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教师心理健康讲座上的主持讲话
在教师心理健康讲座上的主持讲话
文教局党委书记 吉恩轩
2009年5月21日
同志们:
今天局党委在这里举办教师心理健康讲座。在讲座正式开始前,我想讲讲为什么要举办这次讲座。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第一,教师是一个伟大的职业,但是也是一个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压力较大的职业;第二,要振兴山海关的教育事业,加快推进教育科学发展,任务艰巨,使命光荣,需要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以良好的、积极的精神状态去迎接挑战;第三,目前我们正面临的诸如职称评聘、工资制度改革等现实问题必将对全系统教职员工的心理产生影响;第四,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手段,举办心理健康讲座,不是说大家有心理问题,而是希望大家对心理健康有一个正确的、科学的认识,更加注重心理保健,更加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局党委特别邀请了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心理学教授童秀英老师给大家讲课,希望对大家学习工作生活有所帮助,对各支部、各学校的工作有所帮助。
童教授毕业于北师大,学的就是心理学,目前在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工作,专业基础雄厚,实际经验丰富。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请童教授为大家上课。
……
同志们,刚才,童教授为我们讲了精彩一课,相信大家都有所收获,有所感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得到了放松,得到了快乐,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童教授表示感谢!
今天的讲座到此结束。
同志们,再耽误大家一点时间,讲两个方面问题:
一、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明确要求,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手段,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宗旨和与时俱进的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同时思想政治工作要提高说服力、增强影响力,又必须注重形式和内容的创新。要根据广大教职员工的实际需要,从单纯注重思想政治教育,逐步转向既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又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应当看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更加丰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但与此同时,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工作和生活节奏的明显加快,竞争的日趋激烈,也导致人们生活和工作压力增大,各种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大幅度增加,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缓解人的心理压力、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实现人的心理和谐,已经成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维护团结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课题。为此,各支部、各单位要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是采取多种方式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要在全系统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引导广大教职员工用和谐的方法、和谐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处理问题,培育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以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心境看待一切。在人与人关系上,引导广大教职员工树立合理竞争、共同发展的理念,提倡包容和协作精神,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良好风尚。要着力丰富文化生活,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充分发挥文学艺术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独特作用,用健康丰富的文体生活有效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消除不良情绪,让广大教职员工不仅工作上取得成绩,而且精神上感到愉快。现在,我区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新一届领导坚强有力,“一区四化”战略积极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党建、精神文明等取得巨大成绩,我区已经具备加快实现古城振兴的基础条件,前景美好。局党委计划今年找合适的机会举办一次形势报告会,让大家全面了解古城山海关的发展前景。要引导广大教职员工从全局出发,十分珍惜难得的历史机遇,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努力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的实际行动,冷静理性、合法有序地表达诉求,不做任何不利于安定团结的事情。
二是关注广大教职员工多方面的感受和需求。人的感受和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除物质需求外,还有政治需求、文化需求等;除安全感外,还有满足感、自豪感和成就感等。特别是当人们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之后,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愿望就会日趋强烈。要高度重视广大教职员工主体感受上是否满意、是否赞成、是否高兴的情绪反应,充分关注每一个人自身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关注人的理想、信念和情感,努力创造让每个人都能够根据自己的选择发挥聪明才智的环境,使人人都有平等创业和凭借自身能力改变处境的机会,促进人的个性、才智和潜能的充分实现。要切实加强师德建设,积极组织开展“学中华经典,做师德模范”活动,引导广大教职员工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完善自我人格,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志向和目标,从劳动、从付出、从自己的创造和对社会与别人的关爱中获得幸福。
二、各支部要积极组织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学中华经典,做师德模范”活动。下周检查。
第二篇:教师心理健康讲座
教师心理健康讲座
首先我们来关注健康。
一、健康
拥有健康关不意味着拥有一切,但失去健康则意味着失去一切!那么什么是健康呢?
“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 效能的状态。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和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
要说清楚这个话题是很难的。况且人类对自身健康的认识就经历了一个逐步清晰、渐进发展的过程。先让我们来看看一些评定身体健康的标准: 1.体重基本稳定,一个月内体重增减不超过4公斤,超过者为不正常。
2.体温基本在37度左右,每日的体温变化不超过1度,超过1度为不正常;3.脉博每分钟在75次左右,一般不少于60次,不多于100次;4.正常成年人每分钟呼吸16一20次,呼吸次数与心脉跳动的比例为1:4,每分钟呼吸少于10次或多于24次为不正常;5.大便基本定时,每日1一2次,若连续3天以上不大便或一天4次以上为不正常;6.每日进食量保持在1-1.5公斤左右,连续一周每日进食超过平常进食量的3倍或少于正常进食量的1/3为不正常;7.一昼夜的尿量在1500毫升左右,连续3天24小时内尿量多于2500毫升,或一天内尿量少于500毫升为不正常;8.成年女性月经周期在28天左右,超前推后15天以上为不正常;9.正常成年男女结婚后,夫妻生活在一起未避孕,3年内不育为不正常;10.每日能按时起居,睡眠6-8小时,不足4小时或每日超过15小时为不正常。
将这些与自己一一对号入座,我们发现,我们有些不正常,这恰恰很正常,人吃五谷杂粮,怎么能全都正常呢?
世界卫生组织(WHO)近日提出了健康的新概念:所谓健康,并不仅仅是不患病,还应包括心理健康以及社会交往方面的健康。也就是说,健康是在精神上、身体上和社会交往上保持健全的状态。
无论是身体健康还是心理健康,我们都相信——健康是争取出来的,是建设出来的,是培养出来的,是保卫出来的。
二、心理健康
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就是人的内心世界与客观环境的一种平衡关系,是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一种良好关系的维持,即不仅是自我安定感和安心感的获得和确保,还要自我实现,具有为他人的健康服务的能力。
关于心理健康,世界各国在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方面的问题。现在我们就来了解和我们自身息息相关的教师的心理健康。
三、教师心理健康
什么是教师心理健康?
教师心理健康就是教师必对自我持肯定的态度,能自我认知,明确认识自己的潜能、长处和缺点,并发展自我;认知系统和环境适应系统能保持正常而有效率;在自我发展上与人际和谐方面均能兼顾;在本能、自我与超越自我之间能平衡发展,且能面对问题,积极调试,而不依赖消极的心理防卫。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第一,教师角色认同。
第二,人际关系和睦。
第三,自我意识良好。
第四,教育工作创新。
第五,情绪体验积极。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但无论怎样,这只是一个评定的依据,我们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怎样的呢?这让我们更为关注!
(一)、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美国生理学家爱尔马为了研究心理状态对健康的影响,设计了一个很简单的实验:把一枝枝玻璃试管插在有冰水的容器中,然后收集人们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汽水”。结果发现,当一个人心平气和时,呼出的气溶于水后是澄清透明的;悲痛时水中有白色沉淀;生气时有紫色沉淀。他把人在生气时呼出的“生气水”注射在大白鼠身上,几分钟后大白鼠就死了。由此他分析:生气十分钟会耗费人体大量精力,其程度不亚于参加一次300米赛跑。生气的生理反应十分强烈,分泌物比任何情绪时都复杂,都更具有毒性。因此动不动生气的人很难健康。所以他告诫:人尽量不要生气,母亲切勿在生气时或刚生完气时给孩子喂奶,因为这时母体分泌的乳液是有毒的。
现在,让我们来想一想,在所有职业中,哪些职业的从业人员最容易生气?
教师肯定是其中之一。
教师历来被誉为“蜡烛”“春蚕”“人梯”„„似乎我们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是只讲奉献不讲收获的圣人,是“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志士仁人。一个好教师应该病倒在讲台上,躺在医院里还在给学生改作业,是“英年早逝”“华发早生”的„„对教师的这种过高定位和期待是源远流长的社会现象。
起得比鸡还早,睡得比耗子还晚,责任比主席还大,吃得比猪还差,催作业比黄世仁还狠,态度比孙子还好,名声比汉奸还差,赚得比民工还少。
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14个地区168所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了抽样检测,发现有52.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教师存在的心理问题表现在多方面,如自卑心态严重、嫉妒情绪突出、焦虑水平偏高等。其中较典型的是69%的被测试教师比同期毕业的同学有较强的自卑感。
(1)小学教师群体心理健康问题不仅比国内普通人群更普遍,程度更严重,而且比其他教师群体发生率更高,程度更严重。
(2)小学教师群体主要的心理问题是躯体化、强迫症、焦虑、精神症性、抑郁和恐怖。
(3)小学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男教师,现任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非班主任。
心理健康水平严重程度的比较:
群体<教师<小学教师<小学女班主任教师
按照这样的结果来进行排列的话,也就是说:小学女班主任教师心理健康受到的危害程度最大!
这样,我们就陷入了一种尴尬之中: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种职业是多么阳光啊!理应是蕴含着生命力和创造性的,充满着幸福和欢乐的,可是有一半以上的同行感到不幸福、不快乐!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对他人高度负责的角色,都要经受相当多的内心冲突和不安。教师除了脑力劳动强度较高之外,还要对社会、对家长、对年轻一代的成长高度负责,每天都要接触带有情绪色彩的活动,体验情绪上的紧张与痛苦,尤其是在目前形势下,教师的教学任务重,升学压力大,学生不听话,工作超负荷,待遇不高,家长和领导的期望却越来越高。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由此产生的不良情绪长期得不到化解,日积月累,恶劣情绪最终会以“零存整取”的形式突破心理承受的极限而爆发,以致形成早衰及各种疾病的重要原因!
俄罗斯的兹马列诺夫斯基经过长期研究,给我们列出了一个健康公式:
健康=(情绪稳定+运动适量+饮食合理)÷(懒惰+嗜烟+嗜酒)
分子部分是健康长寿的三要素,其中情绪稳定位居其首;分母部分是健康三杀手,其中懒惰首当其冲。但对我们而言,这个分母几乎不存在,我们教师都不是懒惰的人,我们也很少有人吸烟喝酒,所以我们要想健康,情绪稳定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有句话说:“幸福不幸福全看你情绪稳定不稳定了!”
(三)我们怎样来帮助自己。
对我们教师而言,正确地处理好与同事、学生、家人的关系,能够面对自己的烦恼与不快乐,就能让自己从容地品味生活里的美好,那就让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自己。
1、对同事——学会相融
我们与领导的关系是——乐队与指挥,当我们以各自不同的身份演奏一曲欢乐颂时,每个人都是快乐的,那种和谐之美来源于心。如果你背离了指挥弄出弦外之音,自己也会觉得别扭。你需要看着指挥的方向,一切行动听指挥就好,其实一切很简单,你只需将自己做为领导的“同事”,从领导的角度和高度出发,以大局为重考虑问题就可以了。
我们与同事的关系是——树木与森林,众所周知,教师的劳动除了具有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等特点以外,还是一种个体性很强的劳动,同样的学科,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不同的教师上出来的课肯定不一样,往往会表现出鲜明的个人风格。同事关系和谐,身边有一些理解和关心自己的、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心里就会多几分安全感,工作就会充满快乐。将自己做同事虚心的“学生”,你只需要细心地听他讲话,你会发现,原来我们生活在一堆教育家中间,每个平凡的我们都很伟大!
2、对学生——学会悦纳。
所谓“悦”即“喜欢”;“纳”即“接受”“悦纳”就是喜欢和接受。关于悦纳学生我们来看看两个观点。
观点一:相信绝大多数学生是可以教好的。
世界人口的IQ(智商)分布表明,95%以上的人IQ是正常的。而智商正常是圆满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条件。只要有良好的环境和教育,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那么我们面前的绝大多数学生是可以成为好学生的,学习困难的学生也是如此。心理学上的 罗森塔尔 效应以及一些类似的实验充分证实了1963年,罗森塔尔和福德告诉学生实验者,用来进行迷津实验的老鼠来自不同的种系:聪明鼠和笨拙鼠。实际上,老鼠来自同一种群。但是,实验结果却得出了聪明鼠比笨拙鼠犯的错误更少的结论,而且这种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对学生实验者测试老鼠时的行为进行观察,并没发现欺骗或做了其他使结果歪曲的事情。似乎可以推断,拿到聪明鼠的学生比那些拿到笨拙鼠的不幸学生更能鼓励老鼠去通过迷宫。也许这影响了实验的结果,因为实验者对待两组老鼠的方式不同。
“罗森塔尔效应”产生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一次有名的实验中:他和助手来到一所小学,声称要进行一个“未来发展趋势测验”,并煞有介事地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教师,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他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根本就是随机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且各方面都很优秀。
显然,罗森塔尔的“权威性谎言”发生了作用,因为这个谎言对教师产生了暗示,左右了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能力的评价;而教师又将自已的这一心理活动通过情绪、语言和行为传染给了学生,使他们强烈地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热爱和期望,变得更加自尊、自信和自强,从而使各方面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
在这里,教师对这部分学生的期待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因为他们受到了权威者的影响,坚信这部分学生就是最有发展潜力的。也正因如此,教师的一言一行都难以隐藏对这些学生的信任与期待,而这种“真诚的期待”是学生能够感受到的。
其实,罗森塔尔的这个实验是受希腊神话的启发的,这个神话的大意是说,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性情孤僻,为规避塞浦路斯妓女而一人独居。他善雕刻,孤寂中用象牙雕刻了一座表现他的理想中的女性的美女像,久久依伴,竟对自己的作品产生了爱慕之情。他祈求爱神阿佛罗狄忒赋予雕像以生命。阿佛罗狄忒为他的真诚爱情所感动,就使这座美女雕像活了起来。皮格马利翁遂称她为伽拉忒亚,并娶她为妻。在这个故事中,皮格马利翁的期待也是真诚的,没有这种真诚,自然无法打动爱神。这一点。
1968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 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对美国一所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预测未来的发展测验”(实为智力测验)。临走前交给校长一份名单,告诉他名单上的80个人是“未来的花朵”,有很大的“学业冲刺”潜力,并嘱咐要对名单保密。8个月后,罗森塔尔重返该校对全部学生进行一次同样的测验,结果发现,名单上的人(即实验组)果真在智力上比其他学生有更大的提高,有一些简直出类拔萃。校长对心理学家的预测佩服得五体投地,而罗森塔尔笑了笑。原来那些所谓的“未来的花朵”根本不是根据智力测验的结果筛选出来的,而是心理学家信手随机抽取的。当然有部分学生本来智力就不错,但其中部分学生原本智力平平,并无过人之处。为什么他们会获得比别人大得多的进步呢?研究者认为,校长对心理学家的预言深信不疑,对这些“未来的花朵”抱有期望,并且不顾心理学家的保密要求,有意无意地将这种信息传递给教师;教师又通过各种态度、表情、行为等体态语言,将这种暗含的期望微妙地传递给学生,其中包括更多的关心、鼓励、提问和辅导。当这些学生获得期望的信息后,也会产生激励效应,于是更加信赖教师,积极行动起来并给教师以反馈,教师越是见到这种反应,越是会把自己的感情及所期望的特性投射(移情)到学生身上,感到他们更加顺眼可爱,于是激起更大的教育热情。这样,教师教得有信心,学生学得有信心,教和学两方面的智力活动都进入最佳状态,这些“未来的花朵”取得进步是理所当然的。
罗森塔尔的实验给我们两个启示:
(1)教师的期望、信心是不可忽视的教育因素,它可以改善师生关系,激活教育对象的学习动机,造成戏剧性的效果。
(2)绝大多数学生是可以教好的,学习暂时后进的学生也是可能教好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做工作。
一是气氛,即对他人高度的期望而产生了一种温暖的、关心的、情感上支持所造成的良好气氛;二是反馈,即教师对寄予期望的学生,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赞扬;三是输入,即教师向学生表明对他们抱有高度的期望,教师指导他的学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启发性的回答,并提供极有帮助的知识材料;四是鼓励,即对所期望的学生教师总给以各种各样的鼓励,不断朝向期待方向发展。上述罗森塔尔的分析很有道理。
观点二:要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学生。
我们承认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差异是存在的,但是这种差异除了发展水平(智力高低)的差异之外,还有发展早晚的差异和智力结构的差异。如:有的早慧,有的大器晚成;有的心灵,有的手巧;有的形象思维能力很强,有的抽象思维能力惊人;有的文化课成绩优秀,有的音体美天赋突出。有所特长必有所特短、有所特短必有所特长,特长越长,特短越短,反之也一样。
“平等+个性”将成为新世纪中国教育的一种追求。我们过去强调共性较多,强调个性较少,对个性突出者往往缺乏宽容。其实,对孩子不能简单地用好和差来评价,只是每个孩子有不同的兴趣和特长而已。魏书生老先生说得好:“有些事情可以齐步走,但有些事情绝对不可以齐步走。”教师应该用一颗宽容的爱心去保护孩子的个性,而不要用统一的模式来评价孩子的发展。当然,校长和教育局应该在这件事上有一致的看法,这一点不仅对孩子的成长有利,对教师的心理平衡和心理健康更有利。
诗人普希金,艺术想象力异常丰富,逻辑思维能力严惩匮乏,学数学怎么也入不了门,他发现因式分解解来解去最后正负相抵往往等于0,往后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凡遇因式分解统统等于0。一次,普希金外出打猎,路遇暴风雨,跑到一家旅馆去避雨,老板感到万分荣幸,请他签名留念。老板的儿子正在做作业,忙乱中将儿子的数学作业本递给他签名,诗人一看,因式分解,特简单,二话没说在等号后边画了一个0。第二天当教师在这道题后面打了个大大的红叉时,孩子大惑不解:“这是普希金本人做的题,怎么可能错呢?”事情闹到校长室,校长说:“正如我不懂教育却当学校的名誉校长一样,普希金不懂数学,这个“0”就作为这道题的名誉答案吧!”从此文学史上又多了一段佳话。
其实类似的现象屡见不鲜。著名历史学家吴晗当年考北大,中文考了100分,数学得了0分。凡此种种告诉我们一个简单又深奥的道理,对那些令人头疼的小淘气,千万不要僵死的、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要用辩证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去看待他们。也许他们今天学不好,明天去出其不意地来个突飞猛进,后来居上,令人刮目相看。尤其是那些顽童,也许他们这门功课学不好,但在音体美方面却有着超乎寻常的天赋,或许会成为某一方面的奇才怪才。说到这里,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小的测试:
问题一:如果你知道一个妇女已经怀孕了,她之前已经生了8个孩子,三个耳朵聋两个眼睛瞎一个智能不足,而且这个妇女还患有严重的梅毒。请问,你建议他坠胎吗?
爱因斯坦四岁才会说话,七岁才会认字。
物理学家牛顿小学成绩一团糟,六门课不合格,老师认为他智力有问题。爱迪生小时候反应奇慢,大人们认为他没有学习能力。
据说在1669年,牛顿在剑桥大学升为数学教授。当时学校资金紧张,包括牛顿大部分教职工薪水已欠数月。为解决此问题,牛顿潜心研究创立了微积分,将一门名叫“高等数学”的新科目设为全校的必修课,并规定不及格者来年必须缴费重修直到通过。很快教师们的工资发了下来
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出版的《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的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每个人都至少具备语言智力、数理逻辑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智力、身体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和自我认知智力,这一理论被称为多元智力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言语-语言智力
1.言语-语言智力(verbal-linguistic intelligence)。是指对外语的 听、说、读、写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这种智力在记者、编辑、作家、演说家和政治领袖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例如由记者转变为演说家、作家和政治领袖的丘吉尔。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口才能力,但是和知识面无关。外在语言摹仿上也表现很出色!对於演讲,教育,辩论有著一流的口才能力;
音乐-节奏智力
2.音乐-节奏智力(musical-rhythmic intelligence)。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具体表现为个人对音乐美感反应出的包含节奏、音准、音色和旋律在内的感知度,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这种智力在作曲家、指挥家、歌唱家、演奏家、乐器制造者和乐器调音师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例如音乐天才莫扎特 ;
逻辑-数理智力
3.逻辑-数理智力(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是指运算和推理的能力,表现为对事物间各种关系如类比、对比、因果和逻辑等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进行思维的能力。它是一种对於理性逻辑思维较显著的智力体现。对数字,物理,几何,化学,乃至各种理科高级知识有超常人的表现。是理性的思考习惯著;一些数学家,物理科学家往往这个方面的智力点数都不低!在侦探、律师、工程师、科学家和数学家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例如相对论的提出者爱因斯坦。
视觉-空间智力
4.视觉-空间智力(visual-spatial intelligence)。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藉此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同时对宇宙,时空,维度空间,及方向,等领域的掌握理解,是更高一层智力的体现。是有相当的理性思维基础习惯为依托的前提的。这种智力在画家、雕刻家、建筑师、航海家、博物学家和军事战略家的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例如画家达芬奇。
身体-动觉智力
5.身体-动觉智力(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是所有体育运动员,世界奥运冠军们必须具备的一项智力。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表现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这种智力在运动员、舞蹈家、外科医生、赛车手和发明家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例如美国篮球运动员麦克尔·乔丹。运动方面是这种智力的特点,它能有效的组织协调人的四肢,从而达到有效的运动能量;
自知-自省智力
6.自知-自省智力(self—questioning intelligence)。是指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现为能够正确地意识和评价自身的情感、动机、欲望、个性、意志,并在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客观,公正,勇气,自信的建立基础,因为人最看不清的就是自己,俗话说:你最难战胜的就是你自己!可见这个对手很强大。人在主观时是很盲目的。而正是因为真知的逐渐形成才会变得无畏,就好像小孩子都害怕去医院打针,而当渐渐长大後,就不会再为打针吃药而恐惧了。这种智力在哲学家、思想家小说家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例如哲学家柏拉图;
交往-交流智力
7.交往-交流智力(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是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表现为觉察、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做出适宜反应的能力。也是情商的最好展现。因为人和人的交流就是靠语言或眼神以及文字书写方式来传递。往往这些人具有相当的蛊惑力或者煽动性!是组织的焦点,明星或者政客等。这种智力在教师、律师、推销员、公关人员、谈话节目主持人、管理者和政治家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例如美国黑人领袖、社会活动家马丁·路德·金。
(以下两点根据相关资料表述)
自然观察智力
8.自然观察智力(naturalist intelligence)。是指认识世界、适应世界的能力,是一种在自然世界里辨别差异的能力,如植物区系和动物区系、地质特征和气候。对我们自己身处的这个大自然环境的规律认知,如历史,人体构造,季节变化,方向的确立,磁极的存在,感知灵性空间的超自然科学能力,能适应不同环境的生存能力;
存在智力
9.存在智力(existential intelligence)。是指陈述、思考有关生与死和终极世界的倾向性,即人们的生存方式及其潜在的能力。如人为何要到地球上来,在人类出现之前,地球是怎样的,在另外的星球上生命是怎样的,以及动物之间是否能相互理解等。
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上述九种基本智力,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教育的起点不在于一个人有多么聪明,而在于怎样变得聪明,在哪些方面变得聪明。
因此我们做教师的千万要记住陶行知先生的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3、对自己——学会保护。
最大的杀手是自己——这不是危言耸听。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这不是天方夜谭。
教师的工作没有什么危险性,那么怎么谈得上杀手、医生和保护呢?让我们从应激反应综合症说起。
压力引起应激,应激状态下,人们可能会有一些超常的表现,但这些超常的表现都只是一种短暂的辉煌,不可能持续很长时间。一个母亲会以比消防员还快的速度飞跑过去接住从楼上掉下来的孩子,就是一种超常的应激反应。有研究表明,在各行各业中,最容易患这种应激反应综合症的人群依次为飞行调度员、大中小学教师、企业经理、驾驶人员和警察。教师仅次于飞行调度员,位于第二位!
知道了问题的严重性,我们就应该想办法保护自己。
这样一个故事:哲学家带领他的弟子们来到一片旷野,问:如何除掉旷野上的杂草?弟子们有的说铲掉它,有的说用火烧,有的说撒上石灰,还有的说斩草需要除根。哲学家摇摇头说:“如果没有理想的答案,明年再到这里来吧。”第二年,弟子们都来了,只见昔日的旷野如今已长满了绿油油的庄稼。他们突然醒悟:原来除掉杂草的最好办法是——种植庄稼。
是的,铲除杂草的最好方法是——种植庄稼。如果我们把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称之为杂草的话,那么教师的心理自助就是绿油油的庄稼。如果你觉得你近来不太好,有些抑郁、焦虑、透不过气来,不妨来试试下面这些调节情绪的方法:
第一个方法:轻装上阵。
“心是有限的舞台,那里不可能摆放太多的座位。”所以,从学生放学的那一刻起,你就要把时间交给自己,整理整理一天的用品,写一写明天需要的东西,做这些事时可以听听你喜欢的音乐,或者是悠扬的曲子,或者是最新流行的歌,都可以帮你缓解一天的压力。或者你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看的书放在随手可触的地方,哪怕只看一两段,这一天里你总算给了自己一点时间,为自己而活着。你会发现,你不但是教师,还是一个不错的歌星、诗人、或者哲学家„„只要你愿意,一切都是美好的、美丽的、美不胜收的!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旅行者步履蹒跚地走着,他左手拿着一块大石头,右手拿着一块砖头,背上背着一代泥土,腰上缠着一圈圈草绳,头上还顶着一个南瓜。大家会觉得可笑,可是我们往往就是这样,自己身上所累,自己浑然不知。
他遇到一个农夫。农夫问他:“疲惫的人啊!你为什么要拿着一块大石头呢?”旅行者回答,“咦!对啊!我实在没有注意到。”所以,他把那块大石头扔了,觉得这下好多了。
他又碰到一个村庄里的人,那人问他:“疲惫的人啊!你为什么头上顶着那么重的南瓜呢?”旅行者说“真高兴你告诉我!我不知道我在做什么呢!”所以,他又把南瓜扔掉,更轻松地赶路了。
一个又一个,村庄里的人使他知道了抛弃不必要的负担,所以,他一个又一个地把包袱丢掉。最后,他是自由的人,轻轻松松地赶路去了。
生活中,我们同这位旅行者一样,也给自己的心理负载了太多的负担,不必要的禁忌、消极的思想、阴郁的情绪以及时时困扰心灵的焦虑等等,都让我们举步维艰,而我们自己却不知道。我们总是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总试图获得他人的支持,更加重了对心灵的束缚。所以,放下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才能轻装上阵,这样既可以集中精力于你应该完成的事,也可以给内心腾出更多的空间,使心理的潜力释放出来,享受精神的自由。
第二个方法:简化生活。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样一篇文章吧!
生活原来如此简单
有个年轻人在脚踏车店当学徒。有人送来一部有毛病的脚踏车,年轻人除了将车修好,还把车子擦洗得漂亮如新,其他学徒笑他多此一举。后来,车主将脚步踏车领回的第二天,年轻人被聘到那个车主的公司上班。
——原来要获得机会很简单,勤劳一点就可以了。
有个小孩对母亲说:妈妈你今天好漂亮。母亲问:为什么?小孩说:因为妈妈今天一天都没有生气。
——原来要拥有漂亮如此简单,只要不生气就可以了。
有个牧场主人让他的孩子每天在牧场上辛勤地工作。朋友对他说:你不需要让孩子如此辛苦,农作物一样会长得很好的。牧场主人回答说:我不是在培养农作物,我是在培养我的孩子。
——原来培养孩子很简单,让他吃点苦头就可以了。
有一个网球教练对学生说:如果一个网球掉进草丛里,应该如何找?有人答:从草丛中间地方开始找。有人答:从草丛的最凹处开始找。有人答:从草最长的地方开始找。教练宣布答案:按部就班地从草地一头搜寻到草地的另一头。
——原来寻找成功的方法很简单,从一数到十不要跳过就可以了。
住在田边的青蛙对住在路边的青蛙说:你这里太危险,搬来跟我住吧。路边的青蛙说:我已经习惯了,懒得搬。几天后,田边的青蛙去探望路边的青蛙,却发现它已被车子压死了。
——原来掌握命运的方法很简单,远离懒惰就可以了。
有一只小鸡破壳而出时,刚好有只乌龟经过,从此以后,小鸡就背着蛋壳过了一生。
——原来摆脱学生的负荷很简单,放弃固执就可以了。
有几个小孩都想成为一位智者的学生,智者给他们一人一个烛台,要他们每天擦拭烛台使之光亮。结果一天天过去了,智者一直没有出现,大部分小孩已不再擦拭那烛台了。有一天智者突然到来,大家的烛台都蒙了厚厚的灰尘,只有一个被大家叫做“笨小孩”的孩子,在智者没来的日子里也每天擦拭烛台,结果这个笨小孩成了智者的学生。
——原来想实现理想很简单,只要实实在在地去做就可以了。
有一支淘金队伍在沙漠中行走,大家都步伐沉重,痛苦不堪,只有一人快乐地走着,别人问:你为何如此惬意?他笑着说:因为我带的东西最少。
——原来快乐很简单,不要斤斤计较就可以了。
原来生活很简单,简化生活,没有过多的奢望,一切就轻松起来。
第三个方法:转移注意。
当你的情绪激动时,为了使它不致爆发和难以控制,可以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改变注意焦点,分散注意事物,把注意从引起不良情绪反应的情境转移到其他事物或活动上去。
注意转移的方式很多,可以看看电影,欣赏一下画报,做自己平时感兴趣的事,或者去郊外走一走等等,但对我们来说,有时候正在课堂上,不合理情绪来了,怎么办?不可能这节课我上了,我到操场透透气吧?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试试这个方法:“再等一分钟”,有时候再等等,远远比努力往前赶要好得多,因为这样的等等,可以让你在一分钟后变得冷静,本应该发的火不发,本应该生的气不生,学生在你等一分钟后再处理他时,他可就乖多了。所以,必要时给自己点时间,哪怕这一分钟让学生先做一道巩固练习,你先静静地看看窗外,也是一种转移注意力,冷却后再处理,其实已经不用处理了。
第四种方法:合理发泄。
采取合理宣泄的方式是一种自我保健的有效措施。这就像水库里的水如果太多就有冲跨堤坝的危险,此时为了保证大坝的安全,就要通过泄洪道把多余的水释放出去一样。合理的宣泄方式通常有以下一些:
(1)找人倾诉。
这是最常用的也是最合理的一种宣泄的方式,人们经常会有这样的体会,当有了烦恼和委屈时,如果没有人可以倾诉,常会使人感到憋的难受,如果能把心里的别扭向朋友倾诉一番,即使不能得到他们的指点也能使自己感到轻松了许多。近年来一些心理咨询的热线电话十分受人欢迎,就是因为它给那些需要倾诉但又找不到合适听众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倾诉对象。
(2)书写日记。
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倾诉对象,又不打热线电话,也可以选择自我倾诉的方式,即通过写日记的方式来向自己倾诉,这种方式对那些性格内向的人来说确是一种十分合适的宣泄方法。
(3)自我宣泄。
这是指独自一人时可以采用的宣泄方式,包括一些对社会和他人没有危害的行为,如在没人的地方放声大哭,或在空旷的地方大声喊叫,甚至可以对一些废弃物、软一点的垫子进行摔打等,都能起到宣泄的作用。
(4)运动调节。
通过参加某些体育运动也可以达到释放消极情绪的目的,尤其是一些比较激烈的、带有对抗性的运动项目,像拳击、足球等项目,这种调节作用就更明显。
第五种方法:学会升华。
将消极的情绪与头脑中的一些闪光点联系起来,将不良情绪转化为积极而有益的行动。时时清除自己一些消极的想法。不断地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动力和前行的方向。
竞争的激烈已让我们感到从未有过的压力,尤其到面临生源越来越少,教师超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作为教师我们如何承受压力、适时放松自己、化压力为动力,是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比如一杯水,它有多重?20克,还是50克?
这杯水的重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拿多久。拿一分钟,大家一定觉得没问题;拿一小时,可能觉得手酸;拿一天,可能得叫救护车。这就像承担的压力一样,如果一直把它放在身上,到最后,就觉得压力越来越沉重而无法承受。所以,必须适时放下“这杯水”,休息一下再拿起来,才能拿得更久。而我们也只有这样不断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位置、方向才能不断地升华自己,提高自己,并且让自己觉得快乐,这才是最重要的。
4、对家人——学会关爱
我们与家人的关系是——骨与肉,无论我们怎样的忙碌,最终我们会被爱人搂怀里;无论我们怎样的难过,最终逗笑我们的还是自己的孩子。所以对我们而言,爱人和孩子是应该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而我们却常常忽视了他们。
“我数123”
综上所述,教师的职业就是这样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浇灌心灵的职业,正如雅斯贝尔斯告诉我们的:“教育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所以教师的心理健康就更为重要了。
如果你是绿色的,你周围的人就是健康的!
如果你是阳光的,你周围的人就是温暖的!
如果你是努力的,你周围的人就是进步的!
如果你是向上的,你周围的人就是可以展望的!
最后,愿我呵护的你,每天都健康快乐!
第三篇:教师心理健康讲座
教师心理健康讲座
大家好:
很高兴、也很珍惜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在这里谈不上给大家讲课,我只是愿意把我的感悟和心得与大家沟通、交流和共享。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课前欣赏——《美丽心情美丽四季》。(课件展示)导入:
刚刚我们一起欣赏了美丽的季节,相信它们会带给你美丽的心情。我们有的人喜欢春天,它生机盎然,一切展示给我们的都是向上的活力;有的人喜欢夏天,它繁花似锦,生命向我们释放着它的热烈;有的人喜欢秋天,它硕果累累,让人有一种满足感;有的人喜欢冬天,它白雪皑皑,让人心里安静而宁和。而我们做教师的,更多的人四个季节都喜欢,因为我们喜欢大自然,喜欢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因为我们心中充满了博爱。
而我更关心的是你——我的领导、我的同事、我的同组人、我的好朋友们,拥有博爱的你们谁来疼?谁来爱?你们的健康,你们的身心谁来呵护?
我愿意——是我!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关于健康、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健康的话题。
(课件展示)
导言:现代人的生活困境
快乐和幸福的生活始终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之一。然而很遗憾,到目前为止,人类似乎也还没有找到一个统一的、标准的答案。反道似乎是这样:人类发展的越快越好,离快乐和幸福就越远越迷茫。你看:我们吃的好了,非典和禽流感又来了;我们玩的好了,毒品和死亡游戏又来了;我们住的好了,装修综合症和邻里冷漠症又来了;我们行的好了,尾汽污染和交通事故造成的疾病和死亡人数也大大增加了;我们爱的好了、自由了,艾滋病和同性恋又来了。
这是现代人的生存困境,也是人类发展的二难选择。德国的雅斯贝尔斯等西方的哲学家早就对此做了充分的揭示,他们指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使人成了物质和金钱的奴隶;科技的巨大进步,使人成了机器和程序的附属;文化的断裂和信仰的迷茫,使人丧失了灵魂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
我们的一位老师借用这句话说:对于现代的年轻人,一句话足矣:追星和上网。还有位著名的作家王蒙说得好,他说,人类的问题其实就两个:一个是吃不饱饿出来的问题,一个是吃饱了撑出来的问题。对于现代社会来讲,这两个问题都存在,而后一个问题往往比前一个问题更难以解决,或者说社会往往更关注后一个问题的解决,因为权利从来都是在“吃饱了的人”的手里的。
首先我们来关注健康。
一、健康
拥有健康关不意味着拥有一切,但失去健康则意味着失去一切!那么什么是健康呢?
要说清楚这个话题是很难的。况且人类对自身健康的认识就经历了一个逐步清晰、渐进发展的过程。先让我们来看看一些评定身体健康的标准: 1.体重基本稳定,一个月内体重增减不超过4公斤,超过者为不正常。2.体温基本在37度左右,每日的体温变化不超过1度,超过1度为不正常;3.脉博每分钟在75次左右,一般不少于60次,不多于100次;
4.正常成年人每分钟呼吸16一20次,呼吸次数与心脉跳动的比例为1:4,每分钟呼吸少于10次或多于24次为不正常;
5.大便基本定时,每日1一2次,若连续3天以上不大便或一天4次以上为不正常;
6.每日进食量保持在1-1.5公斤左右,连续一周每日进食超过平常进食量的3倍或少于正常进食量的1/3为不正常;
7.一昼夜的尿量在1500毫升左右,连续3天24小时内尿量多于2500毫升,或一天内尿量少于500毫升为不正常;
8.成年女性月经周期在28天左右,超前推后15天以上为不正常;
9.正常成年男女结婚后,夫妻生活在一起未避孕,3年内不育为不正常;10.每日能按时起居,睡眠6-8小时,不足4小时或每日超过15小时为不正常。
将这些与自己一一对号入座,我们发现,我们有些不正常,这恰恰很正常,人吃五谷杂粮,怎么能全都正常呢?
世界卫生组织(WHO)近日提出了健康的新概念:所谓健康,并不仅仅是不患病,还应包括心理健康以及社会交往方面的健康。也就是说,健康是在精神上、身体上和社会交往上保持健全的状态。
无论是身体健康还是心理健康,我们都相信——健康是争取出来的,是建设出来的,是培养出来的,是保卫出来的。
二、心理健康
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就是人的内心世界与客观环境的一种平衡关系,是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一种良好关系的维持,即不仅是自我安定感和安心感的获得和确保,还要自我实现,具有为他人的健康服务的能力。
关于心理健康,世界各国在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方面的问题。现在我们就来了解和我们自身息息相关的教师的心理健康。
三、关注教师心理健康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1、愉快地接受自己的职业角色。
2、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
3、独创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4、良好的人际关系。
5、积极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但无论怎样,这只是一个评定的依据,我们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怎样的呢?这让我们更为关注!
(二)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美国生理学家爱尔马为了研究心理状态对健康的影响,设计了一个很简单的实验:把一枝枝玻璃试管插在有冰水的容器中,然后收集人们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汽水”。结果发现,当一个人心平气和时,呼出的气溶于水后是澄清透明的;悲痛时水中有白色沉淀;生气时有紫色沉淀。他把人在生气时呼出的“生气水”注射在大白鼠身上,几分钟后大白鼠就死了。由此他分析:生气十分钟会耗费人体大量精力,其程度不亚于参加一次300米赛跑。生气的生理反应十分强烈,分泌物比任何情绪时都复杂,都更具有毒性。因此动不动生气的人很难健康。所以他告诫:人尽量不要生气,母亲切勿在生气时或刚生完气时给孩子喂奶,因为这时母体分泌的乳液是有毒的。
现在,让我们来想一想,在所有职业中,哪些职业的从业人员最容易生气?
教师肯定是其中之一。
教师生活写照
起得比公鸡都早;睡得比小姐都晚;管得比警察都宽;装得比总统都酷; 环境比矿工都差;收入比民工都少;听起来比谁都好;五年后比谁都老。
(三)教师工作压力状况
这是一个来自于新浪教育网的数据图:中国教师工作压力状况图 以上统计结果表明,有34.6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非常大,有47.6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比较大,两者加起来占到了被调查教师的82.2%,说明绝大部分教师都感觉压力比较大,教师的压力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必须关注的问题之一。
(四)教师认为最大的心理问题
60%的教师认为工作量大是最大的心理问题;54%的教师认为现在的学生不听话,难教育是较大的心理问题;还有48%的教师认为收入低是比较大的心理问题。
(五)教师工作中遭遇的最大挫折
39%的教师认为领导对教师不正确的评价给教师带来的挫折最大; 24%的教师认为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给教师带来的挫折较大。
(六)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某县八百多名教师进行了心理测量。测量结果令人大吃一惊:
不同群体教师心理健康分析
(1)班主任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科任教师群体;
(2)语数英学科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其它学科群体;
(3)小学教师群体心理健康问题而且比其他教师群体发生率更高,程度更严重。
(4)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男教师;
(5)毕业班的教师和班主任的压力大于非毕业班和非班主任教师
心理健康水平严重程度的比较:
群体<教师<小学教师<小学女班主任教师
按照这样的结果来进行排列的话,也就是说:小学女班主任教师心理健康受到的危害程度最大!
这样,我们就陷入了一种尴尬之中: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种职业是多么阳光啊!理应是蕴含着生命力和创造性的,充满着幸福和欢乐的,可是有一半以上的同行感到不幸福、不快乐!教师历来被誉为“蜡烛”“春蚕”“人梯”……似乎我们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是只讲奉献不讲收获的圣人,是“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志士仁人。一个好教师应该病倒在讲台上,躺在医院里还在给学生改作业,是“英年早逝”“华发早生”的……对教师的这种过高定位和期待是源远流长的社会现象。在很多学校,都宣传三个一切,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很少有人提出为了老师的一切,很多的时候,我们把老师比作蜡烛,蜡烛成灰泪始干,把老师当成春蚕,春蚕到死丝方尽,为了学生忽视了老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没有老师的发展,不能让老师享受教育的幸福,就不会有孩子的发展,也不会有孩子的幸福
为什么部分教师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调查结果表明,对中国教师来说10种最主要的原因依次为 :(见课件)
值得引起注意的是:
教师的心理问题会直接反映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调查发现,30%的老师会因情绪低落而上课没精神,18%的老师承认会因为自己心中烦恼而迁怒于学生,还有14%的老师会因为上课气氛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情绪失控、朝学生发火。对于这些教师来说,他们经年累月地坚守在繁忙的教育教学岗位上,与其说是在工作,不如说是在受煎熬!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对他人高度负责的角色,都要经受相当多的内心冲突和不安。教师除了脑力劳动强度较高之外,还要对社会、对家长、对年轻一代的成长高度负责,每天都要接触带有情绪色彩的活动,体验情绪上的紧张与痛苦,尤其是在目前形势下,教师的教学任务重,升学压力大,学生不听话,工作超负荷,待遇不高,家长和领导的期望却越来越高。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由此产生的不良情绪长期得不到化解,日积月累,恶劣情绪最终会以“零存整取”的形式突破心理承受的极限而爆发,以致形成早衰及各种疾病的重要原因!
俄罗斯的兹马列诺夫斯基经过长期研究,给我们列出了一个健康公式:
健康=(情绪稳定+运动适量+饮食合理)÷(懒惰+嗜烟+嗜酒)
分子部分是健康长寿的三要素,其中情绪稳定位居其首;分母部分是健康三杀手,其中懒惰首当其冲。但对我们而言,这个分母几乎不存在,我们教师都不是懒惰的人,我们也很少有人吸烟喝酒,所以我们要想健康,情绪稳定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有句话说:“幸福不幸福全看你情绪稳定不稳定了!”
说到这里,大家似乎都想知道“我们的心理健康吗?”或者“我们现在存在着哪些心理方面的问题?”好!现在我们就来诊断一下我们自己:(发自查量表)
(二)、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自查量表。
大家看,这是一张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自查量表,我们可以通过它来诊断一下自己目前的情况,这张表只发给大家,不再收上来,所以大家只要在符合自己情况的答案上打“√”就可以了,当然不是高分不好,也不是低分就好,只要它是你现在的真实情况,我们就可以进行自查。评分的标准大家填写完后我再进行说明。另外,为了表示你对别人的尊重,在别人不允许的情况下,请你不要看他的表格。谢谢大家!
1、每当考试或被提问时,是否会紧张得出汗? 是□ 否□
2、看见不熟悉的人是否会手足无措?
是□ 否□
3、看见不熟悉的人是否会使工作不能进行下去? 是□ 否□
4、紧张时,头脑是否会不清醒? 是□ 否□
5、心里紧张时是否会出差错? 是□ 否□
6、是否经常把别人交办的事搞错? 是□ 否□
7、是否会无缘无故地挂念不熟悉的人? 是□ 否□
8、没有熟人在身边是否会感到恐惧? 是□ 否□
9、是否经常犹豫不决,下不了决心? 是□ 否□
10、是否总希望有人和自己闲谈? 是□ 否□
11、是否被人认为不机灵? 是□ 否□
12、在别人家里吃饭,是否会感到别扭和不愉快? 是□ 否□
13、和别人见面,是否会有孤独感? 是□ 否□
14、是否会因不愉快的事缠身,一直忧忧郁郁解脱不开?是□ 否□
15、是否经常哭泣?
是□ 否□
16、是否因处境地艰难而沮丧气馁? 是□ 否□
17、是否感到厌世? 是□ 否□
18、是否有生不如死之感? 是□ 否□
19、是否总是愁眉不展的人? 是□ 否□ 20、家庭中是否有愁眉不展的人? 是□ 否□ 20、遇事是否会无所适从? 是□ 否□
22、别人是否认为你神经质? 是□ 否□
23、是否有神经官能症? 是□ 否□
24、家庭成员中是否有精神病患者? 是□ 否□
25、是否进过精神病院? 是□ 否□
26、家庭成员中是否有人进过精神病院? 是□ 否□
27、是否神经过敏? 是□ 否□
28、家庭成员中有无神经过敏的人? 是□ 否□
29、感情是否容易冲动? 是□ 否□
30、一旦受到别人批评,是否就会心慌意乱? 是□ 否□
31、是否被人认为是个好挑剔的人? 是□ 否□
32、是否总是会被人误解? 是□ 否□
33、是否一点也不能宽容别人,甚至连自己的朋友也是这样?是□ 否□
34、是否会一门心思想某件事或做某件事,而不听从别人的劝告?是□ 否□
35、脾气是否会暴躁、焦急? 是□ 否□
36、做任何事是否都是松松垮垮、没有条理? 是□ 否□
37、是否稍被冒犯就会火冒三丈? 是□ 否□
38、是否被人批语就会暴跳如雷? 是□ 否□
39、是否稍不如意就会怒发冲冲? 是□ 否□ 40、是否别人请示帮助就会不耐烦? 是□ 否□
41、是否会因一点小事怒发冲冠? 是□ 否□
42、是否会经常发抖? 是□ 否□
43、是否会经常感到坐立不安、情绪紧张? 是□ 否□
44、是否会因突然的声响而跳起来,全身发抖? 是□ 否□
45、别人做错了事,自己是否会感到不安? 是□ 否□
46、半夜里是否经常听到声响? 是□ 否□
47、是否经常做噩梦?
是□ 否□
48、是否经常有恐怖的情景浮现在眼前? 是□ 否□
49、是否经常会感到胆怯和害怕? 是□ 否□ 50、是否经常出冷汗? 是□ 否□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答题及记分方法:刚刚我们在符合自己的情况的答案上打“√”,答“是”的记1分,答“否”的不记分。我们来给自己算一算得了多少分?这个分值只要你自己知道就可以了。
判断标准:将全部得分加起来后,如果不超过5分,说明你有所保留;如果超过15分,说明在某些方面可能会有心理问题存在,你的“心理感冒”了,那么你应该注意自我调节了。
心理学家 特罗茜罗尔 在谈到人们陷入“心病牢狱”时说:“正因为它是我们自己构成的,我们就有能力用自己打开枷锁,把自己解救出来!”
四、调适教师心理压力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帮助自己呢?
对我们教师而言,正确地处理好与同事、学生、家人的关系,能够面对自己的烦恼与不快乐,就能让自己从容地品味生活里的美好,那就让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自己。
1、对同事——学会相融
我们与领导的关系是——乐队与指挥,当我们以各自不同的身份演奏一曲欢乐颂时,每个人都是快乐的,那种和谐之美来源于心。如果你背离了指挥弄出弦外之音,自己也会觉得别扭。你需要看着指挥的方向,一切行动听指挥就好,其实一切很简单,你只需将自己做为领导的“同事”,从领导的角度和高度出发,以大局为重考虑问题就可以了。
我们与同事的关系是——树木与森林,众所周知,教师的劳动除了具有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等特点以外,还是一种个体性很强的劳动,同样的学科,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不同的教师上出来的课肯定不一样,往往会表现出鲜明的个人风格。同事关系和谐,身边有一些理解和关心自己的、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心里就会多几分安全感,工作就会充满快乐。将自己做同事虚心的“学生”,你只需要细心地听他讲话,你会发现,原来我们生活在一堆教育家中间,每个平凡的我们都很伟大!
2、对学生——学会悦纳。
所谓“悦”即“喜欢”;“纳”即“接受”“悦纳”就是喜欢和接受。关于悦纳学生我们来看看两个观点。
观点一:相信绝大多数学生是可以教好的。
世界人口的IQ(智商)分布表明,95%以上的人IQ是正常的。而智商正常是圆满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条件。只要有良好的环境和教育,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那么我们面前的绝大多数学生是可以成为好学生的,学习困难的学生也是如此。心理学上的 罗森塔尔 效应以及一些类似的实验充分证实了这一点。
1968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 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对美国一所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预测未来的发展测验”(实为智力测验)。临走前交给校长一份名单,告诉他名单上的80个人是“未来的花朵”,有很大的“学业冲刺”潜力,并嘱咐要对名单保密。8个月后,罗森塔尔重返该校对全部学生进行一次同样的测验,结果发现,名单上的人(即实验组)果真在智力上比其他学生有更大的提高,有一些简直出类拔萃。校长对心理学家的预测佩服得五体投地,而罗森塔尔笑了笑。原来那些所谓的“未来的花朵”根本不是根据智力测验的结果筛选出来的,而是心理学家信手随机抽取的。当然有部分学生本来智力就不错,但其中部分学生原本智力平平,并无过人之处。为什么他们会获得比别人大得多的进步呢?研究者认为,校长对心理学家的预言深信不疑,对这些“未来的花朵”抱有期望,并且不顾心理学家的保密要求,有意无意地将这种信息传递给教师;教师又通过各种态度、表情、行为等体态语言,将这种暗含的期望微妙地传递给学生,其中包括更多的关心、鼓励、提问和辅导。当这些学生获得期望的信息后,也会产生激励效应,于是更加信赖教师,积极行动起来并给教师以反馈,教师越是见到这种反应,越是会把自己的感情及所期望的特性投射(移情)到学生身上,感到他们更加顺眼可爱,于是激起更大的教育热情。这样,教师教得有信心,学生学得有信心,教和学两方面的智力活动都进入最佳状态,这些“未来的花朵”取得进步是理所当然的。
罗森塔尔的实验给我们两个启示:
(1)教师的期望、信心是不可忽视的教育因素,它可以改善师生关系,激活教育对象的学习动机,造成戏剧性的效果。
(2)绝大多数学生是可以教好的,学习暂时后进的学生也是可能教好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做工作。
观点二:要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学生。
我们说,绝大多数学生是可以教好的,可是在现实中同事们往往有这样的感叹:“我真想把这个学生送给某个教授,看看他怎么能把他教会的!”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将直接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怎么看才有利我们的心理健康呢? 我们承认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差异是存在的,但是这种差异除了发展水平(智力高低)的差异之外,还有发展早晚的差异和智力结构的差异。如:有的早慧,有的大器晚成;有的心灵,有的手巧;有的形象思维能力很强,有的抽象思维能力惊人;有的文化课成绩优秀,有的音体美天赋突出。有所特长必有所特短、有所特短必有所特长,特长越长,特短越短,反之也一样。
“平等+个性”将成为新世纪中国教育的一种追求。我们过去强调共性较多,强调个性较少,对个性突出者往往缺乏宽容。其实,对孩子不能简单地用好和差来评价,只是每个孩子有不同的兴趣和特长而已。魏书生老先生说得好:“有些事情可以齐步走,但有些事情绝对不可以齐步走。”教师应该用一颗宽容的爱心去保护孩子的个性,而不要用统一的模式来评价孩子的发展。当然,校长和教育局应该在这件事上有一致的看法,这一点不仅对孩子的成长有利,对教师的心理平衡和心理健康更有利。
曾经看过两个名人的故事。
英国历史小说创始人司各特成名后到母校去访问,受到师生隆重的欢迎。临走时他要求见一见全校最淘气、最顽皮、成绩最差的学生。经过各班“筛选”,那个全校公认最淘气、最顽皮、成绩最差的学生低着头,站在大文豪面前,羞愧得无地自容。司各特抚摸着孩子的头,感慨万千;“孩子,今天你所处的地位就是30年前我所处的地位。”然后他从口袋里摸出几个金币,送给孩子留作纪念:“谢谢你这几年来坚守着我的岗位!”
诗人普希金,艺术想象力异常丰富,逻辑思维能力严惩匮乏,学数学怎么也入不了门,他发现因式分解解来解去最后正负相抵往往等于0,往后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凡遇因式分解统统等于0。一次,普希金外出打猎,路遇暴风雨,跑到一家旅馆去避雨,老板感到万分荣幸,请他签名留念。老板的儿子正在做作业,忙乱中将儿子的数学作业本递给他签名,诗人一看,因式分解,特简单,二话没说在等号后边画了一个0。第二天当教师在这道题后面打了个大大的红叉时,孩子大惑不解:“这是普希金本人做的题,怎么可能错呢?”事情闹到校长室,校长说:“正如我不懂教育却当学校的名誉校长一样,普希金不懂数学,这个“0”就作为这道题的名誉答案吧!”从此文学史上又多了一段佳话。
其实类似的现象屡见不鲜。著名历史学家吴晗当年考北大,中文考了100分,数学得了0分。著名作家钱钟书、沈从文也差不了多少。毛泽东念书时,语文很好,数学勉强及格,可在长征途中,从来没上过军事院校的他,军事指挥艺术登峰造极、炉火纯青,硬是把个科班出身的蒋介石搞得晕头转向。凡此种种告诉我们一个简单又深奥的道理,对那些令人头疼的小淘气,千万不要僵死的、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要用辩证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去看待他们。也许他们今天学不好,明天去出其不意地来个突飞猛进,后来居上,令人刮目相看。尤其是那些顽童,也许他们这门功课学不好,但在音体美方面却有着超乎寻常的天赋,或许会成为某一方面的奇才怪才,如那个门门功课挂“红灯”甚至语文也挂红灯,但获新概念作文竞赛全国一等奖、出版了一本本专著的中学生韩寒,还有一些虽读不好书,却能让五星红旗一次次在奥林匹克运动场上空冉冉升起的世界冠军得主们。
说到这里,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小的测试:
问题一:如果你知道一个妇女已经怀孕了,她之前已经生了8个孩子,三个耳朵聋两个眼睛瞎一个智能不足,而且这个妇女还患有严重的梅毒。请问,你建议他坠胎吗?
问题二:现在要选举一名领袖,有三位候选人,下面是候选人的一些事实情况:
候选人A:与一位不诚实的政客有往来,遇到事情会咨询占星学家,有婚外情,是个老烟枪,每天喝8-10杯马丁尼。
候选人B:过去有两次被解雇的记录,每天睡到中午才起来,大学时吸过鸦片,每晚要喝一夸特的威士忌。
候选人C:他是一位被授勋的战争英雄,素食主义者,不吸烟,偶尔喝一点啤酒,从没有发生过婚外情。
请问你会在候选人中选哪一个?
候选人A:.罗斯福。
候选人B:邱吉尔。
候选人C:希特勒。
那么你还会建议问题一的妇女坠胎吗?
你杀了贝多芬,那是贝多芬的母亲。他怀着的婴儿正是贝多芬。
结论:不要用既定的价值来思考事物!人的发展和改变无可限量!
因此我们做教师的千万要记住陶行知先生的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我想把陶老先生的话略做改动:“教鞭下有瓦特,冷眼里有牛顿,讥笑中有爱迪生。”,是不是这样听着更有于利我们教师的心理健康。如果我们都能这样想,这不仅对学生身心健康有利,更利于我们自身。
让我们确信:每一株花最初都是草。每一棵草最后都会开出花。
第四篇:教师心理健康讲座
教师心理健康讲座
各位老师大家好:
很高兴、也很珍惜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在这里谈不上给大家讲课,我只是愿意把我的感悟和心得与大家沟通、交流和共享。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关于健康、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健康的话题。
首先我们来关注健康。
一、健康
拥有健康关不意味着拥有一切,但失去健康则意味着失去一切!那么什么是健康呢?
要说清楚这个话题是很难的。况且人类对自身健康的认识就经历了一个逐步清晰、渐进发展的过程。先让我们来看看一些评定身体健康的标准:
1.体重基本稳定,一个月内体重增减不超过4公斤,超过者为不正常。2.体温基本在37度左右,每日的体温变化不超过1度,超过1度为不正常;3.脉博每分钟在75次左右,一般不少于60次,不多于100次;4.正常成年人每分钟呼吸16一20次,呼吸次数与心脉跳动的比例为1:4,每分钟呼吸少于10次或多于24次为不正常;5.大便基本定时,每日1一2次,若连续3天以上不大便或一天4次以上为不正常;6.每日进食量保持在1-1.5公斤左右,连续一周每日进食超过平常进食量的3倍或少于正常进食量的1/3为不正常;7.一昼夜的尿量在1500毫升左右,连续3天24小时内尿量多于2500毫升,或一天内尿量少于500毫升为不正常;8.成年女性月经周期在28天左右,超前推后15天以上为不正常;9.正常成年男女结婚后,夫妻生活在一起未避孕,3年内不育为不正常;10.每日能按时起居,睡眠6-8小时,不足4小时或每日超过15小时为不正常。
将这些与自己一一对号入座,我们发现,我们有些不正常,这恰恰很正常,人吃五谷杂粮,怎么能全都正常呢?
世界卫生组织(WHO)近日提出了健康的新概念:所谓健康,并不仅仅是不患病,还应包括心理健康以及社会交往方面的健康。也就是说,健康是在精神上、身体上和社会交往上保持健全的状态。
无论是身体健康还是心理健康,我们都相信——健康是争取出来的,是建设出来的,是培养出来的,是保卫出来的。
二、心理健康
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就是人的内心世界与客观环境的一种平衡关系,是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一种良好关系的维持,即不仅是自我安定感和安心感的获得和确保,还要自我实现,具有为他人的健康服务的能力。
关于心理健康,世界各国在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方面的问题。现在我们就来了解和我们自身息息相关的教师的心理健康。
三、教师心理健康
什么是教师心理健康?
教师心理健康就是教师必对自我持肯定的态度,能自我认知,明确认识自己的潜能、长处和缺点,并发展自我;认知系统和环境适应系统能保持正常而有效率;在自我发展上与人际和谐方面均能兼顾;在本能、自我与超越自我之间能平衡发展,且能面对问题,积极调试,而不依赖消极的心理防卫。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第一,教师角色认同。
第二,人际关系和睦。
第三,自我意识良好。
第四,教育工作创新。
第五,情绪体验积极。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但无论怎样,这只是一个评定的依据,我们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怎样的呢?这让我们更为关注!
(一)、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美国生理学家爱尔马为了研究心理状态对健康的影响,设计了一个很简单的实验:把一枝枝玻璃试管插在有冰水的容器中,然后收集人们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汽水”。结果发现,当一个人心平气和时,呼出的气溶于水后是澄清透明的;悲痛时水中有白色沉淀;生气时有紫色沉淀。他把人在生气时呼出的“生气水”注射在大白鼠身上,几分钟后大白鼠就死了。由此他分析:生气十分钟会耗费人体大量精力,其程度不亚于参加一次300米赛跑。生气的生理反应十分强烈,分泌物比任何情绪时都复杂,都更具有毒性。因此动不动生气的人很难健康。所以他告诫:人尽量不要生气,母亲切勿在生气时或刚生完气时给孩子喂奶,因为这时母体分泌的乳液是有毒的。
现在,让我们来想一想,在所有职业中,哪些职业的从业人员最容易生气?
教师肯定是其中之一。
教师历来被誉为“蜡烛”“春蚕”“人梯”……似乎我们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是只讲奉献不讲收获的圣人,是“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志士仁人。一个好教师应该病倒在讲台上,躺在医院里还在给学生改作业,是“英年早逝”“华发早生”的……对教师的这种过高定位和期待是源远流长的社会现象。
2000年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某县八百多名小学教师进行了心理测量。测量结果令人大吃一惊:
(1)教师群体心理健康问题不仅比国内普通人群更普遍,程度更严重,而且比其他教师群体发生率更高,程度更严重。
(2)教师群体主要的心理问题是躯体化、强迫症、焦虑、精神症性、抑郁和恐怖。(3)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男教师,现任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非班主任。
心理健康水平严重程度的比较:
群体<教师<女班主任教师
按照这样的结果来进行排列的话,也就是说:女班主任教师心理健康受到的危害程度最大!
这样,我们就陷入了一种尴尬之中: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种职业是多么阳光啊!理应是蕴含着生命力和创造性的,充满着幸福和欢乐的,可是有一半以上的同行感到不幸福、不快乐!
更有甚者,心理测量的692份有效问卷,十个因子中有五个以上显示阳性症状的教师,轻度的占29.5%,重度占4.5%。五个以上因子显示阳性症状,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个人身上存在五方面以上的心理问题。对于这些教师来说,他们经年累月地坚守在繁忙的教育教学岗位上,与其说是在工作,不如说是在受煎熬!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对他人高度负责的角色,都要经受相当多的内心冲突和不安。教师除了脑力劳动强度较高之外,还要对社会、对家长、对年轻一代的成长高度负责,每天都要接触带有情绪色彩的活动,体验情绪上的紧张与痛苦,尤其是在目前形势下,教师的教学任务重,升学压力大,学生不听话,工作超负荷,待遇不高,家长和领导的期望却越来越高。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由此产生的不良情绪长期得不到化解,日积月累,恶劣情绪最终会以“零存整取”的形式突破心理承受的极限而爆发,以致形成早衰及各种疾病的重要原因!
俄罗斯的兹马列诺夫斯基经过长期研究,给我们列出了一个健康公式:
健康=(情绪稳定+运动适量+饮食合理)÷(懒惰+嗜烟+嗜酒)
分子部分是健康长寿的三要素,其中情绪稳定位居其首;分母部分是健康三杀手,其中懒惰首当其冲。但对我们而言,这个分母几乎不存在,我们教师都不是懒惰的人,我们也很少有人吸烟喝酒,所以我们要想健康,情绪稳定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有句话说:“幸福不幸福全看你情绪稳定不稳定了!”
(二)我们怎样来帮助自己。
对我们教师而言,正确地处理好与同事、学生、家人的关系,能够面对自己的烦恼与不快乐,就能让自己从容地品味生活里的美好,那就让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自己。
1、对同事——学会相融
我们与领导的关系是——乐队与指挥,当我们以各自不同的身份演奏一曲欢乐颂时,每个人都是快乐的,那种和谐之美来源于心。如果你背离了指挥弄出弦外之音,自己也会觉得别扭。你需要看着指挥的方向,一切行动听指挥就好,其实一切很简单,你只需将自己做为领导的“同事”,从领导的角度和高度出发,以大局为重考虑问题就可以了。
我们与同事的关系是——树木与森林,众所周知,教师的劳动除了具有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等特点以外,还是一种个体性很强的劳动,同样的学科,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不同的教师上出来的课肯定不一样,往往会表现出鲜明的个人风格。同事关系和谐,身边有一些理解和关心自己的、可以推心臵腹的朋友,心里就会多几分安全感,工作就会充满快乐。将自己做同事虚心的“学生”,你只需要细心地听他讲话,你会发现,原来我们生活在一堆教育家中间,每个平凡的我们都很伟大!
2、对学生——学会悦纳。
所谓“悦”即“喜欢”;“纳”即“接受”“悦纳”就是喜欢和接受。关于悦纳学生我们来看看两个观点。
观点一:相信绝大多数学生是可以教好的。
世界人口的IQ(智商)分布表明,95%以上的人IQ是正常的。而智商正常是圆满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条件。只要有良好的环境和教育,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那么我们面前的绝大多数学生是可以成为好学生的,学习困难的学生也是如此。心理学上的 罗森塔尔 效应以及一些类似的实验充分证实了这一点。
1968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 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对美国一所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预测未来的发展测验”(实为智力测验)。临走前交给校长一份名单,告诉他名单上的80个人是“未来的花朵”,有很大的“学业冲刺”潜力,并嘱咐要对名单保密。8个月后,罗森塔尔重返该校对全部学生进行一次同样的测验,结果发现,名单上的人(即实验组)果真在智力上比其他学生有更大的提高,有一些简直出类拔萃。校长对心理学家的预测佩服得五体投地,而罗森塔尔笑了笑。原来那些所谓的“未来的花朵”根本不是根据智力测验的结果筛选出来的,而是心理学家信手随机抽取的。当然有部分学生本来智力就不错,但其中部分学生原本智力平平,并无过人之处。为什么他们会获得比别人大得多的进步呢?研究者认为,校长对心理学家的预言深信不疑,对这些“未来的花朵”抱有期望,并且不顾心理学家的保密要求,有意无意地将这种信息传递给教师;教师又通过各种态度、表情、行为等体态语言,将这种暗含的期望微妙地传递给学生,其中包括更多的关心、鼓励、提问和辅导。当这些学生获得期望的信息后,也会产生激励效应,于是更加信赖教师,积极行动起来并给教师以反馈,教师越是见到这种反应,越是会把自己的感情及所期望的特性投射(移情)到学生身上,感到他们更加顺眼可爱,于是激起更大的教育热情。这样,教师教得有信心,学生学得有信心,教和学两方面的智力活动都进入最佳状态,这些“未来的花朵”取得进步是理所当然的。
罗森塔尔的实验给我们两个启示:
(1)教师的期望、信心是不可忽视的教育因素,它可以改善师生关系,激活教育对象的学习动机,造成戏剧性的效果。
(2)绝大多数学生是可以教好的,学习暂时后进的学生也是可能教好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做工作。
观点二:要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学生。
我们说,绝大多数学生是可以教好的,可是在现实中同事们往往有这样的感叹:“我真想把这个学生送给某个教授,看看他怎么能把他教会的!”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将直接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怎么看才有利我们的心理健康呢?
我们承认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差异是存在的,但是这种差异除了发展水平(智力高低)的差异之外,还有发展早晚的差异和智力结构的差异。如:有的早慧,有的大器晚成;有的心灵,有的手巧;有的形象思维能力很强,有的抽象思维能力惊人;有的文化课成绩优秀,有的音体美天赋突出。有所特长必有所特短、有所特短必有所特长,特长越长,特短越短,反之也一样。
“平等+个性”将成为新世纪中国教育的一种追求。我们过去强调共性较多,强调个性较少,对个性突出者往往缺乏宽容。其实,对孩子不能简单地用好和差来评价,只是每个孩子有不同的兴趣和特长而已。魏书生老先生说得好:“有些事情可以齐步走,但有些事情绝对不可以齐步走。”教师应该用一颗宽容的爱心去保护孩子的个性,而不要用统一的模式来评价孩子的发展。当然,校长和教育局应该在这件事上有一致的看法,这一点不仅对孩子的成长有利,对教师的心理平衡和心理健康更有利。
曾经看过两个名人的故事。
英国历史小说创始人司各特成名后到母校去访问,受到师生隆重的欢迎。临走时他要求见一见全校最淘气、最顽皮、成绩最差的学生。经过各班“筛选”,那个全校公认最淘气、最顽皮、成绩最差的学生低着头,站在大文豪面前,羞愧得无地自容。司各特抚摸着孩子的头,感慨万千;“孩子,今天你所处的地位就是30年前我所处的地位。”然后他从口袋里摸出几个金币,送给孩子留作纪念:“谢谢你这几年来坚守着我的岗位!”
诗人普希金,艺术想象力异常丰富,逻辑思维能力严惩匮乏,学数学怎么也入不了门,他发现因式分解解来解去最后正负相抵往往等于0,往后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凡遇因式分解统统等于0。一次,普希金外出打猎,路遇暴风雨,跑到一家旅馆去避雨,老板感到万分荣幸,请他签名留念。老板的儿子正在做作业,忙乱中将儿子的数学作业本递给他签名,诗人一看,因式分解,特简单,二话没说在等号后边画了一个0。第二天当教师在这道题后面打了个大大的红叉时,孩子大惑不解:“这是普希金本人做的题,怎么可能错呢?”事情闹到校长室,校长说:“正如我不懂教育却当学校的名誉校长一样,普希金不懂数学,这个“0”就作为这道题的名誉答案吧!”从此文学史上又多了一段佳话。
其实类似的现象屡见不鲜。著名历史学家吴晗当年考北大,中文考了100分,数学得了0分。著名作家钱钟书、沈从文也差不了多少。毛泽东念书时,语文很好,数学勉强及格,可在长征途中,从来没上过军事院校的他,军事指挥艺术登峰造极、炉火纯青,硬是把个科班出身的蒋介石搞得晕头转向。凡此种种告诉我们一个简单又深奥的道理,对那些令人头疼的小淘气,千万不要僵死的、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要用辩证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去看待他们。也许他们今天学不好,明天去出其不意地来个突飞猛进,后来居上,令人刮目相看。尤其是那些顽童,也许他们这门功课学不好,但在音体美方面却有着超乎寻常的天赋,或许会成为某一方面的奇才怪才,如那个门门功课挂“红灯”甚至语文也挂红灯,但获新概念作文竞赛全国一等奖、出版了一本本专著的中学生韩寒,还有一些虽读不好书,却能让五星红旗一次次在奥林匹克运动场上空冉冉升起的世界冠军得主们。
说到这里,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小的测试:
问题一:如果你知道一个妇女已经怀孕了,她之前已经生了8个孩子,三个耳朵聋两个眼睛瞎一个智能不足,而且这个妇女还患有严重的梅毒。请问,你建议他坠胎吗?
问题二:现在要选举一名领袖,有三位候选人,下面是候选人的一些事实情况:
候选人A:与一位不诚实的政客有往来,遇到事情会咨询占星学家,有婚外情,是个老烟枪,每天喝8-10杯马丁尼。
候选人B:过去有两次被解雇的记录,每天睡到中午才起来,大学时吸过鸦片,每晚要喝一夸特的威士忌。
候选人C:他是一位被授勋的战争英雄,素食主义者,不吸烟,偶尔喝一点啤酒,从没有发生过婚外情。
请问你会在候选人中选哪一个?
候选人A:.罗斯福。
候选人B:邱吉尔。
候选人C:希特勒。
那么你还会建议问题一的妇女坠胎吗?
你杀了贝多芬,那是贝多芬的母亲。他怀着的婴儿正是贝多芬。
结论:不要用既定的价值来思考事物!人的发展和改变无可限量!
因此我们做教师的千万要记住陶行知先生的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我想把陶老先生的话略做改动:“教鞭下有瓦特,冷眼里有牛顿,讥笑中有爱迪生。”,是不是这样听着更有于利我们教师的心理健康。如果我们都能这样想,这不仅对学生身心健康有利,更利于我们自身。
让我们确信:每一株花最初都是草。每一棵草最后都会开出花。
第五篇:教师心理健康讲座
教师心理健康讲座
各位老师,大家好:
很荣幸今天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有关教师心理健康的问题。心理健康的意义体现在哪里呢?一是让我们拥有幸福感,幸福感不仅由物质生活上的质量决定,更多的它体现的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其实就是一种心理上的满足。二,心理的健康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回避某些心因性疾病。
所谓心因性疾病是指一组与心理因素有关的躯体疾病。也称心身疾病。常见的心身疾病有:神经性皮炎、湿疹、慢性荨麻疹、腰背痛、哮喘、心律不齐、高血压、冠心病、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睡眠障碍胃、十二指肠溃疡、过敏性结肠炎、月经紊乱、性功能障碍、甲亢、糖尿病、以及癌症等。这些疾病都是以自身的人格特征为基础,在出现应激后起病,在不良情绪影响下进一步恶化。
比如哮喘病人,往往过于依赖,幼稚,希望被别人照顾,对人对己在情感上都模棱两可。结肠炎的病人,听话,带有强迫性,抑郁,心情矛盾,吝啬。冠心病,忙碌,好胜,好争斗,急躁,善于把握环境是他们的性格基础。荨麻疹病人,渴望得到情感,有罪恶感,自我惩罚。高血压病人,好高骛远,愤怒被压抑,听话。偏头痛患者,追求完美,死板,好争斗,嫉妒。溃疡病患者,依赖,敌意被压抑,感情受挫折,雄心勃勃。
正是这些不良人格作为基础,当遇到一些挫折打击时,甚至有些只是环境的变化,都会引起应激性的情绪反应,而这种情绪反应没有得到及时、妥善处理,长期作用下,人就会出现各种各样躯体性病变。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心理健康对我们的影响应该是更为深远的。
下面,我就结合我们的心理测验结果来分析一下我们老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我们共做了三个测试,分别是SCL-90、总体幸福感量表以及生活满意度量表。
首先从SCL-90显示的结果来看,本次测试参加人数33人,收到有效问卷33份,我们学校老师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依次是:强迫(10人)、抑郁(8人)、躯体化(8人)、偏执(7人)、其他—主要指睡眠和饮食障碍(6人)、人际敏感(5人)、敌对(5人)、焦虑(4人)。
第二是总体幸福感量表。参加测试33人,收到有效问卷28份。这个量表有效地显示出对于幸福感缺失的六个因子。分别是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以及松弛和紧张。在对于这六个因子的分析中发现,15位老师对于自身健康比较担心,16位老师认为自己精力减退,21位老师觉得生活中缺乏兴趣和满足,10位老师情绪经常低落,9位老师经常难以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和行为,17位老师感觉到精神紧张。从总评分上来看,28人中,只有三位老师幸福感缺失,5位老师幸福感降低,其他人保持正常状态。
第三个是生活满意度量表。参加测试33人,收到有效问卷32份。其中10位老师对自 己的生活比较满意;7人,对自己生活不太满意,其余15人介于二者之间。那么引起对生活满意度下降的重要原因分别是自我评价降低、生活理想没有实现、以及心境的持续低落。
二、原因分析
从上述心理测量的结果来看,我们老师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虽然并不严重,但是很显然已经影响到我们的生活,造成生活质量下降。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说到心理健康程度降低的原因,很多人马上就会想到教师压力过大。的确,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主要是社会、家长对于我们教师的期望过高,以及教育工作本身的性质决定的。我们不仅仅超负荷工作,教育职业的神圣感使得我们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非常注重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完美形象,刻意关注自身言行的细节,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压抑自己的情绪表达。这些都是造成教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但请大家注意,这些都是一些外在因素,它们指是一个推动力,关键是内在因素。那么引发我们各种各样心理问题的内在因素又有哪些呢?
1、遗传因素。主要表现在神经系统的强弱上,通常我们认为,神经弱型的人在遇到应激事件时,更容易引发心理问题。而神经系统的强弱在人出生时已经注定了,比如刚出生的孩子有的就哭声比较大,身体动作幅度也大,这样的孩子就是神经系统属于强型的;而有的孩子哭声小,基本没有什么动作,那么这样的孩子就是属于神经系统弱型的。这是天生的,没有办法改变。神经系统强型的人在遇到环境变换,或者是挫折打击时,能较快地适应;而弱型的人就会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适应问题。
2、性格特征。性格反映一个人的生活历史,或者可以说一个人的历史就是他的性格。中国有句成语叫做“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一个人的性格特点是他的生活经历的反映和记录。
人的性格特征不但有鲜明的个人色彩,而且具有明显的优劣之分。优良的性格特征比如:忠诚、宽宏、开朗、主动、坚毅、果断、热情、自信、谦虚等,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不良的性格特征比如:虚伪、嫉妒、自私、怯弱、固执、自卑、孤僻等,一方面有损于个人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另一方面也是各种人格障碍和心身疾病的潜在温床。研究发现,既有偏激、固执、多疑、嫉妒等性格缺陷的人容易发展成偏执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的形成主要与自卑、孤僻、独立性差等性格弱点有关;神经衰弱患者中,不少人有狭隘、自负、虚荣等性格缺陷;在强迫性神经症患者中,约有72%的人发病前显露出拘谨、怯懦、固执等性格特点。可见性格对人的身心健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职业本身对其的要求已经很高,拥有良好的性格显得更为重要。
3、防御机制不良。什么是防御机制?个体处在挫折与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有一种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减轻内心不安与烦恼,恢复心理平衡和情绪稳定的适应性倾向,这就是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有很多种,在这里给大家简单介绍几种。
1、压抑。压抑其实就是主动遗忘,遗忘掉哪些令自己感觉到不愉快的经历和情绪。比如过去那些当众被羞辱的创伤经历,考试失败的痛苦,或做了自己无法原谅自己的错事,都可能被有意遗忘,从而保持内心安宁。但这种主动压抑造成的有意遗忘并不是真正的遗忘,在一定情境下,它会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比如梦境、口误、笔误等复活。下面,请各位老师回想一下自己最近做的梦,它也许反映的就是你最近的情绪。比如你做了一个恐怖的梦,这就是提示,在最近的生活中,可能遇到令你害怕或者厌恶的事情。
2、投射。把自己的愿望与动机归于他人,说别人有这样的动机和愿望,以掩盖自己,使内心获得平衡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再举个例子。比如一对夫妻,男方总是怀疑妻子有外遇,细心的搜索一切可能和不可能的证据。其深层的心理原因就是,这个男人他本身对另外一个女人有了好感,拼命压抑之余,将这种想法投射到了妻子身上,认为妻子红杏出墙。这样,他就可以逃离道德的谴责,从而获得某种程度的解脱。
3、否认。就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拒绝承认那些使人感到焦虑痛苦的事件。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比如“眼不见为净”,通过这种形式去逃避痛苦。
4、合理化,也称为“文饰作用”说白了就是为自己的一些不合理的行为与想法找到冠冕堂皇的借口,它又分为“酸葡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也就是说把自己得不到的东西说成不好的,把自己的东西说成最好的,以达到心理平衡。
5、转移。大家常听到升华这个词吧,升华就是转移的一种积极表现形式,比如歌德年轻的时候曾失恋,他把这种情绪转移到写作上来,于是诞生了《少年维特之烦恼》。当然,转移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也称之为置换。最常见的就是两口子吵架了,都拿孩子出气。孩子小,好欺负。
6、反向作用。就是一种用过分的相反的外在行为来掩盖不为社会相容的内在动机。比如内心非常自卑的人,有时会故意炫耀自己的优势以试图惹人注意;一个对人怀有敌意的人,可以在与人交往的行为上却表现出阿谀奉承,恰似“此地无银三百两”。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个体的某些行为过分夸张的话,可能正暗示了他潜意识中有刚好相反的欲望。比如在生活中,我们都有讨厌的人,往往越是烦对方,在接触中表现得对对方越客气,我想这种经历大家都有吧,这就是反向作用。
心理防御机制还有很多种,比如抵消(小孩子摔倒了,妈妈打地,用这种象征性的活动来抵消由疼痛引起的不快。)隔离(人死不说死了,而是说老了),等等。
心理防御机制能够有效地保护自我免遭焦虑和挫折的心理损坏,让人暂时解除或忘却痛苦和不安,运用得当的话,至少它可以给受挫者一个更好地控制情绪的缓冲时间,避免个体在严重心理冲突下出现崩溃和异常。但是它不能改变造成挫折的事实,即现实存在的问题并没有获得真正解决,这种自我防御机制说到底不过是一种“自我欺骗”。如果运用不当,或者长期运用某种防御机制,可能会心理上引起新的不平衡状态,甚至引起心理疾病。我们大家可以想一想自己在遇到问题时的反应,是如何使自己达到心理平衡的。心理学上不说正确还是错误,我们只说有效还是无效。那么大家可以想一想,我们是否都在应用有效的方式来解决我们的心理危机呢?
三、对策
那么下面,我就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状态,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向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些有关方法。
(一)应激调节。
什么是应激,应激是指我们在遇到环境变化或突发事件时,一种自然而然的反应,包括情绪上、行为上的反应。能够引起应激反应的事件很多。比如,评职称、被表扬、上公开课、与学生发生争执、和同事闹矛盾、家庭纠纷,这些都是应激事件。在遇到应激事件时,每个人的应激反应是不一样的。有人平静,有人激动,有人焦虑、有人躁狂,这与我们刚才所介绍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关。那么我们该怎样去对待这些事情,才能有益于我们的心理健康呢?
1)正视情绪问题
首先,我们要承认、接纳自己的情绪反应。月有阴晴圆缺,人的心情也有高潮和低落,这是很正常的,我们能允许自己感冒发烧,为什么不允许自己情绪低落?所以,当我们遇到问题时,要知道,有情绪反应很正常,没什么了不起的,而且情绪的合理宣泄可以减轻心理压力。情绪宣泄,首选就是运动,我们可以通过运动,把积累起来的能量释放出去,从而放松心情。但是,往往我们可能没有时间运动,或者有人说,没心情运动,我气都要气死了,还能想到运动?那么好,其次我们可以选择倾诉。为什么女人比男人长寿,就是因为女人善于倾诉、表达和哭泣。这就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比如家人、朋友、同事,以及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来帮助我们。其实这个倾诉,我们用专业术语来说是“说情绪”,说情绪是和“做情绪”相对应的。什么是“做情绪”呢?比如,学生做了错事,让我们很生气,人在愤怒的时候,往往不是去说自己如何如何生气的,而是通过动作来表达出来,比如摔门而去、拍桌子、或者用杀死人的眼神怒使学生。这些都是在“做情绪”。那么说情绪呢,就是要表达出自己的情绪,不过,在表达情绪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原则:第一,对事不对人。例如,可以说“这件事让我很伤心(生气、心烦„„)”,而不说“你这个人让我伤心、生气„„”;第二,对自己情绪的描述一定要准确,不要夸大其辞,比如把“生气”说成“愤怒”。如果真的感觉愤怒,那也可以表达。
2)调整认知
一般遇到应激事件时,我们最习惯选择的反应方式是情绪发泄。但是,每每情绪发泄之后,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并没有减少或者改变,所以,感性反应之后,我们要学会理性面对。也就是说,我们要学会调整我们的认知。通常,我们会有这样的想法,我生气,我愤怒,就是因为某件事情,如果没这个事了就好了。但是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其实左右我们情绪和行为的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于事情的看法。比如,我们有甲乙两个人同时走在校 园里,这时领导迎面走来,甲乙两人同时向领导打招呼,结果领导并没有看你,直接走过去了。在这里,甲乙两人遇到的事件是一样的,都是和领导打招呼,领导没有理你。其中甲的想法是这样的:她为什么不理我,是不是因为我最近工作表现不太好,还是过年没给他拜年,如果甲的想法是这样的,那么他的情绪结果就一定是很生气。乙的想法是这样的:领导没和我打招呼,那么可能是她太忙了,所以没看见我,很正常。如果是这样的话,乙的心情就会很平静。大家看,同样是一样的事件,但是引起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说认知,也就是你对事件的看法,往往会引发我们的情绪,引发我们心情变化。
在心理学上,这种歪曲的认知被我们称为“不合理的信念”,它会影响我们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心理学家埃利斯发现,人们常见的不合理信念通常有以下特征:
1、绝对化。比如带有“必须、一定、应该”这样强制性字眼的信念就属于绝对化观念。例如,“我必须为每个学生负责任”,“我应该让每个学生都满意,都喜欢”,其实,没有什么人是绝对完美的,也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圆满的。这种想法带有强迫的意味。
2、过分概括化。就是一某一个具体的事件,某一言行来对自己进行整体评价。比如,“我真没用,什么都不行”,其实,你可能不过一次公开课没有讲好。所以,我们大家要学会不要用自己的某一个行为,或者某一件事情来评价自己整个人。
3、糟糕至极。如果某一件不好的事情一旦发生,其结果必然是非常可怕,糟糕至极、灾难性的。比如,我们有的年轻的班主任会这么想,我第一次带班,一定要代号,如果带不好,以后领导肯定不再信任我了,在学校里再也没有出头之日了。其实,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糟糕透顶的,更还的情形还有的是。把一件事情的负面结果夸大到极点,其结果只能是将人推到自责内疚,抑郁绝望情绪的恶性循环之中。
针对这些不合理信念,我们可以采取合理情绪疗法来纠正自己的认知。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就是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比如说,当你所带的班级成绩不理想,让你感到失望甚至怀疑自己能力的时候,我们可以采取几个方式来和自己辩论:
第一,质疑式:我是否有足够的事实证据证明我就是能力,不强,或者,我有什么理由要求,学生的考试成绩一定要在学年里排到前面?
第二,价值式:现在我为了学生的成绩不理想而愁眉苦脸,有什么意义,难道这样,学生的成绩就会提高吗?
第三,极端式:就算学生们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排在了后面,最坏的结果是什么?真的有那么可怕吗?又会可怕到什么程度呢?
第四.更新式:从另外的角度想一想,学生成绩不理想,是不是也是一件好事呢?让我觉醒,哪些工作还没有做到位?
第五,夸张式:是不是因为这次学生成绩不理想,学校就能开除我,以至于我要沦落街头了呢?
通过以上几种辩论方式,让自己原有的不合理信念发生动摇,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建立 一个新的合理观念。比如,当学生考试成绩不像我所期望的那样时,也未必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我只能尽可能的把工作做好,让领导和家长信任我。
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例子,我相信,我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比这要复杂得多,我们纠正起我们原有的观念也比这要困难得多,不过,合理情绪疗法给我们大家做出了一个很好的范例,通过找出自己信念的不合理之处,以及与它进行辩论,其实,我们是可以改变某些旧有认知的,从而达到调整情绪的效果。
3)自我放松。
自我放松是通过放松躯体和精神,以降低交感神经的活动水平,减轻肌肉紧张,消除焦虑的一种自我调节方法。放松有很多种,比如肌肉渐进放松术,通过放松肌肉组织,来拮抗由于应激事件引起的精神紧张,效果明显。今天时间所限,就不给大家详细讲了,因为过程比较复杂。向大家介绍一种简单的放松,如想象放松。当我们感到紧张焦虑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想象的方法让自己放松下来。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下。比如,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让自己坐的舒服一点,闭上眼睛,调整呼吸,开始想象,想象头顶上的灯光慢慢地照亮了你,不仅照亮了你的身体,也开始慢慢地照进了大脑,你感觉到舒适、感觉到放松。这束光慢慢地往下,你看到你的身体、你的肩膀、你的手也在放松,当灯光吧你全部照亮的时候,你就真正的放松了。这束光能看到你的内心,有很多很多的烦恼、很多很多的情绪,当这个光照过来以后,这些烦恼就消失了,这些情绪就舒缓了,你真正感觉到自己内心也在放松„„好吧,睁开眼睛。我们每天可以花五分钟来做这个放松,就会达到心情平静安宁的目的。
(二)持续不良的心理状态。
刚才给大家介绍的是当我们遇到应激事件时,该怎样去调整自己的情绪,舒缓压力。可是很多时候,我们表现出的是一种低落的心境,这种低落的心境可以持续很长时间,并带有弥散性质,使我们莫名其妙地就是高兴不起来,长时间作用下,身心就会收到损害。
对抗不良心理状态,我们要学会一些心理保健操。
1、与自己友好相处。可以这么做
a.每天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出至少三件能让自己微笑的事; b.每天在自己做的事中找出三件值得自己夸自己的事。
c.每天主动做至少两件能使自己快乐的事,既使小到为自己买个小零食都可以。(按照心理学上的交互作用原理,两极情绪不可能同时存在,也就是说人不可能同时既痛苦又快乐。所以,经常做一些让自己快乐的事,会有效抑制负性情绪的发生。)
d.如果自己确实做错了事,只允许自己难受一天,然后就要振作起来去做该做的事。e.每周给自己放一个假,比如找一天晚上,什么工作都不做,完全的放松自己,或者和朋友出去吃饭唱歌,或者就窝在家里看电视,或者干脆早早睡觉。
2、调整人际关系 和他人友好合作,共享生活,这不仅可以满足我们与人交往的社会需求,使自己多一份好心情,还有助于我们建立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
a.每天为自己所不喜欢的某个人找出至少一个优点,连续一月。
b.向一个与你有小过节而你又希望与之和好的人请求一个小小的帮助,如借一支钢笔,请教一个简单的电脑知识等。总之,是别人力所能及的事,这会有效改善你们的关系。
3、培养生活情趣
a.请在一张纸上列出你平时不感兴趣的事,仔细看一看,对它们中哪一部分的忽略限制了你的视野?影响了你对社会的适应?影响了你的生活质量?
b.请以月为单位,试着一项项去培养自己对这些会影响生活质量的事物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