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大元培计算机模拟
题目最长最短单词
来源 计概
描述
输入1行单词,单词之间有一个空格,试输出第1个最长的单词和第1个最短单词。
如果所有单词长度相同,那么第一个单词既是最长单词也是最短单词。
关于输入 两行,第一行,一个整数n,表示单词数目(n<200)第二行,空格分开的n个单词。
关于输出
两行输出
第1行,第一个最长的单词
第2行,第一个最短的单词
例子输入I am studying Programming language C in Peking University
例子输出
Programming I
#include
if(a[k]==','||a[k]==' '){c[i++]=j;j=0;}
else b[i][j++]=a[k];c[i]=j;n=i;p=q=0;max=min=c[0];for(i=1;i<=n;i++)
if(c[i]>max){max=c[i];p=i;}
else if(c[i]
来源 元培-From Whf 描述
输入一串不超过300个字符的符号序列,请将其中的所有数字串提出,并将每个数字串作为整数看待(假设可以用int 表示),按从小到大顺序输出结果,输出的整数之间以逗号间隔。如果没有数字,则输出0;例如:*1234.345#6781ad9jk81-11101?aght88ir09kp,其中的整数包括:1234,345,6781,9,81,11101,88,9,从小到大排序后,应该输出:
9,9,81,88,345,1234,6781,11101
关于输入
在一行内输入一串符号
关于输出
从小到大排序的整数序列,如果没有数字,则输出0;
例子输入
*1234.345#6781ad9jk81-11101?aght88ir09kp
例子输出
9,9,81,88,345,1234,6781,11101
#include
if(a[k]>47&&a[k]<58)if(t==-1){i++;t=a[k]-48;}
else t=t*10+a[k]-48;
else if(t!=-1){b[i]=t;t=-1;} if(t!=-1)b[i]=t;n=i;if(i==-1)printf(“0”);else{for(i=n;i>0;i--)
for(j=0;j
if(b[j]>b[j+1]){s=b[j];b[j]=b[j+1];b[j+1]=s;};u=n;for(i=0;i<=n;i++){printf(“%d”,b[i]);u--;if(u>=0)printf(“,”);}} }
题目最大零矩阵
来源 元培-From Whf 描述
有一个二位数组 m(<100)行, n(<100)列,其元素为不大于100的非负整数。现要找元素值均为0的最大子二维数组,其中行相邻,列也相邻,行数与列数之积最大(即,所含0元素最多),输出该最大积。例如: 5 0 0 8 11 15 3 0 0 0 0 12 16 7 0 0 0 0 13 17 8 0 0 7 1 14 18 4 0 0 0 0 0
0 6 0 0 0 0 0
0
这是6行,7列构成的二维数组,其中:由第4~5行(最后2行),第1~6列(最后6列)构成的子数组最大,共有12个0元素,因此,应该输出 12。其它情况下的子数组都不多于12个0元素,例如,第1~5行与第1~2列构成子数组为第二大数组,含有10个0元素。
关于输入
第一行,m 和 n 的值,以空格间隔,m 和 n 均为 不大于 100 的正整数
之后,共 m 行,每行共 n 个元素,其间用空格间格。
关于输出
输出,最大零元素子二维数组所含的 0 元素个数,如果没有0元素,则输出0。
例子输入7 2 5 0 0 8 11 15 3 0 0 0 0 12 16 7 0 0 0 0 13 17 8 0 0 7 1 14 18 4 0 0 0 0 0
0 6 0 0 0 0 0
0
例子输出
#include for(j=0;j scanf(“%d”,&a[i][j]);for(i=0;i for(j=0;j if(a[i][j]==0){ for(k=i;k for(l=j;l if(a[k][l]==0){t=1;for(p=i;p<=k;p++) for(q=j;q<=l;q++) if(a[p][q]!=0){t=0;break;break;} if(t){u=(k-i+1)*(l-j+1);if(u>v)v=u;}}} printf(“%d”,v); } 题目判断整数的奇偶性 来源 元培-From Whf 描述 有一串长度不超过500的符号序列,其中有数字和非数字。请将其中的数字顺次拼起来,形成一个大的非负整数,判断该整数是奇数还是偶数。若是奇数,则输出 ODD;若是偶数,输出 EVEN。如果整个串中没有数字,则输出 NO。 关于输入 一串长度不超过500的符号序列。 关于输出 输出拼成的整数,给出逗号后再输出是奇数还是偶数。如果输入序列中没有任何数字出现,则只输出 NO。 注意:如果拼成的整数大于0,则输出的整数第一位不得是0,如果拼成的整数为 0,则输出为: 0,EVEN 例子输入 kad0hskh01x,nnxv31kklk20xcmxc89k6zxjcnm3cjk 例子输出 131208963,ODD #include if(c>47&&c<58){d=c; if(s==0)s=1; if(s==1)if(t==0)if(c!=48)t=1; } if(t)putchar(c);}};if(s==0)printf(“NO”);else if(t==0)printf(“0,EVEN”);else if(d%2==0)printf(“,EVEN”);else printf(“,ODD”);题目最简真分数序列 来源 元培-From Whf 描述 所谓最简真分数是指分子小于分母,且不能约分的分数。给定 n(1 < n < 200)个非负整数(每个整数不超过3位),哪两个整数分别作为分子和分母能够构成最简真分数。输出所有的最简真分数组合;若没有,则输出NO。 关于输入 第1行为正整数个数n 其后为n个非负整数,空格间隔。 关于输出 输出所有最简真分数,分子小的排在前面;若分子相同,分母小的排在前面。各分数之间用逗号间隔。 若没有,则输出NO 例子输入3 7 11 0 5 13 15 9 例子输出 3/5,3/7,3/11,3/13,5/7,5/9,5/11,5/13,7/9,7/11,7/13,7/15,9/11,9/13,11/13,11/15,13/15 #include scanf(“%d”,&a[i]);for(i=n-1;i>=0;i--) for(j=0;j if(a[j]>a[j+1]) {p=a[j];a[j]=a[j+1];a[j+1]=p;} if(a[0]>0)b[t++]=a[0];for(i=1;i if(a[i]!=a[i-1])b[t++]=a[i];for(i=0;i for(j=i+1;j if(f(b[i],b[j])==1){ if(s)printf(“,”); printf(“%d/%d”,b[i],b[j]); s=1;} if(s==0)printf(“NO”);} 题目最长等差数列子集 来源 元培-From Whf 描述 一个等差数列是指以增序排列后,相邻的两个数后一个与前一个数之差值恒定。规定一个等差数列中的数不应少于3个。任给 n(2 < n < 5000)个正整数,请判断可否从中选择子集构成等差数列。若能,则选出满足条件的最大子集合(即,元素个数最多),并按从小到大输出子集中的元素,逗号间隔。若有多个子集同时满足最大,则取差值最大的子集;若同时有多个子集满足集合大小最大,且差值也相等,则取起始元素最大的子集。如果没有满足条件的子集合,则输出 NO.例如,有10个元素:20,14,6,15,22,7,23,8,18,25 从6开始的最长等差数列是:6,7,8 和 6,14,22 从7开始的最长等差数列是:7,15,23 从8开始的最长等差数列是:8,14,20 和 8,15,22 从14开始的最长等差数列是:14,18,22 从15开始的最长等差数列是:15,20,25 从18开始的最长等差数列是:18,20,22 上述7个最长序列中,长度都为3。按差值看,6,14,22 和 7,15,23 同时最大,但 7 > 6,因此,结果应该选 7,15,23 关于输入 2行: 第1行,n,表示整数个数; 第2行,n 个正整数,空格间隔; 关于输出 按增序输出最长等差数列子集,逗号间隔。 例子输入20 14 6 15 22 7 23 8 18 25 例子输出 7,15,23 #include if(a[k]+a[i]>a[j]*2)break; else if(a[k]+a[i]==a[j]*2){s=1;break;} if(s)return(f(a,n,j,k)+1);else return(2);} int main(){ int a[5001]={0},d,l=0,b,i,j,t,s=0,n,p,m=0; scanf(“%d”,&n);for(i=0;i scanf(“%d”,&a[i]);for(i=n-1;i>=0;i--) for(j=0;j if(a[j]>a[j+1]) {p=a[j];a[j]=a[j+1];a[j+1]=p;} for(i=0;i for(j=i+1;j if(a[i]+(l-1)*(a[j]-a[i])>a[n-1])continue; t=f(a,n,i,j); if(t>l){l=t;d=a[j]-a[i];b=a[i];} else if(t==l&&a[j]-a[i]>d){d=a[j]-a[i];b=a[i];} else if(t==l&&a[j]-a[i]==d&&a[i]>b)b=a[i];} if(l>2)for(i=0;i 范广宇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36楼249寝室 100871 联系方式: 010-627664***03 Email: 一、教育背景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2007级本科生,预计2012年拿到法学学士学位 ·高中就读于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2006年物理竞赛辽宁省赛区一等奖,保送入北大 二、工作经历 ·家教经历:高中文科数学,初中高中物理 ·2008校团委社团文体部部长助理:在新生文艺汇演中负责道具,毕业晚会负责道具,一二九大合唱中负责麦克,北京大学艺术特长生和棋牌特招生考试的招录辅助人员,北京大学110周年校庆负责音响,影音工作室负责录音、编曲、作曲等音频制作工作。2008年10月随北京大学《一流大学从澡堂抓起》剧组赴上海参加首届中国校园戏剧节,负责音响和麦克两项工作,帮助修理道具摆放布景。 ·2008班委:除组织班级的常规聚餐出游外,还牵头组织过“寝室杯”篮球赛 ·2008学术交流会创办人:组织喜欢学术讨论的同学每两个星期讨论一个学术话题,时间绵延4个学年,该活动形式在元培学院引起足够重视。 ·2009学科委首任秘书长:学院党委新成立了一个学生学术科创委员会,聘任我担任第一任秘书长,作为总负责人。学科委建立了一个学术兴趣会刊《见闻录》,管理了若干科研基金,组织学生的学术讨论会和读书会,请若干老师举办了多次学科交叉论坛。 ·2011元培十周年院庆联系人:联系韩国首尔大学的老师和同学,确定会期和流程,接洽其来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参加通识教育论坛。 ·2010海淀法院实习:时间一个半月,在海淀区人民法院民三庭,负责整理起诉材料、发传票、邮寄、办理公告、起草判决、开庭笔录、整理卷宗,经常旁听审判。 ·2009年冬辽宁省本溪市中级人民法院实习:调查笔录,旁听审判,整理卷宗 ·2011法律诊所:为apple公司在中国的供应商使用正己烷造成工人工伤的情况向apple索赔,为工伤赔偿先行支付制度起草细则,我负责进行资料检索、legal research和深度访谈 三、社会实践以及志愿服务 ·2008北京奥运会奥运会北京大学安保志愿者:巡逻和执勤 ·2008残奥会鸟巢观众服务志愿者:观众引导和观众服务 ·2009中影集团农村数字电影放映:暑假赴陕西省延安市考察中影集团负责新农村建设中数字电影流动站的情况,走访了4个县区,直接与农民交流,并形成报告。 ·2010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寒假参观了其研究机构,并与其领导座谈,在其知识产权部门实习了十天。·2010山东邹平县考察:赴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考察了长星集团、西王集团、魏桥创业集团以及农村合作医疗的情况并形成报告。 四、学习成绩及获得奖项 ·在法学院排名53/227民法,刑法,行政法,宪法,诉讼法,国际法,法理学,经济法,知识产权法·院级社会工作奖、三好学生 五、个人基本情况 ·爱好和特长:唱歌和吉他,以及广泛的体育和乐器爱好,阅读范围广,对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都有涉猎。喜欢归纳总结和深入地系统性地思考,性格内敛深沉。为人诚信,正直,谦虚,刻苦勤奋,成绩优秀。有强烈的事业心;工作严谨细致,有原则性 有良好的人际沟通,协调、组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和客观公正的判断力。具有良好的品行和政治素质·可熟练使用office办公软件,能够使用C程序编程,Cubase软件编辑音频,英语C 元培的死与生——北大元培学院观察 九月的时候,我们几个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的元培同学一起去见一个北大的学姐。北大的学姐在得知我们来自元培之后,冷笑了一声:我们那一级就有好几个很优秀的被“骗”进了元培。几个同学开始争辩,讲元培如何如何好。学姐再度冷笑。其实,在大一的时候,有很多元培自己的人都在大喊“上当受骗”。不满的情绪在大二大三持续弥漫,但到了大四突然渐渐减少了。毕业之后,之前的抱怨者居然都成了辩护者,似乎从来没有抱怨过。 我报考志愿的时候,理想主义情结不可一世。第一个否定的就是和“金钱”沾边的光华管理学院,第二个否定的就是和“实用”相关的法学院。但那时的我,只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却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历史之深邃,中文之精美,政治之诡谲,均强烈地吸引着我。于是,我便大笔一挥,写下了充满无限可能的两个字:元培。直到进了元培,我才发现我的同学中和我一样对于所谓“专业”迷茫不已的不在少数。中国的高中生们,在题山试海的轰炸下,想要知道自己真正的兴趣是什么,这该是一件多难的事情! 至少在那时看来,元培的前景是令人激动的:挂着北大历史上最著名的校长的名讳、自主选择专业、导师制、弹性学制、宽口径、重基础,这些对一个高中毕业生来说似是而非的概念,一下子在被理想主义洗脑过后的心灵中膨胀开来,放佛这个叫做“元培计划实验班”的东西,真的跟九十年前那个激情澎湃的老人治下的激情澎湃的时代息息相关。于是,背起行囊,我走进了元培。 当我第一次踏进元培的大门,便已经闻到元培死亡的味道。2007年9月,元培计划实验班换掉不伦不类的名字,改成元培学院。元培学院的成立,也就是元培计划的失败,元培从凌驾于各院系之上的计划,变成与各院系平级的学院,数年之前信誓旦旦的将北大变成大元培、仿效欧美建立本科生院的雄心壮志,并不意外地跳票了。成为元培人的第一天,便目睹了大元培的死亡。躬逢其死,倒也爽快,接下来的四年,便有了足够的时间,去观察偏安王朝的小元培怎样在“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中求生存。 元培的时代终结后,小元培的日子更为凄凉。元培的自主选择专业,必须得到各专业院系的配合,然而某些大院系就是公然不配合,由于财大气粗,也就根本无可奈何,只好让钟情于斯的一干人等把苦水往肚子里咽;元培人的跨院系选课,每逢到了期末考试,总是一堆考试撞车,于是又是一干人等,穿梭于元培教务和专业院系教务之间,汇报、挨骂、协调,弄到后来只好一声叹息。我们的第一任院长、高度理想主义的朱庆之教授,在大元培转轨为小元培之后不久,朱院长即挂冠而去、远走香港。朱教授对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汉语言文学是我谋生的手段,而我还有我自己的兴趣。”朱院长心怀天下、目光如炬,断然不肯做这种小朝廷的儿皇帝,除了出走,估计也实在没有其他的方案。我大一上曾选过朱教授的《古代汉语》,至今仍受益于《唐诗三百首》和《古文观止》的诵读,而朱教授也成了本科期间极少数几位给我们的“论文”进行回馈的老师之一。 一个流传很广的、不知真假的段子讲述着元培的辛酸:大概是2002、2003年的样子,在某堂人数爆满的课上,一位老师望着教室后面站满的人群,说出了以下这句话:这堂课选课的人太多了,为保证本系的同学能够选上这课,请元培的同学出去吧!假设这个段子是真实的话,我不知道我的师兄师姐们是在怎样一种众目睽睽之下退出了那个挤得满满的教室。几乎我的所有同级同学们在刚一迈入元培就听到了这个段子,第一次听瞠目结舌,第二次听怒火中烧,第三次听归于无奈,第四次听便开始指责对方为祥林嫂。2007年的元培处境,已经比2002年好得多,起码不大会发生这种公开被歧视的悲剧,然而“非我族类”的颓唐,却依然在举手投足之间弥漫,让每一个元陪人都能感觉到自己似乎是这个园子的异类。 我对元培的认同就是在类似的段子中开始孕育,然后在亲身的经历中开始成长,等到毕业的时候,发现所有的牢骚都成了辩护。在元培的第一课,便是选课。在所有院系均优先保障本院学生的选课权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元培人都或多或少地被挤下若干门专业课。在元培的第二课,便是认生。与一堆专业院系的同学坐在一起,元培人总是很显眼的,或则遗世独立,或则自动抱团,总归有一种他者的感觉。在元培的第三课,便是迷茫。被赋予了在众多专业院系间穿梭而行的权利,也开始了选择越多越痛苦的纠结。每一个元培人都会去质疑:元培准备好了吗?元培带给了北大什么?元培带给了我们什么?我不得不说,元培的成立是草率的,因为它根本没有得到学校和专业院系足够的支撑,也根本没有自己的教学资源;元培什么也没有带给北大,北大并没有因为元培而真的在教育改革上有所迈进,北大还是那个北大,不增不减。这些令人扫兴的答案,应当归咎于昔日政策的制定者。据说当年元培方案的出台,乃是几位海归学者上书校长的结果,其中包括鼎鼎大名的林毅夫教授和张维迎教授。然而,在元培的十年发展史中所真正依仗的力量,不是我们日理万机的校领导、也不是我们飞来飞去的知名学者,而是三五个尚在其他院系兼职的老师。他们游走于诸位领导大人之间、行走在众多专业院系之间,真正地在为元培的前途和元培学生的福祉奔走,有的因为挫折而离去,有的因为希望还在坚守。一个当初被作为事关学校发展前景的改革计划,草草地开局,草草地行进,如果自己不去争取,没有一个人肯来施舍。所谓的冷眼和谩骂,我的元培老师们全部一揽子承受下来,默默地耕耘,默默地拓展。面对一个不负责任的当局,元培人所能依靠的,就是自己。 那么,元培带给了我们什么呢?在我看来,所有元培人的最大收获就是纯粹。和我同一个寝室的,乃是三位当年的奥赛金牌得主,于是我这自高一以后再也没碰过物理、化学的纯文科生,拜此机缘所赐,居然跟他们大谈特谈起夹逼定理、高斯公式、常微分方程等玄之又玄的概念,以及被普及数学史和物理学史。当然我也不忘推销秦始皇、史达林还有卡扎菲,以独裁政治学的视角观察历史上执政者与科学家之间的依存关系。我的左边隔壁的何同学,由理科转经济,精通政史,尤擅逻辑,于是常常和我争辩国是,虽鲜有一致,而多有获益。我的右边隔壁的杜同学,由物理而生态,口头禅便是“战争是人类的癌症、人类是地球的癌症”,理想主义得一塌糊涂,与我实在是一丘之貉。在整个四年期间,我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着五光十色的学科的元培人相互切磋,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去考虑诸如就业和升学之类的实际问题。这群动如脱兔、静如处子的年轻人,几乎没有一个是犬儒党、跑路党、带路党,他们天真地以为每天所谈论的那些事情会因为他们的谈论而改变,他们也天真地以为总有一天自己会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把高高在上的理想主义践行成低低在下的现实主义。套用最近网络上的一句流行语:这群元培人,要做的是要有光、要有诚的人。 小朝廷终究还是要生存,而且能在困境中庄敬自强,一展赴台之后蒋中正的风范,也才能真正的走出困境。于是,我们有了元培-耶鲁项目,我便有了机会和万里之外纽黑文的杜嘉实(Jorsh Dorsey)结下缘分,也有了机会去聆听和品评耶鲁老师的授课;于是,我们元培的学生开始走出国门,穿越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游走在中心和边缘之间,而我则选择去了台湾一家并不特出的大学,因为我志在登岛;于是,我们有了政经哲和古生物学专业,第一批政经哲专业的毕业同学都成绩斐然,为元培增光添彩。 更令所有元培人感动的是,元培的学生,走上了雪域高原,走进了华夏边陲,以最最纯粹的理想主义,去做最最有现实意义的事情。这些都是元培人自己一步步打拼出来的,而我知道,每一步都很艰难。 我知道,不应该以理想主义强求元培,所以大元培理念的逝去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因为它的提出本来也没有经过合理规划,更没有得到专业院系的同意。大元培的失败,早已经是定局,而小元培的成功,则是我们现在可以孜孜以求的。大元培的死,不是自杀,而是他杀,北大的前途,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会因为大元培的死而付出惨重的代价,所有看笑话的、扔石头的、挖墙脚的院系,也都丧失了大元培本来能带来的机遇,这种鼠目寸光,实在令人惋惜;而小元培的生,乃是所有元培人暴霜露、斩荆棘开辟出来的尺寸之地。不必抱怨黎明前的黑暗,元培人怎样,元培便怎样。在毕业季,所有的元培人已经停止了对元培的抱怨,大家都开始珍惜起这份难得的夕阳时光。在南戴河、坝上的疯狂之后,我们07级元培人在最后一刻凝聚成一个整体。由于专业不同的缘故,即便是同班同学,也鲜有见面机会。借着毕业季的狂欢,许多四年以来没讲过几句话、没见过几次面的同学熟识了,但也就此告别了。 元培ambition(野心)已死,元培ambition(雄心)长存。北大可以永远没有我,而我不能一日没有北大。 临别之际,挥手之间,化用先校长严复的诗句,赠与所有活着的、死去的、离开的、留下的北大人:“震旦虽沉陆,来日必倒悬。太平如有象,把酒会林泉。” 元培理想的重生,就在我们的身上。试看天地翻覆。 (作者系北大元培学院毕业生) ———————————————————— 常识为大学生自办新闻实践平台 微博:http://weibo.com/changshibaokanting 博客:http://www.xiexiebang.com/1731594951/yjsNI7Tqh 北大王牌专业——元培实验班 元培计划是北京大学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为了适应新时期发展需要,建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一次成功探索。改革计划以北京大学老校长蔡元培先生命名,任务是:继续贯彻“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十六字方针,积极稳妥地推进北大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借鉴世界优秀大学的成功经验,建立适合中国和北大实际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体制,更好地实现北大的人才培养目标。2001年9月学校成立元培计划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面推进全校范围的本科教学改革;与此同时,设立了元培计划执行委员和实验班,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007年北大第一个非专业类本科学院“元培学院”正式成立,标志着北大本科教育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办学模式 ●自由选择专业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元培学院的学生原则上可自由选择专业。元培学院按文理两大类招生,学生入学不分专业,在低年级学习通识课程和宽口径基础课程。在学生对北大的学科状况、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有了进一步了解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于第二学期末提出专业选择意向,一般在第三学期末最后确定专业,但每个学生修读专业的最后确定还必须考虑相关专业教育资源及学生的综合条件。为了进一进发挥学院的跨学科优势,给元培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在学校的支持下,学院已经启动了设置跨学科专业的尝试,目前已设置“古生物”专业以及“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PPE)”专业,“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正在申报阶段。 为拓展学生综合素质,元培学院还开设了平台课“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作为学院必修课程,并开设英文写作课“批判性思维与写作”供全院学生选修。另外,元培学院还与北京大学林肯中心合作开设了英文课“从全球视野看城市与公共经济与政策”。 ●导师制 学校从各院系聘请资深教授作为导师,通过讲座、座谈等活动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对学生选课、选专业、学习内容及方法、科研活动等方向进行指导。 另外,元培学院邀请到了一些各领域内的佼佼者,聘任他们担任元培学院学生课外导师。他们将用各具特色的方式,为同学们指点人生、启迪智慧,帮助元培学院乃至北大的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才。●学分制和弹性学制 学生在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可在全校范围内自由选课。学生完成公共基础课、通选课及相关专业课的学习,修满规定的学分后,即可毕业,并获得所学专业的学士学位证书,允许学生在3-6年内完成学业,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提供制度保证。 元培学院鼓励学生在满足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条件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鼓励学生依照自己的能力和发展意向选择不同层次和要求的基础课程,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选课计划。●混合住宿全程管理 文理科学生混合分班,混合住宿,为不同专业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提供条件。同时,元培学院对学生在校四年的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党团活动、生活管理等实行全程管理。 ◆基本概况 01-10年元培共招收十届学生,总数1619人,其中01-10年共录取状元考生81人。从实验班到元培学院,已经成功培养六届毕业生811人,其中611人到国内外著名大学及研究机构继续深造,其余已100%就业。学院目前在校生763人,学生选择的专业遍及全校各院系。元培学院设有教学委员会和导师委员会,各学科导师人数51人(含两位专职导师)、课外导师8人,设有教学办公室、行政办公室,导师工作办公室和学生工作办公室。 元培学院已成为国际一流大学与北大开展本科教育合作的首选单位。学生除可以自由申请北京大学校方签署的交流项目之外,还可以 申请元培学院主导和主要参与的交流项目,主要包括:北大-美国耶鲁大学联合本科生项目、北大-新加坡国立大学学生交流项目、香港大学“李韶社会经济考察计划”、美国培泽学院在华项目、美国迈阿密大学暑期实践项目、美国斯坦福大学工学院本科生暑期研究实验项目、北大-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暑期研究项目、北大-香港中文大学本科生交换计划、北大-台湾新竹交通大学本科生交换项目、北大-纽约大学学生思想交流论坛等。 2009年元培学院成为教育部首批“国家创新人才培养之改革计划实验区”,2009年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北大“元培计划”十年记:培养拔尖人才 人民日报2010-9-1 4这是一项被誉为‚北京大学教学改革一面旗臶‛的教育革新;这是一项伴随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号角吹响而推进的教育革新; 这是一项承载了当代教育家培养中国拔尖创新人才之决心的教育革新。 这,就是北京大学‚元培计划‛。 ‚元‛,《尔雅》中意为‚始也‛。‚元培‛,‚培养人才之起始‛。取‚元培‛之名,既有‚开端‛之意,又寓意了对北京大学老校长蔡元培先生的敬意和对北大精神的传承。 从2001年到2011年,北大元培,躬耕十载。 十年实践,十年检验。 由于她,北京大学的本科培养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改革变得生动具体;由于她,通识教育的理念开始逐渐深入人心;由于她,越来越多的兄弟院校陆续探索教育改革的多样化与新途径…… 十年探索,十年征程。 这一项对中国高等教育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影响的教育革新低调前行。没有高调的宣传,只有默默的实践和反复的摸索。近百位亲历的北大教师见证,近万名莘莘学子见证:尽管有挫折、有困惑,但元培实践的脚步始终未曾停歇。 北大元培,致力于中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十年在行动!观其会通 造就通才 ‚只有掌心有力,手指灵活,才能形成有力的拳头‛ 北大的育人理念,是经过历史积淀,一脉相承的。‚中西并重、观其会通、造就通才、发明新理‛的办学思想,就明确写入了京师大学堂的章程。蔡元培担任校长之际,提出‚仿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这些融汇了中西方教育理念的先进思想一直影响着北大的发展。 1999年,面对人才需求的实际变化,参照国际人才培养理念,一项影响深远的教学改革实践开始酝酿,北大成立本科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启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2001年,载入北大史册的香山会议召开,明确了新世纪北大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新目标和新模式。 自此,‚元培计划‛正式诞生,作为改革先头部队的‚元培实验班‛也开始了第一期的招生。 元培实验班按文、理招生,在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和大学基础教育,在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在学习制度上实行在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的自由选课学分制,学生入学后可以在全校范围内自由选课。 这一做法直指当时高等教育的两大弊端。其一,学生过早进入专业学习导致知识面偏窄;其二,大多数中学生在并没有真正了解专业情况的背景下,盲目选择专业,进入专业后出现落差,学习上兴趣降低,日后放弃本专业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 实行通识教育和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自主权可以有效地改善这种状况,‚好比我们的手掌,掌心是学生前两年所学的共同基础课程,每个手指代表一个专业方向。只有掌心有力,手指灵活,才能形成有力的拳头。‛时任北大校长的许智宏院士这样解读元培的理念,‚同学们是通过学习进行选择,通过选择完成学习。‛ 广泛涉猎 导师培养 ‚重心不在于知识的传授,而在于获取知识方法的训练‛ 探索,从‚元培实验班‛开始,实验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着元培计划在全校大规模推开的时间表。因此,所有人关注的目光都聚集到了2001年秋季入学的一群‚特殊‛学生身上。 同一宿舍里,几位同学来自不同专业、有文科也有理科,入学时不分专业,只按文理两类进行教学,大一阶段学习通识教育选修课和学科大类平台课,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宽度远远超过一般院系要求;大二之后根据自身特点和兴趣,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专业方向,到相关院系选课;修满学分后即可毕业,实行3—6年的弹性学制。于是,在北大的校园里有了这样一群孩子,他们不隶属于任何一 个院系和专业,其教学安排和学籍管理都由‚元培‛负责。在入学后一年半的时间内,他们会按照文理的分科,自由地选修课程,同时,实验班实行在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以自由选课为基础的学分制。和其他普通院系相比,元培计划实验班的总授课学时适当压缩,加强教师对学生阅读参考书、课堂讨论、论文写作等教学环节的指导。而之所以这样,背后源于一个理念的支撑:‚本科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整体能力,重心不在于知识的传授,而在于获取知识的方法及思维方法的培养和训练。‛ 导师制是实验班非常重要的基本制度。导师分为专职导师,也有兼职导师,包括林毅夫等在内的知名学者、北大各学科的资深教授不少都曾担任元培实验班的兼职导师。这些导师与一般意义的导师不同,他们不光要指导学生进行课程选择和专业选择,有的还要指导学生的学术研究和学位论文。最重要的是,导师要发现学生的潜力,帮助学生选择方向。 曾经担任过导师的艺术学系教授朱青生的一段话耐人寻味:在导师制的前提下,更要强调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科学精神。 就这样,从学籍的全新管理,到课程和专业选择的全新变化,改革在一点一滴地推进,尽管一直以来不事宣传,但是,这项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改革依然引发国际关注,美国的《SCIENCE》杂志对此作了介绍,并预言:‚北大元培计划及其实验班,是会在北京大学的历史上留下一笔的。‛ 反复论证 砥砺前行 ‚让元培成为一个人才成长的孵化器‛ 2007年,‚元培计划‛迎来了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元培学院正式成立,这标志着‚先头部队‛初见成效与‚元培计划‛深入推进。当然,任何改革的推进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作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元培计划‛同样如此。 元培学院的负责老师介绍,由于自由选课制度本身的要求,自由选课机制的顺利运行和各种优势的体现,需要全校行政、教务部门和所有院系的共同配合才能顺利实现。初期由于元培模式和传统专业模式并行,在各方面的配合与协调上仍然不够,在课程设臵、时间与教 室安排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摩擦和阻力。这些问题包括课程冲突、考试冲突等等。 不同于外人的想象,‚元培的学生都是特权生,可以任选专业、任选课程‛,实际上,在相当长的一段探索阶段,元培的学生要比其他院系的学生付出更多。 ‚教学改革往往是一个艰苦而长期的过程。‛正如在2005届元培计划实验班学生毕业典礼暨座谈会上,老校长许智宏所说,‚教学改革不仅涉及制度的变革,而且涉及观念的更新。而无论是制度的革新还是观念的变化,都是一个艰难甚至痛苦的过程。元培计划实验班的实践也说明了这一点。‛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困难并没有阻碍学校探索的步伐,更没有动摇学生们努力求学的信心。在学校里,当被人问及‚同学,你是哪个系的学生?‛他们会这样说,‚我是元培人!‛ 据不完全统计,从2002年到2010年,元培学院学生在代表本科学术水平的北京大学‚挑战杯‛中,表现一年比一年喜人。从2008年至今,更是连续包揽挑战杯的最高奖项‚王选杯‛。而在每年的高考招生中,元培学院的招生分数都名列前茅,成为最优秀的学子的首选方向之一。毕业生的去向更是令人欣喜,以2011届毕业生为例,169名毕业生中,79.9%考取研究生,81名考取境外研究生的毕业生大多数被牛津、剑桥、哈佛、耶鲁、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一流高校录取。 元培,究竟带给学生怎样的收获,带给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怎样的借鉴?或者说,元培精神的内涵到底是什么?从元培走出的毕业生有着深刻的理解—— 周岩,毕业后赴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物理化学专业博士学位。在元培计划实验班学习的5年中,周岩在修完了化学专业所有必修课的同时也修完了物理和生命科学的全部必修课和数学的部分必修课。‚元培就是这样一个自由宽广的平台,自由选课、选专业制度给每个人一个理性思索后选择自己道路的机会。‛ 汪清清,毕业后赴哈佛大学攻读系统生物学专业。在元培,汪清清先后尝试了生命科学、化学,以及光华管理学院。她说:‚元培给 了我一个重新认识自我、自由选择的机会,元培教会了我选择。‛南星,毕业后以第一名的成绩被保送至哲学系外国哲学专业继续深造。‚保研时,我的绩点不是很高,但是在自由选课平台中学习带给我的活跃的思维、宽广的视野以及良好的基础成为我顺利保研的优势之一。‛ 如今的元培,十年探索,坚实前行。除了探索根据学科发展和学生个性需求建立新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之外,还利用制度优势积极探索组织跨学科专业,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闯出一条新路。以元培学院为平台打造的一个跨学科专业就是‚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专业。这个专业在牛津大学是‚领袖专业‛,培养出许多政治、经济领袖,体现出跨学科知识组合的独特力量。北京大学在这三个领域都有非常强的教学和科研力量,具备培养这一专业人才的学术实力,但如何招生、学生归属于哪个院系成为专业建设中的大问题。元培学生可以到全校各院系选课,因而哲学系、政府管理学院和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合作,决定建设这个专业,多学科的知识背景在这个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发挥出淋漓尽致的作用。现在和未来中国特别需要具有这样知识背景的创新人才,他们有更为宽阔的知识眼界,有对人类本身存在价值的深刻认识。这或许是元培教育模式对我国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独特贡献。 2011年,经过4年培养,第一届11名‚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专业的毕业生已经毕业。‚古生物‛、‚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两个跨学科专业也正在建设中。 十年砥砺前行,十年喜悦收获。 回首之时,我们发现,北大元培承载的不仅仅是北京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重任,更承载了中国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十年探索实践,十年期待憧憬。 未来的路还很长,元培学院院长许崇任如此说,‚我们期待在未来,‘手工’打造一个个精品,而不是成规模的标准件。人才是在适宜的环境中冒出来的,那么,就让元培成为一个人才成长的孵化器吧。‛ 本报记者 赵婀娜第二篇:范广宇-北大元培-法学
第三篇:北大元培学院发展历程
第四篇:北大王牌专业——元培实验班
第五篇:北大“元培计划”十年记:培养拔尖人才 - 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