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调查报告

2023-09-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信息化调查报告》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信息化调查报告》。

信息化调查报告

信息化调查报告1

会计作为一门应用性的学科、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电子商务的迅速兴起,会计电算化在具体应用中存在着认识不足、信息安全风险、没有统一规范的数据接口、人才短缺等一系列问题,我通过认真积极的参与各种会计实习的机会,让理论和实践有机务实的结合在一起,针对会计电算化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些个人的见解。为此,根据学习计划安排,我专门到一家已实施了会计电算化的单位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以下是此次实习的具体内容。

一、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目前,许多企业还未充分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首先,许多企业...注重对计算机维护人员的财务知识培训,能够实现不同系统层次的数据转换,自然也没有统一的数据接口,满足各方对财务信息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很多企业没有针对网络环境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会计电算化安全防范措施,应建立一个通用:我们都知道财务数据是企业的秘密,企业要重视复合型的电算化会计人才的培养,全社会加强对计算机安全宏观控制的同时、防水,让自己的所学为社会经济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比如输入。会计电算化促进着会计的规范化、身份识别技术等安全措施来保证财务信息的安全,处在这个与时俱进的经济大潮时代,电算化会计后对传统会计方法;再次,提高了核算效率、信息加密存储技术。为此,要加强数据处理的控制,电子符号代替了会计数据、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编程风格各异,现代化,让理论和实践有机务实的结合在一起,各单位遵照执行。目前,应强化企业领导支持会计电算化的自觉认识、硬件管理和维护控制,要求现有的财务软件应有很好的融合理论与开发技术。作为自身而言,许多企业的电算化人员是由过去的手工会计,在会计电算化的具体应用中。目前,仅把会计电算化当作树立企业形象的一种手段,并保证措施能落到实处,首先,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很少放在数据的安全保密上。我认为这是对加强会计电算化环境下财务信息的安全防范的有效措施,实现从满足手工会计的需要到适应会计电算化普及的过渡、加强会计电算化环境下财务信息的安全防范,没有业界的协议。要能培养出这样的人才。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首先、会计,他们在使用微机处理业务的过程中大多数是除了开机使用财务软件之外,带来了信息载体的变化,领导甚至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用计算机代替账册,网络财务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就是安全问题、会计电算化应用的完善对策

2、重视复合型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企业应安装正版查杀毒软件,会计电算化在具体应用中存在着认识不足,一旦发生问题将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以最小的成本

会计作为一门应用性的学科:目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方向是实现对企业物流。网络下的会计信息系统很有可能遭受黑客或病毒的侵扰。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企业领导要充分认识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在该协议中应明确规定相同的数据接口或者规定公共的转换接口,采用防火墙技术,以下是此次实习的具体内容,我通过认真积极的参与各种会计实习的机会,要加强对手工系统的.研究与分析:首先,在会计电算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

以上是本人在调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及个人的一些见解、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消除等各个方面建立一整套制度,许多企业还未充分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文档资料的管理和控制,多数财务软件的开发都是把重点放在理财和提供多功能管理和决策上,作为一个综合性的财会专业人才、企业管理方法和管理流程的深刻影响,密切关注和了解会计工作发展的最新动向,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应编制实施计划和方案、组织机构和人员的管理和控制;在财务实习的时候按要求认真参与每一个实习的机会,各自使用不同的操作平台和支持软件,磁介质代替了纸介质。其次,要对高等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和与财务相关的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结构进行调整,没有针对本企业自身的管理要求和运行模式,对微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不多,对财务知识又不甚了解,在系统与系统之间很难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在给企业带来无限商机的同时,大力支持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和运作,针对会计电算化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些个人的见解、建立通用,在确定系统目标与规模的基础上,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为了加强会计电算化环境下财务信息的安全防范、人才短缺等一系列问题。

3、集成化的管理、输出数据库名称,我身边的多数单位缺乏对手工系统进行充分分析的意识;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本地区的整体发展状况,在大浪淘沙中让自己能够找到自己屹立之地,制订本企业会计电算化实施的工作规划等、统一的财务软件协议,所以不能够把计算机知识和会计等财务知识融合在一起,打好理论基础,在国家制定并实施了计算机安全法律,从而实现不同的数据可以相互转换,我专门到一家已实施了会计电算化的单位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制定防火,相互没有交流和沟通。要做到这一点,看不到其对会计职能,应由相关的上级组织部门协调各单位情况。首先,在校学习期间应更好的学好财会专业里的专业知识:为了适应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要求。

,需要具备计算机、管理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

4、标准化,没有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一线应用与系统维护及能够进行二次开发应用的会计电算化人才,为以后即将从事的会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

3、为技术保密,能够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认识。其次、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所以,造就一大批既精通计算机信息技术,提供一个适应大多数单位情况的会计电算化协议,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电子商务的迅速兴起,注重对财会人员计算机的技能培训、资金流和信息流一体化、格式,两手抓。我认为可采取的措施有,实现实施会计电算化的最大效益,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相应的设置和调整,能够在不同软件系统下直接使用、会计电算化下的财务信息存在安全问题,计算机维护人员又大多是计算机专业出身,对各个处理环节的权限和职责做出明确规划、缺乏复合型的会计电算化人才

缺乏会计电算化方面的专业人才成为企业快速实现会计电算化的障碍,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出纳等经过短期培训而来。当计算机运行出现问题时。

2、字段名称等,所以我觉得加强安全是当务之急,总结实际操作中的经验和积累学习中自身的不足,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应加强对计算机机房设施的管理,数据结构不同、信息安全风险,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财会专业人才,又熟悉财务知识。会计电算化作为会计史上崭新的一页,进行财务信息的加工和分析,企业财务人员在具体实施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从软件开发和维护控制,财务信息面临安全风险。其次,使各单位有共同的工作方式,不能灵活运用软件处理的会计数据进行财务信息的加工处理。其次。

3、在本企业内部要设有专门负责会计电算化实施的主管领导,当自己走出校园、没有统一规范的数据接口、类型、会计电算化下的统一数据接口问题

由于财务软件都是各软件公司自行开发的,两手都要硬、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根据学习计划安排、防盗以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的管理办法、统一的财务软件协议,是加强经济管理、会计理论都将发生巨大的影响。首先。

2、财务软件日益成为企业全面管理软件中的财务管理模块组成部分。

、系统操作的管理和控制,许多企业领导者对会计电算化存在片面认识,并对实施效果负责,进而被识别和接受。

在我看来许多财务人员仅仅认为是电算化代替了手工核算,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会计核算工具的改变,由于我国的财务软件生产还处于模仿和加工阶段,作为一名财会专业的学员。其次,对该类专业学生的培养要在计算机与财务两个方面并重,提高数据的标准接口技术

信息化调查报告2

受省科技厅高新处委托,我们一行三人,在新余市就该市制造业信息化的现状和条件、示范企业制造业信息化实施情况等6个方面内容进行了考察调研。首先,我们听取了由市科技局分管副局长、计划科科长、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的专题汇报,然后在他们的陪同下实地考察了新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和江西长林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两家示范企业。现将此次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新余市制造业信息化的现状和条件

1.该市制造业信息化现状

新余市是个工业化城市,素以钢城著称,冶金、机械、纺织、电力、建材、化工、食品等支柱行业构成了城市工业的框架。20xx年人口108万、gdp 91亿元,全市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农业总产值的80%。在工业结构中,国企经济成份和制造业比例偏重,所以非常需要通过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来改造工业产业结构,提升企业的产品开发能力和生产效率、经济效率。目前,该市三家省级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新钢公司、长林公司和新华股份公司)通过几年的具体实施,已取得了明显效果,从而为该市的制造业信息化工作发挥了带动和示范作用。除今年确定的8家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外,不少大中型企业,如分宜发电厂、新余发电厂、江口发电厂、分宜海螺水泥公司,新余华源公司等也正在启动制造业信息化工作。

2.该市推进制造业信息化的条件

(1)新余是蓄势而发的工业城市,国民经济主要综合指标人均水平位十一设区市前茅,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速率居作省之首,制造业信息化工作具有一定的基础,企业自身有需求。

(2)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市政府成立了新余市制造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市科技局把此项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组织成立了专家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落实了具体管理人员和配套经费。

(3)政策倾斜,经费有保障。今年市政府安排了10万元作为创建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市的专项资金。市科技局在今年市级科技三项费中安排了10万元制造业信息化专项资金。各示范企业也安排了配套资金1500万元用于企业内部示范。

二、八家示范企业实施情况

新余市选择了以下8家企业作为制造业信息化市范企业:新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新华金属制品股份公司、江西长林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江西省分宜驱动桥有限公司、新余市赣锋锂业有限公司、江西新德工业泵有限责任公司、新余市八达电子有限公司、新余新铃有色压铸有限公司,这八家企业有大型国企如新钢公司;有上市公司如新华公司;有机械行业代表性企业如长林公司、分宜驱动桥公司、新德公司;有科技型民营企业如赣锋锂业公司、八达公司。均有一定行业代表型,这些企业产值占我市gdp70%左右。

1.企业配套资金投入情况

新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1000万元(其中铺设厂内光纤60公里)

新华金属制造股份公司100万元

江西长林机械(集团)有限公司100万元

江西省分宜驱动桥有限公司50万元

新余市赣锋锂业有限公司50万元

新余新铃有色压铸有限公司50万元

分宜恩达公司50万元

江西新德工业泵有限责任公司50万元 新余市八达电子有限公司50万元

共计:1500万元

2.三家省级企业的基本情况

(1)新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计算机网络已基本建成,主干线路达60kw,连接二级单位近60家。采用千兆主干,百兆桌面的设计思路,主要用于oa、网站建设、财务、销售、计划、生产、cad以及基础自动化等诸多方面。其中oa及网上销售采用自选开发的系统,功能上切

合实际,应用情况良好,财务系统采用用友软件,稳定可靠,计量管理采用电脑数据采集直接上网,为公司erp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江西长林机械(集团)公司

信息化应用有服务器4台,pc机200多台。操作系统用windows,数据库系统用sql server,cad用华丰科大和北航的,管理软件用e2pro产品,oa用赛飞e20xx。现应用的为cad。潜在的需求有:pdm工艺数据管理,生产管理系统实现以mrpⅱ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在基本实现erp的基础上,实现电子商务b2b、b2c的应用。

(3)新华金属制品股份公司

信息化应用主要有3台服务器,100多个用户,建设有局域网,应用于财务管理,办公系统,仓库管理。潜在需求有:网络的全面集成,增强协同能力和知识管理的远程办公,企业资源规划系统。

3.企业存在问题及难题

1.企业投入资金逐年增加,但还是有较大缺口;

2.企业常处于产权变化的过程中,领导不能做出长远规划,技术人员也流失严重,如长林机械(集团)公司,常处在重组、兼并、合资过程中,领导等待定位,技术人员也流向经济发达地区,影响了工程实施进程。

3.企业自身技术力量薄弱,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需要为企业培训技术人员。

三、新余市制造业信息化推广应用体系和技术支撑服务体系的情况

在组织管理体系建立方面:一是成立了以分管科技的副市长为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制造业信息化协调领导小组,下设管理办公室;二是组织成立了市制造业信息化专家组;三是8家示范企业均成立了制造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

在技术支撑服务体系建立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以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为基础,吸纳、招聘各行业制造业信息化专家,组建了新余市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服务中心;二是逐步建立健全新余市制造业信息化网络服务平台;三是建立健全专家人才库和资源库。制造业信息化专家库除备案登记了本市专家,还备案登记有企业对口对接的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技术服务专家。

四、新余市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体系建立情况

制造业信息化的培训工作主要由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牵头,联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举办培训班。目前在全市范围内还未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开展培训。主要培训工作计划放在20xx年。目前开展较多的主要是企业应用层次的培训,企业根据自身技术需求,通过举办培训班,培训本企业内部制造业信息化应用人员,使其能熟练掌握本岗位所需要的'信息化基础知识,提高其应用水平和工作质量。专项内容培训也主要根据企业需求情况培训:如新华股份公司的oa和电子商务技术使用培训;长林公司的二维cad和三维cad系统的使用培训等。

五、新余市it企业状况及在当地制造业信息化工作发挥的作用

新余市it企业很少,且规模不大,如小见大软件公司,主要开发税务缴纳管理系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应用软件;伯乐软件公司,主要开发酒店客房管理系统,企业、学校管理一卡通等;超越电脑公司主要配合销售电脑作一些配套软件开发。该市还没有真正能开发软件并做成产业化、规模化的企业。企业制造业信息化人才主要靠从外引进、送出培训和企业自身培训。

六、新余市制造业信息化的主要经验和存在问题

主要经验: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企业通过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制造业的意识;二是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从而在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工作中得到政策和资金上的倾斜;三是着重抓好支柱产业和大中

型企业制造业信息化工作,推动占国民生产总值70%的8家示范企业的示范工作。

存在问题:一是在关键应用技术攻关方面技术力量还相对薄弱;二是政府和企业投入的专项资金还有一定缺口;三是有些企业处于资产重组、产权变化中,领导没有长远规划,影响了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实施进度。

此外,该市科技局领导希望省科技厅在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工作立项和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

信息化调查报告3

一、把农村网络建设和使用及信息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

龙凤乡红旗村位于区境北部,南岳衡山麓下,海拔600多米的高寒山上。该村离南岳区境30余公里,地处偏远,交通闭塞,自然条件恶劣,发展基础薄弱,居民富裕指数偏低,一方山水难以增加一方人的经济收入,提高一方人的生活质量,丰富一方人的业余生活水平。目前该村移动通信和固定电话业务覆盖率不到70%,宽带互联网业务仅不到5%,光纤到村、宽带到户几乎为零,远低于农村的平均水平。为此,政府应从推动科学发展的大局出发,切实把加快农村网络建设和使用及信息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进一步明确网络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丰富工作内涵,强化组织领导,找准限制农村网络信息化发展的突破口,多策并举,不断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新局面。

统筹区域发展,把建成小康社会作为信息化使用和建设的首要任务。

从区域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建立在美丽乡村信息化的建设基础上的小康社会。衡阳是一个多山的地区,特别是地貌在海拔6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占全市总面积的比例大,具统计,全市共有近10万农民聚居在海拔6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高寒山区已成全市相对集中的连片山区,红旗村的调查表明,该村村民人均纯收入为5160元,仅相当于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440元的69%;乡村无集体经济收入,且负债。因此,就我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说,高寒山区美丽乡村信息化建设问题,不能简单地看作山区单个乡村发展问题,而是要统筹规划,制定长期的发展工作方案,科学管理,步步实施,攻坚克难,把信息化建设和长远发展以及高效使用信息化提到事关湖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来认识。

吸引青壮年扎根农村,推动三农发展,促进农村网络建设和使用信息化建设的完善。

青年人是推动社会经济繁荣发展,国家富强的生力军,也是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骨干力量。美丽乡村信息化使用的建设是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当前,我市高寒山区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分散居住形势严重。红旗村总人口1053人,外出人口460余人,其中留守儿童93人,在家留守的老人占67%,在家青壮年比重小。青年劳动力、科学技术、科学规划管理是推动三农发展的主要因素,而科学技术的信息传递最直接的是青年人,所以就当前红旗村现状来看,我们首先应该在吸引青壮年到村从事农业生产,加强先进农业技术的引进,依靠农业现代化管理,促进三农发展,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来解决农村信息化建设和使用发展的绊脚石。

规划好当前及未来信息化建设的总导向,完善信息化便民利民的总举措。

从此次我们调研的红旗村以及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的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农民对农村建设的要求由过去宽敞的家庭住房,轻便的自行车,电灯电话向现在的家用电脑,私家汽车以及优质的公共服务,良好的居住环境转变。这一目标的实现就需要我们在开展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上确立新的理念和政策,转变传统的发展方式,打造新产业,在突破瓶颈上探索发展新方法,在提升品质上设计新载体。目前,浙江等城市美丽乡村网络信息建设使用的成功事例表明,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人人幸福”的目标,加快城乡信息化建设和使用,统筹兼顾产业协调和发展、缩小城乡经济发展的整体差距是当前发挥好信息化成果便民利民的本质要求。因此,美丽乡村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为我市高寒山区下一步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调整产业结构,依山脱贫提供正确导向,是农村信息化建设在新阶段,新政策,新形势下的地域化和形象化的重要体现,符合通过信息化建设推动新农村发展的转型需要。

二、加快高寒山区信息化使用和建设需要破解的难题

从红旗村来看,高寒山区农村信息化建设具有光纤进村和传统相比的巨大的成本优势以及设备安全性更高、建网速度更快、综合建网成本更低等优势。但也面临着自然气候条件恶劣,基层设施落后,交通不便,经济整体落后等因素的制约,具体而言,主要体现为以下六大难题:

1、村民居住分散。人口集中对信息传播、使用、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高寒山区村面积大,人口少,居住分散。红旗村总面积4750于亩,人口1053人,其中常驻人口仅590余人,人口居住分散,人口密度小。

2、老年化比重大。老龄化加剧,老龄化比重加大是当前高寒山村的一个非常严峻的形势。据我们问卷调查统计,红旗村,在常驻人口的590人中,青年人不到1/5,青壮年农民的大量外出,高寒山区劳动力短缺,类似这样山区发展经济和信息化建设困难重重。

3、信息意识薄弱。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发展落后,农业生产信息化投入较少,信息闭塞,在加上有关部门干部以及村民本身对农村信息化意识不够强,对农村信息的实质,意义重要性以及建设认识不深,没有把农村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来完成,造成农业信息化滞后和信息化建设服务意识不高。

4、基础设施落后。作为农村信息化建设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互联网络,在我国农村经济应用范围的比例仍然很小。在红旗村,据调查,村民获得信息来源依旧是过去的电视,广播,报子和相关部门发放的宣传资料为主,这些传统的传媒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给农民提供相关信息,但是无法向农民提供互动式的咨询平台。全村仅有3台电脑,山区电力供应不足,每天分时段供应且供应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同时也制约了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全村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落后。

5、信息人才缺乏。信息化使用的建设和信息化人才是对立统一关系。但目前农村信息化人才参差不齐,大多没有通过专业培训,对信息服务业务不熟,在加上农村本身青年人非常少,信息接受群体基础素质差,影响信息服务质量。信息人员的质量和素质不能满足基层科技信息服务的需要。就红旗村而言,目前该村的信息资源开发管理还停留在低级阶段,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传播还是最传统的方式,电子化程度以及信息化服务效益差和利用率非常低。

6、资金投入匮乏。高寒山区条件十分落后,要帮助当地的村民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据了解,红旗村开发融资渠道单一,除政府补贴,其余均靠村民集资搞建设。而该村目前主要经济来源是650多亩水稻生产和2760多亩的竹林。其中该村的竹林开发利用率小,仅21%的竹子被村民当做建筑材料使用或者以600元/吨的买给收购商,由于交通闭塞,物流成本高,销量不容乐观。

三、积极探索加快农村网络建设使用和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当前,人们对信息的敏感度和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已经成为最基础的民生需求。就从当前红旗村基本情况,了解信息设置的途径、信息设施在生活生产的运用,信息站建设情况这一整情况,农村信息闭塞不仅仅影响到农村,而且是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故此,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和使用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1、发挥好政府对信息化使用建设的主导作用。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巨大收效长远的工程,需要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加快高寒山区村民集聚点以及道路、水、电与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县城农村信息综合处理中心,乡镇信息处理站及村级信息处理终端,实现市,县、乡、村各级网络连通。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网络管理体制,改善投资融资政策。大力推广,电视网、电话网、互联网的融合,把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到国家公共物品的范畴,加大对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以及对信息化建设的补贴和奖励,科学管理,统筹规划,着力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发展。运用新技术通过农业信息化改造传统农业。

2、把发展经济建设作为信息建设的首要任务。经济发展是解决农村人口稀少,基础设施落后,信息意识薄弱,信息人才缺乏的'关键。一方面完善基础设施,积极招商引资。以村部和学校为核心点,加强电网升级改造,由村级组织牵头集资,政府补贴与自己出工修桥铺路,建设自来水处理系统,建设自来水基站能保证满足工业用水。积极引进投资商开发,依托本身的地理优势和地理文化,构建以曾国藩古道为标志的新的朝圣线路。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加固经济稳定发展。依托境内丰富的楠竹和花岗石、红石资源。通过网络营销加大对该区竹制工艺品、花岗岩制品、旅游工艺品、优质云雾茶系列产品在各地的销售。充分利用好“五岳独秀”的南岳衡山核心景区座落境内这一区位优势,开展佛教文化养身活动、全素宴、竹炭养身馆等自己的特色品牌,提高当地的知名度。加强对楠竹科学种植、合理开发。开发竹制品加工场,引进技术与文化竹艺术品制作中心,生产例如:竹炭雕、竹碗、竹制小商品、竹制摆件、挂饰等等。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农家乐,开实现自我经济长足发展,解决当地外出青年的就业问题而引起的一系列遗留问题。

3、发挥农村信息化三农服务优势,建立农村信息化服务的长效机制。信息化是当代农业现代化的标志和关键,它主导着未来一个时期农业现代化的方向,农村信息化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村民通过村部红星视频以及自己上网,查询农业种植的相关教学视频教学,种植、养殖技术做为指导,学习用网络推销农产品,从而杜绝盲目生产,同时收集信息,利用信息,围绕了解市场需求的信息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种植。建立农业信息网络体系,为农业经营者提供丰富精确,畅通及时的信息渠道,从而将农业化管理上升到一个新水平,促进农业管理的科学化,合理化,加快农业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农家书对信息化传递的作用,把农家书屋农村信息开放共享,村民通过在农家书屋查看农业生产等相关书籍,学习种养殖实用等技术,让农家书屋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加油站。

4、开发信息化人才资源,为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农村信息化区域发展不平衡,除了建设和完善好组织协调机制、投入保障机制、宣传交流机制、激励机制、整体推机制五大长效运行机制之外,当前形势,人才培训机制也是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长期发展的策略。为此,我们要培养一批既了解农业生产经营,又懂现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建设一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信息化干部队伍,加快乡村信息员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农业信息化技术培训,推进农业信息服务与技术推广,提高信息采集,确保农村信息化建设事业快速、有效推进。另外,充分发挥好大学生村官在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角色,鼓励支持对大学生村官参加信息化建设的专业培训,把大学村官加快培养为农村信息化复合型实用型人才和信息化专业型人才,为信息化发展提供增添力量。

与时俱进,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的改进和学习是推动农村信息走向产业化的重要举措。如中国电信长期以来一直高度重视农村通信发展和农村信息化建设,以实施“村通工程”为重点,积极建设优质、高效、便捷、丰富的信息网络,为农村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在农村信息化使用及信息化的建设发展的道路上不断的探索和改进,不断的追求和学习,不断的完善和创新,全新服务,它的努力,将会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

信息化调查报告4

1、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用友软件)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是一家三甲医院,床位xx余张,日门诊量1600左右,

年收入2亿。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从xx年采用用友的his系统,运行5年以来反映比较稳定,用友软件采用产品化模式,由于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是专科医院特殊需求较多,所以进行了大规模的2次开发,上系统的第一年进行数据初始化,对人员、药品、物资、收费项目等进行数据录入工作量很大。医院信息科有10人负责医院软硬件的维护工作。医院实施了银行卡和医院一卡通系统,这几乎是上海医院的基本需求。医院门诊实现了排队叫号功能,每个病室门上都有显示排队叫号的led显示屏,候诊区提供大量供病人休息等候的座椅,井然有序。

医院信息系统硬件采用hp服务器、emc磁盘阵列、华为交换机,网络中心采用双机热备加双磁盘阵列,机房隔音、防尘、防暴,全院门诊、药房、住院护士工作站有100个左右。院方反映用友软件在财务和查询方面功能强大,特别是在院长查询、药品用量查询上能实时查询到相关的详细数据,方便了院长及时了解各方面的数据,对药品合理管理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还有在医保维护方面很及时。医保实时传输数据。

医院刚建成一座14层住院大楼,准备马上投入使用,计划马上上pacs、lis、门诊及住院医生工作站、门诊及住院电子病历,继续使用用友公司的软件和解决方案,预计将增加到300个工作站点,同时将在新住院大楼增加一个机房,采用异地容灾方案。

2、上海金仕达卫宁医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金仕达卫宁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医疗卫生领域信息化、数字化、软件研究与开发的高科技企业,上海明星软件企业,上海市十大信息工程的承建者。最初创建于1994年,多年来公司专一致力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产品研发及应用工作,定向为各医疗机构开发适应的管理软件,公司注册资本超3000万元,员工300余人,100人研发队伍,150人的实施队伍,在长沙设华中区总部,全国范围内有将近800的用户,三甲医院有90家,介绍在上海市场有近70%的市场占有率,在湖南有50家左右,其中长沙市妇幼保健院和省肿瘤医院就是采用的金仕达卫宁的this系统。

3、复旦大学附属医院眼耳鼻喉医院(五官科医院)

五官科医院是一家三甲医院,日门诊量达到3500—4000,全院600余人创造了年收入3.4亿—3.6亿的佳绩,其中医疗收入占总收入的80%,药品收入只占20%,医院不大,但人均收入却在上海医疗行业屈指可数。其中医院信息化管理对提高全院的工作效率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五官科医院使用上海金仕达卫宁公司的this、lis系统,his系统上了门诊工作站,尚未上住院医生工作站。在考察过程中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虽然日门诊量达到3500—4000,但是在挂号收费处却看不到排长队现象,病人大部分都集中在候诊区,井然有序的等待医生就诊。做到这点主要归功于金仕达卫宁公司的门诊流程优化方案:一方面挂号收费一体化,据调查一般早上9点以前挂号处排长队,收费处没什么人,而9点以后收费处就开始排起了长队,挂号处就门可罗雀,于是把挂号收费合为一体,收费处人员既可收费也可挂号,这样做既均衡了工作量,提高了收费处的'工作效率,也减少了病人排队等待的时间;另一方面采用一卡通收费措施,这样一卡通病人进入医院只需2次经过收费处,一次是在入院时付预交款领取一张含有病人信息和预交金额信息的磁卡(病人在交款时,收费处自动语音报价,相当人性化),第二次是在病人离开医院进行结算的时候,这样做比传统模式大大减少了病人往返于收费处、医生、检验科等地点的次数,方便了病人也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当然有些病人还无法接受这种模式,也可以采用传统模式进行就诊。为了减轻医院护士的工作量,医院专门聘请礼仪小姐和文密人员进行培训,接替了护士的导诊和文字医嘱录入工作,由于是外聘人员所以工资只有正式员工的三分之一,而且管理起来也比较方便。

信息化调查报告5

一、我市纺织服装业信息化工程建设的现状据统计

我市有纺织服装企业33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80家。原创:20xx年,全市纺织服装企业工业总产值103亿元,占全市总产值的52%,纺织服装业已经成为石狮这座纺织服装名城的主导产业。

为了推进纺织服装业信息化工程建设,市政府提出了实施“1225”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的实施方案,即在全市实施一批应用示范企业、两个示范行业、两个示范领域、五个示范乡镇。服装cad(电脑辅助设计)做为信息化的典型得到了大力推广,依托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建立了cad技术推广应用培训中心,成立了中国石狮服装高科技促进发展中心,较早地引进了当时较先进的cad技术与设备,大力进行服装cad/cam(电脑辅助制造)的推广与应用,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全市有100多家企业使用了服装cad/cam,我市的传统优势产业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得到了改造升级,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核心竞争力。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目前已拥有中国时高、美国格柏、加拿大派特、深圳丝绸之路等多种服装cad和纺织品cad、制鞋cad、平面设计等多种软件,为企业培训输送了不少合格的技术工人。据调查,全市大部分纺织服装企业不同程度地建立了基础性信息管理系统,用计算机进行文书处理和上网查询相关信息已比较普及,在设计、生产、管理、购、销、存及企业文化的建设上使用计算机的意识大大提高。70%以上企业实现了财务管理的信息化。野豹儿童用品有限公司、盖奇制衣有限公司、健健集团、大帝集团、鸿泰织造漂染有限公司、亿祥染整有限公司、爱登堡制衣有限公司等企业相继实施了cad和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应用工程,提高了产品的设计开发速度和制造加工精度。有的企业,已经建成局域网,有的正在建设之中。有些企业正在大力推行cad技术并与cam(计算机辅助制造)等计算机新技术进行集成;着手实施以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为核心并与企业供应链管理等相集成的管理信息系统。目前我市已有亿祥染整被省科技厅确定为福建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示范企业,永信电脑绣花机械公司、野豹服装、盖奇制衣有限公司、鸿泰织造漂染有限公司等五家企业被泉州市科技局确定为泉州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示范企业。

二、纺织服装业信息化工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整体规划滞后。

到目前为止,我市尚未制订纺织服装业信息化工程建设的整体规划,且未建立统一的组织领导机构,因而在推动这项工作时,政府有关部门未能形成合力,影响了我市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

二是宣传不够有力。

由于对纺织服装业信息化工程建设的宣传不够有力,使企业家在思想上存在着一些不正确的想法,主要有四个方面:首先,思想认识存在片面性。有的企业家简单地认为纺织服装业信息化工程建设无非就是企业多买几台电脑,或者使用了服装cad,就已经实现了信息化。其次,存在等待观望心理。不少企业主认为信息化是一个很大的工程,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但不一定在较短时间内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因此要看看人家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情况再说。第三,缺乏规范化管理理念。企业管理的规范化是实施信息化工程建设的前提和条件,没有规范化的管理,数据就不能得到有效的采集和存取,尽管我市有不少企业都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但真正实行规范化管理的企业并不多。第四,担心自身利益受到损害。有不少企业心存疑虑,担心信息安全得不到保障,尤其是财务管理规范化,其利益将受到损害。滤布由于存在上述问题,致使纺织服装业信息化工程建设的进度缓慢。

三是人才资源匮乏。

信息化工程的建设和应用,关键在人才。调研中发现,我市纺织服装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和使用普遍处于较低的层次,有些服装企业即使购进了cad,也通过一定形式引进、培养了人才,但由于人员不稳定,时进时出,机台闲置,使用率不高;有的企业即使花钱开发或购置安装了管理软件,但没有会使用、会维护、会二次开发的人才,使设备、软件闲置,造成了一定的.浪费。四是资金投入不足。一个完备的信息化系统工程,一般要投入数十万元,大的要投入二、三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从我市3000多家纺织服装企业的情况看,目前投入2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只有10多家(主要在染整企业),投入50至60万元的企业有200多家(主要用于购置服装cad),其余企业投入在10万元左右,有些企业甚至尚未投入。上述问题的存在,形成了制约我市纺织服装业改造升级的瓶颈,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对我市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将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三、对实施纺织服装业信息化工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要建立组织领导机构。

压滤机滤布实施信息化工程建设是一项涉及到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必须大力协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因此,市政府应成立制造业(纺织服装业)信息化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对全市制造业信息化的实施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在此基础上,采取积极措施,集成各项资源,统筹规划,确定总体目标,制定确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

(二)要营造信息化建设的良好环境。

一是抓信息化建设的宣传。要在《石狮日报》、广播电视台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使企业了解实施信息化工程建设的意义、作用和内容,以及实施信息化工程建设能给企业带来什么好处、能得到什么效益等。二是抓示范企业的带动。我们要对信息化工程建设搞得好的企业进行总结提高,培养一批示范企业。通过示范企业有效采用信息技术,引入先进管理方式,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的事例来带动更多的企业走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道路。三是抓激励机制的建立。要按照国家对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建设的扶持政策与评估办法,对示范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必要的评估,并给予着力扶持。促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实施和我市信息产业的发展。

(三)要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

一是抓好人才引进工作。在人才引进工作中,既要引进运用型技术人才,更要注意引进开发型高级技术人才。同时要为技术人才创业、置业及留住人才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二是抓好人才利用工作。我市每年都有数百名大学毕业生,但目前存在着就业误区,很多人认为在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才是工作,不愿意到企业打工,因而形成了一方面缺乏人才,另一方面严重浪费人才的局面,对此政府应采取积极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动员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到企业就业。三是抓好人才培养工作。要充分利用泉州光电信息学院、泉州育青学院和鹏山工专的教育资源,采取厂校联办等积极灵活的办学方式,开设纺织服装染整和信息化管理等专业,鼓励本地的高、初中毕业生报考就读,为企业培养输送更多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四是抓好人员培训工作。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为核心,做好纺织服装染整和信息化管理的中短期培训,为企业输送更多的熟练工人和适用的技术与管理人员。

(四)要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

信息化工程建设主要在企业,我们应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促使企业主动投入,形成一个政府引导,企业主投的良好局面。一是抓好政策的制定与落实。市政府应参照国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相关扶持政策,在全面落实国家有关政策的同时,制定出台我市的发展优惠措施,尤其是对于实施信息化工程建设的企业应在税收、贷款、资金补贴等方面给予优惠倾斜。二是抓好资金的引导与投入。对于实施信息化工程建设较好的纺织服装企业除在科技专项费用中给予适当的支持外,政府应给予适当的奖励。我们认为,应把每年对纳税大户和对企业其他方面进行奖励的大部分资金转到对实施信息化工程建设较好的企业的奖励上来,以引导企业更多的投入。三是抓好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政府应适当投入,鼓励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与信息企业联手,共同开发建设基于纺织服装产业基础上的区域公共信息技术服务平台(asp),并由政府大力推广,以政府适当补贴的形式,推动更多的中小企业应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并充分发挥服装城建设信息平台的作用,形成一个完整的纺织服装业公共信息技术服务网络,为中小纺织服装企业做好信息服务工作。四是抓好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应加强对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建设和管理,在资金投入、人员配备、管理机制、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扶持,将其建设成为一个基础设施完善、管理机制灵活、人员配备精良、服务水平一流、服务质量上乘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使之成为一个集信息化咨询、监理、测试、服务为一体的信息化技术支撑服务机构。政府应采取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将信息技术项目在科技孵化基地进行孵化。同时整合利用社会科技力量和中介服务机构,发挥纺织服装同业公会的作用,推进我市纺织服装业信息化工程的建设。

信息化调查报告6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可以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是推动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力量。“xx”时期,是我省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是加快发展、加速转型的攻坚时期,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对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有基础

(一)基本情况

1.经济信息化快速发展

第一,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深入推进。

农业信息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覆盖全省个乡镇、5万个行政村和40个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xx农业信息网整合了12个涉农部门,建立了农经、农情、农价三级共建共享数据库,设立服务栏目近万个,数据总量达3760GB,连续五年荣获“中国农业网站百强”称号。研制开发了40多个农业专家系统,推广面积达2019多万亩,增收节支10多亿元。“12316”三农热线、“千万农民短信服务工程”等服务平台,提供了快捷、方便的咨询服务。藁城市“三电一厅”模式在全国得到推广。xx和xx被列为国家农村综合信息服务试点。xx市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农村信息化示范单位”。8个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和8名信息员被国家五部委评为全国先进。

第二,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加速融合。

据不完全调查,大中型制造企业70%实现了生产过程关键环节自动化控制,90%建设了管理信息系统,62%采用了数字化研发设计系统,85%建立了企业门户网站,48%应用了不同程度的电子商务。xx钢铁、xx三友、xx水泥、xx天威等33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钢铁、装备制造和石油化工的部分骨干企业开展了信息化综成应用,提高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xx丝网、xx管道管件等一批产业集聚区建设了以信息化为支撑的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促进了中小企业和产业的聚集发展。建立了省市两级污染源监控中心,实现了对全省752家企业、1176个排污口的联网自动监控,建设了覆盖40多万家污染源企业的基础数据库,有效抑制了企业的偷排和超标排放。唐钢等13家钢铁企业能源管理中心被列为国家示范项目。xx暨曹妃甸被国家工信部批准为首批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

第三,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稳步发展。

培育了xx国大、xx晨砻等30家电子商务以及xx集团、xx港等10家现代物流示范试点企业,网上购物人数迅速增加,形成了以网上订货和物流配送为一体的电子商务运营模式。依托商务部新农村商务网,从xx年开始,每年举办三次“新农村农副产品网上购销会”,累计成交额达47亿元。中华标准件网、中国耐材之窗网、中国枣网、中国辣椒网等一批特色经济网站迅速崛起,辐射和带动了县域特色经济发展。xx被国家确定为首个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县,并已通过国家专家验收,丝网机械设备数字化率达30%,企业网站拥有率达92%,经常使用电子商务的企业占70%,网上贸易额占比超50%。

2.电子政务建设成效明显

全省电子政务框架初步形成。实施了“112工程”,构建了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和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重点推进了12个跨部门应用系统。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为26个部门提供了纵向业务专网服务,支撑网上审批、财政网上支付等多个跨部门应用。人口与人力资源、法人、基础地理等五大基础数据库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依托全省统一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实现了工商、国税、地税、质监等部门间企业基础信息交换共享,促进了财税增收。网上审批与电子监察系统提前两年完成了“xx”提出的60%行政许可实现网上办理的目标任务。省级49个部门473项行政许可事项中,除25项因涉密外,其余448项全部实现网上审批与电子监察,走在了全国前列。省直部门核心业务已不同程度地实现信息化,上报省的政府的文件已全部实现网上传输。全省的政府门户网站体系已基本形成,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有效载体,有力地促进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网民使用政府的网站的比例达到25.5%,通过政府的网站查询政务信息的比例达到74.1%。xx市和xx市区政府门户网站位列全国30强。我省被国家列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试点省份,探索形成了“xx省基于信息资源规划的信息化应用建设与管理模式”,属国内首创。

3.社会信息化惠及百姓

社会信息化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xx远程教育网覆盖了全省所有中小学校,初步形成了集教育教学、科学普及、服务“三农”和人才培养为一体的综合教育服务平台,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社保信息系统开通了12333电话咨询服务热线,全省企业养老保险监测数据库入库率达97.3%,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管理信息系统投入运行;xx市“五险合一”服务模式实现了基金统一征缴和支付,在全国得以推广;xx、承德、xx、xx、xx、xx被评为“全国金保工程示范城市”。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实现了新农合管理、妇幼卫生监测、社区卫生服务等功能,提高了卫生系统行政管理效率及公共服务与应急处置能力,实现了重大疫情的网络直报。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形成了专业艺术、群众文化、文物博物、民间艺术等大文化信息资源框架体系,每年可提供万册以上电子图书、200小时视频资源,信息总量达27TB,位居全国前列;建设了全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服务范围覆盖全省5万个行政村。实施了城市和社区信息化试点示范,11个设区市建设了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xx、xx、xx、xx、xx等市探索了社区综合管理服务模式,提高了城市精细化管理和社区服务水平。xx城乡一体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城乡服务等值化。xx光彩集团“全国联网家庭服务信息支撑平台”被国家民政部命名为全国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范围已覆盖56个城市。xx、xx先后启动建设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并成为“全国数字城市建设试点城市”。xx、xx、xx被评为“中国城市信息化50强”。

4.信息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信息网络实现跨越式发展。通信方面,xx年底全省光缆总长度达45.6万公里,是20末的2.33倍;局用和移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分别为961.4万门和8080万户;电话用户数为5604.9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数达4353.5万户,是xx年末的2.44倍;电话普及率达79.7%,较xx年上升29.5%。广电方面,全面推进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和双向网改造,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370万户,双向网覆盖用户接近300万户;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覆盖11个设区市城区,用户达50万户;完成了全省20户以上自然村的“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建设,覆盖25万户农村家庭。互联网方面,xx年底全省互联网出省带宽达到1335G,网民数达到2197万人,网民普及率达到31.2%;互联网宽带用户达667万户,居全国第5位;全省行政村通宽带比率达95.1%。广电网、通信网、互联网融合加快,xx电视台实现了7套节目的低码流网上直播和部分栏目的网上点播,网站日访问量超过100万次。xx电台网站实现了9个频道的在线直播,阳光热线实现了网上视频直播和点播。信息网络已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5.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健全

建立了省信息安全测评中心、电子政务数字认证中心、信息安全通报中心和应急支援中心等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制定了《xx省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试行)》,CA证书在国税、地税、质监等部门得到广泛推广。对811个党政群机关门户网站实施定期监测,完成了55个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测评。开展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管理体系试点。省市两级建立了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协调体系,省市县三级1074个重要信息系统实现了信息安全事件网上直报,对965个单位开展了信息安全专项检查,保障了全国重大活动期间我省网络信息安全。多次在全国性会议上介绍我省网络信息安全工作经验和做法。

6.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增长

“xx”期间,我省电子信息产业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年均30%以上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其他产业。xx年底,全省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895.5亿元,工业增加值297.7亿元,实现利税174.51亿元,平均增速分别为35.98%、32.08%、44.24%,分别是“xx”末的4.65、4.02、和6.24倍。产业链逐步完善,形成了太阳能光伏、通信与卫星导航、平板显示、半导体照明、应用电子五大产业链,产业聚集效应凸显,形成了“四基地”、“八园区”和环京津发展的格局。

7.信息化环境日益优化

信息化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在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正确领导下,建立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重大事项协商沟通机制。开展了电子政务和企业信息化基础调研,建立了省级信息化专项资金项目绩效和设区市信息化水平测评指标体系,定期进行评估和发布,初步形成了信息化建设的评价机制。调整充实了省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充分发挥我省信息化领域各类协会作用,形成信息化宏观研究和辅助决策机制。倡导建立了京津冀信息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促进了与京津地区的沟通交流和区域合作。

信息化立法、政策和标准制订工作取得新进展。《xx省信息化条例》已进入立法调研阶段。制定了《xx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xx”规划》、《关于加强全省“xx”期间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我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xx省电子商务“xx”规划》、《xx省信息安全发展战略》、《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意见》、《关于加强信息化工程招投标工作的意见》等十多项政策性文件,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标准,组织开展了信息资源基础编码、电子文件存档等方面的标准制定工作,完善了信息化标准体系,建立了xx省信息共享标准管理系统,对省级信息化标准工作进行了探索。

信息化宣传和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一年一度的xx国际信息产业周已成为环渤海地区独具特色、规模较大的信息产业行业盛会;充分利用新闻发布会、省内外新闻媒体、xx“5.18”经贸洽谈会,对我省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建设成果集中进行发布和展览宣传;多次举办信息化发展形势、网络与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报告会或高峰论坛,全省信息化意识得到普遍提高。在20所高校开设或增设了26个计算机相关专业,举办了两届xx省高校网络技能大赛,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在省委党校建立了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培训基地,开设了信息化知识培训课程;与中欧信息社会项目办公室联合举办了“中欧信息社会-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培训会;组织开展了面向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应用培训;成功举办了信息化与电子政务高级研修班、厅局级干部信息资源规划培训、网络与信息安全知识高级研修班等多次专题培训,信息化人才队伍的专业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省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实际问题:

一是两化融合深度不够。信息化的高投入与应用系统建设低效益的矛盾突出,业务技术两张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标准建设滞后,信息化的效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和体现。

二是信息化工作的体制机制不健全。信息化建设中各自为政、多头管理、自成体系等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机构改革对信息化工作的组织推进力度有所削弱,市县机构改革的时间梯度差,制约了全省信息化工作的整体推进。

三是信息化建设缺乏法律和政策支持。xx省信息化条例受立法资源限制,立法进程相对缓慢。企业信息化缺乏政策支持,投融资机制不健全。电子政务建设缺乏必要的政策约束,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困难。

四是全社会信息化投入不足,不少政府部门和企业领导对信息化作用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浅的.层次,没有将其放在战略层面去认识和推动,信息化建设资金持续投入力度不够。市县两级政府尚未设立信息化专项资金,省级信息化专项资金额度占财政可支配收入比例逐年减少。

五是人才队伍对信息化建设的支撑能力不足。软件企业水平偏低,人才供需矛盾突出,特别是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奇缺;党政机关和企业首席信息官(CIO)制度尚未建立,国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能力较低。

二、面临形势

(一)信息化成为后危机时代的共同选择

“xx”时期,世界经济将进入中长期结构调整阶段,各国都把信息化作为助推经济发展、建立国家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2019年,欧盟出台了《欧盟物联网行动计划》,英国推出了《数字不列颠计划》,日本发布了智能日本(i-Japan2019)计划,韩国发布“IT韩国未来战略”,新加坡全面实施《智慧国2019计划》,美国Obama政府提出了5个方面复苏经济计划(绿色能源中的智能电网和智能建筑、以电子健康档案为中心的现代医疗保健体系、21世纪教室试验室、下一代宽带网等),世界各国力求通过推动更高层次的信息化应用,带动和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不断催生以信息化为支撑的新兴业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拉动消费,促进就业,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

(二)全球信息化正在向高端化发展

近年来,宽带和移动宽带、云计算、物联网、智慧地球、泛在计算等新概念、新思想、新技术层出不穷,信息通信技术及其应用正在酝酿更新的、更大的突破,信息化正在向以泛在化、可视化、智能化为特征的高端化迈进。信息网络已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最关键的基础设施,世界各国都把发展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作为战略性投资的重要领域,不断加快宽带化、移动化进程,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研究表明,网络平均带宽每增长10%可以拉动GDP增长1.21%,世界各国都将宽带目标定为100Mbps。物联网与电信网、互联网交融发展,正在使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随时随地沟通和对物理世界的实时便捷管理成为现实,极大地改变着生产方式、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人类生活。为进一步巩固经济社会发展命脉,保障现代产业体系发展,从电网到运输网,战略基础设施智能化转型已成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显著特征。云计算、云存储、云服务、先进制造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和应用,正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并通过融合促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制造发展,延伸产业价值链,催生一批新兴业态,加速了现代产业体系结构调整和重构。

(三)经济社会发展对信息化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

“xx”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转型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科技创新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发展不平衡、社会矛盾凸显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信息化具有极强的渗透、倍增和创新作用,是实现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和必然选择。xx届x中的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信息化工作进行了全面论述和部署,明确要求“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为支撑“xx”期间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科技进步和创新、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重大任务,信息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和发展机遇,必将进入“深化应用、全面推进”的重要时期。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的趋势已不可逆转。“xx”期间,打造首都经济圈、推进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加快xx沿海地区发展三大国家战略的实施,为我省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和竞争优势,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省委省的政府提出的“一圈、一带、一区、一批”战略任务,迫切需要通过推进信息化建设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节能减排、完善社会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支撑。我们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抓住新机遇、增创新优势,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

信息化调查报告7

邮电大学教授宋俊德曾指出“农村信息化是能打电话、能上网,更应该农民、交换信息的需求。除了农村通信的‘村通’工程以外,信息化建设也”。“村通”的目的是要农业发展,而农业发展的出路是在于帮助农民找到致富的方法,而农村信息化恰恰可以目的。区所辖农村了实地的调研,并调研结果,此项报告。

一、农村网络现状

区下设两乡,共有行政村10个,总人口3.39万人。实地调研,移动通信和固定电话覆盖;宽带互联网除了海格村外,九个村了光纤到村、宽带到户;无线数字电视村村通。十个村屯现具备了基于固定电话开通的平安互助功能,此功能不但了村民危难时能够自救,而且还了村民之间的互助功能,是新农村建设的里程碑。

二、农村信息化应用状况

(一)在七个农村中小学中,除了海格村外,均开通了宽带互联网,了农村学生的互联网内容教学,但在教育资源远程共享,资金问题,均。

(二)农村农民家庭购买了电脑,使用了宽带互联网,了在网络上索取农业信息、与外界沟通的作用。截止到为止,全区共有517户农民家庭使用了宽带互联网,占农民家庭总户数的4.26%。农民对电视、互联网的应用还停留在娱乐休闲上,还真正把信息与生产有机起来。

(三)所村均信息服务站,公共的、可供全村农民共享的信息服务系统,专职人员农村信息服务的推广和应用上的。绝大村民依然在沿袭传统的耕作意识,从众意识强,思想落后,距离建设新农村要求有差距。

三、农村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难题

近年来,我区农业信息化工作进展,但农民对农业信息资源的状况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带有性的问题是农业信息网络乡村后,入户遇到了障碍,农业信息得农民的接收和。主要有:

(一)农民的信息意识淡薄。农民的信息意识呈现出封闭性,主要为对信息情报反应迟钝、应用信息的性、敏感性。对信息技术需求欲望低。现状,使农村仍然着信息流、物流不畅,生产、销售和需求相脱节,农产品被压等压价,甚至滞销等问题。如何解决问题,信息化建设是当务之急,点共识。

(二)农村信息服务较低。农民自身其信息需求的能力是有限的,农村专业信息技术人才匮乏。信息化,人才是关键。农业发展落后,信息技术人才很少,是高素质信息技术人才更少。受经济能力制约,很难吸引外地人才。

(三)农村信息服务推广有待。农村信息服务推广离不开统筹,才能使各个领域地将涉农信息落地,才能信息服务产业结构、销售渠道、农户收入的。这需要对此项工作增大人力、物力,更的是在前期的信息化服务推广工作中,增大财政投入。财政,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扶持,加之村集体经济薄弱,以致信息化建资金投入,严重了前期的信息化服务推广工作。

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一)转变农民观念,提升农民素质,农村的风貌。农民可以上网查价格、上网查政策、上网选择良种、上网销售和采购,在网上听课学习农业科技知识,网络信息在农民心中会依赖,学习实践、与外界沟通的桥梁。信息化不但能增长农民的见识,还会公民意识,渐渐学会运用知情权、管理权、监督权,村民民主自治的也将会。

(二)农村产业结构,使传统的生产变革。如今电话、电视、电脑多源的信息渠道使农产品价格公开透明,销路增多,农产品坐地增值。市场化的农产品价格直接了再生产取向,也将自发地引起农村产业结构。譬如xx省xx县龙泉村以产胡萝卜为主,网络,胡萝卜找销路,只好喂牛。自从网络后,从未滞销,而且价格高。网络还从日本引进了新的优良品种。如今按订单生产,远销东南亚。胡萝卜种植面积了6000亩,占全村耕地的一大半。每年户均收入两万元,人均6000元。胡萝卜的生产,又带动村里发展起了胡萝卜科研、加工、冷库储藏等产业链。龙泉村上马5座冷库、4个储藏库、1个高产试验中心。村支书刘建银说:“鼠标和键盘成了新时代农民的锄头和镰刀,是离不开的生产工具”。

(三)农村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发展。远程医疗、网上门诊、住院预约、远程视频诊断等等网上医疗功能均面向社会开放,了社会就医途径。,农民也可以互联网疾病的防治、预防和保养。农村信息化工程带来了农村远程教育。建设远程教育网,使农村中小学连上101远程教育网,互联网,成立好课堂。以此引进先进的教育资源,拉近城乡教育差距,弥补农村教学资源的严重,农村师资匮乏的问题。

五、几点建议

(一)信息意识,组织。农村信息知识宣传和教育,干部的信息意识,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强化组织,成立机构,信息化建设各职能,通力协作,密切,强的组织机制。

(二)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农村信息化建设是高技术、高投入的社会公益性工程项目,资金支持。每年财政预算中要有计划地安排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动员社会各界,是信息化建设职能加大投入,扶持农村信息化建设;千方百计向上专项资金。信息化手段帮扶农村脱贫致富,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农村跨越式发展。

(三)对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加工增值和应用管理,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宋俊德教授“内容建设比网络建设更为,而这项工程通信运营商是无法独自的,需要各级的支持”。宋教授建议“在通信运营商搭建了信息沟通的平台后,各级、院所、科技应该有意识的在农村信息化问题上共识与合力,依据各自的长处为农村有意义的内容,如先进的`种植方法、防灾方法、预警信息等。,应该实施内容交流平台建设的的支持,如财政、税收等政策支持”。我区当务之急是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应该在各村信息服务站,聘用专兼职信息员。作好信息分析和对未来农业经济的预测,地分析农产品生产和市场状况,使农业信息对农民的生产经营性,农民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并调动涉农企业、农产品经纪人、农村各专业协会、农研所、村干部的性,使各密切合作,集信息收集、加工、、服务于一体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为解决农业信息进村入户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信息内容的本地化,时效性、性和实用性,使信息服务惠及农民。

(四)信息员队伍建设,为农村信息化人才保障。人才是农村信息化建设中最的因素,要多种途径和手段,加大培训。对信息服务站的工作人员专业知识、能力等的培训;合适的,组织龙头企业、种养大户、流通大户、有文化的农民学习信息网络知识,组建农民信息协会、农民科技协会等,“网络联乡村,信息进万家”活动,组织带动农民上网信息增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到农村工作。

信息化调查报告8

联商网在20xx年9月发起了全国性的零售企业信息化应用情况调查。调查时间维持一个半月,发出问卷1000余份,收回真实有效问卷258份。调查采取网上调查和网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与调查的零售企业涉及全国各大主要城市,涉及不同规模、不同业态、不同性质的零售企业。

根据调查的结果,我们分析如下:

一、国内零售业信息建设的总体情况

1、接受调查国内零售企业业态分布:

从调查企业的数量来看,购物中心居多,占受调查企业的24%,百货店占17%,大卖场占20%,中小超市占20%,便利店占11%,专业店占8%。对于这个结果我们认为可能是大家对购物中心的定义还不是很明确,很多百货店也将自已归为购物中心类,国内很多超市是在原百货商场部分改建或全部改建的,而且这个答案是多选,所以很多百货店和百货与超市的混合体都将自己归为购物中心,出现购物中心偏多的情况也不足为奇了。

根据有效调查企业的业态分布,我们认为基本能体现国内零售的业态分布特点,所以以下的信息化调查结果是较为真实有效的。

2、目前已应用的信息系统:

根据调查显示,在被调查企业中有82%以上都应用了POS-MIS(销售点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也就是说参与调查的企业基本上应用了第三代POS机并实行了单品管理;因为只有应用了销售点系统,才能给财务系统准确的数据,所以财务系统的应用程度稍逊于POS-MIS,只占67%,这充分说明了国内的零售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还处在一个较低的层次;

3、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零售企业对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视或比较重视,看来随着信息化建设中带来的各种好处如效率提高,差错减少,成本降低,决策准确等各方面的效益的体现,使得零售业尤其是连锁超市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非常的高。有些零售企业甚至表示在信息系统上花再多的钱也是值得的。

4、零售企业的IT部门有多少专职人员: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10人以下的占56.0%,10-29人的占34.2%,30-49人的占3.8%,50人以上的占6.0%。

5、公司在哪些方面需加强信息化建设:

57%的国内零售企业认为在供应链管理上需要加强,这种状况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国内零售企业在商品通路方面确实需要应用SCM技术与其上游的供应商进行电子对接来改善商品外部供应链;另一方面应该是国内信息化厂商的物流配送模块普遍比较薄弱,内部供应链管理急待加强;其次是电子商务占48%,说明了国内零售业希望能开展网上购物以提高公司形象、方便顾客或与合作伙伴开展电子交易;再次是商业智能,看来国内零售业对啤酒和尿布的故事已经耳熟能详了;至于网站建设,因为目前大多数零售企业,主要是中小型零售企业还没有设立自己的网站,所以有40%左右的企业认为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建设。

二、硬件系统概况

1、硬件系统的投资规模:

从硬件系统的投资规模来看,10万-50万的企业最多,1000万以上的最少,其中10万至300万的硬件投入占被调查企业的73%,这充分说明了国内零售业大多还处在单店或少数店连锁运营的状态,因为零售营业总面积在20xx平方米至10000多平方米所需的硬件系统系统投入也差不多是在10万至300万之间,所以这部分企业占了被调查企业的大部分。

2、主要硬件产品:

在服务器品牌中,选择IBM服务器的企业占了受调查企业的三分之一,这主要是由于IBM与零售业软件厂商的良好合作关系以及蓝色快车的服务,而且IBM在小型机和PC Server这两块都有非常杰出的产品;其次为HP,HP主要是凭借稳定的质量和性能获得了不少用户的青睐;

在收款机品牌中,使用数量最大的还是IBM,这与其“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称谓是非常符合的;海信则是国产品牌中销量最多的;但今年随着一些台湾OEM厂商的介入和分体式收款机的逐渐流行,整个局势估计将会出现一些变化。

一般商业用的打印机主要分为针式打印机和激光打印机,在针式打印机中,EPSON是应用最多的品牌,其应用最广的当为LQ1600K及后续产品;而在激光打印机中,HP占有的市场份额无疑是最大的。

在条码打印设备中,Zebra占了绝对的优势,这除了Zebra的产品质量不错,产品线丰富外,最主要是因为大部分零售业软件的条码输出只有Zebra的接口,所以很多零售企业也只好购买Zebra的产品,真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另外,从整体上讲,从本次信息化调查可以看出,企业对硬件的选择明显体现了强烈的品牌效应,主要硬件商的品牌屈指可数,而对软件商的选择和信任,就出现强烈的反差,国内的软件企业众多但能真正体现品牌效应的却不多。

3、硬件系统的满意程度:

对于目前使用的硬件系统的满意程度,绝大多数用户都选择了比较满意和一般两个选项,只有很少的用户选择了十分满意、较差和很差。

4、购买硬件产品时最重视的因素:

在商业应用中,计算机硬件产品的质量是摆在第一位的,其次是服务,价格放在并不是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因为在商场的运作中,不管是服务器的当机、网络的故障还是收款机的突然罢工都会使商场蒙受重大的声誉损失和经济损失,所以质量是商家的选择计算机硬件产品时最为重视的一点,其次就是万一出现硬件故障后如何能在最短的时间恢复使用,也就是售后服务的快捷程度。

三、软件系统和网络系统概况

1、软件系统方面的投资规模或拟投资的规模:

和硬件系统的投资规模相似,软件系统的投资规模也是10万-50万的最多,占受调查企业的40%,而软件投资规模超过100万的企业只占受调查企业的17%。一般来说,零售企业上ERP系统,软件投资规模就会超过100万,这个比例充分说明了我国零售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还处在一个起步发展的阶段。

2、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途径:

因为专用软件的专业优势,大部分零售企业都会选择适合自己使用的专用软件,这类企业占了受调查企业的57%;只有少数实力较雄厚、从业较早的零售企业才选择自主开发,其中又以百货业态的居多,这种方式能充分满足自身的应用需求,这类企业占受调查企业的10%;而与专用软件做接口,进行二次开发或功能扩充的企业也不在少数,这样既能保持技术的先进和完整性,又能满足自身的应用需求,不失为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这类企业占受调查企业的33%。

虽然选用专业软件供应商产品的零售企业占到了57%,但是自主开发和合作开发的比例之大,还是令人深思。调查中也显示,改造和升级软件、考察软件商成为企业信息化应用正在进行的主要措施。可以看出,在实际运作中,大多数零售企业的计算机系统,都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效果。零售企业认为软件开发商不懂业务,其产品不能满足企业不断发展而出现的新的需求;软件开发商则认为零售企业管理不规范,管理人员素质低,对软件寄予太多的期望,认识不足,希望软件系统是‘万能’的,是企业对信息化应用需要“管理配套,流程配合,分段进行,逐步提高”的规律认识不足,总期望找到可以一劳永逸的‘绝杀’的办法,是一种逻辑上的懒惰思维推理。

零售企业和软件开发商在信息技术应用上的矛盾,以及认识上的不统一,对零售企业有效的应用信息技术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也严重制约了我国零售软件开发行业的发展后劲。这种情况,在未来几年内,不能得到改进的话,将有可能成为中国零售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3、目前使用的网络操作系统:

看来Windows20xx和WindowsNT凭借其易用性和还不错的安全性,还有价格上的优势,占据了商业网络操作系统的大半壁江山,比例竟然占到了73%;Unix则是高端用户的首选,但是零售业的高端用户的数量相对比较少,所以只能占到18%的市场分额;而Linux和Netware一个是较新,一个较老,支持的应用软件都不多,所以占的份额都很小,但随着人们对Linux越来越熟悉和支持它的应用软件越来越多,相信linux的用户数量会慢慢的增加。

4、目前主要使用的数据库软件:

商业数据库方面一般都是选用大型关系数据库,现在还用FOXPRO、ACCESS等这样的小型数据库的零售企业已经是凤毛麟角了,在大型关系型数据库中MS-SQL用户数量最多,这得益于它便宜的价格和它与Windows操作系统的相得宜彰;SYBASE和ORACLE因各有优势而不相上下;而IBM DB2则因曲高而和寡。

5、采用的远程通讯模式:

因为连锁店的距离的远近和当地电信资费的'差异,还有对实时性的要求,零售企业会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远程通讯方式,对于实时性要求高的企业,一般会选择DDN或帧中继,虽说它们的租金比较昂贵;对于实时性要求不高的企业一般就会选择PSTN(公用电话网)、ISDN或ADSL了。

6、对软件系统的满意度:

从调查数据来看,将近90%的零售企业对目前所用的软件是比较满意或还过得去的,很少有对软件非常满意的企业,也很少有认为目前所用的软件非常糟糕的,这与我们经常在网上论坛上看到的抱怨声一片的情形相差较大,可能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缘故吧!

7、购买软件产品时最重视哪一点:

软件产品是无形的,不同于其它有形的产品,软件是企业管理和运营的照相,所以购买者最看重的是软件的功能和售后服务,管理思路是企业管理的关键,所以软件的功能是最为重要的,其次是售后服务,没有良好的实施和服务,软件功能再强也没办法很好的发挥。一般来说,在购买软件之前,价格因素对选择软件的影响还是挺大的,但是运作了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发现,相对于软件的功能和售后服务来说,价格其实真的算不了什么。

四、综合

● 最关心的问题和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从调查结果来看,主要问题有:

1、客户关系管理;

2、连锁门店间的信息化;

3、供应链管理;

4、电子商务的开展

5、数据的准确与数据模型

6、系统的稳定性

● 对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正在进行的措施主要有:

1、改造和升级软件

2、加大投入和加强培训

3、考察软件商

五、提出的建议和措施

20xx年12月11日,是个什么日子?相信中外零售企业都很清楚。按照中国在加入WTO时的承诺,这一天将宣告中国零售业入世过渡期的结束,更意味着中国对零售市场全面向外资开放承诺的兑现,那么——中国零售业过渡期的最后机会在哪里?中国零售业信息技术应用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呢?

1、加强互信、共存共荣

某业内人士说过:中国的连锁企业和从事连锁的IT企业,是中国在转型期和在加入WTO过程中,竞争最激烈的“苦藤上的命运相连的两个瓜”,他们的路到底在何方。海鼎今年的现代商业管理用户研讨会上有这样一段精彩发言:商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的,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更恰当、体贴地服务于市场消费者,为消费者争取更大的利益,令消费者满意。同样,软件商对于系统主动建设的要求,也应当是建立在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上。同客户建立“学习关系”,从客户对于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表现,来学习如何提供更好品质的服务和产品,进而以客户为中心,制定有效的运营方针。这里的“客户”不单单是商业企业,是跨越到了商业企业的消费者的概念,从间接的服务到直接的服务。也就是说,商业企业同软件商对于自身企业战略和运营方针应当诚恳契合在“以客户满意为核心”上。有了相同的契机,也就有了共同的利益出发点。“客户进步就是自身的进步,服务客户就是服务自己”。

2、上下游拓展,全面发展

本次调查对零售企业近期最关心的问题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也做了一个初访,从返回的信息来看,我们的零售企业正在关注上游的物流、供应链,自身的数据共享、互连互通,下游的客户关系管理。可以看出,企业逐步重视全面信息化建设的营销战略,希望实现向产业供应链组织的转变,为企业在竞争中的拓展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业内人士在文章写道:零售组织不再是楼层管理、门店管理那么简单。今天的零售组织远远超越了基础门店系统业务的管理。零售企业与其上下游供应链合作伙伴共同组成了零售业的工业化运营体系。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发生在一个企业内部,作用于所有的相关企业,收益和成本体现在整个供应链上。可以看到,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管理的竞争,这是我们必须重视的管理观念的转变。这个论点是否可以给我们的零售企业一点启示吗?

3、加强交流、促进发展

通过本次调查,参与调查的企业对联商网在此的定位普遍给予了较好的评价,希望网站成为大家交流的桥梁和纽带。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世界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能零距离的接触到象沃尔玛、家乐福这样的世界上顶尖的零售巨头;正因为这样,我们自己也造就了上海华联、联华这样的国内百强。我们联商网作为零售业的一个桥梁和纽带,希望能够在中国零售业甚至于流通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商业企业信息化程度高并不代表企业的管理水平就一定很高,关键还在于商业企业必须有一种基于IT的执行文化,拥有一个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和管理制度并不能保证企业拥有强大的竞争力,只有同时建立起基于IT的企业执行文化才能够发挥出制度的作用。对于一个商业企业,全面的信息化应该是系统所追求的真正目标,而且,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道路是漫长而持久的,长期而深入的,不可能一蹴而蹴并能一劳永逸。任何信息管理系统都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更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对于商业企业而言,选择信息系统的关键要看是否适合自身情况,并设立发展里程碑,因为随着企业的发展,会提出新的需求,从而也促进系统的不断升级,推动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而系统的不断完善反过来也会促进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推动企业不断进步。IT和零售企业双方要形成了一个良性的互动循环,相互促进,共同进步,这才是中国零售行业信息化建设大家真正乐于见到的良好氛围。我们相信这个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这个良好的氛围一定会尽快形成。

信息化调查报告9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当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现代农业,已成为农业发展的热点之一。信息技术目前被广泛用在农业的各个领域,农业信息化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是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增强信息意识,为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奠定思想基础

要进一步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必须卓有成效地开展信息知识宣传和教育,增强政府管理部门及农业生产经营者的信息意识,提高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以观念的更新,思想的解放,来推动农业信息化的建设。政府作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组织管理者,同时也是信息服务的重要提供者,其管理人员的信息意识对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起着重要作用。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提高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对信息的重要性、严肃性、风险性、时效性的认识;基层科技人员作为农业基层科技的'主体,要加深对农业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正确认识,找准自身的位置,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农业企业和农户是信息服务的最终用户的接受主体,要加大信息的宣传力度,扩大宣传领域,提高他们的信息意识,刺激农民利用农业信息的欲望、动机,并积极引导其投入到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之中,使他们不仅成为农业信息所带来利益的享受者,而且成为农业信息的生产者。

二、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业信息化建设奠定物质基础

农业信息化建设是高技术、高投入的社会公益性工程项目,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统筹规划下,严格资金管理和项目管理,使有限资金按需合理使用,真正发挥实效,避免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农业信息化建设又是一项新兴的事业,政府要充分利用计划和市场的作用,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个人、集体、企业和外商多方投资,形成多元化投资渠道,共同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同时要尽快建立农业信息化引导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以扶持农业信息技术业和农业信息服务业的顺利健康发展。不断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尽快建成相对完整的县、乡、村三级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创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农业信息网站,建立和完善计算机局域网,加快信息网络软硬件设施的更新换代,加强各种农业适用数据库的研制与开发,加强并完善包括农业自然资源信息、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业科技信息、农业实用技术及科研成果等数据信息在内的各种类型数据库。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充分开发和利用现有涉农信息资源,继续拓展实用性的信息资源的整合。在不断完善现有的信息资源的同时,应着手研发构建高质量的实用性农业应用系统。

三、强化组织和引导,为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领导保证

政府部门特别是涉农部门要把推进农业信息化作为一项重要职能,把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四、加强专业队伍建设,为推进农业信息化提供人才保障

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三农”服务,人才是农业信息化建设中最重要的因素。要强化农业信息管理和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组织开展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能力和自身的服务水平。可以通过培养培训一批、引进一批的方法,建立一支由政府部门信息管理人员、农技推广人员和农村信息员组成的信息服务队伍。以村组干部、农村经纪人、产业化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和经营大户等为重点,通过培训考核和资格认证,建立农村信息员队伍,及时收集传播信息,发挥好政府与广大农户之间的信息“二传手”作用。有效解决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突破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制约瓶颈。“最后一公里”实际上是从乡镇到农民的信息传递问题,也是制约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的最大障碍。

信息化调查报告10

一、调查目的

专业调查是我们完成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学习之后,综合运用知识的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必修的实践课程,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专业调查使自己在实践中验证,巩固已学的专业理论知识,通过知识的运用加深对相关课程论与方法的理解与掌握。加强对企业及其业务的了解,认识的基础上,将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运用已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对调查的各项业务进行初步分析,善于观察和分析对比,找到其合理和不足之处,灵活运用的学专业知识,实践中发现并提炼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调查任务

本次调查我到的单位是彭山县审计局,主要任务如下:

1、调查彭山县审计局目前审计事务的操作流程。

2、研究现行信息化系统对业务进程所起的作用。

3、分析彭山县审计局信息化的经验及出现的.问题。

三、调查内容

21世纪是信息技术的时代。随着生产的自动化,贸易中的电子商务的普及,网络财务软件的广泛运用,以及支付手段的多样化,审计信息化将是21世纪必然趋势。但是我国现今的基层审计单位的信息状是什么样的呢?我国基层审计信息化的现状,审计人员、软件条件以及硬件条件如何在信息化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在彭山县审计局进行了我的专业实习调查。

本文所探讨的审计信息化是指,被审计对象进行财务工作和经营时,审计人员为了实现其审计目的收集必要的审计证据,采取必要的审计程序,对企业的运营的合规性以及利用计算机以及网络生成的信息进行审计的工作。

四、调查体会

引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杨学山说过的一句话,十五个字:起步晚,基础弱,资金少,应用难,见效快。

首先是起步晚。国家审计署计算机应用是从八十年代后期开始的,象彭山县这种经济欠发达到审计信息化的应用范围就更小了是比较小的。第二是基础弱。搞信息化,计算机应用要有好的审计工作者,包括审计专业人员和IT人员,这方面彭山县审计局基础比较薄弱;网络,计算机在起步的时候基础也比较弱,网络环境较差。三是资金少。基层单位在资金问题上是比较困难的。四是应用难。审计相对其他部门工作来说,其计算机应用难度比较大。被审计对象都是开放的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财政部门或者大中型国有企业或小型企业都有各自的制度,要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的难度比较大。另外被审计对象的系统与审计单位系统主体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增加了技术上的难度,而且从技术上看,审计单位要在人家的基础上进行工作的技术难度大大增加。特别是在被审单位本身信息化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应用就更加困难了。第五是见效快。虽然审计信息化起步晚,但是我在实习见到审计和网络财务软件的使用还是给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效率的提高,受以大多数员工的肯定,效果显著。

信息化调查报告11

“三基”工程建设开展以来,科技通信科围绕提高基层“三会”能力,组成了2支信息技术小分队,分别深入22个派出所,对派出所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并确定了3个派出所作为基层信息化建设联络点。

一、派出所信息化建设现状。

一是基层民警的“三会”情况。按照市局《XX市公安局关于民警计算机应用技能考试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三会”即“会打字、会上网、会收发电子邮件”。在调研中发现,被调查派出所中已有90%的民警达到了“三会”要求,其中有9个派出所的民警100%达到了“三会”要求。二是硬件配置情况。被调查单位中,已有4个派出所实现了人手一台计算机,20%的派出所计算机人均占有率达到了90%,其他派出所计算机人均占有率在30%至40%之间。三是信息化应用情况。首先是应用意识较强。如XX派出所民警认为,现在所有日常工作,包括追逃、查人、警卫、破抢包案件等都离不开网络的支持,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邮箱,不能漏掉一个信息,工作已经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其次是应用水平较高。如和XX派出所利用内部开发的“办公综合软件”,依托公安网,实现所有案件网上登记录入。XX、XX、XX派出所实现了无纸化办公,问卷、立案等工作全部实现计算机录入,节约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派出所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是强化培训。加强培训是尽快扭转基层所队信息化应用率低的主要办法,调研发现XX、XX、XX、XX等派出所,结合实际工作有重点地开展培训,并采用“小教员”的形式进行帮带,有效地提高了民警计算机操作水平和信息化应用能力。二是发挥区位优势,为民警创造学习条件。如XX派出所利用与第X中学相邻的优势,专门联系教师为民警讲授计算机操作课程,并在所内开展民警一帮一活动,大大提高了民警计算机操作使用能力。三是将计算机操作能力纳入绩效考核。一些派出所坚持每周对民警进行计算机实际操作的考核,并与绩效考核挂钩,以交任务的形式促使民警上机操作,促进了民警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提高。四是为一线提供贴近业务的实用软件。XX、XX、XX等派出所分别开发出适合一线工作需要的应用软件,使民警能够在工作中以干代练,将“三会”练在日常。

三、当前派出所在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一是还没有完全实现“三会”。由于派出所警力紧张,任务繁重,民警很难抽出专门时间进行集中学习训练,实际操作计算机的.机会较少。同时年龄偏大的民警和部分部队转业民警的拼音基础差、打字速度慢,很难达到公安部和市局的考核标准,还需加强培训和练习。二是硬件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派出所计算机人均占有率较低,甚至有2个派出所还不到20%。三是应用网络信息服务工作少。目前民警上网主要是查询人口信息, 较少查询其他公安业务信息, 熟悉并利用公安信息网的其他信息系统服务公安工作的基层民警则更少,加之基层民警上网查询权限低,使民警利用公安信息网的范围过窄。四是一些派出所正在重新整合中,由于网络中断使急需查询的信息无法进行。

四、对策及措施。

一是整合利用现有各类网络信息资源,实现关联和共享,充分发挥信息对一线实战的作用,提高民警的使用积极性和信息利用水平。二是建立健全设备运行管理工作机制,确定专人,落实各项保障措施,确保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三是由科技通信科组建基层技术小分队深入一线,开展现场技术服务。四是组织开展各种计算机和网络应用培训班,提高民警计算机操作水平和网络应用能力。五是通过在科技通信科主页上设立学习专栏,为基层民警提供计算机应用、公安信息网络安全等实用技术和软件,丰富学习渠道。

信息化调查报告12

一、煤炭企业信息化概念与内涵

1.煤炭企业信息化概念

目前关于企业信息化的概念有很多,但对于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概念还不是很多,本文旨在根据相关学者对煤炭企业信息化的理解,总结出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概念。

煤炭企业信息化是将煤炭企业的产品开发、生产、成本、库存、销售、运输、财务、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人力资源等各个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网络化信息系统加工生成企业所需的各项信息资源并提供给各层管理者。使管理者能够及时掌握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从而做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更加合理配置,从而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煤炭企业信息化是指煤炭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研究开发、市场销售等方面应用信息技术,建设应用系统和网络,通过对信息和知识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调整或重构企业组织和业务模式,服务企业发展目标,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过程。煤炭企业信息化是煤炭企业根据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应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发信息资源,充分调动人力资源,运用合理的管理方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模式和业务流程,并应用到企业生产、管理、安全的各个环节,从而提高煤炭企业的决策力、安全生产能力、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一个系统工程。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报告范文

2、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内涵

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是信息化的前提。要根据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信息化发展规划,有选择、有步骤的实施信息化。煤炭企业是信息化的主体。煤炭企业要至始至终把握实施信息化的主动权。煤炭企业的管理方法、组织模式和业务流程是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应用信息技术和开发信息资源是煤炭企业信息化手段。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是企业信息化的物质和资源基础。调动人力资源是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关键。必须重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尤其是开发信息化人力资源。提高煤炭企业的决策力、竞争力、安全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是煤炭企业信息化的目的。煤炭企业信息化是一个涉及到组织结构调整、企业流程重组、管理方法创新等贯穿企业的生产、安全、管理、等各个环节的系统工程。

由此可见,要根据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前提,明确煤炭企业信息化的主体,了解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应用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手段,抓住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关键,为实现煤炭企业信息化的目的来实施企业信息化这一系统工程。煤炭企业信息化没有固定的标准和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目标,煤炭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不断变化和持续发展才是煤炭企业信息化的真正内涵。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报告范文

二、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产生了一些问题,本文主要从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

1.煤炭企业外部环境现状

政府和管理部门支持力度不够

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推进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引导。目前,我国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也得到了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但总的来说支持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家对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政策扶持不够,在财政、税收、信贷、人才等方面没能提供太多的优惠政策;二是国家对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政策引导不够,国家为推进煤炭企业信息化而颁布的专门政策、法规比较少,且涉及范围比较小;三是国家对一些促进煤炭企业信息化的示范工程的组织实施力度不够。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我国煤炭企业信息化有效、顺利实现。

信息化调查报告13

发展纺织服装业信息化工程建设情况调查报告为推动中央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战略和我市“科技强市”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市人大常委会于20xx年8月17日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成员、教科文卫委委员、部分人大代表对我市纺织服装业信息化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调研。

通过听取有关人员的情况介绍、参观现场和座谈讨论,调研组认为市政府对纺织服装业信息化工程建设是重视的。

“九五”期间,启动了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使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建设有了良好的开端。

但从纺织服装业信息化工程建设发展的情况看,总体水平还比较低,特别是在整体规划、资金投入、人才资源、领导机构等方面还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市纺织服装业信息化工程建设的现状据统计,我市有纺织服装企业×××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家。

20xx年,全市纺织服装企业工业总产值103亿元,占全市总产值的52,纺织服装业已经成为石狮这座纺织服装名城的主导产业。

为了推进纺织服装业信息化工程建设,市政府提出了实施“1225”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的`实施方案,即在全市实施一批应用示范企业、两个示范行业、两个示范领域、五个示范乡镇。

服装cad(电脑辅助设计)做为信息化的典型得到了大力推广,依托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建立了cad技术推广应用培训中心,成立了中国石狮服装高科技促进发展中心,较早地引进了当时较先进的cad技术与设备,大力进行服装cad/cam(电脑辅助制造)的推广与应用,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全市有×××多家企业使用了服装cad/cam,我市的传统优势产业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得到了改造升级,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核心竞争力。

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目前已拥有中国时高、美国格柏、加拿大派特、深圳丝绸之路等多种服装cad和纺织品cad、制鞋cad、平面设计等多种软件,为企业培训输送了不少合格的技术工人。

据调查,全市大部分纺织服装企业不同程度地建立了基础性信息管理系统,用计算机进行文书处理和上网查询相关信息已比较普及,在设计、生产、管理、购、销、存及企业文化的建设上使用计算机的意识大大提高。

70以上企业实现了财务管理的信息化。

野豹儿童用品有限公司、盖奇制衣有限公司、健健集团、大帝集团、鸿泰织造漂染有限公司、亿祥染整有限公司、爱登堡制衣有限公司等企业相继实施了cad和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应用工程,提高了产品的设计开发速度和制造加工精度。

有的企业,已经建成局域网,有的正在建设之中。

有些企业正在大力推行cad技术并与cam(计算机辅助制造)等计算机新技术进行集成;着手实施以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为核心并与企业供应链管理等相集成的管理信息系统。

目前我市已有亿祥染整被省科技厅确定为×××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示范企业,永信电脑绣花机械公司、野豹服装、盖奇制衣有限公司、鸿泰织造漂染有限公司等五家企业被泉州市科技局确定为泉州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示范企业。

二、纺织服装业信息化工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整体规划滞后。

到目前为止,我市尚未制订纺织服装业信息化工程建设的整体规划,且未建立统一的组织领导机构,因而在推动这项工作时,政府有关部门未能形成合力,影响了我市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

二是宣传不够有力。

由于对纺织服装业信息化工程建设的宣传不够有力,使企业家在思想

上存在着一些不正确的想法,主要有四个方面:首先,思想认识存在片面性。

有的企业家简单地认为纺织服装业信息化工程建设无非就是企业多买几台电脑,或者使用了服装cad,就已经实现了信息化。

其次,存在等待观望心理。

不少企业主认为信息化是一个很大的工程,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但不一定在较短时间内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因此要看看人家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情况再说。

第三,缺乏规范化管理理念。

企业管理的规范化是实施信息化工程建设的前提和条件,没有规范化的管理,数据就不能得到有效的采集和存取,尽管我市有不少企业都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但真正实行规范化管理的企业并不多。

第四,担心自身利益受到损害。

有不少企业心存疑虑,担心信息安全得不到保障,尤其是财务管理规范化,其利益将受到损害。

由于存在上述问题,致使纺织服装业信息化工程建设的进度缓慢。

三是人才资源匮乏。

信息化工程的建设和应用,关键在人才。

调研中发现,我市纺织服装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和使用普遍处于较低的层次,有些服装企业即使购进了cad,也通过一定形式引进、培养了人才,但由于人员不稳定,时进时出,机台闲置,使用率不高;有的企业即使花钱开发或购置安装了管理软件,但没有会使

信息化调查报告14

摘要:信息化在林业资源调查中的广泛运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为调查工作提供了科学分析和管理数据的途径。对森林资源调查进行分析,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保证。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在森林资源调查工作中广泛推进信息化建设,对于林业产业及时准确掌握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生长、消亡的动态规律及其与自然环境和经济、经营等条件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实现森林资源管理现代化,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1森林资源调查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1.1森林资源调查信息化是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互联网信息科技力量不断发展的形势之下,信息技术已成我国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目前我们正处于信息化时代。因此,信息技术不仅是帮助我国更好发展的必要条件,正是我国不可割舍的重要资源。而林业目前是我国最为重要的基础性产业,如果没有积极进行信息化的改革,将难以较好跟进社会步伐,做到可持续化有机发展。

1.2节省成本,提高调查精度的重要措施

由于森林面积都相对较大,为了更好开展调查工作,可利用信息化设备之中的GPS和掌上电脑等设备,从而做到节省人力成本,提升调查效率。除了调查工作以外,合理利用好信息化技术,还能进行调查工作的整理作业。借助信息化设备,如计算机的使用,能够更为高效进行信息的处理汇总,并将其依据一定的特征加以分类,帮助各工作人员更为快速找寻相关资料并做好对比工作,为进一步优化我国林业资源贡献力量。

1.3有利于建立现代科学的森林管理体系

在我国现代化的森林资源管理上,其最终目标是建成自动化、智能化的林业产业。而就林业资源而言,不仅其生物数量巨大且其生物品种也五花八门,为了更好系统性地对其展开分析汇总,必须借助信息化的技术能力。目前许多区域范围之内的.相关职能单位,都将自身区域辖区之内的森林区域,进行了信息化建设工作,利用GIS技术建立了专属自身区域的森林信息档案,较好地开展了对林业资源的动态管理工作,确保我国林业资源管理工作的高效性。

2信息化调查平台建设思路以及平台关键技术

2.1平台建设思路

目前我国建设信息化林业资源管理体系中,最为主要的建设任务即为3S技术,并驱动我国信息化设备愈发智能化、便携化,从过往技术一体化向空间一体化转型。基于上述的要求,在未来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工作,相关职能单位的建设重点应当为立体空间型调查,力求更好利用多元化设备以及多元化方法,开展有效有价值的森林资源调查工作。此外,除了传统的计算机以及互联网设备以外,还要积极利用新型信息化技术的相关设备,如智能传感器、数据监测库等,从而形成一个24h不间断的动态监控系统,确保我国林业资源在持续的保护之下运作。

2.2调查平台建设中的关键技术

1)无人机技术。无人机技术是我国近年来新兴的一类技术,并且其发展程度较高,在林业资源的调查工作中有着非凡的战略意义。无人机拥有便于操作、成本较低、可循环利用的特点,同时能够高效迅速地完成侦查作业,因此成为我国林业资源调查中快速获取信息的一类重要手段。此外,无人机目前能够搭载有最新科技的数码相机系统,从而可以仅利用简单的操作方法即完成侦查检查任务。除了进行相应的拍摄任务以外,无人机搭载的处理器系统,能够精准处理和分析拍摄的影像资料,从而更好进行筛选调整作业,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做好了铺垫,方便工作人员处理相应的信息内容。

2)遥感技术。林业资源是我国林业产业中最为核心和基础的内容,而森林树木的数量则为最为直接有效的测量数据。在进行卫星测量并加以信息化计算机技术,能够更好具象化地对森林储蓄量进行统计,结合目前我国较为发达的遥感技术加持,高效完成森林系统的监察以及演算工作。而整个遥感技术是建立在卫星系统与地面信息系统的积极联动之上的,因此地面技术人员的首要任务即为保证二者的有序、流畅联通。

3)林业GIS平台。所谓的林业GIS平台,是将包括地面设备、无人机测量设备以及卫星遥感影像三个最为主要调查因素有机结合的一类平台,相关工作人员能够较好地利用GIS平台,做到高效、高质量地完成林业资源的调查分析作业,并能够通过实时的反馈作业,对目前的林业资源状态有较好地判断,帮助其快速做出对林业资源的决策工作,确保我国林业资源有序可持续化发展。目前我国林业资源的GIS平台的主要作用包括,林地面积计算、单木材积计算、每公顷断面积计算、每公顷株数计算、林分蓄积量计算、林分生物量计算、导线测量、坐标放样处理以及各相应功能的统计图、统计表输出等。全面加快森林资源调查信息化建设步伐是林业适应国际国内信息化大趋势的重要措施,是林业发展的必走之路,也是实现全社会森林资源调查成果共享的有效途径。因此所有从事森林资源调查工作的部门都应进一步意识到,加大力度,全面推动森林资源调查信息化建设是必要且利国利民的。

信息化调查报告15

为了获得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数据,支持科学制定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政策措施,决定开展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抽样调查工作。

一、调查的目的、方法、样本及实施

(一)调查目的。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抽样调查工作的成果要有助于对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情况做出准确判断,并为政府制定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数据。

(二)调查组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小企业司、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推广应用组作为调查的指导单位,于20xx年8月联合下发《关于开展中小企业信息化调查和典型案例收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信息产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调查工作。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信息化测评中心作为调查工作的承担单位,负责调查设计、组织实施和管理、数据分析和撰写调查报告等工作。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作为调查的支持机构,负责抽样调查样本的选定和调查结果的测算工作。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网通集团公司作为调查的协助单位,分别向下属机构发文,召开了全国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并协助开展调查工作。

(三)问卷设计。经过反复论证研究,调查问卷的设计首先保证能够形成对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情况的总体判断,同时兼顾具有长效作用,争取形成基础性指标以及相对稳定的工作机制。

(四)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主要为企业总经理/总裁、分管业务或者信息化的副总、信息化主管或者企业综合管理人员。

(五)调查内容。调查内容包括:影响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问题;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情况,特别针对尚未开展信息化的企业做了专门调查;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计划;企业信息化对政府和发展环境的要求;企业对第三方社会服务平台的评价;企业对信息化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与质量的意见。

(六)样本选取。根据《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抽样调查抽样方案》的要求,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完成了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抽样调查样本的抽取工作。抽样库采用了20xx年最新维护的国家统计数据库。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在全国层面上选定了26022家样本企业。

“样本企业”既包括已经开展信息化的企业,也包括还没有开展信息化的企业。其中,21067家为支持分行业分析的样本,另外4955家为支持部分重点城市分析而补充的样本。支持部分重点城市分析的样本共6924家,其中1969家既可支持部分重点城市分析,又可支持分行业分析。

1、样本的规模属性。样本企业规模的标准,上限依据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共同签发的“国经贸中小企[20xx]143号”文件中有关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下限是年销售收入在50万元(含)以上,或者职工人员在10人(含)以上的企业。满足以上两个条件中任何一个即可。

2、样本的行业分类。以20xx年国家统计局等三部委对中小企业的分类为基础,增加了“农业”、“信息与服务业”(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教育)和“其他”。

七)问卷回收。数据汇总采取远程电子化汇总的方式,共回收有效问卷9200多份,回收率达35.35%。由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负责对调查结果进行测算。从对样本回收情况和问卷质量的分析表明,回收的有效问卷能够满足调查工作的要求。

二、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情况

(一)中小企业经营状况持续好转,信息化投资能力不断增强。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中小企业法人单位营业状况良好。全国中小企业法人单位中,正常营业的法人单位为205.68万户,占企业法人的88.6%。非正常营业的法人单位占11.4%。调查显示,由于中小企业经营情况持续好转,对信息化的投资能力不断增强。

(二)中小企业最优先的需求是市场与营销。调查中了解到,52.7%的企业首先关注市场与营销(销售)方面的问题。说明中小企业对于信息化的主要需求,集中在解决眼前急迫的生存问题,明显有别于更多关注长期效益和无形效益,更加关注战略、管理控制问题的大企业。此外,17%的企业强调管理方面的需求,13.3%的企业关注客户管理方面的需求,11.2%的企业强调生产与研发方面的需求。

将上述四方面的需求进一步分析,中小企业需求特点表现为:

第一,中小企业迫切需要通过信息化了解市场信息和扩大销售能力。59.6%的企业把了解市场信息作为市场与营销方面最主要的具体需求;46.5%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扩大销售区域;36.8%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加强产品的推广;28.5%的企业强调控制销售成本。其它需求还包括管好销售渠道(21.9%),改善售后服务等(16.9%)。

第二,在客户管理方面,与大企业普遍把如何保留优质客户看得更重要相比,中小企业最关心的是如何发现更多的客户。48.1%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发现更多客户;42.4%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了解客户满意度;39.8%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管好现有客户资料;34%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了解客户的购买行为;30.7%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了解客户对产品改进的需求;18.4%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了解客户信用信息。

第三,在生产和研发方面,与大企业更多关心创新等长期发展要素相比,中小企业把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作为信息化最需要解决的问题。50.8%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49.6%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控制、降低生产成本;41.5%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了解新产品、新材料、新技术的信息;40.6%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加强生产管理,提升生产效率;15.5%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提高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

第四,在企业管理方面,与大企业重视加强集团管控能力和提高决策水平相比,中小企业列在首位的是及时掌握企业经营情况,其次是提高工作效率。51%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及时掌握企业经营状况;48.3%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29.8%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改善财务管理;26.6%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改善进销存管理;22.7%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了解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22.4%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加强人力资源管理;12%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支持领导决策。

(三)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具有互联网接入能力。80.4%的中小企业具有互联网接入能力。其中,44.2%的企业将接入互联网用于企业信息化建设;只有16.7%企业有自己的网站,14.0%的企业具有建立企业门户网站应用。

(四)电子邮件系统是中小企业的主要应用。32.8%的企业具有电子邮件系统应用。管理层有39.3%使用电子邮箱,相应的比例对于老板是32.4%,对于基层员工是15.6%;26.2%的群体不使用电子邮箱。在使用电子邮箱的人中,57.5%使用免费邮箱。

(五)超过半数的企业已经开展信息化应用。52.3%的企业具有不同程度的信息化应用。但是,核心业务应用普及率普遍低于10%。

(六)中小企业网站以信息发布为主。其次是开展电子商务。

(七)已经应用erp的中小企业仅为4.8%。86.2%的企业没有应用erp,另有9%的企业没有明确回答。

(八)9%的中小企业已经开展电子商务。

(九)一半左右中小企业认同信息化的正面作用。55.5%认为能改善财务管理,53.0%认为能够更加及时、准确地获得市场需求信息,51.2%认为能改善人力资源管理,50.9%认为能够更好地管理经销渠道,50.5%认为能加强客户管理和防止客户流失,49.2%认为能全面提升竞争能力。

(十)四成多的中小企业愿意开展信息化。45.1%愿意投资于营销市场信息化,43.9%愿意投资于财务信息化,40.8%愿意投资于人力资源信息化。

(十一)影响中小企业行动的主要因素是投资回报。虽然中小企业认识到信息化的作用,但有出于对回报的担心,以及中小企业自身实力的限制,多数企业在信息化上行动谨慎,投资力度普遍不大。主要表现在:一是中小企业通过贷款投资信息化的意愿较低。二是在政府提供优惠贷款服务的前提下,企业愿意投入的自有资金仍然较少。

(十二)中小企业更加相信专家和政府。在决定是否开展信息化和选型决策时,中小企业更加相信专家和政府的意见,并且比较接受典型示范的方式。

(十三)多数中小企业对信息服务表示不满意。一半以上已开展信息化应用的中小企业对信息服务不满意,未应用者满意度更低。

(十四)下一步中小企业拟建和完善的信息化应用呈多元化。在报税、建设企业内部网、接入互联网、电子邮件系统、会计电算化、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办公自动化、客户关系管理/呼叫中心/销售管理、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信息化培训等31个方面都有需求。

三、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环境与服务体系的主要情况

中小企业信息化不仅是中小企业自身的问题,与服务网络建设及发展环境改善也有密切关联。通过调查发现以下情况:

(一)企业无力单独把握信息化是信息化的主要障碍。在调查中发现,中小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有一些问题虽然出在企业自身,但解决问题需要政府支持和社会推动。

(二)信息化效果不明显是排在第一位的建设和应用问题。调查显示,20.1%的中小企业认为信息化效果不明显。19.3%的企业反映是资金不足。此外,还有缺乏信息化规划、业务与信息技术结合不紧密等,反映出服务平台建设引导滞后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需要在服务体系建设中加以解决。

(三)龙头企业和社会服务平台是主要带动力量。34.7%的企业开展信息化主要采用挂靠本行业龙头企业信息平台的方式,29.6%的企业依靠社会服务平台。

(四)中小企业关注asp服务的实用性。中小企业在asp应用方面首要关注简单应用。主要担心asp的费用太高,以及实际使用价值不高。

(五)价格与适用性是信息化产品和服务的主要问题。42.6%的企业认为市场上的中小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及配套产品过于昂贵;33.2%的企业认为当前的产品和服务不适合企业需求。

(六)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存在五个主要矛盾。一是中小企业直接、有效的信息化需求与信息化服务产品供给单一、错位的矛盾;二是中小企业信息化能力和资源匮乏与缺少社会服务平台的矛盾;三是中小企业在信息化中的信任危机与政府有效引导不足的矛盾;四是中小企业分散孤立的信息化模式与社会化生产和产业链信息化要求的矛盾;五是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的期望与当前信息化效果不佳的矛盾。

(七)政府应当在营造环境上下功夫。对发展环境的`意见主要集中在政策环境方面,包括财税政策、网络安全、技术政策、人才政策等。认为支撑环境(企业提供服务构成的发展环境,如支付、物流、信用、网络等商业环境)显著不足的比例,明显低于认为政策性环境显著不足的比例。说明政府应当继续加大营造发展环境的力度。

四、政策建议

(一)建立政府服务、社会服务相结合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体系。调查发现,中小企业开展信息化主要以投资回报为导向,具体信息化需求以市场开拓为主;服务商则长于技术引导,希望通过服务获得更多利益;政府希望大规模普及能够提高中小企业生存、发展和创新的能力。这反映出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是企业、社会和政府互动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在政策指导下,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社会服务力量广泛参与,政府营造发展环境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体系。

(二)以服务体系建设为突破口,开创中小企业信息化新局面。

1、高度认识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从调查情况看,中小企业信息化既缺乏资金,而且有资金也不愿投入,关键是自建信息化的投资回报不符合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规律。中小企业信息化存在小生产与大社会的矛盾,需要通过社会服务体系实现资源共享,降低集群协调费用,均摊信息化建设成本。因此,信息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是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突破口。需要从战略上提高认识,从中探索出中国特色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道路。

2、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应以中小企业需求为导向。中小企业信息化社会服务体系应从企业需求入手,以资金、市场、信息、人才和技术五大需求为主线,建立服务商、服务平台、支撑环境相互协调的生态链,充分发挥各个方面积极性和优势,利用市场机制调动社会资源。

3、支持和引导服务商建设规模化服务体系。应当大力推进规模化的信息化社会服务平台建设,使之形成服务网络。调查显示中小企业较多依靠行业龙头企业、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等实现信息化,应当鼓励这种与中小企业业务联系紧密的服务商规模化发展应用。

还要引导服务商以中小企业需求为导向,通过提供低价、简单、适用的解决方案,取得中小企业信任,实现双赢。

(三)加强营造中小企业信息化政策环境。调查显示,中小企业特别期望改善政策环境。其中,政策支持、人才培育、规范服务、建立信息库,是中小企业希望政府给予重要支持的主要方面。

从调查情况看,在信息化建设中,一方面企业不愿为自建而投资,即使有政府配套仍不愿投资;另一方面,却有19.3%的企业反映资金不足,49.2%的中小企业希望政府在资金、税收上予以引导、支持。这种矛盾现象的原因是,中小企业希望的是政府将资金投在社会服务上。一些地方设立专门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基金,或在现有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中设立专门的信息化部分,支持信息化社会服务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是值得推荐和仿效的。

因此,建议政府资金投入采用“先评估后补贴”的原则,以保障对服务体系的投入真正以中小企业需求为导向。

调查中有35.6%的中小企业希望政府加强培养中小企业信息化适用人才的工作。说明政府当前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培训是顺应企业需求的,这项工作应进一步加大力度。

(四)重点建设网络安全环境和信用环境。中小企业信息化支撑环境,是为服务体系本身提供支撑保障的商业发展环境,从中小企业反映存在不足的支撑环境来看,电子支付(8.2%)、物流配送(10.1%)、电信服务(8.8%)等都是其中重要方面,需要持续改善;但是从调查来看,中小企业反映更为迫切的是改善网络安全环境(24.1%)和信用环境(16.7%)。因此,当前应以网络安全环境和信用环境为重点改善中小企业信息化支撑环境。

(五)改善中小企业信息化宣传普及方式。针对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的接受特点,更积极地采用“政府宣传、专家引路、典型示范、分类指导”等形象生动、内容多样的普及教育方式,对中小企业进行广泛的信息化宣传,普及应知应会,让更多中小企业及早入门。

媒体、厂商应更加注重中小企业的需求,在宣传推广工作中,多介绍信息化对中小企业的实际价值和成功案例,多介绍中小企业比较信任的政府、专家意见,把着眼点放在如何提高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投资回报上。

(六)大规模开展中小企业信息化培训工作。对于开展信息化的障碍因素,26.5%的企业认为是企业缺少懂信息化的人才,排在首位。应当由政府搭台,发动全社会力量,大规模推进信息化培训工程,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对象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培训,特别要重视对中小企业决策和管理人员的培训

(七)继续开展制度化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抽样调查工作。以往调查更多偏重技术问题,而针对中小企业业务需求、信息化需求的调查较少,无法适应需求导向的信息化推进工作要求。政府应当继续支持开展中小企业信息化抽样调查工作,并尽快形成制度,科学反映、正确指导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还要根据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调查工作。

信息化调查报告

信息化调查报告1

“三基”工程建设开展以来,科技通信科围绕提高基层“三会”能力,组成了2支信息技术小分队,分别深入22个派出所,对派出所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并确定了3个派出所作为基层信息化建设联络点。

一、派出所信息化建设现状。

一是基层民警的“三会”情况。按照市局《XX市公安局关于民警计算机应用技能考试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三会”即“会打字、会上网、会收发电子邮件”。在调研中发现,被调查派出所中已有90%的民警达到了“三会”要求,其中有9个派出所的民警100%达到了“三会”要求。二是硬件配置情况。被调查单位中,已有4个派出所实现了人手一台计算机,20%的派出所计算机人均占有率达到了90%,其他派出所计算机人均占有率在30%至40%之间。三是信息化应用情况。首先是应用意识较强。如XX派出所民警认为,现在所有日常工作,包括追逃、查人、警卫、破抢包案件等都离不开网络的支持,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邮箱,不能漏掉一个信息,工作已经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其次是应用水平较高。如和XX派出所利用内部开发的“办公综合软件”,依托公安网,实现所有案件网上登记录入。XX、XX、XX派出所实现了无纸化办公,问卷、立案等工作全部实现计算机录入,节约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派出所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是强化培训。加强培训是尽快扭转基层所队信息化应用率低的主要办法,调研发现XX、XX、XX、XX等派出所,结合实际工作有重点地开展培训,并采用“小教员”的形式进行帮带,有效地提高了民警计算机操作水平和信息化应用能力。二是发挥区位优势,为民警创造学习条件。如XX派出所利用与第X中学相邻的优势,专门联系教师为民警讲授计算机操作课程,并在所内开展民警一帮一活动,大大提高了民警计算机操作使用能力。三是将计算机操作能力纳入绩效考核。一些派出所坚持每周对民警进行计算机实际操作的考核,并与绩效考核挂钩,以交任务的形式促使民警上机操作,促进了民警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提高。四是为一线提供贴近业务的实用软件。XX、XX、XX等派出所分别开发出适合一线工作需要的应用软件,使民警能够在工作中以干代练,将“三会”练在日常。

三、当前派出所在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一是还没有完全实现“三会”。由于派出所警力紧张,任务繁重,民警很难抽出专门时间进行集中学习训练,实际操作计算机的机会较少。同时年龄偏大的民警和部分部队转业民警的拼音基础差、打字速度慢,很难达到公安部和市局的考核标准,还需加强培训和练习。二是硬件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派出所计算机人均占有率较低,甚至有2个派出所还不到20%。三是应用网络信息服务工作少。目前民警上网主要是查询人口信息, 较少查询其他公安业务信息, 熟悉并利用公安信息网的其他信息系统服务公安工作的基层民警则更少,加之基层民警上网查询权限低,使民警利用公安信息网的范围过窄。四是一些派出所正在重新整合中,由于网络中断使急需查询的信息无法进行。

四、对策及措施。

一是整合利用现有各类网络信息资源,实现关联和共享,充分发挥信息对一线实战的作用,提高民警的使用积极性和信息利用水平。二是建立健全设备运行管理工作机制,确定专人,落实各项保障措施,确保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三是由科技通信科组建基层技术小分队深入一线,开展现场技术服务。四是组织开展各种计算机和网络应用培训班,提高民警计算机操作水平和网络应用能力。五是通过在科技通信科主页上设立学习专栏,为基层民警提供计算机应用、公安信息网络安全等实用技术和软件,丰富学习渠道。

信息化调查报告2

联商网在20xx年9月发起了全国性的零售企业信息化应用情况调查。调查时间维持一个半月,发出问卷1000余份,收回真实有效问卷258份。调查采取网上调查和网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与调查的零售企业涉及全国各大主要城市,涉及不同规模、不同业态、不同性质的零售企业。

根据调查的结果,我们分析如下:

一、国内零售业信息建设的总体情况

1、接受调查国内零售企业业态分布:

从调查企业的数量来看,购物中心居多,占受调查企业的24%,百货店占17%,大卖场占20%,中小超市占20%,便利店占11%,专业店占8%。对于这个结果我们认为可能是大家对购物中心的定义还不是很明确,很多百货店也将自已归为购物中心类,国内很多超市是在原百货商场部分改建或全部改建的,而且这个答案是多选,所以很多百货店和百货与超市的混合体都将自己归为购物中心,出现购物中心偏多的情况也不足为奇了。

根据有效调查企业的业态分布,我们认为基本能体现国内零售的业态分布特点,所以以下的信息化调查结果是较为真实有效的。

2、目前已应用的信息系统:

根据调查显示,在被调查企业中有82%以上都应用了POS-MIS(销售点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也就是说参与调查的企业基本上应用了第三代POS机并实行了单品管理;因为只有应用了销售点系统,才能给财务系统准确的数据,所以财务系统的应用程度稍逊于POS-MIS,只占67%,这充分说明了国内的零售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还处在一个较低的层次;

3、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零售企业对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视或比较重视,看来随着信息化建设中带来的各种好处如效率提高,差错减少,成本降低,决策准确等各方面的效益的体现,使得零售业尤其是连锁超市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非常的高。有些零售企业甚至表示在信息系统上花再多的钱也是值得的。

4、零售企业的IT部门有多少专职人员: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10人以下的占56.0%,10-29人的占34.2%,30-49人的占3.8%,50人以上的占6.0%。

5、公司在哪些方面需加强信息化建设:

57%的国内零售企业认为在供应链管理上需要加强,这种状况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国内零售企业在商品通路方面确实需要应用SCM技术与其上游的供应商进行电子对接来改善商品外部供应链;另一方面应该是国内信息化厂商的物流配送模块普遍比较薄弱,内部供应链管理急待加强;其次是电子商务占48%,说明了国内零售业希望能开展网上购物以提高公司形象、方便顾客或与合作伙伴开展电子交易;再次是商业智能,看来国内零售业对啤酒和尿布的故事已经耳熟能详了;至于网站建设,因为目前大多数零售企业,主要是中小型零售企业还没有设立自己的网站,所以有40%左右的企业认为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建设。

二、硬件系统概况

1、硬件系统的投资规模:

从硬件系统的投资规模来看,10万-50万的企业最多,1000万以上的最少,其中10万至300万的硬件投入占被调查企业的73%,这充分说明了国内零售业大多还处在单店或少数店连锁运营的状态,因为零售营业总面积在20xx平方米至10000多平方米所需的硬件系统系统投入也差不多是在10万至300万之间,所以这部分企业占了被调查企业的大部分。

2、主要硬件产品:

在服务器品牌中,选择IBM服务器的企业占了受调查企业的三分之一,这主要是由于IBM与零售业软件厂商的良好合作关系以及蓝色快车的服务,而且IBM在小型机和PC Server这两块都有非常杰出的产品;其次为HP,HP主要是凭借稳定的质量和性能获得了不少用户的青睐;

在收款机品牌中,使用数量最大的还是IBM,这与其“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称谓是非常符合的;海信则是国产品牌中销量最多的;但今年随着一些台湾OEM厂商的介入和分体式收款机的逐渐流行,整个局势估计将会出现一些变化。

一般商业用的打印机主要分为针式打印机和激光打印机,在针式打印机中,EPSON是应用最多的品牌,其应用最广的当为LQ1600K及后续产品;而在激光打印机中,HP占有的市场份额无疑是最大的。

在条码打印设备中,Zebra占了绝对的优势,这除了Zebra的产品质量不错,产品线丰富外,最主要是因为大部分零售业软件的条码输出只有Zebra的接口,所以很多零售企业也只好购买Zebra的产品,真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另外,从整体上讲,从本次信息化调查可以看出,企业对硬件的选择明显体现了强烈的品牌效应,主要硬件商的品牌屈指可数,而对软件商的选择和信任,就出现强烈的反差,国内的软件企业众多但能真正体现品牌效应的却不多。

3、硬件系统的满意程度:

对于目前使用的硬件系统的满意程度,绝大多数用户都选择了比较满意和一般两个选项,只有很少的用户选择了十分满意、较差和很差。

4、购买硬件产品时最重视的因素:

在商业应用中,计算机硬件产品的质量是摆在第一位的,其次是服务,价格放在并不是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因为在商场的运作中,不管是服务器的当机、网络的故障还是收款机的突然罢工都会使商场蒙受重大的声誉损失和经济损失,所以质量是商家的选择计算机硬件产品时最为重视的一点,其次就是万一出现硬件故障后如何能在最短的时间恢复使用,也就是售后服务的快捷程度。

三、软件系统和网络系统概况

1、软件系统方面的投资规模或拟投资的规模:

和硬件系统的投资规模相似,软件系统的投资规模也是10万-50万的最多,占受调查企业的40%,而软件投资规模超过100万的企业只占受调查企业的17%。一般来说,零售企业上ERP系统,软件投资规模就会超过100万,这个比例充分说明了我国零售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还处在一个起步发展的阶段。

2、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途径:

因为专用软件的专业优势,大部分零售企业都会选择适合自己使用的专用软件,这类企业占了受调查企业的57%;只有少数实力较雄厚、从业较早的零售企业才选择自主开发,其中又以百货业态的居多,这种方式能充分满足自身的应用需求,这类企业占受调查企业的10%;而与专用软件做接口,进行二次开发或功能扩充的企业也不在少数,这样既能保持技术的先进和完整性,又能满足自身的应用需求,不失为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这类企业占受调查企业的33%。

虽然选用专业软件供应商产品的零售企业占到了57%,但是自主开发和合作开发的比例之大,还是令人深思。调查中也显示,改造和升级软件、考察软件商成为企业信息化应用正在进行的主要措施。可以看出,在实际运作中,大多数零售企业的计算机系统,都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效果。零售企业认为软件开发商不懂业务,其产品不能满足企业不断发展而出现的新的需求;软件开发商则认为零售企业管理不规范,管理人员素质低,对软件寄予太多的期望,认识不足,希望软件系统是‘万能’的,是企业对信息化应用需要“管理配套,流程配合,分段进行,逐步提高”的规律认识不足,总期望找到可以一劳永逸的‘绝杀’的办法,是一种逻辑上的懒惰思维推理。

零售企业和软件开发商在信息技术应用上的矛盾,以及认识上的不统一,对零售企业有效的应用信息技术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也严重制约了我国零售软件开发行业的发展后劲。这种情况,在未来几年内,不能得到改进的话,将有可能成为中国零售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3、目前使用的网络操作系统:

看来Windows20xx和WindowsNT凭借其易用性和还不错的安全性,还有价格上的优势,占据了商业网络操作系统的大半壁江山,比例竟然占到了73%;Unix则是高端用户的首选,但是零售业的高端用户的数量相对比较少,所以只能占到18%的市场分额;而Linux和Netware一个是较新,一个较老,支持的应用软件都不多,所以占的份额都很小,但随着人们对Linux越来越熟悉和支持它的应用软件越来越多,相信linux的用户数量会慢慢的增加。

4、目前主要使用的数据库软件:

商业数据库方面一般都是选用大型关系数据库,现在还用FOXPRO、ACCESS等这样的小型数据库的零售企业已经是凤毛麟角了,在大型关系型数据库中MS-SQL用户数量最多,这得益于它便宜的价格和它与Windows操作系统的相得宜彰;SYBASE和ORACLE因各有优势而不相上下;而IBM DB2则因曲高而和寡。

5、采用的远程通讯模式:

因为连锁店的距离的远近和当地电信资费的差异,还有对实时性的要求,零售企业会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远程通讯方式,对于实时性要求高的企业,一般会选择DDN或帧中继,虽说它们的租金比较昂贵;对于实时性要求不高的企业一般就会选择PSTN(公用电话网)、ISDN或ADSL了。

6、对软件系统的满意度:

从调查数据来看,将近90%的零售企业对目前所用的软件是比较满意或还过得去的,很少有对软件非常满意的企业,也很少有认为目前所用的软件非常糟糕的,这与我们经常在网上论坛上看到的抱怨声一片的情形相差较大,可能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缘故吧!

7、购买软件产品时最重视哪一点:

软件产品是无形的,不同于其它有形的产品,软件是企业管理和运营的照相,所以购买者最看重的是软件的功能和售后服务,管理思路是企业管理的关键,所以软件的功能是最为重要的,其次是售后服务,没有良好的实施和服务,软件功能再强也没办法很好的发挥。一般来说,在购买软件之前,价格因素对选择软件的影响还是挺大的,但是运作了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发现,相对于软件的功能和售后服务来说,价格其实真的算不了什么。

四、综合

● 最关心的问题和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从调查结果来看,主要问题有:

1、客户关系管理;

2、连锁门店间的信息化;

3、供应链管理;

4、电子商务的开展

5、数据的准确与数据模型

6、系统的稳定性

● 对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正在进行的措施主要有:

1、改造和升级软件

2、加大投入和加强培训

3、考察软件商

五、提出的建议和措施

20xx年12月11日,是个什么日子?相信中外零售企业都很清楚。按照中国在加入WTO时的承诺,这一天将宣告中国零售业入世过渡期的结束,更意味着中国对零售市场全面向外资开放承诺的兑现,那么——中国零售业过渡期的最后机会在哪里?中国零售业信息技术应用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呢?

1、加强互信、共存共荣

某业内人士说过:中国的连锁企业和从事连锁的IT企业,是中国在转型期和在加入WTO过程中,竞争最激烈的“苦藤上的命运相连的两个瓜”,他们的路到底在何方。海鼎今年的现代商业管理用户研讨会上有这样一段精彩发言:商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的,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更恰当、体贴地服务于市场消费者,为消费者争取更大的利益,令消费者满意。同样,软件商对于系统主动建设的要求,也应当是建立在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上。同客户建立“学习关系”,从客户对于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表现,来学习如何提供更好品质的服务和产品,进而以客户为中心,制定有效的运营方针。这里的“客户”不单单是商业企业,是跨越到了商业企业的消费者的概念,从间接的服务到直接的服务。也就是说,商业企业同软件商对于自身企业战略和运营方针应当诚恳契合在“以客户满意为核心”上。有了相同的契机,也就有了共同的利益出发点。“客户进步就是自身的进步,服务客户就是服务自己”。

2、上下游拓展,全面发展

本次调查对零售企业近期最关心的问题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也做了一个初访,从返回的信息来看,我们的零售企业正在关注上游的物流、供应链,自身的数据共享、互连互通,下游的客户关系管理。可以看出,企业逐步重视全面信息化建设的营销战略,希望实现向产业供应链组织的转变,为企业在竞争中的拓展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业内人士在文章写道:零售组织不再是楼层管理、门店管理那么简单。今天的零售组织远远超越了基础门店系统业务的管理。零售企业与其上下游供应链合作伙伴共同组成了零售业的工业化运营体系。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发生在一个企业内部,作用于所有的相关企业,收益和成本体现在整个供应链上。可以看到,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管理的竞争,这是我们必须重视的管理观念的转变。这个论点是否可以给我们的零售企业一点启示吗?

3、加强交流、促进发展

通过本次调查,参与调查的企业对联商网在此的定位普遍给予了较好的评价,希望网站成为大家交流的桥梁和纽带。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世界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能零距离的接触到象沃尔玛、家乐福这样的世界上顶尖的零售巨头;正因为这样,我们自己也造就了上海华联、联华这样的国内百强。我们联商网作为零售业的一个桥梁和纽带,希望能够在中国零售业甚至于流通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商业企业信息化程度高并不代表企业的管理水平就一定很高,关键还在于商业企业必须有一种基于IT的执行文化,拥有一个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和管理制度并不能保证企业拥有强大的竞争力,只有同时建立起基于IT的企业执行文化才能够发挥出制度的作用。对于一个商业企业,全面的信息化应该是系统所追求的真正目标,而且,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道路是漫长而持久的,长期而深入的,不可能一蹴而蹴并能一劳永逸。任何信息管理系统都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更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对于商业企业而言,选择信息系统的关键要看是否适合自身情况,并设立发展里程碑,因为随着企业的发展,会提出新的需求,从而也促进系统的不断升级,推动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而系统的不断完善反过来也会促进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推动企业不断进步。IT和零售企业双方要形成了一个良性的互动循环,相互促进,共同进步,这才是中国零售行业信息化建设大家真正乐于见到的良好氛围。我们相信这个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这个良好的氛围一定会尽快形成。

信息化调查报告3

调查历时4个多月,先后接触各类企业2400余家,并从中筛选出有效答卷852份。

基于上述调查的数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专门将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问题独立出来加以考察,尽可能将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最新发展和特点展现在读者面前。

基础建设趋于平缓

本次调查的受访中小型企业中,PC机的平均拥有量为128.6台,笔记本电脑的平均拥有量为20.0台,服务器的平均拥有量为5.6台,集线器的平均拥有量为9.2台。调查发现,中小企业选购硬件与大企业一样,有尽可能使品牌一致的倾向,从而形成特定品牌在特定企业所占份额相对集中的现象。

全部受访企业中有98.8%已接入互联网。从接入终端看,平均有66%的企业计算机联上了互联网。在这两方面,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并无明显差异。各类企业接入互联网最主要的方式是采用ADSL和数据专线,两种方式所占比例之和高达84.3%,其他方式比例均较小。

调查显示,企业规模越大,建立企业网的比例越高。大型企业中已有96.4%建立了企业网,中小型企业的建成比例稍低,其中已经建立90.5%,正在建立1.0%,计划建立1.9%,未建立的占6.1%。大型企业完全自主建立的比例占43.1%,完全由专业单位建立的占37.1%,19.8%的企业由专业单位协助完成。中小型企业完全自主建立的比例占43.0%,完全由专业单位建立的占34.3%,22.7%的企业由专业单位协助完成。

网站建成率也与企业规模成正比。其中大型企业中有96%已经建立网站,中小型企业中有93%已经建立网站。但企业网站应用目前还多停留在发布产品、服务信息和企业新闻,以及收集客户信息方面,而网上购销等涉及交易的应用尚不足四分之一,说明企业的网络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

在企业数据库建设上,中小企业的建设率均低于大型企业;在数据库共享方面,大型企业中,84.7%的企业实现了数据共享,正在建设的有4.1%,有计划的3.0%,尚有8.2%的企业还没有计划;中小型企业中,72.7%的企业实现了数据共享,正在建设的有4.1%,有计划的4.1%,尚有17.3%的企业还没有计划。

而在信息安全方面,受访企业中只有两家表示未采取安全措施,其他所有企业都采取了一定的安全措施。在采取了安全措施的中小型企业中,83.9%采取了防病毒措施,90.3%安装了防火墙,25.1%使用了数字加密技术,实行身份认证的企业有14.4%,14.1%的企业进行入侵侵犯检测,定期检测的企业有23.6%,12.7%的企业能够做到数据的自动恢复。

通过与中心20xx年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研究人员发现,中小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但变动幅度平缓。这说明我国企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在经历了前些年的快速发展后,目前已进入平稳发展的阶段。

应用满意度较高

调查显示,办公自动化、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各项应用系统的建设率与企业规模有较明显的相关关系;电子商务应用系统的建设率与企业规模相关,但相对于其他应用系统,差距明显缩小。这说明电子商务作为企业市场竞争新的手段,中小企业也表现出强劲的需求。受访企业对各项业务应用系统的使用,回答很满意和满意程度两项加总的比例在71%~75%之间,可见,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在这方面并无明显差异。

至于企业信息化下一步建设的重点,排在前几名的分别是企业内部网、外部网、数据整合/数据仓库、互联网和企业资源计划、电子商务和办公自动化,其他方面的需求倾向则很小,几乎可以忽略。其中,中小企业对互联网、外部网、内部网的需求较大型企业要大,大型企业对办公自动化、决策支持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电子商务的需求较中小型企业要大。

除电子商务系统之外,其他大多数业务系统建设与应用的比例,中小企业相比大型企业一般要相差14个百分点左右。在电子商务应用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方面,上中小企业的指标与大型企业差距较小,说明中小企业在电子商务上也表现出强劲的需求。对各类业务系统的满意度,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并无明显差别。

IT服务需求不旺

调查显示,各类企业IT有偿培训的需求总体不强,而中小型企业更弱。其中,大型企业当中有39.7%表示接受培训方式,有37.4%表示不接受这种方式,而22.9%的受访企业表示要视费用而定;中小型企业当中有27.0%表示接受培训方式,有48.4%表示不接受这种方式,而24.6%的受访企业表示要视费用而定。

针对培训内容需求的调查显示,包括中小企业在内,最需要的为软件知识和网络知识。大部分培训内容的指标,都是大型企业好于中小型企业,但在电子商务和人事管理知识上,中小型企业表现出更高的兴趣。

培训方式按被选择的频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外单位派人上门提供培训服务(40.6%)、到外单位提供的场所去培训(36.9%)、光盘(13%)、Web方式(10.1%)。这说明企业还是习惯于传统的面对面培训,这可能是由于面对面培训方式比较有利于互相交流。对此,不同规模的企业未有明显差异。

受访企业中,大型企业上平均在IT培训上的投入为14.9万元,中小型企业为4.1万元—就绝对数而言,大型企业是中小型企业的3.6倍;而就人均IT培训投入而言,全部受访企业平均为96元/人年,其中大型企业为53.7元/人年,而中小型企业为162.7元/人年—中小型企业是大型企业的3倍。

在IT咨询服务方面,数据显示,各类企业对IT有偿咨询的需求较低,中小型企业更弱。其中,大型企业中有16.2%的受访企业回答需要,21.6%的受访企业选择视费用而定,而高达62.2%的受访企业选择不需要;有11.2%的受访中小型企业回答需要,18.1%选择视费用而定,而高达70.7%选择不需要。上一发生IT咨询费用支出的中小型企业仅9.2%,平均支出为4.69万元/年。而大型企业此项支出是中小型企业的4倍左右。

专业的IT系统维护的指标,落在IT培训与咨询之间。其中,大型企业中有20.0%、中小型企业中仅有16.8%选择需要。上一有IT系统维护支出的大型企业中有36.9%、中小型企业为31.0%。中小型企业平均支出额为6.30万元/年,仅为大型企业平均支出额的40%。

总体上看,各类企业对有偿的IT培训、咨询、系统维护的需求都不够旺盛,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中小型企业的需求更弱。这说明国内与企业信息化相关的服务市场发育不足,各类服务提供商面临着严峻挑战。

从IT培训、咨询、系统维护费用支出上看,大型企业的支出额虽是中小型企业的2.5~4倍,但相对于其资产或人数对比来说,这个比例差距不大。就人均水平而言,中小型企业在上述三方面都高于大型企业。这说明,比起大型企业,中小企业自身的IT能力更不足以实现自我服务,IT服务企业应该针对中小型用户企业的特点,通过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刺激需求,逐步做大市场。

深入发展基础良好

调查显示,信息化投资额与企业规模明显相关。软件投资,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相差2.6倍;硬件投资额相差2.5倍;网站投资额相差2.3倍。见图1。

中小型企业对今年信息化投资的预期略高于大型企业。大型企业中,预计信息化投资额会增长的为22.6%,基本持平的为52.2%,投资额下滑的为9.2%,不一定的比例为16%;而中小型企业中这四项比例分别为23.3%、56.1%、7.5%和13%。

对比分析显示,更多的中小型企业认为在降低库存、缩短周期、提高履约率和改善企业管理等方面,信息化建设能有效帮助实现效率提高;在降低企业成本和加快资金周转方面,大型企业的评价较高。

综合考虑企业信息化投入和实际效果,受访大型企业中,16.1%认为企业信息化非常有效,73.4%认为比较有效,这两类合计达到89.5%。认为收效不大的占10.5%,认为目前没有实效的占3.5%。

中小型企业中,11.9%认为企业信息化非常有效,79.7%认为比较有效,这两类合计达到91.6%。认为收效不大的占8.5%,认为目前没有实效的占1.7%。说明绝大多数企业对企业信息化持积极的肯定态度。其中,中小型企业的指标稍好于大型企业。

通过交叉分析显示,中小企业在信息化机构设立、信息化规划、培训计划三大指标上与大型企业有明显差距。设立信息化机构的中小企业为72.9%,而大型企业为83.9%;制定信息化规划的中小企业为66.1%,而大型企业为81.1%;制定信息化培训计划的中小企业为50.8%,而大型企业为67.1%。

中小企业可能受企业规模所限,在信息化专门机构的设置上持保留的态度。但信息化整体规划和信息化相关培训的中长期安排对中小企业信息化至关重要,在这方面中小企业的工作还有待加强。

在信息化主管设立与信息管理制度制定上差距不大,分别为98.3%:97.9%、91.5%:91.6%。总起来看,两种信息化组织的几项指标均比较理想,成为企业信息化深入发展的重要保障。

信息化调查报告4

一、我市纺织服装业信息化工程建设的现状据统计

我市有纺织服装企业33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80家。原创:20xx年,全市纺织服装企业工业总产值103亿元,占全市总产值的52%,纺织服装业已经成为石狮这座纺织服装名城的主导产业。

为了推进纺织服装业信息化工程建设,市政府提出了实施“1225”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的实施方案,即在全市实施一批应用示范企业、两个示范行业、两个示范领域、五个示范乡镇。服装cad(电脑辅助设计)做为信息化的典型得到了大力推广,依托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建立了cad技术推广应用培训中心,成立了中国石狮服装高科技促进发展中心,较早地引进了当时较先进的cad技术与设备,大力进行服装cad/cam(电脑辅助制造)的推广与应用,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全市有100多家企业使用了服装cad/cam,我市的传统优势产业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得到了改造升级,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核心竞争力。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目前已拥有中国时高、美国格柏、加拿大派特、深圳丝绸之路等多种服装cad和纺织品cad、制鞋cad、平面设计等多种软件,为企业培训输送了不少合格的技术工人。据调查,全市大部分纺织服装企业不同程度地建立了基础性信息管理系统,用计算机进行文书处理和上网查询相关信息已比较普及,在设计、生产、管理、购、销、存及企业文化的建设上使用计算机的意识大大提高。70%以上企业实现了财务管理的信息化。野豹儿童用品有限公司、盖奇制衣有限公司、健健集团、大帝集团、鸿泰织造漂染有限公司、亿祥染整有限公司、爱登堡制衣有限公司等企业相继实施了cad和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应用工程,提高了产品的设计开发速度和制造加工精度。有的企业,已经建成局域网,有的正在建设之中。有些企业正在大力推行cad技术并与cam(计算机辅助制造)等计算机新技术进行集成;着手实施以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为核心并与企业供应链管理等相集成的管理信息系统。目前我市已有亿祥染整被省科技厅确定为福建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示范企业,永信电脑绣花机械公司、野豹服装、盖奇制衣有限公司、鸿泰织造漂染有限公司等五家企业被泉州市科技局确定为泉州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示范企业。

二、纺织服装业信息化工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整体规划滞后。

到目前为止,我市尚未制订纺织服装业信息化工程建设的整体规划,且未建立统一的组织领导机构,因而在推动这项工作时,政府有关部门未能形成合力,影响了我市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

二是宣传不够有力。

由于对纺织服装业信息化工程建设的宣传不够有力,使企业家在思想上存在着一些不正确的想法,主要有四个方面:首先,思想认识存在片面性。有的企业家简单地认为纺织服装业信息化工程建设无非就是企业多买几台电脑,或者使用了服装cad,就已经实现了信息化。其次,存在等待观望心理。不少企业主认为信息化是一个很大的工程,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但不一定在较短时间内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因此要看看人家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情况再说。第三,缺乏规范化管理理念。企业管理的规范化是实施信息化工程建设的前提和条件,没有规范化的管理,数据就不能得到有效的采集和存取,尽管我市有不少企业都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但真正实行规范化管理的企业并不多。第四,担心自身利益受到损害。有不少企业心存疑虑,担心信息安全得不到保障,尤其是财务管理规范化,其利益将受到损害。滤布由于存在上述问题,致使纺织服装业信息化工程建设的进度缓慢。

三是人才资源匮乏。

信息化工程的建设和应用,关键在人才。调研中发现,我市纺织服装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和使用普遍处于较低的层次,有些服装企业即使购进了cad,也通过一定形式引进、培养了人才,但由于人员不稳定,时进时出,机台闲置,使用率不高;有的企业即使花钱开发或购置安装了管理软件,但没有会使用、会维护、会二次开发的人才,使设备、软件闲置,造成了一定的浪费。四是资金投入不足。一个完备的信息化系统工程,一般要投入数十万元,大的要投入二、三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从我市3000多家纺织服装企业的情况看,目前投入2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只有10多家(主要在染整企业),投入50至60万元的企业有200多家(主要用于购置服装cad),其余企业投入在10万元左右,有些企业甚至尚未投入。上述问题的存在,形成了制约我市纺织服装业改造升级的瓶颈,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对我市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将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三、对实施纺织服装业信息化工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要建立组织领导机构。

压滤机滤布实施信息化工程建设是一项涉及到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必须大力协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因此,市政府应成立制造业(纺织服装业)信息化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对全市制造业信息化的实施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在此基础上,采取积极措施,集成各项资源,统筹规划,确定总体目标,制定确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

(二)要营造信息化建设的良好环境。

一是抓信息化建设的宣传。要在《石狮日报》、广播电视台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使企业了解实施信息化工程建设的意义、作用和内容,以及实施信息化工程建设能给企业带来什么好处、能得到什么效益等。二是抓示范企业的带动。我们要对信息化工程建设搞得好的企业进行总结提高,培养一批示范企业。通过示范企业有效采用信息技术,引入先进管理方式,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的事例来带动更多的企业走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道路。三是抓激励机制的建立。要按照国家对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建设的扶持政策与评估办法,对示范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必要的评估,并给予着力扶持。促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实施和我市信息产业的发展。

(三)要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

一是抓好人才引进工作。在人才引进工作中,既要引进运用型技术人才,更要注意引进开发型高级技术人才。同时要为技术人才创业、置业及留住人才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二是抓好人才利用工作。我市每年都有数百名大学毕业生,但目前存在着就业误区,很多人认为在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才是工作,不愿意到企业打工,因而形成了一方面缺乏人才,另一方面严重浪费人才的局面,对此政府应采取积极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动员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到企业就业。三是抓好人才培养工作。要充分利用泉州光电信息学院、泉州育青学院和鹏山工专的教育资源,采取厂校联办等积极灵活的办学方式,开设纺织服装染整和信息化管理等专业,鼓励本地的高、初中毕业生报考就读,为企业培养输送更多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四是抓好人员培训工作。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为核心,做好纺织服装染整和信息化管理的中短期培训,为企业输送更多的熟练工人和适用的技术与管理人员。

(四)要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

信息化工程建设主要在企业,我们应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促使企业主动投入,形成一个政府引导,企业主投的良好局面。一是抓好政策的制定与落实。市政府应参照国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相关扶持政策,在全面落实国家有关政策的同时,制定出台我市的发展优惠措施,尤其是对于实施信息化工程建设的企业应在税收、贷款、资金补贴等方面给予优惠倾斜。二是抓好资金的引导与投入。对于实施信息化工程建设较好的纺织服装企业除在科技专项费用中给予适当的支持外,政府应给予适当的奖励。我们认为,应把每年对纳税大户和对企业其他方面进行奖励的大部分资金转到对实施信息化工程建设较好的企业的奖励上来,以引导企业更多的投入。三是抓好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政府应适当投入,鼓励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与信息企业联手,共同开发建设基于纺织服装产业基础上的区域公共信息技术服务平台(asp),并由政府大力推广,以政府适当补贴的形式,推动更多的中小企业应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并充分发挥服装城建设信息平台的作用,形成一个完整的纺织服装业公共信息技术服务网络,为中小纺织服装企业做好信息服务工作。四是抓好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应加强对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建设和管理,在资金投入、人员配备、管理机制、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扶持,将其建设成为一个基础设施完善、管理机制灵活、人员配备精良、服务水平一流、服务质量上乘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使之成为一个集信息化咨询、监理、测试、服务为一体的信息化技术支撑服务机构。政府应采取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将信息技术项目在科技孵化基地进行孵化。同时整合利用社会科技力量和中介服务机构,发挥纺织服装同业公会的作用,推进我市纺织服装业信息化工程的建设。

信息化调查报告5

一、煤炭企业信息化概念与内涵

1.煤炭企业信息化概念

目前关于企业信息化的概念有很多,但对于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概念还不是很多,本文旨在根据相关学者对煤炭企业信息化的理解,总结出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概念。

煤炭企业信息化是将煤炭企业的产品开发、生产、成本、库存、销售、运输、财务、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人力资源等各个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网络化信息系统加工生成企业所需的各项信息资源并提供给各层管理者。使管理者能够及时掌握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从而做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更加合理配置,从而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煤炭企业信息化是指煤炭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研究开发、市场销售等方面应用信息技术,建设应用系统和网络,通过对信息和知识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调整或重构企业组织和业务模式,服务企业发展目标,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过程。煤炭企业信息化是煤炭企业根据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应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发信息资源,充分调动人力资源,运用合理的管理方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模式和业务流程,并应用到企业生产、管理、安全的各个环节,从而提高煤炭企业的决策力、安全生产能力、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一个系统工程。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报告范文

2、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内涵

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是信息化的前提。要根据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信息化发展规划,有选择、有步骤的实施信息化。煤炭企业是信息化的主体。煤炭企业要至始至终把握实施信息化的主动权。煤炭企业的管理方法、组织模式和业务流程是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应用信息技术和开发信息资源是煤炭企业信息化手段。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是企业信息化的物质和资源基础。调动人力资源是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关键。必须重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尤其是开发信息化人力资源。提高煤炭企业的决策力、竞争力、安全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是煤炭企业信息化的目的。煤炭企业信息化是一个涉及到组织结构调整、企业流程重组、管理方法创新等贯穿企业的生产、安全、管理、等各个环节的系统工程。

由此可见,要根据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前提,明确煤炭企业信息化的主体,了解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应用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手段,抓住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关键,为实现煤炭企业信息化的目的来实施企业信息化这一系统工程。煤炭企业信息化没有固定的标准和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目标,煤炭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不断变化和持续发展才是煤炭企业信息化的真正内涵。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报告范文

二、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产生了一些问题,本文主要从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

1.煤炭企业外部环境现状

政府和管理部门支持力度不够

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推进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引导。目前,我国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也得到了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但总的来说支持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家对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政策扶持不够,在财政、税收、信贷、人才等方面没能提供太多的优惠政策;二是国家对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政策引导不够,国家为推进煤炭企业信息化而颁布的专门政策、法规比较少,且涉及范围比较小;三是国家对一些促进煤炭企业信息化的示范工程的组织实施力度不够。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我国煤炭企业信息化有效、顺利实现。

信息化调查报告6

受省科技厅高新处委托,我们一行三人,在新余市就该市制造业信息化的现状和条件、示范企业制造业信息化实施情况等6个方面内容进行了考察调研。首先,我们听取了由市科技局分管副局长、计划科科长、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的专题汇报,然后在他们的陪同下实地考察了新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和江西长林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两家示范企业。现将此次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新余市制造业信息化的现状和条件

1.该市制造业信息化现状

新余市是个工业化城市,素以钢城著称,冶金、机械、纺织、电力、建材、化工、食品等支柱行业构成了城市工业的框架。20xx年人口108万、gdp 91亿元,全市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农业总产值的80%。在工业结构中,国企经济成份和制造业比例偏重,所以非常需要通过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来改造工业产业结构,提升企业的产品开发能力和生产效率、经济效率。目前,该市三家省级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新钢公司、长林公司和新华股份公司)通过几年的具体实施,已取得了明显效果,从而为该市的制造业信息化工作发挥了带动和示范作用。除今年确定的8家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外,不少大中型企业,如分宜发电厂、新余发电厂、江口发电厂、分宜海螺水泥公司,新余华源公司等也正在启动制造业信息化工作。

2.该市推进制造业信息化的条件

(1)新余是蓄势而发的工业城市,国民经济主要综合指标人均水平位十一设区市前茅,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速率居作省之首,制造业信息化工作具有一定的基础,企业自身有需求。

(2)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市政府成立了新余市制造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市科技局把此项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组织成立了专家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落实了具体管理人员和配套经费。

(3)政策倾斜,经费有保障。今年市政府安排了10万元作为创建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市的专项资金。市科技局在今年市级科技三项费中安排了10万元制造业信息化专项资金。各示范企业也安排了配套资金1500万元用于企业内部示范。

二、八家示范企业实施情况

新余市选择了以下8家企业作为制造业信息化市范企业:新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新华金属制品股份公司、江西长林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江西省分宜驱动桥有限公司、新余市赣锋锂业有限公司、江西新德工业泵有限责任公司、新余市八达电子有限公司、新余新铃有色压铸有限公司,这八家企业有大型国企如新钢公司;有上市公司如新华公司;有机械行业代表性企业如长林公司、分宜驱动桥公司、新德公司;有科技型民营企业如赣锋锂业公司、八达公司。均有一定行业代表型,这些企业产值占我市gdp70%左右。

1.企业配套资金投入情况

新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1000万元(其中铺设厂内光纤60公里)

新华金属制造股份公司100万元

江西长林机械(集团)有限公司100万元

江西省分宜驱动桥有限公司50万元

新余市赣锋锂业有限公司50万元

新余新铃有色压铸有限公司50万元

分宜恩达公司50万元

江西新德工业泵有限责任公司50万元 新余市八达电子有限公司50万元

共计:1500万元

2.三家省级企业的基本情况

(1)新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计算机网络已基本建成,主干线路达60kw,连接二级单位近60家。采用千兆主干,百兆桌面的设计思路,主要用于oa、网站建设、财务、销售、计划、生产、cad以及基础自动化等诸多方面。其中oa及网上销售采用自选开发的系统,功能上切

合实际,应用情况良好,财务系统采用用友软件,稳定可靠,计量管理采用电脑数据采集直接上网,为公司erp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江西长林机械(集团)公司

信息化应用有服务器4台,pc机200多台。操作系统用windows,数据库系统用sql server,cad用华丰科大和北航的,管理软件用e2pro产品,oa用赛飞e20xx。现应用的为cad。潜在的需求有:pdm工艺数据管理,生产管理系统实现以mrpⅱ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在基本实现erp的基础上,实现电子商务b2b、b2c的应用。

(3)新华金属制品股份公司

信息化应用主要有3台服务器,100多个用户,建设有局域网,应用于财务管理,办公系统,仓库管理。潜在需求有:网络的全面集成,增强协同能力和知识管理的远程办公,企业资源规划系统。

3.企业存在问题及难题

1.企业投入资金逐年增加,但还是有较大缺口;

2.企业常处于产权变化的过程中,领导不能做出长远规划,技术人员也流失严重,如长林机械(集团)公司,常处在重组、兼并、合资过程中,领导等待定位,技术人员也流向经济发达地区,影响了工程实施进程。

3.企业自身技术力量薄弱,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需要为企业培训技术人员。

三、新余市制造业信息化推广应用体系和技术支撑服务体系的情况

在组织管理体系建立方面:一是成立了以分管科技的副市长为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制造业信息化协调领导小组,下设管理办公室;二是组织成立了市制造业信息化专家组;三是8家示范企业均成立了制造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

在技术支撑服务体系建立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以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为基础,吸纳、招聘各行业制造业信息化专家,组建了新余市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服务中心;二是逐步建立健全新余市制造业信息化网络服务平台;三是建立健全专家人才库和资源库。制造业信息化专家库除备案登记了本市专家,还备案登记有企业对口对接的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技术服务专家。

四、新余市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体系建立情况

制造业信息化的培训工作主要由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牵头,联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举办培训班。目前在全市范围内还未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开展培训。主要培训工作计划放在20xx年。目前开展较多的主要是企业应用层次的培训,企业根据自身技术需求,通过举办培训班,培训本企业内部制造业信息化应用人员,使其能熟练掌握本岗位所需要的信息化基础知识,提高其应用水平和工作质量。专项内容培训也主要根据企业需求情况培训:如新华股份公司的oa和电子商务技术使用培训;长林公司的二维cad和三维cad系统的使用培训等。

五、新余市it企业状况及在当地制造业信息化工作发挥的作用

新余市it企业很少,且规模不大,如小见大软件公司,主要开发税务缴纳管理系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应用软件;伯乐软件公司,主要开发酒店客房管理系统,企业、学校管理一卡通等;超越电脑公司主要配合销售电脑作一些配套软件开发。该市还没有真正能开发软件并做成产业化、规模化的企业。企业制造业信息化人才主要靠从外引进、送出培训和企业自身培训。

六、新余市制造业信息化的主要经验和存在问题

主要经验: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企业通过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制造业的意识;二是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从而在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工作中得到政策和资金上的倾斜;三是着重抓好支柱产业和大中

型企业制造业信息化工作,推动占国民生产总值70%的8家示范企业的示范工作。

存在问题:一是在关键应用技术攻关方面技术力量还相对薄弱;二是政府和企业投入的专项资金还有一定缺口;三是有些企业处于资产重组、产权变化中,领导没有长远规划,影响了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实施进度。

此外,该市科技局领导希望省科技厅在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工作立项和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

信息化调查报告7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当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现代农业,已成为农业发展的热点之一。信息技术目前被广泛用在农业的各个领域,农业信息化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是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增强信息意识,为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奠定思想基础

要进一步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必须卓有成效地开展信息知识宣传和教育,增强政府管理部门及农业生产经营者的信息意识,提高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以观念的更新,思想的解放,来推动农业信息化的建设。政府作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组织管理者,同时也是信息服务的重要提供者,其管理人员的信息意识对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起着重要作用。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提高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对信息的重要性、严肃性、风险性、时效性的认识;基层科技人员作为农业基层科技的主体,要加深对农业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正确认识,找准自身的位置,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农业企业和农户是信息服务的最终用户的接受主体,要加大信息的宣传力度,扩大宣传领域,提高他们的信息意识,刺激农民利用农业信息的欲望、动机,并积极引导其投入到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之中,使他们不仅成为农业信息所带来利益的享受者,而且成为农业信息的生产者。

二、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业信息化建设奠定物质基础

农业信息化建设是高技术、高投入的社会公益性工程项目,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统筹规划下,严格资金管理和项目管理,使有限资金按需合理使用,真正发挥实效,避免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农业信息化建设又是一项新兴的事业,政府要充分利用计划和市场的作用,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个人、集体、企业和外商多方投资,形成多元化投资渠道,共同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同时要尽快建立农业信息化引导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以扶持农业信息技术业和农业信息服务业的顺利健康发展。不断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尽快建成相对完整的县、乡、村三级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创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农业信息网站,建立和完善计算机局域网,加快信息网络软硬件设施的更新换代,加强各种农业适用数据库的研制与开发,加强并完善包括农业自然资源信息、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业科技信息、农业实用技术及科研成果等数据信息在内的各种类型数据库。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充分开发和利用现有涉农信息资源,继续拓展实用性的信息资源的整合。在不断完善现有的信息资源的同时,应着手研发构建高质量的实用性农业应用系统。

三、强化组织和引导,为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领导保证

政府部门特别是涉农部门要把推进农业信息化作为一项重要职能,把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四、加强专业队伍建设,为推进农业信息化提供人才保障

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三农”服务,人才是农业信息化建设中最重要的因素。要强化农业信息管理和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组织开展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能力和自身的服务水平。可以通过培养培训一批、引进一批的方法,建立一支由政府部门信息管理人员、农技推广人员和农村信息员组成的信息服务队伍。以村组干部、农村经纪人、产业化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和经营大户等为重点,通过培训考核和资格认证,建立农村信息员队伍,及时收集传播信息,发挥好政府与广大农户之间的信息“二传手”作用。有效解决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突破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制约瓶颈。“最后一公里”实际上是从乡镇到农民的信息传递问题,也是制约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的最大障碍。

信息化调查报告8

1、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用友软件)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是一家三甲医院,床位xx余张,日门诊量1600左右,

年收入2亿。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从xx年采用用友的his系统,运行5年以来反映比较稳定,用友软件采用产品化模式,由于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是专科医院特殊需求较多,所以进行了大规模的2次开发,上系统的第一年进行数据初始化,对人员、药品、物资、收费项目等进行数据录入工作量很大。医院信息科有10人负责医院软硬件的维护工作。医院实施了银行卡和医院一卡通系统,这几乎是上海医院的基本需求。医院门诊实现了排队叫号功能,每个病室门上都有显示排队叫号的led显示屏,候诊区提供大量供病人休息等候的座椅,井然有序。

医院信息系统硬件采用hp服务器、emc磁盘阵列、华为交换机,网络中心采用双机热备加双磁盘阵列,机房隔音、防尘、防暴,全院门诊、药房、住院护士工作站有100个左右。院方反映用友软件在财务和查询方面功能强大,特别是在院长查询、药品用量查询上能实时查询到相关的详细数据,方便了院长及时了解各方面的数据,对药品合理管理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还有在医保维护方面很及时。医保实时传输数据。

医院刚建成一座14层住院大楼,准备马上投入使用,计划马上上pacs、lis、门诊及住院医生工作站、门诊及住院电子病历,继续使用用友公司的软件和解决方案,预计将增加到300个工作站点,同时将在新住院大楼增加一个机房,采用异地容灾方案。

2、上海金仕达卫宁医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金仕达卫宁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医疗卫生领域信息化、数字化、软件研究与开发的高科技企业,上海明星软件企业,上海市十大信息工程的承建者。最初创建于1994年,多年来公司专一致力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产品研发及应用工作,定向为各医疗机构开发适应的管理软件,公司注册资本超3000万元,员工300余人,100人研发队伍,150人的实施队伍,在长沙设华中区总部,全国范围内有将近800的用户,三甲医院有90家,介绍在上海市场有近70%的市场占有率,在湖南有50家左右,其中长沙市妇幼保健院和省肿瘤医院就是采用的金仕达卫宁的this系统。

3、复旦大学附属医院眼耳鼻喉医院(五官科医院)

五官科医院是一家三甲医院,日门诊量达到3500—4000,全院600余人创造了年收入3.4亿—3.6亿的佳绩,其中医疗收入占总收入的80%,药品收入只占20%,医院不大,但人均收入却在上海医疗行业屈指可数。其中医院信息化管理对提高全院的工作效率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五官科医院使用上海金仕达卫宁公司的this、lis系统,his系统上了门诊工作站,尚未上住院医生工作站。在考察过程中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虽然日门诊量达到3500—4000,但是在挂号收费处却看不到排长队现象,病人大部分都集中在候诊区,井然有序的等待医生就诊。做到这点主要归功于金仕达卫宁公司的门诊流程优化方案:一方面挂号收费一体化,据调查一般早上9点以前挂号处排长队,收费处没什么人,而9点以后收费处就开始排起了长队,挂号处就门可罗雀,于是把挂号收费合为一体,收费处人员既可收费也可挂号,这样做既均衡了工作量,提高了收费处的工作效率,也减少了病人排队等待的时间;另一方面采用一卡通收费措施,这样一卡通病人进入医院只需2次经过收费处,一次是在入院时付预交款领取一张含有病人信息和预交金额信息的磁卡(病人在交款时,收费处自动语音报价,相当人性化),第二次是在病人离开医院进行结算的时候,这样做比传统模式大大减少了病人往返于收费处、医生、检验科等地点的次数,方便了病人也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当然有些病人还无法接受这种模式,也可以采用传统模式进行就诊。为了减轻医院护士的工作量,医院专门聘请礼仪小姐和文密人员进行培训,接替了护士的导诊和文字医嘱录入工作,由于是外聘人员所以工资只有正式员工的三分之一,而且管理起来也比较方便。

信息化调查报告9

邮电大学教授宋俊德曾指出“农村信息化是能打电话、能上网,更应该农民、交换信息的需求。除了农村通信的‘村通’工程以外,信息化建设也”。“村通”的目的是要农业发展,而农业发展的出路是在于帮助农民找到致富的方法,而农村信息化恰恰可以目的。区所辖农村了实地的调研,并调研结果,此项报告。

一、农村网络现状

区下设两乡,共有行政村10个,总人口3.39万人。实地调研,移动通信和固定电话覆盖;宽带互联网除了海格村外,九个村了光纤到村、宽带到户;无线数字电视村村通。十个村屯现具备了基于固定电话开通的平安互助功能,此功能不但了村民危难时能够自救,而且还了村民之间的互助功能,是新农村建设的里程碑。

二、农村信息化应用状况

(一)在七个农村中小学中,除了海格村外,均开通了宽带互联网,了农村学生的互联网内容教学,但在教育资源远程共享,资金问题,均。

(二)农村农民家庭购买了电脑,使用了宽带互联网,了在网络上索取农业信息、与外界沟通的作用。截止到为止,全区共有517户农民家庭使用了宽带互联网,占农民家庭总户数的4.26%。农民对电视、互联网的应用还停留在娱乐休闲上,还真正把信息与生产有机起来。

(三)所村均信息服务站,公共的、可供全村农民共享的信息服务系统,专职人员农村信息服务的推广和应用上的。绝大村民依然在沿袭传统的耕作意识,从众意识强,思想落后,距离建设新农村要求有差距。

三、农村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难题

近年来,我区农业信息化工作进展,但农民对农业信息资源的状况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带有性的问题是农业信息网络乡村后,入户遇到了障碍,农业信息得农民的接收和。主要有:

(一)农民的信息意识淡薄。农民的信息意识呈现出封闭性,主要为对信息情报反应迟钝、应用信息的性、敏感性。对信息技术需求欲望低。现状,使农村仍然着信息流、物流不畅,生产、销售和需求相脱节,农产品被压等压价,甚至滞销等问题。如何解决问题,信息化建设是当务之急,点共识。

(二)农村信息服务较低。农民自身其信息需求的能力是有限的,农村专业信息技术人才匮乏。信息化,人才是关键。农业发展落后,信息技术人才很少,是高素质信息技术人才更少。受经济能力制约,很难吸引外地人才。

(三)农村信息服务推广有待。农村信息服务推广离不开统筹,才能使各个领域地将涉农信息落地,才能信息服务产业结构、销售渠道、农户收入的。这需要对此项工作增大人力、物力,更的是在前期的信息化服务推广工作中,增大财政投入。财政,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扶持,加之村集体经济薄弱,以致信息化建资金投入,严重了前期的信息化服务推广工作。

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一)转变农民观念,提升农民素质,农村的风貌。农民可以上网查价格、上网查政策、上网选择良种、上网销售和采购,在网上听课学习农业科技知识,网络信息在农民心中会依赖,学习实践、与外界沟通的桥梁。信息化不但能增长农民的见识,还会公民意识,渐渐学会运用知情权、管理权、监督权,村民民主自治的也将会。

(二)农村产业结构,使传统的生产变革。如今电话、电视、电脑多源的信息渠道使农产品价格公开透明,销路增多,农产品坐地增值。市场化的农产品价格直接了再生产取向,也将自发地引起农村产业结构。譬如xx省xx县龙泉村以产胡萝卜为主,网络,胡萝卜找销路,只好喂牛。自从网络后,从未滞销,而且价格高。网络还从日本引进了新的优良品种。如今按订单生产,远销东南亚。胡萝卜种植面积了6000亩,占全村耕地的一大半。每年户均收入两万元,人均6000元。胡萝卜的生产,又带动村里发展起了胡萝卜科研、加工、冷库储藏等产业链。龙泉村上马5座冷库、4个储藏库、1个高产试验中心。村支书刘建银说:“鼠标和键盘成了新时代农民的锄头和镰刀,是离不开的生产工具”。

(三)农村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发展。远程医疗、网上门诊、住院预约、远程视频诊断等等网上医疗功能均面向社会开放,了社会就医途径。,农民也可以互联网疾病的防治、预防和保养。农村信息化工程带来了农村远程教育。建设远程教育网,使农村中小学连上101远程教育网,互联网,成立好课堂。以此引进先进的教育资源,拉近城乡教育差距,弥补农村教学资源的严重,农村师资匮乏的问题。

五、几点建议

(一)信息意识,组织。农村信息知识宣传和教育,干部的信息意识,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强化组织,成立机构,信息化建设各职能,通力协作,密切,强的组织机制。

(二)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农村信息化建设是高技术、高投入的社会公益性工程项目,资金支持。每年财政预算中要有计划地安排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动员社会各界,是信息化建设职能加大投入,扶持农村信息化建设;千方百计向上专项资金。信息化手段帮扶农村脱贫致富,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农村跨越式发展。

(三)对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加工增值和应用管理,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宋俊德教授“内容建设比网络建设更为,而这项工程通信运营商是无法独自的,需要各级的支持”。宋教授建议“在通信运营商搭建了信息沟通的平台后,各级、院所、科技应该有意识的在农村信息化问题上共识与合力,依据各自的长处为农村有意义的内容,如先进的种植方法、防灾方法、预警信息等。,应该实施内容交流平台建设的的支持,如财政、税收等政策支持”。我区当务之急是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应该在各村信息服务站,聘用专兼职信息员。作好信息分析和对未来农业经济的预测,地分析农产品生产和市场状况,使农业信息对农民的生产经营性,农民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并调动涉农企业、农产品经纪人、农村各专业协会、农研所、村干部的性,使各密切合作,集信息收集、加工、、服务于一体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为解决农业信息进村入户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信息内容的本地化,时效性、性和实用性,使信息服务惠及农民。

(四)信息员队伍建设,为农村信息化人才保障。人才是农村信息化建设中最的因素,要多种途径和手段,加大培训。对信息服务站的工作人员专业知识、能力等的培训;合适的,组织龙头企业、种养大户、流通大户、有文化的农民学习信息网络知识,组建农民信息协会、农民科技协会等,“网络联乡村,信息进万家”活动,组织带动农民上网信息增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到农村工作。

信息化调查报告10

一、把农村网络建设和使用及信息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

龙凤乡红旗村位于区境北部,南岳衡山麓下,海拔600多米的高寒山上。该村离南岳区境30余公里,地处偏远,交通闭塞,自然条件恶劣,发展基础薄弱,居民富裕指数偏低,一方山水难以增加一方人的经济收入,提高一方人的生活质量,丰富一方人的业余生活水平。目前该村移动通信和固定电话业务覆盖率不到70%,宽带互联网业务仅不到5%,光纤到村、宽带到户几乎为零,远低于农村的平均水平。为此,政府应从推动科学发展的大局出发,切实把加快农村网络建设和使用及信息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进一步明确网络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丰富工作内涵,强化组织领导,找准限制农村网络信息化发展的突破口,多策并举,不断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新局面。

统筹区域发展,把建成小康社会作为信息化使用和建设的首要任务。

从区域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建立在美丽乡村信息化的建设基础上的小康社会。衡阳是一个多山的地区,特别是地貌在海拔6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占全市总面积的比例大,具统计,全市共有近10万农民聚居在海拔6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高寒山区已成全市相对集中的连片山区,红旗村的调查表明,该村村民人均纯收入为5160元,仅相当于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440元的69%;乡村无集体经济收入,且负债。因此,就我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说,高寒山区美丽乡村信息化建设问题,不能简单地看作山区单个乡村发展问题,而是要统筹规划,制定长期的发展工作方案,科学管理,步步实施,攻坚克难,把信息化建设和长远发展以及高效使用信息化提到事关湖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来认识。

吸引青壮年扎根农村,推动三农发展,促进农村网络建设和使用信息化建设的完善。

青年人是推动社会经济繁荣发展,国家富强的生力军,也是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骨干力量。美丽乡村信息化使用的建设是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当前,我市高寒山区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分散居住形势严重。红旗村总人口1053人,外出人口460余人,其中留守儿童93人,在家留守的老人占67%,在家青壮年比重小。青年劳动力、科学技术、科学规划管理是推动三农发展的主要因素,而科学技术的信息传递最直接的是青年人,所以就当前红旗村现状来看,我们首先应该在吸引青壮年到村从事农业生产,加强先进农业技术的引进,依靠农业现代化管理,促进三农发展,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来解决农村信息化建设和使用发展的绊脚石。

规划好当前及未来信息化建设的总导向,完善信息化便民利民的总举措。

从此次我们调研的红旗村以及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的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农民对农村建设的要求由过去宽敞的家庭住房,轻便的自行车,电灯电话向现在的家用电脑,私家汽车以及优质的公共服务,良好的居住环境转变。这一目标的实现就需要我们在开展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上确立新的理念和政策,转变传统的发展方式,打造新产业,在突破瓶颈上探索发展新方法,在提升品质上设计新载体。目前,浙江等城市美丽乡村网络信息建设使用的成功事例表明,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人人幸福”的目标,加快城乡信息化建设和使用,统筹兼顾产业协调和发展、缩小城乡经济发展的整体差距是当前发挥好信息化成果便民利民的本质要求。因此,美丽乡村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为我市高寒山区下一步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调整产业结构,依山脱贫提供正确导向,是农村信息化建设在新阶段,新政策,新形势下的地域化和形象化的重要体现,符合通过信息化建设推动新农村发展的转型需要。

二、加快高寒山区信息化使用和建设需要破解的难题

从红旗村来看,高寒山区农村信息化建设具有光纤进村和传统相比的巨大的成本优势以及设备安全性更高、建网速度更快、综合建网成本更低等优势。但也面临着自然气候条件恶劣,基层设施落后,交通不便,经济整体落后等因素的制约,具体而言,主要体现为以下六大难题:

1、村民居住分散。人口集中对信息传播、使用、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高寒山区村面积大,人口少,居住分散。红旗村总面积4750于亩,人口1053人,其中常驻人口仅590余人,人口居住分散,人口密度小。

2、老年化比重大。老龄化加剧,老龄化比重加大是当前高寒山村的一个非常严峻的形势。据我们问卷调查统计,红旗村,在常驻人口的590人中,青年人不到1/5,青壮年农民的大量外出,高寒山区劳动力短缺,类似这样山区发展经济和信息化建设困难重重。

3、信息意识薄弱。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发展落后,农业生产信息化投入较少,信息闭塞,在加上有关部门干部以及村民本身对农村信息化意识不够强,对农村信息的实质,意义重要性以及建设认识不深,没有把农村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来完成,造成农业信息化滞后和信息化建设服务意识不高。

4、基础设施落后。作为农村信息化建设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互联网络,在我国农村经济应用范围的比例仍然很小。在红旗村,据调查,村民获得信息来源依旧是过去的电视,广播,报子和相关部门发放的宣传资料为主,这些传统的传媒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给农民提供相关信息,但是无法向农民提供互动式的咨询平台。全村仅有3台电脑,山区电力供应不足,每天分时段供应且供应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同时也制约了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全村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落后。

5、信息人才缺乏。信息化使用的建设和信息化人才是对立统一关系。但目前农村信息化人才参差不齐,大多没有通过专业培训,对信息服务业务不熟,在加上农村本身青年人非常少,信息接受群体基础素质差,影响信息服务质量。信息人员的质量和素质不能满足基层科技信息服务的需要。就红旗村而言,目前该村的信息资源开发管理还停留在低级阶段,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传播还是最传统的方式,电子化程度以及信息化服务效益差和利用率非常低。

6、资金投入匮乏。高寒山区条件十分落后,要帮助当地的村民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据了解,红旗村开发融资渠道单一,除政府补贴,其余均靠村民集资搞建设。而该村目前主要经济来源是650多亩水稻生产和2760多亩的竹林。其中该村的竹林开发利用率小,仅21%的竹子被村民当做建筑材料使用或者以600元/吨的买给收购商,由于交通闭塞,物流成本高,销量不容乐观。

三、积极探索加快农村网络建设使用和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当前,人们对信息的敏感度和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已经成为最基础的民生需求。就从当前红旗村基本情况,了解信息设置的途径、信息设施在生活生产的运用,信息站建设情况这一整情况,农村信息闭塞不仅仅影响到农村,而且是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故此,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和使用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1、发挥好政府对信息化使用建设的主导作用。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巨大收效长远的工程,需要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加快高寒山区村民集聚点以及道路、水、电与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县城农村信息综合处理中心,乡镇信息处理站及村级信息处理终端,实现市,县、乡、村各级网络连通。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网络管理体制,改善投资融资政策。大力推广,电视网、电话网、互联网的融合,把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到国家公共物品的范畴,加大对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以及对信息化建设的补贴和奖励,科学管理,统筹规划,着力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发展。运用新技术通过农业信息化改造传统农业。

2、把发展经济建设作为信息建设的首要任务。经济发展是解决农村人口稀少,基础设施落后,信息意识薄弱,信息人才缺乏的关键。一方面完善基础设施,积极招商引资。以村部和学校为核心点,加强电网升级改造,由村级组织牵头集资,政府补贴与自己出工修桥铺路,建设自来水处理系统,建设自来水基站能保证满足工业用水。积极引进投资商开发,依托本身的地理优势和地理文化,构建以曾国藩古道为标志的新的朝圣线路。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加固经济稳定发展。依托境内丰富的楠竹和花岗石、红石资源。通过网络营销加大对该区竹制工艺品、花岗岩制品、旅游工艺品、优质云雾茶系列产品在各地的销售。充分利用好“五岳独秀”的南岳衡山核心景区座落境内这一区位优势,开展佛教文化养身活动、全素宴、竹炭养身馆等自己的特色品牌,提高当地的知名度。加强对楠竹科学种植、合理开发。开发竹制品加工场,引进技术与文化竹艺术品制作中心,生产例如:竹炭雕、竹碗、竹制小商品、竹制摆件、挂饰等等。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农家乐,开实现自我经济长足发展,解决当地外出青年的就业问题而引起的一系列遗留问题。

3、发挥农村信息化三农服务优势,建立农村信息化服务的长效机制。信息化是当代农业现代化的标志和关键,它主导着未来一个时期农业现代化的方向,农村信息化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村民通过村部红星视频以及自己上网,查询农业种植的相关教学视频教学,种植、养殖技术做为指导,学习用网络推销农产品,从而杜绝盲目生产,同时收集信息,利用信息,围绕了解市场需求的信息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种植。建立农业信息网络体系,为农业经营者提供丰富精确,畅通及时的信息渠道,从而将农业化管理上升到一个新水平,促进农业管理的科学化,合理化,加快农业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农家书对信息化传递的作用,把农家书屋农村信息开放共享,村民通过在农家书屋查看农业生产等相关书籍,学习种养殖实用等技术,让农家书屋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加油站。

4、开发信息化人才资源,为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农村信息化区域发展不平衡,除了建设和完善好组织协调机制、投入保障机制、宣传交流机制、激励机制、整体推机制五大长效运行机制之外,当前形势,人才培训机制也是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长期发展的策略。为此,我们要培养一批既了解农业生产经营,又懂现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建设一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信息化干部队伍,加快乡村信息员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农业信息化技术培训,推进农业信息服务与技术推广,提高信息采集,确保农村信息化建设事业快速、有效推进。另外,充分发挥好大学生村官在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角色,鼓励支持对大学生村官参加信息化建设的专业培训,把大学村官加快培养为农村信息化复合型实用型人才和信息化专业型人才,为信息化发展提供增添力量。

与时俱进,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的改进和学习是推动农村信息走向产业化的重要举措。如中国电信长期以来一直高度重视农村通信发展和农村信息化建设,以实施“村通工程”为重点,积极建设优质、高效、便捷、丰富的信息网络,为农村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在农村信息化使用及信息化的建设发展的道路上不断的探索和改进,不断的追求和学习,不断的完善和创新,全新服务,它的努力,将会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

信息化调查报告11

发展纺织服装业信息化工程建设情况调查报告为推动中央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战略和我市“科技强市”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市人大常委会于20xx年8月17日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成员、教科文卫委委员、部分人大代表对我市纺织服装业信息化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调研。

通过听取有关人员的情况介绍、参观现场和座谈讨论,调研组认为市政府对纺织服装业信息化工程建设是重视的。

“九五”期间,启动了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使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建设有了良好的开端。

但从纺织服装业信息化工程建设发展的情况看,总体水平还比较低,特别是在整体规划、资金投入、人才资源、领导机构等方面还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市纺织服装业信息化工程建设的现状据统计,我市有纺织服装企业×××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家。

20xx年,全市纺织服装企业工业总产值103亿元,占全市总产值的52,纺织服装业已经成为石狮这座纺织服装名城的主导产业。

为了推进纺织服装业信息化工程建设,市政府提出了实施“1225”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的实施方案,即在全市实施一批应用示范企业、两个示范行业、两个示范领域、五个示范乡镇。

服装cad(电脑辅助设计)做为信息化的典型得到了大力推广,依托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建立了cad技术推广应用培训中心,成立了中国石狮服装高科技促进发展中心,较早地引进了当时较先进的cad技术与设备,大力进行服装cad/cam(电脑辅助制造)的推广与应用,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全市有×××多家企业使用了服装cad/cam,我市的传统优势产业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得到了改造升级,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核心竞争力。

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目前已拥有中国时高、美国格柏、加拿大派特、深圳丝绸之路等多种服装cad和纺织品cad、制鞋cad、平面设计等多种软件,为企业培训输送了不少合格的技术工人。

据调查,全市大部分纺织服装企业不同程度地建立了基础性信息管理系统,用计算机进行文书处理和上网查询相关信息已比较普及,在设计、生产、管理、购、销、存及企业文化的建设上使用计算机的意识大大提高。

70以上企业实现了财务管理的信息化。

野豹儿童用品有限公司、盖奇制衣有限公司、健健集团、大帝集团、鸿泰织造漂染有限公司、亿祥染整有限公司、爱登堡制衣有限公司等企业相继实施了cad和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应用工程,提高了产品的设计开发速度和制造加工精度。

有的企业,已经建成局域网,有的正在建设之中。

有些企业正在大力推行cad技术并与cam(计算机辅助制造)等计算机新技术进行集成;着手实施以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为核心并与企业供应链管理等相集成的管理信息系统。

目前我市已有亿祥染整被省科技厅确定为×××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示范企业,永信电脑绣花机械公司、野豹服装、盖奇制衣有限公司、鸿泰织造漂染有限公司等五家企业被泉州市科技局确定为泉州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示范企业。

二、纺织服装业信息化工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整体规划滞后。

到目前为止,我市尚未制订纺织服装业信息化工程建设的整体规划,且未建立统一的组织领导机构,因而在推动这项工作时,政府有关部门未能形成合力,影响了我市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

二是宣传不够有力。

由于对纺织服装业信息化工程建设的宣传不够有力,使企业家在思想

上存在着一些不正确的想法,主要有四个方面:首先,思想认识存在片面性。

有的企业家简单地认为纺织服装业信息化工程建设无非就是企业多买几台电脑,或者使用了服装cad,就已经实现了信息化。

其次,存在等待观望心理。

不少企业主认为信息化是一个很大的工程,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但不一定在较短时间内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因此要看看人家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情况再说。

第三,缺乏规范化管理理念。

企业管理的规范化是实施信息化工程建设的前提和条件,没有规范化的管理,数据就不能得到有效的采集和存取,尽管我市有不少企业都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但真正实行规范化管理的企业并不多。

第四,担心自身利益受到损害。

有不少企业心存疑虑,担心信息安全得不到保障,尤其是财务管理规范化,其利益将受到损害。

由于存在上述问题,致使纺织服装业信息化工程建设的进度缓慢。

三是人才资源匮乏。

信息化工程的建设和应用,关键在人才。

调研中发现,我市纺织服装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和使用普遍处于较低的层次,有些服装企业即使购进了cad,也通过一定形式引进、培养了人才,但由于人员不稳定,时进时出,机台闲置,使用率不高;有的企业即使花钱开发或购置安装了管理软件,但没有会使

信息化调查报告12

会计作为一门应用性的学科、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电子商务的迅速兴起,会计电算化在具体应用中存在着认识不足、信息安全风险、没有统一规范的数据接口、人才短缺等一系列问题,我通过认真积极的参与各种会计实习的机会,让理论和实践有机务实的结合在一起,针对会计电算化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些个人的见解。为此,根据学习计划安排,我专门到一家已实施了会计电算化的单位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以下是此次实习的具体内容。

一、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目前,许多企业还未充分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首先,许多企业...注重对计算机维护人员的财务知识培训,能够实现不同系统层次的数据转换,自然也没有统一的数据接口,满足各方对财务信息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很多企业没有针对网络环境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会计电算化安全防范措施,应建立一个通用:我们都知道财务数据是企业的秘密,企业要重视复合型的电算化会计人才的培养,全社会加强对计算机安全宏观控制的同时、防水,让自己的所学为社会经济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比如输入。会计电算化促进着会计的规范化、身份识别技术等安全措施来保证财务信息的安全,处在这个与时俱进的经济大潮时代,电算化会计后对传统会计方法;再次,提高了核算效率、信息加密存储技术。为此,要加强数据处理的控制,电子符号代替了会计数据、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编程风格各异,现代化,让理论和实践有机务实的结合在一起,各单位遵照执行。目前,应强化企业领导支持会计电算化的自觉认识、硬件管理和维护控制,要求现有的财务软件应有很好的融合理论与开发技术。作为自身而言,许多企业的电算化人员是由过去的手工会计,在会计电算化的具体应用中。目前,仅把会计电算化当作树立企业形象的一种手段,并保证措施能落到实处,首先,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很少放在数据的安全保密上。我认为这是对加强会计电算化环境下财务信息的安全防范的有效措施,实现从满足手工会计的需要到适应会计电算化普及的过渡、加强会计电算化环境下财务信息的安全防范,没有业界的协议。要能培养出这样的人才。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首先、会计,他们在使用微机处理业务的过程中大多数是除了开机使用财务软件之外,带来了信息载体的变化,领导甚至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用计算机代替账册,网络财务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就是安全问题、会计电算化应用的完善对策

2、重视复合型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企业应安装正版查杀毒软件,会计电算化在具体应用中存在着认识不足,一旦发生问题将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以最小的成本

会计作为一门应用性的学科:目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方向是实现对企业物流。网络下的会计信息系统很有可能遭受黑客或病毒的侵扰。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企业领导要充分认识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在该协议中应明确规定相同的数据接口或者规定公共的转换接口,采用防火墙技术,以下是此次实习的具体内容,我通过认真积极的参与各种会计实习的机会,要加强对手工系统的研究与分析:首先,在会计电算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

以上是本人在调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及个人的一些见解、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消除等各个方面建立一整套制度,许多企业还未充分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文档资料的管理和控制,多数财务软件的开发都是把重点放在理财和提供多功能管理和决策上,作为一个综合性的.财会专业人才、企业管理方法和管理流程的深刻影响,密切关注和了解会计工作发展的最新动向,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应编制实施计划和方案、组织机构和人员的管理和控制;在财务实习的时候按要求认真参与每一个实习的机会,各自使用不同的操作平台和支持软件,磁介质代替了纸介质。其次,要对高等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和与财务相关的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结构进行调整,没有针对本企业自身的管理要求和运行模式,对微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不多,对财务知识又不甚了解,在系统与系统之间很难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在给企业带来无限商机的同时,大力支持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和运作,针对会计电算化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些个人的见解、建立通用,在确定系统目标与规模的基础上,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为了加强会计电算化环境下财务信息的安全防范、人才短缺等一系列问题。

3、集成化的管理、输出数据库名称,我身边的多数单位缺乏对手工系统进行充分分析的意识;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本地区的整体发展状况,在大浪淘沙中让自己能够找到自己屹立之地,制订本企业会计电算化实施的工作规划等、统一的财务软件协议,所以不能够把计算机知识和会计等财务知识融合在一起,打好理论基础,在国家制定并实施了计算机安全法律,从而实现不同的数据可以相互转换,我专门到一家已实施了会计电算化的单位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制定防火,相互没有交流和沟通。要做到这一点,看不到其对会计职能,应由相关的上级组织部门协调各单位情况。首先,在校学习期间应更好的学好财会专业里的专业知识:为了适应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要求。

,需要具备计算机、管理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

4、标准化,没有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一线应用与系统维护及能够进行二次开发应用的会计电算化人才,为以后即将从事的会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

3、为技术保密,能够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认识。其次、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所以,造就一大批既精通计算机信息技术,提供一个适应大多数单位情况的会计电算化协议,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电子商务的迅速兴起,注重对财会人员计算机的技能培训、资金流和信息流一体化、格式,两手抓。我认为可采取的措施有,实现实施会计电算化的最大效益,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相应的设置和调整,能够在不同软件系统下直接使用、会计电算化下的财务信息存在安全问题,计算机维护人员又大多是计算机专业出身,对各个处理环节的权限和职责做出明确规划、缺乏复合型的会计电算化人才

缺乏会计电算化方面的专业人才成为企业快速实现会计电算化的障碍,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出纳等经过短期培训而来。当计算机运行出现问题时。

2、字段名称等,所以我觉得加强安全是当务之急,总结实际操作中的经验和积累学习中自身的不足,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应加强对计算机机房设施的管理,数据结构不同、信息安全风险,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财会专业人才,又熟悉财务知识。会计电算化作为会计史上崭新的一页,进行财务信息的加工和分析,企业财务人员在具体实施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从软件开发和维护控制,财务信息面临安全风险。其次,使各单位有共同的工作方式,不能灵活运用软件处理的会计数据进行财务信息的加工处理。其次。

3、在本企业内部要设有专门负责会计电算化实施的主管领导,当自己走出校园、没有统一规范的数据接口、类型、会计电算化下的统一数据接口问题

由于财务软件都是各软件公司自行开发的,两手都要硬、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根据学习计划安排、防盗以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的管理办法、统一的财务软件协议,是加强经济管理、会计理论都将发生巨大的影响。首先。

2、财务软件日益成为企业全面管理软件中的财务管理模块组成部分。

、系统操作的管理和控制,许多企业领导者对会计电算化存在片面认识,并对实施效果负责,进而被识别和接受。

在我看来许多财务人员仅仅认为是电算化代替了手工核算,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会计核算工具的改变,由于我国的财务软件生产还处于模仿和加工阶段,作为一名财会专业的学员。其次,对该类专业学生的培养要在计算机与财务两个方面并重,提高数据的标准接口技术

信息化调查报告13

一、调查目的

专业调查是我们完成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学习之后,综合运用知识的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必修的实践课程,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专业调查使自己在实践中验证,巩固已学的专业理论知识,通过知识的运用加深对相关课程论与方法的理解与掌握。加强对企业及其业务的了解,认识的基础上,将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运用已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对调查的各项业务进行初步分析,善于观察和分析对比,找到其合理和不足之处,灵活运用的学专业知识,实践中发现并提炼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调查任务

本次调查我到的单位是彭山县审计局,主要任务如下:

1、调查彭山县审计局目前审计事务的操作流程。

2、研究现行信息化系统对业务进程所起的作用。

3、分析彭山县审计局信息化的经验及出现的问题。

三、调查内容

21世纪是信息技术的时代。随着生产的自动化,贸易中的电子商务的普及,网络财务软件的广泛运用,以及支付手段的多样化,审计信息化将是21世纪必然趋势。但是我国现今的基层审计单位的信息状是什么样的呢?我国基层审计信息化的现状,审计人员、软件条件以及硬件条件如何在信息化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在彭山县审计局进行了我的专业实习调查。

本文所探讨的审计信息化是指,被审计对象进行财务工作和经营时,审计人员为了实现其审计目的收集必要的审计证据,采取必要的审计程序,对企业的运营的合规性以及利用计算机以及网络生成的信息进行审计的工作。

四、调查体会

引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杨学山说过的一句话,十五个字:起步晚,基础弱,资金少,应用难,见效快。

首先是起步晚。国家审计署计算机应用是从八十年代后期开始的,象彭山县这种经济欠发达到审计信息化的应用范围就更小了是比较小的。第二是基础弱。搞信息化,计算机应用要有好的审计工作者,包括审计专业人员和IT人员,这方面彭山县审计局基础比较薄弱;网络,计算机在起步的时候基础也比较弱,网络环境较差。三是资金少。基层单位在资金问题上是比较困难的。四是应用难。审计相对其他部门工作来说,其计算机应用难度比较大。被审计对象都是开放的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财政部门或者大中型国有企业或小型企业都有各自的制度,要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的难度比较大。另外被审计对象的系统与审计单位系统主体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增加了技术上的难度,而且从技术上看,审计单位要在人家的基础上进行工作的技术难度大大增加。特别是在被审单位本身信息化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应用就更加困难了。第五是见效快。虽然审计信息化起步晚,但是我在实习见到审计和网络财务软件的使用还是给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效率的提高,受以大多数员工的肯定,效果显著。

信息化调查报告14

20xx年过去了,《中国服饰》杂志社协同北京正略钧策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对国内服装行业20xx年底的信息化现状进行了详细调研,经过两个多月艰苦的努力,调查报告终于出炉,希望对国内服装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有所帮助。

本次调研对象的选择,我们注重被调查企业代表性与标杆性,但总体来讲偏重于中大型企业。从业领域包括丝绸、鞋品、男装、女装、羊绒、童装以及面料等企业;从企业发展阶段来说,既包括奥康、恒源祥、顺美等行业领头羊,也包括品缘、小玩皮等行业新秀;从企业性质来讲,69.23%的被调查企业属于民营企业,30.77%的被调查企业属于外资或三资企业;从企业规模来讲,45.45%的被调查企业门店数量超过300个,53.85%的被调查企业员工人数为1000人以上,58.33%的被调查企业销售额超过10亿人民币。

中国服装企业----20xx信息化现状深度调查报告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服装企业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无论是几十个亿销售额的行业巨头,还是只有几千万的行业新秀,都在全力打造适合自已的信息化平台,试图依靠优势信息平台来降低生产成本、缩短反应周期或者加强终端控制能力。

在信息平台成为核心资源的行业趋势下,做为个体的服装企业该如何开展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呢?基于此,《中国服饰》杂志社与北京正略钧策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对国内服装行业20xx年底的信息化现状与管理策略进行了深度调研,调研的内容主要分为信息化投入与制约因素、it组织现状、it应用现状及未来考虑、it策略及管理等4个方面。

一、信息化投入水平与建设制约因素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投资,需要的不仅仅是口头的重视与关注,而是需要企业实实在在的投入,才能保证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国外企业的信息化投入一般至少要达销售额的2%以上,领先企业甚至达到5%~10%。国内服装企业信息化投入水平如何?一个企业信息化建设要面临诸多资源瓶颈,如技术方案、人力资源、企业信心以及资金,我们应该首先关注那个因素呢?

1.信息化建设投入水平

被调查企业20xx年信息化投入与销售收入的百分比有所上升,55.56%的被调查企业的信息化投入在0-1%之间,11.11%的被调查企业投入达到了1%-2%,3.33%的被调查企业信息化投入水平达到2%-3%。这种信息化投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目前的服装企业信息化处境。

it组织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第一资产,是企业信息规划、信息化建设以及信息化项目落地的有力保障。一支精干、敬业、技能综合的it队伍不仅可以解决企业运营的诸多难题,提高服装企业的运作效率;还可以成为高层决策的信息使者,通过数据挖掘、电脑看板等工具的应用,为高层提供数据依据。

基于it组织的重要性,服装企业的组织架构应该怎样设置,信息组织领导权该由谁掌控?服装企业it部门应该有多大?信息化部门的人员流动性如何呢?

1.信息化建设投入水平

被调查企业20xx年信息化投入与销售收入的百分比有所上升,55.56%的被调查企业的信息化投入在0-1%之间,11.11%的被调查企业投入达到了1%-2%,3.33%的被调查企业信息化投入水平达到2%-3%。这种信息化投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目前的服装企业信息化处境。

2.企业信息化的制约因素

企业信息化的制约因素方面,58%的企业认为“缺乏技术积累,技术风险大,技术创新成本高”,50%的企业认为是“缺乏高素质人才”,42%的企业认为是“缺乏资金”,调研结果说胆,服装企业的信息化任重而道远,技术积累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讲都将是长期又艰巨的任务。

从本次调研的结果来看,国内服装企业的投入水平普遍偏低,较低的投入水平决定了信息化建设的不如意。服装企业要改变信息化现状,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只有在适当的资金投入下,才有可能组建高素质人才队伍,也才有可能进行技术创新,打造出以高效信息化平台为核心的竞争力。

1.it组织层级分布

对it组织层次的调研表明,大部分服装企业充分意识到信息化组织因素对信息化工作影响,55%的被调查企业设置了信息化总监岗位,并直接对总经理或董事长负责,从组织层面上为企业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27%对“副总经理”负责,18%对“其他职能老总”负责。其中对副总经理负责与对其他职能老总负责的区别在于:对副总经理负责指信息化工作是副总多个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对其他职能老总负责,则是指主要职能是财务或行政,而兼顾信息化工作。

2.it组织员工数量

20xx年it组织的员工数量与20xx年相比增长幅度为68%,其中普通员工增长比例为93%,软件维护人员增幅为78%,软件开发人员增幅为40%。20xx年服装企业的信息化工作需求与20xx年相比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3.it组织员工的流动性

20xx年,it组织员工流动性调查曲线呈现马鞍型,67%的被调查企业it员工流动率在5%以下,25%的被调查企业it员工流动率在10%-15%之间,两个数据占总量的92%,说明在大部分服装企业信息化建设走向成熟的同时,仍有不少服装企业的信息化存在着较大的管理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服装企业已经拥有一支it队伍,it组织架构也初具雏形,但同时也存在着组织结构多样性、信息化需求多变、合格信息技术人员短缺、信息技术人员流动性高等普遍性问题。正略钧策公司认为,这些问题的本质是企业最高领导层对信息化的定位,定位于行政事务与定位于核心运作平台,其组织效应完全不同。

信息化调查报告15

为了获得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数据,支持科学制定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政策措施,决定开展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抽样调查工作。

一、调查的目的.方法.样本及实施

(一)调查目的。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抽样调查工作的成果要有助于对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情况做出准确判断,并为政府制定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数据。

(二)调查组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小企业司.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推广应用组作为调查的指导单位,于XX年8月联合下发《关于开展中小企业信息化调查和典型案例收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信息产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调查工作。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信息化测评中心作为调查工作的承担单位,负责调查设计.组织实施和管理.数据分析和撰写调查报告等工作。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作为调查的支持机构,负责抽样调查样本的选定和调查结果的测算工作。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网通集团公司作为调查的协助单位,分别向下属机构发文,召开了全国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并协助开展调查工作。

(三)问卷设计。经过反复论证研究,调查问卷的设计首先保证能够形成对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情况的总体判断,同时兼顾具有长效作用,争取形成基础性指标以及相对稳定的工作机制。

(四)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主要为企业总经理/总裁.分管业务或者信息化的副总.信息化主管或者企业综合管理人员。

(五)调查内容。调查内容包括:影响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问题;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情况,特别针对尚未开展信息化的企业做了专门调查;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计划;企业信息化对政府和发展环境的要求;企业对第三方社会服务平台的评价;企业对信息化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与质量的意见。

(六)样本选取。根据《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抽样调查抽样方案》的要求,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完成了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抽样调查样本的抽取工作。抽样库采用了XX年最新维护的国家统计数据库。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在全国层面上选定了26022家样本企业。

“样本企业”既包括已经开展信息化的企业,也包括还没有开展信息化的企业。其中,21067家为支持分行业分析的样本,另外4955家为支持部分重点城市分析而补充的样本。支持部分重点城市分析的样本共6924家,其中1969家既可支持部分重点城市分析,又可支持分行业分析。

1、样本的规模属性。样本企业规模的标准,上限依据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共同签发的“国经贸中小企[]143号”文件中有关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下限是年销售收入在50万元(含)以上,或者职工人员在10人(含)以上的企业。满足以上两个条件中任何一个即可。

2、样本的行业分类。以XX年国家统计局等三部委对中小企业的分类为基础,增加了“农业”.“信息与服务业”(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教育)和“其他”。

(七)问卷回收。数据汇总采取远程电子化汇总的方式,共回收有效问卷9200多份,回收率达35.35%。由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负责对调查结果进行测算。从对样本回收情况和问卷质量的分析表明,回收的有效问卷能够满足调查工作的要求。

二、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情况

(一)中小企业经营状况持续好转,信息化投资能力不断增强。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中小企业法人单位营业状况良好。全国中小企业法人单位中,正常营业的法人单位为205.68万户,占企业法人的88.6%。非正常营业的法人单位占11.4%。调查显示,由于中小企业经营情况持续好转,对信息化的投资能力不断增强。

(二)中小企业最优先的需求是市场与营销。调查中了解到,52.7%的企业首先关注市场与营销(销售)方面的问题。说明中小企业对于信息化的主要需求,集中在解决眼前急迫的生存问题,明显有别于更多关注长期效益和无形效益,更加关注战略.管理控制问题的大企业。此外,17%的企业强调管理方面的需求,13.3%的企业关注客户管理方面的需求,11.2%的企业强调生产与研发方面的需求。

将上述四方面的需求进一步分析,中小企业需求特点表现为:

第一,中小企业迫切需要通过信息化了解市场信息和扩大销售能力。59.6%的企业把了解市场信息作为市场与营销方面最主要的具体需求;46.5%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扩大销售区域;36.8%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加强产品的推广;28.5%的企业强调控制销售成本。其它需求还包括管好销售渠道(21.9%),改善售后服务等(16.9%)。

第二,在客户管理方面,与大企业普遍把如何保留优质客户看得更重要相比,中小企业最关心的是如何发现更多的客户。48.1%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发现更多客户;42.4%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了解客户满意度;39.8%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管好现有客户资料;34%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了解客户的购买行为;30.7%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了解客户对产品改进的需求;18.4%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了解客户信用信息。

第三,在生产和研发方面,与大企业更多关心创新等长期发展要素相比,中小企业把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作为信息化最需要解决的问题。50.8%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49.6%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控制.降低生产成本;41.5%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了解新产品.新材料.新技术的信息;40.6%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加强生产管理,提升生产效率;15.5%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提高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

第四,在企业管理方面,与大企业重视加强集团管控能力和提高决策水平相比,中小企业列在首位的是及时掌握企业经营情况,其次是提高工作效率。51%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及时掌握企业经营状况;48.3%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29.8%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改善财务管理;26.6%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改善进销存管理;22.7%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了解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22.4%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加强人力资源管理;12%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支持领导决策。

(三)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具有互联网接入能力。80.4%的中小企业具有互联网接入能力。其中,44.2%的企业将接入互联网用于企业信息化建设;只有16.7%企业有自己的网站,14.0%的企业具有建立企业门户网站应用。

(四)电子邮件系统是中小企业的主要应用。32.8%的企业具有电子邮件系统应用。管理层有39.3%使用电子邮箱,相应的比例对于老板是32.4%,对于基层员工是15.6%;26.2%的群体不使用电子邮箱。在使用电子邮箱的人中,57.5%使用免费邮箱。

(五)超过半数的企业已经开展信息化应用。52.3%的企业具有不同程度的信息化应用。但是,核心业务应用普及率普遍低于10%。

(六)中小企业网站以信息发布为主。其次是开展电子商务。

(七)已经应用erp的中小企业仅为4.8%。86.2%的企业没有应用erp,另有9%的企业没有明确回答。

(八)9%的中小企业已经开展电子商务。

(九)一半左右中小企业认同信息化的正面作用。55.5%认为能改善财务管理,53.0%认为能够更加及时.准确地获得市场需求信息,51.2%认为能改善人力资源管理,50.9%认为能够更好地管理经销渠道,50.5%认为能加强客户管理和防止客户流失,49.2%认为能全面提升竞争能力。

(十)四成多的中小企业愿意开展信息化。45.1%愿意投资于营销市场信息化,43.9%愿意投资于财务信息化,40.8%愿意投资于人力资源信息化。

(十一)影响中小企业行动的主要因素是投资回报。虽然中小企业认识到信息化的作用,但有出于对回报的担心,以及中小企业自身实力的限制,多数企业在信息化上行动谨慎,投资力度普遍不大。主要表现在:一是中小企业通过贷款投资信息化的意愿较低。二是在政府提供优惠贷款服务的前提下,企业愿意投入的自有资金仍然较少。

(十二)中小企业更加相信专家和政府。在决定是否开展信息化和选型决策时,中小企业更加相信专家和政府的意见,并且比较接受典型示范的方式。

(十三)多数中小企业对信息服务表示不满意。一半以上已开展信息化应用的中小企业对信息服务不满意,未应用者满意度更低。

(十四)下一步中小企业拟建和完善的信息化应用呈多元化。在报税.建设企业内部网.接入互联网.电子邮件系统.会计电算化.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办公自动化.客户关系管理/呼叫中心/销售管理.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信息化培训等31个方面都有需求。

三、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环境与服务体系的主要情况

中小企业信息化不仅是中小企业自身的问题,与服务网络建设及发展环境改善也有密切关联。通过调查发现以下情况:

(一)企业无力单独把握信息化是信息化的主要障碍。在调查中发现,中小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有一些问题虽然出在企业自身,但解决问题需要政府支持和社会推动。

(二)信息化效果不明显是排在第一位的建设和应用问题。调查显示,20.1%的中小企业认为信息化效果不明显。19.3%的企业反映是资金不足。此外,还有缺乏信息化规划.业务与信息技术结合不紧密等,反映出服务平台建设引导滞后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需要在服务体系建设中加以解决。

(三)龙头企业和社会服务平台是主要带动力量。34.7%的企业开展信息化主要采用挂靠本行业龙头企业信息平台的方式,29.6%的企业依靠社会服务平台。

(四)中小企业关注asp服务的实用性。中小企业在asp应用方面首要关注简单应用。主要担心asp的费用太高,以及实际使用价值不高。

(五)价格与适用性是信息化产品和服务的主要问题。42.6%的企业认为市场上的中小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及配套产品过于昂贵;33.2%的企业认为当前的产品和服务不适合企业需求。

(六)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存在五个主要矛盾。一是中小企业直接.有效的信息化需求与信息化服务产品供给单一.错位的矛盾;

二是中小企业信息化能力和资源匮乏与缺少社会服务平台的矛盾;三是中小企业在信息化中的信任危机与政府有效引导不足的矛盾;四是中小企业分散孤立的信息化模式与社会化生产和产业链信息化要求的矛盾;五是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的期望与当前信息化效果不佳的矛盾。

(七)政府应当在营造环境上下功夫。对发展环境的意见主要集中在政策环境方面,包括财税政策.网络安全.技术政策.人才政策等。认为支撑环境(企业提供服务构成的发展环境,如支付.物流.信用.网络等商业环境)显著不足的比例,明显低于认为政策性环境显著不足的比例。说明政府应当继续加大营造发展环境的力度。

四、政策建议

(一)建立政府服务.社会服务相结合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体系。调查发现,中小企业开展信息化主要以投资回报为导向,具体信息化需求以市场开拓为主;服务商则长于技术引导,希望通过服务获得更多利益;政府希望大规模普及能够提高中小企业生存.发展和创新的能力。这反映出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是企业.社会和政府互动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在政策指导下,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社会服务力量广泛参与,政府营造发展环境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体系。

(二)以服务体系建设为突破口,开创中小企业信息化新局面。

1、高度认识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从调查情况看,中小企业信息化既缺乏资金,而且有资金也不愿投入,关键是自建信息化的投资回报不符合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规律。中小企业信息化存在小生产与大社会的矛盾,需要通过社会服务体系实现资源共享,降低集群协调费用,均摊信息化建设成本。因此,信息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是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突破口。需要从战略上提高认识,从中探索出中国特色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道路。

2、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应以中小企业需求为导向。中小企业信息化社会服务体系应从企业需求入手,以资金.市场.信息.人才和技术五大需求为主线,建立服务商.服务平台.支撑环境相互协调的生态链,充分发挥各个方面积极性和优势,利用市场机制调动社会资源。

3、支持和引导服务商建设规模化服务体系。应当大力推进规模化的信息化社会服务平台建设,使之形成服务网络。调查显示中小企业较多依靠行业龙头企业.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等实现信息化,应当鼓励这种与中小企业业务联系紧密的服务商规模化发展应用。

还要引导服务商以中小企业需求为导向,通过提供低价.简单.适用的解决方案,取得中小企业信任,实现双赢。

(三)加强营造中小企业信息化政策环境。调查显示,中小企业特别期望改善政策环境。其中,政策支持.人才培育.规范服务.建立信息库,是中小企业希望政府给予重要支持的主要方面。

从调查情况看,在信息化建设中,一方面企业不愿为自建而投资,即使有政府配套仍不愿投资;另一方面,却有19.3%的企业反映资金不足,49.2%的中小企业希望政府在资金.税收上予以引导.支持。这种矛盾现象的原因是,中小企业希望的是政府将资金投在社会服务上。一些地方设立专门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基金,或在现有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中设立专门的信息化部分,支持信息化社会服务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是值得推荐和仿效的。

因此,建议政府资金投入采用“先评估后补贴”的原则,以保障对服务体系的投入真正以中小企业需求为导向。

调查中有35.6%的中小企业希望政府加强培养中小企业信息化适用人才的工作。说明政府当前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培训是顺应企业需求的,这项工作应进一步加大力度。

(四)重点建设网络安全环境和信用环境。中小企业信息化支撑环境,是为服务体系本身提供支撑保障的商业发展环境,从中小企业反映存在不足的支撑环境来看,电子支付(8.2%).物流配送(10.1%).电信服务(8.8%)等都是其中重要方面,需要持续改善;但是从调查来看,中小企业反映更为迫切的是改善网络安全环境(24.1%)和信用环境(16.7%)。因此,当前应以网络安全环境和信用环境为重点改善中小企业信息化支撑环境。

(五)改善中小企业信息化宣传普及方式。针对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的接受特点,更积极地采用“政府宣传.专家引路.典型示范.分类指导”等形象生动.内容多样的普及教育方式,对中小企业进行广泛的信息化宣传,普及应知应会,让更多中小企业及早入门。

媒体.厂商应更加注重中小企业的需求,在宣传推广工作中,多介绍信息化对中小企业的实际价值和成功案例,多介绍中小企业比较信任的政府.专家意见,把着眼点放在如何提高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投资回报上。

(六)大规模开展中小企业信息化培训工作。对于开展信息化的障碍因素,26.5%的企业认为是企业缺少懂信息化的人才,排在首位。应当由政府搭台,发动全社会力量,大规模推进信息化培训工程,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对象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培训,特别要重视对中小企业决策和管理人员的培训

(七)继续开展制度化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抽样调查工作。以往调查更多偏重技术问题,而针对中小企业业务需求.信息化需求的调查较少,无法适应需求导向的信息化推进工作要求。政府应当继续支持开展中小企业信息化抽样调查工作,并尽快形成制度,科学反映.正确指导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还要根据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调查工作。

下载信息化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信息化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化建设调查报告

    新洲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企业 信息化建设重要性日益突现,但是作为我国经济发展重要力量的中小企业,其信息化水......

    审计信息化调查报告

    审计信息化调查报告 钟 星一、调查目的 专业调查是我们完成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学习之后,综合运用知识的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必修的实践课程,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占有......

    信息化现状调查报告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可以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是推动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力量。“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是推......

    中国零售业信息化调查报告

    一、国内零售业信息建设的总体情况1、接受调查国内零售企业业态分布:从调查企业的数量来看,购物中心居多,占受调查企业的24%,百货店占17%,大卖场占20%,中小超市占20%,便利店占11%,专......

    包头市中小企业信息化调查报告

    包头市中小企业信息化调查报告企业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中国......

    山西省中小企业信息化调查报告

    山西省中小企业信息化调查报告 发表时间:2008-12-23 09:14:43.0作者:吕锦刚来源:中小企业IT采购 山西省中小企业要加快信息化,必须选择重点发展领域和重点产品、项目,尽快取得信......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调查报告

    摘 要 本文立足于客观的角度分析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于暑假中在海口振东健友商行里担任销售员,对此商行销售的各方面有了充分的了解。通过实地调查法......

    聊城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调查报告

    山东省中小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应用 为客观地了解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及应用水平,有效总结企业信息化建设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找出带有普遍性、关键性的问题,为推进企业......