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点详细总结
第一章:
教育技术的定义:①1977年AECT对教育技术的涵义做出了新的阐述,增加了系统方法的内涵,认为教育技术是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技术手段与技术方法。②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③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 教育技术的内涵:
(一)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技术的研究范畴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
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征:
第一,教育信息处理数字化,使教育信息处理简单、统一、可靠。第二,教育信息载体多媒体化,并实现信息载体具有集成性,信息应用具有互动性。
第三,信息传输网络化,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高度共享,是学习不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更便于促进远程异地协商合作。
第四,教学过程智能化,可以实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智能指导、智能代理,更可以使界面智能化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1.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2.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促进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3.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第二章
三种学习理论观点及代表人物: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以人类的可观察的行为作为主要的观测元素,认为人的行为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学习的获得就是形成刺激和反应的联结和联想,而强化则是促进这种联结的重要手段。因此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注重外部环境的作用,强调在刺激——反应过程中“强化”的必要性。
在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中,对教育技术具有影响的主要是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学说。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真正形成是以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V.Neisser)1967年发表的《认知心理学》为标志。认知学派认为,学习并非是一连串的刺激反应过程,而是人根据自身已有经验,对外部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形成认知结构 的过程。因此认知理论强调学习的内部因素,探讨人的大脑对信息加工和认知结构建立的机理。
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认为人对外部事件经过知觉转达化为心理事件的过程是认知表征过程。布鲁纳提出了“知识结构论”、“学习结构论”等理论。奥苏贝尔(David P.Ausubel)的意义学习理论,旨在直接解决学校的知识教学问题,其理论内涵同时涉及学习、教学、课程三方面的问题。加涅(R.M.Gagné)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所谓人们认知的“实在”只是知者的心中之物,是知者构造了实在,或者说是按他自己的经验解释了实在。所以学习是学习者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自行建构的,而不是灌输的。这一建构过程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也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并力图在更接近、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情境里学习,以个人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个人理解的意义。建构主义对学习的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学习是一种建构的过程。第二,学习是一种活动的过程。第三,学习必须处于真实的情境中。
传播的模式:1.香农—韦弗模式2.拉斯韦尔的”5W”模式。3.贝罗模式 集线器:是计算机网络中连接多个计算机或其他设备的连接设备,是对网络进行集中管理的 最小单元。英文hub就是中心的意思,像树的主干一样,它是各分支的汇集点。许多种类型的网络都依靠集线器来连接各种设备并把数据分发到各个网段。HUB 基本上是一个共享设备,其实质是一个中继器,主要提供信号放大和中转的功能,它把一个端口接收的全部信号向所有端口分发出去。有些集线器还可以通过软件对端口进行配置和管理。使用集线器可以改变网络的管理和维护,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如果网络中计算机数目较多,可将集线器级联使用或选用可堆叠集线器。
交换机:是集线器的升级换代产品,它的外观与集线器相似,也是带有多个端口的连接设备。但二者也存在明显的区别:首先工作机理不同。集线器的工作机理是广播(broadcast),无论是从哪一个端口接收到什么类型的信包,都以广播的形式将信包发送给其余的所有端口,由连接在这些端口上的网卡判断处理这些信息,符合的留下处理,否则丢弃掉,这样很容易产生广播风暴,当网络较大时网络性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从它的工作状态看,集线器的执行效率比较低,安全性差,而且一次只能处理一个信包,在多个端口同时出现信
包的时候就会出现碰撞,不适合用于较大的网络主干中。而交换机则采用点对点的方式,即只有发出请求的端口和目的端口之间相互响应,不影响其它端口,可以有效抑制广播风暴的产生。其次带宽占有方式不同。集线器不管有多少个端口,所有端口都是共享一条带宽,在同一时刻只能有两个端口传送数据,其他端口只能等待,而对于交换机而言,每个端口都有一条独占的带宽,这样在速率上对于每个端口来说有了根本的保障,当两个端口工作时并不影响其他端口的工作。最后传输模式不同。集线器采用半双工方式传输,在上行通道上集线器一次只能传输一个任务,要么是接收数据,要么是发送数据。而交换机则不同,它采用全双工方式来传输数据,因此在同一时刻可以同时进行数据的接收和发送,这不但令数据的传输速度大大加快,而且在整个系统的吞吐量方面交换机比集线器也要快得多。此外,学校网络中心的核心交换机往往还具有路由功能。
双绞线可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两类在当前的技术下,传输数据的距离一般限制在100米范围内,双绞线是目前局域网中使用最多的传输媒质。
光纤,是一种利用光在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中的全反射原理而达成的光传导工具。它由纤维芯、包层和保护套组成。光纤具有很高的传输带宽,目前技术可以1000Mb/s以上的速率进行传输。光纤的损耗极低,可以大大加长中继的距离。此外,光纤还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等一系列优点,这使它愈来愈多地在各种通信系统中得到采用。但光纤也有其固有的缺点,如价格高、安装复杂、发生故障时诊断和修复困难等。
校园网的功能:
一、教学服务
二、学校管理
三、通信
四、数字图书馆
媒体素材库可分为五大类,即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素材、音频素材、视频素材、动画素材。
网路课程的辅导答疑系统分为自动答疑系统和人工答疑系统两种类型
根据投影技术的不同,投影机主要可以分为三类,即CRT、LCD、DLP投影机。(1)CRT三枪投影机,即阴极射线管投影机。(2)LCD投影机,即液晶投影机。
(3)DLP数码投影机,即数字光处理器投影机,①选择合适的安放形式
投影机在教室中有吊顶悬挂和桌面支撑两种安放形式。②选择合适的投影方式
投影机的投影方式有背头影和前投影之分。两者相比较,背投影的投影效果更好。
摄影机可调节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调整影像清晰度、色彩、亮度、对比度②调整影像大小 ③选择分辨率模式④调整图像正反及上下。⑤调整冻结遮屏⑥输入源选择及转换效果设置
视频展示台的基本工作过程是:利用一个摄像头将展示台上的景物转换成视频信号,再通过电视机或投影机播放,基工作原理和摄像机相同,是一种图像信息采集设备。
银幕分类(1)正投幕(反射型)
(2)背投幕(透明型
农远上课的三种模式:
一、光盘播放模式
二、卫星接收模式
三、计算机教室模式
计算机网络教室的硬件构成主要包括服务器、多媒体教师机、多媒体学生机、交换机、集线器、多媒体控制机、大屏幕投影系统及音响系统等,形成一套功能齐全的网络教学系统。它可以连入校园网或因特网。
一般有普通教室型、U字形、小组协作型、综合型等。
学生机和教师机一般选用Windows,服务器的可选择Windows2000 Server或更高,存放教学资源,服务器还应安装代理软件,使学生机用户可以通过服务器访问校园网或互联网,既可增强网络的安全性能,同时还可以进行数据流监控、过滤、记录和报告等网络管理职能
语言实验室的类型:
一、听音型
二、听说型
三、听说对比型
四、视听型 数码相机的系统构成:由取景系统、控制系统、成像系统、存储介质、LCD液晶显示屏 以及 电源系统等几部分组成。
数码相机的技术参数:
(一)像素数
(二)分辨率
(三)色彩深度 摄像机的种类
(一)根据摄像机的形态和用途分类
1.便携式摄像机2.演播室用摄像机3.监视摄像机 二)根据摄像管的数量来分
1.单管摄像机2.双管摄像机3.三管摄像机 摄像机的拍摄要领
1.画面要平2.画面要稳3.摄像要准4.摄像要均 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优势
(一)对教师教学的影响:1.呈现动态教学信息,生成高质量的教学课件。2.便于灵活高效地实施教学过程。3.无缝使用数字化信息化资源。4.板书内容可以被存储下来。5.电子白板使教师对计算机的操作透明化
(二)对学生学习的影响:1.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理解力。2.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3.便于学生复习以往的知识内容并促进学生掌握新知识。4.有利于调动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教学资源的分类:一是素材类教学资源 二是集成型教学资源三是网络课程 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遵循的原则
一)目的性:1.科学的选题,明确教学对象和目标。
2.教学内容的选材要适当,逻辑层次清楚,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教学内容符合学习者认知水平和特点,遵循学习者的认知规律。
4.教学策略合理,有助于支持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或探究式学习等多种学习模式。
(二)科学性:1.开发教学资源要素材选用恰当,具有典型性和真实。2.内容科学、表述准确、术语规范。
3.内容呈现的结构应能符合学习认知规律,表现方式应简捷合理,满足教学要求。4.操作准确无误、规范。
(三)技术性1.媒体选用恰当,设计必要的交互,充分发挥计算机和网络的优势。
2.开发的教学资源图像清晰、色彩逼真、音视频清楚,具有可比或可衡量的技术质量。
3.使用的设备、器材要符合相关的技术要求,使用的开发软件性能稳定。4.开发教学资源的操作过程要规范、科学。
(四)艺术性1.构图合理,色彩协调,风格统一,要符合审美要求; 2.语言简洁、生动,文字清晰、版式规范、字体运用恰当; 3.视像、动画形象生动,声画同步,有感染力。
教学资源建设的层次:
一是素材类教学资源建设二是网络课程建设 三是资源建设的评价四是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
多媒体和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最初是指多种物化的信息传递工具和手段,一般理解为多种媒体的综合。就是指多种信息载体的表现形式和传递方式,这些信息媒体包括: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
多媒体技术是指把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的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交互式综合处理的技术。即:通过计算机,用多种媒体手段来存储、传播和处理信息的技术。
(五)创新性
多媒体课件的教学功能
(一)图文声像并茂,优化学习环境
(二)友好的交互环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三)丰富的信息资源,扩大学生知识面
(四)超文本结构组织信息,提供多种学习路径 多媒体课件的类型
(一)根据使用环境的分类:单机环境、网络教室环境
(二)根据使用对象分类:助学型(学习者自主学习型)、助教型、教与学结合型
(三)根据内容与作用分类:1.课堂演示型2.学习者自主学习型3.模拟实验型 4.训练复习型5.教学游戏型6.资料、工具型
(四)根据表现形式分类:1.演示型2.交互型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过程
(一)选择教学课题,确定教学目标
(二)进行教学设计及课件总体风格设计
(三)编写课件脚本
(四)搜集媒体素材,制作合成课件
(五)修改调试运行,试用鉴定推广
第二篇: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点整理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现代教育技术概述
教育技术就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的综合体,它分为有形(物化形态)和无形(观念形态)技术两大类。
AECT对教育技术的定义:教育技术是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理论与实践”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放、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推动教育现代化,培养创新人才。教育技术的名称演变经历四个阶段:
视觉教育
视听教育
视听传播
教育技术(含义:术涉及与学习活动相关的每一个环节,是以系统方法为核心的、以改进和优化人们的学习为最终目的的综合性学科)
师范生学习教育技术的主要内容:1.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
2.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媒体使用技术 3.教学软件的开发制作技术
第二章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人本主义思想一般包括对自由和对自治的信念,认为人类有能力克服遗传、个人历史和环境的限制而做出有意义的个人选择,强调个体重要性以及特殊的人类需要。
学习理论是研究人类怎样学习的理论,旨在阐明学习如何发生、有哪些规律、是什么样的过程、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并揭示学习过程依据心理、生理机制和规律而形成的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1.桑代克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桑代克通过动物实验来研究学习,提出了联结主义的刺激——反应学习理论 2.斯金纳创立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和强调理论
继承和发展了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了“刺激——反映——强化”的学习模式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1.苛勒的顿悟说
“接竹竿实验” 2.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发现理论 3,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4.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
1.学习不应只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所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活动,即学生能主动积极的构造意义。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学生学习活动必然有创造性质,他能把从外界接收到的知识同化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形成自己特有的认知图式。
2.学习是学习者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的过程,学习是一个顺应的过程,即学习者不断地对已有的认知结构做出必要的调整和更新,使他适应新的学习对像,并实现整合。
3.学生学习活动主要是在学校环境中,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进行的。因此,学习作为一种特殊的建构活动有社会性质。学习不是一个“封闭”的过程,而是一个需要不断与外界交流的发展与改进的过程,即包含有一个交流、反思、改进、协调的过程
4.建构主义则强调应用的情境性,人面临现实问题时,不可能仅靠提取已有的知识就能解决好问题,而是需要争对具体情境中的具体问题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改组、重组甚至创造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教学理论:1.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 2.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按效果分为有意义和机械学习两种
按方式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3.巴班巴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就是要求将社会的具体要求与师生的具体情况和所处的教学环境、条件以及正确的教学原则几方面结合起来,从而选择和制订最佳工作方案(即教案),并在实际中坚决而灵活地施行之,最终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知识点整理
2.3视听教育理论
戴尔把人类获取知识的各种途径和方法概括为一个“经验之塔”来系统描述
1.塔的底层的经验
经验之塔底层的经验是最直接、最具体的经验,越往上越抽象,底层的经验易于理解和记忆;顶层的经验易获得概念,便于应用。
2.学习方法
教育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学习间接经验要尽可能以直接经验为基础。3.教育升华
教育不能止于直接经验,不能过于具体化,必须引导学生向抽象思维发展。因为概念是思维推理的工具,它使探求知识的智力过程大为简单化、经济化。
4.替代经验
位于塔腰部分的是替代经验。它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解决了教学过程中具体经验和抽象经验过渡脱节的矛盾。替代学习经验的思想是教学媒体运用于教学过程的主要理论依据。
5.形成科学的抽象
应充分重视直接经验的作用。在学校中,应用各种教育媒体,以使教育更为具体,从而形成科学的抽象。把具体的直接经验看得过重,使教育过于具体化,而忽视达到普通化的充分理解是危险的。但当今的教育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具体程度,因此加强视听教育是完全必要的。
2.4 教育传播理论 1.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包括面对面的直接传播和以媒体为中介的间接传播。
2.组织传播
组织传播是组织与组织之间、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3.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是传播者用专门编制的内容,通过媒体,对广大受众进行信息交流的活动。4.教育传播
教育传播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要求,选定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知识点整理
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递给特定的教育对象的一种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5.网络传播
网络传播是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进行传递或交流信息的行为和过程,是一种新的传播方式。
2.4.2传播模式
1.拉斯威尔的传播理论模式
拉斯威尔的传播理论模式如图2-4 所示,是传播理论研究中描述传播行为的一种简便方法,称为“5W”模式,它通过回答五个问题来描述传播行为:谁(Who)、说什么(Say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向谁说(To Whom)、产生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
图2-4 拉斯威尔的传播模式
2.香农—韦弗的传播理论模式
1949年,传播理论的奠基人之一,数学家香农和韦弗,从电话、电报的传播模式出发,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了研究信息处理和信息传递的科学。其传播模式如图2-5所示。
图2-5 香农—韦弗传播模式
3.韦斯特莱的传播理论
韦斯特莱传播理论是一种控制论的模式,强调传播行为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其理论的模式如图2-7所示。
图2-7 韦斯特莱传播模式
图2-7中:
X 表示周围信息。
A 表示信息来源,即编制者。
C 表示信息传播线路上的把关人,即传者。B 表示接受者,即受者。
fBA 表示接受者向编制者反馈。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知识点整理
fBC 表示接受者向把关人反馈。fCA 表示把关人向编制者反馈。2.4.3 教育传播过程 教育传播过程
教育传播过程是一个由教育者借助教育媒体向受教育者传递与交换教育信息的过程。通过信息的控制,这些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六个阶段:确定教育传播信息;选择教育传播媒体;通道传送;接收与解释;评价与反馈;调整再传送。传播过程如图2-8所示。
图2-8 教育传播过程
2.4.4 教育传播的基本原理 1)共同经验原理
教育传播是一种信息传递与交换的活动,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必须建立在双方共同经验范围内。一方面,对学生缺乏直接经验的事物,要利用直观的教育媒体帮助学生获得间接的经验;另一方面,教育媒体的选择与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经验。
2)抽象层次原理
抽象层次高的符号,能简明地表达更多的具体意义。但抽象层次越高,理解便越难,引起误会的机会也越大。所以,在教育传播中,各种信息符号的抽象程度必须掌握在学生能明白的范围内,并且要在这范围内的各抽象层次上下移动。
3)重复作用原理
重复作用是将一个概念在不同的场合或用不同的方式去重复呈现。它有两层含义:一是将一个概念在不同的场合重复呈现。如在几个不同的场合下接触某个外语生词,以达到长时记忆。二是将一个概念用不同的方式去重复呈现。如同时或先后用文字、声音、图像去呈现某一概念,以加深理解。
4)信息来源原理
有权威、有信誉的人说的话,容易为对方所接受。资料来源直接影响传播的效果。因此,在教育传播中,作为教育信息主要来源之一的教师,应树立为学生认可的形象与权威。所用的教材与教学软件,其内容来源应该正确、真实、可靠。
2.5.1一般系统论
基本原理:1.整体性原理
2.反馈原理 3.有序原理
第三章.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 3.2.1 学习需要分析 在教学设计中,学习需要是一个特定的概念,是指学习者学习方面的当前状况与被期望达到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知识点整理 的状况之间的距离,也就是学生目前水平与期望学生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
学习者特征分析就是要了解学习者的一般特征、学习风格,分析学习者学习教学内容之前所具有的初始能力,并确定教学的起点。
学习者的一般特征分析
学习者一般特征是指对学习者从事学习产生影响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的特点,包括学生的年龄、性别、年级水平、认知成熟度、智能学习机、个人对学习的期望、生活经验、经济、文化、社会背景等因素。
学习风格
学习风格是指对学生感知的不同刺激,并对不同刺激作出反应这两个方面的所有心理特征。
学习的条件
在学习条件方面,比较典型地表现为感情的需要、社会性需求、环境和情绪的需求
3.2.3教学内容分析
见课本 3.2.4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明确的表述 1.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1)认知学习领域目标分类
1.知道 2.领会 3.运用 4.分析 5.综合 6.评价
(2)动物技能学习领域目标分类 1.知觉
2.准备 3.有指导的反应 4.机械动作 5.复杂的外显反应
6.适应 7.创新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分类:我国在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给出了每一门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学段目标 教学目标的编写方法:ABCD法: 1.对象 2.行为 3.条件 4.行为的标准
第八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8.1.1 含义:北师大何克杭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形式(3点)
1.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
2.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 3.研究型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
信息技术整合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1)要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特别是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
(2)要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来进行整合(3)要注意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方法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4)要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和信息化学习工具的搜集与开发,这是实现课程整合的必要前提(但教学资源建设不等于要求教师都去做课件)
(5)要注意结合各门学科的特点,建构易于实现学科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8.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
课内整合教学模式:
1.传递——接受教学模式
2.探究型教学模式 3.“主体——主导”教学模式 课外整合教学模式:
1.网络探究(WebQuest)模式
2.适时教学(Just-in-Time Teaching)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知识点整理
第九章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获取和利用
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指教学系统中支持整个教学过程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实现一定教学功能的各种资源。
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是指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第一是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第二是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
数字图书馆 类型:一是电子文献数据库
二是电子图书数据库
网络检索工具
所谓网络检索工具,是指在Internet上提供信息检索服务的一类网站或服务器,其检索的对象是存在于Internet信息空间的各种类型的网络信息 1.目录检索工具
目录型检索工具(Subject Directory Catalogue)是由信息管理专业人员在广泛搜集网络资源,并进行加工整理的基础上,按照某种主题分类体系编制的一种可供检索的等级结构式目录。在每个目录类下提供相应的网络资源站点地址,使用户能通过该目录体系的引导,查找到有关的信息。2.搜索引擎
搜索引擎(Search Engine)使用自动索引软件来发现、收集并标引网页、建立数据库。以网页形式提供给用户一个检索界面,供用户输入检索关键词、词组或短语等检索项。代替用户在数据库中查找出与其提问匹配的记录并返回结果,且按其相关度排序输出。论坛及其教学功能
论坛又名网络论坛BBS,是Internet上的一种电子信息服务系统。(注:网络以外的论坛指有一种高规格,长期组织,多次召开的研讨会议。其他常用社会性软件QQ,UC,MSN等等
第十章 数字化校园教学的应用
多媒体教室也称多媒体演示室,是根据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将多媒体计算机、投影、录音、录像等现代教学媒体结合在一起而建立起来的综合教学系统。
多媒体教室的基本组成:1.中央控制系统 2.多媒体计算机3.视频展示台 4.投影仪
5.音响系统 6.投影屏幕 7.教室环境: 语言实验室又称语音教室
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基本构成:计算机网络和网络教学系统
10.5微格教学系统
微格教学:它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利用先进的媒体信息技术,依据反馈原理和教学评价理论,通过对教学行为进行记录和研究,分阶段系统培训教师教学技能。
微格教学的实施过程:步骤八条(1)学习相关知识
在实施模拟教学之前应学习微格教学、教学目标、教学技能、教学设计等相关的内容。通过理论学习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利于以后观察学习内容的同化与顺应,提高学习信息的可感受性及传输效率,以促进学习的迁移。
(2)确定训练目标
在进行微格教学之前,指导教师首先应该向受训者讲清楚本次教学技能的训练的具体目标、要求,以及该教学技能的类型、作用、功能、及典型事例运用的一般原则、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知识点整理
(3)观摩示范
为了增强受训者对所培训的技能的形象感知,需提供生动、形象和规范的微格教学示范片(带)或教师现场示范。在观摩微格教学片(带)过程中,指导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必要的提示与指导。示范可以是优秀的典型,也可利用反面教材,但应正面示范为主。如若可能,应配合声像资料提供相应的文字资料,以利于对教学技能有一个理性的把握。要注意培养受训者勤于观察、善于观察的能力,吸收、消化他人的教学经验的能力。
(4)分析与讨论
在观摩示范片(带)或教师的现场示范后,组织受训者进行课堂讨论,分析示范教学的成功之处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假使我来教,该如何应用此教学技能”展开讨论。通过大家相互交流、沟通,集思广益,酝酿在这一课题教学中应用该教学技能的最佳方案,为下一步编写教案作准备。
(5)编写教案
当被训练的教学技能和教学目标确定之后,受训者就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进行教学设计,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编写详细的教案。教案中首先说明该教学技能应用的构想,还要注明教师的教学行为、时间分配及可能出现的学生学习行为及对策。
(6)角色扮演与微格实践
角色扮演是微格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受训者训练教学技能的具体教学实践过程。即受训者自己走上讲台讲演,扮演教师,因此被称作“角色扮演”。为营造出课堂气氛,由小组的其他成员充当学生。受训者在执教之前,要对本次课作一简短说明,以明确教学技能目标,阐明自己的教学设计意图。讲课时间视教学技能的要求而定,一般5-10分钟。整个教学过程将由摄录系统全部记录下来。
(7)评价反馈
评价反馈是微格教学中最重要的一步。在教学结束后,必须及时组织受训人员重放教学实况录像或进行视频点播,由指导教师和受训者共同观看。先由试讲人进行自我分析,检查实践过程是否达到了自己所设定的目标,是否掌握了所培训的教学技能,指出有待改进的地方,也就是“自我反馈”。然后指导教师和小组成员对其教学过程进行集体评议,找出不足之处,教师还可以对其需改进的问题进行示范,或再次观摩示范录像带(片),以利于受训者进一步改进、提高。
(8)修改教案
评价反馈结束后,受训者需修改、完善教案,再次实践。在单项教学技能训练告一阶段后,要有计划地开展综合教学技能训练,以实现各种教学技能的融会贯通。
校园网的基本组成
校园网络:校园网络通常是指利用网络设备、通讯介质和适宜的网络技术与协议(例如TCP/IP协议等)以及各类系统管理软件和应用软件,将校园内计算机和各种终端设备有机地集成在一起,同时通过防火墙(Firewall)与外部的Internet网络连接,以用于教学、科研、学校管理、信息资源共享和远程教育等方面工作的局域网。
校园网络的组成:校园网系统主要包括------网络传输媒质、交换设备(交换机、路由器、集线器等)、服务器、工作站、管理服务软件系统等部分组成。
校园网的基本应用:第一,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服务
第二,为教师教学服务 第三,为学校管理服务 第四,为与校外交流服务
校园网基本应用系统框架:
1.信息资源服务2.校园网的教学应用
3.校园网的管理应用
4.信息交流服务
第三篇:现代教育技术复习知识点总结
理解教育技术从广义上说,教育技术就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分为有形技术和无形技术两类。有形技术主要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运用的物质工具。他往往通过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具,或者幻灯、投影、电视、计算机、网络、卫星等教学媒体表现出来。无形技术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抽象形式表现的技巧、方法和理论等。从狭义上说,教育技术是指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中所运用的媒体技术和系统技术。
教育技术的四个发展阶段
1、视觉教育(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2、视听教育(20世纪30年代----20世纪50年代)无线电广播,有声电影,录音等技术在教育中得以推广应用,戴尔的“经验之塔”
3、视听传播(20世纪50年代末----20世纪70年代初)
4、教育技术(20世纪70年代----)AECT94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AECT2004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
教育技术的研究范畴包括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评价五大方面。教育技术的应用领域三个主要的相对独立的实践领域
1、课堂教学
2、远程教学
3、企业培训
教育技术的应用模式
1、视听技术为基础的视听教学
2、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个别化教学。
3、以过程技术为基础的小组学习。
4、以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远程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两者关系1.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促使教育方式发生变革、**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促成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促进创新教育的全面实施、**推动教育科学研究的开展)2.教育信息化的内涵与特征(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与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积极应用教育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培养适应信息社会需求的创新人才,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3.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信息化中的作用(教材多媒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任务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系统开放化)
现代教育技术的四个理论基础学习理论基础、教学理论基础、系统理论基础、传播理论基础 学习理论基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教学设计的定义教学设计是以教学系统为研究对象,以获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
教学设计的过程一般模式和模式的共同特征要素七个基本部分可以构成教学的一般模型(共同特征):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阐述,学习特征分析,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利用,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
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均处在教学设计的开端阶段,所以统称为教学设计前端分析。
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等因素的总体考虑。适合我国学校教育的教学策略体系的要素主要包括:教学顺序的确定、教学活动程序的建立、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和教学媒体的选择。
教学顺序(1.言语信息的教学顺序2.智力技能的教学顺序3.动作技能的教学顺序:认知阶段,分解阶段,联系形成阶段,自动化阶段4态度的教学顺序:顺从,认同,内化)
活动程序(引起注意,告诉学生学习目标,刺激对先前学习的回忆,呈现刺激材料,提供学习指导,诱发学生行为,提供反馈,评定行为,促进记忆和迁移)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示范-模仿法,练习-反馈法,直接强化法,间接强化法)组织形式(集体授课、个别学习、小组教学)
教学评价的功能目标导向功能,过程调控功能,动机激励功能,鉴别和选择功能,促进教学功能
教学设计成果的形成性评价步骤制定评价计划,选择评价方法,使用设计成果和收集资料,归纳和分析资料,报告评价结果。
多媒体技术概念多媒体技术不是各种信息媒体的简单复合,它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声音、图像和动画等形式的信息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能支持完成一系列交互式操作的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点:集成性,交互性,非线性,实时性,动态性 多媒体信息的类型与特点文本(抽象),图像(直观、形象),声音(瞬态性、顺序性),视频影像(丰富、声情并茂),动画(形象、生动有趣)网络教育资源的特性与局限性特征:信息呈现的多样性、信息获取的便捷性、信息识别的标志性、信息更新的时效性、信息分布的广泛性;局限性:信息分散、数量庞杂,免费信息不是很多,灰色信息过多。
网路教育资源检索的特点检索范围涵盖了整个internet,传统检索方法与全新的网络技术相结合,用户界面友好且操作方便,用户透明度高,信息检索效率不高。方法(浏览、查询)
搜索引擎的概念搜索引擎实际上是一个专用的www.xiexiebang.comKI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万方数据库
图像是信息容量较大的一种信息表达方式,他不仅可以将复杂或抽象的信息非常直观地表达出来,还可以用来设计美观的界面。(BMP/JPG/JPEG/GIF/TIF/TGA)photoshop 声音特点瞬态性和顺序性(WAV/MID/SND/SWA/MP3)goldwave 视频具有时序性与丰富的信息内涵(AVI/MOV/MPG/MPEG/RAM/RM)premiere 动画是利用人的视觉暂留特征,具有直观性,生动性等特点(FLC/FLI/SWF)flash 网页标注型(hotdog,homesite,hotmetal),编程型(CGI编程,JAVA编程),“所见即所得”型 网页的页面元素导航、网站标志、图片(背景图,插图)、文字
教学网站设计流程教学设计,结构设计,稿本准备,素材准备,技术合成,网站的发布与推广 多媒体教室的主要设备交互式电子白板,多媒体投影机,中央控制系统
多媒体投影机的使用注意事项1.开机关机2.使用中注意通风散热3.开机状态下不要随意搬动4.定期检查5.防止剧烈的震动和挤压6.不要将投影机的亮度降低或提高使用。
多媒体演示教室的使用注意事项1.使用者必须严格遵守各种设备的操作规定,不得随意拆卸和移动教室中的设备。2.控制台上计算机的有关参数是已设置好的,使用者若有特殊情况需要更改设置时,必须在本堂课结束时将计算机的设置参数复原3.投影机用完关闭后,不要马上切断电源,因为此时投影机还处在通电散热状态,必须等到投影机内的散热风扇自动关闭、散热完成后才能切断电源4.如设备工作出现异常,应马上关闭并与管理人员及时联系解决
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的主要功能技术层面(多媒体集成、“远程”监控、多向交流、同步和异步通讯、资源支持和信息采集、安全使用)教学层面(1.可以方便实现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2.教师监控灵活,可以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3.易于现代教学理论的具体实现,使得教学设计更加丰富,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4.灵活的交互,便于学生进行个别化学习5.可以方便实现网络练习和测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6.便于教师进行电子备课)
第四篇: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点归纳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资料
1.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5点)
①作为学习检测的工具,帮助学习者和教师对学习过程及学习效果进行设计、追踪监察和评价反思。
②作为媒体,承载和传递各种类型的教学信息。
③作为信息工具,帮助学习者对各种类型的数据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并设计成新的信息。
④作为社群工具,支持学习者与学习社群成员的交流互动。2.技术作为学习工具的作用和价值(角色和功能p4)信息工具(获取资源/探究知识,支持在建构中学习); 情境工具(创设情境,支持在做中学); 交流工具(支持协作学习);
认知工具(支持高阶学习,发展高阶思维);
评价工具(记录学习过程,展示学习作品,促进反思); 效能工具(提高学习效率,支持知识的建构)
3.教育技术的AECT’94定义: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4.教育技术的AECT’05定义:教育技术室通过创设、利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5.05定义与94定义的区别(4点)
①05定义采用的是“educational technology”(教育技术),而在94定义采用的是b“instructional technology”(教学技术)。
②05定义主要包括3个范畴:创设、利用、管理,其中94定义中的设计、开发职能在新定义中演化为一个职能:创设。在新定义中,评价范畴也不再被列为一个单独的范畴,已经将其融入创设、利用、管理中。
③05定义添加了有关改善绩效的新内容。改善绩效的提法强调了学习的含义不单指获取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和提高能力。
④05定义更加强调过程和资源的技术性与合适性。倾向于认为教育技术的技术性是教育技术区别于教育领域中其他过程或资源的根本所在。6.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教育技术也将不断发展,其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日益突出,其应用及研究将走向生态化的发展道路,教育技术是与教育学、心理学、哲学、通信技术学等多种学科息息相关的交叉学科;
②在教育技术研究领域中,开始从重视技术应用过渡为重视技术的设计与效果检验技术,尤其是媒体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一直以来都是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重点。③教育技术的研究开始逐渐关注技术化环境中的学习者心理研究; ④信息技术与中小学学科教学的整合更加深入。
7.试论在我国进行教育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教育技术的地位和作用。①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日益突出,其应用及研究将走向生态化的发展道路,教育技术是与教育学、心理学、哲学、通信技术学等多种学科息息相关的交叉学科;
②在教育技术研究领域中,开始从重视技术应用过渡为重视技术的设计与效果检验技术,尤其是媒体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一直以来都是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重点。③教育技术的研究开始逐渐关注技术化环境中的学习者心理研究;
④信息技术与中小学学科教学的整合更加深入: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信息技术参与作用将更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将向智能化、网络化、虚拟化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将被更广泛地应用到学科教学中,扩展学生学的环境;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将体现出更多的理论研究,更加关注整合的形式、方法、策略研究,形成与技术特点相关联的理论支撑。8.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的含义: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时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情境:学习环境中的环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意义建构。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意义建构: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最终目标。
9.关于学习的方法(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
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主体作用:
① 要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
② 在建构意义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
③ 要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10.建构主义的学习观(4点)
①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②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③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
④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两种途径和方式。同化是认知结构的量变,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的质变。11.建构主义的学生观
①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中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
②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探索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
12.建构主义的师生角色定位及其作用(4点)
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学生的角色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学生要用探究法和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
13.媒体:又称媒介。媒体这一术语来源于拉丁语,是指信息传播过程中,从信息源到接受者之间传递信息的物质载体。
14.教学媒体:是指教学活动中交流,传递信息的技术工具和手段,用于教学信息从信息源到学习者之间的传递。
15.教学媒体选择的依据(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灵活理解)①教学目标
②教学内容
③学生特点
④教学策略 16.运用现代教学媒体的基本要求?(10点)全面规划,合理安排。恰当使用,最优选择。认真准备,课前检查。适时出现,恰到好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适当讲解,提问引导。现代教学媒体与常规教学媒体相结合。引导学生把试听和思考结合起来。从实际条件出发,讲求实效。平时检查,妥善管理。17.图像的主要文件格式:
1)BMP格式,是随Microsoft公司Windows软件推出的一种与设备无关的位图形式的图像格式,具有体积大,易是真的特点;
2)JPG格式,具有压缩比高,体积较小的特点,多用于数码相机中;
3)GIF格式,是互联网上使用最多的图片格式之一,体积小,可实现动画效果; 4)PSD格式,是PHOTOSHOP特有的图像文件格式,可记录图层、通道的信息并进行编辑,支持位图、灰度、双色调、索引颜色、RGB、CMYK、Lab和多通道图像模式,支持Alpha通道、专色通道和图层,一般用于图像编辑过程中存储图像。
18.学习资源:一起支持学习的、为学习所利用的资源。
19.数字化学习资源:以数字化方式呈现的能在网络环境之下实现共享的资源称为数字化资源。
20.网络教育资源的定义:网络教育资源是指专门为教学目的而设计的或者能被用于教育目的服务的各种信息资源,它蕴含了大量的教育信息,能创造出一定的教育价值,并且是以数字信息的形式在互联网上进行传输。21.网络教育资源的特点?
信息形式的多样性;信息获取的便捷性;信息的共享性; 信息的时效性;信息的互动性;内容的丰富性。
22.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你是如何获取网络教学资源的?
23.多媒体技术的概念:是指计算机交互式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文本、图形、图像和声音,是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简而言之,多媒体技术就是计算机综合处理声、文、图信息的技术,具有集成性、实时性和交互性。24.多媒体课件概念:
①是采用多媒体技术综合处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并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表达某一课程或若干门课程教学内容的计算机软件; ②是一种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表达特定教学内容,反应一定教学策略的计算机教学程序;
③是一种可以用来存储、传递和处理教学信息,允许学生进行人机交互操作,取得反馈,并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适当评价的教学媒体。25.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
提供多元的信息展示方式;为培养多样式的思维方式创造条件;为灵活、多样化的学习步骤提供了基础;为教学提供了大容量和集成化的教学信息资源。26.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原则(评价标准)?
①教育性:要有明确的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围绕解决教学重点、难点而设计;适合学生接受水平
②科学性:教学媒体符合科学原理;选材符合实际;操作准确、规范;素材真实、科学。
③技术好:设备状态良好;制作人员技术熟练
④艺术性:内容真实;画面优美流畅;光线与色彩搭配合理;语音优美 ⑤经济型:编制多媒体课件,要有周密的计划;编制多媒体课件,要以是否符合教学要求,是否取得所追求的教学效果为前提。27.PPT设计原则?
整体设计:1)讲演者整体设计自己的讲授,注意充分发挥PPT在讲演过程中的辅助作用,避免用PPT替代发言稿的做法。2)辅助提示作用,PPT帮助讲演者组织思路,引导讲授线索,突出讲解重点,保障演讲有序进行。3)提供只管视觉感受和体验,利用PPT将真实世界的图像展示在受众之前,将抽象的或默会的理念转化成可视化图像给听众。4)丰富讲述事实和内容,利用PPT作为多媒体平台,组织丰富的视觉听觉材料,讲述丰富动人的故事,或者列举大量的实证资料。5)发挥分析论证作用,在学术性或专项论证会议的报告中,讲演者为了分析某事物或项目的运转系统、内部关系、发展趋势,利用PPT提供分析的图表和充足的资料。6)激发情绪和气氛,通过色彩、动画、音乐等元素的运用,使受众与讲演者之间产生情感互动,带动情绪高潮,制造课堂或会场的气氛。28.可视化思维与表达:
1)整体设计PPT时,充分考虑到真格讲演稿的可视化设计,从讲演主线——分层讲述——最后总结,恰当地设计和安排可视化思维和表达的结构。2)将讲演的思想要点,采用可视化的图形表达,将主要的文字段落抽象归纳出关键词,使用关键词标注可视化图形。3)利用PPT的“自选图形”、“绘图”工具、“插入组织结构图”或windows的“附件—>画图”工具来设计可视化图形,office 2007的PPT中的“Smart Art”工具可以设计出立体的彩色示意图形。4)给PPT加上可视化表达,还可以采用简笔画、图形组织法、概念图、示意图、照片等方法。5)借助可视化思维工具软件设计幻灯片,如Inspiration、Mind Manager。29.在课件中导入图片的方法:
导入图片的方式一般包括剪贴板粘贴导入幻灯片、直接将图片插入幻灯片以及在幻灯片上插入图片链接3中。从导入的图片源看,包括PowerPoint系统自带的剪贴画和来自PowerPoint系统以外的图片素材两种。30.在课件中插入背景音乐的方法:
1)打开要插入背景音乐的PPT文件。2)在第1张幻灯片中执行“插入—影片和声音—文件中的声音”命令,插入所需要的背景音乐文件,弹出窗口是点击“自动播放”按钮,此时幻灯片会出现一个喇叭图标。3)选中这个“喇叭”,执行“幻灯片放映—自定义动画”命令,在“效果”界面选择“从头开始”播放,在“停止播放”选项中选择“在5张幻灯片后”,然后点击“确定”。31.学习工具设计
定义:是指有益于学习者查找、获取和处理信息,交流协作,构建知识,以具体的方法组织并表述理解和评价学习效果的中介。分类:概念地图;电子学档;学习契约。32.概念地图作为学生学的工具
①作为知识表证工具,可以提高学习者对概念的理解; ②作为高级的认知工具,可以对学习者的学习进行思维引导; ③作为协作交流的工具,有利于学习者的协作交流。④作为一种计划工具,提高学习者的元认知技能。33.信息化教学设计概念:
所谓信息化教学设计概念是在综合把握现代教育教学原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系统方法。34.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5点)所谓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在综合把握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系统方法。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从而增强其学习能力,提高学业成就,并使其最终成为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主动的终生学习者。35.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①以学为中心,注重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作为学习的促进者,引导、监控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进程;
②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
③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在相关的有具体意义的情境中确定和教授学习策略与技能;
④强调“协作学习”。这种协作学习不仅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也包括教师之间的协作,如实施跨年级和跨学科的基于资源的学习等; ⑤强调针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评价。
36.Web Quest:网络主题探究是一种面向探究的活动,活动中学生们所用到的所有或大部分信息都来自网络。这种学习活动有以下主要特点: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或问题;这类问题可通过寻求信息而得到解答;问题的解答没有唯一性。37.Web Quest的构成及其设计要点:介绍、任务、过程、资源、评估、结论 38.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将信息技术全面应用到各学科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去,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一种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教学的效率,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39.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
教学过程任务驱动式原则;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基本认知工具的原则;;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目标原则;“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原则;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原则。
40.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与展望(技术在课堂教学的应用、目标)意义:有利于实现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可以帮助教师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作为整合多学科的工具。展望:评估体系的构建;教学资源库的统一建设。41.信息化教学评价与传统教学评价的比较 ①评价目标不同;
②评价标准的制定者不同; ③对学习资源的关注不同:
在传统教学中,学习资源往往是相对固定的教材和辅导材料,因而对于学习资源的评价相对忽视,往往只是在教材和辅导教材等成为产品前,才有由特定学生与教师所实施的检验或实验性质的评价出现。而在信息化教学中,学习资源的来源十分广泛,特别是互联网在学习中的介入,更使学习资源呈现“取之不尽”之势。42.量规的概念:所谓量规,是对学生学业绩效,包括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认知、态度和各种学习结果(如作品、口头陈述、调研报告、论文等)进行评价的一套标准。他通常从与学习目标相关的多个维度规定评价准则和划分等级,并且融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与一体。
43.学习契约概念:又称学习合同,是一种由学习者与指导教师共同协商、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关于某一学习主题的书面协议。在学习过程中,这种契约可以不断修正,它赋予了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决定权,规定了学习者必须履行的学习义务,为学习者开展自主学习提供了一种基本框架。具体来说,学习契约规定了学习者将要学习什么,怎样学习以及如何检验、评价是否到学习目标。
44.档案袋: 是按一定目的收集的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以及最终产品的一套材料,这些材料借助信息技术得以很好的组织与管理。这种档案袋在客观上可有助于促进个人成长,而学生也能在自我评价中逐渐变得积极起来。
45.概念图:是一种图表,可用以指示课、单元或知识领域的组织。在识别与某一课题有关的概念后,学生可通过沿着空间等级层次或时间先后顺序的维度,创建心理模式,以此识别和标识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学生可通过绘图将概念联系起来,以表征这些概念对于他们个人的意义。46.在课件中如何控制声音?
①插入声音文件:执行“插入→影片和声音→文件中的声音”菜单命令,弹出“插入声音”对话框,选择并双击需要插入的声音文件,这时会弹出信息框,询问是否需要在幻灯片放映时自动播放声音,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自动”或“在单击时”,这样声音文件就被插入PowerPoint中,并在幻灯片编辑窗口出现一个小喇叭图标。
②添加“播放”按钮
第一步:执行“幻灯片放映→动作按钮”命令,从子菜单中选择一个按钮样式,回到幻灯片编辑窗口,拖动鼠标绘制一个按钮,按钮绘制完毕会自动弹出“动作设置”窗口,切换到“单击鼠标”选项卡,并将“单击鼠标时的动作”设置为“无动作”。第二步:在添加的按钮上右击,选择“添加文本”选项,此时按钮处于可编辑状态,出现文本框,输入“播放”字样。
第三步:执行“幻灯片放映→自定义动画”命令,打开“自定义动画”任务窗格,此时PowerPoint已经自动为声音文件添加了一个“播放”触发器,双击列表中的“播放”触发器,打开“播放声音”窗口,切换到“计时”选项卡,单击“触发器”按钮,选中“单击下列对象时启动效果”,并在下拉列表中选择前面添加的“播放”,这样“播放”按钮就完成了。③添加“暂停”按钮
第一步:在幻灯片编辑窗口中选择插入的声音文件,然后单击右侧“自定义动画”任务格中的“添加效果”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声音操作”子菜单中的“暂停”命令,这时在“自定义动画”任务窗格的动画列表中会出现“暂停”触发器。第二步:添加触发器后,还需要添加一个“暂停”控制按钮控制声音的播放,此时可以用添加“播放”按钮的方法,在幻灯片编辑窗口中绘制一个按钮,并命名为“暂停”。
第三步:双击右侧“自定义动画”任务窗格中的“暂停”触发器,打开“播放声音”窗口,切换到“计时”选项卡,将“触发器”设置为“单击下列对象时启动效果”,并在下拉列表中选择上一步添加的“暂停”按钮。47.将视频插入PPT课件的方法 1)AVI视频文件的插入方法
第一步:执行“插入——影片和声音——文件中的影片”命令。第二步:使用PowerPoint“插入”——“对象”命令法。2)MPG、FLV视频文件的插入方法
使用插入控件法即可完成,使用这种方法必须保证系统中安装有Windows Media Player or RealPlayer播放器,并且需要在计算机中安装“万能译码器”。安装成功后,关于MPG文件插入的黑屏和无声情况都可解决。FLV和MPG格式文件的插入方法相同。步骤如下:
第一步:运行PowerPoint程序,打开需要插入视频文件的幻灯片。
第二步:打开“视图”菜单,通过“工具栏”子项调出“控件工具箱”面板,从中选择“其他控件”按钮单击。
第三步:在打开的控件选项界面中,选择“Windows Media Player”选项,再将光标移动到PowerPoint的幻灯片编辑区域中,画出一个合适大小的矩形区域,这个矩形区域会自动转变为Windows Media Player播放器的界面。第四步:选中该播放界面并右击,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选项,打开该媒体播放界面的“属性”窗口。
第五步:在“属性”窗口中,在“URL”设置项处,正确输入需要插入到幻灯片中视频文件的详细路径(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劲都可以)和完整文件名,其他选项默认即可。
第六步:在幻灯片播放时,可以通过媒体播放器中的“播放”、“停止”、“暂停”和“调节音量”以及“进度条”等按钮对视频进行自如的控制。3)SWF文件的插入方法
第一步:执行“插入——新幻灯片”命令,插入一张新幻灯片。第二步:将SWF动画文件存放在演示文稿所在的文件夹下。
第三步:执行“视图——工具栏——控件工具箱”命令,弹出“控件工具箱”对话框。
第四步:在“控件工具箱”上单击“其他控件”按钮,在弹出的控件选项列表中选择“Shockwave Flash Object”控件。
第五步:将光标移到要插入Flash动画的幻灯片上,并画出一个矩形框,这样就加入了一个Flash的控件。
第六步:在控件上右击,选择“属性”选项,弹出“属性”面板,在“Movie”项后面输入完整的SWF文件名。
第七步:保存文件,回到幻灯片视图,即可完成。4)EXE格式视频文件的插入方法
第一步:打开要插入的幻灯片,在相应的图片or文字对象上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超链接”选项。
第二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当前文件夹”选项,在右侧的窗口中选中要加入的EXE视频文件,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完成。5)RM、RA、RMVB等一些不常用视频文件的插入方法
RM、RMVB之类的视频文件通常是一些网上的电视剧、电影等比较高清的视频文件。时间也比较长,几乎不会将整个视频全部插入到PPT中,偶尔用到可以利用格式转换工具转换并截取一部分,转换为MPG格式再插入。转换工具为“ultrarmconverter.exe”。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建立超链接。48.插入视频后的控制方法
1)插入影片时,可以从弹出的选项中选择启动方式:自动启动、单击鼠标时启动。
一、如果希望影片自动启动,单击“自动”按钮。如果幻灯片上不存在任何其他媒体效果,则幻灯片一经显示,影片就会自动播放。如果幻灯片上已经具有其他效果(如动画),影片会在此效果之后播放。
二、如果希望影片只在单击幻灯片上的影片帧时播放,单击“在单击时”按钮。此项设置也称为触发器,因为它要求必须单击某个特定对象(影片自身),才能播放影片。
三、如果以后决定使用不同的启动设置,可以在“自定义动画”任务窗口中更改它,该任务窗格中还提供了许多其他选项。2)已经选择了影片开始播放的方式。如果还想使它在特定位置开始播放or想使它在指定数量的幻灯片上进行播放。“自定义动画”任务窗格中的选项提供了控制功能。因为影片被认为是不同于动画效果的一种特殊效果,所以该类效果在任务窗格中拥有更加丰富的控制功能。同时,还可以使它与其他媒体效果(如声音or动画)配合使用。
一、延迟启动:假设影片最精彩的部分位于影片开始后大约7s处。可使PowerPoint在该时刻启动影片:在“自定义动画”任务窗格中,显示影片效果的菜单,并单击“计时”选项。所需要的选项显示在“计时”选项卡上。
二、扩展播放:默认情况下,即使影片播放时间长于幻灯片的持续时间,单击幻灯片(假定是为了前进到下一张幻灯片)时它也会停止。需要在第1张幻灯片上插入影片,并指定希望它在特定数量的幻灯片之后停止。当前进到其他幻灯片上时,影片将在幻灯片的同一位置上持续播放。
三、将影片展开为全屏播放是其他若干可用选项之一。快速访问这些选项的方法是右击影片帧,然后选择“编辑影片对象”选项。全屏选项播放影片时,整个屏幕都用于播放影片,就好像不是在幻灯片中播放影片。如果影片文件在放大屏幕尺寸后十分清晰,使用此选项可带来更加舒适视觉效果。但是影片的清晰度取决于原始的影片文件,此选项不一定会带来更佳的显示效果。因此,应该始终使用此项设置预览影片,如果影片看起来模糊不清,可以撤销全屏模式。
四、播放影片前隐藏影片:可以在影片不在播放状态时隐藏其显示。如果将此选项与全屏选项配合使用,影片就好像根本不在幻灯片上(虽然可能还是会看到它在全屏播放前在幻灯片上闪现)。另一种隐藏影片的方法是将影片从幻灯片上拖走。
美女拉帘子(美女上色)
步骤:步骤一:将黑白色的美女图片、彩色美女图片导入到库;
步骤二:在场景1中新建一个图层1,将库中的黑白美女图片放到场景中,在第40帧处插入一个关键帧让其保留在舞台。
步骤三:在场景中新建另外一个新的图层2,将库中的彩色美女图片放到场景中的图层2上,在第40帧处插入一个关键帧让其保留在舞台。
步骤三:在场景中在新建一个图层3,在图层3的第20帧处插一个关键帧,然后画一个矩形在图片中央,将矩形做形状补间。最后对将矩形设置为遮罩层,图层2设置为被遮罩层。
在第40帧处插入一个关键帧让其保留在舞台。
步骤四:在场景中新建一个图层4,在图层4中画一个矩形位于图片的最左端,然后再第20帧处插一个关键帧,将最左端的矩形移动到中间和图层3的矩形位置一致,然后在第40帧处插入关键帧,矩形移到最右端的,图层中间都赋予动作补间。步骤五:同步骤四所述,只是方向是从右向左。2.“川”字组词和笔画
步骤:一:在场景的图层1中画一个米字格。
二:新建一个图层2,写一个“川”字;
三:新建一个图层3,做一个和步骤二中相同的一个空心川。
四:图层2下面建立三个空白图层,分别为图层4、5、6三个,在图层4中画一个矩形位于“川”的第一笔的上端,在第10帧处插一个关键帧,让矩形覆盖川字的第一笔,最后对其进行形状补间,并且在属性框中的桢标签内命名“bs”在其第一帧上会出现一个小红旗。在图层5的第10帧插入一个关键帧,然后再“川”字中间的一笔上插入一个矩形,在其第20帧处插一个关键帧,然后将矩形变形覆盖“川”字中间一笔,然后对其进行形状补间。在图层6的第20帧处插一个关键帧,然后在“川”字最后一笔上插一个矩形,本图层的第30帧处插一个关键帧,然后对矩形进行变形,最后在赋予其形状补间。
五、将步骤二中的那个图层设置为遮罩层,然后将图层4、5、6同时都设置为被遮罩层。
六、新建一个图层7,然后对图层设置动作。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对话框中的动作弹出一个对话框,选择全局函数中的时间轴的stop。在这个图层上会出现一个小a.七、在库中建立两个按钮,一个为组词按钮,一个为笔画按钮。
八、在场景中新建两个图层8、9.将库中的组词按钮放在场景中的图层8中,将笔画按钮放在场景中的图层9中。
九、在场景中对笔画按钮设置动作。选中笔画点击鼠标右键弹出一个对话框,选择动作重新弹出的对话框选择全局函数中的时间轴内的goto ,弹出的对话框在类型里面选择桢标签。帧里选择“bs”.十、在场景中在新建一个图层10,在第一帧时插入关键帧,然后再场景中设立组词的的内容。再在下栏里属性中的桢标签里设置“zc”,然后插入空白关键帧,最后对图层8中的组词按钮设置动作(选中组词按钮,点击鼠标右键,然后选择动作会弹出新的对话框,在右侧选择全局函数中的时间轴中的goto,双击会弹出一个新的对话框,在弹出的对话框在类型里面选择桢标签。帧里选择“zc”。
3、月球绕地球旋转
步骤:
一、在库中元件中做好月亮
二:在场景中的图层1中,做好月亮,插入帧,使其保留在舞台上;
三:添加图层2,设置椭圆引导层,擦掉一个口,点击图层1的首帧,将月亮放在引导层的首端,再点击图层1的末帧,插入关键帧,将月亮放置引导层的末端;
四:添加图层3,在场景中添加一个地球,设置关键帧(被遮罩层),插入帧将其保留在舞台。
五:添加图层4,画一个地球(遮罩层),将地球切成两半(打开网格切除),去除下半地球。
六:添加图层5(放在图层1的下面),与图层4一致,但是要去除上半地球(遮罩层)
七:添加图层6(放在图层5下面)跟图层3一样(被遮罩层)最终调整图层摆放位置由顶到底依次如下: 图层4——第四步 图层3——第三步 图层2——第二步 图层1——第一步 图层5——第五步 图层6——第六步
放大镜
1、新建一个ActionScript2.0的Flash空白文件,将图片素材到入库,并将图片转换为影片剪辑命名为“画”。
2、插入新建元件,选择影片剪辑并命名为“镜面”,在场景中画一个圆形的放大镜镜面图案。
3、同理新建元件镜框,在场景里画出镜框的图案,此处镜框的圆应比镜面的圆大。
4、新建影片剪辑元件命名为“放大镜”,将制作完成的镜面和镜框移到该场景中,让镜面的圆遮到镜框的圆内,并将镜面这一元件属性中影片实例命名为“jm”。
5、返回场景1,在图层一中将准备好的“画”拖入舞台,新建图层二,再次拖入“画”并将其尺寸改大,新建图层三,将“放大镜”拖入,将其属性中影片实例命名为“fdj”。
6、点击图层三中的放大镜,单击右键进入动作0指添加动作命令,添加命令语句如下:
dt.setMask(“ fdj.jm ”,true)startDrag(“fdj”,true)
第五篇: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知识点总结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知识点总结
理论课
模块一 认识教育技术
知识点:
1.教育技术的定义和内涵 2.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
3.教育技术发展简史(国外、国内)4.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5.教育信息化概念和特征
6.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7.教育技术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8.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名称
9.三种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和代表人物 10.现代教育理论主要代表 11.传播的模式 12.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 教学重点:
1.教育技术的定义,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改革的关系 2.三种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模块二 信息化教学资源
知识点:
1.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概念。
2.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三大类型(每种类型包括的具体媒体以及相关概念)3.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作用方式 4.多媒体和多媒体技术的概念、特点 5.多媒体素材的类型及特点 6.选择多媒体素材的原则
7.文本素材的采集方法、格式、相关软件、文本素材的编辑技巧 8.图像素材的种类、主要参数、格式、采集方法、教学应用、相关软件
9.音频素材的基本属性、音频数字化原理、格式、采集方法、制作方法、教学应用、相关软件
10.视频素材的视频的基础知识、采集方法、教学应用、格式、相关软件 11.动画素材的格式、采集方法、教学应用、制作方法、相关软件 教学重点:
1、各种多媒体素材的基础知识、格式
2、各种多媒体素材的获取方法
模块三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1.多媒体课件的内涵; 2.多媒体课件的教学功能; 3.多媒体课件的类型;
4.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过程; 5.课件的系统结构;
6.课件的制作过程、操作方法和软件工具。7.Flash动画的添加 8.四种自定义动画的运用 9.触发器技术
10.三种自定义动画的启动方式:单击、之前、之后的区别 11.课件的打包 教学重点:
课件的制作过程和方法 教学难点
1.课件的制作过程、操作方法 2.自定义动画与触发器的综合运用
模块四 信息化教学环境
一、多媒体教室
1.多媒体教室的组成 2.多媒体教室的类型 3.多媒体教室的功能 4.视频展示台的组成和使用
5.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原理、操作与功能 6.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优势
二、计算机网络教室
1.计算机网络教室的组成 2.计算机网络教室的类型 3.计算机网络教室的使用
4.移动网络教室的组成 5.学校功能教室的组成类型
6.计算机网络教室的功能(以红蜘蛛为例)
三、校园网
1.校园网的硬件系统组成和功能 2.服务器的类型 3.集线器与交换机 4.路由器的作用 5.防火墙的作用 6.双绞线与光纤 7.IP地址的组成、判定 8.域名的相关概念 教学重点
1、各种环境中硬件的作用
2、ip地址和域名
模块五 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的含义、理论基础、基本要素及其作用。2.学习者特征分析的几个维度及其识别。3.教学目标的含义。
4.布鲁姆目标分类和新课程三维目标分类。5.ABCD教学目标编写法。
6.先行组织者、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策略的设计和实施。7.教学媒体的基本特征。8.教学媒体和资源的选择原则。9.教学评价的含义、功能及其分类。10.新课程评价理念。
11.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核心内涵包括哪些方面? 12.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理解和描述。13.档案袋评价方法适用范围和应用要领。14.量规评价的适用范围。
15.概念图评价方式的适用范围和技术使用要领。16.信息化教学评价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教学重点:
1.教学目标的分类和编写方法 2.教学评价的方法
3.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核心内涵 4.信息化教学评价方法
模块六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目标
2、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方法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定义的分类
5、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基本特征
模块七 网络化学习
1、网络对教育的影响
2、网络化学习方式有哪些
实验课
实验一: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不考)实验二:网络资源下载(操作题不考,出客观题)
知识点:
1.搜索引擎定义 2.Ftp概念
3.Filetype :+文件类型的查找方法 4.网页中文本无法选取的解决办法 5.下载图片的方法 6.下载声音的方法 7.下载flv视频的方法 重点:
下载图片、声音、视频方法
实验三:图片素材的处理(操作题)
知识点:
1.photoshop界面操作(浮动面板的开关、复位)2.打开关闭图像
3.缩放和拖动观看图像的方法
4.快捷键的使用(缩放图像、拖动图像、全屏、缩放笔刷大小)
5.裁切、修改图像大小 6.保存图像(各种格式)
7.图像明暗、色彩(色彩平衡、色相、替换颜色、色彩模式)的调整 8.修补图像的方法(修补工具取样的方法)
9.选区的绘制(矩形、椭圆、套索、魔术棒、选区的加减运算、取消选区、选区变换、羽化的含义和用法)
10.图像的合成(图像的复制、粘贴、图层的自由变换、文字的书写、图层样式的添加、图层的层次、图层的删除、合并)
实验四 声音素材的处理(操作题)
知识点:
一、单轨界面编辑
1.录音的方法(话筒、立体声混音)2.声音波形的选择、复制、剪切、粘贴、删除 3.改变波形的振幅 4.淡入淡出 5.降低噪音的方法 6.混响效果的添加
二、多轨界面编辑
1.轨道前按钮的含义(静音、独奏、录音备用)2.插入文件导轨中的方法
3.选中波形、删除、缩短音频块的方法 4.多轨中淡入、淡出的操作(音量包络线)5.调整轨道中声音音量的方法 6.录音的方法 7.混缩输出的操作
实验五 视频资源的处理(操作题不考,出客观题)
知识点:
1.视频文件格式的转换(total video converter 或者 格式工厂 都行)2.利用影片向导制作影片的方法 3.会声会影编辑器的编辑 1)导入素材
2)剪裁视频 3)分割视频 4)合并视频
5)转场效果的添加与编辑 6)视频滤镜特效的添加与编辑 7)字幕的添加与编辑 8)覆叠素材的添加 9)视频的输出
实验六 演示型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PowerPoint(操作题)
知识点:
1.课件背景的设计
2.文字的添加与编辑(包括特殊字符如拼音声调、英语音标)3.图片的添加与修改(亮度、对比度、裁切、透明等)4.声音视频的添加和注意事项 5.Flash动画的添加
6.图形的添加与自选图形的绘制 7.自定义动画和触发器技术 8.超级连接与动作设置 9.课件的打包
实验七 网页课件的制作-FrontPage(不出操作题,出客观题)
知识点: 1.创建站点方法 2.网页创建方法
3.Frontpage的视图名称和作用
4.网页元素(文本、图像、表格、滚动字幕、悬停按钮、横幅广告管理器等)的插入与编辑
5.设计网页导航(超级链接的插入与编辑)6.框架的作用和创建方法 7.网站的预览与发布
实验八 开放远程学习工具的使用Moodle(不出操作题,出客观题)知识点:
1.魔灯(Moodle)的由来 2.魔灯(Moodle)的主要功能 3.魔灯(Moodle)在国外的使用情况 4.魔灯的安装与系统设置 5.课程的创建
6.用户的创建与角色分配
填空、单选、多选、判断、操作题考试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