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茶说课稿
采茶说课稿1
教材分析
《少先队员采茶歌》以新的创作手法表现了少先队员采茶的过程和欢快的心情。歌曲为两段体,羽调式。旋律流畅,具有江南音乐的特点。第一乐段为典型的起、乘、转、合四个乐句。第一乐句开始的五度大跳的旋律,一下子把少先队员采茶时的欢快情绪展现在我们面前。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节奏模仿。第三乐句分成两个小的分句。节奏发生了变化,附点音符和八分休止附的运用,为歌曲增添了欢快的情绪。第四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虽然最后一个音结束在主音上,但由于只结束在一个八分音符的短音上,并没有使人感到结束,而另一个八分休止附则为进入第二乐段做了呼吸的准备。第二乐段连续用了八个XX的节奏,沿用了歌曲开始的音乐动机66 33旋律活泼、跳跃,配以“采蚴”的衬词,形象地表现了少先队员的动作和欢快的心情。切分节奏的运用使旋律既有变化又保持了整个歌曲的统一。最后两小节中的八分休止符的运用别具特色,声断气连,寄托了少先队员热爱茶山的感情。
教学时,在知识技能、技巧方面:唱准大跳音程,连音,声断气连结尾处。演唱时要注意乐句的分句,可引导学生划分乐句,做到正确地换气。
在音乐与相关文化方面方面:首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采茶歌》,为下面要学习的《少先队员采茶歌》做铺垫。
采茶歌》是我国南方的一种歌舞体裁,表演方式一般为一男一女,或一男两女,后发展为数人数十人的集体舞。表演着身穿彩服,腰系彩带,男的执鞭,女的拿扇,做为模拟各种采茶的用具,载歌载舞。表演内容多为种茶、采茶的过程。歌曲的体裁多为小调。
在情感体验方面:感受江南采茶歌曲特点,引领学生集体参与,创编采茶动作,感受音乐美感和学习的乐趣。
学情分析
进入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音乐的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如:对音乐的感知能力、鉴赏能力、歌唱基本技能、技巧的掌握和理解、表达歌曲内容,歌唱时的声音渲染等,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还需进一步引导。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1、能用纯净、优美的声音演唱《少先队员采茶歌》。2、能积极地参与活动,创编几个舞蹈动作。
过程、方法目标:采用聆听法、感受、体验法、肢体语言法、歌唱法、创编法等运用教学。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能感受江南音乐优美、婉转的特点。同时了解江南美丽的景色和特定的水乡文化。
教学难点重点
1、能用纯净、优美的声音演唱《少先队员采茶歌》
2、唱准大跳音程,连音,声断气连结尾处。
3、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参与教学活动。
教学流程
一、教师带领学生跟着《采茶歌》音乐作动作进教室。
1、提问:你所知道的茶的品名?特点?
2、介绍《采茶歌》特点:《采茶歌》是我国南方的一种歌舞体裁,表演方式一般为一男一女,或一男两女,后发展为数人数十人的集体舞。表演着身穿彩服,腰系彩带,男的执鞭,女的拿扇,做为模拟各种采茶的用具,载歌载舞。表演内容多为种茶、采茶的过程。歌曲的体裁多为小调。
二、学习歌曲《少先队员采茶歌》。
1、初步聆听歌曲。
问:心情是怎样的?从歌曲旋律中找找能够增加快乐气氛的地方?
2、再赏。
歌曲一开始的五度音程。具有弹跳感。一下子把少先队员采茶时的欢快情绪展现在我们面前。
附点、八分休止符、连续的八个XX,都是歌曲的情绪更加快乐。
3、做采茶的动作跟着音乐动一动
4、哼唱歌曲旋律。
5、唱歌词。
注意第二、三小节圆滑线的唱法。要唱得连贯、柔和,和跳跃形成对比。重点解决3、6、12小节尾音初。
第二乐段第一乐句可按顿音的唱法演唱,要唱得短促、有均匀的节奏感,好像是有节奏的采茶动作一样。
最后一个乐句第三小节八分休止符要唱得短而轻,并要做到声断气连,使歌声既分开又连贯,寄托着少先队员热爱茶山的情感。演唱时要注意乐句的分句,可引导学生划分乐句,做到正确地换气。
三、情感体验。
1、找学生有表情有动作的歌唱示范。
2、全体学生做动作歌唱。
四、音乐文化视野拓展。
欣赏有关采茶的音乐作品
1器乐合奏《采茶扑蝶》
2广西民歌《采茶歌
板书设计
××××
我们少先队员把小树种在祖国的土地上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以《采茶歌》为导入点,带领学生做着菜茶的动作进教室,引领学生了解江南音乐与相关文化,为学习《少先队员采茶歌》做好了铺垫,吸引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效果不错。
在备课时,我所注意到的一些知识点和歌唱技能上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领下完成,但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最后一句歌词“我们少先队员把小树种在祖国的土地上”成为了教学难点,学生对“员把小树种在祖国的”这几个字的歌唱时的长短总是掌握不准确,最后,我灵机一动,用图谱的形式,
××××
我们少先队员把小树种在祖国的`土地上
很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每个字音的长短,这样,学生很快唱准了。
因为本课的信息量很大,所以最后时间上有点紧张,音乐文化视野拓展部分,没有完成,以后要注意时间的设计和对教材的深刻再挖掘,尽量不出现没有想到的情况发生。
采茶说课稿2
说教材
《采茶》是大班下学期的韵律活动,这4曲子分为四个乐句,讲述了春光明媚,采茶姑娘高高兴兴走到茶园,忙着采茶的欢快场面。音乐节奏欢快,每一句都以长音结尾,让幼儿比较容易地区分乐句。现在正是春暖花开,茶香飘逸的时期,苏州名茶“碧螺春”已家喻户晓。前两天还组织了幼儿到东山茶庄去亲自尝试了采茶、制茶、品茶的活动。为了能进一步深化这次实践活动的教育功能,表达幼儿的内心体验,我选择了这个教材,让幼儿将生活化的动作向着细腻化的表达。
说目标
《纲要》明确地强调,丰富幼儿的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我班有部分幼儿信心不足不愿意表演给别人看,特别是韵律活动中,孩子们大部分趋向模仿教师的示范,创新意识不强。所以结合《纲要》的要求和本班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在幼儿熟悉音乐旋律和结构的基础上,学习采茶的基本动作。
启发幼儿创编不同节奏、方位及幅度的采茶动作,根据图谱组成一只完整的舞蹈。
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到劳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采茶的活动录象资料
采茶课件一个
茶园情景布置
摄象机一个
活动过程:
本节课的主要步骤分为四个
1、看采茶活动的录象资料,讲述自己是怎么采茶的,学习采茶的基本动作。
2、听音乐,了解音乐的性质。
3、看图谱创编动作。
4、拍摄录象自由表演。
观看录象,讲述生活经验,重点学习采茶动作。
1.提问:小朋友你们看电视里是谁呀?在干什么?那你们都是怎么采茶的?请你用动作试一试。
(这个录象资料是小朋友在采茶时拍摄的,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影象后会非常高兴,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有的幼儿会说“我是两只手同时采摘的”有的说“我是左右手交替采的,一根一根放……艺术允许幼儿自由参与,自由发挥,容许参与者将自身内在信息与外在信息广泛交流,这种开放性特点给幼儿的自我表达提供了丰富而广泛的天地。
2.学习采茶动作,将动作细腻化,体现教师的引导功能。教师除了要不断激发幼儿的创造性之外,传播性内容也要把握好。所以将镜头定格在采茶姑娘的手部动作上,让幼儿观察她们是那两个手指动的,向什么方向动的,怎么动的?可以运用示范、讲解、练习的方法来学习基本动作。特别致意“凤点头”的手型和拇指、食指的曲伸节奏,接受力强的还可以提示他们通过提压手腕来夸张动作,将韵律感表现得更优美、柔和,协调性差的就将手关节动起来就行了。
熟悉音乐,了解音乐性质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曲子,名字就叫《采茶》想听吗?让幼儿对音乐有一个初步、完整的感知。
3、听了这首曲子有什么感觉?根据幼儿的回答总结:听了这首曲子就能想到茶园里非常热闹,有的托起茶篓,幼儿忙着采茶,有的寻找茶叶忙碌得很。通过提问总结将抽象的音乐,情景化、具体化,有利于幼儿有内容有动作可表达,而不是空洞的,将音乐于生活经验相结合,儿发展规律中的“建构性”原则。
仔细听曲子的节拍,并用基本动作打拍,
在幼儿创编动作的基础上,尝试采用采茶的动作打拍,将基本动作的训练渗透在其中,要求手指曲伸的节奏、速度与音乐相吻合,根据把握的程度来限制练习的遍数。
4、区分乐句,了解节奏谱
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性为主,我把抽象的音乐、节奏用具体的画面来表示,既降低了接受新事物的难度,又有利于表述,提问
1、听一听,看一看这首曲子有几个乐句,(出示四根茶枝)小朋友就说有四句。
2、根据节奏谱打拍(让幼儿在复习动作的过程中熟悉图谱的作用、变化)3、谁来说说为什么有的地方会冒一个芽?有的地方会冒两个芽?(根据音乐幼儿会说快慢不同)总结:原来这四句中第二句最快,其他三句的速度是一样的。
出示图谱,创编舞蹈动作,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
提问:1、今天我们要编个采茶舞,那快的地方用什么动作表示,慢的地方用什么动作表示,(让幼儿根据冒芽数量的变化,结合音乐来感受到乐曲旋律的变化,引导到动作、情绪上的不同。请小朋友自己根据音乐动一动,并且个别幼儿示范,体现幼幼互动的原则。最后总结,节奏快的地方采茶的速度要快,手甩的范围要小些,否则来不及。
出示一片高低、疏密不同的采摘画面,认识图标,创编有序的动作。
1、请你们看看学一学这些阿姨是怎么擦小哈的,为什么这样采,通过画面的不同,激发幼儿在不同方位创编动作。有的会说在采矮一些的茶树时要蹲一些的弯着腰,在高好的地方还要踮着脚,太高了需要用搭勾把它拉下来,幼儿长的少需要挑开数值找一找,有的还戴了草帽,幼儿在卷衣袖……根据幼儿说的形象出示图标,让幼儿了解图标的含义,将幼儿的认识转换成长时间的保留没,广泛了创编的素材,缩小了动作同化趋向模仿的可能性。范让幼
2、儿知道舞蹈的创编步骤,一师幼互动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
幼儿自由选择图标并表演,用摄象机拍摄。能力弱的可以编一二句,然后几个人组合,幼幼互动体现合作的快乐。
请部分幼儿讲解自己是怎么排列图标的,并表演,带领大家一起跳。
(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情感,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意,肯定和接纳他们的独特审美的表现方式,分享他们的创造快乐。)
播放录象将幼儿的情绪提升到了高潮,那些平时不愿意表现的孩子看到,自己也能优美的表演以后,增强了信心,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指出舞蹈中的不足,提出新的要求,如表情、节奏上的把握,同伴间太挤等。
为了让活动的激情继续,在教学手段上就要带给幼儿一种新鲜感,在提出舞蹈要求后提供一个场景、道具等让幼儿在情景中体验劳动的快乐,激发了孩子的表演欲望,而且通过场景有机的布置。有效地控制了同伴的碰撞。
采茶说课稿3
《采茶舞曲》说课教案《采茶舞曲》是人音版14册音乐课本中的一首江南歌曲,作者周大风曾经在浙江茶区劳动和生活过,他以流行于我国浙江、上海等南方地区的越剧音调为创作素材,使歌曲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全曲旋律清新优美,节奏活泼明快,具有鲜明的舞曲风格和特点。
一、组织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江南风景课件并与学生交流,引发学生对江南兴趣,激起他们对江南知识了解的欲望。
二、导入新课过程:
通过课前江南美景的欣赏引出越剧《十八相送》,通过此曲简单了解越剧,说明我国有许多的歌曲都采用了戏曲的音调,播放《唱脸谱》《采茶舞曲》两首歌曲进行对比,了解《采茶舞曲》揉进了越剧的音调,引出课题《采茶舞曲》。
三、新课教学过程:
通过听、唱使学生对乐曲的旋律熟悉并分析歌曲的情绪上的变化,分析方言对歌曲风格的影响以及简单了解江南地区歌曲风格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再通过方言演唱歌曲使学生对乐曲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四、表现协作过程:
通过教师跳采茶舞使学生初步了解这一类的舞蹈形式,并学跳这个小舞蹈体会采茶姑娘们的辛苦和采茶的乐趣,更进一步的了解这首乐曲。
五、拓展引导阶段:
对比欣赏现代风格的《采茶歌》,使学生更进一步的体会《采茶舞曲》中的越剧音调的使用,更具有柔美、流畅、婉转动听的特点,也使学生多了解了一首现代风味浓郁的《采茶歌》
六、小结阶段:总结本节课内容,激发学生对江南音乐了解的热情,使学生明白劳动是一首最美的歌!
《采茶舞曲》评课记录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设计得较巧妙,上课步骤安排的较紧凑,一些对比性的演唱或欣赏的内容的设计巧妙的把《采茶舞曲》这首歌的风格特点衬托得淋漓尽致。尤其是采茶舞的安排更是真正的使学生参与到其中,充分的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教师的教态和蔼可亲,自然大方,语言亲切生动,同学们表现很好。这节课是成功的一节课,但其中也有不足的地方,由于学生对江南音乐的陌生导致学生对这首歌的演唱有困难,对乐曲风格的把握也有待提高。相信在以后的教学中会更进一步。
教学反思上完这节课我的感触颇深,我觉得对于南方音乐的教学对于我们北方的教师来说是一次不小的挑战。从要讲这节课开始我就在想“如何让同学们喜欢上这对他们来说‘咿咿呀呀’的音乐呢?”把这节课纯粹上成一节唱歌课是不会有好的效果的,所以我结合多种方式激发同学们对江南音乐的兴趣。总体来说效果还可以,但还是有许多不尽如意的地方。比如同学们对音乐知识的匮乏,一部分同学对音乐的漠然态度……当然还有我设计的不妥,都使这节课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应该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一是我们教师要设计出更加精彩的课,还有更重要的是学生才是我们课堂的主体,一定要让学生动起来,更多的掌握音乐知识,更加的喜欢我们的音乐,这是我们每个音乐教师都应该努力的,这样我们的音乐课才会更精彩!
《 采 茶 》
双凤中学 陆晓娟
一、教学内容:学唱歌曲《采茶》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够感受安徽民歌《采茶》的音乐情绪及风格,初步了解有关安徽民歌的音乐知识;
2、技能目标: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明朗活泼的情绪演唱《采茶》,背唱其中一段歌词,同时了解“茶歌”的特点;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喜欢聆听各种风格的安徽民歌,激发哎家乡的热情;积极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能主动探索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及其他知识。
三、教学重难点:
1、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明朗活泼的情绪演唱《采茶》;
2、乐曲中切分节奏较多,重复或相近的旋律较多,因此要注意把握歌唱的准确性。
四、教学教具:
多媒体 电子琴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课前播放下列两首乐曲)
1、同学们,刚才大家进教室的时候听到的民歌它们的名字是什么,是什么地方的民歌?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找到相应的位置。(屏显中国地图)
《太阳出来喜洋洋》(四川民歌)《茉莉花》(江苏民歌)
2、我们安徽啊也有非常好听的民歌,(演唱《凤阳花鼓》的片段)对,这就是安徽凤阳的民歌,那么除了这首歌曲以外还有很多好听的民歌呢?
中国地广物博,拥有五十六个民族,而每个民族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民歌,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安徽的另一首民歌。(屏显六安民歌《采茶》)
(二)学唱歌曲:
1、聆听歌曲《采茶》
请同学们静静地聆听,感受这首乐曲的魅力。
①在听赏的同时请同学们思考:歌曲所表达的内容是什么样的?(屏显茶农采茶的短片)表达了茶乡人民在收获季节的喜悦心情。
虽然采茶让我们感觉到很高兴,很兴奋,但是我们也不能忘记茶农的辛苦啊!
②再次聆听,介绍安徽的茶文化
我们知道,安徽省可是全国重要的产茶省份,茶叶不仅产量大,而且以品质优良著称,与学生交流(如:黄山的毛峰、祁门红茶、六安瓜片)等等均享誉国内外啊。
③聆听音乐,提出问题:那么刚才我们听这首乐曲的节奏和情绪风别是什么样呢?
(节奏:轻快而富有变化;情绪:欢快愉悦;歌词:简洁生动;旋律:优美欢畅。)
2、学唱歌曲
①下面先请同学们听老师范唱一遍;(教师范唱可边唱边舞)②学习唱曲谱
A随伴奏默唱(请同学们静静地聆听伴奏默唱)
B用哼鸣模唱歌曲旋律(再次学唱歌曲,注意旋律的流畅。)③随音乐跟唱
A注意切分音的把握,准确的演唱相似处。B学唱歌词,先随老师小声演唱,再随琴演唱。
C请生指出学唱过程中比较难唱准的地方,进行多次学习、反复吟唱。
D乐曲中的旋律非常优美,很多一字多音拐弯的地方,所以演唱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演唱呢?(很好,尝试着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明朗活泼的情绪来跟音乐演唱《茶歌》)。
④下面请同学们尝试着背唱其中的一段歌词。演唱时可联想着歌词所出现的美丽画面,这样会提高我们对歌词的记忆哦!(请个别同学背唱,给予肯定和表扬)
3、情感体验(再次完整演唱歌曲)
请同学们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明朗活泼的情绪演唱《采茶》,重要的是要把勤劳的茶乡人民在收获季节的喜悦心情给展示出来。
4、情感表达
A、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自由表达对音乐的体验。(自由活动)B、请个别同学进行交流展演。
学生朗诵(很好,刚才朗诵的非常优美,声音也很甜;)创编舞蹈(恩,不错果然很像茶农哦!)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首歌曲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我们的家乡安徽真是个好地方,不仅有名胜的自然风光,如:黄山、九华山、太平湖、巢湖等,更关键的还有那么多的好茶享誉海外,为了使我们的茶更香更甜,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对,加强环保,提高环境质量)让大自然变的更加美好,让我们的家乡变的更加美好,让我们家乡的茶永久飘香!
最后我们随着《采茶》的音乐尽情的舞蹈、尽情的欢唱吧!
六、教学板书:
《 采 茶 》
1=G 2/4 六安民歌
节 奏:轻快而富有变化
情 绪:自然圆润、明朗活泼的声音演唱 《采茶》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内容是安徽六安茶歌,是一首地域色彩非常浓的民歌。在教学设计之初,我把培养学生对家乡作品的喜爱放在首位,让同学们通过学习此曲加强对家乡的热爱,并能初步了解有关安徽民歌的音乐知识,树立学生对家乡地方作品的喜爱及创作。
教学环节的设计其实常常要围绕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准绳,即在课堂上是怎么用生动有趣的外化语言把你的课内容知识点呈现,并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是非常关键的。甭说地方音乐作品了,就是很多能跟的上时代的音乐作品,现在的学生都不是很感兴趣,何况是此类音乐,所以本节课的导入我从大家非常熟悉的江苏民歌《茉莉花》开始,这是有原因的,因为在我的课堂中我经常提到这首歌曲,并介绍这部作品的影响,把民歌的精华灌输给我的学生----只有民族的才是经典的,只有民族的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我的目的是让这首民歌感染到大家,让他们充分了解到民歌的魅力。这一意识对课堂的组织教学很有针对性,此环节设计得好,学生就能被我吸引了,被音乐吸引,这样学生自然爱学了,自然就不会特意去做其它的小动作,出现什么讲话或不注意听的消极行为,从而影响干扰到我的课堂教学,那么我的课堂就会散发出一定的魅力。
本节课我还特别注重学生的发展,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通过学生的感知,引导学生从唱、伴奏和创造等方面来表现音乐的美。从情感体验入手,引领学生尽快入境。在此基础上,有了一定的感情积累,再引导学生通过对乐曲情感的把握,通过自主参与的方式,使学生轻易地掌握了歌曲的难点,理解了歌曲的意境。通过学唱歌曲,感受到了乐曲的优美欢畅,并能恰如其分地表达勤劳的茶乡人民在收获季节的喜悦心情,以及对幸福生活的赞美。
拓展与展示让我很难堪。在完成了教学内容之后的环节是我最大的困惑,不知是因为都是农村孩子不善与表达还是什么其他原因,在课堂之中我能感受到同学们的热情以及学习的程度,集体活动时都很积极,可每每到拓展展示环节,学生们并不是十分的积极了,经常都要我点兵点将,此时我的情绪、孩子们的情绪都会陡然递减,我一直都在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可是真的很难,与孩子们沟通的也不少,可一直没能充分给予他们自信。今后我一定要把这作为我的重点课题,真真切切的还给孩子们一个愉悦、宽松的音乐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