点处理时间的技术。在一个结点在接收到帧的么?没有UA行不行?答:电子邮件系统的最主首部后,就立即开始转发该帧的某些部分。当要组成部件:用户代理、邮件服务器、以及电子检测到有误码的结点要立即中止这次传输。当邮件使用的协议。UA就是用户与电子邮件系统中止传输的指示到达下个结点后,下个结点就的接口。用户代理使用户能够通过一个很友好的立即中止该帧的传输,并丢弃该帧。FR与一接口来发送和接收邮件。没有UA不行。因为并般分组网的主要差别有: ①一般分组交换网非所有的计算机都能运行邮件服务器程序。有些的数据链路层具有完全的差错控制。而帧中继计算机可能没有足够的存储器来运行允许程序在网络,不仅其网络中的各结点没有网络层,而后台运行的操作系统,或是可能没有足够的CPU且其数据链路层只具有有限的差错控制功能。能力来运行邮件服务器程序。更重要的是,邮件只有在通信两端的主机中的数据链路层才具服务器程序必须不间断地运行,每天24小时都必有完全的差错控制功能。②一般分组网的数须不间断地连接在因特网上,否则就可能使很多据链路层具有流量控制能力(如:滑窗技术);外面发来的邮件丢失。这样看来,让用户的PC帧中继的数据链路层没有流量控制能力。其流机运行邮件服务器程序显然是很不现实的。电子量控制由高层来完成。③一般分组网采用带邮件的信封和内容在邮件的传送过程中起什么内信令;帧中继采用带外信令。④一般分组作用?和用户的关系如何?答:一个电子邮件分网逻辑连接的复用和交换在第3层;而帧中继为信封和内容两大部分。电子邮件的传输程序根的逻辑连接的复用和交换在第2层。什麽是V据邮件信封上的信息(收信人地址)来传送邮件。LAN?为什麽要进行VLAN划分? 答:VLRFC822只规定了邮件内容中的首部格式,而对AN即虚拟局域网,是一种通过将局域网内的邮件的主体部分则让用户自由撰写。用户填写好设备逻辑地址划分成一个个网段,从而实现工首部后,邮件系统将自动地将所需的信息提取出作组的新兴技术。VLAN的划分增加的网络连来并写在信封上。电子邮件的地址格式是怎样接的灵活性,有利于控制管理成本;能有效减的?请说明各部分的意思。答:TCP/IP 体系的少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广播风暴;能增加网络的电子邮件系统规定电子邮件地址的格式如下:收安全性。什么是网桥?答:网桥(Bridge)也信人邮箱名@邮箱所在主机的域名

符号称桥接器,是连接两个局域网的存储转发设“@”读作“at”,表示“在”的意思。例如,电备,用它可以完成具有相同或相似体系结构网子邮件地址 xiexiren@tsinghua.org.cn试简述SM络系统的连接。一般情况下,被连接的网络系TP通信的三个阶段的过程。答:1.连接建立:统都具有相同的逻辑链路控制规程(LLC),连接是在发送主机的 SMTP 客户和接收主机的但媒体访问控制协议(MAC)可以不同。简 SMTP 服务器之间建立的。SMTP不使用中间的述路由器的工作原理。答:路由器是用来连接邮件服务器。

2.邮件传送。3.连接释放:邮件不同网段或网络的,在一个局域网中,如果不

需与外界网络进行通信的话,内部网络的各工作站都能识别其它各节点,完全可以通过交换机就可以实现目的发送,根本用不上路由器来记忆局域网的各节点MAC地址。路由器识别不同网络的方法是通过识别不同网络的网络ID号进行的,所以为了保证路由成功,每个网络都必须有一个唯一的网络编号。路由器要识别另一个网络,首先要识别的就是对方网络的路由器IP地址的网络ID,看是不是与目的节点地址中的网络ID号相一致。如果是当然就向这个网络的路由器发送了,接收网络的路由器在接收到源网络发来的报文后,根据报文中所包括的目的节点IP地址中的主机ID号来识别是发给哪一个节点的,然后再直接发送。FDDI的主要特点有哪些?和以太网相比,优缺点各有哪些? 答:FDDI的主要特点有:①使用基于IEEE 802.5令牌环标准的令牌传递MAC协议;②使用802.2LLC协议,因而与IEEE 802局域网兼容;③利用多模光纤进行传输,并使用有容错能力的双环拓扑;④数据率为100Mb/s,光信号码元传输速率为125MBaud;⑤1000个物理连接(若都是双连接站,则为500个站);⑥最大站间距离为2km(使用多模光纤),环路长度为100km,即光纤总长度为200km;⑦具有动态分配带宽的能力,故能同时提供同步和异步数据服务;⑧分组长度最大为4500字节。和以太网相比,FDD I的优缺点与令牌类似。在令牌总线中,如果某站点接到令牌后即崩溃,将会发生什么情况?802。4协议是如何处理这种情况的?答:在一个站将令牌传出之

后,它就观察它的后继站是否传出一帧或交出令牌。如果二者均未发生,那么该站将再次传出令牌。如果第二次仍失败,该站WHO-FOLLOW帧,该帧中标明了后继站的地址。当崩溃站点的后继站看到WHO-FOLLOW帧给出的地址是自己的前站地址时,它就SET-SUCCERROR帧给出错站点的前方站点作为响应,声明自己将成为新的后继站。这样,出错的站点就从出。简答题:1.简述符合IEEE 802.3标准的网络产品无法应用到实时性很强的系统中的原因。答案:(P175)符合IEEE 802.3标准的网络产品广泛应用于办公自动化系统,却无法应用到实时性很强的工厂自动化系统中,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IEEE 802.3采用无序竞争机制,且采用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解决冲突,无法预知一个帧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发送出去;而是IEEE 802.3没有优先级,无法保证重要信息优先传送2.简述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的原理。答案:(P121)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是一种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在链路状态路由协议中,每个路由器通过维护它自己的本地链路状态信息(即路由器到子网的链路状态和可以到达的邻居路由器),并通过扩散的方法把更新了的本地链路状态信息。路由器根据这个链路状态库计算出到每个目的地的最短路径(路由)。所有路由器都采用相同的算法来计算最短路由,而且这个计算是在路由器本地进行的

第五篇:计算机网络原理自考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地位与设置目的

《计算机网络原理》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专业课程。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互渗透、密切结合的一门交叉科学,在信息社会中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计算机网络化是计算机进入到第四个时代的重要标志,《计算机网络原理》已成为计算机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核心课程,它是进行网络设计和开发的基础。

计算机网络涉及数据通信、网络理论、各类网络标准协议及众多相关技术,为便于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本课程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局域网技术、因特网技术、实用网络技术及网络安全等内容做了比系统全面的介绍。

本课程在内容安排上以基础性和实用性为重点,不仅包括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还介绍了目前比较成熟的网络实用新技术,对网络发展前沿的内容也有所涉及。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原理,理解计算机网络的一系列标准和协议,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新技术,为开展和从事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如下几点:

1.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基础知识,理解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和未

来发展趋势、网络功能、网络分类、网络应用,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网络的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组成等知识。

2.理解计算机网络协议与分层的体系结构的知识,理解面向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服务的 机制,理解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协议、基本工作原理。了解OSI和TCP/IP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3.理解数据通信的有关概念,了解各类传输介质的性能和应用场合,理解和掌握信道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数据编码原理、调制解调器、ADSL、多路复用技术、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的工作原理,了解物理层的功能和协议。

4.理解和掌握数据链路层成帧、差错控制、流量控制等功能,理解链路层的基本协议的功能,掌握典型的数据链路层协议——HDLC和因特网的数据链路层协议PPP。

5.深入理解网络层的功能、为传输层提供的服务、虚电路子网和数据报子网的概念,理解路由选择算法、拥塞的概念和拥塞预防策略,理解Internet的IP、ARP、RARP和IPv6协议,了解ICMP和IGMP协议、理解Internet使用的路由协议,理解网络互联基本原理,掌握互联设备、互联协议,理解网桥和路由器的概念与功能、适用范围和工作原理。6.理解传输层提供给高层的服务、服务质量和传输服务原语,理解Internet上的传输协议(TCP,UDP),理解和掌握寻址、建立连接、释放连接、流量控制和缓冲策略。

7.理解和掌握运用层的域名系统、电子邮件协议、文件传输协议、万维网的原理等。

8.理解局域网的参考模型与协议标准,掌握几种典型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即CSMA/CD、Token King的工作原理和协议标准,掌握以太网(包括交换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千兆网以及万兆网)以及无线局域网的工作原理。了解移动AdHoc 网络的基本概念、特点、结构、路由协议和应用,了解与其他移动通信系统的区别点。了解局域网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9.了解分组交换技术(X.25和帧中继)、异步传输模式(ATM)、第三层交换技术、虚 拟局域网技术、VPN、计算机网络管理与安全等实用技术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三)课程教学方式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本课程的助学和教学中强调理论联系实

际,应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积极思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逐步解决问题。在讲清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同时,注意与有关专业的课程内容互相渗透和配合。应当尽可能采用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提倡采用案例教学和案例考核方法,注重启发式、引导式教学,使学生真正理解 《计算机网络原理》这门课程的特点及原理、方法,并能在实际应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计算机网络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交叉科学,它综合运用了多个学科的知识,形成了自身比较完整的体系。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课程之前,应很好地掌握计算机组成原理、接口与通信、计算机操作系统、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等知识。对于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计算机组成原理,相关课程为操作系统概论。

二.课程内容和考核要求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一)本章知识点

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1)计算机网络的四个发展阶段。

(2)三大网络:计算机网、电信业务网、广播电视网络。

(3)网络发展趋势:宽带网络、全光网络、多媒体网络、移动网络、下一代网络。

2.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2)计算机网络的两大组成部分。

(3)网络的功能:硬/软件共享、信息交换。

(4)计算机网络的典型应用。

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按拓扑类型分类:总线形、环形、星形、树形、网形、混合形。(2)按网络交换方式分类: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和分组交换网。(3)按网络的覆盖范围分类:广域网、局域网和城域网。(4)按网络传输技术分类:广播方式、点对点方式。

4.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1)国际标准化组织。(2)其它标准化机构。(3)Internet的组织机构。

(二)考核要求 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识记:计算机网络的四个发展阶段,计算机网络、电信业务网及广播电视网络三大网络的基本知识,宽带网络、全光网络、多媒体网络、移动网络以及下一代网络的未来发展趋势。2.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1)识记: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硬/软件共享、信息交换,计算机网络的典型应用。(2)领会:计算机网络的含义,计算机网络的两大组成部分。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识记:按拓扑结构分类:总线形、环形、星形、树形、网形、混合形,各种网络拓结构的特征;按网络交换方式分类: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和分组交换网;按网络的覆盖 范围分类:广域网、局域网和城域网;按网络传输技术分类:广播方式、点对点方式。(3)领会:星形、总线形、环形拓扑结构的特征、性能指标和优、缺点。

4.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

识记: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标准制定机构:ISO、ITU、IETF。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两大组成部分;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分类;拓扑结构分类,覆盖范围分类,交换方式分类。难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各种拓扑结构的网络的特征。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一)本章知识点 1.网络的分层体系结构

(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定义和发展。(2)计算机网络分层体系结构及分层原理。

(3)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的概念,网络通信协议三要素。2.OSI/RM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1)OSI/RM对等实体的通信。(2)OSI/RM各层的功能。

(3)面向理解的服务和无连接的服务 3.TCP/IP 参考模型

(1)TCP/IP的体系结构(2)TCP/IP各层的功能

4.OSI/RM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

(1)两者相似之处:基于协议栈的概念,分层体系结构。

(2)两者不同之处:层的数目不同,面向连接的和无连接的通信。

(二)考核要求

1.网络的分层体系结构 领会:

网络分层体系结构的概念和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协议的概念,网络通信协议三要素:语义、语法、时序关系。2.OSI/RM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领会:OSI参考模型及每层的功能。OSI/RM对等实体的通信。3.TCP/IP参考模型

领会:TCP/IP参考模型及每层的功能,TCP/IP协议簇内容。4.OSI/RM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

(1)识记:两者相似之处:基于协议栈的概念,分层体系结构;两者不同之处:层的数不同,面向连接的和无连接的服务机制。

(2)领会:面向连接的和无连接的服务机制。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网络分层体系结构的概念和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协议及三要素;OSI和TCP/IP参考模型;面向连接和无连接的服务机制。

难点:网络分层体系结构的概念;协议及三要素;OSI/RM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

第三章 物理层

(一)本章知识点 1.物理层接口与协议

(1)物理层的定义和功能,DTE、DCE的定义。(2)常用的25芯、9芯连接器标准。2.传输介质(1)双绞线。

(2)同轴电缆:基带同轴电缆和宽带同轴电缆。(3)光纤: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

(4)无线传输介质: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和激光,卫星通信。(5)传输介质的选择。3.数据通信技术

(1)数据和信号的定义,模拟数据或数字数据用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表示的概念,MODEM和CODEC作用,放大器和中继器的作用,数据通信的定义。

(2)数据传输速率及其单位bps、信号调制速率及其单位波特的定义,数据传输速率与信 号调制速率的关系。(3)误码率的定义。

(4)计算信道容量的两个经典公式:奈奎斯特公式和香农公式,带宽、信号状态数和信噪 比的含义。

(5)并行和串行通信方式,串行通信的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方式。

(6)频分多路复用技术、时分多路复用技术和波分多路复用技术的实现条件及工作原理,T1载波和E1 载波的帧结构。

(7)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的工作原理和特征。4.数据编码

(1)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编码,调幅、调频和调相三种基本调制方式及各种正交振幅调制(QAM)得到工作原理。

(2)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归零码和不归零码、单极性码和双极性码的特点,位同步 法的工作原理,曼彻斯特码的编码原理,群同步(起一止式同步法)的工作原理。(3)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采样定律及采样、量化、编码三过程。(4)

ADSL的工作原理和特点。5.数据交换技术

(1)电路交换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2)报文交换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3)分组交换技术(虚电路分组交换和数据报分组交换)的工作原理和特点。(4)各种数据交换技术的性能比较。(5)高速交换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二)考核要求 1.物理层接口与协议

(1)识记:物理层的定义和功能,DTE、DCE的定义,常用的25芯、9芯连接器标准,数据、控制、定时及接地四类接口信号线,规程特性。

(2)领会:

非平衡方式、采用差动接收器的非平衡方式及平衡方式三种电气连接方式,EIA RS-232C接口标准,EIA RS-499及ES-422与ES-423接口标准。2.传输介质

(1)识记: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无线传输介质: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和激光,卫星通信。(2)领会:有线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线,基带同轴电缆和宽带同轴电缆。3.数据通信技术(1)识记:

数据和信号的定义,放大器和中继器的作用,数据通信的定义,误码率的定义。(2)领会:模拟数据或数字数据用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表示的概念,MODEM和CODEC作用,带宽、信号状态数和信噪比的含义,并行和串行通信方式,串行通信的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方式。频分多路复用技术、时分多路复用技术好波分多路复用技术的实现条件及工作原理,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的工作原理和特征。

(3)简单应用:数据传输速率及其单位bps、信号调制速率及其单位波特的定义,数据传 输速率与信号调制速率的关系。(4)综合应用:计算信道容量的两个经典公式:奈奎斯特公式和香农公式。4.数据编码

(1)识记:调幅、调频和调相的工作原理,归零码和不归零码、单极性码和双极性码。(2)领会: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编码,各种正交振幅调制(QAM)的工作原理和性能,ADSL工作原理、性能和特点,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位同步法的工作原理,群同步(起--止式同步法)的工作原理,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3)简单应用:曼彻斯特码的编码原理,采样定律及采样、量化、编码三过程及量化级与编码位数的关系,T1载波和E1载波的帧结构。5.数据交换技术

(1)识记:高速交换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2)领会:电路交换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报文交换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分组交换技术(虚电路分组交换和数据报分组交换)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各种数据交换技术的性能。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

物理层的功能,物理层提供的四种特性;传输介质;数据传输速率与信号调制速率的关系;误码率的定义;奈奎斯特公式和香农公式,信噪比;并行和串行通信方式,串行通信的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方式;频分多路复用技术、时分多路复用技术和波分多路复用技术;数据编码;交换技术。

难点:奈奎斯特公式和香农公式,信噪比;多路复用技术;数据编码技术

第四章 数据链路层

(一)本章知识点 1.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1)帧同步功能:字符填充法、比特填充法、违法编码法和字节计数法。(2)差错控制功能:反馈重发、超时计时器以及帧编号的原理。(3)流量控制功能:停止等待方案、滑动窗口机制。(4)链路管理功能。2.差错控制

(1)随机热噪声引起的随机错和冲击噪声引起的突发错。

(2)奇偶校验码(包括水平垂直奇偶校验码)的算法、检错能力和编码效率。

(3)循环冗余码的算法、检错能力和编码效率,生成多项式、模2除的概念和应用,冗余位的求算。3.基本数据链路协议(1)停等协议。(2)顺序接收管道协议。(3)选择重传协议。4.链路控制规程

(1)面向字符的同步控制协议

BSC:10个传输控制字符、两类报文格式。

(2)面向比特的同步控制协议HDLC:帧格式、三种帧类型。5.因特网的数据链路层协议(1)SLIP协议。(2)PPP协议。

(二)考核要求 1.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1)识记: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帧同步功能、差错控制、流量控制、链路管理功能。(2)领会: 帧同步功能:字符填充法、比特填充法、违法编码法和字节计数法;差错控制:

反馈重发、超时计时器以及帧编号的原理;流量控制:停止等待方案、滑动窗口机制。2.差错控制

(1)识记:随机热噪声引起的随机错和冲击噪声引起的突发错。

(2)简单应用:奇偶校验码(包括水平垂直奇偶校验码)的算法、检错能力和编码效率,循环冗余码的算法、检错能力和编码效率,生成多项式、模2除的概念和应用,冗余位的求算。

3.基本数据链路协议

简单应用:停等协议,顺序接收管道协议,选择重传协议。4.链路控制规程

(1)简单应用:面向字符的同步控制协议BSC:10个传输控制字符、两类报文格式。(2)简单应用:面向比特的同步控制协议 HDLC:帧格式、三种帧类型。5.因特网的数据链路层协议(1)识记:SLIP协议。(2)领会:PPP协议。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差错控制;链路控制规程;因特网的数据链路层协议。难点:帧同步;滑动窗口机制;CRC;HDLC;SLIP;PPP。

第五章 网络层

(一)本章知识点

1.通信子网的操作方式和网络层提供的服务(1)网络层的功能。

(2)通信子网的两种操作方式:虚电路和数据报,两种操作所提供的两种服务。(3)虚电路子网和数据报子网的比较。2.路由选择

(1)最优化原则的定义。

(2)静态路由选择策略:最短路由选择算法,泛射路由选择算法。(3)动态路由选择策略:距离矢量路由算法和RIP路由信息协议,链路状态路由算法和OSPF开放的最短路径优先协议。(4)移动主机的路由选择。(5)广播路由选择。(6)多播路由选择。3.拥塞控制

(1)拥塞现象发生的原因,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的差异。拥塞控制的必要性。(2)拥塞控制的基本原理。

(3)拥塞控制方法:虚电路子网中的拥塞控制,数据报子网中的拥塞控制,负载丢弃,抖 动控制。4.服务质量

(1)集成服务和区分服务。(2)标签交换和MPLS的概念。5.网络互连

(1)网络互连的基本原理,网桥技术。(2)RIP和OSPF。

(3)网桥、路由器和网关等网络互连设备。6.因特网的互连层协议(1)IP协议。

(2)ARP协议与RARP协议。(3)ICMP协议。(4)IGMP协议。(5)IPv6。

(二)考核要求

1.通信子网的操作方式和网络层提供的服(1)领会:网络层的功能。

(2)领会:通信子网的两种操作方式:虚电路和数据报,两种操作所提供的两种服务,两

种子网的比较。

2.路由选择

(1)识记:最优化原则的定义。

(2)领会:静态路由选择策略:泛射路由选择算法。动态路由选择策略:链路状态路由算

法。移动主机的路由选择。广播路由选择。多播路由选择。

(3)简单应用:最短路由选择算法,距离矢量路由算法。3.拥塞控制

(1)识记:拥塞现象的原因,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的差异。拥塞控制的必要性。(2)领会:拥塞控制的基本原理,拥塞控制方法。4.服务质量

识记:集成服务和区分服务,标签交换和MPLS的概念。5.网络互连

(1)识记:网络互连的基本原理,网桥技术。

(2)领会:RIP和OSPF,网桥、路由器和网关等网际互连所使用的中继设备及其对应的

OSI层次,网桥、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3)综合应用:网络互连的概念,网络互连模型,网络互连设备。6.因特网的互连层协议

(1)识记:ICMP协议,IGMP协议。(2)领会:IP协议,ARP协议与RARP协议,IPv6。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网络层功能;通信子网的操作方式和网络层提供的服务;路由选择;拥塞控制;网络互连;因特网的互联层协议。

难点:虚电路和数据报;静态路由选择;动态路由选择;拥塞控制;IP数据报;ICMP;IGMP。第六章 传输层

(一)本章知识点 1.传输层的功能

(1)传输层的功能和作用。(2)两种传输服务。2.传输协议

(1)传输连接建立的方法。(2)传输层的服务。3.传输控制协议

(1)报文格式,TCP的段结构,常用TCP协议所使用的端口号。(2)TCP连接管理。

(3)TCP滑动窗口控制。(4)TCP重传策略。(5)TCP拥塞控制。4.用户数据报协议

(1)报文格式,UDP的段结构,常用UDP协议所使用的端口号。(2)UDP协议的应用。

(二)考核要求 1.传输层的功能

识记:传输层的功能和作用。2.传输协议

(1)识记:传输连接建立的方法。

(2)领会:传输协议的要素。传输层的服务(3)简单应用:寻址和端口,建立和释放连接。3.传输控制协议(1)识记:

TCP的滑动窗口控制、重传策略和拥塞控制。

(2)领会:协议的内容和功能,报文格式。连接管理机制。4.用户数据报协议

领会:协议的内容和功能,报文格式。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传输层功能;传输层协议; 难点:TCP;UDP。

第七章应用层

(一)本章知识点 1.应用层的概念

应用层的地位和作用。

2.域名系统

(1)IP地址与域名。(2)域名解析原理。3.电子邮件

(1)电子邮件的格式。

(2)电子邮件的协议:SMTP、POP3、IMAP。4.万维网

(1)WWW的工作原理。(2)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3)同一资源定位器URL。5.其它服务

(1)文件传输协议FTP。(2)远程登录Telnet。

(3)电子公告板系统BBS。

(二)考核要求 1.应用层的概念

识记:应用层的地位和作用。2.域名系统

(1)识记:域名系统。

(2)领会:IP地址与域名,域名解析原理。3.电子邮件

(1)识记:电子邮件的格式。

(2)领会:电子邮件的协议:SMTP、POP3、IMPAP的特点。4.万维网(1)识记:

HTML,浏览器,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和统一资源定位器URL。(2)领会:WWW的工作原理。5.其他服务

(1)识记:远程登录Telnet,电子公告板系统BBS。(2)领会:文件传输协议FTP。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应用层功能;域名系统;电子邮件;万维网; 难点:IP地址;域名解析;SMTP;IMAP;

第八章局域网技术

(一)本章知识点 1.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1)信道访问权的分配:静态分配、动态分配。

(2)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争用协议、无冲突协议、有限争用协议。(3)纯ALOHA系统、分时ALOHA系统。

(4)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及非坚持、1-坚持、P-坚持退避算法,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二进制倒数协议。

(5)介质访问控制(CSMA/CD),传播延时和传输延时的关系,冲突检测时间和最短帧长的计算。

2.IEEE 802标准与局域网(1)局域网的参考模型(2)IEEE 802标准。

(3)IEEE 802.2: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4)IEEE 802.3:IEEE 802.3协议、帧格式、MAC功能以及物理层规范。(5)IEEE 802.4:令牌总线。

(6)IEEE 802.5:令牌环,令牌环工作原理、环结构以及操作过程,以及操作过程,以比特度量的环长的计算,令牌环的特点,令牌环MAC帧格式。(7)IEEE 802.3、IEEE 802.4和IEEE 802.5的比较。(8)IEEE 802.6:分布队列双总线。3.高速局域网

(1)FDDI环网,FDDI工作原理、性能、编码、时钟偏移、帧格式,FDDI组成。

(2)以太网标准、帧格式、物理层规范,快速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物理层规范,交换型以太网技术特点,千兆位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物理层规范,万兆位以太网特性。4.无线局域网技术

(1)无线局域网的特点、技术要求。(2)无线局域网的硬件设备。(3)无线局域网的连接方案。

(4)无线局域网标准:IEEE 802.11协议,蓝牙技术,IrDA和HomeRF技术,IEEE 802.16协议。

(5)无线应用协议WAP。5.移动Ad Hoc网络

(1)移动Ad Hoc网络的特点和应用。(2)移动Ad Hoc网络的结构和路由协议。

(3)移动Ad Hoc网络与其他移动通信系统的比较。6.局域网操作系统

(1)局域网操作系统的演变过程。(2)局域网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3)典型局域网操作系统简介。

(二)考核要求 1.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1)识记:信道访问权的分配:静态分配,动态分配。

(2)领会: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争用协议,无冲突协议,有限争用协议。

(3)领会:介质访问控制(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及非坚持、1-坚持、P-坚持退避算法,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及二进制倒计数协议,传播延时和传输延时的关系。

(4)简单应用:CSMA及非坚持、1-坚持、P-坚持退避算法;冲突检测时间和最短帧长的计算。

2.IEEE 802 标准与局域网

(1)识记:IEEE 802标准系列。(2)领会:局域网的参考模型。

(3)领会:IEEE 802.2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4)领会:IEEE 802.3:协议、帧格式、MAC功能以及物理层规范。(5)识记:IEEE 802.4令牌总线。

(6)识记:IEEE 802.5:令牌环,令牌环工作原理、环结构以及操作过程,以比特度量的环长的计算,令牌环的特点。

(7)领会:以比特度量的环长的计算。

(8)领会:IEEE 802.3、IEEE 802.4和IEEE 802.5的比较,IEEE 802.6:分布队列双总线。(9)综合应用:CSMA/CD,以太网,快速、高速局域网,网桥与局域网互联,交换机和交换式局域网。3.高速局域网

(1)识记:光纤分布数据接口FDDI性能、编码、时钟偏移。(2)识记:FDDI工作原理、帧格式,FDDI组成。

(3)识记:以太网、100Nbps、1Gbps、10Gbps以太网的体系结构。

(4)领会:以太网、100Nbps、1Gbps、10Gbps以太网的物理层规范,MAC方法。4.无线局域网技术

(1)识记:无线局域网的特点、技术要求、硬件组成。

(2)领会:无线局域网的连接方案以及标准,无线应用协议WAP。(3)领会:无线局域网标准IEEE 802.11协议系列,蓝牙技术,IrDA和HomeRF技术,IEEE 802.16协议。

5.移动Ad Hoc网络

(1)识记:移动Ad Hoc网络的特点和应用。(2)识记:移动Ad Hoc网络的结构和路由协议。

(3)识记:移动Ad Hoc网络与其它移动通信系统的比较。6.局域网操作系统 识记:局域网操作系统的演变过程,局域网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典型局域网操作系统简介。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介质访问控制协议;IEEE 802标准;FDDI;WLAN

难点:争用协议,无冲突协议,有限争用协议;CSMA/CD;令牌环;令牌总线;WAP。

第九章

实用网络技术

(一)本章知识点 1.分组交换技术

(1)X.25协议:协议层次、分组格式、分组类型。

(2)帧中继(Frame Relay)的基本原理、帧格式、应用和发展。2.异步传输模式(ATM)

(1)ATM交换、定义及功能。(2)ATM的特征及信元交换技术。

(3)ATM的层次结构、ATM子层和ATM适配层。(4)ATM的工作方式:异步时分复用。3.第三层交换技术

(1)第三层交换技术的引入。(2)局域网第三层交换技术。(3)广域网第三层交换技术。4.虚拟局域网技术

(1)虚拟局域网的概念。

(2)建立虚拟局域网的交换技术:端口交换、帧交换、信元交换。(3)划分虚拟局域网的方法。5.虚拟专用网VPN(1)VPN的概念。(2)VPN的特点。(3)VPN的安全技术。(4)VPN的应用。6.计算机网络安全

(1)网络管理管理五大基本功能及主要协议。

(2)网络安全概念,网络攻击的几种形式,网络安全机制,加密解密,数字签名。

(二)考核要求 1.分组交换技术

(1)识记:帧中继工作原理及应用。(2)领会:帧中继帧格式。2.异步传输模式

识记:定义、工作方法、功能。ATM特征,基于Cell的分组交换技术,信元格式、适配层功能。

3.第三层交换技术

(1)识记:第三层交换技术的引入。

(2)领会:局域网第三层交换技术,广域网第三层交换技术。4.虚拟局域网技术

(1)识记:虚拟局域网的概念。

(2)领会:建立虚拟局域网的交换技术:端口交换、帧交换、信元交换,划分虚拟局域网 的方法。5.虚拟专用网

VPN 识记:VPN的特点,VPN安全技术。6.计算机网络安全

(1)识记:网络管理的五大基本功能及主要协议,网络安全的概念。(2)领会:常规加密解密方法,认证和数字签名。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分组交换技术;异步传输模式;虚拟局域网;VPN。

难点:X.25协议;帧中继;ATM;VLAN的交换技术和划分方法;VPN。

下载自学考试计算机网络原理知识点详细全面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自学考试计算机网络原理知识点详细全面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自学考试船海本科船舶原理主要知识点

    《船舶阻力》和《船舶推进》主要知识点 1、掌握快速性的概念。 2、掌握船舶阻力和船体阻力的成因和分类。 3、掌握雷诺数和傅汝德数的概念。 4、了解雷诺定律和全相似定律,掌......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知识点总结

    一、概论 1、在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中运行的程序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为两大类:  客户服务器方式(C/S 方式)即Client/Server方式  对等方式(P2P 方式)即 Peer-to-Peer方式 (1)客户......

    计算机网络实验知识点总结

    WWW服务的概念: WWW服务(3W服务)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基本互联网应用,我们每天上网都要用到这种服务。通过WWW服务,只要用鼠标进行本地操作,就可以到达世界上的任何地方。由于WWW......

    计算机网络概念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念 1. 网络的定义 A 将地理位置不同但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网络协议、网络操作系统、网络......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最全面最详细)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

    计算机网络考试总结

    21世纪的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 网络三网: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发展最快并起到核心作用的是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1)连通性2)共享 网络:由若干......

    2012年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简答重点总结

    2012年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简答重点总结 管理的概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 1.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 2.管理的手段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3.管理的本质是协......

    计算机网络-数据链路层知识点总结

    (一)数据链路层的功能:节点到节点地将网络层的数据报传送通过路径中的单段链路。 注1:提出这个点是为了使知识结构体系完整。 注2:其他的基本常识: 两种信道:广播信道、点对点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